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教学资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常见教学资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常见教学资源

常见教学资源范文1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公布的《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中学生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曾考虑过自杀。另据近年广州团校调查数据显示,市中学生中有自杀或企图自杀行为的占7.7%,早恋、学习、家庭缺乏关爱、人际关系不良是主要原因。专家认为,家庭应和学校联动开展预防自杀教育。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青春期是人类个体生命全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青少年的生理发育十分迅速,但心理发展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在人格特点上还缺乏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意志力,社会经验也十分欠缺。因此,在青少年儿童中广泛开展生命教育是我国当前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荒岛余生》是新课程初中语文课本中的一课,作为教师,我充分挖掘了这一课中的生存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了珍爱生命的教育。《荒岛余生》中主人公鲁滨逊的生存智慧可以促进学生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是很好的生存教育资源。鲁滨逊身上那种坚强的意志品质、执著的生存信念是生存的一种智慧。他不是一个随遇而安、消极待命的人,而是一个意志品质极为坚强、生存信念十分执著的人,并且务实肯干、擅于创造。特别是他的思考过程,是积极主动的,都是为了更长地把握生存的机会,创造物质条件,调整生活心态。鲁滨逊是一个坚强的人,他说:“我的脾气是只要决心做一样事情,不成功决不放手的。”他没有助手,工具不全,缺乏经验,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花很大的气力、费好长的时间,比如做一块木板就要42天。他做的许多事情都没有成功,但他从来没灰心失望,总是总结失败的经验又重新开始。他用五六个月的时间做了一只独木船,做成之后却发现要挖条河把它放在海里需要用12年的功夫,他只好放弃它。但他接受了教训,在入海比较方便的地方伐倒大树另造一只,前后花了两年时间。他偶然发现了一点稻麦种子,就播种了一些,但种得不是时候,毫无收成,他只好重新种过。他最后有船用,有面包吃,有陶器用,有种植园,有牧场,有两处住所,这些没有一件不是费了很多力气、克服了许多困难才得来的。不要以为鲁滨逊运气好,只身落难荒岛又得到了许多生活用品,活得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不要以为鲁滨逊是在旅游,是在模拟生存游戏。他遇到的是真实的海难,他打定主意一个人在荒岛上苦度余生。他是在克服了极端的孤独、恐惧、艰苦,经过反复动摇之后,才理智地鼓起精神创业的。正因为这样,鲁滨逊才让人佩服,值得学习。

鲁滨逊为什么要活下去?他是否值得这样活着?如果换一个人,在这样的绝境中,很可能就不想活了,因为想到自己一个人在孤岛上,迟早都是死,与其饿死、痛死或老死,不如自杀而死。鲁滨逊却没有这样做,他说服自己顽强地活着,并打定主意在孤岛上独自一个人生活一辈子。这需要巨大的勇气,从这里可以看出鲁滨逊是一个非常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人,他活着,活得积极,活得主动,活得像个人,活出了人的尊严。

他说:“我生平没有使用过任何劳动工具,然而久而久之,运用我的劳动和发明才能,我渐渐发现,我什么东西都可做得出来,只要我有工具。”这样,鲁滨逊用自己的双手,凭着开辟新天地的热情,创造了自己的小王国。《荒岛余生》这篇课文的现实意义更为重要,要教会学生学会生存,珍爱自己的生命。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还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有意识地为青少年学生设置障碍,把他们置于艰苦的环境,是锻炼生存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我们这个并不富裕的国度里,特别应强调艰苦磨炼。现在,绝大多数孩子的成长太顺利,人为的呵护太多,已经弱化了孩子的生存能力。应当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困难和“麻烦”,让学生经过努力去克服和解决。

通过《荒岛余生》这一课的教学,让学生学习到鲁滨逊身上那种从不满足,不停地追求、行动,是生存的一种智慧。我们应努力提高学生对挫折的容忍力,强化学生的生存能力,消除挫折负面效应,从而做到荣辱不惊、成败安然,将胜利、失败都作为零的起点,珍爱自己与他人的生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让他们勇敢地迎接成长中的各种挑战!

