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趋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信息化趋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信息化趋势

教育信息化趋势范文1

[关键词] 英国教育信息化;改革;研究;趋势

[中图分类号] G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128(2008)08-0030-04

英国政府在2004年的《儿童和学习者五年规划(2004-2009)》(Five Year Strategy for Children and Learners)中提出,要使每一个儿童、每一个学习者、每一个公民都有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促进个性化学习;促进独立的、灵活的学习;建立开放的服务体系;促进教职工的发展;建立合作伙伴关系。①

为了实现上述规划,英国政府非常重视信息通讯技术(ICT)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目标的实现。英国的教育信息化主要包括政策支持、多元化融资渠道、基础设施建设、教学资源建设、ICT课程计划、教师的ICT和学科融合的培训、教育信息化的督导和评价等。

2005年,英国政府制定《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方式和儿童服务的转变》(Harnessing Technology-Transforming Learning and Children’s Services)②,提出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学习促进教学的转变,建立协调合作系统,提高教育效率和效益。英国政府要求:儿童服务机构、中小学和大学所有的学习机构都应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在和未来的信息技术来提高学习质量;所有的学习机构都把运用信息技术看作是必须的、正常的、与教学融合的,是管理和评价中必不可少的;希望所有的学习者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而有更多地适合他们需求的学习机会和选择,扩大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教育途径;运用信息技术大力提高每一个学生的成就;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发挥其创造性;促进合作学习和个性化学习③。

英国政府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政策聚焦于:技术能够为公众提供什么信息和咨询服务,怎样支持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学习的转化。英国《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方式和儿童服务的转变》确定了六大优先发展领域:为所有公众提供协同的网络服务,为儿童和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数字化学习支持,以合作学习促进个性化学习,为教育、教学实践者提供高质量的培训和支持,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组织化管理和发展,提供公共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来支持数字化学习和改革④。

在英国政府的政策支持下,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有了很好的发展。2007年,英国《2007年信息化监测报告:教育信息化的进展及成效》 (Harnessing Technology Review 2007:Progress and Impact of Technology in Education)。报告显示:2007年,英国中学的计算机和学生的生机比为3.6∶1,小学生机比为6.2∶1。笔记本电脑拥有率在小学和中学都有上升,小学达到90%,平均每校14台;中学达到95%,平均每校77台⑤。

2007年,英国教育通信与技术局(British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 Agency,BECTA)的调研显示:99%的小学和100%的中学已达到小学2Mbps、中学8Mbps的网速⑥。

英国政府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大大促进了英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从对英国教育信息化的最新研究,可以发现英国教育信息化改革与研究的热点与趋势。

一、强调技术服务教育,

而不是为技术而技术

教育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教育学就是研究怎么样使人成为能够自主、自强、自立的人。信息技术融入到教育之中,也是为了研究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培养人的问题。

从教育学视角看来,教育信息化是数字虚拟世界中人的生命成长,它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哲学层面,即信息技术环境中的人的生存、道德等问题;二是理论层面,即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课程、教学学习、评价等;三是实践层面,即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模式等⑦。因此,英国在教育信息化改革中非常强调技术应服务于教育,选用何种信息技术、什么时候运用、如何运用主要取决于教育教学的需求,而不是为技术而技术。英国充分整合学校现有的信息技术设备和资源,做到物尽其用,不管是计算机、电子交互白板、数码相机、数码电视、扫描仪等设备,还是互联网、视频会议、PowerPoint、Activstudio等资源或软件,都强调综合利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融合式学习”(Blending Learning)就是这一趋势的体现。所谓融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混合式学习强调通过不同学习方式与不同教育技术的综合运用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融合式学习是学习理念的一种提升,这种提升会使得学生的认知方式发生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角色也都发生改变。这种改变不仅只是形式的改变,而是在分析学生需要、教学内容、实际教学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在线教学和课堂教学的优势互补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英国2007年的报告表明,教师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使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解决问题、合作学习和发挥创造性⑧。

二、强调信息技术

与学科教学的交叉、融合和渗透

信息技术如何与学科教学更有效地交叉、融合是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英国由政府主导,组织大量的专家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英国建立了国家课程在线网站(National Curriculum Online,

教育信息化趋势范文2

需求分析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育更多的人才力量,进一步加快芳村区的经济社会建设,以提前实现建成“广州西部商贸中心”的目标,芳村区自2003年起就加大了对于教育的投入力度,陆续开展了学校综合改造、教育信息化、队伍优化、科研兴教、社区教育工程等“五大工程”,一举改变了该区教育的落后面貌,成为远近闻名的教育强区,并被广东省教育强区督导评估组授予“广东省教育强区”的光荣称号。其中由D-Link独立承建的“校校通”网络信息工程功不可没,是芳村区教育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评估组重点考察的关键硬件指标。

作为广州《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的应用示范区,广州市芳村区教育信息化第二期工程项目覆盖了28所中小学校。通常情况下,一套完整的校园网包括多媒体网络教室、图书馆、宿舍楼、实验楼、教学楼和办公楼等,信息点密集。广阔的网络覆盖区域和庞大的接入数量需要强劲的网络核心以提供充沛动力。此外,由于网络融合趋势日益明显,加之校园网络流量巨大且分布时段不均,需要网络系统提供充足的带宽,并保证优越的稳定性。

对于成长迅速的中小学校而言,规划网络时要充分考虑到学校未来的发展,因此网络设备的扩展性和升级能力不容忽视。另外,学校管理系统中保存了大量教学资料,学生档案和成绩等重要数据,因此网络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校园网络整体的运营能力和使用效果,认证计费系统、智能管理以及QoS服务质量必不可少。考虑到中小学校的实际规模和对成本控制的要求,适宜选择经济高效的网络结构和拥有较高“性价比”的网络设备,以达到“经济组网,高效用网”的目的。

