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响范文1

怎样做到建筑工业化?

建筑工业化,50年代已经提出来。现在大工业生产方式,整个建造过程是工业化生产线,而不是手工去做。这种工业化生产应该建设三个“最”的房子:第一,资料利用效率最高,土地、能源、水、材料利用效力最高;第二,对环境影响最小,建造房子以后,对整个周围环境影响破坏最小;第三,对生物种群最好,包括和人共同生活的动植物,以人为核心。只考虑人生活得好,不考虑跟我们生活动物、植物生活如何,最终人也是过不好。所以现代大工业生产方式替代手工业生产方式,这就是建筑工业化。

做到节能低碳

什么叫做节能低碳?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就是低碳。现在应对气候变化,有人问我说什么时候中国开始低碳,我说早开始了。因为讲节能,节能就是低碳。为什么要低碳?主要因为地球表面燃烧化石燃料,放出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占大气的63%,是地球表面温室气体当中的主要成分。地球表面由于有了温室气体,表层温度从-18℃变成了+15℃。而这种温室气体过多,则会让地球温度继续升高,然后会造成海平面的上升,并且会延续几百甚至几千年的时间。

应对气候变化应该节能减排,对于资源来说也是必要的。那么怎样做?节能低碳要减少建筑全寿命区间Lifecycle,一周一个循环。建筑全生命周期,一个就完了,没有第二个周期,所以叫全寿命区间。先是开采建筑材料、加工制造、运到现场施工,然后房子建成使用、维护。我们基本上注意力在建筑盖好以后,即使用阶段怎么减少能源消耗。而对于建筑材料从哪儿来,房子拆除以后,材料上哪儿去,没有了解。真正节能低碳,要把整个建筑从生到死,撤出以后材料到哪儿去,一切过程全部控制好,这叫节能减排。

提高资源利用率

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响范文2

关键词 :气候变化;环境规划;“十二五”;适应;减缓

中图分类号 X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0)02-0079-05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02.014

全球气候变化的发生机制、影响及应对是当今国际科学研究和社会政治的热点和难点,IPCC 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全球气候变化对众多区域自然环境和人类环境的影响正在出现[1 ]。作为与生态环境相互影响日益重要的新型要素,将气候变化纳入到国家环境规划的框 架中显得十分迫切。本文从分析我国实际国情出发,探讨国家“十二五”环境规划应对气候 变化问题的基本战略,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的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规划内容。

1 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国家环境规划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我国气候条件复杂、海岸线漫长、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向来较 弱,而随着城市发展和人民需求的提高,气候变化影响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如2007年全国 平均气温达1951年以来的最高值,冬季取暖和夏季降温耗电耗煤导致大气污染特征变化[2],海平面持续升高使得沿海城市的气候异常事件和灾害损失严重[3]。 将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和环境保护战略紧 密结合起来已成为当务之急。

作为未来一段时期指导我国环境保护活动的核心文件,在国家“十二五”环境规 划中将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全面、系统地融入环境规划中,其作用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在全 球气候变化的大环境下,通过在自然生态、人居环境、产业部门等领域采取积极的应对气候 变化的措施,使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二是将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 保护紧密结合起来,追求两者之间的平衡,控制应对措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4]。

我国环境规划工作经过近三十年的探索,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 ,从规划编制到实施的体系、程序和方法,国务院《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 下发将应对气候变化嵌 入到环境规划体系中提供理论、技术和实践应用的支持,形成一套充分考虑应对气候变化的 国家环境规划方案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2 我国环境规划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策略

2.1 适应和减缓: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途径

减缓(Mitigation)和适应(Adaptation)是应对气候变化环境影响的两个基本途径[ 5]。减缓是人类对区域环境作用的干预,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源或增加吸收汇减轻气 候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适应是在承认气候 变化不可避免的前提下,人类为应对现实的或预期的气候刺激对生态系统和人居环境的影响 而做 出调整。减缓和适应都是人类社会为应对气候变化所做出的政策响应行为,但二者针对的主 体有所不同,减缓是针对地球气候系统的人类干预行动,而适应则是针对人类社会本身的自 我调整。

减缓和适应行为并不总是协调,本文根据减缓效果和适应效果将应对气候变化的环境规划措 施分为三类:一是双效行为,即规划措施既有利于适应又有利于减缓气候变化,如提高植被 覆盖率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提高了生态承载力;二是偏减缓的单效行为,规划措施有利于减 缓但不利于适应,如增加水电开发可以减少碳能源消耗,但同时增加了相关流域的生态脆弱 性;三是偏适应的单效行为,这类规划措施有利于适应但不利于减缓,如环境风险应急设施 建设加强了灾害适应能力,但建设和运行过程增加了碳排放。

2.2 基本途径的分析判断

由于大多数气候变化应对措施是减缓和适应此消彼长的单效行为,分别将投资的一半用于更 有效率的减缓活动或适应活动可能比投资于减缓和适应协同措施的净效益更好[6] ,因此单效方案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更为适宜。国家环境规划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是 如何在有限资金的约束下权衡选择何种单效方案,本文依据所收集的文献资料,从行为效益 、实施成本和主体差异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2.2.1 行为效益

国家“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虽然已明确加入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但着重强调的是温室气 体减排,忽略了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建设,这同多年来国际对如何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关注较 多,而对如何适应气候变化重视不够[7]有关。由于各种气候过程和反馈的时间尺 度大,即使在严格实施减排、温室气体浓度实现稳定的情况下,全球气候变化特征仍会因时 滞效应持续若干个世纪[1],其影响所及的资源供需、生产系统、社会关系和政治 文化四个层次的变化难以避免[8]。虽然这些预期影响存在着大量不确定性,但相 应的适应行为必须及早作出, 并将其实施问题纳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长远规 划中[9]。与适应行为相比,国际社会减缓气候变化的收效甚微,且减缓行动的效 果较适应所需时间长得多,近年来诸多研究和建议也表明,对于气候变化十分敏感和脆弱的 中国而言,适应行动更应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当务之急[10]。

2.2.2 实施成本

目前国内外没有低排放、高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可供采用[11],而工业化过程中人 均能源消费和相应碳排放的拐点出现在国家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 之后,我国在基本实现现代化之前必然需要碳排放空间。更 为重要的是,煤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状况短期内难以改变,这一背景下温室气体 排放量的大量增长不可避免。

陈文颖等[12,13]应用中国MARKAL-MACRO模型对我国未来碳排放基准方案造成的GD P损失率进行计算 ,显示同样的减排率下,越早开始实施 减排约束,GDP损失率越大,而如果提前10年或20年进行减排准备,则可以在技术储备、资 本等方面逐渐适应减排的需要,从而大大减小减排对经济的影响。如果现 阶段的环境规划中就实施双效方案或以减缓为主的单效方案,则会严重制约我国的社会和经 济发展,可持续发展目标将受到较大阻碍。因此,以近期为准备,中远期开始正式实施减缓 行为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较为适宜。

2.2.3 适应性排放和国际因素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适应能力和未来排放需求上具有较大差异,基础设施不完善是发展 中国家对气候变化相对脆弱的重要原因,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加强工程性适应措施 的建设,由此也带来对适应性排放的巨大需求[6],我国南水北调、三峡工程都包 含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考虑。这进一步说明采用适应行为的紧迫性和减缓行为的高成本性。

国际因素亦对减缓与适应抉择产生重要影响,其矛盾主要存在于减缓的长期和全球效益与适 应的中短期局部效益之间的平衡问题,减缓的成本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而不利影响的损失 主要由发展中国家来承受[10],美国等退出《京都议定书》也大大增加了减排策略 推 行的难度。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适应策略在近期比较现实,是环境规划应对气候变化的合 理策略。

