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职业定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职业定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职业定位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职业定位范文1

[关键词] 高职 网络 培养 方案 职业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

引 言

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模式是很多职业教育者研究的一个课题,旨在依托行业企业,校企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技能性网络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如何在国家高职教育的指导思想下,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情况,教育水平,人才需求结构,就业状况等培养出与时俱进的高素质网络技能人才是网络专业的核心,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必须面对的新挑战。合理、科学的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方案就显的尤为重要,它是我们培养网络技术人才,组织教学的依据。

设计背景

1.网络人才遍布在各行各业,就业面广、社会需求量大

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信息社会的运行平台和实施载体。在社会生产与人类生活中,网络应用的全面延伸促进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全面发展。各行各业和人民生活的各个角落都会需要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人才。

近几年许多高职院校在原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基础上,发展成为设置独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汉中、安康、商洛等市的高职院校80% 开设有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存在诸多共性问题:定位不准,受师资、实训条件限制,培养的人才知识滞后,职业技能不强,岗位适应能力差。相对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技术应用和技术管理人才培养工作相对滞后。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网络维护、网页制作、网络资源开发等方面的人才缺口巨大。

2.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网络技术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支撑环境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目标是: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上一个大台阶,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发展目标中提到,要做强、做大电子信息,新型能源和航空航天等优势产业,提高现代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建设国家一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西部大开发以及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更加需要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撑环境,必然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有大量的需求。

3.本地区对计算机网络高技能人才的规格要求和专业定位

随着科技的发展,单一掌握某一专业的人才未必能够在市场上立足,掌握计算机网络所涉及的软、硬件知识,具备计算机网络规划、设计能力;网络设备的安装、操作、测试和维护能力;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能力;快速跟踪网络新技术的能力,能真正把基础理论知识与网络实践能力合二为一的网络建设、 操作等技术型人才和管理人才才是社会需要的“紧俏商品”。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特点正是培养此类人才。

通过调研汉中市及周边地区的典型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岗位需求进行专业定位。其中主要走访调研了以汉中四通公司为代表的信息产业;以汉中移动、联通公司为代表的通信运营业;以及汉中钢铁厂代表的制造业、政府机关和服务业等。这些行业对网络搭建、网络管理和网络应用等高素质技能性人才提出了岗位要求。

设计过程

通过行业企业市场调查等方式,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召开专家工人访谈会,确定典型工作任务;邀请企业专家参与,共同确定学习领域课程;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校企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企业调研分析,按照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建网”、“管网”、和“用网”。

参考《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专业简介》,参照国家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用人单位的岗位标准要求,确定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所主要面向的职业岗位:网络安全、信息对抗、网络工程、网络管理、IT产品营销、数据库设计开发、网站建设等。

1.依托行业企业,校企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企业岗位需求的统计,网络及安全管理员是大多数企事业单位普遍需要的职业岗位。校企合作,共同研究工学结合的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的“证书性学习、生产性实训、顶岗性实习”的三阶段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阶段“证书性学习”是指三年制的第一年的学习模式和学习目标主要是围绕考取职业证书安排教学。主要取得劳动部的职业资格证书,如: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建网基础)、网络管理员(管网基础)、网页设计与制作(用网基础)。以达到基本职业素质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入门水平,课程目标与学习目标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为标准。

第二阶段“生产性实训”是指三年制的第二年的学习模式和学习目标主要是在校内工厂化实训基地以“典型工程项目”安排教学。以达到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较高水平。

第三阶段“顶岗性实习”是指三年制的第三年的学习模式和学习目标主要是在校内、外的企业顶岗工作。以达到专业应具备的企业经验和综合素质。在校内安排企业真实性的专业综合实训,在校外以实训基地为主,有计划地安排顶岗实习。

2.在课程开发方式上,探索建立“教师科研下企业,工程项目进课堂,师徒方式传技能,学生学习如上岗”的模式

产学研结合、校企互动,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开发优质核心课程,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根据企业要求和技术发展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适应能力。生产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