方案中,采用D-Link高品质高性能的万兆上连交换机DES-6500担当网络骨干。作为一款核心交换设备,DES-6500具备卓越的数据转发能力,352G超大背板容量使得DES-6500所有端口均具备全线速交换能力,从根本上消除了网络拥挤的瓶颈,保证了校园内部之间交互通信畅通无阻,从而轻松实现各种网络应用的统一承载。不仅如此,DES-6500提供了万兆上连端口,实现了同芳村区教育局中心骨干网的高速通信。同时,对RIP, OSPF, IPX-RIP, Apple Talk Routing等路由协议的全面支持,保证了校园网之间的互连互通。

网络设备的稳定可靠是网络应用系统正常运行的保证,由于师生上网时间相对集中,致使校园网某些时段网络流量巨大,这对于支撑整个网络构架的核心层是一个巨大考验。为此,DES-6500提供了丰富的冗余策略。例如,DES-6500具有电源冗余特性,避免了由于某个电源损坏而导致停机的情况出现。同时,该设备还采用可热插拔的模块化设计,管理人员能够在不干扰网络正常通信的情况下随时替换故障元件,此外,包括VRRP、生成树、链路聚合等一系列实用冗余功能,帮助用户轻松应对网络运行中出现的任何意外,有力的保障了校园网络稳定运行。

为了确保校园网络安全,保障学校教务系统和重要数据免遭非法侵害,DES-6500提供了多重的安全策略,包括基于802.1Q标准的VLAN动态划分,用于控制网络流量的 IP过滤功能等等,并全面支持802.1x安全认证标准,为学校带来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保护。

在网络边缘,D-Link灵活的将汇聚层与接入层合并为一层,选用高性能的可堆叠交换机DES-3526将校园各个楼宇直接入网络核心,形成一条由边缘层到网络中心的快车道,在优化网络结构的同时,降低了校园网络建设成本,一举两得。

接入层肩负着连接所有网络终端的重任,其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网络的使用质量,D-Link DES-3526可堆叠交换机是接入层交换设备的理想选择。高密度的24端口设置,最高达32台的设备堆叠,使得DES-3526的扩展优势十分突出,能够为校园庞大的网络用户提供充裕的网络端口。领先的虚拟堆叠技术实现了“随需应变”,不同学校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规模确定堆叠数目,并可以随着接入终端的增加进行灵活扩充,以做到物尽其用,从而有效避免了过度投资和重复建设,非常适用于发展迅速的校园网络。

为了提高校园网络运营效率,DES-3526特别引入了802.1x安全认证标准,结合D-Link自主研发的具备强大功能的全中文认证管理软件D-Vision,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综合安全认证计费管理系统,从而实现对接入用户的精确管理。同时,面对数量众多的网络接入终端,DES-3526采用了SIM单一IP管理技术实现集群管理,不仅节约IP地址,而且提供了一种图形化、批处理化的集中管理模式,有利于管理人员对堆叠组进行集中控制,简化了网络部署和管理流程。

DES-3526S提供基于多层的服务质量QoS ,为视频、音频等对时延敏感的数据提供了充沛的网络带宽和极佳的传输速率,全面保证多媒体课件、远程教学、网络图书馆等应用得以顺利开展。

方案特点

1. 方案采用了经济、高效的二层网络结构,将汇聚层和接入层合并为一层,实现了边缘到核心的直接通信,提高了网络传输速度和运行质量,优化网络布局的同时降低了网络建设成本。

2. 无论是核心层交换机DES-6500,还是边缘层交换机DES-3226S,均具备突出的“性价比”优势,是中小学校实现经济组网的理想选择。

3. 边缘层设备DES-3226S具有出色的扩展能力,可实现按需堆叠,为发展迅速的校园网络提供了广阔的升级空间,避免了重复建设,从而有效保护用户投资。

教育信息化趋势范文3

基本理念

支撑型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的基本理念是遵循服务驱动的思想,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为满足学校系统各组成部分的需求而提供支撑。服务驱动是指为了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需求,有目的地使用信息技术来提供服务,并在使用过程中使得效益最大化。支撑是为了突出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强调信息技术是支持学校业务日常良好运作必不可少的要素,在满足教育、教学和管理需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此类学校往往在建设信息化的过程中资金不充足,学校的生源一般也不好。为使得利益最大化、效果最大化、效率最大化,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资金的浪费,学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学校的客观实际,关注需求,强调支撑的作用,走符合学校信息化功能需要的建设道路。

核心特征

1.应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方式

传统课堂环境的封闭与功能的单一性,制约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也深刻影响着师生的教学方式。许多已有的教学方式,比如传授、接受、训练等,其实是受限于课堂固有环境和功能的制约,使教学变得单向、被动、机械。信息技术的发展迅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教育方式,也为课堂环境与功能的改进提供了机会与可能。课堂将因信息技术的介入与支撑,使其环境由封闭走向开放,功能由单一走向多样。例如,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普及使用,可以有效记录和回放教师的板书,对于教师教学和课堂反思与提升是大有裨益的。与此同时,笔记本和平板电脑逐步走入每间教室,有效支持图片、声音、影像等多媒体教学,符合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在无线网络支持下,师生可以随时对需要查阅、讨论的内容进行深度搜索和学习,并提供多种师生互动方式。借助投影仪,学生提出的好问题可以迅速呈现给每位同学,通过交流、思考和分享讨论结果,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完成自主体验的学习过程。通过对学生学习信息的汇总,教师能够随时掌握学习进度,并及时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内容,充分达成教学目标。在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的转变对学生运用新技术、新工具的能力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2.应用信息技术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

