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技术实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气自动化技术实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气自动化技术实践

电气自动化技术实践范文1

关键词:高职 实践教学 构建改革 实施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a)-0180-01

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一门对实践动手要求很高的学科,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几乎都需要通过感受、体验技才能达到教学效果,既让学生学习了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学会了必需的实践操作技能,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按照我国当代高职发展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岗位需求为出发点,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职业素养、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深化高职专业改革的一个有力的抓手。

1 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改革

1.1 按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统一构建实践性教学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案。高职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优良素质的第一线技术人才。我院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体现了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协调统一。根据对口企业岗位(群)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基本素质的要求,根据需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知识、能力和素质相结合的创新实践性教学体系,做到“两个加强”:加强过程教学管理,加强创新能力培养;“三个结合”: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相结合,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培养四种能力”:基础实践操作能力、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实际解决问题能力、专业创新能力。

1.2 以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构建实践性教学体系

按照职业成长规律,实践教学项目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应用模块分类,由单一到综合,由简单到复杂进行设置,实践教学计划与大纲要明确各阶段学生和任课教师做什么、做到什么水平、怎样做、怎么考核等。实践教学将由浅入深,由基础到综合将教师的科研内容和科研成果、工程实际问题等引入到实训教学中,把知识学习、技能训练、职业素养培训等融合在一起。实践性教学体系着力贯彻“能力本位”思想,把学生专业技能的获得渗透于专业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强调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强化实验、实训的指导管理工作。对每门课程的实验、实训的项目、原则、内容、方法、步骤及目的都有明确的规定,并指导学生按照实验、实训项目要求,进行规范化操作,完成规定的各种实验、实训的作业、报告、总结,使本专业的学生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毕业设计作为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关键是要实现课题的真实性、知识的综合性和设计的创新性。在毕业设计课题的选择上,要求每位毕业生的毕业设计,或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或结合企业的技术项目,或组织学生到外地公司和工厂开展毕业设计等工作尝试,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2 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实施改革

2.1 加强实践教学资源建设

通过综合了解有影响力的兄弟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训教学现状,对照我院实训资源建设现状,组织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核心成员,编写了相关的实训大纲、实训指导书,课程设计大纲、课程设计指导书、核心实训课程考核标准等教学资源,通过加强校内实训教学基地建设,强化学生基础专业实践能力,通过拓展校外实训教学基地,提升学生专业综合实践能力。

2.2 努力构建真实的实践教学环境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真实教学环境设计思路是将一个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工厂”浓缩在校内实训基地。集控制、调度、管理、经营和决策等功能综合在一起,实现整个项目的生产和管理层层优化和全局优化。学生分工合作,互换角色,依次整个生产过程的任务。依次以由简单到复杂的控制系统为认知和研究项目,选出典型工作任务,开展见习、课程实验、项目任务型训练、毕业设计、项目开发和研究等教学和科研活动。使学生能够学到许多工厂的知识和技能,实现毕业生就业的无缝对接。通过讲座、参观、体验等教学形式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学习现代企业工作流程、了解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真实的实践教学环境能把复杂的践活动简单化;能验证自己的想法、做法是否符合实际;能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精力格外投入,从而达到促进学习、掌握知识的目的;能做到“学生做中学,教员做中教”,“教、学、做、评”一气呵成;学习者在真实的实训环境中获得了生产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完成过程需要团队成员之间交流,通过集体反思、总结,提升为认识的成果,最后将理论和认识的成果应用到实践中去,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

2.3 重新定位实训教师的角色

教员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具备双重身份,既是理论教员又是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良好的技术骨干。要将专业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工程实践经验与现有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必须走积极自学与专项培训相结合的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幕后导演,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的任务是构建学习环境、提供学习信息、安排整个学习过程、设置体验式环节等,为学习者创造仿真的学习环境与条件。教师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内在激情,以形成团队意识与内心体验,以完成学生由“学会”向“会学”的主动转变,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角。

3 结语

深化高职教育专业建设改革,就必须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创新,不断充实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和外延,为努力培养出更多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和为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曹胜利.创新创业教育呼唤模拟教学与体验式课程[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8):1-3.

[2] 张亚婷.基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改革[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3).

