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如何培养时代新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如何培养时代新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如何培养时代新人

高校如何培养时代新人范文1

论文关键词:人才培养 课题组制度 实践学习 创新工程 

论文摘要:针对智能专业中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工程实践、专业设置等问题,在分析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现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差异性培养目标、课题组制度和以点带面制度等观点,结合河北工业大学智能系三个年级的具体实施情况,在课外实践方面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和成绩。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西蒙把自然科学定义为探索自然界的奥秘,阐明自然现象,发现自然现象之间的规律及定律。具体到智能科学,就是研究人的智慧,建立人机结合系统理论,并用其模拟人的智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技术科学从本质上是有别于自然科学的,技术科学是利用自然科学的一般规律与理论,研究人造物的构成方法及原理的科学[1]。如智能技术是在智能科学的框架内创建人机结合智能系统所需要的方法、工具和技术。然而,除了智能科学和智能技术,智能科学技术的研究任务还涵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智能工程,即利用智能科学的理念和思想,充分运用智能技术工具创建各种应用系统[2]。由于智能科学、智能技术和智能工程三个领域所强调的研究任务不同,因此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分为科学技术型(或称为研究型)和工程技术型(或称为应用型)。前者是研究型培养模式,以培养具有学术研究或应用研究能力的人才为主,尤其要体现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复合性和创新性;后者是工程型培养模式,以培养在工程领域中具有应用复合能力的人才为主,尤其要体现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复合性和应用性[3]。更值得注意的是,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工程问题的综合性与复杂性也不断增强。在这种情况下,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如何解决复杂系统提出的一系列工程问题,培养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优秀工程人才,是新时代赋予新专业的一种使命。 

1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现状问题分析 

由于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成立仅有短短7年时间,还处于不断发展之中,所以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一般来说,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存在两种模式:科学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因此,如何根据各个学校的传统优势和培养目标来选择学生的培养模式,非常重要。然而,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即使在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中,对人才的培养仍然偏重科学型,这就导致了目前该专业学生工程能力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4]。 

1.1缺乏实际的工程训练和实践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虽然重视基础科学与技术课程学习和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但是对工程实践训练和对学生相关综合素质的培养相对较弱,重理论知识灌输和轻实践能力培养的老问题仍然存在,教学、科研与实际生产的结合不紧密,因此学生的综合能力无法应对如今复杂系统的工程问题,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5]。 

1.2专业设置缺乏特色 

随着对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深入理解,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个专业的重要性和光明前景。近几年,设置这个专业的高校正在迅速增加。然而,深入分析这一新专业的高校分布和地域分布,设置该专业的高校有“985”高校、教育部“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地方重点建设高校;而地域分布更为广泛,在北京、天津、湖南、杭州等多个区域[6]。智能专业的这种不同水平的高校分布和地域分布决定了每个学校的专业设置应该具有自己的特色,应该适应我国产业、经济结构多样性和地区发展不平衡性的需要。因此,院校不问自身条件如何,不看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如何,使得智能专业的办学模式和专业设置大规模趋同的现象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 

1.3缺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虽然近几年本科教育模式正在大力革新,如2010年国家层面开始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但是本科教育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仍然广泛存在,使学生被动地学习,以应付考试。这种模式的后果只会导致学生死记硬背,创新意识薄弱,造成了学校培养和实际需要的严重脱节。 

2优秀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探索 

根据目前智能专业中工程实践和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下面的解决方法。首先,根据学校的现实情况设置工程实践的培养目标;其次,根据课程设置的不足提出课题组制度和以点带面制度,作为课程设置的有效补充;最后,结合智能专业较新的专业知识实施创新型选题。通过有效实施这三个方法,培养优秀的工程创新人才。 

2.1差异性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实现优秀工程创新人才的关键。差异性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成才的本质属性,孔子早就说过“因材施教”的理念。所以,对智能科学与技术这个新专业来说,由于它仍处于快速发展和完善之中,尤其是不同类型高校又有实际情况,因此应该制定具有差异性和多样化的培养目标。比如说,研究型大学要致力于培养工程研究型、工程创新型的高端人才,以培养学术研究型的科学家、研发人员和设计工程师为主;而教学型大学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要突出应用型,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主,培养从事工程施工和管理的工程人才。 

差异性培养目标不但体现在不同地域和不同类型的高校之间,即使在同一所高校,也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具体来说,即使是一个班级的学生,他们的兴趣和目标也不尽相同,如有的学生立志学好英语,有的学生准备全力以赴考研不顾其他,有的学生准备把自己的兴趣当做追求目标。因此,充分考虑和尊重学生目标的差异性,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前提。 

