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流动人口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流动人口分析

流动人口分析范文1

关键词:人口流动风险管理城市

中国社科院的《2005年社会蓝皮书》在对2005年经济社会形势的预测中所提到的“劳动关系的紧张会造成普通劳动力的虚假短缺”,则无疑是对“民工荒”现象做出的最好解释。“虚假短缺”不是劳动力供不应求,也不是“被淘汰后的黯然退出”,恰恰相反,它是一种主动的离弃。而其原因,也并不是“知识断裂”,而在于“劳动关系的紧张”。究其根源,是因为长期以来,各省对民工进城采取的是控制而不是管理,才导致了这种始料未及的结果。

人口流动风险分析

流动人口的流动不仅仅是经济状况的变化,更是一种社会(地位)流动。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从某一种社会地位转移到另一种社会地位的现象。这种流动分为上升流动、水平流动和下降流动。在人口流动过程中,下降流动即人口流动存在的风险之一。

(一)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人口流动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人口流动导致了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从而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随父母亲进城的农民工子弟则有近2000万,他们当中近半数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入学的农民工子弟也因为学校收费高、没有城市户口这两大难以逾越的困难,最终却不得不选择打工子弟学校。

打工子弟学校教学条件差,使得跟随打工者流动的子女无法得到良好的教育,很难通过高等教育寻求社会地位的提高。打工子弟长大之后很大的可能是又称为下一代的打工者。这种流动一般是水平流动即流动人口的子女的社会地位与其父母保持在同一水平,或者下降流动即流动人口的子女的社会地位比其父母降低了,从而影响了社会的进步。

(二)给公共卫生带来安全隐患

外来流动人口是传染性疾病的高发人群。由于缺乏适宜的医疗保障以及收入不高,导致外来流动人口就医率低,患传染性疾病后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在病情严重后又有相当比例的人会选择返回户籍所在地治疗,很容易造成传染病的跨地域传播。所以说,流动人口是一个潜藏的公共卫生安全隐患。

(三)影响社会的稳定

流动人口犯罪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由于劳动力素质偏低,就业趋向差异性小,导致就业机会相对短缺,其结果是进入城市的农民并没有因为地域的流转而发生经济意义上的改变,大批的农民沦为城市的新贫困群体和新的脆弱群体。巨大的心理落差和城乡的文化差异,导致一部分农民工产生了行为失范。行为失范指的是“某一社会群体的成员判定违反其准则或价值观念的任何思想的感受和行动”大多数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都存在一般越轨行为,同时从数字上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违法犯罪,给社会带来了损失,给社会安全带来了隐患。

人口流动风险管理方法研究

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未能得到有效保障。我国各级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的设置,一般都是按照常住户口人数规划定编定职和财政拨款制度进行,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并未列入规划范围。然而由于外来人口剧增,原先按常住户口人数设置的职能部门不得不承受超常规的工作压力,经费、管理人员不到位,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根本无法保证,因而也无法很好地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

(一)政府设立专门的流动人口管理部门

政府的基本宗旨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让人民群众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社会事务。人民群众管理国家的权利必须从制度和法律上得到保证。而政府机关本身履行职能,也必须依法行政,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为了对流动人口进行有效的管理,并引导流动人口的流动行为,政府必须设立专门的流动人口管理部门。该部门的主要功能是针对流动人口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法律法规,从法律法规上对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研究或者委托专门的研究机构进行研究流动人口的流动行为,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从宏观层面上对人口流动进行引导。

(二)设置流动人口工会

对流动人口的管理需要探索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组建流动人口工会,实际上是在设立专门的流动人口管理部门的基础上所设置的另一个功能单位,而这个功能单位将为农民工提供一系列的便利服务,甚至可以起到引导农民工流动的功能。

流动人口工会主要承担以下职责: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就业登记、岗前培训,提供就业信息,推荐就业;提供法规政策咨询和侵权投诉等服务,指导进城务工人员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履行代言人的职责——代表进城务工人员与用人单位进行集体协商并签订集体合同和工资协议;保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督促用人单位改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帮助解决进城务工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资纠纷;参与职工重大伤亡事故和严重职业危害问题的调查处理;帮助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基本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流动人口、流动人口工会、上级总工会、政府的流动人口管理部门以及用人企业之间的关系分析如图1所示。

当流动人口与企业之间产生矛盾无法得到解决或者流动人口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时候,转向流动人口工会寻求援助,流动人口工会与企业取得联系,进行协商解决问题,并将结果反馈给流动人口。流动人口工会收集流动人口的意见并从平时工作中总结,再通过上级工会向政府的流动人口管理部门建议制定一些保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政策法规;政府收集用人企业的意见,最终制定出双方都较为满意的政策法规。

人口流动管理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重视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

为了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的问题,必须针对该问题进行立法,而且必须提出具有操作性的具体措施,这对于我国未来的一大批下一代的发展,对于我国的社会进步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从社会公平层面上分析,需要通过立法来保护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权。流动人口是城市建设的一分子,为城市经济发展和繁荣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因此流动人口的子女也应该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受教育权。从社会稳定层面分析,需要通过立法来保护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权。忽视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学问题,会给未来社会遗留下一大批低水平甚至是根本不合格的劳动力,无法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这部分人极有可能成为城市的不安定因素,从而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二)将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纳入基本医疗保险体系

流动人口分析范文2

【关键词】新生代流动人口;穆斯林;特点;城市融入

近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城市中流动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大,其年龄也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形成了新生代流动人口这一特殊的群体。新生代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许多学者纷纷针对新生代农民工作为研究群体展开了研究。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3亿人,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5亿人,其中,16岁-30岁的占61.6%,这个群体被称之为新生代农民工。全国总工会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新生代农民工系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这个群体在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以及权利意识方面都与上代农民工很大不同。本文以“新生代流动人口”替代“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因为“新生代流行人口”较“新生代农民工”涵盖范围更广。

