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机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免疫学机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免疫学机制

免疫学机制范文1

【摘要】 目的 研究再次麻疹的发病特点和免疫学机制。方法 对连续诊治的36 例再次麻疹患者做流行病学及免疫情况调查,分析其临床特点。据临床表现分典型(TY)、轻型典型(MT)及轻型非典型(MAT)3型。用ELISA法检测患者急性期及25名有麻疹病史的麻疹密切接触者血清抗-麻疹病毒(MV) IgM、IgG和抗-风疹病毒IgM。结果 36例再次麻疹患者年龄12.5~27(16.1)岁,以13~16岁为多,占61.1%;其第一次患麻疹年龄1岁以内者27例(75.0%),而25名健康者中仅2例在1岁以内,差异有显著性(P

【关键词】 麻疹;临床表现;免疫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immunological mechanism in patients with second measles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immunological mechanism of second measles.Methods 36 cases with second measles were consecutively collected,and were investigated and observed for immunological condition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The patients were pided into the typical(TY),the mildly typical (MT)and the mildly atypical (MAT) measles.Anti-measles virus (MV) IgM,IgG and anti-rubella IgM in serum were tested using ELISA in all patients and 25 normal people who had measles history contacted closely with measles patients.Results (1)The age were 12.5~25(16.1) years old,of them 13~16 yrs were in 61.1%.The age of first measles within age of 12 months were in 27 cases(75.0%)in the patients and 2 case in 25 normal people respectively,and differentiation was marked between them(P

【Key words】 measles;clinical manifestation;immune

麻疹,这一对人类危害大而持久的传染病,在广泛实施计划免疫的今天,其发病率已明显下降[1],但成人及不典型麻疹的发病比例则明显增加[2],尤其是再次麻疹,因其曾患过麻疹及临床表现不典型而每造成误诊或漏诊[3]。然而,人们对再次麻疹的发病特点所知甚少,对再次麻疹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抗-麻疹病毒(MV)IgG水平的关系亦鲜有所知。本文分析了36例再次麻疹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与抗-MV IgG水平的关系,以期了解再次麻疹的发病特点及其免疫学机制,进而为及时诊断和采取防控措施、减少因麻疹引起的其他疾病[4]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从1999年3月~2005年12月连续收治在两所医院诊治的再次麻疹患者36例,占同期收治1079例麻疹患者的3.3%。其中男20例(55.6%),女16例(44.4%);年龄12.5~27岁,平均16.1岁。所有患者均排除了皮肤过敏或其他皮肤疾病。

1.2 临床分型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情程度按以前的方法分为典型(TY)、轻型典型(MT)及轻型非典型(MAT) 麻疹3型[3]。

1.3 方法 对患者逐一做流行病学(麻疹病史及其发病时间等情况、麻疹疫苗接种史及接种时间等)调查,详细记录其症状、体征及有关检查结果等。所有患者除做常规实验室检查外,采用ELISA法检测急性期血清抗-麻疹病毒(MV)IgM、IgG及其滴度和抗-风疹病毒IgM。用同法随机抽检25名有麻疹病史、最近与麻疹患者密切接触(陪人或探视人员)的健康者抗-MV IgM、IgG。抗-MV IgM、IgG 及抗-风疹病毒IgM。试剂由北京福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具体按说明书由1名高年资检验医师进行。

1.4 统计学处理 有关数据用χ2和直线相关显著性检验。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为第二次患麻疹,均未接种过麻疹减毒活疫苗,首诊均误诊,来院后均经检测抗-MV IgM阳性诊断。抗-风疹病毒IgM均阴性。

2.1 发病年龄和性别 见表1。12.5~16岁患者22例,占61.1%。

2.2 再次麻疹患者急性期血清抗-MV IgG水平及其与病情的关系 见表2。

3 讨论

再次或二次麻疹的出现对多年来普遍认为的患麻疹后可获得终身免疫的认识提出挑战。再次麻疹和伴随疫苗出现的轻型麻疹、不典型麻疹,给麻疹的早期诊断和防控带来困难。以前的资料已表明[1~3],患1次麻疹或接种1次麻疹疫苗(如接种成功)对大多数人来说只能获得时限性保护[5,6]。所谓的终身免疫多数是在其体内抗体滴度较高,尚有足够保护作用时因接触麻疹而获得1次甚至多次自然隐性感染的机会使抗体得以补充并长期维持较高水平而已。对再次麻疹患者的发病特点及其与抗-MV IgG水平的关系怎样目前尚不十分清楚。

3.1 二次麻疹的发病特点和免疫学机制 (1)患病率低本资料中二次麻疹的患病率为所有麻疹患者的3.3%。表明绝大多数患过麻疹者有长期保护作用,但不是终身免疫。(2)[csz11]发病年龄为大龄儿童及青年成人,以12.5~16岁为多。根据有关资料及我们的观察[3,5],如初免成功一般可有效保护15年左右。本资料表明,1周岁内患麻疹后所获得的有效保护时间亦在此时间段。(3)病情轻。50%为病程不超过3天的MAT麻疹;无典型麻疹病例,无并发症。(4)误诊率高,散发病例如无抗- MV IgM检查结果仅据临床表现即便是高年资感染病医师一般亦不易诊断。(5)均未接种过麻疹疫苗。(6)患者体内有一定水平的抗-MV IgG,病情轻重直接与其体内抗-MV IgG水平有关。表明再次麻疹患者具有与疫苗年代出现的MT或MAT麻疹患者相同的免疫学机制。此前的资料已证实[5],抗体水平在≥1∶300阳性时可能发生MT或MAT麻疹;1∶800阳性者则无或仅可出现轻微表现的MAT麻疹且无并发症;而

