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职业教育类核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职业教育类核心范文1
关键词:高职教育动物学创新能力
20世纪初,陶行知先生大力倡导教育改革,推行创新教育,并提出“处处是创新之地,天天是创新之时,人人是创新之人”的观点。人的创新能力与四方面因素直接相关:首要的是知识因素,即某一领域的专门知识和相关经验。其次是智力因素,是指人认识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般能力。还有就是技能因素,创新技能是创新能力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主要包括动手能力或操作能力以及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等。最后是非智力因素,或称创造力倾向,指的是人的性格特征[1]。综合以上观点,个性特征明显、善于提出问题、敢于冒险、富于挑战性、想象力丰富、动手能力或操作能力的强的人更具有创新能力。所以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从以上四方面入手即可。
一、综合、优化的动物学专业知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高等师范生物专业使用的动物学教材在内容体系上占比重较大的是动物形态学和动物分类学的内容,而动物进化、动物生态学的内容虽然涉及却不突出,关于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学科实践的知识更少,有的几乎没有。于是在我的教学中通过综合和优化把动物学知识分成八个专题进行的讲授,内容是:动物的类群(主要介绍各种动物分类及简要特征);比较动物解剖学(从对比、综合的角度介绍各类动物的结构特征);动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繁殖、发育与分化);动物的起源与进化;动物与环境;动物生理;动物行为;野生动物保护。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课时,还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提高了课程的系统性和综合性,更适应现代的基础教育改革的宗旨。
二、在动物学的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
智力可理解为人认识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般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等因素,主要表现为学习的能力。由于高考扩招,现如今高职院校录取的学生高考分都相对较低,这些学生大多表现为学习能力较低。动物学是学生大一时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相对较简单,通过动物学的教学可以普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自学是学习能力中最关键的内容。
在动物学的课堂中可运用三步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第一步,在动物学的第一个月的课堂教学中留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自学。对于刚升入大学学习的学生对大学的学习需要适应一段时间。特别是高职生,自学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都更差,所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至关重要。对于教材中较简单的内容教师可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学给予解答,有疑问的可通过同学间或师生间讨论解决。第二步,在动物学的第二个月的教学中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课下独立自学。教师通过批改预习作业可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讲课,这样既节省课堂时间,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培养了学生课下的自学能力。第三步,在动物学的第三个月以后的教学中除沿袭第二步外,还要留一些要借助其他参考书或网络才能解决的作业。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动物学德兴趣,还可提高自主性,让自学能力进一步提高,久而久之养成习惯,受益终生。
2.运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运用进化比较法学习“动物的结构特征和动物类群”的知识[4];运用观察归纳图示法学习“动物的繁殖和发育”;运用探究法学习“动物生理和行为”;运用实地观察法学习“动物与环境”;运用实践调查法学习“野生动物保护”的内容。通过某一主题以一种学习方法为主多样化结合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充分领悟某一种学习方法的利弊,从而在今后的教学生涯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能更好的运用最恰当的学习方法教授自己的学生。
三、在动物学的教学中注重技能培养可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和升华。
创新技能是创新能力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它反映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在我国目前的学校教育中,加强以实验基本技能为中心的科学能力和科学方法的训练是最直接的途径。
动物学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其实践教学几乎占该门课程总学时的一半,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注重基本技能的培养,是学生能否胜任新课改后中小学教学的关键,也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基础。动物学的实践教学我是在充分分析中小学生物教师的需要之后,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把实验指导综合、删减、优化分解成八个模块的技能训练项目,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这八个模块分别是:显微镜使用技能;生物绘图技能;实验材料的准备技能;动物抓捕技能;解剖技能;仪器操作使用技能;分类技能;野外技能。在动物学上完第一节课后,教师将提前做好实验准备的日程表向学生告知,并将学生五人分成一个小组,互相合作协管,教师带队首先进行实验材料的准备技能的操作学习,之后逐渐放手,让学生独立准备。比如,到校园外的小湖采集原生动物回来定向培养。在显微观察实验中,把有相同特性的类群合在一起。比如扁形动物和原腔动物大部分是寄生种类,把它们归在一起变成几种寄生虫的切片观察,包括扁形动物的日本血吸虫、华枝睾吸虫和猪绦虫,原腔动物的蛔虫等。不仅节省了时间,还可以通过横向的比较更好的理解寄生虫的寄生特征,而且可充分训练显微镜使用技能和生物绘图技能。分类技能分三步训练。首先在实验室学习野外识别特点和技巧,野外技能,再到标本室室内实践,而后到校园周边和野外实地识别和野外技能的训练。
四、在动物学的教学中注重人格因素的培养是学生具有创新能力灵魂的保证。
人格因素泛指一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因此也称为“创造力倾向”。要提高一个人的创新能力,除了必备的知识基础、基本技能和提高他的智力水平外,还需要培养与创新能力有关的个性特质,主要包括意志力、乐观、自信、富于社会责任感等人格品质。在动物学的课堂教学我首先创设民主的师生关系,精心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增强自信,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快乐感和满足感,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信、乐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动物学实践教学中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各种任务,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并在合作中学会控制自我的情绪和能力以及认识他人的情绪和能力。良好的人格素质能够为一个人的一生提供源源不断地创新源泉,所以注重人格因素的培养是学生具有创新能力灵魂的保证。