西北地区是中国穆斯林人口最为集聚的地区,兰州市作为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更是聚居了大量的穆斯林人口。由于其独特而浓厚的伊斯兰文化,兰州市吸引着青海、宁夏、新疆、甘肃等地各县市穆斯林流动人口来这里打工、经商,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活力。2005年9月,马忠才、郝苏民等学者联合兰州市公安局开展的抽样调查表明,兰州市56.9万人的流动人口(约80%为农民工)且每年都在以15%的速度递增,其中汉族约占64.8%,穆斯林民族如:回族、东乡族、维吾尔族、保安族等约占31.7%,为兰州市流动人口总数的1/3。①与其它城市一样,兰州市也有一支庞大的新生代流动人口的数量,其中穆斯林新生代流动人口与上代穆斯林流动人口相比,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一、流动目的的灵活性

新生代农民工出来打工的思想已经由上代农民工的“养家糊口”为主要目的,转变为学习技术、提高生活质量。如果说上代穆斯林农民工是受当地经济条件、自然的条件的制约被动迁入城市,那么穆斯林新生代农民工是在市场经济的刺激下,主动流入城市。经济因素使新生代穆斯林农民工在流动的形式和目的地上都显得灵活多变。

第一代穆斯林农民工受到较深的乡土观念和出于的考虑,大部分在离家乡近、且便于实现其宗教生活的地方打工。兰州市回族、东乡族来源地相对集中、单一,主要以兰州市周边民族地区为主,临夏回族自治州及天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为两大主要的迁出中心。②截止1999年底,兰州市共有清真寺89座,拱北21处,③浓厚的宗教氛围是穆斯林人口流入兰州市的重要吸引力,同时,受到宗教因素影响下的穆斯林的生活方式,如饮食、婚丧嫁娶等,也是穆斯林人口流出西北地区的制约因素。

对新生代穆斯林流动人口而言,比起宗教因素,经济因素对其流动的拉力在逐步上升。兰州市几乎成为他们“跳入”更发达城市的“跳板”和城市生活适应的“减震器”,从而流入东部、南部更发达城市。此外,在国内的大城市一般都建有供穆斯林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加之新生代农民工的比起上代农民工有所减弱,已能满足其基本的宗教需要。

有的新生代穆斯林农民工表示,在外地可以通过在住所礼拜的方式,完成其宗教生活。在重大的宗教节日,如开斋节、古尔邦节时返回家乡,饮食问题也可以自己解决。

二、就业范围逐步拓展

因受教育程度低、专业技能低,第一代穆斯林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就业范围十分狭窄,只能集中在建筑行业、饮食行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兰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性别比非常高,女性就业人员的数量低于男性,仅占总调查人数的15.62%。④近年来,穆斯林新生代流动人口的就业范围逐步拓展,逐步发展到民族特色教育业和零售业,且呈现出女性就业人员数量逐步上升的态势。

笔者在兰州市穆斯林农民工子弟学校、兰州市西关清真寺中阿文女校、兰州西关清真寺幼儿园、兰州市崇德妇女儿童教育中心、兰州淑德女校、兰州东部女校等6所民间教育机构随机做的98份调查问卷中,女性教师人数70人,女性教师数占调查总人数的70.9%;其中以来自临夏回族自治州、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代表的穆斯林聚居区女性教师31人,占总调查人数的31.6%。这些教员是从临夏、宁夏或者兰州的中阿女校毕业后,进入民间民族教育机构任教。

在兰州市内一些商业区,一定数量的新生代穆斯林流动人口已经加入到诸如服装零售业和电子产品零售业为代表的服务行业中,逐渐脱离上代穆斯林流动人口集中在餐饮、建筑行业就业的情况,穆斯林新生代流动人口就业领域的拓展,说明其就业观念转变、城市适应力逐渐增强、教育程度也在逐步提高。

案例1:唐某,男,22岁,未婚,高中毕业后来兰州打工,在兰州某大型商场的电子产品专柜做销售员已有两年时间,也有老乡在兰州从事其它类型的销售工作。他表示从工作中学习了很多,与同事们相处很融洽,吃饭等也很方便。

案例2:马某,女,30岁,已婚,初中文化,与丈夫一起在兰州上班,从事服装销售工作已有一年。结婚后跟着丈夫到兰州来打工。平常生活很方便,就是宗教生活不方便,每天都是戴着头巾到单位门口摘掉,下班后再戴上头巾回家,在租住的房里做礼拜。

三、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

由于第一代穆斯林流动人口的教育程度普遍低下,在城市打工的经历使他们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对学校教育的重视、对知识的学习、对专业技能的学习等方面。

在学校教育方面,新生代穆斯林流动人口希望子女接受学校教育的意愿非常强烈。近几年,由于兰州市流动人口数量激增,政府在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难问题上制定了一系列帮扶政策,如2012年1月,制定了四个“一视同仁”的举措,将全市10.41万名流动人口子女统一纳入学校招生范围,这项举措在穆斯林流动人口中引起广泛好评。

除了适龄儿童学校教育外,新生代穆斯林流动人口也很重视知识学习。笔者在兰州市崇德妇女儿童教育中心、兰州淑德女校做的调查中了解到,学校专门为文化程度低的流动人口提供了基本的算数、汉字教学服务,以满足其基本的生活、工作需要。学校管理者表示,很多流动人口都是慕名而来,尤其以年轻的女性为主。可以看出,穆斯林流动人口越来越重视知识的学习。

专业技能学习方面,笔者在穆斯林就业集中的清真饮食行业所做的调查现显示,新生代穆斯林流动人口更加注重专业技能的学习。

案例3:马某,48岁,兰州某餐厅经理,做餐饮有15年时间,他表示自己餐厅的员工,刚来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只能洗餐具,经过长时间锻炼后,能做些简单的菜品,与以前员工最大的进步是他们学习餐饮技术的意愿很强烈。

