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环境重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习环境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习环境重要性

学习环境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军校 学员 环境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80-01

加强军校环境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客观要求。军校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构建融军营与学府于一体的知识型、开放型、备战型校园,为学员成长成才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一、军校环境对培育学员有重要作用

一个好的环境可以教育人、塑造人、成就人,而一个差的环境也能颓废人、阻碍人的成长进步甚至使人步入歧途、迈向深渊。军校肩负着培育未来基层带兵管理人的神圣使命,成长成才环境在整个育人工作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导向、典型示范、实践养成、环境熏陶、奖惩激励等方式,让学员在乐观向上的生活、学习、训练环境中潜移默化、见贤思齐。

(一)加强环境育人是加快军事人才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

在校园里,学员受竞争意识、求胜心理、从众心理等影响而产生压力,这种压力也是促进群体和个体良好素质养成的强大动力。当前,部分军校学员入学后学习积极性始终调动不起来,究其原因,既有主观因素,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可以歇一歇了;也有其客观因素,即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和典型引导氛围。因此,增强军校环境育人功效,形成严谨的校风、和谐的人际关系,充分发挥环境的激励导向、陶冶规范作用,将有力地促进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健康成长成才。

(二)加强环境育人是现代化教学的内在要求

现代化教学是军校教学改革的方向,也是形势发展的迫切要求。其中,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创新性。而没有创新的土壤,就难以绽放创新之花,更不可能结出创新之果。传统教学方式过于强调军校统一管理、统一纪律、整齐划一,而忽略了学员独立观察、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而,加强军校现代化教学改革,不仅需要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还应该建设蕴涵深厚文化底蕴和强烈的创新精神的育人环境,实现“四化”即学习相对自由化、生活相对宽松化、管理相对自主化,信息相对畅通化。营造“处处谋创新,时时话创新,人人搞创新”的开放学习环境,为现代化教学提供强有力的动力。

(三)加强环境育人是促进学员全面发展的外在动力

近年来,军校硬件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相比之下,军校的育人环境建设没有协调并进,稍显滞后。高楼大厦随处可见,人文景观则显得薄弱;相比军事、政治宣传活动,学术宣传活动则显得被忽视。我们搞一些大型活动,往往存在“管理者倡导,组织者累弯腰,参与者跟着跑”等虎头蛇尾的现象,不能将活动的实质有效传达至每名同志,导致活动难以发挥出其应有的效能,甚至与活动初衷背道而驰。相对于教学手段不断创新,管理难以适应教学要求的情况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要使管理和教学水涨船高,使活动能够得到学员的广泛重视和参与,促进学员全面发展,就必须创新环境,包括管理环境、校园环境等,使得环境创新孕育创新人才。

二、环境育人需把握的几个问题

(一)环境育人与学员需求方向一致

环境要符合学员的特点和需求才能发挥其正面作用,否则就会产生负面影响。在环境创建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广泛深入征求学员的意见建议,把学员的需求作为根本和方向。只有建设和运用环境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激发学员内在学习动力摆在首位,和学员的客观需要统一起来,才能让环境给力育人工作。

(二)军营与学府有机统一

军校是培养打赢现阶段高技术战争的具有眼界开阔、德才兼备、技指和融的新型军事人才的摇篮。构建军事院校的育人环境,既要有学府的开放性、学术性和优雅性,又要有军营的战备性、严肃性和规范性。军校培养的是读着大学的军人,而不是穿着军装的大学生,所以要突出“军”的地位和要求,按照部队对人才的需求,使他们在保持军人的本色和作风的前提下,不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素质。而不能让学员毕业后难以融入部队,不愿扎根基层,怕吃苦,体现不出军人的战斗状态和精神,这就违背了军校的生存意义和部队要求。所以,在创建环境中一定要坚持正确方向,努力为部队培养有用之才。

(三)环境育人与依法治军形成合力

在实践中,部分人员认为环境育人与依法治军相冲突,即创建环境容易受到依法治军的束缚。实际上,环境育人和依法治军是辨证统一的,两者具有共同的目标即培养全面过硬的优秀人才。其中,依法治军强调用法定的条令条例强化学员的纪律意识,是部队管理的依据和目标,是一种它律;而环境育人注重的是营造良好的氛围促使学员自觉遵守各项规定,自觉养成良好习惯,是一种自律。环境育人与依法治军并不矛盾,我们必须遵循办学规律和院校自身特点,把从严治校和营造育人环境统一起来,通过综合施策,内外结合,促进人才培养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学习环境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生活品质 建筑 室内环境 化学污染 健康 检测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people income level and life quality rise, people focus on comfort and quality of life have a higher pursui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door environment, indoor environment is elegant decoration desig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ndoor environment, however, it is also the arch-criminal of chemical pollution. The chemical pollution directly endanger people 's health. Indoor environment whether exceed the standard has become a topic of concern, and environmental testing is very important.

