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恢复生态环境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如何恢复生态环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如何恢复生态环境

如何恢复生态环境范文1

【关键词】 小城镇 生态规划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实现了快速工业化过程,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催生了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工业化水平很高而城市化水平很低的小城镇。中山古镇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灯饰专业镇,虽然近年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但环境破坏也是触目惊心,农耕地变成工业区,田园小路变成了城市大道,清水河也成了臭水沟,清新的空气也被雾霾取代。

2 小城镇生态环境现状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缺乏长远规划,在经济规模快速膨胀过程中,城镇呈摊大饼式扩张。伴随着工业发展和人口不断聚集,小城镇原有的农田生态系统被打破,滞后的基础设施让城镇环境无法有效收集污水及生活垃圾,小城镇的生态环境比城市更加严峻。简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城镇规模扩张和功能布局紊乱是小城镇生态问题之源

古镇镇由12个自然村组成,长期以来各村为了发展经济,均划出土地建设本村工业区。过去九十年代初到2013年全镇开发工业用地达到8平方公里,大部分村集体工业区与居住区相互混杂。全镇约2万家规模各异的企业吸引了超过15万外来劳动力,人口增加和工业增长超出了环境承载力,原有的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2.2 重经济而轻环境的粗放发展模式是小城镇生态环境问题之本

小城镇作为“城之尾、乡之头”,具有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村集体在城镇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村委会通过整合村集体用地,协议租让给企业或私人开发建设,这种简单易行的粗放发展模式为集体经济带来了直接“土地红利”,部分村民人均分红每年超过1万元。工业化速度远超城市化水平,原有的基础设施和环境承载力被大大突破,环境恶化势不可免。

2.3 边污染、边治理是小城镇生态环境问题难解之因

小城镇还处于快速增长期,小城镇受到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压力,“先破坏、后建设”、“边污染、边治理”是当前小城镇经济建设与环境治理的尴尬状态。由于生态环境建设投资较大但经济产出小,生态环境建设只能作为政府“民生工程”进行适量投入,这也是生态环境难解之主要原因。

3 横琴河生态公园背景和概况

3.1 背景

古镇历经快速工业化之路,随着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群众对不断恶化的居住环境日益不满,对恢复生态环境的呼声日渐强烈,改善滨河环境成为生态建设切入点。横琴河位于古镇东侧,大量简陋厂房沿河建设(图1,图2),滨河生态环境已被破坏殆尽(图3,图4)。镇政府为了整治水环境,恢复河涌水系的生态环境,并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休闲环境,启动了横琴河生态公园项目。

3.2 概况

横琴河生态公园全长约6公里,最宽处达200多米,最窄处仅8米,总面积14万平方米。公园西侧紧邻南北向快速路古神公路,新兴大道、曹兴路横贯公园,交通可达性很高。场地内尚有部分简陋工业厂房,一处木材厂,一块坟地,一条550kV高压线,2个鱼塘,一个现有曹步公园。

4 横琴河生态公园设计简介

4.1 设计以恢复生态为主题,辅以增加休闲活动空间

横琴河岸局部还保留着着鱼塘、村道、行道树、滩涂以及旧厂房拆除后留下的基础,设计时将一切可以保留的给予保留或者利用。维持有地形的基础上,大力恢复植被(图5示),逐步恢复生态系统。充分利用现有鱼塘,在四周仅设计透水步道和亲水平台(图6示)以增加活动空间。将现有的村道改造为绿道,加上现有行道树成为良好的林荫道(图7示)。而现有河岸滩涂因人为破坏,部分河岸已建挡土墙,本次设计最大努力的恢复河岸植被,绝不新增硬质驳岸,只有旧厂房拆除留下的硬质基础,本次将其改造为观景平台或者绿道休息平台(图8示)。

4.2 完善配套设施,塑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

由于滨河环境受到工业厂房的影响,原有生态环境受到重大破坏,本次改造的重要目的是恢复生态系统。清除现有场地内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以及已不利于植物生态的表层土壤,大量种植本土植物。结合横琴河生态公园带状,设计了滨河绿道和步行道,使人们体验和感受自然环境,同时也教育人们珍惜和保护生态环境。

5 横琴河生态公园实施实践经验

横琴河生态公园项目是小城镇生态修复项目,城镇政府部门在逐渐从单纯追求GDP增长转向平衡协调发展,生态意识已逐步渗透到社会各阶层,为生态建设提供了良好社会背景。影响生态项目实施决定因素并非工程技术,而是相关主体的经济利益与公共利益、环境效益的博弈,在项目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最重要是协调和兼顾各方利益,方能让生态项目落实到地。

5.1 提高村集体和村民的生态意识,为项目实施奠定基础

景观生态规划实践不仅仅要解决土地、财政、技术等问题,更重要是获得当地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在开展生态公园建设前期,政府部门通过各种媒体方式向公众传达和灌输生态城镇建设方针和思路,产生了很大社会反响,获得了村集体和社会各界支持。在项目设计过程中,与相关的村集体进行了充分的协调,既充分考虑村集体和村民的切身利益,也满足公共休息环境的要求。

5.2 充分协调土地权属人利益,清除场地内建筑

清除场地内的建筑是公园实施最大难点,本次公园需要清拆的建筑面积将达到4万多平方米,其中近3万平方米为违章建筑,也有2万平方米土地是已经办理土地证,对这些用地还需进行补偿。政府和征地拆迁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宣传和动员业主主动拆除违章建筑,也妥善安置补偿的办证土地。有效处理土地权属关系是公园能够实施的关键。

5.3 平衡财政资金投入与生态修复效果

由于地方财政在公园投入的资金非常有限,政府要求生态公园做到要求最大化绿化、最小的维护成本原则建设。虽然设计上已经最大化的保留和利用场地内现状有用元素,但投资依然十分紧张,在功能布局上尽量减少了硬质广场,仅做绿道、步行道和少量亲水平台,在植被方面也基本配置本地化树种,在保障生态恢复效果上,尽最大努力降低投资。

6 结语

横琴河生态公园规划将棕地经改造恢复滨河生态廊道,本规划项目并未采用先进的景观生态处理技术,将主要资金用于植被的保护与修复,提高了公园实施的可行性。实际上无论城镇如何发展,人都离不开自然环境,当人们意识到优良的自然环境不断消失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激起对自然环境的渴望。作为城镇政府要做的即是顺应公众的需求,去克服各种困难,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苟森,李秀.小城镇生态问题及对策[J].山西建筑,2007,33(15):17-18.

