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管理与资本实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市值管理与资本实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市值管理与资本实践

市值管理与资本实践范文1

论文关键词:积累制养老保障模式;建立;资本市场;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对城镇企业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障模式进行改革和完善,试图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统帐分开管理的部分积累制模式。然而,养老保险制度由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转轨面临我国资本市场滞后的严峻考验。

一、积累制养老保障模式的建立和发展:资本市场的作用

从资本市场对积累制养老保障制度作用的国际经验看,资本市场在积累制养老保障模式的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资本市场为养老基金在较长的时间跨度之内获取较高的投资回报率、满足保值增值的需要提供了可能。养老基金具有规模大、稳定性、长期性的特点,与资本市场有着天然的联系。从国际经验看,积累制养老模式的建立和发展有赖于资本市场作用的充分发挥。养老基金投资于资本市场虽然面临较大的风险,但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看,优势还是十分明显的。发达国家资本市场中企业养老基金几乎占了半壁江山,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2,资本市场可以为养老基金提供各种可选择的投资工具,时风险与收益进行更有效的组合,从而更好地满足养老基金投资的需要。养老基金的投资要做到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三者的统一,养老基金可根据资本市场的成熟程度和市场状况,调整低风险和高风险资产之间的投资比例,符合养老基金的投资要求。在资本市场不太成熟时,养老基金可能是集中投资于政府债券,经过一段时间会趋向多样化,从而促使公司债券和公司股票市场的发展,成熟的资本市场下养老基金可以在股票和债券之间进行混合投资。

3,资本市场有利于提高养老基金的管理水平。从养老基金的管理主体来看,国际上有两种做法:一种是由政府部门直接管理,另一种是由私营部门管理。从两种模式的运行效果来看,政府管理养老金的效果远不如私营部门,主要原因是政府经营管理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普遍存在怕事求稳的心态,影响投资绩效。如果监管有漏洞,还容易导致挪用挤占等违规现象。所以政府经营的结果往往是低效率、高成本和低回报。

4,资本市场对养老基金的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政府承担着确保养老金按期、按量发放的最终职责,因此,为了保证养老保险基金进人资本市场后的经营绩效,政府必然且必须对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实行严格的监管。这就需要制订一整套与之相关的监管规则,以确保基金的安全性。国际上对养老基金的监管采用两种模式:一是根据审慎原则对基金进行监管。在这种模式下,监督机构很少干预基金的日常活动,而只是依靠审计师和精算师等中介组织来进行监督,美国等发达国家采用的是这种模式。二是严格的限量监管,即监管机构的独立性强,权力较大。除了要求基金达到最低的审慎监管标准外,还对基金的结构、运作和绩效等方面进行限量性的规定,智利、波兰和匈牙利采用的就是这种模式。

二、我国积累制养老保障模式的建立:资本市场的制约

作为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形成的新兴市场,我国资本市场还存在着许多影响其功能正常发挥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制度缺陷。如股权分置问题,导致了我国股市与国民经济的内在联系程度不高,中国股市并没有成为蓬勃发展的中国经济的“晴雨表”。目前,虽然股权分置问题正在不断被化解,但影响中国股市赢利长效机制的诸多因素尚需解决。尤其是上市公司自身的质量不高和对股民利益的漠视,上市公司、股民与整个证券市场的内存联系被割裂。

二是监管体系不健全,监管的有效性不够。主要表现在:第一,监管层次过于单一,还没形成监管机构、证券业自律与社会舆论等多层次的监管体系;第二,监管缺乏足够的透明性,即投资者很难预测股市政策变动的情况,从而形成难以估量的系统性风险;第三,监管手段运用不科学,监管水平低下存在着计划与市场机制、行政手段与法律手段等运用不协调的现象。在我国证券市场内部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给投资者带来了重大损失,严重影响了股市的健康发展。

三是市场结构不合理,金融产品单.一。在总体设计上,我国的资本市场只有现货市场,即股票、债券等的现货交易,缺乏期货期权以及其他金融衍生品市场,在现实中这种单方向的结构设计存在明显的弊端,使我国资本市场上不具备做空机制,不具备期货期权市场有的价格发现功能、套期保值功能和风险规避功能,这就大大抵销了资本市场所固有的优点和优势。制度差异和结构失衡导致资本市场的矛盾已严重制约养老金进入资本市场的步伐,迫切需要改革。

三、我国养老保障模式的转型:资本市场与养老基金的良性互动

积累型养老保障模式的建立有赖于资本市场的成熟,但并不意味着非要等到资本市场完善后才能够发展积累制的养老金制度,资本市场与养老基金两者之间是相互制约和互相促进的。目前我国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养老基金的发展都处于初期,发展的潜力很大,因此要下大力气,加快资本市场的改革,加快养老基金进人资本市场的步伐,在资本市场与养老基金之间的积极互动中,实现两者的共同繁荣。

1.加快资本市场的基础建设,建立健全资本市场发展的各项制度。我国资本市场创建之初,由于经验和知识的不足,制度等基础建设薄弱,导致先天不足,市场不尽完善。加之后天管理亦有失当之处,故而矛盾越积越多,市场强势时这些矛盾尚能被掩盖,市场一旦处于弱势,各种矛盾就会集中暴露。针对资本市场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一要妥善解决严重影响中国股市健康发展的头号难题,“股权分置”的问题。尽快建构我国证券市场赢利的长效机制;二要改善资本市场的结构,健全市场体系和丰富证券投资品种,协调推进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期货市场建设,建造合理的盈利模式和风险防范机制;三要加强法制建设和诚信建设。强化市场公平、公正与公开.原则,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与社会环境、

    2.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多渠道筹措养老基金,做实个人账户。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由“现收现付”模式逐渐向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养老模式转变,首先“中人”和“老人”的隐性债务需要解决。政府应当承担起隐性债务的主要责任。其次,实行社会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分开管理,个人账户基金只用于支付个人账户养老,统筹基金不再透支个人账户基金。个人账户基金由省一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统一管理。再次,还要鼓励建立各种补充养老保险。鼓励劳动者及企业在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养老保障系统的基础上,自行组织或参加商业保险机构举办的各种具有养老性质的保险,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积累制养老模式下,企业年金、个人账户基金是资本市场最为重要的力量。如果我国养老基金规模占到股票市场的1/3,这将引导我国证券市场走向成熟,实现良性的循环。