创新教育的研究在我国只有二、三十年的历史,理论研究、教学实践都还处在初级阶段。但我们坚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创新教育势在必行,没有创新,就没有新的生命力。高等教育只有贯彻创新教育,才能培养现代社会合格的劳动者。
参考文献:
王汉清,况志华等.大学生创新能力总体状况调查分析.高等教育研究.2005,9:88-9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2000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试验稿)(200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郭自荣. 动物学教学中的“教与学”的探索.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166-167
作者介绍:
职业教育类核心范文2
关键词:专业建设职业教育 茶学
中图分类号:D52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教学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是顺利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性因素,因此,教学条件是衡量该专业建设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教学条件的核心内容是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资不仅是教学条件主题部分,而且是整个专业建设的核心灵魂,是专业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接影响到专业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本章就教学条件的核心问题师资队伍的建设从职称水平、学历水平、专兼职教师的比例等方面做详细的调查、总结,并对整个教学条件的现状采取综合评价的方法给予评价。
2研究方法
2.1网络信息查询法
收集高职高专教育网的相关信息,通过对5所院校(“十二五”项目重点建设专业的院校):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宁德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建设方案中的师资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该5所院校开设的高等职业教育类茶学相关专业为我国“十二五”项目重点建设专业,在专业建设各方面的情况不会低于全国水平。
2.2文献资料收集
通过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深入研究高等职业教育茶学及相关专业建设教学条件建立情况,收集、整理归纳所得数据,设计专业建设方案中教学条件的建设的因素和评分水平初稿。
2.3资料整理及分析
通过2.1和2.2所述的方法收集的信息进行全面的整理、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绘制成图1、图2和表2,形象直观分析对比师资的建设情况。在2.2的基础上,由专家组审核、评定影响影响因素和评分水平,运用综合评价法,通过数据转换计算出综合值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类茶学及相关专业教学条件的建设现状进行评价。
2.4综合评价法
2.4.1调查确定评价体系
按照2.4.1的方法确定的高等职业教育类茶学及相关专业建设现状评价体系,本章节主要对教学条件项目进行分析评价表1。专家组对教学条件项目的2个因素(软件条件、硬件条件),7个指标进行了分值评价,同样采用2.4.1的方法进行整理、归纳,计算分析出结果表3。
表1教学条件项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3结果与讨论
3.1高等职业教育茶学及相关专业教学条件的调查分析结果
3.1.1高等职业教育茶学及相关专业软件条件的调查分析结果
高等职业教育类茶学专业的开办基本是在2000年以后设置的,因此该专业的发展还不算成熟。师资是学院开展教学工作的灵魂,是顺利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性因素。
图15所院校高等职业教育类茶学相关专业教师职称情况图
由图1可以看出,5所院校高等职业教育类茶学相关专业教师职称中,教授所在比例最小,为7%;讲师以以下职称所占比例最大,为56%;副教授所占比例居中,为37%。可以看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类茶学相关专业的教师职称差异较大,普遍偏低。
图25所院校高等职业教育类茶学相关专业教师学位情况图
5所院校高等职业教育类茶学相关专业教师学位情况如图2,所示,博士所占比例最小,为7%;硕士所占比例最多,为49%;学士及以下所占比例为44%。可以看出,我国高等职业类茶学相关专业教师学位水平较低。
图35所院校高等职业教育类茶学相关专业师生比例情况图
高等职业教育类茶学相关专业专业教师人数是专任教师人数和兼职教师人数的总和。专业教师师生比是专业教师与该专业学生人数总和的比例;专任教师师生比是专任教师与该专业学生人数总和的比例。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规定高等职业教育师生比应该是在1:14[7]。除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宁德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教师的师生比分别为1:07和1:02符合国家规定外,其余院校都超过了1:14,最高甚至达到了1:26。虽然师生比不是衡量院校教育效益的最主要标准[5],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师资队伍的状况。
表2 5所院校开办高职高专茶学相关专业专兼职教师比、情况表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双师型”教师数量在近年来增加较快,兼职教师在专业教师中的比例逐年增长。1999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加快建设兼有教师资格和其他专业资格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000年,教育部有关文件指出“双师型”教师基本条件,推动了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全国各院校为了改善学校的师资结构、加强专业实践教学工作,从企业聘任与专业相关的,并且能独立承担某一专业课教学或实践课教学任务、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或是较高教学水平的相关本专业校外专家做为兼职教师[7]。
由表2可知,5所院校开办高职高专茶学相关专业的“双师型”教师比例最低为70%,三所院校均达到了100%。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比例较高。兼职教师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与专任教师起到了互补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由表4-1可以看出,专兼职教师的比例比较均衡,都在1:0.5~1:1之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专兼职教师比例较为均衡。
3.2高等职业教育茶学及相关专业建设现状课程体系方面调查评价结果
教学条件是专业建设的根基所在,分为软件条件和硬件条件。软件条件主要是指教学团队的建设情况,硬件条件主要指学院的基础教学设备以及实训教学设备,是专业开展顺利教学工作的基础。采用综合评价法,对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类茶学及相关专业的教学条件建设现状做出评价。
结果表明,专任教师数量(2.18)、实训室建设(2.03)、校外实践(1.53)三个指标均属水平评分中的合理和优等水平行列,但兼任教师数量(1.38)、职称水平(3.25)、学历水平(3.50)、基础教学设备(1.10)四个指标评价结果偏低,均属于水平评分中的较合理和良等水平行列。根据评分与权分的比值的统计结果分析表明,校外实践(0.77)>专任教师数量(0.73)>学历水平(0.70)>兼任教师数量(0.69)>校内实训室建设(0.67)>职称水平(0.65)>基础教学设备(0.55),说明就目前评分结果可以看出,专任教师数量、实训室建设、校外实践均符合专业建设的要求,兼任教师数量、职称水平、学历水平、基础教学设备在评分水平中处于中等水平,且得分率是依次逐渐降低的,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类茶学及相关专业的建设中这些指标的建设还较为薄弱,有待于提高。