[2]刘珊珊,王爱英.受损弃置地的生态与景观恢复[J].科技视界,2012,22(8):346-348.

[3]万帆,熊花.城市河流的自然化和生态恢复设计方法――以芝加哥河为例[C].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08.

[4]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30.

如何恢复生态环境范文2

【关键词】固定资产;弃置费用;预计负债

一、固定资产弃置费用提出的原因

1.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需要

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始终保持高速增长,社会经济发展成就巨大。但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环境污染严重,社会公众对加强环境保护,恢复生态,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呼吁越来越强。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和环境保护责任。弃置费用的提出,无疑是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需要。

2.与国际趋同的需要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国际趋同是我国制定新会计准则的工作目标之一。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对固定资产弃置费用做了相关规定。《国际会计准则第37号———准备、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IAS37)规定:由于装置及设施的弃置拆除是因其建造安装或取得而引起的,在其建造安装完成或取得时,就要提供预计的未来弃置成本,并全额确认为预提费用,同时予以资本化作为相关资产成本的一部分,预提费用视为负债管理。由此可见,弃置费用提出是与国际趋同的需要。

二、固定资产弃置费用会计处理概述

2006年财政部的《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CAS4)第十三条规定:对于特殊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确定其初始入账成本时,应当考虑弃置费用。固定资产弃置费用通常是指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国际公约等的规定,企业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所确定的支出,如油气资产、核电站核设施等的弃置和恢复环境义务等。弃置费用的差额与其现值相比较,通常相差较大,需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企业应当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CAS13)的规定,按照现值计算确定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和相应的预计负债。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预计负债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利息费用和相应的预计负债。一般工商企业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报废清理费用不属于弃置费用,应当在发生时作为固定资产处置费用处理。《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CAS27)及其应用指南规定了油气资产弃置费用的处理,该准则第二十三条规定:企业承担的矿区废弃处置义务,满足CAS13中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应当将该义务确认为预计负债,并相应增加井及相关设施的账面价值。

三、固定资产弃置费用会计核算例析

【例】某企业建造一个核电站,其主体设备核反应堆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法律规定,企业在该设备期满后,将其拆除,并对造成的污染进行整治。2013年1月1日,该项设备建造完成并交付使用,建造成本共2 000 00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20年,预计弃置费用为500 000万元,假定适用的折现率为10%,于每年年末计算预计弃置费用的利息费用。假设净残值为0,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并于每年年末计提折旧费用(注:为简化分析,以下账务处理只考虑弃置费用相关部分)。

1.计算已完工的固定资产的成本

根据新准则规定,确定其成本时需考虑弃置费用。

弃置费用的现值=500 000×(P/F,10%,20)=500 000×0.149=74 500万元

固定资产入账价值=2 000 000+74 500=2 074 500万元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单位:万元):

借:固定资产2 074 500

贷:在建工程2 000 000

预计负债74 500

2.2013年年末计提利息费用和折旧费用

2013年预计负债计算的利息费用=74 500×10%=7 450万元,计提的折旧费用=2 074 500/20=103 725万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单位:万元):

借:财务费用7 450

贷:预计负债———预计弃置费7 450

借:生产成本103 725

贷:累计折旧103 725

3.同理,可计算出2014年年末计提的利息费用和计提的折旧费用

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单位:万元):

借:财务费用8 195

贷:预计负债———预计弃置费8 195

借:生产成本103 725

贷:累计折旧103 725

依此类推,每年年末依据所发生的利息费用和计提的折旧费用编制相同的会计分录。经过计息,20年后预计负债累计值为500 000万元。若负债金额与实际支付金额不一致,其差额可作为当期利得或损失处理。

如果第20年核反应堆拆除时,实际发生了510 000万元,则会计分录编制如下(单位:万元):

借:预计负债———预计弃置费500 000

清算损益10 000

贷:银行存款510 000

如果实际发生了490 000万元,则会计分录编制如下(单位:万元):

借:预计负债———预计弃置费500 000

贷:银行存款490 000

清算损益10 000

四、固定资产弃置费用存在的问题

1.弃置费用的确认问题

关于弃置费用的确认,会计准则指南中明确指出的仅有油气资产和核电站设施,而化工企业、煤矿企业等其他对社会生态环境有一定影响的企业是否要确认,是否要区分规模,还是不论大小都应当予以确认,都需要需在应用中完善与规范。弃置费用通常涉及相关设施的弃置、拆移、填埋、清理、恢复生态环境等发生的费用。如何规范这些费用的确认条件也是值得商榷的问题。

2.弃置费用的计量问题

固定资产弃置费用计入固定资产初始成本,会增加固定资产各期的折旧费用,影响到企业的利润和所得税。能否正确的计量弃置费用,不仅影响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而且对企业利润和国家税收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如何进行弃置费用金额的准确计量,显得尤为重要。虽然《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对弃置费用的确认已作出了相关规定,但不够详细,在实务操作时仍有许多困难。准则中关于弃置费用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的必要支出范围界定过于模糊,如何进行测算、怎样准确选择折现率、如何合理运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将成为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3.弃置费用的披露问题

由于固定资产的弃置费用往往金额巨大,通过折现的方式计入初始成本,虚增了企业资产,信息使用者容易被资产虚增的信息所误导。企业应当在财务报告中对弃置费用的相关信息予以充分披露。但新准则对此并未作出明确规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不能获得与此相关的有效的信息。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张庆阁.弃置费用会计处理存在问题解析.会计之友,2010(3): 58-59

