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系统理论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系统理论案例范文1
中图分类号:C913.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2-0056-03
作为一项专业化的助人活动,社会工作的实务过程和工作技巧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上的,理论为社会工作实务的开展提供必要的引导,让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有比较明确的方向;而另一方面,社会工作理论知识有效性的落实则反映在社会工作服务实施之品质上。经过近百年的专业发展,社会工作从没有理论指导单纯强调工作者的个人经验,发展到今天有来自社会工作本身以及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作为开展实务工作的指导理论。面对多元化的理论,社会工作者应该能将理论与实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选择一种或综合多种适合的理论来指导实务的开展,提高服务工作的水准。
作为社会工作理论基础之一的系统理论对社会工作实务和研究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以系统理论在智障人士社会工作服务中的应用为例,探讨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方法以及带来的思考。
一、系统理论概述
社会工作系统理论最早源于生物学视角的一般系统理论,主张所有的有机体都是一个系统,系统又由更小的次系统组成。这一理论被用于观察社会、人群、家庭等系统,发展成为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之一的社会系统理论。
社会工作中,为了达成助人目标,社会工作者往往要与多个个人、群体或团体等共同工作,这些参与社会工作的人组成了社会工作系统中不同的次系统,系统内的成员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为了帮助案主,由社工及其组织构成的主体系统或是直接与案主互动促成案主改变,或是通过改变其他个人、团体、群体等达成助人目标,又或是与案主互动并且也与其他个人、团体、群体的行动配合来达成助人目标。因此,社工的工作物件可能仅仅是案主,也可能包括其他个人、群体、团体等,社工与这些不同的工作物件组成不同的系统,促成系统的改变。
当生态学的观点与系统理论相结合发展出生态系统理论,社会工作看问题的视角变得更开阔,关心人类(包括个人、团体、社会)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强调人类对其环境的适应过程。例如,家庭就可以被视为一个“生态系统”,依赖其所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满足需求以及追求生活品质。
如图所示,在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生态系统中部分和整体是相互依赖的,家庭或个人的大部分问题产生于系统内部成员之间或家庭与环境系统之间。环境对人们来说可能是有帮助的,但也可能是一种阻碍。社会工作者要做的就是协助人们认识其环境系统,改善环境系统,促使环境对人们更有帮助。
智障人士及其家庭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部分,生活和发展同样离不开社会各个系统以及环境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智障人士及其家庭使用的资源系统非常有限,常常局限于单一教育系统或原生的家庭系统,大大限制了智障人士的功能发展。以下我们将以一个个案为例,探讨在系统理论指导下社会工作如何协助智障人士及其家庭的发展。
二、以系统理论为分析基础的智障人士社会工作方法
(一)案例简介
五岁的小明(化名)是一名中度弱智儿童,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眼看就要到上学年龄,普通学校表示到了上学年龄后可以随班就读,但没有相应的师资有针对性地教育这样的孩子。小明母亲正愁不知道小明将来的发展何去何从时,家庭所在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得知了这一情况,并介绍到当地某学龄前智障儿童教育机构接受个别化教育辅导。
小明家庭的经济条件比较宽裕,他的父亲因为工作原因经常出差不在家,在家期间也较少与小明交流。小明的母亲从发现小明智力障碍开始就辞职在家照顾小明,母亲几乎每天都围着小明的生活和教育问题忙碌,极少参加社会交往活动。小明对母亲很依赖,在生活自理能力上过于欠缺。
机构李老师发现小明在进行个别化学习过程中有个现象:每当老师教他时他还比较能跟着老师的计划进行,但如果在家里由他母亲独自教他同样的内容时,他却很不配合。而当父亲在家时,他又表现得较好,能够配合母亲的教育内容。这种现象让小明妈妈烦恼不已,埋怨小明父亲除了每月保证家里的经济开销外,对家庭都不管不问。
通过对小明父母的分别了解,我们得知小明父亲觉得小明没有希望过上正常小孩的生活了,自己有这样一个孩子是很没有面子的事情,就主动要求单位安排出差,想以此逃避心理的失望和压力。小明父母本来较亲密的关系也变得疏远了。母亲整日围着小明操心,和过去的社交圈也断了来往,把小明当成生活的寄托,当小明表现不好时,她很容易就感到生气和失望。
根据生态系统理论我们可以画出小明的家庭生态系统图,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生态图从小明的家庭系统到社会系统来分析小明的案例:
(二)家庭系统分析
系统理论强调看问题的整体性,家庭系统整体性是指在家庭系统中,整体的家庭系统并不等于家庭成员的总和而已,更包括成员与成员间的互动。若家中的某一成员有问题行为,必须检视整个家庭系统,而不仅仅是这个表现出问题的个人。因此,我们理解小明表现出来的让其母亲烦恼的行为时,应该观察整个家庭系统,而不是仅仅聚焦于小明身上。家庭系统内部又由次系统组成,次系统是由联结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构成,家庭中的次系统彼此关联、互动。
小明的家庭系统由三个次系统构成,分别是夫妻系统、母子系统、父子系统。由于小明父亲经常出差不在家,妻子又将几乎所有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夫妻二人的互动关系减弱,并逐渐疏离。母亲几乎时刻与小明在一起,没有更多外界接触的小明在生活上、精神上都完全依赖母亲,母子的关系非常亲密的。相反,由于小明的智力问题,小明父亲采取了逃避的态度,父子关系显得疏离。而母子次系统却表现出缠结,母亲对孩子过于照顾,为孩子奉献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结果是母亲与孩子彼此牺牲独立和自主,与母亲过于缠结的小明变得依赖性很强。家庭系统和次系统的边界使它们与周围环境有所区分,决定了系统内成员之间的角色、分工和权力义务等关系。未能受到边界足够保护的次系统,将会制约次系统内的人际关系的发展。②
家庭系统如同其他社会系统一样,会赋予或期待其成员如何行事角色,以满足家庭社会性或情绪性的需求。③当家庭系统中某角色扮演者“缺席”,就会有非正式的家庭角色出现以维持家庭系统的平衡。小明父亲在夫妻关系中丈夫这一角色的缺席,使得妻子无法在夫妻次系统中获得社会性或情绪性的满足。我们知道,夫妻关系的发展可以使双方获得彼此支持和照顾,丈夫的“缺席”必然带来妻子的孤独寂寞,这满腔的孤独无处排解只好放更多的精力在孩子身上,让自己更加忙碌。
(三)社会生态系统分析
根据生态学观点,人们的生活环境组成要素可分为宏观、中观与微观系统。运用生态系统理论来分析小明的个案,我们可以看到在生态系统中小明首先处于微观系统的家庭中与父母发生互动联系;社区、特殊教育机构、社会服务机构等为小明生活的中观系统;社会对智障者的态度、政策的施行、社会文化等为小明的宏观系统。生态系统理论提示我们,像小明这样的智障儿童与其他儿童一样都同时处在多个系统中,其成长发展不是孤立于环境之外的,相反是与环境互动的结果。
综合起来看,小明的社会生态系统资源不少,但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此时社会工作服务的重点应该是协助小明家庭发现他们的资源系统,并改善与资源系统的互动关系,增强环境适应能力,从系统互动中获得发展所需资源促进小明成长和发展。
(四)系统理论视角下社会工作的方法
改变主体系统是社工及其工作机构;案主系统是小明,我们需要帮助小明改变那些不利于学习和发展的行为;经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要达成帮助小明的目标,需要改变小明现有的家庭关系,即改变互动不良的家庭系统,因此目标系统为小明的家庭;行动系统包括小明、小明的父母、为小明提供学前辅导的特殊教育机构、社区、家庭的亲戚、朋友以及能够为小明父母提供支持的家长小组等,社会工作者将努力使行动系统中的各要素相互配合,彼此产生促进性的影响。社会工作将从以下方面入手开展工作:
1.社区系统方面
作为社会生态系统中观系统的社区,拥有着丰富的资源(社区中的各类人群服务机构、社区居民、邻里等),发掘社区资源并创造良好的互动关系将为小明及其家庭提供多方面的帮助。社会工作者可以与特殊教育机构一起共同开展工作促进弱智儿童的社区融合。社区环境能够为弱智儿童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将成为他们学习、生活的基础。
我们不能忽视社区人士对弱智儿童的接纳程度对案主系统的影响,因此,社工与特殊教育机构需要开展针对社区居民意识改变的社区教育活动。在社区居民普遍比较接纳弱智儿童的情况下,小明会更容易融入社区生活,与普通儿童形成交互的情境。
2.亲戚、朋友系统
亲戚、朋友作为另一个与家庭系统直接互动的中观系统,可以为小明的家庭提供物质、情感及寄养照顾支援。社工可以协助小明的父母建立或维持与亲戚、朋友的关系,通过与亲戚、朋友的互动获得更多社会性支持,减轻养育弱智儿童过程中的压力,让小明母亲有机会发展夫妻系统的关系。
3.特殊教育机构系统
小明及其家庭已经与一个特殊教育机构建立起联系,获得在学前对小明进行功能发展教育的资源。但作为拥有专业人员和专业知识资讯的特殊教育机构还可以为小明的家庭提供更多帮助,这是需要社会工作者请该机构人士一起探讨的。
社会工作者可以建议小明的父母参加适合他们的各类家长培训和家长支持小组,一方面有助于转变小明父亲对弱智小孩的教育观念,提高对孩子的信心;一方面在学习正确教育方法同时获得家长之间互助支持。
4.家庭系统
社会工作者在行动系统的配合下协助小明父母减轻情绪压力、树立正确教育挂念、方法的基础上,需要帮助小明家庭关系做出调整。在改善和发展了与亲友、邻里、家长团体等支援系统的互动关系后,小明父母对家庭、对孩子都会有新的认识和体验,当小明父亲不在逃避现实、小明母亲不在全身心放在小明身上,社工可以帮助这对夫妇反思彼此的关系,加强沟通,重新建立起夫妻系统的边界。当夫妻系统中互动关系得到加强,母子系统边界也会逐渐清晰。经过家庭系统的重整,缠结的、疏离的次系统的边界清晰建立起来,小明不用再充当家庭中的非正式角色,行为问题也会随之减少。
5.宏观社会系统
