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术与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艺术与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艺术与设计

传统艺术与设计范文1

关键词:传统绘画艺术 现代艺术设计

从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勇于吸收,敢于继承,善于交融。无论是从我国早期华夏文化的形成直至达到两汉文化的高峰,还是盛唐文化受到西域、印度文化的影响而发扬光大,无不表明,只有勇于吸收,才能发展,只有敢于继承、善于交融才能最终真正成为自己文化的主人。在艺术设计方面我们也还是应该“立足中华、面向世界”,既要尊重民族艺术的独特性,体现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又要反映现代人的内在精神追求。在艺术设计中,我们也要“寻根”,寻找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为其他民族所不及的思维优势和独特风采。艺术始终要讲内在的延续,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及被容纳,需要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其中包括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习俗、伦理道德、审美习惯等,构成潜在的深层文化结构,深锁于民族的心理和精神之中,调节和制约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介入。在中国设计者的作品中,时时流露出传统绘画造型艺术潜移默化的影响。分析这些影响,肯定某些积极的因素,将会有助于发展中国艺术设计。下面就从这个角度进行一定的剖析。

远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已在生活中孕育了绘画的胚胎,从已由仰韶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期所产生的彩陶艺术所描绘的鱼纹、人面纹及花叶纹等装饰图形,至明清时期的文人绘画,我们会发现从原始社会的图形符号一直到封建社会晚期的各类绘画艺术,总有一些永恒的主题,而在这些主题之中,“形”的表现往往是中国历史艺术家借以传情达意的一种外在形式,也就是古代画论所说的“以形传神”、“借物咏志”。中国画艺术家在表现某一种自然物象时,更多地是注重与“形”所蕴涵地精神意义,而不是对自然物象作物理形态的外形模写。正因如此,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在自然物象的描绘中往往融入了更多的“理性”色彩,将自然物象之形抽象为一种图式化的符号语言。

传统艺术与设计范文2

关键词:艺术设计;传统文化;创新

艺术设计就是以艺术的形式、美感,结合社会、文化、经济、科技等多方面因素,应用于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设计当中,让其不仅具备审美功能,而且还具有实用功能。换而言之,艺术设计首先是为人服务的,艺术设计就是人类社会一定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完美结合,是现代社会发展进程的必然产物。艺术源于生活,生活反作用于艺术。这就注定了传统文化是艺术设计的源泉,而创新则是艺术设计的核心。然而在现代国际社会文化的冲击下,国内设计师明显缺乏本土意识,盲目跟风,使艺术设计只会一味复制外国,缺乏创新活力,这不利于将我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

一、传统文化为艺术设计之根

传统,代表了人类思想与文化的共同追求,是民族文化精神的核心,起着凝聚民族精神及力量的作用,并反过来让其得到寄托和延续。传统文化是艺术设计的源泉。我国地大物博,人口民族众多。各个民族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下,形成了不同的生活风俗和文化背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渐渐形成了花样繁多、形色各异的传统图腾、纹路及艺术形式,这些民族艺术精粹都包含十分深刻的文化涵义,体现出各个民族的文化内涵及审美情操,都是艺术设计中值得引用、借鉴的核心。传统就是生活文化的精华体现,作为生活衍生物的艺术,其设计的源泉必然是传统文化,不管设计的内容及形式怎么样,都可以从传统文化获取无限的灵感,传统文化就是艺术设计的灵感宝库。

被誉为“奥运福娃”之父的我国著名艺术大师韩美林先生就曾经说过:“艺术的成功,在于有‘根’。”此处说的“根”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它历经了数千年历史文化的积累,深深地铭刻在每个炎黄子孙的心里,无论你承不承认,我们的审美观及创作思想都被它一点一滴地影响着。只有根基坚实的艺术才能茁壮成长,否则就会随风摇摆,日渐凋零,经不起时间的磨炼。而我国艺术的“根”,就是那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是那传承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

在国际社会上具有相当地位并且获得香港紫荆勋章的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就是将传统文化与创新设计相融合的出色典范。他是第一个敢于在一向追求新鲜时尚的广告界中,大量引入传统中国水墨元素的创新勇者。这种新尝试,立刻获得广大消费者的共鸣与追捧,收到了很好的市场效果。凭借着这种独特的文化内涵,他的作品成功地进军国际市场,在国际设计展上斩获多项荣誉。作为其代表作品的中国银行标志,不仅外形简洁流畅,而且内涵丰富;不仅暗喻了天圆地方的传统观念,而且方孔铜钱要素的利用既迎合中国人讨“吉利”的意头,里面“中”字的融入,也突出了中国银行的招牌。层层兼顾,各方周全,既有时尚感又包含中国传统文化涵义,实在是一件十分出色的作品。其设计思想及理念实在值得现在所有设计师借鉴效仿。