电气自动化技术实践范文2

关键词: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就针对于近几年的实际情况来看,随着高新技术的引进与开发,我国工业自动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各行各业全面提升了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这对在一线工作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毕业生要有很强的实践能力。为此,改革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教学体系,根据市场人才需求动态完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势在必行。

一、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分析

(一)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

就针对于传统的教学理念来说,教师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与考核,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评判学生学习成果的标准,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电气自动化专业是一门技能专业,应着重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高职院校教师往往缺少对实践教学理念的认识。

(二)缺乏完善的教学设备

要想确保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就需要依托于完善的实践教学设备,部分高职院校往往出于建校成本的考虑,在购买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设备时,往往选购价格低廉、技术落后的设备,购买数量较少,种类比较单一,而电气自动化专业所涉及到的设备种类较多,因此,满足不了实践教学的要求[1]。

(三)缺乏优质的教师队伍

从本质上来说,高职院校的教师资源是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教师进入高职院校的门槛不高,许多资历尚浅、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也融入在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2]。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师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且应有相关的电气自动化实践经历,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实践,避免对知识的误导。

(四)缺乏创新的实习模式

陈旧实习是高等院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检验。然而,高职院校的实习模式过于陈旧,只对学生的实习报告做过多的要求,往往导致学生在规定的实习期间不进行专业的实践,编造虚假的实习报告,应付老师,没有对实习期进行合理利用。

二、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

(一)深入实践教学理念

完善的教学体系是教学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校长作为整个高职院校的带头人,在办学理念上,应从传统的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转变为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人才的长远发展为办学理念;教师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各课程教师要密切配合,深入实践教学理念,建立科学的知识体系,制定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使各科之间的知识紧密衔接,加强实践操作,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以便采用更合理建立实践模式。

(二)优化实践教学设备

实践教学设备是电气自动化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节约成本,高职院校可在基本设施完善的基础上,减少其它方面不必要的投资,将节约的资金用来完善实践教学设备,尽量购买技术先进、学生易操作的电气设备,在种类上要满足教学要求。在实践教学设备完善的基础上,对教学设备进行有效利用,将课堂大部分时间转移到实践操作上。实验实训室是多课程知识系统化的纽带,理论与工程实践联系的桥梁。实践教学条件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建设:一个是校内实验实训室,一个是校外稳定的实习基地。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现拥有的校内实训环境有:电工实验室、电子实验室、维修电工实训室、PLC可编程控制实验室、计算机应用实验室、自动控制实验室、工厂供电实训室、电力电子及电机拖动实验室等校内实验及实训室,校内实验实训条件颇具规模,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和实训环境。今年学院又新增加了过程控制与集散控制设备,将原有的传感器实验、过程控制实验和PLC实验相结合,模仿工厂的生产线,将传感器、运动控制、过程控制、PLC等相关课程知识系统化,使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有更直观的认识。实训对象形象逼真,接近工业现场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除深入实践教学理念外,高校要从根本上优化教师资源。受主观因素的影响,部分教师实践经验不足,资历尚浅,不利于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学校要对教师资源进行优化,如,将理论知识功底较强的教师安排在理论教学课堂上,在进行实践教学时,由于对设备的操作原理及水平要求较高,要尽量安排有实践经历、资质较高的教师进行授课。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教师具有很强的技术实践能力。为此,学院着力开展教师五项能力建设,搭建教师自我提升平台,提升教师执教能力[2]。通过对教师资源的合理优化安排,使教师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学生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四)创新改革实习模式

为加强学生对实习的认识,提高实习的有效性,应改变陈旧的实习模式。在实习之前,教师将实习的具体内容落实给学生,如,要求学生在实习期间对工业自动化生产中所应用的变频器工作原理以及在工业自动化生产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并画出机械构造图,实习结束后要将图纸展示给教师并口述其工作原理,通过此种实习模式,使实习的目的更加明确,不会造成学生的盲目实习,避免了蒙混过关的现象。

