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家庭系统理论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家庭系统理论案例范文1
关键词:全人视野;家庭教育的泛化性操作;扩容性家庭教育模式
众所周知,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在科学史上,一段时期,人们把细胞当作“胶冻”,可想而知,由此人们对生命所起的作用是怎样的错位。
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发现了“DNA”,才知道细胞组织的活动,取决于“密码”,于是,我们生命科学才有了崭新的历程。
同理,我们对“家庭”这个社会细胞不加以深度观察与考究,只是按原有的“惯性”去推动家庭教育,那一定是事倍功半甚至是完全错位的。家庭教育离不开对“家庭”的解构,只有对“家庭”定位清晰了,家庭教育的各项实务才会取得真正实效。
再者,我们对“教育”不加以认真推敲,家庭教育也只能被误解在“教育”的“附庸”或者是“旁门左道”里,使得欲施力者无所适从。
试问,家庭内部的一切事务,都可归属家庭教育呢,还是部分事务属家庭教育?如果是部分,这个“部分”又该怎样划分?
一、现状的挑战:理到用时方恨少
虽然,现在的家庭教育可能由教育部门发起,也可能由妇联发起,也有其它行政部门或其它机构组织在进行,但归根到底,家庭教育必须回答一个逻辑起点的问题——这个“教育”最终指向哪里?是学校?是社区?是企业?是社会?还是家庭?
笔者在实务中,就遇到了巨大的挑战。
案例1:学校求助:某学校三年级学生扬言要跳楼。
案例2:社区求助:某社区一家庭冲突引发110常被拨通,警署请求社区协助,社区向机构求助,据悉冲突源是一位辍学的初中生。
案例3:家庭求助:某家庭发生重大暴力冲突,丈夫杀妻未遂入狱,小学生女儿目睹受惊吓需要安抚,家庭如何继续?母亲万般无奈。
我们可以很明确地推断,以上案例都属“家庭事务”,即使是案例一,也可以推断,孩子的过激行为的原因也可能是“家庭问题”。
如果要把以上个案列入“家庭教育”,首先要回答,这属于家庭教育范围吗?就目前状况,我们的理论似乎很难明确回答,我们现行的规章更难回答。以上例举的案例究竟应该归谁管?遇到家庭问题,似乎都是“利事有人管,实事少人管;好事大家管,坏事都不管;功事抢着管,私事无从管”。
再者,要把以上案例列入“家庭教育”,必须回答,对这些个案使用什么方式解决,才符合“家庭教育”?
是把家庭教育“固化”,归在一个和风细雨的学术圈里等闲视之,还是把家庭教育操作“泛化”,去迎接挑战、大胆实践并去扩充理论呢?
我们的理论必须根据现实所发生的一切,严谨、确切、概括地回答:家庭教育的对象是谁?家庭教育的“教育”到底是什么?
二、对象的解构:人在哪里
回到前述的三个个案,学校可以说,孩子跳楼是家庭问题;社区可以说,家庭冲突是家庭问题;母亲说,我们家庭出了问题。然而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人”出了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把“人”解构清楚。
人是什么?成了教育必须回答的核心问题。
早在公元前300年,有名希腊哲学家叫狄奥金尼斯(Diogenes),在大白天提着一盏灯笼在雅典的大街小巷中穿梭,他重复着一个问题,“人啊!你在哪里,我要找一个‘人’,‘人’在哪里?”
这位哲学家面对物欲横流,人性败坏,以独到的方式表达他对人性回归的呼吁,我们称他“白昼提灯”。
2300年前希腊哲学家提出的问题,也在拷问我们今天的教育:一方面,再也不能通过教育,把人“丢了”;另一方面,要振兴教育,把“失去的人”“得”回来。
人的成长,总是从家庭出发,经过教育,走向社会,并继续不断地接受教育,走向完善的过程。无论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目的就是为了人的健康成长;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促使人健康社会化的过程。
人是社会的人,还是学校的人?或是家庭的人?从宏观看,“人”只有两种可被划分的属性,一种是家庭的“人”,另一种是社会的“人”。“社会人”,就是按体制、文化等非自然属性划分,而“家庭人”则是按联姻、血缘等自然属性划分的。学校的存在,只是社会存在的一部分,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某项教育形式而已。
按人的成长、发展的连续性法则,“人”一定是从家庭出发,不断走向更广大的社会,但同时又每天根植于家庭。他的成长方向应该是:不断去正确地适应社会并作出贡献,去充分实现包括家庭生活在内的一切生活范畴内的价值;这个价值的实现,是以人类伦理价值为导向的一切价值。
然而人的价值实现的过程,少不了受教育的过程,教育权是人权很重要的一部分。
由此看来,家庭教育不外乎也是关于“人”的教育,若问家庭教育与其他教育有何不同?概括地说:是场域的不同。如果我们不回避问题,就应该如此定义家庭教育功能:“在家庭范畴内有计划地影响人,去解决家庭中人的问题,并去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因此,家庭教育的对象就应该是:
“家庭中的人”。人,是不可以被割裂的一个整体,当人们看到了教育的割裂现象,就提出了“全人”的概念。简言之,“全人”就是把人放在所有存在的关系中来考量,就是放在“人我”关系、“物我”关系、“自我”关系、“天我”关系中来考量。
人们观察到,人有IQ(智力商数),EQ(情绪商数),KQ(学识商数),GQ(灵性商数)的存在,是处在一个动态的系统中,这四部分相互影响,只有当IQ,EQ,KQ,GQ得到均衡发展时,“人”才会趋于健康,人的生活才能获得美满。这四个方面互动影响,不可割裂。强化了某一方面,都会影响其它方面;而其它方面受了影响后,又反过来制约了某一方面。目前,由于教育强化了KQ,使人的发展偏了。
因此,进一步讲,家庭教育要直面家庭问题,就必须以“全人”的视野看“家庭中的人”。
三、教育的归正:不当“城管”育全人
目前,关于教育的划分,已经十分明确,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被称为三大教育支柱。然而,如何科学地把社会、学校、家庭划分得恰当,以达到教育的一致性、完整性,是一个非常迫切的课题。如果把这些划分的前提建立在行政上,那么,教育势必出现“城管”现象,就是“各自一街,各管各路,各不越界,各得其果”。
如,公民教育是很重要的社会教育,然而如果公民教育的内容不放到学校,不放到家庭,那么,等一个人成年了,再要他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就很难了。又如,“情感教育”应该放在哪里?“生涯教育”又应该放在哪里?等等。马加爵事件,药家鑫事件,郭美美事件,保钓示威伤人事件等等,充分说明,教育不能割裂进行。
社会一系列显性的问题无不在问,人应该受到怎样的教育?我们如此用心在投入教育,改革教育,我们真正合格的“人”又在哪里?
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如果说教育应该由学校承载,那么,学校就应该承载“人”的全部;反之,如果教育要承载人的全部,那么,承载教育任务的各个场域必须是相互融合的,它的独立系统,必须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
从历史范畴看,学校仅仅是被固化下来的教育形式,是为在法定的某个年龄段必须受教育或者是因社会的需求而设置的场域。当“终身教育”、“远程教育”等等新的概念提出来后,“学校”的形态也就被更改了,因为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是多样的、多变的,目的只有一个:培育人。
然而,教育的工具化,功利化,使我们很难回答“钱学森之问”了。目前,教育被追讨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人在哪里?人,只有通过良好的教育,才能去培育真正的人,才有可能把“人”找回来。换句话说,得到真正的人,才是教育的基本责任。
被夸大了的学校教育,使得我们的意识中,只要提到教育,就与学校联系起来;学校,又与“作业”联系起来,仿佛一离开学校,人受教育的权利就终止了。如果人离开了学校再提“教育”,那只是成年人思考的关于其子女的“教育问题”,与他自己很难联系。
社会教育,是人的教育,学校教育,是人的教育,家庭教育,也是人的教育。怎样让这三大教育彼此独立,又彼此融合呢?