3,加快养老基金进入资本市场的步伐。基于养老基金对资产投资风险和收益的特殊要求,客观上需要有关政府部门对此做出科学安排,应能够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深化妥善调整投资政策,真正有效地通过养老基金进人金融市场,促进我国金融市场效率的提高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全国社会保险基金、企业年金、保险公司等均已获准投资于国内资本市场,但由于在投资范围、比例等方面还存在较为严格的限制,其投资规模尚有限,投资意愿尚待增强,与成熟市场差距较大。建议相关部门逐步放宽对企业年金、个人账户积累基金、商业寿险等在资本市场投资方面的限制,加快合规资金人市步伐。目前我国资本市场规模占gdp比例为64.87%,与发达国家265.32%水平相差203个百分点,我国资本市场存量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进一步丰富投资品种和投资工具,投资工具包括从短期性的银行存款和商业债票到长期性的公债、公司债和股票。结构方面包括股票经纪人、投资顾问公司、证券评估公司、会计师、律师和机构投资者。

4,立足于我国国情,逐步完善养老基金监管体系。世界上多数国家都依据各国的现实条件对养老基金投资实行各具特色的监督和管理模式。我国应当立足于我国国情,综合借鉴各国养老基金监管的经验和长处,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逐步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基金监管体系。一是加快培养中介机构,强化外部监督机制。如精算、会计、审计师事务所和各种风险评级公司等中介机构.;二是监管方式上,近期应实行严格的限量监管,即由专门养老基金监管机构对养老基金进行全面监管。随着资本市场的完善,逐步放松管制,实行审慎监管;三是完善养老保险立法。通过制定社会保险法、养老保险法、养老基金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对养老保险费的征缴、基金投资营运与管理、养老金给付、养老保险计划的安全保障实施法律监管。监管要讲究科学和艺术,注意“度”的把握,不要让监管变成管制,从而错失资本市场发展的良机。养老基金监管体系是我国金融监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环节功能的发挥还有赖于整个基金业、证券业、保险业、银行业、信托业等金融行业更紧密、更有效的业务合作与风险联合监控机制的建立和发挥作用。

市值管理与资本实践范文2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 市值管理 并购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5-087-03

一、引言

股权分置改革在经过5年多的缓冲期后的后金融危机时代,原非流通股股东的减持的压力已经基本释放。自2005年4月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以来,一直存在限售股解禁。2006年解禁的基本上是持股比例在5%以下的小非,达到1600多亿元,2007年第四季度至2008年是小非解禁的高峰,据Wind数据统计,2008年股改限售部分可上市数量分别是797.91亿股,资金压力较大,大盘指数在受到多方影响的情况下,在2008年一路走低。进入2009年后,虽然解禁的绝对数惊人,但是大部分都是持股比例在50%以上的控股股东。减持公告统计数据显示,就减持的绝对数额来看,股东减持的意愿与股东大小持股比例成反比,控股股东的减持意愿低。进入2011年,经过限售股逐步解禁,市场经受了解禁股抛售的考验,逐步平衡,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全流通时代,将是上市公司股东依据自身实际需求进行价值经营的阶段,其增减持股比例更倾向于理性,开始进入完全市场化的资本运作时代。根据价值规律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市场和不考虑交易成本的前提假设下,公司的市场价值总能反映内在价值。从经济学的角度,资本市场属于完全竞争市场,基本符合完全竞争市场的四大特征,因此公司价值应围绕着其内在价值波动,内在价值是市场价值的基础和中枢。因此,在后危机时代,大股东更多的将目光由内部转向外部,积极把握市场机会,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经营目标进一步由利润最大化逐步转向股东价值最大化。市值管理就是在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导向下,以企业价值创造为基础,有意识地主动运用科学合法的方法有效经营企业价值,最终使企业的市场价值与内在价值匹配程度不断提高,实现企业价值。本文从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上市公司市值管理面临的新的挑战出发,寻找适时的策略改善市值管理水平,提升上市公司的质量。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上市公司市值管理面临的新挑战

(一)国家财政货币政策会进一步考验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能力

后金融危机时代宏观经济环境和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会影响资本市场,进而给企业市值管理带来影响。经济环境与财政货币政策从宏观上决定了资本市场的趋势,影响公司市值表现。后金融危机时代,从我国经济自身的表现来看,经济整体态势良好,从外部环境上来看,全球经济逐渐由低谷走向复苏,各大主要的资本市场指数也不断回升,但复苏比较疲软。在经济总体复苏的态势下,也伴随着诸多问题。近年来,我国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大,CPI居高不下,流动性过剩,当前反通胀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点目标。从2010年第四季度开始到目前,央行连续四次上调存贷款利率,数次上调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截止最近的2011年3月底,年内已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20%的历史高位。2011年1月底,我国人民币存款余额达72.59万亿元,以此计算,年内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将大致“冻结”商业银行资金逾1万亿元,极大地收缩流动性。稳健的货币政策对于资本市场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问接影响。一方面,存贷款利率调整,改变了金融市场上各种金融工具的相对价格,影响资金的流向和流量,最终影响股票市场的资金供求和股票价格。另一方面,利率上升会影响企业的利息费用,增加企业资本成本,进而影响企业的盈利,减少企业股票分红派息能力,受此影响,股价必然会下降。一般来讲,上调利率会使股票市场资金供应减少,股价下跌。财政政策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会影响投资者的政策预期,对股票市场同样具有显著影响。近年来,国家部分取消了出口退税,以及发行国债筹集资金等,显著收缩流动性。政策出台前期其经济效果还未完全显现,随着政策执行的进一步深化,其经济效果会进一步显现。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面对紧缩的货币政策和国家财政政策效果的进一步释放,如何保证股价较小程度受到影响是摆在上升公司面前的重要问题。

(二)企业控制权市场空前活跃,企业被并购威胁大大增加

后金融危机时代公司控制权市场将进入一个空前活跃的时期,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在后危机时代,市场慢慢回暖,2010年10月《华尔街日报》报道,根据Dealogic的统计数据,全球并购活动经历了第二季度的低迷表现后于第三季度显着回升。第三季度全球并购交易总额较上年同期增加43%,至7303亿美元。对于中国市场而言,在股权分置时代,由于2/3的股权不能通过二级市场流通,只能通过场外的协议转让或者在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而二级市场的股价仅代表流通股权的价格,并不反映所有股权的价值,这就增加了股权转让谈判的复杂性和艰难性,在相当程度上抑制了上市公司之间、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之间并购活动的活跃,抑制了资本市场在产业整合方面重要功能的发挥。股权分置改革的前期,由于原非流通股有一定的限售期,股权转让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然而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并购整合资源的步伐将显著加快。中国企业的并购活动,呈现出跨越性与多样性的特点。资源整合的需要和资本市场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极大地促使和方便了上市公司并购活动的大规模展开,其在发展趋势上显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其一,海外并购中国大陆企业的交易额远远大于中国大陆企业跨国并购交易额。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的一份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大陆内企业间并购交易金额为8亿美元,中国大陆企业跨国并购交易为49亿美元,而相比之下,海外并购中国大陆内企业交易金额达到了229亿美元,虽然市场经济中并购交易是整合资源,优化模式的有效手段,是市场充分竞争和活跃的表现,但是也应该看到如果中国企业过多的被外资并购,就意味着辛苦打造出来的民族企业和品牌可能就此消失或被雪藏。

