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核心竞争力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核心竞争力特点范文1
现代社会对人力资源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才的整体素质也在不断地提升。日趋激烈的知识竞争和发展竞争正迫使着每个人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实现自身的价值目标创造基础性的条件。因此,如何培育与提升个人核心竞争力是每个职场人士应陔认真思考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职场人士如何培育与提升个人核心竞争力,欢迎大家阅读。
一、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及内涵
“核心竞争力”是美国经济学家普哈拉哈德和哈默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首次提出的。他们认为,“就短期而言,公司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决定了公司的竞争力,但长期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何谓核心竞争力?简单地说,就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能力。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新产品研发、售后服务等一系列营销过程和各种决策中形成的,具有自己独特优势的技术、文化和机制所决定的巨大的资本能量和经营实力。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核心技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对外影响能力和应变能力,其本质内涵是让消费者得到真正好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产品、服务和文化。
虽然核心竞争力是针对经济规律提出的观点。但由于它具有深厚的哲学根基及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因此,可以将它的概念应用到个人核心竞争力上来。事实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离不开每个个体的核心竞争力。如果一个人能以自己所独有的专长、丰富的知识、卓越的才能、不断创新的精神,以及坚强的意志品格为社会及企业带来较大的价值,他也就赢得了个人核心竞争的优势,而企业也将由于拥有了像他一样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成员,从而强化了自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个人核心竞争力的构成
职场人士的核心竞争力是其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综合素质是人文精神、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的统一。可以认为,职场人士核心竞争力是以个人专长为核心的知识、能力、素质等各方面的综合体,概括起来说它体现为五个“力”,即思维力、意志力、凝聚力、适应力和创造力。
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内容,是职场最重要的智力资本,是学习能力、预测能力、发现能力、分析能力的基础;意志力是行为指向的维持力,推动学生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迎难而上、不断进取;凝聚力是重要的人格魅力,它使职场人形成对自己的克制力,对合作者的亲和力,对组织的领导力和维系力;适应力是一种重要的行为能力.它使职场人具有超前的预测性,能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用最优化的方式和最小的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创造力是价值实现的直接驱动力和应用能力,是把知识、技能变为现实生产力的最核心的能力。
三、个人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个人核心竞争力不同于一般的竞争力,它具有以下六个显著的特点:
1、实践性
个人核心竞争力作为个体独特的竞争能力,应当具有实用价值,应当有利于个人和所在企业工作效能的提高,在为企事业单位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了个人的价值。因此,要真正把个人核心竞争力优势体现在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企业创造价值上,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体现出来。
2、专长性
这一点可以说是职场人核心竞争力最主要的特征。职场人在学校学习期间都有自己的专业,但这只能说明他有了竞争力,而不是核心竞争力。在人才济济的今天,如果不把专业变成业务和技术上的特长,也很难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稳脚根,极有可能被飞速发展的时代所淘汰。要把所学的专业转变为个人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达到。另外,社会的发展更欢迎那些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在突出发挥专业特长的同时,具备其它必要的技能将更加凸显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3、异质性
个人所拥有的核心竞争力应当是其他人所不具备的,或者是其他人暂不具备的,即他拥有的在某一项工作中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至少应当领先于其他人,才能成为其成功发展的关键因素。这种核心竞争力的异质性决定了每个人之间的能力和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差异性。
4、稳定性
坚强的意志品格、专心致志的科学精神、诚信明礼的生活态度,是个人核心竞争力最关键的条件。这些因素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个人在长期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中积淀而形成的,它在很大程度上与个人的心理状态、性格特征和行为习惯有很大的关联度。如果说专长性比较容易被其他人学习及效仿的话,那么,健康的人格特性及良好的品格特征是其他人在短时期内很难模仿的,这就保证了拥有核心竞争力的职场人在一个时期内的竞争优势。
5、独特性
核心竞争力与特定的个人相伴,其他个体因无相同的条件与环境,难以模仿和复制,也无法购买和交易。同时,在竞争中更能体现出自身的核心专长,发挥独特的优势及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核心能力越突出,这种优势就越明显、越持久,竞争力越强,效益就越大。
6、发展性
核心竞争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现在是核心竞争力,并不能保证三五年后还是核心竞争力。因此,核心竞争力需要长期去打造,需要经常地检查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否减弱,而去寻找和创造新的核心竞争力。
四、如何培育与提高个人核心竞争力
明确了个人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及特点,对于职场人来说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中都要善于挖掘自己的潜力,着力培育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1、确立阶段目标,增强前进动力
确立目标是指在不同的阶段确立不同职业生涯的目标。确立目标首先是要考虑自己的兴趣与能力,自己不喜欢的不要想,自己通过努力无法达到的不要想。一旦目标确定,就要排除各种干扰,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要常立志,要立常志,始终清晰自己既定的目标,坚定不移地朝着目标奋进。
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动力。动力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力,是一种想去做、并且正确地去做事情的愿望。是怀着一个特定的目标,从一点向另一点移动,向着新的阵地前进的愿望,是去成就既定目标的愿望。要时刻提醒自己,实现目标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领导的好评,也不是为了提高工资待遇,而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当核心竞争力达到顶尖时,必然会获得成功,成为事业上的佼佼者。
如果没有动力,而只是在不得不去做的时候才去努力,这不过是爬一条艰难的爬坡路。发挥动力的最佳方法也许是这样的:把目标分割成较小的若干部份,把每一部分都当作是独立的有价值的目标。一旦把目标析成许多组件,就能投身于其中之一,把它完成,然后再继续做下一项,这样会不断享受实现目标的清新之感,核心竞争力也在实现目标的同时得到了提升。
2、保持持续学习,获得动力源泉