召开校企合作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根据前阶段的工作分析和成果,共同讨论和初步确定了2010级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框架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框架体系

1.确定职业岗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试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体现工学结合为特点,以职业分析和典型工作任务为课程设计基础,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校企合作,确定其面向的职业和职业岗位,初步提出培养目标。

2.典型工作任务设计

典型工作任务指职业活动中具有代表性的职业行动,并能反映该职业本质特征的工作过程,它反映了该职业的典型工作内容和形式,应包括完成一项任务的计划、实施和评估等完整的过程。在该步骤中,确定该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以便对该职业进行准确地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开发。再根据三级能力的培养思路和职业养成规律,由浅入深安排学习内容,并由企业实际工作提炼出小型企业级局域网组建、网络工程测试与验收、网络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等16个典型工作任务。

3.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案

职业教育的学习领域课程是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方案。是一个由职业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工作任务描述的学习内容和实践理论综合的学习时间三部分构成的学习单元。它是根据专业对应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归纳到行动领域,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递进重构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即:课程),再根据完整思维及职业特征分解学习领域为主题学习单元即进行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领域表现形式是由若干个学习情境构成,因此设计学习情境将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和难点。学习领域设置的原则:一是每一学习领域都是完整的工作过程;二是各学习领域排序要遵循职业成长规律;三是各学习领域排序要符合学习认知规律,所有学习领域组成生产或经营过程。

根据专业对应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归纳到行动领域,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递进重构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即:课程),再根据完整思维及职业特征分解学习领域为主题学习单元即进行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领域表现形式是由若干个学习情境构成。我们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建网”、“管网”、“用网”。

4.课程体系结构

典型工作任务的实施是有严格的条件限制的,需要有成熟的课程载体、规范的工作岗位或实训中心,熟练的指导教师等条件的支撑。就我们目前的教学环境来说,尚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我们提出“平台+学习领域课程”的构想,兼容当前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条件,保证学生多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第一学年奠定一个基础和平台,从第三学期开始采用纯粹的典型工作任务模式的构想。

5.教学计划设计

完成了上述步骤之后,编制教学计划表,课程开设顺序与周课时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当专业的学习领域与学习情境的幅度大时,或因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需要,按常规教学周无法很好实现教学目标时,可对3年6学期制进行变革。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实施方案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所学的教学计划开出的课程,在能力考核上实施“以认证代考试”、“以竞赛代考试”、企业实践考核与学校考核相结合等方式;在课程考核上采用“开卷+闭卷”、“笔试+口试”、“实际操作+答辩”、社会调研报告、企业实践与学校考核相结合等形式,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考核成绩逐期载入学生学业成绩登记表,毕业时归入本人档案具体归结为:通过两种方法来考核,一是教考分离,通过国际、国内认证考试,二是形成性考核。

教学条件配置

1.师资要求

师资队伍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条件,因此实施本人才培养方案对教师的数量和素质有一定的要求。

(1)具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2)从事实践教学的主讲教师要具备计算机网络规划设计、建设施工、管理、应用开发和信息安全专业中级以上的IT认证资格证书或工程师资格。

(3)信息系统工程工作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专业至少有一名教师有实际工程经验,能够带领学生完成实际项目,若能请企业兼职教师承担则更好。

(4)教师“双师”素质的比例要达到80%以上。

(5)专任教师与学生比例1:25左右,校外实训基地指导学生实训实习的企业兼职教师的比例不低于80%。

2.教学设备配置

(1)校内实训室

支撑实践教学计划所需校内实训基地的基本要求包括“网络集成实训室”和“网络工程实训室”,辅以2个普通多媒体机房,可以满足每届招生1个标准班(40人)的实训基本要求。出于安全等原因,企业网络的生产环境不会轻易让学生使用,校内实训环境应尽量扩大规模和覆盖面,以保障实训需要。条件许可时,应跟随技术发展,增加安全、无线、IP语音、网络存储等实训环境,尽量贴近实际工作环境。

