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能源转型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能源转型现状范文1
关键词:农村;可再生能源;立法问题
一、 可再生能源的含义和内涵
能源总体可以分为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在自然界可以循环再生的,且是自然界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非矿石能源,它们对环境无害且分布广泛。在我国农村,常见的可再生能源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各种植物和农作物秸秆、人畜排泄物、有机废弃物等生物质能资源。回顾历史上能源转型的变革我们可看到,能源转型的大方向是不会变的,不断实现从传统能源到新能源,再到可再生能源的转变,人类社会才可能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二、 我国农村能源转型的可行性
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建设,可以分两步走,先从农村开始,然后推向全国。首先,相比起城市能源集中供应体系带来的沉重转型代价,农村进行能源转型成本较小。其次,我国农村基于其特殊的地理条件,与城市相比,拥有着城市所不具备的转化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我国农村地区生物质能比较丰富,据测算,理论上我国生物质能资源应为50亿吨左右,据统计,我国目前可作为能源的各类生物质能利用量约为2000万吨标准煤。[1]例如,我国沼气能源十分丰富。沼气是一种混合气体,其主要成分是可燃性的甲烷,它是由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发酵秸秆、禽畜粪便等有机物产生的。我国的沼气能源建设开始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据统计,我国目前农村沼气年产量能达到140亿立方米,每年农民因此获得收益400多亿元。
(二)、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的现有基础。首先,我国已经颁布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已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农村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其次,国家农业部出台的《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规划》中确定了以解决农村生活能源为重点,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加快发展农作物秸秆固化成型和气化燃料[2];再次,国家已经实施了一系列能源建设的项目:例如在农村地区施行太阳能利用技术,在水力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农村地区开发小型水电站等项目。
三、我国农村能源转型的法律现状及完善措施
(一)、我国能源立法方面的现状。我国目前已经出台的有关能源的法律法规有:《电力法》、《煤炭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四部单行法律,但是并未制定有关农村可再生能源的法律条文。
(二)、农村能源转型所需的法律制度保障主要指的是我国现有的有关能源方面的立法,我国大框架下的能源法律体系已经基本构建,但是专门针对农村能源建设的法律几乎没有。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把能源普遍服务理念纳入原有法律框架。要建立完善的能源法律法规体系,确立农村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系统中的重要地位。[3]首先,我国可在《可再生能源法》的基础上,明确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在电力供应中所占的比重,将可再生能源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其次,在新的法律法规中尽可能地吸收和反应与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密切相关的技术、经济领域的最新成果。[4]
2、创立农村可再生能源的促进性法律制度。在立法模式的选择上,确立“促进性立法”作为农村能源转型立法的主要模式。促进性立法指的是国家基于产业政策或者社会公共政策的需要,对某一个领域采用鼓励、扶持和规制的方法进行立法,其目的在于促进该产业的发展,促进性立法主要出现在经济法、环境法等社会法领域,它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法律形式。农村新能源建设可以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开发利用农村新能源能够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对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增加农村就业,构建和谐新农村具有深远的意义。
3、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的能源立法经验。首先,有关可再生能源的法律类型要细化英国的能源立法走在世界前列,其能源方面法律主要有:《低碳转型计划》、《2009年可再生能源战略》、《2010能源法》。日本作为北亚地区第一大经济体,其能源立法也是历来受到政府的重视,日本能源方面的立法的主要特点是有针对性,注重科技创新和国家财税支持,主要法律有《促进新能源利用特别促进法》、《日本电力实业者新能源利用特别措施法》。其次,在有关可再生能源的法律中要有制定具体而明确的措施,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及其衍生问题进行必要的立法与制度储备。
4、明确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的执法主体。法律可以按政府组成部门明确划分来规定:“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建设的管理工作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笔者还建议:可以在同级能源行政主管部门指导下,由县级以上农村能源管理部门负责农村能源工作,以免除造成不必要的职能交叉的状况出现。
结语
