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范文1
【关键词】防灾减灾 体系建设 综合防御 【中图分类号】X4 【文献标识码】A
河北省是我国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已成为平安河北、富强河北和美丽河北建设的心腹大患。2016年7月28日在视察唐山时指出,“要总结经验,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河北省要深入贯彻落实新时期防灾减灾指导思想,全面提升河北自然灾害综合防范能力。
河北省防灾减灾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防灾减灾组织和责任体系不健全。县(市、区)、乡(镇、街道办事处)政府及村(社区)等政府性机构防灾减灾职责和责任不健全和不落实;政府机关部门间的防灾减灾职责分工不科学不合理,同一灾种的防抗救不同环节分不同部门监管,同一源头的不同灾种也分不同部门管理,职权交叉重叠、缺位漏项,推诿扯皮、效率不高;政府防灾减灾公共服务事权不清、责任不明,保障不到位,特别是政府承担无限责任;社会法人主体、家庭和公民的防灾减灾主体责任不明确、不落实;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防灾减灾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第二,防灾减灾法规标准体系不健全。我国尚需制定一部统筹各类自然灾害防范的防灾减灾基本法,亟需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灾害防御法》;现有的法律法规也需要根据新变化新要求加快修订;部分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内容不具体,缺少实施细则和监督落实机制,致使许多法定职责未能真正依法“落地”;分灾种和分领域的气象灾害防御标准体系尚未建立,与法律法规相配套的防灾减灾技术规程、规范和标准存有大量空白,且强制性和约束力难以保证;基层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不高,宣传演练不够,缺乏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综合应急演练。
第三,灾害监测预警和信息等科技支撑能力滞后。现有气象灾害监测系统的探测要素、范围、精度、时空分辨率等方面尚不能满足精细预报、精准防范和风险管理的需要。水文、国土、生态、环境、交通、海洋等领域的气象灾害专业观测能力滞后,标准不统一,数据不能实时共享;灾害预报预警的精细化水平和时效性不够;省、市、县三级相互衔接、规范统一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体系尚不健全,全网和精细灾害落区的“绿色通道”均未完全建立;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灾害综合应急决策指挥系统尚未建立;公众自救互救能力不强,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意识和能力亟待提高。
第四,灾害风险管理能力薄弱。各地对气象灾害普查、区划和灾害防御规划编制等基础性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灾害基本情况不清,风险不明;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尚未实现从重抗灾救灾向重防灾的转变,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候可行性论证和高风险单位气象灾害防御准备认证等有效的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制度尚不健全;应急防范和处置能力不足,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灾害防御管理与应急指挥水平有待提高;风险规避和转移机制缺失,气象指数保险和巨灾保险等气象灾害风险转移服务才刚刚起步,其能力和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还很大。
践行防灾减灾新理念,构建新型气象灾害综合防御体系
树立“综合防灾、全民防御”理念,健全防灾减灾组织和责任体系。一是健全综合协调、科学高效的政府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和监督组织以及责任系统。参照水、旱灾害防御领导体制,政府主导在省、市、县三级政府和重点乡镇建立常态化运行的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和办公室;推进政府气象灾害防御责任向基层延伸,明确行政村、街道和社区居委会防灾减灾具体责任,对高风险隐患点实行安全责任承包制;明确和细化指挥部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建立健全高效信息共享、联防联控、应急联动的综合防范制度。二是依法落实法人、家庭和公民的防灾减灾主体责任,推进全社会防灾和全民防灾。建立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公告制度,建立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防灾减灾等配套制度,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三是健全省、市、县三级气象灾害防御公共服务机构,明确各级公共服务事权和相应的财政保障机制。
树立“标准先行、依法防御”理念,完善防灾减灾法规标准体系。一是加快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防御和气象灾害防御立法,据此修订省级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二是制修订政府分灾种气象灾害防御办法和实施细则。三是制修订各级政府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分灾种应急预案,定期组织综合性气象灾害应急演练,提升气象灾害应急处置水平。四是按风险区划建立气象防灾减灾标准体系,重点加强灾害级别、灾害调查、风险评估、防御要求等领域的标准制修订。
树立“精准防范、科学防御”理念,强化防灾减灾科技支撑体系。一是强化致灾气象条件监测预报预警业务系统建设,与地方共建水文、海洋、交通、农业、环境和生态等专业观测系统,建立多部门实时共享的气象大数据中心。二是强化气象灾害风险评估预警业务系统建设,建立分灾种的风险预报预警业务服务系统。三是强化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综合系统建设,建立预警信息权威、全网及分区域机制,增强农村等薄弱地区预警接收能力。四是强化气象灾害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建成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部门联动的气象灾害防御指挥系统。五是强化气象灾害防御科普宣传系统建设,强化全民防灾避险科学普及。
树立“关口前移、风险防御”理念,发展防灾减灾风险管理体系。一是建立气象灾害调查、风险排查和区划制度,开展分灾种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建成精细到乡镇的基础信息数据库。二是建立气象灾害防御标准和规划制修订制度,建立标准体系建设规划,明确执行清单和制修订清单。三是建立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重大项目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四是建立重点单位和人员密集场所气象灾害防御准备认证制度,由政府主导开展认证工作。五是建立气象灾害风险分担和转移机制,纳入政府补贴保险和再保险机制发展巨灾保险服务。六是建立防御标准、措施落实检查督查制度,由指挥部成员单位联合开展落实情况检查,实施防灾减灾绩效管理考核,考核结果列入政府实绩、干部评优的参考依据。
加快实施“十三五”防灾减灾工程项目建设,提升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设施水平和科技支撑能力
实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工程”。构建全时空、立体化气象综合监测网络,提高中小尺度突发灾害监测能力;提高分灾种短时临近精细化预报预警业务能力,提高灾害预警的精准度;发展灾害调查、普查、区划和风险评估、预报业务能力,提高气象灾害风险管理能力;更新灾害应急、联动和指挥系统,提升应急处置防范能力;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示范工程建设,完善防灾组织、责任体系和法规标准预案机制,提高依法防灾管理能力。
实施“精细化气象预报服务工程”。建成气象大数据资源池,推进气象大数据云平台的社会化共享应用;完善精细化数值天气预报和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延伸期、月、季、年的无缝隙客观气候预报业务;建立城乡精细化公众气象服务制作系统,重点建设省市县集约的公众气象云服务平台,发展智慧气象服务支撑智慧城市建设;建设气象科普业务系统、资源共享传播系统和气象科普场馆,打造气象宣传科普资源品牌和基层气象科普示范工程。
实施“云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建设人影作业条件监测系统,提升对人影作业气象条件的监测识别能力;完善省市人影作业指挥系统,提高人影作业指挥协调能力;加快国家飞机增雨和科学试验石家庄基地和冀东、冀西北飞机人工增雨保障基地建设,在太行山与燕山山区、粮食主产区、黑龙港流域、冀北生态保护区新增山地催化烟炉和火箭发射系统,加强人影作业科技支撑能力建设,提升飞机、火箭、高炮和地面碘化银发生器联合立体作业能力,力争实现年增水50亿立方米目标。
实施“生态环境气象保障工程”。建成覆盖全省区域的环境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实现空气污染物扩散气象条件的连续实时监测;升级改造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业务服务系统,发展分县空气质量客观预报能力,建立应急减排效果检验评估业务系统,提高科学精准治霾气象保障能力。建立卫星遥感为主的生态监测评估系统,发展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气候可行性论证和气候资源监测、评估等业务服务,提升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气象保障能力。
实施“绿色产业发展气象保障工程”。建设农业、海洋、交通、旅游、能源、商贸物流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专业气象监测站网及省市农业气象中心、省市海洋气象预警中心和京津冀交通气象中心,完善省、市、县三级农业气象预警系统和服务平台,完善3个市级海洋气象预警中心业务平台和精细化海洋天气预报预警系统,建立跨区域交通气象综合数据库和京津冀交通气象综合服务体系,建设集旅游气象综合信息数据库、服务产品分发于一体的省市级旅游气象服务平台,基本满足河北经济转型发展对气象服务的需求。