(2)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包括从事系统集成、信息安全、网络管理与维护等领域的企业和事业单位的网络信息中心。最需要真实网络环境开展“网络管理与维护”实训实习却很难在企业进行,“综合布线技术与施工”须借助网络工程类企业开展实训实习。由于行业的特殊性,除从事网络工程和应用开发的少部分企业能一次接纳多人外,一般企业接收的学生数目也就1到2个,且不会每年接纳,因此校外实训基地最好能够达到每个标准班级(40人)4个以上,并尽可能多。

总 结

计算机网络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需要先进的思想指导,更需要科学合理的方法,需校企合作,走工学合作之路,同时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水平,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资料:

[1]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课题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专业简介[M].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2005,2.

[2]欧盟Asia-Link项目“关于课程开发的课程设计”课题组.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职业定位范文2

现阶段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技能培养没有侧重点。计算机网络技术涉及到的行业和领域比较广,如网络产品的生产管理与销售、网络工程实施与监管、网络组建、信息化平台的搭建与管理、网络通讯设备的安装调试、网站开发与维护、网络安全的管理等,每一个领域都可以作为一个方向开设相应的课程,甚至可以深入到行业内部再进行细化。由于中职学生在校时间比较短,如果行业领域无法确定,专业定位过于宽泛,课程体系过大,技能培养就会没有侧重点,学生所学的知识也犹如蜻蜒点水、面面俱到。学生在找工作时因为学无所专,出现什么都知道一点,对不会的东西畏惧,没有自信、茫然没有目标。

网络专业设置脱离实际,缺乏特色。脱离实际一方面体现在脱离学校办学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体现在脱离市场变化,学习内容和技术的滞后。由于中职院校生源竞争的压力与日俱增,各学校都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专业建设改革。有很多学校不顾自身实力,盲目开办一些热门专业,结果由于师资和实训条件跟不上,不但影响了教学效果,还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

实训条件跟不上,不重视实践课程。中等职业教育要求学生的动手能力强,主要培养技工和技能型人才,实验实训条件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的实现。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如果没有大量软硬件的投入,改革和发展将是纸上谈兵。中职学校如果不能专注于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实战经验的积累,中职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将无任何特长和优势可言。

现阶段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对策

确立具有中职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才培养首先要适应市场需求,以市场行业的需求为导向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学校人才培养是否能满足社会需求,可以通过学生在对口行业及相关领域的就业情况来衡量。中职教育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工程设计型人才不同,这类人才与区域的市场、产业有更直接、更紧密的联系,其专业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所以在人才培养上各学校不能照搬照抄,盲目跟风。中职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过程中,要越来越依赖于地方经济和行业经济的发展,结合学校所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创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是发展的长远之计。

建立科学完善的实践实训课程体系。中等职业教育要求学生的动手能力强。要想实现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必须加强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训环境的建设。

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计算机网络实训基地是实训基地建设的有效途径。与企业合作在基地的建设、运作模式和经费方面的发挥重要作用。中职院校的学生最终都将进入企业,因此学校与企业合作是必须的。从教材编写、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到师资培养,从企业文化学习到学生实习乃至最终的学生就业,学校都离不开企业。

让学生改变择业观念,注重提高综合素质。在中职院校^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改革中,我们可能更多会关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训基地的建设等方面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毕业生就业单位调查的信息表明,许多毕业生不屑于从基础工作做起、对专业技术工作无法胜任、缺乏与同事合作的团队精神,这些现状正是学生综合素质欠缺的体现。因此我们要注重对学生以下两个方面能力的培养:

要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现在网络通讯技术升级换代频繁,中职学生仅仅依靠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在这个领域工作,始终要保持一种开放学习的心态。在学校期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在学习中一点一滴的启发和培养。掌握学习的方法能让学生终生受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职业定位范文3

关键词 高职;工作过程;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 TP39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17-0054-02

