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数学课堂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数学课堂现状范文1
一、课堂提问缺少科学性
1.问题笼统单调,不能揭示教材或学习活动中的实质矛盾。提问的设计要有启发性、创新性,为学生铺设思维通道,加速思维的进展。要了解学生的认识过程,注意防止负面影响。
2.问题不能照顾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高中生虽然较比初中时思维能力有所提高,但是对于抽象的概念性问题的理解能力还不够健全,提问的设计要选准问题的突破口,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要面向全体学生,针对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
3.问题反映的信息量不合理。“合理”的问题经过学生的思考是可以回答的。原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认为提问方法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远没有解决的教育学上的问题。他要求采用“教育上合理的提问方法”。如果提问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并且学生又不可能照搬课本上的答案,就可以认为,进行了“教育上合理”提问。
4.所提问题的指向不明确,模棱两可。例如,“观察这两列数列,你发现了什么特征?”这个问题显得含糊不清:究竟是问其中的每个数列各自的特征呢,还是这两个数列共同的特征?是问每个数列相邻两项之间的数量关系,还是指两个数列对应项之间的数量关系?是研究每个数列趋向无穷时的特征,还是考虑两个数列对应项之比当项数趋向无穷时的极限呢?令人无所适从。还比如,“看到此题,你能想到什么?”这样的提问,学生也不好回答。
二、课堂提问缺少艺术性
1.提问内容呆板,缺少趣味性。提问的设计要富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在思索答案时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知识。而受到时间、经验等的限制,我们教师很少能设计出精彩的提问,平时教学中也通常拿教材的引例,并不是教材的引例不好,只是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一定每一个引例都适合你的学生,况且很多学生在课前都做预习,这些对他们就失去了趣味性.
2.问题过于呆板、机械,缺少艺术性。实验证明,“应声虫”异口同声“是”或“不是”,收不到好的效果。从研究学生的心理着眼,像包装精美的商品能激发顾客的购买欲一样,在维持提问原意的前提下,对习题的形式和内容作适当的修正。在提问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触及学生情感和意志领域的情境,有意识的把学生引入一种解题的最佳心理状态。通过心理上的接受,达到提问情境与学生心理情境的共鸣和最佳融合。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发挥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智力潜能的超长发挥,使智力能力发挥最大效度,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原则。
三、忽视学生的课堂置疑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提问被认为是教师的专利,学生只能被动地回答问题,并接受教师的评价,然而这种模式已经不符合新课改对数学课堂提出的要求,生本教育的课堂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置疑,并提倡由学生自主解决,这样才是将学生的思维调动到极致,使他们获得更广泛的思考空间,这也是我们数学课堂应该追求的更高境界。
那么,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效果呢?
一、教给学生提问方法,提高问题质量
1、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著名教育家陈龙安教授极为重视“提问”的方法,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提问的技巧,可用10个词提问:假如、列举、比较、替代、除了、可能、想象、组合、类推,灵活运用这几种提问的方式,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就会能较好地提出问题。
2、教给学生质疑的途径。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怀疑权威,提出不同的见解。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是在预习中质疑。即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对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把它或作为自己进一步探索的问题,或在讨论中提出,作为集体研究的内容。
二是在教师讲课中质疑。不认同的问题,通过师生双向交流解决问题。在练习中对问题设置、解题思路、作答过程,甚至答案进行质疑。
三是当学生提不出问题时,教师可“抛砖引玉,设疑置问”。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有可能是学生对学习内容不够理解,不知从哪方面提问或从未有过机会,不敢提问,那么,教师就应巧妙地设问置疑,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向深入,激发学生进行有效参与。
二、创设情境,激发问题意识
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一定的问题刺激和思维碰撞条件,可以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激发问题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尽力创设问题情境,并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启发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努力解决问题,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利用教材,借助于多媒体,开展活动,联系生活,通过在课堂上再现生活情境,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发现问题。