当前,信息时代、知识爆炸、知识经济等等名词充斥着我们的眼帘,这也就是说,仅仅依靠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只能形成一时的竞争力,还不一定是核心竞争力。因此,为了确保自己在就业市场的求业竞争力,都应努力学习,并尝试开发一种“比别人更会学习”的核心素质。这是一种方法论素质,不是简单地学会一种知识。当然,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是开发核心素质的基础。核心素质是知识、技能的一种提炼、升华,是在各种环境下都能迅速捕捉新的信息,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主动进行思索、反省,并敢于抛弃现有的一切,果断采取行动的一种素养。因此,为了比别人更会学习,从而拥有个人的持久竞争优势,至少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根据不同的阶段目标有针对性地持续不断地学习,体现个人核心竞争力的持续发展性。二是学会根据自己的阶段目标,提炼及利用外在的一切有价值的信息,发挥个人核心竞争力的适应力。三是将已掌握的知识形成严密、深厚的知识体系,形成个人核心竞争力的专长性。
3、强化综合素质,做到知行合一
坚定的信念,必胜的信心,充沛的精力,准确的判断,果敢的胆识和魄力,坚韧不拔的毅力,诚信明礼的道德规范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无论如何都是成就事业的必要保证。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人生成长过程中不断完善的过程。广泛的社会实践和生活磨练,对任何人的成长都是一笔财富。成功不骄傲,失败不气馁,对待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都要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可以认为,心态决定一切。积极健康的心态,会引导你迈向成功;消极颓丧的心态,会令人一蹶不振。成就大业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意志薄弱、心理脆弱的人是难以成就大业的。坚韧不拔的毅力、百折不挠的意志以及荣辱不惊的品格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对于成就事业是至关重要的。综合素质的差异,决定了竞争力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正是个人核心竞争力最难以模仿的。
4、培养鲜明个性,树立品牌效应
每个人都有个性,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具有鲜明突出的个性。所谓个性,是指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气质、性格、智力、意志、情感、兴趣等方面。一般来说,个性特点鲜明突出的人更富有创造性,而个性特点平淡一般的人其创造的活力与欲望就比较匮乏。个性的培养可以结合专长的培育来发展,如果专长发挥到了很高的水平,就会逐渐具有那个专业行家的气质。专长的培育,要求职场人能够正确地认识与评价自己,找出自己众多竞争力中哪一项能够成为核心竞争力,也就是找出了自己的强项去展示、去竞争。由于核心竞争力具有独特性的特点,因而具有鲜明个性及专长的人在其工作单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其在某一项工作中的业绩也不会轻易被其他人的业绩所替代。只要开展某项工作,就会有人想到他是最佳的人选,从而在实践中逐渐树立起个人的品牌效应。
核心竞争力特点范文2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国有企业;华体集团
一、引言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美国学者哈默尔(G.Hamel)两位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通常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相较于竞争对手而言所具备的竞争优势与核心能力差异,是企业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
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是企业核心能力的竞争。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它蕴含于企业文化之内,打造和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的首要任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产品竞争力、服务竞争力、文化竞争力、品牌价值竞争力和发展战略竞争力等多方面的要素。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具备如下特点:首先,应有助于企业进入更广阔的市场,扩大企业的经营范围;其次,应有助于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被更多的用户所接受,扩大企业的产品规模;第三,核心竞争力应该是企业所独有的,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或者复制。
本文将结合华体集团的实际情况,依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各类研究成果,探讨提高华体集团核心竞争能力的方式和方法,以适应新的市场竞争环境带来的各种挑战,从而为华体集团国有企业的发展和改革探索出一条出路。
二、华体集团核心竞争力的分析
(一)华体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华体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华体集团”,英文 China National Sports Group)是由中国奥委会控股的体育产业企业集团,于1993年成立,由北京华体实业总公司改制发展而成,注册资金1.8亿元。华体集团始终坚持“依托场馆、紧扣主体、全面发展、服务社会”的企业使命,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业务领域涵盖体育产业投资与管理、体育设施建设咨询、设计、施工和运营、体育彩票IT系统集成服务、体育彩票印制、体育赛事活动推广、会展服务、体育服务认证、物业管理等。
在体育设施建设领域,华体集团提供建设咨询、设计、项目管理、监理、智能化集成、施工、建设后运营、体育赛事活动推广和标准化服务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多年来,已全面服务于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及各地大型体育场馆、全民健身设施建设,曾为奥运场馆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国家体育馆、国家射击馆、老山自行车馆等的体育设施建设项目提供了专业服务。
华体集团作为国资企业,具备国有企业各种共同特点和通病。由于长期受惠于国企地位的各种优势和便利,过去企业不愁项目、不愁市场,企业的竞争力强弱并不影响企业的自身生存和发展。但是,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必须转变传统经营思路,变坐享其成为自己找项目、自己找市场,面临各种类型企业的直接竞争。在此背景下,提高华体集团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整体素质,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对于企业面临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必须不断适应市场变化以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创造出比竞争对手更强大的能力即核心竞争能力
华体集团作为中国奥委会下属的企业,具有鲜明的体育行业特点,其业务范围也主要涵盖与体育场馆有关的咨询、设计、建设、监理以及管理等方面,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体育行业方面的专家资源、丰富的产品和服务经验,是一家典型的与体育产业密切联系的企业。
(二)华体集团核心竞争力分析
打造适合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必须紧紧围绕企业自身开展工作。首先,从企业管理层到基层的每一名员工,要统一共识,充分认识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其次,要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建设对企业发展作用突出的业务,逐步形成行业内的差异化优势;第三,重视和鼓励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这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竭源泉;第四,完善企I管理,为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制度保证;第五,塑造企业文化,创造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价值观。
华体集团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在发展具有行业特点的产品、提高服务的特色化水平、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提高企业品牌价值的影响、制订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等方面下功夫。
