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客家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客家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1
1、闽西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现状
1.1客家文化主要内容。(1)建筑文化历史上闽西客家将中原汉族的建筑艺术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建造了大批风格独特并影响深远的建筑物,为世人留下了一批珍贵的文化遗产。第一,永定土楼。永定土楼种类多达30多种,著名的方楼4000多座,最古老的距今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第二,连城屋桥,又称阴桥,是指一般桥梁上再构架亭台等以供行人遮阳避雨,其中老少皆知的是云龙桥和永隆桥。第三,培田古名居。它以“九厅十八井”为基本特征,组成一个连片成群,规模宏大,设计精美的古民居建筑群落,是建筑工艺与科技的完美结合[1]。(2)节俗文化闽西客家节俗文化丰富多彩,其中最壮观的是连城正月十五日的”游大龙”和”走古事”。所谓”游大龙”是以每姓一龙进行的竞技娱乐活动,其龙由一节高二米、长四米的竹编纸糊龙身组成,龙首与龙尾还各长六、七米,制作按一家一节分配,所以大姓村制作的龙往往有一百多节,长四、五百米,因而素有”连城大龙甲天下”之称。至于”走古事”,则是每台由一孩童装扮成古人古事的担架,由青壮年肩扛护送竞跑。近年来,每年元宵时节都有不少中外游客为此特前往连城观赏,甚至被媒体誉为”山区的狂欢节”[1]。(3)婚丧文化闽西客家人相对比较保守,因此在婚丧嫁娶方面始终传承着老祖宗的文化,继承发扬了底蕴深厚和风格独特的婚丧文化。婚嫁方面,客家人保留了“六礼仪式”。在丧葬方面,保留“捡骨头”程序,即在死者安葬后两年左右,挖开坟墓,按照人体结构把骨头捡到金翁里,后人从此祭拜金翁[1]。1.2客家文化旅游发展现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客家文化旅游逐渐受到了旅游界的亲睐,于是便有了客家文化研究热潮的产生。由于开发时间较晚,难度较大,客家文化旅游总体处于粗放模式。首先,客家文化旅游发展主要局限于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资源由于市场和技术等原因几乎没有得到恰当的开发。其中,发展较好的物质文化资源主要有永定土楼,连城冠豸山等。其次,客家文化旅游的发展主要局限于闽西客家地区,规模较小,缺乏跨区域协同发展的能力。闽粤赣都是客家文化的繁衍地,但是目前的旅游发展都比较单一,不仅没有形成必要的合作,反而在一些“客都”的称号上存在争议。最后,客家文化旅游的知名度不高,宣传力度太小。相比闽东和闽南旅游,闽西客家文化旅游发展相对落后,直到近几年,闽西才意识到旅游宣传问题,逐渐开始向闽南、闽东以及其他旅游强省学习与媒体网络和各大旅游企业合作宣传与发展。同时,因政府对文化旅游的重视,不仅在保护和传承文化上有所行动,在交通方面也逐年得到改善,这对客家文化旅游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2、旅游开发对客家文化保护的影响
2.1积极影响。(1)提供资金保障文化旅游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就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旅游开发为客家文化的保护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旅游开发带来的直接经济收益,如门票;第二,旅游开发吸引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从而投入相应的文化保护资金;第三,旅游开发提升了客家有识之士的民族认同感,为客家文化的保护吸引了民间资本。(2)稳定传承队伍由于闽西地处山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绝大部分中青年纷纷进城务工。随着时展,人们逐渐遗弃传统的客家竹编、木雕和建筑工匠技术,除一些年过花甲的老人外,几乎没有年轻人掌握客家技艺文化。旅游开发带来的经济效应,为客家人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留住了客家中青年扎根故乡的脚步。另外,随着客家技艺文化旅游的发展,在竹编、木雕和建筑等方面都有了崭新的传承队伍。(3)实现文化新生文化是一种静态的存在,旅游开发为文化活灵活现展示提供了舞台,不仅赋予文化生命,还在表演中使文化得以升华。旅游开发促进了闽西木偶戏的传承,并在为游客展示的过程中,通过木偶戏推崇的“孝道”、“尊老爱幼”和“诚信做人”等内容进一步升华了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特色,从而赋予文化新的生命力。(4)增强保护意识客家文化是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旅游者对客家竹编技艺、木偶戏的欣赏、赞叹,唤起了当地人对自己母文化的自豪感,唤醒了当地居民保护与传承客家文化的自觉意识[2]。另外,保存完好的客家文化为客家人带来的旅游经济收入为更好地保护文化提供了直接动力,进一步增强了客家人的文化保护意识。2.2消极影响。(1)破坏文化环境和景观文化旅游开发促进了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但为了短期发展旅游经济和迎合游客需求而过度开发文化资源,不仅破坏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还对文化景观的原真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文化景区附近是文化景观和环境破坏高发地区,为了扩大住宿、餐饮和娱乐等规模,当地居民肆意把充满情怀的客家特色建筑改造成冰冷的钢筋水泥房,虽然短期获得了游客数量,但却永远地失去了地方文化特性。(2)破坏文化原真性旅游开发提高了人们对客家文化收集和挖掘的积极性,而旅游产业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则提高了当地的商业化程度。为了追逐商业价值,盲目迎合游客的趣味而不惜扭曲文化的本来面貌,导致许多优秀文化失真。甚至有些企业为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旅游开发中一些民俗如客家婚嫁习俗里的“哭嫁”被夸张改造成舞台喜剧,虚假的表演不仅流失文化内涵,还破坏客家文化的真实性[3]。
3、旅游开发与客家文化保护的对策研究
3.1加强保护,完善法规。根据国务院“保护为主、拯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在旅游开发中,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加强对客家文化的保护,尤其是客家建筑景观文化。政府部门应该完善文化保护的相关条例规定,严格控制环境容量,鼓励保护传承文化的优良作风,严惩破坏文化环境和景观的不良行为。3.2加强教育,提高意识。旅游是一项多元性的活动,从开发到消费主要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有社区居民、游客、管理部门和旅游从业人员。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保护好文化就是保护了旅游吸引物,也就是保障了利益主体的利益[4]。为了确保对文化的实质性保护,必须加强对旅游活动的核心人员的教育,促使他们在意识上和行动上都做到文化保护与传承。3.3尊重文化,科学开发。文化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客观规律性,在旅游开发中,应该遵循文化发展客观规律,科学开发。为了避免文化失真,可以在旅游开发中科学采用文化旅游产品生活化的方式。即尊重当地文化,尊重文化传承主体,让当地人将文化体现出来,成为文化旅游的真实演员[5]。为展示客家婚嫁文化,可以在景区布置上注入客家婚嫁文化元素,并与婚礼相关产业展开合作,定期在旅游景区对新人举行公益的接亲、送亲和拜堂的婚礼仪式。在确认婚礼时间后,积极做好宣传工作,以便游客按时到来。这一方式既经济又真实,科学展示了客家婚俗文化,增加景区文化氛围。
作者:杨满妹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
参考文献:
[1]佚名.闽西客家文化概说[EB/OL].,2017.3.