Key words: quality of life, building, indoor environment, chemical pollution, health, detection

中图分类号:X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室内环境化学污染

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迅猛发展,在繁荣的背后人们经常忽略或者很难发现隐形的“杀手”,即室内环境化学污染。美国专家检测发现,在室内空气中存在500多种挥发性有机物,其中致癌物质就有 20多种,致病病毒 200多种。危害较大的主要有:氡、甲醛、苯、氨以及酯、三氯乙烯等。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一种这样的群体:新建装修居舍和写字楼的使用者,相继出现头晕、头痛、咳嗽、平衡感觉失调,流泪、眼、鼻、咽喉不适,以及频发的黏膜、皮肤和呼吸系统等多种临床症状。人们称之为病态建筑症候群。出现这种现象的缘由就是在室内装潢中使用涂装材料、杀虫剂、芳香剂等物质,其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例如甲醛、苯、氨等等,从而导致室内空气中化学污染严重,进而危害人体健康。

当前,室内空气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国际上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我国颁布的《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中,明文规定了几种必须检测的有毒、有害气体,即苯、甲醛、氡、氨、TVOC,其中苯、氡都是已确定的致癌的气体。因此,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室内环境污染严重,重视不够,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二、人们对室内环境化学污染存在的误区

误区一:没有装修就没有污染

有些人认为没有装修的房子就不存在化学污染。而事实上,有害气体不全是来自装修方面,房屋建筑和家具等也存在大量的有害气体。例如,砖、水泥、砂、石材、木材等基本建筑材料和橱柜、沙发等家具中也大量使用人造板、粘合剂、油漆、溶剂等材料。这些物质中含有的化学污染也不容忽视。

误区二:通风就可以解决污染

通风可以改善室内环境污染,但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通风只是将漂浮在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流出,而有些有害气体不能靠通风除去。据研究证明,甲醛的释放期可长达3年~15年。人们长时间的出于这种环境下是非常可怕的。

误区三:不重视室内环境污染

因为人的体质、抵抗力适应性各不同,不是所有的人在同一恶劣的环境下都会发病,所以造成了部分人的侥幸心理,不重视室内环境污染。这种思想是非常错误的,污染导致的疾病可能是隐形潜伏在人们身体内的,只是还没有表现出来,不重视将产生更大的危害。

三、室内环境化学污染检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伴着时间的延续,室内环境化学污染问题将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凸显。就现阶段而言,当前人们68%的疾病都与室内空气污染有关。全国每年由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死亡人数已达11.1万人。据调查显示: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5 000名自血病患儿中,有近90%的家庭近期装修过。目前中国每年因装修污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而致死亡的儿童约有210万,其中100多万5岁以下儿童的死因与室内空气污染有关。还有报道显示我国每年因建筑装饰装修涂料引起的急性中毒约400起,有1.5万余人中毒。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年有10万人因室内空气污染而死于哮喘病,其中35%为儿童。目睹了以上数字后,我们不禁不寒而栗,室内作为人们生存和停留的重要场所,竟然潜在“隐形杀手”,人体的健康遭到了如此大的威胁。尤其对无过多表达和思想意识的儿童。

面对室内环境的“隐形杀手”,有些是有色有味的,例如苯、甲醛、氨等,有些是无色无味的,例如氡。室内环境是空气中有毒无毒有害无害的复杂气体混合在一起,人们很难通过简单的嗅觉和视觉判断。唯一准确和科学的方法就是检测。检测是一项十分严谨、细致并且复杂的工作。检测的每一步都有严格的质的和量的要求,整个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不同的检测设备也会产生不同的检测结果。如果检测量不确定度过大,检测结果也毫无意义。因此,检测工作对于工作的质量控制非常严格。目前我国的室内环境化学污染检测工作存在很多现实问题,例如规范要求混乱,检测机构形同虚设,检测市场不规范,室内环境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等等。虽然问题存在,但不能忽视环境检测工作的重要性。