常见教学资源范文2

关键词:数字出版;实践教学;校企合作;职场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4-0014-03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早就明确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需求”的培养目标,实践教学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随着数字出版产业的迅猛发展,目前我国数字出版发展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对传统出版流程和数字技术及经营管理都比较精通的复合型人才极度匮乏。因此,在传统图书出版单位、数字新媒体企业、高校等领域培养一批懂开发、会管理、善赢利的复合型出版人才队伍成为推动数字出版发展的关键环节。如何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出版与发行人才,这是对传统出版与发行专业教学的全新挑战。

一、出版与发行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传统的出版与发行专业教学忽视实践性教学,认为不讲求学术研究就是没有深度和内涵的表现。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出版与发行实践训练模式单一,训练内容重复、枯燥,主要以教师演示为主,学生操作性和互动性不强。训练模块不够完整和科学,训练主要集中在文字校对和编排上,缺乏对现代数字出版技术的应用。数字出版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复合和多元的,表现为既要懂得出版业务又要具有出版策划管理能力的人才;既要坚持“内容为王”的出版传统理念又要懂得数字技术;既要熟悉国内出版市场又要了解对外版权贸易的优秀人才。正是由于对实践性教学的忽视,造成出版与发行学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长期脱节。

2.“双师型”教师缺乏。教师队伍是教育资源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随着数字出版技术的广泛应用,很多开设相应专业的学校都深感在师资、办学条件、实验设备等方面无法满足教学需要。目前,各学校专业教师队伍来源单一,大部分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出版与发行尤其是数字出版相关行业的实践经验,出版与发行实践水平较低。教师队伍尤其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力量的薄弱,是导致出版与发行专业实践教学水平不高的关键性因素。

3.教学投入不足。出版与发行专业要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关键是要保障实践教学质量,提高实践教学水平,而这需要有与行业发展相衔接的良好设施、设备作保障。然而,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出版与发行实践教学的效果。随着数字出版时代的到来,行业企业应用的设备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学生不但要使用电脑及相应软件训练纸媒的编排,还要熟练操作较为昂贵的非线性编辑系统、装帧印刷系统等专业设备,提高网络编辑、音视频编辑、装帧设计等方面的能力,这对出版与发行专业的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投入要求。

二、“项目+校园数字出版网”职场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项目+校园数字出版网”职场化实践教学模式相对宏观的教学设计而言,分为理论基础准备、实训项目过程引导和课程设计三个阶段,它从一个比较高的层次上提出该阶段的宏观任务、教学要求、教学实施方法、检验教学效果的方法,以及教师在该阶段所扮演的角色。在微观的课堂设计中,主要是通过精心设计任务,加强指导,巡回实践,从而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

1.以职场化应用为导向的课程教学内容。采用行动导向组织教学,以“校园数字出版网”为依托,开发包括网络编辑、网络书店操作实务、出版物的排版设计、电子书制作与传播、文稿校对等课程在内的实训项目。把整个课程教学内容分成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管理设计、项目过程设计、项目评价等教学模块,使理论教学与实践在这个案例中融为一体。通过提出具体问题(展示结果),然后讲解解决问题应用的基本知识和采用的方法,再提出具体问题(展示结果),由教师归纳与延伸提出新问题,达到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目的。教学过程按模块进行,有的模块需要2个学时,有的需要4个学时,根据课时需要安排多个课时连上,每个教学模块都通过“校园数字出版网”实现。

(1)教师精心挑选开发案例,并提出问题。由教师精心挑选开发案例,展示“校园数字出版网”案例的功能、运行效果,让学生了解本项目的开发目标,明确在项目中进行的过程和应完成的任务,尽可能多接触出版发行中的各种问题,最终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2)教师讲解,指导学生讨论。这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思路。教师讲解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应用时应以本模块的“校园数字出版网”任务为案例,陈述这一阶段应完成的任务。

(3)学生动手操作实施。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施时,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给予指导。可让学生展开讨论,或对学生进行分组,由同一小组的几名学生合作来完成。

(4)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工作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把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对属于本模块的开发技能或一些成功的开发经验而项目中又没有应用到的,教师就要加以延伸和拓展,要自然过渡、适可而止。这样,随着案例细化程度的逐渐降低,学生个性的分析设计、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可逐步得到提高。