[2]张瑛,高云.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行政管理研究——以云南民族歌舞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06(4):81.
[3]张晓萍.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人类学透视[J].思想战线,2002,(1):34.
客家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2
关键词:傩戏;钦州;跳岭头;艺术特征
“跳岭头”文化是广西钦州市最具地方特色和文化价值的文化形态之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研究价值。研究“跳岭头”的艺术形式、艺术特征,有助于对这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增强发展活力。
一、钦州傩戏“跳岭头”概述
(一)“跳岭头”的发展历史
傩戏是一种以戴面具驱鬼逐疫的形式出现的汉族传统祭祀活动,约形成于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的商周时期,在《诗经》、《周礼》等古籍中多有记载。“跳岭头”属于汉族傩戏的一种,融合了傩仪、傩歌、傩舞、傩戏等一系列汉族“傩文化”,在数千年的传承发展中,逐渐从媚神、娱神为主的祭祀性舞蹈演变为以娱人为主的带有祭祀目的民俗歌舞。
“跳岭头”又称为岭头节、看岭头、傩舞、颂鼓、跳鬼僮,是村民们为祛邪避灾、祈求丰收而举办的一种以唱跳形式为主的祭祀表演活动,寄托着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现主要分布在钦州市各县区客家人聚居的乡镇村屯。明朝嘉靖《钦州志》(1534年)有“八月中秋假名祭报,扮鬼神于岭头跳舞,谓之跳岭头”的描述,是钦州跳岭头的最早文献记载,但从分布区域推断,“跳岭头”有可能是在1500多年前,跟随客家先民的迁徙而从中原传入广西北部湾地区,并逐渐发展演变而成。“跳岭头”文化传承了古代中原汉民族傩文化的优秀传统,并吸收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优秀文化习俗,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古老傩文化和百越文化的遗存,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2006年,“跳岭头”被确认为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4年,“钦州跳岭头”获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
(二)“跳岭头”的表演形式
“跳岭头”一般在每年农历八至十月间,在村边的山坡上举办,由村屯的“蜂头队”负责组织,由“岭头队”作歌舞表演。为避免请不到“岭头队”,各村都有自己固定的活动日期,大多都会错开。
“领头队”的人数20到30人不等,表演祭祀舞蹈的舞师都身着戏服,头戴面具,手持刀、斧、剑、戟、棍等道具。“跳岭头”表演一般头天下午开始,到第二天上午结束,有详细固定流程,大致可分为三大项:一是安坛开光,主要活动有设神坛、立神位、请神、敬神、驱魔等;二是歌舞娱乐,这是“跳岭头”表演的主要部分,岭头队依次表演“跳三师”、“跳师郎”、“跳忠相”、“跳四帅”、“跳仙姑”等舞段,每跳完一个舞段,唱师就穿插歌唱一段人物故事,每段故事都相对独立完整,表演时有“歌时不舞,舞时不歌”的特点;三是收妖封坛,跳“灭妖精”、“赶龙船”等舞段,到江边焚烧装有妖精的纸糊的龙船,昭示吉祥安康。
古时的“跳岭头”主要以驱鬼除邪和祭祀祈福为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已演变为民间娱乐活动,祭祀活动渐淡,娱乐气氛渐浓。
图1 “跳四帅”人物造型
二、“跳岭头”的艺术特征
(一)音乐特征
1.调式特征:“跳岭头”的音乐非常的朴实简单,音阶几乎都是建立在“6123”(羽、宫、商、角)四音列的基础上,但偶尔也会出现“5”(徵音)和偏音“7”(变宫)。音程关系主要是以大二度和小三度为主,纯四度和纯五度出现的较少,所以旋律都较平稳,很少有大的起伏。如《灭妖精》的简谱,是D羽调式的音乐,主要音阶都是“6123”。
图2 《灭妖精》部分简谱
2.节奏特征:“跳岭头”的音乐节拍几乎都是 2/4 拍,节奏组合都较简单,大都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为基础,偶尔会出现三连音和弱起。不同乐器的演奏者们经常在统一节拍下演奏出多重节奏。