不顾其它场域,只顾自家领域的教育,是非人道的教育。如果学校教育不顾情感教育,生涯教育,公民教育,等等,学校只顾知识灌输,这就完全是一种“去人性”的过程。
回到家庭教育。当下的“家庭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在教育系统的大多数人看来,只是学校教育的“助理”,所实施的范围,也仅围绕着“在校学生的家庭问题”,这是一种狭隘的家庭教育观,是学校教育下位概念下的家庭教育。当把“家庭教育”让位给了“学校”,而学校教育的定位又出现了偏差,这就严重影响了家庭教育的定位。
而在教育系统外,一般传统的普遍认识上,家庭教育也仅限于“成年人在家庭中对子女的教育”。
人们一般认为,“子女教育”是学校的事,等到学校呼唤“家长”,成人们才不情不愿地到校报到,接受所谓“家庭教育”,目的也仅仅是为让孩子去适应学校。这种以学校目的所推动的家庭教育,就目前来讲,充其量也只能是“应试”的帮手。
当然,“子女教育”还会涉及学龄前的早教,因此,家庭教育也会由妇联牵头。但这种牵头,因为缺乏理论上的深度支持,执行上也有所限制(如:面对有在校学生的家庭),“家庭教育”的妇联操作也很难“落地”。
当我们以学校视野来看家庭时,我们只能看到“学生的家庭”;我们以社区的视野来看家庭时,也只能看到“居民的家庭”,等等,因为是局限于自己的立场,看“家庭”都是不全面的。
如果我们勇于面对家庭问题并勇于去解决它,我们就要打破这些有局限的视野,上升到“全人”的视野,以“全人”看家庭,这样才能去真正面对家庭问题的本质。
从教育的核心价值与定义来讲,对人有计划的正确的影响,就是教育。
为什么有了课堂才是“教育”?为什么有了教材、有了课程才是“教育”?既然教育是“对人的影响”,那么,只要能产生“影响”的方式都可称“教育”。讲座、协谈、辅导、治疗,应该是教育方式,宣传动员、常识普及,也应该是教育方式。其实,只要是应用各种资源对人有计划地实施正确影响的过程,我们都可以叫“教育”。
有了“全人”视野,我们就可在“家庭”这个特殊的场域,找到实施对人产生具有实效影响的切入点,也就找到了能产生实效性手段的依据,而这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多样、活泼、适合各种人群的手段,我们都可把它们列入“教育”;就此,就可建立“扩容性家庭教育模式”。当家庭教育的适应面被扩大,就可以承受来自更多家庭的、变化莫测的问题,就此,我们就可以在“全人”视野下,生成家庭教育丰富的特殊内容。
四、先哲的启发:欲治国,先齐家;欲齐家。先正心
《大学》中提出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一定有其考证基础与内在逻辑关联。我们一直在谈“教育强国”,却很少提及“齐家”对“治国”作用何在,其中存在着怎样的逻辑关系;更难提到“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与“强国”的关系。目前的教育强调了人的KQ,忽略了全人。
教育观念的偏差,导致教育功能的异化,使得我们在“用人”时找不到“人”。
先哲启发我们,强国之道在于“齐家”。
“治国”必先齐其家。“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家”之于国的重要,已被众人渐渐重新接受,问题在于如何“齐家”。
先哲给了我们更好的启发:“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这些告诉我们,“齐家”的手段在于“知意心身”这系列的启蒙过程,就是“全人”的“4Q”引导。“身”是“人我关系”上的行为表达(EQ),“心”是“自我关系”的感悟(IQ),“意”是“天我关系”的意念(GQ),而“知”正是“物我关系”格物的结果(KQ)。《大学》似乎表述了“4Q”的相互关系,如“行为修养”要经过端正心志;而端正的心志,“意念笃诚”就可使人内心清洁、善恶分明,“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人不自欺,就能达成具有“慎独”、“自谦”、“毋自欺”的品格。
《大学》告诉我们,家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场域,其能让人不自我欺骗,看到自己的真实。《大学》说:“‘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家”。先让人在家庭中发现自己怎么看子女的,在家中修好身,从家庭管理的本身看到自己的问题,由此才能对社会负责,才能治国。
先哲的齐家思想,是建立在一个“平天下”的理想的基础之上,而且《大学》的基本前提,在于“明明德”,齐家是为了“德满天下”。“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絮矩之道也。”这是一幅和谐、美满的图画,是我们人类终身为此努力的目标。《大学》最后说道:“此谓民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齐家最终的目标就是建立“以义为利”的国度,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强国”。
这给我们更重要的启发是:家庭教育的任务,不仅是为解决目前学校、社区、企业所出现的“家庭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去推动建立从家庭出发的健康的“全人”目标,并帮助人们成为“以义为利”之民,去促进实现人为将来社会进步作出贡献的宏愿。
《大学》扩大了我们家庭教育的视野,把家庭教育仅有的“学校视角”、“社区视角”,等等,推到了关于“平天下”的“全人”视野,推到了建设“以义为利”的社会高度,换句话说,先哲启发给我们的,就是以“全人”视野看家庭。
五、横向的比较:家庭生命周期,家庭生态理论
教育为了“全人”,齐家为了“明德”,这似乎已经告诉了我们家庭教育应该有的对象及其任务。然而,要让家庭教育的基础理论具有完整性、系统性、独立性,必须回答一个最核心的问题:
“家庭”是什么?回答了“家庭是什么”,才能具体划分家庭教育实施的场域及操作的边界。
我们看到,使用了“全人”的概念,让我们在“三大教育”的目标上有了交集,那么,“全人”能否让我们把“家庭教育”的特殊性划分出来呢?