随着信息网络化需要大量的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安装、维护、网络管理及网络安全监测,网络软件开发、测试等方面的人才,因此,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同时也迅速成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新的增长点。但随着企业对计算机人才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很多应届毕业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出现这个问题的很大一个原因在于不少高校开设的课程都处于一个系统化学习的过程,学习内容广,但培养出来的学生的专业技能不够,不能够独立去解决实际问题。所以,为了提高毕业生的社会竞争能力,有必要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进行思考以及重新定位教学内容,对专业课程进行改革,设法提高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个职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职业,是因为它有特殊的工作过程,即在工作的方式、内容、方法、组织以及工具的历史发展方面有它自身的独到之处。由此,职业教育课程应追求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而不是学科结构的系统化,课程开发中就需要建立起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开发课程,是凸显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开发的突破口,其目的强调高新技术条件下与工作过程有关的隐形知识――经验的重要地位,同时强调学科体系知识不应通过灌输而应由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行动”中自我建构而获得。

1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重在专业动手能力的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是通过校企合作,深化“工学交替、岗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建网”、 “管网”及“用网”的实际工作过程,培养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以及具有计算机网络软件、硬件组网与调试、网络系统安装与维护、网页设计与网络编程能力,面向计算机网络企业和领域里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人才,能在中小型企事业单位第一线从事网络规划、组建、应用、管理与维护等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依据“建网”、“管网”及“用网”的培养目标,将其分为培养网络工程、网络开发、网络艺术设计三个专业方向的人才。其中网络工程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组建、管理与维护;网络开发主要包括网站前台设计与网站后台开发;网络艺术设计主要包括网页设计、网页美工设计等。

2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思路

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与整体化的实际工作过程相联系,即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必须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组建、开发及艺术设计3个方向的工作过程相联系。首先,通过调研确定网络工程、网络开发、网络艺术设计3个方向的岗位群;其次,进行相应模块的行动领域(行动领域是按典型工作过程能力要求进行归纳总结的结果,体现的是现实的工作岗位能力目标,是完成目前工作岗位的要求)分析,即具体工作过程的分析;再次,根据行动领域确定相应模块的学习领域(学习领域即专业课程体系,是基于岗位工作过程分析,最终由行动领域转化而来,它的教学目标要求既源于岗位工作能力要求,同时又高于之);最后,创建具体的学习情境――教学项目。在构建课程体系时,注重工学交替、“双证”课程的融合。

3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运作

3.1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

第一阶段为在校学习期间。主要利用学校的实训教学设施,开展各项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的技能训练。主要通过实验实习、教学实习、综合实践及专项技能训练使学生能熟练掌握。

第二阶段为毕业实习期间。主要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在企业生产岗位,在企业技术人员的帮助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强化岗位技能训练。此阶段学生在真实的生产岗位参与生产管理的全过程,在重点训练岗位技能项目的同时,熟悉生产环境,学会与人相处,培养其应对生产中突发事件的能力,培养爱岗敬业精神。

3.2建立过程+结果的考核评定方法

对学生的考核评定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基础技能项目考核和课程技能考核。基础技能项目考核具体安排在学生毕业实习前进行,各系成立由专业教师组成的技能考评小组。考评教师根据学生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评定基础技能项目考核成绩。

第二步为岗位技能考核。具体安排在学生就业前进行,主要委托实习单位对学生进行考核,学校派出专业教师督考。

3.3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保障

为了加强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保障,我们建立了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加强了实训基地建设和“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

调整教学计划,增加实训时间。理论教学以够用、实用为度,重点阐述与技能相关的基础理论。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拥有一定数量、具有良好实施设备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条件。几年来,学院已与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毕业实习(岗前实训)提供了良好的场地保障。建立加强“双师型”的教师团队,这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保证。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课程的实施必须以行动为导向。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工作实践中进行学习、思考、总结、提高,通过过程完整的具体的工作活动,从中获取工作过程知识,全面提高综合职业能力。这就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以及对教学工作方式、方法的改变是学校课程改革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础[J].职教通讯,2006(1).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职业定位范文4

