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设计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视觉传达设计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视觉传达设计发展

视觉传达设计发展范文1

关键词:新媒体;视觉传达设计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J5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8-0157-01

一、视觉传达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一词最早出现于1960年日本东京举行的世界设计大会,原意为“给人看的设计,告知的设计”。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新能源的开发,以及新材料的发明应用,视觉传达设计已逐渐形成一个与其他媒介相关联并相互作用的设计新领域,体现着设计的时代特征和丰富内涵,并渗透进社会的各行各业,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其内容包括:广告招贴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等,它依托媒体的发展而发展。

(一)视觉传达设计的概念

“视觉传达设计是人们为达到某种目的(如信息传递、影响、促销、表达)而进行的、有计划的、讲究效果的设计图像生成和交流活动,即对设计图像及其传递方式的设计。”大量的研究表明,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中视觉占到了三分之二。所以,发展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对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艺术之间的交叉都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在综合性的感官发展方面,将信息传播方向看作正确的分析思路,将平面设计的发展方式进行一定程度的转换,这种视觉传达设计方式主要依据视觉信号,将事物所要表达的信息传递给人们。

(二)新媒体的出现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严格来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媒体。

首先,新媒体强调的是影音文字信息的整合。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将获得更多选择的权力,并获得视、听、触、嗅、动等多方位的体验与享受;其次,互动性是新媒体独特的魅力所在,广大媒体受众已不再满足传统媒体下的单向接受信息,而更希望获得信息的同时能够参与其中。新媒体被称为是受众可以广泛并深入参与的媒体形式。

二、新媒体影响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趋势

(一)单项传递信息向信息交互设计发展

在新媒体发展时代,视觉传达设计应改变以往填鸭式的信息传递方式,而转向交互式信息传递方式。即把传统信息主要关注的形式,转移到设计的内容与内涵上来。信息的交互设计就是使信息传递轻松有效,让受众接受信息的同时拥有愉悦的体验。这种信息传递的设计需要建立在对信息受众的心理行为及特征的了解基础之上。随着网络和新技术的发展,各种新产品和交互方式越来越多,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对交互的体验。视觉传达设计也应随时代的变迁适时调整信息传递方式,迎合受众需求。

(二)静态设计向动态设计转变

正当观众对经常所见的静态视觉信息产生审美疲劳时,动态视觉信息及时的出现了,为人们视觉灌入了新的生命力。视觉传达设计由静态设计发展为动态设计已经不再有任何技术问题了,也一定会变成一个新的发展趋势。更能吸引受众眼球的动态视觉信息,传递的信息量也会比静态视觉信息更多。动态视觉信息不仅可以有效传递信息也使得视觉空间的利用率随之提高了。视觉传达设计的动态化离不开数字网页设计和媒体广告等领域,但并不代表视觉传达不可以被其他领域去尝试,比如说我们生活所用到书籍装帧,包装设计,标志设计等,这些都等着设计师们去探索与发展的。

(三)超越视觉,走向多感官信息传递

感官是人类感觉外界刺激的器官,主要有眼、耳、鼻、舌、身五官,即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视觉,是人感知外界物体的大小、明暗、颜色、动静,获得对机体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的各种信息,至少有80%以上的外界信息经视觉获得,视觉是人最重要的感觉。因此人类社会的信息传达方式一直把重点放在视觉传递上,即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

然而,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信息传递速度的加快,人的眼睛每天被大量的视觉信息所充斥,因此,单纯的视觉信息传递已很难在进入受众的眼睛的同时进入受众的大脑,达到有效传递。因此说,超越视觉,走向多感官传达是视觉传达设计的又一发展趋势。当然传达信息的主要手段视觉传递方式依然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占主导地位,只是在视觉传递的模式中适当加入其它感官信息来辅助完成信息的传递,从而提高信息传递效率。

参考文献:

[1]曹方.视觉传达设计原理[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4.

[2]费鸿玉.平面设计元素视觉表现的多维化[J].装饰,2009(01).

