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结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结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范文1
摘要:渔业资源衰退、渔业环境恶化问题已受到全球的日益关注。实现渔业资源的合理、有效及可持续利用,加强渔业环境保护,呼唤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指导。该学科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目前尚未建立起完整的学科体系。本文在回顾其演进过程的基础上,梳理了其逻辑框架,指出这一框架应当包括绪论、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及政策分析等逐步递进的四部分;外部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自然资源的产权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自然资本理论以及渔业生物经济模型应当成为该学科的基本理论;在构建这一学科的过程中,应当对稀缺性等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及资本观进行修正与拓展,加强既有政策之经济绩效的实证研究。
关键词: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建设;逻辑框架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064-04
一、引言
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国渔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本国乃至全球的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影响不仅受到了越来越多国人的重视,而且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1]。解决渔业经济发展、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不仅需要从自然科学与技术角度加以研究,而且需要从经济学角度加以探索。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就是以探索渔业资源与环境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协和演进规律及其应用为使命的经济学科。然而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该学科的发展尚有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构建、发展及提升。笔者曾撰文对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属性、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初步论述[2],本文在其基A上,对该学科的演进路径进行回溯,对学科的基本框架进行梳理,供同仁商榷以共同推动该学科的发展,并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经济及渔业资源环境生态系统的协和发展。
二、学科发展的回溯与反思
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既是渔业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同时也是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溯其由来,就不能不从渔业经济学的发展开始。渔业经济学之思想起源可以追溯至英国古典经济学家A.斯密甚至更早,而日本学者蜷川虎三1933出版的专著《水产经济学》是最早的渔业经济学专著。之后戈登・史葛(Gordon,H.Scott)在《渔业资源的最优利用经济方法》(1953)[3]及《共享资源经济理论:渔业》(1954)等论文中提出了生物经济平衡和最大经济产量(Maximum Economic Yield,MEY)的概念及其方法[4]。1961年日本学者冈本清造出版了《水产经济学》。之后,随着渔业经济的日益发展及全球渔业资源的逐步衰退,世界许多渔业国家相继将发展渔业的重点由增加捕捞强度转向渔业科学管理,渔业经济学的文献也快速增加。Н.Π.琴索联夫的《苏联渔业经济学》(1977)、李・安德森(Anderson,L.G.)(1977)的《渔业管理经济学》,洛根渥尔德与汉尼森合著的《渔业经济学》(1978)、近滕康男的《水产经济论》(1979),清光照夫、岩歧寿男著的《水产经济论》(1982)和大海厚宏、志村贤男等的《现代水产经济论》(1982)等都是其中较有影响力的著作[5]。然而不能不指出的是,虽然著作数量增加、对渔业资源有效配置和利用的经济学理论阐释逐步深入,但受生产力发展所限,直到目前为止,国外渔业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实质上是就是渔业资源经济学,主要研究人类对渔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配置问题。我国学者毕定邦[6]、胡笑波[7]等人曾经在系统梳理前任研究成果并结合中国实际的基础上,分别于1990及1995年出版了《渔业经济学》教材。然而受计划经济时代学术背景的影响,这些教材在学术体系上与全球主流经济学有较大差别。其后国内出版的渔业经济学教材至今尚未能及时系统地整合国内外学术成果,形成能够有效阐释中国乃至全球渔业产业结构、区域布局、资源分布、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深刻变化及其背后隐藏的经济规律。概言之,从主体看,目前的渔业经济学总体来看仍然停留在以渔业资源经济为主要内容的发展阶段,需要从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加以系统整理。
在渔业经济学发展的同时,20世纪50年代以来,环境污染、包括渔业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衰退问题受到了全球关注,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应运而生,渔业资源与环境问题受到了经济学家的重视。从全球范围来看,20世纪90年代起,捕捞、养殖及其相互之间、渔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经济研究成为了渔业经济学界的重要研究领域,渔业资源经济研究与渔业环境经济研究逐步出现了交融趋势。
概而言之,对于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而言,要真正建立起一门学科,尚需认真总结、梳理和回答如下这些主要问题: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基本概念有哪些?建立在这些基本概念与假设基础上有哪些基本理论?在这些基本理论指导下,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有哪些特有研究方法?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哪些可以借鉴到本学科中?如何将渔业资源经济学与渔业环境经济学加以系统整合而形成一以贯之的内在逻辑体系?如此等等。
三、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逻辑架构
就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逻辑架构而言,笔者认为其架构应当包括绪论、基本理论、研究方法、政策分析四个逐步递进的主要部分。对四个部分的基本构成,思考如下:
1.绪论。在绪论部分,需要对该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学科性质、本学科与渔业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渔业资源学、渔业环境科学等学科之间的关系进行界定和说明。
2.基本理论。基本理论部分,主要应当包括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回顾、外部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自然资源的产权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自然资本理论以及渔业生物经济模型等部分。其中,外部性理论、公共物品理论、产权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自然资本理论是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它们既是经济学基础在本学科中的延展,同时也为本学科研究方法、尤其是渔业资源与环境资源价值评估、相关经济政策的设计及经济分析提供基础。
(1)经济学基础理论回顾。经济学基础理论回顾部分既为本学科提供基础,又是本学科与经济学基本理论之间的链接。尽管本学科具有自身特色,但作为对经济学基本理论的进一步延展及应用,在构建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时,首要的是界定本学科与经济学基本理论之间的关系,以便为后面各部分的分析提供基础。其中包括对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社会福利理论、GDP核算理论、财政、货币与贸易政策等知识的简要回顾。
在此需特别说明的是,在对经济学基本理论进行回顾时,作为经济学基础的延展,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有必要对资源的稀缺性这一经济学基本假设进行重新界定与认识。若资源无稀缺性,也就无需节约,无需研究其开发利用的成本与收益及有效利用与配置。这一点毋庸置疑。传统的渔业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可捕捞的渔业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和配置问题。其中主要讨论的是渔业生物资源的稀缺性,在对于水域与水生生态系统等环境资源,在传统渔业经济学中被看作是外生变量。因此,在构建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时,应当对传统经济学的稀缺性假设作一定的延展,这种稀缺不仅是相对于人类的需求而产生的相对稀缺,而是取决于渔业生物资源、渔业环境资源更新能力而产生的绝对稀缺,这种稀缺资源是这一耦合系统中的内生变量。
(2)外部性理论。所谓的外部性指的是这样一种经济现象:生产者或消费者等经济主体在自己的经济行为中产生了一种有利或不利的影响,而这种有利影响所带来的利益并未被产生这一行为的经济主体自己所获得,或这种不利的影响所造成的损失并未由产生这一行为的经济主体自身所承担。外部性理论之所以应当被纳入到该学科基本理论之范畴,是因为人类开发利用渔业资源的各种行为不仅会通过对渔业资源的作用而产生外部性,而且还会对水域环境造成外部性。可以说,渔业生产、水产品流通和消费过程中,外部性随处可见。如何纠正外部性带来的资源扭曲性配置,在保护好渔业资源与环境的同时尽量提高人类福利是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必须探讨的问题,这一问题将贯穿于学科发展的始终。没有外部性理论的作为基础,就不可能构建起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3)公共物品理论。公共物品的界定与物品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有关。所谓非竞争性指的是某人对一种物品的消费不会妨碍他人同时享用该物品,也不会减少他人消费该物品的数量和质量。非排他性则指的是在技术上无法将那些不愿意为其消费行为埋单的人排除在消费该物品的受益范围之外,或者虽然在技术上可以排他,但排他成本很高而导致经济上不可行。如果一种物品同时具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则说这种物品是纯粹意义上的公共物品。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物品可能具备非竞争性但不具备非排他性,或者反之,此二者均被归入混合物品,而一些物品同时具备竞争性和排他性,称为私人物品。
(4)产权理论。产权是一束界定所有者权利、特权以及使用资源的限制的权利[8]。它包括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渔业资源的产权界定不同,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经济绩效会有所差异。冰岛、新西兰等渔业管理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是否以产权理论为基础进行相关政策的设计、推进政策执行直接影响渔业资源保护之绩效[9]。要研究渔业资源及其相关的环境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就必须以产权理论为指导来进行制度设计、绩效评估。因此产权理论应当成为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石。