1. 发展具有行业特点的产品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母体,体育产业作为华体集团的母体,是华体集团发展企业竞争力所要依托的根本。体育产业经营首先要考虑为从事体育活动的消费者提供必要的体育健身活动场地场馆,因此,在全国范围内上至直辖市省会城市,下至区县,几乎都建设有不同级别的体育场馆设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体育设施的建设仍然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体育场馆的建设也存在着一些隐患和问题,在比赛时场馆光鲜亮丽,但是在赛后,由于场馆规模、地理位置、功能设计、产权关系等问题,不但不能创造价值,每年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员来维护场馆的基本运行,造成场馆设施的闲置浪费。体育场馆的利用和管理是一个多年存在的问题。
华体集团应该紧紧抓住体育行业特点这个利器,充分开发具有行业特点的产品。针对体育场馆利用和管理的难题,充分利用华体集团业务范围广,前后服务衔接紧密的特点,将集团的现有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化零为整,以集团的形式推出体育场馆的整体服务解决方案:(1)赛前提供场馆建设的规划和咨询服务;(2)进入到设计阶段之后提供场馆的设计及体育工艺改造服务;(3)在场馆建设阶段提供体育场馆的建设施工,以及场馆建设的监理服务;(4)在体育场馆开始承接体育赛事的时候,提供赛时运行支持服务;(5)在赛后利用阶段,发挥集团体育场馆物业管理方面的优势,提供专业的体育场馆物业管理服务。
通过发展体育场馆一条龙的服务,建立具有华体集团体育行业优势的特色产品,从而使得集团具备同行业中的产品竞争优势和服务竞争优势,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 提高服务的特色化水平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类信息以极高的速度不断地产生和消失,消费者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专注于某一个企业、某一种产品、某一项服务,企业传统的基于价格、品种等方面的竞争会逐渐对顾客失去吸引力,特色服务将对树立品牌形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服务企业创立自身的服务特色,不仅要熟悉企业的自身状况,同时还要对同行业服务企业的状况有所掌握,更主要的是要对客户群体的需求进行详细地调研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努力创立与同类服务企业具有明显差别的服务特色。
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行业特殊性,全国具备大型场馆建设和管理能力的企业很多,但是真正具备体育场馆建设管理经验,能够深刻理解体育工艺要求,满足体育比赛赛时特殊服务需要的企业却寥寥无几。华体集团作为具有鲜明体育行业背景的企业,需要将服务的对象首先定位在体育行业内,发展具有行业特点的产品,首先力争在体育行业内做到最大、最强、最专业,切不可贪大求全、盲目扩张。
在提升企业规模和影响的同时,需要注重服务内容的特色化。体育场馆的建设,并不是简单的交钥匙工程,其建设的根本目的不是单单建设一个场馆,而是为了服务于在此体育场馆内举办的各类体育赛事以及相关的体育活动。因此,在设计服务内容的过程中,在满足体育场馆设计、建设等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务必要设计与其他企业不同的差异化服务,例如在规划设计阶段免费提供体育场馆设计和体育公益资讯,在赛后管理过程中免费提供若干年物业星级服务等。由此体现华体集团服务的特点和优势,从而提升企业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
3. 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
华体集团涉及的行业范围广,办公环境分散,各子公司之间业务相对独立,如果没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将缺乏凝聚力,长此以往必将出现散、乱的局面。从公司业务整合和抱团发展的角度考虑,必须要将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个重点工作来开展。
公司需要结合企业实际的情况、行业的特点、服务的需求以及职工的诉求,提炼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并构建起企业自身的文化体系。
从企业核心价值层面看,需要设计以企业核心价值为基础的理念体系。核心价值是企业应明确并向社会公示的最为关键的价值取向,是企业理念体系的核心和主体。确定企业的核心价值可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总体目标指明方向,使企业文化获得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从制度文化建设层面来看,需要编制公司企业文化的纲领性文件,形成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其中的内容涉及企业文化的基础理念;员工行为规范、行为礼仪规范、品牌策划规范等。这些制度文件要发放至全体员工,作为操作实践中直接使用的作业指导书。
从企业识别系统上看,企业需根据视觉识别系统的常用标准规范企业内部及各二级单位的企业标识形象,并对工作环境、车辆、服装、办公用品等进行视觉系统的统一。例如制作名片,O置桌卡,制作企业文化展示牌,为公司员工量身定制工作服等。
4. 提高企业品牌价值的影响
究竟什么才是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拥有市场往往比拥有工厂更重要,而拥有市场的唯一方法是拥有占市场主导地位的品牌,因此,企业的品牌价值是企业核心价值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品牌价值是企业赖以生存的一项无形资产,它让用户明确、清晰地识别并记住品牌的区别于同类产品的优势与产品独立的个性。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同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之间的同质化趋势越来越凸显。品牌价值是企业众多管理要素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也是本企业区别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重要标志。
企业品牌的建设需要品牌具有独立个性。品牌人格化理论将品牌形象化成为一个“人”,因此品牌也具有个性,就如不同的人会有独立的性格一样。这是品牌有别于其他同类产品的重要依据。人们选择某一种商品,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其给予消费者精神感受,人们需要更多的不同个性的品牌。
企业品牌的塑造需要保持品牌的特色与创新。品牌要以产品及服务的特色为基础。品牌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应当在保持这一特点的基础上,同时不断优化创新。
5. 制订企业长远发展战略
如果企业在自身的经营和发展过程中,没有建立自身的长远发展规划,将难以避免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风险因素。对于发展中的企业来说,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需求,制定出符合自身长远发展目标的战略规划体系。
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需提前进行谋划和准备。企业未来的市场需要提前开拓,未来的人才需要提前培训,未来的资源需要提前筹措。要对曾经出现今后可能再次出现的问题进行补救,亡羊补牢;要对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风险评估,并对这些问题制定风险应对计划,未雨绸缪。
企业长远发展战略规划需要关注企业长期发展。长远规划、从长计议。现实中的大多数企业不能做到正确地平衡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关系,只顾眼前利益,忽视未来发展,把长期利益放到短期利益之后,其最终结果必然是短命的。
因此,如果企业处在相对正常的经营状态,各种挑战不危及企业生命时,把企业长期利益放在短期利益之前,这是企业长久发展所最需要坚持的原则。
三、研究结论与启示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品或服务,并获得赢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华体集团作为具备鲜明体育行业特点的企业,在行业内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市场信誉并占有一定的市场范围,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务必需要提升华体集团的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发展具有行业特点的产品,提供服务的特色化水平,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提供企业品牌价值的影响以及制定企业长远发展战略都是有效提高华体集团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方式,通过推进上述工作,华体集团核心竞争力务必会为企业带来显著成效,获得长远收益。
参考文献:
[1]周善乔.战略定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法宝[J].学海,2002(02).