二、传统文化是设计创新的基础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更是艺术设计的核心。要想脱离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来进行创新设计,这是行不通的,如果希望设计出引人瞩目的艺术作品,那么必须在发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下,结合时代设计特色,将深藏在本民族悠久历史中的优秀文化以及民族特色挖掘、表现出来,这样才是最富文化内涵、最具创新精神、最富中国特色、最独一无二的设计。模仿只是达到实现自我创新的一种手段,不能作为学习的目标,我们要在模仿他人优秀作品的过程中学习其中有用的新知识、新理念,把它充分学习掌握后,用在自己的特色创作设计中。

传统文化就是艺术设计的源泉,是设计创新的基础。现代设计需要回溯过去传统文化的精粹,从中获取有益的养分。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优秀灿烂、举世瞩目的文化传统及艺术思想。在过去数千年里,我国一直走在艺术设计的尖端,从原始部落的彩陶、殷商的青铜器皿,到后来汉唐宋明清的各类精致华美的陶瓷、木雕家具制品,都向世人展示了其出色新颖的艺术思想,它们都是现代设计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设计灵感源泉。要走出富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之路,就必须在尊重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参考文献:

传统艺术与设计范文3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在古代艺术领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使之得以延续至今。我们照明设计师的任何作品无不受到这种精神的评判,因此,有必要将古代艺术对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表现方式作一简单介绍。

一、中国文化基本精神影响下的传统艺术特征统艺术特征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在古代艺术领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使之得以延续至今。我们照明设计师的任何作品无不受到这种精神的评判,因此,有必要将古代艺术对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表现方式作一简单介绍。

(一)彩陶艺术

彩陶艺术始于8000年以前,是中国艺术的开始。中国彩陶分布的区域主要有三个:中原地区、西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彩陶的装饰图案主要有:人物纹样(人面纹、群舞纹、蛙人纹)、动物纹样、植物纹样(花瓣纹、叶纹、树纹、谷纹)、几何纹样(方格纹、网纹、波纹、三角纹、圆图纹),最多的是几何纹。

中国彩陶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彩陶图案从具象到抽象的过渡过程与中国文化观念的演进同步;二是彩陶图案的结构特点与中国美学的基本法则相合。就具象到抽象而言,最有代表性的是鱼的抽象、鸟的抽象、花的抽象、蛙的抽象、人兽合一的抽象等。这种抽象的过程,就是艺术理性化的过程,是中国文化中原始的神转变为人间的帝王,神话被历史化以及帝王和神又转化为气的宇宙。神是实、气是虚,神到气的转变就是实到虚的转变。彩陶图案由具象到抽象的变化正应合了文化中的由实到虚的思想演进轨迹。

彩陶艺术的结构特征已暗含了中国传统美学的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散点透视。当彩陶是圆形的,面向四方,具象图案把人的注意集中在一面,倾向于形成焦点、定点。而图案转变成抽象后,整个图案就是游走的了,面向四面,使四面形成一个既没有起点、又没有终止的一气呵成的整体,彩陶的绘制自然而然地成了散点透视,它让人围绕着彩陶进行“步步移、面面看”的欣赏,又在彩陶有限的圆面中体会到一种“无尽”的意味。这就是所谓的“游目”,这就是后来中国绘画和园林创作的基本原则之一;二是“仰观俯察”。这是指在设计和制作作品时非常注意由上观下的效果。这种审美原则是后来的诗、词、画和建筑中广泛使用的基本原则。

(二)青铜纹饰

这是中国远古艺术的高峰之一。中国的青铜铸造在商代达到了鼎盛状态。中国青铜器之不同于西方者,就是其作品主要是与意识形态有关的礼器。在所有青铜器上都铸造有大量纹饰,如兽面纹、龙纹、凤鸟纹以及兽体变形纹、火纹、几何纹、人面画像纹等。

在诸多纹饰中,有两个现象最突出,其一是饕餮纹。饕餮纹代表了中国传统美学原则中的重组变形法则。从青铜纹饰中我们可以看出,饕餮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动物组合而成的,最常见的是由两夔龙组合而成的。通过大量资料比较可以发现,前人经过不懈努力,将图案不断线条化,多种动物拼组的饕餮终于变成具有独立整体的威猛狰狞的饕餮了。彩陶代表了中国艺术虚灵飞动的一面,青铜则代表了中国艺术厚重质实的一面。