其二,并购活动不再强调全资收购,主要是能够取得实际控制权。全资收购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相比之下,以相对小的资产获得被并购企业的控制权受到市场的青睐。如嘉士伯并购重庆啤酒,仅拥有29.71%的股权,但是却取得了实际控制权。

其三,并购支付方式多样化。在股权分置改革以前,并购以现金支付方式为主,以承担债务、资产置换等方式为辅,现金支付达到80%左右。该种支付方式直接导致上市公司在收购时面临明显的资金压力。限制了并购的发展。新《收购办法》引入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换股收购等

创新方式,上市公司可通过向新股东发行股份来换取资产,使其总股本将得到迅速扩张,增加净资产,降低负债率,增强抗风险能力。在全流通的制度环境下,特别是后危机时代金融工具的进一步运用,上市公司会越来越多地采用换股和定向增发等支付方式进行并购。

随着并购支付方式的多样化、股份支付功能的进一步增强,中国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并购大潮中保证自身品牌的安全与独立。必须应加强市值管理。公司市值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上市公告收购与反收购能力。市值规模越大的公司客观上并购其他公司、展开产业整合的能力就越大,而被别的公司兼并的门槛就越高、概率就越小;反之,市值规模越小的公司客观上并购其他公司的实力就越小,被其他公司兼并的门槛就越低、概率就越大。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市值管理的对策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市值管理面临着诸多新的考验和挑战,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才能在后危机时代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谋求更好的发展。本文从市值管理的三个环节探讨后危机时代市值管理的着力点。

(一)价值创造是基础,应做到“开源节流”

如前所述,公司的市值是围绕着内在价值上下波动的,而公司内在价值是根据未来现金流和贴现率得来的。未来现金流是由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管理能力决定的,贴现率则取决于企业的资本成本和风险预期。企业价值的提升一方面有赖于盈利和管理能力的增强,即“开源”,另一方面也要求公司降低资本成本,做到“节流”。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走势尚未明朗,欧美经济复苏缓慢,钢铁、房地产等主要行业成本不断上市,市场变革进一步深入,市场竞争达到了白热化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管理能力,商业模式的优化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商业模式是奠定上市公司市值的基础,只有在商业模式上有着优异的表现才能使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作为出口大国,我国一直保持着较高的贸易顺差,但是这种贸易顺差一直都依赖于成本优势。在当前国际经济复苏疲软、通胀压力增大、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不断加大以及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等多重压力下,我国企业要想增强竞争力,求得发展,必须转变发展模式。另一反面,国家政策调控也要求企业转变过去高能耗、低附加值的发展模式。在商业模式的选择上,我国企业一般是通过模仿式的学习逐渐形成的,往往是借鉴同行业或其他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的商业模式,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竞争趋于同质化,行业利润最终会不断下降。为形成有效的商业模式可以学习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做法。首先广泛学习先进企业的各种商业模式,系统分析各种模式的优缺点和适用性;然后将各种商业模式与企业自身的情况进行对比,从而找出适合本企业发展的商业模式,在小范围内进行推广应用。如果获得初步成功再大范围地推广应用。企业应该认识到,商业模式不是静止的,而是需要不断地与外部环境交换信息,是一个根据环境不断更新的动态过程。有效的商业模式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二是增强企业的成长性。所以企业在选择商业模式时,应充分考虑经营业务的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

合适的商业模式是形成和增强公司盈利能力的关键,而公司治理则是运行商业模式、增强公司盈利能力的保证。Brobetz、Schillhofer和Zimmermannn的实证研究表明,从股票收益的角度来看,公司治理水平较高的公司其股票预期收益较高。Black、Jang和Kim也通过构建公司治理综合指标考察韩国公司的公司治理水平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公司治理指标每上升10%,公司价值就上升5.5%。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通过设计“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指数”,从多维度进行公司治理状况的评价,其研究发现良好的公司治理有利于公司盈利能力的提高。公司可以通过提高治理水平来增强价值创造的能力,主要包括优化公司股权和殷东结构、优化公司董事会结构、优化内控和考核与激励机制等。

从提升企业内在价值的角度,通过建立和完善商业模式,优化公司治理从而增加企业的收益,是一种“开源”的策略;另一方面,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资本成本,属于企业“节流”策略。企业所需要的资金一般通过企业自有资金、债权人和股东三种渠道取得,所以降低资本成本一般可以从合理规划留存企业的收益、降低债务资本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人手。企业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应该将一部分利润留存于企业。但一般情况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自有资金很难满足需求,此时就需要从外部筹集资金。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通胀压力不断加大,央行多次调高存贷款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缩减信贷投放总量,预计2011年信贷投放总量将较2010年减少1万亿元,企业通过债券融资的难度和成本都加大,较大程度上影响上市公司的融资。但是近年来也有不少大力推进债券市场发展的政策。2004年,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经济稳妥发展债券市场,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筹集资金。“十二五”规划中进一步明确指出要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设,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积极发展债券市场。对于股权融资而言,虽然“十二五”期间国家对于钢铁、电解铝、煤化工等重污染高能耗行业的限制性措施进一步加强,再融资的门槛有所提高。但是随着殷权分置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创业板的各项制度不断完善,上市公司通过股权融资会更加的便利,对上市公司融资有积极作用。在后危机时代,企业融资方式应不断多样化,由股权融资为主的方式逐渐向债券融资、股权融资和内部融资共同发展的模式转变,力求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一方面,公司应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的变化趋势,努力争取如财政贴息和低息贷款政策的优惠;合理预期市场利率,利用市场利率变化通过固定利率或浮动利率降低成本;科学安排筹资额度和期限,减少资金闲置;强化企业的信用,增强企业的软实力,也可降低债务资本成本;提升企业各项能力,更多地通过发行债券筹集资金。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审时度势,在公司股票被明显高估时可通过增发股票来筹集资金,公司股票被高估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市场对于该公司未来预期较好,此时发行股票比较容易成功,而且能够获得较多的资金,降低资本成本。

(二)价值经营是手段,应做到“相机而动”