(五)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贯彻“以实践教学为主导”的职业教育理念,把职业岗位技能素养贯穿于整个实践教学中。充分发挥“企业和学院”两个办学主体作用,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生产性的教学实习、顶岗实习等教学形式,实现第一年专业基本能力训练,第二年专项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第三年职业综合能力训练,把职业岗位技能素养贯穿于整个实践教学中,使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和毕业证,达到“双证就业”。专业基本能力训练实践教学体系。主要依托学校公共实验室和校内实践基地加强自动化技术基本技能训练,如:电工技能训练、电子技能训练、电机及控制技术技能训练、电气工程制图训练、计算机操作技能训练、电子产品设计与装配实训、EDA技术技能训练、认识实习。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自动控制技术的迅猛发展与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培养掌握自动化技术、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成为高等职业院校一项重要的任务。针对这一情况,根据自动化专业学科特点,急需加强专业实践教学,建立健全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营造与企业工作现场接近的实训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为社会提供高素质、高水平的技术性人才。

参考文献:

电气自动化技术实践范文3

【关键词】 工作过程系统化 课程体系 教学资源库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自2004年设立以来,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办学指导思想,跟踪市场需求变化,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企业行业发展的需要,在培养电气自动化技术高技能人才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总结出一套具有可操作性和应用推广价值的经验和做法。

1.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1.1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构建课程体系的基本原则:打破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全面重构职业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模式,建立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由专业教师、企业技术骨干、课程专家组成建设团队,围绕电气控制设备及系统的运行岗位和维护维修岗位进行工作过程分析,确定对应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综合能力领域,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递进重构行动领域转换为课程,根据完整思维及职业特征分解学习领域为学习单元,融合学校和企业教学资源,设计具体的学习情境;通过教学团队的合作与分工,融“教、学、做”为一体,工学结合,形成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学院内部监控、教育行政部门评价、社会评价等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断修正、完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1.2课程建设

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组建课程建设团队,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与设计,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制订核心课程建设计划,引入岗位操作规范、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到相关课程教学中,开发课程标准,建设了与全新课程体系相适应的工学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

1.3教学资源库建设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了多门课程的多媒体课件,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突出职业技能水平考核,与企业技术专家共同开发、编写充分体现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要求的特色教材和技能测试题库。

1.4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把讲授的重点由单纯讲解知识本身转向同时讲授知识的方法和思维方法,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采用项目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研究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情景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积极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紧抓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2. 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按照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双方共赢的原则,建设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生产、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完善校外实习基地管理机制,使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得到锻炼。

2.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按照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理念及运作方式,引进企业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构建校企合作项目年度效益评价机制,增强自我造血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校企优势互补)、运行机制市场化(利益共享机制)、基地功能多样化。学生在完成真实工作任务的过程中,逐步树立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目前建成校内实训基地达到20余个,通过校内生产性实训,学生进行专业技能集训,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完成生产与实训任务,掌握综合操作技能,从而具备校外顶岗实习能力。

2.2借助校外实训基地,强化生产性实训

近年来,电子电气工程系在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不仅通过“订单式”培养建立了稳定的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同时也与企业合作,在校内建设了高压控制实验室、电子产品制作等生产性实训室。这些实训基地的建设,能够实现“实训与生产相结合”、“教学与技术开发相结合”、“员工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功能,通过现场教学与现场实训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中实现教学和实训、生产的互动,有效地落实了学生基本技能的实验和实训。目前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校外实习基地达到22个,保证学生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

3.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

通过引进、培养、聘请高水平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来自企业一线的技术专家、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通过国内外进修学习、企业工作锻炼、承担项目开发工作、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等多种方式,使专职教师获得高级维修电工以上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水平证书,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能;按照“不为我有、但为我用”的工作思路,充分考虑兼职教师的工作特点,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和聘用制度,提高兼职教师管理水平,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团队2007年被评选为山东省教学团队。

4. 建立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

以工作过程导向为切入点,积极探索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建立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校企共管机制,实现实习岗位对口、实习过程可控、实习管理规范。做到:一个目标、四个落实、六个到位。一个目标:学生顶岗实习半年以上达到100%。四个落实:顶岗实习单位落实、企业指导教师落实、考核标准落实、实习经费落实。六个到位:顶岗实习全过程管理到位、学生顶岗实习到位、教师指导到位、顶岗实习课堂建设到位、考评跟踪到位,经费支撑到位。逐步建立起校企联动、分工协作、共同考核、证书管理的实习基地运行机制。

通过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的改革和实施,师资队伍、实验实训条件等有了很大改善,培养出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建设成1个国家级实训基地、1门国家级2门省级精品课程、1个省级教学团队。同时毕业生也以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技能过硬而受到社会广泛欢迎,部分学生很快成为企业业务骨干,深得企业的好评。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2]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7]12号).

