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的含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汉语国际教育的含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汉语国际教育的含义

汉语国际教育的含义范文1

关键词:西方文化;中国文化;汉语国际教育

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逐渐增强,中华文化的传播也备受注目。中西方文化差异存在于思维方式、教育、交际礼仪、商务往来等诸多方面。在当今这样一个言出必文化的年代,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西方文化教学和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均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理论基础。

一、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西方文化教学状况

(一)翻译教学与文化教学

翻译不仅仅是一个语言问题,而是两种不同文化的交流。当前,“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实践活动”已经达成共识。在进行不同文本翻译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难题,其中,最大的难题便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由于文化的不同,思维方式的差异,文化翻译难以相互依存。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在实现交流之前,需要首先完成翻译这一重要的环节。受不同个体自身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等个体差异性的影响,不同的译者在进行文化翻译的时候,会呈现出十分复杂的多样性。因此想要做出最合理的翻译,就必须透彻的研究分析不同文化语境下,不同语言文化所具备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因此,在进行翻译教学的时候,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的进行文化沟通,实现语用意义的等值转换。学生在进行翻译学习的时候,需要掌握不同文化语境下所涉及到的特定文化。例如:在英语翻译过程中,在翻译下面这句话:“John can be relied on. 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的时候,一些学生便将其翻译为:约翰为人可靠。他不吃鱼,还玩游戏。实际上,正确意思应该是“约翰值得信赖。他既忠诚而又规矩”

总之,学生也要具备较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驾驭语言的能力等,并积极结合语境和现实情况等,方能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西方文化教学

作为典型的跨文化活动,翻译成为考验学生对文化的领会能力以及跨文化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进行翻译教学时,对于不同的文本,教师要让学生在进行翻译的时候需要充分立足文本本身的具体内容,不得脱离原文本。但是,翻译也同样不能受到原文本的过多约束和限制。因此,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翻译的时候不仅要保持形式上与原文的一致,还要保证在基本内容和表达形式等方面的高度一致,从而有效的保持原文的文化特色。但是,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受到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差异以及翻译人员自身实际情况的影响,在进行翻译的时候,会呈现出不同的翻译效果。但是,只要能够紧密结合原文的语境等,变可以达到较好的翻译效果。例如,在莎翁的《哈姆雷特》中,在第三幕的第二场中,主人公哈姆雷特在讽刺自己的同学吉尔登斯吞的时候,便利用了双关的手法。哈姆雷特告诉吉尔登斯吞“Call me what instrument you will”,并说道,尽管“你”可以“fret me”,但是“你”却无法“play upon me”。在这里用到了“instrument”和“fret”两个单词。我国的学者朱生豪和梁实秋在翻译这一部分的时候,便均将这个双关语直接翻译为“撩拨”。“撩拨”一词与现实情节密切相关,并和其中包含的“骚扰”的含义相呼应,令读者一目了然,达到了较好的翻译效果。为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教师要注意积极的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西方文化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通过报纸、网络、书刊杂志来积极了解西方文化,了解各国的风土人情等,以切实提高自己的翻译、表达和跨文化交往的能力。

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西方文化教学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启示

在翻译的过程中,对不同文本内容进行翻译的时候,需要充分立足文化差异,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在汉语国际教育的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在开始对文本进行翻译之前,首先了解文本的具体内容。然后,结合内容,对相关的文化背景和知识等进行了解。然后,以相应的文化背景为基础,对文本进行翻译。对于翻译过程中出现的理解偏差的问题,要注意立足中国文化背景和内涵,合理的进行处理和翻译,以保证意义的准确性。对学习汉语的广大留学生来说,翻译课堂上,不但需要学习对具体的文本予以翻译,还需要领会到其中的中外文化交流内涵。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与中国文化以及翻译相关的活动,鼓励学生们踊跃参加,以增加自己的中国文化知识积累,并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等。

参考文献:

[1]Linell, Davis. Doing Culture―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Action[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9.

[2]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3]陈申.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出版社,1999.

[4]《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版)[Z]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汉语国际教育的含义范文2

摘 要: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它们相互依赖。不同民族由于文化不同,其所使用的语言也不同。人们在学习新的语言时,由于无形中深受母语及其背后文化的影响,习惯于用已知的语用方式和文化思维去看待新学习着的的语言。这便形成了语言学习中的障碍。因此,在语言教学中,我们除了教授语言本身以外,还应当对这种语言所指向的文化进行剖析。对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进行比较,找出差异,从而解决语言学习中的文化冲突,使语言学习变得顺畅。

关键词:语言;文化;差异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很多第一语言非汉语的人开始了汉语的学习。这些学习汉语的人来自全球各个地方。他们身上带着各自民族和国家的一些特有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即文化。可以说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在这种活动里,有时看似简单的问题也会被放大。这便是语言学习中双方对文化差异的忽略所导致的。

我们可以大致将文化差异分为两方面:语言和非语言。

一、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一)词义中的文化差异

“词义是客观对象在人们意识中的抽象概括反映”①。词义有概念意义和内涵意义。概念意义是指词在交流中所代表的最基本的那层意义,具有稳定性;内涵意义是附着在基本意义上的一种意义,这种附加的意义具有不稳定性。内涵意义具有很强的民族性。下面通过一些例子来说明。

1.数字名称

每种语言都有数词,它的基本概念意义在每个民族中都是一样的。但是,数字的内涵意义即文化意义却相差甚远。从以下例子中便可得知:

在我们中国,人们喜欢“八”这个数,因为在汉语里,它的音和“发财”的“发”是谐音,人们觉得“八”预示着富贵,能带来财富又如汉语里“四”与“死”同音,它让人们联想到死亡。因此,人们办喜事在或外出等都较避讳这个数字。

在欧美人的文化里以上数字并没有那些文化意义。他们有自己的文化数字。比如说“13”。我们都知道这个数字代表背叛耶稣的犹大。在人们心目中它是背叛与出卖的象征。在西方666 666是恶魔撒旦的代码,因此西方人不喜欢6这个数字。但在中国“六”却是一个表示顺利的数字。