实施“气象‘一流台站’建设工程”。升级改造气象业务保障条件较差、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的气象台站,迁址建设气象探测环境不符合标准要求和难以长久保护的气象台站,重新建设不符合现代化气象业务需求的省气象台、影视中心、装备保障中心和资料档案馆等综合业务用房。切实改善基层台站环境,力争“十三五”期间实现全省气象台站100%达到“一流台站”标准,为气象现代化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实施“冬奥会和冰雪经济气象保障工程”。建设冰雪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多维度精细化预报业务系统、气候条件预测及风险评估分析系统、冬奥会驻场气象台和冬季运动专项气象信息服务系统等气象保障系统,提高精细化天气预报预测能力、气象灾害预警能力、人工增雪作业能力、气象信息与新闻宣传能力,保障2022年北京冬奥会顺利举办。建设冀西北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基地,加密布设火箭人工增雪装备和地面碘化银发生器,建成科学高效的冬奥会赛区人工增雪作业保障系统。
落实党政同责,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保障机制
强化党委和政府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防灾减灾结果导向和减少人员伤亡的刚性约束作用,将防灾减灾工作成效列入各级党委和政府年度目标考核体系,纳入各地安全生产和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内容,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评先评优、选拔任用和问责追责的重要依据。
深化和拓展气象防灾减灾专项政府绩效管理工作。继续推动政府实施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科学制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狠抓过程管理,完善督查考核机制,编制绩效评估报告,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力度、问责力度与公开力度,持续改进工作。通过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重点加强组织责任、法规标准、科技支撑、风险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新型气象灾害综合防御体系建设。
健全与气象事权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保障长效机制。落实气象防灾减灾双重计划财务体制,明确地方气象事权和支出责任,促进中央气象事业与地方气象事业的协调发展。完善财政对社会防灾减灾的支持引导机制,扶植灾害防御社会组织发展;开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在防灾减灾基础设施、设备投资等领域,充分利用市场资源,不断扩大全社会对气象灾害防御的资金投入。
(作者为河北省气象局局长)
【参考文献】
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范文2
关键词:生态文明 中原城市群 协调发展 资源共享
一、中原城市群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意义
城市群是一定程度上独立的城市集合体,是相当数量城市关系的总和。它的特点主要反映在,经济的紧密联系;资源的高度共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集中发展。其实质,聚拢这些城市构成一个巨大的商圈或经济圈。
现阶段,我国比较成熟的城市群有三大城市群,即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它们引领了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全国的经济势头,给中国经济带来春天。2016年12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2017年1月,中原城市群正式跻身七大国家级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是继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之后,城市群规模最大、一体化程度最高、人口最密集的城市群,是支撑中部崛起的核心增长地带。它肩负着承接发达国家及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地区资源输出的重要任务,是促进中部崛起、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因此,规划建设中原城市群,对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安徽五省30个市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中原城市群和生态文明建设和谐发展的必要性
1.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原城市群实现中部崛起的战略抉择。中原城市群的平稳发展离不开优良的环境支撑,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中原城市群的崛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提出“五位一体”建设,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是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战略选择。良好的生态给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舒心的环境,有利于中原城市群的稳定发展。
2.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原城市群实现富民强省的客观要求。生态文明建设隶属于可持续发展范畴,符合中原城市群实现富民强省的客观要求。将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依托,加快城市群的发展步伐,满足城镇与乡村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所需的良好环境要求,对于实现促进中原城市群经济、改善人居环境条件具有现实价值。
3.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原城市群实现生态环境优良目标的现实选择。生态环境优良是中原城市群良好发展的衡量目标之一,城市群的发展不应仅仅是经济的飞速前进,而环境的不断优化也应是城市群发展的题中之义。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有效规划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步骤,并适时作出调整,以适应不同阶段中原城市群的发展状况,使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的建设过程中,促进中原城市群的长远发展。
(二)中原城市群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意义
以生态文明为视角来建设中原城市群,其意义和价值非凡。第一,有利于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观念。人与自然的和谐,意味着生态环境的良好,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遵循自然规律,在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想;第二,有利于拓展我国经济发展新空间,加快整个中部地区的发展步伐;第三,有利于东中西三大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推动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拓展,形成合理的空间发展格局;第四,以生态文明为视角建设中原城市群,从根本上有利于保障农业安全,为人口密集的传统农区建设探索有益经验。
二、中原城市群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中原城市群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承,有着密不可分而千丝万缕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目前中原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分析这些存在的问题,对于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中原城市群的整体发展具有重大且深远的意义。
(一)能源消耗量大,空气污染严重
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包括中部地区的河南、山西、安徽三省,并联动辐射河北、山东两省,这五省基本是雾霾的重灾区。近年来因城市工业与家庭用车的快速发展,工业企业废气排放不断增加、汽车尾车排放与日俱增,碳排放量增加,而氧气量不断减少,空气净化和调节能力日渐削弱;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中钢筋混凝土楼房大增,林园绿地相对减少,在一些盆地城市往往形成逆温气象,致使大气中的污染物和烟雾不能向上向远处扩散。这些使得能源消耗量大且快,造成空气污染严重,加剧雾霾天的形成,加剧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危害。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有待提高,很多民众只关注到雾霾对自身身体健康的恶性影响,并未从真正根源上去遏制污染物的产生。对雾霾的防护只存在于表面,忽略了源头的有效遏制。虽然有关环保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还市民以“碧水蓝天”,但是根源的问题并未解决。
(二)水资源失衡,污染普遍