[3] 姜大源.论行动体系及其特征--关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教育发展研究》,上海,2002年第12期.

[4] 吕鑫祥.新形势下对技术型人才的重新审视[J].高等技术教育研究,2002,(3).

[5] 丁继安.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性学习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 石伟平,徐国庆.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J].职业技术教育,2002,(1).

[7] 王成方.对高职教育中技能培养问题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1,(34).

[8] 丁继安,吴建设.高职学生应用能力特征浅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8).

电气自动化技术实践范文4

>> 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体育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自动化系统设计 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应用能力体系构建与实践 电气自动化技术国家骨干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实践 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单片机与传感器课程联合教学的实践研究 高职自动化类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探究 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认知实习实践与成效 浅议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考核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英语校本教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电气自动化专业双证融通教材的开发与课程实践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多层化”的实践教学体系研讨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与管理实践总结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研究与改革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教育部关于“十二五”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2012-11-06).

.

[3]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EB/OL].(2012-11-13).

.

[4]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维修电工(2009年修订)[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5].高职高专教材评价指标体系[EB/OL].(2010-06-07).

http:///link?url=BDIfFA8PsLs5YaIGNgIOor

fuFdmtewO5MHoaA7kFw9R9L6uAvaTQA0SG9y-d6-9o7r

CXciscG-G7inCD5gD7axjFkLCx7YtzuRdpWboAFrC.

电气自动化技术实践范文5

关键词:智能化技术 电气工程自动化 实践研究

人们日常生活过程中离不开对电力资源的应用,电力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智能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直接提高了我国电网行业的国际竞争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被应用于工业生产、电力开发等领域,不仅给人们带来了便利,而且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随着人们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传统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智能技术被应用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不仅提高了自动化控制效率,而且降低了资源损耗,为我国电气工程的又好又快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人工智能

社会的变革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就是用人工的方法模仿人的智能,并对其加以扩展,将其应用到机器生产中去,实现机器生产的智能化。对人工智能进行研究和发展,使其被应用于工业生产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不仅能够做人工力所不能及的事,同时也节省了劳动力,实现了工业及科技生产中的智能化。人工智能不仅能够帮人们解决体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同时也能够实现脑力劳动的智能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他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前景和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越来越多被应用于工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实现了科技的进步。特别是智能化技术被应用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实现了我国电网技术的快速发展[1]。

二、智能化技术发展概况

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智能化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控制学、语言文学等各个领域。智能化技术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用计算机知识来完成人工无法完成的任务。专业人员把智能化技术应用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需要掌握专业的计算机应用知识。

智能化技术能够代替传统技术被应用于科技发展的各个领域,是因为它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够降低人力、物力的消耗,最大程度上实现了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十一世纪,无论是社会经济还是科学技术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智能化技术被应用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

三、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实践应用特点

因为国家对科技的重视,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电网建设中,电气自动化技术代替传统技术,实现了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操作。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1.无人控制

传统的控制器,各方面发展都不健全,需要人为进行控制其在电气工程中进行工作。并且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检查故障和解决故障,不仅浪费时间,还影响了正常的工作效率。智能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实现了其在无人控制的情况下进行正常的工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节省了人力资源。智能化控制器从下降时间、鲁棒性变化等方面进行调节系统的控制,有效保证了无人监督下电气工程自动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2.省略模型设计,降低成本

传统的控制器在工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故障和不确定因素,因为各方面设计的不完善,很难有效掌握所有控制设备的动态,常常在控制过程中出现失误,拖延了工作时间,同时也严重降低了工作效率,给相关工作人员的操作带来了很大程度的困难。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让控制器更加智能化,不需要设计模型,降低了设计成本,同时也使传统模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复存在[2]。