2.3 基本策略的分析结论

由于减缓和适应之间存在复杂的权衡取舍关系,依据上述分析和国家方案提出的“适应与减 缓并重”的原则,建议未来我国环境规划中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案为“适应先行,减缓后举, 单双结合,重点突出”。在“十二五”期间,应对气候变化采用以适应为主的“单效”方案 ,在同时融入减缓与适应两类措施的前提下,主要通过加大适应行动的力度,使气候变化对 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减缓不作为主要规划方案,但要纳入中远期规划并逐步 推进取得阶段进展目标(图1)。这既涵盖了适应与减缓的双重途径,不会因偏废一方而造成 近期或远期的应对成本升高,同时亦面向我国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问题。

3 我国“十二五”环境规划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领域

3.1 规划层次与领域

按照张兰生等[14]提出的全球变化影响途径,将环境规划应对气候变化的领域划分 为自然承载力、生产系统、社会人居环境三个层面。 根据文献调研结果[1,2,6,11,15],自然承载力层面以自然生态系统、水资源和 灾 害风险防范问题最被关注,生产系统层面的主要问题包括低碳经济和敏感生产部门应对,社 会人居环境层面中,城市化环境效应和海岸带城市预期影响较大(图2)。这七大问题中,适 应行为 需求占绝大多数,低碳经济体现了减缓行为,符合本文提出的“十二五”环境规划应对气候 变化采取偏适应的单效行为的基本策略。

3.2 自然承载力层面

自然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西部地区湖泊、冰川、冻土、积雪等多种生态系统呈衰退状态 均与气候变化有关,如 气温上升1.5 ℃则草原旱区相应增长总面积将占国土面积的20%,为荒漠化提供潜在条件 [11],海洋生态系统珊瑚礁、红树林的变化亦敏感。通过环境规划增强自然生态系统 的适应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态系统和自然界本身的调节与恢复,强化气候变化背景下 的监测评估和有效保护;二是减缓人为影响和干预,通过情景 分析估算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承载能力 并依此确定流域或区域开发利用的上限。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体现为径流量和降水分布变化。近五 十年来我 国六大流域天然年径流量整体上呈减少趋势,其必然导致环境容量的降低,加剧环境污染,引起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的连锁变化[16,17]。应对气候变 化的环境规划在城市发展中必须考虑未来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同时降水量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城市用水尾水的水质水量,对水量增多的地区要考虑环境规划 中 污水处理能力和规模设计,对水量减少的地区,则要考虑径流减少导致的水质进一步恶化和 最优治污方式的选择。

应对气候变化不仅需要关注最可能的气候情景,并且要特别注意低概率、高影响事件即灾害 和风险所带来的影响。研究显示,与温度相关的极端天气事件的变化与区域气候变暖关系密 切[18],而水源地污染等相关环境风险会同时增大。气候变化中的环境风险往往不 易事先被识别和判断,很难在规划措施中规避,制定和实施环境规划时 应根据可能发生的气候变化灾害风险充分设计、做好预 留,并建立各种情景模式下的风险预警与应对机制。

3.3 生产系统层面

全球变化同样对经济效率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日趋严重的影响。美国气象局研究表明, 不同行业对气候因素的敏感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农业、航空、建筑、渔业、林业、交通、工 业[6]。如农业生产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分解将加快,造成地力下降,同时作物 生长季节延长,昆虫繁衍加快,农药和化肥的施用量将增大,农业面源污染面临源强增加和 范围扩大的压力。工业部门需要能源的强力支撑和对水资源高度依赖, 化工、冶炼等高耗能和高耗水行业的扩张受资源和容量约束凸显。纳入气候变化因素的环境 规划应当从产业结构调整入手,以循环经济、高效农业为主要规划手段加以应对。

生产系统既作为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方面,也是减缓气候变化的最主要途径。依据前文提出 的规划策略,“十二五”环境规划亦应着手减缓应对措施的准备,逐步开展“低碳经济”建 设将成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突破口[19],减排的涵义不仅指污 染物排放的减少,还包括温室气体排放的减少[20]。从我国“十二五”环境规划起 ,应把低碳经济列为环境规划节能减排的规划指标之一,以循环经济为主要手段推进能源结 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低碳经济发 展模式。值得指出的是,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我国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还将持续增 长,低碳经济将使中国面临开创新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挑战,应充分论证、逐步推行。 为在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前提下逐步实现低碳经济模式,“十二五”环境规划碳减排 指标可先在发达省市选择性进行,在中远期规划再推广为强制性约束性指标。

3.4 社会人居环境层面

作为高度开放、不完整和脆弱性强的复合 系统,城市在人居生态和社会消费两方面最为集中地承受了气候变化环境效应和问题。热 岛效应是人居生态在气候变化和城市化相结合的最突出表现,其诱发的连锁气象变化(如“ 雨岛效应”、“雾岛效应”、“暗岛效应”等)近年来在我国逐渐突出[21],而应 对气候变化的社会消费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也日趋增加,中国气候耗能量正由气候灾害 驱动型向温度驱动型过渡,特别是在较发达地区的城市,其中气温为关键性因子,气候变暖将使城市用电压力呈继续增 大的趋势[22,23],并由此带来要素污染结构和污染分布的变化。应对气候变化的 城市环境效应和新发污染问题的关键是加强气候变化对不同区域城市的影响和规划研究,特 别是突出城市排水系统、污水处理设施以及城市能源供应设施脱硫脱氮设施等适应气候变化 环境效应的措施,并在环境规划中予以体现和落实[15]。

沿海是中国人口稠密、经济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中国沿海地区大多地势低平,建成环境极 易遭受因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各种生态环境威胁,如沿海生态与环境受损、咸潮上溯加重、海岸侵蚀、土壤盐渍化等。近30年来,以气候异常为主要原因造成的中国沿 海海平面 平均上升速率为2.6 mm/a,并预计未来30年继续上升至2008年升高80-130 mm[3] 。海岸带地区环境规划应当针对不同的人工 建成环境分类设计和实施规划。在宏观决策层面,对重要的沿海地区采用防护的方法,其它 地区根据发展需要选择防护、顺应或后退;在微观技术层面,对采用防护手段的地区按照预 防与治理相结合、陆地与海洋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强化防护对策,如 加强沿海及入海河流堤防工程建设和海防林建设。

4 结 语

把应对气候变化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创新型国 家结合起来,既是从源头预防、根本解决气候变化环境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也是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承担国际责任,从环境保护角度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而努 力做出的贡献。采取适应行动是国家“十二五”环境规划应对气候变化最紧迫的任务,减缓 不作为主要规划方案的核心内容,但要纳入中远期规划取得阶段进展目标,从长远角度看, 其与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协调一致。

必须指出,我国环境规划的实施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量化考核指标的系统性和重点实施工 程的可操作性,要保证“十二五”环境规划中应对气候变化方案落实执行,应特别注意科学 规划目标和指标以及重点工程的保障。规划目标按照环境保护突出重点、少而精的原则增列 1~2项可监测统计、能定量考核、易分解落实的鼓励性指标,重点工程紧密围绕三个层次覆 盖七个重要领域,优化预算投资和加强部门监督。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IPCC. Climate Change 2007:Synthesis Report[EB/OL]. ipcc.ch/ipccrep orts/assessmentsreports.htm

[2]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全国气候影响评价2007[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4 -5.[National Climate Center/CMA. China Climate Impact Assessment 2007[M]. Be ijing: China Meteorological Press,2008. 4-5.]

[3]国家海洋局.2007年中国海平面公报[EB/OL].2008.soa.省略/hyjww /hygb/zghpmgb/2008/01/1200912279807713.htm[SOA(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Peo ple’s Republic of China). China Sea Level Gazette (2007)[EB/OL].2008.]

[4]姜冬梅,王灿,张孟衡.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定位的初步探讨[J].环境保护 ,2007(6A):58-61.[Jiang Dongmei, Wang Can, Zhang Mengheng. The Preliminary

S tudy of National Strategy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China[J].Environm ental Protection,2007(6A):58-61.]

[5]Klein R Schipper E, Dessai S. Integrating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int o Climate and Development Policy:Three Research Questions[J]. Environmental S cience & Policy,2005,8(6):579-588.

[6]秦大河,陈宜瑜.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下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373-3 8 0.[Qin Dahe, Chen Yiyu.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Changes in China (Volume II)[M ], Beijing: China Science Press, 2005:373-380.]