2.色彩名称

在表示色彩的词上,文化差异也相当明显。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是一种受人们喜欢的颜色。它有着热情、好运、吉祥等美好寓意。在我们的生活中不难感受到这些。比如说在过年时,我们在门口挂的灯笼,在门上贴的对联及年画等都一律是大红色。但是在西方,红色是与危险挂钩的颜色。比如说财政赤字用“in the red”表示。

在西方,婚礼上主要用的是白颜色。如白色婚纱、白色花束等。因为在欧美人的文化里白色象征着忠诚、纯洁。而白色在中国是葬礼上的一种主打色。如葬礼上的小白花、服丧者穿的衣服等。

3.事物名称

在词义上存在文化差异的另一个典型方面是事物名称上。

如“狗”这个名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它通常与一些负面的形象相连。比如说形容卑微的跟在坏人后头受其豢养的帮凶为“走狗”。“狗急跳墙”形容小人走投无路采取极端行为。“狗仗人势”来比喻一个人依靠某种权势而欺辱别人。

在欧美人心目中,“狗”是一种受人喜爱的宠物。人们非常喜欢养狗。狗在欧美人眼中是一个忠义的家伙,是一个不错的朋友。很多有“dog”的话语都带有表扬称赞的意味:“You lucky dog.”(你太走运了!)

从上述例子中不难看出“狗”的形象在欧美人心中和我们中国人心中是有很大差别的。

在中国传统文学中,作者喜欢通过赋予事物原本意义意外的东西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正所谓“寄情于景”、“托物言志”。比如说鹧鸪鸟被文人赋予满腔的离愁别绪。鸿雁永远捎着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丹橘有志向高洁的内涵。如在张九龄的《感遇》一诗中,有“江南有丹橘,经冬尤绿林。岂依地气暖,自由岁寒心。”这样的名词还有很多,如花木四君:梅、兰、竹、菊。英语中与这四君子相对应的分别是plum blossom,orchid,bamboo,chrysanthemum。它们在英语中仅仅代表事物本身,没有汉语里那些附加的文化意义。

4.著作人物名称

在词汇中有还那么一部分特殊的词,它们来源于优秀文学著作之中。由于优秀文学著作对人们的影响很大,因此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具有了一定的内涵意义。

比如说在《红楼梦》中,林黛玉是一个柔弱多病、多情善感的形象。因此在平常生活中,看到一个人病怏怏,容易发愁便说“她像林黛玉似的!”。同样在这部作品里,另一个人物形象王熙凤也是形象鲜明。她性格火辣、精明强悍,深得长辈喜爱,被称为“凤辣子”。因此也经常会说某人“有王熙凤的风范”表示此女人有气场且为人处世圆滑。

(二)讲话规则中的文化差异

“人们在具体使用语言时还运用一套语用规则。也有的学者称之为讲话规则。”②我们在现实交流中要达到合理地运用一种语言,除了要能熟练的运用语音、词汇及语法这些基本的东西以外,还应该掌握一套讲话规则。语言因其依附的文化有差异,因此说不同语言的人在平常的交流中遵循的规则是不同的。某中语言的规则是这种语言在发展中日积月累起来的,是由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种规则如同空气一般,我们在平常的对话交流中并不能察觉之。但是当我们学了别的语言,我们会发觉用自己已掌握的母语的语用规则来支配新学的语言是行不通的,我们会感觉到“呼吸”困难。可以说讲话规则是平常说话时潜伏于我们话语中的。

讲话规则很细繁,也是我们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它包括怎样跟别人打招呼,怎样表达自己的意愿,怎样去称呼别人,等等。

1.打招呼

汉语里和英语里,打招呼的规则有着很有意思的文化差别。常见的如中国人见面喜欢说“去哪呀?”“吃了没?”。我们说这些有时只是双方为了不尴尬或套近乎而没话找说。其实我们又何尝关心人家真的要去哪里或是否饿着肚子呢?我们这样的招呼方式欧美人非常不习惯。欧美人独立意识强,隐私意识也一样很强。我们的招呼方式会让他们觉得你是在打探他的隐私,会引起他的反感。

2.处事方式

中国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深受中庸和谐思想的影响,主张“天下百虑而一致,殊途而同归”(《易传·系辞下》)。但是欧美人不同。他们在个人本位主义的主导下自我中心意识很强。两者的这种差异也作为一种文化特点体现在各自的语言中。

中国人在交流中,比如在表达自己意愿时就习惯于尽量保持与他人意见一致性,尽管有时有违自己的本来想法。比如说中国人心中都有“牺牲小我”的意识。为了大局、集体利益,自己的安危是应该抛在脑后的。但是在欧美人意识中,自己也是很重要的。还有一个有趣的方面就是在中国人们受到赞美夸奖时是会很不好意思,甚至会贬低自己。中国人深受中庸思想的影响。他们不愿意别人夸奖自己使自己异于团体中的其他人,他们会感到不安全和孤独。所谓“枪打出头鸟。”

3.称谓文化差异

中国是一个传统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森严的国家。为了明确人与人之间的上下关系、亲疏关系、长幼辈分关系,称谓系统十分发达细致。比如说相对于英语中的“sister”我们汉语里有“表姐”、“表妹”、“堂姐”、“堂妹”与之对应。

在非亲属称谓上也存在着区别:中国人朋友之间一般直呼其名或用“老”加被称呼者的姓。如“老王”、“老李”。年长者称年轻人时 用“小”加姓,如“小张”、“小陈”。年纪轻的管年长的为“姓+老”,如“吴老”。而在说英语国家不管年纪差别,大家都喜欢用Mr加姓的形式。在普通场合甚至直接叫名字。如一个人叫Jim Smith,正式场合可称其Mr.Smith,一般情况下可以直接叫Jim。

二、非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仅用语言这一工具是不够的。其实在交流中,我们还用了很多语言以外的工具。非语言的交流工具就是指我们说话时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等。正是有了这些工具,我们才能使复杂细腻的思想感情得以表达。跟语言一样,这些非语言的交流工具也因民族地域的不同而在交流中传递着不同的信息。

(一)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就是我们在说话时,调动面部五官的所发出的动作。它包括眼神,眉态、嘴型。面部表情作为语言的辅助交流工具,同样具有民族性。欧美人就具有丰富的面部表情,而我们亚洲人的面部表情就显得简单僵硬一些。

