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逻辑思维的用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逻辑思维的用处范文1
关键词: 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反垄断法;适用
中图分类号:DF41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3-7217(2016)02-0134-05
一、研究背景与缘起
转售价格维持是指处于同一产业不同环节交易者间关于价格的约定协议,在供给商品转售与第三方时,或第三方再转售时,各方都必须遵守先前约定的价格,反之则可对违约方采取罚违约金、停止供货等经济制裁手段。“转售价格维持”在出版行业已存在相当长的历史,并与自由定价机制一起成为国内外出版行业的两大定价机制[1]。对于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国外由来已久,相关法律也较为完善。英国出版行业早在19世纪80年代就已采用转售价格维持,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由麦克米兰公司出版发行)这一著作就是在固定转售价格机制下发售的。随后丹麦、瑞典、日本等国家的出版行业也都开始广泛推广“转售价格维持”[2],到20世纪初,美国出版行业也在普遍采用转售价格维持机制,一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出现了一大批在转售价格维持机制内进行发售且极具影响力的经典出版物。然而,随着信奉自由竞争的国家和地区反垄断法的颁布和实施,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这一系统便开始遇到了非常多的现实问题,甚至被一些国家和地区明文禁止,其理由是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反垄断法可确保市场的开放与活力,出版行业也不能例外。
由于“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存有争议,目前有一些国家对出版物零售定价同时存在自由定价和转售价格维持两大机制。这些国家采取的办法是通过明确获得反垄断法豁免的条件,对出版物转售价格进行有区别的对待。可以肯定的是转售价格维持限制竞争,其存在一直都颇具争议。不同国家对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的基本理念和认识也存在差异,不同国家对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行为的认定也存在很多不同,如丹麦、挪威、匈牙利、德国等欧盟国家认为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行为必须是基于商业合同且买卖双方自愿实施的一种价格约定协议;而美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自由定价和转售价格维持同时存在于出版物零售定价中,且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也适用于该国的反垄断法。
在市场经济的基础理论研究中,颁布反垄断法的主要目的在于确保整个市场的开放与活力,并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而出版行业转售价格维持机制的存在可能导致出版物零售价格偏高于市场价格,最终损害消费者的权益。关于这一命题,有学者以日本五家全国性报纸实施转售价格维持为例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当这五家全国性报纸零售价统一定为3925日元/月,其它地区性报纸售价会稍低一些,而全国性报纸发售通过转售价格维持机制会使报纸零售定价提升约500日元/月,虽然报社利用报纸转售价格的统一定价能够为自身增加利润,但给整个日本社会却造成了更大的经济损失,社会整体福利损失程度非常显著。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即使是主张出版物发售须遵循“转售价格维持”的专家,也普遍承认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行为可能会使整个出版行业产生限制竞争效果,降低整个行业的效率,但他们认为通过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可以促进出版业出版物的多样性,进而促成整个社会的文化多样性。基于这一视角,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应当被反垄断法豁免。在实践中,大多数欧盟成员国支持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其理由正是由于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可一定程度地促成出版物的多样性。在现实中,这一观点也得到了欧洲很多出版商的认可,所以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在这些国家可以获得当地反垄断法的豁免。