3.对不同数据控制器处理的一致性

智能化控制器能够对数据进行很快的评估。不同控制对象的情况不同,智能化控制也很难达到数据控制上的一致性。因此,智能化控制器在数据控制方面还有待改进。

四、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把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到企业的生产和管理中去,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电气工程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使用智能化技术对其进行控制和操作,最大程度上节约了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智能化技术被应用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主要是诊断电气自动化工程的故障;优化电气工程自动化的设计;实现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控制。

1.智能化技术在诊断电气工程故障中的应用

传统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很难发现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故障,给设备的维修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智能化技术应用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可以准确发现设备故障,使其得到及时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将智能化技术应用道诊断电气故障中来,可以有效的发现并解决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出现的问题,并经过科学的审核和计算,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节省了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可持续发展。

2.智能化技术在优化电气工程自动化设计中的应用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设计人员要提高对自身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优化设计是一个特别复杂的过程。它不仅需要设计人员对电气工程的各方面知识有所了解,同时也应该有丰富的设计经验,以保证电气工程自动化设计的质量。传统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设备设计一般都是采用人工设计方式,不仅设计难度大,而且设计效率低。随着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不仅实现了电子设备的计算机数字化设计,同时也提高了设计的效率和质量。使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在世界电气工程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3]。

3.智能化技术实现了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控制

智能化技术被应用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实现了电气工程运行过程中的智能化控制,达到了智能化办公的目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资源。

五、结语

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水平,而且减少了人力和物力投入,提高了电气工程自动化效率。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在各个生产领域的应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背景下的电力需求。智能化技术被应用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不仅缓解了电力市场的竞争压力,而且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是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我国电网业国际竞争水平的必然。本文对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探讨,为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雪,高健,等.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具体应用探析[J].科技展望,2015,(05):94.

电气自动化技术实践范文6

关键词: 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F4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工程概况

对建筑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技术检测进行实践操作,选择一项高层建筑作为标准,所以在进行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之前,必须准备一级负荷电压,这样才能确保供电网对二路进行供电,从而确保供电能力充足,民众用电安全。建筑电气工程中还需要对建筑物进行接地系统,其中接地由PE 专设,对厨房、地下室等潮湿的地方进行预防漏电保护措施,以免发生建筑火灾发生。

2. 防雷与接地系统

2.1 施工的步骤

首先,对建筑物进行接地网连接,接好接地网以后,进行接地电阻测试;其次,应当接地干支线敷设、防雷引下线敷设,接下来设备接地、避雷针自动化,最后进行建筑电气工程的验收。

2.2 自动化技术的方法及要求

首先,对试用工程需要采用联合接地方式进行接地,而对本工程进行防雷自动化技术必须接地引下线。其中防雷的引下线施工是整个建筑电气工程的重要施工部分,防雷引下线应当利用混凝土柱内的主钢筋,而且主钢筋一端必须与地接通,这样才能达到防雷效果。其中防雷引下线的主钢筋中,主钢筋必须做好标记,以防下次接地混乱;其次,在接地过程中,应该明确各种接地支线的标记。例如在建筑电气工程中所有电器的外壳都不是金属成分的,在接地过程中对支线的颜色也有分明,对PE 线路一般划分为黄绿两种颜色进行集中接地,这样才能对接地系统具有识别作用;再次,在接地过程中,对接地支线与接地分线要适当选择利用,不能随便使用接地线,因为在供电系统中有相线与PE 线,其中它们的截面都相同,但是接地支线与分线具有不同的截面,所以,会影响接地的效果,或者带来建筑供电安全问题的出现;最后,建筑电气工程完成实施以后,需要对接地线路进行检验,在接头处进行防腐措施,以免发生火灾事故等安全隐患。

3. 变配电系统

3.1 施工的步骤

首先,要对建筑工程的电气施工顺利完成必须准备物资与技术,然后开始测量定位,以及对设备开箱检查;其次,对设备基础型钢制安,自动化基础设备以后,设备就位,再测量母线槽水平、垂直方向的尺寸,测量好对母线槽进行自动化;再次,对电缆桥架制安,然后对电缆桥架进行电线敷设与线缆连接,连接完毕以后,最后对整个建筑变配电系统进行调整试验。

