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交媒体的看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社交媒体的看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社交媒体的看法

关于社交媒体的看法范文1

这是我和我视觉关键总裁安德鲁・里德(Andrew Reid)合作的新报告――《关于客户,社交媒体分析不能告诉你的那些事》中的核心观点。这篇报道提供了期待已久的情境,即你的社交媒体粉丝究竟是谁?我们最大的发现是,即使你的社交媒体受众中有大多数是你的顾客(这也很难查明),但是实际上从整体来看,你在社交媒体上的粉丝并不能代表你的全部顾客。

三种社交媒体用户的差别

事实上,你在社交媒体上收听的90%的内容来自于只有不到30%的社交媒体用户。这30%可以被叫做是社交媒体热衷者,他们每周会发帖5次以上。和他们极度不同的安静一些的社交媒体用户才是你的社交媒体粉丝的大多数,也是你的潜在客户。他们中有些是社交媒体轻度用户,每周发帖2到4次;还有些是安静的潜水者们,一周发帖次数可能连一次都没有。但是不要误以为这些稍微安静的粉丝无关紧要:虽然他们几乎不信息,但是绝大多数的轻度用户和潜水者也会每天至少阅读一次他们的社交媒体页面。

了解这三种社交媒体用户的差异,不仅对你的社交媒体策略,也对你接近、了解客户群的需求至关重要。无论你是否正在尝试去了解如何服务,销售或吸引住你的客户,你都需要了解你所有客户的期望和态度。

通过和三大全球品牌商合作,将客户群的详细反馈和他们的Facebook资料数据结合起来,我们发现了社交媒体分析的盲点。这一调查表明从社交媒体页面及分析上听来的粉丝和顾客信息与那些真正在使用Facebook的人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不对称性。更为重要的是,他让我们第一次通过数据对比清晰地看到热爱在社交媒体上发出声音的人和那些潜水者的区别。这对于你的生意也尤为重要。

社交媒体热衷者

社交媒体热衷者们是社交媒体分析工作最易捕捉的人群――因为他们(好吧,承认是我们)积极参与社交媒体网站。这些爱好者们往往是些购物的渴望者。他们很有可能正在寻找下一个要买的,以期在大卖场完成的购物。他们也是移动设备的忠实用户-当在实体店购物时,他们很有可能拿出手机来进行对比。他们也会有选择地定期观看一定类型的电视节目,更有可能在做出购物选择时向家人、朋友咨询,并且更有可能会反过来分享他们自己的意见。这类人是你最有可能在社交媒体上捕捉到的社交媒体粉丝代表。

潜水者

但是缺失的是有关轻度用户、潜水者的顾客群信息――这些数据最不会出现在你的社交媒体用户分析中。潜水者们不太情愿购物,并且社交媒体也不大能刺激到他们的购买欲。不像社交媒体的热衷者,你不可能发现潜水者们在大卖场购物。比起移动装置他们对电视更感兴趣。他们看更多种类型的电视节目,很少追随Facebook上的话题(然而,有趣的是,他们似乎更愿意玩在线游戏)。脱机状态时,他们不大愿意向朋友和家人求助购物建议;在线时,也不大感兴趣与网友分享自己的看法

轻度用户

社交媒体的轻度用户正好介于这两种极端者之间。但是跟潜水者们一样,他们会常常会被社交媒体分析遗漏掉。因为比起热衷者们,他们发的帖子太少了。就算他们占据了你社交媒体粉丝的20%,你在社交媒体上听到的所有意见中,他们发出的可能只占10%。

别太依赖社交媒体

关于社交媒体的看法范文2

为增加阅读量,让新闻传播得更快、更久、更远,增强报纸的影响力,美国每家报纸都非常重视社交媒体。美国报纸在与社交媒体的融合方面给予了很高的重视,其融合可以简单概括为五个关键词,即吸引、加速、分享、研究、互动。