从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上来判断,我国属于中度缺水的国家。我国北方地区普遍存在资源性缺水的问题。原本缺水的状态使得城市化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再加上水资源的浪费和严重污染,势必给城市群建设带来压力。有的城市,由于河流和水源受到工业发展与居民生活排放的废水的严重污染,致使难以保证居民生活用水的清洁,造成饮水困难。有的城市,由于地下水的超量开采,地下水位连年下降,影响到地下水的循环,树木的生长,造成井水枯竭。城市用水的紧张和工业生产用水的污染,是造成水资源浪费的根源。城市居民的节约用水意识淡薄,无法从自身建设和国家发展有效连接起来,所以造成城市生活用水普遍紧张的常态。工业生产用水后排污环节的治理不严,净化力度不够,这是造成生产用水污染浪费的重要原因。
(三)土地资源供给压力大,水土流失严重
城市群的发展势必给土地资源带来压力。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城市群发展的重要环节,城市土地的有效利用是其中之关键。联动五省发展城市化,扩大城市用地,压缩农业用地,在征用土地的过程中,难免因为方法不或者执法不严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加剧水土流失。由于城市园林绿地少、树林生长受影响,城市汇水面积大,加之不少开发建设项目的排洪设施不到位,以及其他因素如城市河道淤积,雨水不能及时渗漏和流失,极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四)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区域生态环境脆弱
农村科技落后,在土地使用过程中,对土地容易造成过度使用,且保护力度弱小。使得原本脆弱的农村生态环境更加恶劣。且在破坏原有土地生态之后,因为技术上的弱势,观念上的落后,对土地生态的恢复工作缺口很大。使得土地的再次使用只能是更加贫瘠或又一次伤害,造成恶性循环。人们在追求经济效益驱使下,无所节制而以杀鸡取卵式的野蛮方式对待大自然,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使自然生态环境变得十分脆弱。循环和平衡规律是不能违背的,自然资源如空气、水、土壤、树木的光合作用等有自身的运动规律,破坏了自然法则,势必会遭受大自然的惩罚和警告,有时会以次生自然灾害的方式让人类承担因开发利用自然不当给自然本身带来的不堪承受的结果。当人类深受其害时,意识到人类必须以文明的方式自觉地敬畏大自然、善待大自然、合理利用大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中原城市群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树立中原城市群现代生态价值观
1. 倡导健康绿色消费观念。中原城市群的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社会大众的整体努力。针对城市发展过程中,企业生产和居民日常生活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从根源上遏制污染的产生是十分关键且必要的。污染源追根到底是人类造成的,从观念上对人们进行教化,让人们从根本的认知上深刻的领悟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而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从而自觉的为社会的稳定发展约束自己的行为,改善自己的周边环境,保护城市整洁文明。
2. 转变传统经济发展理念。中原城市群经济的稳定和长期发展,依赖于现代的生态价值观念。低碳、绿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促进中原城市群的稳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生态文明建设归根结底依靠的是社会全体人员的共同参与,因此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有自觉的保护意识,并能从行动上做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力军,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倡导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理念,加快形成现代生态价值观,以期早日为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提供可持续的良好发展模式。
3.加强区域生态文化建设。整个社会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建设生态文明的同时,也应重视加强区域生态文化建设。比如在社区内进行生态文化的正面宣讲,给社区成员普及生态建设的理念。在学校开展生态文化的课程教育,可以带领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一起为环境保护贡献微薄的力量。
(二)发展中原城市群生态经济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经济的发展,适时调整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为现代经济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大胆采用新的更加环保科学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中原城市群的崛起探索更契合的新模式,向集约节约环保模式转变,带动整个中原城市群的整体协调发展。
2.建立生态经济体系。建立适合中原城市群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更好的促进整个中原城市群的稳定崛起,需要结合中原经济发展的常态式,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和创新,顺应时代潮流,加入生态经济的观念,指导形成新的经济体系。
(三)促进中原城市群生态科技发展
1. 加快生态科技创新。二十一世纪是科技世界的较量。将前沿科技运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既符合科技为人类社会服务的理念,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加快生态科技的创新,就是为中原城市群的发展争取时间和机会,当今社会变化之快,科技的更新换代也是日新月异,而创新就是生命力。
2. 培养生态科技人才。人才战略是不会过时的战略选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培养引进生态科技人才,对中原城市群的规划发展作出长远有利的科学指导,是中原城市群发展的保障。中原城市群的崛起之路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探索发展的过程中,依靠科技人员适时制定出调整方略,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城市群的平稳良好发展。所以,生态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对于城市群的发展作用巨大。
3.完善生态科技政策制定。中原城市群的稳定发展需要政府牵头,制定合理的生态科技政策,从宏观上把控整个城市群的l展走向。在制定相关生态科技的政策中,要立足中原城市群的现有经济基础,针对不同地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时而变,制定适合特定区域的切实可行的生态科技政策。
(四)加强中原城市群生态制度建设
1. 创建区域生态政策协调机制。“五位一体”建设就是与和谐社会建设相契合的,创建区域生态政策协调机制,有利于统筹区域生态的和谐发展。另外,保护环境要从源头抓起,不仅做好水源地保护,还要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稳步推进植树造林和天然林的保护工程建设;加快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创建工程,切实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要地位;加强城市绿地湿地等的保护,还城市及市民一片蓝天;提倡少用或不用不可再生资源,力争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2. 完善区域内环境监督体系、区域联合执法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应把发展循环经济同生态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将其统一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去。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完善区域内环境监督体系,加快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树立生态示范工程,对于保障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意义重大。中原城市群是涵盖五省的大城市群,地域广,难于统一管理是显而易见的问题所在,加强各区域间执法部门的联合,以及执法力度的统一,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对于整个城市群的管理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评估、政绩考核及激励机制。在推进中原城市群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制度建设不规范与不健全,往往出现纰漏甚至扯皮现象,生态文明建设带来被动和难以落实的局面。党的“十”报告中,着重强调了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对全民进行“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的宣传教育,帮助全民树立环保意识,激发全民以行动进行环境保护的热情。从长远来看,我们要在建立健全法规政策体系、目标任务体系、标准评价体系、技术指标体系、监督检查体系、宣传教育体系的同时,建立健全相应的各种管理制度,形成科学规范、程序清晰、职责分明、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并有监督检查、问责制度作保障,同时,还应当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制度,让人民群众有知情权、参与权、发言权与监督权,从而促进各种制度的落实,让环保变成切实的行动。因此,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评估、政绩考核及激励机制,对于经济区的良性发展既是鼓励,更是鞭策。
参考文献:
[1]王陶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与中原城市群关系研究,经济经纬[J].2016.2.