[7]Füssel H. Adaptation Planning for Climate Change:Concepts, Assessment Ap proaches, and Key Lessons[J]. Sustainability Science,2007,2(2):265-275.

[8]杨达源,姜彤.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3-24.[Y a ng Dayuan, Jiang Tong. Global Change and Regional Response[M].Beijing: Chemica l Industrial Press,2004:23-24.]

[9]刘江.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475-4 77.[Liu

Jiang. Research on Chin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M]. Beijing: Chi na Agriculture Press,2001:475-477.]

[10]殷永元,王桂新.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方法及其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 04:204-205.[Yin Yongyuan, Wang Guixin. Climate Change Impact Assessment: Metho ds and Applications[M].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2004:204-205.]

[11]许小峰,王守荣,任国玉等.气候变化应对战略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 :99-107.[Xu Xiaofeng, Wang Shourong, Ren Guoyu et al. Research on Climate Chan ge Response Strategy[M].Beijing: China Meteorology Press,2006:99-107.]

[12]陈文颖,高鹏飞,何建坤.用MARKALMACRO模型研究碳减排对中国能源系统的影响 [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4(3):342-346.[Chen Wenying, Gao Pengfei,

H e Jiankun. Impact of Carbon Mitigation on China’s Energy System Using China MAR KALMACRO Model[J].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Science and Technology), 2 004,44(3):342-346.]

[13]陈文颖,高鹏飞,何建坤. 二氧化碳减排对中国未来GDP增长的影响[J]. 清华大 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4(6):744-747.[Chen Wenying,Gao Pengfei,He Jiankun. I m pacts of Future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s on the Chinese GDP Growth[J]. Journ 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4,44(6):744-747.]

[14]张兰生,方修琦,任国玉.全球变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3-74.[Z h ang Lansheng, Fang Xiuqi, Ren Guoyu. Global Change[M]. Beijing: Higher Educati on Press,2000:73-74.]

[15]王雪臣,王守荣.城市化发展战略中气候变化的影响评价研究[J].中国软科学,20 04(5):107-109.[Wang Xuechen, Wang Shourong. Climate Change and Its Impacts on

U rban Development Strategies[J]. China Soft Science,2004(5):107-109.] [16]张建云,章四龙,王金星等.近50年来中国六大流域年际径流变化趋势研究[J]. 水科 学进展,2007,18(2):230-234.[Zhang Jianyun, Zhang Silong, Wang Jinxing et a l . Study on Runoff Trends of the Six Larger Basins in China over the Past 50 Year s[J].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2007,18(2):230-234.]

[17]矫勇.气候变化与我国水安全―流域综合规划修编中应考虑的气候变化问题[J].中 国水利,2008(2):10-13.[Jiao Yong. Global Warming and Water Security in China[ J]. China Water Resources, 2008(2):10-13.]

[18]郑祚芳,张秀丽. 北京极端天气事件及其与区域气候变化的联系[J].自然灾害学 报,2007,16(3):55-59.[Zheng Zuofang, Zhang Xiuli. Extreme Synoptic Events

i n Beijing and Their Relation with Regional Climate Change[J]. Journal of Natur al Disasters,2007,16(3):55-59.]

[19]张坤民.低碳世界中的中国:地位、挑战与战略[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 ,18(3):1-7.[Zhang Kunmin. China’s Role, Challenges and Strategy for the Low

Carbon World[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8,18(3):1-7. ]

[20]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18(3):14-19.[Fu Yun, Ma Yonghuan, Liu Yijun et al. Development Pattern s

of Low Carbon Economy[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8,18 (3):14-19.]

[21]任春艳,吴殿廷,董锁成. 西北地区城市化对城市气候环境的影响[J].地理研究 ,2006,25(2):233-241.[Ren Chunyan, Wu Dianting, Dong Suocheng. The Influen c e of Urbanization on the Urban Climate Environment in Northwest China[J]. Geog raphical Research,2006,25(2):233-241.]

[22]段海来,千怀遂. 广州市城市电力消费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应用气象学报,200 9,20(1):80-87.[Duan Hailai, Qian Huaisui. Responses of the Electric Power

C onsump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Guangzhou City[J]. Quarterly Journal of Applie d Meteorology,2009,20(1):80-87.]

[23]袁顺全,千怀遂. 能源消费与气候关系的中美比较研究[J].地理科学,2003,23 (5):629-634.[Yuan Shunquan, Qian Huaisui. Relations of Energy Consumption t o

Climate: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J], Scientia Geographi ca Sinica,2003,23(5):629-634.]

Discussion on Integrating Climate Change Factors into Environm ental Planning of the National 12th Five Year Development Plan in C hina

YANG Xiao LI Yangfan YIN Rongyao SUN Xiang ZHU Xiaodon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ollution Control

and Resources Re use,School of the Environment,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3,China)

Abstract Effects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limate change have been going further now adays. National Five Year Development Plan in China should have specific po licies on how to take climate change impacts into account through the environmen tal planning. Based on analysis of behavior benefits, implementation costs, adap tive emission and international factors, a basic strategy called singleeffect

by adaptation was proposed. In the environmental planning of the national 12 th Five Year Development Plan, adaptation and mitigation should both be i ntegrated to respond to climate change, while adaptation behaviors weight more.

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响范文3

然而,目前碳税在我国的实施难度很大,主要原因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能源结构以煤为主,这一结构在短期内难以改变。此外,当前的经济发展仍然依赖一些高耗能企业以及资源类企业,征收碳税势必影响到这些企业的发展,在经济结构转变之前,碳税改革面临着是要节能减排还是要保持发展速度的艰难选择。

东瀛碳税范本

日本既是《京都议定书》的缔约国之一,又和我国同属亚洲国家,经济方面都属于计划性很强的市场经济。对日本的碳税方案进行深入剖析,取其精华,对我国开征碳税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990~2004年间,日本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快速上升,增幅达13.6%,其中商业及其他部门和家庭排放量增长速度较快,均超过了30%。鉴于此种情况,日本环境省2004年提出碳税方案,2005年10月形成最终方案,并于2007年1月正式执行征收。碳税征收后,在社会各界引起较大反响。

在日本的碳税方案设计中,主要涉及了三个方面:一是征收对象。日本碳税的征收对象是使用化石燃料的单位。范围既包括工厂企业,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消费大户,采用化石能源发电的企业等,又包括家庭和办公场所。既对生产环节的上游课税,也对消费环节的下游课税。

二是税率调整。税率调整机制是整个碳税制度中的难点。日本在确定碳税率时,测算了碳税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影响。按照1吨碳2400日元的税率,在税收规模不变的情况下,若税收额用于防止地球温暖化对策方面,根据课税和补助配合的原则试算出碳税对GDP的影响从2009年到2012年平均降低0.055%。对居民生活来说,汽油和水电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由课税前的9.3%变为课税后的9.5%,增加0.2%,每个家庭每月大约多支付177日元。

三是税收收入的利用。碳税收入成为执行相关环保政策的稳定资金来源,除了用于防止全球变暖,还可以用于森林保育,促进低排放的机动车发展,开发新能源汽车,提高建筑节能,建设低碳都市和低碳地区等。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碳税的减免措施。在2010年碳税修正的具体方案中,对减免税的情况做了以下规定:钢铁、焦炭等行业生产所用煤炭免税;农业渔业用的柴油免税;作为产品原料的化石燃料(挥发油)免税。出于加强国际竞争力、对特定产业的保护和照顾低收入者的目的,减轻相应的课税。

日本碳税的效应主要体现在价格、宣传和财源上。在价格效应方面,碳税的本质是对高能耗、低能效的设备实行的惩罚性征税。通过征收碳税降低对高碳能源的需求,增强低碳能源的替代作用,刺激企业更换节能设备。在宣传和财源方面,碳税作为一种引导性的信息传播,促进国民生活、工作和消费方式及理念朝低碳化方向变革,同时,碳税收入也被用于鼓励和补贴开发新能源以及推广先进节能技术等方面。