中国文化一方面是气的宇宙,一方面又是礼的世界。饕餮纹不仅反映了中国文化重视秩序整一的内容,更反映了中国文化中的权威意识;其二就是人兽共面。它的具体表现是,一个类似虎的动物张开大口,口中有一人头,有的则是两个动物对称地张开大口,口中各有一人头。这种纹饰反映的是上古人关于人兽观念的变化:人兽一体,均为神物;人兽分离,人通过兽与上界沟通;人驭兽(战国以后帛画常见图案)。这种变化反映了中国文化从原始到理性的演变过程

(三)建筑和雕塑

中国古代建筑大体上可分为四大类型:宫殿、陵墓、寺庙和园林。所有建筑都与“天圆地方”的古代宇宙观紧密相连。

宫殿建筑(主要指皇宫)都要显示帝王之威,因此,其特点有四:高、大、深、庄。“高”是指皇宫高于其他建筑;“大“是指占有空间众多;“深”是指建筑群立;“庄”通过整个建筑完全沿中轴线对称排列和墙柱门的深红色显示出来的。人在对称建筑中行进,内心会产生肃穆之威。

中国寺庙建筑最早者乃洛阳白马寺。中国的佛教寺庙不同于印度而纳入了中国礼制建筑体制之中。整体对称是所有的寺庙的共同特点。通过对称实现对信教者形成心理压力。在四个殿的寺庙中,第三殿是和核心。

魏晋后士人园林的兴起,中国园林才获得了自己的独特品位,并影响了皇家园林。园林的核心是情趣,在结构上绝没有使人紧张的对称。情趣以自然情趣为主,亭台楼阁均随地赋形,巧夺天工,一切布置都考虑到人与自然的情感交流,而且通过园林揭示和领悟自然之美。

中国建筑一般不注重单体建筑的高大,而强调群体的宏伟;不追求纯空间的凝固的画面,而追求在时间中的展开,在时间的流动中展现自己的旨趣。中国建筑在形成群体结构时,无论大小,都有一道墙,形成一种封闭自足、不待外求、自成一体的意蕴。在每个群体中都有核心部分,主次分明,照应周全。但在一墙之中,又追求超一墙之外。恰当处理好了虚实结合,所谓的虚就是在建筑群体结构中屋与屋之间的“空”,它表达的是实中之虚。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秩序”思想的具体体现。

中国的雕塑没有像西方那样的独立地位,从来没有脱离建筑而是建筑的一部分。

中国雕塑有如下三个基本特点:

第一、群体性(整体性)程式化,尤以佛教雕塑为最。所有佛教雕塑都以群体为主,每一个寺庙或窟之中必有一个中心,该中心既是观者的视点中心,又是整个雕塑群中最高大者,其余雕塑都服从之、呼应之而构成总体效果,而雕塑整体体量大小又由建筑整体决定。同样是石狮,建筑的门的大小决定了石狮的大小,同样是佛像,寺庙内的空间大小决定了佛像的大小,同理,佛的两个弟子伽叶、阿难以及罗汉和菩萨的形象总比佛小。程式化特点,往往压倒了雕塑的自身特质;

第二、平面性,能够四周观赏本是雕塑的特点,而中国的雕塑都是让观众从一定的方向和视点去看,这样,雕塑注意的都是让人看的那一面,看不见的一面就少费功夫(有点马屎皮面光);

第三、彩绘,西方雕塑是通过材质本身的起伏凸凹来显示对象的特质,不施彩绘使得雕塑必须显出自己的特点。中国雕塑的程式化往往忽略细部,平面性减弱了雕塑的特质,而彩绘却可以帮助中国雕塑起到雕塑以外的功能。因此,中国雕塑中很多细部不是雕出和塑出来的,而是绘出来的。(对之进行照明时就要特别注意整体中的核心、光线照射方向以及光的显色性)

二、中国传统艺术特征对照明设计的影响

作为中国的照明设计师,应该主动、自觉地领会、消化中国的传统艺术特征,才能在自己的设计活动中体现和传承中国文化,才能使自己的作品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标准而具有“文化性”,也才能真正地体现自己的价值。理解和消化中国传统彩陶艺术和青铜纹饰对灯具设计有着积极的影响。就个人经验而,我认为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图案构成元素的选择;