如果说社会工作在这个案例中希望从宏观社会系统上带来改变,社会工作者可以针对目前我国智障人士的医疗诊断、转介程式、办学政策等存在的政策法律上的欠缺进行倡导。
综上所述,在小明案例中以系统理论为视角,社会工作应以协助案主系统建立起社会支援系统网路为重点达成社会工作服务目标。
注 释:
生态系统理论案例范文2
[关键词]老年人虐待问题;社会交换理论;符号互动理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一、老年人虐待的概念
不同国家的研究者受其本国国情、文化、价值观等因素影响,对老年人虐待问题有着各自的理解和认知,因此,老年人虐待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但是,世界卫生组织采用的英国老年人虐待问题研究行动组对老年人虐待的定义得到了广泛认可。英国老年人虐待问题研究行动组将老年人虐待定义为“在本应充满信任的任何关系中发生的一次或多次致使老年人受到伤害或处境困难的行为,或以不采取适当行动的方式致使老年人受到伤害或处境困难的行为”,并将老年人虐待分为4种类型,即身体虐待、精神虐待或心理虐待、经济剥削或物质虐待和疏于照料。相较于西方,我国有关老年人虐待的研究开始得较晚。张敏杰认为,我国老人虐待问题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精神虐待、经济虐待和肉体虐待。他特别提到子女干涉老年人婚姻问题,并将其归为精神虐待,将社会上以老年人为目标群体的虚假宣传、经济欺诈归为经济虐待。李超比较国外有关老年人虐待的研究,认为虐待老年人事件与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所以老年人虐待的定义在国际上很难统一。她从我国文化的角度出发,给老年人虐待下了定义:“在家庭养老或机构养老中,负有责任关系的人的作为或不作为,导致对老年人的伤害,包括身体虐待、精神虐待、物质虐待和忽视照顾。”这一定义对老年人虐待的分类与英国老年人虐待问题研究行动组的分类基本相同,但此定义更加强调负有责任关系的当事人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这是受到了我国儒家文化影响。面对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经济、观念的变化,老年人虐待问题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调查研究表明,虐待老年人的行为并不能简单地归结到某一个类别中,通常是多种虐待行为同时发生。在许多虐待老年人的案例中,一个老年人会同时遭受多方面虐待,既有心理上的虐待,也有身体上的虐待。由于老年人虐待多发生在老年人个人生活圈子内,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并且老年人往往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对于社会上或家庭中的受虐待行为多采取隐忍的态度,这就导致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解读受虐待老年人目标群体比较困难。当前,许多研究从心理学视角分析老年人虐待问题,认为个人行为和个人心理因素缺陷在发挥主导作用,受虐待的老年人和施虐者的个人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老年人虐待问题发生。笔者认为,老年人虐待问题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许多遭受虐待的老年人由于种种原因而无法站在社会的聚光灯下,所以从社会学理论角度分析老年人虐待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尤为必要。
二、老年人虐待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进而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的一种社会学理论。这一理论主张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到某种能够带来奖励和报酬的交换活动的支配,人类需要在彼此的相互交往中通过交换得到回报,并试图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社会报酬。此社会报酬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内在性报酬,即从社会交往关系本身中取得的报酬,如乐趣、社会赞同、爱、感激等;一类是外在性报酬,即在社会交往关系之外取得的报酬,如金钱、商品、邀请、帮助等。美国社会学家彼得布劳指出,一个人(群体)如果没有使其他人为自己提供必要服务的资源和办法,且在没有某种服务的情况下无法生活,那么他(他们)就一定会依赖此特定服务的提供者。据此理论,老年人虐待问题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大多数老年人退休后将财产赠与子女,缺乏可以继续用来进行社会交换的金钱、权利等外在性报酬,尤其是老年人失能或失智后,他们对子女或其他照顾者极易过度依赖。此时,子女或其他照顾者在护理老年人的过程中获得的内在性报酬已经无法满足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社会互动要求,社会报酬失衡致使老年人的社会互动减少,使其被家庭和社会所孤立,甚至被虐待。
(二)符号互动理论
符号互动理论兴起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一种关注个体行为的社会理论。美国社会学家布鲁默继承并发展了米德的思想,提出了符号互动理论。符号互动理论的主要观点为:人类互动是在学习了周围人或物的意义之后发生的,互动就像一场持续的对话,针对互动双方的言语、肢体动作、意图等持续进行解释和回应。该理论强调人的主观理解,认为社会结构是众多个体理解和行动的结果,人们通过互动获得自我感觉及认同。根据该理论的观点,老年人对自己的角色认同也是通过社会互动而产生的,他们退休后对自己的角色转换不适应,对原本树立的自我认同产生动摇。此时,如果社会或家庭成员认为老年人是社会的负担、家庭的依赖者,老年人就会受这种看法影响,认为自己是失败者,进而产生自暴自弃等自我忽视的情况。研究表明,机构养老护理员为老年人安排吃穿住行,为老年人提供他们认为正确的护理服务,却忽视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这使老年人感到自己是处于弱势地位的依赖者,心理也会变得更加脆弱。
(三)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学和社会工作学界又被简称为“生态系统理论”,用来考察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间的交互关系。美国的扎斯特罗和阿什曼在他们的新版《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一书中阐明社会生态系统具有层次性。书中指出,个人的生存环境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即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因素构成的一种功能性整体,包括个体关系等微观系统,家庭系统、朋友系统、工作职业系统等中观系统,社会服务系统、政府系统、宗教系统等宏观系统。个人作为在环境中与各种生态系统持续互动的主体,在受各种不同系统影响的同时,也持续地与系统发生相互作用。根据该理论的观点,对老年人产生影响的社会生态系统也可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其中,老年人与向其提供照顾的家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属于影响老年人的微观系统,老年人与家庭、邻居、社区服务人员等之间的相互关系属于影响老年人的中观系统,文化规范、社会价值观等属于影响老年人的宏观系统。值得一提的是,在养老机构中,护理员与老年人之间的关系代替了老年人家属与老年人之间的关系,成为影响老年人的微观系统。虽然养老机构中老年人受虐待问题及其成因是十分复杂的,但是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有助于我们对其进行全面解读。
三、老年人虐待问题的防治
老年人虐待问题是复杂而隐蔽的,导致老年人虐待问题发生的社会原因也是多样的。对于老年人虐待问题,笔者给出的防治建议如下:
(一)加强对老年人的社会保护
继承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加强对老年人正面形象的宣传力度,帮助老年人对自己的社会角色产生认同感。提倡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帮助有参与社会活动意愿的老年人获得展示自己的机会,帮助有求偶意愿的丧偶老年人重新组建家庭,增强其幸福感和主观获得感。当今,以老年人为目标群体的虚假宣传和经济欺诈等侵害老年人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所以要加大社会宣传力度,让老年人清楚地了解他们的合法权益,在自己的权益遭到侵犯的情况下,知道如何联系相关部门寻求帮助。
(二)加强对老年人的社会支持
研究表明,老年人虐待事件的发生率随着社会支持力度的提高而降低。可以建立责任共担机制,由街道居民委员会牵头,组织有偿居家养老服务,按照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和身心状况等选派护理人员,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在提供护理服务的同时,可向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法律、法规咨询等相关服务,帮助老年人掌握处理自身经济问题的基本知识。此外,社会支持还包括在老年人遭受身体虐待的情况下,临时向其提供避难场所和收容场所。
(三)构建健康的老年人社会生态系统
作为老年人社会生态系统中的微观关系者,照顾老年人的家人对老年人的家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政府等相关部门应加大对老年人照顾者的支持力度,提高他们的护理技巧和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其家庭凝聚力。社会可免费向老年人的家人照顾者提供护理知识培训课程,同时关注照顾者在护理老年人过程中的社会心理。对于选择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建议其家人和朋友经常参加养老机构举办的活动,与养老护理员加强联系,构建健康的老年人社会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姜向群.年龄歧视与老年人虐待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李虹彦,殷欣,刘涛,等.社会养老机构中虐待老年人问题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1):4846-4848.