2.2改革培养方式与途径 

目标确定以后,接下来就涉及到优秀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如何实施的问题,其核心是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工程训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学生真正放到竞赛的赛场上,如参加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的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设计大赛、“盛群杯”单片机创新设计竞赛、“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等。这些竞赛都是以创新为主要诉求,课题的名称自拟。因此,通过这些比赛,学生们可以从选题、制作、参赛、完善作品等多个环节体会工程创新的全过程,大大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为成为工程创新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何根据智能专业的特点,并结合各种创新竞赛,来实施这样的工程训练呢?通过下面两种制度可以有效实现。 

第一,实施课题组制度。即把智能系的学生分成多个课题组。如我校的第一届学生分成了7个课题组,每组4~5人,在课题组的基础上实行导师制,每位导师可带1~2组。课题组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独立提出问题的能力、独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但是,有一个前提,课题组制度要保证让学生广泛参与,这样才能最大可能和最大范围地培养优秀工程创新人才。因此,实施下面的以点带面制度,对保证学生的参与广度和培养质量非常必要。 

第二,实施以点带面制度。随着智能专业的快速发展,学生越来越多,课题组越来越多,但教师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难以指导太多课题组的学生。我们采用以点带面制度来解决这个问题。从横向方面看,我们采用组长负责制和核心组员制,每个课题组的组长和核心组员由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担任,作为导师和课题组组员之间的联系纽带,导师仅仅将相关的课题任务传达给他们即可。这样既能够大大降低指导教师的工作量,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自主性,锻炼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组织管理的能力。从纵向方面看,在课题组还涉及到不同年级的情况下,以点带面制度就是核心组员指导低年级学生。这样就实现了同一年级之间、不同年级之间的良性循环,保证无论那个年级的课题组,总有一个核心组员在指导,而指导教师一般仅仅亲自指导核心组员,最终实现使用指导教师的有限时间,而使学生的收益最大化。以点带面制度保证了教学指导质量和学生深入、广泛、全过程参与工程训练活动,从而锻炼他们的工程创新能力。

2.3重视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教育部实施的“质量工程”的核心。对智能专业的学生来说,创新的核心是创新意识和选题。该专业学生一般会接触到最新的智能传感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智能执行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这些新的技术自然带来一批新的元器件和新的信息处理方式。因此,使用这些新的元器件和新的信息处理方式,结合我们的生活需求,就比较容易实现具有创新性的选题。选题确定后,就可以采用课题组的方式和以点带面的模式,通过“实践学习”方式,将专业理论的学习与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在项目实践中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最终培养一批兼具创新力和领导力的精英之才。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实施,智能系的几个课题组在“挑战杯”、“盛群杯”单片机创新设计竞赛等创新类比赛中制作出很有创意的作品,应用了智能专业的许多知识,取得了优异成绩。这极大锻炼了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初步达到了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 

3结语 

在国内各个专业普遍重视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大环境下,笔者为培养优秀的工程创新人才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案。笔者提出差异性培养目标、课题组制度和以点带面制度,并把这些方法应用到智能系学生的工程能力培养上,确立了学生的自我管理方式。学生做出了优秀的创新作品,通过在创新竞赛中的全过程“实践学习”,增强了实践动手、团结协作和组织协调等工程能力,最终成为能够提出创新问题并有效解决问题的具有工程创新能力的人才。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和良好的效果,初步达到了将智能系专业学生培养成为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蒋新松. 智能科学与智能技术[j]. 信息与控制,1994,23(1):38-39. 

[2] 杨鹏,张建勋,刘冀伟,等.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的思考[j]. 计算机教育,2010(19):11-14. 

[3] 魏秋月. 关于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思考[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9):18-19. 

[4] 王万森,钟义信,韩力群,等. 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 计算机教育,2009(11):10-14. 

高校如何培养时代新人范文2

关键词: 高校教学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 促进作用

时代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创新,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知识的创新。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对于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才发展要求起着关键作用。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摇篮,高校要建立培养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然而传统的高校教学模式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显得不太适应,下面就高校如何对教学工作做出根本上的变革,以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模式进行探讨。

一、变革高校教育理念,教师树立新型人才观

教育理念是高校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师对教育的目的、任务、方法的根本看法。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在高校教育工作中,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等直接影响教育方向。传统教育中,我们非常重视专业知识理论的学习,强调学生专业学习的系统化。这种学习方式可以为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创新思考奠定理论基础。然而如果过于强调基本概念、强调服从课本、强调步调一致,就会使学生丧失创新的机会,无法开发创新潜能。我们要进行教学改革,首先要从教育理念上进行改革,使每一位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师都认识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点。有什么样的学生观,教师就会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倾向。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教学改革研讨会,对现代教育理念和如何贯彻这些理念展开讨论,使现代教育理念深入到教学每个环节中,使之真正落到实处。