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范文3
关键词:低碳绿色校园;低碳生态人才;人才培养;生态文明;低碳经济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1-007-03
一、建设低碳绿色大学的背景
1 资源短缺与环境恶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最大挑战。人类需要考虑的不仅是经济可持续的问题,而且是能否生存下去的问题,21世纪人类正面临生死存亡的重大抉择。目前,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储量(统称碳基能源)将分别在40年、60年、100年左右耗尽。同时,碳基能源的大量使用,虽然成就了现代工业文明,造福了人类,却也因为大量的CO2排放成为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斯特恩报告》和《气候变化经济学》指出,按目前的温室气体排放趋势,到2050年可能超越人类“力挽”的临界,引发“不可逆转”的气候变化,量变到质变,导致全球性灾难。
2 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付出了巨大的资源与环境代价。如今,我国资源短缺甚至枯竭的城市和地区越来越多,我们亲眼目睹的几十年前的秀美山川现在已是面目全非。《自然》杂志权威报告指出:中国正经历最大生态赤字,其资源消耗的速度是自然资源恢复速度的2.5倍,碳排放量已位列世界第一。由于煤炭仍是中国主要能源,因此,碳足迹自然是中国生态足迹中比重最大的部分,而且情况日益严重。1961年碳足迹占中国生态足迹的10%,到2008年这一比例上升到54%。我国水资源量是世界平均水资源量的28%,地表水已严重缩减,地下水已被污染,且污水排放已由城市向农村蔓延。我国虽然已设置了“三条红线”应对水资源危机和水安全问题,但恶化趋势不容乐观。我国10年淮河治污投入600多亿元,治污水质又回到“原点”的触目惊心的残酷现实,我们焉能不反思、不警醒!
3 困境与挑战“倒逼”人类寻求突破。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解决资源与环境困局的“人类共识”,缓解能源安全、遏制气候变暖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发展为了什么?什么才是幸福?人类对生活意义的理解也依赖于对自然的理解。人类不在自然之上,也不在自然之外,而在自然之中,大自然永远握有随时惩罚人类的无上力量。因此,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和能源供给,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就会步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和基石。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理论增长点”,也是打造我国“经济升级版”的“发展新机遇”,是需要在理论上深入研究的文明形态,也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严峻而重要的课题。担负起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任务,高等学校责无旁贷。
二、建设低碳绿色大学的意义
1 建设低碳绿色大学具有深厚的理论依据和鲜明的时代特征。通过低碳绿色大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把高校建设成“科技含量高、碳排放低、环境舒适宜人”的“生态化、数字化、人文化、智能化、园林化”的美丽和谐园区,发挥高校的低碳绿色文明理念的变革导向作用、低碳技术与知识的支撑作用、节能减排的社会示范作用,对推进地方的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2 “生态人才”承载着人类的未来和国家的希望。可以预见,未来5-10年,生态产业建设、生态城市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生态社会建设等领域,无疑需要大量“生态人才”的示范、引领和保障。大学校园不仅是青年学生汲取知识的地方,也是他们灵魂塑造、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重要场所,更是我们共同的生活和精神家园,理应承担起低碳绿色“生态人才”培养、低碳友好型技术研发使用和率先节能减排的高尚责任。
3 “打铁还需自身硬”,传“道”自身要有“道”。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任教师,社会是学生的第三任教师,高校对学生的教育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作为高校的教育者,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巨大影响,教师言传身教的低碳理念和行为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生态素质”养成。只有当低碳经济和生态文明的思想理念通过各种学科、各种实践、各种渠道在大学生的心中发芽时,我国的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才会“后继有人”、“动力不竭”而永续推进。
三、建设低碳绿色大学的现状
1 世界许多大学加入了构建低碳校园的行列。早在1972年的人类环境会议就提出了绿色学校的理念,华盛顿大学提出,不仅要建设美好绿色校园,更要培养可持续发展学生;哈佛大学校园18%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并制订了在学生人数增多、科研经费增加、设备总值增长的前提下,2016年比2006年能耗降低30%的节能减排计划和实施方案;等等。如今,国内外学者对低碳校园建设所涉及的领域研究逐渐深入和全面,日本和美国研究机构曾对高校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量进行统计,单位面积能耗比大多数社会事业体的能耗都要高,学校建筑的总能耗仅次于办公类建筑的能耗总和。
2 我国低碳绿色大学建设方兴未艾、各有千秋。1998年,清华大学率先实行“绿色大学”建设,首批聘任了18名绿色大学建设专家,并与剑桥、哈佛共同成立三校“低碳能源联盟”;北京大学实施了“林歌计划”;武汉大学开展了“绿色大学十年行”活动;南开大学、沈阳工程学院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已经招生或申报;天津工业大学打造首个新能源低碳校区;浙江工业大学掀起低碳毕业潮;复旦学子倡导校园低碳生活;吉林大学对建设“节约型校园建筑节能监管体系”示范项目高度重视,营建绿色校园并向智慧型校园转变;浙江大学搭建“能耗监管平台”打造节约型低碳校园;南京工业大学在全国高校率先完成碳排放核查,顺利通过ISO14064温室气体核查验收,标志着该校低碳校园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3 我国低碳绿色大学建设多以低碳校园建设人手。(1)大学校园蕴藏巨大节能潜力。根据相关部门对45所高校的能耗水平数据统计测算得知,2008年全国高校每年人均用煤0.897吨,是全国人均生活用能的4倍;人均生活用水每年145吨,是全国城镇人均生活用水的2倍,大学生的人均能耗指标明显高于全国居民人均能耗指标,很多高校仅水电费开支即占总收入的19%左右。(2)低碳校园建设成效明显,效益可观。目前,全国有200所高校实施了节约型校园建设,生均电耗每年484千瓦时,占全国平均水平的44%,实现节能67万吨标准煤,节水3亿吨。例如,江南大学2008年与2005年相比,新校区同比人数翻一番,科研经费增加3.1倍,设备总值增长1.5倍,但校区水电总支出却减少230万元,生均年度水电费由原来的1000元左右降至510元。华南理工大学完成了南北校区总计129栋100多万平方米建筑的能源楼宇计量工程,实现了能耗数据实时监测,进行精细化管理,节能率达30%以上。对外经贸大学一共采用22项节能减排技术,全年节约经费上千万元。