表3课程体系项目综合评价结果
4小结
(1)本文主要围绕专业建设的根基教学条件的现状展开调查、分析、评价,主要针对于教学条件的灵魂组成部分师资团队的建设水平作详细的分析、论述,以师资职称水平、学位水平、师生比例以及专兼职教师的比例等方面全面的分析调查目前的师资状况。结果表明,教师职称、学位水平差异较大,普遍偏低;专任教师的师生比只有少数学院符合国家教育部的规定的高等职业教育师生比1:14的范围内,其余均不符合要求;专兼职教师比例较为均衡。
(2)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对该专业教学条件的现状进行评价,对比出目前教学条件建设中存在的较为薄弱的环节,有助于进一步改良该专业的专业建设方案。
参考文献:
[1]刘建凤,樊顺厚.加强高等学校教学条件建设与保障的若干思考[J].中国冶金教育,2008(4)
[2]杜先能,傅勇.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国大学教学[J].2010(3)
[3]庞思勤,刘畅.高等学校教学条件与保障体系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4]刘少军.浅析高职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J].科园月刊,2011(1)
[5]韩振生,康国初,王岩.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中实践教学条件建设问题探析[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0)
[6] 路宝利,赵娟.对职教模式师资缺陷与"双师型"师资特殊性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0(35)
[7]曹晔.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的内涵及发展趋势[J].教育发展研究,2007(19)
职业教育类核心范文3
[关键词]人文社科项目 职业教育项目 立项课题 教育部
[作者简介]朱文艳(1988- ),女,河南信阳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河北 秦皇岛 066004)曹晔(1963- ),男,内蒙古丰镇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教所,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与经济。(天津 30022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YJA880006,项目主持人:曹晔)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0-0020-04
教育部社科司立项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是教育部面向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立项的课题,包括法学、港澳台问题研究、管理学、国际问题研究、交叉学科/综合研究、教育学、经济学、考古学、历史学、逻辑学、/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学与文化学、社会学、体育科学、统计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外国文学、心理学、新闻学与传播学、艺术学、语言学、哲学、政治学、中国文学、宗教学等学科,教育类课题从2007年开始涉及职业教育方面。职业教育立项课题反映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体现了我国职业教育研究者的研究重点和当前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对近几年的职业教育立项课题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我国职业教育在国家层面的研究现状。总体来看,我国职业教育研究起步晚,基础薄弱,立项项目少,承担单位少,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数据来源与统计
本研究以教育部公布的2008―2013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的教育类立项一览表为原始数据,利用SPSS17.0建立2008―2013年职业教育立项课题统计数据库,对2008―2013年职业教育立项课题数、立项率、承办单位及其所在地区分布状况、立项课题研究类型等进行了分析整理。
二、数据分析
(一)职业教育立项课题数量与级别分析
1.立项课题数量分析。2008―2013年教育部社科司人文社会科学立项课题数量分别为:2008年1293项、2009年2949项、2010年4611项、2011年4255项、2012年3961项、2013年3240项,六年共计20304项。在这20304项中,教育类课题总数为1677项,其中2008年有106项、2009年245项、2010年380项、2011年353项、2012年344项、2013年249项(详见表1)。可以看出,2009年教育类立项课题数量随着立项课题总数的增加而增加,所占比例有所提高。
在这1677项立项课题中,职业教育立项课题有144项,占教育类立项课题的8.59%,其中,2008年2项、2009年17项、2010年18项、2011年37项、2012年37项、2013年33项。职业教育立项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2011年、2012年增长较快。职业教育立项课题数目的成倍增长,表明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当然,职业教育立项课题在教育部社科司立项课题中立项率的提升,也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2.立项课题级别分布统计分析。教育部社科司立项课题分为两个级别:一类是一般课题(规划基金和青年基金);另一类是重大招标课题,重大招标课题中职业教育每年1项。2008―2013年社科司立项的职业教育类一般课题有144项,其中规划基金项目92项,具体为2008年2项、2009年14项、2010年12项、2011年24项、2012年20项、2013年20项。青年基金项目有52项,具体为2008年0项、2009年3项、2010年6项、2011年13项、2012年17年、2013年13项。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规划基金类项目处于较稳定的状态,青年基金项目的增长趋势较明显,由2008年的零占有率增长到2012年的45.9%,可见,教育部越来越重视对职业教育青年学者的培养。
教育部社科司每年根据教育领域的一些重大问题设立重点招标课题,职业教育类每年只有1项,2008年北京师范大学承担了“职业教育与城乡统筹发展研究”的重大招标课题,2010年华东师范大学承担了“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的重大招标课题,2011年天津大学承担了“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重大招标课题,2012年上海师范大学承担了“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重大招标课题,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承担了“中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重大招标课题。六年来,承担职业教育重点招标课题的单位主要是部属重点大学,没有地方普通高校,反映出地方高校职业教育的研究能力和水平还有待提高。
(二)职业教育课题区域分布统计分析