[3]方西陆.谈固定资产弃置义务的确认与计量.财会月刊,2010(7):41-43

[4]张瑞,江书军.固定资产弃置费用会计核算例析.财会通讯,2012(2):56-57

[5]徐姗姗.资产弃置会计之利弊———兼谈减少弃置费用确认的负面影响.财会月刊,2013(3):65-67

如何恢复生态环境范文3

关键词:生态河岸;规划;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226-2

0 绪论

河岸带的定义首次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生态河岸(riparian ecosystem)是一个新兴的概念。关于生态河岸的定义,目前主要从生态河岸的生态系统属性和过渡带属性两个方面进行理解。总的来说,生态河岸(riparian ecosystem)是以自然为主导的,在保证河岸带稳定和满足行洪要求的基础上,维持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维护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协同发展,提高系统的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能力、改善人类生活环境的地带。生态河岸是一个狭长的水陆生态交错带,既要研究其生态系统的特征,又要从水利工程方面

进行考虑。当前,生态河岸主要研究生态河岸的功能以及生态河岸功能实现的途径,生态河岸建设已经成为国内外河道治理的重要措施。

1 生态河岸的功能

目前国内外很多学者对生态河岸的功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Naiman及张建春等人在2001年将生态河岸功能概括为廊道功能、植物护岸功能和缓冲带功能。Miller于1998年指出生态河岸的功能可以概括为:生态河岸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对地表和地下水径流的保护功能;对开放的野生动植物生境以及其他特殊地和旅行通道的保护功能;可提供多用途的娱乐场所和舒适的生活环境。还有一些学者把生态河岸的功能归纳为:自然保护功能、社会保护功能以及休闲娱乐功能。

2 生态河岸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生态河岸功能的实现依赖于生态河岸生态系统中生态平衡的维持。对于一个退化的河流生态系统来说,运用恢复生态学原理来修复生态系统,有利于生态河岸功能的实现。我们在分析公园河岸生态状况的基础上,探讨公园生态河岸建设的原则,采用工程和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对公园生态河岸进行整体规划和建设,并探讨公园生态河岸的综合评价。通过公园生态河岸规划和建设的研究,为本地区河流河岸带自然条件的生态修复积累实验成果,完善解决河道生态护岸中存在的诸多技术问题,使本地区的生态河岸研究有进一步的长足发展。

生态河岸功能的实现依赖于生态河岸生态系统中生态平衡的维持。对于一个退化的河流生态系统来说,运用恢复生态学原理来修复生态系统,有利于生态河岸功能的实现。河岸的治理在古代已经很广泛了。

20世纪60年代后期,德国及瑞士认识到传统的水利设计及管理思想是导致河流自然生态系统受损的根本原因,开始进行如何把生态学原理应用于土木工程,修复受损河岸生态系统的试验研究。瑞士、德国等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自然型护岸”技术,并且在生态型护坡结构方面做了实践。20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瑞士、日本等发达国家进行了大量的混凝土河岸的生态修复实验研究,大规模改修了混凝土河岸,恢复河流的自然生态系统,积累了大量的成功范例。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多自然型河道治理”技术。但是国外河流生态修复多以积累典型成功工程事例为主,缺乏恢复过程中的生态系统是如何自我调节的动态定量化证明研究,没有建立一套评价河流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能力的定量化指标体系。

近年来,我国的生态河岸专家已深刻认识到在河岸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开始探讨生态河岸的运用与发展,并在全国各地开展了一系列的护岸研究,寻找生态河岸最理想的技术手段。目前,我国河道护岸工程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采用传统的规划设计思想和技术,即便是中小河流,河流护岸仍然只是考虑河道的安全性问题,以混凝土护岸为主,而没有考虑工程建筑对河流环境和生态系统及其动植物及微生物生存环境的影响。我国城市段河流护岸多采用耐久性好的混凝土,破坏了河岸的生态系统,导致河流自我净化能力降低。以恢复城市受损河岸生态系统为目的,研究受损河岸生态修复材料(如芦苇(Phragmites com munis Trin.)、河柳(Salix matsudana Koidz.)、竹子(Phyllostachys pubescens Mazel ex H.de Lehaie)、意杨(Populus euramevicana cv.)、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 DC.)、榆树(Ulmus pumila L.))的适应性,利用植物护岸,并把植物护岸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护岸技术研究,是实现生态河岸功能的重要途径。

植物在生态河岸恢复中的作用,可以总结为:一种是单纯利用植物护岸,一种是植物护岸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护岸技术。下面为国内比较常用的几种植物护坡技术。

2.1 植草护坡技术

植草护坡技术常用于河道岸坡及道路护坡上。目前,国内很多生态河岸的治理都使用的是这一技术,我们在生态河岸的探讨中也经常使用。这一技术主要是利用植物地上部分形成堤防迎水坡面软覆盖,减少坡面的面积,起到护坡的作用;利用植物的深根系,加强植物的护坡固土作用。还可以改善原有的驳岸没有流动性,单一性,使河道流速再高都不受影响。有些原有河道硬化破坏了河岸与河床之间在水文和生态上的联系,破坏了可以降低水温的植被,植草护坡后可以使其发挥截留雨水,稳固堤岸,过滤河岸地表径流,净化水质,减少河道沉积物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增加河岸生物的多样性。

2.2 三维植被网护岸

三维植被网技术多见于山坡及高速公路路坡的保护中,这一技术现在也开始被用于生态河岸的防护上。它主要是指利用活性植物并结合土工合成材料等工程材料,在坡面构建一个具有自身生长能力的防护系统,通过植物的生长对边坡进行加固的一门新技术。根据原有的边坡、地形进行处理,把三维植被网技术用于生态河岸的护坡上,通过植物的生长对边坡进行加固,根据边坡地形地貌、土质和区域气候的特点,在边坡表面覆盖一层土工合成材料,并按一定的组合与间距种植多种植物,将河岸的垂直堤岸护坡改造成种植池。

2.3 河岸防护林护岸

在生态河岸种植树木或竹子,形成河岸防护林,减小了水流对表土的冲击,减少了土壤流失。还可以在河岸边种植菖蒲,形成防风浪的障碍物,将原有泥石堤岸改造成用土做堤,降低河岸坡度,形成缓坡,在缓坡上种植草坪和乡土植物,形成游人可以接近水界面的低水位网格亲水步道。河岸防护林可以起到保持水土、固土护岸作用,