3.唱格特点:叙述角色事迹、故事情节的叫“唱格”,每一个唱格实际上是一首叙事民歌。常见的“唱格”有《开坛格》、《三师格》、《五雷格》、《白米三姑格》、《亚头格》、《六娘格》、《九郎格》等。唱格的语言大都口语化,通常运用比兴、比喻、对比、排比、谐音等修辞手法形象表意,譬如《开坛格》的唱词“斑鸠树上叫咕咕,鸦雀地上叫啾啾,斑鸠有钱花衫领,鸦雀无钱补膊头”,以鸟雀形态喻指穷富不匀的社会状况。由于都是用方言演唱,各地的曲调略有差异,唱腔也有所变化,例如浦北县西南部与东北部就有区别,前者浑厚少拖腔,后者悠扬多托腔。
(二)舞蹈特点
“跳岭头”舞蹈形式多样,内涵丰富,风格古朴粗犷,动作简朴有力,以拟兽舞和跳神舞居多,颇具地方特色。基本特征有如下几点:(1)立则蹲:即舞姿多保持站立姿势,站立时呈八字步,双膝略下蹲;(2)动则颤:即动作中贯穿着双膝颤动的规律;(3)含胸顺拐跳踏转:即舞者的基本姿态是含胸,四肢的配合常出F顺手顺脚的姿态,腿部动作贯穿着先跳后踏的舞姿;(4)山字手:即双臂的基本姿态是“蛙手形”,与上身躯干形成“山”字形;(5)“踮跟步”,即舞者的基本步伐是踮起脚跟跑的碎步。
图3山字手图4踮跟步
(三)道具特点
1.乐器特点:“跳岭头”伴奏乐器主要有蜂鼓、山钟、三丁鼓、傩锣等。蜂鼓也称为象鼓、两头鼓,在整个舞蹈中起着指挥的作用,用陶土烧制而成,长约60厘米,两头粗中段细,一端呈喇叭状,另一端如半圆球状,两头用山羊皮做鼓面;山钟是个小铜锣,固定于蜂鼓中央,演奏者将鼓置放腿上,左手拍击鼓面,右手持棒敲打山钟;三丁鼓也是指挥整个“跳岭头”表演的主奏乐器,用大木刳空为鼓桶,以小牛皮或羊皮蒙钉为鼓面,敲击时发生“咚咚”声;傩锣即铜锣,也称为“武锣”、“高边锣”,锣面为直径约两尺的正圆形,边沿比中间突出三四寸,以阵仗形式伴奏,主要用于为人物出场做伴奏;小马锣与傩锣作用相似,但直径更小,只有五或六英寸。
图5蜂鼓图6三丁鼓
图7傩锣图8小马锣
2.面具特点:面具俗称“鬼面壳”,用木头手工刻制而成,手法夸张造型质朴,依不同的形象作不同配色,人物形象神态各异、性格特征鲜明。不同面具分别由扮演不同角色的舞蹈表演者佩戴,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文神面具,造型或清秀端庄,或笑容可掬,线条流畅精细,配色以粉红、土黄、赤红常见;二是武神面具,造型或威武轩昂,或狰狞勇猛,常见特征有爆眼、红眼、黑脸、三目、撩牙、鼓腮等,大多形象奇异,令人望而生畏,线条刚劲粗犷,配色以土红、白、黑为主;三是小鬼类面具,形态丑陋,神态滑稽,常见特征有秃头、凸额、独眼、歪脸鼻等,线条多变,配色多为蓝、土黄、红、白等。
图9文神面具
图10武神面具
图11小鬼类面具
三、对“跳岭头”发展的思考
笔者通过与当地民间艺人和村民的交流了解到,“跳岭头”目前存在着一些发展问题:一是表演团队老龄化。村屯里的年轻人,很多都长期在外工作,而且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不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和传承,领头节的表演师傅和服饰道具的手艺人出现了逐渐老龄化的趋势;二是歌舞节目缺乏创新。“跳岭头”作为一种祭祀祈福的表演活动,表演内容传承自古代的神鬼故事,表演内容和形式都相对固定,不易被年轻一代接受,节目每年都一样,很多村民觉得看过后就不愿再看了,唱词也多采用当地方言,不利于广泛传播;三是缺乏商I运营。“跳岭头”虽然被确定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不能仅靠政府宣传和保护,要适应时展,引入商业运营,发挥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增强文化发展的活力。
对于当前存在的问题的建议:一是政府部门通过鼓励和帮扶,在音乐、舞蹈、道具制作等方面分别培养并认定新一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对传承人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并由各传承人组成“岭头队”;二是创新表演内容。一方面要挖掘和传承好跳岭头原本的文化形态,另一方面要根据跳岭头的音乐、舞蹈等方面的艺术特征,改编或创作新的歌舞节目,融入新的时代主题和故事情节,以适应时展和当代审美需求;三是将跳岭头文化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政府鼓励和安排传承人在市内外举办的一些歌舞活动中作表演,在市内一些旅游景区和发展乡村旅游的村屯,举办“跳岭头”歌舞表演,供游客欣赏,充分发挥文化的经济价值,盘活文化艺术自身发展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林炜.可爱的钦州[M].沈阳:沈阳市第二印刷产,1991:92.
[2]周开日,李智.钦州市志.文化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1128.
[3]苏宏发.民间风情[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115.
[4]龙兴智.浦北县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703.