2、结构形式;

3、色彩的把握;

4、质感控制。

5、使用区域的匹配;

6、神话和历史传说的抽象。

理解和消化中国传统建筑和雕塑的特征对景观照明设计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更多的制约和必须的遵守。在对中国传统建筑和雕塑(包括仿古建筑和雕塑)进行照明设计时,如果放弃了某些遵守或主观任意去突破某些制约,常常会导致自己的作品对景观对象的原有审美造成破坏,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对单体对象以及单体对象的局部进行照明时必须充分考虑整体性,要从整体的角度审视单体。必须充分表现宫殿、寺庙以及园林建筑的中心、和核心,对非中心、和核心部分的照明要严格控制;

2、对彩绘部分的照明要充分考虑灯光的显色性,但又要充分顾及整体色温不能偏冷;

3、要严格控制入射角度和方向;

4、要细心把握色彩搭配;

传统艺术与设计范文4

我们何以面对当今盛行的商业化设计风格,何以面对外来的设计文化,以及我们应该如何走自己的民族设计之路?潘天寿先生在论及“民族化”问题时云:“问题关键在于画家的思想要立足于本国、本民族……花力气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人民生活中吸收养料,自然而然就会‘化’的。”我们要吸收消化,就必须有“根”,这个“根”就是来自生活,来自传统文化。

书法作为中国古典艺术,最具民族特色且艺术“纯度”极高。在此我想以对中国书法艺术的浅薄认识结合当前平面设计的现状来谈谈书法艺术之于平面设计的影响、作用和地位,并通过这种分析谈一谈我对设计中的“民族性”及“艺术性”的一些想法和思路。

现代平面设计自上世纪8 0年代传入中国以来,已有相当程度的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是很落后的,许多人把落后的根源归结为平面设计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还比较短。的确,这是一个因素,但决不是根源之所在。我们的许多设计基本上还是照搬西方的东西,还停留在形式或概念上,除了外表徒有几个汉字外,几乎找不到任何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当然,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应该很好的学习和借鉴,但学习的目的是吸收,是为我所用,而不是被外来文化所淹没。我们在设计构思时,除了吸收国外的有益理念外,更要充分考虑其中的文化因子,要意识到所设计的不只是某一对象,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新的文化。

而当我们去深入剖析当前的许多设计作品时不难发现,我们的作品缺乏的是文化内涵,缺少的是民族特色,这也正是我国平面设计落后的根源之所在。文化内涵是任何优秀设计作品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是艺术作品的生命之所在,失去文化内涵的艺术作品就失去了生命力。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之所以受到大众的青睐并得到各国设计师的好评,其中的原由也就不言而喻了。假如不把传统文化作为设计灵感的源泉,不立足于本土文化,很难想象能设计出这样优秀的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设计是在一定的文化参与和制约下展开和完成的。脱离了文化内涵,设计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中国印”的成功又是因为它融入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艺术,从中可领悟平面设计从传统书法篆刻中吸收营养也是中国平面设计发展的一条途径。

书法与现代设计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艺术范畴。古老的书法艺术已具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而现代设计在中国仅有二三十年的光阴,对于现代设计而言,继承民族书法艺术,吸收书法艺术中的文化内涵也是一种创新。书法艺术之于平面设计,不仅体现在平面设计中的直接应用,更重要的是在于对设计者的个人设计审美、艺术素养、人文精神的影响。

同样,艺术的“民族性”也不只是中国民族艺术形式的解构、组装和拼贴,更重要的是一个艺术家的民族文化底蕴。设计的民族性,设计的艺术性,是设计者浓浓的民族文化修养、深厚的艺术修养的自然流露,书法艺术承载了中国传统艺术精华和浓厚的本土人文精神,所以,对于一个有志于承前启后,追求“民族性”、“艺术性”的平面设计师来说,书法艺术作为个人修养有着举足轻重,非同一般的作用。

一、书法线条在平面设计中的表现力

书法的线,是具有特殊艺术内涵的专业范畴。它的线条运动过程中的长短、方圆、粗细、浓淡、干湿、垂直、敏斜、圆转、扭曲的线有着不同的质感和形式感,有着丰富的审美和精神内涵。书法的线条可以尽抒感情,起承转止,舒张放达,皆有分寸,皆有情感,书法中的“线”的表现能力将人的情感发挥到了极致。当然设计中的线条的内涵不可能达到书法线条这样的丰富、细腻。但线条在设计作品的运用中同样也可以表达出审美倾向。例如“线”在平面设计中直线给人以单纯、明快的感觉;曲线具有柔和、流畅的特征;斜线会有一种速度感;垂直线表现稳固、崇高,促人向上;水平线开阔、平和,一马平川,折线刚硬、刺激;自由曲线随意轻松,发人想象等等。当然,这只是一种概括。