笔者了解到,清真餐饮业在兰州的发展势头迅猛,在数量和经营档次上都有明显的提高,其员工学习餐饮技术的意愿很强烈,经过多年的努力后,餐厅会提供学习的机会。

兰州市的清真寺,尤其是流动人口聚居的小西湖地区的清真寺,阿訇会针对社会不良行为、犯罪行为对穆斯林流动人口进行道德教育,在社会上受到广泛好评。

四、对传统的穆斯林聚居区依赖感有所减弱

兰州市的小西湖是兰州市穆斯林聚居的区域,清真寺、清真饮食、穆斯林聚居区这三要素使其形成浓厚的伊斯兰氛围,是第一代穆斯林流动人口首选的居住地。笔者对新生代穆斯林流动人口所做的98份调查问卷显示,86人选择离工作地点近的地方居住,占总调查人数的87%,显示出新生代穆斯林流动人口选择居住地时,考虑的出发点是工作便利性和经济性。

在笔者的随机调查中发现,客观上清真寺和清真餐饮业在整个市区广泛分布为新生代穆斯林流动人口分散分布提供条件,主观上宗教观念,比起上代穆斯林流动人口更倾向于选择同地区、同教派清真寺做礼拜,新生代穆斯林流动人口更加倾向于“就近原则”。

五、维权意识逐步提高

与上代穆斯林流动人口相比,穆斯林新生代流动人口面临的社会环境有所好转,兰州市已出现了一些民间组织,其中有些专门为穆斯林流动人口服务,服务内容涉及教育、城市适应、维权与法律咨询。上代穆斯林流动人口自身权利受到侵害后,因诉之无门无路,加之“信定然” 的思想,不能维护自己的权益。新生代穆斯林流动人口能更加积极主动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笔者做的98份调查中,“当你遇到拖欠工资、偷盗、抢劫、交通事故等情况,自己不能处理,应该怎么办?”全部的98份问卷都做了回答,答案包括:民委、宗教局、派出所、社区等单位,兰州市穆斯林文化教育促进会这样的民间组织。这表明新生代穆斯林流动人口维权意识比较强烈,而且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维权的方法和途径。

上述穆斯林新生代流动人口所呈现出的流动目的的灵活性、就业范围的拓展、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等特点,与上代穆斯林流动人口相比,多数人希望真正融入城市,其城市适应能力在逐步增强。政府提出的有关政策,如四个“一视同仁”政策,也为穆斯林新生代流动人口融入城市提供了物质条件。流动人口的群体特性是在不断的变化、重构中,城市管理者应根据穆斯林新生代流动人口现阶段所呈现出来的特点,适时调整管理的方法,如在就业上提供信息和引导,完善流动人口的登记、管理制度,并加强与民间组织的合作与交流,引导穆斯林新生代流动人口更好的适应城市,构建和谐社会。

【注 释】

①马忠才,郝苏民.兰州市流动人口调查报告[J].西北民族研究,2006,(3).

②高翔,鱼腾飞,张燕.城市穆斯林流动人口的空间行为特征及动力机制研究——以兰州市回族东乡族为例[J].世界地理研究,2010,(2).

③杨文炯.互动调适与重构——西北城市回族社区及其文化变迁研究[J].民族出版社,2007:416.

④汤夺先.试析西北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结构特征——以对兰州市的调查为例[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4).

流动人口分析范文3

目的分析柳城县1996-2009年疟疾发病特点,为疟疾控制后期防治、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96-2009年疫情报告,疟疾病人个案调查表,发热病人血检登记,流行病学分析总结等资料作回顾性研究。结果1996-2009年14年间发现输入性疟疾病例9例,其中外出回归7例,占77.78%;外来人员2例,占22.22%。从海南省输入5例,占55.56%(5/9);贵州省输入l例,占11.11%(1/9);其他省市输入1例,占11.11%(1/9);东南亚国家输入2例,占22.22%(2/9)。在外滞留1个月以上发病8例,占88.89%(8/9)。从事建筑的5例,占55.56%(5/9),种植的1例,占11.11%(1/9)。发病后l周内就诊的占55.56%(5/9)。结论应继续加强对从高疫区外来、回归人员的疟疾管理和监测,加强疟防知识宣传教育,巩固疟疾防治成果。

关键词:

疟疾;监测;流动人口

柳城县位于广西中部偏北,是一个低丘谷地岩溶低山交错的半丘陵地区,地处低纬度,属亚热带季风区,夏热冬寒,四季明显,光照能量和水量丰富[1]。年日照总时数1789h,年平均气温20.7℃,年平均降水量1095mm。全县总面积2109km2,辖大埔、龙头、太平、沙埔、东泉、凤山、六塘、冲脉、寨隆9个镇和社冲、马山、古砦3个乡,121个村民委、12个街道居委,976个自然屯,2008年底总人口409113人。全县以甘蔗、水稻、蜜桔为主要农作物。曾是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的混合流行区,以间日疟为主,发现的按蚊有中华按蚊、微小按蚊等[2]。柳城县的灭疟工作分别于1989年和1995年通过区卫生厅的组织考核验收,达到卫生部颁布的《基本消灭疟疾标准》和《消灭疟疾标准》[3]。但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农村剩余劳动力也不断增多,继而外出务工人员增多,造成人口流动频繁,很可能把输入性疟疾病例带入该县,对该县疟疾防治成果的巩固构成极大威胁。为了解和掌握柳城县消灭疟疾达标后疟疾发病特点,现将该县1996-2009年流动人口疟疾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收集查阅1996-2009年柳城县疟疾疫情资料、监测工作报表及防治工作年报。