客家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3
沙县肩膀戏俗称肩头坪。据《沙县志》和肩膀戏发源地凤岗办事处编撰的《凤岗镇志》记载,在清朝宣统年间,闽中沙县商贸繁荣,戏曲兴旺,民间戏剧十分活跃,民间戏班纷至沓来竞相搭台演出。由于搭台费时间费人工,又受到场地的限制,当时的民间艺人连细狗别出心裁,想出以人的肩膀当做戏台演戏,即简单又可以不与人争地,可以走街串巷表演,省时省钱,这一创举立即受到群众的欢迎,也以此举赢得了各戏班的纷纷效仿,该表演形式得以延续。
首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的沙县肩膀戏,是3至6岁小孩子站在大人的肩膀上表演,小孩子负责唱腔、面部表情和手部动作,大人则负责台位变换的腿部动作。小孩子原本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平时又训练有素,站在大人肩上不仅不怯场,而且唱起来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演起来惟妙惟肖。大人则或跑或跳或碎步或弓步或垫步等。根据剧情需要,与肩上小孩子巧妙配合,上下默契,浑然一体。沙县肩膀戏,是全国别具一格的民间传统艺术。演技奇特,唱腔动听,兼容各调,场地不拘,素有“肩膀上的民间艺术奇葩”之美称。2001年下半年,沙县肩膀戏剧团带着《猪八戒巡山》等新剧目,参加了中国第五届民间艺术节,荣获金奖。
肩膀戏之所以是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目前还没有申请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因为它起初没有“三个独立”:独立唱腔,独立语言,以及独立表演程式。肩膀戏中起初使用的段子大多是其他戏种中的经典,如《小放牛》是河北的民歌,在沙县把它改良作为了肩膀戏的一个经典节目。由于肩膀戏起初的发展资金来源于祠堂庙宇的捐赠,而随着社会进步,城市规划建设,很多祠堂庙宇已经被拆除,肩膀戏最初的经济来源已经消失,肩膀戏的发展资金不足,现在依靠的是政府的资助补贴与支持。另一方面,由于肩膀戏的底座,也就是大人,并不是专业的肩膀戏演员,他们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由于兴趣和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来参演肩膀戏,所花的时间和精力,肩膀戏传承文化保护中心要给予补贴。另外,小孩子参演肩膀戏,年龄要在3至6岁之间,而这期间只有经过严格选拔,例如小孩子站在大人肩膀上是否胆怯、眼神是否灵活、手部动作是否协调、台词是否可以背下来、表演是否到位等一系列问题,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小演员的同时也是他们将要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年龄,由于年龄过大身高和体重的改变使得他们在进入小学之后不可再继续参演肩膀戏,所以小演员的演出生命是非常短暂的。由于底座来自各行各界,他们拥有各自的工作,因此参与肩膀戏演出的排练时间很少,跟小演员配合的时间更加短暂,大多只有利用晚上,而孩子们大多精力不够旺盛,晚上容易犯困,所以排练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老艺人年事已高,面对传承问题,我们要多加考虑。
客家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4
关键字:全球化;现代建筑;地域建筑;建筑文化;民族性
一前言
从人类居住历史的发展来看,人们在本地区生活过程中,有意识地创造并美化居住环境,并通过总结经验并不断的创新,而慢慢形成了建筑科学,所以建筑反映的既是一门技术,同时也体现了文化,尤其是地域文化。通观世界各地,建筑往往是地域文化的主要载体,而文化则成为这些建筑的灵魂。建筑是某个地区的文化产物,它的形体及功能布局是有当地明显的地域性的,只有具体的地区的建筑,它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中,受到所在地区的历史、地理气候条件、具体的地形条件、自然条件所影响。
二全球化对地域建筑的影响
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日益凸现的新现象,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已涉及到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全球化的现象,是人类的一大进步,但是它也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又起了某种破坏作用。在全球化已然成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今天,如何对待各地的传统文化,当然也包括传统建筑文化,已再一次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面对全球文化与地域文化关系,是我们必须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前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长帕金森认为:“全世界有一个很大的危险,我们的城镇正在趋向同一个模样,这是很遗憾的,因为我们生活中许多乐趣来自多样化和地方特色。”
所谓建筑的“地域性”, 是着眼于特定的地点与文化,关心日常生活与真实且熟悉的生活轨迹,并致力将建筑和其所处的社会,维持一个紧密与持续性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地域主义试图从经验里学习,借此达到修补,细心琢磨、接纳、排斥、调整与响应当地特色,地方历史、地理、人性价值、经济、传统、科技以及文化生活等这些可使人有身历其境的真实情况都是地域主义的来源”。地域性通常表现在建筑的外在形式上,但是同时应该更多地是反映在文化的价值取向及内涵上,地方文化才是建筑的灵魂及精神,而对一个城市来说,这个地区的地域文化就是这个城市建筑的灵魂。在这个地区的生活活动,必然是有着其独特的风俗习惯及人文历史的,只有将这些地域文化反映在城市建筑之中,城市的建设才会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味道。
三地域建筑的再生
现代建筑第一代大师阿尔瓦•阿尔托,在遵循现代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就创造出了属于芬兰的、独特的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现代主义建筑,如沃尔夫斯堡文化中心、纽约国际博览会芬兰馆等,他的设计思想就是追求现代建筑的民族化和人情化。在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著名城市学家和史论家刘易斯•芒福德就曾对地域建筑传统的消退提出自己的见解,他推荐了美国加州海湾与新英格兰地区的地域建筑。这个行为也带动了一些美国建筑师提出应根据美国当地的文化和自然条件发展自己的建筑文化。20世纪50年代,日本建筑师丹下健三设计了如香川县厅舍、东京代代木体育馆等这样一些属于日本地域文化的现代主义建筑。上世纪60年代,随着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出现,人们对建筑的历史性、关联性方面的研究也达到了新的高度。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在根据自己的经济社会条件,发掘自己的资源优势,也做出了出色的成绩。他的思想、理论、著作、作品等都体现了他的探索与创造,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建筑现代化过程开拓了新的道路。安藤忠雄的作品中,在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单纯、抽象、简洁的空间及造型,总渗透出一股浓烈的日本民族气息,同样地,他反对单调乏味的国际式建筑,致力于现代主义和地方主义的融合。