再次麻疹发病年龄上的差别主要考虑与下列因素有关:(1)患第一次麻疹的年龄,本组36例患者中27(75%)例首次患麻疹时间在1周岁以内,即在母传抗体已减少但尚未完全消失阶段。(2)首次麻疹的病情程度和机体免疫应答能力。(3)再次接触麻疹的时机,即抗-MV IgG水平是否已处在不能有效保护的水平和是否接触麻疹。如抗-MV IgG已处在不能有效保护的水平时接触麻疹即可感染发病。(4)在暴发流行期间可提前发病。(5)机体的健康、免疫状况。

3.2 关于二次麻疹的防控 本资料表明,临床医师对目前麻疹的免疫状况、临床表现应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及时检测血清抗-MV IgM,可避免误诊和漏诊。据以往的教训,麻疹暴发流行几乎均与因首发病例被误诊或漏诊有关[3]。麻疹暴发与否在客观因素、个体因素和医院因素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者,即首诊医师能否及时确诊并隔离。对1周岁内患过麻疹者,12岁以后仍应考虑接种。在麻疹暴发流行期间对其应急免疫对减少发病率、保护易感者有意义。 对已有抗-MV IgG者,复种虽仅起暂时作用,但必定可使其避免感染发病,并有可能获得一次隐性感染的机会,故不失为一值得提倡的经济而有效的措施。

1 陈仕珠,张晋红,陈鹰军,等.西安某高校学生1999年麻疹暴发流行病学特点分析.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22(8):750-753.

2 陈仕珠,李景梦,陈瑞琴,等.轻型麻疹126 例的流行病学、临床及免疫学特点和诊断分析.世界感染杂志,2001,1(1):30-35.

3 陈仕珠,张晋红,黄黎明,等.麻疹的暴发流行临床表现与免疫状况的关系研究.中华中西医杂志,2002,3(13):1168-1171.

4 Kawashima H,Mari T,Kashiwagi Y,et al. Dtection and sequencing of measles virus from peripheral mononuclear cells from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nd autism.Dig Dis Sci,2000,45(4): 723-729.

5 陈仕珠,张晋红,于瑞萍,等.1967名新兵和学员麻疹免疫情况调查.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2,20(3):227-228.

6 陈仕珠.青年人群血清抗—麻疹IgG水平与患病和病情的关系世界感染杂志,2002,2(3):119-121.

7 Atabani SF,Byrnes AA,Jaye A,et al.Natural measles causes prolonged suppression of interleukin-12 production.J Infect Dis,2001,184:1-9.

免疫学机制范文2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是中职护理专业学生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而其中免疫学基础从内容上来说,相对抽象、枯燥,而内在的联系和逻辑性很强,这对初次接触者来讲,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尤其是对于中职学生难度更大。如何使中职学生能够较好的接受免疫学知识,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从实用入手,激发学生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初始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2]。只有提起学生的兴趣,就会乐此不疲的学习下去。因此,在讲免疫学概述时,以他们熟悉的话题开始展开。例如,同学们熟悉的2009~2010年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一提到这个话题,同学们立刻就兴奋的讨论起来。此时,笔者适时引导,提出问题“为什么同样环境下,有些人感染发病,有些人却没有呢”,在同学们思考中,引出了免疫的概念、特点。提起了他们对未知的免疫学的兴趣,使教学顺利的进行下去。针对中职学生理解能力差的特点,在教学中,尽量使用通俗化的语言,少用学术性词语,使学生好接受、好理解。

运用恰当比喻,使抽象问题形象化

免疫学基础中概念多且抽象,运用常规的解释性教学,很难让学生理解。如果把这些名词用生动活泼的比喻叙述出来,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在讲“免疫的功能”时,把“机体”比作“国家”把“免疫功能”比作国家的“军队和警察”,把“病原体”比作“敌人”,把“突变细胞”比作“不法分子”,免疫的过程就是“军队和警察”与“敌人和不法分子”斗争的过程。这样,学生很快就能理解,并形象的记忆下来。

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以传统教学为基础:在医学基础课的教学中常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讲授法为主,常辅助以板书、绘图、数据等方式。这种方式重点突出、难点明确,有它无法被替代的优点。如板书,把重要的内容在黑板上注明,起到强调、加强学生记忆,有助于重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并且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法:医学免疫学知识连贯性很强,为了避免学生以偏概全,只抓局部而忽略全局,在授课时要善于用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讨论,不断总结所学内容,在头脑中逐渐树立起免疫学的结构体系和特点。例如,在讲Ⅰ型超敏反应时,提出问题“有没有见过过敏的人,都有什么表现”,问题一出,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在把同学提出的过敏的表现总结出来后,提出第2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这种表现,为什么只有个别人有这种表现”,在同学若有所思中,阐述出Ⅰ型超敏反应的特点、发生机制,使学生牢牢掌握了Ⅰ型超敏反应的知识,在教学活动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将动画、图像、声音等形式结合在一起,一清晰、生动的画面将抽象的问题以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使抽象复杂的内容简单化[3]。例如,在讲“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时,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能清楚的显示补体经典途径激活的整个过程。这些动画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掌握补体的激活及补体的生物学作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多媒体的应用,可节约时间和空间。利用计算机的存储和调用功能,教师在课堂上展示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信息、画面和声音,可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课本内外的内容和本学科的前沿知识,使每堂课的教学信息量加大,提高教学效率。

