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气候变化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气候变化知识

气候变化知识范文1

关键词:“十二五”规划;全球气候变化;节能减排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自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之快倍受世界瞩目,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生存与发展之间的巨大矛盾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资源环境的不断破坏。本文结合发展经济学知识,对“十二五”环境规划之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出了见解。熊焰(2010)认为低碳经济是在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双重作用下,一场彻底改变人类社会经济秩序和生存方式的革命。要迎接挑战,把握机遇。葛全胜、方修琦(2010)运用化学方法结合科学知识对如何“减排”做了系统的介绍。这些学者的研究都使我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危害性和“减排”的重要性及可行性有了充分了解。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07年第四次报告明确表示,气候变化90%的因素来自人类活动排放。“碳量的变化是导致气候变化最主要的驱动因素”中科院植物所马克平所长介绍到,人类自工业革命以来,生产能力得到迅速提高,自然界通过几十亿年所形成的陆地化石资源,人类有能力在数百年内开发并消耗殆尽,这种爆炸式的开发与能源使用,释放出带有巨大能量的温室气体。

我国是全球气候变暖特征最显著的国家之一。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危害首先是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淡水资源匮乏,炎热、干旱、洪涝、风暴等气象灾害频发,沙尘暴和荒漠化加剧,进而可能影响到疾病流行、粮食产量减少和一些物种的灭绝。

人类在工业文明时代盲目发展经济的同时,正在清晰的感受到地球升温反馈给人类的恶果。为了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们应当寻求新的经济发展之路。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教授贺强表示,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既可以大量的节约资源,还可以保护环境,它是全世界经济发展可走的长久之路,同时也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必由之路。

那么何为低碳经济?

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的(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它的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和清洁能源结构,追求绿色GDP。

一、全球气候变化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我们发展经济学中所说的气候变化通常是指人为因素对气候起到的使其反自然规律而达到变化或恶化的状态。

(一)气候变化导致农业生产布局、结构的变化

因为气候变化,可能会导致干旱的地方更干旱,降雨多的地方雨更多。对防御暴雨气候灾害和预防抗旱的要求就更高了,但是有些偏远地区并没有那么健全的防御机制,所以可能导致部分地区粮食的减产甚至危机到粮食自给。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虽然气候变化导致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加强,使某些地区农作物生产周期发生改变而利于农作物生长,但是对大部分地区的农产品生长周期和防止虫害等造成了不利的影响。长此以往,气候变化将使得我国农业产量大幅度减少,对第一产业产值和国民经济带来相当不利的影响,甚至可能威胁到民生。

(二)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威胁沿海地区的生存环境和经济环境

全球大约有六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岸线六十公里的范围内,经济发达,城市密集。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洋水体膨胀和两极冰雪融化,可能在2100年使海平面上升50厘米,危及全球沿海地区,特别是那些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河口和沿海低地。这些地区可能会遭受淹没或海水人侵,海滩和海岸遭受侵蚀,土地恶化,海水倒灌和洪水加剧,港口受损,并影响沿海养殖业,破坏供排水系统。部分以沿海旅游业为主要经济增长来源的国家受到严重影响。

(三)气候变化加剧洪涝、干旱及其他气象灾害

气候变暖导致的气候灾害增多也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就可能带来频繁的气候灾害过多的降雨、大范围的干旱和持续的高温,造成大规模的灾害损失。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都处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全球变暖会导致干旱的地方更干旱,由威胁生态环境进而发展到威胁生存环境。

(四)气候变化导致病毒肆虐,传染病流行,危害人类健康

气候变暖有可能加大疾病危险和死亡率,增加传染病。高温会给人类的循环系统增加负担,热浪会引起死亡率的增加。由昆虫传播的疟疾及其他传染病与温度有很大的关系,随着温度升高,可能使许多国家淋巴腺丝虫病、血吸虫病等增加或再次发生。在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这些疾病传播的危险性可能会更大。

基于以上的气候变化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中国正在努力寻求一种环境、资源与人类发展相平衡的可持续发展道路。2010年10月拟订的“十二五”环境规划建议正是站在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个出发点,以“节能减排”、“植树固碳”、“能源替代”“责任共担”为切入点,向世界展现了一个发展中大国是如何对待越来越紧迫的环境问题的。

二、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1.中国可再生能源很丰富,虽然可再生能源成本较高,但相当一部分已经商业化

例如太阳能热水器,农村的小沼气,运用的很普遍;水电、部分发展较好的风电(如新疆塔里木的风电)等,也非常有竞争力;中国每年所利用的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能,折合标准煤约三亿吨,如果每年的能源消费总量是30亿吨,生物质能只占了10%。已经商业化的可再生能源,可以进一步推广。

2.太阳能光伏发电,光热发电两种技术现在都在运行

欧洲有一项远大的工程规划,准备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上建大的太阳能光热发电器,然后建远距离输变电系统,把电力输送到欧洲。中国有广袤的戈壁滩,如果太阳能发电技术成熟,戈壁滩的开发前景将非常广阔。现在我们就可以研发投入,做好前期准备。