[2]徐建中,等.知识管理能力与企业竞争力关系的实证研究[J].情报杂志,2008(10).
[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C].华夏论坛,2006.
[4]许月恒,等.基于技术标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8(05).
[5]周后红.国外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综述与展望[J].集团经济研究,2007(02).
[6]王子夫.浅谈如何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J].大众科技,2006(01).
[7]田颖男,等.对知识产权战略资源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思考[J].科学管理研究,2010(02).
[8]P・普里切特.并购之后:成功整合的权威指南[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9]吴瑞勤.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与竞争力关系研究[J].理论导报,2009(03).
[10]余晓钟,解淑娟.企业核心竞争力缺失原因及其防范途径[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03).
核心竞争力特点范文3
关键词:新建地方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教育;区域经济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3-0005
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涉及面较为广泛,包括人才培养、办学思路、教学体制、管理制度等多方面。认清核心竞争力并作为指导教学改革的根据,不断增强竞争力,促使教学与时俱进,保证教育可持续的发展,是新建高职院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许昌电气职业学院是2011年批准成立的电气类高职院校,以立足许昌、面向河南、辐射全国的发展方向为目标,作为新成立的高职院校,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茁壮成长是其面临的现实问题。因此,研究新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发展的背景
1.生源危机。近年来,高职教育正处在迅速发展的阶段,而生源总量不断下降的现状及本科院校大力的扩招,致使高职院校招生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面临生存的困难,究其原因,则大多存在办学思路不清晰,教学体制不健全,管理制度不灵活等缺陷,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可知,只有核心竞争力强的院校才能在激烈的生存竞争环境中赢得持续的发展。因此,如何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2.经济形势。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决定着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近年来,许昌市打造中原电气谷的发展战略对本地高职院校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原电气谷的众多企业对电气、机电类技能人才的需求缺口很大,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许昌电气职业学院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其定位是为企业提供相关技能人才。
二、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包括文化辐射力、师资力量、社会影响力、科研创新能力、教育管理等方面,使院校具备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核心竞争力是院校能够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三、构建高职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的构建需要长期奋斗的过程,需要不断进行办学理念、制度、管理、战略定位、专业建设方面的更新,且需各要素共同作用才能更好地诠释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构建核心竞争力是高职院校能持久发展的必然选择。
1.办学理念的创新。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是发展的导航灯,关系着学校的未来。办学理念明确以后,需要学校的每一份子都为之努力奋斗,才能充分发挥其强大作用,否则办学理念就是句空话,导致高职院校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2.制度的不断革新。良好的制度可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可为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提供更好的环境。制度的创新需结合自身、区域实际情况,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通过创建激励制度、构建新型管理制度、强化核心业务等,提升核心竞争力。
3.教学质量的加强。高校的教学质量是所有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是高校的生命线。高职院校的教学成果得到社会、家长、用人单位的认可,才能不断地获取优质生源,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战略定位。高职院校如何发展、向哪发展是个重要的问题,关系着高职院校的生死,这需要高职院校高瞻远瞩,综合学校层次、招生规模、学生就业、特色专业制定合理的战略定位,才能务实发展、培养出优秀的技能人才,使院校驶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5.专业建设能力提升。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发展中的重要过程,关系着学院所处的层次、科研水平,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载体。许昌电气职业学院应根据其紧邻中原电气谷的优越位置,以电气控制、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同时发展适量的文科专业,扩展综合实力。新建高职院校专业的设置应结合自身条件、相关地区的经济状况,及时调整、制定核心专业。在确定核心专业后,改善相关教学与实验条件,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促进核心专业快速发展,才能抢占相关科技领域的制高点。
四、结论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包括整合文化辐射力、人才培养能力、社会影响力、科研创新能力、教育管理能力等,具有需要持续培育、提高、创新的特点,需要学院师生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理想的成效。经济区域化发展客观上要求新建高职院校审时度势,找准定位,力争成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其管理者应该根据院校自身特点及所处区域经济的特点,结合相关核心竞争力研究的理论成果,同时进行中外教育核心竞争力对比研究,制定出合适的核心竞争力理论体系目标。许昌电气职业学院作为新建高职院校,应在构建核心竞争力理论体系目标基础上,不断对核心竞争力的定义、特色和组成要素进行分析与研究,制定出提升教育水平、社会影响力、管理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制度和方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与壮大。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高宏.大学核心竞争力的要素及其培育[J].教育发展研究,2012
[2]赵俊芳,齐芳.21世纪以来中国985大学核心竞争力量化研究[J].高等教育管理,2015.01
[3]张卫良.大学核心竞争力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南大学,2005
[4]苗招弟.中国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
核心竞争力特点范文4
摘要: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是大学的人才培养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这两种能力具备有价值、稀有性、难以模仿、无可替代等核心竞争力的特点。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大学制度等大学文化因素,以及大学的学科资源、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无形资产等资源因素都不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但它们从不同方面对核心竞争力产生重要的作用。关键词:大学;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大学核心竞争力(TheCoreCompetenceoftheUniversity)是指一所大学长期形成的、能使大学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发展的、建立在大学战略性资源基础之上的获取、创造、整合资源的特有的能力。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看,许多著名大学都客观地拥有各自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并且依靠其核心竞争力实现了大学的跨越式发展。在当前我国大学的发展中,核心竞争力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没有核心竞争力,就不可能有持久的竞争优势;没有竞争优势,就不可能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不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或高水平大学。