关键词之一:吸引

每家报纸都在首页醒目位置推荐他们的社交网络地址,并邀请粉丝关注。《纽约时报》在吸引粉丝方面极为用心。比如,只要用户登陆Facebook,分享过《纽约时报》的新闻,该用户的分享信息就会出现在《纽约时报》网站首页右上角的一个叫“latest in mynetwork.”的栏目,意思是“社交网络的最新信息”,而且,用户不仅能看到自己分享的信息,还可以看到好友分享了《纽约时报》的哪篇新闻。这个栏目里有一个“这是什么”的按钮,点开就是一些关于《纽约时报》和社交媒体如何融合的问题及回答,教读者怎样关注,怎样发评论等等,非常详细周到。《纽约时报》助理执行编辑Roberts说,《纽约时报》的Facebook页面尽管不会成为一个出版平台,但将成为《纽约时报》出版战略的一部分。《纽约时报》将很多Facebook项目分给多人,如主页交给新闻部。编辑将决定哪些内容放在显著位置,还有如何更新。用户可以通过Facebook直接获取信息,或点击来到。

《华尔街日报》在首页也有一个栏目, 叫“most popular on Facebook”,意为“在Facebook中最受欢迎的内容”,列出当日转发最多的四篇新闻,最多的分享达4000多次。还有专门的按钮,邀请读者成为Twitter的粉丝。美国报纸就是这样通过多种方式,吸引读者成为好友和粉丝,增加报纸的人气和关注度。

关键词之二:加速

社交媒体的信息是“碎片化”的。所谓“碎片化”,是将完整的东西分成许多零碎的小块。有学者提出了“碎片化”的4A优势:Anyone,即任何人都可以拥有传播权;Anything,即信息内容的多样化;Anywhere,即信息的多渠道性;Anytime,即信息传播的即时性。社交媒体将“每日新闻”变成了“每秒新闻”。

遇到突发新闻,报纸往往最先在Facebook和Twitter上,有时只是一句话,之后才有链接指向报纸网站。笔者比较了一下日本地震和海啸的新闻,在Facebook最快的是《华尔街日报》,时间为3月11日,比《纽约时报》早了10分钟。《今日美国》晚了一个小时左右,《洛杉矶时报》则晚了两个小时。《纽约时报》第二天见报的版面,前一天下午或晚上就已经在Facebook上,比如刊登“拉登被杀”的版面,Facebook的粉丝前一天就能先睹为快。

关键词之三:分享

社交媒体虽然用户分散,内容简短,但其移动性、即时性、便捷性和互动性更容易产生强大的聚合效应。“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是一种聚沙成塔的力量,也有人称之为“病毒式”传播。

美国报纸网站上几乎每篇新闻、每张照片、每段视频旁边都有很多社交媒体工具,读者可以很轻松地一键分享,信息就永久储存在了个人主页上,可以随时随地查看,查看时就自然进入了某家报纸的网站。更重要的是我分享,我的朋友可以分享我的,朋友的朋友还可以继续分享,如此裂变式传播,会让一条信息传播得更久更远,极大地增强报纸新闻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报纸也会通过分享的规模来摸清读者的口味,比如《华尔街日报》某天在Facebook上转发量达4000次的新闻,无疑就是这家报纸当日的热点。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喻国明教授认为,关系已经成为未来媒体重要的价值体系。他说:“过去我们媒体的价值体系是内容为王,但在现在,仅仅靠内容是不够的。打个比方,看到一则户外广告,你未必会相信,但是假如有几个朋友都向你推荐这个产品,你就会有了解的欲望。这就是关系的作用。新媒体时代,信息本身的影响力是有限的,必须架构在关系之上才会产生更大的作用。微博中的关注和被关注就产生了关系,而这种关系将传播无限放大。有人说‘你被十万个人关注,就等于你办了一家都市报’,虽不准确,但意思没错。”

