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机械制图知识点汇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机械制图知识点汇总范文1
AutoCAD软件是美国Autodesk公司开发的一种微机辅助设计和绘图的软件包,是较为流行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基之一,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利用各种指令绘制各种图样。AutoCAD可以看作一种工具,显示器是图板和图纸,鼠标和键盘是铅笔、尺和圆规,但比手工工具丰富得多,能极大提高绘图效率和绘图质量,是机械设计和制图的一场革命。AutoCAD取代了手工绘图,但它没有取代机械制图的理论和某些标准,恰恰相反,它是依据机械制图理论、规范开发出来的一种绘图软件,并在此基础上极大丰富制图理论,进一步完善制图标准。由此可见,机械制图是AutoCAD的理论基础,而AutoCAD多样化了机械制图手段。掌握了AutoCAD软件操作方法和技巧,学生将逐步养成良好的绘图习惯,形成较强的制图思维,具备独立绘制机械二维、三维图形的能力,为学生取得AutoCAD工程师等资格证书、提高综合素质、适应今后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了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必须引导学生掌握和内化AutoCAD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从而不仅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读图能力和识图能力,而且提高学生对后续三维绘图软件UG、Pro/E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二、增强AutoCAD课程教学效果的措施
1.加强实际操作,巩固知识点。
AutoCAD的实践性很强,目的是提升学生的作图能力,所以除了课堂练习外,还要加强课外上机实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教师课余要通过作业系统布置一些典型机械零件的图样,从而提高学生对命令的熟练程度及绘图速度和准确率。老师布置课堂练习时要根据全体学生的综合水平选择难度相宜的实例,当学生练习时密切观察学生的操作方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要求学生通过网上作业系统上交作业。针对作业速度慢、不能按时完成的学生,必须进行个别辅导。教师要通过作业系统认真批改每一个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然后加以总结汇总集中存在的不好绘图习惯和绘图方法,下次课堂教学中重点讲解,有针对性地分析、纠正错误。
2.通过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AutoCAD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兴趣。所以上第一堂课时,我先出示学生以往课程设计过程中手工绘制的机械零件图样,然后运用AutoCAD软件快速绘制该零件图样、图框及标题栏的绘制,并进行精确的尺寸标注、粗糙度标准、公差配合及其他技术要求的标准,再让学生比较手工绘制的图样和以AutoCAD绘制的图样,总结计算机绘图的特点:快速、准确,图样干净、整洁、易于修改且保存方便,从而切实认识到用AutoCAD软件制图的优势,对AutoCAD软件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养成良好绘图习惯,掌握绘图技巧,提高作图速度。
AutoCAD作为一种绘图工具,要用好它就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实质是输入命令和图形参数值。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绘图习惯,掌握绘图技巧,提高作图速度。
(1)养成良好的绘图习惯。采用AutoCAD绘图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右手操作鼠标、左右操作键盘,在有大量文字或数据需要输入时才双手操作键盘。很多初学者总是过于依赖右手,画图时几乎都用右手操作鼠标,从而大大降低绘图速度。另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在绘图过程中眼睛不要总盯着绘图区,而要同时看着命令提示行和状态栏,根据提示进行下一步操作,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绘图。
(2)掌握绘图技巧。为了提高绘图速度,学生初始学习时要掌握一些常用的操作技巧。如完成一个命令需要确认终止时,空格键一般可以代替回车键,也可以设计鼠标右键作为确认命令的方法,画图过程中若需重复操作上一个命令,可以按回车键或空格键,也可以在绘图区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键菜单中单击最上面一行就可以重复执行上一个命令。在图形绘制区,如果需要选中图形,只需按住鼠标左键进行框选即可,选中图形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可以移动图形对象。另外,按住鼠标中间的滚轮可以拖动绘图区域,滚动鼠标中间的滚轮可以放大、缩小图形。当图形区域的图形不见时,双击鼠标中间的滚轮,图形便可以将最大图幅显示在当前绘图区域。
机械制图知识点汇总范文2
关键词: 机械类课程教学创新思维培养
