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云计算的核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云计算的核心范文1
作者为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CSIP)软件处处长。多次参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各种技术标准、产业政策、战略研究规划的起草与制定。
云计算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是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创新突破、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机遇。借助云计算,普通用户可以通过终端设备随时随地接入网络,实现对云中数据的共享和管理,比如上传下载文档。对于企业,可以随意获取各种高可扩展的、灵活的IT资源,快速部署企业应用,在不加大硬件投资的前提下,满足业务高速增长的需求。所有这些都需要实现云服务环境下的服务器管理与部署。
云计算的目标是将各种IT资源以服务的方式通过互联网交付给用户。虚拟化实现了IT资源的逻辑抽象和统一调度,在大规模数据中心管理和解决方案交付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服务器虚拟化使得分隔良好的工作负荷能够再次共用硬件,并且为IT部门带来了三类不同的优势。首先,当然也是被过热、拥挤不堪的数据中心所困扰的IT部门所最迫切需要的,它通过大幅减少IT服务对空间的占用以及在电力和散热方面的消耗,终止了服务器蔓延。其次,它带来了实现弹性化和更高可用性的新途径。第三,它大大加快了设置的速度。
云计算的核心范文2
公有云和私有云承载着不同的业务需求,各有千秋不分伯仲,但面对如今日益开放和细分的市场结构及业务模式,往往会束手无策。
企业基于对安全的考量,更愿意将数据存放在私有云中,但是同时又希望可以获得公有云的计算资源。所以,吸取精华结合起来的混合云则可以解决多层次、定制化等特殊业务需求的痛点。
在这种情况下混合云被越来越多的采用,它将公有云和私有云进行混合和匹配,以获得最佳的效果。这种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达到了既省钱又安全的目的,于是混合云成了近年来云计算的主要模式和发展方向。
相关统计表明,众多混合云实现方案都相继陷入失败,几乎没有几家企业真正实现了预期的部署规模。其实使用私有或者公有云都不是困难的事,二者混合起来以交付服务则变得极具挑战。对混合云的投入使用需要重新审查相关应用、集成和数据架构,并且还要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与此同时利用新型工具进行基础设施部署、监控与管理也是关键步骤;除此之外,IT部门还必须培养新的技能以更为紧密地实现协作。
现阶段来讲,混合云的优势主要表现在较低的实现成本与较高的速度表现。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没有合理的配置与配置回滚周期管理机制作为配合,这种成本优势很可能快速转变为成本负担。”
混合云的出现一定是好事,结合私有云的安全兼容定制和公有云的容量弹性成本特点,混合云会做“云融合,云平衡”,凭借更统一的服务模式,更细分的存储备份,解决各行业领域因特殊模式制造的痛点,节约劳动力和资金成本。
从Gartner2015报告中,会发现在云计算新型技术曲线上,传统的云计算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混合云,而行业内某咖也曾预计2016年应该会成为混合云迅速普及的关键性时段,未来混合云可能会席卷全球云计算市场。
世界需要不断改变,世界也需要不断平衡,哲学里存在的事物即有其价值,纵然混合云前景光明远大,但因为市场需求的不同,应用要求的不同,公有云和私有云依然有着独立自主存在的必要。未来,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将会,优势互补,共同服务于企业用户。
有权威专家分析,由于经济利益、资源共享的驱使以及企业用户根据自身需求的选择,在未来仍将有众多企业可能将其技术堆栈迁移至公有云当中;而物联网、实时分析等与云计算相关的成果将继续拓展最终客户关系,并反过来要求利用公有云解决方案解决其规模化与快速上市周期等需要。部署混合云解决方案将帮助企业更轻松地解决由公有云服务带来的安全性、运营以及财务管理等难题。虽然通往混合云之路荆棘丛生,但其部署必将成为云计算演进之旅中继私有云实现之后的又一关键性步骤。
云计算的核心范文3
1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研究现状
1. 1国外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末,欧美发达国家开始建立数据资源整合的实验项目.到目前为止,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信息资源整合方面成果比较显著,己经能够有效地解决不同信息源之间的集成问题、互联互通问题、信息的共享利用问题,如电子数据交换系统、企业应用集成、云计算技术等都在探索这方面的问题.