价值经营是指在弱势有效资本市场条件下,判断公司市值与其内在价值是否偏离及偏离程度,分析偏离原因,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上市公司市场价值与内在价值的匹配程度。公司市值可能小于或大于公司内在价值,因此公司市值管理应该采用相机管理机制。当市场价值被高估时,采取增发新股、换股收购、注资、分拆等措施使市值回落;当市值被低估时,采取增持、回购注资、发行可转债等措施提升投资者信心,使市值回升。顺应资本市场周期波动规律、上市公司市值偏差以及投资者的偏好,

做到“相机而动”。

在弱势有效资本市场的现实条件下,股价往往会出现明显高估,严重偏离公司内在价值。这种情况往往在资本市场大势走牛的背景下发生,此时投资者对股市或经济发展前景乐观,交易活跃,整体估值提高,个股会在此趋势下被带动,处在一个高估值区间。此时公司可以通过增发新股、发行可转债筹集更多发展所需资金,同时也可以通过股份支付并购相关企业,在被明显高估时,发行新股或可转债较容易成功,同时也能筹集更多资金,而并购所需股份会相对较少,能够进一步提升公司内在价值,做大公司市值。当资本市场整体走熊或者是市场正常但由于公司个体原因导致股价被低估时,首先应准确诊断原因,然后采取应对措施。如果是市场整体走熊,可借机收购同行企业,整合产业链。当整体处于被低估状态时,收购成本会降低,是进行产业链整合的好时机,为以后进一步提升内在价值创造空间;同时也可回购部分股票,规范改善股本结构,提高股东投资回报。如果是公司特定因素导致的低估,公司应更多地与投资者沟通,进行投资者关系管理,找出症结,积极应对。

在后危机时代,市场对于内在价值与市值的偏离反应会更加的灵敏,投资者预期会更加理性与客观,同时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如果股价长期被低估可能会被并购。因此企业应迅速反应,相机而动,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上市公司市场价值与内在价值的匹配程度,充分分享资本市场溢价功能带来的利益,防范公司市值被过分低估会带来的风险。

(三)价值实现是目标,应做到“内外兼修”

根据有效市场理论,在成熟的市场中股价能够反映公司价值,上市公司只要致力于价值创造的最大化。但是我国资本市场是弱势有效市场,由于信息不完全和各种投机行为的存在,公司股价并不能自然反映公司价值,往往会出现偏差,所以,公司不仅要练就提高价值创造能力的“内功”,同时还要关注公司价值的实现,注重企业投资者关系和形象等外部因素的优化,做到“内外兼修”。

在后危机时代,价值实现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市值是衡量企业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收购与反收购能力的主要标杆,价值创造的能力只有外化成为投资者可观察的现象才可能得到市场的肯定,才能提高公司的市值。内在价值的外化过程中公司关键要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和形象管理。所谓投资者关系管理就是通过经营与投资者的关系,形成融洽的沟通与信息传递机制,使投资者认可公司的价值。即使是在最完善、最发达的资本市场中,投资者和上市公司之间仍然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信息不对称导致投资者作出的投资决策并不一定真正反映上市公司内在价值,会出现偏差。同时,资本市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个预期市场,投资者对于公司、市场的估值主要来自于其对未来的预期。实践证明,良好的投资者关系管理不仅可显著提高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认同度,而且有利于管理投资者的预期,增强市场信心。因此,上市公司在市值管理中一定要重视投资者关系的管理,通过透明的信息等手段,与投资者进行有效沟通,使公司价值获得投资者认同;同时主动、准确及时地披露公司的状况,客观分析原因及其影响,让投资者理性全面地看待企业的发展过程和发展前景,做好投资者预期管理工作,增强投资者信心。中国房地产龙头企业万科在其年报中用一封致万科100万名股东的信作为开篇,在信中万科人客观回顾了房地产行业近年来的兴衰历程,并就万科一年来的成绩和不足进行了深刻地反思与检讨。同时合理预测了公司未来的机遇与方向。这封信是万科在投资者关系管理上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的表现。传递出万科是个注重与投资者沟通、尊重投资者井视投资者利益与企业利益共存亡的公司,激发了投资者极大的共鸣与信心。

形象管理是指公司通过各种途径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获得投资者的认可。有效的形象管理可以提高投资者及社会公众对公司的认知度,提升公司无形资产,引导投资预期,分享市场溢价。公司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投资者预期和决策,后危机时代。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市场对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公司形象管理和品牌塑造的观念大大加强。实践证明善于形象管理的公司,投资者预期会更加积极,其股价往往会有较好表现,存在溢价可能性越大。因此,企业对外应做好形象管理工作,宣传公司管理和品牌理念,利用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和媒体影响力,扩宽宣传渠道。同时建立媒介关系管理的长效机制,搭建畅通的媒介渠道。

四、小结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市值管理理念将会进一步普及并深入人心。公司市值大小是衡量上市公司实力大小和收购与反收购能力的尺度;同时,资本市场效率的提高意味着资源流向的“马太效应”。高市值意味着高溢价,投资者愿意以较高的价格认购较少的股份,有利于降低公司资本成本和并购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而从整个国家来讲,证券市值同样是国家财富的标志。Levine and Zeros在总结前人研究基础上,证实了股票市场市值与经济增长之间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证券市值是衡量一个国际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在未来的竞争中,更多的是资本实力的较量,因此不管是公司个体层面还是国家的整体层面,都必须充分重视市值管理,保证在未来更加激励的竞争中不断壮大。

参考文献:

1.张济建,苗晴.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J.]会计研究,2010(4).

2.翁世淳.从价值创造到市值管理:价值管理理论变迁研究评[J].会计研究,2010(4).

3.巴曙松.上市公司如何提高市值溢价[J].新财经,2007(1).

市值管理与资本实践范文3

但互联互通下的资本市场不是一个“大一统”、无差异的市场,沪深港三地市场因为投资者群体、交易和结算体系等的不同,市场运行的差异会在较长时期内存在。理解差异才能更好地实现互联互通,本文将以解读中国内地及香港资本市场监管规则为基础,重点分析两地资本市场间的差异。

【关键词】互联互通; 深港通 ;沪港通 ;资本市场监管差异

一、公司治理理念的差异

中国内地推崇绝对控股,“大股东”意识浓厚,控股股东对股权的稀释感到不安。相反,香港市场受国际资本市场的影响较深,在公司治理理念上,认为股权分散的公众公司更能起到制衡的作用,激发治理潜力。

二、市场架构的差异

香港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一样,是由券商、交易所及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市场。而目前中国内地市场则是“扁平”、“穿透式”的以散户为主的市场。

所谓“扁平”的市场,是指A股市场目前可以说是散户主导的单元市场,交易金额约90%都是散户的交易。而在拥有多元、多层次架构的成熟市场,投资者的组成几乎是倒过来的。

所谓“穿透式”市场,则是指内地独有的“一户一码”制度。在这种市场结构下,所有投资者(包括散户)的交易、结算户头都集中开在交易所、结算公司及托管公司的系统内,作为中间层的券商通常不像国际同行一样可以管理投资者的股票、钱财及保证金,投资者的财物都在集中的统一系统中托管。