(5)可持续发展理论。所谓的可持续发展,按照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的定义,指的是“既能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渔业生物资源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它具有与日俱增的稀缺性。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人类必须平衡当代人与子孙后代的权益,必须实现此类稀缺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永续利用。为此,需要探讨渔业资源贴现率高低、产权配置以及资源生物特性、环境特性等对资源跨期配置、动态最优的影响及实现动态最优利用的机制与路径。这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托。
(6)自然资本理论。所谓的自然资本,又称生态资本。“是存在于自然界,可用于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自然资产。包括四个方面:(1)传统的自然自然资源;(2)环境消纳并转化废弃物的能力;(环境的自净能力);(3)自然资源的再生增殖能力;(4)生命支持系统。”[10]。
显然,渔业生物资源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可以且应当被纳入到自然资本的范畴。然而,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人类仅将其当作财富的来源(即资源)而未将其作为自然资本。何以做出这一论断?理由如下:按照R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所谓的资本,指的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无论是何种资本,追求超出其自身价值之外的增量部分是始终是投入此类资源的目的所在。如果将渔业生物资源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作为自然资本,就应当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考虑如何实现其存量的补偿及增殖。然而,无论是全球而言还是在国内,渔业生物资源被过度开发、渔业水域环境被污染比比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正是因为在理论方面自然资本观的缺失导致了渔业生物及环境资源的扭曲性开发与不当配置,人们只考虑其开发,不考虑其增殖;即便考虑,也重前者而轻后者。
新结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范文2
[关键词]环境经济学 教学改革 双语教学 互动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3-0123-02
环境经济学是环境科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是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环境经济学起源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近10年来,欧美等国在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上均有较大发展,学科内容得以拓展和更新。相形之下,我国环境经济学教材和教学在学科理念和教学方法上呈现不同程度的滞后性。为了及时反映学科进展,拓宽学生学科视野,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本课程于2011年以来在教材选用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一、教材与教学参考
首先,对这门课程的国内外教材进行了梳理,对国内外名校的教材选用进行了考察。国内环境经济学的教材近些年在理论和方法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且加快了教材更新的频率。我国已出版了一些优秀教材的英文影印版和中文版,其中以当代国际著名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家Tom Tietenberg撰写的《Environmental and Natural Resources Economics》最为经典,它通过完整的理论分析和经验证据,结合经济学、生态学和政策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阐述了当今世界面临的复杂环境和自然资源问题,该书视野开阔、持续更新,是该领域的前沿和经典之作。该书已成为国外优秀大学最受认可的环境与资源经济学领域的教材,目前已出版至第9版。
其他教学参考书目包括国内外较为成熟的环境经济学教材与学术书籍,如马中主编的《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概论(第二版)》(2010),左玉辉《环境经济学》(2003),Sterner《环境与自然资源管理的政策工具》(2003),Callan和Thomas《Environmental Economics & Management: Theory, Policy and Applications》(2007)。
此外,向学生推介国内外多所优秀高校的公开课资源,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Policy》,麻省理工学院的《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Government Response to Market Failure》等课程;优秀学术期刊如Ecological Economics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资源研究所、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等国际组织、环境机构、环保组织、学术站点的网络资讯,均可以为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一个丰富的信息平台。
二、教学方法改革
(一)双语教学探索
双语专业课教学,是在专业教学中采取以母语和非母语两种语言相结合形式授课的教学方式。[1]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全球化对我国高等教育影响以及社会对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需求的背景下产生了我国对双语教学的大量研究与实践。[2]在我国,其具体形式包括在课堂授课、教材选用、课程习题、作业和考试等教学环节不同程度地结合使用汉语和外语(多指英语),使学生能用两种语言进行学习、思维和交流。具体结合形式应基于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学科难度等情况加以决定,避免由于语言滞后造成学生的思维障碍。环境经济学是我校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课程性质决定了其双语教学的性质不是“专业外语”或者“加强英语学习”,而是通过双语教学,使学生接触优秀的原版学科教材,掌握专业词汇和概念,可以流畅地阅读英文专业文献,具备专业工作对英语的基本专业需求。
通过文献调研和教学实践,教学组完成了以下工作:教材和参考书的选择与应用,编写教学大纲和课程简介,制作教学课件,编制课程习题集等。授课方面,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和接受程度,以专业知识的习得为重点,辅以第二语言的习得,采用了英文课件与中文讲授相结合的方式,注重结合语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学习,防止语言问题成为学习障碍而降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多媒体授课过程中,辅以内容精炼的全英文课堂板书,例如图、表、公式、概念模型等,对重点内容和学科术语起到突出和强调的作用,促进学生对重要专业词汇的积累和对基本经济分析方法的掌握。在课堂上关注学生注意力的变化情况,合理调整讲课进度和课件呈现方式,以改善学生对双语学习的接受能力。经过努力,学生对此双语课程的接受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二)教与学互动
课程的教学相长意味着不能仅强调“教”的力度,还要调动“学”的积极性,只要将学生的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枯燥的专业课同样可以上得有声有色。[3]本课程在每章或重点节的内容学习之后设置多样化的课堂思考、练习和讨论环节,通过教与学互动,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其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并能及时反馈学生听课和理解情况。具体形式包括思考与讨论、判断对错、术语与概念连线题等。
结合课程内容对现实环境问题展开讨论,提高课堂活跃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在促进学生掌握所学理论知识的同时,鼓励其发散和创新思维。例如:学习环境政策矫正外部性的理论知识后,采取开放式的课堂讨论方法,探讨防控溢油的政策方案的激励作用与政策效果。学生可以结合理论知识,思考外部性、市场失灵、政策失灵、政策激励与政策效果等一系列核心关联问题进行讨论,并思考政策激励与实现政策目标之间存在的矛盾与统一、不确定性与政策风险等问题。
在判断对错题中基于理论与方法的重点环节设置一些判断“陷阱”,促使学生在分析判断时,主动从全局和重点把握题目所涉及的理论逻辑和分析要点。例如:一种可耗竭资源的边际开采成本不断增加,则在资源转换点,其边际使用者成本等于替代资源的边际开采成本。这道判断题可以促使学生回忆边际使用者成本的概念,并分析这类资源的边际使用者成本变化趋势,思考资源转换为何发生以及会在何时发生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得出在资源转换点,未来的收益损失为零的结论,从而判断这句表述是错误的。通过这些练习的强化,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各重点环节的掌握。
(三)模拟练习
本课程在学习共有资源、排放权交易等内容时,通过一些精心设计的课堂模拟练习环节,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开展国家之间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模拟,教师作为京都议定书官员主持交易市场,每组学生扮演一个国家角色,每个国家分配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碳排放许可证,以履约为前提,以碳减排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结合市场价格和边际减排成本等数据,做出购买、出售排放许可证、碳减排等策略的组合决策。学生参与模拟的积极性很高,对排放权交易原理、决策原则、政策效率等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四)课堂报告
在学习陈述偏好法时,要求学生分组设计问卷,调查评估环境物品的经济价值,并展开课堂讨论与制作多媒体报告。每组学生自由选择拟评估的环境物品,搜集该环境物品的生态服务功能等信息,了解问卷基本结构与核心问题,制作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报告。通过练习,学生不但可以深入理解环境资源经济价值评估的理论与方法,而且能够得到归纳总结、语言组织和演讲等多方面的能力锻炼。[4]
(五)文献分析
结合本校环科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英文水平,遴选Science、Nature等顶级学术期刊论文和引用频次较高的学科经典文献,开展课堂文献分析和讨论等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通过文献分析,向学生介绍研究工作的基本框架,基于案例了解问题提出、数据收集与处理、结果与分析、结论与讨论等问题研究逻辑和论文写作规程,使学生了解学科进展的同时获得基本的学术思维训练。
通过以上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改进了教学效果,比较明显的是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大部分学生学习与思考的积极性,以及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三、存在问题与改革思路
(一)原版教材
由于英文阅读花费时间较多,学生大多没有通读教材。如何提高教材利用率,用好外文原版教材,是今后我们在教学中要继续探索的问题。
(二)阅读材料
由于学生该学期专业课程和功课较多,长篇英文阅读布置的完成率较低,因此同时尝试了《Science》、《Nature》等学术期刊中“观点”栏目的短篇英文阅读,这类文献具有创见、实时性和较高学术价值,但是篇幅较短,缺乏标准格式的文献阅读体验。今后的设想是,收集最新的篇幅适中的研究性和观点性学术论文,结合经典文献,形成一个文献库,既方便学生阅读,又有助于学生进行标准文献阅读和思考。
[ 注 释 ]
[1] 樊云慧.对高等学校开展法学双语教学的思考[J].高等探索,2013(1):95-99.