检测技术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技术手段。准确的检测结果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真实的具体的数据,让我们更清楚的了解室内环境的好坏,并为人们如何更健康科学的生活建立了切实的基础。这是人们在思想认识上的一种进步,更是国家向前发展的一个方面,也是人类能够在地球上长久居住的条件。

四、室内环境化学污染检测方法和技术

就目前我国在室内环境监测技术水平来看,人们研究出很多监测方法和检测技术。基础的方法是比色法和色谱法。比色法是以生成有色化合物的显色反应为基础,通过测量有色物质溶液的颜色深度来确定待测物质含量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此方法有诸多优点,如设备、原理简单,操作简便,能准确定量。色谱法,以响应时间定性,以峰高或面积定量,是一种对混合样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十分方便有效的分析方法。对于色谱法分析,仪器条件的设置十分重要。不同的仪器,不同的配件,其仪器最优条件设置均不相同。这两种方法各有各的优缺点,在操作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室内环境的检测技术和设备有很多,笔者将简单介绍一下。对于室内环境检测技术有CFD 技术,其是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的缩写。此技术已被应用于建筑通风空调、空调设计领域。该方法利用室内空气流动的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原理,采用合适的湍流模型,给出适当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用 CFD 的方法求出室内各点的气流速度、温度和相对湿度;并根 据室内各点的发热量及壁面处的边界条件, 考虑墙面间的相互辐射及空气间的对流换热, 得 到室内各点的辐射温度,结合人体的衣着和活动量,得出室内各点的热舒适指标。同时利用室内空气的流动形式和扩散特性,得到室内各点的空气年龄,从而判断送风到达室内各点的时间长短,评估室内空气的新鲜度。对于室内环境检测技术的重要仪器――传感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式传感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式传感器利用被测气体的吸附作用,改变半导体的电导率,通过电流变化的比较,激发报警电路。由于半导体式传感器测量时受环境影响较大,输出线形不稳定。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式传感器,因其反应十分灵敏,故目前广泛使用的领域为测量气体的微漏现象。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首先,对于装修材料要选择经过国家权威部门或名牌及正规厂家生产无毒和少毒的装饰材料。其次,要做好装修房间的通风和空气净化。再次,最好请正规的家装公司施工,在签订装修合同时要提出附加有关室内环境标准的条款,交工时要求提供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报告。最后,植物在装修好的室内空气起到很到的改善作用,例如吊兰、芦荟、虎尾兰、常青藤和天门冬等。

结束语:室内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的健康。随着人类物质生活的提高,装修和家具等物体的污染更加普遍和严重。对于室内环境化学污染检测工作有很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重视室内环境检测工作,建立科学的系统质量管理体系,保障监测数据的准确有效,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杨虹,李裕生,黎智,黄江平.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监测质量控制[J].中国公共卫生.2005(09)

[2] 吕品. 室内空气质量控制中关键检测技术的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2008(12)

[3] 何任强. 浅析室内环境检测技术[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0(08)

学习环境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初中英语 学习方法 英语学习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2.204

1 初中英语重要性

如果定义小学英语的地位为引导,那么,初中英语则是学习英语的基础,和中文学习一样,英文学习也分为听、说、读、写四个部分,之所以说它重要,一方面是因为英语的使用范围很广,几乎全世界的人都在学习英语,日后用英语作为交流的常用语言已经是很普遍了;另一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振兴中华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虽然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我们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这就要求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他人的知识来充实自我,而实现这个目的的有效方法就是学习他们的语言,只有懂了他们在说什么,我们才能够知道该学习什么样的内容。可以说是历史使命要求我们掌握这一门语言,掌握这一门语言是十分有必要的。

2 初中英语地位

初中英语学习在整个学习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在今后英语学习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可以这样定义初中英语,它就宛如催化剂,可以推动学生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想学好初中英语,并且对初中英语感兴趣,那么需要在初中阶段就接受英语。从学习中体验英语学习乐趣,从学习中奠定英语基础。学生只有体会到英语学习的兴趣,学生爱上英语学习,那么英语学习变成一种乐趣,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难。如果想要通俗地定义英语学习,那么可以降低定义为记忆。英语学习需要记忆单词,记忆词汇,记忆语句。把英语最根本的东西化为自身熟悉的知识,这是学习英语成功的一大步。如果有条件,在良好的英语环境中学习英语,每天听着纯正的英语,每天使用英语交流,相信这样的环境会提升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会让学生逐渐爱上英语,学生不再认为英语学习是件苦事。