三、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差异

如前所分析,中国内地市场以散户等为主,中小股东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意愿不强烈。

而在香港市场,机构投资者注重参与公司治理。许多有影响力的机构投资者会就公司治理与管理层作沟通,在公司年度股东大会上就股东的最佳长期经济利益进行投票。同时,他们积极参与市场、了解促进长期股东价值创造的最佳实践的发展,并对其做出贡献。

四、规则体系的差异

查阅上海证券交易所(上交所)网站的最新规则可以发现,监管规则较为繁杂。这是由于监管机构“打补丁”式的规则修订方式造成的。何为“打补丁”,比如,上交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上市公司暂缓、豁免信息披露须向上交所申请并征得同意,但上交所于2016年6月了信息披露暂缓豁免业务指引,规定上市公司存在信息披露暂缓、豁免情形的由上市公司自行判断,无须向上交所申请。

香港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俗称“红宝书”,成体系,便查找。联交所对上市规则修订时会事先市场咨询,征求修订意见,所有修订均在“红宝书”上进行更新,同时修订后的新规则将在一段时间的缓冲适应期后再实施。

五、权益变动披露差异

中国内地监管规则规定权益变动的信息披露义务人是上市公司,当持股比例首次达到或超过5%;或者首次达到或超过5%后持股比例每增加5%,都要进行信息披露。而在香港市场,信息披露的义务人是股东,所持股份数量的百分率数字上升或下降, 导致所持权益跨越某个处于5%以上的百分率的整数时,需要进行信息披露。例如:增持股票使持股比例由5.8%变为6.1%,跨越了6%,触发披露标准。

六、信息披露时段差异

香港市场的信息披露时段比较完备,在非交易时段的早间(6:00-8:30)、午间(12:00-12:30)及晚间(16:30-23:00)、半日市(6:00-8:30,12:30-23:00)及交易日之前的非交易日(18:00-20:00)都可以M行信息披露。

在沪港通开通之前,上交所的披露时段仅有晚间时段。沪港通开通后,为满足两地公平进行信息披露的需求,上交所扩展了信息披露时段,即早间(7:30-8:30)、午间(11:30-12:30)、晚间(15:00-19:00)、单一非交易日或连续非交易日的最后一日(13:00-17:00 )。除了时段的差异外,上交所与香港市场不同的还有披露公告类别的差异,在早间或午间,上交所仅允许披露停牌公告、澄清公告等。

七、公告审核差异

上交所虽基本实现直通披露,监管员事后审核,但有些公告还需事前审核,如:实施利润分配、股本变动、要约收购、重大资产重组停牌等。 香港联交所除13.52条规定的特别重要公告、通函、上市文件等,一般不做事前审核。

八、定期报告及高管薪酬披露差异

香港联交所对主板市场不强制披露季度业绩,对高管薪酬也要求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并建议披露董事、最高行政人员的薪酬情况。相反,上交所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强制披露季度报告,对高管薪酬的披露也有强制性规定。

市值管理与资本实践范文4

10月17日,由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海淀区人民政府、盛景网联共同发起主办“中关村全球创新论坛”在京举行。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张志宏,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侯云,海淀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孟景伟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全球创新・协同共享”,重点关注创新发展理念和创新全球化。本论坛已被纳入国家双创周系列活动,同时也是2016中关村创新创业季的主题论坛之一。

德国著名管理学思想家、“隐形冠军之父”赫尔曼・西蒙教授,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李扬教授,前万科高级副总裁、优客工场创始人毛大庆,汽车之家创始人、车和家CEO&天使投资人李想,长亭科技总裁陈宇森,盛景网联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彭志强等出席论坛并分享了他们的观点。

活动主办方盛景网联是一家专注于中小企业创新资本实践的企业服务平台,目前已有3万家企业、6万人次的企业家和高管参加了盛景的高端面授课程。9年来,盛景始终致力于中小企业创新服务,随着近年双创的蓬勃发展,盛景已经是中国最大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在新三板挂牌后市值已达100亿,进入创新层市值10强,而盛景嘉成母基金全球投资规模已近100亿。

“中国创新服务高速骨干网”促双创

5月25日,盛景网联正式“中国创新服务高速骨干网”计划。据悉,“高速骨干网”以类Uber的联合共享模式,将1万家一线投资机构、券商、律师和会计师、人力资源、技术转移、营销服务等各行各业的创新服务机构紧密协同起来,形成创新服务供给侧的集群,逐步为100万家中小企业提供全面便利的创新服务。

盛景网联董事长彭志强表示,中国创新服务高速骨干网由“天网”和“地网”共同组成。“地网”指盛景网联将在3-5年内在全国各地逐步建立300个实体“创新服务集群中心”。近日,盛景隆重推出“天网”主力产品――盛景智汇APP,借助移动互联网的力量,盛景智汇移动商学院提供丰富的高品质音视频商业在线教育,但仅是传统商学院价格的1%,让每一家中小企业都能轻松参加高端商业教育,这是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强有力的支撑。

“高速骨干网”将快速形成创新服务集聚效应,促成创新的普适性大规模发生,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创新服务机构、地方政府连接断层的痛点,以期推动区域创新生态建设提速至少5年以上。

“GIA盛景全球创新大奖”欲打造创新界奥斯卡

2015、2016年,盛景网联连续举办两届“GIA盛景全球创新大奖”,每年为10强选手独家提供150万美元奖金,并承诺投资参赛优秀企业2500万美金,联动众多顶尖投资机构意向投资1.5亿美金,创下了全球各类创新大赛在奖金额、承诺投资额和联动意向投资额的新纪录,同时也是全球参与顶尖机构最多和全球覆盖范围最广的创新大赛。

今年的GIA盛景全球创新大奖,在中国、美国、以色列、欧洲四大赛区,吸引了全球超过3500家创新创业企业参赛,胜出的20强选手入围总决赛,他们是分别来自AR/VR、智能制造、文化娱乐、企业级服务、互联网+、大数据&AI、生物和数字医疗、机器学习等新经济领域的国内外优秀创业者。VIPKID、Ping++、长亭科技等国内外优秀创业项目均在“盛景全球创新大奖”10强之列。

在全国双创周上,GIA从3000多个被推荐的项目中脱颖而出,与腾讯、阿里巴巴等一起,成为入选深圳主会场的160个参展项目之一,共同接受总理的检阅。

在双创周深圳主题展现场,GIA展示了9个优秀参赛项目,分别为:

VIPKID:在线少儿英语学习平台,主打北美外教一对一远程在线教育,今年8月3日获得C轮融资,1亿美元的融资额甚至超过了51Talk上市后融到的约7240万美元。

车萝卜:全球首款量产交付用户的HUD+语音操控智能车载硬件,上轮拿到2000万元的融资,估值达到一亿元人民币。

Ping++:专为开发者设计的支付聚合SDK,现有签约企业超过6000家,年初B轮融资达千万美元。

DiACardio(以色列):开发用以评估“心脏超声波”的自动化工具,简单易行,用时几秒便可测出准确结果。今年3月获得195万美元融资。此轮融资由盛景网联领衔,CE风投、AltaIR及原有投资方――Agate-Mac基金和Capital Point也参与了投资。

ThisVR:致力于解决VR的人机交互问题,使VR能够脱离手柄,代替手机成为下一代通用计算机平台。

敢玩:致力于娱乐体育的垂直平台,让更多爱玩的人们看到震撼的视频、体验有趣的运动项目,感受娱乐时尚运动的乐趣。去年11月获得IDG的400万元天使轮融资。

Sprit Robotics(美国):开发了一种功能强大的、高度可编程性的、适用于家庭和办公室的机器人平台。

市值管理与资本实践范文5

关键词:商业银行;上市融资;条件分析;路径选择

作者简介:陈岱松(1975- ),男,福建惠安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博士后,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上市公司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8)06-0157-04

收稿日期:2008-09-23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负担过重,承担了太多非市场调节下的“附会”职能,导致历史性不良资产和呆账坏账被大量沉积,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信用评级及社会形象。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及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以及金融现代化的稳步推进,商业银行通过发行上市,借助资本市场吸收优质资产,形成股权多元化;逐步摆脱了不良贷款高、经营效益低、风险控制脆弱的困境;而那些经过改制、发行上市的商业银行更是一跃成为全球投资者追捧的蓝筹公司,在股票市场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商业银行在证券市场发行股票并上市,既有利于缓解居民储蓄引发的过度货币沉淀,转化居民储蓄为投资,实现低成本融资,改善银行资产结构,同时又理清了国有银行的产权关系,建立一个高效、规范、权责明晰的法人治理结构。在未来证券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中,商业银行必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一、我国商业银行境内上市的法定条件

(一)商业银行改制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只有股份有限公司可以申请股票发行与上市,故商业银行改制目标之一就是要依法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我国商业银行改制的程序大致要经过产权界定、资产评估、人员安置等环节。

1、产权界定。这是国有企业改制的必经程序,也是国有企业改制方案中的起始步骤。产权界定,确定财产的归属关系,主要是为了摸清家底。国有商业银行改制过程中,应在维护国有财产不流失的前提下,维护银行自身利益,通过对财产所有、占有、收益、处分以及经营等权利的归属,明确各方权利与责任。根据有关法律确定,国有资产入股的,应当进行产权登记。

2、资产评估。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各类占有国有资产的单位,发生整体、部分改建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合并、分立、清算等行为时,应当对相关国有资产进行评估。

3、人员安置。商业银行的公司化改制,不能将原银行的全部员工统统接受下来,必须裁减冗余人员。改制后公司接收的职工,应从工作技能、效率、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重新分配工作,实现人员整合,使人力资本和优良资产实现最佳结合。

(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我国商业银行经改制首次发行股票的,必须符合法律相关规定,主要涉及《公司法》第五章第一节第126条至第130条,以及《证券法》第13条。

1、主体资格条件。法律关于商业银行发行股票的资格要求主要包括企业组织性质、运营时限及资产状况三个方面:

第一,发行人的企业性质。依据我国相关规定,国家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不能充当发起人,但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作为国有资产的出资代表人可以作为发起人,同时还应当遵守《关于向金融机构投资入股的暂行规定》、《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的规定。根据《公司法》以及《国务院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上市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别规定》规定,国有商业银行改建为境外上市股份公司时发起人的人数可以最低为1人,最多200人。中国银行设立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就是由汇金公司独家发起的(张炜,2006)。

第二,时限要求。商业银行成立后持续经营时间应当在3年以上,经国务院批准的除外。商业银行由有限责任公司按原账面净资产值折股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持续经营时间可以从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之日起计算。

第三,资产要求。注册资本足额缴纳,发起人或者股东用作出资的资产财产权转移手续已办理完毕,发行人的主要资产不存在重大权属纠纷。

另外,应当遵循以下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规定: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4%,附属资本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100%;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之比不得超过75%;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负债余额之比不得低于25%;对同一贷款人,贷款余额与资本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10%。由于历史性原因,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呆账坏账问题一直比较突出,这也是其改制上市过程中资产、财务重组的首要原因。实践中,解决不良贷款的主要手段为债权转让和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

除上述三点外,主体资格条件还需满足关于业务、经营连续性、股权状况等要求。

2、发行人的独立性与关联交易。发行人的独立性包括资产完整、人员独立、财务独立、机构独立以及业务独立。对于银行改制上市来说,以业务独立尤为重要,避免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

2003年12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汇金公司”)分别向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注资225亿美元和200亿美元,拉开了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帷幕。截至2008年5月,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都已成为上市公司。中国农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也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三)对商业银行上市的程序性审核

依照《证券法》的规定,公司上市由证券交易所进行审核。同时,证券交易所依法对上市银行的证券交易进行实时监控,对于不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有权决定其暂停和终止上市。有关上市公司上市交易的法律规定主要体现在《证券法》第48条、第50条、第51条、第55条和第56条。沪深两大证券交易所各自设立上市审核委员会对在其场内申请上市的公司进行审议,由上市审核委员会做出独立的专业判断并形成审核意见,交易所根据上市审核委员会的意见,做出是否同意上市的决定。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为例,公司上市的具体规则主要体现在第一章、第五章第一节中,内容主要涉及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要求、限制股份转让的要求、董事会秘书的要求。商业银行上市也需要满足这些条件。

二、我国商业银行境外上市

商业银行境外上市,是商业银行向境外投资人发行股票,股票在境外公开的证券交易所流通转让。商业银行境外上市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参与国际资本市场融资;二是为国际化开辟道路。

(一)境外上市方式

从广义上说,国内企业以任何证券形式到国外筹资,并且该证券在境外公开的证券交易所可以流通转让,都可以称为

境外上市,其方式主要有两大类:境外直接上市和境外间接上市。例如,中国人寿在美国上市就是国内企业通过美国存托凭证(American Depositary Receipts、简称“ADRs”)成功上市的例证。