现代教育应该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尊重人的尊严、潜能和价值,提高主体意识的“我行”的教育,培养出具有成功者心态、能“抬起头来走路”的学生,这已日益成为学校广泛秉持的教育理念。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充满自信是很重要的。学生的潜力无限,为发掘学生潜力,发挥学生特长,发展学生多元智能,学校利用信息技术,为学技术的应用及时调整和修正。经过需求调研,尝试技术的教学应用,调研应用反馈效果,根据反馈效果调整和修改应用方法,到再进行需求调研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使得信息技术的应用更适合用户的需求,并且,因为用户的亲自参与而使得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容易被接受。以用户为中心的另一个方面是引导用户创新地使用现有技术,并在此过程中发现新的需求和技术应用的方向。可见,将技术引入学校中,以及如何有效应用技术并充分发挥技术的作用至关重要。例如,海淀区艺师附小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始终关注用户的需求。从计算机实验班到全部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从教师备课室到笔记本电脑的配备,从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到学校资源整合,无一不是用户需求导向的结果。生搭建展示的平台,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

3.使用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成长过程

形成性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结果, 更注重学生在学业、兴趣、情感和人格等各方面的成长过程。学校重视学生发展历程,借助信息技术搭建过程性评价平台,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不仅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激发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也能使教师从中获取教学反馈信息, 以便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对教学做适当的调整, 从而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例如,使用“按按按”互动反馈技术将答题器作为项目测试的数据采集工具,将项目测试结果当堂采集并反馈,可帮助教师在课堂上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同时,将互动反馈技术采集的所有数据记入网络数据库,随着数据库的不断积累、持续使用,逐步生成有关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数据资源,为学生的形成性评价提供丰富的资料。通过“网络阅卷系统”对学生的考试测验和作业进行形成性评价。教师以网络阅卷为评价工具,收集学生作业、测验和考试数据,将数据写入数据库,可供任课教师统计、分析、研究学生学习情况,从而进一步改进教学;也为学生发现学习中的短板与不足,改进学习提供帮助。

4.实现了高效便捷的管理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对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使人们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全新的变化,也为教育管理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通过发挥信息技术资源优势,可以提高信息工作质量,改进教育管理方式,提高办学效益。利用网络环境建立学校管理平台,对师生信息、教师评价、信息、反馈接收等进行管理,改变传统的沟通方式,营造良好的交流空间,推进资源整合,加快信息流通,规范办公流程,减少办公成本,提高管理工作的透明度,使各项业务环节的执行情况都有可追溯性,从而全面提高管理效能。例如,在日常办公中,建立OA智能办公系统,提高了日常审批事务的效率;在学籍管理中,应用CMIS系统实现了学生学籍的电子化管理;在家校联系中,应用“校讯通”、“家校通”等家校互动平台,增强了家校联系,延伸了课堂,提高了家校共育的效果,如海淀区教师进修附属实验学校利用多种应用系统助力学校发展,加快了学校发展的步伐。

运作模式

1.以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需求调研。这类模式的学校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资金不充足,学校生源一般不好,为了使得利益最大化、效果最大化、效率最大化,学校需要优先考虑最根本的信息化项目建设需求。首先,学校各部门提出需求,并进行汇总。本着“从易到难、由简至繁、分步实施”的原则,分别从网络基础设施及应用系统等方面,从学校层面对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规划。其次,针对提出的建设方案,分别与各部门领导及师生代表进行讨论研究,反复论证和修改。最后提交校务会讨论通过后形成定稿。

2.营造校园氛围,渗透办学理念

校园氛围是维系学校全体师生教育、学习和生活的纽带。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先决条件。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优化育人环境,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学校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也要符合办学理念的宗旨,要求学校利用信息技术营造校园氛围时,必须渗透学校的整体办学理念。例如,温泉二中为了推广“多维成功”教育理念,学校建设了对外网站、电视台、校园宣传电子大屏等。这些媒介将校园内发生的重要事情及时对外,对学生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尤其通过学生和教师获得奖励和荣誉的展示,让学生了解身边成功的例子,让学生知道每个人都有未曾发现的潜能,每个人都能走向成功,进而激发他们渴望成功的愿望。这种成功教育的宣传在师生间产生很大的反响,也对学校的对外宣传起到良好作用。

3.始终以用户需求作为信息技术应用的方向

学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始终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的需求作为信息技术应用的方向。日常工作中,关心并注意培养用户的新需求,在需求调研、软件研发和测试过程中让终端用户参与进来。在实际应用时也关注用户的使用反馈信息,根据反馈对技术的应用及时调整和修正。经过需求调研,尝试技术的教学应用,调研应用反馈效果,根据反馈效果调整和修改应用方法,到再进行需求调研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使得信息技术的应用更适合用户的需求,并且,因为用户的亲自参与而使得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容易被接受。以用户为中心的另一个方面是引导用户创新地使用现有技术,并在此过程中发现新的需求和技术应用的方向。可见,将技术引入学校中,以及如何有效应用技术并充分发挥技术的作用至关重要。例如,海淀区艺师附小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始终关注用户的需求。从计算机实验班到全部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从教师备课室到笔记本电脑的配备,从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到学校资源整合,无一不是用户需求导向的结果。