又可以提高河岸土壤肥力,改善河岸周边的生态环境。

3 生态河岸的规划与构建

以生态护岸为设计的亮点,主要以新的施工技术应用于驳岸施工。我们可以根据河流地形的高低,改造和减少混凝土和石砌挡土墙的硬质河岸,扩大适生植物的种植空间,建立亲水平台,构建层次丰富的岸线。先抛石,在常水位线以下用三围网固土,造缓坡草坪入水,在常水位以上种植物护坡,造景观。

河流生态恢复的目的之一就是促使河岸系统恢复到较为自然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生态河岸系统具有可持续性,并可提高生态系统价值和生物多样性。生态河岸规划所遵循的原则归纳有下列五项:尊重自然的原则,植物合理配置原则,避免生物入侵的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协调统一的原则。

我们针对某一水域的地理环境为主提出生态河岸,旨在以生态原则提高水体的自洁能力,使该水体对保持城区水生态平衡,使城市与环境协调发展,人类、多种动植物和谐共处,达到一种自然平衡的状态,建设有特色的新型城市景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对该水域进行综合治理,加强该水域及周边的产业规划,进行产业调整。

4 生态河岸构建的技术推广体系

本文在研究生态河岸自然特征即河流主要生态问题的基础上,根据生态河岸建设的基本原则,探索了对规划构建的生态河岸进行综合评价的指标和评价方法,总结出开展长江中游城市生态河岸建设的一些技术推广体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大多数生态河岸存在的生态问题主要表现在水体污染严重,原有驳岸破坏了生态平衡,植物多样性低,河岸异质性降低四个方面。

(2)生态河岸规划的原则,既要遵循尊重自然、植物合理配置、避免生物入侵、可持续发展以及协调统一的普遍性原则,又要基于公园原有河岸的自然特征和生态问题,对河岸进行技术改造,增加河岸的亲水空间,加强对河流的综合治理,把公园与周边的公园结合起来,形成有特色的滨水景观。

(3)在生态河岸的规划建设中,把工程措施和植物建植措施有机结合起来。植物设计以应用乡土树种为主,考虑四季景观,在不同的景区使用不同的植物来渲染意境。在河漫滩湿地(最低水位到常水位)点缀水生植物菖蒲(Acorus calamus Linn.)、芦苇( Phragmites com munis Trin.);在河堤疏树草地(常水位到最高水位)种植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 DC.),林下种石蒜(Lycoris radiata)、鸢尾(Iris tectorum)和玉簪(Hosta plantaginea)等宿根花卉;在滨河疏林草地处,结合地形、铺装,配置竹林、乌桕(Sapium sebiferum Roxb.)、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 Laxm.)、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thunb) Lour.)。

(4)根据公园的河岸线,将其分为几个不同的部分进行功能划分。上游可以设计为理水区,理水区保留了原有堤防基础,沿岸道路退后,将原来的垂直堤岸内侧护坡改造成种植池,并在堤脚面一侧设高水位亲水游船码头;中游设计为亲水区,亲水区保留原有水泥防洪堤基础,沿岸道路退后,在原来的垂直堤岸内侧护坡上堆土,形成种植区,并在堤脚铺设卵石,形成亲水界面,即中水位临水平台;下游设计为戏水区,戏水区的河岸边种植菖蒲,形成防风浪的障碍物,将原有泥石堤岸改造成用土做堤,降低河岸坡度,形成缓坡,在缓坡上种植草坪和乡土植物,形成游人可以接近水界面的低水位网格亲水步道。

(5)由于生态重建是一个跨越较长时间尺度的过程,因此,需要在长期对河流流域以及公园生态河岸监测的基础上,根据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要求,结合生态河岸规划建设情况,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从结构稳定性、景观适宜性、生态健康、生态安全方面对河流生态河岸开展综合评价。

(6)生态河岸建设的关键技术体系表现在根据河流地形的高低,改造和减少混凝土和石砌挡土墙的硬质河岸,扩大适生植物的种植空间,建立亲水平台,构建层次丰富的岸线。

(7)应加强对规划构建的公园生态河岸生态系统的基础研究,重点研究河岸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其稳定性,并应加强定量化研究。

参考文献

[1] Meeban W R,Swanson F J,Sedell J R.Influences of riparian vegetation on aquatic ecosystems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s tosalmonoid fishes and their food supplies [A].In:Johbson R R,Jons D A eds.Importance, Pre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of Floodplain Wetlands and other Riparian Ecosystems[C].Washington:USDA Forest Service,1977,137-145.

[2] 夏继红,严忠民.生态河岸带的概念及功能.水利水电技术,2006,5(37):156-189.

[3] Boon P J.宁远,沈承珠,谭炳卿,等译.河流保护与管理.

如何恢复生态环境范文4

关键词:矿山;土地复垦;生态重建

1 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涵义

我国大多矿区的共同特点是:处在生态脆弱区,有较充足的光温资源、较贫瘠的土水资源和较丰富的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开发的结果是:光温不变、土水废弃、矿石耗竭。

1.1 土地复垦

土地复垦一般是指将废弃的土地重新开垦为农田种植农作物。随着时代的发展,土地复垦的内涵在扩展,即土地复垦后的用途不再仅仅是种植农作物,也可以植树造林,进行水产养殖,或是作为建设用地。《土地复垦规定》将土地复垦定义为“对在生产建设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1.2 矿区生态重建

矿区生态重建是指对采矿引发的结构缺损、功能失调的极度退化的生态系统,借助人工支持和诱导,对其组成、结构和功能进行超前性的计划、规划、安排和调控,同时对逐渐逼近最终目标这一逆向演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跟踪评估并匹配相应的技术经济措施,最终重建一个符台代际间需求和价值取向的可持续的生态系统。

土地复垦指的是恢复到可供利用能力,生态重建则在土地可利用能力恢复的基础上,强调建立完整的生态系统。土地复垦是基础,然后才能进行生态重建,而生态重建是恢复生态环境和利于生活的环境。