什么样的线条具有运动感、节奏感,并具有情感取向;什么样的线条却如同书法中所谓的“死蛇缠树”般粗俗软弱、呆板痴滞。这就需要我们学会理解、欣赏“线”的内涵,或者说通过书法的学习扩展我们对“线”的理解。

我们对书法“线”的理解决不是为把它照搬到平面设计中来,而是通过书法的修养,更好、更深入地体会“线”作为一种艺术符号,它的丰富表现能力以及它所负载的微妙而缤纷复杂的审美情感,使我们在平面设计中能更好地运用“线”这一设计元素,并以此类推,扩展到对“点”和“面”的认识和理解。

二、汉字形态在平面设计中的解构性

书法艺术虽然不能简而言之为汉字的美化,但基本脱离实用还是近代的事。早在秦汉时期书法就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技术水平的进步,活字印刷技术的普及,以至于到目前现代化的印刷出版,书法真正成为名符其实的“纯艺术”。

在古代,官方的文件、布告皆由擅书之人书写,是很讲究的,书写书体时,就像我们在设计中要考虑字体一样。好在现在我们不用这么麻烦,有了统一的标准字体,有了形式、风格多样的字体库,似乎可以随手拈来。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是有许多的苦恼,字体太多,选择常常凭个人的爱好习惯。其实,在设计中所用字体应取决于作品所要表达的风格和内容,或者,我们要运用一些具有个性风格的字体来突出设计的风格。所有的这些,都要求我们对字体,对汉字的结体规律有较深的理解和认识,才能在设计中挑选字体,解构汉字,运用汉字。要从更深层次理解汉字的结字规律以及它更深层次的内涵,只有通过对书法的研习才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

其实,中国传统的平面设计从一开始就和书法艺术紧密结合在一起,从《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店铺前悬挂的招牌,认为是当时广告设计的雏形;而很早就出现的“公文告示”可以被视作招贴设计的萌芽。现藏北京图书馆的宋代《欧阳文忠公集》是用颜体楷书在封面的左上角题写书名的,尽显端严庄重。这些具有朴素设计意识的“作品”主要是以书法为主要手段来实现的。而书法字体和书籍装帧设计则更有“血缘”关系,传统的印刷字体也是传统意义上设计运用的典范。中国雕版印刷术起源,有说受后汉《熹平石经》的启发,美籍苏格兰人著《中国印刷术源流史》认为始于封泥及印章的影响。宋代的活字印刷刻书,都是由“善书之士”誊 写上版的,主要是以欧、柳、颜体书刻,而以欧体字为最好。

可以这么说,设计中的汉字字体是参考书法的书法。虽然我们可能不能把各种设计字体与各种风格的书体对号入座,但从中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还是很容易的。

文字的图形化在设计中越来越得到运用,许多设计者提出了“文字就是图形”的口号。即文字在现代的平面设计中不再只是一种功能说明,它本身就是一种图形,即追求设计文字的图形化。

我们从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中可以看到设计者对“世”字的图案化设计,形象的用汉字“世”字表现了三个人的动态,达到了很好的视觉效果。

在文字的图形化进程中,英文字占有很大的优势,这跟英文字的造型结构特点相关。首先英文字母的造型非常丰富,如“A”就是一个三角形,“H”长方形,“M”正方形,“O”椭圆,“S”弦形等等;其次就是字母结构简单,而且每个单词又有长短变化,这使得英文字容易变化、组合。汉字虽然每一个字的笔画结构丰富,但整个字却都是方形,而且字的笔画多,解构变化困难。这使许多设计者对汉字的变化缺少应变能力,这也是目前设计者面临的最大困惑。

变化的笔画、变化的字体、变化的字里行间,构成的作品却是和谐统一,并形成独特的格调和艺术魅力。书法之美千千万万,设计风格亦千千万万。作为设计者,我们又能创作多少种美、多少种风格供客户选择呢?事情往往是我们很多的设计拘泥于自己的设计习惯和设计风格,甚至形成了自己的偏见,审美思维狭窄,审美视野偏执,自以为自己的设计作品是独一无二的方案,全然不顾他人的审美要求和社会评价,常常是一厢情愿而弄巧成拙。