二、变革高校教育目标,突出创新为主的目标导向

高校教育目标是高校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在制定高校教育目标时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大学生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日新月异,学生只有学会了学习,才能不断从知识的海洋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搜寻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知识在能力发展中可以起到基础作用,但是仅仅有知识是不能够创新的。要实现创新,我们还需要对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和整理,结合实际应用,独立分析、整合和选择的能力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学生对科学真理的不懈追求是其进行创新学习的内部动机,是其有选择地学习的精神源泉。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激发学生不断追求成功。学生在学会学习的过程中发展了独立思考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最终实现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变革高校教育模式,教学设计以创新为先

高校教育模式是一所大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较为固定的流程,是高校管理工作人员和教师共同努力而形成的教学常规。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变革,我们就要灵活利用现代教育理论作为工作指导,联系大学实际情况进行。首先,对大学生进行创新能力、自主能力、终身教育思想的培养等应该成为现代教育理念的基本精神。要把知识积累、能力提高和个性培养作为大学教学目标体系的三大支柱。其次,运用传统教育和现代网络教育两个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使学生既可以通过传统的师生交流进行系统的知识学习和讨论交流,又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地学习知识。最后,高校应当变革以往的仅仅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模式,多采用主题探究式教学、研讨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互动性较强的学习方式。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有利于创新行为的心理氛围。

四、变革高校评价体系,鼓励大学生的创新行为

教育评价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行为都具有指向、激励作用。要对高校教育评价体系进行改革,鼓励大学生的创新行为。传统的教学评价更侧重于学生对知识的简单模仿,学生对知识的记忆量越大,记忆得越准确,就能够得到越高的评价。这样的结果是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在考试中得到较高的分数,而现实生活中却不能应对变化的情况,更不用说具备开拓创新的勇气和面对挫折的韧性。因此,高校应当制定相应的评价制度,对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能力给予高度评价,鼓励学生进行实际锻炼,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力争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为社会创造财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总之,高校应当切实转变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改革,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高校培养目标,为社会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高校如何培养时代新人范文3

创新是一种打破常规的哲学,产生于感性与理性的深度碰撞,是带着闪烁的震撼。它既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也离不开大破大立,敢为人先的勇气。《大学》有云:“汤之《铭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可见中国历来就有追新逐变,鼓励创新的传统美德。一个人需要创新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一个社会则需要创新来破旧立新,不断完善。在中国历史上,从未有像今天这般繁荣昌盛,也从未有像今天这般渴望创新的。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已不能再满足星星之火似的创意个案,而必须将其整合,成为促进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燎原之火,进而成为提升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支柱产业。1998年英国布莱尔政府首次正式提出“创意产业”的概念之后,全球已形成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总体态势。对此各国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笔者比较倾向于《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8)》中的提法:“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是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方向,是一种在全球化消费社会的背景中发展起来的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的理念、思潮和经济实践,对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发展模式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其核心竞争力就是“创新”。[1]我国政府近年来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旗帜鲜明的鼓励创意产业的发展,作为该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动画产业也迎来了第一拨春潮涌动。各种数字动画娱乐产业基地相继挂牌成立,然而,目前我国动画产业的从业人员在总的就业人口中的比例还不到千分之一,[2]低于欧美等国。不仅量不足,在人才构成上也不平衡。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创新产业研究中心的范周教授说:“创新产业涉及十几个行业,人才构成不平衡的现象比较突出,比如传媒行业发展比较早,目前人才已经相对饱和。而新兴的如动漫和游戏行业,人才就比较缺乏。” [3]很多用人单位有米无炊,求贤若渴。不惜重金招揽人才,但千军不易得,一将更难求!用人单位缺动画制作人员,更缺独挡一面的动画创新人才。面对这一状况,有两种解决方法,一是引进,可解燃眉之急;二是培养,方为长久之策。鉴于此,教育部将动画列为单独专业进行招生,鼓励高校开设相关专业,以期逐步缓解这一矛盾。由于没有先例,高校也处于摸索阶段,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创新首先是一种人的思维和智能拓展,是一种创造性的想法。离开人,创新就无从谈起。因此,对创新的渴望就是对创新人才的渴望。所谓创新人才,是指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以“头脑”服务为特征、以专业技能为手段的特殊人才,[4]他们凭借对产业的熟悉和对社会文化的深刻理解,能够结合中国实际不断创新。动画是一门艺术与技术相互交融的新兴学科和产业,如何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科优势,培养社会急需的会创新、懂创意的特色人才,是高校动画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动画教育的问题与分析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其重要作用就是传承文化,创新知识和服务社会。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扩招,读大学已不再是少数精英的特权,而更像是一种大众文化“消费”,这让更多的人圆了大学梦,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教学质量下滑、办学空间紧张、就业形势严峻等,都将高校推向了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人才培养模式备受质疑。就动画专业而言,教育部虽制订了相关的人才培养计划和目标,却只有原则,没有细则。这使得高校动画专业人才培养在百花齐放的同时也显得五花八门、各自为政。相对国外有完善产业链作依托的高校动画教育,定位不准、缺乏规模效益和没有足够的市场预见性就成了我们的通病。