三、经历问题情境,深挖学生的问题能力
一切创造都来源于问题的发现,学生通过积极思考,由已知信息延伸到未知领域,在知识的组合创新中,会提高他们的思维质量。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深挖学生的问题能力。
1、在学生提问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共同梳理提出的问题,提炼教学的核心问题,并以此作为探究的主线。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以独立自主或合作探索作为解决问题的主要形式,抓住教材和学生理解中的不确定因素,鼓励学生创造,充分展现思维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保护学生的创造权。
初中数学课堂现状范文2
多年的新课改,使我们农村教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现如今,农村已经真正的解决了“人人有书读”的问题,成效是明显的,但大部分家长已不再满足于这一标准,而是朝着更高的目标出发,农村的孩子上城里读书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 这就导致一些成绩不错的孩子离开了农村学校,在校生人数不仅急剧下降,所剩学生大部分也是基础较差的学生,一些家长也不是很重视教育孩子,还有很多学生父母在外打工,常年不在家中,陪伴孩子的只是那些老人,还有部分家长因离异等情况,单亲孩子不在少数,家庭教育几乎为零,个别家长素质不高,那些“学习无用论”经常萦绕在学生耳畔,毋庸置疑,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新课程在农村的改革.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往往都有这样的同感:讲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 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怪罪于老师,我认为也是不合理的.
一、教学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1. 农村学生基础差,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被动化. 我校是一所乡镇中学,许多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这些学生在课堂上总是心不在焉,课后作业马虎甚至不做. 这样导致班级学习风气极差,一些稍微好的一些学生受其影响,也缺少了学习的斗志,班级一片负能量.
2. 家长教育意识淡薄,对孩子监管不到位. 据调查,大多数学生属于留守儿童,回家后缺少监督,学习不自觉,基本不复习. 即便一些家长在孩子身边,他们中大多也是中学水平,甚至念到初一就辍学就业,没有辅导能力,孩子即便写作业也是糊弄家长.
3. 求知欲不强,受周边社会环境的感染及影视媒体的影响,相当部分的学生缺乏忧患意识,缺乏竞争意识,整天迷恋网络游戏,学生的学习几乎只能靠教师,家长的作用微乎其微,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
4. 学生学习方法落后,缺乏科学的学习习惯. 根据调查了解,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升中学后仍然沿用小学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由于学习科目多、时间紧任务重,学生很难适应. 大多数学生解题时不遵循步骤,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过程缺乏逻辑性,对知识不会灵活运用,对方法不会归纳总结.
5. 对学生评价观念落后,过分关注考试成绩. 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深远影响,教师对那些尖子学生严格要求,重视成绩,而对那些后进生则较为轻视,只要不影响大局,得过且过,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间接造成教学活动重心的偏移,最终势必影响数学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二、措施及对策
1. 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农村中学的学生,自小生活在农村,见识少、知识面窄,所学知识均为书本知识,对于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一无所知. 所以,他们认为所学知识对自己的将来没有什么用途. 针对这一系列阻碍学生学习的客观条件,我们教师有责任、有义务与家长互通,首先教育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思想,不断往孩子内心注入正能量,让家长和老师共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2. 不断通过感恩教育,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斗志
感恩,说明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有着正确的认识;报恩,则是在正确认识之下产生的一种责任感. 如果学生没有感恩和报恩,很难想象一个社会能够进步. 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让学生表演节目的同时,体会父母的不易,让学生真正懂得感恩,也可以让学生多听一些关于父爱母爱的视频歌曲,不断感化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斗志. 在感恩的氛围中,学生会认真务实的从最小的一件事做起;在感恩的氛围中,学生自发的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感恩的氛围中,学生正视错误,互相帮助;在感恩的氛围中,学生会逐渐找到学习的乐趣.