3 初中英语学习方法

3.1 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学习好一门外语,氛围环境起到关键作用,如果缺乏良好的氛围,英语学习会显得困难重重。因此,可以这样定义,英语学习离不开环境。在当前我国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学习的环境便是课程。教师进行教学时,应该在课堂中创设好课堂环境,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英语学习氛围。学生在该氛围中,被英语熏陶,他们自然而然地愿意使用英语表达自我,他们愿意使用英语阐述内心情感。教师创设的环境也是有讲究可言,需要将目标定位为训练学生听、说能力,学生在该环境内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他们愿意去接受英语学习,看到英语最真实和实用的一面。另外,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英语学习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学会运用,这样才能在课堂中取得良好成效。例如:在七年级英语教材中,How much are these pants?教师可以事前设置出英语学习情境,可以将其设置成一个大商场或者是一个大型超市。让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的知识,在该超市自由问价,学生可以这样对话:A:HOW much is the red bag? B:It is fifty yuan.A:That is too much.What ahout thirty? B:Take the blue one for thirty.A:No,I like the red one. It is bigger. Ok,thirty-two,that is an I can afrord.B:All right.Take it.从中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和魅力,逐渐提升英语学习兴趣。

3.2 使用兴趣教学

3.2.1 教师要用爱去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教师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将该职业当成最光荣之职业。在教学中热爱自己的学生,把自我学习到的英语知识,学到的人生感悟传输给学生。学生在这样的感染和熏陶下,就会产生共鸣。学生内心深处对英语的热爱和喜好也会逐渐被激发而出,从而转化成英语学习动力。

3.2.2 寓教于乐

教师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时,理应明确多种教学方法重要性。在课堂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可以借用录音机、投影仪、模型或者是动作表现等。这些教学方法可以从无声到有声,可以从静态到动态,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下逐渐被引入课堂中。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中学习,学生逐渐提升学习兴趣。学生获得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有重要作用。教师开展教学时,应该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学习乐趣,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巨大动力,从而产生学习,进而获取最大的学习动力。

3.2.3 教师进行教学时,需要明确语境的重要性,需要把握好“四性”

第一情感性,主要是基于学生情感需求而言,让学生内心充满爱,学生能够自发喜欢上英语学习。第二,启发性。启发性较容易理解,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引起思考。第三,平等性。学生和教师间的交流对话应该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这才能体现出英语学习的广泛性。第四,艺术性。指的是学习过程中,要体现美感,要彰显出生命的灵动,在学习中感悟英语魅力。这样才能在一堂枯燥的课堂中,活跃气氛,给学生营造出愉悦的学习环境。教学在该环境中,逐渐实现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更多的知识,教师在课堂中轻松完成教学工作,取得了一举两得的益处。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英语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初中学生应该明确英语学习必要性,教师在课堂中要给学生传输该思想。学生明确了英语学习必要性后,会在今后学习中,重点把握英语学习。

4 结束语

英语学习方法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也并不是单纯一种模式,初中学生学习英语时,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英语学习方法。另外,教师要善于关注学生学习动态,根据班级学生学习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学好英语。

参考文献:

[1]沈燕.注重学习策略培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以“思维导图”构建初中英语教学模式[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3,(3).

学习环境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环境保护 中职化学 案例分析 研究学习

环境保护教育不仅仅是针对某个层面人群的教育,它应该是针对全体社会人群的教育,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环境保护问题也成为全球化的问题,我们应提升每个群体人员的环保素质,为环境保护做贡献。中职教育是现阶段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社会输送基础工作人才的关键部分。中职学生大多会成为一线的生产者、经营者、技术工人,结合现阶段的工业化、现代化的社会生产现状,提升中职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是合理控制和改善环境破坏现状的关键措施,对于全社会的环境保护工作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一、结合教材研究性学习

影响环境问题的因素有很多,我们能直接感受到环境破坏的影响,如全球变暖、土地沙漠化、气候恶劣、淡水资源减少等。中职学生要想了解化学对环境的作用,首先肯定是通过教材知识了解相关化学与环保的内容。但是书本知识又未免具有局限性,这就需要化学教师在提升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过程中,将教材中的化学知识进行扩展和延伸,注入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进行讲解和分析。比如,在学习酸雨的危害时,举出实际生活中取消燃煤锅炉的例子;在学习氮磷化合物时,举出现实生活中提倡无磷洗衣粉的例子;在学习金属铅的相关知识时,举出国家提倡使用无铅汽油的例子等。这些都是对环境进行保护的生活实例,将生活中的实际举措与教材知识相关联,可以更好地促使学生了解生活、了解化学、了解环境保护。