表情丰富的欧美人习惯于用五官表达自己的感受。不管在电影电视中也好,还是在日常交流中,我们都不难感受到这点。比如说,他们在表示惊讶时喜欢睁大双眼、挑起眉头,嘴巴也跟着做出夸张的形状。

(二)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是通过肢体动作表达的语言。它包括手势和身势。

手势是常用的肢体语言。但是由于文化的不同,一个手势在不同的语言中也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比如在我们的文化中将手掌平放在脖子上是代表杀头的。但是在说英语的国家中,这代表饭吃饱了。

在很多阿拉伯国家、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这些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人们的双手有严格的分工。右手处理较为干净的事物。比如说和别人握手,递东西等等。而左手则用来处理较为肮脏的事物。我们只有了解他们的这些文化才不至于在交流中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三)时空文化

在交流中,由于文化的不同,说不同语言的人对自己空间大小的要求,以及别人进入自己空间的条件是不同的。

欧美国家人口少,个人意识强。而我们国家人口众多,大家的团体意识强。欧美人对自己个人空间范围的要求是大于我们的。在我们国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于一同挤在狭小的空间里。上海的弄堂文化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在那里很多户人家一起挤在很小的空间里一同生活。人们在过道里设厨房,共用水龙头、厕所等生活设施。可以说人们的隐私观念淡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很近,每个人的自我空间也很狭小。又如人们在上下班时习惯于挤公交、挤地铁。大家不会觉得有什么别扭和不妥。

时间就其本身来说是客观的。但是,不同国家的人根据自己的文化习惯对时间持有不同的观念。

谈到时间我们最先想到的是“准时”这个词。在不同的文化中,根据事情的性质,人们对于准时有不同的概念。比如说对于正式的约会,欧美国家的人是务必要按照时间准时到达的。这点上,我们也和他们同。但是在阿拉伯国家,迟到十五分钟以内都是正常的。

又如在非正式的约会中,如家庭聚会中,在美国晚到五至八分钟是无碍的。在英国这个范围可以使十五分钟以内,但是绝对不能早到。早到会被看作不礼貌。在较为随意的意大利人文化里甚至可以迟到两个钟头。

(四)体触

体触可以分为职业性的和社交性的。在这里,我们主要谈谈社交性的触摸。社交性的触摸指社交中的握手、拥抱、亲吻。每个国家都有社交性的触摸,但是它同样因文化不同而有所不同。

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们在公开场合很少有体触。尤其是异性之间。但是西方人见面有亲吻脸颊以表问候的习惯。在我们中国的文化里,人们见面通常是握手或者拥抱。但是有时我们中国人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情,在握手时,有久握不放、使劲握的习惯。欧美人则不同,他们只是礼节性地握握即放。

又如我们中国人在街上看到小孩,即使是不认识的小孩也喜欢摸摸小孩儿。但是,在西方除了家庭成员等极为亲密的人,外人是不能随便触碰小孩子的,否则会被指责猥亵小孩。

三、如何处理文化差异

语言中的文化差异现象是客观存在的。面对这些困难,我们总的思想是积极面对它们,了解它们。在教学中对这些差异给予重点关注,从而解决文化休克现象,避免文化冲突。

(一)差异对比法

在具体的教学中采用对比的模式是一个较优的方法。在课堂上进行情景模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主要方法。我们不妨给出一个话题让学生自由发挥。在他们自由发挥的情景表演中教师记录学生由于自己母语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问题,且教师不能急于指出问题。待他们这轮表演完毕后,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给出正确的句式等,让学生把这些正确的东西带入情景中再进行实景模拟。最后由学生和老师一道对前后两次表演进行对比,并让学生自己发现差异所在,然后学生跟老师一起探讨差异所在的原因。

(二)体验法

语言是用来交流的,我们要把学生带到现实生活中,鼓励并引导学生在课堂外的日常生活中和目的语国家的人们进行交流,使其在大量的交流中逐渐体会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经历一个自问自答的过程。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常常会有很多细繁的问题。比如说他们会问“管理员刚才登记了留校学生的名单。”和“管理员刚刚登记了留校学生的名单。”这两句有什么不同。对此,我认为在体验法中老师对此是不必急于作答。因为再经过一个阶段的大量实际交流,他们会自己找到一些答案,在迷茫中豁然开朗。其实这就是他们在大量交流中潜移默化地掌握了一定的汉语语用习惯。体验法能给学生培养语感,有了这种感觉,他们在交流中便能灵活自如地合理运用语言,这样所学的语言才不至于生硬。

(三)分层法

分层法就是指分层次教学。文化包括生活中的林林总总。包括基本物质层面的,也包括精神层面的。我们据此可以将文化分成基本文化和上层文化。

语言学习者在不同的阶段受这两种文化影响的程度不同。在初学阶段,学生主要受基本文化的影响。这个阶段中,他们母语中的基本文化和目的语基本文化两者不断发生碰撞。解决这些基本文化间的矛盾是关键。但是,当学生对汉语有了一定了解,达到了中高级阶段,那么这个时候,他对目的语的思考在无形中已不只局限于简单的基本文化层面。他心中目的语和自己母语在更宽领域会发生碰撞。因此,在此时,引进这方面的比较是有必要的。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不得而知,在语言学习的不同阶段,解决文化差异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结束语

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连的。在语言教学中,我们不能单一的去教语言,必须将它和文化结合起来,这样的语言才是有血有肉有灵魂的。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加入相关的汉语文化知识,无疑会像加了一剂剂一般,解决文化差异所导致的语言障碍,避免文化冲突。

作为汉语国际教师要对自己的文化有个清楚的认识。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对其他国家的文化有个适当的了解,做一个博学的杂家。这样才能站在一个制高点上全面把握文化之间的差异,解决这些差异引起的问题。(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 胡文中,《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1(2011.11)

[2] 程裕祯,《中华文化要略》,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2(2007.2重印)

[3] 刘颖,《语言学概论》,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11

[4]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刚要》,王洪君、李娟修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 周小兵,《对外汉语教学入门》,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9

注解:

汉语国际教育的含义范文3

关键词:泰国;汉语名词;近义词

现今是信息的年代或者是称作IT(Information Technology)年代,所以人们可以无限的进行的通信,这就是世界无国界。那么学习语言在交流、贸易、投资和旅游方面都非常有利,包括不同的知识领域和具有发展潜能的职业。中文就是其中最受欢迎的语言之一,因为中国在现今的世界经济占据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中中泰合资的企业也稳步增长。此外,教育部在2001年已经将中文列入外语基础教育课程,在小学和中学开始普及中文教学并且泰国每天都会学习中文。现今仍然集中在语言知识中,如说、读、写,课程的基础就是课本并且中文就是排在第一位。在中文教学中遇到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学生缺少词汇量、词汇来源和使用方法等等,这也就造成大部分的学生认为中文非常难、无聊的主要原因,造成不理解或者没有信心说中文,因为害怕用错词汇并且在语境中用错词汇。

一、避免语言迁移

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教学时,需要注意的首要问题就是防止母语迁移的对学习的干扰。泰国学生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与汉语者的文化背景不同,生活习惯也不同,泰国学生的母语思维已经根深蒂固。如果现在要学习一种新的语言,让他们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这将难以摆脱母语的影响,特别是在词汇学习的时候,他们一般都会先把一个词语翻译成泰语中所对应的词语,然后再根据这个词在母语中的同等意义和功能用法等,再反过来理解新学习的汉语。这一学习过程难免会受到母语所带来干扰,例如“热”与“烫”均表示温度高,但是它们在用法上有明显的差别,但是对于泰国的学生而言就会产生偏误。由于这两个词在泰语中所对应的词都是“????”,学生很容易就会依据“????”在泰语中的用法在类推到汉语中,如此就会出现诸如“昨天天气真烫”的偏误语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强调这样的词语,并加强汉语和母语之间的差异,以帮助学生避免可能会出现的偏误,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

语言教学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设身处地的理解和感受目标语言的文化环境。汉语中存在大量其他语言所没有的谦词、敬词、贬义词、褒义词等,这些词语当中通常包含除了词汇本意之外的附加色彩意义,这些附加意义使话语的表达更加形象、更加生动、更加确切,并且直接影响语言交际的成败和效果的好坏 。

二、近义词的区分

泰国汉语学习者中,尤其是初级学生或中级学生,由于学习时间较短,他们很难准确的辨析出哪些词语间有近义关系。在做练习的时候,往往把近义词与非近义词混为一谈。例如我们的学生把“招待 ―接待 ―对待”、“礼节―礼仪―礼貌”、“礼让 ―谦让 ―退让”、“赶忙―赶紧―赶去”等词语都看成是近义词;此外,还有学生把“接受―承受―接收―受到―遭到”、“表现―体现―表示―表白”等都看成是近义词。

词的多义性使不同词义之间的联系变得非常错综复杂,这些词义分别以单项意义与另外的词结合成近义关系,使得词义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例如“力争”这个词语有两个动词义项:(1) 极力争辩;(2) 极力争取。二者各有各的近义词,前者的近义词是“争辩”,后者的近义词有“力求”、“争取”。再如“嗓子”这一名词有两个义项,以句子示范,“他的嗓子哑了”中的“嗓子”是名词,其近义词是“喉咙”;而在“她的嗓子真好”中,“嗓子”的近义词有“嗓音”。“喉咙”和“嗓音”本身并无近义关系。综上这些现象的复杂度也会让泰国学生难以分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分清哪些是近义词,其关键在于找出词义间的异同之处,避免相同词素或语素的误导。

三、区分词语色彩

词语的色彩意义包括语体色彩、感彩和形象色彩三个方面,对近义词进行辨析时可从这三方面的差别来具体的分析。具体的分析方法已在前了详细的阐述,这里我们主要总结使用方法。但在辨析时因为学生都是非汉语母语的,都是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话,需要结合它们的特点,要注意的是色彩意义的三个方面均与中国文化相关。因此,在辨析近义词的色彩意义间的差别时,应适当结合中国的文化背景和中国人语言使用的文化习惯和文化心理来进行教学。比如说:“去世”与“死”,二者的基本意义完全相同,但在具体使用的时候,却表达着不同的感情因素。一般而言,对值得尊敬的或比自己年长的人的死亡通常使用“去世”,而不用“死” ,这主要是因为“去世”这一词语是指“离开这个世界” ,词义本身较为含蓄,并没有“死”那么的直接。这与中国文化中重要的长幼尊卑、忠孝节义等观念紧密相关。

参考文献:

[1] 崔亚丽. 泰国学生汉语习得中状语语序偏误研究及其教学策略[D]. 山东大学, 2010.

[2] 李晶. 初、中高级阶段汉语词汇教学方法的比较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 2012.

[3] 刘迎欣. 初中级水平泰国留学生――汉语作文形容词偏误研究[D]. 厦门大学, 2009.

[4] 卿雪华. 留学生汉语习得近义词偏误研究――以泰国学生为例[D]. 云南师范大学, 2004.

汉语国际教育的含义范文4

前人已对韩国留学生的“把”字句习得展开了一些研究。例如,林载浩(2001)曾针对韩国学生习得“把”字句的情况做了初步考察,并作了偏误分析。李宝贵(2004)也对韩国留学生的“把”字句做了偏误分析。金道荣(2010)则通过对韩国学生的实证调查,结合历史文献中的相关资料,对阿尔泰语法背景下的汉语“把”字句偏误生成机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这些成果都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但仍然需要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展开更多的研究。

本文利用北语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将其中收集的韩国学生的255条“把”字句偏误进行分类和定量分析,并讨论产生偏误的原因。

二、“把”字句偏误的分类和统计

本文首先把255条偏误句分为“把”字的“当用而不用”“不当用而用”和“其他”三大类,并得到其总体情况(见表1)。

表1:韩国留学生“把”字句偏误总体情况表

类型 数量 比例(%)

当用而不用“把” 80 31.4

不当用而用“把” 70 27.4

其他* 105 41.2

总数 255 100

(*这一类指用了“把”字句,但出现语序不符合规范、遗漏必要成分等情况。)

从表1可见,当用而不用“把”的偏误比例高达31.4%,不当用而用“把”的比例有27.4%,这两类偏误的比例(58.8%)占了全部偏误句的一半以上。由此可以看出,韩国留学生在学习“把”字句的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用“把”,什么时候不该用“把”。这应该是留学生在习得汉语“把”字句时的普遍问题。

在第一次分类的基础上,本文对255个偏误句进行了再次分类,分为补语偏误、谓语偏误、宾语偏误、状语偏误、单纯缺“把”句、“让”“使”误用为“把”等六种偏误类型。

1.补语偏误:主要体现在动词后缺少相应的补语成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把光杆动词的偏误也归于这一类。如:

(1)我也[C]是想,怎么把病人{CC治人}杀呢{CJba}?