邻国启示

国际碳市场预期到2012年将超过石油市场,成为全球最大交易市场。碳税政策对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日本的碳税法案及其实践,对我国改革现有的税收体系,在适当时机推出碳税具有以下几点启示。

首先,碳税税率的确定要充分考虑本国经济和人民生活的承受力。日本在决定环境税的税率讨论时,最高的提案达到3万日元/吨碳,经过多次研究,对本国国民经济、居民生活水平和产业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具体精细的测算后,最终确定为2400日元/吨碳。同时不断加大减免力度和范围,在2400日元/吨碳的碳税基础上,碳税总收入从4900亿日元(2004年)到3700亿日元(2005年)再到3600亿日元(2008年)持续下降,体现了减免的力度。

其次,碳税要与现有的相关能源税收关联考虑。环境省在2008年对环境税进一步讨论修订的文件中,专门讨论了碳税和现有能源相关税收的关联性,试图建立配套方案,避免重复课税。配套税制改革涉及汽油税、柴油税、天然气税、地方道路税、房地产取得税、固定资产税、城市规划税和法人税等。

再次,要利用碳税的价格效应引导投资消费结构升级。日本的经验表明,碳税虽然是一种“成本”,但是对于制造和销售环境技术产品的部门却是收益机会。对环保产品的需求,会刺激企业研究开发节约生产生活用能的专门技术,加大对设备的投资,引导新技术产生,推动新兴产业兴旺发展,最终实现提升投资和消费结构的目标,提高日本中长期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要通过广泛的宣传讨论取得全体国民的理解和配合。环境省把碳税定位于一个全民负担,全民参与的机制。为了得到国民的支持,日本环境省从2004年提出碳税方案后,就向社会广泛地征求意见,不断修改和调整,极大减轻了来自有关方面的反对压力。在2008年日本环境省的企业调查中,支持者的比例在历年调查中首次超过反对者比例。

选择性借鉴

虽然目前开征碳税在我国尚处于研究阶段,但是,随着发达国家征收碳税舆论的日益高涨,我国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以及我国在国际上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的要求,碳税征收是大势所趋。在对日本的碳税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后,对我国开征碳税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开征碳税要坚持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同步。开征碳税时,应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税负不能过重,防止对我国企业和工业竞争力造成较大冲击。发达国家现已进入后工业化和信息化时代,而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中期,起点的不平等导致开征碳税必然影响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我国应充分考虑企业承受能力和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把税收对经济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实现碳税的“双赢”。

第二,开征碳税要坚持同整体税制改革相结合。开征碳税时,应理顺碳税和我国现存资源税、排污费、消费税、增值税以及可能出台的能源税、环境税等税种的关系,防止重复课税。并应实施循序渐进策略:碳税开征前要有预告,开征后分步推进和逐步提高税率,实施必要的税收减退免优惠政策、税收返还补贴政策与财政贴息政策。

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响范文4

作者简介:王文军,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通讯作者:赵黛青,博士,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与低污染燃烧技术。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博士后基金(编号:y107b21001)。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广州 广东 510640)

摘要 减排和适应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两大任务。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承受能力特别脆弱,同时面临着减排和发展任务,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促使适应和减排联合行动能发挥协同效应,降低减排和适应成本,取得增量社会效益。适应分为增量型和发展型活动。在国家规定的减排和适应重点活动领域中,挑选出能源领域减排与增量型适应活动进行协同效应分析,至少有4个强协同效应和10个弱协同效应发生。以广东省为例,增量型适应活动和能源领域减排措施的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工程性适应项目建设与低碳能源生产、消费的关联效应,提高能效有利于工程性适应项目的建设;海岸带适应措施增加碳汇和节约减排成本;城市绿化建设通过有目的的公共设施建设,缓解气候灾害对人们生活的直接影响,节约适应成本,同时增加碳汇和节约减排成本。减排和适应行动的联动机制是未来发展中国家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减排;适应;协同发展;广东省

中图分类号 X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2104(2011)06-0089-06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1.06.016

气候变化已经对自然和人类环境产生了可辨别的影响(IPCC AR4)[1],减排和适应是人类社会未来面临的两大主要任务。科学研究表明,即便采取减排行动,到本世纪中叶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也会上升2 ℃左右,预计未来100年仍将上升1.1-6.4 ℃[2]。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下,适应正在发生变化的气候系统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哥本哈根会议后,全球参与减排已经成为共识,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减排、适应和发展经济三重任务,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如果将减排和适应行动整合在一起,发挥政策的多效功能,将有助于低成本的实现减排与适应双重目的。

1 减排与适应协同发展是我国中短期的研究重点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海岸线长,经济增长迅速但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各区域面临的气候风险类型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差距很大。据权威机构统计,1990年至2000年,全国因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4 500人,经济损失占GDP的3.4%,2001年至2008年,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占GDP的2.8%。在各种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所占的比例最大,约为自然灾害总量的70%,每年受气象次生和衍生灾害影响的人口达4亿人次,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达2 000-3 000亿元,约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3%[3]。我国的气象灾害具有多发、频发,灾害种类繁多且时空分布不均匀的特点,中部地区主要是农业部门受灾,每年因气象灾害损失近百亿元[4];沿海极易遭受因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各种海洋灾害威胁,由于沿海城市是人口稠密、经济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一旦发生气象灾害,经济损失巨大。以广东为例,近15年来,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总量超过1 500亿元,平均每年上百亿[5]。OECD(2007a)对于全球暴露于洪水风险中的沿海城市按照人口和社会资产排序,中国的广州、上海、天津、宁波等城市均位列风险最大的前20个城市之中。积极采取适应行动是我国的当务之急。

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位居世界前列,据国际能源署最新的《2010年世界能源主要统计》显示,2008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已经达到6 550 Mt[4],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实施减排行动迫在眉睫。为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近年来我国密集出台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政策和行动计划,一方面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一方面建设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但是,有效实施减排和适应行动需要资金和技术的支持,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下,资金匮乏、技术落后,还担负消除贫困、发展经济的重任,如果减排和适应行动同时进行,将给国内经济造成巨大的资金压力;而目前《公约》资金机制提供的资金规模远不能满足欠发达国家和小岛国的适应性资金需求,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更加难以从中获得气候资金援助。因此,我国需要另辟蹊径,在能力建设过程中减少适应性排放,在减排过程中考虑适应措施,使减排和适应协同发展,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 适应和减排的共同行动领域研究

在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减排温室气体和适应气候变化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2007年颁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以下简称《国家方案》)规定了我国在减排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其中适应活动主要集中在农业、水资源、森林及其他自然生态系统、海岸带及沿海地区。减排活动主要集中在能源领域、工业生产过程、城市废弃物排放、农业和林业等方面,因此,一般直观认为减排和适应活动的协同效应发生在林业领域,如通过植树造林增加碳汇,同时又增强了生态系统的适应能力。事实上,两者合作的领域不限于此,通过对适应和减排活动领域进行细分,可以找出适应活动可能产生的正负排放影响,并由此确定两者协同行动领域。通过减排行动提高适应能力建设,同时通过建设适应能力支持减排行动,发挥减排与适应的协同效应,将是未来低碳发展的主要模式。图1展示了减排与适应协同发展领域的一种可能性。

2.1 适应活动带来的正排放效应

从微观上看,适应活动的四大领域主要落实在城市基础设施、建筑环境的加固与改造,农业结构和种植制度的调整,选育抗逆品种,加强森林资源、湿地的保护,对水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建设水利基础设施,对海平面上升进行

防护,病虫害的变种与防治等方面。在不考虑排放的情况下,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可能会使用高能耗材料和设备、修建防洪大坝防止海平面上升将产生对水泥、石灰、钢铁需求,这些产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将带来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在选育抗逆品种时,增加对化肥、农药的使用,可能降低地力、增加氧化亚氮的排放,适应活动产生的垃圾没有采用先进的垃圾焚烧技术,进行垃圾填埋气回收利用和堆肥处理,也将产生新的排放问题等,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排放问题,是适应性排放的主要来源。