四、建设低碳绿色大学的途径
1 将“生态人才”培养嵌入办学考核评价体系。(1)将低碳绿色“生态人才”培养纳入高校育人机制,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教育资源,积极探索低碳绿色生态文明的教育内容、课程计划、有效途径和教育形式,逐步形成完善、高效、不断创新的低碳绿色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以选修课、必修课、研究型学习等形式构建低碳绿色生态文明教育特色课程。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人类面临生死存亡的“两大困境”背景下,所有高校若能将“低碳经济学”或“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或“气候变化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一门学科作为当代大学生的跨学科(半学期)“必修课程”,发挥“传道育人”作用,必将对我国的“生态人才”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捷径效果。(2)应将低碳绿色“生态人才”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将课堂教学渗透作为“生态人才”培养的主渠道,鼓励各学科教师挖掘教材中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着力寻找相关结合点和渗透点,将低碳理念融汇于各个学科之中,耦合于各个学科的教学科研之中,让低碳、绿色、生态、环保的概念成为学习研究的一部分,教会学生参与低碳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知识和技能,他们走出校园、走上工作岗位后,成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宣传者、忠诚实践者、模范引领者和障碍排除者。
2 积极应用低碳技术成果打造低碳环保基础设施。(1)建设伊始就采用高起点、高标准规划设计,避免由于硬件的“先天不足”造成能耗无法弥补的“客观浪费”。国外一些专家指出,设计费虽然只占工程全部费用的1%左右,但在决策正确的条件下,它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率达75%以上。显然,优化设计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和进行低碳建设的重要途径。一栋楼刚刚出现在纸上时,就可以测算好未来建设中的碳排放和以后使用过程中的能耗指标,逐步建立起低碳生态的指标体系。宁可少建几栋楼,也要打造低碳环保的基础设施,应当成为我们的共识。(2)充分利用现有技术成果,加大节能改造力度。我们应当引导、鼓励大学管理者发扬“牺牲精神”,多做低碳绿色大学建设的“我栽树、你乘凉”的“长效性、基础性”工作。必要时,可引入“能效领跑者”的倒逼手段及“合同能源管理”的市场机制等综合措施,逐一排查核算,大力推动老旧设备节能技术改造。例如,广泛使用太阳能、风能、沼气能和地热能;建立雨水废水回收利用的中水处理系统,力求做到水的“零排放”;广泛使用LED等节能光源;等等。
3 通过内涵建设推行低碳运营管理薪模式。(1)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低碳高效的管理体系,搭建能耗监管平台,提升能源使用效益。我们应当学习哈佛等高校做法,建立能耗指标体系和能耗公示制度,在以前多年平均数据的基础上,制订节能减排目标和实施计划。创建低碳绿色校园,期望师生的低碳生活,光靠觉悟是不够的,“社会契约理论”要求“学校政府”只有不断进行“帕累托改进”,加强内涵建设,打造低碳高效的运营管理新模式,才能突破“囚徒困境”,实现“帕累托最优”。(2)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国民素质不断提升,大学校园必定同发达国家一样,拆除围墙,融人社会,这种趋势就如同我国当年公园改造一样。高校作为思想、理念、知识、技术的人类文明前沿之地,提前进行“社区公园”建设,率先打造“社区小气候”,以示范行动引领社会“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这同样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和未来建设者的责任与使命。(3)高校资源如何科学调度、如何优化配置、如何充分挖掘利用、如何紧密联系社会主战场、深度融合经济主市场,尽力谋求我资源、你资源与他资源合作共享的多赢共赢局面,应是我们探究和努力的方向。体育场馆建在高校就是很好的范例。
4 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是低碳绿色大学建设的不竭源泉。(1)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市场需求是决定和引导生产供给的永恒动力,如果每个人都能按照低碳经济的理念选择产品和服务,高碳经济模式就无法生存。以全国高校3000多万学生数量(比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人口数量还要多),对低碳生活方式的选择意味着非常巨大的节能空间。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和未来社会中坚力量,理应率先承担起“现代公民”责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注重细节,点滴节约,努力打造环保节约型校园。(2)高校应当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学报校报、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加强节约和忧患意识教育,开辟低碳减排专栏,如“你今天低碳了吗?你今天减了几斤碳?”等等,积极开展“低碳宿舍、低碳教室、低碳论坛、低碳社团、低碳生活我争先、我为校园减斤碳”等系列创建活动,牢固树立低碳意识,处处体现低碳文化,时时参与低碳行动。同时,学校可以利用每年的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气象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地球1小时、无车日等环保节日开展相关主题教育;可以充分发挥班会、开学毕业典礼等途径的生态文明教育作用;充分利用演讲、辩论、征文、摄影比赛、知识竞赛等教育活动,不断创新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3)植树造林,种草固碳,模拟碳交易,自我碳抵消,全方位、大力度培育师生的低碳绿色环保意识。我们可以借鉴高校低碳节能建设的指导材料《校园碳核算攻略》,引入“节能减排获奖,植树造林受益,超额使用能源受罚”的“市场机制”,模拟碳交易,开展碳买卖,对在校师生强力进行“生态灵魂”塑造。
5 责任与使命担当是低碳绿色大学建设的根本动力。由于我国高校绝大多数属于“不愁生源、不愁经费来源、不存在售后服务”的政府办学的“国有大学”,与企业相比,基本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其运营方式还没有完全进入“市场经济”状态,危机感和紧迫感尚不如处于“优胜劣汰”的经济领域。虽然有“生源保证、不愁吃穿”的社会大环境因素,“一股独大、一花独放”、“垄断地位、缺乏竞争”的体制机制障碍也无须回避。“钱学森之问”振聋发聩,令我们深思!