生态系统理论案例范文3
[关键词] 汽车制造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要素分析;模型构建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3. 040
[中图分类号] F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13- 0095- 04
0 引 言
中国是汽车产销大国,汽车制造业的创新升级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中国汽车产业规模不输于任何国家,但是其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仍然任重道远。中国国务院于2010年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的决定》,掀起了汽车产业创新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的。虽然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仍然存在创新投入盲目、后续产品升级乏力等方面的问题,但是国家、产业、企业三级层面的重视极大地推进了汽车行业创新范式的变革与升级,尤其是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得到了较多的运用和实践。本文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和方法,基于对汽车企业生态系统创新的概念模型的构建,分析和研究汽车制造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要素构成及其关系,分析汽车制造企业创新发展的规律,为汽车制造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1 汽车制造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
“任何一个企业,如果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投入新技术,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将科技成果物化为产品、工艺和服务,并首次实现其商业价值的动态过程”。21世纪初,在融合生态学和创新系统理论基础上,源于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提出了“创新生态系统”这一概念。
Luoma-aho等人把创新生态系统定义为一个在生态环境中起互动和交流作用的长久性或临时性系统,在这个生态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创新主体,它们能在这个环境中相互传授思想,推动创新发展。Wang和Jackson认为,在创新生态系统中,由人和组织构成的不同群落相互作用,共同参与创新网络的生产和使用。换言之,创新生态系统刻画了以促进技术发展和创新为功能目标的行为主体或实体之间复杂关系的经济动态性。
国内学者刘卸林等认为,创新生态系统是指在促进创新实现的环境下,创新主体基于共同愿景和目标,通过协同和整合生态中的创新资源,搭建通道和平台,共同构建以“共赢”为目的的创新网络。李玉琼等人认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是指“网络环境中, 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企业组织之间、企业组织和个人(主要指顾客/消费者和员工)之间, 依靠各自的核心能力及其优势互补, 不嘟行物质、价值和信息交换,以实现价值增值所形成的复杂经济群体”。
基于以上研究,本文认为汽车制造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是指围绕汽车制造企业,包括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和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协同发展,实现价值共创和利益共享的网络结构。参与企业形成生物群落,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建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网络。
企业以合作形式参与竞争就是创新共生战略的体现。20世纪70年代,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汽车企业就以这种商业模式获得了竞争优势。从一开始的技术引进到现在的自主开发,我国的汽车制造业发展越来越迅速。然而,由于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导致不能突破核心技术,尤其是国际竞争力不强。
生态系统中各物种和环境共同生活生存在一起,通过能量的转移流动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在汽车制造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中,组织创新活动及其与环境之间同样存在这种互动行为。同自然界的生物系统一样,企业组织与其他组织或其所处的环境之间同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企业组织的战略行为不仅受其所处环境的影响,而且其行为的结果也影响着环境。汽车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更加强调网络环境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企业组织之间以及企业组织和个人之间,依靠各自的核心能力,通过优势互补而不断进行物质、价值和信息交换,从而实现价值增值。因此,可以认为,汽车制造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就是组织之间以及组织和个人所形成的复杂经济群体。
汽车制造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是汽车制造企业制定战略的基本单位。在网络环境中,企业生态系统与某一企业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因素有很多,如投资者、风险承担者、政府管理部门和制定标准的权威机构等各个部门。本文着重研究核心企业与其供应商、销售商、合作伙伴、竞争者和顾客所形成的复杂经济共生系统,将组成创新生态系统的各个企业称为结点企业。
2 汽车制造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技术创新是技术进步的核心,而创新主体是企业。同时技术创新是由多个事件交互作用而产生的。如一个新产品或新工艺的构思,经过技术发明、工程设计、样机研制等最后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以至实现商业利益,才可谓一个技术创新周期。
2.1 汽车制造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成
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把“行为”的一般规律用公式表示为:
B = f (P,E)
其中 B代表“行为”,P代表“主体变量”,E代表“环境变量”。
按照系统科学的方法,我们可以将上式转化为:
B = (A, f )
其中 B代表“行为系统”,A代表“系统要素”, f代表“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
因此,汽车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可以描述为:
汽车制造业创新系统=({汽车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要素},{它们之间的关系})
若按照系统哲学的方法进一步划分,将“汽车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要素”划分为“汽车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主体、汽车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客体、汽车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实践”,即 A1、A2、A3,则汽车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可以描述为:
汽车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汽车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主体,汽车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客体,汽车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实践},{它们之间的关系})
(1)汽车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主体。就汽车企业而言,其内部主体要素呈现出多元化分布,主要包括汽车整车生产企业、零配件生产企业、装饰品生产企业,还有仓储运输企业以及外销机构等。因此,汽车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主体具体包括传统汽车整车生产厂商、创新企业、政府部门、标准制定者以及零配件供应商、中间商、配套企业、售后服务单位、科研院所、投资机构、孵化企业等。同时,一定意义上消费者群体也可被视为主体要素。
(2)汽车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客体。汽车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客体指涉及汽车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主体基于一定的环境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环节所从事的创新的活动对象。如生产方和需求方的共同愿景和目标和能够协同和整合的生态系统中的创新资源、通道和平台以及创新的网络、创新的商业模式、生态系统创新链、价值链、产业链等。企业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第一次引进一个新产品、新工艺或商业模式都可称之为“客体”。
(3)汽车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实践。这里的“实践”可以理解为汽车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活动或活动过程。如基于一个或多个核心企业或平台,生产方和需求方共同进化,实现价值共创和利益共享活动。汽车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实践是在创新设想、研发、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通过新产品研发、创新人才集聚、商业模式创新等方式推动创新链、完善价值链,进而在汽车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中形成以产业链控制创新链、创新链完善价值链、价值链促进产业链的良性循环、共同演化和发展。
2.2 汽车制造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要素相互关系分析
汽车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主体、汽车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客体统一于汽车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实践。就技术引进活动而言,“它往往表现出企业经营者对拿来主义技术战略的突破,是一种不断进取精神的积聚;它受到对技术获取阶段高级化发展的牵引,呈现出企业自身获取‘动态能力’的内在渴求。”就市场要素而言,汽车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发展动力在于创新企业、科研院所以及传统汽车企业的创新资源,如创新技术和创新人才等。就动态演化机理而言,汽车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运动和发展,推动生态系统创新链、价值链、产业链的发展,表现为系统内部各个要素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动态演化机理。
3 汽车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概念模型
汽车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是基于汽车企业生产特征及其系统要素而建立的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创业系统。分析和研究系统,既离不开事物的整体,也离不开对组成事物整体的“部分”的还原。为此,汽车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问题就转化为系统各层次要素及要素间相互关系问题,也是汽车企业生态系统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之间的关系。汽车企业生态系统创新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在汽车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概念模型中,生态系统主体――核心企业捕捉市场机会,提出创新问题(如技术突破),加之企业其他参与方的努力,即创新链协作、合作,形成面向客户或消费者的解决方案,并通过研究开发和生产,最终为消费者提供新产品,实现价值增值。
(1)汽车企业生态系统产业链和价值链。一般而言,商业生态系统具体表征为核心企业、配套企业、供应商、分销商、中间商以及消费者等的核心供应链系统。汽车企业生态系统产业链、价值链也一样,属于多边治理模式。
(2)汽车企业生态系统创新链及其演化。创新链是基于汽车企业的核心技术及其技术配套的创新体系。如核心技术中的上下游纵向配套技术和同一技术环节的横向配套技术,但也存在各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多主体互动治理问题。
(3)汽车企业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之间的关系。汽车企业生态系统的运动,一般基于政府、企业等主体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从而推动汽车制造业创新链、价值链和产业链的发展。
4 汽车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发展建议
汽车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和发展需要系统主体间协同创新、相互作用,同时系统内外部环境对该系统的发展也会产生大的影响。需要进一步分析和研究相关问题,具体建议如下:
一是在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内,系统主体在政府部门的政策引导下平等合作,保障物质和信息实现无障碍流通。同时,企业创新战略应该与国家创新战略相互协调,这样更容易成功。
二是汽车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强调协同,即系统要素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如何实现组织间的协同创新,有效加快系统内部物质和信息的流动速度,提高创新的效率是值得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汽车制造企业可以通过打造汽车产品创新平台,走开放式路径实现更高效的创新协同。
三是汽车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内部实体组织之间以及实体组织与环境要素之间的协同是企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如何完善系统的协同效应机制是关键环节。汽制造企业可以通过不断拓展链的范围和内容推动创新链功能完善,尤其是将消费者需求纳入创新的范畴。
四是汽车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内外部环境常常影响系统的发展。风险管理和风险回避是汽车制造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可以通过推动创新链平台化,采用链增补互动升级路径。积极构建制造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不断完善其物质、能量、信息等资源的流动,才能促进其内部的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健康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宋燕飞,尤建新,栾强. 汽车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仿真与影响因素分析[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473-481.