2 采矿对矿区七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影响

2.1 采矿的负面影响

矿区生态环境破坏是在人类活动压力条件下环境变化超过一定限度的产物。采矿后,原脆弱生态系统演变为极度退化生态系统,原有的地貌、土壤及植物群落大部或全部消失,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也随之部分及完争丧失。此种极度退化生态系统无法在自然条件下发生逆向演替,必须借助人工支持和诱导,重建一个人工、半人工的生态系统。

2.2 采矿的正面影响

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区内公路、铁路、工矿城镇等基本建设有了迅速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地方经跻的腾飞,为当地人民脱贫致富带来了新的机遇,而且为生态重建带来一定的资金。既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又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3 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产生的基础工程

3.1 稳定人工地貌的重塑

使被扰动的土地安全,不发生地质灾害,如塌方、滑坡等,这涉及到地基承受力、岩土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内容。同时,被扰动的土地常是些疏松堆积体,故堆置当年就会有大量的水士流失,尤其是地表覆盖细颗粒物质如土、沙等。此种人工扰动土的范围越来越大、扰动土的速度越来越快。

3.2 重构合理的土壤剖面

可运用土壤学中“生物小循环”理论,来进行良好地表覆盖物的设计,模仿大自然的造土运动,加速母岩风化、母质成土,生土熟化。加速风他是成士过程中的关键,如何促使和加速生物风化更为重要,尤其是对有毒物质的改良,这与传统的土壤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产生差异。

3.3 士地资源利用结构的优化

矿区范围内的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等在采矿前后将发生剧烈的变动,此种变动与矿山生产工艺、开采规模,服务年限关系极大,井受矿区所在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制约。变动过程中所涉及的农林牧副渔结构比例、耕地恢复率、耕地恢复期、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年等重要问题,与传统土地科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同样产生了差异。

4 矿山土地复垦及生态重建的主要技术

4.1 传统复垦技术

矿区土地复垦的技术措施主要有物理、植被恢复。是将土覆盖到排土场或道路两侧等位置,然后进行栽树、种草等植物,虽然技术比较传统,但非常适用。要想达到较好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植被恢复的难度较大。受气候的影响,植物成活率低,覆盖用的土也很难找到。因此必须探索新的技术。

4.2复垦新技术

矿山固体废弃物复垦技术,利用矿山的尾矿充填露天采空区,减少了尾砂对其他环境的破坏,而且还可以免除地面沉降这一伴随矿山开采产生的难以避免的矿山地质灾害,同时也解决了尾矿库的问题。然后在尾砂上面覆盖有机材料,再覆盖上厚土壤,并在覆盖材料中间加薄薄的地质滤网来阻止材料的上下混合。这种覆盖技术可阻止尾矿酸化,减少污染。

4.3人造表土

复垦土地的土壤贫瘠,缺少熟化的表土,人造表土可作为自然表土的改良剂或直接作为表土使用。这些人造表土因富含多种养分且经过加工处理,其养分含量比自然土高,覆盖在表面的厚度比自然土薄得多,但其效果与自然表土无异。人造表土不仅可用于已破坏土地的复垦,也可以作为复垦表土的改良剂或肥料。

5 对矿产资源可持续性开发的建议

由于我国工业化历史较短,用于现代地质勘探的资金和技术投入有限,因此,目前对矿产资源储量的有效控制在整体上还显得相当粗放。一方面,除了富铁矿资源的总体格局已基本确定外,其它矿产的资源增长尚有相当大的潜力,特别是在能源、有色金属及非金属矿产方面。另一方面,多数主要矿产探明储量虽很可观,但可采储量拮据,资源形势不容乐观,国内矿产供需矛盾将成为困扰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长期性难题。为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 加强地质勘探工作是相当长时期内扩大我国人地关系发展物质基础和提高我国矿产资源保障程度的首要任务。

(2) 实施矿产资源的有效开发与管理,切实落实《矿产资源法》。

(3)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矿产资源的有效供给和利用水平,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4) 积极开展矿产资源的再生利用,将废弃资源的再生产纳入国家原材料生产体系,以延长有限资源的使用周期。

(5) 大力加强教育,持续强化节约,提高能源消费效益的全体国民意识,以形成浪费资源即为国耻的社会共识。

(6)调整产业布局和逐步完善相应的处理措施应成为今后国家矿产资源开发和区域发展政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6 结语

我国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取得较好的成绩,生态环境逐步在恢复,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如土地复垦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执行力不够;资金来源问题,过多的资金,个别企业是承担不了的,特别是个体企业,重视程度还不够。我国是一个矿业大国,矿区土地复垦、生态重建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系统工程。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应以新技术为指导,将传统复垦技术与生态重建相结合,促进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 我国土地复垦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 科技资讯. 2011(06)

[2] 姜永彬. 我国进行土地复垦的必要性[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18)

如何恢复生态环境范文5

【关键词】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理论模型实践模式

脆弱的生态环境、欠完善的经济机制、粗放外延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压力不断增大的人口增长、整体文化素质低的人口特征等复合、累积型因素正阻碍着西部地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西部地区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按照自然界的生态循环原则,以物质和能量的循环流动为基线,依据要素禀赋结构,发展符合西部地区比较优势的产业,在产业结构不断演化升级和信息高效利用的过程中促进物质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能源的梯次利用。同时,要注意协调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良性互动,通过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和构建区域、园区、企业、家庭各个层面的循环经济模式,建立“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循环体系,通过促进人类活动方式和行为模式的生态化转型,使西部地区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更加协调,为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根基。

一循环经济理论模型的探讨

循环经济作为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选择,对其研究的兴趣吸引了众多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目前,研究循环经济的各类学者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现阶段对循环经济理论模型的研究大致是从以下两个角度展开的:一是自然科学视角,二是社会科学视角。