密切结合临床、理论联系实际

免疫学是应用性较强的学科,这就决定了同临床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临床病例的引入,让学生明白了免疫离自己不远,生活中随时可遇见有关免疫的现象。例如,讲到Ⅱ型超敏反应时,提到最近两年热播的电视剧《亮剑》中的一段镜头,李云龙受伤需要输血,送他来的战士个个想给他输血,但血型不合,一个战士说“管他合不合,输不就行了”。讲到这,听的入神的学生立刻炸开了锅,提出“不同血型的血液是不能互输的”。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可是“为什么呢,会出现什么结果呢”,在学生的激烈讨论中,在笔者的引导下关于抗原、抗体、补体的作用等问题学生不但回忆起来并加深了记忆,Ⅱ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也很快掌握了。

加强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检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多学生表情、课堂练习、课堂提问等方式来了解学生学习达标的情况。例如:在讲人工自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特点后,给出两个生物制品:破伤风类毒素和破伤风抗毒素,请同学分析在下列条件下用哪个生物制品更合适。一个是下地干活的农民,不慎把脚弄伤;另一个是容易受伤的军人。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能了解学生掌握情况,根据达标情况,教师给予评价、校正,让学生再次确定目标,提高教学效果。

虽然中职学生的年龄小,文化程度低,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的学习中有一定的难度,但在教学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再觉得免疫学枯燥、难懂,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本学科的教学效果,还可以进一步融会贯通以利于其他课程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郭波,许桂莲,邹强,等.启发性教学在研究生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一点思考[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4,4(3):283-284.

免疫学机制范文3

关键词:中药穴位贴敷;儿童哮喘;免疫机制

中图分类号:R25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4-0845-02

哮喘是儿科呼吸系统的常见病。近几年研究表明,支气管哮喘的主要免疫学改变是TH1/TH2的失衡,即TH2反应增强,而TH1反应减弱,从而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殖,活化和气道浸润,造成慢性气道炎症反应[1-2]。伏九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是本科研制出的一种防治小儿哮喘的外治疗法,经过数十年的临床验证,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但此种疗法的作用机理目前还不十分清楚。本研究通过观察儿童哮喘患者就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各项免疫学指标,旨在阐明其对儿童哮喘的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病例选择本院儿科门诊哮喘患儿1124例,其中男593例,女531例;年龄5~14岁,平均8.5岁。全部病例均符合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及1998年全国儿童哮喘防治协作组修订的《儿童哮喘防治常规》[4],患儿均未合并其它疾病,临床处于哮喘缓解期。

1.2治疗方法取双侧定喘、肺俞、膏肓及膻中穴,用本科研制的伏九贴敷药膏(延胡索、白芥子、甘遂、细辛按4

∶4∶1∶1的比例研成细末,用生姜汁调成糊状,置于3cm×4cm大小纱布上,中间点少许麝香),每贴含生药1.5g,于每年的三伏、三九天使用,从夏季入伏日起,每10天贴1次,计3次;冬季从入九日起,每9天贴1次,计3次,每次贴0.5~2h,连续贴3年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治疗前1年及治疗期间每年哮喘发作次数与以往作比较。治疗前后测用力肺活量(FVC)、第1s用力呼气容积 (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和用力呼气瞬间流速(FEF)。治疗前后测免疫球蛋白IgA、IgG、IgM、IgE及T细胞亚群和血清细胞因子IL-4、IFN-γ。

1.4检测方法免疫球蛋白IgA、IgG、IgM、IgE用免疫比浊法测定。T细胞亚群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L-4和IFN-γ用ELISA法检测,试剂盒由法国DIACLONE公司提供,试剂盒灵敏度分别为1.0~35pg/mL和7.8~500pg/mL。数据以±s表示,采用SPSS统计软件,作配对t检验。

2结果

2.1临床观察指标见表1。

3讨论

小儿哮喘主要是由于肺脾肾三脏不足,痰饮留伏外因渗发,触动伏痰,痰阻气道所致。治疗上,急性期以祛邪治其标,缓解期以扶正治其本。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哮喘是根据祖国医学“冬病夏治,夏病冬防”、“子午流注,适时开穴”的时间治疗学的理论及经络学说原理研制而成。小儿哮喘以寒证多见,中药穴位贴敷所用药物白芥子、甘遂温化伏痰、宣通肺气,延胡索辛散温通、活血利肺气,细辛、生姜温散透达而宣肺,麝香辛香走窜,开窍通络以利药物吸收,而所选的背俞穴为肺俞、膏肓、定喘穴,其中肺俞、膏肓穴可散寒邪,补肺气,定喘穴可利肺气而止咳平喘。药物贴敷体表穴位后,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及药物在特定穴位上被吸收,药穴同疗,以达到疏通经络,调节阴阳,行气散结,抗御病邪的作用。