[2]刘满强.技术进步系统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
[3]刘有金.企业技术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4]Luoma-aho, Vilma, Saara Halonen. Intangibles and Innovation:The Role of Communication in the Innovation Ecosystem[J]. Innovation Journalism,2010,7(2):1-19.
[5]Wang P.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the Innovation Ecosystem[C]//Proceedings of the Conference on Advancing the Conference on Advancing the Study of Innovation and Globalisation in Organizations, 2009.
[6] Jackson D J. What is an Innovation Ecosystem[EB/OL].Arlington, VA: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http:///docs/innovation_ecosystem.pdf,2011.
[7]李玉琼,朱秀英. 丰田汽车生态系统创新共生战略实证研究[J]. 管理评论,2007(6).
生态系统理论案例范文4
[关键词] 商业生态系统 市场联结型商业系统 价值链价值网络型商业生态系统
商业生态系统是Moore(1993)首次提出的。所谓商业生态系统,就是由多个企业、顾客和其他各类组织或松散或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组成一个跨越行业界限的群体,彼此相互依赖,价值共享,以期获得各自良好的生存能力和效果。后来Moore(1996,1999)更具体的阐释商业生态系统中的企业应以“共同进化”为目标,不再把自己作为单一的竞争主体,改变以往战略思维定势,以整个商业生态系统迎接动态和无限的竞争。
Iansiti和Levien(2004)则从生态系统中的核心物种(keystone species)引申出商业生态系统中的核心企业(keystone corporate)概念,并认为核心企业通过设立共享平台、架构和标准创造和分享价值使得整个商业生态系统得以存在和发展。商业生态系统中的所有企业将依赖和分享关键企业优势(keystone advantage)。这是把整个商业生态系统作为俯瞰的对象,揭示了部分商业生态系统的状态。
而双边市场(Two-Sided Markets)的概念也揭示了相互联系的顾客和企业之间如何能够通过双边或多边联系和交易平台,降低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的过程(Eisenmann, 2006)。这也是一种商业生态系统。
商业生态系统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笼统地研讨商业生态系统战略和应用会使结论和方法缺乏针对性,也会影响适用性。本文试图从资源、经营活动和市场对商业生态系统的影响,区分不同类型商业生态系统的不同特性,给出不同的构建战略。
一、两种类型的商业生态系统
当我们从资源、经营活动,以及市场来划分商业生态系统的时候,可以看出两大类型的商业生态系统(见图1),在缘起和形成过程方面也在根本上存在实质的差别。
以价值创造和价值共享为基础的商业生态系统,往往是在资源和经营活动上相互依赖,彼此互为各自价值增值活动中的一个部分。如果众多企业都共享或依赖某一企业的资源或经营活动,那这个企业就被视作核心企业。核心企业作为核心物种,在这类商业生态系统的形成和持续发展中,往往起着关键作用。每一个企业的价值增值活动构成了自己的价值链,各个企业的价值链相互交织,再加上虚拟组织对资源的动态共享,形成了价值网络。如果价值链和价值网络的结构具有可持续性和相对稳定性,就形成价值链或价值网络型商业生态系统。那种项目性和临时性或权宜性的资源和经营活动上的合作关系,不是商业生态系统。
价值链、价值网络型生态系统,以企业之间在运作过程中互相为对方创造价值为存在的基础,但所创造的价值,最终要在市场中实现。市场是所有商业生态系统食物链的源头。如果企业的顾客群能够相互融合,或将各自的市场相互联结,使得每个企业的市场规模扩大,或使自己的市场更稳固,忠诚度更高,则将这样的企业群落称为市场联结型商业生态系统。
不同于价值链价值网络型商业系统,市场联结型生态系统中的企业和其他组织,在运作过程中在资源共享和经营活动上的联系有时较少或相对较少,而市场上的协同所构成的市场联结,却是这类商业系统的主要结构。比如电影业和DVD产业在各自的生产过程中鲜有联系,但是拍摄完成的电影用DVD光碟作为载体发行,却创造了电影院以外的市场,而能够在家看电影,也大大增加了DVD的顾客群。这种由于产品组合而扩大了市场范围,并且这一市场有相当的稳定性的话,就是典型的市场联结型商业生态系统。
商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特点,在于个别企业的消亡甚至某一产品行业的消亡都可能不会在根本上影响系统结构关系的稳定,不会导致系统崩溃。因为商业生态系统的核心结构,源于资源利用和价值增值活动的必要性,以及产品组合带来的市场规模和顾客群的稳定性。而这些方面构成了商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没有了这种可持续性,商业生态系统的意义就会丧失很多。系统内部的企业和很多生物种群的个体一样,既存在竞争关系,也存在和谐共生和共同进化的依存关系。而竞争和多样化也是共同进化的推动力。
二、价值链价值网络型商业生态系统的构建
这种类型的商业生态系统,往往源于对组织边界之外的资源的利用和彼此互补的经营活动。这类系统中通常存在众多企业为一个或少数企业提供不同产品或服务的现象。比如微软公司软件生态系统,就有开发服务商、独立软件提供商、系统集成商、小型专业公司、各类经销商、应用开发培训机构等数万家企业作为其系统的一员。
这类系统中还有另外一种现象,一个企业为众多大小企业提供相同或类似的服务。比如台积电公司,通过提供优异的制造设施、生产技术和客户订制技术资料数据库,为很多半导体集成电路和芯片设计企业提供制造服务。台湾的一些电子类代工企业比如富士康属于这一类,eBay网属于这一类。其他所谓多边市场或多边平台,也是属于这一类。
为了便于论述,我们把前一种类型的企业称为“中心型企业”,后一种类型的企业称为“平台型企业”。不排除有的企业既是中心型又是平台型,也有平台型企业为中心型企业服务。这两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也会相互交织构成更大范围的生态系统。两种关系模式分别如图2所示。
1.中心型生态系统的构建
中心型生态系统有两种类型的企业,其一是中心型企业,其他企业可以称作支持性企业。
一体化和多元化战略,是传统的企业发展战略。这种不断扩张企业组织边界的战略,如果超越合理的限度,那么“大企业病”和越来越疏于其核心业务就会使企业变得庞大而脆弱,就像史前的恐龙一样,因此我们称过度的一体化和多元化战略,为恐龙战略。
为了应对动态多变的生存环境,企业必须足够灵活和强健,恐龙战略应该被商业生态系统战略所取代。具有一定实力和市场地位的企业,可以实施中心型生态系统构建战略。企业为了打造成中心型企业,首先要设法完善对企业组织边界之外的资源的管理。对于支持型企业应辅助其创造价值,同时要注意价值分享,不能竭泽而渔。
耐克和戴尔都遇过到血汗工厂问题,而被消费者呼吁抵制。这种情况下,企业不能把生态系统中的支持型企业看作是传统的外包企业,这些企业如何经营管理与自己无关。适当的监控调整系统内企业的状态和行为是构建健康的商业生态系统所必需,同时注重价值分享,不能只为攫取利润迫使支持型企业不择手段的降低成本。分享价值使得主要的价值增值活动有足够的利润可图,会吸引更多的企业投入或使得现有企业有能力不断提高产品或服务水平和质量,使得种群繁茂和健康。
其次,在强化核心业务和市场地位的同时,创造更多的缝隙市场,壮大系统种群。苹果公司在其经典的硬盘播放器器iPOD获得醒目的成功之后,增扩产品类型,增加了大容量闪存播放器iPOD nano,进一步占领市场,巩固了市场领先地位,同时也把闪存厂商吸收进自己的生态系统中来,丰富了种群的多样性。
再次,致力于主导系统的改善,而不仅是自身的改善。系统改善,不仅包括每个个体的改善,而且致力于个体的改善以系统强健性为目标和衡量标准。
对于支持型企业,首先是识别与自己专有能力相匹配的价值增值活动,如果认为这个增值活动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便可实施自己的针对性专业化战略。这种针对性专业化战略,针对的是具有结构性稳定的价值增值活动,而不是特定的中心型企业,也就是说微软体系中的支持型企业,它的专业化是站在电脑未来发展前瞻性思维的立场上,为电脑主流操作系统提供商,在某一方面提供难以取代的或者是有竞争力的价值增值活动。这个主流操作系统提供商是叫微软还是其他的公司,并不是重点。支持型企业的专业化战略,是把自己的改进和发展建立在所在商业生态系统的共同进化的基础上的,因此,要克服短期自利行为和危及核心型企业发展的行为和措施。
有相关实力的支持型企业,可以选择的一个发展方向,就是成为价值链、价值网络型生态系统中的平台型企业。
2.平台型生态系统的构建
不同于中心型企业,平台型企业或组织不是吸收其他企业和组织经营活动的结果或服务以完备自己的价值创造过程,相反,它是众多企业、组织价值创造过程中的支持与共享部分。
平台型企业通常在下列方面确立自己的存在理由:
速度(快速、便捷):没有什么资源会比时间更稀缺。因此,能够节约时间资源的响应速度,方式和活动上的简化和便捷就成为平台企业被选择的重要原因之一。
质量:拥有质量,不一定会成功。但是没有质量,则一定会被淘汰。质量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
专业服务(工程服务、技术服务、指南和工具):比如台积电精心建立了一个供顾客使用的数据库,使得顾客不需要任何人工服务就能查询到所需要的90%上的技术资料。ebay网则为交易双方都提供了工具软件,以方便交易的进行。
柔性(弹性、适用性):平台型企业要把各种不同类型企业、组织通过自己联结起来,必须具有足够的柔性,以适应众多企业的需求。
信息和知识:当众多的企业、组织和个人汇聚在平台的周围(不一定是物理空间意义上的汇聚),信息和知识就变得充分,也便于获取。而仅仅这一点就会吸引更多的企业、组织和个人加入,平台型系统的多样性和繁盛就容易实现。
成本:降低成本是直接增加利润的途径。因此对低成本的考量,总会为平台型企业自己或它为之服务的企业组织和个人所重视,成为企业、组织和个人选择平台企业的重要因素。但是成本不是惟一的因素,过分强调成本,可能会使平台型企业或其他组织的生存空间变得十分狭小。
平台型组织的构建战略,应该在上面六个因素上建立综合优势。而拥有这些要素的综合优势的平台企业可以通过优势的复制,建立更多的平台,形成各自的子系统。对于制造平台来说,就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比如贴近市场、贴近顾客、提高响应速度降低人员和物流成本等,在不同的地方建立多家工厂,对于eBay网络购销平台来说就是在世界各地,建立多种语言的网页并使得合作伙伴本地化。
平台型企业如果和中心型企业建立稳定和可持续的系统结构,将易于成为健壮的商业生态系统。
三、市场联结型商业系统的构建