国外机构及学者从整合概念、整合方法、整合模型与机制等多个方面对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相关理论与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不同的学者从整合内容、整合目的、整合应用等方面提出了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概念.整合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于新型的技术方法:利用新型技术进行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包括采用中间件技术整合集成各种异构的数据以提高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利用云计算技术构建电子政务云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与服务。整合模型的研究主要从不同的技术层面提出各种整合模型,如A. P. Theres。等提出了基于社会进程与技术的政府信息整合模型,M.K. Muham-mad等提出了一种基于企业应用集成(EAI)的整合模型.
1.2我国政务信息资源整合情况
我国电子政务经过近20年的发展,先后经历了从数字化、网站和单一应用系统建设到以网络与信息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为核心的信息资源管理和应用阶段.开展政务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服务研究是新时期、新阶段电子政务发展的迫切需要,有利于实现电子政务从政府职能导向到一体化服务导向的转变,从部门信息公众服务到信息资源后台共享服务的转变,以及从部门业务服务到跨部门业务无缝集成和综合服务的转变,从而进一步提升区域信息化水平和信息化提升社会管理服务的水平.
国内的学者主要从政务信息资源整合模型与机制、整合集成平台等方面对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方法进行了研究与探讨.翟小静等提出了基于消息中件间的政务信息资源集成模型;牛力针对政务信息资源整合,提出了三维政务资源整合概念框架,以及政务信息资源的五个管理层次的政务信息资源整合模型.整合平台着重解决跨平台整合的技术架构和理念,采用中间件技术解决具体的信息孤岛问题,如福建省政务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联通省、市、县三级的数据整合平台枢纽.
我国的政务部门主要采用建立政府门户网站、建立政务数据中心、构建区域网格及政务云计算平台等方式来整合政务信息资源与服务。
基于门户网站的政务信息资源整合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整合资源,尝试提供一站式行政服务,我国北京市的市民主页和上海市的市民邮箱系统,聚合了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范围广泛的信息及服务.通过门户网站的方式来进行信息资源整合,对于政府外部的用户而言,是相对理想的一种方式,但其在处理政府内部的信息资源整合与业务协同方面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基于政务数据中心的信息资源整合将分散在各部门的数据整合至不同级别政务数据中心,如我国的信息化金字工程,通过各个部门与机构向数据中心提出数据交换需求,根据交换与传输准则通过不同的方式将归类好的数据传输至所有需求端.数据中心模式很好地解决了政府部门内部数据交换与外部数据共享的问题.但是这种整合方式需要大量的前期投资与后续的管理. 网格采取分布式的任务解决模式,将各种资源初步集中实现其优化与共享,以提供协作处理和服务,网格计算通过一定数量的计算机群来提升信息处理能力,云计算技术的出现弥补了网格的这方面的不足,北京、上海、江苏、山东、广东、福建等省市,先后建立了政务云计算平台,致力于整合各种政务信息资源与提供不同模式的服务.
2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存在的问题
经过对福建省财政预算内投资建设的信息化项目的调研,以及对相关省份信息化的走访,发现随着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己经从简单的办公自动化和政府门户网站建设阶段,向政务协同办公、信息共享的资源整合阶段转变,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1)烟囱式建设.以往信息系统建设采取基于信息系统独立进行组织,即遇到新的业务功能需求,就新建设一套系统,包括单独的软硬件设备,如服务器、中间件、存储、数据库,再加上网络接入、网络安全和增加运维人员等.在这种建设模式下,建设服务器、存储、基础软件、应用均难以进行资源整合和共享,而在绝大多数的时间,系统并不需要这么大的处理能力,因此大部份资源被浪费,从而造成了资源重复建设和利用率低的问题,也无形中增加了运维成本.
