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城市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城市分析范文1
保护好动态生态过程、考量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过程的干扰分析对维护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同时,通过景观生态指数计算对构建的生态安全格局进行生态效益评估,对校核城市空间规划方案在生态规划层面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亦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当前城市设计中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较少,因此,亟需建立一种方法来考量城市建设对这些过程的干扰分析,同时建立生态效益评价体系对空间方案进行评估,构建全面、稳定的生态安全格局。
2研究的思路与技术路线
2.1概念界定
广义上的生态过程干扰是指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的所有影响,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如生态物种减少、引发自然灾害、景观格局破碎等;狭义上的则是指城市建设、城市增长对动态的自然生态过程产生的干扰和影响。本文所指生态过程干扰是基于狭义上的概念。当前我国快速推进的城市建设对生态过程的干扰是多方面的,如水文过程、生物活动过程、物种栖息过程、物质能量流动、自然通风过程、海潮淹没过程等都已经受到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影响,造成自然生境的不可逆转破坏。
2.2研究的思路
从动态的生态过程视角出发,在城市空间规划中,结合基地的特征和实际情况,综合考量城市开发对生态过程的干扰,利用GIS对这些过程进行空间格局分析,识别潜在的生态要素以及空间组合构成,并通过Fragstats(景观生态相关指数计算软件)对斑块分维度、香农多样性等景观生态指数进行量化分析,对方案进行生态效益评估,以校核城市空间规划方案在生态规划方面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进一步优化城市生态安全格局。
2.3技术路线框架
根据上述研究思路,本文构建了如下技术路线。
3项目实践研究
3.1苏圫垸现状概况
3.1.1区位交通
苏圫垸位于长沙市开福区,基地范围包括苏圫垸湿地公园片区和湿地公园外东北片区两部分,总面积约22.73km2。基地依托长沙北二环、长沙北三环、京珠高速公路便捷联系四方,随着未来长沙过江交通完善、区域交通网络成型,苏圫垸将成为长沙主城北部重要的交通节点,是长沙北拓发展的空间载体。
3.1.2基地特征
苏圫垸地区的生态系统由湿地、森林、河流等多种类型共同组成。现状湿地主要为库塘湿地,包括水库、水稻田、山塘、鱼塘等多种类型,呈现典型的人工湿地特征,是潜在的承载城市活力集聚的地区。规划区现状以粗放的方式建设,大量村庄建设用地零散分布,建设质量普遍不高,卫生环境较差,缺乏公共配套服务设施。
3.1.3生态过程干扰分析
针对当前苏圫垸地区的基地特征以及存在的生态问题,本次设计方案将重点考量城市开发建设对以下几个生态过程的干扰分析:
(1)水文过程干扰。
历史上苏圫垸地区存在着众多的库塘湿地,包括水库、山塘、径流等,水系类型多样,形态丰富,在20世纪50年代苏圫垸湿地还存在着小泗胡、基头湖、王家湖、楚家湖等大型湖泊,捞刀河等河流水量充足,然而从1990年代开始,苏圫垸河漫滩先后经历围堤建垸、捞刀河出口改道等工程,不断地冲击原生态系统,并大大降低了蓄洪能力,由河漫滩转向堤垸,导致水塘数量减少、面积减小,湿地功能退化,生态植被单一。当前,大型水体仅剩楚家湖、凤羽湖和捞刀河,现状水塘多为农用,人工性强。21世纪以来,苏托垸灾害史问题突出,包括溃垸数次、外江渗水、旱灾。研究水文过程,通过GIS对水系统进行空间格局分析,对恢复苏圫垸水文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重点从洪水总量计算、水面率控制的规模与范围、水敏感、低洼地等方面进行空间分析,识别对水文动态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的生态元素以及所构成的空间格局。
(2)生物栖息、活动过程干扰。
苏圫垸地处长沙市区域生态廊道交汇的重要节点,境内物种十分丰富,有国家级保护植物如香榧、三尖杉等,是白鷺、苍鷺等各种鸟类以及眼镜蛇、牙獐等动物的重要活动廊道与栖息地,是整个生物活动安全通道上的重要缓冲区,但是这些生物过程都随着区域周边的开发建设不断消失,湿地正在逐步退化。据不完全统计,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苏圫垸地区动物栖息地斑块数量减少了近一半,面积只有原来的60%,分布较为零散;捞刀河生态效益低,廊道宽度不够,物种单一,河岸生态稳定性差,这些都导致生物多样性不断降低,众多喜水、喜林生物在这一区域已经消失;加上周边区域的开发建设,也进一步阻断了生物活动过程。生物栖息、活动这一动态过程对维护生物多样性、生态稳定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苏托垸地区的城市设计将着眼于保护山体林地和水系湿地生境资源来解决这一诉求,利用GIS对喜水、喜林生物的栖息地、活动廊道进行敏感度、缓冲区分析,重构生物安全格局。
(3)自然通风过程干扰。
长沙市夏季主导风为东南风,平均气温高达37.10C,已经成为“四大火炉”之一,近些年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中不断侵蚀湿地,忽视对自然通风过程的考虑,导致城市热岛效应明显,与此同时,由于通风过程不流畅,加剧大气污染物的集聚。当前,SO2、NO2为长沙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且春季和冬季是长沙市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季节。苏圫垸处于长沙南北向通风廊道的中央及分叉口位置,对于冬季西北风顺利进入南部城区缓解大气污染,以及夏季东南风携带主城区热量通畅北上,减少热岛效应、降低城区温度、稀释大气污染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苏圫垸进行热岛缓冲廊道、主导风向、地形风向的空间格局分析,保护苏托垸地区自然的通风格局。
3.2基于生态过程干扰分析的GIS空间格局构建
3.2.1水文过程干扰的GIS空间格局
(1)洪水量计算。
苏圫垸片区集雨面积为12.34km2,位于暴雨一致区第七区,产流分区为第Ⅰ区,雨量初损30mm,地表径流系数取0.6。考虑到本区域集雨面积较小,流域内无实测水文资料,本次计算采用《湖南省暴雨洪水查算手册》推理公式法来推求本流域5%频率下的设计洪水(防洪标准:200年一遇,排涝标准:20年一遇暴雨12小时排出),采用公式Wmp=R总F/10(万m3),经计算得洪水总量为:Wm5%=193万m3。
(2)水面率规模控制。
在得到洪水总量的基础之上,结合区域现状水面率以及《城市水系规划导则》的要求,同时参考其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水面率控制比率,本次取本区域最小水面率为12%(参考江浙地区水网地区12%最小水面率要求),即1.72km2。总规中明确苏圫垸湿地片区可建设用地不应超过用地1/3,则湿地公园面积约为10km2,其中水面率参考国内其它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水面率,约为40%~70%,因此本次研究最大水面率取60%,则片区内最大水面率控制为6km2。综上,本次水面率选取用地面积的12%、20%、40%作为低、中、高三个方案分别从滞洪排涝能力、水体循环经济性等方面进行比选。三个方案均能满足滞洪蓄涝要求,但是水面面积越大,蓄涝能力越强。本次研究建议水面率控制在2.5~6km2之间,为保证滞洪蓄涝要求,非汛期建议取中低值,汛期部分湿地区域可淹没,水面面积达到中高值。
(3)水敏感性分析。
综合水系历史演变、现有水资源分布、低洼易涝区分析确定水敏感性分区。水敏感性强的区域主要有:1)捞刀河及沿河两侧河漫滩区域,“三横两纵”干渠;2)捞刀河河堤北侧周边低洼易渗水区域;3)现有养殖塘、鱼塘、山塘等水体;4)楚家湖南侧低洼区域、养殖中心南侧低洼区域;山区自然径流、在建水库区域。水敏感性分析反映,可通过规划构建草型湖泊+表面流人工湿地,局部运用多类型人工湿地复合系统,通过重构本地化生物群落,与区域山丘、河流生态系统连接。
3.2.2生物栖息、活动过程干扰的GIS空间格局
通过GIS的空间分析,识别苏圫垸地区喜水生物与喜林生物的潜在栖息地和迁徙活动廊道。在此基础上,进行因子叠加,识别生物潜在栖息地与活动廊道。
3.2.3自然通风过程干扰的GIS空间格局
(1)风廊道构建。
来自北部森林、湿地的清新空气源随湘江沿规划区西部开阔湿地水面进入规划区形成主风廊道,因此,本次规划沿区域生态绿廊布置大型南北向绿化廊道,将山林的凉风引入规划区,并为城市补充氧气;沿中部风羽湖和城市主干道形成次风廊道,利用凉爽的林源风与水系为城市降温。
(2)热岛缓冲廊道构建。
根据现状不同地表下垫层类型进行地温反演,得到现状热岛及冷岛分布情况,从而建立联系冷岛的低温廊道以及分割热岛的热缓冲廊道,利用绿化与水体减缓太阳辐射的热效应。
3.3规划方案