与价值链和价值网络型企业所形成的商业生态系统不同,市场联结型生态系统形成的基本结构是市场协同和产品组合。市场联结型商业系统的形成,主要是发现市场机会,识别顾客群的需求。市场机会可以用简洁有力的语言描述,从而形成一种有感染力的口号(范保群,,2006),也可以是基于复杂但有效的市场调研与论证,来促使企业开发新产品和现有产品、新产品和新产品、现有产品和现有产品之间的产品组合,形成新的市场,或扩大原有市场,或给原有顾客群带来新的满足,促进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对于中心型商业生态系统而言,中心企业的市场通常不了解最终产品是由哪些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融入形成的。而对于平台型商业生态系统来说,平台型企业的市场在平台型生态系统的内部,成员就是客户。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价值链价值网络型商业生态系统完全不同于市场联结型商业系统。
中心型商业生态系统中的支持型企业,和平台型商业生态系统中的平台型企业,可以选择构建市场联结型商业系统,在市场中现身,让市场的力量促进自己在商业生态系统中的地位。英特尔公司的“Intel Inside”战略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单独拿出英特尔公司的CPU芯片和其他产品,普通电脑使用者不一定认识。但是,英特尔产品和它的性能参数却是电脑使用者在购买电脑时的最重要考虑因素之一。英特尔公司不仅通过每台品牌电脑外观醒目位置的“Intel Inside”标贴,以及后来用英特尔CPU类别名称来标示,来展示自己的存在,还通过大量直接面向普通消费者的营销活动来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抛离竞争对手。
市场联结型商业系统的构建战略,往往是同类产品、产品标准、产品框架的直接竞争中一种最为成功的竞争战略。早期索尼标准制式录像带失败于JCL标准制式的录像带,以及最近索尼蓝光新一代DVD击败东芝高清新一代DVD,都是典型的案例。这时候,谁拥有对方所没有的一类重要市场的支持,就会产生赢者通吃的局面,取得最后的胜利。在录像带制式之争中我们看到JVC与电影市场的成功联结(JVC制式的录像带时间长度和电影一致),迫使索尼制式退出。而索尼在这次新一代DVD制式之争中,在自己广受欢迎的游戏机中安装自己的蓝光DVD光驱,使得索尼蓝光DVD率先与东芝所没有的游戏机市场联结,市场范围超过对手,使得其他市场上的企业如华纳电影公司、沃尔玛零售公司随后宣布支持索尼蓝光DVD,迫使东芝退出新一代DVD市场。
构建市场联结型生态系统,很关键的一点是要使自己的产品具有足够的适用性和通用性,在技术上和成本上利于其他产品联结。微软公司为了便于人们在其操作系统产品WINDOWS上开发应用软件,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大量的接口和软件包,使得在WINDOWS上开发应用软件变得很方便,也将低了开发成本。使得应用软件的客户群与WINDOWS系统的客户群相联结,扩大了各自的市场范围。
四、小结
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如果在实质上区别不同类型的商业生态系统,会使得相关应用战略更能够体现各自范围内的不同应用条件和不同要求,使得商业生态系统的应用战略更有效和更具可行性。
本文试图分析商业生态系统的类型,指出商业生态可以分为价值链、价值网络型商业系统和市场联结型商业系统(如表所示),并分析了各类商业生态系统在形成和构建方面的基本特点。两类生态系统在作用和构建方面存在重要的区别。不加区别地研讨商业系统,会使得相关的分析框架和构建策略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商业生态系统,也会由于缺乏针对性,而使得相关战略和应用不能具体和深入。
参考文献:
[1]Moore,JF. Predators and Prey:A New Ecology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3,71(56):75~86
[2]Moore,JF. The Death of Competition:Leadership and Strategy in the Age of Business Ecosystems[M].New York:Harper Collins,1996
[3]Iansiti, Marco and Roy Levien. Strategy as Ecology[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4, 82(3)
[4]Eisenmann,Thomas,Geoffrey Parker,and Marshall W.Van Alstyne. Strategies for Two-Sided Markets[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6, 84(10), 92~101
[5]Penrose,E.T.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M].Basil Blackwell,Oxford,1959
[6]Porter,M. E. Competitive Strategy[M].New York:Free Press,1980
[7]Barney,Jay.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urnal of Management,1991,17,(1):107~110
[8]Argyres, Nicholas. Evidence on the Role of Firm Capabilities in Vertical Integration Decision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6,17,(2):129~150
生态系统理论案例范文5
国内外研究现状
就国家和地区层面而言,欧美各国(英国、美国、加拿大、荷兰、德国、瑞典、芬兰、瑞士等)相继于20世纪80~90年代开发出较好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英国政府选取了13个专题,共包括146项可持续性指标。美国克利夫兰的生态城市议程中包含了空气质量、气候变迁、多元化、能源、绿色建筑、绿色空间、公共建设、小区特色、居民健康、可持续发展、运输选择等纲领性目标要求。加拿大温哥华的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包括固体废弃物、交通运输、能源、空气排放、土壤与水、绿色空间、建筑等。2001年,中国科学院完成《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包括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和智力支持系统等5项146个要素层指标。2003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分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个大项,指标控制在22个以内。2005年,建设部颁布《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分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生活环境和城市基础设施3项共19个指标。2007年,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完成《宜居城市科学评价制度》,围绕社会文明度、经济富裕度、资源承载度、生活便宜度和公共安全度等6项进行评价。近年来,天津、唐山、上海、深圳、贵阳、重庆、合肥等国内城市纷纷提出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并进行了各自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研究。
目前的研究大致将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结构形式分为三类:一类是通过对城市自然、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的分析,将指标体系分为自然生态指标、经济生态指标和社会生态指标。这类指标体系较为常见,为大多数人所采用:一类是基于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分析,从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协调度三方面建立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另一类是根据《深圳宣言》从生态安全、生态卫生、生态产业代谢、生态景观整合、生态意识培养五个层面建立指标体系。张坤民、温国宗等从经济学、生态学和社会政治学三个学科角度出发,设计了中国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发放。盛学良、彭补拙等提出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筛选、设计的八个主要原则。吴琼、王如松等在对生态城市的理论和内涵详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专家咨询的定性和定量信息构建了扬州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评价方法,以评价生态城市在各个规划时段的建设成效。常克艺等以活力、组织、恢复力三方面构建生态型城市的指标体系,采用生态喜用健康的理论与方法,参考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生态县、市、省建设指标(试行)以及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常用指标,运用专家咨询等方法从100多项有关指标中筛选出44项主要指标,并提出各项指标因子的标准值和评价方法。宋永昌、戚仁海、由文辉等从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协调度三方面构建了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提出了指标标准制订的五项原则。