我们知道,家庭,这个社会细胞是由“人”组成的,而链接她的“DNA”是情感,一般称家庭是一个情感系统。我们可以这样定义:家庭,是由情感联结的,以婚姻关系为核心的亲缘关系构成的总和,是社会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单位。
引入“全人”的视野,我们可以进一步定义,家庭是满足“全人”成长的最基础的单位。
人生活在家庭,人的基本表征的场域在家庭,人与人最裸的影响是在家庭。因此,能否让一个人健全的基本条件,是家庭关系的影响方向。
1950年代以前,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一直雄霸欧美心理及精神治疗界。之后,从实务治疗的经验中,一个又一个精神科医生、社会工作者及辅导员,开始质疑弗洛伊德理论对治疗精神病的有效性。同期,基于人类学、社会学、生物学的种种研究,在贝塔朗菲(Von Bertalanffy)的倡导下,系统理论诞生了,家庭研究及家庭治疗在理论思维上兴起了一个大波澜。
家庭系统理论告诉我们,家庭犹如一个生态系统,每一个在家庭中的人,都受着来自家庭其他成员的影响。在这个以情感为纽带的关系中,家庭成员互相依存,又相互独立,每一个角色都被期待,角色责任成为理所当然,而角色能力与责任的不符又形成了很大的张力。配偶间的期待及现实差距会是家庭冲突的核心,亲代问的期待与现实差距又是另外一种冲突,有时两种冲突会交织在一起。
往往,家庭角色的满足程度,又直接影响到了家庭成员的另一个角色:社会角色。一个人往往会是多重身份,如,一个丈夫他可能又是儿子,又是父亲,这种家庭的多重身份,还需要他随时转换成经理或科长等等,能否当好经理、科长,很大程度上,与他的丈夫、父亲、儿子的角色是否有满足感有关。往往,和谐家庭出来的成员,社会角色相对就比较健全,这也印证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关系。
同时,家庭有着自己的生命周期,在她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特征。家庭生命周期是一个天然的环境,它限定了个体的自我认同与发展,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系统所具有的影响力。
家庭,是一个不断随时间变化的系统,家庭成员随着时间的变化,有二代、三代、甚至四代人联结在一起。随着时间的变化,家庭成员的年龄也就发生了变化,社会角色也随之不同。
在连续的血缘承传上,一般可以表示:离家:独身年轻人婚姻:新夫妇有年幼孩子的家庭有青春期孩子的家庭送孩子离家,继续向前发展生命晚期的家庭。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告诉我们,个体的发展任务只有在重要的情感关系的环境下才能够发展,并且对个体而言,最重要的情感关系就是家庭。
因此,每一个社会成员个体的问题解决,包括社会性的功能障碍等,只有把他置身于环境考察,并参照特定文化在不同时期的“正常”功能标准,才能有效。同时,对个体的成长促进,同样也是如此。而这个被考察的环境,最重要的场域就是家庭,离开家庭谈个体问题的解决以及个体的发展,纯粹是空中楼阁。
同时,我们看到,家庭的成员联结有着不同的层次,根据家庭生态理论,人类系统是一个多层面的互动,这个层面包括:个体,直系(im—mediate)家庭,延伸家庭,社区,文化群体以及更广大的社会;每一个家庭存在,都是由一群个体组成,他们在各个层面上互相影响着。
因此,家庭不是一个独立存在,而是与不同层面互动着的关系存在。个体的“问题解决”与“成长促进”的“家庭环境”考察,也必须是整全性的。
以上就是从“全人”视野所看到的,“家庭”是一个广义的存在。因此,把“家庭”概念狭隘化的“家庭教育”,是不可能应对“家庭问题”与“家庭成长”所带来的挑战的。
引入“全人”概念,恰恰让我们能从一个全新的高度接纳并应用家庭生态理论,按家庭生命周期的划分去考察在家庭中某个个体所产生的问题,并去解决问题。
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生成以“全人”为依归的家庭范畴内的各种理论。
从“全人”视野来看,家庭是完全独立于学校、社会的一个情感系统,完全可以由“以婚姻(法律)联结为核心的一切亲缘关系”划分出范畴。只要在这个关系范畴内的一切个体的“问题解决”与“成长促进”,都可以“全人内容”加以介入、干预。如果认为教育就是为了人的健康成长,那么在“以婚姻(法律)联结为核心的一切亲缘关系”中实施“问题解决”与“成长促进”,就可视为“家庭教育”了。
六、实际的操作:“全人”视野,融合与超越
当我们有了“全人”视野,我们就可以很坦然地面对前述的四个案例,一、它们属于“家庭范畴”内的问题;二、只要能产生正面影响力,各种方式都可实施,就此,就可以把它们归入“家庭教育”,进行相对独立的操作。
有了“全人”的视野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个案中的“个体”所显现的问题,无不与他们的家庭有关;我们也可以诊断出他们的家庭在“全人”平衡的某项维度上所出现的问题。
案例1简记:
操作一:紧急与该学生协谈;对该学生家访。了解发现:(一),该学生父母冲突时,母亲常以“我要自杀”相回应;(二),父亲有暴力倾向;(三),该学生扬言自杀时,有登楼举动;(四),该学生扬言自杀前,是与班主任发生冲突。
操作二:对班主任进行“个体”性干预,了解其家庭,发现有“4Q”缺陷。
操作三:调整班主任。辅导员在掌握班主任家庭背景情况后,安排与该学生协谈,向班主任演示与该生交流的方法。
此案操作思路:
一、诊断:学生“自杀”不是轻生,乃是与班主任冲突的过激表现。
二、措施:调整师生关系;
三、要点:掌握冲突当事人的家庭环境情况。
四、介入要素:“全人4Q”因素。
在此案的解决过程中,班主任受提示后,消除了对学生的敌意,不压制,而是进行情感链接;同时告知该学生的家庭环境的不利因素,提示应对的策略。该生获得尊重后,主动与班主任合作。
此案的解决较迅速,校内的紧张获平息后,进一步被告知“家庭对学校的隐性影响将会造成显性干扰”,由此推动建立家长学习体系,组建了与原“家长委员会”全然不同的“家庭教育联合会”。该“联合会”借校方资源独立操作,由受过家庭教育培训的家长牵头组织,组织家长学习,组织资源为家庭谘商服务,组织资源进行对症下药的个案指导,长期关注家庭。该“联合会”作了具有独立法人功能的尝试,初步获得成功,取得了上海市教科院家庭教育实验基地资格。
案例2简记:
操作一:社区座谈:邀请社区干部、家庭成员到场,澄明情况,让家庭成员表明意愿(辍学学生回避),据介绍,该家庭中辍学学生患有强迫症,正在服药。
操作二:脱敏观察:征得监护人同意,让该学生入住机构,与家人暂时脱离。
操作三:会诊:机构协同精神科专家,心理咨询专家,各自进行独立观察,并交流观察结果。
操作四:对症下药。
(一)现状:观察结果发现该学生无强迫症,却具有强烈的自我否定倾向。从“家庭理论”看,该学生家庭模式具有“非正常性”;近期,该学生母亲因车祸死亡,学生自诉家庭成员有向其类害行为。
(二)干预:1.家庭干预,告知其不良行为模式所带来的影响;2.个体干预:摆脱丧母及类害阴影,引导其作社区志愿者,关心他人(按4Q)。
此案经操作后,家庭冲突趋于平息,也让社区看到家庭教育常识普及的重要性,就此,推动某社区建立“家庭学习系统”。
案例3简记:
操作一:咨询辅导:导人家庭系统理论,分析发生事件的根源,安慰并解明女儿伤害的治疗原理。
操作二:撤销离异:此案当事人已提请诉讼,准备离婚,判决在即。经辅导当事人主动撤诉。辅导理由:冲突所产生的创伤的医治方法不是回避,而是修复;冲突是因家庭成员自身的“4Q”成分不全,需要补足;彼此要得到充分的原谅,才能得到医治;分离会固化伤口,特别是对女儿的治疗不利。
操作三:持续陪伴:引导当事人进入生态团体(即机构根据生态理论组建的被辅导家庭群),彼此互动。
此案还在继续跟踪过程中。当事人已主动向狱内丈夫投信,表示愿意原谅,同时也承认自己在婚姻过程中有造成对方伤害的事实并表示歉意;女儿也陆续向狱内父亲投信,父亲也通过书信的方式与家人联络致歉。
以上案例二、三的操作引起社区关注。社区在接纳家庭生态理论的同时,被推动组建家庭学习系统,称“家庭学堂”。
笔者所在机构推动建立的某社区家庭学堂,被评为十一五期间上海市优秀家长学校。
案例操作表明,操作都是在摆脱了传统意义上的“家庭教育”定位后进行的,其过程站到了“全人”的视野,以国学齐家思想的目标为动因,依据了“家庭生态”和“全人教育”理论,从而结合了传统意义上家庭教育的许多元素,并应用了家庭治疗的手段。
总之,以上案例的操作是对传统意义上的“家庭教育”的融合与超越,既保全了原有家庭教育的功能,如对社区、学校的协助,同时又延伸了家庭教育的功能,对“家庭”进行了深度的剖析与治疗,并进行较长时间的治疗性陪伴。这样,既达到了当下问题的解决,和谐了一方区域,同时,又对“细胞”进行了进一步的治疗,以防备下一步的“异化”,这对社会各层面的良性影响起到了“保全”的作用。
七、浅显的归纳:家庭教育应该称为“家庭范畴内的全人教育”
学科应该不断进步与完善,家庭教育这门学科也不例外。而学科的进步与完善离不开实务,纸上谈兵的学科理论,一定不会具备真正的指导意义,也得不到实效。
“家庭教育”,离不开对“家庭”的探究。“家庭教育”不能只见学校视野下的“有学生的家庭”,也不能只见社区视野下的“有居民的家庭”,更不能仅限于社会视野下的“有公民的家庭”,等等。狭隘的家庭观,一定会让我们的理论偏颇,操作狭隘,实效甚少。
以上案例的操作,可以说是“家庭教育的泛化性操作”,可能会被某些专家、学者批评为“不符合学科理论的越界”。然而笔者认为,把许多边缘性的问题都纳入本学科来研究、探讨,正是完善本学科的最好方法。