2)信息孤岛.电子政务建设经历了由技术驱动转变为业务驱动的过程,电子政务建设由以技术为中心转变为以业务为核心搭建电子政务平台,而且往往每个业务拥有自己独立的电子政务平台,然而随着业务数量的不断增加,对各个电子政务平台之间互联造成难题.因为不同电子政务平台的数据、业务和界面等往往单独构建,而且采用的开发技术和开发工具不同,所以造成不同平台间的数据格式、业务和界面等不能兼容,信息资源不能得到充分的共享,形成了信息孤岛,给信息资源整合带来困难.
3)系统部署灵活性差.在原有系统架构下,新业务实现通常需要若干IT系统的协同配合,应用开发与协调配合工作繁重.原有系统在不能满足业务处理能力需求时,需进行扩容,如果原有设备还有可扩容的余地,一般会增加CPU、内存等;如果己经是满配,则需要新增设备,原来的业务系统则需要迁移,存在一定的业务风险.同时,原有系统下线时,系统设备不能快速地部署运用在其他系统,这些问题对于信息资源整合的部署灵活性提出了新的要求. 4)系统安全存在各方面的风险.在管理与使用政务信息资源过程中,特别是运行搭建在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网络平台上的各种应用系统时,存在网络安全、平台安全、应用安全、管理安全等方面的风险.
3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云计算解决之道
从技术的发展和演进角度来看,云计算是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的发展,其基本原理是将网络上分布的计算、存储、服务构件、网络化软件等IT软、硬件进行聚集和共享,并通过开放、统一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按需配用服务的一种技术.云计算将大量计算资源集中组成资源池,采用虚拟化、自动化技术,动态创建虚拟化的资源,通过网络以服务形式提供给用户使用.云计算具有按需服务、资源利用率高、扩展性强、标准化、可管理的特点.
政务信息资源整合中引入云计算技术,能够充分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管理,从而有效解决资源利用率不高、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信息孤岛、信息重复采集、系统互联互通不畅、运维成本高、安全性低等一系列难题.
1)云计算提高了政府设备资源的利用率.云计算的虚拟化技术可有效地管理软硬件资源,使软件、服务器、存储和网络等充分地融合和共享,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并可实现资源的动态分配和业务的动态迁移.对新建的信息系统可以实现按需分配软硬件资源,大大提高了政务信息资源整合中的设备资源利用率和灵活性,降低运维成本.
2)云计算促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通过云计算将分散在不同部门的数据和业务系统整合形成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的基础设施,实现分布式、异构的业务系统的快速集成.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服务,可以有效地避免信息孤岛的形成.
3)云计算提高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系统部署灵活性.由于云计算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对每类系统制作一个模板,在部署新的应用时,可以选择相应的模板快速部署系统,仅需很短时间就可以部署一台新的服务器,并且包含特定的补丁包、系统安全设置和安装必备的系统软件等,为政务信息资源整合中安装部署应用系统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
云计算的核心范文4
关键词:会计集中核算 疾控中心 财务管控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事业单位要保证在经营的过程中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优质服务,得到长远发展,就必须做好财务管控工作,这样才能为其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疾控中心是对疾病、残疾和伤害等进行预防与控制,是以科研为基础,把人作为根本,围绕疾控而开展工作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所以其工作开展是非常重要的。疾控中心要做好长期发展,就得把财务管控工作做好,这样各项工作的开展才能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做保障。疾控中心在财务核算方面,采用会计集中核算,提高了管理的质量和服务的水平。可是,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核算与管理不到位,提供数据的准确性不高等。只有把会计集中核算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与改进,这样才能使会计集中核算在疾控中心财务管理与控制过程中发挥出其最优价值。
1、疾控中心会计集中核算的作用