创新思维是一切创新的源泉,是创新素质的核心内容。创新思维包括形象思维、归纳思维、观察思维和发散思维等。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中国要想由“制造大国”转变为“创造强国”,职业教育应走在教育的前列,而作为职业教育的核心教学――专业课教学更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大胆进行改革,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笔者结合教学经验,谈谈在机械类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运用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职业学校的学生,底子薄、基础差,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差。在专业课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运用直观教学引起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欲望或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因此,在运用直观教学的同时,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能激起求知欲望的环境,配合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无论是讲解、提问还是答疑,教师都要善于挖掘。例如,在机械制图课的测绘教学中,教师可在实训室拿学生加工的零件进行测绘练习。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对机械零件感兴趣的契机,给学生讲解学好机械制图的重要性,并讲解零件加工的方法。这样,学生在测绘零件想画视图的同时,不但能培养形象思维和动手能力,而且能激发学习专业知识的浓厚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教师在运用多媒体展示三维零件加工和装配的教学中,可以借助学生对动画感兴趣的有利条件,充分展示零部件的各个形面,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每个零件的视图,从而培养学生见到视图就想到实物的能力。另外,教师还要结合学生对现代机器人感兴趣的情况,引导学生在课余大量阅读机械加工与装配方面的书籍,广泛学习机械知识,逐步培养他们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运用比较教学,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
在专业知识教授过程中,有时由于知识点多、面广且杂,不同章节的相似知识或同一章节的相似加工方法之间相互干扰,学生容易产生混淆。为使知识之间条理清楚、便于理解和记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利用表格进行综合比较,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巩固旧知识,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不致把新旧知识割裂开来。学生通过比较能够掌握方法,理清思路,提高利用图表进行归纳思维的能力。例如,在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上,学习完刨削和插削这部分内容后,教师可列表分析归纳总结(如表1)。在讲授铣削加工时,圆周顺铣与圆周逆铣的知识学生不易理解,又容易混淆,教师采用比较教学不但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如表2)。
表1
表2
三、运用示范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
著名心理学家鲁宾斯指出:“任何思维,不论它是多么抽象的和多么理论的,都是从观察分析经验材料开始。”观察是智力的门户,是思维的前哨,是启动思维的按钮。观察的深刻与否,决定着创造性思维能否形成。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一个问题不要急于按想象的套路求解,而要深刻观察、去伪存真,这样不但能为最终解决问题奠定基础,而且可能会创见性地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契机。实训教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示范教学,学生通过观察、模仿教师的示范操作,能逐步达到技能动作熟练、协调、自然,直至完美。但在日常的教学中,学生往往不重视观察教师的示范,认为知道怎么做就行了,模仿时粗枝大叶,这是实训教学中的大忌。教师一定要给学生讲清动作准确的重要性,让学生细心观察教师的示范操作。一方面,动作的准确娴熟有利于技能的学习和安全操作,更重要的是教师通过示范,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如在讲授锉削姿势时,由于锉削的姿势对锉削质量,锉削力的运用和发挥,以及对操作时的疲劳程度都起决定影响,因此教师从一开始就要给学生讲清它的重要性,让学生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要掌握这些正确姿势,就必须从握锉、站立步位与姿势动作和操作用力这几个方面进行协调一致的反复练习。具体操作示范时,教师要讲解―示范―再示范―再讲解,画图讲解、慢动作演示、分解动作演示和连贯示范相接合反复进行,让学生细心观察每一个环节与步骤,并对重要部分进行提问,以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如锉削行程开始前四分之三行程时,身体与锉刀一起前进,此时重心是在哪只脚?四分之三行程后身体的重心又是在哪只脚?在讲解锉削两手用力的变化时,右手的压力是随锉的推动而逐渐增加,左手是减小,这是为什么?学生为了寻找正确答案,就会认真观察。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后,再结合受力图进行分析讲解,学生肯定会理解深刻。
在机床精度检验时,学生更需要认真、仔细地观察,否则,任何一个细节观察不仔细,都会测出错误的数值,进而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如在测量尾座移动对床鞍移动轨迹的平行度时,需分别测量在铅垂平面内和水平平面内的平行度。将百分表固定在床鞍上,使其测头触及近尾座体端面的顶尖套上,锁紧顶尖套,使尾座与床鞍一起移动,在床鞍全部行程上检验。此时,学生要认真听讲,仔细观察。因为百分表在铅垂平面内和水平平面内的允许误差是不同的,在任意500mm测量长度上为分别为0.02mm和0.03mm。在整个测量过程中,无论是将表座擦拭干净放置在床鞍上,还是将触头与尾座套之间的接触,都不许有丝毫的马虎和疏漏。这就要求学生聚精会神地观察,认认真真地思考,对测量过程中出现的任何细节都要进行仔细分析、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克服,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培