1.立项课题在三大区域的分布状况。2008―2013年,职业教育立项课题在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都有分布,但分布数量差异明显,东部地区较多,西部地区较少,表现出较大的不平衡性。其中,2008年东部地区有2项,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则没有;2009年东部地区有6项,中部地区有8项,西部地区有3项;2010年东部地区有15项,中部地区有2项,西部地区有1项;2011年东部地区有23项,中部地区有9项,西部地区有5项;2012年东部地区有23项,中部地区有12项,西部地区有2项;2013年东部地区有24项,中部地区有5项,西部地区有4项。从数据可以看出,东部地区六年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中职业教育立项课题最多且不断增加,由2008年的2项增长到2013年的24项;中部地区立项课题处于不稳定状态,最多时仅12项,远不及东部区域;西部立项课题始终较低,最多2011年仅5项,中部和西部职业教育立项课题合计数也不及东部地区多。
2.立项课题在各省的分布状况。从22页表2可看出,2008―2013年教育部社科司职业教育立项课题分布于安徽省、福建省、广东省、贵州省、河北省、河南省、黑龙江省、湖北省、湖南省、吉林省、江苏省、江西省、辽宁省、山东省、山西省、陕西省、四川省、浙江省、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8个省4个直辖市2个自治区。其中,立项课题数排名前三的是浙江省、江苏省和广东省,具体数目是浙江省23项、江苏省20项、广东省10项。这三省的立项课题数远高于其他省、直辖市、自治区,占总立项课题数的36.8%。立项课题数较少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陕西省、贵州省、福建省,仅有1项;其次是黑龙江省、吉林省、山西省,仅有2项;其他未提及的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的立项课题数在4~9项,处于中间水平。可以看出,这些立项课题极少的省份多位于偏远地区,职业教育欠发达,说明职业教育立项课题数与职业教育发达程度呈高度正相关,职业教育立项数量与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相适应。
(三)承担职业教育立项课题单位统计分析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立项课题的承办单位有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总体上普通高校的承担数量最多,六年内承担课题80项,占55.6%;8所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承担课题23项,占16%;高职院校承担课题41项,占28.5%。可见,8所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立项频率最高,高职院校稍微落后于普通高校,教育科研单位和教育行政部门没有承担职业教育立项课题。2008―2013年共有116所院校承担了职业教育立项课题144项,其中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现更名为江苏理工学院)承担课题最多,共10项,占6.94%,其他115所院校承办课题数在1~3项(见表3)。高职院校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立项课题总数少于普通高校,但六年内承担课题数量最多的院校仍是职业院校,因此,职业院校应当在优势领域有所作为,与普通院校积极合作,共同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四)职业教育立项课题研究领域统计分析
1.按职业教育类型划分的课题立项情况。为了更有效地了解职业教育立项课题的情况,我们按照职业教育理论与政策、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比较职业教育五种类型对2008―2013年教育部社科司职业教育立项课题进行了统计。从统计数据(见表4)可看出,关于职业教育理论与政策的研究数量最多,其次是高等职业教育,再次是农村职业教育,最后是中等职业教育和比较职业教育。我国职业教育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许多体制机制因素的制约,故立项课题倾向于职业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引领力量,拥有较多的教学科研人员,所以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占了很大的比例。随着国家把“三农”问题看作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职业教育也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民工再教育、新生代农民技能培训方面的立项课题较多。由于中等职业院校的研究力量相对薄弱,没有足够能力申报教育部课题,因此中等职业教育立项课题数量较少,比例较低。比较职业教育的立项项目少,反映比较职业教育的研究人员不足,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亟待提高。
2.按职业教育要素划分的课题立项情况。从办学的角度,我们将职业教育立项课题按照学校、教师、教学、课程、管理、培训、学生等要素对立项课题进行了统计。从统计结果来看,关于职业教育管理方面的研究课题最多,高达56项,远超其他教育要素。其次是教学方面的研究,共27项。教学作为提升办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筹码,向来在教育界受到重视。再次是教师方面的研究,共20项。教师作为职业教育教学与研究的践行者,对职业教育的发展非常重要,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其他方面的研究尤其是课程和学生的研究相对较少。学生是职业教育的教育对象,教育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学生的成就与发展上。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要素,职业教育需要认真研究课程体系,做好课程开发,这是职业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成效、提高质量的关键。
三、进一步加强对职业教育立项课题管理的建议
(一)教育部社科司要增加职业教育课题立项数量
从图中可以看出,六年来教育部社科司立项教育学类课题1677项,其中高等教育类580项、职业教育类144项、基础教育类136项、其他教育类817项。职业教育类的立项课题数量远低于高等教育类的立项课题数量,与基础教育类课题数量持平,这种不均衡现象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国家大力提倡职业教育的背景下,144项职业教育立项课题明显不足。教育部社科司立项课题指导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立项课题数的多少也直接反映了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当前,国家要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本科阶段的职业教育,必须加大对职业教育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同时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研究力度,以便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二)职业教育相关单位要加大课题申报工作
从职业教育立项课题承办单位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近几年承担职业教育立项课题的单位主要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这三类,研究单位过于狭窄。职业教育是跨界教育,要鼓励职业教育课题申报单位联合行业、企业、中等职业学校申报,以破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普通本科高校、职业技术师范院校、高职院校、科研院所等职业教育教学科研单位要鼓励科研人员加大职业教育课题申报工作,增加立项比例。同时,各单位科研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课题申报的指导和管理工作,提高课题申报的质量和命中率。职业教育研究者应当主动申报课题,提高职业教育立项课题的立项率,在国家教育科研资金的支持下,结合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问题,研究出指导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各省(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在申报指标的分配上要向职业教育倾斜,尤其要鼓励地方本科高校积极开展本科阶段职业教育的研究。此外,加强课题申报的指导工作,鼓励不同类型的高校开展不同层面的研究,鼓励重点大学开展比较研究、普通本科院校开展理论性研究、高职院校开展应用性研究。