3.交通领域,汽车不再只烧石油和液化天然气,现在有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等

电动汽车时速可以达到150公里,最远可以跑400公里,如果蓄电池性能再好一点、动力更强一点,竞争力就会更大。太阳能汽车、氢能燃料电池等技术也在研发中,如果成熟,我们的交通服务将实现很少的碳排放甚至是零排放。

三、引导消费者行为

通过提高消费者的节能意识来加速低碳经济建设进程,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1.二氧化碳对气候变化有副作用,是有环境成本的,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对他征税。碳税跟能源税是不同的,征能源税可能会打压可再生能源,但如果我们加以区分,只对碳征税,那么就只会打压高碳能源。高碳能源的比较收益降低,零碳或低碳能源的比较成本就降低了,市场竞争力就会增强。

2.要提高研发投入

很多地毯能源技术、产品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开发,政府公共财政投入和企业商业化的投入,可以双管齐下。

3.对公共消费加以控制

气候变化知识范文2

关键词:春季易感病猪;防治措施;气候多变

中图分类号:S8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6-0239-1

1 春季的气候特点

(1)骤冷骤热,气温变化幅度大。春天是一年中和一天中天气变化幅度最大的时期,是气温乍暖还寒和冷暖骤变的时期。

(2)雨雪交替,忽雨忽雪,变化莫测。

(3)北方空气干燥,风尘飞扬。

(4)南方阴雨连绵,湿寒交加。

2 春季动物易发病的原因

(1)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开始复苏,繁殖力和致病力增强。

(2)气候骤变,导致动物频繁处于应激状态,抵抗力减弱。

(3)气温转暖,皮肤毛孔由闭锁转为开张:表皮血流量增加,内脏供血减少,食欲减退,病原微生物容易由皮肤毛囊侵入,动物抵抗力降低时易导致发病。

(4)春季多风且干燥,粉尘携带病原微生物四处飞扬,促进传染病的快速传播。

(5)阴寒湿冷易导致动物风湿病发生。

3 猪的易发病

3.1 风寒感冒

忽冷忽热,容易导致感冒发烧,肌肉酸痛震颤,鼻流清涕,咳嗽打喷嚏。食欲减退,大便干燥,不愿站立。

3.2 呼吸道感染

因抵抗力降低,可造成以侵害呼吸系统为主的多病原感染,如流感病毒、蓝耳病病毒、霉形体、嗜血杆菌、放线杆菌、链球菌、巴氏杆菌等。

因肺炎、胸膜炎、纤维素渗出、胸腔积水以及败血症而导致咳嗽、气喘、皮肤青紫等。

3.3 病毒性腹泻

早春时节,气温偏低,易于肠道病毒传播,易发生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感染。具有群发性的特点,小猪出现呕吐、急剧腹泻、脱水;大猪以水样便为主。

3.4 链球菌病

春季是链球菌病的高发季节,可引起败血症、脑膜炎、关节炎、淋巴结炎、肺炎等。

3.5 副猪嗜血杆菌病

近年本病发病率很高,可导致多发性浆膜炎如纤维素性肺炎、胸膜炎、腹膜炎、脑膜炎、关节炎。可出现咳嗽气喘、皮肤发紫、关节肿胀、卧地不起及神经症状等。

3.6 仔猪黄白痢

阴凉环境易于诱发仔猪黄白痢。

3.7 风湿症

阴凉潮湿,易得风湿。出现心内膜炎、关节炎、肌肉僵硬疼痛。

4 防治措施

4.1 预防措施

4.1.1 根据天气变化,随时调控舍温 注意协调好防寒保暖与通风换气的关系,避免贼风入舍,适当控制舍内湿度,维持相对湿度在55℃~65℃之间。

4.1.2 调整日粮,增进食欲,保证营养供应 加大易消化饲料的比例。食欲减退明显的可以加入开胃通便或人工盐、健胃散等。

4.1.3 抗应激、增强免疫力 在气温骤变前,开始应用黄芪VC多维健饮水,连用三天,可有效的降低动物过度的应激反应,增强抗病能力。

4.1.4 消毒 对舍内外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消毒,然后每周定期消毒一次。应用北京威可和黑旋风交替消毒,可最大限度的降低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浓度,减少传播机会。

4.1.5 清理体内隐性感染的病原体 防止动物在抵抗力低时这些病原体迅速繁殖引起发病。可用普乐康和重症氟乐欣饮水或拌料,使体内的病毒和细菌得以清理。

4.2 猪易发病的治疗措施

4.2.1 猪感冒 用奇效或莲花清瘟厌食灵注射液稀释极品头孢,肌肉注射,每日一次,连用3~4天。大群饮水中加入芪聚肽和热感毒克或普乐康和泰力得。

4.2.2 猪呼吸系统综合症 用重症特诊和独特分别注射,每50kg体重一支,每天一次,连用3天。大群用咳喘无敌或强效支原净和止咳平喘灵拌料,连用5~7天。

4.2.3 传染性胃肠炎 利剑注射液配合独特分别注射,每80kg体重一支,每日一次,连用3天。大群用肠毒血刹或肠毒无敌+普乐康+多维糖+补液盐饮水,痢特佳拌料。

4.2.4 链球菌病 抗菌先锋或速可健配合奇效分别注射,每50kg体重一支,每日一次,连用3~4天,大群用倍健或黄金甲饮水或拌料,连用4~5天。

4.2.5 副猪嗜血杆菌病 肌肉注射副嗜混感血清,50kg体重一支,每日一次,连用3~4天。胸腔和腹腔有积水者,间隔6小时后,注射速尿等利尿药。大群饮水或拌料中加入嗜血链球克或重症氟乐欣,下午饮水中加入保肝护肾或肾达欣。