[2] 吴平.五年来的双语教学研究综述[J].中国大学教学,2007(1):37-45.
新结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范文3
从某种意义上说,资源环境是人类农业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人类在农业开发的过程中必须遵从客观规律,不能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因此,环境与发展并不是相互对立、不调和的,而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承的。
(一)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应遵从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因为农业包括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自然再生产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经济再生产受到经济、技术以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所以说农业是自然系统与经济系统结合的复合系统。因此,在发展农业时,不仅要遵从自然规律还要遵从经济规律。
(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必须遵从环境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理论
环境经济学的理论核心之一是外部性理论。对于农业而言,如果采用低效率的方式配置资源,进行经济活动无疑会对外界环境产生负效应。比如,不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以提高单位产量,结果可能导致水体污染、土壤退化等加深层次的負面影响。因此,在发展农业时,应当遵从环境经济学理论。同时,生态经济学理论也为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生态经济学强调在生产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按照生态学原理,使生产的过程按照生态链耦合的方式进行。因此,在农业的生产过程中,更应强调物质、能量流动的合理性。
(三)可持续发展的农业需遵从“3E-R-T”模式
所谓“3E-R-T”模式是指,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要考虑到5个方面的因素,包括生态、环境、经济、技术、资源,即在技术可行、有利于生态恢复、环境保护的条件下,合理地、充分地利用资源,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实现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一)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建立现代农业耕作模式
按照相关政策要求:要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提高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调整种植业、养殖业内部结构,优化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乡镇企业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所以,我国农业的发展必须走资源节约、生产集约高效、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合理地进行生产区域布局,改进和完善传统的粗放型耕作方式,走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指导思想的现代农业耕作模式,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道路,尽量减少或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农业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要积极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加强保护生态环境工作,才能够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建设良好生态环境。要建设好生态环境,就必须加强城乡企业的清洁生产工作,把对环境的污染治理工作做在污染之中,而不是污染之后。
(1)要积极做好城乡工业布局的规划,只有实行好的规划,才能改善农业环境的污染现状,使农业环境的污染得到抑制。建立绿色的农业生态环境,才能保证小康社会的建设。
(2)还要积极加强对城乡居民生活垃圾的治理,要采取分离垃圾的做法,把垃圾分成不同类别,然后积极探寻处理方法,要增加除填埋、焚烧以及露天堆放之外的处理做法;要尽量使垃圾能够得到利用,使垃圾变废为宝。
(3)要在农村大力发展沼气的应用,农村沼气得到大力应用,就可以解决资源的循环利用。沼气使用量的增大,一方面可以净化农村环境;另一方面还有利于缓解能源的消耗,还能够为农村的植物增加有机肥料;使有机肥料得到大量利用,减少化肥的使用量。这样就会提高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4)还要积极建立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设施,要提倡节约用水,增强人们节约用水意识,这样才能够把有用的水用到实处。
这样才能改善农业环境的污染现状,使农业环境的污染得到抑制,建立绿色的农业生态环境,才能保证小康社会的建设。
(三)要积极保护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资源,失去了耕地,农民就失去了基础,因此,在农村要对耕地资源实施合理开发和保护,农村耕地的红线要始终记在心中,实施在行动中,保护耕地是防止资源退化和缩减的有效揩施,因此,对于农村的耕地,要从保护农村耕地资源出发,进行科学研究。因此,当地政府要把加强农村生产的建设用地,一定要加强规划管理,坚决不能触动底线,这样才能积极稳妥开展农村基本农田建设,达到严格限制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在调整中绝不占用耕地面积,这样才能使农村有限的耕地资源得到保证。
此外,还要积极加强保护水资源,要对农村水资源实施统一管理模式,要利用高科技保护水的蒸发速度。主管的农业部门,应积极推广节水技术,要组织农民,积极构建节水型的农业生产体系,这样就可以转变传统的大水灌溉农业的生产方式,建立创新的,可以提高农业灌溉利用率的农村生产方式。
(四)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科技促进农业可持发展
现代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是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宝,它有利于缓解中国农业资源的短缺问题,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这样就可以利用中国现有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动植物品种资源等,在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中,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农村资源的利用率和转化率,使农村资源得到大的收益,逐步转变只是片面追求农业生产量的传统观念,要从原有的观念的转化中,缓解生态环境被不断污染和破坏的现状,这样才能使中国农业生产之路,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
(五)因地制宜,发展地区特色农业
在发展农业模式方面不能搞“一刀切”,尽量避免“风格雷同的现象,应在不同地区发展具有优势特色的地方农业,扬长避短,形成优势互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果业、林业、畜牧养殖业。在丘陵地带,应根据其自然环境,选择合适的农业发展方向。在平原地区,如果在经济发达的地区,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因其农地稀少,应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合理规划、节约用地,利用高科技发展高效、生态、观光农业;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扩大灌溉面积,大力推行节水和干早农业在贫穷落后地区,应建立完善服务体系,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耕地的生产率,控制人口增长,以及加强环境建设。
参考文献