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的作用。
四、运用联想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联想是由来源材料分化多种因素形成的发散思维的中间环节。善于联想,就是善于从不同方面思考问题。有些探索性的命题,没有明确的条件或结论,条件要人去设定,结论要人去猜想,体系要人去构想。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指思维主体在展开思维活动时,围绕某个中心问题向四面八方辐射的积极思考和联想,广泛地搜集跟这一中心问题有关的各种感性材料、有关信息和思想观点,最大限度地开拓思路,从而引出一系列的发明与发现的一种思维品质。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它具有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三个主要特点。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环节。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一个人的创造能力一般来说与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是成正比例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运用联想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钳工实习教学中,教师在讲到攻螺纹与套螺纹这一课题时,如果只单纯讲授内外螺纹的加工,那么学生就只懂得这两种加工方法,对螺纹的其他加工方法和相关知识可能一无所知。而采用联想教学法则可弥补这一不足。首先,从内外螺纹的加工引出机械基础课中对螺纹的定义:“螺纹是在圆柱或圆锥面上,沿着螺旋线所形成的具有规定牙型的连续凸起。”其次,学生可以了解到螺纹的种类有内螺纹和外螺纹,按旋向不同螺纹可分为左旋和右旋,按用途不同可分为连接螺纹和传动螺纹,并可进一步了解到螺纹的主要参数、代号、标注方法和应用等。从“螺旋线”概念涉及数学上点的轨迹知识,从“牙型”概念又涉及车工实习教学、钳工实习教学中螺纹的加工方法,这些都是构成“螺纹”这一概念不可缺少的知识。教师如果单纯让学生理解概念,概念可能是抽象的、孤立的;如果单纯让学生掌握加工方法,知识又是不全面的。教师在授课时,以“螺纹”这一知识点为中心,将学生的思维发散出去,拓展到一个更广泛的认知领域,将分散到《数学》中“点的轨迹”、《车工工艺学》中“车削螺纹”、《钳工工艺学》中“攻螺纹与套螺纹”和《机械制造工艺基础》中“搓丝”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学生才能更深层地理解螺纹知识,更好地掌握螺纹操作技能,也才能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把握知识、驾驭知识,将分散的、不完整的知识进行梳理汇总。
从上图可以看出,通过教师的联想,学生不但能了解螺纹的定义,掌握相关知识,而且能从单纯学习攻螺纹与套螺纹的课题中学到车削螺纹、搓丝等其他的螺纹加工方法,从而有效地激起学习的兴趣,达到发散思维的目的。如在讲授机械基础课中的减压阀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已经学习过的溢流阀,联想到两种阀的符号、结构、工作原理、作用和应用方面的异同,加深学生对两种阀的认识。又如在学习过数控车加工技术再学习数控铣加工技术时,教师要充分运用两种加工方法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知识方面进行有效迁移,这样,学生无论是学习编程知识还是学习操作技能,都会节省大量的时间,有效促进已有知识和技能的转化。所以,教师在运用联想教学时,要多方引导、启发学生,让学生打开联想的翅膀,全方位检索大脑中已有的各种知识体系。人在这种思维中,可左冲右突,在所适合的各种答案中充分表现出思维的创造性成分。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获得者、美国科学家格拉肖说:“涉猎多方面的学问可以开阔思路……对世界或人类社会的事物形象掌握得越多,越有助于抽象思维。”教师就是要帮助学生达到这个目的。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还有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课程、不同的知识点灵活运用、合理选择。当然,任何一种方法都不是万能的,但只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用创新培养创新,用创新激发创新,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一切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出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就一定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钳工工艺学(96新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6.4.
[2]钳工生产实习(第二版).中国劳动出版社,1992.2.
[3]机械基础(第三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6.3.
[4]机械制造工艺基础.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6.5
[5]余刚.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4.