免疫学机制范文4

[关键词] 尖锐湿疣;穴位注射;免疫功能;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4(c)-025-03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是由人类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引起的一种性传播性疾病(STD),应用物理、药物及手术等方法祛除CA局部病变后,如何防止CA的复发是一个难以彻底解决的问题。笔者从事男科学临床与科研多年,运用穴位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CA,能显著减少尖锐湿疣的复发率[1]。为进一步了解该疗法对CA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笔者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149例CA患者均为2003年12月~2005年12月来本院男科、妇科、皮肤科就诊的患者。男101例,女48例,年龄18~58岁,平均34.4岁。病程2周~1年,平均3.24个月。男性患者中,皮损分布于单一部位者63例,皮损位于多个部位者38例。女性患者中,皮损分布于单一部位31例,皮损位于多个部位的17例。按简单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治疗组52例,药物对照1组53例,空白对照组46例。统计学分析,各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疣体分布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40人,男30人,女10人,年龄18~60岁,平均35.1 岁,均为体检健康者。

1.2方法

1.2.1 诊断及排除标准根据《性病诊疗规范和性病治疗推荐方案・尖锐湿疣诊疗规范(试行) 》[2]制定的CA诊断标准,排除以下情况:年龄在16岁以下或60岁以上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对治疗方案有严重不良反应者,精神病患者,肾功能不全者,免疫功能有缺陷者;治疗前曾用过免疫调节剂者;不符合入选标准、未能严格执行治疗方案、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治疗期间内有不洁史者。

1.2.2 试验药品卡介菌多糖核酸(长沙九芝堂药业集团生产,规格:0.5 mg/支)。

1.2.3 仪器与试剂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NK)细胞;采用美国BD公司FACSCalibur型流式细胞仪,试剂采用美国BD pharmingen公司试剂,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检测。

1.2.4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治疗前均作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NK)细胞检测。先用激光治疗皮损,局部1‰新洁而灭常规消毒,再以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将激光头对准疣体,垂直于病损部位扫描,使其气化;巨大疣体则使用切割法。伤口以1/4 000呋喃西林溶液湿敷,防止感染。经上述治疗消除疣体后,采用简单随机方法,按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治疗。

穴位注射组(A组):卡介菌多糖核酸穴位注射。取穴:①曲池、三阴交;②阳陵泉、太冲。任选一侧穴位,两组穴位交替使用,操作:穴位常规消毒,用5号针头5 ml注射器抽取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2 ml,针头对穴位捻转提插,得气后每穴注入药物1 ml,每周2次,连用12周。

药物对照组(B组):卡介菌多糖核酸肌内注射,每次2 ml,每周2次,连用12周。

空白对照组(C组):激光治疗后不做其他处理。

1.2.5 观察指标①所有患者治疗前及3个月以后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②复况:复发标准判断以激光去除疣体后,随访期间在原处或邻近部位出现新疣体为复发,无出现新疣体为无复发。于3个月内、3个月后至6个月内、6个月后分别随访,观察并记录复况。

1.3统计学分析

数据用x±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所有数据用简明统计10.31软件进行分析。P

2 结果

2.1 治疗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的检测

治疗前CA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D3+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降低,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升高,CD4+/CD8+比值降低,NK细胞活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

表1 治疗前C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的检测

2.2治疗后各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的检测

2.2.1 A组治疗前后对比治疗后,CD3+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升高,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降低,CD4+/CD8+比值升高,NK细胞活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2 A、B、C 3组治疗后对比A组较其他2组的CD3+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升高,而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降低,CD4+/CD8+比值升高,NK细胞活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2)。

表 2 治疗后各组C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的检测

2.3治疗后各组CA患者复况

治疗期间3个月内,A组与其他3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随访3个月到6个月期间及6个月以上各组的复发率出现明显变化,A组与B、C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A组的复发率最低(表3)。

表33组尖锐湿疣患者治疗后复发率比较[例(%)]

3讨论

尖锐湿疣中医学称“臊瘊”、“枯筋箭”、“疣目”等。现代中医学认为主要因机体正气不足,肝肾亏损,气血失和,卫外不足,秽浊毒邪凝结于肌肤,循经内注,聚久化热酿毒,致气滞血瘀下注阴器而发。由于湿毒为阴邪,其性黏滞,缠绵难去,容易耗伤正气,正虚邪恋以致容易复发,故难以根治。尖锐湿疣采用外治法治疗可较快消除,但复发率高,至今对复发仍无满意的解决方法,且CA与、宫颈等生殖器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现代免疫学认为,正常机体内各T淋巴细胞亚群相互作用并维持一定的平衡,CD4+淋巴细胞与 CD8+淋巴细胞比值是衡量细胞免疫功能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CD4+/CD8+下降可导致外周血T淋巴细胞对抗原刺激的增生能力降低,致细胞免疫状态失调[3,4]。通过检测正常人和C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发现,CA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和CD4+/CD8+比值降低,CD8+淋巴细胞百分率升高(表1)。人体内自然杀伤(NK)细胞具有识别正常和异常组织细胞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免疫监视功能。NK细胞活性下降可导致体内清除瘤细胞和清除病毒感染的能力下降。NK细胞活性下降越明显,尖锐湿疣损害越多[5]。