自我国反垄断法颁布以来,如何厘清和正确认识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和出版物多样性保护间的内在关系?如何制定关于转售价格维持反垄断法豁免条件?是我国反垄断法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关于出版物的出版发行,我国出版业在2010年的《图书公平交易规则》中有明确规定:新发售的出版物在销售的第一年,须按图书标定的固定价格销售[3],且对于一年后的优惠销售折扣也有明确规定,该规定为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取得我国反垄断法豁免权提供了条文支撑,但这些规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直遭人诟病,以至于国家发改委两年后对《图书公平交易规则》中的一些饱受诟病的规定进行了重新修订,如对新版图书销售价格、图书优惠销售最低价格、统一供货折扣等内容进行了调整与说明,但该次修订实际上仅是对涉及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的部分内容的有限“松绑”,这次“松绑”对整个国内出版业生态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然而,这次修订也并未完全放开出版物市场,更不是我国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的适用法律。
二、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反垄断法豁免的逻辑思辨
赞成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的学者认为,该机制的内在逻辑是通过纵向价格限制,激励出版商、零售卖场出版、销售一些有文化价值,但利润较低的小众出版物,以促进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发展。那么,在这个出版市场不断完善与相关理论研究不断深入的时代,在将竞争作为基本市场规则的常态下,出版物多样性保护能否成为转售价格维持行为取得反垄断法豁免的充分理由?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到底如何?是值得法律界、出版界共同思考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将出版物多样性保护作为转售价格维持行为取得反垄断法豁免的理由不充分,其逻辑至少有三点值得商榷:
1.必要条件被忽略。目前争议较多的是取得反垄断法豁免的前提:转售价格维持行为是依赖出版物多样性保护。一方面,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被一些专家赋予了很多文化的意义;另一方面,多样性问题在反垄断法中缺乏直接的分析范式[4]。我们知道,除个别行业之外在实施反垄断法的国家和地区普遍适用反垄断法,可见竞争作为市场的必要属性,其基本价值和作用也是肯定的。若要对某一限制竞争的行业或行为给予豁免,则需要充足的豁免理由。不少支持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观点的学者认为,确保出版物多样性是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豁免反垄断法的充足理由。所谓出版物的多样性是指不同出版物之间存在不可替代的差异,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思想观念、不同的文化类型。出版物的文化传播效应是毋庸置疑,不同的出版物承载着不同观念、传递不同文化,而且不同的出版物对言论自由的价值,也无需多言。然而,这一视角仍存在一个显明的问题:因为即使能够证明通过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机制可以促进出版物多样性,但也没有任何实证结论可以断定达到出版物多样性目的只能通过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这一机制来实现,如果还存在其它方式来提升出版物的多样性,那么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机制的存在意义便可大打折扣。如果有实证结论表明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是确保出版物多样性的唯一方式,那么这一理由足以使其取得反垄断法豁免的条件,但实际上并没有实证依据来证明转售价格维持是实现出版物多样性的必要条件。在所有将竞争作为市场经济准则的国家和地区,反垄断法已被普遍适用于各个行业,而且反垄断法在维护公平竞争、保证市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保障公正的竞争能力、竞争机会意义重大。因此,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这种限制竞争行为想要获取反垄断法的豁免,必须要有非常充足、合理、科学的理由。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出版物多样性保护尚不足以作为出版物豁免转售价格维持的理由。
2.充分条件不充分[5]。实现出版物多样性的目标主要手段是依靠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机制来影响出版商和普通零售商的行为,但这一视角同样存在重大缺失,因为出版物的生产、销售涉及的中间环节非常多,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对最终出版物的多样性产生影响,如作者出版方式的变化、销售形式的革新等,所以转售价格维持不是实现出版物多样性保护的充分条件。虽然出版商的出版能力、审查标准可以影响最终产品的多样性,但是整个出版行业的真正核心是撰写、创作出版物的作者,出版商和普通销售商都只是将作者的创作成果有效地传递到读者面前。因此,作者创作出不同作品是实现出版物多样性目标的基本前提。如果出版市场上存在一种简单、便捷、价格低廉的出版物发售运作模式来帮助作者出版、发行作品,那完全可以不用通过转售价格维持来保护出版物的多样性发展。随着数字图书、博客、微信朋友圈等自助出版的出现,一种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新兴出版模式正被大家所接受。这一新兴出版模式大大降低了出版的准入门槛,简化了出版物的发售流程,缩短了出版物的发售周期,对增加出版物多样性具有显著的意义。由此可见,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不是出版物多样性发展之充分条件,因为影响出版物多样性的因素很多,并非只有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这一种因素。