通过对生态过程的干扰分析,明确城市开发对这些过程的内在影响,叠加水文过程敏感性分析、生物活动过程敏感性分析、风廊道、热岛缓冲廊道敏感性分析、地质敏感性分析,将原有坑塘湿地、山体林地等自然资源,与规划公园湖泊、防护绿地等人工生态资源有机整合,构建“斑块-基质-廊道”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形成规划方案的的生态保育雏形。根据GIS空间格局分析结果,整体上形成大集中、小分散的用地布局形态。规划区北部最敏感区域分布较多且较为分散,用地布局宜采用有机自由的布局方式,低强度开发,整合现有村庄居民点,形成两型社会新农村建设样板示范区;南部为集中建设区,最敏感区域主要分布在中间区域,通过适当扩大水面,形成以风羽湖为生态绿核的公共服务区,结合次一级敏感区域以及地表径流、现状水塘的分布,疏通水系,形成网络化的水乡布局模式,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交通、功能分区等,将各类建设用地有机嵌入生态本地,形成苏圫垸地区的空间规划方案。
3.4效益评价
3.4.1评价指标体系
在景观生态学理论基础上,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合理规划斑块、廊道等生态资源为基地生态保护为核心目标,选取斑块形状指数、斑块分维度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香农均度四个景观生态指数因子进行评价,共同建立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3.4.2评价结果
利用Fragstats景观生态格局软件,对比核算规划区水域景观、绿地景观规划前后的景观生态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平均斑块形状指数(SHAPE_MN)提高了49.6%,平均斑块分维度指数(FRAC_MN)提高了1.4%,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提高了27.1%,香农均度指数(SHEI)提高了27.1%,规划方案通过尊重规划区现状自然生态基底条件,注重廊道的连接,湿地的规模化、整体化设计,使规划区水绿空间结构得到优化,景观多样性更丰富,分布更均匀,生态效益也得到显著提高。
4结语
生态城市分析范文2
关键词:生态城市;城市规划;要点
中图分类号:S891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我国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但随之也带来了较严重的环境污染,这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两大矛盾,对可持续性发展进程起到了一定的制约,这就需要在城市规划设计时,要以保护环境为规划设计的前提,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打造宜居、绿色的城市,所以进行生态城市规划变得更具有重要意义。
一、生态城市建设的内涵与特点
生态城市建设能够更好的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同时也能促进城市经济取得更好的成绩,对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经济学的原理进行了利用,对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和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协调,能够更好的促进经济社会良性发展,同时,在持续发展方面也能实现高效形式,生态城市建设中范围更加广泛,其对城市建设过程中乡村也进行了生态环境建设,城市发展过程中要和周边的地区相统一,生态城市系统性决定了其建设的全面性。
生态城市的建设能够推动人们更好地合理利用资源,同时,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要进行改善,在利用资源方面要合理,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也要处理好和自然的关系,实现有序发展。生态城市是一个复合的生态系统,其在发展过程中将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进行整合,对环境质量进行重视,同时,对整体效益的实现更加重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更加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长期目标,对有限的资源进行有限地利用能够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二、城市规划中生态规划的组成要素
(1)、环境的生态化表现
在城市生态规划设计时,需要以保护自然为基础,确保城市的发展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最大程度的保护好生物的多样性及生物生存所需要的环境。在适当的区域内建立良好的大地景观和生态系统,通过对土地的合理利用配置,使植被的结成和结构更加合理化,提高植被的覆盖率,实现对大气、水及噪声等环境的有效的控制,对固体废弃物实现利用及回收,打造出来的人工环境要与自然环境能够良好的衔接和融合。
(2)、社会的生态化表现
注重对人们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在全社会倡导生态文明,引导人们生态化的消费模式,使可持续发展观点变成人们的自觉行为。同时在法律体系、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上要不断的进行完善,从而提高社会管理的效率及综合服务能力,优化人口结构,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打造出自然、社会和经济复合共生的人类生态环境,使人类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
(3)、经济的生态化表现
生态城市规划还需要确保经济的生态化,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基础上重视经济质量的提高,实现资源的可再生和利用,加快生态农业的全方面发展,加快工业的清洁生产,利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及清洁的原料,减少生产过程中所带来的污染,有效的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轻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所带来的危害。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使可再生能源成为当前能源结构的主体。加快推广生态化交通、生态化旅游及生态化居住小区,充分的利用清洁能源,打造生态建筑和绿色建筑。
三、生态城市的规划原则
(1)、城市承载力
一个城市的生态系统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如果人类过分破坏环境,终有一天,生态系统的承受力会达到极限而崩溃,这就是城市承载力原则。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类,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城市中的生态环境,每个城市的生态环境都具备一定的承载力,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城市的发展。因此,发展城市时,必须要考虑到环境的影响,如何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是发展中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再者,要确保资源与能源的合理开发,使其最大化地得到利用。可通过评估的方法确定城市承载力,并通过合理的方式提高承载力。此外,一个城市的人口过多,分布不合理,也会影响到城市生态的规划。
(2)、经济发展与环保
环境经济学与环境科学有关,但也徘徊于经济学的边缘,主要通过经济杠杆解决环境问题。目前,人类对环境造成了大量污染,凸显了经济发展与环保的矛盾,也反映了人类未考虑远处,只考虑近处,忽略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当能源问题、污染问题层出不穷时,给人们一味地从大自然中的索取行为敲了警钟,并为此付出了许多代价。因此,研究相应的环保政策成为许多学者积极去做的事情,在进行科学的比较后,再筛选出合适的方法,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生态经济学理论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3)、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和掠夺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不仅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短缺,更引发了各种各样的危机。如果任由这样的行为继续发展,人类终将得到大自然的惩罚而自食恶果。因此,必须要杜绝这样的肆无忌惮,学会用长远的视角看待和解决问题。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系统,只有和谐共生,积极采取保护环境、控制污染的措施,才能实现生态城市的建设。