4.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有效整合资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兴技术的涌现不断催生新的需求,学校的各项应用系统面临升级,而现有的网络设备经过数年的使用开始故障频现,已无法满足庞大的访问量,各类硬件设备需要逐步更新,整合学校的各种资源以及新设备与新技术的培训等,均需要大量的后续资金作为基础,仅凭学校一己之力无法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学校采取的措施是积极向上级部门寻求帮助。作为学校上级管理部门的海淀区教育信息中心以及区教委财务科等部门,在技术、培训和资金等方面给予了学校很多支持。

5.重视制度建设和过程管理

学校在进行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和部门目标管理后,相继出台了对学校网络及办公平台使用的相关管理规定、对网络安全的相关预案计划、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相关方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同时,在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学校也特别注意严格遵守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公开招标采购制度等,从而规范了信息化建设工作。

问题与建议

支撑型的信息化运作模式的学校,其目的是实现三个“最大化”,即利益最大化,效果最大化,效率最大化。在不具有良好生源的情况下,在不具有充裕资金的情况下,为了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资金的浪费,学校在信息化建设和运作过程中,必须考虑学校的客观实际,关注需求,支撑学校的办学理念,支撑学生的成长,支撑教师的发展,支撑管理的高效与便捷。但在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如下问题:首先,资金需求量与发展需求不匹配。学校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当出现更多的需求时,很可能需要有更多的资金投入来满足这些需求。而学校在不具备充裕资金的情况下,则很难满足需求,出现资金需求量与发展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其次,下拨资金的滞后性与服务的及时性不匹配。从学校出现资金需求,到上报财务部门审批,再到相应资金到位,周期过长,导致学校不能及时得到资金的支持。最后,学校系统平台分散,未进行系统、有效的整合。例如,管理模块中的出勤考评独列为一个平台,家校互动又独列为一个平台,而这两个平台实际上都属于办公管理平台。功能性质相似的平台分散开来,未形成有机的整体模块,这将给管理和教学带来不便。

针对以上三个问题,我们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上级部门可针对学校实际需要下拨更多资金,积极听取学校的需求意见,体谅学校的苦衷,满足学校信息化发展的急切需求。同时,学校也需科学、及时、不断地采集需求,从学校特点和实际出发,调整需求,积极向上级部门表达诉求。其次,提高资金审批效率,缩短资金下拨周期。目前,从学校向上级部门申请资金,到财务审批,再到资金到位的周期过长。只有提高资金审批效率,缩短资金下拨周期,学校才能得到“及时雨”。最后,学校平台按模块进行系统整合。将学校的平台按照相似性质的模块整合在一起,比如将教学类的平台整合到一起,管理类的平台整合到一起,另外还需对平台进行再次整合。多平台的系统整合也是学校系统平台信息化发展的方向与趋势。

教育信息化趋势范文4

整体构建教育城域网、“校校通”,开创网上“同步课程”、“名师大讲堂”,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应用,城乡学校网上结对共建……刘荣馆长悉数了这些年来扬州市教育信息化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用他的话来说,在这些重大项目的确定与实施过程中,是“政府主导、超前规划、系统整合、市场参与、重在实用”的推进模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诞生于2003年国家全面启动教育城域网和“校校通”工程建设中的模式,被应用到他们随后的工作当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004年,扬州市电教馆举全市教育系统之力,集中全市名师,精心制作了网上“同步课程”,广受当地民众好评,被称为“天天见面的好老师”,有效缓解了学生学习资源不足的矛盾;2006年,他们率先在一个地级市行政区域内,整体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声势浩大的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在全市400多所城乡中小学迅速展开;2009年,为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率先在全市范围内整体推进城乡学校网上结对共建,实现城乡学校一体化备课、教研、教师培训、管理、开展德育活动以及学生一体化学习,着力构建城乡学校、教师、学生发展共同体,开辟出了一条以信息化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崭新路径……对于坚守之说,从这十年间的种种成绩中可见一斑。

超前规划,打破建设壁垒

“想要推动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就必须从全面且长远的角度进行规划,否则就可能造成盲目投资、过度超前建设、重复建设和浪费。”刘荣馆长说。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扬州市电化教育馆主要从全市教育城域网主干网络建设、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教师与教育管理人员信息技术培训、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生信息能力培养、教育管理信息化、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对区域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制定全面的规划。

例如,在教育城域网建设规划中,他们提出了建成能覆盖全市中小学校,并面向社会开放的,具有远程教育与管理功能、高带宽传输的扬州教育信息资源网络系统。正是由于强有力的教育城域网作为支撑,才使得今后陆续开展的数字化校园创建、城乡学校网上结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而这块教育城域网,对他们来讲可谓来之不易。

系统整合,树立信息化标准

事实上,在整体规划未形成之前,扬州市已有部分中小学自发地开始了教育信息化与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他们大多采用了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的网络。由于缺少统一标准与规范,扬州各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形成了独立的、各自为政的局面,这给系统的整合增加了难度。

为了推进区域的统一发展,实现教育系统的网络整合,扬州市电化教育馆构建了覆盖城乡的扬州教育城域网,在扬州教育网络管理中心专门增设负载均衡设备,以实现两网在教育城域网中的互联互通。

在资源建设方面,区域“中心资源库”和学校“子资源库”通过“扬州市分布式资源库管理平台”被连接成一个整体,形成了以区域中心资源库为主体,并分布远程管理各子库的资源管理系统。区域内每一所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便捷地访问来自本地、中心和其他学校的资源,避免了因资源库建设过大而为学校带来的得不偿失。

市场参与,解决资金投入难题

扬州教育信息化建设硬件投入出现过两个高峰期,第一个是2003~2004年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初期,第二个是2009~2011年加速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时期。而在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初期,资金矛盾十分突出。财政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怎么办?只有借助市场。