在中职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化学实验向学生讲解化学试剂用量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比如,在检验硫酸根离子存在的实验中,加入BaCl2的量不是越多越好,易溶于水的BaCl2是钡化合物中毒性最大的物质,过量的BaCl2排入到水体系统中会产生土壤或者水质污染,水体中含钡最高允许浓度不超过1.0 mg/l。在制取氯气的实验过程中,也应该控制各物质的用量。对化学仪器的清洗以及回收也应该特别注意。所以,在化学教学和实验过程中,对环境保护知识的研究性学习应该特别关注其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每个人都能为环保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专题讲座研究性学习

化学是影响环境的主要参与者,在中职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环境保护专题讲座,让学生对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产生足够的重视。专题讲座的内容可以是收集环境破坏的现状及其危害性。比如,当前世界上正在生产和使用的化学药品有十万多种,仅仅美国一个国家的工业生产一年就能排放近30亿吨的化学废弃物。这些废弃物有60%进入了大气,有10%进入了表面水系,剩下的30%进入了土壤。环境是全球化的循环体系,不管化学是对哪个生态系统进行了破坏,最后都会归结到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中去,这就是化学对生态系统和环境的影响。有针对性地举行专题讲座可以举出一些实际危害很大的例子。比如,著名的“洛杉矶烟雾”事件,1952年的伦敦烟雾事件,还有我国20年代初的化学药品泄露,2000年后的沱江被污染、松花江大面积污染以及太湖大面积出现蓝藻等,这些都是化学污染和环境破坏的实例。这些实例让学生们认识到化学和科学研究进步的同时,对环境破坏的防治也是迫在眉睫的。

在专题讲座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讲解化学污染的危险性,同时也应该让学生了解到化学研究可以转向保护环境的一面。比如,“无氟空调”就是可以减小对臭氧层的破坏的产品。同时,可以研制或使用一系列的环境友好型物品,最大限度地利用无毒害的原材料,节约化学能源,开发新型无公害能源,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能保护环境。对中职学生进行化学环境保护专题研究性讲座,可以促使学生更多地认识到化学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素质,起到“从我做起,广泛宣传”的作用。

三、课外活动研究性学习

通过社会实践等课外活动,加深对环境保护的研究和理解。社会是研究环境影响的主场地,只有走出学校、走向社会才能真正地感受到理论研究的真实性。课外研究活动是对课内化学知识以及课外讲座的补充和实例证明。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当地主要环境污染进行研究,并让学生们给出自己的解决意见,与当地环境保护部门的环境保护措施进行对比,并分析相互之间处理方法的不同之处,对不足之处加以点评。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空气可见度、污染物浓度、汽车尾气排放、当地水质、雨水酸碱度等的检测,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净水实验、废弃物收集、废旧电池收集等。通过一系列的环境保护课外活动,让学生亲身了解环境破坏的危害性,并通过参与活动,让学生提出一些可行的保护环境的建议或者意见。在学校内,召开关于环境保护的主题班会,对实践活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根据学生们的建议采取相关力所能及的措施。在学校内举办相关宣传专栏以及环境保护展览等,通过一系列的宣传和展览,让学生都了解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总之,环境保护是每个人的责任。在中职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的引导,并促使学生从自身做起,关注环境保护,关注化学发展方向以及自身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的环境保护问题,为环境保护贡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

参考文献

[1]谌巧阁.中职化学与环境教育[J].广西轻工业,2011(9).