视觉传达设计发展范文2

【关键词】新媒体语境 视觉传达设计教育 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视觉传达设计与各类媒介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设觉传达设计教育的内涵也日益丰富。目前我国国内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依然以平面设计为主,其设计主要借助印刷设计手段,通过文字、图形等表现设计内容。然而,近年来随着科学艺术的发展进步,扫描仪、网络媒体技术、彩色打印机等设备的应用,创新发展了视觉传达设计软件,媒介的快速发展,推动了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发展。在视觉传达教育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凸显自己的专业特色,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成效。

一、优化视觉传达设计教育课堂体系

视觉传达设计教育课程的内容设置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确保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在实践中。为此,在新媒体语境下,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课堂体系设置必须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将教学重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从课程的实用性出发,不断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尤其应该结合实际的教学需要,不断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有序安排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构建新的教育教学体系。比如,教师可以将理论课和实践课分别设计在学期教学的前后,以确保学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去理解和消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将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在实践中,进而不断优化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课程体系,提高教学效果。

二、设置视觉设计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实际设计能力,为此,视觉传达设计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通过设计视觉设计竞赛,可以给学生创造锻炼自己设计能力的平台,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校内校外的设计赛事中。比如,对参加视觉设计竞赛的学生可以不设置专业限制,让每个专业的学生都可以积极参与其中,以激发各专业学生的竞赛热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则可以将具体的教学内容与视觉设计竞赛的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让课堂内容更丰富多样,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这种教学模式也是适应新媒体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视觉设计竞赛中,评委、设计师对学生的设计评判要比教师的评价更具有综合性和全面性,其中包含了艺术素养的要求、市场需求等诸多层面,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己的设计思路,并不断改进自己的视觉设计形式。为此,在新媒体语境下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视觉设计竞赛,一方面不断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准和市场竞争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类国际赛事的题目,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以适应新媒体语境对视觉传达设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三、视觉传达设计教育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

项目化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是教师将相对独立的教学模式交给学生独立设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完成学习项目。项目教学内容包含信息的收集、具体实施工作、方案设计等等。在国内设计学院中,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大都在书籍设计、包装设计以及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中存在,而借助项目化教学模式,视觉传达设计的教学成效较好,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除此之外,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应用还可以帮助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以更积极主动的教学理念参与到教学设计中,适应新媒体语境下社会对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新要求。

四、视觉传达设计教育采用工作室教学模式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大都比较有自己的个性,而且不乏设计天赋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在视觉传达设计教育教学中,应该以更加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来引导他们。比如,教师可以为热爱视觉传达设计的学生设置工作室,以培养设计精英为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工作室的教学模式下,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设计优势。工作室本身是一个更为开放的教学平台,在此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有所改变,教师在其中主要负责策划和引导学生,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在一个类似设计公司的环境下,采用师傅带徒弟的“传帮带”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视觉设计专业技能。通过师生共同完成教学设计任务的工作室教学模式,可以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诸多弊端。比如,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陈旧滞后,无法与市场需求紧密相连,学生的视觉传达设计内容也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为此,在新媒体环境下,教师可以借助工作室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视觉设计中以工作室为自己的荣誉,不断创新自己的视觉设计内容,同时,推动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不断发展。

五、结语

新媒体的发展给视觉传达设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育也因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教育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视觉设计水平,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思路,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模式,并根据本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寻找适合本校学生的特色教育教学模式,以不断提高相关专业学生的视觉传达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梦豪,黄斌.新媒体语境下的视觉传达设计探讨[J].科技传播,2015(12):99-101.

[2]王金凤.新媒体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发展趋势研究[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10):43-44.

视觉传达设计发展范文3

关键词:城市建筑;视觉设计;视觉文化

在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化的时代条件下,文化交融与碰撞对我国人民的思想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人们住房追求欧美风格,传统的建筑文化与设计逐渐丧失,引起了社会知名人士的思考与焦虑,试图通过视觉传达设计的技术把本民族文化融入建筑,成为我国目前在视觉传达设计在空间发展研究的重点。

1建筑空间与视觉传达的关系

城市建筑的设计是城市在视觉方面给人传达的视觉欣赏,是地域文化、民族特色、人文情怀的表达,它体现在建筑空间的内部、外形、色彩、质材、装潢等几个地方。现如今发达的信息化社会对视觉传达设计的要求更加高,体现建筑空间的本质必须有先进的设想,完善的设计配套服务,否则措施的缺失必定会影响人们对城市建筑空间的视觉传达效果。互联网时代,我们城市的视觉设计必须体现出视觉文化的创新,同时达到建筑空间与视觉设计的互动式沟通,增强影响成为当前城市的主流,再加上大数据时代的人工智能设计,城市建筑空间月视觉传达设计的关系越来越体现出新时代的要求,成为传播视觉民族文化的一种有效手段,增强视觉传达设计与城市建筑的重要基础,从而造就城市建筑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的相互促进角色,而非隶属关系,达到城市经济与文化的高度统一。