为了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的管理与控制,在财务核算的过程中基本上都采用会计集中核算,其中疾控中心的财务管理工作也不例外。通过会计集中核算,本单位对资金的拥有、支配都保持不变,但是本单位的会计、出纳等就不存在,只需要相应的报账员通过集中核算部门的会计对账务进行处理。疾控中心采用会计集中核算,首先可以使得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决策者和实施者能够明确分开,避免了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出现的做假行为。在传统的会计核算过程中,一些单位会为了自身利益或者是上级的要求等,而出现会计做假的行为。可是,通过会计集中核算,会计决策者和会计实施者的关系被改变了,这样就从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和相关制度上消除了决策者与实施者相互之间的不良影响,从而保证了疾控中心财务核算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能够被有效的管理与控制。其次,通过会计集中核算使审批工作和会计监督工作相分离,从而能够有效的控制会计做假行为。在传统的会计核算工作中,对会计工作进行核算与监督管理工作都是在同一个部门内进行,这样会计的监督职能就被忽略掉了,会计的监督工作就不能正常的开展,提供了会计做假的机会。可是通过会计集中核算后,会计的审批等相关工作,需要通过本单位相关领导执行;而会计的核算工作就需要由集中核算单位来完成,这样能有效的使执行和审批的相关人员相分离,保证了在会计工作中的双重控制,有效的制约了会计做假行为。然后,通过会计集中核算,有利于各单位的活动公开和会计业务公开。传统的会计核算,各单位的会计处理工作都是本单位财务部门进行处理,只有本单位相关人员才能掌握其相关资料,这不利于疾控中心会计业务的公开,更不利于社会的认可。可是通过集中核算后,会计核算的处理过程从本单位扩展至核算中心单位,有些甚至会经过一些特定领导的审批同意,这样扩大了知情范围,公开了疾控中心会计业务,避免了会计核算过程中的现象的出现。最后,通过会计集中核算,使得会计凭证等相关会计档案进行集中管理,方便审计部门、纪检部门的监督。传统的会计核算工作,会计档案都由本单位自行保管,不利于内部、外部单位检查监督。通过集中核算,使得会计档案进行集中保管与处理,同时有预算部门、审计部门等不同部门对会计工作实行多重的监督与管理,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有效开展。单位活动能够有效被外部单位进行财务管控。
2、疾控中心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
首先,会计集中核算的准确性不高。在进行会计集中核算时,所有的会计核算工作都是在核算中心完成的,这脱离了单位,这样他们不能够准确的了解单位的业务、费用开支等相关信息。核算中心就不能够对单位的财务进行真实的监督和核算,降低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
其次,在对单位支出的管理上存在困难。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单位的支出都需要经过核算中心来处理。如果核算中心对单位支出管理过严,就会阻碍相关单位工作的开展;如果支出管理过松,就会导致实际支出脱离预算,失去了核算中心的财务管控职能。
最后,会计核算与资产管理工作相互间脱节。核算中心进行资产管理工作中,只能通过相关单位提交资料等进行处理。可是相关单位在资产管理的减少和流失不能及时提交给核算中心,这样就降低了核算中心对财务的管控作用。
3、疾控中心会计集中核算的改进措施
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过程中,还存在上面所说的问题,所以在以后的工作开展中,需要加强对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改进,这样才能使得会计集中核算在财务管控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首先,需要加大推行会计集中核算职能的改变。在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的过程中,相关单位应该加强对会计集中核算职能的改变,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进行转变。在转变的过程中,核算中心应该加强对相关单位资金的控制、预算的控制和资金使用状态的管理等。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用会计信息评价来提高管理作用。对会计信息进行评价的时候,应该采用科学的、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保证单位资金能够得到最优的使用,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资金的利用率。通过相关方法,使得会计集中核算,能够从单纯的记账和支付职能,向着更加重要的监督和管理职能进行转变,使得财务管控工作能够有效的开展。
其次,根据各单位对开支和支出的具体特点,建立符合单位特色的开支标准。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应该针对各疾控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与了解,通过分析与讨论,建立起符合个单位的开支标准,这样才能够有效的管理与控制各单位的开支与支出。开支标准必须切实可行,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操纵方面具有可操作性。根据具体情况,能够进行及时的调整与修改,这样才能促进单位的各种事项的有序开展,减少因为开支管理过严而出现的失误情况。在实施个标准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标准执行,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开支过高,使得浪费资金的现象出现,如挪用公款去应酬。
然后,规范单位资产管理的具体内容,使得资产管理准确。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应该在完成日常相关工作后,加强对各核算单位的资产的管理工作。如建立相关的资产管理制度,规范资产管理的职责,使得资产管理行为规范化。在各核算单位对资产进行购置、处理、转移和调拨、报废等相关工作时,会计核算中心应该监督其相关打完及时、准确的提交资产申报、备案等相关资料,这样才能及时有效的对资产进行掌握与管理。在核算的过程中,核算中心应该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各单位的实物资产,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账实、账证、账账相符。