四对地域建筑的分析
地域建筑的保护、发展、创新,是需要建筑师在融入全球文化发展的同时,积极汲取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精华,发掘地方文化特色,体现对当地人文的关注,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融入传统的生活元素,在现代生活的内容中,创造出令当地人觉得认同的生活情感空间。这要求建筑师有着既广泛又深厚的文化素质修养,也要了解当代建筑发展的情况,以及当代建筑的发展趋势。方法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研究地域建筑空间的特色
地域概念依据现代地理学理论是一个得到历史认同的概念,并且它和行政区域划分相关。我国地缘辽阔,民族文化形式丰富,各地的气候特征差异较大,各地的建筑风格类型也各有特色,岭南地区的骑楼、陕西地区的窑洞、新疆地区的土生建筑、客家的土楼等等建筑类型都有其深厚的历史深度及文化特色。可以着力于如何发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创造出具有各地特色的地域建筑作品。地域建筑文化的发展应该是以区域经济和文化为基础,根据当地的地理和经济条件,对这些地区的地域传统建筑文化进行重点研究。
(2)尊重建筑所处的自然文化环境
建筑本身是需要在特定的地域环境、条件文化中,根据对建筑环境的深层本质与规律的理解,才能形成人-建筑-自然三者的有机结合。这个需要对本地自然文化环境进行深刻的理解,思考如何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如果不根据具体的环境进行创作,只能创造出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怪物。
(3)建立生态可持续发展观
事实上,地域建筑就是一种朴素的生态建筑。生态建筑的定义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则,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它领域相关因素间的关系,使其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结合体。建筑师如何将这些因素加以提炼,并用新的材料及技术来表达出来,就形成了具有地域性而又有生态形式的建筑形式,而它也在当地是得到认可的、可持续发展的。
(4)更新地域性建筑语言
传统的处理建筑材质特性的表现方式是地域建筑文化的基本语汇。在当地人长久的历史生活中所积累的建筑处理手法,有其现实性和科学性。这个需要建筑师在虚心向民间建筑学习过程中,学会如何充分利用建筑材质特性以及建筑因素,使建筑更加与地域环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对地域建筑文化的延续。
五 发展我国地域性建筑
随着全球化对中国的各个领域的冲击,其对中国的城市规划和建筑界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已不可避免。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经济得到了快速进步,城市建设所出现的大规模快速发展是任何时代、任何其它国家都无法与之相比的。然而在取得了惊人的变化和成就同时,在创作实践过程中,“民族性”与“现代性”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建筑师。从香山饭店、北京西客站,到后来的仿欧风建筑、后现代主义、国家大剧院,中国建筑在急功近利而又迷惑的状态下一步步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近年来,更加随着国外建筑师在我国参与设计的项目越来越多,我国建筑风貌与国外建筑风格越来越接近,各地的城市风貌也越来越趋于雷同,这种现象也慢慢地让我们感到忧虑。
在规划和建筑领域,我们一方面需要学习国际建筑界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也必须清楚认识到应该如何面对国际建筑文化的冲击,保护并发展中国的城市与建筑的特色。如何建立现代中国建筑的理论,设计出具有真正划时代意义的建筑,提高中国建筑、中国建筑师在世界建筑的地位,是摆在每一位中国建筑师和规划师面前的一项十分艰辛而又是十分迫切的任务。随着对目前的社会发展方式的反思和环境恶化所造成的代价的认识,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优秀传统建筑和地域建筑的保护的重要意义,尤其是随着当代地域建筑研究和创作活动的逐步深入,对如何处理好全球化与地域建筑文化的关系,是成为中国建筑“民族性”与“现代性”问题的发展和延续。
中国建筑界一直重点关注的日本当代建筑在传统向现代转化问题上比较成功,但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却有着较大的差异。在日本,新的建筑造型总是和理论一起出现,在传统问题上,日本建筑师往往更多强调从文化、哲学的意义上进行思考。但是在我国关于建筑造型和形态构成的理论研究却严重地缺乏,认为有关理论或基本思维方法的研究没有必要,也没有价值,只热衷于认为是实用性的东西。
在我国多年的建筑实践创作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建筑师,他们在地域建筑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们在建筑地域性创作实践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我国建筑师王澍就凭借着他的地域建筑特色,在刚过去的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评选活动中获胜,这标志着中国建筑界在建筑实践的努力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同时也说明了,地域建筑在日后的发展前景必定光明,然而如何在取得这个成就之后取得更大的成绩,这个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
六结语
客家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5
(佛山市置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佛山 528000)
摘要:本文通过对东莞蔡边村老人活动中心——钟氏福德堂设计方案及建筑空间理念分析,探讨岭南地域文化对于现代建筑创作理念的影响,以及传统岭南庭院特色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力求体现岭南传统建筑的地域性,使建筑与地域文化进行有机结合。
关键词 :岭南;建筑;庭院;地域性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4-0200-03