2视觉传达设计的质量有待于提高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的冲击和世界交融的时间短暂,大部分视觉传达设计都是从西方引进过来的,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大量的模仿,失去了文化基础,丧失了民族文化特色,混乱的局面弥漫在当时的设计局面。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数据时代的到来,视觉传达设计正在经历一场新的科技革命的洗礼,同时社会环境和民主制度的完善等因素增强人们对视觉设计的依赖,要求视觉传达设计与人类建筑的空间高度融合,弥补人们在视觉文化上的缺陷,丰富设计文化的内涵,创造出核心的设计理念,触动人们的心,灵和视觉感官,突出人文效益,挖掘人们的丰富的思维和想象空间,因此,视觉传达设计的专业人员必须要从文化和时代要求出发,全面提高设计作品。

3城市建筑空间的视觉传达设计与发展方向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技术更新换代频繁,视觉设计针对时代要求必须创新发展,探索现代人想要表达思想情感。高度繁荣的现代,人们的共性依然是衣、食、住、行,快节奏的社会使人们缺乏沟通与交流的机会,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备受冷漠,个人狭隘主义思想盛行,因此,当前情况下,城市建筑空间中视觉传达设计扮演着与人、环境、城市对话的角色。它正在以自己的格调表现出人们期望显露出来的个性世界。人们在欣赏城市建筑空间的瞬间,捕捉的是图形、影像与文字营造出来的瞬间立体感,感受科技高速发达的印象,所以,设计优秀的建筑空间有利于城市建筑空间的规划者将其作为一种承载体进行商品经营,因此,它不可忽视的占据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21世纪的中国,研究社会心理、商业竞争因素,探索城市建筑空间与视觉传达设计的融合是时展的要求,核心是两者充分表达了社会当前的问题,但是边实践边总结的道路需要继续深入,做好总部设计与不断探索的结合。我国建国以来,历史发展情况可以看出,城市建筑空间从本民族的视觉设计到纷繁复杂的多样化设计,样式呈现出螺旋式前进,由复杂到简单,由简单到繁,由繁到精,经历了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的洗礼,人们开始追求高层次需要的精神满足、非功力化的视觉享受。视觉传达设计在现代城市建筑空间发展的研究当中实践,必须探索视觉设计中便有的思想意识满足现代人们需要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时满足当今社会大众的要求,也是传播大众需要的文化。

4结论

视觉传达设计在城市建筑空间的发展中关系十分紧密,在设计实践的环节,专业设计人员必须紧紧抓住这两个至尊武器,为当代社会所运用。探索视觉传达设计与城市建筑空间发展的应用关系,并不是满足人们表面的追求,疯狂的奢侈程度,而要让它们的结合契合人们的精神需求,反映本质特色,不是造成如今“垃圾横流”,“城市空间污染”等充满自责的病态社会。这些精确的定位就需要视觉传达设计师拥有丰富的艺术涵养与专业技术,在技术强盾的状态下,拓展专业领域视觉,树立创新能力,在国家战略发展大环境的眼球下满足市场配置对社会领域的调节作用,达到各城市建筑空间体现出地域文化特色,展示地域文化色彩,突出城市空间视觉设计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周至禹.《思维与设计》[D].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瑞典]帕特里克•桑德韦斯特,编著.北欧图形设计时[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视觉传达设计发展范文4

摘 要:从近些年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来看,一些先进技术已经在视觉传达设计当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视觉传达的设计多元化以及个性化的呈现提供了技术支持。视觉传达的设计涉及到的领域也比较广泛,通过从理论层面对视觉传达的设计研究分析,就能为视觉传达的设计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多元化

引言

处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在视觉追求上也呈现出多元化,这就为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发展就提供了群众基础,通过新科技的运用,对视觉传达设计多元化发展就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从而更好满足人们的需求。