作为一个设计者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即了解到什么是好的设计,什么是好的书法,什么是传达目的的设计。一个纯粹的书家,可以做闲云游士,然而作为一个设计者却应更具儒家精神,“知不可为而为之。”永远作为一个引导者、启发者,孜孜不倦,循序渐进。

三、书法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途径

作为一个现代设计者应该“上下而求索”。“上索”于中国悠悠几千年的文化、哲学和艺术,下索于当代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设计技术,加之于自身慧根和悟性的糅合,并考证于当今的潮流世态,从而设计出既具有民族性、艺术性,又具世界性、时代性,且符合实际应用需要的作品来。

书法艺术风格的演变史,实际上也就是一部中国几千年社会时代风格的演变史。作为为社会大众服务的设计者,对社会时代风格的演变,对时代的发展趋势的把握、对时代审美、思潮的认识都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书法艺术的分析和理解,把握每一个时代,每一种社会状态书法的时代风格,“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尚势,明尚态”,这些时代风格是与当时社会的发展状态、意识形态等密切相关的。通过这种分析和思考,我们在当今的设计中有时也应该从栖栖惶惶中,从随波逐流中抽身出来,站得高一点,看得更远一点,想得更深入一些,当今的时代风格应该怎样。有去学习别人,在一种后来者的不自信中、浮躁叫嚷着“国际化”,因为有一些人缺失“民族化”的自信。我们叫喊着与世界接轨,走向世界,似乎我们还没有信心独立作为世界一员存在。作为一个设计者,我们应该自信地给自己一个恰当的定位。

也许在“国际化”的浪潮中我们的确无法把握住“民族性”的时代风格,但通过这样反复的实践和思考,总有一天我们能看清“民族性”的时代方向,从而把握时代性。

形式的吸引在当今的视觉传达设计中已被奉为第一要旨。但形式的华丽、虚幻、不知所云,造成了内容的平庸、空洞,华而不实。我想作为一个设计者,一个有着社会责任感的设计者,在设计中不仅要传达一种视觉美,更要传达一种精神美,一种人文精神。我们在追求形式美之前首先要注重我们所要传达的主体内容的完整、正确、充足、真实。不但要吸引人的注意,还要让观者观后“意味无穷”、“回味无穷”。

传统艺术与设计范文5

摘要: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传统图案种类繁多,内涵丰富、文化底蕴雄厚,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代表,也是世界文明艺术宝库中的巨大财富。中国悠久的历史孕育出绚丽夺目的这些图案,经过历史的积淀形成了我国传统的图案,如何合理、有效地将中国传统图案融会于艺术设计的实践中,一直是设计师们努力思考的问题。从中国的设计中可以了解到,对传统图案或是中国元素的应用,出现了一种传统图案与现代生活之间紧密关联的趋势,使中国传统图案在现代生活中凸显出来。

关键词:传统图案 中国 装饰 艺术设计

概述

传统图案源于生活,不同民族由于不同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人文历史等原因,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传统图案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超越语言、国界、种族的特征,但又具有深深根植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依赖性、历史性、多元性。传统图案是传统装饰艺术中极具魅力的一部分,是融装饰性与实用性为一体的一种美术形式。

一、中国传统图案的含义

中国传统图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它既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象征和表现,也是现代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传统图案是把自然形象美组合、归纳,加以程式化的概括,使之成为一种装饰性的纹样,是实用性和装饰性相结合的一种美术形式,具有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中国传统图案涵盖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随着全球化东方潮流的流行,并延续到我们的现代生活中来,更起到一个弘扬民族文化的作用。

二、中国传统图案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艺术的内容最终要依靠一定的形式表达出来,离开了形式,艺术就无法完成,形式是艺术的重要元素之一,是艺术所依赖的物质材料。

中国传统图案种类繁多,在设计过程中不可盲目乱用,在应用的时候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形式美的创造。随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断深人,“形式美法则”已成为现代艺术设计构成的一般性原理。这个原理也无一例外地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得到应用。在对传统图案进行形式美的创造时,首先要明确所设计产品的特征和用途,其次要对消费者的审美习惯和接受能力进行调查。再次,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习惯也会不断变化,这就要求设计师要紧密结合时代的审美取向。