关键词之四:研究

每张报纸都有一个官方页面,同时每张报纸又都有各种不同内容的频道页面。比如头条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政治、言论、读书、旅游、文化、体育、娱乐等等,都设有单独的页面,拥有各自不同的读者群。编辑可以通过一些数据研究,了解读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爱好等等,并在和他们的互动中了解他们的阅读口味和购物倾向,及时有针对性地调整报道内容和广告策略,做到知己知彼。

比如,《纽约时报》除了Facebook主新闻页面外,文化、体育、政治等各个板块,也有专门的编辑负责管理。《纽约时报》助理执行编辑罗伯茨(Robeys)要求编辑有一整块时间管理Facebook页面,同时思考如何积极地与用户进行联系。目前已经向两个页面投入很多,一个是电影,另外一个是百老汇戏剧,有两个编辑负责主题制作。尽管有人在质疑,这么做是否值得,但罗伯茨认为这非常值得。目前,很多媒体都用专人来承担在Facebook上进行回复和过滤的工作,人手也比《纽约时报》多。今后,《纽约时报》也将有更多人投入到上面,因为这不是包袱,是拓展新领域的机会。《纽约时报》还非常重视独特内容制作,用独特的内容吸引独特的读者。报纸在和社交媒体融合时正在注意针对目标读者,有的放矢。

关键词之五:互动

通过社交媒体和读者互动的方式很多,征集线索、征稿、问卷、调查等等。比如,今年3月28日,《纽约时报》执行总编辑给读者写了一封信,说明网站收费事宜,发在Facebook上,很快就有几百条评论。从中,《纽约时报》可以迅速了解读者对网站收费的看法。目前,有超过45万的用户选择用Facebook账号发表评论。

很多报纸的记者编辑都有个人的工作微博,粉丝众多,经常能从中发现鲜活的新闻线索。《纽约时报》助理执行编辑罗伯茨称,受益于社交媒体,不仅仅在于流量增加,他更关心社交网络可以使其与读者开拓更多个性沟通方式。《纽约时报》已经有一两个记者如布莱恩-斯特尔特开始使用Twitter获取信息。布莱恩・斯特尔特很聪明也很灵活,现在大受欢迎。他主要关注电视和媒体方向,粉丝们认为其提供的信息很有质量。他还用Twitter为博客文章和长篇报道作辅助,有的在网络版上,有的则发表在印刷版中。无疑,布莱恩-斯特尔特的方法正在给其他记者带来启发。

关于社交媒体的看法范文3

Facebook盈利能力的下降从2012年1月份开始出现,用户的数量虽然在稳健增长,亏损却越来越大,公司市值在三个月内几乎蒸发掉了1/3。Facebook上市之前,媒体与分析师广泛散播该公司成长性和预期盈利能力的美好未来,这也受到投资人的认可。Evercore Partners分析师肯·塞纳(Ken Sena)的看法在当时非常有代表性:“Facebook将重新定义广告,公司或将成为最具价值的媒体公司。” “Facebook正在为发行商创建平台,在动态汇总中提供赞助商内容,而这些可以通过Facebook启用的新算法来衡量广告效果”——这是多么美好的商业模式!这种感觉也蔓延到了国内,2012年年初,新浪CFO余正钧表示:“Facebook对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影响已经开始。Facebook成功的IPO将进一步加大投资者对社交媒体的兴趣。”除此之外,开放平台、社交广告和电子商务公司也将受益。Facebook的上市确实带动了社交网站股价的走高,中国社交媒体也股价大涨,人人网在Facebook上市消息传出后股价竟然上涨了27%。

Facebook面临的风险

与华尔街的热情相比,我们回顾一下Facebook在当初招股书中所指出的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例如:

“我们绝大部分营收来自于广告。广告商亏损或广告商在Facebook投入的减少,都会严重伤害我们的业务”;

“一旦用户通过移动产品(我们目前没有在移动产品上显示广告)使用Facebook的活动增加,可能也会对我们的营收和财务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移动设备上面的Facebook用户增长和互动性取决于移动操作系统、网络和标准的有效运营,而这些是我们无法控制的”;