1.自然科学视角

从自然科学角度对循环经济理论模型进行研究,主要包括研究循环经济理论模型中3R原则及各实践模式(企业层面、产业层面、社会层面)在技术上实现循环经济模式等问题,即从自然科学技术方面来分析和研究资源(原材料)及能源的减量化,产品的重复利用化,废弃物的资源化及无害化等具体技术能否实现和如何实现的问题,可理解为对能否和如何开发及实践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绿色技术体系范畴的研究。具体来说,如“关于物质及能源循环利用技术的研究”,“关于废弃物的资源化技术的研究”等就属于这个范畴。这个范畴的特点是将物质及能源循环从具体社会环境中抽出,重点从自然科学角度对循环经济在技术方面的可行性和具体途径进行研究,属于实验或实证分析范畴。例如,东北大学的陆钟武院士就“大、中、小”三个层面的物质循环研究就属于此范畴。

2.社会科学视角

从社会科学角度对循环经济进行研究,则突出社会发展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与自然科学家不同,社会科学家们更关心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以及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政策体系、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构建等问题,在分析如何发展循环经济时,社会科学家更注重探讨制度环境、制度安排及制度变迁的形成机制和循环经济增长模型等方面的内容。属于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综合。如中国人民大学的曹葵等研究者就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并且得出了“在推行循环经济时,生产过程将逐渐减少对耗竭性资源的依赖,否则,总的资源存量将在有限的时间内被消耗完,经济增长也将不可能持续下去。因此,推行循环经济将有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的结论。

3.扩展

以上从自然科学角度和社会科学角度对循环经济理论模型的研究虽然都是初步尝试,但是应该肯定这些尝试给出了我们研究循环经济理论模型的方向和基本方法。另外,笔者认为对循环经济理论模型的研究还可以从另外一些方面作补充。如根据总书记提出的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在循环经济理论模型研究中引入和谐社会的“和谐度”这个概念就发展循环经济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整合。从外部效应理论出发,就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度而言可初步得出:

和谐度(CM)=

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度=

我们知道无论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还是自然活动(自然变化、生态环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都可以划分为正的外部影响(正外部效应)和负的外部影响(负外部效应)两大类。相互之间的正外部效应越大,负外部效应越小说明其和谐度高,反之相互之间的正外部效应越小,负外部效应越大则说明其和谐度低。当前就人类活动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关注人类活动给予自然的负外部效应这一方面,典型的研究是生态环境影响公式:

I=P×A×T

笔者认为还应该对以下三个方面内容进行研究:

1)人类活动给予自然的正外部效应。典型的研究就是生态环境建设,需要深入分析在有效配置资源的条件下,如何推行生态环境建设,使人类活动给予自然的正外部效应不断增大,其结果是实现生态环境的持续稳定增长;

2)自然活动(自然变化、生态环境变化)给予人类的正外部效应。典型的研究有对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等研究,但更重要的是由生态环境建设的不断提高升级而引起的生态服务和环境资源的增加如何提高人类福利水平的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3)自然活动(自然变化、生态环境变化)给予人类的负外部效应。典型的研究有生态危机和环境污染对人类的损害方面的研究,如关于大气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的研究。

结合和谐度概念,还必须就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和自然对人类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深入探讨。我们研究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模型也需要分别从这四个方面加以分析,为构建一个能够使和谐度不断提高的,兼具和谐、循环两大特征的未来社会奠定坚实的理论平台。

以上是从宏观层面对发展循环经济理论模型的初步探讨。另外,对3R原则中的减量化原则,也可就减量化最适量的理论模型展开分析。目前研究循环经济的文献中提到的减量化原则一般表述为“减量化原则,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笔者认为,该表述是正确的,但是,还有必要从减量化的最适量方面对减量化的理论模型做进一步探讨。这里需要度量要维持当前福利水平,甚至提高福利水平,应该投入多少自然资源为最适?在现在投入的基础上减少多少为最适?过多的减量化与过少的减量化都不能维持当前福利水平,更不能提高福利水平。所以有必要深入探讨:减量化的“最适量模型”。

对“大中小循环”三个层面减量化的最适量,都需要引入计量模型来确定。例如,大循环层面(区域及社会),初步确定被解释变量为减量化的最适量,并用最适环境影响量PI来替代,解释变量有:人口变化量PV,环境意识水平EL,单位GDP的环境影响I;循环经济制度CS(虚拟变量),循环经济技术普及率CT…

PI=f(PV,EL,I,CS,CT…)+E

限制条件:福利水平≥当前福利水平

笔者认为,对减量化的“最适量模型”进行理论探讨,对我们深入分析影响发展循环经济的各类因素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它可促使我们分离出关键性的因素,并以减量化的最适量作为基本前提和假设,寻找到各个层面推进减量化的最优方法和途径。由于对减量化的统计数据还在收集之中,上式仅是减量化最适量的概念模型。

二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模型

我国西部地区社会发展之所以长期落后,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高山大川、恶劣气候所强化的交通落后和信息封闭等导致的社会封闭性。这类因素长期阻碍了国家内外、民族内外和地区内外的沟通与交流,使各族人民的生产力和创造力的未能得到充分地发挥。从历史因素看,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起点一般较低,在建国初期不仅经济发展十分落后,社会发展也极端落后,与沿海地区发展水平相差甚远。发展起点低下,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进程。“—般经济理论认为,仍处于前工业社会的国家或地区,很难像工业国家或地区一样,实现总产值的高增长率和人口平均产值的高增长率。其主要原因是初期的人均产值水平太低及增长率过低而引起的起步过程的持续滞钝。”同时,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路径依赖理论,一旦选择了某种路径,就意味着将长时期地锁定在这一路径上,即使在路径以外存在其他更有效的路径,因为存在转换成本,要想改变路径也绝非是容易的事。西部地区以社会经济体制落后,人口素质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进程缓慢,信息不畅,观念落后等为特征形成了特有的低水平发展路径,要成功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必须找到并推行一种经济效益好,交易成本(转换成本)低的经济发展模式。