3.2 低电压配电系统及低压设备

3.2.1、低电压配电方式

低电压配电系统是由配电装置和配电线路组成。低电压配电方式是指低电压干线的配电方式。而低电压配电方式主要包括放射性低电压配电方式、树立式低电压配电方式和链式低电压配电方式。

3.2.2 常见的低电压配电设备的特点及功能

目前,我国常见的低电压配电设备主要是由1000V 以下低电压的建筑电气设备,而在建筑电气工程中主要还有刀开关、熔断器、自动空气开关、接触器、低压配电柜等。这些低电压配电设备在建筑电气工程中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可以预防在建筑电气工程中发生火灾。因为在建筑电气工程中,具有较多的配电设备,而配电设备都具有较大的功率,最终将会影响建筑电气工程的电流、电压事故发生。当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电压的较大,会直接影响电气工程的正常运行;当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电压的较小,也会影响电气工程的正常运行。

3.3 高电压配电系统及低压设备

3.3.1 高电压配电方式

高电压的配电系统主要是具有1000V 之上的电压所组成的配电设备系统。高电压配电方式是指高电压干线的配电方式。而高电压配电方式主要包括放射性高电压配电方式、树立式高电压配电方式和链式高电压配电方式。

3.3.2 常见的低电压配电设备的特点及功能

目前,我国在建筑电气工程中所使用的高压配电设备主要有高压熔断器、高压隔离开关、高压负荷开关、高压断路器、高压开关柜、高压避雷器和互感器等。而在建筑电气工程中,随着配电设备的电压增高,会增加电气事故发生率。

4. 楼宇自动化系统

楼宇自动化技术主要是采用计算机集散控制。而计算机的集散控制是指计算机系统对信息的分散或者集中管理。楼宇自动化系统主要对画面、曲线、文本、数据库、脚本等进行管理控制。

4.1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主要系统结构

楼宇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有空调与通风监控系统、给排水监控系统、照明监控系统、电力供应监控系统、电梯运行监控系统、综合保安系统、消防监控系统和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等系统构成。

4.2 设计楼宇自动化系统的主要意义

主要将楼宇自动化系统内部各种机电设备的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处理、判断,从而利用最科学的方法。对楼宇自动化系统各个子系统进行分散或者集中的管理与控制。才能确保在楼宇自动化系统中处理和分析那些混乱的数据、信息,从而保证楼宇自动化系统的高效、科学、安全,还为构造楼宇自动化系统节省了较多的人力、财力,有效提高了我国建筑中的电气工程早日成为现代化、科学化、信息化的建筑工程,为我国建筑中的电气工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5. 电缆敷设

5.1 电缆敷设的步骤

对电缆敷设,首先对电缆的检查;其次,对电缆分割分配,再次对电缆敷设,最后对电缆进行固定。

6.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

在建筑电气工程中,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是中央监控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主要是利用自动化系统对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各种电力设备、空调设备、热冷源设备、防火、防盗设备等进行集中管理与控制,从而确保建筑电气工程的环境达到舒适、安全的最佳效果。在完善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条件下,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对建筑电气工程的节能环保,最终在建筑电气工程中发挥了最大、最好的效果。

7 电气绝缘

电气的绝缘,可以有效地保持配电线路与电气设备的绝缘良好,电气绝缘也有助于保障建筑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与电气设备正常运行。而电气绝缘的良好检测主要依靠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耐压强度、泄漏电流和介质损耗等参数来确定。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电气安全的隐患存在与电气绝缘具有重大的关系。因为有了电气绝缘对电气设备的检验项目,才能减少电气工程中的安全事故几率。

8安全距离

建筑电气工程中的电气安全距离,主要是指人体或者物体在接近带电体时尽量避免发生危险的安全可靠距离。例如,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施和设备之间、带电体与人体之间,都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因而,在配电线路与变配电装置工作上,更应该注意线路的安全距离,变配电安装的安全距离和检修安全的距离等。

8.1安全载流量

建筑电气工程中,电气导体的安全载流量主要是指能够在导体内持续通过的电流量。持续通过导体的电流假如超过了安全载流量,最终导致导体发热超过标准值,从而致使绝缘损坏,还有可能引发漏电或者火灾。所以,我国在建筑电气工程中导体的安全载流量可以确定导体截面和选择设备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