再次,核算单位应该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工作。对于各疾控中心,资金的管理工作很重要,核算单位应该加强对资金的管理与控制,特别是加强账目中往来款项的管理与控制,定期对这些往来款项进行清查、核算,保证各项款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也必须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管理与控制,保证在专项资金的使用过程中是专款专用的,避免占有、挪用专款现象的出现。
最后,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应该加强对核算单位的报账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在进行会计集中核算时,所取得的会计信息都是通过单位的报账人员取得,要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就得保证取得的会计信息的准确性,这就需要打完报账人员的能力去完成。所以,核算中心应该加强对报账人员的培训,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活动给报账人们讲解相关的财务知识和会计管理制度,以提高报账人员的财务技能和综合能力,使得会计核算准确,提高财务的管控质量。
4、结束语
总而言之,疾控中心对财务核算工作采用会计集中核算,对财务的管控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内外部审计单位、相关纪检单位的监督与管理。可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会计集中核算中心通过有效的措施去改正与改进这些问题,使得会计集中核算在财务管控过程中发挥出最优的作用,提高财务核算与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沈涛.财务集中核算的实践与探索[J].科技视界,2012,27:447-448+198.
[2]唐光辉.会计集中核算的利弊[J].中国市场,2013,41:151-152.
[3]关静波.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财务管理[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103-105.
[4]雷亚红.浅议会计集中核算与单位财务管理[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75-76.
[5]范学芸.会计集中核算后的财务管理方法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1,11:154.
云计算的核心范文5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 会计核算
公允价值在现行的会计准则下,是一个比较基础,却又十分重要的概念。 通俗的说,他就是一项资产在市场上公认价值。账面价值是则是资产的入账价值减去累计折旧、减值准备、跌价准备等而形成的价值。公允价值它的出现主要基于历史成本的缺陷,国际上普遍认为认为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尤其是在金融工具会计中的全面应用体现了我国金融工具会计核算与国际准则及发达国家的趋同,为我国金融业加强对金融工具的会计核算,更好规避金融风险和参与国际资本市场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公允价值的使用有利于将金融工具从表外移入表内,对我国上市银行的会计报表信息披露的变革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欧债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正在影响着世界经济,公允价值计量的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
1. 金融工具与公允价值
金融工具
为了规范我国金融工具会计,加强对上市银行的金融和会计监管, 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财政部于2006年2月正式颁布了关于我国金融工具会计的新准则,2007年1月1日正式在上市公司中使用。新准则详细规定了关于金融工具的分类、确认、计量、列报和披露,特别是重点要求金融工具交易和运用的相关风险的定性和定量的双重披露,填补了我国在这方面准则制定和实务操作指导的空白。
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我们知道,要符合会计目标,会计信息必须具备一定的质量特征。这里所说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主要是指可靠性与相关性。公允价值由于反映了现行市价或采用预期现值法估计的市价,因而提供的信息更具有决策相关性,有助于投资者等利益相关人评价和预测企业的获利能力。公允价值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但可靠性不足,体现在公允价值的可核性较弱,然而它却能基本满足其真实性和中立性的要求,体现在公允价值无论初始计量还是后续计量都是比较客观的反映市场价格的情况,且以市场参与者的假设为基础,独立于企业本身,为不同企业之间的比较提供了一个相对中立的基础。因此可以说公允价值计量基本满足可靠性的要求。