在以上的案例操作中,关键是引入了“全人”的视野。于是,在观察家庭时,不再是孤立的、静止的、局部的,而是系统地、全面地、动态地去看待家庭。就此,就可恰当地理解国学的精髓,并可去参考当代西方较完整的家庭生态、家庭系统理论。当结合国情有机应用,就解决了一般看来较为重大的个案。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家庭,建立家庭教育系统理论的关键就在于如何看家庭。只有当我们从“全人”的视野看家庭,才能在真正意义上看见“有人的家庭”,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去尊重、理解、学习、应用先进的家庭生态理论,也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去尊重、理解、学习、应用我国先哲们早已陈明的“大学”理想。
我们可以这样说,家庭教育的对象,应该是家庭范畴内的“全人”,由此,我们才能真正建立相对独立、完整,又与其它教育有交集的家庭教育理论体系,这个交集的核心就是“全人”。家庭范畴内的“全人教育”,就可以与学校范畴内的“全人教育”,与社会范畴内的“全人教育”,形成良好的“全人教育”链,以真正达到教育得到“人”的目标。
家庭教育作为学科,必将形成完全独立的又与其它教育体系相融合的理论系统,从而为家庭教育设立法规,并能依法进行独立的、系统的操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家庭系统理论案例范文2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实务教学 《家庭社会工作》
作者简介:卢露,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讲师。
一、社会工作实务教学法概述
作为一门强调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学科,目前国内的社会工作教育在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个显著的现实困境,即满堂灌的课堂教学和形式化的实务教学并存,但两者在实际教学中却又存在相互脱节的现象。
这种现象会使得社会工作“经世致用”的人才培养目标大打折扣。实际上,实务教学是社会工作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应该对理论教学起到验证、补充和拓展的作用,因为相对于侧重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等知识传授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则更侧重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所以,如何培养和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是社会工作教育甚至整个高等教育中面临的普遍性问题。虽然目前在社会工作的教学过程中开发出了一些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如“参与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但由于在很多情况下,学生学习的专业课程与实践对象不能实现一致与吻合,使得教学活动无法很好的将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社会经验融汇贯通,实际的教学效能也无从谈起。所以,虽然目前经常采用的案例模拟、角色扮演等教学形式活跃了课堂气氛,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果仍然无法得到根本性提升。
二、 《家庭社会工作》的课程内容
《家庭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其内容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生理学、公共政策等方面的知识,与以青少年、老年或妇女个体为服务对象其他社会工作课程不同,家庭社会工作更强调通过家庭关系的改善来帮助服务对象获得相应的系统支持。
传统中国社会具有“家国同构”的特质,家庭既是血缘纽带和亲情联系的基本场所,还承载着传统农耕文明的社会伦理基础。所以,家庭不仅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家庭变迁的缩影,近代中国在现代性的冲击下,家庭的形态和功能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从家庭形态上看,现代家庭特别是城市家庭逐渐核心化,主要表现为家庭规模的小型化,传统社会中的联合家庭和主干家庭逐渐被现代社会的核心式小家庭所取代;其次,是家庭功能的外移,或所谓的“社会化”,传统社会中,个人社会化的场所主要是在家庭或家族中完成的,比如教育和生产活动等,不仅如此,传统大家庭的功能还包括生育、抚育、娱乐和养老等等。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一方面,一部分家庭功能向外转移,如现代学校承担了主要的教育功能。另一方面,家庭的生产、养老等一部分功能弱化,而娱乐、情感等功能逐渐强化。此外,家庭制度的变迁还带来了家庭关系的逐渐平等化,传统社会父权制、等级化的家庭结构被男女平等等理念所冲击,具体表现在妇女普遍就业、亲子关系趋向平等化等等。
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我国社会结构、社会关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也体现在家庭领域中,由于各种内外部的矛盾和冲突,中国家庭在变革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的家庭问题。所以,发展家庭社会工作也成为中国现阶段比较迫切的任务,其原因在于,一方面,目前我们国家的家庭社会工作仍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家庭服务体系,其主要目标是解决家庭的特殊困难,其局限在于虽然有效地解决了一些家庭的困难,但要实现对家庭的整体社会支持仍需要发展专业的家庭社会工作。因此,有学者指出,“目前,应当将婚姻关系、亲子关系和养老问题作为家庭社会工作发展的重点” 。因此,可以将本课程的主要任务定位为以下几个方面:
1.掌握婚姻与家庭的定义、家庭结构、家庭变迁与当代中国的家庭问题、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涵义、内容和方法等。作为本课程的重要基石,家庭社会学是重要的理论基础和视角。所以,结合当前中国内地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将家庭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结合起来,将有助于形成本课程的知识体系框架。
2.掌握家庭周期理论、家庭系统理论、符号互动等家庭社会工作的一般理论,以及结构家庭治疗法、萨提亚家庭治疗法等家庭治疗方法的基本理论和治疗技巧。以家庭关系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和服务对象。本课程以婚姻关系、亲子关系和养老问题等作为讲授的重点,与以青少年、老年或妇女个体为服务对象不同,家庭社会工作更强调通过专业的工作方法从改善家庭关系入手,对家庭功能和结构的完善提供相应的系统支持。
3.具有就常见的家庭现象和家庭问题,如家庭关系、家庭危机等进行分析,并能从家庭社会工作角度,给出辅导性建议的能力。本课程重视课堂模拟和实地操作的重要性,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家庭治疗方法的基本过程和治疗技巧,除了安排一定课时量的课堂案例模拟以外,还要提供在校外社工机构参与实务工作的机会。
三、 《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工作方法
“家庭治疗法”是家庭社会工作特有的专业工作方法,在西方的社会工作发展历程中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家庭治疗的扩展和深入,在不同心理治疗理论基础上形成了多个风格各异的治疗模式,如机构学派、行为学派、精神动力学派、策略学派、系统学派、经验学派等等” 。而以20世纪80年代为界,之前发展起来的学派一般被称为“现代主义学派”,之后由于受后现代思潮的影响,出现了叙事学派、米兰学派和新女性主义等后现代主义的家庭治疗模式。虽然,中国的家庭治疗是从80年代以后才开始起步的,尽管时间较短,但由于对家庭服务有相当程度的需求,还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由于家庭治疗的模式较多且各具特色,不仅学派林立,治疗策略也有不同的侧重点,所以想要在一门课程和一个学期内涵盖或完成所有治疗模式的学习和训练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为此,有选择性而深入系统的讲授两到三个工作方法是必须而且必要的。目前,在国内比较流行且影响力较大的治疗模式主要有结构式家庭治疗法和萨提亚家庭治疗法,基于此,本课程的实务教学设计将以这两种工作方法展开:
(一)结构式家庭治疗法