3.有悖“竞争”原则[6]。不可否认,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可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出版商和普通零售商为出版物多样性进行努力,但“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的存在,同时也可能会影响整个出版产业链条上的其他环节。比较显著的有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影响出版物的定价,目前的做法是通过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提升畅销书的零售价格,将发行不怎么赚钱的出版物造成的亏空,依靠发行畅销书获得的利润来填平,确保出版物的多样性,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二是通过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让出版商和普通销售商相互间避免降价竞争,进而不畅销的出版物也能够获得相应的收益,这样出版商和普通销售商可以不用将畅销书的利润来补贴那些小众出版物。这两种做法虽然存在些许差异,但其内核是完全一致的,即通过限制竞争让出版商与零售商都能在小众出版物上收获利润,以支撑该类出版物的出版发行,实现出版物多样化[7]。然而,出版物出版发行是一项市场经济活动,需要计算成本并追求利润,在现实中如果某一出版物获利预期没有达到出版商和普通零售商的预期,那么出版商和普通零售商根本不会有动力完成出版发行。对整个出版产业链而言,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是通过影响出版商和普通销售商两个环节来达到实现出版物多样性目标的。但从现阶段出版业实际市场结构角度来看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出版业在出版商和普通销售商这两个环节的市场化程度已经较为充分,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对这两个环节的作用相对有限。目前整个出版业具有明显市场集中的其实是出版物的批发环节,这个环节呈现出了较高的垄断状态[8],如在日本出版行业中,每年超过70%的出版物都是由两家大型批发商来完成销售的;美国的英格纳姆公司则占据着整个美国出版市场50%的份额,这些超大型出版批发商的存在,使得他们可能会利用自身在出版市场的巨大影响力,通过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产生更为突出的限制竞争效果,进而严重影响最终出版物的多样性。当然,从出版行业整体市场竞争的理论效果上来讲,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机制的存在不仅容易被大型批发商利用,同时增强出版批发环节的垄断力量和介于出版产业链中普通零售商和出版商两个环节的市场力量,初使出版业形成一种多方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抗衡效应(即“卡拉布雷西假说”抗衡效应),这一抗衡效应只有假设产品同质化的条件下才能出现,如果脱离这一假设条件,则根本不可能出现[9]。而若这一假设成立,必然有悖于产品多样化的要求。此外,出版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目的是为读者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阅读选择,满足其涉猎多样文化知识的需求,进而影响整个社会文化的多样化。但是出版商和普通销售商关于出版物多样性更多的是从出版物供给的这一角度来理解,这一出版商和普通销售商眼中的出版物多样化与读者所认可的多样化是否一致仍值得深入研究。笔者认为出版物多样性保护应充分考虑出版商、普通销售商和读者等多方的实际需求,且应当是以读者为核心的。如果以读者需求为中心,那么出版物多样性的直接目标应该是为广大读者提供多样化、多元化的出版物选择,让各种思想、文化都能得以充分表达。那么,出版商和普通销售商等供给者就要争夺需求和满足需求,让供给者为了满足消费者阅读需求而进行全方位的竞争。然而,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机制的存在,会限制出版商、普通销售商这些供给者之间的竞争行为,这样就违背了保护出版物多样性的初衷,也实现不了保护出版物多样性的目的。
基于前述,保护出版物多样性难以作为出版物豁免反垄断法的理由,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也不是确保出版物多样性的必要条件。笔者认为,利用竞争促进出版物多样性仍然是一个基本原则,从长远来看,竞争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三、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的反垄断法适用
在以竞争为核心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如果有限制竞争的特例,则必须存在非常坚实的理由和基础,显然,将出版物多样性保护作为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豁免反垄断法还缺乏足够的说服力,那么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就应该受反垄断法的规制,当然,具体如何适用?仍有待深入研究与分析。