陈军飞、王慧敏采用综合加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弥补了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各自的缺陷,建立了生态城市评价的灰色关联度模型。朱兴平、曹荣林指出加权线性求和在判断城市生态综合效应上的不足,提出建立一种均衡发展论和协调论为导向的指标体系数学模型。焦胜、曾光明等对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不确定性进行了研究,提出用“弹性”原则建构指标体系。董宪军对生态城市的概念、战略性规划思想及我国建设生态城市的政策选择进行了研究,他专门讨论了“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城市建设问题,强调生态城市建设应该具有全球观。王飞儿以城市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体系及评估体系。朱春玉深入研究了现行的城市规划相关法律如何变革以适应生态城市建设,阐明管理机制对于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宋荣兴以青岛市为案例,对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并提出适合我国城市生态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模型。郭秀锐以广州为案例,进行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研究,深入探讨城市生态系统评价理论和方法,提出以城市生态学与系统生态学为基础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理论。孟民从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理念出发,构建了吉林省生态经济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宁艳杰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建立了城市生态住区层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共有51个要素层指标构成。申振东等动生态经济、生态环境、民生改善、基础设施、生态文化、廉洁高效六方面入手,提出贵阳市构建生态文明城市的33项指标和监测方法。徐雁、杨根辉、李强、宫明达、李春梅、宁小莉、宁伟等基于不同的视角对生态城市指标体系进行研究。
目前国内外对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对于生态城市的概念和内涵的认识有待提高;(2)指标体系过于庞杂,可操作性较差,指标设计存在缺陷;(3)对指标的动态性缺乏研究,指标弹性较差;(4)没有形成一套科学、权威、通用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本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收集、实地调研、专家咨询、民众访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比较分析等。
生态城市评价指标选取原则与方法
1指标体系选取原则及结构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包含着复杂的资源和生态环境结构、经济结构以及社会结构。全面而客观的评价一个城市的生态城市建设水平,需要有一个科学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建立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结构的拟定,指标的取舍,公式的推导都要有科学的根据,只有坚持科学原则,获取的信息才具有可靠性和客观性,评价的结果才具有可信性。以科学理论为指,以客观系统内部要素以及其本质联系为依据,既要考虑理论上的完备性、科学性和正确性,又要避免指标的重叠和简单罗列。同时,合理地选择指标,使其具有可测性和可操作性,指标的设计要求概念明确、清楚,能方便地采集数据与收集情况,要考虑现行科技水平,计算方法容易掌握,统计和分类方法要一致,所需数据容易统计,统计数据确保权威性。
(2)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即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还需进行量化处理。只有通过量化,才能较为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衡量指标以量化为主,但对于一些在目前难以量化且意义重大的指标,可考虑设立“门槛条件”。
(3)特色与共性相结合。指标的选择要全面,但应该区别主次、权重。尽可能采用国内外普遍使用的综合指标以利用其在不同区域的复制和推广,同时也要兼顾区域特色,突出自身特点。
(4)可达性与前瞻性相结合。选择指标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要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和具体指标,指标必须明了和明确。指标体系不仅要反映一定时期的实际情况,而且还能被跟踪、检验其变化情况。既要考虑设定的指标在近期能够是实现,又要考虑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使指标均有一定的可预见性和超前性。
(5)系统与独立相结合。指标体系应能全面反映生态城市的本质特征和整体性能,应当包括生态城市所涉及到的众多方面,使其成为系统。应注意使指标体系层次清楚、结构合理、相互关联、协调一致。要抓住主要因素,以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和可信度。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总结和研究讨论,我们将指标体系确定为三层结构,分别为目标层、路径层和指标层。目标层指构建生态城市所要达成的目标,包括生态环境健康、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进步三部分内容。路径层指达成以上目标的路径选择,包括环境质量良好、资源合理利用、生态技术适用、居民生活丰裕、产业循环高效、服务体系完善及管理机制健全七条路径。具体的指标见图1。
此指标体系结构充分反映了生态城市的内涵,即包含了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维度的重要内容,符合大多数研究成果对生态城市的定义,是比较合理的。进一步说,在生态环境健康的目标层下,包含了环境质量良好、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技术适用三条路径,囊括环境质量、资源节约和利用以及生态技术三大重要内容,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在经济持续发展的目标层下,包含了居民生活丰裕、产业循环高效两条路径,涵盖城乡统筹、以人为本、循环经济等先进理念,体现中央政策。社会和谐进步的目标层下包含服务体系完善和管理机制健全两条路径,涵盖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的宜居生态城市理念,体现生态城市对完善的服务体系和高效廉洁行政管理机制的内在要求。
2指标选取
指标的选取分为初选和精选两个阶段,整个指标选取以文献分析和专家调查问卷等手段方法为主。初选阶段,可分为两大步骤。
(1)首次初选,建立指标库。参考国内外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相关研究成果,将已有指标体系成果中出现的指标按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维度进行分类罗列,并将其中重复、相近或无法操作的指标进行初步排除,构建指标库。该指标库共包含377项指标(其中环境指标161项、经济指标78项、社会指标138项),涵盖国内外30多个地区和城市生态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包括北京、天津、中新天津生态城、曹妃甸国际生态城、重庆、郑州、南昌、沈阳、厦门、哈尔滨、温州、南京、洛阳、商丘、淮南、贵阳、佛山、宜春等等)。
(2)二次初选,并设立门槛条件。将首次初选出来的指标库中的指标按上节所述指标选取原则,经专家论证会论证,从中选取61项关键性指标,建立二次初选指标库。同时考虑到一些重要但难以量化的指标总结成五项“门槛条件”,拟定性考察,包括:①绿色理念的树立,从政府到民众把生态城市作为发展目标;②初步建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机制;③环境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某项环境质量指标在全国排名150位之前);④初步建立生态城市技术保障体系(有生态城市规划、有生态城市专家库);⑤已获评国家级生态环境良好城市称号(如国家园林城市等)。指标精选,将61项初步拟定的关键性指标和门槛条件编制成专家评议表,通过网络、专家座谈、学术研讨、论坛及发放问卷等多种形式征询各领域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专家评议表回收后,经科学统计和反复分析讨论,得出最终32项指标。
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调查概况
此次专家问卷的发放自2010年11月起,陆续通过会议现场、网络等形式发放。问卷共发放120份,回收91份,回收率75.8%,有效问卷84份,有效率92.3%。
2专家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专家来源主要分为政府部门、其他事业单位、研究院、高效、公司等。被调查专家的专业背景设计城市规划类、景观类、建筑类、生态环境类、工程类、社会经济管理类等。具体构成比例如图2所示。将所有指标按照专家认可的情况进行排名,并取有50%以上专家认可的指标,共28项,另有4项为专家针对指标体系提出的酌情增加项。见表1。
3指标赋值及体系构建
指标赋值是构建指标体系的重要环节。根据国内外已有指标体系的理论及实践成果,经多次专家论证,综合分析与权衡,对各项指标进行赋值。赋值的基本原则根据宋永昌等的研究成果:(1)凡已有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的指标,尽量采用规定的标准值;(2)参考国外具有良好特色的城市的现状值作为标准值;(3)参考国内城市的现状值,做趋势外推,确定标准值;(4)依据现有的环境、社会及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力求定量化作标准值;(5)对那些目前统计数据不十分完整,但在指标体系中又十分重要的指标在缺乏有关指标统计数据前,暂用类似指标替代。指标赋值及单位间见表1。
表1给出了我国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本体系分为三层指标,第一次层次为目标层,包括生态环境健康、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第二层次为路径层,是第一层的细分,生态环境健康又可分为环境质量良好、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技术使用;经济持续发展又可分为居民生活丰裕和产业循环高效;社会和谐进步又可分为服务体系完善和管理机制健全。第三层次为具体指标层,共有32项具体指标,专家认可度都在50%以上。