缺乏人才的市场和缺乏市场的动画,这似乎是个两难问题。到底是先培育动画市场,还是先培养动画人才?如果先培育市场,我们缺乏创新人才,市场中充斥大量模仿抄袭的低级作品,要么沦为“文化加工业”,为别人做嫁衣。以至于很多人认为:“搞动画,会几个软件不就行了吗?” 缺乏创新,越来越成为中国学生的致命弱点,一旦动画市场全面开放,后果将不堪设想;如果先培养人才,我们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文化创新产业结构,市场脉搏难以把握,相关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要求较高。加上动画实验设施投资巨大,回报周期长,造成很多高校在动画人才培养上心有余唯力不足,雷声大雨点小。培养方案中避实就虚,弃短扬长的现象时有发生。结果就是培养的学生进入社会后,相对于其他专业学生,需要更长的适应期,甚至很多专业技能还要花钱二次学习,回炉现象十分严重。对此,大学应该坚持一种有侧重的辩证立场,作为高校,必须对国家负责,履行社会赋予的神圣使命,努力做好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本职工作。在动画专业人才培养上积极创新,扬长避短,在深入研究产业特点的同时,制定灵活多变的教学大纲,将创新精神真正融入到学科设置和日常教学中去,加上科学务实的工作态度,相信这些问题是会得到解决的。

动画首先是一门视觉的艺术,离不开形体、色彩等基本造型要素,也离不开天马行空的想象能力,故我们目前的动画教育,从招生到人才培养绝大多数都是由极具先天优势的艺术院校来承担。培养内容也多以艺术教育为主,强调学生扎实的绘画功底和对事物的表现能力,鼓励张扬的艺术个性,推崇个人价值的实现。但动画同时也是一门要进入社会生产环节,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文化创新产业。故其教育既离不开市场导向,也离不开众多相关学科的交融和各部门的分工合作。如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过多强调其艺术特性而忽视其他方面,那么我们培养的人才很有可能在起点领先,到了终点却会落后。而这样的问题又是如此普遍,对此,笔者深表忧虑,似乎它更适合培养独立的动画艺术家。姑且不论仅凭四年之力让大部分学生成为艺术家的可能性,就连其自身的社会定位问题都会难以解决。当然我并不是反对培养动画艺术家,因为进步的艺术思潮和实践总能推动社会进步。但正真的艺术家毕竟只是少数精英,在动画产业整体缺钙的大环境下,把希望寄托于少数人,这恐怕是不现实的。

三、教学本身也需要创新

大学对国家软实力的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较之其他组织有着更多更深层次的社会担当。高等院校输送的人才具有知识水平高、学习能力强,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观点的特征,是培养动画创新人才的主要支柱。随着创新产业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大学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起到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高校如何更好地推进创新人才大众化,如何保证创新教育体系化,已经不是早期试验性的和个别高校的行为,而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重大问题。因此,高校应立足时代背景,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肩负起新时期动画创新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

(一) 增强自身知识创新能力、探索创新的人才培养方法

相对于上世纪,动画概念的外延和内涵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现代意义的动画应是一种立足文化创新的大的数字艺术和信息产业的综合体,其健康发展有赖于艺术与科技的联姻。面对这一世界性的新课题,高校应该积极面对、冷静分析、谋定而后动。一方面努力增强自身知识创新能力,打破条块分割和学科壁垒,促进艺术与技术的交叉融合,实现科技与人文的和谐统一,培养产业急需的复合型“通才”。另一更为重要的方面是:探索创新的人才培养方法。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获取信息和创造知识的途径日益便捷和多元,面对创新产业这样的新事物,先生不一定就是先生。以往只注重单方面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而忽略培养其实践创新能力的做法显然已经过时,而诸如平等、友好、探讨、趣味和开放等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方法应更多的被运用到动画专业的教学中去。在制定动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时既不能盲目跟风,也不能关门造车,应在立足自身实际情况和理清相关课程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决定取舍。同时还需留有相当的余地来应对动画日新月异的行业特点。在教学上,也可以考虑课堂教学与实际创作相结合,鼓励专业教师在立足教学的基础上创办动画工作室,带领学生积极走出去,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动画项目结合起来。