1.基本观点:结构家庭治疗法的创始人是美国结构家庭治疗大师萨尔瓦多・米纽庆(Salvador Minuchin),他与同僚们在上世纪60年代从研究纽约市贫民窟的越轨青少年行为中发展出了这一工作方法。这一方法的核心概念主要有家庭结构、家庭次(亚)系统、界限等,它假设个人问题是与家庭的动力和结构有密切关系的,要帮助个人问题得以解决,必须改变家庭成员之间交往模式,帮助家庭认清和改善影响家庭功能发挥的不良结构,而代之以更良性健全的结构。
3.学习任务:由于结构式家庭疗法是一种行动治疗,而不仅是解释或分析治疗,它有着有效的诊断工具和系统的治疗方式。为此,学生完成的学习任务应该包括:学习绘制家庭结构图,能用简明的图示表达出家庭的结构特征;通过模拟练习掌握具体的工作方法,能独立完成基本的治疗过程,并且能在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手法,还能根据需要加以调整。
(二)萨提亚家庭治疗法
1.基本观点:萨提亚(Virginia Satir)家庭治疗法是基于人性本善的信念并将此运用到家庭沟通的改善上。1964年,萨提亚女士出版了家庭治疗法的经典著作《联合家庭治疗》,也标志着这一家庭治疗模式的形成。贯穿在萨提亚治疗法过程的中心概念是“沟通过程”。 “萨提亚的治疗法基于人类基本三角关系(父亲、母亲、孩子),其中包含了一些比较普遍的信念和原则,例如:改变是可能的;在任何特定的时间,父母都要尽其所能地做到更好;我们所有人都拥有让自己成果应对和成长所需的内部资源等等” 。
3.学习任务:学习运用表里不一沟通方式的类型对家庭沟通模式进行评估,重点掌握每一个治疗阶段的工作重点、治疗策略和技巧,通过练习沟通游戏、模拟家庭会谈、家庭塑像和个性部分舞台等治疗模式,使学生能在治疗过程中起到引导、示范和反馈等治疗师应具备的素养。
四、 《家庭社会工作》实务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在明确《家庭社会工作》课程的教学重点和任务后,对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实施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而目前,社会工作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尝试,在实践教学和课程建设上采用的案例模拟、专题研讨、经验分享、小组活动、视频教学等等都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有相对成熟的模式可供参考,但如何配合相应的教学内容和主题,对这些实践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本文以相关的课程为例,尝试做出以下设计:
首先,配合相应的课程理论选择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一项直观生动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贯穿理论知识讲授的过程。案例选择的来源也可以多样化,教师不仅可以根据自身实践经历、同行经验分享以及相关影视片段选择案例,也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身的实务经验或者对案例进行二次创作。
其次,配合相应的实务主题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模拟。如果案例分析只停留在对案例的分析和思考阶段,那么角色模拟则是让学生通过台词创作、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等环节,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相关技巧,还能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提升教学的效果。
家庭系统理论案例范文3
一、《保险学原理》课程开展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保险学是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损失补偿机制及其运行规律的一门独立学科,作为经济领域里一个系统完善的重要新兴学科,主要研究保险的产生,运行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保险学是一门学问,必须注重理论的分析、论证与思辨,确立正确的保险理念,构筑科学的保险学理论体系和框架,对保险的发展进行规律概括与理论提炼,是保险学教学的重要任务。然而,保险学毕竟是应用层次学科,其主要目的是为保险发展和实践服务。如果保险学的教学效果不能应用于保险实践并指导学生顺利开展实际工作,其教学成果就大打折扣。因此,要创新教学方法,尤其是加强实践教学,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并以应用为主的教学方法,力求教学效果能够解决保险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解决实务中具体的问题。
二、《保险学原理》课程实践教学的探索
所谓实践教学就是指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把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的环节。目的是配合理论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理论运用能力和技术能力、加强学生实务操作能力的锻炼,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金融行业人员。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是实证研究在教学中的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弥补保险学教材部分内容滞后于保险业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在《保险学原理》的课堂教学中一个极为突出的特点是广泛采用案例式情景教学法,并将此方法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即针对学生缺乏感性认识的知识点,由教师首先描述相关而常见的保险实际现象,然后以该现象涉及的保险知识点,由浅入深层层讲解,同时辅之以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回答、寻找答案。最后再以案例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以巩固所学的内容。对于讨论课程,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寻找和发掘典型案例,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将所搜集案例在班级展开讨论。保险理论与具体案例相结合突出了课程教学的实践性、现实性、开放性、趣味性,使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活泼,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案例教学法关键是要找到合适的案例才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通过比较选择,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自行编制了用于教学使用的案例库,案例库分为七个部分,分别是人身保险原则,人身保险合同履行,受益人相关问题,人身保险理赔,财产保险原则,财产保险合同履行,财产保险理赔。这样的章节安排完全根据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针对性强,适用范围较广。
(一)积极开展课堂讨论和情景模拟教学
利用情景模拟等手段,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开展保险新闻及讨论。在课时充足的情况下,每次有意识安排5-10分钟时间,让1-2名学生作保险新闻,并尽可能在一学期里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既可使学生关注保险领域的大事、提升学习保险学的兴趣,又为学生提供了提高表述能力、展示自我的机会。
(二)积极开展课外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是保险学进行实践教学最普遍、效果较好的一种方式。利用假期时间,通过社会调查了解保险实际问题,即开阔了学生视野,增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让学生在社会环境里接受锻炼,实现从学校到社会“零距离”的教学目标。针对部分章节的内容,开展社会调查。比如在讲述保险市场运作时,可布置相关调查题目,如,“XX地区保险市场调查”,首先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图书馆、互联网资源进行资料收集,引导学生自行设计问卷内容,通过调查概括和描述某地区保险市场发展的环境和发展状况,分析该地区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再如“XX地区保险需求调查”,要求学生设计需求调查问卷,抽取一定数量的居民、家庭和企业进行访谈或填写调查问卷,汇总并分析调查问卷取得的数据资料,写出分析报告。这种方式的优点是,通过社会调查,使学生能够初步加强社会、市场的认识,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不定期地聘请保险公司专业人员来校讲座