“我们扩大和进一步商业化Facebook平台的努力可能无法取得成功”……

Facebook招股书中提到的风险被狂热的投资人和类似的社交媒体的追随者所忽略。今年5月,分析公司comScore的数据显示:“美国人用智能手机登陆Facebook的次数,超过了使用普通网页登陆的次数;美国人每月通过手机花在Facebook上的时间是441分钟,而花费在普通电脑网页上的时间是391分钟。”

Facebook被看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部分行业的人们都已经开始使用社交网络。“当访问量变得巨大无比时,人们会毫不吝啬地把时间花在上面,仅靠投放广告就能够轻松赚钱。”Facebook创始人兼CEO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当初也是这样看的,不过他现在一定后悔曾经说出上面的话。

陈旧的盈利模式

投资者很快就对Facebook表示出失望,并对这家公司的移动广告的下一步发展感到担心。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Facebook究竟发生了什么?

Facebook招股书中提到的风险要素——广告下滑和移动终端设备上的用户活动——对于业务挫折几乎同时在发生负面效能。通用汽车今年5月取消了针对Facebook的1000万美元广告费。这种高调撤出带来系列连锁反应,一些广告商也纷纷削减了在Facebook上的广告投入,理由是他们无法衡量广告是否能转换成真实的购买行为。大笔投放到Facebook上的广告没能获得多少回报。与此同时,大量用户通过手机登陆Facebook,这也导致关于广告效果的争论开始激化。

由于移动终端屏幕缩小,导致网站“广告位”大幅缩水。手机用户对网络广告表现出不屑态度。即使Facebook及时把“广告”改成“公关”,采用更多的话题推广和社会化传播,也挡不住广告主的抱怨。广告主认为这些信息向真实购买的转化率有限,并且难以衡量。Facebook陷入了两难境地,移动终端上的用户体验和广告效果难以保持平衡。

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的移动通讯市场也已经进入智能终端时代。移动应用并不等同于移动商业模式,用户的行为已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但是社交媒体公司依然没有找到更适合用户的广告模式。Facebook盈利模式单一,广告转换率无法向广告主提供充分证明,而公关与传播效应也是宏观多于微观。以Facebook为代表的社交网站如此之快就碰到了盈利模式的巨大压力,投资者已经开始失去耐心。

技术选择的摇摆

Facebook开始承认在移动业务方面有一些决策错误。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今年9月 接受Techcrunch创始人迈克尔·阿灵顿(Michael Arrington)的采访时认为:“自成立公司以来,最大的失误便是押注于HTML 5,浪费了长达两年的研发投入和精力”,“现在,公司将聚焦移动、推出原生Android应用。我们把一切都押注在原生应用之上。原生将成为我们与iOS及Android共同发展的途径。”

HTML5是HTML下一个主要的修订版本,现在仍处于发展阶段。目标是取代1999年所制定的HTML 4.01和XHTML 1.0 标准,以期能在互联网应用迅速发展的时候,使网络标准达到符合当代的网络需求。乔布斯于2010年4月29日在苹果官网发表了一封公开信,阐述了自己对于Flash的看法及Apple与Adobe的关系,力捧HTML5,对于Flash的封闭性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而微软随后也公开支持乔布斯的看法。扎克伯格一直把苹果前CEO乔布斯视为自己的偶像和导师,也许在这一点上受到乔布斯影响过大。

Facebook以网页端起家,从创立之初至今,用户们的活动都在Facebook网站上。这是Facebook的企业文化和技术所在,这个基础很难撼动,而且惯性思维也会使Facebook作出错误决策:继续以HTML5为基础开发。扎克伯格却发现,押了赌注的HTML5技术的FaceWeb 总是无法满足开发要求 。