为此,与商家的多样合作方式应运而生:买方信贷式,分期付款式,合作成立项目公司运作资金……通过多种合作,在2003~2004年两年内,扬州区域范围内通过市场化方式融通资金1.8亿元,加上各级财政投入和高中阶段学校自筹的7000万元,两年内新增信息化投入达2.5亿元。刘荣说,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获得如此快速的发展,靠的是多元投入机制的建立,靠的是市场化作用的充分发挥。他们在集中投入时所形成的债务,也通过财政逐年加大投入、教育费附加安排及其他资金安排,在3~5年内逐步化解。这一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在2009~2011年扬州区域推进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又一次得到充分运用。

此外,市场的参与作用还表现在教育资源建设和软件、平台建设等方面。扬州市电化教育馆与资源开发企业共同开发适合市情、校情、教情和学情的资源。例如,他们协同市教研室,与扬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及扬州报业传媒集团,制作了面向高中学生的“名师大讲堂”系列辅导讲座,不但在扬州电视台、扬州数字电视台播出,还在扬州教育网上提供免费在线点播,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便捷的渠道。

重在应用,将信息化落于实处

在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普遍存在,大投入往往并没有带来大产出。为了坚决防止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重蹈覆辙,扬州在区域推进信息化过程中始终坚持应用导向,把促进应用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尤其强调教学应用和管理应用,把深化教学与管理应用作为提升信息化应用能力的中心任务,以此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在具体的推进过程中,他们按照教师培训、资源建设、软件建设、机制保障、项目推动五位一体的方式,全面促进信息化应用。例如,在资源建设方面,重点建设学生学习资源和教师教学资源,建成了覆盖义务教育所有年级、所有学科、每一课时的网上“同步课程”资源,极大地方便了全市中小学生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生开展网上自主学习。在教师培训资源建设上,他们发挥中小学教研队伍和学科基地骨干教师队伍优势,普遍建立学科网站群,开通江苏省公共教育服务平台教师培训网,方便中小学教师接受在线培训。

制度保障,保证未来机制完善

教育信息化趋势范文5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阶段;顶层设计;区域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21-0000-00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一是基础设施投入阶段,主要以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终端设备的采购为标志。在这一阶段教育系统引入了众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二是应用系统开发推广阶段。在第一阶段的硬件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教育系统纷纷开展信息系统的开发、推广、应用工作,信息化的应用水平逐步提高,教育信息化开始体现应有的价值。在该阶段,无论是教育行政,还是基层学校,都纷纷建立了单位门户网站,开发了涉及教育系统人事、资产、财务等业务的信息化系统,教育信息化初步进入正轨。三是应用集成阶段。在应用系统开发推广阶段,教育系统各个业务条线为了支撑本条线业务,独立开发了相应的业务系统,各系统之间存在数据冗余、重复建设等问题,形成了许多信息孤岛,迫切需要将各个业务系统进行整合。在本阶段主要制定数据规范、数据交换标准,完成应用系统集成。四是以大数据应用为代表的教育辅助决策阶段,信息化系统遍及所有的核心业务,信息化数据覆盖系统内所有领域,数据增加速度快,数据范围广,形成了教育大数据,在这样的全样本数据中,挖掘教育发展规律,指导教育教学决策。第四阶段的主要特点为:数据全,应用系统覆盖各个业务条线,产生了大量数据;数据分析面向全体数据;数据分析重在相关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数据化程度高;数据复用程度高;以预测为主的辅助决策功能。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教育信息化正处在什么阶段呢?是否已经准备好迎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了呢?首先要了解本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判断所处教育信息化发展阶段。然后在当前发展阶段上进行深入发展,以迎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下面以笔者所在的闵行区为例进行分析。

一、现状分析

为了了解本区信息化现状,首先随机选取40所学校作为调查对象,其中中学1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小学22所。分别从基础硬件建设、信息化系统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统计。

1.硬件设施现状

根据调研结果和表1可知,闵行区教育系统基层学校基础硬件设施配备比较齐全。在网络方面,校园网100%地实现了全覆盖,100%地实现了百兆到桌面,七宝中学、闵行中学、蔷薇小学等学校还实现了千兆到桌面。有线网络环境覆盖办公室和教室,每个教室至少有一个网口,能够连接互联网。部分学校甚至实现无线网络的全覆盖,如汽轮小学。外网带宽100%达到10M及以上,部分学校达到450M的带宽。各学校都建设有专门的网络中心机房,专门用于服务器及网络核心设备的存放,专业化程度较高。平均每校拥有4.8台服务器,用于学校相关业务系统的支撑。40所学校教师人均电脑达到1.2台,很多学校已经实现人手两机,一台台式电脑,一台笔记本电脑。平均每校有1.8个专用电脑机房,用于信息科技教学。平均每校拥有1.125个远程教室,平均每校拥有19.35个多媒体教室。闵行区基层学校基础硬件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网络带宽逐年提高,网速不断提升。学校所有电脑设备每满五年便会统一申报购置新的机器,硬件建设已经基本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2.信息化系统现状

基础教育领域的信息化系统复杂程度高,个性化程度高,开发难度大,市场中缺少成熟产品,因此信息化系统的开发普遍不尽如人意。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所有学校都建设了学校新闻门户,用于学校的新闻宣传。在学校的日常管理和教与学的相关业务中,各学校只在以下领域进行建设。有75%的学校建设了学习(课程)管理系统,其中有28所学校采用开源的学习管理系统――Moodle。学习管理系统的建设缺乏个性化,没有针对本校特点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有62.5%的学校建设了内部办公系统。办公应用范围较小,只有小部分学校实现了管理的流程化。有27.5%的学校建设了学习内容管理系统(资源库),但是资源库的建设层次比较低,没有实现对资源的统一编码,统一使用,缺乏系统性。有25%的学校建设了教师专业发展系统。在学生管理系统、学业质量分析系统、家校互动和其他特色网站方面,建设的学校不足25%。建设学业质量分析系统的学校最少,只有7.5%的学校建成了学业质量分析系统。