(5)教师总结。案例结束时由教师总结,可先以学生论坛的形式作为问题的初步提出和解决平台,以专题报告和会议的形式进行总结。然后,让学生解决同类性质的问题,要求学生完成其他任务,即提出新的问题、布置数字出版课程设计任务。这样,就使学生体验了案例开发的整个过程,激发了动手的欲望。

2.以项目为驱动的实践教学流程。

(1)结合具体的开发项目进行设计,班级按项目导师和选定的项目进行分组。每个项目小组选出项目负责人或项目经理,在导师指导下准备实践。

(2)在项目导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实训内容。指导教师对每个项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项目实施的技术路线等进行系统讲授;学生分工合作,学习项目开发实施的组织和管理,明确项目各阶段的任务,熟悉项目运行环境。培养团队精神,共同完成该项目的设计任务。每项任务都要落实到个人,在规定的时间内由学生独立完成。另外,学生在学校机房的机器应固定下来,并安装好相应的软件,没有特殊情况不得缺席。

(3)每个项目小组都必须按照相关的规范标准,提交项目开发实施的综合报告。

(4)建立客观、科学的评价考核机制。聘请专家及相关学科教师随机听课,观察学生的实践过程,认真评审打分,并以不记名问卷调查实践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以便下一步改进。

三、“项目+校园数字出版网”职场化实践教学模式实施评价

良好的评价体系具有诊断、导向、激励、促进教学功能,是师生共同发展的基础,是学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在不断探索实践中,形成了比较科学、实用的基于“项目+校园数字出版网”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框架,如下图。评价的主体有教师、学生和客户,评价关系有师师、师生、生生、生师、客户对教师与学生等;评价内容不局限于学习效果,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参与意识、沟通能力、创新精神、技术水平等综合素质;评价方法多样化,如多元统计法、层次分析法等。

下表列出了普通小组成员的评价表,还有客户参与的、针对项目经理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其评价指标和权重设置是不一样的。

出版与发行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项目+校园数字出版网”职场化实践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出版与发行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促进师资队伍整体建设,更有利于高素质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据此,必须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增强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自主性;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数字出版专业的办学特色;强化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推进数字出版专业校企合作。为学生迎接高速发展的未来高新技术的挑战打好一定的数字出版基础,并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把数字出版基础课程建设成为既是学生学习现代科技知识的基础课又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基础课。“项目+校园数字出版网”实践教学的内涵是以具体项目作为实践教学的载体,在真实的项目环境下,学生通过完成特定项目的设计、完善及实施等工作,理解相应的理论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并获得实际工作经验。在完成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该实践教学模式也使学生得到团队精神、敬业精神、质量意识、创新意识、独立工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的锻炼,这种教学模式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高度吻合。实践证明,“项目+校园数字出版网”实践教学模式在教学载体、教学环境、教学组织形式和能力鉴定体系等方面较传统模式有较大的突破与创新。

参考文献:

[1]李继芳.基于“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究[J].计算机教育,2007,(18).

[2]张晓鹏.美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6,(3).

[3]孙旋.基于“项目――导师制”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模式探[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9,(6).

常见教学资源范文3

关键词:数字化;学习型资源库;建设

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电子设备等数字化终端在学生中普及,使得建设适合高职学生学习、实训需要的课程数字化资源,成为目前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必不可少的重要一项。它主要体现在专业课程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通过构建丰富而实用的数字化学习和教学资源,借助先进的网络教学环境和资源管理服务平台,实现更加自主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该资源库不但支撑专业教学,更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路,支撑学生自主学习实训需要。

一、课程资源库建设目标及条件

近年我们学院花大力气建设了校园网络及服务平台,对全院师生免费开放,为普及和广泛使用数字化资源库学习提供了基础。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的资源库能够满足学习者多样化需求。在国家投入巨资进行高职院校专业共享资源库建设的同时,突出地缘特色建设自己的课程学习资源库,能够结合自己学院学生情况对共享的本专业国家资源库做以补充,尽可能真正发挥“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专业课程资源库的预期效果,避免资源闲置和供求不对应,学生上课玩儿手机不听课下课上网搜答案写作业的窘境。

二、课程资源库建设思路

以教职成 【2011】12 号文为指导,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从职业岗位和课程目标分析入手,同企业专家一道分析策划框架,根据学生眼下真实需要和实际水平,以及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流程和行业标准,对课程资源库内容进行规划设计和充实采集。