(三)课题立项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不均衡。近些年,随着我国城乡统筹、区域统筹战略的实施,发达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加快。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职业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且具有扶贫开发、促进劳动力转移、承接产业转移等方面的功能。因此,教育部社科司立项课题应向中、西部院校倾斜,鼓励东部地区院校开展中、西部职业教育的研究,促进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满足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鼓励高等院校和行业企业、职业学校联合申报课题
职业教育是跨界教育,社会化程度高,需要多部门的参与。因此,课题承担单位不应仅限于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行业和企业也应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立项课题的研究,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已成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的研究迫切需要加强产教结合、课程、学生招生就业、院校管理、教师培养培训等微观层面的研究,以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而这些问题的研究既需要开展试验性研究,也需要职业学校和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五)做好立项课题管理规划
教育部社科司立项课题采用网上评审,比较客观公正,扎堆现象较少。今后,要进一步加强立项课题的管理以及课题的规划指导,避免出现课题重复申报、立项题目集中的情况,严审课题成果,把好质量关,提升立项课题的研究质量,避免国家资金和教育资源、人力资源的浪费。
职业教育已成为建立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力量,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移升级、实体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正在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但是,职业教育发展也面临一些重大的问题。因此,教育部社科司一方面要加强职业教育课题立项规划指南,引导科研人员攻坚克难;另一方面,要增加职业教育重点招标课题数量,引导更多的高校参与重大问题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培军.我国高等教育类课题立项的基本状况与特点――基于2001~2011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高等教育类课题立项数据量化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4(1).
[2]刘伟民,吕国光.十二五教育科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课题趋势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1(2).
职业教育类核心范文4
教育类事业单位是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提供者,在现有事业单位中规模最大、分布最广,全省事业编制近半数集中在教育领域。以教育类事业单位为着力点,推进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标准体系建设,是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按照中央关于优先发展教育的有关精神,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我省重点加强教育领域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标准建设,陆续推进各类学校机构编制标准的制定出台。2011年修订完善了全省中小学教职工机构编制标准,2012年制定出台了高等学校、公办幼儿园机构编制标准,2013年印发了中等业学校机构编制标准,2016年出台了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特殊教育学校机构编制标准。通过制定和完善机构编制标准,规范了教育类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推动了教育编制资源的合理配置。
总的来看,我省教育类事业单位编制标准体系主要体现了三个特点:
一是以服务教育发展为导向。上述机构编制标准的制定和出台,始终立足省委省政府“科教兴鲁”的战略部署,紧密结合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职业教育发展、高等教育改革、解决中小学大班额问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实际需要,加强编制配备和资源调剂力度,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2011年、2016年我省两次调整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上调核编比例,完善核编方式,实行班师比与生师比相结合,为保障基础教育编制配置、解决中小学大班额问题提供了支持;2012年省属高等学校根据编制标准重新核编,共核增编制2万余名,2016年中小学重新核编,新增编制9000余名,充分体现了机构编制对教育发展的保障作用。
二是以规范编制管理为核心。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是制定出台机构编制标准的首要目标。通过制定标准,对各类学校机构设置、编制核定、领导职数等事项逐一规范,改变了机构编制领域长期存在的经验式管理模式,实现了编制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我省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特教学校等机构编制标准,在全面分析同类学校编制状况、人员配置、课程设置、教学特点等编制配备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政承受能力等地区差异因素,确定了各类学校的核编比例,体现了编制总量控制与精简效能的结合与统一,在满足教育事业需要的同时,也确保标准现实可行、便于操作。
三是以实现教育公平为根本。合理配置机构编制资源是教育公平的支撑和保障。通过制定和实施机构编制标准,实现教育领域事业机构编制标准全覆盖,努力推动机构编制资源配置的三个公平:城乡配置公平、地域配置公平、一般学校和特殊学校配置公平。2011年我省修订中小学机构编制标准,在全国率先实现核编比例上的城乡统一,对农村学校和偏远地区中小学按照5%的比例核增编制,着力推动编制资源向农村中小学倾斜。在地域配置上,各地实行统一的编制标准,鼓励各市在市域范围内动态调整编制资源,通过重新核定编制,实现编制资源的地区配置均等化。通过健全完善标准体系,规范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机构编制管理,调剂补充编制资源,保障不同类型的学生享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
职业教育类核心范文5
论文摘 要:职业教育公平问题是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不仅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而且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发展的因素之一。对职业教育公平问题进行分析究,探寻影响职业教育公平的因素和解决对策,是每个职业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工作的需要。