作者简介:陈兆峰(1973-),男,广东增城人,一级注册建筑师,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蔡边村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老年人口规模也随着总人口的增加而不断变大。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口的各种养老需求对蔡边村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此情形下,建设蔡边村老人活动中心对实现蔡边村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逐渐重视并大力发展老人文化休闲场所,这在大城市表现尤为突出。但是,从全国整体来看,在老人活动中心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主要体现在:设施的严重不足,周围环境考虑不周,直接影响了老年人的健身需求;老年活动中心外部空间环境对不同年龄段城市老人的需求关注不够,不同年龄层的城市老人其生理、心理特点是不一样的,反映在对活动内容的要求上也存在着差异。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突破了原有老年活动中心建筑设计,运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使得功能和造型相得益彰。
1 工程概况
东莞大朗蔡边村委会拟建一个集学习、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多功能老年人活动中心—钟氏福德堂,钟氏福德堂位于东莞大朗镇蔡边村,由原有钟氏祠堂、拟建福德堂、拟建连廊、围墙和门楼等围合成组团式庭院。
2 设计构思
2.1 设计背景 全球化的发展,人们生活、生产方式日趋相同,建筑风格也趋于一致,独特和个性愈显可贵。一种典型风格的形式,通常是和当地的人文因素和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又需有创作中的构思和造型的特点。风格虽然表现于形式,但风格具有艺术、文化、社会发展等深刻的内涵。在建筑设计历史上,不同的地域和人文环境,不同的功能需要,不同的风格和文化内涵,都有不同的建筑表现形式。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当地的建筑设计中,从而赋予建筑作品视觉愉悦感和文化内涵。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我们在设计蔡边村老人活动中心——钟氏福德堂时,吸取了岭南传统民居的建筑及布局特点、建筑装饰元素、园林造景等方面的精髓,探索一条建筑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方法。
2.2 岭南传统民居特点分析 岭南民居岭南民居包括广府民居、客家民居、潮汕民居、雷州民居、广西民居、海南民居等。但前三种数量多,影响大,风格明显,成为岭南民居的三大组成部分。广府民居是岭南地区广府民系主要居住形式的统称。广府地区大部分村落的民宅都是梳式布局,或者称平面网格布局。整个村落以一个巷子为中轴,民宅在巷子两侧,一个院落套一个院落。珠江三角洲民居的中、大型住宅,基本格局为“三间两廊所谓三间,即一列三间悬山顶房屋,明间为厅堂,两侧次间为居室。屋前天井,天井两旁为廊,此谓两廊。形成于清末的西关大屋岭南传统民居,以其独特的地域文化价值、鲜明的建筑特色、在中国丰富多彩的民居建筑中占有重要的重要地位。
2.3 岭南传统庭园空间分析 岭南庭园具有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风格,并受地理环境、自然气候和乡土文化的影响,造园构意新颖,布局平易开朗,在园林的总体布局、空间组织,建筑造型、色彩运用,叠石理水和花木配置方面逐渐形成自己的特点。空问是庭同艺术的主要表现主要内容之一,它通过划分、组合、联系、转接和过渡等手法来取得艺术效果对空间划分来说.要求是既隔又连、灵活通透、富于变化同时通过空间的形状、大小、开合、高低、明暗以及景物的疏密,使之产生一种连续的节奏感和协调的空问体系。岭南园林以清新旷达、素朴生动取胜。造园构意新颖,具有布局平易开朗、通透典雅、轻盈畅朗的岭南格调。
3 总平面设计
在总平面设计上,把蔡边村现有钟氏祠堂一同并入规划考虑。通过设立牌楼、围墙、连廊,把拟建建筑和现有钟氏祠堂围合成为一庭院。牌楼设在现有祠堂入口的一侧,围墙把两者连接起来,使牌楼与钟氏祠堂相互呼应,又不喧宾夺主,烘托出现有祠堂的夺目威严。通过牌楼进入庭院,一边是古朴风雅的祠堂,一边是林荫遮掩的连廊,前方的福德堂雕梁画栋,正映入眼帘,这样整个庭院虚实结合,建筑物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图1、图2)。
4 建筑设计
4.1 建筑平面设计 拟建建筑平面为长方形,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为七开间带前廊,符合岭南传统建筑以奇数为吉祥数字的习惯,室内布局满足活动中心的使用功能。入口设有前庭及一排柱廊,使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自然过渡,强调了建筑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图3)
4.2 建筑立面设计 立面风格立足于保持岭南传统建筑文化的基本特征,设计中沿用岭南传统建筑色彩,采用灰瓦、白墙、青砖的基本色调,主立面宽33.44米,符合中国传统建筑横向展开的特点,使人产生一种平稳和舒展的感觉。楼高两层,建筑物的中间、两侧、以及前庭分别采用不同高度,使之显得错落有致,轻快灵动。主入口处的前庭,使用尖山式歇山屋顶,单檐,翼稍翘飞而不过分夸张,有别于主体建筑,正脊为双凤朝阳脊。强调了入口,丰富了立面层次。正面一排柱廊,富有岭南特色,适合南方多雨炎热的天气。整个建筑立面注重色彩的配搭,房屋主体墙体使用青砖,朱红色的栏杆,形成淡雅的格调。同时,注重对细部的设计,如门窗嵌彩色玻璃,窗眉灰塑,木雕等,以增强建筑物立面的艺术效果。(图4、图5)
4.3 建筑细部及装饰设计 室外装饰并按岭南风格装饰元素,对山墙、翘角及其他细部特征等细部进行处理。屋顶的形式对建筑的立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体建筑均采用尖山式硬山,加上灰塑屋脊作为雕饰。中间屋顶正脊为二龙争珠脊,两侧为松鹤延年脊。灰塑工艺作为岭南传统建筑装饰工艺,立体感强,有着显著的岭南特征和民间美术艺术价值。山墙为锅耳风火墙,有着浓厚的岭南特色。这样屋顶的轮廓由直线和曲线巧妙组合起来,产生跃动的美感。建筑材料上,运用传统建筑材料如盖筒板瓦,菠萝格封檐板,更加能够体现了岭南传统建筑的特点。室内设计从传统民居的铺地、门窗、色彩等形式中选取符号进行装饰,力求从里到外都体现传统的岭南传统建筑特色。(图6、图7)
5 庭院设计
庭院设计紧密结合岭南建筑风格和形式,采用岭南庭院常用的前低后高构成方式,随着拾级而上的台阶,庭院逐步抬高,共分为三级平台,通往拟建建筑,强化了拟建建筑的地位和威严,也增强了庭院内的空间感。牌楼、围墙、连廊等建构筑物严格按岭南传统建筑形制、装饰细部进行设计,并通过园林绿化种植设计,把庭院功能和审美情趣有机地、完美地结合起来。(图8)
6 结语
在福德堂的创作过程中,通过借鉴岭南传统民居建筑及布局、建筑装饰、庭院空间、园林造景特色等设计元素,对福德堂建筑的总体布局、建筑形式、园林绿化等进行精心设计;工程建成后,有机地把见证着整条村子的历史变迁的蔡边钟氏宗祠古建筑与新建建筑融为一体,同时也较好地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将福德堂建成具有岭南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作品,是现代建筑设计如何传承和发扬岭南建筑文化的一次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学术委员会组编.浅谈地域文化在坦桑尼亚度假酒店室内外设计中的运用[A].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十年校庆学术论文集[C].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05:137.