从国际视野看,在已经实施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的欧盟成员国中,大多数国家也都仅对于本国国内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行为予以豁免,很少对涉及成员国之间的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行为给予认定,因为相关当事方自身还没有明确的理论依据来说明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是促进文化多样性所必需的[10,11]。在十分注重市场自由度的美国,早期对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行为的认定注重行为的形式,但随着反垄断法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逐渐开始注重分析行为本身的影响,并根据实际市场效果来评估决定适用何种原则,且已在相关判决结果中明确指出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对市场竞争具有双重性的影响[12],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既可能损害竞争,也具有促进市场竞争的效果。因为出版物存在区域性特征,极容易形成一个地区性极强的封闭市场,这样如果出于产业保护的目的,对出版业实施限制竞争,会对整个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充分利用竞争来促进出版物多样性仍然是出版行业的一个基本原则,特别是对于大众图书、专业图书以及中学以上的各类教育用书,由于这类出版物对竞争限制性的影响非常明显,因此,我国相关的法律部门应该对这类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坚决予以反垄断法规制。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某些限制竞争行为具有两面性,我国反垄断法也允许对一些满足特定条件的限制竞争行为予以豁免[13]。关于转售价格维持的认定,我国反垄断法规定,只要经营者与其具有纵向关系的经营者订立了维持转售价格的协议就可能会因违反反垄断法而受到规制,但在实践中这种认定方法较为笼统。虽然这有助于简化操作过程与节省司法成本,但对具有双重性的“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缺乏科学、清晰、准确的认识。因为关于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行为是否违反反垄断法的规则,除了需要深入分析行为本身的实际情况,还应当进一步考察相关市场,并根据经济分析来综合评判该行为对市场竞争和消费者产生的影响。所以对于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还应予以具体分析,即如果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满足如下三个条件,可以根据反垄断法的豁免条款予以豁免。其一,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能够产生效率;其二,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不会严重限制相关市场的竞争;其三,消费者能够分享由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所产生的利益。这一条款豁免模式正是基于我国反垄断法的豁免条款,并借鉴欧盟关于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豁免认定的原则而提出来的。如我国中小学教科书转售的纵向垄断协议,因其涉及我国基础教育这一社会公共利益而应予以豁免。
总之,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可能带来双重性影响,我国立法、司法、执法部门应该深入研究,我国反垄断法应制定明确、清晰的认定要求和条件,确保法律在执行过程中,可以简单、便捷地辨别出哪些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行为应给予豁免,哪些行为需要进行法律规制。
四、结语
出版物多样性是否必须依靠转售价格维持?答案显然不是。从市场规律的视角来分析,利用竞争促进出版物多样性仍然是一个基本原则,从长远来看,竞争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但不能否认,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存在客观的双重性。因而,出版物价格及出版行业的竞争问题是我国反垄断法正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国外,有些国家采用维持转售价格的净价制度,有些国家反垄断法对出版物维持转售价格行为予以豁免,或是由行业协会担当制定或实施图书价格规制法律的角色。我国出版业属于应当自由竞争的行业,所以从总体上讲出版物转售价格应受我国反垄断法的规制,但在具体规则适用上则应区别对待。对于构成反垄断法中纵向限制竞争的行为,若涉及到国家基础政策且存在公共利益可根据豁免条款予以豁免,否则应坚决予以规制。唯有如此,才能有效规制出版物市场中的转售价格维持行为,推动出版物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促成出版物的多样性发展,维护出版物的文化功能和消费者的利益。
参考文献:
[1]Brian Braiker.Apple accused by US of colluding with publishers to fix price of ebook[N].Guardian,2012-04-11.
[2]Ulrich Everling. Book price fixing in the german language area and european community law[M].Nomos Press,1997:74-127.
[3]张贺.新书限折令再度报批价格战可能成为历史[N].人民日报,2012-03-26.