结论和展望
本文在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代表性、相对稳定性等原则,对国内已有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广泛搜集和对国内外相关先进指标的补充借鉴,并结合天津中新生态城、曹妃甸国际生态城等一系列正在实践中的指标体系成果,经三轮专家论证,科学合理的完成生态城市评价指标的筛选和构建。此基础指标体系与中央政策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注重全面和权威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相补充,侧重于并确立的指标体系包括5项门槛条件和32项指标(3个目标层、7个路径层)。指标的筛选和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根据专家意见不断进行反馈修改,同时兼顾生态城市的实际建设情况,保证指标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各异,在构建基础评价指标体系之后,后续研究方向是:
生态系统理论案例范文6
关键词:网络战略管理战略网络
一、导言
随着Internet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已步入网络时代,它将彻底改变企业传统的经营方式和战略行为。网络时代的竞争已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企业合作网络之间的竞争,这是一种新的竞争形态——网络竞争。在网络竞争环境下,基于“公司是独立、自治实体”的假设和仅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来研究企业战略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必须从嵌入于企业的关系网络视角来研究企业战略。战略网络(StrategicNetworks)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新战略思想。
所谓战略网络,是指由社会的不同组织或个人为了共同的远景,通过一定的协议或契约联结在一起,以彼此间相互信任和长期合作为基础而构成具有战略意义的、不断进化和优化的动态合作网络。战略网络及其管理“必然将成为新的管理范式与新的竞争游戏规则”,“战略网络管理是当今企业成功的关键”。因此,战略网络研究既是一个急需研究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正如《战略管理杂志》(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在2000年3月出版“战略网络专集”时,编辑所评论的那样:“我们觉得认真地强调战略网络是如何影响公司的利润率问题——战略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的时机已成熟”。战略网络作为战略管理研究的新领域,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从不同的角度展开研究。但由于战略网络及其嵌入其中的动态关系网络的复杂性和模糊性,现有的战略网络研究系统性不够,缺乏定量和动态分析及其支撑技术。为此,本文在评价现有战略网络研究学派的基础上,提出今后战略网络研究将是系统化、动态化和定量化,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可操作的战略网络理论与技术方法,使得战略网络理论能真正应用于企业战略管理的实践之中。
二、战略网络研究沿革
20世纪80年代以前,市场环境相对稳定、资源稀缺,而且企业网络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价格控制和市场的份额上,网络参与者将网络视为一种投机选择,协调成本高和机会主义多,因而网络被许多学者认为有负面影响和缺乏效率,长期以来其优势没有得到理论界和实业界的认真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后,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知识、信息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组织网络化日益凸现,而且网络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显著的成效。例如,日本的企业之所以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国际竞争力迅速增强,国际化经营效果显著,就是因为日本的企业并非以单个原子状态来活动,而是以一群合作企业或组织构成相互依赖的关系网络参与国际竞争,实现知识共享、共同发展,形成了世界级的核心能力。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企业网络及其关系管理的研究,愈来愈受到学者们的重视,相继出现了组织生态系统(OrganizationEcosystem)、组织网络化(OrganizationalNetworking)、网络组织(NetworkOrganization)、组织域(OrganizationField)、企业集群(EnterpriseCluster)、伙伴关系(Partnering)、关系治理(RelationalGovernance)、拓展企业(ExpandedEnterprise)、合作竞争(Co—petition)、组织间竞争优势(Inter—organizationalCompetitiveAdvantage)、关系能力(RelationalCapability)、关系资源(RelationResource)、网络资源(NetworkResource)、联盟网络(AllianceNetworks)、战略网络(StrategicNetworks)、战略区域(StrategicBlocks)、公司间信任(Inter—firmTrust)、供应商网络(SuppliersNetwork)等新概念,有学者和先行的厂商已认识到企业隐含的、不可模仿的社会关系网络和其成功的合作伙伴——供应商、顾客、互补者和联盟伙伴,是“创新关键来源”、“组织学习的关键来源”、“学习和能力的关键来源”。R·Gualti等人将这些具有持久性的、对进入其中具有战略意义的组织之间的节点构成的网络统称为战略网络,这些节点包括了战略联盟、合资、长期的买卖伙伴等。于是,战略网络研究就成为战略管理研究的新热点。
就战略管理学者对战略网络研究历程看,首先提出战略网络概念的是J.C·Jarillo。他于1988年在《战略管理杂志》发表题为“战略网络”的论文,可谓是战略网络理论的经典之作。该文从战略的高度阐述了战略网络的内涵,认为战略网络是一种关系网络,获取企业生存和发展所需资源和知识的关键渠道,是“企业竞争优势之源”,而不仅仅是一种组织模式,使之有别于一般意义的网络组织。这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战略网络理论研究的开始。随后,战略管理研究者开始对企业之间和企业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网络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兴趣,1992年N.Nohria等编写出版的论文集《网络与组织:结构、形式和行为》,汇集了社会网络理论、组织理论、战略理论、经济理论研究者对战略网络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此同时,战略网络研究的奠基者J.C.Jarillo通过进一步研究和实证考察,于1993年出版其专著《战略网络》,标志着战略网络理论基本形成。1999年F.J.Richter出版了其专著《战略网络——日本企业间合作的艺术》,该书以日本企业的战略网络为例,研究了战略网络的理论基础、战略网络形成动因、战略网络的管理与进化,进一步丰富了战略网络理论,促进战略网络理论走向实践。2000年《战略管理杂志》出版“战略网络’论文专集,介绍了当前有关战略网络理论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强调这一理论要整合和系统化,使之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更有效地指导企业在网络竞争环境下制定和实施企业战略。这标志着战略网络研究进入了一个系统研究阶段。
三、战略网络研究主要学派
由于战略网络及其嵌入其中的动态关系网络的复杂性和模糊性,目前战略管理的学者们都只能以不同的理论为基础,从不同的视角研究战略网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战略网络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作者综合有关文献,将现有战略网络研究主要分为五大学派。
1.以R.Gulati为代表的结合新经济社会学来研究企业战略网络的理论,我们称之为经济社会学派。R.Gulati的主要代表作有《战略网络》、《联盟与网络》、《网络位置与学习:网络资源和公司能力对联盟形成的影响》。
他的主要观点是:(1)规范了战略网络的定义,界定了战略网络的研究范围,明确将对企业有战略意义的战略联盟、合资、长期的买卖伙伴和一群相似的节点都归集为战略网络,强调它是嵌入于企业之中的关系网络,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2)用社会网络理论的“嵌人性”和“结构洞”原理,证明了战略网络对企业行为和绩效的影响,说明战略网络及其管理能力是网络资源和关系资源,是战略网络参与者在参与网络后所获得的独特资源,具有独特性,难以模仿性,是一种核心能力。(3)强调战略网络是一个公司接近信息、资源、市场和技术的关键渠道,能够取得学习、规模和范围经济的优势,战略网络直接影响企业的战略行为和竞争优势。(4)嵌入于战略网络之中的网络关系,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既有机会又有约束的资源。因为“网络也意味企业被锁定在非生产关系里或排除了与其他可行的组织结成伙伴的机会”。(5)提出要整合战略网络于企业战略研究之中,并提出可从产业结构、产业内分析、企业能力、交易成本和转换成本、网络进化和企业收益来与现有的战略研究相结合。
该学派的主要缺点是:如何整合战略网络于战略研究中,没有提出具体的理论框架,缺乏技术方法研究,难于对企业的实践有实际指导作用。
2.以J.C.Jarillo为代表的用组织理论来研究战略网络,我们称之为组织学派。其主要代表作为《战略网络》、《战略网络——创造无边界的组织》(专著)。
他的主要观点有:(1)最早捉出战略网络的概念,认为战略网络是一种长期的、有目的的组织安排,其目的在于通过战略网络使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2)提出了用商业系统思想来研究企业经营活动。他认为,实现产品/服务有效地传送到顾客手中,整个过程的所有活动要合作,如何选择组织合作方式的中心问题,就是要保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3)提出了组织商业系统活动方式的评价标准,是最大化组织效率与灵活性,并通过比较层级制、市场和战略网络三种组织方式,说明战略网络是网络经济时代最佳组织模式。(4)初步形成了战略网络的基本理论,有利于指导企业进行战略网络管理,包括网络选择的时机和信任机制的建立,利用交易成本理论说明何时建立网络为好,利用博弈理论提出了加强组织间信任的机制。