1.明确需求。根据课改设计的课程框架及课程涉及的几大工作任务,确保资源库建设和使用的实效性。通过深度校企及行业协作,对市场及企业人才需求情况等进行充分调研,改革教学模式,使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就业岗位实际工作紧密关联,确保课程资源库建设的实效性。

2.优化整合资源,保障课程资源建设的前瞻性,科学性。根据热点行业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特点,充分吸纳行业及企业优质资源,在形成优质市场营销课程资源库的同时,通过合作开发在岗人员参加行业继续教育培训,不断开阔眼界并丰富完善专业教学资源。力求满足教师、学生、企业员工多元学习需求。

3.持续更新、动态管理、提高资源库建设的延续性。加强教学及学习资源库开放性、探索资源建设动态管理,共享性建设机制,与企业和行业分享资源并不断丰富,把握行业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持续建设满足职业岗位需求和发展,学习实训过程中确切需要的资源内容。

三、建设方法

《市场营销实务》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中采用的方法主要有:

1.调研法:经过外出学习和调研,目前传统资源库框架基本包括:计划、大纲、教案、课件、案例、题库。我们拟增加行业专家视频讲座、行业标准和操作规范、专业策划样板、行业发展前沿、方法能力训练等,强化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及时掌握热点行业营销岗位新动态;和优秀毕业生座谈,对学生就业的工作进行跟踪调查,将学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融入资源库建设中。

2.案例研究法:案例教学是市场营销类课程教学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案例选取行业热点和企业真实案例,学生就后业面对的真实项目等,通过对这些“真实记录”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寻求待解决的问题或改进工作的方法。

3.行动研究法:通过开展一系列目的明确的,有意义的课改团队研讨,参与教学和行业经验交流,聘请专家培训指导,外出参加专业会议,各级专业比赛交流等活动,实施研究、探索、分析、归纳总结。

四、建设方案

充分利用现有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成果,围绕行业及工作岗位需求,以充分调研为基础,以毕业生就业岗位分析为切入点,以专业课程实用性资源为重点,搭建该课程教学数字化资源库训练学习平台。建设步骤包括:项目调研、选准定位、设定目标、项目预算、培训研讨、方案实施、阶段评价、方案修订、项目收尾验收。

项目建设在整体设计上,以学校、企业、社会行业、学生和员工为本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主体及应用服务对象,紧密结合需求,以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及混合媒体等多种可修改半开放化形式呈现,实现诸如教学指导、职业岗位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训练、学生自学为主的学习训练等功能,并集成为开放性、共享型网络资源平台。

五、建设特点

1.教学资源库建设采取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模式,与本地企业公司共同培养学生,参与建设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师生可以随时访问平台的资源。

2.立体化教学资源,推动教学做一体化实施,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完善教学和学习实训资源建设。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提高了教师综合素质和资源建设水平。

3.网络运行。校园网络包括无线网络对学生免费开放,资源库资源不断持续更新,利用教学及学习资源库平台为使用人员提供资源在线使用、资料下载、网上答疑、人员培训、服务等功能。可在网上平台开展实时 互动交流活动,教师、学生、企业培训员工等都能开展学习、讨论、答疑和交流等活动。

六、使用效果和不足

预期效果:

1.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必将增强我院营销类高职专业教学团队的社会服务能力,提升高职教育的社会声誉和教学水平,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开展和今后市场营销专业资源库建设和专业发展做出贡献。

2.通过共享和利用资源加强了学校和企业交流合作,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专业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3.把专业人才培养、学习、实训、专业竞赛有机结合,根据相关行业企业需要与企业深度合作,充分走进行业、企业,确保了课程资源库的职业性、应用性、实践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不足:资源库建设从建设之初至今一直处于边建设、边应用、边探索、边改进状态,各部分框架水平高低不同步状态。作为一个普通学习者,很容易就感觉被淹没在资源的海洋中没有方向。从开始看热闹走马观花,到后面对资源库的学习兴趣骤然下降,从而导致无法有效的利用资源。

为整合优化教学资源,依托高校所在地的相关企业及高职院校,虽然在资源库的建设上实现了预期的目的,但在资源库的完善和特色上仍需不断改进。如果没有足够的先进性、前瞻性、延续性,那么我们用过去陈旧的知识、通过现在的技能训练和学习、去解决未来工作中的问题会遇到很多困难。

参考文献:

[1].王静燕,李雅丽,马琳 浅谈高职《通信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9)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2011 年度第二批立项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S].教职成 函[2012]1 号.2012.

