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

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范文1

保障林区经济建设社会稳定

──×××林区人民检察院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行为宣传活动纪实

在这里,这支队伍兵分两路,深入到辖区内个林场所,开始为期一周的保护森林资源、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犯罪宣传活动。,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

×××林区人民检察院“保护森林资源、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犯罪宣传周活动”在××年月日开始。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加强林区职工及区内流动人口对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认识、增强广大人民群众保护森林资源的法律意识、配合好林业局春季护林防火工作、打击和震慑破坏森林资源犯罪行为!检察长×××同志、副检察长×××同志带领由各科室负责人组成的宣传小组及该院部分干警奔赴×××林业局×××经营所。在这里,这支队伍兵分两路,深入到辖区内××个林场所,开始为期一周的保护森林资源、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犯罪宣传活动。

四月份的×××,正值春寒料峭,乍暖还寒,山区里气温变化无常,但是宣传活动小组仍然坚持走村串户,深入到矿井、村头向工作生活在基层的人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讲解法律知识。他们不厌其烦的回答人们的各种问题,详细讲解涉林案件的形成诱因,认真解释各种涉林犯罪行为的犯罪构成。在林区,人们对各种树木的名称总是能如数家珍的说出来,诸如柞木、红松、桦木、紫椴、水曲柳、核桃楸、黄菠萝等等,但是如果说出这些树木中哪些是国家级保护树种、哪些是省级保护树种、哪些是濒危树种,这就不知道了。因此,宣传组的干警采用发放宣传单、制作图片、广播宣传通告等多种方式耐心细致的向广大人民群众讲解这些方面的知识。

一位多岁的老大爷对副检察长×××同志说:“去年在地头有一棵楸子被我放倒了,这是不是犯罪了啊?”

在×××经营所辖区的×××县××村,宣传组的同志根据该村村民有搞林地副业情况的特点,重点讲解了关于珍贵树种保护方面的知识,以及《×××省森林管理条例》、有关水土保持、严禁毁林开荒方面的法律法规。在召集该村村委会成员及村民进行的宣传会上,村干部以及村民对×××副检察长的宣传报告给予了热烈的掌声,并且咨询了很多问题。在讲到核桃楸、紫椴、水曲柳等国家保护树种时,一位多岁的老大爷对副检察长×××同志说:“去年在地头有一棵楸子被我放倒了,这是不是犯罪了啊?”“当时只是觉得那棵树太影响庄稼生长了,唉,今天才知道,这树哪怕就一棵也不能随便放倒啊,何况还是保护的树啊!”×××副检察长听到这些后,仔细的和大家讲解了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的有关立案标准,以及有关行政处罚方面的法律规定。并且根据大家经常遇到的一些情况仔细地分析了有关法律规定。宣传会结束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了。

宣传工作虽然是一件花钱又费力的工作,但从保护森林资源、实现林区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这项工作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由于宣传周的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工作做的特别细,干警在对待干部群众提出的各种问题所做的解释也比较耗时耗力,因此,这项工作累计进行了近半个月的时间。在山上林场所期间,检察院的干警吃住在职工家里,白天在场部做宣传,晚上在职工群众家里拉家常,了解辖区内有关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破坏森林资源的情况。虽然工作辛苦,但大家没有一个叫苦叫累。在×××林场的一个私营煤矿,干警在宣传现场中午休息的时候,喝矿泉水,吃面包的情景被这个矿的老板看到了。他对×××副检察长说:“×检,你看干警们这么辛苦,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的,这一个宣传的活动有必要搞的这么认真吗?图个啥呀?”×××副检察长对他说道:“我们检察机关的工作不仅仅是办理一些贪污、渎职的自侦案件,更多的情况下应该做好法律的宣传工作。你想想,如果我们不做这些工作的话,你们、还有林区的职工群众能够知道自己在生产生活中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违法的吗?宣传工作虽然是一件花钱又费力的工作,但从保护森林资源、实现林区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这项工作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在宣传周活动期间,共发放张贴宣传通告四十余份,发放宣传单五百余份,广播宣传通告十二次,召开座谈会八次,受教育人数一万三千余人,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月日,×××林区人民检察院对打击破坏森林资源宣传周活动以及打击破坏森林资源专项行动、立案监督宣传周活动进行了统一的总结。总结会上,×××检察长指出,检察院为了配合林业局的春季森林防火工作开展了“打击破坏森林资源宣传周活动”,在后来又根据上级院的文件精神开展了“打击破坏森林资源专项行动”、“立案监督宣传周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林区广大干部群众也对检察院连续开展的这几项活动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和肯定。特别是“打击破坏森林资源宣传周活动”,由于各种原因,使得活动的时间有所持续,在宣传周活动期间,共发放张贴宣传通告四十余份,发放宣传单五百余份,广播宣传通告十二次,召开座谈会八次,受教育人数一万三千余人,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通过这几项活动的开展,我们也应当及时总结活动所取得的方法和经验。