3. 充分利用新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数学在学生心中是那么的枯燥,除了繁琐的计算就是复杂的应用题,学生一谈到数学就望而却步,而七年级数学上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和具体模型开辟了初中数学的一片新天地,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本章通过展一展、折一折、截一截等活动,避开了教学的难点,消除了学生对中学数学的畏难心理,更有利于激发其学习兴趣,充分体现了新课改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上好这部分内容,将影响学生对数学的看法.
4. 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培养科学的学习习惯
据了解,不少学生由于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成绩差,从而对数学产生畏惧或焦虑不安,甚至丧失信心. 如今大部分农村家庭也有了电脑,如何很好的利用电脑进行学习,教师和家长的监督指导尤为重要,因此,在方法上教师要指导学生合理有效地利用学习资源,特别是网络资源.
5. 通过“课题学习”,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课题学习”的教学可以弥补数学学科实践能力的不足,加强实践环节重视数学思维的训练,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虽然当前农村初中数学课题学习面临师生经验有限、资源缺乏等困境,但是一些较为简单的课题还是可以研究的.
【参考文献】
[1]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2]姚利民.有效教学论:理论与策略[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3]张河源.新课标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初探[J].新课程(教师版),2006(6).
初中数学课堂现状范文3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3-0402-02
1 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的总体认识
目前,新课程理念已逐步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都能够认识到: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死背公式、概念,机械重复的现象很少了;改变了过去只把学生当作观众,既没有沟通也没有交往互动的现象;老师由过去课堂上只注重训练转变为现在注重引导学生发展。老师不只是传授知识,更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老师都比较注重情景的创设。课堂上突出了以学生为本位的思想,还能注意到小组合作学习。以及将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课堂教学中也存在着不少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和重视。
2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2.1 课堂上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待加强。课堂上教师虽然意识到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过程的重要性,但往往心理上还不能完全放下来,主要是因怕时间不够,习题讲少了影响成绩,而匆匆走过场的现象还比较多。
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获取结论,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获得结论的同时,能力得到培养,素质得到提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形成的过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学的主动,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所以,教学中要尽可能的向学生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法则教学要展示算理;公式教学要展示推理过程;应用题要展示解题思路等。但这里的关键是:如何展示和由谁来展示?是老师演示学生跟着模仿的展示,还是老师铺路,学生自己探索展示。他们的作用是不同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主动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的学习从“模仿型”向“创造型”学习发展。只有这样,学生的数学知识才能牢固,数学素质的发展才能全面,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落实在课堂上。
2.2 课堂教学中要设立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 目前教师大多都认识到创设情境的重要性,但存在两方面的问题:(1)是为情境而情境,情景与知识不相关或关系不大,从中提炼不出数学问题,有“去数学化”的倾向。(2)是问题单一,不能引起学生的深度思考。
传统的课堂模式一般是从复习相关的旧知识着手引入新课从知识系统的高度引入新知识,比较强调知识之间的逻辑体系,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教学强调构建问题情境,还原知识产生的过程,同时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强调通过设计学生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感知数学,进而理解数学。一堂课的引入要在最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本节课给予高度的兴趣和关注。要自然切入主题,水到渠成地引入新课。
但纵观目前课堂教学,很多教师片面理解新课程的问题情境,相当多的情景信息量多且繁杂,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冲淡了主题,出现了情境“虚化”、“泛化”的现象,出现了学生理解困难的“人造景观”。其实,数学的情境更多应是从数学内部、从数学知识逻辑体系上思考。所以,新课程的引入是在尊重知识的自然背景,重现新知识的自然源头的基础上引入,突出数学概念的抽象建构和学生对数学的逐步建构。
2.3 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交流的意识有待加强。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要发展学生的自主合作交流的意识;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的教师做的还不够,只是注意了形式。