常见教学资源范文4

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飞速发展和转型的时代,以多媒体、网络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迈进了信息化社会的大门。而网络教学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方式。本文从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作为出发点,利用网络技术建设一个教学网站。教学网站主要运用ASP技术,ACESS数据库及相关技术。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充分运用网络共享资源的特性,突破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的有限性,更有效的加强学生课外的学习和练习时间,提高学生考证通过率。

【关键词】

;教学网站;在线考试;等级考试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越加普及,计算机教育已演变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引发其教育内容和方式的重大变革。1994年,原国家教委(现教育部)推出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这是一种对应试人员计算机和软件的实际掌握能力的考试,通过相应等级的考试就会获取相应的证书,而这个证书是职业中学学生参加高职类考试必须持有的其中一个证书。所以,现在在中等职业学校理工类专业班级,《计算机基础》(即计算机等级考试)已经成为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在这些情况下,我们提出建设职中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系统作为辅助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能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予教学的各个环节提供有效的帮助。而校园网的普及 ,打破了传统时空的局限 ,为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了全新的虚拟环境。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教学网站是为了辅助教师、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网站,并提供一些常见教学任务的网络化服务。教学网站不仅仅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教学服务,同时也要能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以现代化手段促进教学改革,是教育工作者应当为之努力的方向。利用Internet和WWW开展远程教学,是当今计算机发展的一个全新的课题。

1)教育资源存储与共享

2)教学信息处理与传递

3)教学管理

4)教学评价与教学反馈

2 系统需求分析

2.1 系统需求

计算机一级考证教学网站是基础课程教学的管理网站,基本的教学任务有上课、作业、答疑、考试和讨论。教学网站是为了辅助老师和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提供一些常见的教学任务网络化的服务。上课即是教师讲授知识、学生理解和学习知识,中途可以有提问等互动。如果可以的话,可以进行远程教学,实时上课,那么学生可以实时提问,老师也可以实时回答或解疑。一个良好的作业系统可以很好地减轻教师负担,方便学生完成作业。学生在网上提交作业,教师可以在网上下载学生所做的作业。网上答疑则是教师和学生登陆网络,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实时地提问,教师根据提问做出相应的回答。如果教师不在线,那么也可以通过学生互相讨论产生答案。那么学生即使不在学校,有问题的话也可以即时解决。网上在线考试实际上是模仿考证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进行考证的模拟,让学生能更好的掌握考证的情况。

2.2 系统分析

分析系统的基本功能以后,确定出在本教学网站中包括:管理员、教师、学生三种类型的参与者,下面画出三种参与者的用例图:

1)管理员主要是对网站进行管理,具备功能包括页面维护、课件处理、信息更新、处理主持申请等,也可协助教师做好课程的管理工作。

2)学生参与者可以浏览诸如课程简介,教学计划等网站的文章或课程,也可以使用下载功能将网站上的课件、教学大纲、模拟试题下载到本地机器。还可以参加论坛提问解疑、文章信息的搜索等功能。

2.3教师参与者可以在网站中添加教学内容,也可以将自己课程的课件上传到网站供学生下载,也可以发相关文章,或参与论坛讨论、论坛答疑、作业处理、信息修改等功能

3 系统功能

本考证教学网站主要是为了实现教学和学生进行考证练习,主要由教师模块、学生模块和管理模块三大部分组成,三个模块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一个完整的网络教学系统。

3.1 教师模块与学生模块

教师模块与学生模块互相交互,主要包含以下功能:

1)网络课程。网络课程是网络教学网站的主要功能,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此模块实现网上交流。例如:老师可以实现课程添加、修改、教学资源维护等功能;学生可以浏览或下载教学大纲、授课教案、教学课件等,还可以观看教学视频。