我国的确在不同的五年规划中规定了相关的发展农村新能源的政策与规划,但是若要大力推进和开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建设工作,上述支持措施的力度还不够,因为这些措施仍旧以城市为中心,没有针对农村实际情况进行专门立法。因此,要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并借鉴国外经验,推进我国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的转型建设,同时,这也对推进生物能源的开发建设,带动农村经济类型的转变,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为农民创收,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以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意义非凡。(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参考文献:
[1]张培栋,杨艳丽,李光全:中国农作物秸秆能源化潜力估算 《可再生能源》,2007, 25(6)
[2]小麦秸秆的妙用 《农业科技与信息》第32页,2014年4期
能源转型现状范文2
[关键词]山西省;资源型经济;产业转型;经济转型
中图分类号:F0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0-0098-01
一、山西省经济发展现状
煤炭,是现阶段国际上最主要的能源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能源。煤炭,是现阶段国际上最主要的能源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能源。山西省素有“煤海”之称,煤炭资源几乎遍布全省各地。山西省的煤炭产业长期以来位居全国第一,在全国能源供给格局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形成了以能源原材料(煤炭)为主导的经济发展结构。前些年,由于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对能源原材料需求猛增以及国际能源原材料的价格不断上升,使得质量上乘、价格相对合理的山西煤炭日益受到青睐,从而让山西省的能源基地地位显得更加重要。因此,大量资金投入到能源、重化工建设中,而第三产业、新兴产业、轻工业产业投入不足发展
缓慢,经济发展呈现出过度依赖煤炭的发展现象。因而,可以用“黑色”、“一煤独大”等字样来形容山西省的经济发展状况。
山西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于以煤炭为主导的资源型产业, 近年来,煤炭价格持续下跌,煤炭市场普遍低迷,煤炭行业的不景气使得山西省在经济发展遇到瓶颈,财政收入减少,经济发展速度减慢,山西省也因对煤炭的长期依赖和过度依赖一直处于经济发展中的被动位置,为了突破对煤炭的依赖,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已刻不容缓。、
二、促进山西省经济转型发展的相关建议
1、突破思想束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沿海发达地区向内陆的产业转移发展己日趋成热,我国的中西部地区都有一定的承接经验,山西省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应抓住国家给予的有利政策机遇,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一级。一方面,通过积极改善创业环境,破除思想障碍,建设良好的人文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创造良好氛围。另一方而,建立良好的承接产业转移平台。通过加强和扩大与长三角、珠三角的交流,加快构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良好机制,制定出整体规划,建立全面的政策支持体系。第三,在承接产业转移时要有选择性、有重点的实施。通过对比选出条件好的开发区作为产业转移示范园区,通过主动承接具有发展优势的产业转移企业,以外力来增强山西省经济结构升级能力。进一步深化,让我省承接产业转移不只停留在承接简单工业制造方而,而是延伸深化到研发和设计环节,积极承接具有提高产品附加价值的技术知一识密集型的产业转移。
2、壮大接续替代产业,继续推进产业转型发展
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是资源型经济发展地区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山西省应进一步培育壮大成长性良好、竞争力较强的接续替代产业。第一,山西省可以继续壮大发展装备制造业,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原有产业发展的基础,进一步优化整合资源配置。第二,继续加快山西省旅游业的发展。政府应加大、加强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提升旅游业的文化底蕴,提高配套建筑设施建设。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提高旅游业的集约化水平,树立品牌效应,形成具有全国乃至世界影响力的旅游品牌。第三,促进农业产业化,建设特色农业龙头企业,鼓励金融业对农业的重点项目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资金支持。第四,优化现代物流发展,建立起山西省煤炭交易平台,继续大力加强第三、四方物流建设,对山西省物流产业的发展层次、水平和规模进行提升。
3、优化经济发展布局,完善产业园区建设
第一,继续完善产业园区建设。通过充分考虑环境承载能力、资源禀赋等条件的前提下,加快各地区产业园区建设,通过互利合作等手段,不断加强产业集聚。第二,继续加强产业集群建设。在新、特、精、群等条件下,依托区域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前提下,发展壮大资源低消耗、低污染、有市场、有潜力、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第三,提升相关项目在区域内的集聚度。对相关项目施行组团发展,实现区域内集聚。通过集聚促进产业链延伸、加快产业集聚、改变原有经济增长模式。
4、鼓励各方资本投入制造业和加工服务业
山西省拥有充裕的民间资本,尤其是煤炭行业集聚了大量的闲置资金,为山西省转型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在资源型厂‘业经济效益下滑和煤炭企业需要另寻出路的背景下,以推动转型发展为目的,鼓励民营企业进行再创业,引导民营企业把资金投向非资源型产业,如:旅游业、现代物流业、装备制造业等产业。继续完善创业政策和信息提供,提供民间资本投资的相关政策咨询、有关投资信息、市场行情变化、优势项目推荐以及劳务供需等信息。完善政策支持,对资源枯竭衰退产业实施转型发展的接续产业,应给予税收的减免、信贷采取低息或贴息等。对资源型企业接续产业设立专项基金,井建立起相应的转型发展补偿机制。
5、完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机制
全面进行产业转型发展是经济转型发展的重点。要实现经济转型发展必须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建立健全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机制,建立起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新型产业体系。