1视觉传达设计的理论基础及特征体现

1.1视觉传达设计的理论基础

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发展比较迅速,这是将某种目的作为先导,然后在可视艺术形式下进行传达的特征信息,再传达到被传达对象,最后直到被传达的对象产生影响的整个过程。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主要是设计者将图形文字以及色彩等诸多的符号进行科学化设计,通过相应媒介来传达给受众。在当前科学技术以及媒体的迅速发展背景下,人们的视觉也有着革新,对新事物比较感兴趣,这就促进了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而在新科学技术的应用下,也对视觉传达设计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并逐渐的向着其他学科进行延伸,信息传递的方式也向着多元化发展。视觉传达设计在视觉载体的形式下,传达给受众信息。在这一传递中可通过二维设计,也可是影视设计等,在包含的内容上已经超越了传统的二维空间设计,涵盖的内容也比较广泛。

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中,对信息的传递方式上有着很强的互动性,通过视觉传达水,在媒介的运用下传递给受众。当前的视觉传达设计对信息的传递,能满足受众的好奇心以及互动心理,从而在互动性方面就表现的比较突出。视觉传达设计主要是为市场企业所服务的艺术手段,通过艺术性的方式来呈现给观众,不仅是对信息进行传递,还是对精神文化内涵以及艺术气息的设计成果,这些都打破了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的模式。

1.2视觉传达设计的特征体现

视觉传达设计的特征比较显著,其中的真实性就是特征之一。真实性的特征主要是表现在物质材料方面,能够塑造为人观看的直观艺术以及造型艺术。可以通过二维平面绘画以及三维形式加以呈现。另外,视觉传达设计的互动性特征是比较突出的,在视觉传达的设计作品方面,不只是让受众进行接收信息,同时也能让受众反馈,受众能够参与其中,这样就能满足人们的交流。在信息的更新速度上也比较快,以及对信息的传播速度也比较快,并能对信息资源共享。

视觉传达的设计特征中,功能性特征比较重要。这一功能性主要是实用功能以及审美功能等等。在审美功能的发挥上,是在实用功能以及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视觉艺术设计的形式以及内在能够唤醒人类的审美感受,从而能有效激发人们的审美潜能,从而有效满足人类的审美需求。通过视觉传达设计能够对人的精神产生影响,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视觉传达设计作为社会历史文化积淀到一定程度后的产物,在文化价值的特征上也比较突出。

2视觉传达设计的多元化及个性化发展

视觉传达设计的多元化以及个性化的发展比较重要,视觉传达在各个领域当中都能得以表现,并在同一空间进行发展。人们的感觉是多样的,视觉传达就是对人的视觉感觉作为主要的,并用眼睛感触设计。当前的视觉传达设计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其他的感官体验愈来愈重视,并在积极的探究,将视觉设计向着空间体验方面进行发展,这样就能使得设计的创造性比较突出。如在包装设计过程中,在对外在的材质以及色彩等设计中,体现出内在的精神因素,在视觉传_的多元化发展后,就能在触觉以及嗅觉等全方位的空间展示,这对人的购买欲望的激发就有着积极作用。

未来的视觉传达设计的多元化以及个性化的呈现,在多维空间的拓展方面会更加重视。为能对新的科技进步以及信息大量传播需求的满足,视觉传达的设计已经和诸多的专业进行结合发展,并向着多维的空间进行发展。在实际设计的形式上发生了变化,在各种手段的运用下,以及材质的运用下,对视觉传达的设计发展就起到了有力促进。空间的塑造应当作为整体看待,公共空间的视觉设计是人们比较常见的,在将视觉传达设计和公共识别图形结合后,在多维空间中加以应用,就能对人产生视觉上的冲击,在设计的空间感方面就能加强,对人的互动心理也能得以激发。

视觉传达设计的个性化发展,在对新媒体的运用过程中就有着鲜明呈现,新媒体对视觉传达水的创意起到了促进作用。传统视觉传达设计对视觉信息传达比较重视,但是在信息的传递中就受到了一些限制。而在新媒体的运用之后,就能对在传达的形式向扩展到触觉以及听觉甚至是嗅觉等层面,新科学技术的应用能让人在信息的接收上全面化,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在对新媒体的运用,对视觉传达的互动平台扩展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数字媒体和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学科交叉下,对当前的人们来说会更容易接受,能为人们提供互动性的平台。在我国的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视觉传达设计和新媒体的结合的案例中,在电脑软件的制作下,就能出现虚拟视觉效果,对声音以及光度和立体技术的应用,使得人们视觉上的冲击力得到了加强。视觉传达的设计和新媒体的结合是对传统与时尚的有机结合,突显出了个性化的特征。

3结语

综上所述,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注重多元化以及个性化的发展就显得比较重要,处在当前的经济高速发展下,视觉传达也在向着多元化的方向迈进,这是视觉传达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人们的实际需求能得以满足。通过从理论层面对视觉传达的多元化以及个性化的研究分析,对实际的视觉传达水发展就能起到理论支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抒.视觉传达设计意境论[J].艺术百家,2014(04).