在实际教学中是与计算机网络密不可分的。针对这一点,我们可以断定,计算机网络是当今大至高等院校、小至小学及幼儿教育中,是它们的主要教育教学的方向。从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越来越注重教学实践教育,计算机网络的手段和方法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离不开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

1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实践教学的优势和劣势

1.1优势

在教学过程中的辅助计算机网络可以增强学生的新鲜感,而计算机网络上有很多知识是传统纸媒无法比拟的,这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大大提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们的学习质量。例如,教师使用计算机网络的视频演示时说明一个问题,学生可以在教室学习加强对所接收的声音,图像,文字等信息的主题的理解,彻底了解后,并可通过实际操作电脑,并由此学会并巩固知识,毫无疑问,这将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1.2劣势

网络软件的开发不够全面,在一些问题上尚未制定发展不健全,不具备可操作性的教学软件或软件;教师备课太麻烦,课件某些话题很可能是不成熟的技术或设备太旧,多媒体教室建设,利用网络在教学过程中,有可能导致高昂的经济代价,这对于一些学校,也可能是更加繁重,如果国家不补贴,在一定程度上,一些城镇学校根本就买不起;实践教学只能在其他教室中使用基本上不能使用计算机网络教学实践的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

2计算机网络实践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不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具备专业素质高、操作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视。在当代教育中,学校与教师应当对人文关怀予以高度重视。然而在实际开展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个体性差异不够重视,依旧采取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特长无法充分展现出来。由于不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师无法做到因材施教,也未能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的教育需求。

2.2学习效率不高

许多计算机网络开展教学实践必须在理论指导的基础上,而理论课和实践课是单独的,并没有采用“教学综合性”的方针,这样一问题明显表现在课堂上,其中教师通过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教学媒体,使学生学会理解理论知识,第二天来了,在培训室,在实践过程中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很多学生不记得了,教师曾无奈再次解说,无形中占用了学生宝贵的训练时间,实践教学任务无法按时完成,效率很低。

3提高计算机网络实践在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3.1转变教学观念

在以往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数教师认为学生不挂科,能够顺利毕业就是教学的目的,从而忽视了对知识掌握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少之甚少,从而导致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要想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其前提条件是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与创新能力。教师还需要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社会岗位中的需求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职业定位,并将职业导向理论引进到教学过程中,以便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改变以往以教学为主的观念,从而转变为以学为主的教学观念,将学生的能力培养以及就业导向等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不仅需要转变以往单一的讲授教学方式,还需要充分发挥出学生是教学中心的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2丰富学生的网络知识

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转型,中国的信息化社会,互联网在社会各方面迅速蔓延,在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多使用互联网。有必要把重点放在理论知识,使学生获得足够的积累和提高,更要注重理论与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网络教学,改变了计算机网络实训实践学生的理解,当然,认真学习理论,积极实践锻炼,学生的认知发展的网络实践能力。教师在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你可以选择一个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建设和实践内容划分为生活中的例子,使计算机网络更加生活化教学、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网络的实践、理解能力和学习兴趣。

3.3突出主体性和专业作用

教学计算机网络的各种专业发展课程占不同的比例,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是不同的,教师要区别安排实践课程涉及的网络设计和实施,以满足不同专业要求。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适度增加教育和实用性的难度,而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教学和实践,可以进行基本的网络知识学习。

4小结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职业定位范文5

关键词:中职教育;计算机网络技术;调研;企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8-0169-04

为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类相关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特别是深圳及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的企业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听取用人单位对中职人才的培养意见和建议,深化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学结合、六层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适合本专业本层次的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课程体系,提升人才培养品质,创建职业教育的特色和品牌,使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能够更适应市场的需求。

一、调研对象及方法

1.调研对象。本次共调研了26家企业,全部与计算机专业相关。按企业性质分,国有企业2家,私营企业24家,其资企业1家。按行业分有信息技术类公司、服务类企业、制造业等;从地域分布看,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从被调查企业的分布和性质来看,此次调查的安排是合理的,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

2.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检索法、比较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等。具体说明如下:

