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参观菜园的心得体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参观菜园的心得体会范文1
关键词:中学作文;开发思维;运用技巧;丰富底蕴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8-0068-011.开发思维,促进个性化表达
个性是文章的灵魂。作文语言应追求个性化表达,而思维是语言的内在基础,要让学生作文语言有个性,能准确、生动地表达出自己的真情、独特见解,不人云亦云,关键要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下从两方面谈谈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1.1逆反思维的训练。引导学生从反面、侧面思考问题,提出与正面或常见观点不同的观点。如:由"班门弄斧"的反面思索,翻新出弄斧要到班门的观点;由赞赏"不食嗟来之食"的骨气,而推崇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应有食"嗟来之食"的勇气。
1.2分散思维的训练。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地思考,寻找新的见解。如:以"水"为话题进行训练,从有形的水可想到:(1)饮水思源,有回报意识;(2)以柔克刚,滴水穿石的精神;(3)奋斗不止,有恒心;(4)由水孕育生命而联想到母爱;(5)由汗水联想到勤劳是生活之本,由无形的水而想到亲情、友情等。
此外还可以进行隐喻思维的训练、辩证批判思维的训练、单一原点思维的训练等。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潜力被开掘时,就诱发了他们独特的感受,个性化的语言也就随之而产生。
2.利用多种形式,追求创意表达
在阅读学习及现实生活中常能遇到一些精粹的语言,指导学生进行揣摩学习这些语句的表达技巧,把自己独特的感受有创意地表达出来。以下介绍七种方法:
2.1词性活用法。根据表达的需要,打破固有的语法常规,活用词性,创造出富有新意而又精妙的语句。这一方法在古代诗文中常见到,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由性质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生活中也有不少这样的语言现象,如"她这人很青春"中的"青春"由名词活用成形容词,突出了青春的活力、气息。指导学生揣摩这一类语言现象,采用这种的语言形式可写出"她这人很阿Q","你别这么近视眼!"等有创意的语句。
2.2张冠李戴法。把本是用来修饰甲事物或情境的词语移来修饰乙事物或情境,创造出一种诙谐幽默的意味。如"他一而再,再而三地闯红灯,最终只好到政教处报到"中的"闯红灯",原是交通用语,在此指违反校纪,"报到"原是向组织报告自己已经来到,此处是指接受批评教育,诙谐、戏谑的意味蕴含在句中。
2.3引用新词汇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新事物、新现象、新情况大量涌现,新的词汇空前发展。如:克隆、下载、冲浪、纳米技术、WTO、跳槽、酷、靓等,在写作时,适当引入,能让文章有时代气息,生活气息,给人新的感受。如"班级的'点子王'陈某又极具号召力地把几个值日班长也网罗至麾下,用他的话说这叫'人才流动,班干跳槽'。"
2.4句子的循环往复法。指学习回文这一修辞语言的逆序排列的形式,写出富有哲理性的语句。古人就有"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的例子,如今也有"听别人的故事,说别人的故事,自己的言行也成了别人的故事"的范例。词语的顺序变化了,句子的意义也改变了,整句话从相反的两个角度来阐述,蕴含的哲理较深。平时可随意拿一句话来训练,如: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时,可说"它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它",又如"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2.5巧用古诗文法。《菜园小记》中,引用古诗赋,增添文章的文采,富有新意,如"'夜雨剪春韭'是老杜的诗句吧,清新极了",这里引用诗句形象地表达出了作者的喜悦之情。教学中指导学生收集、积累诗文中优美佳句,适时地引用或化用,能收到言简意丰,新颖别致的效果。如一学生在《感受幸福》中这样引用:"幸福是母亲不可'迟迟归'的叮咛,幸福是老师'润物细无声'的教诲,幸福是朋友'千里共婵娟'的祝福,幸福是'采菊东篱下'的闲适……"
又如在以"自信"为话题,一学生是这样化用古诗句的:"拥有自信,就能挂云帆,济沧海;拥有自信,就能上青天,揽明月;拥有自信,就能引诗情,领。"
2.6化用歌曲法。根据内容的需要改编歌词,创造出意义深刻,节奏感强,有韵律的语句。如:有一考生在《补课》中写到"作业最多的人是我,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休息最少的人是我,挨骂最多的人还是我……'五一'没自由的是我,放假关禁闭的是我,是我是我还是我……"
化用歌曲的另一种形式是巧用歌名,如《初三别解》:"上课——《梦开始的地方》/下课——《梦醒时分》/课间十分钟——《牵挂你的人是我》/最后一节课下——《向前冲》/节假日——《我等你等到梦里头》/初三暑假——《真的好想你》"如此表达,新颖、意丰。
3.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丰富表达的底蕴
写作的源头来自于生活,学生生活底子薄,阅历浅,凭空进行语言创意表达训练,很难产生灵感,因此可通过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丰富他们的生活阅历,激发他们对生活的激情,使他们对生活的感受更加敏锐,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更深刻。
首先,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名著,组织交流心得体会,鼓励对名著的再创造活动,激发对名著的阅读兴趣,当学生博览群书时,就潜移默化地受到人文气息的熏陶,他们的文化底蕴也得到拓宽和加厚,"下笔如有神"也就有可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