(4)、发展与个性
城市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而且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规划时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生态系统。根据成长性原则,确保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将城市的各个方面的发展考虑周全,维护城市的生态环境。考虑到城市的实际情况,在建设和规划时突出城市的文化和特色,对能够展示城市特色的景和物进行有个性的规划和建设,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内涵,抓住经济和环境,将二者有机结合,共同发展,彰显生态城市的个性。
四、生态城市的规划要点
(1)、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自然具有很强的自我维持和自我恢复能力,利用自然的力量实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再生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并且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所以这些是对建立生态型城市十分有利,不仅要利用,而且要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可以通过对场地原有生态环境元素保留和对原有材料的再利用或艺术加工等处理方式,尽可能的保护原始的、现有的生态环境。在保护的基础之上,还可以对原有的生态资源进行提升,通过人工来对原有的资源进行完善,并赋予其新的使用功能。
(2)、加强生态景观设计
生态景观设计是城市生态规划的缩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城市环境、城市生态、城市风格。生态景观设计需要把握好人文景观和自然生态景观之间的关系,把城市文化、生态环境、现念都融为一体,提高城市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应。生态景观设计着重点是江河湖两岸林带、城市公园、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还包括生态示范园、生态旅游区的规划设计,以高科技、循环经济为特色,建立完善的生态景观基础设施。生态景观还包括对城市的公共广场和公共绿地进行规划和设计,还需要对城市的边缘地带进行规划。
(3)、提高城市产业规划水平
提高城市产业规划水平,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合理地制定完善城市整体规划,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污染程度小的产业。规划应按照城市区域功能进行合理布局,遵循生态规律,优化产业布局,控制城市工业规模,进行生态监管,重点搬离市区一些污染较大的企业。同时,加强城市上风方向、城市水源及环境脆弱地带的保护,严禁项目建设,堵住污染源头,达到城市规划的思维超前、技术先进、经济适用、环境优美的良好效果,为人们工作、学习、居住提供良好环境。
(4)、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城市绿化建设是打造生态城市的基础性工作,合理规划城市绿地系统,划定绿化用地范围,科学布局城市绿化结构,重视提高城市中心区域绿化率,合理规划城市绿化点、线、带的布局。尊重城市自然和人文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城市规划,同时加强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的规划建设。
(5)、城市交通规划的生态化
近年来,城市汽车数量不断增加,给城市环境带来了较大的污染。所以城市交通规划生态化的主要应体现在公共交通优先上,这是有效的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关键,在城市交通规划时对公共交通的发展进行优先考虑,制定公共交通发展的专项规划,落实其发展用地及在其他规划中的优先地位,从而将公共交通优先得以落实。
五、结语
总而言之,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带给人们美化生活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生态城市是人与自然能够和谐共处,设计人员一定要立足长远,在设计中坚持生态原则,实现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目标,这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黄光宇,陈勇.论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2.
[2]沈清基.生态城市及其规划方法的探索[J].城市规划,2012.
生态城市分析范文3
关键词:创意产业;组织生态;生态因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9)05-0076-05
20世纪90年代末,由于创意产品对传统工业产品的突破,满足了消费者进一步实现福利的诉求,创意产业开始蓬勃兴起。众多已有研究表明,创意产业呈现出区域集聚的特点,城市已经成为其发展的最主要载体,各个城市经济、科技及开放性等因素的水平差异显著影响着其创意产业的竞争力水平。而目前对城市发展创意产业的影响因素分析大多源自对实际现象的归纳,所以在一定理论基础上归纳出影响因素,取得实证数据分析的支持,对科学判断城市创意产业竞争力水平、指导城市有的放矢地提升自身创意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关于影响城市创意产业竞争力因素的综述及问题的提出
1.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Charles Landry(2000)是第一位讨论创意城市的学者,他以伦敦为例探讨了作为一座创意城市所应具有的文化资本,提出了城市政策制定应重点考虑制度、空间、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发展五个因素。Florida(2002)定义了“创意阶层”,在分析这一特定阶层的基础上提出了“3T”因素,即创意技术(Technology)、创意人才(Talent)、城市的包容力(Tolerance)三因素,对城市发展创意产业至关重要的观点。G.Hearn(2004)从动态的角度提出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活力的创意人才群体、宽广的信息交流平台以及完备的风险投资体系是创意产业发展必要的四大要素。Scott(2005)认为生产者的网络化所形成的经济集聚、地方劳动力市场的多样性、创造性领域的发展是城市发展创意产业的重要条件。另外,一些学者如Hutton(2000,2004)论证了不同的创意产业需要不同的城市区位,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确实存在一些因素会影响创意产业在城市中的发展。
在我国,对创意产业的研究还处于实践探索和理论起步阶段,其中很多研究还是对外国理论的转述,如诸大建、黄晓芬(2006)、任雪飞(2005)主要结合中国的一些实际对Florida的观点加以阐述。另外,一些学者也给出了自己的观点。熊凌(2004)指出基础产业发展完善、法律法规的完善、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是创意产业发展的根基。厉无畏(2006)认为创意资本,即文化和创意的增值属性,是创意产业形成的基本条件和微观基础。王缉慈(2006)从产业集群理论角度进行研究,认为技术基础、艺术创造力和企业家能力、良好的集群环境是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城市创意基础结构的提升至关重要。王志成等(2007)在综合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从城市创意经营环境和创意资本基础两方面讨论了城市创意产业影响因素,并初步尝试将各因素用因子分析法等实证方法进行验证。
2.问题与创新
综上所述,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城市创意产业的影响因素已作了大量的研究,这些成果对我们进一步探讨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但是目前的研究特别是国内研究偏向经验角度的因素归纳,少有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上的因素体系分析,这样可能导致因素分析缺乏完备性或存在重叠;一些具有理论基础的研究。例如从产业集群理论角度加以分析,则缺乏实证数据分析的支持,以及对其理论合理性的检验。针对目前研究中的不足和研究要求,本文引入了组织生态学理论作为因素提取的理论基础,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城市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城市创意产业竞争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另外将分析结论应用到了具体的城市分类中。