3.区级信息化现状

闵行区教育信息化走在上海市前列,从基础硬件方面看,区建成了基于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的2.5G带宽骨干网络,全区300多所中小幼学校通过5个接入点接入教育城域网,核心设备设在闵行区教育信息中心的专业机房,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管理,总出口带宽达到1.2G,在上海市各区县中处于领先地位。

从应用系统方面看,闵行区建设了面向管理、面向教师业务、面向学生业务等方面的业务系统。在面向管理方面,有区校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业务主管部门和基层学校的信息互联互通,以及相应的财务系统、资产系统等。在面向教师业务方面,建成了面向师训管理的学分银行,主要管理全区教师的培训业务;建成了面向教研业务的课堂教学研究网,实现了教研活动的数字化、流程化、规范化;正在建设辅助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档案系统。区级应用系统如图1所示。

4.问题分析

由以上区校两级单位的信息化现状可知,闵行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已经走在了前列,基础硬件设施已经不是制约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开了支撑多个业务条线的应用系统,业务系统覆盖的面已经比较广泛,根据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来看,属于第三阶段向第四阶段的过渡阶段,目前闵行区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为:

(1)没有制定基础业务数据规范。基础业务数据规范是实现数据互通、资源共享的基础。目前闵行区内学校之间没有遵循统一的数据规范,如果要实现学校和区业务系统的数据交换,存在一定的难度。

(2)业务系统之间存在数据冗余,不能保证业务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和唯一性。在应用系统建设过程中,为了保证业务系统顺利运行,在当时条件下,不得不重复建设了若干数据模块,通过数据导入的方式实现数据共享,但一旦有一个业务系统更改相关数据,就会造成系统之间数据的差异。

(3)没有实现基础元数据的共享。如学校机构编码、学籍信息、教师信息等,这些基础元数据没有实现全区的统一使用。

(4)业务系统建设中,没有对区、校进行功能细分。在业务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没有界定清楚,哪些是需要学校开发的,哪些是区内统一开发的。在区内统一开发的系统中,没有充分体现区、校的功能定位,无法充分发挥学校的积极性。

(5)应用系统不够全,没有覆盖所有业务。由现状分析可知,区内在教育管理方面做得相对健全,在教与学的核心业务方面还比较欠缺。区内教育科研、德育工作、干部培训、教师发展等业务没有实现数字化;大多数学校不重视学习内容的统一管理;大多数学校没有实现学生管理的数字化;虽然闵行区内正在进行数字化教学的实验,但是数字化教与学的平台还不够完善。由此可见,闵行区教育系统的核心业务系统还不够健全,需要继续深化发展。

(6)用户体验不够理想,没有实现一站式登录和统一消息机制。闵行区已建成的业务系统中,由于部门划分等种种原因,系统独立性较强,而对于终端用户教师和学生来说,系统没有实现统一登录,系统之间的操作存在较大差异,没有实现统一风格,造成用户体验不够好。

(7)所有业务没有实现规范化和流程化,没有统一的业务流程标准。除了用户体验不好外,各业务系统很少实现了流程化,具体业务的操作复杂,没有规范化的流程引导,信息系统运维难度大。

二、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为了更好地迎接大数据时代的来临,需要对信息系统进行整体规划;建设统一的标准;转变系统建设理念,面向服务,服务于教师、学生、决策者及社会;实现公共数据的统一使用和共享,实现基础元数据的共享;对区域教育业务进行深入梳理,完善业务系统;准确定位区校两级平台。

1.整体规划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为了实现以上要求,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我们应当将教育信息化提升到战略发展的高度进行统一规划、设计、部署。需要从系统和全局的高度,对各个业务条线的功能、层次、标准进行统筹考虑和明确界定,从而准确定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蓝图”。

参照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架构,设计了闵行区教育信息化总体架构(见图2)。主要分为基础硬件层、数据层、技术支撑层、业务层、门户层、访问层、用户层。

基础硬件层,采用虚拟化解决方案,可以有效节约成本,提高硬件设备利用率,增加数据的安全性。此外还可以逐步实现向基础硬件设备“云”的过渡。

数据层,主要由基础库(学籍库、教师库、组织机构库、标准元数据库)和各业务库等主题库组成。基础库除了供本业务系统调用外,还需实现基础库的共享。提供基础库使用接口,提供基础数据源服务和基础数据校验服务。

技术支撑层,主要包括统一认证、数据交换、消息中间件和应用中间件。区域教育信息化平台中需提供统一认证服务,提供统一认证开放接口,供所有业务系统统一使用,可供基层学校接入使用。数据交换实现各业务系统之间、区校之间的数据同步和交换。消息中间件主要用于分布式系统的集成,用户不同系统之间的通信和协同。应用中间件则用于功能模块,实现功能的系统间共用。技术支撑层为业务系统之间、区校平台之间的数据交换与集成整合提供了基础。

业务层主要针对教育系统不同的用户主体,设计不同的业务系统。教育管理者,主要负责学籍的管理、教师基本信息的管理、机构管理,以及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统计分析、数据挖掘、辅助决策。面向教师,则主要提供覆盖管理、培训、业务指导各个方面的应用系统。针对学生则提供学习内容管理系统、学习管理系统、测评系统和学业质量管理系统等。业务层是支撑整个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显示教育数字化的关键。对业务系统的数据进行抽取和清洗后则可以进入相关的档案系统,以供数据挖掘和教育决策使用。