2)网上作业。教师可以在网上和批发作业,学生可以在网上在线提交作业。

3)在线测试。教师根据各章节设置习题,并上传考证的各种综合模拟试题,包括理论试题和上机试题,学生可以进行在线测试以检测学习效果。

4)网上答疑。学生可以在网上提出问题,教师进行答疑。如果教师不在场,学生也可以在网上互相讨论。教师也可以在这个模块里讨论题,引导学生进行学术研究和讨论。

3.2 管理模块

管理模块分为人员管理、课程管理、作业管理。

1)人员管理:包括对系统管理员、教师和学生的管理,不同的人员具有不同的权限。

2)课程管理:可以对所有课程和课程中包括的教案、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进行管理。

3)作业管理:可以对所有课程的作业进行管理。

4 结论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充分运用网络共享资源的特性,突破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的有限性,更有效的加强学生课外的学习和练习时间,提高学生考证通过率。本文通过对系统需求进行分析,完成了职中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证教学网站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工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一级MS Office教程(2004年版)[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08

[2]孙清滇.利用ASP技术开发基于Web的作业系统的实现[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09.

[3]贺立红 张晓红.基于JSP技术的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6-08.

[4]傅秀芬 汤庸等.基于WWW的交互式网络课件系统的开发技术[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1998-08.

[5]张军.计算机基础教学网站开发的研究[J].办公自动化杂志,2010-06.

[6]闫实 付佳等.基于技术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J].农业网络信息,2010-5

常见教学资源范文5

1.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配备

(1)硬件设备

潍坊日向友好学校现有31个教学班,每个班级都配有闭路电视系统、多媒体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学校还配备有两个多媒体机房,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等专用教室,并且一百三十多名教职工每人都拥有一台电脑,用于日常工作,在硬件方面潍坊日向友好学校在奎文区属于几所设备先进的学校之一。

(2)教学软件

据调查,经过近几年的积累与投入,目前本校拥有的教学软件资源已相对较为丰富,其中,最丰富的是录像带、幻灯片、光盘。在这些教学软件资源中,大部分是购买,自我开发的很少,而且有些已经损坏,有些已与教学内容不符。值得注意的是录音教学已呈现极为萎缩的趋势,在本校英语、音乐等学科已经不用录音辅助教学,而是采用计算机辅助多媒体教学。

2.学科教师开展媒体教学的情况

(1)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大部分教师已认识到现代教学媒体对其教学起到了促进作用,他们能够熟练操作幻灯机、录音机等常规教学媒体,拥有了使用教学媒体辅助教学的意识,能够在教学需要时自觉使用,而且自己主动搜集信息资源。而且有近40%的老师正在建设或拥有自己的个人网站或博客。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运用教学媒体的教师比例为63.8%,有时使用的占88.6%,很少使用的占18.1%,不使用的占9.5%。说明日常教学中教师较多采用计算机辅助多媒体教学,很少使用挂图、录音、投影等媒体。在有关媒体使用目的的排序上,调查结果表明其主要目的依次为使教学直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解决教学难点、创设学生自主学习情境、开阔学生视野。

(2)学科教师制作教学软件的能力

学科教师制作教学软件的能力是学校教育技术发展的必要条件,近年来,由于投影片制作的简易便宜、Powerpoint及Authorware等课件制作软件的工具化,学科教师是否掌握常见软件的制作方法已成为学校教育技术建设的关键因素。学科教师对四类常见教学媒体的制作能力表明绝大多数的教师能自制Powerpoint课件,这种软件制作状况与前述教学硬件设施的情况基本一致;但在复合型投影片及Authorware课件等较复杂媒体的开发上,教师们多属于不会制作而且合作制作也很少的情况;这从侧面反映出对教师制作教学软件方面的培训基本属于较低水平。

(3)学科教师对教育技术知识体系的认识程度

教育技术学是包括了教学媒体及媒体教学法、教学设计、教与学理论等方面的学科领域,在学校实践领域常常以媒体开发、电化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微格训练等形式表现出来。学科教师对以上几方面的了解程度,反映出绝大多数教师对教育技术的理论和应用缺乏认识。即使是关于“教育技术概念了解程度”的调查结果也是很不乐观,36.2%的教师“曾经学习”,55.9%的教师“听说过但不了解”,7.9%的教师“没听说过”。