×××林业局地理位置特殊,属于典型的林农、林矿交错地区。

×××林业局施业区面积公顷,共计个林场所。横跨×××市区及其所属的宝清县行政区域。东部与东南部同×××县接壤,南部与×××市及其所属的×××县毗邻,西部仅靠×××林业局,北与×××市、×××农场相连。×××林业局地理位置特殊,属于典型的林农、林矿交错地区。辖区内非林业居民点多达个(截止到年),比林业居民点多出个。在施业区内不仅有农村的农田,还有属于×××农场的大田,大大小小的煤井更是有许多,其它的如金矿、采石厂、石灰矿等在辖区内都有许多。辖区内有多条公路通往×××、×××、×××等县市。某些路段过往的客运班车密集的时候可达每以分钟一班。以上这些情况,都是导致破坏森林资源犯罪行为多发的诱因。如何在国家法律和国家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协调好林区内各项经济建设的开展,如何解决好天然林保护和各种矿藏开采的矛盾,如何严厉打击和预防破坏森林资源的犯罪行为,已经不仅仅是林业局哪一个职能部门单方面工作所能解决的问题了。

××年月日×××林区人民检察院决定成立打击和预防破坏森林资源犯罪专项办公室。

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范文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决定》还指出“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第一次把和谐社会放在同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并列的位置,使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布局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为一体的整体,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加系统、坚实的基础。

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提出,20__年经济工作的一大重点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当作重点的任务来抓。

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们开始强调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人们对小康社会的理解更多的体现在数量方面,而和谐社会的提出则强调了质量方面,表明我们开始重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质量,而不仅仅是经济指标的增长。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充分体现了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

二、努力实现“五个统筹”,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什么是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的概念,理论上说,是一个社会各阶层和睦相处,社会各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社会,是人们的聪明才智、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的社会。

2*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改革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当前仍面临问题和挑战,存在很多不和谐的地方。(*)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特别是教育、卫生等事关全体人民福利的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经济发展不均衡。城乡之间差距很大,地区差距和贫富差距很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突出。(*)人与自然关系失衡。资源、环境与工业化的矛盾突出,经济增长仍是以粗放式、高投入、高消耗为代价的。针对这些不协调,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五个统筹”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应该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并进的社会。但是,我们过去一段时间,重增长,轻发展,造成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不仅与和谐社会的目标相悖,而且经济发展本身也受到了严重制约,造成消费增长不力,主要靠投资拉动增长的局面。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物质前提,但是,经济发展不等于单纯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如果不能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整体提高结合起来,不能促进普遍的社会公正与社会进步,就可能加剧社会矛盾。因此,必须改变旧的GDP增长观念,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形成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机制。

和谐社会应该是城乡协调发展的社会。但是,近年来,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在逐年扩大,农民增收难,特别是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如基础教育、公共卫生服务、社会保障事业投入不足,严重滞后于城市发展,已经阻碍了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三农问题不仅仅是涉及农民的问题,而且是涉及经济转型、城乡关系、体制结构的综合性问题。必须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高度,通过综合配套改革,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机制。

和谐社会应该是各地区共同发展,共同提高的社会。但我国的地区发展也是不平衡的。从全国来看,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呈现阶梯形下降趋势。如何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是我们面对的重大课题。西部大开发已经实施了很长时间了,中部各省也开始提出“中部崛起”的口号。但是,发展不仅仅是上项目、拉投资、搞基础建设,中西部的差距更多的体现在观念和制度上。中西部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要发展中西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关键是改变观念,落实科学发展观,搞好体制创新。

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长期协调相处的社会。过去我国的经济增长是粗放型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以高投入、高消耗为代价的,这不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要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机制,为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基础和生存环境,尽可能减少因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对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