气候变化知识范文3

摘要:当前全球减缓与适应的努力无法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巨大的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需要直接的解决方案。2012年《

>> 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国际机制对中国相关工作的启示 气候变化问题的深度:应对气候变化与转型发展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应对气候变化的法治化机制探讨 森林与气候变化的赛跑 气候变化与贸易 气候变化与城市 科技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经验与中国对策 有机农业与应对气候变化 甲烷排放与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探析 气候变化应对与《森林法》修改 中德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现状与建议 欧盟愿与中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林业项目应对气候变化的途径与措施分析 俄罗斯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挑战与应对 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历程及主要经济体的态度与政策 应对气候变化的园林喷灌节水技术应用与评价研究 低碳试点城市与地方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行为 中美两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公众气候素养之比较研究 关于气候变化与发展的关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7]Coumou D, Schaeffer M. Loss and Damage: Climate Change Today and Under Future Ccenarios[EB/OL]. 2012[20120508]. .

[13]Burkett M. Climate Reparations[J/OL]. Melbourn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20091001]. http://mjil.law.unimelb.edu.au/go/issues/issuearchive/volume102.

[14]马欣,李玉娥,仲平,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适应委员会职能谈判焦点解析[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0,6(4):296-300.[Ma Xin, Li Yu’e, Zhong Ping, et al. Key Issues for Negotiation of Adaptation Committee Under UNFCCC[J]. Progressus Inquisoitiones De Mutatine Climatis, 2010,6(4):296-300.]

气候变化知识范文4

关键词:暴雨天气城市道路雨水管线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全球气候异常,极端气候天气多变,暴雨成灾给城市交通和生活带来的危害极为严重,北京、武汉、重庆、上海、南京等大城市遭遇暴雨袭击而致的城市内涝随处可见,轮番上演暴雨淹城的景象,“东方威尼斯”的称号在中国多地开花。这暴露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高楼林立、路网纵横的城市,在人们看不到的地下,是滞后的排水系统。

2、城市内涝问题的外因

极端天气增多城市内涝问题的外因。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大气气流季节性异常,我国极端天气频发,很多地方出现特大暴雨,有些城市甚至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短时内大量降雨,造成城市排水系统瘫痪。

同时热岛效应也加剧了暴雨的形成。城市建大以后,局部的小气候就会发生变化,阳光照射下来,硬化地面的温度相对来说比泥土地、草地小气候的温度要高很多,城里的温度要比郊外高好几度,人是可以很直观的感觉出来。局部的城市有热岛效应,地面的高温垂直上升,形成冷空气对流,就容易形成降雨。现在的热导效应,实际上就是有一团热气停住了,又不与外面的空气交流。所以,这些水就像一脸盆水突然浇到头上。

3、城市内涝问题的内因

3.1城市地面硬化面积大,绿地少

大规模不科学的城市开发建设是内涝灾害频发的重要诱因。城市建设的扩张, 使原本具有自然蓄水调洪错峰功能的洼地、山塘、湖泊、水库等被人为地填筑破坏或填为它用, 降低了雨水的调蓄分流功能。城市的急剧扩张,城市发展带来的地面“水泥化”“硬质化”。现在城市市区内的水塘、绿地日益减少,都变成了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物或水泥、沥青路面,地面‘硬质化’了,水根本渗透不到地下,地下径流减少了,地表径流增多了。无论南方还是北方,每逢雨季或有大雨时,不同程度的“水浸街”现象时有发生。

3.2城市规划缺乏远见

我们的城市规划太不尊重和没有考虑到大城市布局和原来自然地理格局间的协调,从而导致了大城市病的出现,来大雨成水灾,下大雪成雪灾。

就防涝来说,城市需首先明白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然后再结合这些个性化因素,制定并实施与其先天条件相符的排水系统规划。然而,再科学的地下管网规划也不能做到一劳永逸,而必须是结合后期的细心维护,以及对城区湖泊这些先天优势的善加保护和利用。

3.3城市防洪以排为主,不符合地理水循环原理

传统的排水模式强调以排为主,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往往是在整个城市内修建排水管网系统,设置排水泵站,把雨水、洪水尽快排出城外或排入下游水系,即主要依靠工程措施来解决城市的防洪排涝问题。传统的排水方式除了要建高标准的排水系统外,也将导致排水系统下游洪峰流量增加,使下游发生洪水的频率上升。同时,由于城市内蓄滞洪水面减少,降低了对洪水的滞洪和泄洪能力,即使在整个城市中花巨资修建了排水管网系统,防洪排涝风险仍然很大。而且传统的排水模式很少考虑把珍贵的雨水资源滞留在城市内并加以利用,即使在我国严重缺水的城市,绝大部分的雨水也是白白流掉。