从供需结构、技术升级、分工与专业化、交易费工月等多方而肴手,打破原有对资源型产业过度依赖的局面,递进产业要素与层次,促进演进产业关联和组织,让原本的产业结构缺陷得到弥补,继续推进产业重组,促进产业升级,捉升产业支撑能力,继续提高要素生产率和综合使用效率,产业结构追求多元化、合理化和高级化的发展,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
6、完善环境保护机制
进行转型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建立资源集约型和建设起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在加快推动山西省经济转型发展的同时,绝不忽略对环境的保护和对生态的治理与修复,完善市场机制中有关环境保护这一块,通过建立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实现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一体化发展,恢复山西省的秀丽风景。
7、完善资源节约机制
山西省要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必须坚持走循环经济道路,以加快循环经济发展为重点,通过节能减排的激励约束机制来促进完善资源节约的市场机制、深化价格改革,建立行之有效的资源节约的体制机制。
参考文献
[1] 王青云.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13.
能源转型现状范文3
关键词:低碳经济 产业结构 能源消耗
英国政府于2003年发表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不仅将“低碳经济”一词正式引入政府文书之中,同时也使得学术界以及普通民众开始思考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能源利用方式甚至是生活习惯等等一系列问题。经过十年的发展,“低碳经济”已不再是跃然纸上的词汇,而是一种切实可行且正在不断探索与执行的制度与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推进之快让人惊叹,但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增长不可避免的与低碳经济产生了矛盾。时至今日,这种矛盾已经逐渐凸显,不仅需要我们的反思与探索,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在我国的产业结构上做文章。
一、关于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转型的研究现状
随着发展低碳经济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呼吁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在深入研究这一课题并提出各自不同的看法与见解。环境波特假说认为高耗能,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本身表明经济系统运行效率的缺乏,但是可以通过制定严格的环境法规来促进技术创新以及节能减排新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从而在根本上改善生产效率低下的现状,进而使得企业在市场中获得更大的竞争力,最终可以覆盖由于环境规制带来的成本并为企业带来正向的收益;Schmalesee(1998)与Galeotti(1999)两位学者的研究则表明碳排放与人均收入的关系是满足环境库滋涅茨曲线理论的,并认为在经济落后时期经济发展的确会带来环境的破坏等负面影响,但当人均收入达到一定程度时,技术进步以及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会不断改善被破坏的环境,从而不断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与产业结构的优化;来自中国科学院的王中英与王礼茂两位学者在研究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与碳排量的关系之后认为:第二产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所占比重相对较大,而这种产业结构也从根本上导致了碳排量的增加;国内学者孙秀梅则认为,低碳经济本质上是在低碳约束下的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过程,最终使经济运行走向“低碳化”。
通过以上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综述不难看出,在关于如何发展低碳经济这一问题上存在着很多不同的理论与见解,但笔者认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依然是实现我国经济实现从“高碳”迈向“低碳”的最有效途径,并且能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最终实现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
二、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转型的内涵
低碳经济,便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核心的经济模式,也是人类社会继三次工业革命之后的又一重大进步。低碳经济本质上关注的是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能源结构清洁化,其核心是能源生产与利用技术的创新、制度的创新和人们生活方式与观念的根本性转变1。从“低碳经济”的内涵可以发现,低碳经济从根本上便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也即“高碳经济”的调整与颠覆,这也必然导致产业发展的根本性变革。