(1)调查法。走访计算机网络技术行业、企业,通过问卷、访谈、观察等方法,了解企业对网络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和企业技能鉴定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总结,探讨与企业合作的途径和模式。

(2)访谈法。组织网络行业、企业从业人员召开座谈会,毕业生座谈会,广泛听取企业从业人员和毕业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3)文献检索法。查阅有关报刊、书籍、网络,了解相关的实践研究成果,为本调研报告研究提供可资可鉴的经验。

(4)比较研究法。对学校网络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企业对网络人才岗位能力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

(5)经验总结法。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写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调研报告。

二、调研结果及分析

1.行业现状。随着网络的触角越伸越广,在未来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对网络人才的需求将不仅仅限于现有的各个网络公司或IT公司,大量的传统企业在不断加快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网络人才的需求,将表现旺盛。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830万家中小企业,目前只有47%的企业把业务接入互联网,并且大多数的企业只是在网上开设主页和电子邮件地址,网站的信息长期得不到更新,而在网上进行电子交易的企业则只有11.1%。这种现象在许多国内重点企业中,也表现得相当明显。据一份针对国内500多家重点企业的调查显示,虽有98.6%的企业已经接入互联网,83.7%的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企业网上的应用重点,主要是集中在产品服务信息、企业新闻和收集客户信息等较低的层面。很明显,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应用离既定的目标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距离的背后,网络应用人才的普遍缺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2.发展前景。

(1)网络人才需求领域广泛,就业前景广阔。国家信息产业部预测,今后5年,我国从事网络建设、网络应用和网络服务的新型网络人才需求将达到60~100万人,而现有符合新型网络人才要求的人才还不足20万。现有媒体的网站和商业、专业性质网站对专业人才的渴求更是迫不及待。网站今后的更大发展需要更加专业的人才来开拓。单就以上需求来看,媒体、政府和企业上网工程现在从业人数为42.5万人,未来10年潜在人才需求在135万人以上,平均每年人才需求将不低于13.5万人。

(2)网络行业仍是热门行业。中华英才网最新的十大热门行业、职位排行榜中,与网络工程相关的占据了前三甲。中国互联网、电子商务、计算机软硬件及IT服务行业表现突出,人才需求旺盛,无论其所职位数还是招聘总人数均高居各行业榜首。

3.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分析。

(1)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从业情况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岗位主要集中如图1的几个方面。通过调研和分析,针对中职生的实际情况,信息化和网络应用的全面延伸需要一大批中低端计算机网络应用及管理人才。在对企业的问卷多项选择调查中:对学生专业技术的要求,选网络应用,占81%;选网络操作系统安装配置,路由器、交换机的配置,占65%;选局域网的设置、布线,占58%。这说明了在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第一线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相关工作岗位上,都需要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企业需要中低端计算机网络应用人员,从事网络工程施工及管理、网络管理的应用型人才。但并不代表中职生没有机会参与更高端的技术工作,在访谈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的赵经理时,他建议中职生可以通过教育培养、自身培养、公司有经验的老师引领,不断积累,仍然可以成为独当一面的网络技术高端人才。中职网络专业的学生主要面向网络工程技术员和网络管理员岗位。

(2)企业需求情况分析。从图2可以看出,目前企业急需的人才主要有网络运用、网络建设及管理、技术服务、硬件维护和产品开发以及网络编程等。该调研的结果对于我校以后开展教研教学,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与指导学生就业都有了明确的指导方向。

4.企业对中职教育的建议。通过与企业的交流和对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企业对我校中职生的培养提出了以下建议:

(1)培养标准需改进。多年来,尽管我们不断强调专业与行业对接,班级与车间对接,课程与岗位对接,但是一方面计算机发展速度太快,另一方面,教师和企业接触少,缺乏交流,对企业的生产流程缺乏了解,造成教学与生产的脱节。

(2)对中职生的能力培养的倾向性。图3的数据显示,企业看中应聘者的素质中,员工的工作态度、团队精神排在前列。学习能力排第二位,可见学生的领悟能力,技能融会贯通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特别重要。所以,在教学中要加强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使学生掌握学习的能力。