2.了解传统图案的文化底蕴。中国传统图案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演变,有着不同的时代和地域特色,有很多传统图案还蕴含着很深的文化内涵。所以在以某个传统图案为蓝本设计之前,还要充分理解这个传统图案的寓意和内涵,使传统图案与设计的风格、功能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3.运用传统图案的灵活性与创新性。当今是一个信息时代,每天有很多的图案出现在消费者的眼前,容易造成人的视觉疲劳。这就要求设计师们在设计时能够在思想、内容、形式这几个方面了解消费者的心理,因此在运用传统图案时必须大胆创新,融入鲜明的个性,才能得到消费者的注意与认可,从而在众多的产品中脱颖而出。

4.赋予传统图案新的时代感。艺术设计的风格千差万别,往往是通过形式、材料、色彩、整理图案或者工艺等表现出来的,这些风格或细腻、或粗犷、或朴素、或华丽。作为图案应该尽可能与作品的风格和谐一致,从而对整体风貌起到渲染和强调的作用。中国传统图案的设计风格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是与人们的生活环境和水平相对应的。提炼出中国传统图案的精华,结合现代审美标准充分考虑服装的时代性、地域性特点,有利于强化传统风格的表现和运用。

三、结束语

为将传统图案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更好的结合,在设计时,要注意把握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强调传统图案在设计中的运用,要依据设计的性质和需要,只有做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才能使传统图案艺术与艺术设计真正融为一体。

随着历史的进步,传统装饰图案的独立性、丰富性日渐增大,它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我们美化生活所不可或缺的,那些传统图案的构成形式、色彩等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们应立足于传承,超越创新,丰富我们的创意,并满足人类各方面的需求及社会的发展。时代是在不断前进的,在选用具有中国特色传统图案的同时,要赋予它们新的时代感,要注意吸收先进的设计理念和科学技术,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创新,给人一种全新的感受。传统应是一种风格,一种时尚,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在传统图案中体现出时代感。使我们的设计在保持自己传统元素风格特征的同时又能与现代国际社会接轨,使我们的传统艺术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田少朋.中国古代装饰艺术[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1997.

传统艺术与设计范文6

【关键词】传统设计;建筑;产品;服装

中图分类号:J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147-02

中国,一个历史悠久,充满传奇的国家。而在当今的中国即将面临一场新的变革,一场设计的变革,年轻的设计师们以他们震惊世人的作品登上了全球设计的舞台。中国年轻的设计师把传统的中国艺术融入到当代的设计中,形成独特的设计风格,把中国传统的思想精华融入到设计理念里,把传统的工艺融入到设计的内容里。

第一,中国传统艺术与当代建筑设计的结合

建筑师刘晓都的作品“土楼公社”的设计灵感就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土楼建筑,土楼是客家人民居的一种独有的建筑形式,土楼建筑主要分布在中国闽粤地区。土楼的特点主要是抵御山林野兽、强盗,它的建筑形式也体现出儒家思想以及家族共同生活的理想愿望。建筑师刘晓都借鉴了土楼建筑的功能以及外形设计,把土楼建筑移植到大都市里,将土楼的功能性进一步改良,把居住、贮藏、商店、集市、娱乐等功能集中在一个建筑体里,这种建筑具有更大的凝聚力。设计师把这种传统的土楼设计进行借鉴和改良形成了都市区里的“新土楼”,这种建筑可以解决都市里低收入人群的住宅问题。设计师把这种建筑植入都市的典型地段,与城市空地、绿地、立交桥、高速公路、社区等等典型地段拼贴,用传统的建筑设计方式打造出外部可以预防一切恶劣环境而内部又是温馨的小单元个体,这种设计思路和灵感都是来源于土楼的传统建筑。这个设计思路和传统土楼设计的思路是一致的。刘晓都的“新土楼”设计不仅仅只是外部形式的承袭,更多是把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以及社会问题相融合又统一解决。这种都市的土楼宿舍更标志着低收入人群的居住状况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

建筑师刘晓都的“新土楼”设计对土楼原型尺度、空间模式、功能等方面有一个新的演绎,他的这个设计在繁华拥堵恶劣的城市环境里赋予了更重要的意义。

第二,中国传统艺术与当代产品设计的结合

庄子说:“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平淡是美中之美,是大美。现代简约主义设计就是对这种“去饰至用”“尚质尚用”思想的传承。其核心都是寻找事物的本质,省去不必要的装饰,就产品设计而言则是寻找和研究对象、材料、形式及空间的真正价值和本质。如今的中国越来越强大,中国的代表性文化也越来越多地被全世界关注。而本土的当代设计师也开始发掘中国深层次的文化和传统工艺,运用民族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融合,让中国的设计走向世界。