(2)一个最亲的最爱的人在他[C]身旁十分痛苦地喊叫或要求把他杀{CJba}。

2.谓语偏误:主要是用了不能充当“把”字句谓语的动词或是缺少谓语动词。如:

(3)我叫×××,今年把大学毕[C]业了{CJba}。

(4)那天开始我把书朋友{CJba}。

3.宾语偏误:多体现在缺少宾语或宾语是不确定的成分。

(5)都变成推{CC托}给别人做{CC作}事的人了{CJba}。

(6)人在生活中会遇[B曹]到困难,那时候有的人把困难{CC难[B观]}克服下来{CJba},另外一些人并不克服,甚至弄成自杀或走不好的路。

4.状语偏误:主要是出现在否定动词、能愿动词位置的错误。如:

(7)我们把这个问题不应该轻视{CJba}。

(8)把抽完的烟不要扔在路上{CJba}。

5.单纯缺“把”。如:

(9)我呢,[BC]过得很好,交了好多朋友,而且{CC2而}自己照顾得很好{CJba}。

(10)还有汽车的喇叭声,随时行路人吓[B下]一跳特别是小孩子{CJba}。

6.“让”“使”误用为“把”。如:

(11)同样,个人也通过这种人生的困难,更多地{CC的}训炼自己,把自己成为坚强的一个人{CJba}。

(12)在这样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你们把我留学到中国了{CJba}。

对上述六种类型的偏误统计见表2。

表2:韩国留学生“把”字句偏误类型统计表

偏误类型 数量 比例(%)

补语偏误 49 19.2

谓语偏误 54 21.2

宾语偏误 19 7.5

状语偏误 35 13.7

单纯缺“把” 33 12.9

“让”“使”误用为“把 ” 33 12.9

无法分类 32 12.6

总数 255 100

由表2可见,谓语偏误和补语偏误出现的比例是最大的,两者占了全部偏误的40%以上。

通过表1和表2可以看出,韩国留学生在使用“把”字句时,主要出现的是谓语和补语偏误。

我们根据“把”字句不同句式,对收集到的语料进行句式分类,以便探求韩国学生在使用“把”字句时,出现最多的偏误句式,也就是最难习得的句式。

李英、邓小宁(2005)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将“把”字句总结划分为15种句式,本文以此为基础,统计255个偏误句在每种句式中出现的比例,并和针对母语者的相关研究结果(吕文华,2008)进行对照,以找出母语者中使用最频繁而学习者中偏误也是最多的“把”字句句式(见表3)。

表3:汉语母语者“把”字句句式使用频率和韩国留学生“把”字句句式偏误频率对照表

句式 吕文华(2008)(%) 本文(%)

1. S +把 + N1 + V 在/给/到/向 + N2 27.8 22

2. S +把 + N1 + V 成/作 + N2 6.3 25

3. S +把 + N + V (一/了) V 2.7 0.7

4. S +把 + N + V 了/着 3.8 2.3

5. S +把 + N1 + V + N2 3.1 2.7

6. S +把 + N + V +时量补语 1.1* 0

7. S +把 + N + V +动量补语 0.7

8. S +把 + N + V +结果补语 23.3 7.8

9. S +把 + N + V +趋向补语 19.9 7.4

10. S +把 + N + V +状态补语 3.5* 1.6

11. S +把 + N + V +程度补语 1.6

12. S +把 + N +给 + V +其他成分(多表示不如意) 1.1 0

13. S +把 + N +一 V 2.8 0

14. S +把 + N +(A =动词前的修饰语) 1.4 4.7

15. S +把 + N + V 1.5 38

*李英、邓小宁(2005)的第6、7类和第10、11类在吕文华(2008)中各归为一类。

通过表3,我们可以看出,在母语者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句式在韩国留学生中出现的偏误也较多,例如,句式1、2、8、9是母语者中出现最多的“把”字句,使用比例高达77%,也是韩国留学生中出现偏误较多的四种句式,比例高达62%。

值得注意的是,句式15在母语者中仅占1.5%,而韩国留学生出现偏误的竟占38%,远远领先于其他句式的偏误。我们推测,这是由于韩国学生对动词不加考虑直接用于“把”字句,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母语语序的影响。这一点下文还要详细分析。

三、偏误原因分析

对韩国留学生“把”字句偏误出现的原因,我们认为可以从学习策略的角度加以分析,包括补偿策略、泛化策略和回避策略等三个方面。

(一)补偿策略

补偿策略是指学习者借用母语的某个语法手段来帮助目的语的产出,一般表现为母语迁移。

1.韩语语序迁移

偏误分析研究早已发现,母语和目的语相似的地方有时反而更容易产生偏误。汉语的基本语序是SVO,宾语一般位于谓语动词的后面。但在“把”字句中,宾语的相对位置却是在谓语动词的前面。从“把”字句的形式上来看,就显得和韩语的语序相同,而且“把”后的宾语和韩语的宾格名词也有一定对应关系,韩国学生就容易按照母语的语序,不顾“把”字句的限制条件,简单加上一个“把”字,以为这就是“把”字句了,因而经常出现“S+把+O+V”这样的句式。这也是上文提到为什么句式15的偏误出现比例最高的原因。如:

(13)我们要理解他们的把死选择的原因{CJba}。

2.及物和不及物动词的划分不同

汉语和韩语中对及物和不及物动词的划分并不是对应的。韩语中表示存在、思考、所有等非动作性动词是及物动词,可以直接带宾语,而汉语中却不是。汉语“把”字句中的及物动词只是对应于韩语中动作性较强的动词,并且对宾语有处置义,这样的动词才可以进入“把”字句。由于韩国学生很难判断到底哪些汉语动词是及物的、哪些算不及物的,就以韩语的划分标准来使用汉语的动词,因此造成大量的谓语偏误。