二、基于组织生态理论的影响城市创意产业竞争力因素提取
组织生态学的理论特征符合影响因素提取的要求。首先,组织生态学关于组织与环境的关系分析较其他理论有一定的突破,侧重于从宏观层次探讨形成组织的力量,认为组织变化的主要根源不是决策者的战略选择和自适应,而是环境的选择。这与本文所着重探讨的城市环境对创意产业组织的影响目的一致,故考虑借鉴。已有一些研究也证明了将组织生态学中相关概念(如生态位)应用于特定产业进行分析的适用性。其次,组织生态学认为组织所依赖的外部因素构成其生态环境,将组成环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s),以因子主体性质不同分为非生物因子(abiotic factors)和生物因子(biotic factors)两种;生态因子对生物的影响通常有三方面:耐受性(tolerance)、选择性(Preference)和抗性(resistance),其中耐受性为关键影响;另外,为了强调生态因子对生物的最致命影响,利比希提出了营养最小法则,生物学中也将营养最小法则与耐受性定理统称为限制因子定理。这些概念从不同方面描述了环境对组织的影响,其特定的生物学意义可以作为科学提取城市环境对创意产业组织影响因素的科学依据,而各概念之间存在的生物学关系为因素的合并和修正提供了理论基础。
本文综合组织生态学所提及的环境因素原理,将环境对组织的影响作用抽象为六个影响因子:非生物因子(A1)、生物因子(A2)、耐受性因子(A3)、选择性因子(A4)、抗性因子(A5)、营养最小因子(A6)。根据各因子的概念界定,结合影响城市创意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已有研究结论,对应提取了七个影响城市创意产业竞争力的因素。为了后续实证分析需要,为各因素对应选取可量化的具体衡量指标。
A1:非生物因子,指类似自然界的温度、光、氧等理化因子影响组织发展的作用力。对应此概念,城市环境对创意产业组织也具有非生物因素影响,且应着重体现其外部性影响。选取城市基础设施(H1)和社会文化氛围(H2)作为影响城市创意产业发展的非生物影响因素。首先,从硬件方面来看,城市中交通、通讯、环境、公共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是吸引创意产业集聚的重要条件,任雪飞(2005)对美国部分城市的创意产业集聚的原因分析证实了这一点。衡量指标选取每万人占有公共交通运营数(h1)。其次,从软件方面来看,文化氛围的重要性体现在能够吸引和激发人类创意的能力,提高社会的创造力。城市经济学家威尔布尔・汤普森(Wilbur Thompson)就曾说过:“拥有大学、博物馆、图书馆和研究室的大都市,各种文化在这里激荡,点燃新产品之火”。指标衡量选
取每百万人拥有图书数量(h2)。
A2:生物因子,指同种组织的其他有机体和异种组织的有机体对本组织发展的影响。基于生物因子主要突出创意产业与其异种的相关产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考虑,选取相关产业投资环境(H3)作为生物影响因素。厉无畏(2006)指出,创意产业的根本观念是通过“越界”促成跨行业、跨领域的重组与合成,是一个全新的产业概念。所以与创意产业相关联的同种和异种产业组织几乎融合了所有产业类型,如生产性创意产业与制造业水平关系紧密(P.Guerrieri和V.Melician,2005),而消费性创意产业以服务业为基础,目前甚至出现了创意农业的提法。所以为了全面衡量其相关产业投资环境,体现城市对产业发展的投入程度,本文选用三大产业年度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全国同定资产投资额的比例(h3)作为具体衡量指标。
A3:耐受性因子。根据谢尔福德提出的生物耐受性原理,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接近或达到某种组织的耐受上下限时,就会使该组织衰退或不能生存下去,这个生态因子称为耐受性因子。耐受性直接影响到组织的存亡,是环境对组织最重要的影响。对于创意产业来说,直接决定其存亡的最重要因素是技术水平。自Robert Solow将技术从经济发展的推动因素中单独强调出来,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就已经得到了公认。Florida也将技术作为其3T因素之首。事实上,技术水平过低会使创意产业完全失去生存基础,这里主要从创意产业的耐受下限来考虑。指标衡量选取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百分比(h4)。
A4:抗性因子。抗性是指组织生命周期中的某个特殊时期能经受最恶劣环境条件的范围,组织所经受的较恶劣的环境影响因素抽象为抗性因子。而创意产业和知识产权保护的联系是天然而紧密的,特别是在创意产业链条的初期。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严重缺乏保护的现状符合抗性的定义,故提取知识产权保护程度作为创意产业发展的抗性因子。许春明等(2008)研究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与人均专利申请量相关性达到0.7,故指标衡量选取每万人专利申请量(h5)。
A5:选择性因子。选择性就是组织偏好的生存最适范围,所以将影响组织生存偏好的因素抽象为选择性因子。开放的环境可以吸引、激发和释放人们的创造力,促进人才流动和竞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区在技术与人才等关键要素方面的优势。而创意产业又正是一个对多样性、技术创新以及人才高度敏感的行业,必然偏好在开放程度高的城市中生存,所以对应选取城市开放程度作为影响城市创意产业发展的选择性因子。选取指标从最能体现城市开放程度的经济投资角度考察,采用城市货物进出口总额占全国货物进出口总额比例(h6)作为具体衡量指标。
A6:营养最小因子,根据利比希提出的营养最小法则,一种生物生长、繁殖往往与丰富的可利用物质条件无关,而会受到可利用量最小的物质影响。当某种基本物质的可利用量接近所需的临界最小量时,这种基本物质将成为一个“限制因子”。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目前关于创意产业要素的研究对人才资源的匮乏已形成了共识,特别是高科技和创新性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创意产业发展的最大因素。因此,人才储备可视为创意产业的营养最小因子。指标衡量选取信息科技文体业从业人员百分比(h7)。
根据组织生态理论背景及生态学定义,环境对组织影响的六个因子应满足以下逻辑关系:第一,A1-A2与A3-A6是基于不同划分标准对生态因子两种方式的划分,故可能存在包涵关系;第二,A3和A6被统称为限制因子,故存在重叠的可能;第三,A1和A2是根据主体性质不同而划分的,故不应存在包涵关系。基于从组织生态理论角度提出的七个影响因素及其理论关系,为了取得实证分析的支持并实现进一步修正,下文对各因素进行了因子分析。
三、因子分析与因素修正
1.数据选取
根据城市创意产业发展的代表性和数据的可获取性,本文选取了20个样本城市,包括北京、天津、太原、大连、哈尔滨、上海、南京、杭州、宁波、福州、厦门、济南、青岛、长沙、广州、深圳、重庆、成都、昆明、西安。从规模和地区分布上看,它们所涵盖城市类型较为全面。从产业发展角度看,基本包含了创意产业各个发展水平。数据来源于2008年全国统计年鉴、2008城市统计年鉴及各市统计公报。
2.主成分分析及结论
直观观测七个影响城市创意产业发展因素,可以发现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运用SPSS11.5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结果显示KMO统计量为0.687(>0.5),Bartltt’s球形检验拒绝原假设。判定七个影响因素变量间存在相关性,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将表1中的初始数据正态标准化,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采用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提取三个主成分,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93.9%。
因子分析结果显示,七个因素反映的93.9%的信息可以被三个主成分解释。第一个主成分主要与基础设施(H1)、社会文化氛围(H2)、知识产权(H5)、城市开放程度(H6)四个因素相关;第二个主成分主要与技术投入(H4)、人才储备(H7)两个因素相关;第三个主成分主要是产业投资环境因素(H3)的体现。
3.因素修正
结合相关理论背景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发现以主成分结论修正初始提取因素具有实际操作性,主成分经济意义明确。具体阐述如下:
第一主成分所包含的四个因素分别属于非生物因子(A1)、抗性因子(A4)和选择性因子(A5),说明知识产权保护对创意产业产生的抗性,以及城市开放程度对其产生的选择性影响,与基础设施、文化环境这类非生物因子的影响具有相似性。这一点符合前述六因子的第一条逻辑关系假设,且A4和A5从主体性质上来说属于非生物因子影响范畴。另外,从具体经济含义上来分析,这四个影响因素分别从经济、文化、法律角度全面概括了城市对创意产业的影响状况。可统一为对基础性环境的整体描述。故将A4、A5因子调整到A1范畴,仍称非生物因子(A1’);其对应的H5、H6因素与H1、H2因素合并,根据其经济含义命名第一主成分为基础性环境因素(H1’)。