1.2病例监测在柳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立疟原虫镜检中心,各乡镇卫生院设立镜检站,对外出回归、外来人员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和原因不明的“三热”病人采血涂片作厚薄血膜镜检,以血检疟原虫阳性者统计发病率。

1.3调查方法对每个病例建立个案调查表,详细询问和记录外出或外来地点、滞留时间和进入当地时间、务工种类、发病与就诊时间、发病年龄和性别。

1.4统计分析采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对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

2结果

2.1发病情况1996-2009年柳城县共监测外来人员4009人,外出回归人员2810人,发现输入性疟疾病例9例,其中外出回归7例,占77.78%;外来人员2例,占22.22%。从海南省输入5例,占55.56%(5/9);贵州省输入l例,占11.11%(1/9);其他省市(湖北)输入1例,占11.11%(1/9);外国输入2例,占22.22%(2/9)。

2.2外出或外来滞留时间9例输入病例中在外滞留1个月以上发病8例,占88.89%(8/9);滞留1个月以内发病1例,占11.11%(1/9),滞留最短的15d(见表2)。

2.3职业分布1996-2009年监测发现的9例疟疾病例中,从事建筑的5例,占55.56%(5/9);种植的1例,占11.11%(1/9);割松油l例,占11.11%(1/9);经商的1例,占11.11%(1/9)其他(船运)1例,占11.11%(1/9)。从事种建筑职业发病明显高于其他职业(见表3)。

2.4时间分布9例输入性病例的发病时间分别为1月1例,5月3例,6月3例,8月1例,11月1例。9例疟疾病例中,发病后3d内就诊的4例,占44.45%(4/9);4~7d就诊的1例,占11.11%(1/9);8~15d就诊的1例,占11.11%(1/9);15d以上就诊的3例,占33.33%(3/9)(见表4)。

2.5人群分布18岁以下的0例;18~50岁的8例,占88.89%(8/9);50岁以上的1例,占11.11%(1/9)。年龄最小的为25岁。男性8例,占88.89%(8/9);女性1例,占11.11%(1/9)(见表4)。

3讨论

柳城县1996-2009年14年疟疾监测共发现9例输入性病例,从外来或回归地点看,海南省输入的病例最多,占55.56%(5/9);东南亚国家输入次之,占22.22%(2/9);贵州省和其他省市(湖北)输入分别占11.11%(1/9)、11.11%(1/9)。9例病例都使用蚊帐,只有1例病例曾有露宿吏,说明人们的防病意识也不断提高,防病条件明显改善,大大减少了人蚊接触的机会,对防止疟疾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从海南和东南亚国家两地回归人员感染疟疾较高,原因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海南、东南亚国家气候温热、日照时间长、雨水丰富,蚊虫易于滋生;二是两地疟疾流行程度较高,疟疾是海南省最重要的热带病,其发病率占全国首位,发病人数占本省传染病发病总数的40%~50%[4];三是外出务工人员到海南省主要是从事建筑、种植等野外作业;四是从事野外作业人员所住的工棚简陋、防蚊设备差,增加了人蚊接触的机会,而人类对疟原虫普遍易感。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尤其与东盟毗邻国家的商贸往来频繁,邻国之间人员来往密切,而该县种植的蜜桔大部分出口东南亚国家,不可避免的有境外疟疾病例输入,仅缅甸回归的病例就占病例总数的22.22%(2/9)。据报道,北京口岸1990-2004年检出的10593例传染病病例中,疟疾比例高达37.91%[5],表明从境外输入疟疾可能性很高。再从外出或外来人员滞留时间与感染疟疾的结果来看,9例输入性疟疾病例中,8例在高疟区居住时间超过1个月,占总病例数的88.89%(8/9);居住1个月以内的1例,占11.11%(1/9),表明在流行季节进入高疟区务工,不注意个人防护就有可能感染疟疾,感染机会与居住时间成正比,即居住时间越长感染疟疾的机会就越多[6]。

从表4的情况来看,发病后3d内到防疫部门就诊并接受治疗的有4例,占44.45%(4/9);发病4~7d到防疫部门就诊并接受治疗的有1例,占11.11%(1/9);发病8~15d到防疫部门就诊并接受治疗的有1例,占11.11%(1/9);发病15d后才到防疫部门就诊并接受治疗的有3例,占33.33%(3/9)。表明大多数病例对疟疾症状有一定的了解,患了疟疾后能及时到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防疫站)诊治[6]。但部分病例可能是对疟疾不了解,患了疟疾后只到当地私人诊所进行一般抗感染或退热治疗,同时由于部分临床医生对疟疾认识不足,不能及时抗疟治疗,致使症状反复发作后才返回原籍就诊治疗。对此,要加强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外出高疟区务工人员对疟疾的知晓率及自我防护意识,教育他们患了类似疟疾症状的疾病要及时到当地或返回原籍防病机构就诊,以便得到及时发现和治疗。特别是进一步加强对外出到非洲和东南亚国家务工人员外出前的健康教育和返乡后疟疾监测是巩固疟防成果的关键[7]。

不明原因发热病例疟原虫检查是疟疾监测的主要方法,是控制疟疾的重要手段。14年来柳城县9例输入性疟疾病例均未发生输入性继发病例,但流动人口疟疾监测的任务仍很艰巨[8-9]。因此,继续加强流动人口疟疾监测,重点抓好本地外出高疟区务工回归人员、来自高疟区的外来务工和经商人员疟疾登记排查,主动监测,以临床初诊为疟疾、疑似疟疾和不明原因发热即“三热”病人作为重点血检对象,早发现、早进行有效治疗并控制传染源。厚血膜与薄血膜涂片显微镜检查是我国大部分临床实验室常规使用的方法,仍被认为是疟疾诊断的金标准[10]。目前,疟疾在该县已经消灭多年,2003年以来没有发现输入性疟疾病例,很多年轻医生没有见过疟疾病例甚至对疟疾认识不足,年轻检验医师未见过疟原虫血片,提示进一步加强培训,提高镜检员血片制作、染色及镜检能力,提高临床医师疟疾正确诊断水平,是今后巩固疟防成果的工作重点。

参考文献

[1]韦雪芳.谈水稻优质无公害栽培与管理[J].农家之友(理论版),2009,21(3):38-39.