2.2 适应活动产生的负排放效应

研究与开发森林病虫害防止和森林防火技术,选育耐寒、耐旱、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树种,可以降低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同时也能发挥增强碳汇的功能。沿海地区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丰富,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如果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进行清洁能源建设,发展潮汐发电、海上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项目,可以替代一部分化石能源,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林业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建设和建造防护林体系,可以进一步保护现有森林碳储存,增加陆地碳贮存和吸收汇。

2.3 减排活动对适应的影响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适应活动产生的影响体现在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第一,在中期,通过提高能效节约资源,为适应活动提供足够的物质支持;增加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建设防护林体系等可以起到加强农区畜牧业发展、增强畜牧业生产能力的作用,降低气候变化对农业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第二,在长期,减排活动将带来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下降,气象灾害等事件的强度和频率将逐渐减少,在适应气候变化上的投入可以逐渐转移出去。

2.4 适应与减排的协同发展领域

在适应行动中将排放因素考虑进去,有可能在增强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同时减少适应性排放、增加碳汇,产生倍增的社会效益。适应与减排活动有两个重要内容:第一,确定协同行动发生的领域。从《国家方案》已经制定的重点减排和适应领域中寻找二者结合的可能性;第二,在已经确定的协同领域中,对每个协同行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比较协同行动的成本收益与单独行动的成本收益大小,选择协同行动方案,论证经济可行性。目前国内对减排与协同行动领域的讨论较少,因此本文首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尝试勾勒出适应与减排协同发展的轮廓。

2.4.1 减排项目中水电开发与防洪适应活动的协同行动

为防洪而修建大型水坝有利于提高地方适应能力,但是会增加适应性排放;为减排而增加的水电开发将减弱地方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因此,在水电项目设计时,将水电站对提高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考虑进去,使新建水电站不仅具有清洁发电功能,还能够发挥防洪、蓄水、灌溉,解决干旱时期的农田灌溉和人畜饮水问题,增强地方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2.4.2 公共设施的新建与节能产品的使用

在适应气候变化过程中,有大量的公共设施需要加固与改造,通过政策设计,鼓励和刺激这些公共设施的建设者使用低碳、节能产品,加强能效管理,不仅可以减少因适应活动产生的排放,还为低碳能源的应用提供了需求和市场,有利于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和温室气体排放。

2.4.3 适应的工程措施与减排生物措施的结合

应对海平面升高的适应性对策中,可以采取生物性护坡措施,一方面加强了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使近海珊瑚礁生态系统以及沿海湿地得到保护,降低海岸带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同时通过营造沿海防护林,建立起一个生态护坡体系,可以增加碳汇、减少因单纯修建工程护坡产生的排放。

2.4.4 农业适应计划与新能源的协同效应

在选育抗逆农作物品种时,除了有计划的培育和选用抗旱、抗涝、抗高温、抗病虫等抗逆品种外,尽量和生物质能源的需求结合起来,为生物质发电提供低价、稳定的原料供应;同时注意选择低排放的高产品种,降低稻田的甲烷排放;在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建设过程中,促进秸秆处理和户用沼气技术的使用,推广环保型肥料,减少农田氧化亚氮排放排放、提升地力,增强农田土壤碳贮存。

2.4.5 减排技术的创新要结合适应项目

节能减排技术主要应用于工程和生产过程中。在适应活动中,重点促进可再生能源装置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绿色建筑施工技术与装备、节能建材与绿色建材的发展,使节能减排与适应性建设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如实施太阳能光伏屋顶计划。

2.4.6 在减排行动规划中整合适应行动

在建设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库的同时,增设有关适应能力的子数据库,记录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各方面的影响,分类整理,有利于加强健康公共卫生服务和疾病控制预防工作,以便更好地预报和监测气候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3 协同发展的途径

《国家方案》规定了五大减排领域,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效提高是减排行动的重中之重。每一个减排领域内都有无数个可以和不同适应项目进行协同行动的子领域;每一个适应活动也有无数个项目可以和不同的减排活动发生关系。按照地区面临的气候风险和适应能力,适应活动分为增量型适应行动和发展型适应行动。不同类型的适应活动侧重点不同,与减排行动协同发展的领域也有所差异。根据本文选择的案例城市特点,以下将以能源领域减排行动与增量型适应活动的协同发展为例,浅析减排与适应发展的途径。

3.1 增量型适应的界定与活动领域

增量型适应活动一词由中国社科院专家首次提出,针对的是发展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仅仅需要应对新增的气候风险所需的适应活动。例如,对于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建成,社会财富积累到一定阶段,社会经济系统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只有在出现新的气候与环境变化风险时,需要额外的新增投入,以弥补原来基础设施设计的不足部分。这样的适应活动称之为增量型适应。

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经济经济财富总量很大,气候风险主要集中在极端气候灾害(洪涝、台风)、健康风险和海平面上升引起的海岸侵蚀、河口海水倒灌等方面。另外,气候变化伴随的极端天气事件及其引发的气象灾害的增多,对大中型工程项目建设的影响加大,而且由于全球变暖,也将加剧空调制冷电力消费的增长趋势,对保障电力供应带来更大的压力,因此我国的增量型适应活动主要发生在第二、三产业。同时,这些地区的工业和第三产业是支柱产业,能源消费量大、能源结构以火电为主,是主要的排放源,也是减排的重点领域。可见,在沿海发达地区,增量型适应活动和减排行动的重点领域都集中在第二、三产业。

3.2 增量型适应活动与能源领域减排的协同行动

以下将按照《国家方案》制定的能源领域减排重点工作(包括能源结构与能效提高)和适应活动的主要内容,结合增量型适应的特点,以现有减排和适应行动的有关资料和实证活动为基础,列表逐一分析减排和适应活动协同发展的可能性。其展开顺序依次为:从适应活动角度判断与协同行动的可能性;从减排活动角度判断协同行动的可能性;在以上分析基础上综合判断协同行动的最优领域。其中,“+”代表有协同行动的可能;“-”代表减排与适应此消彼长,“±”表示不同的具体项目有不同的效应,“0”表示无法协同行动。

在进行综合判断时,假设“+,+”表示减排行动可以通过某种设计有利于提高适应能力,同时适应行动也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减少排放,那我们就说这是强的协同效应;假设“+,0”或者“0,+”表示减排行动/适应行动可以通过某种方式有利于提高适应能力/减少排放,却得不到相应的反馈,我们就认为这是弱的协同效应;假设结果为“±,0”或“0,±”或“±,±”,则无法从现有结果判断是否可以协同行动,需要针对具体项目进行分析;假设出现“0,0”的结果,代表无法协同行动;如果得到“-,0”或“-,-”的结果,代表负的协同效应,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两者无法同时实现目标,是零和博弈的关系。

由表1可见,大多数适应性项目有利于减排行动的实施,对低碳能源的生产、消费和节约减排成本产生重要的影响。如,在城市防洪建设中,通过屋顶花园、城市绿地的建设,一方面增加城市碳汇,减排CO2;另一方面通过土壤植物的固水功能,减少城市内涝的形成(丹麦实证经验)。城市建设过程中,鼓励使用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保证城市电力供应系统稳定,增强人类适应极端天气的能力,同时,为低碳能源创造市场,降低减排成本。又如,变单纯的水力发电站为以发电、饮水、灌溉为主的综合利用水利工程,节约了抗旱的能源成本和经济成本,同时提供了低碳能源的消费需求,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效应(向家坝水电站)等等。从适应行动对能源领域减排活动的影响看,四种适应政策都有利于节约减排成本,证明减排和适应的协同行动至少具有经济效益。

表2从减排角度分析了减排政策对适应的影响。由于减排和适应活动的对象和内容有所不同,表2和表1有着不同的结果。如,低碳能源的生产虽然有利于工程性适应项目的建设和农田抗旱防涝能力的提高,但是对城市绿化和海岸带适应气候变化活动不能发挥作用;尽管适应行动在许多方面有助于节能减排,但是节能对适应性项目没有任何正向反馈。