为此,我们首先要厘清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并在此基础上识别各个大学各自不同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谋划和推动大学的发展。一、研究的基础及假设关于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笔者曾总结出如下要点:(1)大学核心竞争力是大学发展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已融入大学内质中的能力。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同样是一种“累积性学识”,没有长期的积累,很难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2)一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是该大学区别于其他大学的明显特征,应独具特色,使其具有独特的竞争性质而难以为竞争对手所模仿,即应符合有价值、稀有性、难以模仿、无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特点。因此,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是大学差异化的有效来源。(3)大学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大学的学科、师资、无形资产、物质资源等战略性资源基础之上的能力。竞争必然导致资源的占有和配置问题,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大小也就取决于对其中战略性资源获取、创造及整合能力的高低。但是,战略性资源本身并不是核心竞争力。(4)由于大学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相对于其他能力而言,处于核心地位、支配地位的能力,可将大学核心竞争力理解为“基于战略性资源的能力”、“整合、协同各种要素的能力”或“支配其他能力的能力”。(5)大学核心竞争力是其长期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要在竞争的环境中不断发展,就必须识别、培育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那么,符合这一概念要求的大学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呢?借鉴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的观点,在对大学诸多关键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如下假设: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是大学的人才培养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二、对假设的论述大学的功能在历史上是不断演进的。早期的大学只有单一的教学功能。近代科学革命和英国产业革命对大学产生了深刻影响。1810年,德国洪堡创办了弗里德希—威廉大学,提出了著名的“教育和科研相统一”的办学原则,后来被世界各国所接受,从此,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成为大学最主要的两大功能。世界上所有高质量的大学都把人才培养放在第一位,同时又高度重视大学的科学研究。美国斯坦福大学前任校长杰拉德·卡斯帕尔(GerhardCasper)指出:“在大学面临的所有挑战中,一个挑战就是发展并维持大学的特色,这使一所特定的大学成为世界学习共同体的一部分。同时,大学要通过自己在学术领域的卓越,通过一定的措施以及现在和过去曾经属于它的人的自豪和忠诚将自己与其他大学区别开来。在很大程度上,一所大学的竞争优势在于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体现在对教师和学生多方面的追求给予的鼓励和自由上。”这里所说的能力应该就是人才培养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康奈尔大学校长杰弗里·雷孟(JeffreySeanLehman)也曾说过:“成为享誉世界的一流大学,我们应该探寻两个问题。首先要自问有没有出色的学术研究水平,即老师们是否积极进取、富有创造力,学生们是否刻苦努力、才能卓越?其次要自问是否能让公众充分了解上述成就。”我国一些学者也对这两种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作过论述。纪宝成认为,“学科建设的状况从根本上反映和体现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而“提高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是学科建设的核心”。薛进文认为,“高水平的学科、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高水平的人才,是高水平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实质内容”。一些学者则提出两种能力中的一种为核心竞争力。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学的竞争就等于学生的竞争。大学的竞争力,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学生的竞争力。从这个角度看,说学生的培养质量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是一点也不为过的。”“任何一流的大学都必须同时在教学、科研、服务这三个层次上具有竞争优势,其中科研居于核心地位。只有借助于科研创新能力,一所大学才能获得长期竞争优势,即才能获得核心竞争力。”我们可以进一步作如下分析:(1)从大学固有的能力看,包括人才培养能力、学术研究能力、为社会服务的能力、筹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后勤保障能力、科技开发能力以及领导能力等诸多方面,但现代大学的功能是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及直接为社会服务,这三项功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共同构成了现代大学的功能体系。其他功能都从属于这些功能,或不能与这些功能相提并论。其中,培养人才始终居于中心地位,发展科学是大学的重要功能,它直接关系到大学培养人才的质量和学术水平的提高。由于核心竞争力是大学能力中居于支配地位的能力,因此,我们不能将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泛化,在诸多能力中选择人才培养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这两种居于支配地位的能力,更接近或符合于核心竞争力的内涵。(2)服务功能是大学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功能的延伸。大学的“服务”是有限定的,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服务,更强调以学术水平作为服务的主要基础。欧内斯特·博耶(ErnerstI.Boyer)曾说:“要把服务看成是学术水平,就必须将服务同一个人的知识的专门领域直接联系起来,与自己的专业性活动联系起来或直接来自于自己的专业性活动。……当今世界面临着大量的只有学术界才能提供技能和远见卓识加以解决的难题。因此,尤其需要如下这种关于学术的观点:理论和实践都服务于并促进人类知识的发展。”(3)大学与企业一样,就像一棵大树,核心学科是树干和主要的大树枝,其他业务部门是较小些的分枝,最终产品是果实,而核心竞争力则是提供营养的根系。如果仅仅看到竞争对手的最终产品,可能就会看不到它们的真正实力所在,就像只看到树叶而看不到树的强盛一样。从这种意义上讲,大学的产出,如毕业生、学术研究成果、社会服务贡献等均属果实,而不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借鉴企业核心竞争力“树形”理论,我们绘制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树形图(见图1)。图1大学核心竞争力树形图(4)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人才培养能力、学术研究能力固然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但并非拥有了这两种能力,就拥有了核心竞争力。一所大学只有认真搞好人才培养能力、学术研究能力的培育、开发和提升,有针对性地发扬其优势和特色,使其在大学发展中发挥作用,这两种能力才能成为核心竞争力。换句话说,大学只有对人才培养能力、学术研究能力进行认真的识别、培育、运用和评估,才算树立了核心竞争力理念,才能真正对学校的跨越式发展产生作用。(5)两种能力有共性,但在各个大学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是由核心竞争力的不可模仿性,具体而言,是不同大学由于大学文化、战略目标、决策体制以及战略性资源等方面的差异导致核心竞争力的路径依赖所造成的。例如,中国人民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可以概括为基于学校优良传统(如“实事求是”校训)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突出的学术研究能力和以“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为培养目标的突出的优秀人才培养能力,这是其他学校所无法比拟的。而北京师范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则表现为在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突出能力,这是北京师范大学的“传统保留项目”,也是别人不可模仿的。国内外许多著名大学之所以拥有不同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因为它们在这两种能力方面各自体现出有价值、稀有性、难以模仿、无可替代的特点。三、构成要素相关概念之辨析在已有的研究中,我们已经发现许多与核心竞争力有关或者被直接指认为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如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大学制度、大学的战略性资源、学科、师资队伍,大学文化、品牌,等等。对这些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的“相关要素”,试分别进行简要辨析。(1)办学理念。办学理念不是核心竞争力,而是核心竞争力发展的导向,规定了核心竞争力的取向,因此与核心竞争力密切相关。这正是人们容易把二者混为一谈的主要原因。“大学理念是指人们对大学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持的大学教育思想观念和哲学观点”,包括学校的使命、愿景、发展战略及人才培养目标等等。没有理念指引的大学实践,是一种盲目的实践;没有理念指引的竞争力,也很难上升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一般而言,大学的办学理念都是卓越而又独特的,对大学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起着重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表1列举了国内外部分著名大学的办学理念和核心竞争力的关系。表1国内外部分著名大学的办学理念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续表此外,由于办学理念不能直接给人们提供价值需要,因此,尽管它同核心竞争力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但仍然不能归于核心竞争力;虽然核心竞争力是特有的、独特的,但反过来讲,特有的、独特的并不一定就是核心竞争力。