职业教育公平问题既是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实践中一个重要的社会现实问题,它不仅影响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而且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对职业教育公平问题进行分析究,探寻影响职业教育公平的因素和解决对策,是每个职业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工作的需要。
一、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边缘化的现实表象
边缘化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实际上就是非中心、非主流的状态,或者说被主流所排斥的状态。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内主要途径。但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来看,“次等”、“末流”教育的身份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边缘化状态。
(一)职业教育地位的边缘化
“地位”一般是指在社会上所处的位置,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概念,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职业教育地位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程度。主要指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尊重和重视的程度,对职业教育的地位、作用、培养目标、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等的认识。
2.职业教育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大小。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的大小是决定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状态的根本,因此,这是职业教育地位的核心。一般来说,教育经济学及人力资源开发中所谈的职业教育地位,均是指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应处的位置或发挥的作用。
3.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主要表现在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的管理水平、理论成熟程度、体系完善程度、质量水平等不同的方面在各类教育中的横向对比位置。
4.职业教育在人的发展中所处的位置。职业教育所有功能的发挥都必须通过“人”来实现,因此,职业教育离不开“人”,脱离“人”的职业教育是无效的教育,也必然是没有地位的教育。
从职业教育地位的内涵分析可以看出,我国职业教育的地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观念层上一直受“学而优则仕”传统文化的影响,职业教育甚至被不少人认为是“次等”、“末流”的教育,处于社会的边缘、教育的边缘。尽管我国技能型人才短缺,而且国家一直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但愿意接纳和接受职业教育的家长和中学生仍然为数不多。
(二)职业教育功能的边缘化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科技、政治、文化及人的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但长期以来,人们往往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来分析职业教育的功能,更关注的是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有意或无意地淡化职业教育的政治功能、科技功能和文化功能,忽视甚至轻视职业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导致职业教育功能的严重残缺。
(三)职业教育对象的边缘化
职业教育是为初、高中毕业生和城乡新增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在职人员、农村劳动者及其他社会成员提供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职业院校教育和职业培训,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职业教育对象的主体是“弱势群体”。凡是职业院校学生基本上是被“学术教育”淘汰的所谓“学业失败者”,不仅在学业上被“边缘化”了,而且其家庭基本上也是处于社会的“边缘”状态。
(四)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边缘化
多年来,经费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财政预算内职业教育经费占整个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的份额不仅没有提高,有的省份反而在下降。各省、各地区的职业教育专项经费,职业院校学生收费标准等都没有统一的规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较,各地区投入的教育附加费也是较少的,企业、社会团体、银行等对职业教育的支持也就更少了。特别是在实行收支两条线以后,一些落后地区把职业院校的学费收入作为财政的预算外收入,这就使本来就缺乏吸引力的职业教育处境更为艰难,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从社会学角度看职业教育不平等的根源
当今社会,教育已经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了中心,在社会分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类型相比,不论是自致能力还是先赋能力,均缺乏优势,这是影响职业教育公平的根源。
(一)“精英”培养与职业教育价值的相对“低落”
高等教育作为目前实现向上流动的一种重要途径(对底层群体来说,实质上是唯一途径),对各个阶层均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优势阶层或资本拥有者便利用政策控制能力,借助于教育“公平游戏”的各种竞争,以隐匿的方式进一步占据或获取优势资源,从而导致“精英”的再制,并实现优势资本和优势地位的“代际转移”。而中下阶层子女则希望通过自身在学业上的努力取得与优势阶层子女平等的文化资本,而且在优势教育环境中还有利于社会资本的获取,诸如师生关系、同学情谊、同乡等,均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发挥作用。美国mba教育世界闻名,但有观点认为,美国mba的神奇效果既不在于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也不在于教学方法的科学性,而在于参加mba教育的群体的身份—这些有控制力的特殊群体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本。
与高等教育这种“精英”再制和资本获取成效相比,职业教育相形见绌。在当今社会尤其是底层社会群体将接受教育作为阻断家庭贫困的情况下,接受高等教育尤其是优质高等教育无疑是一种最佳选择,而接受职业教育在改变社会地位方面的作用却非常有限。
(二)教育政策的偏离与职业教育地位的相对“低落”
1.教育分流制度。理想的教育分流应该是根据社会分工的需要,依据学生的学术倾向和心理特征,使学生分别进入不同类型的学校和课程轨道,实现学生个性发展与社会多样化人才需求的统一。分流的依据是学生的兴趣、思维特征;其立足点是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差异与优势,进行分类指导、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全面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但目前的教育分流出现了明显的异化现象,教育分流的立足点不是学生,而是教育,其服务目的也不是教育,而是社会,不是全体社会,而是少数优势阶层。某种程度上,致使国家的教育制度屈服于“教育市场”,造成新的教育机会不均等,并进而造成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及社会地位分化的不公平,大众教育成为面向少数升学者的教育。