[4]Dai Miyamoto & D. Hugh whittaker,the book publishing industry in japan and the UK:corporate philosophy/objectives behavior and market structure,centre for business research[D].University of Cambridge,2005:40.
[5]李剑,唐斐.转售价格维持中的经销商服务理论:解释力与不足[J].东方法学,2008,6(6):31-40.
[6]张书卿.法国图书定价制度的变迁[J].出版发行研究,2004,149(4):76-77.
[7]林雪云.美国图书出版业集团化现象及其文化与伦理议题之探讨[D].台湾:南华大学出版学研究所,2000.
[8]李剑,唐斐.转售价格维持的违法性与法律规制[J].当代法学,2010,24(6):110-116.
[9]向志强.对书号总量调控和图书价格放开政策的审视[J].出版发行研究,2008,199(6):54-56.
[10]孙亚锋.图书维持转售价格的机理分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6):51-54.
[11]李剑.出版物多样性保护与反垄断法的转售价格维持规制[J].中外法学,2013,25(2):384-404.
逻辑思维的用处范文2
这学期即将过去,我在这学期里,学到了许多了知识,在各个方面都有很多收获!
在学习方面,先说语文吧。这学期通过对语文书、《看图说话》的学习,我学到了一些好词佳句,增大了词汇量,写起日记、看图作文来,再也不像以前那么头疼了,我逐渐喜欢上了写作。我还学习了四首古诗、有趣的节气歌、意义深刻的寓言故事,还有一些成语、谚语等等。在生动的语文课上,我愉快地在知识城堡里翱游。
数学呢!我这学期接触到了有趣的乘、除法、万以内的加减法、还学习了统计、重量知识、估算及找规律,使我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加强了。对有些应用题的解答,让我发觉有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用处可大了!还有美术课上,做做手工,使我的小手越来越巧了,这也算是我的收获吧!
在其它方面,我也有不少收获。如:老师说我这学期胆子变大了,妈妈说我能干多了,懂事多了,奶奶说我会体贴人了……
哈哈!这学期我的变化可大了,下学期我就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了,我会表现得更优秀!
逻辑思维的用处范文3
【关键词】实用性;趣味性;自主能动性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我们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数学,从简单的十以内的加减运算开始,到九九乘法口诀,再到函数、三角等复杂的数学知识,可以说,数学一直陪伴着我们的成长.慢慢的,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难度的不断增加,越多人就觉得,学习数学有用吗?我不知道什么是正弦函数,也可以生活得很好啊.这种想法慢慢被很多人接受,特别是在我们职业类院校,这种现象更加严重,学生认为我是来学技术的,学数学没有什么用.
这是现阶段所有职业类院校的数学课所面临的尴尬问题,我们需要改变,改变学生对数学课的看法,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就要认识到你的数学课要讲什么,该怎么讲,讲的内容能给予学生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一些见解与各位分享.
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学数学的好处,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是说,上课的内容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增强所讲知识的实用性.
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习惯于照本宣科,书上有什么内容我就讲什么内容,学生觉得无趣,便会觉得学了这些有什么用啊?我在平时上课的过程中尽量把所教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这样学生会觉得学的内容有用武之地,而且对所学内容在有兴趣的基础上能很好地掌握与应用.
比如,函数的概念是学生觉得比较抽象、很难懂的一节,特别是对于分段函数的知识不理解,我给学生举了两个例子,介绍分段函数的用处.
第一个例子是:夏天,大家都喜欢吃西瓜,而西瓜的价格往往与西瓜的重量相关,某人到一个水果店买西瓜,价格表上写的是6斤以下,每斤0.4元;6斤以上9斤以下,每斤0.5元;9斤以上,每斤0.6元.此人挑了一个西瓜,称重后店主说5元1角,1角就不要了,给5元吧,可这位聪明的顾客马上说,你不仅没少要,反而多收了我钱,当顾客讲出理由,店主只好承认了错误,照实收了钱.我问学生,你们知道顾客是怎样识破店主坑人的吗?