学习环境重要性范文5

生态意识薄弱,多生态环境的认识不足,是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种问题。学生对于实际生活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不够,埋头书本,与实际生活脱节。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将重点讨论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意识教育。

【关键词】

初中语文 生态教学 教育意识 策略

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利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但是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向学生传达情感社会教育。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生态意识,鼓励学生多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之感受到生态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转变教师思维与文本解读法

在语文教学渗透生态意识教育,教师应该率先树立生态意识,以身作则,让学生能够学习或模仿教师的行为,从而在自己的心中树立生态意识。教师自身对生态文明的理解,直接关系到了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因此对文本的解读也是教师渗透生态教育的契机,教师要敢于打破常规,与时俱进,挖掘潜藏在文本中的生态环保知识。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的《美丽的西双版纳》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转换一种思维,从逆向的思维方式去解读文本。首先,教师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自学生字,了解“美丽富饶”“耸立云霄”“五彩缤纷”等词语的意识,让他们感受到西双版纳的美丽。接着让学生寻找重点段落,《美丽的西双版纳》这一文章的作者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知道作者旨在介绍西双版纳是植物的王国,说明里面的植物多种多样,生态环境优越。 但是,教师利用逆向思维来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教师就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展示了在西双版纳原始森林中乱砍滥伐的现象,很多生活在西双版纳森林红濒临绝种的动物的图片,让学生去感受到现如今西双版纳的变化。由此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认识到原始森林被破坏的现状。在同学的心灵深处埋下保护环境的火种,让学生自觉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主动树立生态意识

引导学生主动树立生态意识,主要是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到生态文学的研究领域,与时俱进的对现当代的生态问题进行探究;其次,还可以在教师结束课程的时候,预设一些有探究意义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解答问题,展现自我思考的思路;再来,教师引导学生写关于环保的作文,让学生以自己的独立自主的环保思维方法,去探究环保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如在学习《国宝――大熊猫》这一课文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在文本教育中感受到生态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在学习课文的时候,教师设置了一个问题:还有哪些地方较明显地表现大熊猫的特点呢? 学生在阅读完课文,学习了课文以后,知道大熊猫除了体态可爱”这一特点外,还有数量稀少这一特点,学生能从课文第15小节的“正因为……只有1000只左右”,这句话知道大熊猫数量稀少。而且还是“活化石”。教师引导学生去了解收集关于大熊猫数量减少的原因,这就在无意中培养了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久而久之,对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环保意识有铺垫作用。

3.鼓励学生参与生活实践活动

亲身体验比闭门造车更能加深学生对主题思想的印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教育,首先得让学生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自我反省在生活中自己的破坏环境的行为。那同学们切身的感受到环境治理的重要性。或者开展环境保护交流座谈会,激发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如在学习了七年级的第四章节《动物世界》之后,教师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动物世界中丰富多样的动物品种,开展了一次《保护动物,热爱地球》的知识讲座。教师在讲座开始之前就学生关于动物的课外作业。如,让学生收集一些关于动物的图片,让后向大家介绍这些动物。让学生收集关于濒危动物灭绝的原因,进行交流。讲一讲你家的小动物,或者你跟小动物之间的故事等。教师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这次讲座活动中,从自身对动物保护的角度出发,交流感悟,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实践活动的方法,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获得感悟,了解到环保的重要性。

4.实现生态意识从身边事做起

现如今的社会、学校中存在很多的破坏环境的行为,如:随意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破坏植物,滥捕滥杀等行为。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意识到“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环境应该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争当一名对环境保护有益的环保小卫士。为了让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生态与生活的关系,教师可以将语文课堂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如,笔者在学习完《江山多娇》这一单元的时候,采用逆向思维,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身边的环境,组织了走出课堂,走进校园的活动。教师带领学生来到校园各处进行考察,用笔去记录,写下观察到校园后的感受;用相片去记录,真实的发现对各种不文明的行为对校园环境的破坏;让后用自己的行动去美化校园,捡起地上掉落的垃圾,扶起被踩踏后的树木花草,树立公示牌,让所有的学生一起来爱护学校的环境。回到课堂之后,让学生画一画,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画一张环保宣传画。或者写一份环境保护建议书,可对个人、也可以对家庭,学校社会发出关于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建议。并且让学生谈谈:你能为环保做一件什么事?活动结束之后,学生意识到了保护环境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要从自己做起。这样才能保护地球,保护我们唯一生存的地球。

总之,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社会的重要方向,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要重视生态文明教育。要让生态文明教育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亮点,在师生之间培养他们的生态环保意识,让自身成为保护社会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中的重要一员。

【参考文献】

【1】王牧华,靳玉乐.生态主义课程思潮引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学习环境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英语教学 文化特质 重要性 因素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098-01