门户层,为教育系统的所有人员提供个性化门户,为教育系统人员打造业务、管理的主通道。

学生、家长、教师、教育行政人员都可以通过主流的终端设备、主流的浏览器或客户端来访问相关系统。

制定好区域教育信息化整体规划后,还需要制定相关的标准,以供区校两级平台参考使用。

在标准制定上,国家制定了教育管理信息标准、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等一系列的标准体系,区域信息化发展中,需要严格遵循国家制定的标准体系,以便于数据的共享。此外,区域信息化的发展中还应制定符合本区实际的元数据规范集。如表2学期考核等第。

2.建设统一的数据中心(见图3)

在区级层面,建设统一的数据中心,为所有教育单位提供统一服务,包括传统基础服务――互联网服务、基础硬件租赁服务、服务器托管服务、虚拟服务器;数据共享服务――提供基础标准元数据共享、基础元数据校验服务;认证服务――为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提供统一认证服务,支持应用系统的动态接入;教育信息化系统标准制定服务――为区域信息化发展制定标准,基层单位按照国家、区域教育信息化标准开发建设本单位的信息化系统;系统建设监管服务――基层单位在建设信息化系统时,区域教育数据中心有义务对相关信息化项目进行项目监管,从而符合区域信息化标准,便于数据交换与数据共享;安全监管――为区域城域网提供网络安全监管服务,保证区域教育信息网的安全可靠。

3.服务教师、服务学生

教师和学生为教育系统的主体,在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应充分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对于教师,通过对教师的业务分析,可发现教师需要的服务内容包括:信息查询与检索服务――可检索与本人相关的全部信息,含基本信息、学分信息、业务档案信息、获奖信息等;网络教研服务――为教师提供网络教学研讨的渠道,实现教师技能的提升;教师培训服务――针对教师的个体发展需求,自由选修培训课程,为教师提供培训的管理服务、培训内容服务;为教师的教学质量数据录入、存储、分析、数据挖掘服务――实现对教学质量的全方位把握;为教师教育科研提供服务――为教师教育科研的过程管理、课题申报等科研业务提供服务;德育发展服务――为教师德育发展提供过程监管记录服务,有效促进教师德育发展;此外还为教师提供沟通协作服务――为以上各个服务的实现奠定基础。(见图4)

对于学生,为学生提供基于个体发展所需的各项服务,如信息查询服务;个性化自主学习支撑服务;测评服务;学习过程管理服务;学习资源服务;协作交流服务。在这些服务的基础上还需实现家校互动服务,方便实现家长和学校的信息互通。(见图5)

4.完善业务系统,制定合理的业务系统建设路径

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支撑业务系统众多,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无法实现一次性全部构建完成,因此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应该分析业务系统建设的紧迫性,根据紧迫性和重要性制定合理的业务系统建设路径。

闵行区教师业务建设过程中,主要业务系统包含教研、教师发展、德育研究、教育科研。其中教研是关系教师工作主体的教学研讨以及教学业务改进的业务系统,应该首先构建,在教研业务基础上,分别朝着教师发展、德育、教育科研等方面延伸,然后在健全的业务系统上构建教师专业发展档案系统,根据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进行数据分析、挖掘,形成各项数据报表,回馈教师的业务发展,形成一个螺旋前进的教师业务生态系统。

5.准确定位区、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策略

在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务必对区、校信息化发展进行准确定位,自上而下的发展策略会抹杀学校发展的自主性,自下而上的发展策略则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因此在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要准确区分区、校的工作边界,分清权利和责任,充分调动区校两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促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

闵行区在区、校功能定位过程中,走了一些弯路,发生过区域层面系统建设了学校层面业务系统的事件,学校对强加过来的业务系统心理充满了排斥,从而造成信息化系统的应用绩效不高。因此,在区域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区域层面只需设计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构建一个数据汇聚平台,构建一个区域数据挖掘平台。在学校层面则在规范和标准的指导下,构建具体的业务系统,业务系统只需按照标准接入区域数据汇聚平台,实现教师、学生相关业务数据的上报功能。这样构建了一个区域、学校的松散耦合结构,区域层面不会过多地干涉学校管理业务,学校的业务数据也实现了上报。

参考文献:

[1]余胜泉,赵兴龙.基于信息生态观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J].中国电化教育,2009(8):37-38.

[2]金陵.应用主导秋雨教育信息化率先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09(12):28-29.

教育信息化趋势范文6

关键词:新疆南疆;棉花;比较优势

中图分类号:F299.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3-0158-02

一、新疆南疆棉花的生产现状

新疆棉花产业已成为新疆的支柱产业。据不完全统计,棉花及其相关产业为自治区直接提供的税收占自治区地方财政收入的1/6;南疆主产棉县,棉花加工、销售提供的利税占县财政收入的50%以上。棉花收入占全疆农民收入的30%~35%[4],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2006年,南疆棉花总产量138.9万吨,约占新疆棉花产量的63.7%,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20.6%[3]。南疆棉区是新疆棉花的主产区,其棉花产量约占新疆棉区产量的80%,也是我国最适宜的植棉地区,是长绒棉的生产基地。南疆棉花的发展对新疆棉花的发展,乃至全国棉花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4]。

(一)中国产棉区的区划与演变

2006年棉花产量在30万吨以上的省有:新疆(218.9万吨)、河南(83万吨)、山东(102.3万吨)、江苏(38.1万吨)、河北(62.8万吨)、湖北(44.9万吨)和安徽(40.8万吨)[1]。