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范文4
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农村生产现代化、生活富裕化、环境生态化及个体文明化的转型过程。从农民安居及环境整治方面着手,全面改善农村环境,整合各类资源,形成特色乡村文化,改善农村居民生活品质,提高整体生活质量,增强幸福感,构建和谐乡村文化。
一、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工程,这需要政府出面,相关职能部门尽心尽力,以科学合理的规划为准则,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保障,真正为百姓谋福。
(一)改善基础设施
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完善农民的居住环境,对村庄的危房旧房进行重新修建。对整个村庄的住房进行统一规划布局。不断完善村中的交通、供水、供电、通讯、网络等基本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村人能过上方便舒适的生活。通过统一的规划,打造一个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新农村,让农民以崭新的精神面貌,过上企盼已久的社会主义新生活。
(二)维护日常生活环境
美丽乡村建设使得基础设施得以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得以提高,但随之而来的后续问题需要跟进。从治脏、治差、治乱着手,重视村容村貌的改观,逐步改善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全面解决生活垃圾、废臁⑽廴镜任侍獾拇理,完善覆盖全村的卫生服务体系。生活垃圾需要有合理的处理回收,设置垃圾中转站,每家每户有固定的垃圾桶,村里有垃圾收集站,最后能将回收的垃圾送达固定的垃圾处理场,确保乡村环境卫生。对于生活污水有完善的排污系统,对农村的简易茅厕进行整改,修建配套的公共厕所。对于广告路牌实行统一管理,严禁乱涂乱画。
(三)培育乡村文化
为了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构建和谐社会,形成乡村文明新风尚,在充分保护古村落、古建筑、古树民木和民俗文化的前提下,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定期开展群众生活访谈活动,了解大家对于新农村生活的评议与建议,引导农民改变旧观念,追求科学、健康、文明的现代新生活。利用通俗易懂的绘画,简单的语言文字制作宣传口号、标语,让农民感受到新农村生活的新气象。
(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
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对农产品的最大热捧。各种采摘园、农家乐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因此,应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田园风光、乡村文化,发展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将传统的农耕生活逐渐引向具有较高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创收就业、增加收入的乡村旅游业方向发展,打造新型的农家乐、渔家乐、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等生态旅游业,欢迎四面八方游客,共同体验新农村生活。
二、美丽乡村建设对老年人健康长寿的重要作用
美丽乡村建设提高了当地村民的生活质量,尤其是对老年人的健康长寿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基础设施改善,为老年人强身健体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新农村建设前,农村老年人的消遣方式则是做点农活、家务,聊聊家常等。新农村的建设,各项体育设施的安放,文化广场的建立,更多的老年人思想开始转变,一起聊天、结伴游玩,开始通过散步、打太极拳、广场舞等休闲方式锻炼身体,共享新的生活方式。
(二)农村自然环境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
在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老年人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竞争的节奏、频率、紧张度、作息时间与活动空间,老年人越来越不适应污染的环境,在农村,乡村生活节奏慢,车少、人少、树多,空气质量好,噪音少,睡觉受外界干扰小,生活悠闲,睡眠质量高,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
(三)乡村文化传播,有利于增强老年人精神满足感
老年人平时在家干点农活,做做家务,闲时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聊聊家常。美丽乡村建设,为老年人提供了很多强身健体的设施设备,他们开始融入这种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新鲜的信息和生活方式。他们每天早上起来,散散步,做做健身操,在体育健身器材的辅助下锻炼身体;中午晒晒太阳、在老年活动中心打打牌、下下棋;到了晚上一起跳广场舞。渐渐地带动身边绝大多数老年人愿意或主动加入其中,共享新的生活方式。美丽乡村建设关注老年人晚年生活,建有老人专有活动中心。老年文化中心开设各种老年特长班,让有特长的老年人发挥一技之长、继续发挥余热,将当地的一些民俗文化,传统技艺传授给年轻一辈,不仅可以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而且可以增强老年人的精神满足感,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充实。让其他老人也能在晚年充分挖掘自己的兴趣爱好,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活得有滋味、活得有价值。
(四)原生态食品,增强老年人体制
在农村,吃的是原生态食品,喝的是纯天然泉水,吃得干净,喝得放心,不用担心食品污染问题;在农村,可以力所能及的自己种菜、养鸡、养鸭、种水果等,不仅可以陶冶情操、亲近自然、节约生活成本,而且还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五)乡村旅游,为城市老年人提供了一个休闲养老的场所
现代人非常注重养生保健,尤其是城市老年人,在养老保障体制的完善下,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在逐步提升,自身知识和思想观念逐步改变。城市的喧嚣和环境的污染,让城市老年人想要寻找一处能休养生息的去处,近郊的乡村为其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场所。美丽乡村建设,使得农村已经拥有便利的生活设施,同时少去城市的嘈杂,拥有良好的环境,将休闲和养老相结合,为城市老人带来了较大的福利享受。城市老年人急需亲近大自然,回归田园,找一个环境优良、空气清新、生活舒适的地方养老,享受晚年生活。
三、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
美丽乡村建设在建设试点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会出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与村民之间的沟通不到位,急功近利,重视眼前利益,缺少长远规划等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
(一)政府监督,合理规划
美丽乡村建设政策性较强,涉及到的工作面广,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明确工作职责,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相互监督,共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应该提前做好规划,科学建设。针对农村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提出合理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方案,多角度、多方面考虑问题,为民造福。
(二)因地制宜,建设与保护并存
乡村的自然环境、植被作物、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民居建筑等均是乡村的传统资源。正是这些传统资源的存在,才使得乡村具备了区别于城市的形态和文化,拥有了自身独立的价值。因此,美丽乡村建设应该遵从保护传统资源,留存祖先的成果、服务于当下、造福于后代。因此,为了保护乡村传统资源,必须审慎、科学,根据农村地区所处地理位置、发展水平及文化背景各不相同,因地制宜,合理建设。对于富有传统文化的地区,因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古朴的民风民俗本身极具特色,在建设中应做到保留其特色,综合考虑当地实际,坚持以人为本,在保护和传承文化的同时,坚持走多样化的道路,实现乡村文化稳固而广泛的传播。
(三)循序渐进,整体推进
美丽乡村建设旨在提高当地人们的生活文化水平,推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在发展传统农业生产的同时,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发展农村服务业,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在获得经济利益、改善民生的过程中,重视环境的保护,加强新农村管理,推进农村社会稳步、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范文5
1.建设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水资源利用水平明显提高
邢台市充分发挥“三条红线”的刚性约束作用,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在河北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年度考核中,连年上台阶,2016年邢台市名列全省第1名。