(2)办学特色。办学特色不是核心竞争力,而是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有效途径,是形成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路径。办学特色是在大学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它和核心竞争力相辅相成。一方面,办学特色是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大学只有在发展中强化特色,才能逐步形成其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完成对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运用;另一方面,办学特色是核心竞争力的结果,正是核心竞争力得到培育、运用和提升,一所大学的办学特色才能逐步凸显出来、稳固下来。办学特色与办学理念类似,同样不能直接给顾客提供价值需要,而必须通过大学具体的行为间接地起作用。因此,无论它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有多密切,也无法归为核心竞争力。(3)大学制度。大学制度不是核心竞争力,而是核心竞争力培育和运用的环境和手段。一般认为,成功的大学制度的核心是“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等,在我国大学主要体现为决策机制、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和谐及党政协调机制等等。正是这样的大学制度,孕育、孵化、催生了大学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提升着一所大学的人才培养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因此,大学制度是影响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但并不属于核心竞争力本身。在已有的研究中,大学制度之所以也被当作核心竞争力,是因为人们大多从制度经济学“制度是关键”的命题出发来认识制度问题。在我国大学发展的实践中,大学制度确是发展的“瓶颈”问题,因此显得十分迫切。事实上,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仅仅是为培育核心竞争力扫除了制度障碍,提供了重要的环境和手段。现实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不意味着就是核心竞争力。人们一般把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大学制度都归结为大学文化的内容,那么,大学文化显然也不是核心竞争力,但与核心竞争力密切相关。(4)战略性资源。战略性资源不是核心竞争力,而是大学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重要基础。战略性资源是指在大学中能够被感知和测量的具有核心优势的各种资源的总和,包括学科资源、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无形资产等。大学在培育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固然需要战略性资源,但这些“静态的”资源本身并不能直接形成竞争力,战略性资源是需要被使用、整合的,只有建立在战略性资源基础之上的获取、创造、整合资源的能力,才能成为核心竞争力。例如,有些大学或者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或者与政界、企业界有特殊的密切关系,或者拥有一些特殊的垄断权等,这些资源均非核心竞争力,只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基石。它们一旦被引入大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并发挥出较大作用,就成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坚实基础,使得这些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和不可模仿性。在诸多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中,学科、师资队伍及大学品牌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也值得进一步明晰。(5)学科。学科不是核心竞争力,而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一般认为,学科是一个资源共同体,由三类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学者、学术信息和学术物质基础);是科学范式在大学的具体体现;是包含行为规范、价值观、信息、物质技术基础和人才的组织;是大学知识创造、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基本工作单元和工作载体。大学是进行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地方,学科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所大学竞争力的高低。一流的大学一般都具有一流的学科资源,其中部分学科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为其他学校所无法比拟,如清华大学的工程类学科,中国农业大学的农学类学科,中央民族大学的民族学,等等。无疑,在所有概念中,学科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因此,本文也认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学科相关性”,并试图用“学科能力”或“学科建设能力”来概括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学科相关性”并不等于就是“学科”。“学科建设”概念在国外大学研究中很少使用,并且为社会公众所难以理解,基于国内外比较研究和用户价值性的考虑,本文最终以“人才培养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来概括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6)师资队伍。师资队伍不是核心竞争力,而是核心竞争力的创造主体和承载者。大学成功之关键在于拥有一批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核心竞争力的识别、培育、运用和评估,无一不需要教师的参与和推进。但是,资源本身并非核心竞争力,只有通过管理和整合才能转化为能力,师资队伍只有在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的动态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核心竞争力来。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有些大学虽然拥有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但学校的激励机制不当,教师管理松散,以至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水平始终上不去,结果并未形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7)大学品牌。大学品牌不是核心竞争力,而是核心竞争力的表现方式。品牌是大学重要的无形资产,与核心竞争力有“名”与“实”的相关性,但二者并不等同。大学核心竞争力综合体现在大学品牌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上,但核心竞争力并非一种资产,而是一种能力。无论对企业抑或大学,品牌都不应被看作是核心竞争力,但品牌应该展现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8)某些相关优势。这里主要是指大学的整体优势、大学的比较优势以及某些个人的竞争优势。大学的整体优势并不等于核心竞争力,因为即使一所大学没有整体优势,也可以通过少数几个关键领域而取得跨越式发展,成为一流的大学,最典型的如卡内基—梅隆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大学的比较优势也不等于核心竞争力,比较优势是指与其他大学相比的优势,更多带有外源性、暂时性的特征,而核心竞争力是大学内在的支撑力和持续的竞争优势。同样,个人的竞争力也不是大学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是整体资源和能力的一种整合,是买不来、带不走的。因此,无论是大学领导者还是教师,单个人才都不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应该注意把个人的竞争力转化为学科的优势和梯队的优势。例如,卓越大学校长的能力怎样变成大学的制度优势,一流教授的能力怎样变成学术梯队的优势。