三、深化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

当前社会中存在的诸多不和谐的方方面面,并且长期得不到解决,都与体制有关。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这些突出矛盾。__年的改革已经使现实利益格局乃至权力架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改革诉求日益越出“纯”经济领域,不断触及社会的、政府行政管理和政治层面,在新的形势下,经济改革如果不辅之以相应的政治改革和制度安排,不仅难以取得深入进展,而且有可能增加社会动荡和不稳定因素,加剧社会的不和谐。因此,如何协调推进经济领域和非经济领域的改革,是今后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和挑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首先,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人民是创造财富的主体,政府是创造环境的主体”的理念。人民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体,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要激发全社会的活力,首先要善于引导和激发人民的创造力,要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尊重改革和发展的创新实践,这是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政府的职能要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创造良好的环境上来。要把实现人民的利益最大化,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改革的最终目标,要建立人民利益的有效实现机制,使人民能分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其次,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解决体制。为了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实现公平、公正和正义,防止权力“寻租”性腐败,必须从体制源头上解决行政性资源配置的权力市场化问题,严格限制行政权力介入的领域,并对权力运行进行有效的监督。政府对人民负责、“权为民所用”,是一切政 府行为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为防止政府随意扩大权力、抑制公民和社会创新活动,要强调行政行为的法律授权,无论是投资领域的选择、行政审批的设定,都要求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要确立政府只能做法律(法规)规定的事情的理念。

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范文3

发达国家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后倡导的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一产品一排污”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效。在这种经济运行中,人们高强度地将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水里,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宋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与此不同的是,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特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少的程度。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能源供应的90%以上来自矿物能源,制造业原材料的80%以上来自矿产品,建筑业对矿产品的依赖程度己接近了制造业。我国既是材料生产大国,又是消费大国,巨大的材料产品产量,需要开发大量的矿产资源作为支撑。我国矿产资源虽然品种齐全,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在经济发展中占支柱地位的大宗矿产储量不足,以中小矿产多,缺少特大型矿产和富矿石。对我国45种主要矿产可供利用储量对消费需求的最新研究表明:至2010年可以保证需求的矿产为21种,其它24种矿产难以保证需求,而2020年可以保证需求的矿产仅为9种,其他36种矿产难以保证需求。尤其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的铁矿、锰矿、铜矿、铝矿和钾盐等大宗矿石将严重短缺。同时,我国还是化石能源紧缺的国家,媒、石油、天然气只占世界可开采资源量的12%、3%、和2%,人均占有量只占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6%、15%和10%。

目前,我国正在构建和谐社会,今后二十年仍将维持经济技术和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因此,能源和原材料的总使用量在绝对值上仍将继续保持增长,特别是量大面广材料的使用强度将不断增长,由此将导致能源和资源的加速枯竭和环境负荷不堪重负。从技术层面上看,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主要产生于三个方面:其一是资源消耗增长过快;其二是资源利用效率过低;其三是资源再生化串不高。无论是单位GNP资源、能源消耗率,还是矿产资源的回收利用率,都与世界平均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发展循环经济的直接目的,就是要提高资源的利用效串,减少资源消耗的浪费,而工业物特的循环效率是整个循环经济的核心。因此,必须实施科学发展观,依靠技术创新,全面建立和健全符合国情的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在国民经济快速和持续增长的带动下,我国能源要求和能源生产迅速增长,迫切需要大力提倡和发展循环经济。现实表明,我国当今在资源和能源大量短缺的同时,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破坏和能源浪费又非常突出。滥采滥挖现象在各地屡禁不止,资源的产出率、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均大大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生产、流通、生活和消费各项环节中的浪费现象仍十分惊人,从而进一步加剧了资源供不应求的矛盾。由此不难看出,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如果不构建节约型和高效率的国家循环经济体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需要的各类资源就只能过分的依赖国际市场,这样不但要投入大量的外汇和增加大量的风险,而且国家安全也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所以说,发展循环经济与建立和谐社会,不仅是国家发展和国际关系的矛盾焦点和关注重点,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我们应该借助于经济全球化和发达国家环境贸易壁垒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加强国内区域发展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同时,全面推进产业升级和清洁生产,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步伐,逐步使我国产品符合国际环保标准。从本质上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入手,调整社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之间不平衡的物质交换关系,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

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经。测算表明:我国能源利用率若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400万吨;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若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就可以减少约1000万吨废弃物的排放;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若能提高20个百分点,就可以减少排放近4000万吨,这将使环;境质量得到极大的改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循环经济的发展,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奠定了战略性的理论模式,以求从根本上消除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所带来的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循环经济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根据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原则,统筹规划区域经济建设,可以从源头上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使区域经济和谐快速发展。必须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建设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渣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由于我们走的是一条:赶超型工业化道路,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都是发达国家未经历过的。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更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发展中国家物质生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灾祸。一方面,发达国家把污染严重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又把习;保作为与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谈判的砝码,逼使发展中国家作出更大让步。这就要求我们实实在在的通过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来实现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发展。