1.1严格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管理,实现区域用水总量控制
编制完成了《邢台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邢台市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邢台市现代水网规划》,新建取水监测点67个、地下水位自动监测站310个,不断强化区域取用水总量控制,全市用水总量逐年下降,2016年为15.78亿m3,低于19.87亿m3的目标值。
1.2严格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管理,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工业方面,指导邢台钢铁、德龙钢铁等重点用水行业,大力创建节水型企业,挖掘节水潜力,提高用水效率。2016年,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3.93m3。农业方面,依托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现代农业粮食产业县,大力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2016年底,全市节水灌溉面积达549万亩,节水灌溉率62.1%。生活方面,先后建成了酒店、学校、机关单位等42家节水型单位。特别是邢台市财政拿出3000万元,在市区推广节水器具1万套,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通过新闻媒体大力宣传节约用水,营造良好舆论氛围。2016年底,全市人均综合用水量为215.6m3。
1.3严格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强化水资源保护
严格按照国家“水十条”、省“水五十条”的工作目标,全方位治理水环境。一是提早实行河长制,有力推进了水污染防治工作。二是制定了《邢台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对河道沿岸200多家重点工业企业的达标情况进行整治,对64个入河排污口全部完成规范、改排或依法封堵,滏阳河、滏阳新河、滏东排河、西沙河4条出市河道水质连续3年达到省考核要求。三是对饮用水源地周围的畜禽养殖、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等面源污染进行了全面清理,确保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安全。2016年全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2.建设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水保障能力不断加强
积极打造现代生态水网,使河、库、渠、沟、塘相连相通,确保水引得来、蓄得住、用得上。
2.1全力保障城乡供水安全
在城镇,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全面建成,新建水厂20座,城镇居民喝上了长江水。加快完善城市供水管网系统,2016年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为17.17%,城市供水保证率达100%。在农村,大力实施联村集中供水工程,使100多万饮水困难农民吃上了放心水、安全水,基本解决了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2.2最大限度使用引调水
在引江上,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南水北调直供企业试点,年计划用水4000万m3,提高了引江水的消纳量。在引黄上,建成了老沙河、老漳河、滏阳河、留垒河等多条引黄线路,年引调黄河水5000万m3,有力地保障了沿线县市农业灌溉和生态用水。
2.3严格控制使用地下水
通过结构节水、农艺节水、工程节水、管理节水和增加替代水源“四节一增”的综合治理措施,有效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形成了果树以管灌、滴灌为主,粮田以管灌、喷灌为主的节水灌溉模式,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70多万亩,整治河渠675km,调整种植模式71万亩,推广冬小麦春灌节水稳产配套技术358万亩。通过3年治理,试点区地下水压采量累计达2.51亿m3,2016年浅层地下水位平均升高了1.13m,深层水位年变幅由2014年下降5.66m,到2016年逆转为抬升8.91m,地下水位下降态势得到有效遏制。
2.4鼓励开发使用非常规水
坚持把浅层水、雨水、中水等非常规水大量用于城市绿化、道路喷洒、洗车、洗浴等领域,大大减少了地下水开采。通过城市中水回用,以及对污水处理厂的技术改造,2016年处理污水3729万m3,利用再生水1177万m3。在广宗县、平乡县实施微咸水利用项目,年可压采地下水4000多万m3。
3.建设城乡防汛抗旱体系,应对灾害能力显著提升
邢台市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强化组织领导,狠抓防汛重点,全面落实各项措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工程措施方面:在上游,治理山洪沟,加固小水库,实施应急度汛工程,积极推进青山水库、八里庙水库项目建设,提高上游拦洪能力。在中游,加快南水北调中线防洪影响处理工程建设,推进大沙河、七里河、白马河等中小河流治理,提高河道防洪标准。在下游,全力推进大陆泽、宁晋泊蓄滞洪区防洪工程和安全建设,进一步提高蓄滞洪区防洪能力。在市区,对牛尾河、小黄河等进行拓宽整治、清淤疏浚、拆违治乱等,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形成了完整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非工程措施方面:一是建立健全了市县乡3级防汛抗旱组织指挥体系,落实了各项责任。二是与水文、气象等部门共享信息资源和预警平台,建成了集监测、预警、指挥、调度于一体的综合指挥调度系统,提高了防汛指挥决策和调度的科学化水平。三是足额储备了防汛抢险物资,组建了市级专业抢险队,定期开展专项演练。在做好防汛的同时,全市还紧抓抗旱,大力实施应急抗旱水源工程,开展抗旱服务3年提升行动,打造标准高、服务全的抗旱服务站,切实做好节水、蓄水、调水,确保生活生产所需。气象部门加强人工增雨作业选点布局,开展增雨(雪)作业865点次,增加降水约2.8亿m3,科学开发利用了空中云水资源。
4.建设城乡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体系,人水相处更加和谐
4.1加大河道综合整治
2015年以来,全市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河道综合整治行动,共投入资金3.6亿元,出动铲车、挖掘机等机械设备3.3万台次,平整河道36km,累计植树130万株,河道清淤110万m3,恢复了河道的生态功能,重点河段实现了“水清、流畅、岸绿、景美”。
4.2开展山区环境综合治理
首先是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整治。累计投资13.2亿元,对因采矿引起的山体破坏进行综合治理,改善矿山生态环境。其次是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3年来,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79km2,营造水保林、经济林230km2,封禁270km2,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了62.65%。通过“山水林田路”小流域综合治理,使前南峪成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获得了“全球生态环境建设五百佳”提名奖,建成了内丘县富岗苹果、临城县绿岭薄皮核桃、邢台县板栗等产业基地,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同时加快山区造林绿化步伐。在邢台县、沙河市、内丘县和临城县,完成容器苗造林7万亩,飞播造林25万亩,封山育林27万亩,种植核桃20万亩,邢台市森林覆盖率已达到29.37%,超过预期29%的目标。
4.3开展城区环境综合提升
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范文6
关键词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生态系统服务;阿尔山市
中图分类号X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7)03-0146-09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7.03.018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指承担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等重要生态功能,关系全国或较大范围区域的生态安全,需要在国土空间开发中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以保持并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的区域[1],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对当地及周边地区人类福祉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保护生态环境,势必在经济效益上“吃亏”,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十报告 “十四、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一节中,提出“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2]。对这些地区而言,不再简单以GDP论英雄,应该由以GDP优先的绩效考核方式转变为以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考评方式。