金融工具与公允价值的关系
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最大的亮点,这标志着我国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迈进了实质性的一步。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是立足于我国现实会计环境和金融环境具体国情,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制定的,并没有完全照搬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引入和使用还是持谨慎的态度。
2. 公允价值对金融工具会计核算的影响
公允价值下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
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如果有客观证据表明相同金融资产的公开交易价格更公允,或采用仅考虑公开市场参数的估值技术确定的结果更公允,应当采用更公允的交易价格或估值结果确定公允价值。当放弃或收到对价不符合公允价值的要求时,公允价值应当采用相同金融资产的公开交易价格或以估值技术确定的结果来确定公允价值。金融工具的后续确认采用了混合计量模式,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负债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1)企业因持有意图或能力改变,使某项投资不再适合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应当将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2)持有至到期投资部分出售或重分类的金额较大,使该投资的剩余部分不再适合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企业应当将该投资的剩余部分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该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
公允价值下金融工具的披露
对于公允价值套期,应当披露本期套期工具形成的利得或损失,以及被套期项目因被套期风险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同时企业应当按照每类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披露下列公允价值信息:(1)确定公允价值所采用的方法,包括全部或部分直接参考活跃市场中的报价或采用估值技术等。采用估值技术的,按照各类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分别披露相关估值假设,包括利率或折现率、预计信用损失率、提前还款率等。(2)公允价值是否全部或部分采用估值技术确定,该估值技术有没有以相同金融工具的当前公开交易价格和易于获得的市场数据作为估值假设。如果这种估值技术对估值假设具有重大敏感性的,必须披露这一事实及改变估值假设可能产生的影响,同时还须披露采用这种估值技术确定的公允价值的本期变动额计入当期损益的数额。
3. 公允价值下金融工具会计核算应注意的问题
对政府而言,一方面,我国应该密切跟踪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会计准则制定和公允价值计量的后续动态,加强公允价值研究力度,公允价值计量受各种客观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的影响,在动态当中求得计量准确是很难的。在使用和计量出现问题的时候找一些原则以及特别情况下的应对方式应该考虑得更加周全,使计量模式更加科学、更加深入。对会计准则而言,应进行适合我国国情的调整。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次贷引发的流动性不足、金融创新缺乏透明度和有效监管,金融危机并不是由公允价值导致的,恰恰相反,要通过这次金融危机进一步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相关会计准则,提高会计准则在揭示、控制风险方而的功效。对金融机构而言,我国银行业应当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公允价值会计的问题。一方面必须加强对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另一方面,做好实施公允价值会计的准备工作,如加强执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的教育,禁止滥用资产负债表,防止为他人所用,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组织管理体系,保证企业有能力去评估和衡量。对投资者而言,应该辩证的看待公允价值对银行业产生的影响,股市大涨时,有利于企业利润上升,业绩增长;股市大跌时,可能会导致利润大幅下降,甚至亏损。投资者应该客观的分析银行财务报表中有关公允价值的信息,重新树立对市场的信心。
总之,在新企业会计准中,公允价值的本质仍是反映金融工具真实价值的最佳计量属性,具有长远发展性。不过我们要客观辩证的看待公允价值问题,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对公允价值会计进行调整和完善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姚莹.我国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信息披露机制[J].企业家天地,2008,3:74-75.
[2] 陈兆芳.公允价值运用的障碍及对策研究[J].财会月刊,2008,1:16-18.