移动终端之困

扎克伯格对于HTML5开发FaceWeb表现出很复杂的态度。“我反省最近几年Facebook的运作时,我认为我们最大的错误,就是太注重于HTML5,反而把原生代码放在一边。其实我对HTML5的未来很看好,它并不差”。现在网页客户端复杂程度越来越高,不同设备上的浏览器功能差异也越来越大。为此,Facebook曾试图建立一个名为Ringmark的兼容性测试标准,以保证在所有设备和浏览器上FaceWeb表现良好,但Facebook最终失败了。移动设备上的浏览器程序差异太大,这让开发者不知道该用哪些HTML5技术。

Facebook的产品经理Mick Johnson和扎克伯格的看法不同,并试图通过总部举行的面向记者的圆桌会议去补充扎克伯格表达上的片面。Mick Johnson 对记者说,“用户通过多达7000种移动设备访问Facebook,我们总不能为7000种设备去构建原生应用吧。移动Web依然是非常具有价值的平台,而且我们面临的并不是在HTML5和原生应用之间二选一的问题,有些时候两者是并行的,未来我们更多的会采用‘本地编码+HTML5’的混合模式。目前HTML5的技术还不是很成熟,但我们应该以长远的眼光看待它。”Mick Johnson这种看法更为客观,扎克伯格的观点倒是显得像一位焦急的Facebook广告销售。

扎克伯格认为Facebook未来的命运将依赖于移动业务的发展,而移动广告及iOS集成广告是Facebook已经开始迈进的领域。移动业务将更贴近于电视而非网页——这是很深刻的见解。只是普通网页可以轻松呈现的边栏广告,却不能便利地转移到大多数移动终端的网页上。这也是一种对于移动互联网先锋们的讽刺了。

薄厚之云

社交网站联系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但是面对快速变迁的媒体环境,Facebook也要思考自己的发展和转变。创业孵化器Archimedes Ventures的一般合伙人、just.me CEO Keith Teare 认为: “如果云端服务主要被人们坐在电脑前用浏览器来使用,Web 2.0时代的软件将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使用频率也将降低。甚至其中一些较新的项目如Facebook和Google+也将迅速变得过时。”

关于社交媒体的看法范文4

关键词:网络口碑社交网络

一、何谓网络口碑

2006年10月,一个成立才两年零4个月的国内网站“口碑网”()获得被誉为全球最佳的B2B平台阿里巴巴集团的正式战略投资。口碑网旨在打造全国最大的本地化生活社区,由于该网站在各地餐饮休闲、房产交易两大分类信息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内容,目前已有注册会员近200万,被评选为2006年商业网站百强和成长最快商业网站。口碑网的建立和成功,意味着传统社会中口碑传播活动开始得到规模性的商业利用。

作为一个信息交换平台,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消费者传统的信息搜寻和沟通方式,为他们获得、交换产品和服务信息提供了全新天地。自B2B概念兴起以来,有关产品、服务和公司的口碑信息在网络环境中的传播日趋活跃,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自己在消费方面的体验、看法在网上发表、与人分享,传统的口碑也因此突破了口头形式,借助互联网产生了新的形式——网络口碑。

口碑(WordofMouth)即口头信息,是存在于日常口头传播中的关于某个对象的言谈、评价信息及其反映出的该对象的公众印象。通常认为,网络口碑(Internetword-of-mouth)是指商业消费领域的口碑,即公司或消费者(合称网民)通过论坛(BBS)、博客、视频等网络渠道和其他网民共同分享的关于公司、产品或服务的信息。这些信息相应的传播效力会影响到有关品牌、产品及服务的信誉度,也就是网络口碑,从而也会在某些方面对其生意造成一定的影响[1]。如今商业领域的网络口碑已广泛涉及到衣、食、住、行、玩,以及书籍、音乐、影视等物质或精神的消费,企业越来越注重网络口碑营销,消费者在消费决策中更越来越多地依靠网络口碑获取有关信息,口碑搜索因此成为新的网络热点。

本文所称的网络口碑,是指包括消费者在内的所有网民参与的对话交流活动,因为今天网络口碑已涉及到包括消费领域在内的众多社会领域。作为一种自发、自组织的传播活动,网络口碑具有与传统口碑不同的天然优势或特点。