第二主成分包含技术水平、人才储备两个因素,所属的有耐受性因子和营养最小因子,这一结论证明了前述因子第二条逻辑关系的假设。由于理论中将耐受性定理和营养最小定理统称为限制因子定理,故将A3、A6因子合并为一个限制性因子(A3’)。因为H3和H6因素的经济学意义均为创意产业智力投人程度的表述,故将两因素调整为一个反映智力投入因素(H3’)的第二主成分。
第三主成分主要是产业投资环境因素(H3)的体现,属于影响城市创意产业的生物因子,同时证实了
前述因子第三条逻辑关系中生物因子与非生物因子不存在重叠关系的阐述。从经济学意义上看,H3侧重反映资本投入的多少,对应H2’含义,故将第三主成分调整为资本投入因子(H2’),仍属于生物因子(A2’)范畴。
总之,因子分析消除了初步提取的影响因素间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结论指出了七个因素间可能存在的包涵或重叠情况,符合理论背景及生态学定义所确定的六个因子逻辑关系假设。所提取的三个主成分具备恰当的经济学含义,最终实现了对原有因素的合理修正,使其同时具备了实证和理论合理性。
四、因素分析结论的进一步应用
1.城市聚类分析
为了对因素分析结论加以运用,采用三个主成分得分结果对20个城市进行聚类分析。最终将其大概分为四类,第一类包括北京、杭州、南京、长沙、西安,观察可以发现这五个城市的智力投入都很高,即拥有相对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人才储备。除北京外,其它城市基础性环境和资本投入水平适中。第二类包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大连、宁波、青岛、成都,这八个城市的产业资本投资相对较高,拥有很好的产业环境。智力投入水平适中,除上海外其他城市基础性环境水平也属于适中范围。第三类包括深圳、厦门、福州,这三个城市发展水平不同,但共同点是三因子结构水平相似,均属于基础性环境最好、智力投入中等,而资本投入相对较低的形式。第四类包括太原、济南、昆明、哈尔滨,这四个城市各因子水平都比较低。
2.城市提升创意产业竞争力分类建议
基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每个城市应该根据本地各因素水平,明确自身是否适合发展创意产业,而不应因创意产业热潮而盲目跟进。有潜力的城市应当发现各因素的优势及不足,有的放矢的选择适合其提升创意产业竞争力的合理路径。
以北京为首的第一类城市和以上海为首的第二类城市,总体发展水平较好但各有侧重。第一类城市在智力投入方面略胜一筹,技术和人才的充裕充分说明这类城市是创意产业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未来需要在基础经济社会环境建设、资本投入方面加大投入。如长沙、西安的城市的开放性、产业投资力度与其智力投入水平有一些差距,建议政策向这两方面倾斜。
第二类城市的资本投入相对更充分,同样是创意产业的潜力所在,加强基础环境建设和科研、人才的投入是未来政策倾斜的方向。如上海各方面指标都等同或超过北京,但在智力投入方面还需加强投资和引进。
第三类城市是从各因素层次结构相似角度划分的。但分属于创意产业的不同发展水平。深圳发展水平最高,其基础环境在所有城市中是最好的,如果可以适当加大智力与资本投入,那么其创意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将非常好;厦门水平中等,以防发展过于偏颇。在政策方面建议还是优先智力和资本投入;福州水平相对较低,建议目前应立足于改善自身城市经济建设,暂时不要盲目发展创意产业。
生态城市分析范文4
关键词:城市规划;低碳环保;生态环境
现代社会在经济发展、工业发展等诸多方面取得了突出的发展,但在社会取得不断进步的同时,也使得人们居住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破坏,并且在一些地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水污染以及空气污染,这些情况的出现不仅影响了社会的发展,更在很大程度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近些年以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之中的生态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低碳城市的建设,以期能实现人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1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实施低碳建设的必要性
现代城市的不断发展,使得城市在功能方面越来越强大,同时城市也成为了人类和自然环境进行能量交换以及物质交换的重要场所,在目前阶段一些城市之中单纯的追求城市经济方面的发展,使得国内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沙尘暴、雾霾等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以及自然环境。所以在城市不断的发展过程,城市发展出了要注重经济建设之外,还要充分的认识到城市之中各种资源的科学利用,并在资源利用过程中将低碳作为核心技术,从而做到资源利用的科学合理,最终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情况下,国内的城市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这些城市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并且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与此同时人们也要充分的认识到目前我国的城市建设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如果不能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建设方案,那么在未来一定会影响城市化的进程,而现阶段低碳化的发展模式是城市建设的主要方案,通过落实低碳化的城市建设就能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保证人和自然环境达到生态平衡。最后,城市之中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已经不再仅仅影响当地环境,并在不断积累的情况下还会导致全球范围的气候变暖,而城市在导致气候变暖的过程中有着较大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城市低碳化建设的研究,并且在世界上出现了一些低碳联盟以及低碳公约,以期能促进城市低碳化建设的开进。
2城市规划变革的内容
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考虑城市规模与生态环境容量。必须要认识到城市的规模扩张不能是无限的,必须要与生态环境容量相适应。自然的生态环境是城市赖以发展的基础,是城市重要的物质基础,为城市的活动提供支持。城市规划变革的另一个关键内容在于空间形态的生态边界。以往的空城市规划着重考虑人们的经济性与可行性,而对于生态则没有过多的考虑。由于人们只注重自身发展的需要,而忽略了自然的协调,因此在城市规划变革中,必然要强调生态与人的相协调统一。在确定城市的边界时,要依照自然的特点,实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地发展战略,实现与自然边界的有机结合。
3城市在低碳化规划中主要的变革
3.1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实现低碳化
城市低碳化的建设是一个全面的体系,需要城市之中各个行业、各个方面通力协作才能达到良好的建设效果,在现阶段的城市低碳建设过程中尤其需要城市之中建筑物方面、交通运输方面的低碳建设。在大量的调查以及研究之后,发展在城市之中的建筑行业每年消耗的能源极为巨大,并且也会影响到环境。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实现城市之中的低碳建设,也就需要建筑行业能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运用更多的现代技术以及现代材料,实现建筑业的低碳环保,对于城市之中的新建建筑物,有关部门要加大审查力度,坚决杜绝违反规定、能源消耗巨大的建筑物出现在城市之中,同时好要积极的提倡在城市建筑物建设中实施绿色理念,另外,对于已存在的建筑物,还可以实施适当的改造工程,比如在老旧建筑物之中,实施保温工程的建设,通过现代新型保温材料、保温技术的运用,提升建筑物的保温效果,这样不仅能提升居民的生活舒适度,同时还能使建筑物在冬季取暖、夏季空调制冷阶段降低能源消耗量。其次,有关部门在推行低碳规划的时候,还要充分的注意到各个行业在低碳建设中的重要作作用,比如在目前的社会之中交通运输行业也对低碳建设有一定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要全面的在社会上普及低碳环保工程的重要性,并且城市发展之中提倡自信车一类的绿色出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在交通运输方面,管理人员还可以运用现达的科技,建设立体化的城市交通体系,首先在城市交通行业之中实现绿色环保,使用电力公交或者天然气公交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