视觉传达设计发展范文5

关键词:设计方法论;创造性思维;信息传达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7-0061-01

一、艺术设计与方法

艺术设计与方法,是设计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设计方法论是设计方法的深层次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讲,设计方法是单独的、经验的、初级的方法。而设计方法论是群体的、理论的、高级的方法,是在方法基础上的提升。

手工业时代,以师傅带徒弟的经验传授,沿袭着言传身教的古老方法,使设计方法的形成具有强烈的经验主义色彩和偶发性实验的特征,对于设计方法的研究往往由于传承的突发性中断和行业、门类的认为阻隔而显得支离破碎且封闭局限。

进入工业化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设计方法的形成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手段,为现代设计的研究和推广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对于设计方法,我们应该认识这样一个原则:科学的设计方法与创造性思维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创造性思维方式,是创造思维最主要、基本和典型的方式。各种各样的创造思维方法是建设性思维规律在创造思维形成过程中的不同条件下的具体表现。每个创造性思维都是自成体系的,但他们的本质属性是一致的,其区别主要是不同创造思维方法各自的可行性不同。实践创造思维方法的应用,实际上是加强创造思维结果的可行性。

二、视觉传达设计创新思维

视觉传达设计包括“符号”与“传达”两个基础概念。就“符号”而言,他是实现信息保存和纪录的工具,同是表达思想情感的物质手段。今天的传达设计不仅注重视觉方面,还加入了声音、感觉等要素,但总的来说,设计师就是信息的发送者,而传达对象则是信息的接受者。

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信息传送,有别于直接使用功能为主的产品设计和环境设计。它是依靠视觉符号进行传达,不同于凭借语言进行的抽象概念的传达。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是设计者将观念和思维转变为视觉符号的进程,而对接收者来说,则是一个反向的过程。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视觉传达设计也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例如传达媒体有印刷、影视向多媒体领域发展;视觉符号形式由平面为主扩大到三维和四维形式;传达方式从单向信息传达向交互式信息传达发展”。在未来的高级的信息社会,视觉传达设计将有巨大的进步,发挥无限的作用。

视觉传达设计是用形态和色彩将具有某种意义的内容表达出来的造型活动,它要依靠图形、文字、符号等媒介来表现。由上可知,视觉传达这种凭借视觉性符号进行的传达,是相对靠语言进行抽象概念传达而言的,其本质是感性的形象表达。无论科技如何进步,视觉传达设计师的首要任务仍将是创造崭新的“视觉形象”,这种突破平庸的与众不同的“新形象”可以是内容上的,也可以是形式上的。创造一切没有独创性和新意的设计作品是很难引人注目的,而设计作品如果没有人关注,则很难在纷繁复杂的视觉信息冲击中被突显出来,达到传达的目标。所以设计只要没有远离对信息的诉求,创新性会极具价值。

设计的创意源于我们对于事物的全新发现,只有找到了全新的角度,对事物有了新颖的理解,发现人们习惯的事物的真正意义,我们才会有全新的切入角度,才能创造独有的表现形式。全新的角度、全新的判断和理解才会引发与众不同、突破常规的形式,才使我们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创造力。但是,要有所发现,首先需要我们把思维从“点”引向“面”,不断的发散,展开思想的之视角,对事物由点及面、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进行审视。要想有所创新,我们必须在不同的视角中,发现崭新的视点,在多向思路中独辟蹊径;在由表及里的审视和解析过程中,发现事物的崭新含义并赋之崭新的表现方式,在对比中,发现事物之间难以发现的联系,对他们进行重新的组合。这就需要以想象为先导打开思路,再通过解析,选择最具新意的表现角度、方式。