3.4地下水过度开采,城市负担太大

一些城市过度开采地下水,也是造成当地容易内涝的重要原因。过度开采地下水使城市地面沉降,一旦遭遇暴、雨水极难外排,使当地防洪能力直降一两个档次。人口增长负担过重和过快的城镇化都使得人地矛盾、人水和人与自然负荷的资源的矛盾日益紧张。尤其是这几年的内涝和水荒,就显得非常突出。对任何一个特定自然地理区域的大都市来说,它的自然负荷能力都是有限的。

4、关于治理城市内涝的建议

4、1全社会都要重视城市排水问题

提出全社会都要重视城市排水问题,并不是泛泛而谈,是有所指的,要真正重视。今年七月,部分城市被淹,专家学者纷纷议论,举一例,有人说:“《城乡规划法》对城市防涝标准都做出规定”。细看《城乡规划法》,对城市一般地提到防灾减灾、乡村规划内容提到排水,都没有提到防涝标准。这些专家是不是真正研究了城市排水问题呢?所以,提出要真正重视。在前述明确责任主体的基础上。全社会都来关心重视,为城市排水创造良好条件。要解决问题,需要专业的研究,可以考虑设立专题研究,聘请专家咨询等等。

4、2保留、恢复和增加雨水的入渗

各种屋面、混凝土或沥青路面的径流系数0.9左右,是土质地表径流系数0.1~0.2的数倍。城市规划的时候必须规定保留绿化地应占的比例。已经违规占用的必须依法处理,加以恢复。寒冷地区的城市,花草难以生长,为了保留土质地面维持雨水入渗,在土层上面铺装碎石子也很美观,而且保护了表土不会扬尘。国外不少城市都用这样的办法。

还要采取工程措施,增加雨水入渗和地下保水的能力。有些城市研究建造地下水库蓄水,既可以充分利用雨水 又减少了排水量,值得提倡。同样,在规划和建设地铁、地下商场等建筑物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削减了雨水入渗和地下天然的蓄水能力。

4、3核实排水管渠的汇水面积

城市排水管渠设计的主要指标是雨水管渠汇集降雨的面积。一般设计都是分区排水,排水管渠设计的汇水面积都不会太大。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使原有排水管渠的汇水面积产生变化,但是没有重新调整或扩建排水管渠,势必造成排水能力不足。因此有必要对城市排水设计进行一次复查,从核实排水管渠的汇水面积开始,如果排水能力不足就要考虑排水系统的改建、扩建。以上海和北京为例,差不多近几年新建的下沉式立交建成后一遇暴雨就淹浸至不能通车,因为立交最低层的路面,往往低于原有排水管渠,作为应急或长期措施,都要考虑加设抽水泵站。

4、4重视排水管网的建设

城市排水管网的建设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因此市政建设部门应做好城市管网的建设工作,旧城区在多年前铺设的排水管网现在还在发挥作用, 这期间, 该区域大部分房屋都经过了多次翻修, 但是排水管网还是当初的管网, 几乎没有进行过系统翻修, 虽然这些市政设施是当前老城区城市改造的对象, 但从中可以看出, 城市排水管网将运行相当长的时间, 需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因此, 市政建设部门要重视城市管网的建设。

4、5加强城市排水系统的检查、疏通、维修等工作

城市的排水系统不仅仅是雨季和暴雨时节的保障城市正常运转的可靠体系,也是平时城市生活规则运行的必要。城市要随时检查其排水系统,要经常注意疏通下水道系统,对于不甚通畅的排水街道路段要及时维修,特别是非雨季要加强城市排水系统的检查、疏通、维修等工作,做到未雨绸缪。

5、国外防治内涝经验借鉴

东京的雨水有两种渠道可以疏通:靠近河渠地域的雨水一般会通过各种建筑的排水管,以及路边的排水口直接流入雨水蓄积排放管道,最终通过大支流排入大海;其余地域的雨水,会随着每栋建筑的排水系统进入公共排雨管,再随下水道系统的净水排放管道流入公共水域。

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 水资源的时空和地域分布极为不均, 在缺水严重的城市建设雨水收集系统, 在暴雨时刻可以分流一部分雨水, 降低暴雨对城市排水管道的冲击, 收集的雨水也可以用于冲厕所、洗车、浇庭院、洗衣服和回灌地下水 。由于城市发展水平的制约, 雨水收集系统前期投资较大,在国内所有城市中强制推广有较大难度, 但是以立法形式在北京、深圳等一线缺水城市推广是可行的,可以有效降低这些城市受到内涝灾害的威胁。

气候变化知识范文5

关键词:纳帕海;高原湿地;植物生物量;土壤有机碳;气候变化

中图分类号:P46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8000704

1引言

竦刂参锏纳长与湿地土壤的碳积累密切相关,是生态系统碳循环重要的生物因子,决定碳输入的数量、形式及存留时间。植物生物量作为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基础对生态系统功能起着关键作用,强烈影响着湿地土壤的碳输入(郭绪虎等,2013)。在受到以温度升高为表征的气候变化作用下,植物生物量必然受到影响,理论上温度升高有利于广域分布种的生长发育,将为土壤提供更多的碳输入,使得土壤有机碳积累水平增加,改善湿地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加保水与养分富集作用,进而为湿地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条件。