实践教学存在着两种资源:一是学校内部资源,一是外部资源。要积极鼓励校内专任教师到相关产业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提升教师自身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聘请相关产业领域的一线工作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形成交流培训、合作讲学、兼职任教等形式开展教学。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强化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课程教学实际,结合课堂教学的要求,定期安排实务部门专家开展讲座、座谈等活动,对《保险学原理》课程中的一些知识点结合他们自己工作中的具体体会现身说法,是学生加强对理论的理解,同时还能够向学生介绍一些保险业界的最新发展和变化趋势,进一步提高课程学习的兴趣。
家庭系统理论案例范文4
构建了家庭教育现状及专业需求调查问卷,使用的是线上与线下两种方式,选取的是不同年龄阶段的家长作为调查对象。在数据统计之后发现,家长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主要问题是能力不足,方法使用不当。这个时候,感觉困惑的问题很多,迫切需要一个专业的课程创建进行指导。家长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关注学习辅导的状况,还需要引导孩子正确的处理人际关系,解决幼儿情绪上的问题。家庭教育指导的路径上,需要得到教师的专业帮助,针对性指导。因此,此种方式更加倾向于个别指导的形势,更加具备网络即时互动的指导方式与形式。尤其是心理发展、社会能力和亲子沟通等几个方面。调查中发现,针对现代化的家庭教育课程创建当中,还没有形成现代化的人才观与亲子观,教育观与理性家庭观。但是,绝大部分的家长认同家园合作的形式。因此,决定使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构建家庭教育课程。X幼儿园,在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家庭教育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拟设了一个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本课程。从专业的角度进行探究,依托微信公众号信息化平台,构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家庭教育理念的课程体系。引导家长转变思维模式,更新教育理念,走出传统的家庭教育误区。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分析,偏离“轨道”的家庭教育,不仅会影响家用教育效能的发挥,还可以直接影响孩子以后的人生发展。幼儿园,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父母权威面临挑战,家庭教育思维面临更新,家庭教育内容面临筛选,都需要在“互联网+”时代下,转变中国式家庭教育的思想。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构建良好的家庭教育生态系统。
2明确课程建构方向,构建课程模块与行动探究
首先,树立符合信息化时展的现代家庭教育理念。边研究边实践,使用骨干班主任、优秀学科教师等分解为家庭教育经典理文献。制定幼儿家庭教育微信公众号“不一样的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使用微信公众平台,针对幼儿的特点,将家庭教育课程分为几个模块,家庭教育热门书籍推荐,原创家庭教育成功案例,家庭教育理论基础,家庭教育个性化定制,家庭教育援助等几个模块[1]。并在行动中,将优秀的研究过程,转变为推文,进行定期推送,推进成果的应用过程,弥补传统理念上的缺陷与不足,全方位地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和素养[2]。其中,家庭教育热门书籍推荐,可以是教育名家名篇,心理学教育好书几篇,儿童读物几篇,国内外优秀视频几篇,儿童优秀读物然间推荐,分享为主。同时也请这些成功案例的班主任或者管理者,心理学指导教师,写下自身的感悟与经验,为其他的家长提供可见性。家庭教育个性化定制与家庭教育援助模块主要是针对幼儿的心理特点进行行定制。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记性探究,为家庭教育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家长进行公益性的指导与个性化实践,成为家长的“伙伴”。随后,不少家长就会从成功案例当中,更新家庭教育观念,重塑家长地位。建立互联网教育思维,在微信公众平台基础上,变革家庭教育。增强家庭凝聚力,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为家长实施家庭教育的专业“伙伴”。不仅如此,家长还可以在留言板上进行互动,在微社区上进行留言,还可以扫描二维码等方式预约后台的专家。实现线下专业化的家庭教育咨询与培训服务。维护人员可以根据留言的内容进行回复,然后针对于家长的个性化问题,可以集体进行探讨之后,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方式,并转变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借助微信公众号的互动性,广泛的邀请各界精英进行加入,保证时效性的同时,也提升了个性化问题的解决程度。与此同时,还使用开发交流渠道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将公众号创建的原创推文转变为高质量的转载推文进行推广。在行动研究上,高质量的家长教育的需求量是十分大的,只有开放式的集结、管理、运行模式,才能借助微信公众号的互动功能,吸纳优秀家庭教育咨询专业人士。在及时的交流渠道上,获取有价值信息,立足长久。制定新型家庭教育校本课程,其中包含了课程内容、视频软件、教育课件等资源等。
家庭系统理论案例范文5
关键词:理财产品;网络理财;余额宝;互联网金融
一、传统理财模式现状分析
理财,通俗的理解即是管理钱财。具体来说是个人根据自身的生活状况、资金使用情况、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以及个人未来对资金的规划,通过一定的投资渠道创造额外的收益,从而达到财富的累积,加速个人资产的增长。
近年来,我国个人理财业务长足发展,一些问题也初见端倪。传统的理财观念与现财观念的冲突愈加明显。大体原因有如下几点:
1.中国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
在中国,自古以来有父母抚育子女、子女赡养老人的传统理念。而在理论界,理财有生命周期理论之称,即一个人的生命周期里,收入支出的情况是不同的,因此要使收入支出和生命周期相匹配,理财规划就显得相当重要。但在理财的生命周期理论面前,中国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却有矛盾之处。因为这种家庭的生活模式,形成父母儿女相互馈赠的局面,这样的局面造成在生命周期里收入支出的不匹配,理财的观念和需求随之受到影响。
2.不正确的理财观念
在西方,人们强调的理财观念是,资产保值并维持生活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这一观念与中国居民的理财观念大有不同。大多数中国居民进行理财的目的就是使财富增值,这种对财富增值的强烈渴求,造成了目前国内理财的畸形发展。
3.对风险认知的欠缺
对于理财来说,只要涉及投资就伴随着风险。我国居民总是单一追求高收益,但却忽视了高风险。同时人们对风险的防范意识还不够,对风险的常态反应往往是亡羊补牢而不是未雨绸缪。因此,对风险的重新认识,也是现财者的必修课。
4.金融体制的制约
众所周知,利用投资组合不仅能增加投资收益,还能分散风险。但是我国目前阶段实行的金融政策是分业经营,即: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交易实行严格分开经营的政策。如此政策给理财者的选择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为三个市场上的业务不相交,理财者不能同时利用三个市场进行理财。
二、基于网络平台的理财模式发展
金融界的创新不乏有产品品种的创新、制度的创新、金融工具的创新和经营管理理念的创新等等,而基于网络平台上的金融创新,堪称当今最具活力、辐射面最广的金融创新。