第二个例子是:本市的出租车价格是起步价3公里以内6元,超过的部分每公里2.6元,某人乘车7公里,应该付多少钱?如果付了19元的车费,大概走了多少公里?
这两个例子很接地气,学生平时都会遇到,不陌生,感兴趣了,引导他们结合条件列出解析式,分析特征,总结分段函数的定义以及它的定义域,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和掌握.
又比如,三角函数是学生认为平时根本用不到的最没用的内容,其实不然,三角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极其广泛,这里仅举最简的也是最常见的一类――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山林绿化”问题.
在山林绿化中, 须在山坡上等距离植树,且山坡上两树之间的距离投影到平地上须同平地树木间距保持一致.因此,林业人员在植树前,要计算出山坡上两树之间的距离.这便要用到锐角三角函数的知识.
举的这些实例能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是有用的,是能用得上的知识,并且能把书本上的抽象的概念、公式用实例表达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事半功倍.
其次,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数学课所担负的责任,数学课能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这些知识.
1.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现在课堂的教学模式已经在发生着变化,由以前的教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发展为现在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职业院校的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对数学学习没有信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意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培养.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要从烟海般的读物以及瞬息万变的信息之中,迅速获取和运用所需信息,继承和发展前人科研成果,关键之一就是要“会学习”,而培养“会学习”的能力,正是教学的首要任务.从积极意义来说,课堂“教学”正是为了课外“自学”,“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他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中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根据正确的思维规律和思维形式,对数学对象的属性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证明的能力.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直接体现在推理论证能力上.比如在代数教学中,数、式、方程的运算是重点,其中在运算过程中要求步步有理、有据,否则就无法进行,每一步的依据是什么呢?无非就是已知的定义、定理、性质、法则、公式等.整个运算过程就是一个逻辑推理的过程.
逻辑思维能力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每件事中,因此培养学生正确的逻辑思维也应该作为我们课堂教学的一部分.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得很多.学生在进行了充分的预习和自学或者在教师的情境创设后,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激励启发学生进行讨论,合作探究,共同解决.采取的主要方式有“学生讨论单个回答”“学生讨论集体回答”“师生共同回答”等.比如,我经常在课堂教学中加入“课堂竞技场”的环节,分组竞赛,合作探究,通过上述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数学给予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而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的兴趣为前提,因此,“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参考文献】
逻辑思维的用处范文4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初中化学;教学例析
“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s)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勒及其助手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都拥有相对独立的至少八种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智能、空间形体智能、肢体智能、音乐韵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处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这八种基本智能不同程度的体现在每个学生身上,智能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
1、多元智能理论与化学教学的结合
将多元智能理论与化学教学相结合,更加关注学生,树立起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和灵活多现的评价观。《化学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放在首要位置,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用结合。化学实验、化学故事、实物、模型、影像资料等构成了图文兼备的教学素材。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出发,设计各种教学活动,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利用多种载体展示教学内容,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更好地运用并发展学生的各种智能。另外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不能简单地用考试成绩这唯一标准去衡量学生,应该以多种评价方法去衡量不同的学生。
2、多元智能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例析