高原湿地作为全球湿地的重要组成,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位于横断山脉的纳帕海高原湿地拥有丰富的湿地植物群落(董瑜等,2014),其生物量积累是碳循环过程的重要环节,随着气候变暖,生物量积累增加,但土壤有机碳积累是否也随之增加?本研究利用云南高原立体地形的海拔梯度变化所形成的立体气候特征,以不同海拔梯度形成的温度差异作为影响因子,分析研究纳帕海湿地优势植物生物量增加对土壤有机碳积累的影响。进一步了解和认识高原湿地与气候变化间的关系及其响应过程,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理论依据。

2材料与方法

2.1实验设计

以滇西北高原典型湿地纳帕海(海拔3260 m)为研究对象,将适应了纳帕海湿地气候条件的茭草(IaniaCuciflora)、水葱(Scirpus abernaemontani)2种优势植物连同生长基质组成的植物-土壤单元,于2010年移至海拔2437 m的拉市海湿地和海拔1886 m的滇池流域。于植物生长初期,在原生地纳帕海分别挖取植株丛数不低于100 株的茭草、水葱植物群落及其土壤单元( 其中土壤厚约50 cm) ,各单元整体分别移栽至区域气候条件不同的丽江拉市海湖滨、滇池流域,分别置于长300 cm、宽150 cm、深100 cm 的实验池中,植物淹水深度以其原生环境为基准,每种植物设3个重复,以满足分析采样和统计分析要求。同时,在移出地纳帕海做同样移出实验,以作比较研究的参照。三地气候条件差异明显,从分别设置于三地的Portlog自动气象站多年观测数据(表1)可知,随海拔降低,降水和气温随之增加。

2.2样品与数据采集

于2010年和2016年分别在纳帕海、拉市海与昆明滇池流域三个研究地用原状取土管采集10~30 cm土壤,用塑封袋包装标号后带回,风干后挑出根系,研磨过100目筛,用重铬酸钾外加热法测定有机碳含量(鲍士旦,2000)。分别于2010年和2016年于植物生长末期(9月)设置3个1 m×1 m的样方,在每个调查样方中分别齐地刈割25 cm×25 cm植株,带回实验室放置于6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用电子天平分别进行称重,估算出植物生物量。

2.3数据处理

采用Excel 2007与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与统计制图。

3结果与分析

3.1茭草与水葱两种植物地上生物量

2010年实验池建立时采集计算三地的茭草与水葱植物生长末期地上生物量分别为(853. 6±58.2)g/m2和(730.7±7.8)g/m2,2016年纳帕海茭草与水葱生物量分别为(984.0±10.9)g/m2和(1122.6±11.9)g/m2;拉市海分别为(1484.6±13.7)g/m2和(1683.1±10.7)g/m2,相比纳帕海茭草生物量增加50.9%,水葱生物量增加49.9%;滇池流域分别为(1786.3±13.3)g/m2和(2000.9±11.5)g/m2,相比拉市海茭草生物量增加20.3%,水葱生物量增加18.8%,呈现出随海拔降低的温度升高,茭草与水葱的植物生物量逐渐增加的趋势(图1)。

3.2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

2010年试验初始时采集的三地茭草与水葱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为(67.91±4.58)mg/kg与(55.11±6.31)mg/kg,实验建立6年后(2016年)纳帕海湿地植物茭草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为(60.34±3.91)mg/kg、水葱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为(65.78±4.72)mg/kg,移至丽江拉市海湿地后,随着气候条件的改变,特别是温度的上升,茭草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下降为(36.28±3.49)mg/kg、水葱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下降为(34.66±2.58)mg/kg、;移至滇池流域试验地后,茭草,水葱2种植物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为(21.75±1.35)mg/kg、(21.55±2.65)mg/kg。可见2种植物类型下的纳帕海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均随着海拔下降气候条件改变的温度上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梯度下降(图2)。移至拉市海湿地的2种植物茭草,水葱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减少39.87%,47.31%;移至滇池流域2种植物的有机碳含量在拉市海减少的基础上分别下降了40.05%,37.82%。