我国棉区范围广阔,分为三大主产棉区:长江流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和西北内陆棉区[7]。2006年我国大三主产棉区播种面积比重:长江流域棉区占26.46%;黄河流域棉区占48.85%;西北内陆棉区占24.46%。(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

(二)新疆南疆棉花的分布

1.新疆棉花的分布

新疆是我国最古老的棉区,也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棉区。形成了南疆、北疆、东疆三大生态区的区域化格局[5]。

南疆棉区 主要指叶尔羌河流域及其沿岸绿洲平原和塔里木河流域。适合种植中早熟陆地棉和特早熟、早熟长绒棉。

目前该区植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39%,其中喀什地区已高达44%,兵团农一师63.36%,农三师达53.2%。目前,该区引水率仅占地面径流量和地下水储量的54%,渠系利用系数只有35%;可垦宜棉荒地191.4万公顷,为全疆之冠[8]。

2.南疆棉花的分布

南疆棉区是新疆最大的棉区,位于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周围,本棉区包括巴音郭勒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是新疆棉花生产与发展的重要产区,也是全国长绒棉的生产基地[5]。

巴州为开都河―孔雀河流域棉区;阿克苏位于阿克苏―渭干河流域棉区,为南疆及我国优质长绒棉基地之一;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东西长约500多公里,南北宽约140多公里,总面积约7.09万平方公里;喀什地处祖国西部边陲,位于新疆西南部,总面积16.2万平方公里,全区辖有1市11县是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和田地区东西长约670公里,南北宽约600公里,占全疆的15%,绿洲面积9730平方公里,人均耕地1.62 亩。为和田河流域棉区,中早熟陆地棉和早熟长绒棉,是南疆优质陆地棉区[5]。

二、新疆南疆棉花与中国主产棉区的比较优势

(一)比较优势的分析方法

对于区域之间的同一产业进行比较,运用规模优势、效率优势和比较优势指数三个指标进行比较。

1.规模优势

生产规模指标是指一国某区域某种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占该区域所有农作物总面积的比重与全国该种农产品种植面积占全国所有农作物总面积比重的比率。可以用数学模型表示为:

式中,Sij表示i地区j种作物的播种面积;表示Si地区作物的总播种面积;Sj表示全国第j种作物的播种面积;S表示全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该指标反映了一国内不同区域同一种农产品生产规模和同一区域内不同农产品生产规模的相对优势。当CAij>1时,则说明该区域该种农产品在国内具有生产规模优势,且取值越大,规模优势越强;当CAij

2.效率优势

效率优势是以一地区某种非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Yij)与该地区的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Yig)相比较,然后将得到的比值除以全国平均的同一比率而得到的数值,可以用数学模型表示为:PC

该指标反映了一国内不同区域同一种农产品和同一区域内不同种农产品的生产效率水平。如果PCij> 1,则表明,与全国水平相比,该区域该种农产品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如果PCij< 1,则表明,与全国水平相比,该区域该种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处于劣势;如果PCij=1,则表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该区域该种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处于全国平均水平,即没有优势,也没有劣势。

3.综合比较优势

由于单产因素和规模因素之间存在着制约关系,两者缺一不可,只要一方降低,就会对整体优势水平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只能用几何平均数来综合反映农产品的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指数的公式是:

(二)南疆棉花与中国主产棉区比较优势

根据上面的计算公式,把2003―2006年的南疆棉花和全国主产棉区的单产,棉花和农作物播种面积,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做出统计。

1.南疆棉花与中国主产棉区规模优势分析

首先我们来进行的是规模优势分析,分析南疆棉花和中国主产棉区的规模优势。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新疆统计年鉴》、《兵团统计年鉴》2004-2007汇总整理。

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南疆棉花从2003―2006年以来都是很有规模优势的,与其他三大主产棉区比较优势是最强的,西北内陆棉区与黄河流域棉区都有规模优势,但西北内陆棉区的优势强于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没有优势。

2.南疆棉花与中国主产棉区效率优势分析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新疆统计年鉴》、《兵团统计年鉴》2004-2007汇总整理。

从图2我们可以看出,西北内陆棉区从2003―2006年以来都是很有效率优势的,与其他棉区比较,优势是最强的,其次是南疆棉区有效率优势,黄河流域棉区效率优势不是很明显,长江流域棉区没有效率优势。

三、结论

1.新疆南疆棉花生产具有天时地利的生产条件,而且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生产经验,在提高棉花单产和棉花品质方面都是比较成功的。新疆的机械化水平也是比较高的,这些都为新疆南疆棉花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从我们对新疆南疆棉花的规模优势的分析中,可以看出,2003―2006年四年的规模优势都是很明显,而且是最强的 ,非常有规模优势。

3.从我们对新疆南疆棉花的效率优势的分析中,也可以看出新疆南疆棉花是具有效率优势的。效率优势是可以来反映某种作物在该地区的规模程度和专业化水平的,从而我们可以知道新疆南疆棉花的规模和专业化水平是比较高的。

4.最后,我们把这两个指数结合起来分析新疆南疆棉花的优势,即综合比较优势,得到的结论也是同样的,新疆南疆的综合比较优势也是很强的。

参考文献:

[1] 中国统计年鉴2004―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2] 新疆统计年鉴2004―2007[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

[3] 新疆兵团统计年鉴2004―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4] 喻晓玲.新疆棉花比较分析[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6,(4):17-22.

[5] 倪天麒,海热提,叶文虎.新疆棉区的划分及其发展潜力预测[J].经济地理,2000.

[6] 罗英姿,王凯.中国棉花比较优势及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