“一个地区要获得发展,或者要有自然资源优势,或者要具有资本、人才、技术、品牌等后天获得性资源,而且后者对前者具有点石成金的作用”。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西部地区没有物资资本、人力资本等优势,且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也正在使西部地区的先天自然资源优势不断下降,具体表现就是生态不断脆弱化。显然,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目前,国家在西部地区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虽然对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遏制具有重要意义,但如果经济仍然落后,传统经济模式不能得到根本改变,生态环境即使暂时恢复也还会再一次遭到破坏。所以西部地区必须创新发展战略,必须研究新的发展理论模型。根据前面从外部效应理论出发对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的分析结论,我们认为生态环境建设可以理解为通过增加人类活动给予自然的正外部效应,实现生态环境的持续稳定增长,使被破坏了的生态环境能够恢复,进而提供充足的生态环境服务,使人类的福利水平不断升级;而循环经济建设则可以理解为通过减少人类活动给予自然的负外部效应,以维护生态环境的质量,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三赢”。可见,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两者都是通过改善人类活动模式来影响自然环境状况,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度不断提高升级。

和谐度(CM)=

和谐度提高的过程可以认为是由生态环境建设产生的促进自然环境增长的拉力和由循环经济建设所产生的防止自然环境退化的推力而形成的推拉合力所主导的人与自然关系不断协调的和谐演进升级过程。

基于这一观点我们认为: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一项复杂的、在特殊区域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区域层面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重建等各个领域。西部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促进该区域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在经济活动中一定要切实贯彻十六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发展经济和生态重建并重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体制改革和创新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走出一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经济增长之路。构建西部地区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模型的总体思路如下:

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必须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加强和完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综合决策机制和管理机制,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建立完善的法规、政策体系、综合决策和协调管理机制,切实推行生态环境建设,使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得到贯彻落实。更重要的是“要把生态环境建设与产业发展、经济建设融为一体,必须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具体来说,就是要依据西部地区的要素禀赋结构的特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利用西部地区“巨大的生态资源优势,依靠高科技和实用技术的有力支撑,加大其不可替代的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之形成特色产业。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产业来发展,不仅是为了恢复生态环境,它实质上是要把产业发展理论融入生态环境建设中。这既可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也可以增加当地人民的收入,使当地经济得到发展。”对于西部地区,在发展经济中应该通过循环经济建设来促进产业结构的生态化升级,同时通过生态环境建设产业化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产业结构的生态化转型形成互动协调发展机制,稳步建立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的长效机制,

图1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模式概念图

根据上图所示,我们看到传统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的不断深化进程中,发生了两大显著变化,一是形状的改变,变得较平坦、光滑,可以理解为自然环境影响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弹性的减小,也就是说,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很快,而该进程中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变化不大;二是曲线本身在改变形状后又发生向下的位移,可以理解为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同阶段对应的自然环境影响的显著减少。显然,通过加大循环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二者互动式协调发展形成的推拉合力使传统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转变为循环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也是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战略的必然变化趋势,而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就是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的互动式发展战略与实施机制的建立。我们认为,西部地区推行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战略是依据西部地区的资源禀赋结构,实现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人类活动模式生态化转型的具体方略。

同时,要认识到西部地区要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把发展放在首位。我们认为,对于西部地区而言,在搞好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必须在经济发展模式方面加大调整力度,并加大扶贫力度,加大对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体系的建设。大力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尤其要抓好循环型工业体系、循环型农业体系、循环型服务业体系、区域循环型产业体系的整合几个主要方面。

三总结

历史经验表明,只有生态效益没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只有长期利益,没有短期利益的建设模式都很难推广运用。同样我们认为,只有生态效益没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循环经济建设和只有长期利益,没有短期利益的循环经济建设模式也很难持久推广运用。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模式是一个大系统工程,同该地区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工业问题、“三农问题”、资源资本化等诸多问题从各个角度都直接或间接相关,应该认识到不可能仅靠单一项目、单一工程、单一方面、单一区域的建设和发展就能取得进展。而要有全面的、综合的、系统的发展与建设方案,才能取得好的成效。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进行,需要得到政府、社会、企业、个人等诸多方面的支持和协助。除了要在认识上统一思想、步骤上配合、行动上协调、措施上配套外,还要运用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等各种手段和措施,以循环经济建设带动生态环境建设,以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循环经济建设,建立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的长效机制,使西部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得到长足发展,真正意义上实现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1、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斯密著,谢组钧等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起因的研究.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3]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4]史培军,刘学敏.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求是.2003.来源:

[4]冯之浚主编.循环经济导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毛如柏,冯之浚.论循环经济.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6]张坤主编.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7]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8]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网站./cn/company/Tmxxb1432005.1.20.

[9]辽宁省清洁生产中心网站

[10]内藤正明編著.環境調和型都市.东京:世界文化社,1993.

[11]中岡哲郎.自然と人間のための経済学.东京:朝日新聞社,1977.

[12]玉野井芳郎.エコノミーとエコロジー.东京:みすず書房,1985.

[13]日本環境庁.循環型社会白書.东京:日本産業,2001.

[14]KaspersonRE,KaspersonJX,TurnerⅡBL.Riskandcriticality:Trajectoriesofregionalenvironmental

[15]GoseJR.Ecotonehierarchies.EcologicalApplications.1993.

[16]KolasaJ,ZalewskiM.Notesonecotone:attributesandfunctions.Hydrobiologia,1995.

如何恢复生态环境范文6

关键词:太湖流域 生态环境 安全 城乡发展 规划统筹

中图分类号:B845.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流域生态环境安全形势很严峻

当下, 环境破坏与污染是导致水体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而流域水体质量受到自然因素如地震,,以及人为因素如排污的影响。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是威胁水体质量的主要因素。最近几年, 太湖流域的生态环境安全形势更加严峻。

1.1 太湖水环境现状

太湖流域主要是Ⅴ类水质,水体富营养化过深。即湖泊水中所含氮、磷等植物性营养物等较为封闭,水流慢,使得藻类与其它水生植物生长快速,水质变差, 很多水生生物都已死亡, 太湖水体生态系统和水功能被严重破坏,同时出现蓝藻水华现象,影响了周边城镇的供水安全。

1.2 工业排污导致太湖水生态环境恶化严重

太湖流域的苏州、常州、嘉兴和湖州等地区工业规模较大,排放的废水总量逐年在增加, 但污水处理技术、环保管理水平却没有跟上去,另外是地方保护主义太重、执法力度小等, 使得很多毒性强的工业废水没做处理就直接排入太湖, 不仅污染了水体及水生态系统,更使太湖水环境日益恶化。