机械制图知识点汇总范文3
【关键词】CAD/CAM校本教材工程项目
21世纪,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各类产品的质量、更新换代的速度、设计和生产周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提高产品质量,缩短生产周期,就必须采用CAD/CAM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CAD/CAM技术是近年来机械技术领域中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的一项高级技术,它已成为工业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标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设备的数控化率正在逐年提高,不少企业已经购买或正准备购买数控设备充实到各种关键工序,并正在向CAD/CAM一体化的制造模式发展。但与企业硬件设备快速发展形成对照的是,掌握并能熟练运用这些先进制造技术(尤其是数控加工技术)的人才却非常缺乏,以至造成企业花巨资购进的设备发挥不出应有的效益,企业迫切需要能够“零距离”上岗的先进制造技术应用人才。正是这一形势与矛盾为我校数控专业CAD/CAM课程教学提供了机遇与挑战。
一、CAD/CAM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机械CAD/CAM》是中等职业学校数控专业的核心课程,由于涉及到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数控加工技术等先行课程的大量理论基础知识,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课程。不少职业学校虽然开设了这门功课,但很多学生到工作岗位之后都反映在学校学得太肤浅,教学中没有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等核心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学完CAD/CAM课程后普遍存在不会解决实际问题的现象。目前,原有的课程内容已不能满足企业对新技术应用的需求,如果不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将会使“用昨天的知识,培养今天的人才,应对明天的挑战”的这一矛盾更加突出,使学校教学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因此,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在开设CAD/CAM课程时,就必须深入市场进行调研,依据本地区企业CAD/CAM实际应用状况,开发合适的校本教材,不断优化课程内容。
二、CAD/CAM课程的校本教材开发
1.认真组织调研,开发“会用、实用、够用”的校本教材
CAD/CAM校本教材开发的关键是必须深入社会、走进企业,进行调查与研究,了解企业岗位群对CAD/CAM技术应用所应具备的各项能力,邀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或专家到校参加研讨,为专业发展、课程建设等进行细致的职业分析,归纳出本课程的技能点和知识点,把握时代脉搏,及时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在校本教材开发中,可对原先使用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当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将那些陈旧过时的内容应予以剔除,而学科发展中的新内容必须及时补充进来,做到“学生是否会用,知识点是否实用,知识体系是否已经够用”,比如将“机械CAD/CAM系统的组成”这章内容仅粗略介绍,而将“机械CAD/CAM的造型基础”、“机械CAD/CAM的数控加工”等内容则详细讲解。教材的编写者只有很好地把握好专业知识体系及技能要求,才能编写出成功的校本教材,使教学内容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和企业CAD/CAM应用状况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习产生兴奋点,收到理想的效果,培养出适销对路、受市场欢迎的实用型人材。
2.依托实训基地,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材
作为校本教材最重要的是内容要适合本校实际,脱离本校实际的教材就不能称之为校本教材。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材要求立足于本校实际,教材要有针对性。通过考虑学校实际情况,依托本校现有设施,体现本校特色,最终实现提高学生技能,快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目的。我校作为国家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具有雄厚的实训资源,学校数控机床大多是FANUC、SIEMENS系统,CAD/CAM实习室电脑安装的CAD软件是CAXA电子图板,CAM软件是CAXA制造工程师2006,因而在编写校本教材时,要求学生能学以致用,不要求学生掌握过多的原理知识,重要地是培养学生对CAD/CAM软件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将设计和加工的能力融合其中,进而能将CAM制造技术应用到零件的加工生产中,学生通过校本教材的学习,可直接在电脑和机床上进行实际加工。
3.注重能力培养,开发具有工程项目的校本教材
CAD/CAM课程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软件设计三维模型,进而具备模具设计和数控加工的能力,我们在开发的教材中应注重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实现学生专业应用技能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可通过设计一个个完整的工程项目来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参加《凸轮的造型与加工》、《可乐瓶底的造型与加工》、《车门的双动拉深模造型于加工》、《吹塑模具凹模、切口底模块造型与加工》等工程项目的训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灵活应用CAD/CAM软件解决实际问题。以往的教材往往是以讲授具体的工具应用为主导,学生只能记住讲过的或用过的工具,却不能灵活应用这些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开发的校本教材采用任务驱动法,每次课前都明确提出学生应该完成的任务,以及为完成任务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让学生带着任务参与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去。开发的项目教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能积极参加教改项目,以教改促进课程教学整体质量的提高。
三、CAD/CAM校本教材实施的配套措施
1.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能熟练运用CAD/CAM软件的教师是校本课程的实施者,只有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才能有效保证该课程开发实施的成效。学校可以通过选送现有教师出去学习培训的办法来提高技术水平,另外,也可以采取聘请有关企业的技术人员来校担任兼职教师的办法,逐步形成一种稳定的合作机制,争取通过一段时间带动成长一批专业教师,在一线教学工作中发挥作用,为搞好校本教材的实施奠定师资基础。
2.仿真训练和实操训练相结合
我校在原有设施基础上改建了CAD/CAM一体化的实训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先让学生先进行仿真操作,先CAD设计,再CAM制造,待检查完毕后,再上数控机床进行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仿真环节,可以有效降低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故障率,同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数控设备台套数不足的矛盾,节约了大量的实验实习经费。
3.对课程教学过程与质量进行监控与评价
定期检查CAD/CAM校本教材教学情况,及时汇总基本情况,明确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排查原因,不断改进工作。引入教学评价机制,对教学目标、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等多方面评价,应遵循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进行。
我校在教学中使用的CAD/CAM校本教材,已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近几年来,我校数控专业毕业生保持较高的就业率,基本实现职业教育与就业岗位的有效对接,毕业生以其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不仅受到企业的普遍欢迎,而且为学校赢得了社会声誉和效益,促进了学校持续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敏和,梁式.CAD/CAM综合实验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6(2):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