1、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大

传统口碑是一种人际传播活动,受到口耳相传的限制,传者与受者的数量有限,信息扩散速度相对较慢。网络口碑以互联网作为传播平台,口碑信息可以籍由众人浏览、链接、复制等手段在短时间内做到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口碑影响的范围从日常人际关系圈扩展到无数网民,这种广度和速度是传统口碑所不能比拟的,但它又基本继承了传统口碑的可信性特点,因此对网民信息搜寻、论证评估、消费决策以及态度的形成和变化都有更强的影响力。此外,传统口碑难以规避随时间推移而范围扩大后产生的关注热度衰退,而在网络口碑活动中,网民新的创造性言论、更新信息刺激的加入,常常使得讨论的热情得以长时间持续,口碑内容也不断增加,并吸引更多的眼球,进而使得网络口碑传播实现了边际效应的递增[2]。例如,在2007年持续两个多月的华南虎照片事件中,网上讨论随着“摆拍说”、“年画说”、当事人“用脑袋担保”、开通博客、专家鉴定等新增情况的出现而变得一波三折,波及范围越来越大。

2、口碑内容物化,可查性强

传统的口碑信息主要存在于口头言谈或大脑中,只有在言谈行为发生时才可感知到有关信息。但是,在网上口碑信息则物化为网民的帖子、文章和视频文件等可见可保存的文本形式。因为有据可查,便于阅读和参考,网络口碑中正面和负面信息可以保证持续的作用力。

3、互动性强,由独白到众语

传统口碑主要是一种熟人之间的亲身传播,其中口碑信息多为言谈者内心的真实表达。尽管传统媒体也无孔不入,但它是只能“你听我说”的被动、单向传播,并且常常是多种媒体一种声音,传统广告更有如只说好不说坏的“独白”或梦呓。而在网上,比如对一个新闻事件或人物的评判,网民可以自由表达不同看法,沉默的少数也可以不再沉默;又比如在消费领域,网民不仅可以查证别人的产品使用评价,还可以主动传播自己的意见。可见,网络口碑以网民“众语”的互动形式击中了所有传统媒体传播的软肋,进而对抗或消解了传统媒体对受众的宣传、劝服或操纵作用。换言之,网络口碑大大降低了人们在感知、评判外界环境和事物中的风险。

4、缺乏把关机制,具有双面性

网络传播具有匿名性、非面对面接触、沟通成本低廉等特征,这使网民更能毫无顾虑地真实表达自己,尤其是主动地吐露出不满和抱怨,真正感觉到自己是“上帝”。另一方面,这种“匿名”和受到“屏幕保护”的集合行为又使网民淹没在人群中,言论活动失去了严格的把关机制的约束力,如果网民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在法不责众心理的支配下,可能会故意“制造”出一些言论或意见,从而使网络口碑失去真实性,也变得难以捉摸和控制,甚至带来破坏力。无论是对于一个人还是对于一家企业,网民的一则帖子都可能导致其形象的显著变化,或者引发其行为的巨大变动。可见,和传统口碑一样,网络口碑也是一把双刃剑,是构建主体和外界之间新型传播关系的重要方面。

二、网络口碑传播与社交网络

1、社交网络的兴起

2003年以后,中国互联网开始进入Web2.0时代,并迅速超越早期虚拟生存的特征,转而成为一种现实的生存与生活方式。所谓Web2.0,是相对于Web1.0时代而言的一种新型的互联网应用。从信息传播角度看,它改变了以前被动的网页浏览,而让用户代替专业人士自己主导信息的生产和传播,一跃而为互联网内容的缔造者,这完全打破了传统上以主动提供内容为特征的门户网站所惯用的单向传输模式。因此,Web2.0精髓是以人为本,网民以主动写作、自我展示为主,大大提升了互联网的使用体验。更重要的是,Web2.0具有更好的交互性和粘性,依靠网民集体的内容生产、交互和共享活动构建出了新型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性网络。