[2]王槐芳,石维志,李凤文.广西疟疾防治措施与效果[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1989,2(4):252-25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局.疟疾防治手册[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270-271.

[4]王善青,蔡贤铮.海南省疟疾的流行现状及防治对策[J].医学动物防制,1996,12(S1):23-27.

[5]郝秀华,赵良刚.北京口岸回国人员传染病传播的风险评估防治对策[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6,29(1):17-20.

[6]李珍,吴才国,房天喜.广西全州县1997-2005年输入性疟疾调查[J].中国热带医学,2007,7(1):37-38,83.

[7]黎军,林康明,毛玮,等.2011年粤桂琼三省(区)疟疾联防区疟疾疫情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3,29(5):500-502.

[8]徐丹,陈玉风,于鹏.2012年大连市输人性疟疾疫情监测结果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5,31(1):103-105.

[9]郑余超,张京欣,袁国平.2011年上海市宝山区恶性疟疾病例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3,29(6):720-721.

流动人口分析范文4

关键词: 二元经济结构;人口流动模型;理论内涵;政策含义

一、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活动由传统农业生产为主转变为现代工业生产为主,社会的空间组织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在社会发展初期,社会经济活动主要是传统的农业生产,它是相对土地密集型的,要求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在大量的土地上分散劳动,所以农民只能分散居住。随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开始转变为工业活动。由于工业部门的生产活动不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既可以在相对分散的空间范围进行,也可以集中在某一区域空间内进行,但是为了节省不同非农产品之间交易带来的交易费用,从事工业生产的人们就会选择居住在某一个区域内,从而形成城市。经济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农业比重不断下降、工业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在城市化、工业化的过程中主要的一个方面是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因此我们需要人口流动模型来理解这种结构转型。

刘易斯、费景汉和托尼斯、乔根森的二元模型都是建立在充分就业的隐含假设下。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托达罗为首的一批发展经济学家发现,在许多欠发达国家,城市不仅存在失业,并且在存在高失业率的情况下,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依然存在。因此,他们将人口流动理论的研究重点转向了城市失业问题,试图通过建立新的人口流动模型来更好的解释这一现象。在托达罗模型中,预期收益是潜在迁移者选择迁移的重要动机,随着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他们迁移的动机就越强烈。1997年,本斯温格和斯密在保留哈里斯-托达罗模型主要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存在逆向选择的简单模型,信息不对称导致了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高于农村部门的工资并诱发人口流动、城市失业问题,但是没有失业工人留在城市非正式部门来使城市部门和农村部门的工资相等。卡林顿等人则考虑到早期迁移的人口对尚未迁移的人口提供外部性,建立了一个简单模型进一步研究潜在移民在城市寻找工作、做出移民决策的前瞻性以及移民过程中的选择性等问题。

二、主要的人口流动模型

1刘易斯模型、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乔根森模型

(一)刘易斯模型

第一个人口流动模型是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刘易斯认为,由于在农业部门还不够发达的时候,优先进行了工业化,建立了现代工业部门,因此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即以农业、手工业为主的传统部门与以制造业为主的现代部门并存的社会组织形式。他指出,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存在着大量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剩余劳动,二元经济结构的核心问题就是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市。也就是说,通过工业发展,现代部门获得用于资本积累的利润,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转移到城市,诱使产业结构发生改变,工业化、城市化达到一定水平后经济由二元转变为一元。

(二)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1961年,费景汉和拉尼斯合作发表的论文中提出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对刘易斯模型做了大大的扩展,把农业部门与工业部门的关系清楚地表述了出来。在他们的模型中,经济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由于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且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并不会影响农业部门的总产出,也就不会引起粮食短缺的问题;第二阶段,此时农村存在剩余劳动力但其边际生产率不为零,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会降低农业部门的产出,可能会引起粮食短缺的问题,造成农产品与工资的上涨;第三阶段,农业生产部门的边际生产率大于工业生产部门。费景汉和拉尼斯认为农业部门除了提供剩余劳动力还为经济发展提供必须的农产品,工业部门扩张受到抑制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部门发展的停滞。由此,他们提出农业和工业平衡发展的思想,认为要避免经济停滞必须保证农业增长的速度可以满足工业部门对农产品的需求。

(三)乔根森模型

乔根森对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假设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农业部门不存在劳动生产率低于实际收入或者为零的剩余劳动力。乔根森在纯粹的新古典主义框架内建立一个不同于刘易斯、也不同于拉尼斯-费景汉模型的二元经济模型。在乔根森模型中,农业剩余是模型的基础和核心。乔根森不认同边际生产力为零的农业剩余劳动,也就否定了在剩余劳动完全转移到工业部门之前工资水平固定的假说。乔根森模型对刘易斯模型有所补充和发展,但是还存在着以下缺陷:首先,乔根森模型忽视了农业物质投资的重要性;其次,乔根森模型中依赖于技术进步的工资率上升需要进一步讨论;最后,乔根森忽视了城市中存在的失业问题。

2托达罗模型 20世纪60年代以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发展迅速,在城市存在高失业率的情况下,依然有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传统的人口流动理论隐含了充分就业的前提假定,无法对这一社会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于是托达罗模型应运而生。托达罗在1969年发表于《美国经济评论》的经典论文《欠发达国家劳动力迁移模式和城市失业问题》中首次阐述了对城乡人口流动与城市失业的看法。次年,他又与哈里斯合作在同一期刊发表了《人口流动、失业和发展:两部门分析》,标志着托达罗模型的正式建立。[JP2]