低碳经济的实现依赖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而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可以进一步细化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方面。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各产业之间通过相互协调,产生较强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与优秀的适应性,从而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最终实现最佳效益的产业结构,具体表现为产业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经济技术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在长期趋向协调平衡;产业结构高级化,也称为产业结构升级,是指产业结构系统从较低级形态向较高级形态的转化过程。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一般遵循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由低级到高级演进①。从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可以看出,产业结构的调整本身也是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过程,从低级的产业不断过度到高级的产业,同时技术水平也在这种过度中不断得到提升。从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上不难看出,二者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也即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本身也是对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内在要求,只有通过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进而才能在本质上实现经济的“低碳化”,最终实现低碳经济的良性发展。
三、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产业结构目前所面临的困境
回顾过去几十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我国经济成长之快不仅超出国人自己的想象,也让世界其他国家刮目相看。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的十年,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但更应该看到的是,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所消耗的能源却在飞速的上升,与此对应的是我国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碳排量也在极速增长。借助统计数据可以进一步的分析:
也即化石能源的消耗数据。可以发现的是,伴随着GDP的不断攀升,能源消耗水平也是一路上升,而在能源消耗的具体类别里可以明显的看到煤炭的消耗量是所有化石能源里占比最大的一部分,而石油与天然气的消耗量则相对少很多。这也充分说明,我国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消耗能源的国家,但对石油及天然气的依赖程度也在不断增加。
从以上的三个图表不仅能直观的反映出我国在2001-2011年经济发展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具体状况,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变化情况以及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化石能源消耗状况。以低碳经济的视角来观察,可以发现我国的产业结构存在以下的困境:
1. 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而第二产业同时也是能源消耗的重点领域,这也从产业结构上决定了我国在工业发展过程中的碳排量必然增长也积极迅速;
2. 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但第三产业本身也是相对“低碳”的产业,同时也能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特别是低排放高附加值的新兴技术行业应该是我国产业转型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的方面;
3. 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过强,单位GDP耗能水平较高。以2010年的数据为例,我国的经济总量约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0%,但消耗了世界近20%的能源、53%的水泥、47%的铁矿石、45%的钢和45%的铅。单位GDP能耗则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①。换言之,这也说明我国的产业生产中能源利用效率较低。
4. 能源消耗中煤炭占比较大,这种现状很大程度来源于我国独特的资源要素禀赋,因为在我国探明的能源储量中,煤炭占94%,石油占5.4%,天然气则仅有0.6%,这种“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结构也使得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得不较多的依赖于对煤炭的消耗,并且目前这种能源消耗的格局也将长期存在②。
5. 在现有的能源消耗结构下,不仅煤炭的占比较大,而且同时必须注意的是,燃烧煤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石油及天然气要高很多。每燃烧一吨煤炭会产生4.12吨的二氧化碳气体,比同样单位的石油与天然气多30%和70%③。碳排量的增长幅度也因此进一步加快。
从以上几点可以发现,以低碳经济的视角来看,我国的产业结构及能源消费结构存在着诸多不合理,第二产业占比过大,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消耗格局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不仅总量庞大,上升速度也极快。因此,进一步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可以更深入的了解我国在低碳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困难与不足。