运用穴位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CA,其中阳陵泉为足少阳胆经合穴,太冲为足厥阴肝经输穴,二经互为表里,两穴相配,有利于疏利肝胆湿热、行气祛湿散结;三阴交为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三阴经交会穴,而足三阴经循行均经会;曲池为手阳明经合穴,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针之能滋阴养血,行气活血。穴位注射药物卡介菌多糖核酸是一种双向免疫调节剂,能提高NK细胞的活性,促进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具有调节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将药物作穴位注射可使药物发挥特有的治疗作用,通过对经穴的刺激产生类针感样作用和药物的循经作用。诸方面的协同作用符合中医扶正固本、清热解毒、祛湿导浊、活血散结、化瘀消肿的治疗原则。从表2可见,穴位注射疗法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肌内注射,提示穴位注射疗法具有较好的调节T细胞亚群、提高NK细胞活性的作用,并能明显减少CA的复发率。

综上所述,穴位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疗法对CA的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有良性调节作用;可明显降低尖锐湿疣复发率,提高细胞免疫调节作用。这也是防止尖锐湿疣复发的机制之一。本研究为临床治疗CA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中西医结合疗法,为穴位注射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提供了一定的临床研究基础。

[参考文献]

[1]袁少英.穴位注射治疗尖锐湿疣50例远期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3,35(2),48-49.

[2]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全国性病麻风病控制中心.性病诊疗规范和性病治疗推荐方案・尖锐湿疣诊疗规范(试行)[Z].2000.3-4.

[3]杨健.尖锐湿疣的复发与细胞免疫功能[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9,32(3):174.

[4]刘贞富.尖锐湿疣诊断与治疗[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63-66.

[5]霍永生.尖锐湿疣患者免疫功能的研究及免疫治疗进展[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5,14(2):83-87.

免疫学机制范文5

[关键词] 维生素C;糖皮质激素;婴幼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中图分类号] R554+.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7(c)-0238-01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婴幼儿常见出血性疾病的一种,其主要是血小板出现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液中血小板明显减少的一种出血性疾病[1-2]。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婴幼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2月儿科收治的婴幼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例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2个月~6岁,平均(3.0±1.5)岁,患儿临床症状:皮肤瘀斑瘀点72例,牙龈出血65例,鼻出血36例,消化道出血1例,血尿1例。参照《血液病诊断疗效及标准》中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标准进行确诊。血小板均小于30×109/L。80例患儿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Ⅰ组(泼尼松治疗组)40例和治疗Ⅱ组(大剂量维生素治疗组)40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治疗Ⅰ组:采用泼尼松2 mg/(kg·d),晨起顿服;治疗Ⅱ组:大剂量静脉滴注维生素C 200 mg/(kg·d),1次/d。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20 d。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临床疗效。治愈:患儿的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没有出血症状;显效:患儿血小板计数上升50×109/L,基本没有出血症状;有效:患儿的血小板有升高,出血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无效:上述指标均未达到者。总有效=治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15.0建立数据库,采用卡方检验分析,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3,P > 0.05)。见表1。

3 讨论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常见出血性疾病,其对于血小板相关抗原发生免疫反应产生血小板抗体,抗体致敏血小板由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迅速清除而引起发病,患儿的骨髓巨核细胞代偿性增生,具有成熟障碍[3-4]。研究发现泼尼松不良反应较多,而大剂量维生素C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很好的疗效,因此研究组希望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静脉输注大剂量维生素C[200 mg/(kg·d)]和口服泼尼松[2 mg/(kg·d)]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探明大剂量维生素C对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及安全性,为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方案。泼尼松疗法,可以对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和破坏血小板的情况进行快速的抑制,降低血小板的减少,延长血小板的生存时间,血小板生成增多,快速地提高血小板数量,达到治疗目的。维生素C可以和胶原蛋白和组织细胞间质合成,从而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进而促进新鲜组织生成,降低渗出,从而促进紫癜的创面愈合[5]。泼尼松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血小板,并且可以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刺激骨髓造血和血小板向外周血进行释放。本组中大剂量的维生素C通过单核-巨噬系统介导从而促进血小板产生,进而促进骨髓巨核细胞分化、成熟,利于血小板生成。本研究对婴幼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例80例分组进行泼尼松与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结果表明,两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大剂量维生素C与糖皮质激素治疗婴幼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均可以达到提高血小板数量和促进血小板生成的效果,总体治疗的有效率没有明显的差别。

综上所述,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婴幼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均恢复良好,症状改善明显,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参考文献]

[1] 郭宁红,石庆之,华建媛. 29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调节性T细胞/Th17细胞的改变[J]. 重庆医学,2011,40(12):1150-1152.

[2] 金旸缙,夏程美,赵敏蕾,等. 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J]. 临床血液学杂志,2011,24(1):39-41.

[3] 孙乃同,陈如娣,李学敏,等,环胞菌素A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5例疗效观察[J]. 山东医药,2010,50(17):47.

[4] 曾福仁,凌洋,杨洁,等. 老年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糖皮质激素治疗策略[J].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1):156-158.