4讨论

随着纳帕海、拉市海与滇池流域的温度升高,三个研究地的茭草与水葱地上生物量依次增加。说明茭草与水葱作为湿地广域分布物种,其对温度胁迫有着良好的适应性,这与董瑜等人对纳帕海湿地优势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结果一致(董瑜等,2014)。高温促进了两种优势植物的生长发育,使其光合固碳能力提高,初级生产力增加,地上生物量的留存增加,理论上增加了其土壤有机碳的输入量。与理论预期不同的是,纳帕海湿地土壤有机碳积累水平在温度升高时减弱,从2010年试验初始时土壤有机碳含量与移出地6年后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值比较看,虽差别不大,但呈现随着时间推移,土壤有机碳在不断积累的规律。作为纳帕海湿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碳汇植物,这对高原湿地碳积累及其区域碳平衡有着重要意义,对维持长江上游的湿地水源涵养功能有着重要作用。在温度升高的背景下,茭草与水葱的生物量积累与土壤有机碳积累负相关,不仅直接影响到土壤有机碳的积累水平,而且影响到生态功能的发挥。虽然以温度升高为主要表征的气候变化促进了纳帕海湿地优势植物的生长发育,光和固碳能力得到提升,地上生物量增加,但其土壤有机碳积累水平却逐渐下降。湿地碳汇植物良好的生长发育未能给湿地土壤提供有效的碳输入,降低了土壤有机碳积累水平。另一方面,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可能是温度升高加速了土壤有机碳的分解速率,导致土壤碳输出超过碳输入,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植物群落生物量作为碳汇在增加,土壤有机碳分解又变成碳源大量逸出,致使湿地土壤碳循环失衡,进一步增加了湿地温室气体的排放,加剧了地区气候变化(田昆,2008)。

5结论

以上研究与董瑜和郭绪虎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进一步论证了气候变化影响土壤碳积累,温度升高导致湿地生态系统负反馈的研究结论。尽管以温度升高为主要表征的气候变化有利于湿地优势植物群落的生长发育和地上生物量的留存,但随着温度持续增加,是否会出现其他优势植物,纳帕海湿地优势植物的生态位是否会产生变化,其植物群落结构又是否会发生改变?目前受到研究时间尺度的限制无法进行验证。但持续的增温将最终将改变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进一步破坏其生态功能,反作用于当地小气候,放大了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而湿地土壤有机碳积累水平的下降,将使高原湿地涵养水源,富集营养等各种功能减弱或遭到破坏,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远远超过正面效应。因此,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环境下,应加强监测研究,以应对气候变化。

参考文献:

[1]

董瑜, 田昆, 肖德荣, 等. 区域气候变化对纳帕海湖滨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14, 34(19).

[2]赖建东, 田昆, 郭雪莲, 等. 纳帕海湿地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研究[J]. 湿地科学, 2014, 12(1).

[3]郭绪虎, 肖德荣, 田昆, 等. 滇西北高原纳帕海湿地湖滨带优势植物生物量及其凋落物分解[J]. 生态学报, 2013, 33(5).

[4]李月梅, 曹广民, 徐仁海. 植物群落生物量和有机碳对高寒草甸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J]. 草业科学, 2007, 24(6).

[5]胡雷, 王长庭, 阿的鲁骥, 等. 高寒草甸植物根系生物量及有机碳含量与土壤机械组成的关系[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 41(1).

[6]陆梅, 田昆, 张仕艳, 等. 不同干扰程度下高原湿地纳帕海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特征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12).

[7]陶宝先, 宋长春. 氮素形态对泥炭沼泽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J]. 生态环境学报,2015,24(3).

[8]田昆, 常凤来, 陆梅, 等. 人为活动对云南纳帕海湿地土壤碳氮变化的影响[J]. 土壤学报, 2004, 41(5).

[9]肖德荣 , 田昆 , 张利权. 滇西北高原纳帕海湿地植物多样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J], 生态学报, 2008, 28(7).

[10]王平, 盛连喜, 燕红, 等. 植物功能性状与湿地生态系统土壤碳汇功能[J], 生态学报, 2010, 30(24).

[11]侯翠翠, 宋长春, 李英成, 等. 不同水分条件沼泽湿地土壤轻组有机碳及微生物活性动态[J],中国环境科学, 2012,32(1).

[12]王长庭, 龙瑞军, 刘伟, 等. 高寒草甸不同群落类型土壤碳分布与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关系[J], 资源科学, 2010, 32(10).

[13]李顺姬, 邱莉萍, 张兴昌. 黄土高原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J]. 生态学报, 2010, 30(5).

[14]李东, 黄耀, 吴琴, 等.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动态模拟研究[J]. 草业学报, 2010, 19(2).

[15]解宪丽, 孙波, 周慧珍, 等. 不同植被下中国土壤有机碳的储量与影响因子[J]. 土壤学报, 2004, 41(5).

[16]朱宏伟, 杨森, 赵旭矗 等. 区域气候变化统计降尺度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 2011, 31(9).

[17]辜运富, 郑有坤, Petri Penttinen, 等. 若尔盖高原泥炭沼泽土嗜冷细菌系统发育分析[J]. 湿地科学, 2014, 12(5).

[18]何太蓉, 杨达源, 杨永兴. 三江平原泥炭沼泽土剖面P 、K养分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农村生态环境, 2004, 20(1).

[19]姜明, 吕宪国, 杨青. 湿地土壤及其环境功能评价体系[J]. 湿地科学, 2006, 4(3).

[20]万忠梅, 郭岳, 郭跃东. 土地利用对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研究进展[J]. 生态环境学报, 2011, 20(3).

[21]祖元刚, 李冉, 王文杰, 等. 我国东北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J].生态学报, 2011, 31(18).

[22]谢迎新, 张淑利, 冯伟, 等. 大气氮素沉降研究进展[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18(4).