(二) 以知识产权教育为核心的创新型人文教育

人文素质是指相对于科学文化素质而言的,与人性、情感、人际关系等方面密切相关的素质。简言之它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也是高校教育区别于一般培训机构的根本所在。创新型人文教育是在新形势下对传统人文素质教育的延展和深化,就动画人才的创新培养而言,其核心是培养有知识产权意识和文化精品意识的动画创新人才。众所周知,缺乏创新精神已成为困扰我国文化创新产业健康发展的软肋。但这仅是表面现象,从四大发明到“嫦娥”探月,何时不见创新者?水墨动画、皮影动画、戏曲动画,哪个又不是我们的创新呢?问题的根本在于我们缺乏对创新的保护精神。在全球化的环境下,没有保护的创新只有死路一条,创新应该鼓励,但唯有切实加强对创新的保护,才能收到标本兼治、起死回生的奇效。因此,新时期动画创新人才的培养一定要加强知识产权教育,进而通过大学的文化辐射作用培养尊重创新的社会氛围,才会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有创新的动画精品。

(三) 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之路

产学研合作教育就是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高校不仅能积极与社会互动,主动服务地方建设,把握产业发展的走向,而且能联系学校教育和社会需求,使学生不但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在创新能力、创新精神上也有过人之处。产学研合作教育虽非我国高校首创,但实践证明,这种人才培养方法不论是对高职高专,还是本科的动画人才创新培养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处理好产学研三者之间的关系也非常重要,产学研结合不等于高校直接服务社会,高校在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警惕高校“异化”“离位”[5]现象的出现。

参考文献:

1. 张京城. 中国创新产业发展报告(2007) [D].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3。

2. 贾否,路盛章. 动画概论,修订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3. 金元浦. 文化产业竞争力[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4。

4. 眭依凡. 大学的使命与责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7.1。

注释:

[1]张京城. 中国创新产业发展报告(2008) [D].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3,第3页。

高校如何培养时代新人范文4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跨专业创新人才

1“互联网+”背景下培养金融创新人才的重要意义

在“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和金融行业的联系越来越多,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成为“互联网+”的率先发挥社会影响力的重要代表,对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学院也越来越多。互联网金融发展时间并不长,2013年才被认为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元年,我国高校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互联网人才和金融人才的培养,但是,具有“金融知识+互联网知识”特征的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培养相对较少,这为我国高等院校的跨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不少高校已经认识到了互联网金融人才供给面临的巨大压力,国内一流高校逐渐开始重视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培养。如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北京航天航空大学软件学院相继开设了互联网金融硕士专业,而河北师范大学、浙江金融学院等则联合互联网金融企业,面向社会共同培养互联网金融人才。目前互联网金融教学改革在部分高校展开,但如何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成为目前金融跨专业教育领域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探讨互联网金融跨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第一,顺应“互联网+”的时代金融跨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金融与信息技术的深度结合,要求金融专业必修跨越到信息等专业,有利于打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界限,提高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质量。第二,缓解地方急需金融人才的困境。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急需大量业务熟练,拥有当地金融资源以及广泛人脉的互联网金融人才,展开互联网金融背景下跨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2现阶段互联网金融人才跨专业培养存在的问题

第一,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目前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主要有: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众筹融资等互联网系统出生的模式,还有金融机构的互联网平台、互联网理财产品销售等传统金融机构的演变,还有基于区块链等技术的比特币等。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技术的进步,互联网金融运行模式会进一步丰富,对互联网金融人才的能力要求也会增强。现阶段大部分金融人才的培养,主要介绍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以及中央银行学等,主要还是介绍传统的金融机构与金融发展状况,与现阶段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匹配性,有待进一步增强。第二,现行人才培养对信息和科技的涉及不够深入。互联网金融是学科跨度大的专业,除了传统金融外,互联网行业的信息、计算机等都设计到,学生需要掌握互联网和金融两个大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依据市场需求,比较合理的确定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所涉及到互联网知识,究竟要要有多广,要有多深,是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金融专业如何与互联网相关的IT、通信和信息等专业融合发展,现有文献已经讨论到融合跨越发展,但对于互联网金融涉及到的IT、通信和信息等知识领域的深度和广度仍不清晰。第三,互联网金融实践课程开设比例不够大。现有开设互联网金融的院校,结合互联网金融的人才需求进行工作岗位分析,根据工作岗位的知识、技能、素质等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在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考虑不够充分,互联网金融是偏应用型的专业,需要大量的实践课程引导,而目前很多高校对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教学环节安排不合理,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教学安不充分,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3互联网金融人才跨专业培养的政策建议

(1)优化互联网金融人才跨专业培养理念。目前教育界已经认识到了,在“互联网+”时代,需要培养满足市场要求的复合型人才。但由于对金融业的互联网化转变认识不够深刻,互联网金融人才跨专业培养理念急需优化。针对市场需求以及以“业务技能”为导向的需求变化,理清金融专业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市场运营人员三类人才的需求特征,优化将人才培养理念。在互联网金融跨专业人才培养理念上,必须重视增加实践教学的内容,充分利用和扩展富含互联网技术的实践教学环境,充分利用校外互联网金融企业实践基地的设备,培养理念和教学目标的转变,向重视培养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金融学复合型人才转变。