四、结论及模型结合文献综述、比较分析和排除法等研究方法,在上述辨析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大学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模型,实际上也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结构模型、识别模型(如图2所示)。图2大学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模型从模型看,一方面,一所大学卓越的办学理念、独特的办学特色、良好的大学制度等,共同构成大学文化,对核心竞争力起着发展导向、形成路径、环境支持等作用,是大学核心竞争力形成、培育和运用的源动力。这正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与其历史、传统、特色、校风、校训等因素密切相关,以致常被混为一谈的原因,也是大学核心竞争力难以模仿、转移的原因。另一方面,大学丰富的学科资源、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无形资产,共同构成大学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对核心竞争力起着重要的支持、保障作用,其中人力资源是核心竞争力的创造主体和承载者,学科资源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和工作单元,大学的社会服务能力、科研转化能力、筹资能力等,则是核心竞争力的支撑或延伸。这些相关因素尽管不是核心竞争力本身,但对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均有着重要作用。任何一种相关因素的缺失,都有可能导致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困难。从模型可以看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照抄照搬,更无捷径可循。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打造,需要按照科学的路径,举全校之力,标本兼顾,埋头苦干,持之以恒。参考文献:[1]刘向兵。大学核心竞争力概念辨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2).[2]杰拉德·卡斯帕尔。成功的研究密集型大学必备的四种特性[A].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文集(第二辑)[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杰弗里·雷孟。在北京大学的演讲[DB/OL].
[4]纪宝成。科学制订学科规划,大力加强学科建设[A].发展与繁荣人文社会科学[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5]薛进文。调整学科凝练方向加强创新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N].南开大学报,2003—11—06.[6]黄达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4,(19).[7]黄秀兰,邹吉忠。加强科研工作,提高研究能力,形成和提升中央民族大学的核心竞争力[J].民族教育研究,2003,(2).[8]欧内斯特·博耶。学术水思——教授工作的重点领域[A].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5集)[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9-30.[9]韩延明。大学理念及其相近概念辨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4,(7).[10]邹晓东,黄争舸,陈劲。基于学科核心能力的学科组织创新[J].科学学科研究,2004,(4).
核心竞争力特点范文5
[关键词]技术创新 企业核心竞争力 培育
一、引言
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哈默尔(G.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论文《企业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中,正式提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他认定企业核心能力就是一种学识,就是一种可以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学识。随着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的深入,战略、技术、资本、质量、渠道、客户、品牌、速度、创新、组织方式、管理制度、知识产权、人力资源、企业文化、学习能力等等,都曾被人定义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也有人综合起来进行定义的。以上列举的各项都一定程度的符合这一特点。本文主要就技术创新这一方面进行研究。
二、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
1.有利于确立市场垄断地位,获取超额利润。企业基于技术创新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一项独享资源,它使企业处于了技术垄断地位。垄断的优势就在于企业可以凭借它进行歧视性定价,或者通过技术优势提高生产效率,进而大幅降低成本来挤压竞争者,从而使自己获得更加丰厚的市场利润。其次,一项新的技术产生往往会产生与之相关的新产品和新技术的标准的修订,这时企业作为拥有该项核心技术的一方拥有极大地标准修订话语权。
2.有利于企业相关产品市场的开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无声的招牌,具有强大的品牌效应,这就使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往往具有较强的外延性,它不只是针对某一特殊产品单独研发的,也可以应用于一系列相关产品。这就使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相关产品的研发和推广销售起到了推动作用。
3.有利于企业持久竞争力的保持。企业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使得竞争对手很难较快模仿。因而具有较强的持久性和进入壁垒。另一方面,企业的技术优势促使其积极参与相关产品和技术的标准制定,不但从技术的源泉和应用上对外界的企业形成无形的技术封锁,而且更有利于自身下一阶段的技术深加工。
三、技术创新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技术创新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技术创新的趋势是更多地关注企业持续竞争优势。通过有效的技术创新,其成果在企业内部迅速扩散,成为企业核心技术以至由此形成企业的核心业务,企业将逐渐形成自己新的核心竞争力和技术优势,从而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技术创新是核心竞争力建立的关键。
1.技术创新是企业获取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研究开发是技术核心竞争力的前提,技术核心竞争力通过产品和市场产生优于竞争对手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好的经济效益和前期的技术储备,又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条件和保障,从而开始下一循环的技术创新活动。
2.形成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目标之一,也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结果。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主要是为了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或者迫于市场的压力而更新技术维持生产。因此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目标之一就是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企业基于技术创新培育核心竞争力应该注意的问题
1.企业高层领导要有敏锐的战略眼光。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最大的特点是要善于发现市场机会,而且要有较大的研发投入。企业领导要能从技术研发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中发现其可行性前提和成功后的利益收入,要能对目前的市场需求和竞争现状进行准确的调研和分析。企业高层领导还要有足够的危机意识,要能够在技术即将被扩散或者被替代之前积极组织资源进行新技术的研发或者面对市场的严峻考验提前做好退出的准备,以最大化获得市场利润或者最小化降低沉没成本。
2.企业要注重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开发。一个成功的企业靠的不仅仅是雄厚的资金支持和规范的组织结构设计,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批有专业知识并且敢于实干的员工。企业基于技术创新培育核心竞争力更是要如此。因为一项技术的研发需要有一批操作能力强的专业人才。
3.企业要配合以适当的组织结构。企业一旦决定进行基于技术创新的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就要把它作为一项发展战略来实施。为配合战略要适当的变革组织结构,使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与创新计划的战略目标、创新的规模和技术变革程度、创新的资源条件、人员素质、面临的市场环境因素等相适应。具体要考虑到是否设立专门的创新组织结构、集权与分权以及是否成立正式的组织等方面。
4.企业要做好核心竞争力的维护和更新工作。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企业要不断完善技术,维护核心竞争力的独占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技术优势与市场技术水平的落差逐渐缩小时,企业要及时进行下一阶段的研发工作,争取步步走在市场的前面,提升或者更新技术,进而提升或者更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熊鸿军. 技术创新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 湖南: 湖南大学学院,2003.