四、关于我国产业转型的具体建议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能源消耗第二多国家,同时也是全球碳排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努力对全球温室效应治理的意义重大。从这一点上来看,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几乎也是现实唯一的选择,因为只有通过经济“低碳化”才能有效控制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碳排量,同时也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性的影响。而低碳经济的发展就不可避免的需要对我国现行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与调整,使之与节能减排这一要求相适应,同时也能在不断的优化中提升经济效益与能源利用效率。因此,在我国产业转型的具体建议方面,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 尽快推进产业升级与技术改造,通过新技术来控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碳排量。由于我国将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处于工业化进程之中,这客观上决定了第二产业也将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点,因此人为抑制第二产业的发展不仅不现实,也是对经济发展的一种破坏。特别要提到的是,作为一个煤炭消耗的大国,十分有必要推广和普及提升煤炭燃烧效率的新技术,如煤炭清洁燃烧技术以及热电联产等。这能在现有的产业格局下,尽量减少由于燃烧煤炭而产生的过多的二氧化碳,同时也有利于提升煤炭的利用效率,进而提升经济效益。
2. 逐步降低对煤炭的依赖程度,实现能源消耗结构的优化,并减少碳排量。主要途径有两个:①由于煤炭的燃烧所产生的碳排量是传统化石能源里较高的一类,因此用石油及天然气部分替代煤炭,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减排目的,但不是根本解决办法;②发展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例如风能,地热,海洋能等等,这些新能源不仅清洁,而且低排放甚至无排放,因此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碳排放。通过以上两种途径的协作,应该能够使得经济发展不至于过度依赖煤炭这种高碳排量的能源,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就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能源消耗格局而言,短期内摆脱对煤炭的高度依赖并不现实,因此高效利用煤炭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依然是一种较可行的途径。
3. 重视发展第三产业,并扶持依托于互联网的新兴企业。第三产业有低碳排量,就业机会多等优点,不仅能够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能源的消耗,同时也能促进社会的就业水平的提升。其中依托于互联网发展起来的新兴企业不仅具有低碳排量的优点,同时其也拥有较高的附加值,对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应该高度关注。
4. 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之间的合作与联动。产业链的延伸可以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与碳排量,而且产业链的延伸意味着产业间的合作与联动的可能性增大,这也能够进一步增大经济效益。因此,在现有的产业中探寻延伸产业链的可能性与途径就显得十分有意义,因为这是通过在现在产业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深化而创造的经济“低碳化”,相对于创造新产业,其代价与成本要小很多。
5. 制定相应的政策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转型。无论是低碳经济的发展还是产业结构的调整,都离不开相应的政策支持,有效的政策能够促进变革的进程。比如,在节能减排的新技术的研发上,应该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与补贴,从而起到引导和鼓励创新;热电联产也可由政府鼓励与引导,减少中间障碍。总之,针对低碳经济与产业转型的相应政策应该尽快出台,以期早日产生正效应。
五、结语
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必经之路,而产业结构转型又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必须推进的战略,因此可以说低碳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转型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我国过去的经济发展不仅过多的依赖于第二产业,其能源消耗巨大与能源结构不尽合理等现实问题也是亟待我们去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产业结构所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希望这些分析与建议能够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转型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任力.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J].社会科学家,2009,(2).
[2]金乐琴,刘瑞.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2009,(1).
[3]李建建,马晓飞.中国步入低碳经济时代――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之路[J].广东社会科学,2009,(6).
[4]郭印,王敏洁.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改革与战略,2009,(10).
[5]谭丹,黄贤金,胡初枝.我国工业行业的产业升级与碳排放关系分析[J].四川环境,2008,(2).
能源转型现状范文4
关键词:高碳产业;低碳经济;转型;模式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203358)、河北省城乡统筹及一体化研究基地资助课题“河北城乡产业低碳转型路径研究”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低碳经济视域下城市产业转型发展的唐山模式
收录日期:2012年11月9日
唐山市是河北省5个资源型城市之一,依煤而建,以钢兴市,重化工业特征明显。唐山市的产业也与其他城市一样面临着如何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问题。为此,我们对唐山市产业转型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对城市产业低碳转型的唐山模式作初步探讨。
一、唐山市产业转型发展现状分析
(一)产业转型发展具有一定优势
1、已建立了曹妃甸低碳产业综合实验区。曹妃甸工业园区在进行园区建设过程中,应积极推广和采用清洁节能新技术,降低和控制园区运行过程中碳的排放,同时以招商引资政策吸引绿色产业进入园区,大力发展低碳产业,把低碳经济的理念渗透到园区的各个领域,形成良好的发展低碳经济的氛围,力争进入国家低碳发展示范区的行列,并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带动唐山低碳产业的快速发展。