客家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6
协同共治写就新格局
江门市管辖蓬江区、高新区(江海区)、新会区、开平市、台山市、鹤山市、台山市七个市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制约着各市区教育现代化推进的进程。但是由于侨乡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在政府顶层设计的基础上,政府与民众、社会、企业、学校等多元教育治理主体和谐地协同共治,形成了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乡贤广泛参与捐资助学的教育现代化发展新路子。
恩平市拥有众多海外华侨和热心家乡教育的社会贤达。这些海外侨胞非常支持教育现代化的建设,捐资助学时纷纷慷慨解囊。于是,一个个奖教奖学基金陆续成立,一笔笔捐款接连到账,一座座教W大楼拔地而起,一批批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逐渐投入使用……漂亮而又现代化的学校吸引着莘莘学子,他们不再背井离乡到外求学;宽敞明亮的图书馆座无虚席,孩子们尽情地在书海里徜徉。自开启“创强争先”以来,恩平市共投入教育建设经费6.5亿元,其中侨捐项目达1400多宗,捐出善款达2.3亿元。
在创新办学体制上,鹤山市有着丰富的经验:一是创新民办教育办学模式,由市资产办融资,鹤山一中输出品牌和管理,成功开办优质民办学校――鹤山市昆仑学校;利用闲置厂房和闲置校舍创办普惠性民办学校――雅瑶镇振华学校和共和镇黎明学校;二是探索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径,实施鹤山职校与雅图仕职校合作办学项目,推进鹤山市职业教育实训中心建设;三是实施鹤山一中与碧桂园学校师资交流项目,实现“1+1>2”的效应;四是实施沙坪街道联盟办学模式,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一体化发展。
县域教育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从管理走向治理,以教育治理现代化推动县域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实践探索,更要注重教育治理主体的责任担当,进而形成自身独有的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态。
2013年,新会区在江门市率先全面启动责任督学挂牌督导机制。2014年,新会建立督导经费保障机制,每年将督导责任区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且逐年提高,切实解决督学工作经费和培训经费问题。2014年2月,新会实现督导“三全”战略(即全面实施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覆盖全部中小学和幼儿园、挂牌督导涉及学校服务全过程)。全区有中小学校107所、幼儿园137所,共划分为13个责任区(其中,中小学校8个,学前教育5个),平均每名督学负责学校3.67间。各责任督学率先应用“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平台”,对规定的八项主要事项实施经常性督导,挂牌督导工作走向规范化、公开化、现代化。
蓬江区在办学模式上勇于改革创新,成立江门九中和潮连中心学校合作办学共同体、江华教育联盟、西区中小学协作办学联合体,推进合作办学模式改革,提高了区域均衡发展水平。
为推进优质资源共享,新会区尝试以名校带动弱校的形式,打通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共同发展通道。从2015年9月开始,新会区会城创新初级中学与河南初级中学结成首个合作办学共同体,共同实现了“三个优化”:教师作风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质量优化。
从2013年开始,开平市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开展合作,启动和实施了“推进区域学校特色建设,促进内涵发展”项目,由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专家组采取全面引领与试点学校重点指导相结合的原则,重点开展“学校特色建设规划与指导”,帮助各学校因地制宜制定学校的特色目标和实现途径。
教育优质化总揽全局
当前,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优质教育既指学校校舍、教育设施、现代教育技术等“硬件”的高水平,又指教育理念、课程教材、教师队伍、教育管理等“软件”的高水平;既有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大,又有优质教育内涵的开掘。
5年来,蓬江区中小学基建和校园改造工程总投资为4亿多元,其中新建扩建校舍的学校15所。2017年,全面启动江门教育“321工程”和区“十三五”期间新建学校任务,计划投入5.5亿元,通过PPP形式,扩建和新建6所学校,进一步扩大城区教育资源覆盖面。
高新区(江海区)近年投入1.3多亿元,新建了天鹅湾小学,新建、扩建了外海中心小学、礼乐中心小学、银泉小学、新民小学、蛲沸А⒗窭侄中、礼乐中学、麻园中学、华兴小学等9所学校的教学楼和体育馆、图书馆等。2015-2016年新增建筑面积35128.2平方米,新增学位3650个,学校的功能室、教学实验室仪器、现代化设备均按标准配置,达到标准化要求。
“十二五”期间,鹤山市教育经费总投入27亿元,年均增长17.7%,办学条件显著改善。2013-2015年,市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年增长率分别为38.29%、11.43%、12.97%。其中,投入超过4亿元,以超前的眼光,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沙坪实验中学和新沙坪中学。同时新建了沙坪六小,利用原城镇中学改建沙坪七小,扩建了沙坪楼冲小学、古劳龙溪小学、古劳连南小学等一批学校。此外,在用地紧张的情况下,仍旧在沙坪城区划拨24.3亩土地建设市特殊教育学校。
优质教育应追求全局的优化。教育发展要由数量增长、规模扩张转入质量提升、公平优质的新发展阶段,教育发展要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从“有书读、有学上”转向“读好书、上好学”。江门县域教育优质化不仅“硬实力”方面打得坚实,“软实力”也抓得厚实。
蓬江区的“名师工程”推进力度很大,全区已有19个名师工作室,其中,区级13个,省级6个,现在全区有106名教师参加学习培训。评为区级以上名师和学科带头人163人,骨干教师58人。高新区(江海区)积极探索教师交流改革模式,建立完善校长轮岗、教师交流机制,加大校长、教师交流力度。近年全区有367名教师进行了校际间交流,占教师总人数的34.27%;实施强师兴教工程,坚持外引内培,着力培养区域名校长名教师,建立了省、市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工作室5个,培养了区级以上名校长、名教师和学科带头人62名。