[23]沈芳芳, 袁颖红, 樊后保, 等. 氮沉降对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矿化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 2012, 32(2).

[24]黄国勤, 赵其国. 红壤生态学[J]. 生态学报, 2014, 34(18).

[25]王娇月. 冻融作用对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泥炭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 2014.

[26]杨f勤, 张健, 胡庭兴, 等. 森林土壤生态学[M].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27]黄耀, 周广胜, 吴金水, 等.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模型[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8]吕宪国. 湿地生态系统观测方法[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4.

[29]鲍士旦. 土壤农化分析[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气候变化知识范文6

1.1数据来源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和行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对气候变化研究报告》课题组在2011年3月-4月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开展了“中国大学生气候变化认知状况调查”。调查采取在机房集中进行网上答卷的方式进行。参与调查的人数为6750人,填写问卷6750份,获得有效问卷6643份,有效问卷占98.4%。问卷包括58个问题,划分为气候变化总体、科技、伦理以及政治经济学认知四个方面,问题形式是多选题和单选题。本研究主要关注问卷中的大学生气候变化科技认知层面。本次调查有效问卷样本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根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学科分布特点,将被调查学生划分为四个学科类别,分别是气象学、地理学科、工科和人文社科;各占总调查人数的比例为16.9%、9.0%、41.4%和32.7%;被调查学生中,男生占50.8%,女生占49.2%;被调查学生中来自城市的占44.9%,农村的占55.1%。

1.2变量选取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就是要解释大学生是否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科技认知影响因素,因此我们将大学生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参与意愿设置为因变量,因变量为1时表示大学生愿意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因变量为0时则表示不愿意。考虑气候变化科普常识、科技伦理以及科技应对行动三个维度来划分大学生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意愿影响因素的所有自变量(具体参见表2)。气候变化科普常识维度中,将大学生对气候变化、清洁发展机制(CDM)、“低碳经济”概念以及《京都议定书》了解程度四个变量考虑其中,主要因为气候变化了解程度考察大学生对于气候变化概念的总体认知;应对气候变化根本出路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清洁发展机制(CDM)则是侧重于技术革新层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取直接有效的技术手段实现节能减排;“低碳经济”概念是当代具有先进应对气候变化意识的国家采取的高碳能源走向低碳能源的经济发展方式,将会催生新的一轮科技革命的一种发展模式;在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重大会议中,《京都议定书》的签署最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是全球第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旨在控制气候变暖的国际协议。

气候变化科技伦理维度中,将IPCC报告“气候变暖”结论态度、气候科学研究结论是否应该公正客观、科学家认知为国家利益左右以及富国垄断先进科技手段压制穷国四个变量考虑其中,主要因为青年大学生思维处于活跃期,对于气候变化科技问题公正、公平性关注程度高于其他人群,因此他们对于气候变化科技伦理方面的认知对其气候变化行动意愿有很大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科技应对行动认知维度中,主要考虑了大学生对于科技进步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出路的态度、对国内气候科学研究行动的满意程度、对国际节能减排技术扩散以及对国内推进低碳技术开发的期待程度。气候变化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但是归根到底还是发展问题,其根本出路是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

在本世纪中后期,人类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必将成为一个紧迫并且重要的全球公共治理问题,大学生是国家发展未来的栋梁,对于参与未来的应对气候变化科技竞争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国家之间气候科学研究的竞争、低碳技术、清洁能源技术开发和应用能够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直接的良性效果进而影响各国的自身利益。因此,大学生对于科技进步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出路的态度、国内气候科学研究满意度以及国内外节能减排、低碳技术推广、应用的期待程度是否对其参与意愿有影响值得我们研究和关注。

2计量模型构建

大学生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意愿Y=F(X1,X2,X3,X4,X5,X6,X7,X8,X9,X10,X11,X12)+随机扰动项。本文反映我国大学生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意愿的数据是以分类数据为主的离散数据,大学生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意愿结果只有两种,即愿意与不愿意。因此可以采用BinaryLogistic模型,将因变量Y的取值限定在[0,1]的范围内,将“愿意”定义为Y=1,“不愿意”定义为Y=0。设X1,X2,…,Xk是与Y相关的自变量,一共有n租观察数据,即:Xi1,Xi2,…,Xik;Yi,i=1,2,…,n,本研究中k=12,n=6643。式中,Yi是取值为0或者1的因变量。Yi与Xi1,Xi2,…,Xik的关系为:

3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本文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6643个样本数据进行了二元Logistic回归处理,结果列于表3中。该模型的预测准确率达到了80.9%,说明模型的预测效果较好;从模型的整体检验来看,-2Loglikelihood值达到了5512.618,说明模型拟合度较好;而NagelkerkeRSquare值达到了0.240,Chi-square值达到了1089.443,说明模型可以较好地进行拟合。根据表3中模型测算的估计参数判断自变量对因变量的相关性,其顺序为X10、X9、X1、X12、X6、X4、X2、X11、X5、X7、X8、X3。通过显著性(Sig值)可以看出,排名前六的变量分别对大学生参与意愿有显著和较为重要的影响,现对此6个变量进行分析:表3科技认知视角下大学生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意愿的Logistic模型回归结果Table3RegressionResultsofLogisticModelforFactorsofInfluencingRespondingClimateChangeActionWilloftheCollegeStudentsBasedonScienceandTechnologyCognition注:*、**、***、分别表示达到10%、5%、1%显著水平.