云计算的核心范文6
1 云计算技术环境以及信息资源安全概述
云计算是一种以互联网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该项技术关注计算机相关服务的删减增加情况、计算机网络的服务使用状况以及用户对于资源的服务使用交付模式等等,一般来说,云计算常常是虚拟化的资源——云是网络技术、互联网存在的一种较为形象的、比喻化的说法。通俗来说,云计算环境就是互联网技术的环境。云计算概念指的是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具体来说,是指客户端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获得自己想要的网络资源等等,也就是说,云视为客户用户等进行服务的,这种服务一方面可以代指与IT计算机技术和软件技术、互联网信息技术相关的服务,也可以代指其他方面的服务【1】。
近年来,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信息安全也成为困扰人们的重要问题,如何保障信息安全,已成为信息科学的热点课题。目前,我国信息安全技术方面的从业者较少,且安全技术方面的起点较低【2】,这就需要高校合理设置“信息安全”专业课程,加大对信息安全技术人员的培养,以满足网络信息时代对于信息安全技术人才的需求。
保障云计算环境下信息资源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信息安全的实质是保证包括硬件、软件、数据等在内的信息系统不受到偶然或恶意的威胁、干扰或破坏,保证系统连续正常的运行,使得信息服务不中断,最终实现业务连续性。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信息安全性的含义主要是指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和可靠性【3】。云计算环境下的信息安全主要是指用户存储在云端的数据及隐私的安全问题,也就是保证用户储存在云端的数据不受到非法下载或篡改。
2 云计算环境下信息资源安全管理的风险
云计算环境下,大量虚拟化技术、资源池化技术的运用,使得云计算环境内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硬件设施倍高度整合,使得网络边界防护手段以及数据存储、处理方式都发生了改变,使得信息资源安全风险越来越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信息泄露,即数据遭非授权用户窃取;第二是信息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即数据被恶意删除、修改等操作;第三是拒绝服务,即用户对数据等资源的合法访问遭到拒绝,造成访问失败;第四非授权访问,系统或数据被他人非法入侵,使得信息被非法使用;第五是窃听:通过技术手段窃取系统中的信息资源;第六是业务流分析:通过对系统进行长期监听,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诸如通信频度、通信的信息流向、通信总量的变化等参数进行研究,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和规律。第七是假冒:非法用户以欺骗的方式达到冒充合法用户的目的,或权限小的用户冒充成权限大的用户,这也是黑客常用的攻击方式。第八是旁路控制:攻击者利用系统的安全缺陷或安全性上的脆弱之处获得非授权的权利或特权。【4】第九是授权侵犯:被授权以某一目的使用某一系统或资源的某个人,却将此权限用于其他非授权的目的,也称作“内部攻击”。最后是抵赖:这是一种来自用户的攻击,涵盖范围比较广泛,比如否认自己曾经过的某条消息、伪造一份对方来信等。
3 云计算环境下信息资源安全管理的策略
3.1 加强边界防护技术的应用
边界防护功能技术是计算机安全策略的常见应用类型。较为被人们所熟知的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以及抗DDOS等系统技术。防护墙技术是一种屏障技术,该技术主要是由软硬件组合而成,应用于内部网和外部网之间,或者是专用网与公共网之间。防护墙顾名思义,就是起到维护安全的作用,它可以建立一种较为安全的网关技术,在受保护的网络中,屏蔽外面网络中的威胁和问题。具体来说,防火墙是由四个大构件组合而成的,这四个大构件分别是服务访问规则、数据验证的相关工具、包过滤以及应用网关【5】。凡是经过计算机网络的所有数据,都需要进行这四个构件的审核,才能被放行,这样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信息的安全,流入流出的所有网络通信和要经过此防火墙。入侵检测技术是一种安全警报技术,入侵检测系统在电脑信息交往中始终处于“睁大眼”的状态,它可以进行对信息的监视以及分析等活动,在计算机出现问题的时候,会对整个计算机系统进行审计处理,发现潜在的问题;同时在平常的运行过程中,可以识别一些外来的入侵,并且将这些活动反馈出来,发出警报,避免出现更大的问题;在对计算机信息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入侵检测系统技术还会将其中的异常行为模式进行相关的记录统计,并且进行分析,及时对其进行管理。