免疫学机制范文6

【摘要】 本研究探讨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患者红细胞天然免疫黏附功能及红细胞对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外周血枸橼酸钠抗凝,检测红细胞在自身血浆条件下对K562细胞的免疫黏附并计算黏附率。用MTT法测定红细胞对正常NK细胞杀伤K562细胞活性的影响,并与未加红细胞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红细胞对K562细胞形成了"玫瑰花"样结合。正常人红细胞对K562细胞的免疫黏附结合率为(15.3±6.4)%,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患者红细胞对K562细胞的免疫黏附结合率为(7.6±7.0)%,与正常人相比较显著下降(t=3.61, p﹤0.001)。不加红细胞条件下,正常人外周静脉血NK细胞杀伤K562细胞活性为67%-71%。正常人红细胞明显增加NK细胞杀伤K562细胞活性杀伤率为(14.7±5.2)%,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患者的红细胞减低NK细胞杀伤K562细胞活性,杀伤率为(4.3±7.6)%,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t=6.73, p﹤0.0001)。结论: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患者红细胞对K562细胞的免疫黏附能力下降,正常人红细胞明显增加NK细胞杀伤K562细胞活性,而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患者的红细胞减低NK细胞杀伤K562细胞活性,原因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造血组织肿瘤

Erythrocyte Native Immune Adhering Function (ENIAF) in Patients with Hematopoietic and Lymphoid Neoplasms and Its Effect on NK Cell Killing Activity

Abstract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 of native immune adhering function (ENIAF) in

selfplasma of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 and lymphoid neoplasms and its effect on the killing activity of NK cells. The whole blood was anticoagulated with citric acid. 5 μl precipitated red blood cells and 500 μl plasma of patients or controls were directly mixed with 750 μl quantitative K562 cells at 37℃ for 30 minutes. One K562 cell attached by one or more erythrocytes was counted as one rosette, the ratio of rosettes was calculated. Using K562 cells as target cells, the killing activity of NK cells isolated from normol persons was detected by MTT assay, the change of the killing activity was observed after adding RBC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ratio of rosettes formed by RBCs of 21 normal controls and K562 cells was 15.3%±6.4%, and the ratio of rosetfes formed by RBCs of 24 patients and K562 cells was 7.6%±7.0%. The ability of ENIAF in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 and lymphoid neoplasm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healthy inpiduals (t=3.61, p﹤0.001). The killing rate of NK cells in peripheral blood of normal inpiduols was 67%-71% without adding RBCs, and it increased by 14.7%±5.2% after adding RBCs of normal controls but decreased by 4.3%±7.6% with RBCs of patient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ENIAF of RBCs in patients with hematopoietic and lymphoid neoplasms decreases, accompanying the reduction of the killing activity of NK cells to K562 cells, so to detect change of ENIAF may be helpful for the assessment of the immunological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hematopoietic and lymphoid neoplasms.

Key words

hematopoietic neoplasm; lymphoid neoplasms; erythrocyte; innate immune adhering function; NK cell

红细胞作为天然免疫的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是机体免疫平衡和稳定的重要基础[1]。红细胞能够结合、固定、聚集免疫复合物或微生物,将其呈递给吞噬细胞[2,3],使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强4-6倍。红细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够增强T细胞依赖的免疫应答,调节B细胞的活化及Ig的产生,调节补体的活化过程,还能促进NK细胞的杀伤作用。研究表明,NK细胞直接介入控制AML的复发;把NK细胞植入NOD/SCID小鼠排斥了植入的AML细胞,这也证明NK细胞对移植的AML有异体反应性。红细胞的NK细胞增强因子(natural killer cell enhancing factor, NKEF)是抗氧化剂家族的重要成员,它存在于红细胞质内,能够显著增强NK细胞对K562杀伤活性。

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患者红细胞的天然免疫黏附功能及对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王海滨等[4]建立了红细胞天然免疫黏附功能的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高和稳定性好。我们应用此方法研究了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患者红细胞对K562 细胞的天然免疫黏附功能,用MTT法测定了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患者红细胞对正常人来源的NK细胞杀伤K562细胞活性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病例来源

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患者来源于山西省人民医院或山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门诊及住院患者,正常对照者为门诊体检的健康人,年龄、性别构成一致,具有可比性。患者24例,男性15例,女性9例,年龄19-57岁,其中CML 3例,AML 10例(M3 6例,M4 2例,M5 2例),MDS 1例,ALL 7例,MM

2例,NHL1例。正常对照21例,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18-48岁。患者血标本采集时间为初诊或化疗3周以后,以避免药物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主要仪器

CO2培养箱(Heraeus and LISHEN公司生产),培养瓶(50 ml),超净工作台,自动双重纯水蒸馏器(苏州净化设备厂生产),高速离心机(centrifuge 5810R型),水浴锅,可调微量加样器、微量滴头,普通、倒置显微镜(Olympas),骨髓图象分析仪(天津),细胞记数板,40孔酶标板,流式细胞仪(Conlter公司产品),酶标仪分光光度计(北京六一仪器产品)。