2、已建立了循环经济与低碳能源产业园。该园建于芦台经济开发区,项目占地1,500亩,项目主要包括建设大型管道天然气门站、储配、利用基地,于2010年建成;建设生物质能资源化利用基地,建设秸秆焚烧发电厂和非粮作物制取燃料乙醇项目;远期建设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和研发基地以及配套服务设施。循环经济与低碳能源产业园项目的实施,对于加速唐山产业转型,增强与天津滨海新区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3、文化创意产业初具规模。2009年唐山文化产业从业人员9.8万人,占全市所有从业人员的比重为2.3%;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57.4亿元,同比增长33%。截至目前,唐山市已建成和在建文化产业项目132项,总投资达402亿元。唐山市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4、唐山市的资源结构比较好、品位较高。唐山市拥有的资源中有铁矿、煤矿、石油、天然气、金和非金属等。这样就可以结合起来去开采加工,对于产业来讲,有利于产业链的延伸,即使一种矿藏枯竭了,后续产业仍然可以发展。同时,唐山市的资源品位较高,质量也比较好。拿焦煤来说,焦煤也称冶金煤,是中等及低挥发的中等粘结性及强粘结性的一种烟煤。在我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中,是煤化度较高,结焦性好的烟煤。如唐山开滦是我国主要的焦煤产区。
(二)产业转型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1、降碳难度大。唐山市是一个以重化工和资源消耗型产业为主的城市,钢铁、煤炭、电力、陶瓷、水泥等是主要的生产部门,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发展滞后,比重偏低。劳动力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致使经济增长过分依赖“资源密集型产业”。偏重的产业结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使得万元产值能耗、万元产值废水排放量和废气排放量都相对较高,比全国平均水平还要高出几十个百分点。
2、对煤依赖性强。唐山市长期以来形成了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据计算,每燃烧一吨煤炭会产生4.12吨的二氧化碳气体,比石油和天然气每吨多30%和70%。煤炭消费比重大,C02排放强度较高,致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高碳”特征非常明显。如果不在能源战略上进行调整,改变对煤炭依赖过大的能源消费特点,将很难实现向低碳经济转型。
3、能源消耗量大。当前唐山市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都对重化工产品形成巨大的需求,进而转化为对能源需求的增加。如唐山市实现的GDP约占河北省的1/5,然而消耗的能源却占了全省的1/3;按照现有速度和模式,唐山煤炭资源的保有量和铁矿石的可开采量仅能维持50年左右。
4、整体科技水平不高。低碳技术研发能力有限是唐山高碳产业向低碳转型的最大制约。从根本上说,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由于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弱,不得不主要依靠商业渠道引进,这样就需要大量资金,这将对唐山市财政产生巨大压力。
5、激励机制不健全。唐山市对如何向低碳转型做了初步探索,在一些领域实现了突破性进展,但多是点和块的试验,还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体系。低碳项目的示范主要依靠政策投资和国际机构贷款,尚未形成稳定的政府投入机制。由于低碳技术研发风险系数大,金融机构大多不愿或很少对低碳技术项目进行支持,使低碳技术项目融资规模非常有限,不能满足低碳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二、国内城市产业转型发展经验借鉴
(一)借鉴上海模式。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上海市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产业结构由适应性调整转向战略性调整,突出城市基础设施、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三大战略重点,产业结构日趋合理,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上海制定了“优先发展第三产业、积极调整第二产业、稳定提高第一产业”的方针。着重发展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保险、商品流通、房地产、旅游、信息咨询和交通通信六大行业;第二产业坚持“支柱产业更强,高新技术产业更大,传统产业更精”的原则。将不符合中心城区发展需要的工业迁到郊区,大力调整纺织、传统制造业等行业,为中心城区发展高层次服务业腾出空间,形成了经济增长依靠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的发展格局。
(二)借鉴深圳模式。深圳市立足自身基础和潜能,围绕提升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突出产业高端化发展,强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高新技术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重点、高端服务业为支撑,抓好重大产业项目规划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以此带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具有深圳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发展高端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良性互动、双轮驱动的格局。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实行适度重型化战略;高端突破,进行产业内部升级;不断完善生产业,大力发展以银行、证券、保险为主体的现代金融服务业,以海港和空港为龙头,保税区、出口加工区、海关监管仓等为网络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高端服务业,把高端服务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和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进行通盘谋划,加快发展。