第一,对国内气候科学研究行动的满意程度(X10)对大学生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意愿的选择起决定性作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是全球气候变化领域最权威、影响力最大的科学报告。以IPCC第一工作组(物理科学基础组)第四次报告(2007年出版)为例,我国大陆学者被引论文为88篇,只占被引论文总篇数的1.41%。气候科学研究的影响力显然亟需提高。其参数估计值为-1.023,可知自变量对大学生不愿意参加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有极大的反向作用。即大学生对国内气候科学研究满意度越高,则越是愿意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第二,科技进步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出路(X9)的估计参数值为-0.629,表明自变量对大学生不愿意参加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有较大负向作用。即赞同科技进步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出路的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科技进步是人类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根本出路所在,对此观点有正确的认识的大学生往往对于气候变化科技问题的整体把握较为客观,因此其参与意愿越高。第三,对气候变化的了解程度(X1)参数估计值为-0.507,表明大学生对气候变化的了解程度对其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意愿有直接负向作用。越是了解气候变化的大学生,其参与意愿越是强烈。这一结果表明,气候变化作为全球热点公共问题,其作为科普常识的宣传性值得关注。科普宣传工作充分,则大学生对气候变化了解程度加深,对气候变化的实质往往理解更加深刻,所以其行动意愿往往更加积极。第四,对国内推进低碳技术开发的期待程度(X12)参数估计值为-0.356,表示大学生对国内推进低碳技术开发的期待程度越高,则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积极性越大。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能源开发、利用等关键环节实现低碳技术是应对气候变化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国内以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技术革新方兴未艾。大学生对这些低碳技术的使用比较敏感,应该通过组织团体活动等方式,使得大学生深入这些进行低碳技术革新企业,增强大学生对我国使用低碳技术的感性认识,从而促进其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意愿。第五,气候科学研究结论是否应该公正客观(X6)参数估计值为-0.202,表明气候科学研究结论完全公正客观认知对大学生意愿有显著的负向作用,越是赞同气候科学研究结论应该公正客观的大学生,其参与意愿越强烈。时至今日,气候变化问题早已经超越科学界,气候变化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气候科学研究结论往往受到其它因素的干扰,这属于科技伦理的范畴。对于气候变化科技问题公正、公平性关注程度高于其他人群,因此他们对于气候变化科技伦理方面的认知对其气候变化行动意愿有很大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第六,是否了解《京都议定书》(X4)参数估计值为-0.116,表明对《京都议定书》越是了解,则大学生的参与意愿越是积极。在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重大会议中,《京都议定书》的签署最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是全球第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旨在控制气候变暖的国际协议。由于《京都议定书》的以上重要特性,对其了解程度可以反映大学生的气候变化科普意识,进而影响到其参与行动意愿。

4结论与讨论

本文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以现场答卷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6643个样本数据进行了二元Logistic回归处理。根据模型实证分析的结果,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调研结果表明,大学生愿意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占80.2%,不愿意的占19.8%。表明,大多数大学生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态度积极。(2)气候变化科普常识认知层面,对气候变化和《京都议定书》总体了解程度越高,则大学生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态度越积极。(3)气候科技伦理认知层面,越是赞同气候科学研究结论应该公正客观的大学生,其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态度越积极。(4)科技应对行动层面,大学生对于科技进步是应对气候变化根本出路认同度、对国内气候科学研究行动的满意度以及对国内推进低碳技术开发的期待程度越高,则其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态度越积极。基于本文实证结果,笔者提出如下政策启示:

第一,对大学生广泛和深入地宣传气候变化科普知识,提高其对气候变化科普知识的了解程度。认知是行为的基础,只有使大学生对气候变化有广泛和深入的认识,他们才会有去关注气候变化的可能,进而才会主动采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可能。青年大学生思维活跃,热衷于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是向全社会传播气候变化科普知识有重要的推动力量。因此,建议高校要扩张对大学生宣传气候变化知识的路径,以开设气候变化课程以及开设公益讲座等方式宣传教育气候变化科普知识,促使大学生对气候变化科普知识得到充分认识,进而整体提高我国大学生群体以及普通公众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意愿。

第二,对大学生进行气候科技伦理知识宣传教育应该予以格外重视。气候变化表面是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目前,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对于发展经济的需求空前,已经普遍进入后工业时代的发达国家对于中国碳排放要求往往是以维护发达国家自身政治需求为出发点。因此,气候变化中的科学技术问题往往超越了科技本身的范畴,已经被渗透了多种复杂的因素。青年大学生思维处于活跃期,对于气候变化科技问题的公正、公平的期待高于其他人群,因此,气候科技伦理认知对其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有很大影响。可以通过组织气候科技伦理主题辩论等方式增强大学生的气候科技伦理意识,进而促进其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