教师在课堂上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时要注意以下四点。首先是分组要合理。一般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即各小组水平档次要相当,而小组内部成员间要好、中、差搭配好。第二、应该有足够的时间作保证。第三、合作交流应该以个人的思维为前提。第四、应该更多地提倡课后的合作交流。
2.4 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习,鼓励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使每位学生不用担心自己的意见被批评。小组中的成员不是批评别人的意见,而是倾听、补充、完善所提出的问题的解决方案,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同时,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优化教学艺术,多注意情感投入,加强师生间的情感沟通。
2.5 课堂教学中应给学生提供动手“做数学”的时间和独立思考的空间。 当课堂上学生的解题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要急于作出评价,而是要充分暴露学生错误的思维过程,要巧妙地利用学生的错误答案,引导他们进行验证,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学中经常遇到的另一种情况是讲授新内容时,问题提出后,学生感到陌生,不知从何下手;或是例题新颖,一下子找不到解题思路。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如何处理呢?如果在学生无从下手时就直接把问题的解答告诉学生;或是提出一些近乎告诉答案的问题提示学生,都将挫伤学生的思考积极性。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越要注意给学生留下思维的时间和空间。留下思维的时间是指答案不要过早给出,最好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己想出答案。思维的空间是指设问的针对性和艺术性。当学生无从下手时,教师要给予启发,提出一些铺垫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思考。
2.6 先进的教学辅助设备的使用效率有待提高。 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辅助设备,多媒体正逐渐被老师们所接受,在课堂上使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我们在使用时应该注意:(1)它只是一种教学的辅助设备,不可滥用。(2)不能因为有了多媒体,就忽视了必要的板书的作用。多媒体的投影不能代替板书。(3)尽量不要直接下载别人的课件。
初中数学课堂现状范文4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现状;提升
随着初中有效课堂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陷入僵持状态,需要我们反思有效课堂教学现状,从反思中探寻措施,进一步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现状反思
1.课堂教学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离不开教学资源的挖掘,当前不少数学教师过于注重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忽略课堂教学资源的挖掘。对于教材的运用只停留在知识部分,忽略教材中的背景资源、活动资源,不能根据数学教学的实际需要开发媒体资源,缺乏资源整合意识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
2.课堂教学缺乏有效导入
数学课堂导入是引入课堂教学的最初环节,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不少教师不重视数学课堂教学导入艺术,导入单调,模式僵化,不能采用有效手段将学生带入数学课堂学习,影响了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
3.课堂教学提问缺乏有效性
课堂提问对于数学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牵引作用。不少教师问题设计难易度把握不准,影响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此外,还存在课堂提问目的性不强,缺乏准确性、新颖性等问题,难以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4.课堂教法、学法有效性有待提升
课堂教学要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这一理念的落实有赖于有效的教法与学法。不少数学教师教法过于陈旧,一旦形成一定教学方法便不善创新,不能与时俱进,不能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合适的教法;学生的学法也较为单一,缺乏动态生成,导致课堂教学师生、生生缺乏有效互动。
二、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提升
课堂教学是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我们必须要正视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现状,加强反思,努力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提升课堂教学资源利用与整合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必须要充分挖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资源,培养资源整合意识。首先,我们要有效利用初中数学教材。浙教版数学教材设置了“做一做”“课内练习”“作业题”等习题资源,我们要充分运用好这些习题资源;媒体资源,对于媒体资源的利用要根据教学内容,提升媒体辅助教学的有效性,除了常规的投影资源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应用媒体软件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等;其次,善于开发校本资源,加强资源整合。教材对数学教学具有普遍意义,然而缺乏针对性,我们可以根据学生数学发展的具体情况,开发校本资源,提升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加强资源的整合,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
2.提高课堂教学导入的有效性