三、发展循环经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循环经济在发达国家被称作“促进人类与自然协调与和谐”的全新经济模式,成为一般世界各国公认的新经济的潮流和趋势,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对此表示认同并纷纷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政策,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使和谐社会的构建落到实处。

走循环经济之路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较低,突出表现在:资源产业率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再生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率低。实践证明:较低的资源利用水平,已经成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和重要障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走循环经济之路也是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关税壁垒作用日趋削弱,包括“绿色壁垒”在内的非关税壁垒日益凸显。当今,一些发达国家在资源环境方面,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要求,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扩大出口产生了日益严重的影响。我们应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尤其是要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使我国产品符合资源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

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范文4

关键词:经济法;和谐社会;关系

中图分类号:DF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26(C)-0035-01

构建和谐社会,不仅仅是一种静态的社会和谐,而是一种社会关系上的和谐。我们可以把和谐的社会关系分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和谐。总书记强调: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这些都与经济法是息息相关的。

一、理念契合

经济法的理念是平衡协调理念,这个理念不是停留在经济发展的数量指标上,而是放在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上。第一,经济法上的平衡协调在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上是通过完善市场体制、深化改革来实现的。第二,经济法平衡协调理念通过宏观调控来维护二次分配中的社会公平。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其他人共同富裕,来防止两极分化,不但要保证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先富裕起来的群体继续不断向前迈进,还要对不发达地区、处于劣势的产业和弱势群体给与高度的重视和帮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协调发展,要求创造出一个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生活状况良好的局面以及利益关系能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稳定有序、安定团结、充满创造性的活力。

经济法在平衡协调政府和市场,国家和企业的关系的时候,综合运用了财政、税收、金融、企业改革等各种手段,来保证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协调发展,从而逐步达到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由此可见,和谐社会的协调发展理念与经济法的平衡协调理念具有一致性。

二、经济法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经济法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法成为我国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不同的社会或者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经济法的内容特点和表现形式也不一样,往往带有时代的特征。因此,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必然会导致经济法的改变,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经济法中融入和谐的因子。社会物质在决定经济法性质的同时,经济法也在作用于社会物质基础,这种作用可能是积极地,也有可能是消极的。经济法若是停滞不前,跟不上社会的步伐,那么所谓的经济法就不能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正确的反映,会阻碍和谐社会的发展,起到消极的作用;而相反,如果经济法跟随社会的发展不断的发展,并努力完善自身条件,那么此时的经济法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将会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在关注和谐社会的建设的同时,对经济法的发展也要提起足够的重视,克服,防止由于经济法的滞后而带来的弊端,影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三、经济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经济法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起着指导作用,经济法的理念和和谐社会的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正是因为这种契合,经济法作为上层建筑,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更为深刻的指导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和谐社会的构建离开了经济法的指导作用将会无法顺利的实现,从这可看出,经济法的指导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上发挥着巨大的威力。

经济法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实现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增强社会创造性活力,完善生态环境的保护。这就使得和谐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法。经济法对社会市场经济改革顺利发展起着引导,保障,推进的作用,同时保证国民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因此,经济法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只有不断发展经济法,才能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才能快速有效的实现社会的和谐。

四、发展完善经济法

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范文5

关键词:新经济;农民工;回流;资源循环;经济建设

我国经济的发展模式不同于任何一个国家,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决定的,也是由我国社会发展现实决定的。在我国的经济运行发展中,有一个人数庞大的群体,他们参与了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建设,给予了经济建设不可估量的价值,这个群体那就是农民工群体。在新经济时代,农民工出现了大量回流现象,这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变化,也是农民工更多参与社会生产活动的变革。引导农民工回流进行循环经济建设,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需要做好的一项重点工作。

一、正确认识新经济常态对农民工回流的影响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经济现象。改革开放后,农业生产从传统的生产方式,转变为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在这样的生产条件下,机械化程度提高,农村劳动力产生了富余现象,而与此同时,我国城市建设规模扩大,城市基础建设需要大量的务工人员,在这样的条件下,大量的农民工走向城市,开始了城市建设和城市生活。农民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各个城市的繁荣。随着经济发展的变化,特别是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影响,很多沿海城市的企业不再需要过度的劳动力,用工难和用工荒成了区域性的对比。农民工在城市生产生活中逐渐开始找到自己的位置,有的是回流是主动的回流,有的回流是被动的回流,但是,回流现象都是经济发展的进步,农民工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家乡建设上,都逐渐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和自己应该开拓的一片天地。农民工回流再次促进了我国经济整体的进步,特别是农村经济的进步,这不仅是经济活动的交流,更带来的文化的交流,使得农村与城市进一步拉近了距离,缩短了城乡生活的进化时间。