在当代的产品设计中,前卫的产品设计师张雷将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竹、瓷、纸等材料融入到产品设计中,他把这独一无二的设计理念称之为“传统的未来”。在他的设计里所有的营养都来源于中国本土,设计的理念充满了中国道家和儒家的思想。设计的作品都是偏柔和、偏原色。将传统的材质和传统的文化生活方式溶解到当代设计里。在他的设计团队里现代纸艺灯罩设计的灵感就来源于杭州传统纸伞手工艺人的技术,同时也借鉴了纸伞的胶合技术,创造出了国际上畅销的标志性作品――纸椅。

跨界设计师李鼐含的家具设计同样也融入了中国的设计元素,苗族视神蝴蝶妈妈为母系氏族生命的源泉,而将这个传说浓缩于一幅画上,再镶嵌到李鼐含的折叠系列的家具中,成为了一个实用性的艺术作品――蝴蝶妈妈折叠桌。

道法自然是在长期向大自然学习的过程中,经过积累经验,选择和改进其形态、功能、材料与结构,从而来创造更优良的设计作品。而现在的设计师就不断深入地探究中国传统而古老的手艺,从中吸取营养再融入自己的现代设计作品中。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人们对产品设计的要求既注重功能的优良特性,又追求自然环保的材质,而且在外部造型上也追求形态的清新、淳朴。所以考验着现代的设计师对“道法自然”观念不断的深挖和传承。

第三,中国传统艺术与当代服装设计的结合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在历史的长河里也孕育了具有特色的中国文化。例如中国代表性的颜色、服装、工艺。而这些特色的符号是中国古代儒释道思想的沉淀与升华。聪明的中国前辈将哲学的思想融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服装,中国的古代传统服装完美地诠释了道家儒家的思想。当西方的时尚遇到了中国的服装,更多的是惊叹,在传统的服装纹样、材质、样式都是民族精华的结晶。年轻的服装设计师,把民族灵魂的精华融入到现代的设计里,和西方的时尚设计相结合,把中国时尚带向世界的舞台,让西方的时尚圈和外国媒体更多地了解中国的文化,让中国的文化走向高端甚至是奢侈的市场。下面这位设计师把中国的服装符号做到世界,让世界的时尚界大碗景仰,她的衣服成为了奢侈品,每一件的纯手工都是那么的华美。

郭培是一个在外国媒体人眼中了不起的中国服装设计师,她的作品在澳大利亚博物馆展出并被收藏。2008年8月24日晚,北京奥运会的闭幕式上,宋祖英当晚穿的由郭培设计的那件礼服上竟镶嵌了数万颗水晶,带有中国民间剪纸风格及东方绘画元素,加上中国红点缀的腰带,美丽又夺目。郭培还负责设计了多位明星的婚礼嫁服,比如最近的陈晓陈妍希、吴奇隆刘诗诗、黄晓明Angelbaby,他们婚礼上穿的中式礼服就是源自于郭培的设计,她把中国很多的传统图案、刺绣技法都运用到服装设计中。她的中国设计走向了世界,让世界刮起了“中国风”。

在如今的时代,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但是在中国人骨子里流淌的更多的是祖辈的血液,那种谦和,追求稳定和谐的思想都融入于服装之中。在每一个民族里,服饰文化都象征着他们的性格,就像一曲美丽的音乐,谱写出丰富多彩的乐章。

中国的艺术文化底蕴是如此的强大,民间的艺术大师数不胜数,这些有着文化传承的设计大师创造出的作品是独一无二的,在世界的舞台上都是一颗明珠。当今的年轻设计师留学国外学习西方的设计思想,其实最珍贵的宝藏就在身边。当中西方的文化相互交融时,创造出来的作品会大放光彩。所以不要摒弃民族的东西,把传统的民族艺术改良,注入新的内容,让传统的艺术更实用更环保更有市场。把中国的传统艺术在现代的设计中逐渐地凸显,并走向高峰,这是每一个流着中国血液的设计师面临的永恒课题。把传统工艺不断地创新和改良,让中国不再是制造大国,而是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研发大国,给现代的设计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

参考文献:

[1]陈望衡.艺术设计美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7).

[2][日]Works社编辑部编著.日本平面创意设计年鉴2005[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3]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4]香港设计中心,艺术与设计出版联盟.设计的精神[M].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5][英]安布罗斯,哈里斯.创意设计元素[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4).

[6]丰明高,唐宇冰.图案设计[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