新结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范文4
袁广达(1961-),男,江苏南京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高级审计师
摘要:本文依据环境经济学物质平衡理论的概念框架,以污染者付费原则的环境经济政策为指导,研究上游河流水污染引发下游污染事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成本和事故技术等级关联系数,进而提出以公平和可持续的价值补偿标准为基础的经济补偿模型及其运作机制,为环境会计的相关计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河流水污染 环境保护 价值补偿机制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地域辽阔,河湖众多,天然河床水资源丰富,为国民经济建设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但相对于高速发展的经济建设的需要而言,我国又是一个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每年向河流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引发众多污染事故和诉讼纠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上下游河流被超标排放,破坏了自然的吸纳涵量和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以及经济增长的平衡,尤其对沿河流域的工业、农业、渔业和旅游业产生重大影响。然而,河流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也是自然生态中的基础性要素,决定着一个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在没有条件改变产业结构的情况下,必须应用一定的方法建立相应管理和制约机制,对现有河流进行治理和保护。否则,河流水资源破坏的恶果,不仅会直接导致河流天然水体的净化能力及自我修复能力降低,而且会影响沿河生态产业链脱节和生产经营的持续进行,并给沿河地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乃至国民经济发展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对自然河流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开发,并同治理和保护有机结合,以保持其可持续性利用。环境问题从本质上来说是经济问题。运用经济手段、价值形式和市场机制,建立可持续的上下游河流污染价值补偿机制,为政府制定相关环保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支持,以发挥河流水资源为人民生产和生活造福功能。可持续的上下游河流污染价值补偿机制研究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可持续的上下游河流污染的经济补偿机制,为政府制定相关环保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支持。对这项研究工作的重视,其作用主要在于它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增强人们对环境经济学理论的认识,启发政府在环境管理和污染控制方面的新思路,完善环境管理和污染控制的规章制度,构建用市场手段对污染损失公平、合理的负担机制,最终实现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
二、河流污染补偿机制研究现状分析
上下游河流污染补偿机制是世界各国长期以来必须解决的环境问题,外部性导致沿河领域企业向河流排放大量污染,给河流所在地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我国更是如此,国家每年要花巨额资金进行污染治理,成本高效益低,其主要原因在于河流污染补偿机制不尽完善。基于福利经济学的公平和效率的基本理论,西方经济学家庇古主张建立市场调节机制,科斯主张建立市场试图用经济方法来解决“外部性”问题。上世纪70年代国际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DECE)提出并推荐了环境“污染者付费原则”(PPP),目前中外许多国家和政府制定并实施了包括水污染排放管理和控制的环境经济政策,如废水排放费、排污收费和可交易的废水排放许可证等,而在环境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从来也没有停止。
但上述对环境经济理论研究成果比较原则,环境政策规定比较宽泛,技术性过强,操作性较弱,针对性较差,其污染补偿措施和标准难以体现公平和效率,并缺少对河流水资源进行合理保护和利用。尽管我国一些地方政府也有一些临时性的制度及措施,但大都缺乏政策统一性,在操作层面上也存在许多限制;因为目前象我国政府环保部门排污收费政策和有限的收费标准,根本补偿不了日益增加的环境污染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而有政府或受害企业承担污染治理责任和不应负担的污染治理费用。而地源广阔的南方和北方河网分布的差异性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又很明显。为此,必须基于我国现实情况,在不改变现有排污基本收费政策的前提下,构建适于中国国情的上下游河流水污染价值补偿标准和补偿机制,这是当代环保主义者,包括从事环境保护的政策制定人、理论研究者和具体执行人应有的正确而又明智的选择。
三、河流污染补偿机制主要内容
(一)河流污染补偿机制内容构成 第一,理论依据。上下游河流污染补偿机制研究属于继起性研究,其理论启示源于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旧福利经济学和新福利经济学家帕雷托效率和公平理论。而上世纪西方经济学家庇古主张通过建立调节市场机制,科斯主张建立市场机制来解决环境问题的思想,成为研究的直接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应当深化对这些理论的进一步认识,本着“谁污染谁负担,谁损失谁收益”的环境管理原则,建立河流水污染“公平和可持续的价值补偿”理论框架和负担标准,构造符合中国国情的河流上下游污染补偿机制。第二,技术标准和价值标准。基于上述理论的支持,本文研究的重点应集中在确定公平、合理和可持续的河流水污染价值补偿标准上,运用经济技术方法和化学分析方法,设计出包括超标排污量、污染事故等级、超标排污量与污染事故相关等级系数等在内的环境技术标准;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和会计学的方法,设计出被污染企业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等级、经济损失等级与污染事故相关等级系数等在内的价值标准。第三,补偿价值标准。在上述技术标准和价值标准研究的基础上,还应当通过实地调研和实证研究,经过统计分析与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对污染事故等级和经济损失程度的影响因素,设计出污染价值补偿标准,最终构建污染事故和经济损失等级相关程度的价值补偿距阵模型。第四,价值补偿机制实现的相关支持系统。要使上下游河流水污染价值补偿机制建立并有效实施,必须要具备相应的条件并采取措施。为此,在内容研究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思考和设计出对建立和实施这一补偿机制的相关支持系统,如政策制定、操作程序和方法、补偿形式、补偿原则以及必要措施保障和实现条件等,这是研究深入和实现真正运作并达到其成效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二)技术与经济指标的建立 本文建立如下方面的指标:技术指标、价值指标、经济指标。与此同时,建立与之相应的反映和考核一般指标的具体指标,见(表1)。
四、河流污染补偿机制数理模型的构建
笔者认为,公平和可持续的河流上下游污染补偿机制模型的构建,应当以资源稀缺为前提条件,以公平补偿和发展可持续性为目标和衡量标准。这里的公平是指能使外部不经济性问题的解决能得到合理的解释,体现污染者负担原则,并实现污染补偿的帕雷托效应。这里的发展可持续性是指在维护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状况下,社会经济发展或企业生产经营的始终处于一种良性循环状态,并使财富最大化。为此,本文从价值补偿两因素加以考虑:污染情况和经济损失情况。污染情况和经济损失情况决定价值补偿标准,两者的互动引致不同的补偿标准。但价值补偿标准又反作用价值补偿两因素。研究补偿标准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补偿价值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的决定因素。
如何确定补偿标准呢。综合评判的依据是综合决策的数学模型。本文试图建立多级综合
评价模型从理论上来解决上下游河流污染经济赔偿问题。如(图1)所示。