其主要不足是:没有考虑网络关系、社会和文化等因素对网络及其效率的影响,没有分析战略网络的成因、特征等基本问题,没有对战略网络中组织间学习过程和网络进化过程展开研究。
3.以P.J.Richter为代表的文化学派。他根据自身在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担任国际跨国公司代表、与这些国家的企业有长期交往的经历,发表了多篇有关东亚企业成长的论文,并于2000年出版了其专著《战略网络——日本企业间合作的艺术》。该书以日本企业的战略网络为例,研究了战略网络的理论基础、战略网络形成动因、战略网络的管理与进化,进一步丰富了战略网络理论和促进战略网络在实践中的应用。
Richter的主要观点有:(1)日本经济及其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其企业的战略网络管理水平高,日本企业的战略网络与西方一般意义上的网络组织不同,它注重知识、能力资源的共享。(2)突出文化在战略网络形成和进化中的作用。强调由于日本企业受传统文化影响,容易形成战略网络的网络文化,包括高度忠诚、相互信任、自然尊重和统一价值观等。(3)运用企业系统理论、成长理论和博弈论来系统研究战略网络的动因,为战略网络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4)重点分析了战略网络企业间的网络学习过程,说明战略网络在知识管理和能力培养中的特殊意义。(5)论述了企业后勤合作、技术合作和全球化合作中的战略网络管理问题,为战略网络走向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6)强调了企业家之间的关系在战略网络中的重要性。
由于Richter仅从文化视角研究战略网络,没有将战略网络管理整合于战略研究之中,由于文化研究难于定量化,造成缺乏对战略网络进行定量研究,也缺乏对战略网络管理对策研究。
4.以波特(Porter)为代表的用企业集群理论来研究区域合作网络。由于企业集群理论起源于区域经济研究,故我们将此学派称为区域经济学派。企业集群是指在一特定区域内的一群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各种组织(包括学校、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客户等),为了获取新的和互补的技术、从联盟中获益、加快学习过程、降低交易成本、分担风险而结成的网络。因此,我们认为,企业集群是战略网络的一种,集群研究也属于战略网络研究范畴。波特有关集群研究的主要代表作有《国家竞争》、《亚当·斯密:区位、集群和竞争的“新”竞争微观经济学》、《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和《产业集群与竞争:企业、政府和机构新议题》,其集群理论主要是通过对各国典型区域的企业集群(如硅谷和波士顿的高新产业区、意大利的皮革制造企业集群等)的实务观察和研究所得,他认为“所有进步的经济体中,都可明显存在着企业集群,企业集群的形成,也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
波特的主要观点包括:(1)集群是位于某个地方、在特定领域内获得异质的竞争优势的重要集合,地理位置是一个竞争优势。(2)企业集群是一个开放体系,具有外部效应,同一地区内的公司或机构之间相互联系、共享知识,企业集群是一种“新竞争”和“新经济”。(3)企业集群是由地理位置所处的社会、文化、政策等条件形成的,具有历史依赖性。(4)集群是空间布局上的新组织形式,“代表一种合作与竞争的组合”,是一种合作竞争思想,是一种群体思维的战略思想(突破单个实体的狭隘思想)。(5)分析了企业集群的成因、特征和网络关系,揭示了企业集群与竞争优势的关系,丰富了战略网络研究的内容。
其主要缺点:过分强调地理位置在企业集群形成中的重要性,认为在网络经济时代“地点仍是竞争的根本”,产业选择首要问题是区位:过分强调政府产业政策对集群管理的作用,忽略了企业本身在关系网络管理中的能动作用,利用集群理论侧重于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发展的研究,而非用于微观层面的企业战略研究之中。
5.以J.M.Moor为代表的从生态观的视角来研究战略网络,我们称之为商业生态学派。Moor提出的企业商业系统包括了供应商、主要生产者、竞争对手、顾客、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行政管理部门、政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我们认为,各个成员在这个系统中相互依赖、共同进化所形成的交错复杂的关系网络,从本质上看也是一种战略网络,有关商业生态系统研究也应属于战略网络研究领域。Moor的代表作,是其1996年出版的《竞争的衰亡:商业生态系统时代的领导和战略》。他认为,网络经济世界的运行并不都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而是像生态系统那样,企业与其他组织之间存在“共同进化”关系。在企业的商业生态系统中,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彼此间应该合作,努力营造与维护一个共生的商业生态系统。因此,他强调必须有“新的语言、新的战略逻辑和新的实施方法”,用全新的理论——商业生态学来全面阐述了商业生态系统的企业战略。
Moor的主要观点包括:(1)用生态系统的观念来透视整个商业经营活动和研究战略,拓宽了战略网络研究的视野。他认为,企业是其所处商业生态系统的成员之一,这个系统决定了企业的战略行为和战略价值,这个系统绩效直接影响到企业绩效。(2)按照自相似、自组织、自学习与动态进化的原则来设计网状结构组织和商业生态系统(即战略网络),通过共创愿景、系统思考、网络学习、共享知识、协同作用,使企业在创造未来中实现可持续发展。(3)建立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学习、共同进化的企业生态系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前提。企业的绩效主要取决于其在这个系统中的合作效率和网络关系管理能力的水平。(4)商业生态系统中的成员间相互合作演化过程,包括了开拓、发展、权威、重振或死亡,企业在这个演化过程中不断进化、异化和蜕变。(5)强调了企业与环境的相互渗透,企业的边界模糊。企业的战略行为受其所在的系统制约,企业的战略制定、实施和评价都依赖于整个系统。
其主要缺点是:过分强调系统选择企业的作用,忽略了企业本身初始条件的重要性,忽略了企业核心能力对其战略行为的决定作用和对整个商业生态系统的影响,仅强调整个商业生态系统中各成员的合作,忽视了成员之间的合作是一个博弈过程,有合作也有竞争,并认为合作有周期性,无法持久。
综观战略网络研究各个学派的主要观点,我们认为,当前有关战略网络研究有以下的特点:(1)应用一种理论从某个侧面研究的多,而综合各种理论从系统观角度研究的少。(2)偏重于战略网络形成和企业战略网络案例分析的多,而对嵌入于战略网络的关系分析与战略网络结构分析的少。(3)侧重于战略网络的静态研究多,企业战略网络管理的动态研究少,更缺乏对深层次的网络管理问题和网络进化问题的研究。(4)在技术方法研究上,以定性为主,缺乏定量的具有动态性的技术方法,更缺乏有关动态战略分析方法、网络信息管理支撑技术方法和工具的研究。正因如此,战略网络研究至今还没有形成一种比较完整的、对企业战略管理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可操作的基本战略理论及其技术与方法,使之未能广泛应用于企业战略管理实践之中。
四、战略网络研究趋势和主要方向
从上分析,我们认为,现代战略网络研究发展趋势是:(1)战略网络研究系统化。由于战略网络及其嵌入其中的动态关系网络的复杂性和模糊性,既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的内容,又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的知识,未来的研究必须整合多个学科的理论来系统研究战略网络,才能对战略网络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2)战略网络研究动态化。战略网络的基本特征就是动态变化和不断进化,只有引入社会网络技术、系统动力学、进化博弈、离散仿真的技术等分析方法来分析战略网络的互动性和动态性,才能真正揭示战略网络的演化规律。(3)战略网络研究定量化。由于战略网络涉及的组织多、相互的关系复杂,未来的研究必须采用社会调查统计方法收集大量的数据,利用现代数学统计方法分析网络和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才有保证战略网络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结合战略网络研究发展趋势分析,我们认为,今后战略网络研究的主要方向:
1.用系统观进行战略网络理论框架研究。综合应用现代企业战略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协同商务理论、企业能力理论、系统理论和博弈论等,从系统观的角度,构建战略网络理论框架。它包括战略网络的结构、功能和特征,战略网络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企业核心能力和企业动态关系网络分析,战略网络的目标与选择,战略网络的动态管理,战略网络绩效评价与网络进化。
2.战略网络中的组织间动态关系分析与技术方法研究。要运用系统动力学、社会网络技术方法和离散系统仿真技术,进行组织间动态关系网络分析与仿真模型优化,明确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提升和发挥不同作用网络节点之间的动态关系,保证战略网络的优化。
3.战略网络动态管理过程研究,要促进战略网络研究成果用于实践和可操作性,这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它包括:(1)利用组织学习理论和企业网络理论,建立起有效的网络学习机制:运用博弈理论分析网络学习中的博弈均衡问题,制定出企业在网络学习中的最优策略。(2)运用委托—理论,建立长期网络信任机制,保证网络知识有效转换、整合与创新。(3)运用协同商务的原理和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等,开发和实现基于协同商务观的企业战略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保证网络内部信息、知识的快速交流、处理和共享。
4.战略网络进化研究,体现动态性和共生性的特点。要以进化博弈理论为基础,结合进化理论和遗传基因理论,揭示战略网络进化规律,针对有限理者所组成的大群体中多次博弈背景下的进化力量,建立战略网络动态进化模型来描述其进化过程,研究网络行为的稳定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