(4)影响教师使用教学媒体的主要因素

影响教师使用教育技术媒体的因素,按照影响的程度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缺乏教学设备占63%,缺乏编制教学软件的能力占26%,缺少相应的教学软件占18.5%,不熟悉设备操作占12.4%,课前备课量大占9.7%,缺乏领导和同事支持占6.2%,所授学科不适于媒体占4.5%。显然,缺乏教学设备的因素影响程度最大,但是在我校不存在这种情况。软件方面的因素次之,其他的因素则影响不大。由此反映出多数教师在主观上还是支持教学媒体应用的,只是由于物质条件等客观因素限制,往往不能够或不便于在自己的教学中实践。

3.存在问题和建议

总体来看,无论从硬件设施配套方面来说,还是从教师的教育技术的能力来说都取得了一定成效。潍坊日向友好学校整体上看属于设备先进的学校之一,还有一些学校硬件设备上没有本校先进,所以,从潍坊日向友好学校暴露出的代表性问题,特提出对策或建议。

(1)加大教学资源软件的投资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现在针对中小学的投资力度确实在加大,但是,合适的教学资源软件却跟不上,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有些学校的教学资源软件投资是一次性的,即刚买来设备的时候购买的,其后,无论是损坏还是与教学内容不符了,都不见新的教学资源软件补上。这需要各级领导与管理人员引起重视,尤其是管理人员积极与部门领导沟通,因为毕竟比起硬件来,软件资源还是要便宜很多。

(2)注重针对性培训

经过近几年的大力度的培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被调查的老师中,有近70%的老师承认曾在近五年内参加过培训,而且有三分之一的老师认为培训对他们的教学非常有用,有近一半的老师认为有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他们也渴望对他们的培训针对性更强一些,比如加大多媒体素材的处理与课件开发、设计(课堂)教学方法的课时比例等。

(3)加强管理力度

目前,在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中投资的力度日益加大,但是在信息化管理管理方面出现了一些漏洞,比如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技术人员力量不过硬等。由于管理人员的技术力量薄弱,导致有的设备刚用一段时间就坏了,而有的学校管理人员尽管技术力量过硬,但是由于维修维护资金的限制,最后只能将设备“一锁了之”。所以在调查过程中,当问到对学校的现代教学媒体(含设备、资源)管理、维护与技术支持是否满意时,有将近一般的老师表示不太满意。因此,建议学校在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同时,管理人员尽量采用有教育技术专业背景的老师担任,如有人员编制的困难,由学校其他老师担任的话,就尽量选择懂设备、积极性高、责任心强的老师来担任,而且要经常不断的送出去参加培训。

二、小学课堂现代教学媒体的恰当选择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小学课堂教学媒体不断更新,那么我们又如何来恰当选择、组合小学课堂现代教学媒体,改革陈旧的教学教法,才能使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既不浪费和滥用设备,又能促进“减负提质”,很好地推动素质教育呢?

1.对学习者主体因素的分析:小学生的初步逻辑或言语思维有明显从具体形象到抽象思维的过渡。低年级学生更具形象性。因此,在小学教学中要注意从以具体形式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而且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带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这里过渡的关键年龄一般就以三年级为界,(也有以四年级划分的),这也正是我们小学低年级使用幻灯投影、电视录像、CAI课件等形象直观教学手段频率较高的内在因素和驱动力。这也很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选好教学媒体的基本前提之一。

2.对学习内容的分析:简单地说,学习内容的分析就是对一堂课上学生“学什么”、“如何学”、“最终学生学会什么”进行分析。关于“学什么”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进行分析,既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又要为学生能力的提高作好铺垫,从而确定学习任务。“如何学”就是用系统和全面的分析方法,确定出学生能消化学习内容,最终达到学习目的的教学方式方法,运用好教学媒体,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要切实用好教学媒体上好每一节课,并不只是任课教师的事,还必须有电教老师的认真分析和密切配合,共同切磋技法,搞好电教设计,以便学科教师更精美地选择好现代教学媒体并适时适量适度用好教学媒体。同时,学校领导现代教育思想观的影响和重视程度,对教师们恰当地用好教学媒体,改革教学策略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这就必须把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协调稳步发展,共同把好关节点,选择好教学媒体。