三、城市产业转型发展的唐山模式
(一)产业多元化模式。产业多元化模式一般是由原来资源采掘加工或传统制造业等单一的产业格局,转变为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等多元产业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1、发展接续产业。接续产业主要指在原有主导产业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和延伸产业链,对原有资源型产业的产品进行深加工和制造。但这种方式对资源的依赖性仍很强,只适用于部分鼎盛时期的产业,如精品钢制造业、石油化工和海洋化工业、纺织、皮毛等。
2、发展现代物流业,减少高碳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过度依赖。应立足原材料工业比重大的特点,加快发展以现代物流业为主的生产业,抓好唐山钢铁物流等原材料和工业品专业物流项目,培育综合物流等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
3、发展旅游产业。依托良好自然资源生态优势,加快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生活业,坚持把旅游业培育成新兴替代产业,使其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真正实现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
(二)产业替代模式。产业替代模式是指利用资源开发所积累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借助外部力量,建立起可以脱离原有的依赖资源发展的产业,把原来从事资源开发的人员转移到新兴的产业上来,这无疑是最彻底的产业转型模式,它摆脱了对原有资源的依赖。
1、大力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低碳建筑业、通信设备、电子设备、低碳能源、设备制造业等低碳型产业,以及新材料等降碳产业。
2、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要以建设文化名城为目标,深刻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着力突显地域文化特色,构建以工业文化、地震文化、地域文化、休闲旅游文化、生态海洋文化为重点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重点扶持示范性、原创性、开创性、代表性的文化产业项目,如利用电影《唐山大地震》的品牌效应,延伸独特的地震文化产业链。
3、发展 “静脉”产业,大幅度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加快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使用最新技术、具有一定规模的废旧汽车加工回收、废旧金属加工回收、废旧塑料加工回收等重点静脉产业园区。唐山在工业生产中,每年产生的工业废物多达几百万吨,其中钢渣、粉煤灰、电石渣、煤矸石、磷渣等都可以用作建筑材料,要把这些“废物”重复利用,每年的工业总产值将提高1~2个百分点,资源消耗率将降低1~2个百分点。
(三)产业高端模式。产业高端模式就是通过研发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城市的产业转型和功能提升。充分利用城市的资源环境优势,重点支持发展三个新兴产业。
1、发展风能产业。曹妃甸地区冬季盛行偏西北风;春、夏季盛行偏南和东南风;秋季多偏西南风,这就为风能利用提供了基础。并且唐山市地域十分开阔,距离北京较近,且处于相对坚强的华北电网腹地,上网条件便利,具备建设大型风电场的条件。
2、发展太阳能产业。唐山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特征,日照充足,开发条件优良,是建设光伏发电站的理想场址。资料显示,曹妃甸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2,649.3小时,最多年可超过2,950小时,最少年不足2,300小时;最近5年平均为2,456.5小时,年日照时数相对变率为6%,35年的太阳辐射总体平均值为5,272MJ/m2,而且比较稳定,太阳能资源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3、发展潮汐能产业。环渤海地区有着丰富的海洋能源资源,包括潮汐能、波浪能、风能与潮流能等,其中尤以潮汐能的开发利用价值最大,最可靠,技术上也较成熟。如曹妃甸海域的潮汐性质系数为0.77,属不正规半日混合潮。最低潮面在当地平均海平面下1.77m,在黄海平均海平面下1.71m,具有开发利用潜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学谦.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路径探讨[N].光明日报,2010.3.10.
能源转型现状范文5
他认为流通行业需要提升的是服务品质的升级,并不是大家说的经销商有90%在亏损。这是阴谋论,我们的行业是非常健康的,只不过到了一个转型升级期。
通过今天座无虚席的场面可以感受到,大家在这种汽车市场的转型期,对金融的关注度更高了。安亭国际汽车金融论坛不仅是国内一个高层次的论坛,也能办成一个国际高层次论坛。
刚才说了我们进入转型期,转型期的标志就是,以产品为导向的卖方市场已经过去了,我们进入了一个以消费为导向的买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中国汽车市场开始走向成熟。今天中国汽车市场已经体现了国际汽车市场的特征,就是新增加置换。
未来如何保证中国汽车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要努力扩大消费、创新消费,靠消费去拉动。另一方面,我以为要靠我们创新技术革命,通过结构调整来保持汽车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这里要说到新能源汽车,回头看2008年,在那样的金融危机下,汽车业界提出了要弯道超车,但是当初的愿望没有实现。为什么?因为我们还没有准备好,当时仅仅停留在会议的研讨当中。
在这一轮经济的下行中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车在发展和制造上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同时也可以看到,国务院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从研发、制造、使用、消费方面出台了密集的一系列政策。
我也看到了,北京已经宣布对新能源汽车取消限号,这是一个重大利好。我也看到经销商在这一轮中也加入到新能源的发展中。
今天在座的从电动车的研发、生产、布桩、经营的企业人士都有,是我们这个行业的缩影,又重新在转型升级中显现了流通的作用。一方面帮助生产企业卖车,一方面帮助消费者解决用车的后顾之忧。我们的市场要靠消费,要靠新技术的革命推动它。
我们如何扩大消费?如何去引领消费?如何创造新的市场?