3.2建设低碳时代生态导向的城市经济增长方式
要加快低碳、生态的城市规划建设,应明确低碳城市的概念,充分考虑城市建设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容量,不能硬搬西方城市发展模式,而以科学的方法界定城市发展,高效、合理地利用土地与能源,使经济、社会、环境得到综合发展,建立量化的低碳城市发展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推动城市的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化城市。粗放型的社会经济增长发展必然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也难以实现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理念,因此在城市经济建设过程中,通过低碳产业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改变单一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改变现有对资源的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益模式,转以绿色产业、绿色消费为导向的产业为中心,提高城市发展的新活力。在此城市经济发展必须有明确的控制性指标及引导性政策,引导市民、企业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为目标,推动城市发展向低碳能源技术、经济及社会消费方式的方向发展。
3.3在低碳模式下的城市规划需要具有前瞻性
目前城市发展速度以及科技发展速度都有较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有关部门在开展绿色低碳类型城市规划的时候,还要具有前瞻性。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的情况下,城市的面积在不断的变大,所以有关部门要能预见到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提前做好准备以及应对措施,使低碳化的城市建设能全面的得到落实。
低碳时代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变革需在长期探索中进行不断完善。进行规划过程中,需注重以城市自身情况出发,针对其中存在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等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规范化方案,同时需将低碳环保理念贯穿于城市建设的始终,进而促进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规划与利用,实现城市建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目标。
作者:龚为花 单位:乐昌市城乡规划设计室
参考文献
[1]周岚,于春.低碳时代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变革[J].国际城市规划,2011(1).
生态城市分析范文5
关键词:城市化 都市农业 生态环境 现状 机制 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1-247-02
一、我国城市化进程下生态环境的现状
1.城市化背景。大规模的城市化现象发端于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大规模的使用机器的生产活动,要求劳动要素的相对集中,再加上工业区域劳动市场价格的吸引作用,造成了农村人口向某些中心区域的迅速集中。人群的集中也带来了市场活动、商业经营以及服务业的发展,人群集中本身也创造就业机会。上述诸种因素的相互影响,于是,使得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以及所谓“现代化”成为同样的一个历史进程。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中出现了所谓市郊化以及后来的超市郊化现象,即大批居民从城市的中心地迁往城市的郊区地带。这一方面是因为城市的中心地带环境污染问题严峻,另一方面,发达的现代交通工具,也为人们从城市移居到郊区提供了可能。于是,城市化发展模式表现为城市中心区域人口增长停滞,城市周边区域不断扩增,卫星城式的居民区发展迅速。于是,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圈”或“城市群”、“城市带”发展较快。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紧张是“十一五”期间及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背景。
2.资源约束增强。其一,人均资源占有量少。我国资源蕴藏量和国土面积分别居于世界的第四位和第三位。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按45种主要矿产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人均耕地面积0.11公顷。其二,单位GDP的资源消耗量高。其三,能源资源消耗量高,资源需求急剧上升。我们国家发展很快,但是往往质量和数量存在不协调的地方。比如,工业化,从数量来讲,很多人认为已经进入工业化的后期;但是如果从质量指标来看,中国工业化仅仅是中期阶段,包括城市化也是一样,从数量来看城市化比例提升很快,但是城市化的质量并不高。
3.环境压力增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口。我国1.6亿多农民工不能市民化,仍然处于半城市化的状态。没有享受或者没有完整地享受城市居民应该有的国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低保、社会救助、住房保障。今天所研究的住房保障,尤其是没有享受到住房保障这些公共服务。二是布局。布局的混乱主要表现在一些城市不顾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物理极限,盲目地扩张城市功能,放大城市规模,增大经济总量。这样使全国大跨度的调水、输电、输气,治污的压力越来越大。三是城市形态。平原地区的城市多数以原来的城市中心区为中心进行环形扩张。即便是原来纵横交错的布局,目前也在把原来的绿地、庄稼地填满;位于大江大河两岸的城市,目前更多的是在城市的两端来扩展;更多的城市称之为双向对接,即城市向郊区扩张,郊区向城里扩张。
4.发展能力失衡。从空间分布来看,生态环境越脆弱的地区,城市发展能力和集约化程度越低。这又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发展与资源供给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我国大城市的规模明显低于世界水平,尤其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导致了像上海、北京这样全国最大的城市,所产出的国民财富比重远远低于世界其他大城市的水平。
二、都市农业与城市化及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
(一)城市系统及乡村农业的关系
城市是由一个经济、社会、自然三个子系统组合而成的开放系统。城市的社会经济基础是运转在广阔的生态系统之上的,需要依靠生态系统来生产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可更新资源。都市农业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为城市居民提供美好宜人的公共开阔空间,有效地吸纳、降解城市有机废弃物从而净化城市生态环境,遏制城市圈层蔓延等多种生态环境;同时,都市农业可以促进市民与农民间的相互理解和城乡融合,并为城市防灾提供空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城市化进程下都市农业发展的必然性和产生的动力
1.都市农业发展的必然性。
(1)都市农业符合现代化城市发展的趋势。现代城市的功能和空间组织结构具有多样性、综合性的特征,普遍存在着居住及交通过度拥挤、环境恶化等问题。现代城市生态环境恶化是都市农业兴起的重要原因,城市人口密度大,生活空间小,对人的身心健康有负面影响。都市农业是从都市与自然协调和人与农业协调的两个方面提出的,是对农业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它反映了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以后人类对新时代农业的一种探索,表明了城乡关系由原来的互相排斥、对立转变为互补融合。将传统的“城市中有花园”转变为“城市建在花园中”。
(2)经济发展是推动都市农业发展的基本动力。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们越要求质量高、有利于健康的消费品,越倾向于在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方面增加支出。