高校如何培养时代新人范文5

[关键词]工程创新人才 实践教学 高等教育质量

[作者简介]飞(1982- ),男,江苏南京人,南京理工大学教务处实践教学科科长,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宗士增(1972- ),男,山东济南人,南京理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江苏 南京 21009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9-0159-03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本科教学是高等学校的办学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其核心就是“育人为本”。然而,各种复杂的因素使得我国高校的办学根本受到了冲击,办学基础也不够稳固。现代大学应回归根本,夯实基础。回归的关键在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是因为高等教育质量首先反映为人才培养水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实践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整个高等教育水平,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途径是否畅通也已经成为必须正视的现实议题。

一、当前高校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途径欠畅通

(一)思想观念陈旧,教学行为落后

长期以来,传统观念认为包括各类实验、实习、实训、竞赛、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在内的实践教学,历来从属于课堂理论教学,是对课堂理论教学的补充。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社会对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实践教学的内涵和外延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

客观上来说,高校逐渐开始重视实践教学,对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观念正在逐步革新,其实践教学手段也在逐步优化。但是,不可否认的现实是,即便高校已经开始逐步接受新的思想观念,但是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在实践教学体系、机制、模式、运行、管理等方面仍然缺乏系统的研究和理解,对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仍然缺乏有效的手段,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途径不够通畅,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不够“实”。简单地说就是以“思中学”为主要模式的传统教学行为仍具有较强的顽固性,以“做中学”为主要模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仍具有较大的滞后性。

(二)教学体系缺漏,教学效果欠佳

实践教学是成体系的。但限于陈旧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部分高校对实践教学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考核都没有能真正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实践教学体系缺乏宏观和微观的把握,没能建立起各种实践教学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导致各类实践教学环节处于离散状态,因此无法建立起完整与有机的实践教学体系。许多高校偏置了实践教学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逻辑地位和几何坐标,将其游离于学校课程体系之外,直接导致工程创新教育处于被动尴尬的窘境。创新的根源来自于实践过程,这是哲学范畴的基本规律,也是教育学范畴的基本规律。然而,浮于表面的强调创新,导致许多高校把创新仅仅当作一个“概念”,例如他们更多地专注于大学生学术科技竞赛的成绩与名次,却忽视了广大学生在这个平台上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

(三)条件保障缺位,硬实力与软实力失衡

实践教学条件保障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工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然而由于观念的落后,部分高校在重视制度规定、经费落实、师资队伍、仪器设备等方面做的仍不够。实践教学相关制度不能及时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过于传统。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已成为“久治不愈”却又“习以为常”的通病。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特别是实验教学队伍,青黄不接,“传帮带”的优良传统渐失,存在不小隐忧。仪器设备落后,使用效率低,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有些高校相对重视硬件条件建设,但缺乏对软实力的协同建设。工程文化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总体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与社会、行业、企业等各层面的标准都有很大偏差,加之校外实习基地匮乏、管理模式单一,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和实训的积极性不大,导致实践教学与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无法形成有效的衔接。

二、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对实践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一)教学观念上要深刻认识“实践是根本”的内涵

培养具有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建设创新型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而人才培养的根本性在于实践。这是因为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形成于实践、素质养成于实践、创新归同于实践。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由于其学科专业的自身特点和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尤其对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传统工科还是新兴工科,都与社会经济行业联系密切,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现实背景。工程理论知识是基础,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是目标,实践训练过程是关键。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以“思中学”为特征的理论教学和以“做中学”为特征的实践教学应当是紧密结合的两个并列的宏观概念,正所谓“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合一”。

(二)教学体系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和国际化的新要求

要合理统筹实践教学各环节,形成课堂内外结合、现场参与和仿真训练结合的“开放型实验、科研创新训练、学科竞赛”推动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其成为提高工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特别是在国际工程教育“大工程观”的影响下,在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推动下,理顺实践教学环节的关系,合理编排实践教学内容,保证学生能够得到科学、严谨、系统、规范、真实的实践与锻炼,显得尤为重要。建立新时期的实践教学体系还需要与时俱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源,搭建国际合作教学平台,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合作的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等都是针对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

(三)教学方式具有仿真性、实战性和信息化的新要求

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实践教学师资队伍,而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是核心。新时期,培养工程创新人才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知识的应用、传播、改造和创新,因此,实践教学方式必须适应仿真性、实战性和信息化的新要求。