托达罗模型的基本理论假说是:潜在迁移者是否选择迁移在于预期城乡收入差距而不是实际城乡收入差距,只要预期城市收入水平高于农村收入水平,人口流动就不会停止。除此之外,该模型还做了一些与市场结构比较相符的假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两部门经济,即整个经济系统分为农村的传统农业部门和城市的现代工业部门;2)农业部门不存在剩余劳动力,即农业部门的边际生产力为正,这意味着人口由农村流向城市的机会成本大于零;3)农村劳动力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在农业部门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工资等于使用最后一个劳动力的边际产品价值;4)由于工会或者政府政策,城市最低工资水平外生决定并且高于市场的出清水平,城市部门中,企业雇佣一定数量的劳动力使得所雇佣的最后一个劳动力的边际产品价值等于制度工资;5)存在“非正式的部门”,如果城市居民没有找到工作,他们可以在非正式部门维持生计,在模型的推导中假设非正式部门的生产力为零;6)农产品的价格简单地由两部门的相对产量决定,即哪个部门的产品相对少,其产品的相对价格就越高。

托达罗模型首次将城市失业问题作为分析的前提和目的,认为在发展中国家过于重视工业部门,城市现代工业部门的过快发展会扩大城乡预期收入差距,进而加剧城市失业问题。只有加强传统农业部门的发展,才能解决城乡预期收入过大带来的城市失业问题。

3本斯温格和斯密的模型

在传统的托达罗模型中,“制度所决定的”城市实际工资高于农村部门的工资水平,导致了城乡预期收入差异并诱使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最后使得城市部门出现失业问题。但是托达罗模型的工资刚性假设并不符合实际情况,于是,本斯温格和斯密在保留托达罗模型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简单的逆向选择模型,试图通过该模型说明工业部门具有较高的工资水平以及出现城市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中存在着雇主和雇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与托达罗模型一样,潜在移民者根据预期收入决定是在农村部门还是在城市部门工作。通过建立逆向选择模型,他们得到了与托达罗模型相同的结果,现代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高于农村部门的工资,并进一步得到了如下结论:城市失业问题是潜在移民对劳动力市场上的逆向选择作出反应的结果;城市的人口规模取决于工业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工业部门会雇用工人直到边生产力等于工资水平,如果工业部门的边际生产力提高了,企业雇用的工人和非正式部门的工人的数量将会上升。

4卡林顿等人的模型

通过对美国南部黑人迁往北方的“大迁徙浪潮”的研究,卡林顿等人发现,在南北战争数十年后,尽管南北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收入差距,但是黑人并没有由南向北迁移,直到20世纪初,南方黑人开始往北方迁移,并且迁移很快开始加速,尽管此时的南北收入差距较以前已经缩小了。传统人口流动模型能够解释劳动力最终流入相对富裕的地区,但却无法合理解释在这个迁移过程中的时间选择和迁移加速的问题。因此,卡林顿等人建立了一个动态迁移理论模型深入研究人口流动过程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流动人口在城市中寻找工作的过程、潜在移民对在城市和农村居住的未来预期以及潜在移民基于预期的选择问题。[JP2]

从理论上来说,人们根据预期城乡收入差距决定是否向城市迁移,不同的人对预期收入的贴现值不一样,通常情况下,具有低迁移成本的年轻人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贴现值相对较高,因此他们会首先从农村流向城市。先迁入城市的这部分移民又会对后来移民者产生正的外部效应,首先,先迁入移民可以为后迁入移民提供有关生活以及工作方面的信息,这为后来的迁移者降低了迁移成本与找工作的难度;其次,由于城市中已经有了很多移民,他们已经为后来迁移者创造了相对较好的社会环境,使得后来者可以更快地适应城市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最后,城市中已有移民所组建的社区可以将新移民者推荐给潜在的雇主和放贷人。因此,卡林顿等人建立的模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迁移一旦开始便会形成某种势头,尽管收入差距开始缩小,迁移也会持续进行甚至开始加速;迁移先由迁移成本较低的人开始,但是后来的迁移者会有较高的迁移成本;由人口流动引起的劳动力重新配置不仅将导致农村并将导致整个经济中的人均收入增长。

三、简要评述

[JP2]

流动人口分析范文5

关键词:流动人口;就业结构;优化政策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35-0013-02

在我国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和农村的差距化发展一直存在,使得一定规模的农民从农村向城市流动,促成了我国流动人口这一特殊群体的形成。四川省作为西部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省份,其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基于这一现实情况,研究其流动人口就业结构将会对其产业发展产生重要意义。

1 四川省流动人口就业结构现状

1.1 四川省流动人口主要从事产业

刘易斯二元结构中指出,城市的经济增长最终要靠现代化工业发展来主导,而现代化工业发展必然需要吸收农业部门剩余的廉价劳动力,这就造成了农村人口的流动。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四川省外来人口达1 173.52万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仅占1.85%,从事第二产业的高达65.95%,从事第三产业的占32.20%。由此可见,第二产业吸收了大量的流动劳动力。四川省内只有少数民族区域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高于第二产业,这是由于其区域特殊性造成。

1.2 四川省流动人口的行业结构

四川省的流动人口主要来自农村。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报告:36.3%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制造业,26.43%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建筑业;20.71%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服务行业,其中包括居民服务业、餐饮住宿业、批发零售业。由此可知,四川省大部分的农村流动人口主要从事非农行业,且集中在制造业和建筑业。并且,仍有一些农村劳动力是非正规就业,或从事新兴行业。在特殊民族区域,流动人口流入其他行业的比例较高,在30%左右。