抗DDOS是抗击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的技术,DDOS是近几十年来较为常见的一种骚扰安全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拒绝服务攻击,具体来说,这个问题会直接阻止合法用户在上网方面的应用,用户收到DDOS的影响之后,就会造成不能对正常网络资源进行访问的后果,这样,该项问题的发起者就可以进行一些违法违规的操作,影响整个信息的安全。DDOS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它还有一个形象的名称叫做洪水式攻击,原因在于该项不法技术的攻击策略侧重于大量的文件网络包的攻击,操作者向受害主机源源不断的发送很多看似合法实际上会造成巨大安全信息损坏的网络文件包,造成受害机器在网络上的不畅通,甚至导致服务器资源耗尽,进而引起主机拒绝服务等后果,对于网络信息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6】。抗DDOS技术恰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保护主机不收DDOS的侵害,保护了文件信息的安全。
3.2 数据传输与数据存储的加密与解密策略
除了在技术方面加强保护以外,还需要在信息资源的安全管理方面以及相关法律规定方面多下功夫,共同促进网络安全信息的发展。
主要的技术方面有:DG图文档加密技术——该项技术能够智能识别计算机所运行的涉密数据,并自动强制对所有涉密数据进行加密操作,而不需要人的参与。体现了安全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从根源解决信息泄密问题。还有运用安全操作系统的方法——相关 的安全管理人员给系统中的关键服务器提供安全运行平台,构成安全服务网络,确保信息资源的安全问题得到保障【7】 。
还要加强信息资源技术的安全管理。规定各计算机网络使用机构、企业以及个人等应建立相应的网络安全管理办法,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合适的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加强用户管理和授权管理,建立安全审计和跟踪体系,提高整体网络安全意识。
3.3 云服务器的安全防护
这个可以运用修补漏洞和清马的方法进行安全防护。
清马的步骤:首先找到挂马的标签和网马的地址,找到了恶意代码后,就乐意进行清马工作了,如果是网页被挂马,可以用手动清,也可以用批量清【7】。修补漏洞的步骤:修改网站后台的用户名和密码及后台的默认路径,然后更改数据库名。接着检查一下网站有没有注入漏洞或跨站漏洞,如果有的话就相当打上防注入或防跨站补丁。检查一下网站的上传文件,常见了有欺骗上传漏洞,就对相应的代码进行过滤。尽可能不要暴露网站的后台地址,以免被社会工程学猜解出管理用户和密码。写入一些防挂马代码,让框架代码等挂马无效。或者进行网站部分文件夹的读写权限的修改设置等。
3.4 完善身份认证与身份管理体系
完善身份认证与身份管理体系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屏蔽端口,防止个人的信息帐号被盗。如果一旦发生服务器的超级管理员帐号或者特权用户的帐号被盗用的情况的话,那么服务器的信息都可能被恶意泄露和运用,所以只有保障管理员帐号或特权用户帐号不被非法盗用,才能有效保护信息安全。那么完善身份认证与身份管理体系是非常必要的。一般来说,黑客或者非法攻击者进行服务器管理员帐号的窃取工作的时候,常常运用服务器的3389端口来突破界限,这时候只有将经过这个端口的安全计算机信息进行屏蔽,才能保障安全【8】。具体的设置方法为:右击系统桌面选项桌面中的“我的电脑”这个选项,右击鼠标选择“属性”这个命令,然后在弹出的属性设置对话框中,选中“远程”选项卡,然后取消“允许用户远程连接到这台计算机”“允许从这台计算机发送远程协助邀请”的选项即可。
4 结束语
云计算已经成为具有革命意义的计算模型,它是未来计算机行业发展的趋势,解决云计算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问题是云计算应用推广的前提。因此,分析云计算环境下信息资源面临的风险,积极研究安全策略,保障云计算环境的信息安全是当今IT界的重要课题。我们应结合中国国情,积极研究云安全技术,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云安全产品,为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马苗苗.浅析网络信息资源的安全及其防护[J].中国科技博览,2011(32).
[2] 何绍华,梁春江.网络环境下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安全问题[J].图书馆学刊,2008(2).
[3] 沈宏雷.病案信息资源的安全利用[J].中国病案,2008(10).
[4] 冯卫红.论网络信息资源的安全保障[J].决策探索,2009(8).
[5] 李丽施.网络信息资源的安全隐患及对策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5):67-68.
[6] 吴隆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安全性及其数据库加密实现技术[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