据有关资料,U1U2的权重分配为A=(a7a8);于是,二级综合评判B=A・R=(b5 b6 b7 b8);据最大隶属原则,确定价值赔偿的具体等级或补偿标准,见(表2)。
上述补偿标准的优良程度,要应用实证和规范方法,从以下方面加以验证:一是要体现学术价值。这一标准的理论框架和负担原则,要能够深化环境经济学理论,且应具有较高的学术性;二是能促进环保政策的完善。价值补偿标准和补偿机制的建立,应能在不改变现有排污基本收费政策的前提下,解决环保部门有限的收费标准补偿不了日益增加污染事故损失,而由政府或受害单位承担污染治理责任和不应负担的污染治理费用的矛盾,从而完善我国排污收费政策;三是具备科学性。这一标准和补偿机制,应具备在方法上的先进性、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使用价值;四是具有实用性。要实现这一补偿机制以及相关价值补偿支持系统,包括押金制度、环境保险制度、环保协议书原则、直接补偿和间接补偿制度等,应具有实用性和操作性;五是具备激励作用。这一标准及其补偿机制应能够使我国目前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不在停留于政府的强制和社会的公益,而是投资与收益的对称行为,激励企业实体和社会团体与公众更好地保护包括河流水在内的生态环境系统。
五、河流污染补偿机制研究方法设计
上下游河流水污染价值补偿机制建立的主要理论依据是环境经济学,是环境学与经济学交叉渗透的应用性科学;同时还要综合应用可持续发展学、环境学、会计学、审计学、经济数学和管理学等学科专业和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分析。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经济学中一般均衡理论和均衡曲线,通过经济数学方法,从污染事故等级系数和污染经济损失等级系数的关联程度上,构建水污染经济补偿标准的数学模型。在对相关的技术指标和价值指标研究过程中,从系统观点出发,以经济补偿价值指标为中心,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有机结合。
(二)实施步骤 第一,实地调研和实验,收集与环境补偿指标建立有关的数字,技术参数,会计数据,相关样本及规章制度和文件。第二,整理、充实和完善调研和实验资料,以形成对水污染技术方法指标和价值指标的整体认识,初步形成指标体系和指标的概念性框架,为确定补偿价值标准和模型构建作好准备。第三,分析影响指标值变动的因素,应用环境工程技术、经济数学、化学、环境会计和审计学以及环境管理学,对其进行判断和归纳,分析其关联强度,完善相关数据,初步构建经济补偿数学模型。
(三)实证研究 实地测试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河流上下游被污染企业,归纳一般性结论,可主要选择我国南、北水网典型流域各不相同被污染企业,同时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分析,对相关指标数据进行修定,对模型进行补充和完整,以检验模型设计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四)专家意见法 在项目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最终形成后,应当提请相关专家进行论证分析,鉴定和评估。主要采取专家论证会和书面论证咨询两种形式,根据论证的结论进一步完善方案,撰写研究工作总结,提交最终研究成果。
六、研究结论与缺陷
本文认为,我国每年要花巨额资金进行河流污染的治理,成本高,效益低,其主要原因在于河流污染补偿机制不尽完善。本文研究了上游河流水污染引发下游污染事件所致经济损失成本和事故技术等级关联系数,依据环境经济学物质平衡理论的概念框架,以污染者付费原则的环境经济政策为指导,提出了以公平和可持续的价值补偿标准为基础的上下游河流水污染经济补偿模型及其运作机制,为环境会计的相关计量提供了参考依据。
新结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范文5
外部性理论的提出可以追溯到经济学大师亚当•斯密那里,亚当•斯密认为:“自然的经济制度(即市场经济)不仅是好的,而且是出于天意人,因为在其中,每一人改善自身处境的自然努力可以被一只无形的手引导着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即“在追求他本身利益时,也常常促进社会的利益”(Smith,1776)。这种对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一致性的乐观态度导致了经济自由主义和政府对经济的不干预思想。从亚当•斯密的那个时代开始,人们就已经认识到,在需要公共福利而提供公共福利对于私人企业来说却又是无利可图的时候,需要政府发挥作用,除此之外,政府的作用就是保证市场机制的良好运作。外部性理论的提出,英国经济学家、剑桥学派的奠基者西奇威克功不可没,西奇威克在其《政治经济学原理》(Sidg-wick,1887)一书中已经看到了私人产品与社会产品的不一致问题,他从“个人对财富拥有的权利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是他对社会贡献的等价物”中认识到了外部性的存在,他认为经济活动中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之间并非经常一致,并举了灯塔问题的例子来说明之:假设某个人从个人利益出发建造灯塔,这同时也起到了为他人服务的作用,得到免费服务的这些人并没对此付出成本。而且在某种情况下,人们会额外负担那些由于他人行为而产生的不能得到补偿的货币或精神成本。因此,不同于传统观点,西奇威克提出需要政府进行干涉,以解决经济活动中的外部性问题。
一般认为,外部理论的概念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马歇尔(Marshall,1890)首次提出的。他在分析个别厂商和行业经济运行时首创了“外部经济”和“内部经济”这一对概念。他在论述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组织时指出,扩大一种货物的生产规模而发生的经济效率的提高可分两类,用两个术语表示:一种是有赖于某产业的个别企业本身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所带来的经济,称内部经济;另一种是有赖于该产业的一般发达所造成的经济,叫外部经济,它往往能因许多性质相似的小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方而获得:在那里,生产工具、工艺方法和技能等能得到迅速交流,辅助工业也相应产生,提供种种服务。在西奇威克和马歇尔的开创性研究之后,作为马歇尔的得意门徒,福利经济学创始人庇古(Pigou,1920)提出了私人边际成本和社会边际成本、边际私人纯产值和边际社会纯产值等概念作为理论分析工具,基本形成了静态技术外部性理论的基本理论。庇古认为,由于边际私人纯产值和边际社会纯产值的差异,新古典经济学中认为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可以形成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实现帕累托最优是不可能的。在现实世界中,私人边际成本和私人边际收益并非任何时候都等于社会边际成本和社会边际收益。庇古用灯塔、交通、污染等例子来说明经济活动中经常存在的对第三者的经济影响,即外部性。因此,要依靠政府征税或补贴来解决经济活动中广泛存在的外部性问题。在庇古那里,市场并非万能,政府干预主义已经抬头,“庇古式税收”成为用于消除经济活动中外部性、政府干预经济的有力措施。1928年,阿温•杨(A.Young)在著名论文《收益递增与经济进步》中系统地阐述了动态的外部经济思想。
所谓动态的外部性有别于在产业内对厂商和产业的分析,是指产业增长产生的劳动分工的扩大,专门从事新活动的厂商的出现,其中一部分厂商专门为其他厂商开发资本设备或为之服务。该思想同技术的外在经济的非市场相互依赖性几乎没有什么关系,而是同以货币外在经济相关,后来发展成为欠发达国家的“平衡增长”学说和“联系效应”学说(Rosenstein-Ro-dan,1943;Hirschman,1958;希托夫斯基,1954)。1952年,英国经济学家鲍莫尔出版了《福利经济及国家理论》一书,对他以前的外部性理论进行了综述性研究。他认为外部性的定义是:由于工业的规模扩大,特别是在该工业中其他厂商情况不变之下增加了生产,使得一家厂商生产成本降低(提高)了。如一个地区本来鱼类资源稀少,任何一家鱼商如果在这里扩大作业,就会增加鱼的稀少性,从而提高其他鱼商的成本,这样就出现了负的外部性。鲍莫尔对垄断条件下的外部性问题、帕累托效率与外部性、社会福利与外部性等问题作了较深入考察,并认为外部性理论还有好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外部性理论的研究呈现日渐繁荣之势,主要沿着以下三条路径向前推进:(1)遵循庇古的研究思想,对众多的外部不经济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些问题包括交通拥挤(1968,Mishan在他的《经济增长的代价》一书中关注了这一问题)、石油和捕鱼区相互依赖的生产者的共同联营问题以及日益受人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