1.我国网络理财的发展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统计,截止2013年12月,中国总体网民规模达到6.18亿。在互联网逐渐普及的趋势下,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从娱乐到消费,再到如今的投资理财。网络理财模式是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产物。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互联网金融业务开始萌芽。2007年开始,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相关互联网商颠覆了传统银行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格局,创新了风险管理理念,利用大规模云计算和数据挖掘、客户网络行为等现代先进信息技术,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从而为客户提供网络理财服务,不仅有效降低了业务成本,而且实时掌控平台业务的真实运营信息,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传统理财模式的限制。
2.网络理财模式分析――以阿里巴巴余额宝为例
余额宝是阿里巴巴旗下的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联合天弘基金推出的一款在线理财产品。在正式上线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吸引了大量用户,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是改变互联网金融的又一项重要里程碑。作为中国网络金融贸易的“领头羊”,阿里巴巴在网络交易、电子商务方面都有毋庸置疑的代表性地位。
(1)余额宝的发展背景
提起余额宝,就不能不先说支付宝。2012年,支付宝取得基金支付牌照。支付宝这种第三方支付平台将冗杂繁琐的基金买卖交易,变成了如充值一般简易的过程。支付宝拥有大量的沉淀资金,每个用户背后都拥有后续消费能力和投资能力。虽然钱存在银行里,活期存款利息低只有0.35%,但是支付宝账户里的钱根本就没有利息可言,因为支付宝不是所谓金融机构,只是一个第三方支付平台,金融监管政策不允许支付宝给用户发利息。因此,支付宝顺水推舟,推出了基于支付宝账户的“余额宝”,用户能够随时将支付宝账户的钱转入余额宝,在转入余额宝的同时,阿里巴巴支付宝公司随即默认为用户购买基金份额,余额宝账户的资金增值也来自于基金收益。当然用户也能随时将余额宝账户的钱转出进行消费,其流动性与银行活期存款相当。截止到2014年2月28日,余额宝规模突破5000亿元,用户数量超过8000万,数量已然超过A股数量。作为在网络平台上理财产品的先驱,余额宝的成功案例为互联网金融的推动无疑起到了历史性的作用。
(2)余额宝的特点
余额宝基于支付宝账户,用户将支付宝账户的资金转入余额宝账户,其实质是购买了一个T+0的货币基金,幕后有天弘基金公司为其操作,此基金实名为“增利宝”。因此用户将资金转入余额宝是购买基金,将资金转出或用于即时消费是赎回基金。因此余额宝主要有三个特点:流动性、获利性、低成本性。
(3)流动性
使用余额宝作为投资的用户,可以随时将资金用于淘宝购物、支付宝转账,无需填写任何申请表单,也无需经过一到几天的等待,资金的转入转出非常灵活,流动性十分良好,对于银行活期存款而言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4)获利性
如前所说,支付宝用户将资金转入余额宝,相关公司进行基金投资。基金公司集合了大量的闲散资金,进行再投资,由于余额宝属货币基金范畴,投资去向主要是国债、央行票据等风险较小的货币市场工具。因此余额宝的收益是由相关基金的收益决定的,它的年收益率大概在3%-4%,是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的10倍甚至以上。
(5)低成本性
通过余额宝进行基金的购买,省去了传统基金销售模式所需的费用,与此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基金购买的门槛。国内很多基金,都有最低申购金额,目前工银货币的最低申购金额为100元,但相比余额宝,这些都不存在优势了。对余额宝而言,最低申购金额只需一元,意味着尽管只有一元用户也能进行投资。许多年轻的用户通过余额宝尝试了人生的第一次投资理财,因此余额宝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6)余额宝的运营模式
如前所说,支付宝用户将资金转入余额宝,实际上是阿里巴巴公司与基金公司合作,为用户购买了一定份额的基金,此基金即天弘基金公司推出的增利宝基金。这部分闲散资金集中起来,基金公司又进行再投资(国债、中央银行票据、银行定期存单、政府短期债券等相对安全的投资)所获收益即返还给余额宝用户,因此余额宝的收益情况是由基金收益情况决定的。在这三方关系中,支付宝提供了一个基金的销售平台和第三方结算平台。天弘基金公司是基金的销售者,支付宝用户是基金的购买者,这三者通过余额宝实现了三方共赢。
图 余额宝操作流程
3.风险控制
传统模式的基金购买,需要到银行或者证券交易机构进行柜台交易,因此需要身份证明,也需要填写相应的表格,还需要一张银行卡才能开立相应的基金账户。虽然手续相对繁杂,但证明材料齐全,只要银行或证券交易机构不泄漏客户资料,安全性应该是能得到保证的。且前往柜台购买基金的用户,是通过对此基金进行充分了解之后,再进行投资,除了基金本身就有的风险外,其他风险应该很小。
但网络理财模式是凭借网络这个平台进行交易。理财产品销售者必须随时更新数据和动态,使客户能够清晰明确了解所购产品的趋势走向,因此这就需要理财者有一个“电子眼睛”来监督产品销售者,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网络理财相比传统的理财模式更加透明化,也有利于风险的管理。但是基于网络平台的理财模式,风险的最大成因也在这里,只有相关公司加强控制网络的安全,网络理财才能走的更远。
三、潜在问题与未来展望
网络理财作为新生事物,它的发展一定是从不成熟走向成熟。我们不能否认,在这个过程中有一定的潜在问题。我们只有认真分析潜在问题,才能对症下药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和提出有帮的意见。相信这种新型理财模式,在未来进一步研究中过程中,所带来的优势必将对我国金融市场起到推动性的作用。
1.潜在问题
目前在网络平台上提供理财服务的公司,大多数实质上实行的是网络基金产品的直销。而基金产品的来源于相关的基金管理公司,因此相关基金公司信誉是否良好十分重要。但是由于网络理财的发展才刚开始,许多发展良好的基金公司不愿提供此类方式的直销,这一趋势就限制了基金产品的来源。
其次,我国目前尚未出台针对网络理财的全面法规,这样没有明确法律定义的定位,使得提供网络理财服务的相关公司没有明确的金融、法律监管部门。许多来自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的网络理财服务模式,与基金公司形成对接关系,在基金购买者与基金销售者中间,第三方网络支付平台实际上起到的只是中介作用。就如同支付宝在进行宣传余额宝时,并未完全清晰的告知用户资金转入余额宝时是在购买基金,也未明确的告知用户购买的到底时哪一只基金,造成用户难以区分支付宝和余额宝。但是由于监管力度不到位,使同余额宝相似业务处于法律的模糊边缘。在监管出现空白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安全漏洞。
在当前的生活中,网络平台是把“双刃剑”。人们在借助网络平台进行理财的同时,也意味着需要提供实名认证,不仅如此,大多数支付平台需要绑定银行卡,因此身份证明及一些重要资料挂在了网上。这些重要资料在系统不稳定安全的情况下有可能丢失或被其他人利用,造成一定的安全威胁。另外,有些网络上的理财服务也有可能伪造资料进行行骗。
2.未来展望
当前理财所出现的困境和问题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也是世界性的难题。网络理财作为根据市场需求而衍生出来的新生事物,它确实可以帮助人们拓宽理财的渠道,也能简易传统理财程序,并且也促进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网络理财的规模正在逐渐增大并且高速发展,由此可以看出网络理财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国会出台更加明确的法律条款对网络理财进行监管,杜绝一切非法行为。在加强法律条款制度的同时,我国应积极的向国外学习,建立起完备的社会信用评价体系,这样能够帮助我国社会整体的信用得到保障。最后在互联网科技大大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加大网络理财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网络理财模式的了解和对风险的认知。让更多的理财者在理财困境中找到出路,真正受益于网络理财。
参考文献:
[1]郎秋洪.邮政储汇业务[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7.
[2]敖旭.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我国居民家庭投资理财模式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2.
[3]张琳.投资理财[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4]杨金敏.我国个人理财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经济论坛,2009 (12):45-47.