“由于学生在小学时期就接触到了这门课程,因此如何让学生不失新鲜感,不断促进数学知识的学习,是广大教师应该不断思索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探求欲望,激发学生潜能。我们要加强课堂教学导入艺术,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常见的导入法有数学故事导入法、悬念导入法、情境导入法、设疑导入法等。课堂导入的方法是非常丰富的,我们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提升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
问题引领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方法,适时恰当的提出问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与创新能力。提问要以目标为导向,教师要根据数学课程教学的要求精心设计每一课时的学习任务,问在关键处,问在学生理解困难时,引导学生思考;要针对学情,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问题设计不能过难或过易,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问后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要善于处理学生回答中的错误,使课堂错误也成为有效的教学资源。
4.提升课堂教法、学法的有效性
教学方法是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有效教学是指在有限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获取较大容量的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在数学应用情境中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要善于开辟第二课堂,有效拓展数学课堂教学时间与空间等;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伙伴学习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总之,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要在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及时反思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不断探索提升初中数学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方法与路径,切实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提升中学生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奎.初中数学有效课堂导入设计的探讨[J].文理导航.2011
初中数学课堂现状范文5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生;课堂教学;现状;改进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4-0162-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4.102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仅要帮助学生树立与终身学习和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信息意识,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养成健康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还要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收集和处理信息,学会使用常用信息处理工具和软件。但是,当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现状并不乐观,需要教师积极探究原因,寻找解决策略。下面,笔者对此浅谈以下几点见解。
一、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现状
(一)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责任心不强
有一些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教学仍然采用“满堂灌”或者“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给初中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初中生对信息技术课感到厌烦,甚至有的初中生在信息技术课堂做其他学科的作业。还有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责任心不强,按照自己提前设计好的教学方案进行学,忽视学生的学习情况,只为完成教学任务,初中生的对信息技术课堂不重视。还有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完全利用电子课件辅助教学,课堂上让初中生观看课件,教师处于旁观者的地位,即使初中生有不懂的问题也不敢举手发问,担心被其他学生笑话。
(二)学生学习兴趣低,缺乏课堂参与热情
由于信息技术课不是中考的必考科目,所以很多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低,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到数学、语文、英语等主科的学习上,缺乏课堂参与热情。学生家长对于信息技术课也不重视,认为只有中考考个好成绩,上个好学校才是最重要的,至于信息技术课学不学都行。学生家长的这种错误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思维,给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造成困扰。还有很多初中生认为信息技术教材枯燥乏味,许多内容都是需要死记硬背的,而且很多知识都具有系统性和抽象性,使得初中生很难有直观感受。另外,很多主科教师经常占用信息技术课进行测试或者复习,使初中生对信息技术课毫不在乎。
(三)师生互动效果不佳,教学目标不清晰
在实际教学中,有许多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不遵循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自我为中心,不注重与初中生的互动和交流,使师生关系出现不和谐现象,师生互动效果不佳。初中生的好奇心强,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和认可,但是信息技术教师并不关心学生的感受,对于有潜力的学生也不能及时的给予鼓励和支持。还有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教学目标不清晰,经常是想到哪里就讲到哪里,教学缺乏逻辑性和规律性,学生一堂课下来也不知道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试想,信息技术教师把原本非常有趣的信息技术知识转变为枯燥的讲解,学生怎么能够对信息技术课产生兴趣呢?