主要试剂

1640培养基购自晶美公司,10%胎牛血清,戊二醛,姬姆萨染液。淋巴细胞分离液(Ficoll液),磷酸缓冲液(PBS), MTT粉末、DMSO购自晶美公司。

K562细胞培养

K562细胞购自中国科学院细胞库(上海),放于1640培养液中、在37℃、5% CO2条件下培养。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K562细胞生长情况。根据细胞密度每36-48小时半量换液次。

红细胞天然免疫黏附功能检测

由肘静脉取全血2 ml,枸橼酸钠抗凝, 1 500 rpm离心5分钟。取500 μl病人血浆和5 μl沉淀的红细胞,直接加到750 μl新鲜配制的定量靶细胞K562 细胞(浓度为105/ml)悬液中,混匀。37℃,水浴30 分钟。加1 ml固定缓冲液(0.25 %戊二醛),轻轻混匀,5分钟后阅片。阅片要求:取混匀液150 μl加50 μl姬姆萨氏染液,悬浮涂片(玻片的2 /3)。取4个角和中心5区阅片,每区阅读20个靶细胞,结合上红细胞(1个以上)的靶细胞为1个结合单位,计数100个靶细胞,计算黏附率(每例标本重复2次,结果取平均值):

红细胞黏附率(%) = [黏附1个以上红细胞的靶细胞数 / 5区阅读的共100个靶细胞]×100%

按常规方法分离效应细胞(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流式细胞仪检测其CD3-(CD16CD56)+ 细胞即NK细胞的表达(由流式细胞仪直接给出PBMNC中NK细胞的百分率)。

杀伤活性测定(最佳细胞密度、效/靶比及反应时间由预实验得到)

以对数生长期K562细胞为靶细胞,调整细胞密度为4×105/ ml。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为效应细胞,用RPMI 1640培养液调整细胞密度为4×106/ ml,效/靶比为10∶1,同时设靶细胞孔、效应细胞孔和RPMI 1640空白对照孔。上述各孔均设3个复孔。效应细胞、靶细胞、RPMI 1640孔各为50微升/孔(反应孔),效应细胞孔、靶细胞对照孔各为50微升/孔,RPMI 1640孔为100微升/孔加入40孔板;另设1孔加RPMI 1640培养液150微升/孔为调零点。充分混匀, 37℃、5% CO2培养4小时 。每孔加入20 μl MTT (5 mg/ml),继续孵育4小时(以上都在超净操作台操作)。弃上清,每孔加DMSO 150 μl,充分吹打、混匀,10分钟内用酶标仪检测570 nm波长OD值,按下述公式计算杀伤率。

NK细胞杀伤率(%)=[1 - (实验孔OD值- 效应细胞孔OD值) / 靶细胞孔OD值]×100%

红细胞对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

红细胞的制备 健康人、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患者的EDTA抗凝新鲜全血(采集6小时之内使用),经淋巴细胞分离液(Ficoll)分离得到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2次。

红细胞的浓度 用RPMI 1640培养液调整细胞密度为4×106/ ml备用。红∶效=1∶1。红细胞与效应细胞一起放入靶细胞,加入后进行培养,即进行杀伤实验。以下步骤同 。

统计学处理

结果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后分析,行独立样本检测 (independentsample T Test)。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D)表示; p

枸橼酸钠抗凝,在自身血浆条件下红细胞对K562细胞的免疫黏附形成了"玫瑰花"样结合(图1、2)。21例正常对照外周血红细胞对K562细胞的免疫黏附结合率为(15.3±6.4)%,24例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患者红细胞对K562细胞的免疫黏附结合率为(7.6±7.0)%(表1),与正常人相比显著下降(t=3.61, p﹤0.001)。

从6名正常对照者外周静脉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BMNC的CD3-(CD16CD56)+ 细胞即NK细胞,结果显示NK细胞占PBMNC的比例为7%-30%(图3),能够满足杀伤活性检测需要。

Figure 3. Expression level of PBMNC CD3+(CD16CD56)+ cells (NK cells) detected by FCM.

不加红细胞条件下,用MTT法测得6名正常人来源的NK细胞杀伤K562细胞活性为67%-71%。检测标本时每次设立不加红细胞的对照,加入红细胞后测得的结果减去对照,即得到红细胞增加或减少NK细胞杀伤K562细胞活性的百分率。结果表明,21名正常对照者的红细胞明显增加NK细胞杀伤K562细胞活性,杀伤率为(14.7±5.2)%,而24例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患者的红细胞明显地减低NK细胞杀伤K562细胞活性,杀伤率为(-4.3±7.6)%(表2),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t=6.73, p﹤0.0001)。

在外周血中,抗原及肿瘤细胞遇到红细胞的机会比白细胞大1000倍,结合有抗体或补体的肿瘤细胞可通过C3b受体黏附到红细胞上,易被吞噬细胞捕获、吞噬[1]。Craig等[2]通过体外用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反应剂连接免疫复合物到红细胞上的模型系统,揭示了免疫复合物绞链红细胞到巨噬细胞的中间转移过程。Hament等[3]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在人血清存在下肺炎球菌能结合到人红细胞上,红细胞上的配体为补体受体1(CR1)。国内郭峰[4]提出了"红细胞天然免疫主干道理论"并进行了实验研究[4,5],他们认为,各种致病性抗原进入血循环首先旁路激活血浆中的补体等可溶性免疫分子,黏附上补体C3b等免疫分子后绝大多数被数量巨大的红细胞补体受体免疫黏附处理,此后交给各种白细胞,激发一系列天然免疫与适应性免疫反应,最终将入侵的致病原消除。