2.重点中学制度。应该说,这一制度主要是为了把优质教育资源集中起来,为优质高等教育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但是,大部分优质资源往往又被社会中上层阶层的子女所占用,社会“弱势群体”和农村小孩占的比例非常少,这就造成了不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影响了教育的公平。进一步说,由于学业成绩与接受高等教育、与成功成才一脉相承,重点高中生源优先选择政策便合法化了这种不公平教育的后果。
3.教育体系制度。在我国的法律法规层面,一直强调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体系。但在职业教育的发展实践中,在强调适应经济建设需要的目标下,一直将职业教育定位于以技能培养与就业准备为目标的就业教育,教育内容以就业技能培训为主,视“对口升学”为“异物”。为了加快我国的高等教育进程,缓解日益激烈的升学竞争,国家开始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但同时又通过政策把高等职业教育置于“等级”和“市场”的双重压力之下,使得本就末被社会广泛接受的职业教育处境进一步恶化。
(三)人才政策的学历化与职业教育声望的相对“低落”
在我国人力资源市场中,分为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又被分割成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互相之间流动极为困难,延伸到教育上就是造成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分流成为进入不同劳动力市场的分界线,成为不可逆转的社会分层的起点。在这种情况下,接受职业教育不可能成为大众的自觉选择。尤其是高级技工、熟练劳动者等,“在需要的时候是人才”,但在享受应有的待遇方面仍然处于尴尬的境地。目前的高技能人才短缺已成为近年来我国人才结构的一大“顽症”,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高级技工的收入仍然偏低,“高级技工年薪超过硕士”之说只不过是偶然的个别现象而已。国家尽管提出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的人才标准,但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新职员或在人才流动时,不是根据人的素质进行选拔,而是依据学历高低与学校的名气进行选择,不仅造成了人才的高消费,也加剧了社会对于高学历与名学校的非正常追求。也是造成职业教育边缘化的根源。
三、职业教育公平实现的途径与方法
(一)确立正确的职业教育价值观,明确人的主体地位。当前,在分析职业教育的意义时,听到的往往是社会需要、经济发展需要,很少提及人的发展需要,实际上,人的发展需要才是第一位的。在职业教育的质量评价中,人们往往更多地用一些社会标准来衡量,很少考虑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对人的个体差异关注不够,迎合了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 “学而优则仕”、“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的现象依旧突出,造成了对职业教育的歧视,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阻碍了现代经济社会的进步。从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目标看,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是最为密切的教育,它的经济价值是表层和外在的,社会价值则为核心价值,人的价值是职业教育最根本的价值。因此,社会应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和宣传,改变社会和人们歧视职业教育的现象,以人为本,注重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尊重人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尊重人性和人的教育权,使每个人的特性得以充分表达,使职业教育从根本上摆脱“次等教育”的尴尬地位。
(二)建立科学的职业教育理论基础,为职业教育公平奠定学科基础。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类型,除了遵循一般教育的规律之外,还具有自身特殊的规律。传统的职业教育沿用的是普通教育的理论基础,造成职业教育无特色、无地位的局面。职业技术教育应该以技术理论和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理论基础,前者是职业教育学科存在的基础,后者是职业教育个体发展的基础。有了这两个基础的支撑,职业教育的独特性必将得到进一步彰显,职业教育“无理论”的尴尬境地必将得到改变。
(三)加大教育制度创新力度,搭建职业教育平等的政策平台。制度的基本功能就是规范人类行为,而人类行为是知识、情感、意志、权益等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个国家的各种教育机构和教育规范体系构成其教育制度,具体内容主要是指教育基本制度、教育根本制度,教育具体制度三个方面。教育制度的创新和经济制度等的创新有较明显的区别,它的人文性特征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人性假设、目的和功能等方面,这也是教育的属性在教育制度中的体现。
职业教育制度创新的核心主要体现在对“人”的尊重和对教育公平的追求方面。在教育分流制度上,不仅要考虑整体教育的发展目标,更要尊重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品质、兴趣等,变“被迫”为“自主”;在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上不仅要考虑社会的人力资源需要,更要尊重学生就业与升学的教育选择,变“外在要求”为“内在需要”;在教育管理制度上,不仅要考虑规范和简便,更要尊重学生选择的多样与灵活,变统一为多样;在评价标准上不仅要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更要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变“补充”为“独立”。只有这样,才能为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
(四)强化教学领域的各项改革,把以人为本由理念转化为行动。随着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职业教育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之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化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职业教育的改革一是要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坚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办学,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产品的开发和管理,引导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实现从传统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二是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目前国际职业教育通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加强了学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环节,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具有较好的效果。三是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新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引起了职业教育组织形式和教学指导原则的本质性变革,职业教育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职业教育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多彩,模拟教学、网络教学、项目教学等形式逐步进入课堂。
参考文献:
[1]宋宁娜.教育平等、教育公平与社会进步[j].苏州大学学报,2004(3).