家庭系统理论案例范文6
【关键词】人类发展生态学 幼儿 悲观情绪
一、个案描述
(一)研究对象
空降到大一班当班主任的第二周,一个女孩引起了我的注意。她叫珊珊,是个长相安静秀气的女孩儿,很文静,但活动时也会主动举手发言,一周下来我对她的印象非常好。
问题出现在第二周的周一。我正和孩子们晨间谈话,珊妈皱着眉头,满脸愁苦焦急地进来,珊珊则躲在她身后,一副扭扭捏捏担惊受怕的样子。我连忙上前询问。原来,上周五午睡的时候,睡在珊珊旁边的萱萱不知道为什么对她说了诸如“我要杀了你”“我要掐死你”之类的话,珊珊被吓坏了,又不敢告诉老师家长,只是周末在家时一直跟妈妈说很害怕,再也不要去幼儿园了,一直到了周一上午在妈妈的一再追问下才道出原委。在我的再三劝说和安慰下,珊珊不情不愿地跟妈妈告别。因为上周五及周一午睡都是配班周老师负责,我便将事情告知了周老师,让她视情况为这两位小朋友调换午睡位置。之后,我便很快将它忘之脑后。
但到了隔天上午,珊妈又一次哭丧着脸走进教室。原来周老师虽然批评了萱萱,但是因为种种考虑,并没有为她们调换位置,而珊珊还是无法释怀,一直说萱萱要打她。于是,我们和萱萱的家人做了沟通,了解到萱萱因为家庭原因学会了一些不合时宜的话,偶尔会学着说但并不会使用暴力解决问题。之后,我就萱萱的不文明语言严肃批评了她,并为两人换了午睡位置。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珊珊一直陷在悲观的情绪里,哪怕老师在批评萱萱,她也哭得仿佛在批评她。
(二)案例分析
在本次事件中,我发现珊珊表现出了一种对人对事都极不寻常的悲观负面状态,且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从中解脱出来。通过之后一段时间的观察,我还发现,除了偶尔忘情的游戏,珊珊脸上最常见的表情就是皱着眉、抿着嘴,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一个年仅7岁,本应无忧无虑的孩子,为何会有这样悲观的情绪反应呢?我对她及她的周围开展了一系列观察和了解。
二、个案研究及分析
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认为,对儿童发展特点的研究要强调其发展的情景性,即儿童的发展受到若干个互相镶嵌在一起的系统环境的制约,包括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在系统和宏观系统。
(一)从微观系统看
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生态环境中最里层的就是微观系统,它是指个体直接接触到的环境系统。对于一名7岁的幼儿来说,其微观生态系统主要指家庭和幼儿园。
据了解,珊珊是独生子女,爸爸是一个建筑公司的老板,收入很高但工作很忙,基本没时间照顾孩子。妈妈原来是一名护士,但从怀上珊珊开始就辞职在家当全职太太,在此期间更是基本断绝了自己的社交活动,一心一意为这个孩子。所以每当珊珊有点风吹草动,妈妈往往比孩子反应更加强烈。就如在本次事件中,面对有孩子“欺负”女儿,珊妈表现得比女儿更加不安焦虑。
在跟珊妈的进一步交流中我还得知,因为娘家的条件不如婆家,自己又全职在家没有收入,再加上有个比较强势的婆婆,因此珊妈自觉在家中的日子并不好过,内心一直有一种低丈夫一等的感觉。她有心出去工作却遭到丈夫家中强烈反对,又因为缺少朋友倾诉,情绪一直都很低落,无形中也影响着与她交往最多的女儿。
从幼儿园角度看,因为班额较大,通常老师的注意力更多集中在活泼好动的孩子身上,常常容易忽略那些内向安静的孩子。而这类孩子在同伴交往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位置,几乎少有能建立长久亲密关系的朋友。
(二)从中间系统看
中间系统是指多个微观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中间系统的水平往往决定了幼儿的过渡适应。在和配班老师的交谈中,我发现我的前任以及配班老师在谈及珊妈时都流露出强烈的不认同感,显然,之前的家园沟通是极不顺畅的。原来,由于珊妈的性格内向,又长期缺乏与外人交往的机会,平时她总是羞于主动找老师沟通交流,但只要孩子在幼儿园出了一些问题,哪怕问题极小,就会很快找老师反映,让老师们感觉她是个平时不管孩子、有点事就找老师茬的家长。老师无意识中流露的态度更让珊妈不敢和老师主动开展良性沟通。这种情况又导致了珊珊在幼儿园遇到问题时不敢主动告知老师,将问题积压在心里无法得到宣泄。
(三)从外在系统看
外在系统指个体不能直接接触,但对个体发展的微观系统产生影响的社会机构或组织,包括父母的工作、兄弟姐妹或亲友小孩就读的学校或班级等。
珊爸是建筑公司的老板,平时接触的都是比较有钱、有社会地位的人,对孩子的要求很高。但他自己平时工作忙,转而对珊妈的要求高,孩子一有问题,就认为是孩子妈没带好,珊珊的奶奶更是毫不掩饰地对珊妈有“我儿子养着你你不能连个孩子都带不好”的想法,这导致珊妈对孩子有一种盲目的重视和寄托,而这种重视和寄托在7岁的孩子身上就是一种重压,同妈妈一样内向的孩子也不懂倾诉宣泄,使得珊珊的负面情绪特别严重。
(四)从宏观系统看
宏观系统是指个体所处的整个社会的组织、机构和文化、亚文化的背景,它涵盖了前述的微系统、中系统和外系统,并对它们发生作用、施加影响。珊珊是家中的独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也集万千期待于一身;同时,现实社会中对家庭主妇一职的偏见、经济地位决定家庭地位等观念也是导致珊妈和珊珊悲观性格养成的影响因素。
三、建议
(一)父母为榜样,自立自信
作为每天与孩子接触最多的人,妈妈显然是孩子性格养成最大的影响者。都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在本案例中,珊妈无疑是一个非常负面的榜样。因此,珊妈应当从自己做起,改变家庭中“怨妇”的形象,包括与丈夫、婆婆开展良性沟通,建立自己的正常社交,将注意力从孩子身上分散一些到自己、到社会中,逐步建立自立自信的心理,用豁达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面对珊妈少有朋友的情况,老师引导她可以先从和珊珊班里的同学家长做朋友开始,利用班级微信群,多参与她们的聊天,多参加幼儿园组织的亲子活动等,与同龄的家长们建立良好的关系也有利于孩子之间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二)老师来沟通,融洽关系
融洽师生关系。面对珊珊这类内向、悲观的幼儿,老师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注,因为和那些活泼顽皮的孩子相比,他们的内心更敏感脆弱,在现实生活中也更容易被忽略。面对这类孩子,老师应当多给孩子鼓励和肯定,帮助他们感受到被肯定的成就感和快乐,进而树立自信心。
融洽家园关系。家园间积极的双向沟通能帮助幼儿树立对教师的信任感和认同感,创设轻松积极的心理环境,进而促进幼儿的在园表现。面对不善沟通的家长,老师不能被动等待,而应更主动热情地与他们建立紧密的联系,从而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妥善解决。
融洽同伴关系。同伴交往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同伴交往能力是孩子未来融入社会的基础能力。因此,老师应当采取多种途径、方法来引导幼儿产生交往兴趣,学习交往技能技巧,掌握交往能力。同时,面对珊珊这类性格内向的孩子,在鼓励她们积极大胆地主动交往的同时,还需要引导其他外向型的孩子去接纳她们、帮助她们,让她们感受到来自外界的更多的善意和温暖,从而更愿意与人交往和沟通。
因此,幼儿园、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是幼儿入园适应生态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让各个环境中各个因素有机结合,共同发挥最佳作用,才能有效激发幼儿在生态环境中的发展潜力,促进幼儿的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谷禹,王玲,秦金亮.布朗芬布伦纳从襁褓走向成熟的人类发展观[J].心理学探新,2012(02):10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