(14)因为你们在世界上最了解我,把我心里所想的一切也都知道{CJba}。

3.韩语没有补语

“把”字句的动词一般不能单独出现,动词后常有别的成分,比较典型的用法是加上表结果、趋向等的补语。但在韩语中,动词位于句子的末尾,后面不可能再出现补语。韩语的状语可以表示汉语补语所表达的意思,并且都位于谓语动词之前,是S+O+()+V的语序。这样一来,韩国学生在使用“把”字句时,如含有对动词的修饰成分,就会采用状语形式,而不采用补语形式,由此造成偏误。例如:

(15)我愿意的工作就是导游,所以您公司[B可]把我招聘的话,你们[C]公司也是有利的{CJba}。

(二)泛化策略

“泛化”就是把目的语的一种语法规则无限扩大,用到其它不适合的句式中。韩国留学生大多是已经形成了一定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的成年人。成年人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强,善于对事物进行总结概括,表现在语言学习上,则是会总结出一套语言规则加以运用。由于学生自己总结的规则不完全正确,或将老师讲授的某些语法规则进行类推和泛用,无形中扩大了使用范围。

1.否定句式的泛化

在习得汉语的过程中,韩国留学生首先习得“否定词+动词”这一汉语否定句的基本语序,然后会把这个规则泛化到“把”字否定句中,造成了否定词的位置偏误。

(16)把抽完的烟不要扔在路上{CJba}。

2.动词功能的泛化

学生“把”字句习得中的谓语偏误,主要是误用了不适用于“把”字句的谓语动词。根据限制条件,“把”字句中不能用不及物动词、能愿动词、关系动词、一般心理动词、存现动词、判断动词、趋向动词等作谓语,而学生往往会使用这些动词做“把”字句的谓语,导致出现病句。这是因为学生将“‘把’字句由动词构成”这一认知泛化类推到所有的动词。

(17)我觉的困难和挫折是把年轻人成为强者{CJba},所以我认为{CC以为}困难和挫折是所有的年轻人一定要经历{CC经验}的重要的事情。

这是由于学生把“成为”误认为与“作为”是同样的类型,从而产生偏误。

3.回避策略

回避策略是指学生在使用目的语的过程中,因为对某一语音、某一词语或某一句式把握不准,害怕出错而采取的一种“避繁就简、避难就易、避新就旧”的消极措施。回避策略的采用与学习者的个性有关,包括学习者个体的个性和学习者所属民族的个性。一般认为,包括中国、日本、韩国等的东亚人总体都是偏向内敛的性格,面子观较强,因而在学习过程中可能更多地采用回避策略。上文统计中所发现的大量当用而不用“把”的偏误,正是韩国留学生回避使用“把”字句的反映。

(18)现代人们追求的跟以前不太一样,就是健康放在第一{CJba}。

对这种回避现象产生的原因,我们在教学中也曾询问韩国学生,他们的回应是,“把”字句太难了,不知道用了对不对,所以干脆都不用。

金道荣(2010)在针对韩国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把”字句偏误中,“泛用”占75.75%,而“回避”只占2.99%,微乎其微,因而认为“回避说”根据不足。然而,在本文的统计中,我们发现当用而不用“把”的比例高达31.4%,高于不当用而用“把”的比例(27.4%),是韩国留学生“把”字句习得的最大问题。所以,关于韩国留学生的回避问题,我们认为还得重新考虑,并予以足够重视。

四、讨论及教学建议

二语学习者在向目的语靠近的过程中,偏误的出现是无可避免的。学习者学语的规则、利用已知规则来交际、出现偏误、得到纠正并最终习得,这是每一个学习者的必经过程。

我们认为,韩国留学生的“把”字句偏误,反映了他们在习得过程中所采用的补偿、泛化、回避等学习策略。其中的补偿、泛化等策略属于比较积极的策略,可以使学生在犯错误中进步;而回避则是一种消极策略,无疑将妨碍学生的进步。

根据本文的研究,回避是韩国学生“把”字句习得的最大问题。因此,在教学对策上,教师有必要对学生“把”字句的使用采取鼓励的态度。

首先,教师应该区别对待学生出现的各种偏误。对那些出现概率大的偏误,如上文提到的“把”字句的1、2、8、9这4个句式,教师要及时加以纠正,并进行重点讲解。而对一些小概率偏误的出现,教师应该适当容忍,不必“逢错必纠”。否则,就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用就错”的感觉,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产生“不如不用”的想法,导致回避。

其次,教师应该多采用隐性教学法。Ellis(2003)曾提出,最佳的教学方式就是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相结合。“教学的策略性在于根据学生和所教语法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周殿军,2009)。“把”字句是汉语的常用句式之一,任何一个汉语母语者都能运用自如。但它恰恰又是汉语教学的一大难点,原因在于其复杂性。对于“把”字句的使用范围和限制条件,目前学术界仍然是众说纷纭。教科书虽然归纳了4项特点或限制条件,却仍免不了“一般”“常常”“比较少见”“有时候”等等模糊表述。即使学生把这些条件背得滚瓜烂熟,也是很难掌握的。在教学实践中,往往是教师努力地进行讲解,试图把“把”字句的用法讲清楚,但学生可能还是一头雾水,或者似乎听懂了,但还是不会用,因而在汉语交际中仍然予以回避。这就意味着,仅仅依靠课堂的显性教学其实很难奏效。因此,教师应从语言习得规律出发,多采用有利于学生内化汉语规则的隐性教学法,如“交际教学法”“支架式教学”等。

汉语国际教育的含义范文5

一、外贸背景知识的基础性作用

经贸英语函电属于专门用途英语范畴。它是英语写作与外贸实务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课程。而它的作用是与外商进行外贸业务的洽谈和协商。毋庸置疑首先经贸英语函电的操作者应该具备良好的英语功底,而同时又必须要熟悉外贸实务的背景知识,二者缺一不可。缺少外贸知识背景的经贸英语函电的操作者就好像无米之炊。学生虽然具备了良好的基础英语功底,但是不能将经贸领域的具体问题应用到实践领域,这样达不到有效沟通的目的。可见,外贸业务知识基础性作用的重要性。也正是因为经贸英语函电写作的这个特性才体现出其与普通英语信函写作的区别。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它的内容上得到证实。基本上国内所有的经贸英语函电课程的目录都包含以下章节:①建立业务关系;②询盘;③报盘;④还盘;⑤订货;⑥接受;⑦签约;⑧包装;⑨装运;⑩保险;付款;索赔,等等。每一个章节都是在相应的外贸实务的背景下来学习如何撰写相关业务洽谈与协商的信函。同时也要了解国家的外贸政策及规定的变化,只有具备了这些基础性的知识,学生才能在写作经贸英语函电的时候有的放矢,不会不知所云。同时对商务谈判也会有比较理性的判断。