尤其是环境外部性问题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如英国环境经济学家鲍莫尔在《环境政策的理论分析》中建立了一般分析模型以解释外部性内部化方法之一的“庇古税”的正确性(Bau-mol,1988),戴维•皮尔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察了英国乃至全球的环境问题(PearceandWarford,1993)。(2)针对外部性(尤其是外在不经济)问题,提出了众多的“内在化”途径。除传统的政府干预方式外,1960年罗纳德•科斯提出了明晰产权的思路。直到20世纪60年代之前,经济学界基本上因袭庇古的传统,认为应该引入政府干预来解决因外部性引起的资源配置的非帕累托最优问题。科斯(Coase,1960)的长篇论文《社会成本问题》引起经济学界的高度重视,他提出了产权界定和产权的安排在经济交易中的重要性,认为对于经济活动中的外部性问题,无需政府干预经济交易,市场是最有效的。此外,英国经济学家、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E•米德(J.E.Meade)曾于1972年提出了尔后为阿罗(K.Arrow)进一步发展了的另一种方式,即认为外在性的存在内在地等同于竞争性市场的缺乏。阿罗(Arrow,1969)在《经济活动的组织》一文中解释了通过创造附加市场使外部性内在化。(3)沿着马歇尔,尤其是杨格,关于“规模经济”(动态的外部经济)思路进行发展。1970年齐普曼(J.S.Chipman)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了《规模的外在经济与竞争均衡》一文,再次继承了这一思想。
1986年芝加哥大学保尔•罗默(PaulRomer)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收益递增与长期增长》一文,首次系统地建立了一个具有外部性效应的竞争性动态均衡模型;1988年罗伯特•卢卡斯(RobertLucas)在《货币经济杂志》上发表了《论经济发展的机制》一文,明确地把人力资本的外部性效应存在当作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总之,在上述经济学家及其追随者的努力下,外部性理论研究已成为现代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新热点。此外,斯塔雷特(Starrett,1972)曾研究了与外部性相关的经济非凸性的有关问题;沙谱利(Shapley,1972)和舒贝克(Shubik,1969)研究了具有外部性的“核”;布坎南(Buchanan,1969)、黄有光(1991)和桑德目(Sandom,1975)等研究了同外部性有关的各种次优问题。
二、外部性的分类及计量研究
(一)外部性的分类
在研究外部性的分类时,瓦伊纳(Viner,1931)首先区分了技术外部性和货币外部性。瓦伊纳认为在厂商之间或者在产业和它的厂商之间的价格效果是金融的外部性,这种定义从而引起了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学家对货币外部性问题的一场辩论。形成的一致意见是,货币外部性是由价格体系引起的,但并不是市场故障的原因,并不影响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均衡的性质,因此和福利经济学不相关。例如,个人增加威士忌酒的消费,结果会提高该酒的价格,由此会影响你的福利,这个事实并不危及竞争性均衡的帕累托最优性。当帕累托最优的竞争均衡要求的所有假设都得到满足时,货币外部性与福利经济学不相关,价格只会使供求相等,资源配置会自动达到帕累托最优均衡。例外的情况是在不完全偶发市场和在有不对称信息的经济中,货币外部性就会影响经济行为者的福利。而技术外部性是我们一般所研究的外部性问题,即某种消费或生产活动对消费者效用函数或生产者的生产函数的间接的非价格的系统的影响。澳大利亚华人经济学家黄有光教授认为,外部性是一种经济力量对于另一种经济力量的“非市场性的”附带影响,是经济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反映一个事实,即经济效果传播到市场机制之外,并改变了接受效果的厂商的产生和由其操纵的投入之间的技术关系(黄有光,1986)。外部性首先可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外部性都有两个标志:一是它们伴随生产或消费活动而产生;二是它们或者是积极的影响,或是消极的影响,二者必居其一。
所以外部性可分为四种:(1)正生产外部性,指在生产中给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经济利益。如养蜂;(2)负生产外部性,指在生产中给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造成损害,增加了他们的外部成本。如水污染;(3)正消费外部性,指在消费中给外界带来利益。如私人花园的鲜花散发出芳香是私人消费的正外部性;(4)负消费外部性,指在消费中给外界造成损害。如私人住宅里播放收音机时,声音太响太吵给外界带来负面影响。1962年戴维斯与惠因斯顿发表了《外部因素、福利与对策论》一文,把外部性分为可分的外部性和不可分的外部性,可分的外部性是指:假定B的生产活动影响A的总福利,但A的边际收益并非取决于B的影响,而是取决于A本身的生产活动。也就是说,厂商的成本函数并不受另一厂商的产量的影响,而是受厂商本身的产量水平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除外部性之外,产量、消费水平、成本都成为决定补贴和课税的因素。不可分的外部性是指:A的边际收益不仅取决于A本身的生产活动,而且也取决于B的生产活动。于是,成本函数不能分作两个分开的函数,它应包含A、B两个生产单位的产品,也就是说,A的边际成本不仅是它自己的产量的函数,而且也是B的产量的函数。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缺乏充分的信息,所以补贴和课税都是不易决定的。1978年,格林伍德与英吉纳发表了《不稳定的外部性、责任规则与资源配置》一文,把外部性分为稳定的外部性和不稳定的外部性两类。稳定的外部性是指可以掌握的外部性,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协调方式,使这种外部性内在化。而不稳定的外部性是:假定A对B的影响是任意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厂商就会遇到风险,厂商在考虑最大化问题时,就要把外部性的分担和自己对风险的态度估计在内。于是究竟采取协商方式来解决还是采取合并方式来解决,这取决于厂商对于风险的预期。他们认为,在稳定的外部性影响下,均衡的位置可使外部性内在化,但是在不稳定的情况下,外部性内部化的效果取决于谁控制合并了的工厂以及合并后工厂对风险的态度。1962年,米德在《竞争状态下的外部经济与不经济》一文中,把外部性分两种情况,其一是“无偿的生产要素”的作用,即生产中的正外部性,如苹果园和养蜂场的例子。其二是来自环境对于企业的有利或不利的影响。他举例说:假设A是小麦生产者,B是林场,土地是免费使用的。则如果B的产量增加,将导致雨水增加,转而促进A的产量增加,这样,林场的生产要素的边际纯产值就大于它的边际私人纯产值,即产生了正环境外部性。在外部性的分类研究中,鲍莫尔和奥肯(1985)把外部性分为公共外部性和私人外部性。
(二)外部性的计量研究
外部性计量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技术性问题,尤其是环境问题的外部性计量。从内容来看,外部性的计量研究主要包括外部费用和环境费用、外部效益和环境效益、环境质量的经济价值、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定义和度量等问题。对外部性计量的研究中,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庇古已经建立了初步的体系,按照传统福利经济学的观点,某一种经济活动的外部经济或外部不经济性,就是该种活动行为的社会影响与个人(或私人)影响之差。就费用而言,这种外部不经济性所表现的外部费用,就是社会费用与私人费用之差值。这里所说的“私人”或“个人”是一个具备独立决策行为的主体,可以是一个生产者、企业、消费者以及家庭等,而私人费用,就是通过市场表现并反映在产品或服务价格之中真正发生或支付的费用。如果某种经济活动存在外部费用,则必然不反映在价格信号上,或者说是超越于私人费用之外。社会费用是一个相加的概念,即私人费用与外部费用之和。换句话说,社会费用是该经济活动带来的社会真正承担的全部费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可说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假设某一纺织厂每年生产10万米棉布需要花费200万元,而这家纺织厂的污水排放所造成附近的养鱼场和娱乐场年渔业损失和游乐场收入损失达300万元。在这种情况下,纺织厂生产10万米棉布的私人费用(成本)为200万元,其外部费用和社会费用则分别为300万元和500万元。当外部费用表现形式主要是环境污染、环境破坏或其他环境恶化现象时,这种外部费用就是环境费用。当然,广义的环境显然可以包括“外部”,但这种理解对我们所进行的分析并无多大价值。此外,边际费用概念的运用也对环境外部性的计量分析有所帮助。简单地说,在我们这里,边际是指每增加一个单位数量的含义,如从三级大气质量标准提高到二级标准,以及从消除10吨污染物增加到11吨污染物都含有“边际”的概念。