1.3 人口增加而城镇污水处理设施严重滞后

工业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也在增多,而污水管网配套处理设施却跟不上,大量的生活污水直接流入太湖,增加了太湖水生态系统的负担,使得水体富营养化、恶化现象严重。

1.4 湖泊围网养殖过度, 损害水生态系统

太湖流域的淡水养殖业发展快速,未作处理的、富含丰富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养殖场尾水流入太湖以及人工大量投放饵料的影响,使得湖泊的富营养化速度加快,水生态系统也遭到了破坏。此外,太湖流域还出现了生物多样性受损的现象,进入21 世纪,水质Ⅴ类的太湖,由最初的草型湖泊转型为藻型湖泊,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损害。

二、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对广大农村地区发展的影响

2.1.太湖流域区的农村、农民面临水体污染和破坏的巨大损失

最近几年,太湖流域的农民受到水污染或破坏严重,但得到赔偿的人却不多。很明显, 城镇污水、工业废水排放的越来越乡村化, 而农村、农民等却必须承担城市和工业污染与破坏的费用。此外,生态环境状况对流域水体质量影响明显, 因此,增加对流域内特别是水源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势在必行。不过,在改善这一状况的同时,流域区的广大农村也受到了社会经济发展受政策的负面影响。例如有些退耕还林等措施, 让很多农民生活水平、收入越来越低。

2.2. 饮用水得不到保证

如今太湖流域部分饮用水水源地特别是河网地区水质不符合国家标准,水质污染程度仍在加剧。环太湖地区很多水厂净水水平低,一旦水源受到突发性污染时,被迫停水的现象经常发生,饮用水安全没有保障。

2.3. 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日益增大

大量污染物排放及区域河网复杂的动力特性,增加了太湖流域水污染事故的概率,也影响了流域的社会稳定。如2007年4月,太湖梅梁湖蓝藻水爆发,使得无锡市自出现供水危机。另外,经济的逐年发展,太湖流域水污染带来的经济损失也在扩大。

三、如何统筹湖州城乡发展

为了有利于加快南太湖水体交换,完善太湖流域调水引排,增强太湖湖体环流,促进太湖水质水环境改善;拓展引江济太能力、改善杭嘉湖平原水生态环境;改善杭嘉湖东部平原引太能力,完善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太湖流域、杭嘉湖东部平原和湖州市防洪减灾;改善相关航道的通航条件。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农经[2012]2215号核准 同意建设太嘉河工程。

太嘉河工程已列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工程的开工,标志着我市新一轮治太水利骨干工程建设拉开序幕。工程建成后,将有效缓解湖州东部平原特别是东部新区的防洪压力;有利于加快东部平原与太湖水体交换、优化配置水资源、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和内河航运条件;同时,通过整治,可美化沿线城镇景观,提升城镇品位,带动沿岸新区的开发建设和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确保流域生态环境安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必须将流域视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整体, 统筹流域中的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市民与农民的利益, 科学规划流域水环境的功能、流域、流量调控等, 才能有效利用流域生态环境安全和水资源。流域区的农村是流域生态环境安全的关键地区, 但其地域广,治理能力差, 生态环境恢复能力不强, 加上流域生态环境通常都由农村农民来承受。所以, 不仅要整治城市和工业排污, 同时也要扶持流域区内广大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搞好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 , 确保流域生态环境安全。

(1) 以统筹发展理念构建流域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2) 增加城市对农村、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力度

(3) 疏浚污染较重的底泥湖泊底泥是湖泊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分,是湖泊营养物质循环的重点。

(4) 大力种植水生植被,发展生物浮床技术净化水体、修复生态。

(5) 大力发展流域区农村的新产业,农村的资源如生态、劳动力等资源都可以充分利用起来,形成流域地区有特色的产业, 这是保护盒建设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

4.1树立生态文明的规划理念, 完善规划程序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必须真正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的可持续性作为最核心的理念, 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节约和高效利用能源资源、治理城乡污染、建设“生态城市”、发展“低碳经济”作为目标。

4.2城乡统筹规划, 完善空间规划体系。

城乡一体化规划, 一方面要将乡村地区的建设活动尽可能纳入到规划管理的范围内, 加强编制相关规划或建设指引, 引导合理建设布局, 抑制城市污染向农村污染转移; 另一方面, 要加强城市地区(城市及其周边地区)规划, 加强城市边缘地区规划以及城中村的改造。应当通过城市规划的生态化将城市规划与城市生态规划融合起来。同时, 还应完善我市的空间规划体系。

4.3加强区域规划编制和实施力度

随着城市区域化、区域城市化以及大都市区、城市群地区的发展, 环境污染已成为跨区域的严重问题, 需要相邻城地市联合开展环境污染治理, 因此, 应加强区域规划的编制。近年来, 我市编制了区域规划, 但是, 其实施力度还很有限, 区域性的环境污染问题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但是, 编制和实施区域规划, 仍然是促进区域合作、治理区域性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措施。

4.4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人类与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城市地域内的综合反映, 是城市形态在空间上的物质表现形式。城市空间结构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4.5城镇化是我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抓手

乡镇工业布局分散,“村村点火”、“户户冒烟” 导致了污染治理成本高昂、监测调控困难, 在某些地区已经造成了空气、土壤和水资源污染的严重后果。城镇化是恢复生态平衡的基本手段。城市化是解决生态平衡的一帖良方。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和城市空间结构是控制和减少污染的基础条件。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和大气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城镇的集聚效应可以使生产效益成倍提高, 这早已被实践所证明。同样的人口, 在城镇的生产效率比农村高几倍。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人力资源的优化作用、专业化的分工和合作、教育和科技的进步大大加快了经济发展。。

结语:综上所述, 流域生态环境安全是我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新问题,统筹流域城乡发展才能保证水资源安全。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下, 流域生态环境与水资源才能走上合适的发展轨道上去。

参考文献:

[1] 黄漪平.《太湖水环境及其污染控制》.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168.

[2] 秦伯强,吴庆农,高俊峰等, 《太湖地区的水资源与水环境》.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17 (2) : 22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