1、境外直接上市。即公司以自己的名义向国外证券主管部门申请发行登记注册,获准后在该国家或地区发行股票或其他金融衍生工具,最后向当地证券交易所申请挂牌上市交易。

一般情况下,公司境外直接上市大多希望采取IPO的方式进行。IPO方式的优点在于:公司股价能达到尽可能高的价格;公司可以获得巨大的声誉,增强公司在国外的影响力;股票发行的范围更广,筹集更多的发展资金等。相比其他方式,IPO能够给上市公司带来更多的发展资金和拓展海外市场的机会。但是,由于IPO不仅要符合上市地国家或者地区的公司治理规范、证券法律法规,程序也相对复杂,因此IPO的方式比较适合于国内大型商业银行或者符合现代公司治理制度的优质商业银行。

2、境外间接上市。即国内公司不直接在境外发行股票挂牌交易,而是利用在境外注册公司的名义上市,通过资产注入、控股的形式建立国内公司与上市公司的联系,从而间接在境外上市。间接上市主要有两种方式:买壳上市和造壳上市。境外买壳上市是指向一家拟上市公司通过购买一家境外上市公司的控股权,然后注入自己的业务及资产,实现间接在境外上市的目的。由于买壳上市节省时间,可避免财务、法律上的障碍,这种方式适合发展成功的中小银行。境外造壳上市是指国内企业在境外证券交易所所在地或允许的国家与地区,独资或合资重新注册一家中资的控股公司,国内企业进而以该控股公司的名义申请上市。造壳上市又可分为:控股上市、附属上市、合资上市和分拆上市(肖太福,2005)。

(二)境外证券交易所的选择

根据实践,企业确定上市方案时需要思考的因素主要有:第一,筹资规模和筹资费用;第二,拟上市的境外交易所股票的市盈率;第三,证券市场的监管力度;第四,上市地与中国的关系;第五,上市对企业的影响(台冰,2005)。

随着工行A+H股同时发行的成功,选择IPO的方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改制上市的最佳选择。关于境外上市地点的比较参见下表:

(三)商业银行境外上市的资本条件

1、商业银行上市首先应符合国内一般股份公司上市的基本条件。为支持我国企业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融资,对经重组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并符合境外上市条件的,证监会规定均可自愿向其提出境外上市申请,并于1997年7月了《关于企业申请境外上市有关问题的通知》。公司申请到境外主板市场上市的条件为:(1)符合我国有关境外上市的法律、法规和规则;(2)筹资用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利用外资政策及国家有关固定资产投资立项的规定;(3)净资产不少于4亿元人民币,过去一年税后利润不少于6000万元人民币,并有增长能力,按合理预期市盈率计算,筹资额不少于5000万美元;(4)具有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及较完整的内部管理制度,有较稳定的高级管理层及较高的管理水平;(5)上市后分红派息由可靠的外汇来源,符合国家外汇管理的有关规定;(6)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2、境外对企业上市条件的要求。实践中,我国商业银行主要选择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和香港联交所。

(1)纽约证券交易所对外国公司和美国公司的上市标准有所区别。外国公司可选择依照为非美国公司而设的上市标准或依照纽交所的国内上市标准取得上市资格。非美国公司标准的规定主要侧重于海外公司股份的全球发行,并适用于股份在公司本国有广大、高流动性市场的情况(台冰,2005)。

(2)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对H股在香港上市规定条件包括:(1)故公司上市时的股票总市值不少于1亿港元,而由公众持有的股票市值不少于5000万港元;(2)如发行人未在国内发行A股,则除非公司H股预期市值超过40亿港元,公众持有的H股股份不得低于公司股份总额的25%;(3)如发行人已在国内发行A股,则所有H股必须由公众持有,且由公众持有的H股一般不得少于现有已发行股本总额的10%,并且由公众持有的A股和H股总额不得低于公司股本总额的25%;(4)每发行100万港元的股票,须有不少于3名股东,而股东的总数不少于100名;(5)持有公司股份30%或以上者的公司,控股股东不能拥有可能与上市公司的业务构成竞争的业务;(6)公司须委任至少两名独立于控股股东董事,以代表公众股东的利益;(7)公司必须在相同的管理层人员的管理下,有不少于3年的足够和合适的业绩;(8)除非联交所特许,公司必须有至少2名执行董事通常居于香港;(9)公司必须委任2名授权代表,作为上市公司与联交所之间的主要沟通渠道;(10)公司必须委托人与其股份在联交所上市期间代表公司在香港接受传票和通告;(11)公司必须为香港股东设置股东名册,只有在香港股东名册上登记的股票才能在联交所进行买卖(台冰,2005)。

(四)境外上市的程序考察

1、境外上市的基本流程和应准备的文件。境内公司境外上市的程序如下:

第一,公司向境外证券监管机构或证交所提出上市的初步申请3个月前,须向证监会报送《关于企业申请境外上市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二部分所规定的(一)至(三)文件,一式三份;

第二,证监会就有关申请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利用外资政策以及有关固定投资立项规定会商国家计委和国家经贸委;

第三,经初步审核,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函告公司是否同意受理其境外上市申请;

第四,公司在确定中介机构之前,应将拟选中介机构名单书面报证监会备案;

第五,公司向境外证券监管机构或交易所提交上市初步申请5个工作日前,应将初步申请的内容报证监会备案;

第六,公司向境外证券监管机构或交易所提出上市正式申请10个工作日前,须向证监会报送《通知》第二部分所规定的(四)至(十四)文件,一式两份。证监会在10个工作日内予以审核批复。

商业银行申请境外上市应该向证监会报送的文件有:申请报告、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或国务院有关部门同意公司境外上市的文件、境外投资银行对公司发行上市的分析推荐报告、公司审批机关对设立股份公司和转为境外募集公司的批复、公司股东大会关于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决议、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资产评估的确认文件、国有股权管理的批复、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土地使用权评估确认文件、土地使用权处置方案的批复、公司章程、招股说明书、重组协议、服务协议及其他关联交易协议、法律意见书、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及盈利预测报告、发行上市方案(张炜,2006)。

三、结束语

根据WTO协议及相关人世备忘录的规定,我国货币与资本市场已于2007年3月完全对外开放,我国金融市场将逐步走向现代化、法治化。作为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商业银行积极参与其中。伴随着国有非流通股股权改革的成功进行,以工、中、建国有商业银行及交通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南京银行等城市商业银行先后发股上市,构成了中国境内外融资史上最为壮观的一波浪潮。2006年10月,工行在境内外同步发行上市,在发行方式、融资规模等方面刷新了我国商业银行上市融资的诸多纪录,成为国际资本市场和中国A股市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项目。