1.3 四川省流动人口的职业结构

从职业结构来看,四川省内部流动人口主要为商业服务人员和生产操作人员,分别占比38.78%和28.53%;专业技术人员及农业、渔业人员较少,总占比21.63%;政府机关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外省流入人口中从事商业、服务业的人员较多,占比高达40.56%;生产操作人员占比25.66%;专业技术人员和农业、渔业人员较少,仅占比11.86%和11.52%。根据职业结构可以看出,四川省的流动人口主要属于一般素质人员,高素质人员较少。

2 四川省流动人口就业结构形成的原因

2.1 四川省流动人口教育水平较低

四川省的流动人口主要从事体力劳动,人员构成包括农村剩余劳动力、下岗人员及家属,还有城镇新增劳动力。这些人员的共同点即是受教育水平较低,人力资本存量有限。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四川省流动人口主要表现为低文化水平,大多数仅受教育程度仅停留在初中。尤其在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区域,几乎不存在受过专业教育的人员。这样水平的受教育程度将流动人口限制在了以廉价劳动为主的工作选择上,因为其只能从事一些低水平劳动,这也导致了其工资酬劳低且工作不稳定的特性。

2.2 四川省三次产业劳动力需求不同

就业弹性系数,即就业增长率比GDP增长率,通常代表各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弹性系数越高,产业发展对就业拉动作用越大;反之,拉动作用越小。表1为2003年到2011年四川省各产业就业弹性系数。

如表1所示,自2003年起,四川省第一产业就业弹性持续为负,即其存在挤出效应,劳动力向外流失,因此其经济增长并不能带动劳动力就业。据统计,四川省农村劳动力共有3 829万人,其中1 180万人已由农业行业转向非农行业,剩余2 649万人。但是据测算,四川省第一产业的发展仅需1 476万劳动力支撑,目前仍存在1 173万人需要从农业转向非农业。

另外,四川省第二、三产业在2003年~2011年期间就业弹性系数基本为正,产业发展存在劳动力需求,在发展过程中将会拉动劳动力就业。目前,四川省的第二、三产业发展迅速,各企业的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但是,尽管需求很大,如表1所示,其就业弹性系数却并不高,即并没有真正的拉动就业。

之所以出现以上问题主要是由于各产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第一产业只需掌握基本劳动能力就可从事。第二、三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企、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对于高技术水平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而流动人口中具有这种水平的并不多,所以其进入这一领域的几率很小。因此,由于各产业的需求特性,流动人口的职业选择只能局限于第一产业或第二、三产业中文化需求较低的体力劳动。

3 四川省流动人口就业结构优化政策

3.1 政府推导促进流动人口教育水平提升

从前文可知,四川省流动人口由于教育水平有限,就业限制在低水平的职位选择中。目前,四川省第一产业劳动力供过于求,有大量劳动力需要转移向非农产业。第二、三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虽然需要劳动力,但是由于流动人口的教育素质普遍偏低,并不能满足这两产业对于教育、技术的较高需求。因此,若要改变四川省流动人口的就业结构,提升流动人口的教育素养是根本途径。作为公共物品的提供者,政府需在这方面给予支持。考虑为流动人口设置专门的教育机构以提升他们的技术水平,并且创造一些培训渠道,保证流动人口获得教育的权利。

另外,逐渐成长起来的农民工二代就业问题也应引起政府的关注。相比第一代的农民工,由于成长环境不同,他们缺少一些吃苦耐劳的精神,对工作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开始逐渐关注工作的稳定性、发展性、保障性以及强度性。但是他们倾向的职业对于教育程度有很大要求,而二代农民工的教育水平也并不高。因此,政府对于这一群体的教育也需给予关注。政策性引导学校接受打工子女,并且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促使学校放开对于打工子女的限制,以提升这一群体的教育水平。这样,既能保证四川省流动人口就业结构的优化发展,亦能促进整个省份的产业升级。

3.2 调整产业结构拉动流动人口就业

人口经济学中,产业需求决定人口就业结构。产业需求取决于该产业的经济发展水平。四川省今年经济增长迅速,创造了一定的就业需求。但是,由于其优越的发展水平,吸引了大量的流动人口,在供给超额的情况下,其就业空间确并没有很大。因此,更加快速的促进产业发展,创造出更大的劳动力需求市场,才能拓展流动人口的就业选择空间。

另外,从前文中可看出,四川省第二、三产业并没有完全吸纳第一产业中的剩余劳动力,除农村劳动力教育水平不高以外,第二、三产业结构也存在问题。因此,我们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拉动流动人口就业。近年,四川省在二、三产业上飞速发展,但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未来发展中,可依托自身环境资源优势,加大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积极贯彻落实两化互动,打造自身的产业优势,拓展就业选择空间,从而带动对流动人口的吸纳能力。

3.3 完善政策制度保障流动人口权益

尽管四川省在户籍制度上已出台了一些利于流动人口就业选择的政策,但是仍存在许多限制,使得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不能做到自由选择。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的政策壁垒,增加了成本投入及风险性。政府应进一步开展户籍制度改革,科学的制定流动人口的就业路径,给其以公平的平台,充分发挥流动人口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其次,公平完善的劳动力竞争市场对于流动人口亦然重要。政府应保障流动人口可自由进入市场,通过市场上的自由竞争,将流动人口中高学历、高技术的人才吸纳到高层次产业,以达到人尽其用。既提高了四川省流动人口的就业层次,又满足了第二、三产业发展过程中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同时,完善流动人口社会保障体系,为其解决后顾之忧。

3.4 将流动人口就业纳入城市发展规划

四川省是流动人口大省,流动人口就业将直接影响城市发展。并且,这些流动人口长期居住在城市,已开始逐步转变为常住人口。因此,政府需要改变传统思想,将这一群体纳入整体城市规划中,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保障他们的生活、教育、就业。并且打造公平平台,使其充分发挥自身效用,在保障他们切身效益的同时亦促进城市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瑾.四川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关系的实证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0,(4).