视觉传达设计发展范文6

【关键词】平面设计 版式编排 视觉习惯 关系

引言

近年来,信息时代背景下,广告、媒体行业迅速崛起,与此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版式编排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立在受众视觉习惯基础之上,迎合受众审美的平面设计形式,了解和掌握版式编排与人们视觉习惯之间的关系,能够促使人们更好地认识平面设计。

1 版式编排概念及其与人的视觉习惯关系分析

1.1 概念

版式编排主要是指设计师结合信息要传达的意义及受众视觉审美发展规律,严格遵循一定规律,将文字、图形等各类元素进行组合、排列等处理,实现信息传达意图的视觉设计方法。其主要应用于杂志、报纸及书籍等多个方面。优秀的版式编排,不仅能够快速获取受众的青睐,还能够将要传达的信息更好地展现给受众,实现艺术享受目标[1]。

1.2 与人的视觉习惯关系分析

版式编排与人的视觉习惯之间的关系存在辩证关系。二者互为条件,互为结果,前者将后者作为出发点及灵感切入点,确保平面设计具有良好的传播效果;相对应的,后者受到前者的影响,接受美感表现形式,并促使逐渐形成视觉习惯。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版式编排设计中,要将人的视觉习惯作为基础。人类的视觉习惯形成时间较长,并且主要取决于视觉心理因素。视觉心理是指版面中各种视觉形象以及元素等信息构成的整体效果,当受众进行阅读时,会快速激发受众视觉习惯,进而影响视觉心理,在受众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基于此,在设计过程中,要将人的视觉习惯作为基础,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将受众的审美需求等渗透到作品设计过程中,以此来实现信息传播目标,特别是面对社会发展新形势,将人的视觉习惯作为基础,不仅能够提高经济效益,还能够获取稳定的受众群体,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另一方面,编排方式的创新,改变受众视觉习惯。了解和掌握版式编排发展历程后发现,在其发展过程中,并非是简单、被动地按照人们的视觉习惯完成设计,更多的是改变人的视觉习惯,通过不断创新和改变,给人们呈现更多新鲜元素,刺激人们的视觉心理,以此来改变视觉习惯,进而完成信息传播及获取经济效益双重目标。例如,我国传统书籍文字排版是自下而上形式,随着世界文化互相渗透和融合,使得我国传统文字排版逐渐调整和转变为自左及右的形式。不仅如此,针对色彩方面,传统形式下,更多的是选择红色来展现中国特色,而中国国旗将黄色与红色相结合,在凸显红色的同时,还能够借用黄色对红色意识形态进行弱化处理,引导人们视觉习惯发生一定改变。

2 提高平面设计版式编排效果的措施

2.1 保证文字可理解性

文字作为平面设计的基础要素,不仅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之一,是最基本的交流工具,也是版式编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过程中,要保证文字可理解性,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字体方面,要优先选择单一性字体,确保版面具有最佳视觉效果,避免在字体方面做文章以期获取更好地视觉效果;其次,字号方面,诚然,字号越小,文字之间的密度也会随之增加,提升其整体性,但是,字号过小,阅读效果会大打折扣,由此,要合理设置文字字号,值得一提的是,大字号文字,能够提高阅读率,特别是标题信息,要适当放大字号,吸引受众注意力;最后,字间距方面,要调整和优化字间距,给人们提供更加轻松、愉悦的阅读感受。

2.2 结合受众视觉习惯

一般情况下,人们在观察一个画面时,存在一定规律,例如从上至下、从左及右、从实到虚、从人物到风景等,因此,在版面编排时,要注意受众视觉习惯,将重点信息安排到合理位置,以此来吸引受众眼球,视线信息传播目标。

2.3 按照视觉流程

在进行设计过程中,视觉流程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元素位置、编排方向及路线组合等,合理的视觉流程是版式编排成功的关键要素。至此,设计师要按照视觉流程进行设计,结合信息内容及受众特点等,完成设计目标。“艺术来源于生活”,在实际平面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不能够仅局限于眼下,要更加深入到受众生活中,感受受众生活的点点滴滴,并将其渗透到设计当中,才能够创造出更加美妙的作品。

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版式编排作为平面设计发展的产物,也将成为平面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设计过程中,要明确认识到版式编排与人的视觉习惯之间的关系,并立足于人的视觉习惯,坚持以人为本等原则,充分结合所要传达的信息内容,保证文字可理解性,按照视觉流程等进行合理设计,进而实现信息传达给受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