从表1、表2可见,许多适应性措施有利于减少排放,一些减排措施也有利于适应行动。但是最终减排和适应活动是否存在协同效应,需要从表3中寻找答案。

表1 从适应角度看协同行动的可能领域

Tab.1 Collaborative field from adaptation angle

表2 从减排行动看协同行动的可能领域

Tab.2 Collaborative field from mitigation angle

表3 减排与适应可能的合作领域

Tab.3 Collaborative field of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注:括号内左边符号代表适应行动对减排的影响,右边符号代表减排措施对适应行动的影响。

从表3可见,在20个可选择的协同行动中,出现了4个强协同效应,10个弱协同效应,占整个选项的70%。这表示增量型适应活动与能源领域的减排活动在许多方面可以合作实施。协同效应主要发生在以下4个方面:第一,新建适应性工程与低碳能源供需相结合,在应对气象风险的同时可以减少适应性排放;第二,农田抗旱措施和能源领域的各项减排措施有着不同程度的协同效应;第三,海岸带适应性措施中考虑减排行动,可以起到节约减排成本、节约能源和促进低碳能源生产的作用;第四,低碳城市建设中的适应与节能可以通过各种政策和措施得以实现。总而言之,对减排措施(适应项目)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时,将政策的适应(减排)效果考虑进去,可以重新确定政策的优先性。下面以广东省为例进行增量型适应与能源领域减排行动的协同效应分析。

4 案例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4.1 广东省面临迫切的适应要求和减排压力

广东位于欧亚大陆南端,濒临海洋,全省海岸线长达4 114 km,处于对气候变化敏感的南海季风区。在全国44种主要自然灾害中,广东占有40种,其中气象灾害占80%以上,随着经济结构转变,受灾领域由过去的以农业为主,逐步转向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同时,由于广东经济总量大(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2%)、人口密集(珠三角地区聚集了全国约3%的人口),气候变暖带来的极端天气事件增加对广东产生的影响将是全方位、多层次的。

4.2 广东省适应与减排的重点领域

根据近年广东二氧化碳排放结构数据,电力和工业的排放占总排放的80%以上。在电力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70%,处于基础地位,2007年广东省总装机5 885万kw・h,火电所占比例为76%;从电力消费结构上看,工业、交通占据较大比例。据有关专家预测,广东至2020年电力需求将达到7 300亿kw・h左右,未来对能源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这就意味着广东的重点减排领域落在工业和电力行业,通过能源结构的低碳化,减少来自能源和工业的CO2排放将是未来减排行动的目标。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但是日益增加的气候风险使得广东的气候脆弱性增加,有必要通过增量型的适应活动使广东地区抵御增加的气候风险,逐渐适应气候变化。从《国家方案》制定的适应重点领域和广东省暴露在气象灾害中的主要受体看,广东的适应活动主要发生在沿海城市的基础设施和海岸带防护建设上。因此,广东适应与减排的重点领域在增量型适应活动和能源、工业领域。

4.3 适应与减排的协同行动途径分析

适应有三个关键特征:一是适应具有地域性,适应措施需要根据地区的特点进行设计;二是适应途径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由于适应涉及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修复能力、水资源的利用、农业的抗灾能力、经济能力等,而这些因素之间具有内在联系,相互支持相互影响,增强某个部门的适应能力必定对其他部门产生影响,只有综合性的适应政策才具有政策效果。三是适应必须与发展目标相契合。根据广东的排放结构和经济特点,减排和适应的主要领域在能源和海岸带及沿海适应能力建设上,表3列出了有关能源领域减排措施和增量型适应行动最有可能取得协同效应的领域,其中有三项适应行动适用于广东省:工程性适应项目、海岸带适应措施和城市绿化措施。下面就这三项适应行动与减排行动的协同发展的途径进行分析。由于适应途径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特点,难以对各适应项目和减排行动的协同效应进行泾渭分明的分析,譬如,海岸带适应措施属于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城市建设中包含部分工程性适应项目,为避免重复,本文拟对每个适应与减排可能产生协同效应的项目进行有选择的分析:

4.3.1 工程性适应项目

工程性适应项目会产生一定的适应性排放,如建设防洪大坝会改变土地利用类型,产生土地利用碳排放;修建大坝所需的钢筋、水泥等都是高耗能高排放产品,这样的适应项目增强了人类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但也产生了碳排放。将防洪大坝和水电站建设结合起来设计,有利于降低减排和适应成本。目前广东有10个水电站,分别位于从化、深圳、东莞、珠海、广州、湛江等地。由于未来广东面临的极端天气事件增加,对这些水电站进行防洪抗旱配套设施建设,增加蓄水灌溉功能,一方面能变害为利,充分利用水资源进行发电,提高发电设备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发挥蓄洪抗旱功能,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水电站的建设受限于水资源分布,广东水电站建设已趋于饱和,未来通过建设大水电站提高清洁能源的比例的可能性不大,目前广东正在大力发展太阳能、海上风电和核电产业,深圳被称为“太阳能光电产品”生产基地。这些低碳能源建设在规划中可以将增强适应能力考虑进去,综合规划,将取得巨大的减排和适应协同效应。如在可再生能源项目选择时,海上风能和太阳能光伏发电应该列为广东省低碳能源首选,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变害为利,通过开展减排活动增强适应能力;同时,在工程性适应项目设计中,对能源消费结构进行管理,规定低碳能源比例,增加低碳能源的需求量,促使低碳能源生产规模化,降低生产成本。如在城市防洪防涝建设中,为了应对气候风险增加或加固基础设施建设时,对公共建筑、厂房进行太阳能光伏建筑改造,由于太阳能资源取之不竭,不容易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增强了人类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同时,太阳能的应用也提高了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达到了减排目的。

4.3.2 海岸带适应措施

海岸带及沿海地区的适应措施主要是强化应对海平面升高带来的灾害影响,采取护坡与护滩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通过加高加固海堤工程,强化沿海地区应对海平面上升的防护对策。在对这些适应措施进行可行性评估时,需要将措施的减排效果考虑进来。如果将栽培红树林与护坡护滩结合起来,而不是单纯的修建防洪堤坝。不仅可以降低海平面升高带来的海水入浸风险,还由于红树林具有碳汇作用,在适应的同时有助于减排,节约减排成本,减少能源消耗,可以作为海岸带适应措施的首选项目之一。

4.3.3 城市绿化措施

和城市园林规划不同,适应性城市绿化措施的目的不是增加城市美感和改善人居环境,而是通过有目的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缓解气候灾害对人们生活的直接影响。例如:公园园林景观设计与城市蓄水、防涝和灌溉结合在一起,如增加喷泉池的蓄水量,可以在发生暴雨的时候减少城市内涝积水,缓解城市泄洪压力;同时这些景观性蓄水池在旱灾时也可为人畜饮水提供水源。鼓励屋顶花园建设,也同样可以起到利用植物和土壤固水的作用,增强洪涝灾害来临时的城市适应能力。城市绿化建设的减排效果直接体现在增加碳汇和节约减排成本上,同时也减少了为修建适应设施而增加的碳排放和能源消费。

除了以上三种措施具有协同效应外,在能源领域的其他减排行动和能源领域外的减排行动也会与一些适应措施产生协同效应,如,在进行低碳宣传和培训时普及适应知识,教会公众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健康风险和灾害自救等。这些潜在的协同行动是否能够发生,以及能够发生多大的协同效应,取决于具体的减排和适应行动设计,只有那些将减排和适应行动进行综合考虑的设计方案才能达到协同效果。

总体上看,减排和适应的协同发展得以成功实施的关键在于:第一,发现各项目之间的耦合关联;第二,找到合适的技术;第三,收集温室气体排放数据,预测未来排放情景,提出相应的适应措施;第四,识别和协调双方利益相关者,科学管理制度,防止政出多门,相互干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IPCC. Climate Change 2007: Impacts, 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s II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M].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2]IPCC. Climate change 2007: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EB/OL]. http: / /Ipcc. ch.

[3]南焱.自然灾害之惑[J].中国经济周刊,2009,(11):14-20 .[Nan Yan. The Problem of Natural Disaster[J]. China Economic Weekly, 2009,(11):14-20.]