市值管理与资本实践范文6

中海集团之所以能在短短数年达到其他船公司需要二、三十年才能达到的水平,屹立于世界航运前排,原因之一是集团建立了具有中海管理特色的资金管理模式和资金风险控制体系,实现了集团资金集中化管理,为集团专业化重组,船队结构调整,提升整体实力发展主业提供了金融支持,有效降低和规避了集团在改革发展、经营决策过程中的各种资金风险。

一、资金的集中化管理是企业集团改革的关键

中海集团组建伊始就把资金的集中化管理放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上来考虑,召开的第一次会议是财务工作会议,研究的第一个议题是资金的集中化管理。确定了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统一运作、控制风险”的基本思路,形成了营运资金“集中存储、收支监管、统一运作”,信贷资金“统一管理、统一平衡”的管理模式。

二、资金集中化管理战略有组织机构上的保证

资金集中化管理战略通过结算中心的载体落实,企业集团要进行财务集中控制,首先必须要有组织机构上的保证。

结算中心比内部银行和财务公司更能有效地执行集团的指令,贯彻其资金集中化管理的意图。所属公司有独立的财务部门,自负盈亏,自控成本,发挥其核算主体地积极性;而对外收支、对外借贷等职能则通过结算中心这个资金枢纽统一办理,企业集团由多头与银行开展业务变为集中一头进行操作,形成了企业资金的“拳头”,有效提高了资金流动的效率和效益。

三、多层次、全方位的资金集中化管理模式

1、横向――全球化管理与地区集团相对集中

全球经济一体化必然要求企业集团突破国家和地区的局限,将经济触角伸向世界各个空间,跨地区、跨国经营业务势必导致资金的全球化。资金要集中,前提是帐户的集中。集团规定境外公司均在各国花旗银行的分支机构中开户,并逐步将资金余额和结算向这些帐户倾斜;同时借助花旗银行全球网络的技术支持,搭建管理的虚拟平台,采取区域的零余额计划,层层集中中海的全球资金。而境内则在集团分支机构相对集中的上海、广州、大连、深圳、海南、天津等地建立地区结算中心,选择技术和业务实力更本土化,更适合中海要求的工行、中行、招行作为主办银行,构建集团资金结算体系;对于分散在全国其他地区的分支机构,则借助这些银行密布全国的网上银行系统,延伸资金管理链,集团通过全球现金管理系统全面掌握所属公司资金流向。

2、纵向――信息化与传统模式的结合

随着企业集团的发展壮大,资金集中化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复杂,需要大量准确的基础数据和相关信息作支撑,将复杂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及时、全面、准确地集成起来。

信息化正是实现对物流、资金流有效管理地必然手段。通过信息化,使物流、资金流管理一体化,并建立起基于网络的企业数字神经系统――信息流系统。财务系统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进程中最活跃、最成熟、最具先导性的部分。很多企业集团都以财务系统信息化作为整个集团信息化工作的突破口,从财务软件开始,逐渐拓宽到更丰富的企业资源规划(ERP)领域。中海集团一贯致力于企业的信息化工作,遴选国内先进的信息技术公司,合作开发了中海结算中心网上资金结算系统和中海集团网上银行,并与主办银行的结算系统实时、无缝的对接。为了配合决策支持的工作,又在上述模块的基础上单独设立了领导信息查询模块,使得决策层可以全面及时地了解集团资金动态。财务数据的电子化和网络化,有利于实现一次录入多次共享,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借助网络技术高速传输和集中信息,又保证了监控的实时性和集中化管理的科学性,改变传统的事后资金监管为资金的实时监管,为集团真正实现资金管理的信息化、全球化提供一个安全、高校的技术平台。中海集团通过组建结算中心和开发“中海资金管理系统”和“全球现金管理系统”,形成了适应集团统一资金运作的三大功能:查询资金信息功能,优化资金操作功能,统一资金运作功能。

四、制度化管理与灵活的例外处理原则

权力的划分应遵循集权有道、分权有序、授权有章、用权有度的原则。资金需要集中化管理,但也考虑到动员各级管理人员执行的积极性,要管理但不要约束,在集团整体益的前提下,发挥各分权单位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全集团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在集权方面要重视方向性、战略性问题;战术性问题仅给予宏观指导。

五、对外统一融资管理

中海集团组建后,实现资金集中化管理,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对外融资能力大大增强。集团明确规定由总公司作为集团统一对外的融资窗口,负责管理整个集团资金筹措,通过信贷资金的集中管理,规模效益凸显,融资成本大幅下降。第一,加强银企合作,争取优惠利率,降低资金成本。集团组建后,加强银企合作,引入竞争机制,扩大银行综合授信,集团总公司统一与银行签订授信合同,约定贷款规模、贷款方式、贷款期限等,并先后与各大银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形成了以工行、中行、农行三大银行为主,其他中小商业银行为辅的信贷体系,取得几百亿银行综合授信额度,为集团生产经营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第二,利用集团造船造箱契机,积极开展境外融资。根据集团在海外的造船、造箱计划,集团主动发挥境外公司的窗口作用,积极运用银团贷款、融资租赁等境外融资手段,利用美元利率低谷的时机,借入低成本的外币借款,充分发挥了资金产业导向作用,确保了集团船队结构向大型化、专业化、自动化方向大幅度调整。第三,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不断拓展直接融资市场。2004 年6 月,中海集装箱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正式上市,成为全球市值第五大航运公司,大大增强了中海集运以及集团的资本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基本实现了集团的核心产业整体上市。经过精心的策划和准备,在2004年底相对低迷的债券市场,成功发行了企业债券,实现了集团拓展融资渠道的创新和突破。

经过几年的努力,集团融资渠道从单一走向多元,融资区域从国内面向世界,从间接融资趋向直接融资,集团信贷资金结构更趋于合理,融资本不断降低。

六、资金集中化管理,必须加强资金风险防范资金集中化管理

中海集团注重风险意识,制定了一套符合集团实际情况的资金管理制度和资金管理内部控制流程,层层落实资金风险防范责任制,将风险控制融入了集团资金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集团通过人员培训制度教育,借助计算机管理软件的应用,使管理工作的“手”伸长,透明度增强,并通过计算机程序将规章制度固化,减少人为因素干扰,使得规章制度变成硬约束、硬程序,促使集团资金风险控制体系日趋完善。

第一,制定颁布了《资金管理办法》、《信贷管理细则》、《担保管理细则》等一系列资金管理制度,为资金风险控制提供了操作依据和制度保障。将行政命令、激励机制和惩罚手段相结合,把制度落实情况同企业经营、财务负责人的业绩考核和任命联系起来。

第二,集团成立了财经委员会,使集团资金集中化管理纳入集体领导、民主决策的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第三,集团严格对外担保、开立信用证等高风险业务的审批。

第四,严格非生产经营性资金的对外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