二、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进对策
(一)创新教学方式,转变教学观念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只有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才能够深入挖掘教材,创新教学方式,给初中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让初中生真正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教师还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扩充自身知识储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讲冀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时,我首先进行了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对学生来说,信息定义等个别知识的理解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过一些基础的网络知识,能够自主完成网站的浏览、信息的等简单操作。然后,我做出教学规划:注重对学生综合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为信息技术教学营造“宽松、主动、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快乐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最后,我以“盲人摸象”为话题,引入本节课学习主题,学生登录教师制作的主题学习网站,开展学生自主学习探索。
(二)提高学习兴趣,联系日常生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让初中生在信息技术课堂具有话语权和主动权,给初中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还要注重联系日常生活,挖掘信息技术知识中的生活常识,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讲冀教版初中信息技术《计算机互联网络》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以动画片为话题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想看动画片吗?有没有听说过国产的动画片?谁来说说。”这时很多初中生都举手发言,课堂学习氛围高涨。然后,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提问:“如果我现在就想看看这部动画片怎么办?”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可以上网观看。我继续说:“非常好,网络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那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进神奇的网络世界来了解一下吧。”我通过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课件,让初中生更清晰地了解计算机网络,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三)明确教学目标,提倡师生互动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增强与学生的沟通互动,让初中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找到学习信息技术的动力,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信息技术教师还要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将教学重点和难点展示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意识。比如,冀教版初中信息技术《多媒体与多媒体技术》这课分别介绍了媒体、多媒体、多媒体技术特征及多媒体系统组成,使学生全面了解多媒体技术。通过本课学习,要求学生充分感受多媒体技术与信息处理之间的关系,知道什么是媒体,什么是多媒体,什么是多媒体技术;分析多媒体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在讲解过程中,我采用较为形象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自主思考,总结与多媒体、多媒体技术有关的概念、含义、特征、前景等。我还会指导学生亲自操作一下多媒体设备,亲身体会多媒体表达信息的效果。
参考文献:
初中数学课堂现状范文6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数学;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前言
初中教育教学活动,是义务教育的重要阶段,对于学生学习观的建立具有重要作用。新课标理念的引导下,素质教育成为当代重要的教学模式,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各个学科教学活动开展的最终目的。在这样的教育发展外界环境下,初中数学具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强初中数学教学的优化是大势所趋。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是激发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热情的重要途径。面对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心理负担较重的现状,笔者选择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教育意义的。
1、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在新的教学形势下,初中数学具有相当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受到传统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初中的数学教学活动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下面,我们就来对初中数学教学现状进行简单分析:
1.1应试思想影响较大
在许多教师的头脑中,初中学生最大的任务就是中考,能够在中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绩,才是学生最大的任务。受到传统考试模式的影响,许多初中学校的数学教学活动过于传统与死板。[1]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大部分教师将数学知识的传递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机械记忆与重复使用。在这样的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肯定,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低。
1.2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足
初中数学是一个系统性较强的学生,初中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与逻辑性。在许多学生看来,数学是所有的学习学科中难度最大的一个。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许多学生没有掌握到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比如学校的硬件设计以及学校的数学教学师资力量等,都会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产生影响。学生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自然无法正确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无法融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足,对于初中数学课堂的活跃以及学生思维的调动具有不利影响。
1.3教学评价方式老旧
教学评价的正确使用,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对教学进行有效评价,不仅可以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更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行为。[2]新课程标准要求当代数学教师扩大数学的应用性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许多学校还是利用成绩在衡量学生的学习过程,只看重最后的得分,不考虑学生的付出。这样的评价方法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热情具有打击性作用,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2、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分析
面对数学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与落实,是数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下面,笔者就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进行简要的分析:
2.1转变教学思想,加强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直接作用。在新课标理念的引导下,教师要对传统的教学思想进行突破,不得利用学生的考虑成绩作为衡量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质量的唯一标准。教师要对课堂结构进行优化,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科学度,利用合适的情境提高数学教学的生动性与形象性。初中数学课堂内容大多以专题版块的形式出现,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大可以从课本的框架入手,将课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进行紧密联系。加强初中数学知识的应用性是新课标对于初中数学教学的新要求。[3]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到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对教学活动进行合理设计,以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的自主思考与合作学习,加强互动交流。
2.2加强数学教学资源与方法的创新
初中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具有明显的好奇心,利用创新型教学资源与教学方法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是新教育形势对于教育者的工作要求。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发展,加强学生的共同进步十分重要。[4]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为主。教师要从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出发,加大启发式教学力度,利用分层教学法与合作教学法来肯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积极性的提高。
比如在讲解《立体几何》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自己的教师,自主选择授课方式进行课堂讲解。在这样的真实的课堂模拟下,学生一下找到学习动力,体会教师教学的滋味。这样的教学方法被应用到简单的数学知识教学中,可以促进学生探究问题能力的提高,更可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适合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的转变是新课标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者的新要求。希望初中数学教师建立科学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 晁旭伟.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J].学周刊,2011(29)
[2] 李叶梅.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