四、调研结果的启示

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育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现有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就必须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把学科教育转变到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来,并考虑到专业特点、实践教学环节和学生综合素质,使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又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扩展性,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具有很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综合分析调查结果并结合我校实际,应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明确培养目标,改革培养模式。无论是在思想认识上还是在实践调研结果的判断上,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能适应全面建设现代化社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强化专业综合技能,定位于面向一线的实际操作人员。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应定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学分制的形式规范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办学模式。形成了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

2.调整课程体系,优化专业课程结构。总的来说,目前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课程体系,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的。但有些课程的内容滞后于专业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内容少,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另外,在职业技能培养方面,职业技能训练不成体系,力度不够,对职业素质的教育尚没有得到全面的实施。现有课程体系存在以上问题,与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相脱节,导致该专业毕业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相关行业工作。所以,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应该能够动态对应行业企业人力资源需求、与区域经济结构相适应的人才市场发展走向。

3.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对实验、实训等实践课程要单独考核,加强其基本技能、技术应用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利用校内外各种条件进行就业前适岗训练,从而达到加强综合技能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永中等.用人单位针对高职毕业生的用人标准调查[J].管理学家,2010,(10).

[2]刘文平等.广东省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计算机技能水平需求情况调查报告[J].计算机教育,2008,(3).

[3]彭涛.高职人才质量标准的思考——来自用人单位的调查报告[J].文教资料,2010,(26).

[4]张丽.浅析中职计算机专业如何适应学生就业需求[J].福建电脑,2012,(1).

[5]王永中等.用人单位针对高职毕业生的用人标准调查[J].管理学家,2010,(10).

[6]唐玲妮.中职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培养目标探讨[J].广西教育(职业与高等教育版),2010,(5).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职业定位范文6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斱法探索

不吋时期,适合学生的教学斱式是不吋的,社伕所需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也是不吋的。本文重点分析了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幵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斱法。

1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斱式单一

教学斱式挃的是教师为传授学生某项技能而采取的多元化斱式,如情景演示法、实践活动法、归纳讱授法等。当下,我国各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所采用的教学斱式是相对单一的,主要体现为:一斱面,部分高职计算机教师为减轻工作量,就常年沿用吋一种教学斱式,让学生对每日所学的计算机课程内容毫无期待感。另一斱面,部分高职计算机教师虽然积枀响应国家素质教育的号召,尽量融入多种形式的教学斱式,但都只是―蜻蜓点水。比如,A板块的计算机课程内容原本只适合采用归纳讱解法,教师只需要深度剖析归纳讱解法,在此基础上采用脑图归纳法、口失归纳法、视频讱解法等多元化的教学斱法即可,但是教师将40分钟的课堂一分为四,―走马观花地分别采用了谈话法、提问法、实践活动法、情景演示法,繁杂的课堂流程让学生苦不堪言。

1.2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自不吋的地区,他们的家庨环境、学习环境、所享受的学习资源、个人喜爱等都其有很大的差异性,这意味着他们现有的计算机水平也有所不吋。就家庨环境而言,有的学生的家庨条件相对较好,可能仍小就开始接触计算机,能够熟练地操作计算机的各项功能;但是,部分学生的家庨情冴相对较差,他们操作计算机的时间相对较少,只有在计算机课堂中才有机伕接触计算机。就学习环境而言,不吋学生所在的学校是不吋的,各个学校对计算机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是不吋的,比如,有的学校开设的计算机课形吋虚设,常被语文、数学等主科老师占用;而有的学校非常看重计算机课程,虽然计算机耂试幵未被纳入高耂范畴,但是有的学校伕自収地组织校内计算机课程耂核。就个人喜爱而言,有的学生是因为自身非常喜欢钻研计算机网络技术而选择这个专业,有的学生却是受家人的影响而选择这个专业。显而易见,自主选择这个专业的学生比被动选择这个专业的学生拥有更强的学习劲失。鉴于以上三种情冴,各计算机教师必须实施分层教学,以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迅速地适应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节奏。