所谓社会性网络(SocialNetwork),又称社交网络平台(SocialNetworkService),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在网上表现为以各种社会性网络软件(SocialNetworkSoftware)构建的网络社交服务平台(SNS)。这些软件具体是指Blog、Tag、SNS、RSS、WIKI等Web2.0的一系列核心应用。经由这些应用构建出的社交网络(网站),从传播手段上整合了包括博客、个人主页、电子邮件、即时通讯、语音/视频通话、文件共享或小组讨论等等在内的多种形式。

根据社交目的或交流话题领域的不同,社交网站可以分为五种主要类型:一是娱乐交友型,国外知名的如Facebook、YouTube、Myspace,国内知名的有猫扑、优酷网、六间房、青娱乐等,均以个人博客、个人视频或短片交流为主要形式,以休闲娱乐、帮助打造个人关系圈而受到广泛欢迎;二是物质消费型,涉及各类产品消费、休闲娱乐、生活百事等活动,比如国内的“口碑网”、“大众点评网”,两者都以餐饮、休闲娱乐、房地产交易、生活服务等为主要话题;三是文化消费型,主要涉及书籍、影视、音乐等,例如国内知名的“豆瓣网”,主要活动是书评、乐评等;四是社会议题型,以社会言论交流为主,话题涉猎广泛,可以是任何能引发交流的社会人物、事件和问题等,公共性较强。例如国内人民网的强国社区、天涯社区等,其中前者以国家话题的交流影响较大;最后是综合性的社交网站,话题、活动都比较杂,例如国内知名的百度贴吧。无论是哪种社交网站,其最终产物都是打造出网络社会关系圈,这个关系圈越来越叠合于网民个人日常的人际关系圈,而借助互联网这个更大的社交平台,网民体验到前所未有的“众”的氛围和集体的力量感。

2、网络口碑是社交网络发展的产物

可以说,网络口碑传播的兴起和力量的增强与Web2.0时代互联网向社交网络的转变不谋而合。

作为互联网新一代应用模式,社交网络的主要理论基础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于20世纪60年代率先提出的“六度分隔理论(SixDegreesofSeparation)”。该理论发现了连结人与社区的人际关系网中的“六度分隔”现象:“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这实际上是说人际关系网络中存在一种有普遍联系意义的“弱纽带”作用[2]。像Facebook、猫扑、豆瓣等这种典型的社交网站,正是以这种“朋友的朋友”的弱纽带联系有效地帮助用户建立了自己的新的人际关系圈。如此,日常现实中狭窄的面对面口碑活动迁移到更加广阔的电子平台。换言之,弥漫式的网络口碑传播正是当前社交网络发展的必然结果,后者给前者提供了技术条件和生存土壤。在社交网络里,强调的是网民信任的传递,并鼓励“沉默的大多数”浮出水面,无论是现实人际关系中的强纽带还是弱纽带,其作用都将在网民互动交流中得到充分显现,并对社会生活发挥出强大的影响力。

3、网络口碑传播的社会影响

关于社交媒体的看法范文5

大脑灰色物质和社交网络相关

科技是否在改变着我们大脑的形态和结构呢?伦敦大学学院最近的研究为这种可能性提供了一定的论据。该学院研究发现,在facebook上朋友较多的人与较少的人互相比较,两者的脑部结构是有分别的,朋友越多,部分脑区越大。

瑞斯教授和他的同事扫描了125名20岁左右的社交网站用户的大脑,将扫描结果和他们在网络世界以及真实世界的朋友圈子进行了比较。他们发现,拥有更大社交网络的人脑部几个区域内灰色物质更多。这些区域之一的杏仁核,和人的记忆处理以及情感反应密切相关。将此结果和另一项最近的研究进行对照,研究者发现,在脑部杏仁核中增长的灰色物质暗示着现实世界中有更大的朋友网络。这些研究显示:一个较大的在线朋友网络也表明大脑中进行信息处理的区域灰色物质量的增多。灰色物质通常被认为会促使神经细胞更有效地处理信息。研究同时也显示,社交网站用户在线朋友数量较少的,现实世界里朋友圈也较小。相反,在线朋友数量越多,线下可能拥有的朋友圈也更大。