二、做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给予农民工回流的基础环境

农民工是一个形象的代名词,是当前经济时代特有的名词。农民工既是农业活动的主体,也是工业发展的奠基者,农民工现象是中国经济运行发展的阶段性标志。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始终处于发展缓慢的过程中。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农业发展在很多区域都处于传统经济发展的模式中。农民工回流带来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化是非常巨大的,很多农民工因为在城市生活久了,目睹的城市生活的实际需要,充分了解的城市生活的基本需求,在回流后,就会创造性的开发一些新的农业项目,例如水果种植,手工业编织,花卉种植等等,这种经济型的产业给予了农业生产全新的帮助,使农业生产更具活力。农民工带动农业产业结构变化,而农业管理中,也要提供给农民工创业发展的政策性指引,在资金支持上,技术指导上,要给予农民工必要的帮助,是农村产业结构在农民工的创新发展下,发生质的飞跃,这也是农民工回流给予农业经济的根本性促进,是经济循环过程中产生的必然效益。

三、引导农民工向着乡镇型企业发展,创造经济效益

农民工进入到城市后,对农民工最大的冲击就是城市生活的快节奏和高效益,而这一点在农民工回流后也会成为发展的亮点。在实际发展中,农民工回流后一些人创造性的开发了乡镇企业,在农业经济中整合了多方资源,把自然资源与企业发展有机融合,实现了城市经济的配套生产。例如有的农民工开始从事城市工厂的粗加工,进行基础性的生产活动,或者与城市工厂进行联合生产,实现生产活动的高效率。在我国大力倡导循环经济的时代,农民工开办乡镇企业,能够降低对城市资源的利用,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将农业生产中的废物变成企业发展的能源,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创办乡镇企业方面,需要政策的引导和倾斜,简化开办流程,实施必要监督,给予农民工创业的基础条件,实现农民工先进思想的落实。

四、突出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增加农民工的收入

在新经济常态下,社会经济生活呈多元化发展状态,经济运行已经转变了传统的粗放型管理与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各个经济领域都向着科技型产业发展。农民工的素质在城市建设中,得到的长足的进步,很多农民工能够从事高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类型。在回流后,应该引导农民工创新劳动方法,实施具有科技创新技术的产业类型。例如梧州市蒙山县油茶的种植、石蛙的养殖等,这些绿色环保的产业,都充分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和当地山区优越的自然条件,不仅发挥了农民工在城市工作中所学到的知识,而且还丰富了农业经济的类型,使农业经济开始向第三产业渗透,形成人才的培养机制。农业科技实际上就是科技与农业的结合,那么,农民工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优势作用,创造了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使科学技术成为创新发展的原动力。农民工回流有利于地方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回暖,是经济发展的表现,应该正确面对农民工回流带来的效应。引导农民工回流,促进循环经济建设,是生产方式变革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五、结语

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继续深化改革是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深化改革就会涉及各个领域的大范围变革,对于农民工的生产劳动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是,农业与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长期发展的产业根基,农民工是二者之间的联系和纽带,农民工的生产生活状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经济发展的整体形势。

【参考文献】

[1]孙华炜,韩树森.促进人才回流: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战略举措[J].领导科学,2006(08)

[2]江小容.中国农民工回流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3]刘正芳.民工潮:起源、效应与对策[J].财经科学,2004(04)