1.3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不相符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理论知识和计算机网络实际组建、管理、维护等基础技能。仍教学内容不难看出,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的各项操作技能。如果教师只是按照教材内容迚行讱解,这可能伕造成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无法为当下的社伕工作服务;如果教师无法及时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建立有机联系,这可能伕造成学生―只伕说,不伕操作。

2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改革方法

2.1转变教学思路

当前,计算机网络产业属于我国的朝阳产业,其有很大的収展空间,急需大量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加入。吋时,各行各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的职业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鉴于此,各高职院校及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师应仍网络管理与安全、网络工程这两大培兹斱向出収,及时地调整培兹目标,仍培兹理论型人才为主迆渡到培兹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当各高职院校的培兹目标収生变化时,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形式也应随着収生变化,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2.2更新教学观念

各高职院校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师傅领迚门,修行靠个人。这句话不仅在强调个人収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更是在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因此,各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师需要正确定位自我的工作职责,不是单纯地帩助学生掌握复杂的知识体系就可以了,还需要引导学生快速把握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联系。比如,在向学生讱解与信息系统相关的理论知识时,还需要教伕学生如何快速地极建、运行和维护计算机信息系统;再比如,在向学生讱解与数据库相关的理论知识时,还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创建数据库、管理数据库的技能。

2.3创新教学模式

大多数教师和学生认为教学就是教师讱课的迆程,实则不然,教学是―教与―学的融合,需要教师与学生的积枀配合。学生的学习成果不仅仅取决于教师教什么,也取决于学生学到了什么。因此,计算机教师在开展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时,应创新教学模式,善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服务于自己的教学。计算机网络教学其备直观性、趣味性、快捷性等特点,加乊计算机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了如挃掌,如果运用得当,一定能够实现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高敁化、高质化。比如,在讱授C语言编程的―程序执行教学内容时,教师无法及时地监督到每一位学生的其体操作。为及时地纠正学生的错误,教师可以采用多模块违线教学法,运用局域网对每一位学生的编程迆程迚行逐一检查、挃导。

2.4在教学中融入趣味性案例教学模式

心理学乊父皮亚杰曾说:―所有智力斱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关趣。无论是小学生,还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他们在学习的迆程中都离不开关趣的支撑,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学习亦是如此。因此,各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师在开展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时,务必融入趣味性案例教学模式,激収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关趣。教师要拥有一双収现趣味点的眼睛,用心地挖掘每一章节内容中隐藏的趣味点,幵针对这一趣味点精心设计与乊相关的课堂活动。需要注意的是,一个趣味点足以支撑一次40分钟的课堂,点到即可,不宜迆于频繁地―抖包袱。比如,在向学生讱解网络与信息安全板块时,教师可以灱活地采用情景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模式法,兇向学生分享一些企业内部网被―黑的现实案例,再将全班的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扮演黑客,另一组扮演IT企业的网络技术人员;黑客的仸务是潜入IT企业的内部网,盕取XX文件,而网络技术人员的仸务是防守住安全网。在如此逼真的情景下,学生们的参与热情一定伕很高,他们也能在全身心投入的迆程中,潜移默化地巩固已学知识。

2.5注重培兹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常常扮演着很多角艱:保姆、裁刞、朋友、教练。就当下而言,计算机教师最适合扮演的角艱是教练,因为唯有教练才能更好地培兹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同合栺的教练需要其备以下几斱面素兹:第一,耐心地向学生传达计算机理论知识、操作觃则;第事,可鼓励学生迚行自作,也可在学生迚行实践操作乊前,兇迚行示范性操作;第三,在学生操作计算机时,教师应做好―观察者,认真观察学生的操作流程,幵记彔学生的错误乊处,在最名的课堂总结中逐一挃出学生的错误,幵教伕他们如何正确操作。第四,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允许他们自主组建合作团队,就每日学习的新技能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