仿真性是通过搭建虚拟仿真平台实现实践教学过程,是对“现场参与”的传统实习实训模式的有益补充。实战性是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与社会、行业、企业密切联系的具体诉求,使高等工程教育与社会需求、行业需求实现有效接轨。信息化拓展了实践教学的具体实现手段,是实践教学目标符合时代要求的直接表现。

三、努力打通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途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多次提到实践教学,提出“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如何打通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途径,笔者认为首先要改变以往实践教学从属于课堂教学的逻辑关系,并做到“三建三坚持”。

(一)建立课堂内外紧密结合、层次渐进的实践教学体系

包括课程内实验、独立设课实验、集中综合性实验等在内的课内实验教学,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基础,也是树立大学生实践学习意识的重要起点;包括开放型实验、科研训练、学科竞赛等在内的课外实践教学环节,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模式加以实施,学生可以按照兴趣和特长选择参与其中,并取得专利发明、公开发表的论文或制作实物等显性成果。

理顺各教学环节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将课内、外的实践教学环节有机结合,打造“以实验教学为推力、以科研训练为拉力、以学术科技竞赛为助力”的层次渐进的实践教学体系。

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出各类实验项目,启发并推动学生主动进实验室、主动进行各类实验,培养学生基础的实验技能和基本的实验素养,努力增强学生实践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科研训练项目,使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接受系统、规范的工程创新训练,进一步有效拉动学生工程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学术科技竞赛,使学生强化协同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深化前期实践教学环节的学习、训练成效并集中进行高质量的展示,争取好的成绩,助推学生成才。

(二)建立现代化的实践教学平台

传统的实践教学平台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现代化的实践教学平台应是培养本科生科研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集成环境,至少应具备“四高一持续”的特点。

1.平台资源共享与开放程度高。资源开放共享,实验教学中心开放运行,运行状态良好。

2.信息化水平高。主要体现在教学资源信息化和教学管理手段信息化两个方面。

3.与行业企业合作程度高。建立机制,结合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现企业深度参与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校企共同实施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共同评价工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4.国际化水平高。“走出去,请进来”,善于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打造能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工程创新人才的国际化实践教学平台。

5.合理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持续投入和建设,注重内涵,苦练内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高水平、现代化的实践教学平台。

(三)建立以教学为中心的人、财、物、制等各方条件支持的保障体系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行为进步要协同于思想更新。回归教学本位,强化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必须要革新思想观念,建立强有力的、各方联动的保障体系。重视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消除他们在评职、进修、待遇等方面的后顾之忧,提供给他们发展、提升的空间和资源,提供青年教师到企业锻炼的机会,改变这支队伍既缺乏工程背景又不愿意从事实践教学的尴尬现状。

加大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足额到位,合理分配,让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不再是校内的纸上谈兵,而是在工业生产一线的真题实战。加大实践教学仪器、设备投入,科学管理,提高使用效率,使之符合世界科技发展方向和要求。建立并完善围绕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机制,如实践教学的学生评价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校企合作培养机制、企业向学生科研项目机制、双师互换培训机制等。

(四)坚持教学创新,推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

鼓励教师积极改革实践教学方法,丰富实践教学手段,在课程教学中尝试让学生参与教学各个环节,提高学生跨课程、跨学科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改变知识单向流动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将“仿真训练”与“现场参与”相结合,建立提升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校内仿真实践教学平台,将其作为传统实习模式的有益补充。通过仿真实践教学平台,学生从创意、概念、研发、测试、模型、加工、生产、销售到市场与服务等全过程来体验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从而在更深的层面上理解工程文化、组织结构、制造模式、设计流程、生产管理等各种因素对现代制造企业运营的影响。将“真题实战”与“模拟训练”相结合,采取措施保证学生实践环节有“真题”,能“实战”,将其作为传统实践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建立企业定期向学校产品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开发、工艺流程改进等课题的机制,使学生的课程设计、科研训练、毕业设计等环节逐步实现“真题真做”,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坚持产学研合作教育,推动科研反哺教学

开展好产学研合作教育,促进产学研合作成为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对于推动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构建校企互惠互利的合作新机制和校企合作培养工程创新人才的新机制,增强企业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与企业紧密结合建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聘请企业导师,进一步发挥企业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开展各种形式的科研活动(包括各种科研训练和研讨课),学生可以在多个学院和跨学科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科研活动对校外学生开放,种类繁多的研讨课可供学生任意选择等。打破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壁垒,实现大学的研究功能与教学功能的有机结合,统筹教学实验与科研实验资源,支持教师将科研方法和科研成果融入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科技最新发展和学术前沿动态,使学生充实到科学研究队伍中,激发科研兴趣,启迪科研思维,实现科研反哺教学、科研与教学良性互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六)坚持软实力和硬实力协同并进

软实力是衡量一个人才综合实力不可或缺的考察因素。作为一个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工程创新人才,其自身的软实力往往比硬实力更为重要,将影响和制约着一个人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