我国金融市场的渗透率和国际市场差距非常大,这正是我们未来的成长空间,我刚才跟邵行长交流的时候说到,平安银行在过去十几年,在流通行业里做了大量工作,他们现在有8000多家经销店的合作。
对于经销商而言,在市场转型过程中,我们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也要转型和提升。这个行业要深入融合,通过金融产品在经销店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来扩大消费,引领消费、创新消费,这是其一。
其二,如何让经销商做大做强?进入了新的转型期,这个行业也进入了深入的调整时期。2015年流通行业的兼并重组,很多事件成为这个行业的热点,而兼并重组的过程,一定离不开金融的作用,金融要助力行业调整,让行业具有更强的竞争能力,能够更好地服务消费者。
我觉得今天这个会议非常重要,也看到来了很多大的经销商,大家都非常关注。通过金融的助力,让行业做大做强。
能源转型现状范文6
关键词:低碳经济;煤炭企业;企业转型
低碳经济主要是以可持续发展观念作为指导,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产业转型等手段来减少高能耗企业的碳排放量,在保障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前提下再来发展经济的模式。它是为了改善全球气候变暖的现状而应运而生的。我国是一个对煤炭资源有较强依赖的大国,煤炭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柱,它对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煤炭资源无论是在开采及加工使用的整个过程均会有或多或少的碳排放出来,会给环境保护带来严重的威胁,因而,必须在煤炭企业中贯彻节能减排的概念,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低碳经济。
一、煤炭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限制因素
1.没有树立低碳意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广大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物质资料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能源消耗量也越来越大,社会能源消耗构成中的一个很庞大的部分便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能源消耗,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人们并没有改善的意识,在心中并没有树立低碳的理念。特别是一些大型的煤炭企业,企业上层管理人员并没有形成发展低碳经济的意识,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致使碳排放量过大,从而对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2.煤炭能源的主导地位
煤炭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成分,在电力、钢铁、化工、水泥等大型的工业行业都主要依赖于煤炭资源,煤炭能源在我国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致使了它的能源消耗量非常大,并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通常来说,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3.煤炭资源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面对进一步严峻化的环境形势,一些煤炭企业虽然也采取了一定的缓解措施,但收效并不明显,推行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在于创新与发展,而创新的基础便是建立在拥有良好的技术支持上,但我国许多煤炭企业机械设备落后,从而造成了能源消耗量高,但实际利用率比较低的局面,使资源的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因而为了保障经济效益,便会加大煤炭资源的投入,进而产生更高的能源消耗。
二、为促进煤炭企业转型发展,贯彻低碳经济发展的具体策略
1.宣传低碳经济理念,引导人们树立低碳生活的意识
由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能源消耗量也是全社会能耗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为了让每个人参与到节能减排的工作中来,必须对低碳生活理念进行广泛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低碳生活对环境的重要性,进而在心中树立正确的低碳生活观念,减少生活中的能源消耗,从对一些高能耗产品的依赖转移到对低碳产品的需求上,企业在明确人们的需求后,便会更加积极着手开展产业经济模式转型的工作,开发出更多低碳的产品,满足市场的需求。
2.贯彻节能减排理念,优化企业能源配置
纵观我国能源消费的主要结构,其中煤炭消耗所占的比例是巨大的。从我国煤炭的储存量便可以看出煤炭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采取措施,从煤炭资源本身入手,保障其使用的清洁性,将其转化为对环境污染比较少的资源类型。当前,我国已经在此方面展开了一定的研究,推出了煤清洁的技术,即利用一定的科技手段,将能耗比较大的煤炭固体资源提炼为比较清洁的气态或液态的资源形式。目前我国已经有应用到此项技术,诸如将工业手段应用于煤炭清洁,进而制作出的煤制天然气及油等应用。其主要原理是将煤炭资源中比较丰厚的二氧化碳提炼出来,进而使之转变为较为清洁的能源,再将其投入使用。经过清洁的煤炭资源处理,大大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优化了能源结构,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且这项技术实施过程成本消耗较低,不会给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影响,是推行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
同时,除了煤炭清洁技术外,为了进一步推行低碳经济的发展,企业还需要不断开发、研究出新的技术手段,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来为煤炭资源的低碳利用创造良好的技术支持,发展可持续的经济模式。
3.完善国家的政策支持体系
虽然近几年来,我国已经制定了节能减排以及绿色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及规章制度,但真正处于建设中的低碳产业依然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要促使煤炭企业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一方面,国家除了制定相关的鼓励政策外,还需要给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法律支持,另一方面,针对许多由于二氧化碳排放过量而导致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需要出台相关的法律,对该行为实施严格的控制,保障煤炭能源的高效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促使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绿色、可持续的模式转型发展。
三、结束语
在严峻的环境形势下,煤炭企业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贯彻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理念,不断创新和发展企业的相关技术,提炼出更多的清洁能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发展企业的经济。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