2016年,新会区与中国当代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数学会基础教育委员会、中国外语研究中心中小学英语研究中心共建全国语数英名师发展基地(新会中心),发展基地聘请的全国知名教育专家将深度介入新会课程安排、课堂教学、师资结构,凭借课程理论培训、课堂实践观摩对新会教学、科研进行手把手的指导,全面促进新会教师的专业发展,打造一批在江门乃至在全省有一席之位的教学专家。
台山市为了全面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制定了《台山市教师梯级培养计划实施意见》,启动实施了“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教育专家”四级培养计划。同时,市政府在财政资金较为紧张的情况下,仍然每年由财政预算600万教师专项培训经费,用于全市教师的学习培训。
教育信息化强力布局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教学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优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教育形态。教育信息化的特征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从教育技术层面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点是教育设备和教学手段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二是从教育理念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_放性、交互性、协作性与共享性。
江门教育信息化追求的是一个多元动态的过程,倾力打造教材媒体化、资源共享化、教研网络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等特性。
随着南方教育装备创新产业城落户蓬江区,为蓬江区以教育信息化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提供了优势。该区确立了“网络共建,数据同构,资源共享,特色发展”的发展思路,充分整合南方教育装备创新产业城、南方教育装备创新研究院及学校资源,构建及完善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评价体系。为深化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蓬江区实现10个100%(100%学校有计算机室、 100%学校有校园网、 100%学校有网站、 100%实现“校校通”、100%实现“班班通”、100%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平台、100%教师有办公电脑、100%学校与省市基教网互联、100%信息技术开课率、100%信息化办公)。电子白板班级覆盖率达92.5%,12所学校成为“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12年,蓬江区也成为广东省首批“以信息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验区”。2016年,蓬江区完成500M教育专网的建设,全区各公办学校的网络带宽已达500M或以上,班均带宽接入在10M以上,超过省教育现代化的标准,也是目前江门地区最高的。这为蓬江区教育信息化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了解,蓬江区还将进一步在教育大数据建设、教育资源共享及建设线上线下教育生态环境方面继续探索和完善。
“十二五”以来,新会区投入1.25亿元专项资金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成效显著。2015年,新会区有8所学校参加市智慧校园的试点工作,探索采取互联网+在线智慧教育技术,促进传统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与创新,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与应用。目前,新会区正在高标准推进“校校通”工程,对新会区教育专网进行全面提速升级。新会区将继续推进智慧教育建设,力争在两三年内建设 2 所省级智慧校园、3 个未来教室和6个智慧教育示范项目;并继续促进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
2017年2月,台山市新宁中学投入132万元把36个课室的投影式多媒体教学平台升级为86寸大屏的“交互智能化平板教学平台”,使学校在无纸化办公、资源共享、教育评价、教研分析和教育质量监控、家校互动和学生个性化学习、突出师生教学互动的智慧课堂等方面的应用提升了一个层次。
教育多样化谱写大局
教育的多样化是指教育思想、教育结构体系、办学模式、教学形式、评价标准等的多样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已经由单一走向多元,对教育服务的选择由被动走向主动,只有不断推进教育的多样化发展,才能真正呈现出县域教育现代化内涵的勃勃生机。
早在2012年,蓬江区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时,就已确立了“本立道生,止于至善”的核心文化理念和“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幸福奠基”的教育理念。5年来,两个理念在全区教育系统中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学校积极挖掘特色教育资源,全方位、多层次开展特色学校创建活动,特色育人的意识增强,特色教育的目标更加清晰,特色学校的质量层次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全区累计评审认定“特色学校”23所、“特色项目学校”34所。特色教育从最初的以活动类课程为主,逐步扩展到了学科课程、环境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提升到以办学理念为基础,把办学特色渗透到课程体系建设和教育教学管理中。
而在新会区,特色教育已从“创强”时期的“一校一特色”逐步走向“一镇一品牌”。如从崖门镇黄冲小学走出来的蔡李佛特色教育,今日已发展至全镇的武术特色教育;从大泽镇五和小学走出来的足球特色教育,今日已在全镇轰轰烈烈、有声有色地开展。获授首批“全国航天特色学校”的梁启超纪念中学(为广东省唯一一所航天特色学校)在平日的教学中融入了航天科技元素,去年又在包括中国人民大学附中、北京景山学校、北京航天中学在内的2102间学校中脱颖而出,获全国“神箭神舟杯”航天知识大赛决赛总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