本案以《石灰石的利用》教学为例,讨论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
2.1教学目标与教学思路
了解石灰石的成分、性质和用途,掌握由实验现象结论应用的研究化学的方法,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提高实验技能。联系生活实际来学习石灰石的性质和用途,同时为将来盐的性质学习打下基础。
以多元智力理论和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利用图片设置情景,充分发挥图画与实验的直观教育效果。
2.2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课题引入。教师活动:1.播放影像(溶洞、珊瑚礁等图片)简介石灰石的广泛存在。学生活动:观察。设计意图:联系实际、创设意境、激发学习兴趣。教学环节:了解石灰石的存在和用途。教师活动:问题A:1.生活中有没有接触或见过石灰石?2.石灰石作为常见的矿石,它有什么用处呢?学生活动:回答:石灰石在建筑业、装饰业等方面作用巨大。设计意图: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通过进行观察、分析判断自主获得新的知识,培养语言智能。
教学环节:探究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教师活动:问题B:1.石灰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吗?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先回忆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过程中,怎样检验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2.含碳酸钙吗?现在就来验证这一猜想:[学生分组实验]分组将已标号的建筑石子(1)、碎瓷砖(2)、锌粒(3)鹅卵石(4)、与盐酸作用观察现象的不同。学生活动:回答:碳酸钙与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且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描述现象:(1)有气泡,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无明显现象;(3)有气泡,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建筑石子溶解在盐酸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说明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得出结论:物质(1)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2)和(3)主要成分不是碳酸钙。设计意图:(1)向学生渗透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的思想;(2)培养视觉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3)培养提问、分析、归纳、概括能力等数学逻辑智能。
教学环节:过渡交流与讨论。教师活动:问题C:3.还有哪些物质中可能含有碳酸钙,怎样验证你的猜想呢?补充:[学生分组实验]用自带的蛋壳、贝壳等,碳酸钙相似的物质,盐酸反应会有什么现象呢?4.从上面的实验中同学们能归纳出什么结论?学生活动:总结:和盐酸反应,若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该物质为碳酸盐。设计意图:培养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肢体运动智能,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环节:石灰石的烧制。教师活动:问题D:播放视频配音乐:中,用汉白玉修建的建筑裂开成了碎片发生了什么变化?演示:用酒精喷灯灼烧鸡蛋壳问题1:鸡蛋壳是否还保持坚硬?问题2:如将其放入水中有何变化?滴加酚酞呢?介绍:《天工开物》中的石灰烧制的原理。学生活动:思考:学生分组讨论后作答:1、不能,变得易碎。2、与水反应,产物能使酚酞变红,观看,思考。设计意图: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情怀的教育,培养学生视觉空间、言语语言,音乐、逻辑思维、人际交往智能。培养学生视觉空间、逻辑思维智能。
教学环节:生石灰熟石、灰的性质和用途教师活动:图片展示:生石灰怎么转化成熟石灰。介绍:生石灰转化成熟石灰的过程是放热的,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其放出的热量应用于生产。问题:通过学习你能知道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转化关系吗?能用化学方程式表达出来吗?学生活动:归纳,总结。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言语语言、逻辑思维智能。
教学环节:小结教师活动:一、石灰石的主要成分: CaCO3。二、石灰石的烧制。三、生石灰、熟石灰的性质和用途。学生活动:可让学生自己总结。设计意图:知识巩固。
逻辑思维的用处范文5
一、从情感入手,激发和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语文课论新奇比不上自然科学课,论逻辑思维的乐趣比不上数学课,而语文课最大优势是情感,抓住它才能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语文之树是成长在情感的沃土上的,情感来自于优秀的文学作品,优秀的文学作品正是以情感来打动人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首先要给学生提供优秀的文学作品。如优美的童话故事、寓言、小说、儿歌等等,引起学生极大的阅读兴趣。不过现行的小学教材中优秀的文学作品太少,难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最近出版王尚文、曹文轩、方卫平等教授主编的《新语文读本》小学卷,所选的文章基本上是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既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又包含雅拙的童真童趣和丰富的情感。引导学生阅读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从作品的语言中倾听伟大心灵的搏动,感悟言语世界的奥妙,产生阅读的乐趣。
其次,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跟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以及跟教师对话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和善于运用情感去打动学生的感情,引起共鸣。