[4]彭湘荣.我国中部地区每年气象灾害损失数百亿元[N/OL].(2007-04-29).[2010-10-15]. hb.省略/newscenter/2007-04/29/content_9931342.htm. [ Peng Xiangrong. Millions Dollar are Loss Due to Climate Catastrophe in the Middle China[ N/OL].(2007-04-29).[2010-10-15]. hb.省略/newscenter/2007-04/29/content_9931342.htm]

[5]柯波.中国每年因气象灾害损失2000亿元[N/OL]. (2006-11-07).[2010-11-05].finance.省略/stock/t/20061107/00001024849.shtml.[Ke Bo.Annual 200 Billion Dollars are Loss Due to Climate Catastrophe in China [N/OL]. (2006-11-07).[2010-11-05].finance.省略/stock/t/20061107/00001024849.shtml]

[6]李崇银.我国重大高影响天气气候灾害及对策研究 [M]. 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3-5.[Li Chongyin.China’s Major High-impact Weather and Climate Hazards[M]. Beijing: China Meteorological Press, 2008:3-5.]

[7]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World Energy Outlook 2010 [EB /OL]. 省略/

[8]孙高洋.“适应气候变化”是发展中国家当务之急 [J]. 环境经济,2008,(3):38-42.[Sun Gaoya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s the Top Prior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 Environmental Economics,2008,(3):38-42.]

[9]林而达,许吟隆,蒋金荷,等.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Ⅱ):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2(2):51-56. [Lin Erda, Xu Yinlong, Jiang Jinhe, et al. National Assessment Report of Climate Change (Ⅱ):Climate Change Impact and Adaptation [J].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2006,2(2):51-56.]

[10]Biesbroek G R.Europe Adapts to Climate Change: Comparing National Adaptation Strategies [J].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10,20:440-450.

[1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EB/OL]. 2007.省略china.省略/WebSite/CCChina/UpFile/File189.pdf[NDRC, China’s National Climate Change Programme[EB/OL]. 2007.省略china.省略/WebSite/CCChina/UpFile/File189.pdf]

Study on th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of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Taking Guangdong as an Example

WANG Wen-jun ZHAO Dai-qing

(Guangzhou Institute of Energy Conversio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0, China)

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响范文5

关键词:低碳经济;产业结构;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9.41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背景

所谓低碳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的减少煤炭等化石燃料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近几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据预测,中国在2020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中国在节能减排问题上将会面临越来越多的国际压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根据自身的资源和环境条件,提倡节能减排,避免走很多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1.发展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主要特征的绿色经济。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举措。温室气体导致南极冰川迅速融化,海平面上升。专家预测,到2100年,还行面将上升一米左右,世界上2%生活在低洼地区的人口将失去家园,部分沿海城市将永久消失。因此,自2003年英国率先开始节能减排行动之后,意大利、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颁布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措施,开始了世界低碳经济的发展历程。

2.发展低碳经济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全球气候变化不仅给工业带来影响,也将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危害。有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负面影响日益严重,到本世界末世界农作物将会减产10%-12%.中国地域广阔,横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种大陆性气候,气候变化将会对我国的农业生产产生很大的影响。首先,我国的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农业危机会影响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团结;其次,我国的工业发展是以农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农业受到影响,必然会波及工业的发展;最后,中国的农业十分薄弱,对自然条件特别依赖。

农业在中国的基础地位决定了我国必须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经济系统的不利影响。

3.发展低碳经济是促进中国产业结构转型的新契机

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还是以第一、二产业为主,虽然近几年来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远远不如第一、二产业。我国目前还处于工业化过程中,经济增长对于第一、二产业的依赖过于严重。同时,在工业结构方面,我国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例严重不协调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能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重要原因。我国第一、三产业以26.9%的能耗创造了国家51.4%的GDP.因此,我国的产业结构急需升级,发展低碳经济,努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降低单位GDP碳排量,保证中国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

三、低碳经济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1.低碳经济是相对于基于无约束的碳密集能源生产方式和能源消费方式的高碳经济而言的。

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降低单位能源消费量的碳排放量(即碳强度),通过碳捕捉、碳封存、碳蓄积降低能源消费的碳强度,控制CO2排放量的增长速度。

2.低碳经济是相对于新能源而言的,是相对于基于化石能源的经济发展模式而言的。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促进经济增长与由能源消费引发的碳排放“脱钩”,实现经济与碳排放错位增长(低增长、零增长或负增长),通过能源替代、发展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控制经济体的碳排放弹性,并最终实现经济增长的碳脱钩。

3.低碳经济是相对于人为碳通量而言的,是一种为解决人为碳通量增加引发的地球生态圈碳失衡而实施的人类自救行为。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改变人们的高碳消费倾向和碳偏好,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量,减少碳足迹,实现低碳生存[1]。

低碳经济本质上属于碳中性经济。它要求经济活动低碳化。低碳经济中“低”的要义在于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维持生物圈的碳平衡,其根本目标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碳中性,即经济发展中人为排放的CO2与通过人为措施吸收的CO2实现动态均衡。由于低碳经济系统的特征尺度是全球,经济发展的碳中性是全球碳中性。

低碳能源是低碳经济的基本保证,清洁生产是低碳经济的关键环节。未来能源发展的方向是清洁、高效、多元、可持续。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正在引发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温室气体长期减排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发展清洁、低碳能源技术,建立低碳经济增长模式和低碳社会消费模式,并将其作为协调经济发展和保护全球气候的根本途径。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新经济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是目前最可行的可量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产业的领域。有人称之为是“第五次全球产业浪潮”,并首次把低碳内涵延展为: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旅游、低碳文化、低碳哲学、低碳艺术、低碳音乐、低碳人生、低碳生存主义。

有资料显示,作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国,美国以世界6%的人口消耗了世界30%的能源。而中国的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8倍,人口是美国的好几倍,按照这种发展模式,中国缺乏持久的可持续发展创新能力,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将是今后50年中国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瓶颈。中国积极实施节能节排,发展循环经济和促进低碳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

综上所述,低碳经济应该是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要求建立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鼓励低碳发展的国际国内政策、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其核心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四、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1.政府主导,提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及法律帮助

(1)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和约束十七大指出,我国新阶段的发展路线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路线要求我们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要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将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把低碳经济纳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体系之中。

(2)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完善的法律支撑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高度重视。但是由于我国的市场机制不完善等原因,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完善的法律作支撑。一方面,发展低碳经济必然会涉及到一些企业或者政府部门的利益,需要法律支持;另一方面,节能减排在我国还没有转化为企业责任和自觉行动,需要法律进行约束。

2.政府鼓励开发新能源和新技术

中国在技术研发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这就导致我国在清洁能源开发方面始终没有突破。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加大低碳技术的投入力度,出台新能源发展规划。同时,学习发达国家的技术,掉接清洁能源发展机制,促进中国低碳技术的发展。最后,我们还应该积极进行低碳技术创新,寻求技术突破,解决日益严峻的资源问题。

3.政府利用市场机制引导低碳经济发展

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征收碳关税的要求促使中国企业低碳意识越来越强烈。政府可以以此为契机,利用市场的推动作用,鼓励企业研发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和资源能耗,以积极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

4.大力宣传节能减排思想、提高公众生态意识

目前,世界各国都实施了一系列举措,让人们充分的意识到自己在日程生活中的排放量和碳排放的危害,这有利于人们树立低碳生活的观念。大力宣传低碳观念,能有效地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鲍健强,苗阳,陈锋。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8.