单位数量是人为的一种确定,如同我们确定座标单位时那样。边际费用(MC)是指增加单位物品或服务产出时所追加的费用。例如,当我们把一个区域的大气质量从目前的三级标准,通过环境质量管理计划实施,提高到二级标准所需的总费用为1000万元时,我们就可以说,大气质量从三级到二级标准的边际费用为1000万元。注意一点,此处“单位物品或服务”的含义是广泛的,可以是企业的具体产品,也可以是污染物削减量、污染物削减率以及国防水平等等,主要依据分析问题的对象而定。有了私人费用、社会费用和边际费用这些概念,自然就可得到边际私人费用和边际社会费用。本文作者综合若干环境经济学家对环境问题计量化的研究,对上述概念间的联系加以说明,并在此基础上对环境外部性的计量分析进行初步的演绎和推算。一般来说,企业的边际费用曲线体现了企业所承担生产某一单位产品的全部费用,即生产要素投入,并反映在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上。这种边际费用实际上就是边际私人费用。假设该企业处于一个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其生产的产品数量不能影响该产品的市场均衡价格,即如图1中,该企业只能接受市场价格P0。从整个社会来看,企业的生产成本既有私人的又有外部的,因此,边际社会费用就是边际私人费用与边际外部费用之和。。换句话说,MPC曲线与MSC曲线之间在各已知产出数量或水平上的垂直距离就是生产该单位产品的外部费用,如纺织厂给位于河流下游的游乐场造成的收入损失,而且纺织厂的边际外部费用的曲线是一条常数水平线,即外部费用不随产量大小而变化。或许更实际的假设应该是,纺织厂排放废水引起的河流污染程度随着纺织厂产品产量增加(如果不考虑技术和工艺的变化,废水量也随产量等比例增加)而加重,因此,游乐场蒙受的收入损失也随产量增加而上升。在这种情况下,MPC和MSC曲线会由纵轴上的同一点(纺织产品数量为零)开始,随着产量增加而岔开,其极限就是纺织厂造成的水污染致使游乐场关闭的产出水平(此时河水已完全不能作为娱乐用水)。一般来说,边际外部费用(MEC)曲线是一条直线或曲线,并翘上右上方。该几何特性体现了边际费用递增规律。
例如,前面提到某区域大气质量从三级到二级标准的边际费用为1000万元,但由于技术和工程的原因,很可能把该地区的大气质量从二级提高到一级环境标准时所需费用是4000万元,这样,该地区大气质量二级标准的边际费用为1000万元,而一级标准的边际费用为4000万元,后者是前者的4倍。不过,在此MEC与MPC间这种精确关系建立与否,并不影响由此得出的一些基本结论的正确性。简便起见,我们仍假设MEC是一条水平常数线,但不见得总是落于MPC曲线之下。外部效益是与外部费用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表现的是一个经济活动的社会效益与私人效益之差值,即外部经济性的货币衡量。从数学上说,外部效益与外部费用只差一个负号,因此,前面提到的一些“私人”、“边际”等概念在此仍然有用,只不过是重新组合出边际社会效益、边际私人效益和边际外部效益这样一类与前面相对应的概念。不过,在应用MEB概念分析外部性对资源配置影响时稍有不同的是,MEB仍与MSC和MPC结合起来考虑,即看成一种负的外部费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MEB随产品数量递增表现出的特性是一种边际效益递减规律,个别情况下表现为一种边际外部效益递增。因此,当引入外部效益时,边际社会费用一般总是低于边际私人费用。当外部效益表现为环境质量改善,从而提高人体健康水平、资产增值和美学景观享受等有益效果时,我们称这种外部效益为环境效益。换句话说,环境效益是环境质量的一种货币度量,它是环境经济计量学或环境会计学的核心研究内容。环境质量经济价值计量的研究在西方已经有了相当长的时间,较著名的研究机构有美国东西方中心环境与政策研究所(EAPI)等,研究方法主要有直接市场法、间接市场法等。近年来,有关环境质量经济价值的计量研究向着更高的广度和深度拓展,研究领域已逐渐拓展到从娱乐商品的价值到空气污染的健康损害、改进水质的价值、生态破坏和改善的价值等相当广泛的方面。
三、外部性的矫正及内部化
由于外部性的存在,使经济活动中的第三者福利受到损失,从而使经济活动中的资源配置无效率。因此,对外部性的研究,目的是如何消除外部性,通过要求外部性的制造者将造成的外部性内部化,从而达到恢复效率。但是对如何内部化外部性问题,经济学家有不同的看法。以庇古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认为通过国家干预,采取税收和津贴等方法解决外部性问题是比较好的途径。因为征税可以使负外部性的制造者承担外部成本,津贴则是对正外部的一种鼓励,这就是传统的“庇古式税”的政府干预模式。然而,奈特于1924年在《社会成本解释中的一些错误》(奈特,1924)一文中,对“庇古式税”的外部成本计算方法提出异议。奈特认为庇古不曾把使用土地的费用计算在平均成本之内,而只是把可变生产要素——劳动工资计算在内是错误的,只有在平均成本中计入地租费用,才可能得出生产的最优产量。奈特还把公路的拥挤看成是由自然资源的浪费而不是由于边际私人产值和边际社会产值之间的差额所造成的。对外部性内部化问题的研究,科斯一反新古典经济学传统,在其经典论文《社会成本问题》(Coase,1960)中提出:政府的干预并不是必要的,外部性问题可以通过重新分配产权得到解决。
科斯认为,当人们在面对A损害B这类外部性问题时,往往是考虑应该如何阻止A。其阻止的办法无外乎要么要求A向B赔偿损失,要么向他课税,或者干脆要他停止工作。这些办法都不尽人意,因为其结果是尽可能使B免遭损害,但却有可能使A遭受损失。要使当事人所遭受的损失都尽可能地小,正确的思考逻辑应该是我们应准许A损害B,还是准许B损害A。为了阐述他的命题,科斯举了在两块相邻的地上,因养牛人的牛跑到农场主的地上去吃农作物而引起纠纷的经典案例。依照科斯的意思,后人总结为著名的“科斯定理”,即当交易成本为零时,人们之间的自愿合作或将外部性所产生的社会成本纳入交易当事人的成本函数,从而导致最佳效率的结果出现(科斯第一定理);在交易成本为正的世界中,法律规则中产权的界定对外部性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作用。法律规则的选择应在比较各种解决办法的成本和收益后作出,他认为允许当事人就外部性进行谈判以自愿合作是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有效法律规则。政府的作用即在界定当事人拥有的产权,包括进行谈判的权利,而不必直接干预。这就是说,只要交易费用不为零,就可以利用明确界定它的产权,通过产权之间的自愿交换来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从而克服外部性,而无需抛弃市场机制。
因为只要产权界定清晰,交易各方就会力求降低交易费用,把资源使用到产出最大或成本最小的地方。所以在科斯看来,外部性完全可由私人合约得到解决,亦即基于自愿交易的私人合约行为对市场运转有着自我修正的效能(科斯第二定理)。针对科斯的方案,斯蒂格利茨在其1997版《经济学》一书中认为,科斯定理的应用范围十分有限。首先,交易费用为零的社会如同没有摩擦力的世界一样是不存在的(针对科斯第一定理)。其次,当事人之间进行谈判的成本有时可能非常高,以至于无法交易。特别是交易涉及到参与者众多的时候,参与者之间存在的信息交流障碍、逐个谈判的高昂交易成本以及“搭便车”行为,将使谈判破裂。因此,政府干预是必须的,“庇古式税”可能更有效(针对科斯第二定理)。对外部性问题内部化研究,新经济史学派的观点值得一提,诺斯等人认为,制度本身可以内部化外部性问题。诺斯在解释“西方的兴起”时强调:“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具有一种能力,“使个人的收益率不断接近社会收益率。”他们认为市场进化和生产力提高的历史,也是一个外部性被内部化的过程。例如不发达国家因间接社会资本不足产生的公共性产业不足问题就不能靠市场力解决,而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较为均衡,靠市场和生产力的发展则可以解决。这就是说随着交易发展而变得容易,原来的外部性转变为可由市场“化解”的外部性,即市场瓦解了这个外部性问题。与此平行,政府效能也在进步,它对外部性的干预促进了公共政策及部门的发展,限制了原外部性危害。市场和政府的联合作用,不断地瓦解原有的外部性问题,使外部性中一部分得以由市场的“固有程序去解决”,另一部分纳入越来越精确的公共领域管理之下。这种“固有程序”和政府的管理实质上是一种制度安排。
四、对西方经济学界外部性理论研究的简要评介
(一)从西方经济学说史的演变进程来看,对外部性理论的研究,经济学家们关于外部性概念、理论的修正与深化,直至运用这一理论去阐释、解决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思路与设计的理论纷争都是与西方经济学说史本身演变的进程并行不悖的。从亚当•斯密时代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到1871年开始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史上的“边际革命”及随后新古典主义体系的诞生,再到20世纪30、40年代的“凯恩斯革命”,环境经济学界对外部性理论的每一次论争与进展都是当时经济学界学术思潮、成果的折射与反映。“政府干预为主”还是“市场化交易为主”这一直是西方经济学界争论不休的两大问题,外部性概念提出后,在讨论对外部性问题进行矫正时,新古典主义的“庇古税”方案与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明晰产权进而引进排污费交易理论之间的争论凸现、折射了政府干预和市场化交易这两大学术思潮的交锋。此外,从对环境经济学的计量研究方法的演变与深化来看,也是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西方经济学界重视数理研究范式的经济学学术研究风格一脉相承的,实际上,这种范式的出现与深化是西方经济研究范式上的变化在环境经济学微观领域的具体表象。