[2] 卢继宏.农村流动人口结业的趋势及公共政策选择——以四川省为例[J].农村经济,2011,(8).

[3] 王云娜.基于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流动人口就业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5).

[4] 李志,杜宁睿,宋菊芳.对武汉市流动人口结业状况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规划师,2000,(3).

[5] 王蔚.流动人口就业情况的实证研究——以成都市温江区为例[J].四川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11).

流动人口分析范文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县外出打工的女青年呈逐年增多趋势,因各种原因造成未婚妊娠又未及时人工流产,导致中期妊娠引产的情况时有发生。然而,中期妊娠引产作为一种补救措施,可能带给未婚女性生理及心理双重损害,成为影响其生殖健康的危害因素。为了解我县未婚流动人口中期妊娠引产状况及影响因素,以采取针对性措施,减低中期妊娠引产率,特开展了本次调查。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06~2008年度,在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实施中期妊娠引产的、未婚外出打工女青年75人。

1.2方法查看县计划生育服务站的门诊、住院病历,统计分析未婚女青年中期妊娠引产的情况;县、乡、村计划生育专职工作人员开展追踪走访、调查,并直接找中期引产对象进行问券调查,收集整理基层上报的调查资料。

1.3内容了解未婚流动人口中期妊娠引产对象的一般情况、性生活状况、避孕情况、人工流产以及生殖健康知识的认知状况。

2结果

2.1一般情况本次调查未婚外出打工女青年因意外怀孕导致中期妊娠引产的对象75人,平均年龄22.8岁;从事服务业34人(45.33%),从事劳动密集型行业41人(54.67%);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7人(9.33%),初中59人(78.67%),高中9人(0.12%);外出打工时间1.5~4.8年。

2.2婚前、避孕和人工流产情况调查75名未婚中期妊娠引产对象中,年龄20岁以下的有53人(70.67%),最小16岁;其中有46人(61.33%)采取过1种以上避孕措施;有41人(54.67%)至少做过1次人工流产,人工流产次数为1次、2次、3次及3次以上的分别为28人(68.29%),8人(0.20%),3人(0.04%),2人(0.03%);未婚女青年实施人工流产的地点,因怕别人知道,怕受处罚,65%的人选择私人诊所,仅小部分选择了正规医院或计生服务机构;大部分人工流产对象,因工作、社会、经济原因,不得不在短暂休息后即投入工作,无法得到应有的休息和营养,对身体造成了一定危害。

2.3导致中期妊娠引产的原因一是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未婚女青年从边远落后的少数民族山村到经济发达的城市打工,看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与“男朋友”相处,经不起诱惑,随意发生性关系,意外怀孕后,随意采取人流(药流),她们文化程度不高,认同婚前,没有将人工流产对自身的伤害放在心上。二是无避孕措施的。大部分对象初次都无避孕措施,部分对象有过人工流产的教训后采取过避孕措施,但以使用为主,且使用方法不对,有的是中途使用;有的是“不安全期”才使用;有的使用劣质等,根本未达到避孕效果。三是缺乏基本的生殖健康知识。女青年在乡村中小学未接受过青春期知识教育,外出打工也未参加过“五期教育”培训班,因此,发生了,怀孕了自己不知道,或因工作性质、经济原因未能及时到医院检查,超过了人工(药物)流产的时机。四是法律、计划生育政策因素。一方面,未达到国家《婚姻法》规定的婚龄,有了对象也不允许结婚、生育;另一方面,男女双方因自身、家庭、社会等原因,没有结婚、生育条件,意外妊娠后只有采取引产补救措施。

3讨论

中期妊娠人工流产是指在妊娠13~24周以内,因疾病、计划生育以及考虑优生等原因,采用人工方法终止妊娠。随着妊娠月份增加,胎儿逐渐长大,骨骼形成,骨质逐渐变硬,子宫柔软充血,终止妊娠的难度和危险性增加[1]。尤其对未婚女青年的损害更为严重,有的导致终身不育[2]。各级计划生育部门应采取措施,尽最大可能减少中期妊娠引产。

3.1加强生殖健康知识的教育生殖健康教育是预防或降低未婚女性人工流产(中期妊娠引产)发生的首要措施,要降低未婚女性流动人口的人工流产率,必须提高其计划生育、生殖保健知识的认知水平。一是在中学开展青春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帮助男女青年建立安全的、赋有责任感的,从而为其终身的生殖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3]。二是人口计生部门应针对未婚流动人口,编写简单实用的生殖健康教育资料,进行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帮助未婚流动人口认识婚前和人工流产的危害,掌握有关的避孕知识提高其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有效减低未婚女性流动人口的人工流产(中期妊娠引产)率,提高生殖健康水平。

3.2提高安全有效的生殖健康服务人口计生部门和有关单位应为未婚流动人口提供切实可行的、现实的生殖健康服务。一是了解未婚女青年婚恋情况,及时掌握她们的生殖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意外妊娠,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中期妊娠情况的发生;二是建立健全流动人口信息管理平台,加强流入、流出地信息沟通,免费提供计划生育服务,帮助婚恋对象及时办理婚姻登记,减少非婚妊娠;三是免费发放避孕药具,指导正确使用方法,发挥避孕药具在控制意外妊娠中的作用;四是规范医疗市场,取缔非法诊所,减免流动人口人工流产费用,提供必要的流产后保健服务,减低不安全人工流产的发生[4]。

参考文献

[1]王世,鑫主编.《计划生育技术》(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228

[2]肖碧莲.流产与紧急避孕,生殖医学杂志,1999,8: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