目前,由于缺乏评估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福祉的指标,也缺乏与国民经济统计相匹配的生态系统核算制度,如何开展以生态效益为基础的绩效考核,如何建立一套更为科学和可持续的政绩考核体系是生态学家和生态经济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我国学者欧阳志云[3]提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概念,即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产品与最终服务价值的总和,包括产品提供价值,调节服务价值,文化服务价值三类。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是强制性的衡量生态盈亏的指标,可量化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开展以生态效益为基础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可以考核政府在生态保护、恢复和管理所取得的成效,明确生态环境效益关键区域,是完善限制开发区市县考核机制和离任审计的重要科学需求,为揭示区域生态系统为人类福祉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提供了新的手段,为将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估体系、完善限制开发区市县考核机制和离任审计提供了科学方法。阿尔山市坐落于大兴安岭山地针叶林区西南部,是我国第一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位于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是典型的水源涵养型地区。阿尔山市生态区位至关重要,不仅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示范区,提供生态产品的重要区域,更是大兴安岭诸多河流的发源地、我国北方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阻挡蒙古高原东下的沙尘、寒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选择阿尔山市作为研究对象,核算阿尔山市2014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将其作为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考核体系的支撑指标,使其成为考核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阿尔山市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生态指挥棒,促进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研究区域
王莉雁等: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县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年第3期 阿尔山市位于兴安盟西北部,地处大兴安岭岭脊中段,是大兴安岭山脉与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地貌由北向南,呈中山-低山-丘陵过渡特征,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属于我国大小兴安岭森林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区位十分重要。地理坐标为119°28′―121°23′E、46°39′―47°39′N,全市国土总面积为7 396.33 km2,总人口4.8万人,是全国人口最少的城市。阿尔山市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气温较低,寒暑剧变,多年平均气温-2.3℃,多年平均降水量441.3 mm,无霜期短,为90天左右。植被覆盖率为81.20%,森林、湿地和草地是阿尔山市三个主要的生态系统类型(图1,表1)。
2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数据资料来源
生态系统类型数据采用遥感解译的2014年TM数据,图像空间分辨率为30 m×30 m,来源于中科院遥感所;产品统计资料和旅游收入数据主要来源于阿尔山市统计局、农牧业局、林业局、水务局、旅游局等部门;气象监测数据和污染物监测数据由阿尔山市气象局和环保局提供。
2.2研究方法
针对阿尔山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特征以及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内涵,本研究采用了不同评价方法核算阿尔山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表2)。
3阿尔山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评估
3.1产品提供价值
阿尔山市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农产品、林产品、畜牧业产品、水产品、水资源、生态能源等,这些产品是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基础。产品提供价值采用市场价值法进行评价。
式中,Vp为产品提供功能价值(元),Ei为第i种产品的产量(kg),Pi为第i种产品的单价(元/kg)。
2014年,阿尔山市生态系统产品提供价值为15.29亿元(表3),其中农业产品价值为1.59亿元,林业产品价值为0.11亿元,畜牧业产品价值为1.14亿元,渔业产品价值较少,农林牧渔总价值为2.84亿元。水资源总量为1 333.74万t,其中阿尔山矿泉为3.74万t,水资源总价值为2.15亿元。生物质燃料为10万t,价值为0.30亿元,其他(花卉苗木)产值为10亿元(表3)。
3.2土壤保持功能价值
生态系统土壤保持量采用潜在土壤侵蚀量与现实土壤侵蚀量之差评价[4],土壤保持价值采用替代成本法,从减少泥沙淤积和减少面源污染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全国
土壤侵蚀导致大量的营养物质(主要是N、P、K)流失,造成大面积的面源污染,因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减少面源污染价值为:
式中,Vb为减少面源污染价值(元/a);Ac为土壤保持量(t/a);ci为土壤中N、P的纯含量(%);Pi为环境工程降解成本(元/t)。
据测定,全国范围内土壤中N含量为0.37%,P含量为0.108%[7],N、P环境降解成本分别为875元/t、2 800元/t[8],C合利用上述参数,得出阿尔山市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减少面源污染价值为6.37亿元。阿尔山市生态系统土壤保持价值为10.02亿元(表4)。
3.3水源涵养功能价值
生态系统通过林冠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拦截滞蓄降水,从而有效涵蓄土壤水分和补充地下水,水源涵养功能量采用水量平衡法[9]计算,水源涵养价值是指生态系统截留降水,涵养贮蓄径流后,提供的水资源的经济价值[10],采用影子工程法,以水库单位库容工程造价确定价格,计算公式如(4)所示:
式中:Vw为蓄水保水价值(元/a);Qw为区域内总的水源涵养量(m3/a);c为水库单位库容的工程造价(元/m3)。
据测算,2014年阿尔山市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为8.34亿m3,水库单位库容造价为7.99元/m3[11],则水源涵养价值为66.66亿元。
3.4防风固沙功能价值
生态系统通过树干、枝叶削弱风力,降低风速,此外,还通过植被根系固沙紧土,大大削弱风的携沙能力,有效阻止土地沙化。生态系统防风固沙功能价值主要体现在减少土地沙化价值,其功能量采用潜在土壤风蚀量与现实土壤风蚀量之差值来评价[12],价值量采用恢复成本法,计算公式如(5)所示:
式中,Vs为减少土地沙化价值(元/a);Qs为固沙量(t/a);ρ为土壤容重(t/m3);h为土壤沙化标准覆沙厚度(m),取0.1 m;c为治沙工程的平均成本(元/m2)。
据测算,2014年阿尔山市防风固沙量为0.09亿t,治沙工程的平均成本为37 500元/hm2[13],则减少土地沙化价值为3.11亿元。
3.5洪水调蓄功能价值
湖泊、沼泽具有调蓄洪水、减轻洪水威胁的功能,对减轻和预防洪水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可调蓄水量与湖泊面积之间的数量关系[14],构建湖泊洪水调蓄功能评价模式。
式中:Cl为湖泊可调蓄水量(亿m3);A为湖泊面积(km2)。
沼泽的洪水调蓄量可通过沼泽土壤蓄水和地表蓄水两个方面计算:
式中:Cs为沼泽可调蓄水量(亿m3);h1为沼泽湿地土壤蓄水深度(m),取0.4 m;F为沼泽湿地土壤饱和含水率;E为湿地洪水淹没前的自然含水率;ρ为沼泽湿地土壤容重(g/cm3);h2为沼泽湿地地表滞水高度(m),取0.3 m;S为沼泽湿地总面积(km2)。
阿尔山市生态系统洪水调蓄价值采用替代成本法:
式中:Vf为减轻洪水威胁价值(亿元/a);c为水库单位库容的工程造价(元/m3)。
2014年,阿尔山市湖泊面积为8.81 km2,则湖泊可调蓄水量为0.26亿m3。沼泽面积为802.21 km2,综合利用以上参数,得到阿尔山市沼泽可调蓄水量为3.30亿m3,总洪水调蓄量为3.56亿m3,运用影子工程法,水库单位库容造价为7.99元/m3[11],计算出洪水调蓄价值为28.45亿元。
3.6固碳释氧功能价值
生态系统CO2固定和O2释放以净第一性生产力和土壤呼吸损失的碳量为基础,通过质量平衡方程和光合作用公式,估算生态系统的固碳释氧量。
式中,NEP为生态系统固碳总量(t),NPP为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t),RS为土壤呼吸损失碳量(t)。
每生产1 kg干物质能释放1.19 kg O2,生态系统固定CO2成本为380元/t[15-21],释放O2成本为727元/t[17,22-24],则生态系统固碳释氧价值为(表5)。
式中,VC为固碳释氧价值(元),Pc为CO2固定成本(元/t);Po为O2成本(元/t)。
3.7大气净化功能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