(二)纵观外部性理论及环境经济学科100余年的演变历程,笔者认为,在研究方法上,其研究方法已经汲取并融合了现代经济学的某些理论和方法。现代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寻租理论、委托—理论、博弈理论、成本收益分析、边际分析、均衡分析、制度分析、集体行动理论等理论和方法都在以外部性研究为基础与核心的环境经济学科的研究与发展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一些与之有关的研究成果也陆续涌现,蔚为大观。再者,进入20世纪90年代及21世纪以来,对外部性理论及环境经济学交叉性及跨学科研究的特征也愈加明显,它与微观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学、能源经济学、人口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法律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性愈来愈强。例如,对生态税的研究就将外部性理论研究和属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范围的税收与税制政策设计结合在一起,探讨税收在资源与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生态税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研究总结生态税制建立的理论基础;(2)对生态税收设计的一般理论进行系统分析;(3)对国际生态税收实践进行比较研究;(4)从环境和资源两个方面研究过国别经济中在实现可持续发展国家生态税制的若干政策取向等等。不仅如此,外部性理论研究还愈来愈体现出与历史学、文学、哲学、社会学等其他社会科学相融合的寻求人文关怀的学术特征。
(三)以产权理论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在外部性理论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不仅拓宽了外部性理论的研究范围,同时也对排污费交易等环境政策措施的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因此,笔者认为,这对外部性理论研究的深化而言是一历史性的飞跃,在此基础上,外部性的研究不再停留在“坐而论道”的纯理论研究状态,从而在对现实生活中的外部性问题的具体对策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环境资源、环境质量属于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不可分割性等特征,因而在环境这一特殊商品的使用或消费中容易产生外部性问题和“搭便车”现象,从而导致经济主体的利益冲突。产权理论在环境经济问题中的应用,就是要通过产权界定、产权安排、产权经营和交易来提高环境这一特殊商品的生产和使用效率进而对排污费交易市场等特殊市场交易场所进行制度设计。现在看来,在外部性理论和环境经济学领域,与产权理论研究有关的研究课题主要有:关于市场机制与环境管理之间的关系;关于环境经济政策与手段的经济评价;关于在特定的经济体制下各行为主体的环境行为的实证及理论分析;持续发展的制度结构;环境权益均衡及制度结构等。
新结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范文6
【关键词】循环;包装材料;节能减排
一、节能减排的意义
(1)节能减排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目前我国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也比较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与科学发展观相违背的,也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必须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在衡量GDP的同时要与资源消耗相挂钩,衡量单位GDP增长与资源消耗率的比例,实现最小的资源消耗,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节能减排是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依靠高科技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要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必然要重视节能减排的作用,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提高高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设备。(3)节能减排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处于发展中的国家当然需要主动承担起节能减排的国际责任。在经济发展方面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高产出的新型工业化道理,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重目标,与国际社会一起应对全球变暖的问题,探索一条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
二、公司循环使用包装材料策略研究
(1)加强节能减排宣传工作。加强节能减排的宣传教育计划,公司通过这些宣传教育计划和措施能够广泛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我国采取的政策措施,宣传节能减排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大力弘扬节能减排的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的节约环保意识。对公司员工广泛深入持久开展节能减排宣传和节能环保科普宣传活动,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观念渗透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员工的环保意识。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传统包装材料成分的知识普及,让员工都能够认识到传统包装材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从而使员工能够自觉的对包装材料的节俭、循环使用。(2)发展绿色节能包装材料。包装工业涵盖了造纸、塑料、冶金、化工、装备制造等过个领域。公司在设备包装材料的选型方面考虑用低消耗、低排放的节能环保的包装材料。传统包装材料包括金属、塑料、玻璃、陶瓷、纸、竹本、野生蘑类、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复合材料等主要包装材料,又包括涂料、粘合剂、捆扎带、装潢、印刷材料等辅助材料。公司通过绿色节能的包装材料,以纸(塑)代木,有效降低设备包装材料的能耗。或者使用易降解的合成材料,达到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效果,即提高经济效益、又能降低消耗和排放。(3)制定循环使用包装材料模式。产品包装材料统一尺寸并循环使用这些包装材料,有效节省产品包装材料,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公司的设备制造遵从国际RoHS标准(绿色产品的运营对环境无污染),并与成熟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努力降低中间环节能耗。公司应根据公司以及整个供应链的现状,制定包装材料循环使用的SOP,并大力向客户推荐、同时强制供应商执行的模式。最终实现整个供应链包装材料循环使用的模式。
图1 循环使用包装材料模型
本文以公司循环使用包装材料实现节能减排为研究主题,在分析节能减排的意义基础上着重说明公司循环使用包装材料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并给公司循环使用包装材料提供了一些策略建议。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