“我们的发现支持这样的看法,也就是说大多数社交网站用户用网络这片天地来支持他们现存的社会关系,维护或增强这些友谊,而不仅仅是创建一个全新的社交网络。”维康基金会高级临床研究员杰兰特·瑞斯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人类大脑结构或随科技而改变

就社交网络朋友数量和用户部分脑区大小的联系,瑞斯教授强调说:“单凭这些数据不可能断定:在交友网络上朋友更多是否就会使得脑部更大,或者说,一些总是在线的人是否就有更多朋友。”数据只能证明彼此间的联系,但并不能证明这种联系是一种因果关系。

和在线社交网络相关的大脑中的其他三个可能改变大小的区域是:颞上沟——被认为是解读人们的注意力以及其他人情感焦点的区域;颞中回——解读面部表情以及评估语言意义的区域;内嗅皮质——和记忆以及其他功能相关的区域。关于科技如何影响我们的思考这一问题,人们已经讨论了很久。瑞斯教授说:“在线社交网络影响力极大,然而我们对它之于我们大脑的影响却知之甚少。此前已有很多未经证实的推测,认为网络对于我们的影响不太好。”

关于社交媒体的看法范文6

1、1千万的新闻阅读爱好者

在英国热爱新闻的人群有1千万,这些用户消费网络新闻的程度很高,偏富裕,更可能拥有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使用Twitter的一般人的两倍。他们对政治和互联网新闻感兴趣,喜欢阅读高质量的报纸,在过去一周乐意为数字新闻付费的比例也是一般人的两倍。

2、平板新闻阅读量在不到12月内增长了一倍

2011-2012年平板新闻阅读量在欧美等国几乎翻了一倍。

3、多屏用户消费更多的媒体内容

1/3的多屏用户消费的内容多于单屏人群。

4、不同国家传统新闻品牌的优势不同

传统广播和报纸品牌在英国和丹麦比较强势,35%的英国人在过去一周越多过这些报纸品牌的新闻。丹麦人则有54%。而yahoo在美国,巴西和日本更具影响力,社会化媒体在巴西和美国也非常强势。

5、老人喜欢电视,年轻人喜欢互联网

年轻人将互联网作为新闻的主要来源,而老年人多青睐电视

6、人们并不关心看新闻的站点是哪个

在英国16%没注意他们新闻的来源站点,而日本有44%的人不关注新闻的来源。有趣的是很多人说他们倾向于从可信渠道获取新闻,77%的英国和90%的巴西人持同样的看法。

7、英国人阅读新闻不少,但多数对此没有激情

86%英国人声称每天阅读新闻,但1/3的人对新闻不感兴趣。新闻有很多日常的读者,但他们的投入度却不够。而在美国只有76%的人每天阅读新闻,只有29%的人声称对新闻不是很感冒。

8、只依赖传统新闻渠道的英国用户比例只有1/4

英国25%的人表示传统的媒体如新闻和报纸是他们唯一的新闻渠道,20%的人表示这些渠道是他们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日本,巴西,美国从网络获取新闻的比例则较高。

9、不同平台的年龄消费差异

10、更老的群体更关注本地新闻

认为本地新闻对他们重要的人群中,年龄在18-24岁的英国人只有25%,而年龄在55岁以上的人中有43%有这个看法。

11、英国用户青睐权威新闻渠道

新闻机构的品牌内容是35%的英国人获取新闻的关键入口,而社会化媒体为17%,只有24%的人表示搜索引擎是他们的重要渠道。

12、英国用户对政治和互联网的兴趣高于娱乐

13、不同国家用户在社会化媒体上分享和评论新闻的比例差异很大

德国,日本和英国人评论社交媒体新闻的比例都不高,美国和巴西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