高校迫切需要营造工程教育的文化氛围,从大的教学体系出发,理顺新的思路,营造实践教学文化氛围,寻求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生态环境的有力支撑。在这一生态环境的视野中,工程不再是狭窄的科学与技术的含义,而是建立在科学与技术之上的包括社会、经济、文化、道德、环境等因素的大工程含义。让工程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而更好地提高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有些高校已经加深了对工程的理解,工程文化(包括全球危机与工程师责任、国际工程师认证、大工程、著名企业、技术演进史)业已进教材、进课堂,迈出了加快建设高校工程教育生态环境的有力步伐。

[参考文献]

[1]孙康宁,傅水根,梁延德,等.浅论工程实践教育中的问题、对策及通识教育属性[J].中国大学教学,2011(9).

[2]徐明,宗周红.中美土木工程本科创新实验教学体系对比分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1).

[3]杨叔子,张润福.创新之根在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2).

高校如何培养时代新人范文6

学术文化的概念及学术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关系

学术文化是一所大学在探求知识、追求真理、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良好的有一定的特色和氛围的一种文化气质。它是指,学术在学生学习、发展、探索的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精神、行为准则及其在规章制度、行为方式和物质设施中的外在表现。

一般的学术文化包括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以及区域居民的教育状况和文化素养,各类文化人才和文化成果等,由于各地的自然及人文环境不同,学术文化总是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大学学术文化是指专业和学术上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一种求真的文化,它在校园文化中的整体结构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核心地位。

学术文化是学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重要内容,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是学校生命力的所在,面对新形势需要创新和充实。要进一步强化学术道德建设,应该崇尚创新、探求真知的学术环境和宽松和谐的学术研究氛围,促进学术交流,鼓励学术自由、百家争鸣,加强科技创新和团队合作,促进学科交叉、相互渗透,促使大批高素质优秀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学术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学术文化建设的成果集中体现在学风,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反对不良学风,遏制学术不端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和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学风和学术道德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高校中的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工作已是刻不容缓。《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强调,“优良学风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能否营造一个优良的学风环境,关系到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

学术是一所高水平大学的支柱,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精神财富,校园是校园人才成长的沃土。实践证明,校园学术文化氛围作为一种“软性实力”,对于促进校园人才成长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由此可见,学术文化建设不单单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整个学校的发展都具有决定性作用。

学术文化建设对于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意义

研究生作为校园一群重要的群体,是学生群体中的精英和先进分子,他们活跃于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充满了青年学生的朝气与活力。在学生思想、学习、科研和生活等方面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它们区别于大学生:大学生基本上是来接受学问、接受知识的,然而不管是对于硕士时期或是博士时期的研究生而言,都是准备要开始为创新做准备。由接受知识到“创造”,是身为一个研究生最大的特色。同时研究生拥有比大学生更加深入的专业知识,促进了学术文化交流,从而使校园文化氛围更加浓烈,大大的促进了校园的和谐发展。

研究生教育区别于本科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要之处在于它的培养目标更高更远,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双重任务,因而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研究生的水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学校的教育水准,反映着一个国家智力资源的开发与储备,标志着一个国家科学技术与经济竞争的能力。

研究生学术文化活动以校园为依托,同时又要关注国内外的最新学术动态,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各种形式,为研究生创造条件,加强与校内外、国内外的沟通交流,开阔学术视野,展现学术风采,提高研究生的学术竞争力和创新水平。

以开放性、数字化、技术性、交互性、传播迅速为特征的信息时代,新媒体在研究生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给校园学术文化建设带来深刻影响和新的挑战。高校既应发挥传统的平面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又要积极打造适应时代要求的校园媒体新平台,充分发挥其积极的宣传和导向作用,为创新人才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舆论和宣传环境。要加强对研究生刊物和网站的建设与管理,通过研究生媒体这一平台,反映研究生丰富多彩的学术文化生活。

创新人才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创新人才的成长离不开校园学术文化氛围的熏陶,加强校园学术文化建设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积极探索符合研究生特点的校园学术文化建设新途径,搭建高水平学术文化交流平台,打造体现研究生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研究生学术文化品牌,培育优良学风,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文化氛围,建设彰显科学、人文和德行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于促进创新人才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对创新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创新人才不仅应具有自觉的创新意识、强烈的创新精神,而且还应具有缜密的创新思维和强大的创新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校园学术文化建设对于创新人才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战略上对文化发展进行了部署,党的十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高校处于文化建设的前沿,如何充分利用丰厚的文化资源和人才优势,发挥文化育人和文化传承创新功能,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水平,凝练和培育大学精神,搭建高水平研究生学术文化交流平台,建立一套有利于促进研究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校园文化教育管理体系,为创新人才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学术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