二、外贸环节程序的基础性作用

外贸业务是一种类似于程式化的业务类型,对于其中涉及到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程序的规定。如果不了解这些程序步骤也就不会清晰的了解经贸英语函电的写作目的。在外贸业务的各个环节中所涉及到的主要的程序有班轮的运输,信用证的使用程序,保险的办理及索赔等。如果不知道对于每一个环节所涉及到的具体的操作程序,那么对于业务对象所诉内容就会一知半解或者完全不懂,那么也就谈不上拟写正确的信函了。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信用证付款的例子中得到充分的理解。由于信用证付款方式是属于银行信用的付款方式,这种付款方式要求买方首先申请开立信用证,然后卖方审证无误后发货发提单,之后由银行层层垫付货款。这样的付款程序相对于其它的方式要复杂很多,如果不了解其中的具体做法就很难跟商业伙伴或者银行进行信函的沟通或者谈判。很多学生在学习外贸实务知识尤其是程序类内容的时候感觉很枯燥,难以理解,不愿意做深入的理解。这样在写信函的时候容易造成思维混乱,文字不清的现象。

三、专业术语的基础性作用

外贸函电既然是一门专门用途英语,体现着学生的交际能力,而这个交际的基础就是外贸领域中所涉及到的特殊的专业术语,所谓的行话。诚然,基础阶段的英语能力是外贸函电应用能力的基础,而外贸函电中所涉及到的专业术语则是基础英语能力的扩展和延续。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基础英语学习,基本都达到了一定的英语水平,所掌握的单词量、语法和句型,以及对于篇章的理解已经达到了较高的程度。此外,学生通过相应的外贸专业课的学习,例如,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法等,对于整个国际商务业务的各个环节都已经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商务英语函电这门课程。“根据对外经贸商务活动的实际运作过程,函电内容会涉及到建立贸易关系、询盘、报盘、还盘、订单、支付、包装、运输、保险、索赔与理赔、等各个业务环节。”在教学过中,教师在学生掌握词汇基本意义和实用熟练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商务专业术语的含义和用法,这些与之前所学习的基础英语词汇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

例如:

1.offer在基础英语中作为名词使用是“提供”的意思,而在商务英语中表示“要约”或“发盘”(“一方当事人向特定的他人作出的以一定条件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并标明一经对方承诺受该意思表示的约束。”)

汉语国际教育的含义范文6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国际汉语教学、国别化、文化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2

汉语作为一种语言,本身是没有所谓的“对外”或“对内”的区分的,我们理解所谓的“对外汉语”,其实质是“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也就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它是与汉语作为母语相对而言的说法。

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始于1950年7月,当时清华大学开始筹办“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同年12月份,第一批东欧学生入校学习,而今,对外汉语教学局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仅仅满足于来华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需要,汉语正在走向世界,特别是在2005年第一届“世界汉语大会”的召开,开始把关注点转向汉语国际推广。

但是,在对外汉语教学形势大好下,似乎没有问题了吗?当然不是,本体研究和教学应用研究的结合还薄弱,特别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些问题,可能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孔子学院

2000年左右,国家汉办开始调整工作重心,致力于派遣更多的汉语教师和志愿者出国教授汉语。从以前的“请进来”学汉语,转变为“走出去”教汉语。因此,出现了“汉语国际推广”这一提法,2004年,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建立,2007年,国务院学位办下发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设置方案”的说明》,其别提到,要超常规、大规模地培养汉语教师,加大派出规模,同时也指出,之所以把这个硕士专业学位定名为“汉语国际教育”,是基于以下的考虑:体现“汉语加快走向世界”的内涵;有别于国内双语教学中的汉语教育。

而今,对外汉语教学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

一、学习汉语的人数不断增加,范围扩大。截止2010年10月,全球有322所孔子学院,369个孔子课堂,不仅如此,还有大量来华学生,他们由原来的语言学习层次,扩大到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二、对外汉语教学逐渐系统化、制度化。对对外汉语教师,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要经过考核和考试,尤其是从各高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派遣志愿者出国教学,保证对外汉语教师的质量和来源。

三、对外汉语教学教材和科研成果逐渐增多。随着对外汉语教学规模的扩大,从事对外汉语方面科学研究的学者逐渐增多,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并且各高校在教学和科研的基础上,积极编写对外汉语教材,体现了不同的特色,丰富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

随着我国政治影响的不断扩大和经济的稳步发展,对外汉语教学的规模不断扩大,教学实践的探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二、引起注意的问题

汉语要走向国际,就要汉语国际推广,汉语要扎根外国,成为当地的主要社区语言或者第二语言,就要汉语在当地的本土化,这也就是国际汉语提法的兴起,如何从汉语国际教育到达国际汉语教育,这中间可能就要进行“国别化“教学。另一方面,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权衡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也值得我们思考。

(1)、汉语国际教育VS国际汉语教学

前文,已经阐述了汉语国际教育的兴起,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生的研究方向是国际汉语教学,这里,国际汉语教学只是前者的一个研究方向而已。这里所要阐述的却不是这样的一个学科设置。汉语/(国际)教育,(国际)/汉语教学,前者主谓结构,后者偏正结构,修饰语“国际”处在的位置不一样,引起的方向性也有变化,前者是把汉语作为主体,以中国汉语为中心,将汉语推广或者发展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而后者――国际汉语是指包括中国大陆、台湾以及世界各地华人和非华人所使用的汉语的总和。