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响范文6

第一次听到雨崩,是在一个徒步者的口中,他眼中的热切让我不解却也深深感动。后来,我窥见民族植物学的门径,并从福特基金会申请到一项小课题,样点就在雨崩。我才明白,这个村落的存在早已超越了单纯意义上的桃源―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驴友”梦想的天堂,传统的信仰与外来的文明在这里交错冲突,汇聚成迷。如果说当年先生在江村看到了中国农村的变迁,那么,在三江并流区域的保护与发展上,雨崩,就是一个小小的缩影。

神山信仰与朴素的生态意识

坐落在藏族神山之一的梅里雪山脚下,藏传佛教的信仰在这里变得格外虔诚。传统知识对于生态系统管理的积极意义在国际上已经取得共识,一些学者对傣族和布朗族神山的研究也都显示了它们在我国热带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上不可或缺的地位。在雨崩,村民们对森林生态系统的认识和保护同样让我们深深着迷,这里面包括神山信仰、禁忌和乡规民约等。

雨崩村藏民的观念中,生命的永恒源于对生命的珍视,人活在世上就得珍视一切有灵性的东西,而大自然的伟大灵性促使村民热爱他们所生存的自然环境。村民的生活离不开这里的自然资源,他们的用水来自雪山上的融雪,现在村里的电力也来自雪水形成的溪流。高山草甸养育着村里的牦牛,森林提供生活的燃料、野生蔬菜和各种药材,山谷提供粮食,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退化,都会直接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以至于生存,因此,他们的心中一直存在着朴素的生态保护意识。

滇西北藏区几乎村村有自己的神山,雨崩村也不例外,神山上可以采集一般的生活用品,但是拒绝大肆破坏。冬虫夏草、贝母、红景天、雪莲花、松茸等珍贵药材在他们的神山上得到有效的保护;曾经震惊西方世界的各种杜鹃妖娆绽放,直使人眼花缭乱;其他观赏植物如鹿蹄草、报春、银莲花等,亦是美不胜收……如此瑰丽的宝藏因为传统信仰得到持续的保存。

村民是神山的使用者也是神山的保护者,有关神山的举动都受到村民的监督。2004年夏季,我们和美国密苏里植物园的科学家进入这个村庄采集标本,村里的护林员立刻就得到消息,半夜走了一里路找到我们,言明其他地方的植物可以采集,但是神山上的植物是不能采的,即便有林业局的介绍信也不行,还得遵循乡规民约。一次烘烤标本时,由于不慎导致标本化为灰烬,这次的意外使得他们的信念更为坚定。

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海拔6740米)巍峨雄伟,由于它的气候变化莫测,至今没有人能够成功登顶,而这里,也因为1991年中日友好登山队罹难的悲剧为世人所知。雨崩的村民是极力反对攀登神山的,征服自然的勇气和信念在他们眼中是如此微小。尽管上一刻还受到奉上酥油茶的热情款待,登山者一旦暴露出意图之后,就很有可能遭受整个村庄的横眉冷对。这里广为流传的一个故事就是,曾经的一个登山爱好者要悄悄地从村里攀登卡瓦格博,村民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全村出动,终于在中途将其拦截,驱逐出村。当他们向我讲述时,神情是那么认真,我不得不相信他们对神山信仰的坚贞。在雨崩人的理念里,生活简单而富余,他们庆祝所有的纪念日,包括播种和丰收,而每年5月,村里的草地上都会举行赛马和射箭比赛,以这种娱乐竞技的方式来祭祀神山。

我以生态保护的立场向村里的喇嘛请教神山信仰,得知他们关注的是自然的生命本质,它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其中不仅仅包括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还有岩石、水、山脉、星辰,以及整个宇宙,而神山,正是连结这所有元素的地方。这是我不能理解的哲学,但是我想,我们在制定生物保护政策时,仅仅依靠西方科学知识是不够的,传统文化的力量也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很多科学家为使有限的土地生产更多的粮食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绿色革命以来,人们主要依靠扩大耕地面积、作物品种改良和增加化肥用量等方法增加粮食产量。现在看来,通过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粮食产量已经不大可能,化肥和化学农药的施用在短期内提高粮食产量效果非常明显,但是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它们的负面效果也越来越显现出来――土壤板结、地下水污染、粮食品质下降、粮食农药残留……当都市里人们呼唤真正的绿色食品时,雨崩一直到现在都延续着古老的肥沃土壤的传统――自制农家肥料。

每年农忙结束,安珠就要邀上邻居去山上拾取黄背栎、滇高山栎的枝叶和高山松的针叶,码成一人高吃力地背回家。这一场大规模的制肥盛会以女性开幕,男主人此时还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牧场的牦牛上,他们负责到后的工作。废弃的枝叶切碎后放入牛马厩中,等着高山牧场的牲畜到圈中过冬,任其踩踏,不起眼的厩肥却是来年播种时不可或缺的东西,承载着新年收成的希望。这种工作年复一年,经过一年的生长,再一次制肥之前,栎树已经恢复如初,松毛散落,等待着安珠和她的同伴。已有研究表明,牲畜的粪便如果直接施用到地里,会“烧伤”庄稼,而直接单纯地将其堆砌,又会损失不少养分,森林中栎树和松树的枯枝落叶堆积过多也会增加火灾的风险。庄稼的产出消耗土壤中的肥力,雨崩人的转废为宝的举动,让土壤和森林同时得到了保护,在此同时,他们也产出了真正的绿色食物。

遗憾的是,对栎树的重要意义我们无法感同身受,但是雨崩有一个节日叫“shuzhanisu”,是为了庆祝栎树枝叶收获后要过的节日。专门为采集一种植物设立节日,尽管惊讶,我却开始有些理解雨崩人和自然资源的融和了。我曾经问起过田地灌溉的问题,遭到了村民善意的嘲笑,他们的耕地从来不浇水,完全靠天降甘霖就满足了土地对水分的需求,当外部世界陶醉在轰轰烈烈的自然改造之时,雨崩,却保持了一份最初的敬畏,并且在这份敬畏中,安详地获取大自然的馈赠。

自然界是不会产生废物的,之所以产生了废物,是因为人们把它们放错了地方。当国家正在为农林废弃物苦苦寻求出路的时候,这里却进行着完美的循环。

悄然变化的世外天堂

全球气候变化也对这个很小的地方产生了影响,雨崩人开始不明白,为什么他们的神湖和冰湖比以前

变小了,为什么冰川上的雪崩次数比以前频繁了,为什么他们守护的神山变得越来越喜欢发怒了。这个美丽的地方吸引全世界旅游者的同时也吸引了不少的科学家前来,他们拿着20世纪20年代的老照片和现在同样角度照的照片做比较,给村民们解释这些疑问。村民不一定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他们的生活有怎样的影响,也许当将来的某些时候,发现曾经拥有的雪莲、冬虫夏草再也找不到的时候,他们才能体会到。全球气候变化不仅让各国政府和科学家感到紧张,也让世外天堂的雨崩有所察觉。

雨崩的美丽让它不能安静地处在尘世之外,当一批批游客纷至沓来的时候,雨崩是否还能继续坚守它的信仰?是否还能一如既往地守卫这片生态的阵地?

神瀑客栈的主人阿青布一家是最早感受到浪潮的人,他们家紧邻着雨崩神瀑,推开窗户就能看见不远处的雪山景色,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他们家成为最受“驴友”欢迎的下榻地。阿青布索性把两层的木屋都翻修出来做了客栈,他家的阿纳老爹给徒步前往笑农大本营的游客做向导,收取90元的领路费,在此之前,他是一个藏医,认识很多种草药。村里像阿青布一家这样生活的人有许多,村委会集中各家的马匹统一编号管理,租给游客代步。他们每天守在垭口和村口,按号抽取,公平地轮流……

每年数以万计的游客带来的收入已经影响了这36户人家,在大自然保护协会的帮助下,这里建成了生态旅游村,旅游成了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也在改变村民的观点。不同肤色的人群带来了各种思想和言论,我去的时候,村里讨论最热的是是否要修一条通往外界的路,以前没有钱修路,现在有了钱了,路到底修不修。村里有些人似乎预感到路修好了将会带来什么,这也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作为旅游者,人们到这里来是因为这里没有路,作为一个生态研究人员,我自私地希望他们能守护好这块生态阵地。滇西北本来就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雨崩这个梅里雪山脚下的村庄,也注定了要受到来自各个群体的关注。各种思想会在这里交锋,变化是永恒的,面对变化,雨崩何去何从?

谁来守护传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