(3)都市农业是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的客观要求。发展都市农业并推进产业化,面向市场推出特色产品或精品是调整农业结构的重要内容。都市农业及其产业化的推进,要以城市工业、信息服务业等为依托,以城市技术和人才为支撑,表现为工农互动、城乡互动的发展过程。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趋于平衡,一般农村的人力资本水平提高以后,都市农业必然由城郊向农村扩张。都市农业能便利地利用城市工商业资本和科技成果,通过集约化和工厂化的生产方式,有效的提高农业生产的空间利用能力,缩小和工业生产的差距,同时也带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2.城市化进程下都市农业产生的动力。
(1)供给方面。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土地的稀缺性日益显现,土地机会成本不断提高。都市农业弱化了其作为农业的产品提供功能,而更多地强调其生态、生活、休闲功能,它使用都市郊区一部分土地提供高经济效益农业。
(2)需求方面。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注重情感需求、社会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都市农业的发展应运而生。
(三)城市化进程下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1.部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管理方式的转变。政府要将计划经济体制下条块分割的部门经济的管理方式,建立一个集中、高效、协调的都市农业管理体制,协调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使农业生产环节适应加工、运销环节的需要,加工、运销及科研服务等适应农业生产的特殊性要求,推动农业的专业化、社会化,将农业由单纯的物质生产部门管理向灵活多样的生产部门管理,协调农业提供物质产品与非物质产品多样化功能的发展,在城市大力发展农业产业链的各种产业,如观光农业、医用农业、能源农业及加工农业等。
2.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生产方式的转变。传统农业的主要特征是经营目的的自给性和经营手段的技术停滞性;而与之相对应,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是经营目的的营利性和经营手段的工业化。在经济工业化过程中,传统农业也应向都市农业转变,走向现代化,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需要,农业发展才有前途。
3.常规现代农业向可持续现代农业转变——增长方式的转变。现代常规农业广泛采用工业化技术以及现代化大工业发展所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它是高度商品化、专业化和社会化、企业化的农业,这种生产方式使得农业生产率大大提高,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口增长和食物营养要求提高的需要,缓解了粮食短缺及其他威胁。
三、具体对策
都市农业是一项不断发展的系统工程,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目标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发展策略,不同区域处于不同的发展水平,农业资源特点与生产传统各有不同,对多层次、多样化的都市农业要有不同的政策。
(一)树立都市农业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整体协调发展的观念
必须进一步正确认识都市农业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既不能为发展而牺牲环境,也不能不顾区域经济发展,单纯地进行环境保护与建设,而要立足都市农业的生态环境来发展经济,这是涉及到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在现代农村经济功能中,服务经济和生态经济的主体特色越来越明显。商贸、旅游、金融、房地产业以及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的综合发展与产业化,都对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都市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及其质量改善既是农村产业经济变革的结果,同时也是进一步发展的基本要求。要把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统一起来,把“开发、利用、建设、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加强都市农业生态环境管理
进一步完善环境政策法规,建立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管理制度。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地方立法,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经济效率原则、公众参与原则和环境与经济综合决策原则等,逐步建立和完善与现代化生态型城市相适应的环保法规体系。加强环境监测、监理、信息网络等软硬件建设,建立现代化环境管理手段。制定有利于环保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建立优先发展环保产业机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开拓农村多元化环保投资渠道,鼓励农村投资环保建设。加强都市农业环保规划的编制和落实,提高其科学性、可行性、实践性和指导性。要建立以政府直接监管为主体,以市场机制为手段,由农村企业和农民自觉遵守和参与的现代化环境管理模式。
(三)继续加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力度
利用“十二五”时期农村经济发展和创新的机遇,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力度,消除结构性污染。对重污染企业加快搬迁、改造工作,对列入国家限期淘汰计划的企业按时予以关闭。把清洁生产作为农村企业转制和调整的主要内容。在农村可以采取优先发展旅游业、商业、运输业、金融业等第三产业;对第二产业进行优化升级,控制发展石化、医药、冶金、机械等行业,限制发展采掘、造纸、水泥等行业。在农村建立完整的生态生产与营销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三废”排量。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鼓励部分加工企业转入环保产业。充分发挥农村环保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的优势,坚持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方针,力求建立健全环保产业发展体系。
(四)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
在农村继续调整能源结构,大力采用电能、生物能、太阳能、垃圾能、海洋能等“绿色能源”。提高农村气化率和集中供热率;并加强二氧化硫等污染控制区综合防治措施;严格控制施工现场扬尘;禁止露天焚烧桔杆、杂物或其它物品。建立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加强对废弃物实行分类收集、处理和运输,建立废弃物回收和综合利用机制,提高可回收利用废物的资源化比例。控制交通、三产、施工等噪声,减少噪声和震动污染。大力发展农村交通运输业,完善农村交通网络,加大汽车尾气治理力度,严格控制机动车污染。结合农村山水景观,提高农村绿化水平,利用植被的调节功能,净化空气,增加物种,美化农村风貌。政府应鼓励农村生态经济发展,建立相关鼓励政策和措施,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在农村推行环境标志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使环境管理标准国际化、规范化,以符合国内贸易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为企业进入国内乃至国际市场提供有效的通行证。
(五)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加大生态示范区建设步伐,需要进一步发展生态农业,控制水土流失和农田污染,重点加强生态经济带生态科技示范园建设,对农村农田防护林、水源涵养林、森林公园和各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并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大力开展生态旅游业,把生态旅游、生态建设、生态保护与旅游经济结合起来,以获得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二者之间最大程度的协调发展。实施城乡生态一体化战略。全面开展生态环境调查和检测,科学编制生态建设和保护规划,建立生态环境影响指标体系,按照生态功能分区,指导农村经济布局和生态建设;对特殊生态功能区实施抢救性保护与重点建设相结合,对重点资源区实行有序开发与强制性保护相结合,对生态良好区则采取主动建设与保护并举的原则;在部门、行业规划中推行生态优先原则,在城区、城乡结合部、小城镇等建设中,增加生态保护指标,形成城区——城乡结合部——小城镇——乡村统一的生态系统整体。