当英语随着英国殖民主义漂洋过海,进入其他国家和地区,在数百年与本地语言、文化的接触和交流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美式英语”、“澳式英语”、“印式英语”、“新加坡式英语”等等,尽管它们仍属于英语,但无论是从语言或文化的角度,他们同英国的英语之间的差别却是显而易见的。汉语在海外的形成与发展同英语成为一种国际性语言的历程,两者之间又许多的相同之处。现在,世界范围内学习汉语的人数呈现剧增状态,这些学习者不会在无干扰、无偏误的情况下直接从母语到达目的语,而是持续受母语影响,并处于逐渐趋近但始终不同于目的语的中间过渡状态,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这些学生的母语、文化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

汉外汉语教学的本质,应该是培养学生能使用母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使用这些语言、具备各种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沟通,从而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之间的相互理解。我们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传播准确、流利的汉语,但也要正视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学习者他们母语在与汉语相互迁移的存在,可能正视各国的“国际汉语”,使得汉语与本地语言、文化交流中顺利实现本土化,更有利于汉语国际推广。

(2)、国别化教学

以前,面对多国家、多母语、多文化背景的学习群体,汉语教学比较重视汉语学习上的共性特征,较多关注汉语自身系统特征,而对不同母语背景的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学习重点以及难点则难以一一关注,对外汉语的教学效果也并不是很理想,因此,一批学者也注意到这样的问题,编写了国别化教学的教材。

对国别化教学的关注和研究可以追溯到对比分析法,王力先生早就指出:“对外汉语教学,我以为最有效的方法是中外语言的对比教学。要突出难点,所谓难点,就是中国人看来容易,外国人学习困难的地方”张志公先生也提出:“对比研究是对外汉语教学极为重要的一种方法”,后来,根据对比分析的弱势说法又演绎出跨语言干扰学说,也就是说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探讨母语对目标语的影响,着重探讨语言干扰造成语言学习的困难。并且根据有关研究,有30%―60%的错误是由跨语言干扰引起的,跨语言干扰给外语学习者带来如此大的困扰,那么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不能不考虑母语对汉语的影响,也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国别化的教学。

就拿汉语的声调和语调来说,如果学生的母语有声调和语调(如越南语和泰语),汉语老师需要通过对比分析,先看看汉语和学生母语的声调和语调有什么异同,然后对不同的地方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并结合学生的母语、汉语的知识,以及母语对目标语的干扰,研究总结出一套有效的声调教学法。而对于母语非声调语言的印欧学生来说,首先,他们没有声调语言的意识――每个音节都要有声调,当他们有声调意识后,不经过大量的输入练习,他们的声调也是不自然的,也就是所说的“洋腔洋调”,这本质上就是跨语言干扰问题,虽然印欧语没有声调,但是跟任何语言一样他们都有语调,以往的研究表明,英语的基本句子语调一般都是句首高一点,句尾低一点,但是疑问句的句尾语调要比任何句式的句首语调要高。这些英语语调总趋势与汉语基本一致,但是,英语句子的语调只是赵元任先生五度调标的23/33度之间徘徊,而汉语句子中每个音节的声调则有升有降,这对学习汉语的欧美学生来说自然是很大的挑战。更不用说文化等其他方面的跨文化干扰。

(3) 、语言与文化孰轻孰重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成功的一个核心和先决条件是交流双方在交流时使用的词语能够准确表达自身的意图,并避免因文化的差异造成双方的误读,但是,这也是跨文化交际中引起误会和冲突的主要原因:

1,对相同词语,相同事物,因母语文化和汉语文化所赋予的含义、感彩不同或者部分不同,在母语和汉语之间作比附,比附导致对汉语理解和使用上产生偏误。

2,留学生已经把握汉语某个词语或某物的意义,但在有时,因为不知道汉文化背景和使用的特殊场合,仍然用原义去理解这个词语或事物,造成冲突。

上面两种情况造成的误读,是究其整体而言的,但是,具体到某个词语、事物上时,其误解主要的是体现在文化含义上,如“狗”,作为客观实体,把它扔进众多动物中,不论哪个国家的人,在正常情况下都会认出这是狗,不会因为 “狗”的文化含义不同,就把它当猫,可是,他们对狗的态度却是不尽相同的。

我们再换一个视角,语言并不是一个完全客观的符号系统,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产物,它一定同产生它的文化紧密融合、不可分割。人们在交际中,也并不是单靠词语随意堆砌,英国语言学家尼尔.斯密斯在论及语言交际的基本模式指出,言语交际的基本模式必须包含说话人和听话人共知的因素:

(1.)一套语言知识(一种语法)

(2.)一套非语言知识和信念(一部百科知识)

(3.)一套推理规则(一种逻辑)。

显然,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就是语言、文化知识和逻辑不断运行的过程。在第二汉语教学中,有三个显著的特点:首先是跨文化;其次目的是跨文化的交际;最后是不仅仅学习汉语、汉文化知识,还需要把知识转化成实际交际技能。这三个特征也决定了外国学生想学好汉语,同中国人进行交际,单靠掌握“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的体系”是不够的,他还必须了解“百科知识”,并知晓“一套推理规则”。

前面阐述了大量因为文化背景不同而造成的理解差异,但是,我们还得注意,在低水平学生和初级阶段学生,文化教学不宜过分强调,即使在高年级,也不要遇到文化的知识就开始长篇大论,要针对性的讲可能引起交际矛盾的文化,我们不要误以为凡是差异,一定就会引起误读,比方说筷子,日本,朝鲜,越南等亚洲国家,都以筷子为餐具,日本筷子起源于日本本土,头是尖的,设计极为讲究,而中国的筷子是细圆头或不那么尖,欧美国家不用筷子而用刀叉,从饮食文化的角度,这自然是文化差异的一部分,但是这个差异并不会直接影响交际,引发误会。所以,即使是文化差异,就需要我们把注意力放在揭示直接影响交际、引起误读的那些文化因素上,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把所有的词语都大讲特讲文化含义。

三、结语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具有其特殊性,孔子学院在全球的迅猛发展也再教学法上带来一些问题,如照搬国内教法,不适应当地教育情况等,使我们不得不反思如何才能在不同国家有效传播汉语,我们必须得重视“国别化”教学。此外,对外汉语教学中,要理清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这很值得我们思考。

参考文献:

[1]吴中伟、郭鹏.对外汉语任务型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姚晓波.中介语与对外汉语教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

[3]洪历建.全球语境下的汉语教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