文化是语言存在和利用的环境,同时语言也是对文化的直接反映,在英语学习中必须要掌握语言使用包含的文化内容,体验不同的文化意识,只有这样不断的培养英语文化理念,才能更好的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而现今,我国的英语教学中没有对文化特质进行正确的引导,促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形成了一定的障碍,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英语教学中的文化特质进行细致研究,以此来推动英语教学的进步和发展。本文从英语教学文化缺失的主要因素出发,论述了英语教学文化引入的重要性和英语教学中文化元素体现的具体内容,并详细的分析了英语教学文化培养的具体措施。

1 英语教学文化缺失的主要因素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传递是语言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如果只注重语言学习而忽视对文化的了解,在英语学习中就会形成一定的障碍,造成学习成绩止步不前。而现今的英语教学缺乏文化特质或文化元素的正确引导,在实际教学中英语文化的介入与教学方向都有非常大的局限性,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教师的理念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教师都把英语教学作为一种理论语言教学,无论从语言结构、语言转换、语言演变等方面,都认为英语的语言学习只是针对语言本身,在这种理念下教师逐渐形成了固定的语言培养策略和教学模式,语言文化教学难以开展;其次,英语语言学习过程中,英语参考资料过少,这极大的限制了师生对语言文化的了解,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词汇在字典或教材上能够查到,但语义往往存在偏差,这就是英语语言文化上的差异,虽然有部分教师认识到了文化因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但由于资料偏少,制约了英语学习的文化传递。

2 英语教学文化引入的重要性

英语教学文化引入是英语学习中的一个必要过程,同时也是语言自身特点和文化关系所决定的。

2.1 提高语言的交流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有效的文化引入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的掌握了语言符号系统是不够的,还要细致的对语言文化进行学习,如果只是一味的强化语言的运用,会造成在实际交流中不能够快速、准确的进行表达,而犯下严重的语用错误,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要加强文化的引入,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

2.2 提高社会文化能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发展,我国与国际的交流日益增多,这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同时因文化差异引发交往中的误解也时有发生,这往往是因为对某些国家的文化不够了解,利用英语进行交流时不能更好、更准确的进行表达,就会引发一些误会,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认识到英语文化的社交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加以重视。

2.3 激发学习兴趣

英语学习中文化的引入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教学中在满足学生的语言学习需求的同时,教师还要加大英语文化的引入,这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文化背景、文化内涵、词语形成的特点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讲解,强化英美文化习俗的灌输,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英语。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可以介绍美国人的价值观、生活观、风俗等,这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促进学生理解不同语境下的语言含义。

3 英语教学中文化元素体现的具体内容

英语教学中文化元素体现应从三个方面出发:词语文化、环境文化、习语风俗文化。

3.1 词语文化

词语文化在不同的国家、语言、民族中都有着不同的含义。在英语学习中词语文化也有一些特性,如:“龙”这个词,在英语文化或西方文化中是邪恶势力的象征,而在中国文化中龙是一个图腾,是吉祥的动物,文化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表达方式上也存在差异,我国文化常把龙比喻为积极向上的一面,如生龙活虎、龙马精神等,而在西方则体现出邪恶的一面,如:the great dragon,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词语文化的体现,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

3.2 环境文化

语言交流中也要注重环境文化,英语交流也不例外。人与人都是在交流中相互了解的,而跨语言跨文化交流中环境文化就显得更为重要。如英语国家比较忌讳13这个数,在交流过程中或活动安排上一定要避开13这个数,如果没有相应的环境文化了解,就会引发交际上的误会。

3.3 习语风俗文化

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在习语和民俗方面尤为突出。习语是人民群众在劳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这与人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有的习语直接表达人们劳动中的习惯,而有一些则是外来语的演变,风俗则包括了一个民族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文化。在外语教学上教师要利用好习语和风俗激发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更好地把课本融入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4 英语教学中文化培养的具体措施

4.1 显性教学方式

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显性教学的方式进行,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英语国家的概况、环境、历史、习语、典故、人文等内容,进行专题式的讲解,强化对英语文化的直接灌输,促进学生对英语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在课下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一起过一些西方节日,讲授一些关于西方的风俗和习惯的内容,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和语言运用能力的认识和培养。

4.2 隐性教学方式

隐性教学方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学习。英语教学中可以利用英文电影、英文小说、英文故事、英文歌曲等,对学生进行隐性的英语文化引导,并由浅入深的挖掘其文化内涵。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多看或多听一些与英语国家有关的文、史、哲方面的材料,这样有利于学生通过观察、阅读、听说等构建背景知识图式,从而为英语的阅读理解和交际服务打下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 朱永涛.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