[基金项目:本文受山西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低碳经济时代下山西都市农业科技创新研究”(2012242)的支助]
参考文献:
1.黄肇义.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城市规划,2001.25(1):59~66
2.吴良镛.学术思想及其对人居环境学建设的启示.城市规划,1996.1:35~41
3.马世俊.现代生态学透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183~193
4.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学报,1984.4(1):1~9
5.钱易.生态城市的理论和探索.建筑学报,1994.4:12~15
6.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7.魏雪梅.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城市[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6(7)
8.李洋.建设生态城市-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立足点[J].城市,2006(4)
9.冯启凤,曹荣林.国内生态城市建设比较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2006(5)
10.杨志峰等.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规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1.盛学良,彭补拙,王华.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研究[J].环境导报,2000(5):5~8
12.王静.农业生态城市建设现状定量评价[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2(5)
生态城市分析范文6
【关键词】城市景观;生态设计;要点;分析
前言: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前行,城市化进程加速,为进一步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在此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问题是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给城市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城市居住环境质量日益下降,这不仅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同时也制约了可持续发展进程。因此,为了全面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在进一步完善城市生态规划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实现城市生态景观的打造,为提高城市生存环境质量奠定基础。
一、城市景观生态化设计的概念、内容与目标
(一)概念与内容
城市景观生态化设计指的是以景观生态学相关原理为基础,结合相应的方法来实现景观的和谐设计,即要将景观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在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确保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相协调,以在符合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能够以自身美化功能的发挥来提升城市居住环境的质量,推进城市化进程。在实际落实这一设计内容的过程中,主要从如下三方面着手:第一,要在保护城市自然地貌的基础上,以景观的美学价值来实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优化;第二,要针对生态敏感区进行完善设计,以落实相应的保护性原则;第三,要确保景观设计与城市绿化设计以及城市整体规划设计相协调。
(二)目标
首先,安全性。需要在落实景观设计的过程中,确保城市居住空间上能够具备安全性,为突发紧急事故下落应急工作提供保障,确保能够第一时间实现居住人群的疏散;其次,便利性。指的是要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为相应范围内的居民提供便利,以发挥出城市生态景观的社会价值;再次,健康性。指的是既要实现对城市生态景观的保护,以确保其能够以健康的面貌来实现自身功能与价值的发展,同时还需要为市民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确保居民身心的健康;最后,舒适性。这是构建城市生态景观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和谐的设计来提高城市居住环境质量,实现宜居城市的构建来促进社会物质与精神文明的发展。
二、城市景观生态化设计的基本要点
(一)整体结构设计的要点分析
从整体上讲,城市景观生态设计的要点在于:首先,要实现物种的可持续性设计。也就是说要实现对城市自然景观与地貌的完善设计,确保在既定面积内所存在的自然物种在合理的范围内实现可持续性;其次,要满足可达性。即相应景观下的物种流具备可移动性,能够充分的服务于城市环境质量控制工作;再次,要实现稳定性设计。在实现城市生态景观整体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各项参与元素进行协调的设计,确保实现设计的稳定性;最后,实现景观的美学设计。这是设计中需要突出强调的一点,以上各项设计要点的实现能够为美学设计的落实奠定基础,而美学设计的落实是充分发挥出城市生态景观设计价值与作用的重要保障,在此过程中,无论是街景还是海景等都必须从人的实际需求出发,确保满足人们的实际审美需求,并要以落实相应的防疫工作为前提。
(二)落实具体设计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具体来讲,在落实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围绕如下基本原则来确保设计要点的具体落实:第一,共生性。在实际开展设计工作时,需要将生态景观的打造与自然景观有机的融合为一体,确保其能够与城市环境相协调,进而才能够为城市生态景观作用的发挥奠定基础;第二,功能性。要突出这一景观设计的功能性,实现对城市生态景观服务功能的发挥,在空间与结构的设计上需要以此为着手点;第三,整体性。在进行设计时,需要将设计的目标与设计的要点等进行综合考虑,确保将各功能进行融合;第四,多样性。以多样性的城市景观设计来彰显生物与环境的多样性,进而为生态景观功能的完善呈现奠定基础。
三、城市景观生态化设计要点的实现
第一,凸显生态性设计理念。在实际落实这一规划设计工作的过程中,要结合自然地貌与植被的特点,实现对物种的进一步丰富化,以多样化的生态景观面貌来彰显景观的生命力,在此基础上,注重细节与结构的设计,落实设计目标、抓住设计要点,实现生态景观与城市环境的有机融合,彰显其整体性。第二,以人性化设计为基础,落实功能设计。人性化设计的实现能够满足居住人群的实际需求,同时也为实现城市生态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基于人性化设计的基础上,要实现对功能的进一步丰富。第三,丰富景观的精神内涵。城市生态景观的打造是为了给居住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确保在紧张的生活节奏下能够实现身心的放松,使人们能够呼气到属于城市的新鲜空气,回归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寻找到精神上的慰藉。与此同时,要适当的将具有沉淀感的景观融入其中,比如叠山石凳等,通过厚重美的呈现来体现园林景观的自然美感,确保生态景观能够与环境融为一体,使人们在走进这一景观设计中时能够沉浸在其中,实现心灵的放松。
总结:综上所述,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城市居住环境质量日益下降,为了能够为城市居住人群提供一个舒适且健康的生活环境,打造出生态宜居城市来促进城市物质与精神文明的发展,就需要强化对城市生态景观规划设计工作的重视,在明确这一设计目标与内容的基础上,抓住整体上的设计要点,结合具体的原则来实现对生态景观的完善设计,以和谐统一且可持续的城市生态景观为城市增光添彩,充分的发挥出这一景观设计的美学价值,彰显出设计的人性化理念,为提高城市居住环境质量、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戴德艺.基于景观生态分析的城市绿色天际线规划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