职业教育类核心范文6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能本性;人本性;契合点;核心能力
培养目标的不同,是教育类型不同的第一标志。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如何正确把握和有效落实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关系到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的特质
职业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获得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技能的教育。职业导向、能力本位是职业教育的特质。
举办职业教育,首先是由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类型决定的。职业教育不是以培养学术型人才或工程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而是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己任的教育。此类人才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或工作现场从事直接操作,使设计、规划、决策变成产品或服务;他们应当具备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操作技能,具备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现场突发性问题的应变能力等。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总量需求越来越大、层次要求越来越高,从而推动着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层次的提高。有人认为,大学严格地讲只有两大类:一类是学术型、研究型的,它的服务指向是推动科学进步;一类是技术型、技能型的,它的服务指向是推动科学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可见,教育的分类,归根结底是由社会分工决定的。
举办职业教育,其次是由人类不同类型的智力特点决定的。现代心理学研究证实:以智愚来品鉴人类智力高下的传统观念,以智商(iq)作为度量人们智能高下唯一标准的“iq式思维”,以及在个体特质是同一的、标准的因而是可以定量描述的假设基础上开展的智力测验等观念和做法,不但忽视了人类智力类型的多元性、多样性,而且合理化、固化了以单一课程、教法以及以“标准化测验”来衡量所有学生的“制式”教育模式,造成许多具有其他方面天赋与才能的学生被贬抑和忽视。我国职业教育研究专家姜大源教授综合有关研究成果,进一步将个体的智能类型分为两大类:一类偏重于或擅长于抽象思维,即逻辑思维,一类偏重于或擅长于形象思维,即具体思维;认为世界上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人大概占60%~70%,以逻辑思维为主的人只占30%~40%;而思维的类型不同,智力的类型也因之不同——智能无高下,类型有区别。对以抽象思维为主的人,应当施以学科体系的教育即普通教育,使之在掌握某一领域(学科)陈述性知识(关于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知识)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去探究、发展某一领域的陈述性知识;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人,应当施以行动体系的教育即职业教育,使之在掌握某一工作领域过程性知识(包括经验的知识——怎样做的知识和策略的知识——怎样做更好的知识)的基础之上,去完成某一工作领域的操作性任务。总之,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分立由人类智能结构和智能类型的分野而不是智力的高下决定的,职业教育是促进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另类智力特点的青少年成才的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分类是由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决定的。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是世界职业教育的共识。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文化交融化、竞争国际化的21世纪,知识经济高速发展,新科技革命层出不穷,人们的职业生存和生活方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人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成为最重要的财富来源和发展动力。“能力本位社会已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强调人的能力建设已为政府和社会所共识。”[2]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cbt、北美的cbe等,都是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职业导向,能力本位”的基本准则决定了职业教育应当是操作性、应用性、实践性最强的教育体系,它在教学模式、课程设计、教材编写、课堂组织、教学方法和评价考核方式等方面,应当与普通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同时,由于职业教育更加贴近生产实际,更加贴近劳动力市场需求,因此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感受更为强烈,改革的动力更为强劲。因此,有人认为,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很可能是冲击我国整个僵化教育体制的突破口;职业教育培训改革的成功,有可能破解我国教育的整个迷局。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现象并存的事实证明,“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以人为本:职业教育必须高扬的另一面大旗
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己任的职业教育,并不意味着它可以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它同样必须高扬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大旗。之所以必须如此,首先是由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素质需求决定的。各类人才招聘会透露的信息表明,对企事业单位来说,从重学历到重能力、重职业道德和健康价值观,已成为其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对职业人才来说,以职业核心能力为主体、以健康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为内核的综合素质,是其求职竞争的重要条件、入职发展的基本动因、晋职成功的内核所在。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归根到底又是由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工作性质的变革决定的:职业种类的结构性调整和岗位工作内容的提升性变革,使当前多数工作的完成主要不是依靠从业人员娴熟的技能,而是依靠他们宽厚的理论和知识基础,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创造等能力,以及职业忠诚、责任感、阳光心态、专业进取、团队协作、职业规范等职业道德和价值观。这就意味着传统的仅仅培养掌握单一专业技能的教育目标,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立足于职业人才的全面发展,强化综合素质的养成,已经成为知识经济社会的现实要求,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趋势;工具主义的教育观必须转变为“以人为本”的发展教育观。
其次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最终目的的需要。根据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两个不同概念,两者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的具有终极性,是确定教育目标的指导思想,而教育目标则是教育活动的具体努力方向,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教育目的论是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的辩证统一论,它克服了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片面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将全面发展思想纳入党的教育方针,是对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我国《职业教育法》第四条也明确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可见,职业教育的目标在国家意志的层面也应当是立体的、综合性的,而不是面型的、线型的,是用全面发展的视野去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作为一种人力资本的投资,职业教育既要着眼于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更要追求实现社会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例如如何有教养地度过闲暇时间,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因此,不能忽略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对人的一生全面发展的深层意义。近20年来,世界发达国家的教育模式正逐步从为经济增长服务转移到为人的发展服务上来,主要特点就是从偏重知识、智能的教育到注重年轻一代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按照我国主流的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是个属概念、大概念或上位概念,知识和能力则是种概念、小概念或下位概念,是素质中的具体内容。“能力和素质相比,素质更根本。素质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素质的表现,能力的大小是由素质的高低决定的。有了较高的素质,就会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表现出较强的适应力和创造力。”素质既包括知识和能力,还包括一个人的态度即价值观。素质作为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相对持久地影响和左右着人对待外界(自然、社会、他人)和自身的态度,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往往只解决如何做事,而提高素质则更多地解决如何做人。况且,能力具有个体性特征——人的能力与人同在,而人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的主体。作为生产要素的人,其思想、情感、职业意识、态度和价值观,必将对他掌握和发挥能力产生重要影响——如何做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如何做事。可见,职业教育高扬以人为本的大旗,也是由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决定的。
三、培养职业核心能力:连接能本性与人本性的契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