[2] 黄攸立,刘永锐. 核心竞争力视角下的企业创新能力结构理论模型建构[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0(6): 63-64.
核心竞争力特点范文6
关键词:企业核心能力;竞争优势;战略管理;市场定位;细分;消费者行为
一、引言
随着我国工业化向更为成熟化发展,标准化、规范化以及规模经济的大力推行,同类产品在品质、性能以及服务方面的思想度越来越高,市场竞争也日趋白热化。对于企业来讲,单一的通过提高商品的品质和功能特色已不能成为企业获取较大利益的渠道,一个占据市场份额较高的商品的功能极易被其他企业模仿,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并且不同供应商提供的同类产品也会给顾客带来难以区分的功能利益差别。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单一的品牌竞争并不能使自身脱颖而出,只有在通过合理地市场营销方式来赢得顾客的消费偏好,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二、企业市场营销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及特点
美国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将市场营销定义为“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提供并同他们交换产品价值,一伙的所需之物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在现代企业中,我们可以将企业的市场营销竞争力是指“企业根据市场营销环境和自身资源条件,通过系统化的营销努力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比较优势,创造顾客价值,达成互利交换,实现企业及相关利益方目标的能力。”企业的市场营销竞争力在研究企业竞争力理论中占据中十分重要的地位,越来越多的研究资料也证明企业长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核心竞争力,且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就是市场营销。市场营销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如下特点:(1)为顾客增加价值,例如可以通过降低产品或者服务的的价格并且提供更好地质量等等;(2)是市场营销难模仿、难复制和难复制三点;(3)是企业可以从市场营销中取得一定的利益,具有利益的可得性特点。依靠核心竞争力的这些特点,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就能够在交换的过程中为顾客提供更为优越的价值,从而实现企业的盈利和可持续发展。
三、如何在市场营销中保持和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以市场为导向,努力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对于一个企业来讲,盈利是其最终的目的,为了能够在盈利中求得生存,企业需要从资金的最终来源市场为企业生存创造永久的、稳定的条件。市场是多变的,市场的多变性决定了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所表示的指标以及权重也具有了不确定性,因此就要求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所表示的能力指标要能够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发生变动。例如对于电子行业来讲,由于技术的更新速度十分迅速,因此电子产品如何能够在市场营销中为自己营造出最大的优势就需要企业结合现阶段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欲望,针对消费者的心理特点来加强技术和设备资源的更新改造能力。总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求企业能够以市场为导向的来做到综合能力的组合,将企业发展的目光放长远而不是短期内经济利益为导向的综合能力的组合。
此外,市场营销观念主张经营者需要消费者从单一的营销目标转变为企业发展链条上的一个组成部分。换句话说,消费者同企业之间共同存在于一个大的合作范畴内,双方共同谋求自身的利益,从而达到共同发展和互惠互利的目的。所以说不断地强化市场合作关系对于企业在未来市场上的真正竞争力的不断强化并且对于企业来讲获得市场的充分肯定对于其更加持久和长远的发展是十分有力的,能够保障企业永久生存所需要的资金来源。总之,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是以市场的变动为向导的综合能力的一种组合,需要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改变而加以变动,并成为推动企业开发新的市场的能力。
其次,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依靠,做好市场的营销和开发。企业的营销构架包括三个层面:最顶层的是企业的营销文化,它反映着企业的营销在整个企业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属于一种战略理念层层,包括导向和态度两个小层面;第二层就是企业的营销战略,包括市场细分、、目标市场的选定、产品定位三个小层面,这一层是营销文化在企业具体营销活动中的具体运用与体现;第三层面的架构就是营销手段的具体运作,包括企业内外部活动及其整合,是作为营销战略的执行活动出现的。
四、企业市场营销的建议
对于企业来讲做好市场营销是其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核心,因此如果做好市场营销的工作就显得极为重要,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首先,对于企业来讲,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前提下,要能够以现实的或者潜在的顾客需求为中心,通过综合竞争对手的战略目标和协调各部门的活动把企业的资源有效整合起来。以此为基础就能够在满足顾客的需求、提升竞争力等方面做出快速而准确的反应能力,从而为进一步创造持续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企业要能够在市场营销者优先考虑如何为消费者提供便利来够的商品,从而使买卖双方的交易能够变得更为简单、便利和经济,从而满足消费者的普遍需求。
再次,企业要做好准确的市场定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以及可支配能力的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观念都在发生的变化,因此,企业要能够制定出有效的营销战略,做到准确的市场定位,从而使市场营销由被动转变为主动。
参考文献:
[1]周桂香.构造三维市场营销,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
[2]屈振宇.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市场营销[J].科技信息,2008,(28).
[3]祝艳萍.人性化:营销中的核心竞争力[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