常见教学资源范文6

关键词:目标;活动;合作;探索;评价

随着中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我们发现英语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你问我答”变成了“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了“合作创新”,“亦步亦趋”变成了“自主参与”,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这一切确实令人惊叹万分。然而,反思让我们清醒,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也透射出放任与浮躁,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英语课堂焕发学科特色的活力?现就英语课堂中的某些现象让我们一起对照反思,与参与课程实验的英语教师们共同探讨。

一、目标:重制定,轻灵活

教师在教学目标制定时,既要考虑英语基础知识和运用能力的目标,也要考虑学习策略和情感目标。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目标,但不能阻止学生语言的发展。例如:有一节公开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能用句型“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询问他人的喜好。当教师让学生用上述句型提问时,该生提出的问题是:“What'syour favourite fruit?"这位教师觉得学生所用句型不是自己所预设的,就连忙纠正学生的问句:No,No!Ask me“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该生只好机械地重复: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这时授课教师才如释重负,并接着回答:My favourite is mutton,课堂是动态的,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有思想的人,教师应随机性地引发许多的课堂生成。要及时捕捉和利用这些生成性的课堂教学资源,否则就是浪费。上述情况,教师能对学生的问题给予肯定,并能适当引出“What is your favouritenumber/animal/fruiVcolour?”甚至是“Who's your favorite?”等句子,不仅能拓展课本的教学内容,完成教学目标的达成,使英语教学生活化,还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成就感、兴趣和热情。

二、活动:重表现,轻体验

活动是英语教学中的一种常见教学形式,适当的活动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掌握完成任务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但活动毕竟是教学的一种手段,如果本末颠倒,把手段当作目的来追求,势必导致为活动而活动,使活动的功效发生变异。比如:在一堂小学英语的课堂上,某老师在设计课堂活动中复习、导入、呈现、操练等每个环节都有相关的游戏活动,我数了一下,竟然大大小小加起来有12次活动之多,试问:学生整堂课都忙于活动,这是活动课还是英语课?教学目的达到了吗?效果又达到哪一层呢?

那么,要将活动落到实处,我认为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 在课前要认真分析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疑点,捕捉教学切入点,设置教学落脚点,整合教学资源。认真分析学情,领悟课程理念,正确理解课改的真谛。2 要预设学生英语活动方式方法和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中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要把握英语学习目标生成的过程和学生自主参与的必要性。然后才能在深入教材和尊重教材的前提下,研究相关的学习策略,设计各种新颖的有效的活动,使学生学得轻松。3 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4 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紧紧抓住教学目标。5 活动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三、合作:重形式,轻实质

在几乎所有的公开课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整个教室马上就沸腾起来。但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这样几种现象:有些学习小组的学生抢着各说各的想法,但是用母语代替了英语;有些学习小组中,发表意见者往往只是一些优秀的学生,而其他学生则一言不发,冷眼观战,还有的甚至做起与课堂无关的事。从上述现象中可知,教师尽管重视并提供给了孩子合作与交流的机会,但对孩子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显然重视不够,指导不够。

合作学习之前,教师首先要有一个估测: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合作的必要。只有那些一人不能独立解决的、并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的问题,才有合作的价值。具体操作中至少应注意这样的几点:1 分工明确。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有事可做。2 建立激励机制。必须有意识地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个成员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组的学习结果,从而使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3 适时引导。合作过程中学生活动相对分散,干扰因素相对增多,教师要通过提示、点拨、引导等形式,保证合作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

四、探索:重主体,轻主导

课改大力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时间还给学生。但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往往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是一些毫无探究价值的问题都要让学生去探究。在探索过程中。没有具体的要求、提示和指导,探究方式由学生自己挑;探索伙伴也是自己选;在时间的调控上也是随心所欲。这是一种随意的、毫无组织的学习方式,展现的是学生虚假的主体性,失去的是教师有价值的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的神圣职责。

教师给学生感受问题的存在的同时,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建构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和空间上的便利,有目的、有计划地把学生们编排成一些任务小组,让学生们带着问题与同伴们一起交流、倾听、解释、思考、探究,从而更有效地完成教学内容的学习。

五、评价:重结果,轻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