用感情打动学生的感情,培养学习语文兴趣地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在许多语文课内,情感是被当作工具加以利用的,而不是自然地表达出来的。当语文教师被迫热情奔放,被迫给学生提供美好的感受时,这样的课堂教学实在让人深感不安。
这种虚假的情感带给学生的恶劣影响不能低估。学生往往说或写一些没有经过体验的话,长此以往,不但不能培养学习兴趣,反而上人感到厌烦。
二、树立学习语文的自信,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自信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因素。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就是学习语文的自信不足,特别是作文。学生怕写作文,认为作文难,一提到作文就害怕,兴趣索然。要改变这种情况,树立写作的自信,培养写作兴趣,教师要给学生的作文多加肯定性的评价,让学生在作文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自信来自于成功的体验,如果教师每次都能找出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并加以表扬和肯定,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在进步在提高,有收获,学生就不会怕作文了,也不会感到作文难了,并且对作文越发想写了,也会越写越好。作文如此,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都是如此。
三、认识语文知识的有用性,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联系。听说读写的过程,不仅是学习的过程,也是运用语文知识进行语文实践的过程。在这个实践过程中,使学生认识、体会到语文知识的实用性,使语文学习成为其成长的需要,语文学习的兴趣也就成为成长的兴趣。
逻辑思维的用处范文6
【关键词】低年级 语文教学 思维训练 四种做法
小学教学大纲指出: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语言和思维密不可分。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促进语言与思维的统一发展。但是,目前在教师中,对发展语言与思维能力之间的关系上还有许多模糊认识,主要有三种:一是认为思维和语言是同一种东西,不必把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同时列入教学目标,持这种观点的人,必然把思维和语言混为一谈,忽视了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二是认为会想自然会说,有了思维就有了语言,持这种观点的人,把思维和语言截然分开,结果把发展思维放在首位,而忽视了语言能力的训练;三是认为只要把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了,就会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有这种看法的人,只注意语言能力的训练,而不去注意发展学生思维。唯物辩证法阐明:思维是语富的核心,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所以,思维和语言是一个统一体,同时产生,同步发展,互相促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把二者放在同等的地位,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促进其同步发展。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材料。我认为,作为教师首先要充分应用好教材这个工具。小学语文教材在选文、插图及课后思考题、基础训练中,都包(隐)含了极为丰富的发展学生语言的思维能力内容。教师要给予充分的发掘,把握好课堂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契机,有机地对学生进行语言的思维能力的训练。对此,我在低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做法有四种:
1. 注意分类归纳,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思维的逻辑性,是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思考过程。而中低年级的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如果受阻,则会影响进入中年级的学习。而在语文教材中,这方面的训练内容非常丰富,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归纳运用好。学生经过观察思考,指出:是按鸟类、昆虫类、兽类来归类的。接着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知道的哪些动物,也属于同一类等等。学生们的发言非常活跃,分析、归纳、推理能力得到了提高。
2. 练习扩词成句,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发散思维是一种立体求异的思维方式。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说话是平面式的,所以,培养其发散思维具有特别重要的智力发展作用。例如,以“水”一词导思,先让学生说出各种水(海水、河水、开水、凉水、盐水、糖水……),接着又说有关水的句子(黄河之水天上流,春江水暖鸭先知,泉水叮咚响,条条江河归大海……),这时再突换思维角度,问学生水有什么用处?学生纷纷说出:“水可以发电”、“人们生活离不开水”、“水可以航行”等等。这种练习,使学生的口头表达与思维紧紧联系在一起,同时得到了发展。
3. 用好语文插图.培养思维的想象性
想象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内容,少儿喜爱形象感知事物,具备良好的想象素质,而语文中的插图,具声情境性、形象性,如果利用得好,更能“以图引说,以说入文”,达到语言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共同提高。插图在课文中是以静态出现的,但它所描述的事物却可能是动态的。所以,我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电教手段,力求化静为动,化无声五色为有声有色,达到引伸课文,发展思维,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让学生展开想象:在太空中航行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这时,学生的情绪高涨,说话的闸门一下打开,表达了许多有想象思维的语言。
4. 设计好提问,培养思维的独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