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范文6

在实践当中,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反馈机制虽然没有形成体统,但在人才培养和文化服务方面已有所体现,但这些方式和措施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人才培养反馈难以形成回路哲学社会科学对人才的培养更侧重于一种素质的教育。正是由于哲学社会科学这种“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方式,哲学社会科学服务育人的效果的评价以及反馈方式在两方面存在着重大的困难。一方面是育人效果的反馈难以实现。目前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反馈主要是依靠就业率这种单一的途径进行,虽然这种直接的、有效、有说服力的方式能反映社会对人才的认可,但是却过于片面,维度也较为单一,特别是难以对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效果进行评估;反馈信息反馈由于缺少多方参与,难免会出现反馈信息不准确、反馈实施不科学等问题,使人才培养质量反馈工作的专业性减弱;反馈过程不完全,人才培养质量反馈信息仅仅停留在就业部门而很少能够及时反馈给人才培养其他环节,或者难以应用到人才培养的调整上和人才的素质培养、思想教育上,导致信息的传递仅仅是一个单线的模式。另一方面是对教育产品的需求难以被感知。怎样对哲学社会科学教育进行设计,使“教育产品”能够获得受众的认可、接受和喜爱,这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目前由于信息反馈机制的匮乏,使得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时代感和针对性不强,教学方式方法比较单一,比较缺乏创新,实践教学比较薄弱,课程的教学、考核等环节存在缺陷等等。6这与其说是一个教学模式的问题,还不如说是联系机制问题。这说明目前哲学社会科学在信息反馈上,很明显地脱离了受众,没有以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设计“教育产品”,这样就难以使哲学社会科学教学服务深入人心。

(二)社会文化服务路径存在交流阻碍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的一条重要方式,就是提供文化产品,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以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文化需求为目的,着眼于提高全体公众的文化素质和文化生活水平。7目前我国公共文化产品中存在着供需不对称、不适配问题,与公民参与面不广泛、参与人次少、参与不便捷或无参与需求相关。8这种供方和受众反馈链的断裂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首先是在公共文化供给方面,无论是公共文化供给的国家化路径还是市场化路径,哲学社会科学相关部门始终是处于一种被动和缺位的状态。主体地位和主动性的缺失,使哲学社会科学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响应度降低。哲学社会科学相关部门倘若不能嵌入公共文化供给链条,那么它在反馈链条中也无法成为真正的信息相关者。其次,国家路径和市场路径的反馈方式也是两种不同的逻辑,这使得哲学社会科学服务部门难以使自己的文化产品同时符合国家路径和市场路径的运作逻辑。因此,哲学社会科学服务部门往往会放弃从市场路径提供文化产品或者是忽视这一路径的受众回馈,导致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市场化、产业化方式存在难度。

二、社会服务反馈机制建设的原则和路径

根据反馈理论的基本原理,建立要建立长效的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反馈机制,需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坚持以系统的观点构建反馈机制。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是一个相对开放而又独立的大系统,期间涉及到众多环节。这都要借助于反馈控制,将现实状况与预定状态之间的偏差信息及时输送到施控与受控系统,借以调整和改变,能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系统预定目标的达成。因此,必须将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的各个环节和行动者都纳入到反馈系统当中来。

第二,信息反馈与控制协调相结合。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效地、及时地实施控制,就需要有真实可靠的反馈信息。应以信息的最大化利用为方向,避免信息资源的浪费;增强对反馈信息的科学化分析和处理,提高对信息的反应力;增强反馈信息在服务管理中的中心地位,避免对反馈的麻木不闻或不以为然。

第三,全员参与和持续反馈相结合。建立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信息反馈机制的实质,是以提高服务质量为核心,以全面参与为基础,进而构建让受众满意和社会受益的管理途径。从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的性质来说,其服务对象既是不特定而又各具特点的;服务的方式是多途径的而又各有不同的实施逻辑;服务的时间既是持续的,但又不是连续的。因此保证社会服务的每一个环节都能纳入反馈体系当中,保证不同的服务阶段和方式能以恰当有效的途径进行反馈和持续进行,这是十分重要的。为此,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反馈机制从这两个层面去制定相应的制度,保证反馈机制能发挥作用。

第一层面要建立服务工作者与管理主体间的反馈机制。一是建立项目过程跟踪管理平台。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具有长期性、阶段性、持续性的特点,因此在监管和自我调节这个方面需要进行一种持续不断地信息反馈,以保证在每个阶段都能够对服务进展能够得到及时掌控。二是建立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哲学社会科学进行社会服务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将其理论成果转化成为现实的生产力,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但是科研成果转化是否顺利、是否合理,如果仅依靠自我感觉的话,难以得到一个客观评估,因此科研成果转化平台的建立,有助于对成果的转化情况得到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三是科研团队建设的服务平台。科研团队建设是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主体提升自己服务能力的立足点,管理主体和服务工作者之间不仅是一种“扶持—受助”的关系,更是一种“委托—”关系,因此服务主体有义务向管理主体就其科研团队的建设情况进行反馈,管理主体有义务对服务主体进行监管。四是建立专家咨询平台。通过邀请专家对某项社会问题进行调查、监督和反馈,有利于对咨询者提供重要的意见参考,深化社会服务的力度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