王海滨等[6]建立了红细胞天然免疫黏附功能(ENIAF)的快速检测方法,在对SARS的研究中获得了许多原创性的成果。他们发现确诊为SARS的病人在收住院1周内其红细胞天然免疫黏附功能即不同程度地下降,并且随病情的加重持续降低,随病情好转开始回升,SARS患者的红细胞CR1数量下降,与ENIAF的变化密切相关,作者认为ENIAF可作为临床动态观察SARS病情发展变化、疗效评估及预后判断的重要参考指标[7]。

对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患者,我们用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作为靶细胞,外周血枸橼酸钠抗凝,在自身血浆中研究患者的红细胞对K562细胞ENIAF的变化。结果表明,红细胞在自身血浆条件下对K562细胞的免疫黏附形成了"玫瑰花"样结合,患者红细胞对K562细胞的免疫黏附结合率为(7.6±7.0)%,与正常人的(15.3±6.4)%相比显著下降(t = 3.61, p﹤0.001)。其他肿瘤患者红细胞的黏附功能与正常人的相比也明显低下[8]。

ENIAF的变化与血沉、淋巴细胞绝对值的变化显著相关, 与合并糖尿病、慢性肝炎也有关系[9]。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红细胞免疫黏附活性显著低于正常人群(p﹤0.01),并且与自身抗体的升高、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10]。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患者中ENIAF变化的原因与意义,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NK细胞杀伤活性检测多用敏感细胞株如K562细胞,方法有MTT比色法、LDH释放法、3HTdR参入法等。崔晓明等[11]研究结果表明,K562细胞数在(1-4)×104/孔时线性关系较好,效、靶作用的时间定为2小时,加MTT后再作用4小时,效、靶比选择5∶1、10∶1结果较理想。王琦等[12]对MTT比色法进行了改良,同时证明MTT比色法与3HTdR掺入法有高度的相关性(r = 0.96, p

我们采用MTT法测定NK细胞杀伤K562细胞的活性,发现不加红细胞条件下,杀伤活性为67%-71%,与上面的结果一致。正常人红细胞能使NK细胞杀伤K562细胞活性的百分率明显增加(14.7±5.2)%,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患者的红细胞却使NK细胞杀伤K562细胞活性明显降低(4.3±7.6)%,其原因需要进一步研究。对破坏的红细胞刘希英等[13]作了探讨,他们制备红细胞胞质液,观察红细胞胞质液对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发现恶性肿瘤病人NK细胞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F= 12.85, q = 7.86, p

在造血系统,许多证据提示NK细胞参与抗白血病免疫反应[14],NK细胞数量或活性与急性白血病的预后之间存在负相关,NK细胞活性依赖性的免疫缺陷综合征与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发生率升高有关,NK细胞在异基因骨髓移植中的GVL效应中起重要作用。Miller等[15]对NK细胞治疗抗白血病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较强的免疫抑制方案(HiCy/Flu)后输注NK细胞造成了内源性IL15的明显上升及供体NK细胞的扩增,并且在19例预后不佳的AML患者中5例产生了完全血液学缓解。

所以,红细胞可能影响N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进一步研究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患者红细胞免疫与NK细胞免疫、DC功能、T、B细胞免疫等之间的关系,对于揭示其发病机制、发展更全面的治疗策略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郭峰,钱宝华,张乐之主编. 现代红细胞免疫学. 上海: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2002:40

2Craig ML, Bankovich AJ, Taylor RP. Visualization of the transfer reaction: tracking immune complexes from erythrocyte complement receptor 1 to macrophages. Clin Immunol, 2002; 105:36-47

3Hament JM, VanDijk H, Fleer A, et al. Pneumococcal immune adherence to human erythrocytes. Eur J Clin Invest, 2003; 33:169-175

4王海滨,张景萍,郭峰等. 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肿瘤细胞的现象及意义.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1; 21:263-266

5王海滨,曾珍,鞠连才等. 评估SARS病情发展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3; 23:572-574

6王海滨,姜平,曾珍,等。红细胞天然免疫黏附功能检测在评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病情发展中的应用.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27-28

7王海滨,刘立明,鞠连才等. SARS患者红细胞天然免疫黏附功能变化的探讨.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04; 24:181-184

8王海滨,刘西泰,郑晖等. SARS定点医院工作人员的细胞及红细胞天然免疫黏附功能的变化.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4; 25:265-267

9曾珍,张晓峰,王海滨等. 红细胞天然免疫黏附功能对判断重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预后的价值. 中华传染病杂志,2005; 23:53-54

10孙宝霞,赵新萍,王海滨. 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红细胞CR1活性的变化及意义.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4; 14:436-437

11崔晓明,谢海宝,林茂芳等. 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自然杀伤细胞活性.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5; 18:106-107

12王琦,王波,白惠卿. 改良的MTT比色法测定NK细胞杀伤活性. 宁夏医学院学报,1999; 21:86-88

13Caligiuri MA, Velordi A, Scheinberg DA , et al. Immunotherapeutic approaches for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 Hematology(Am Soc Hematol Educ Program) ,2004: 337-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