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技术学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技术学概念

教育技术学概念范文1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里有大量的数学概念,它既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又是数学学习的核心。概念是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数学概念是反映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知识的前提,是学好定理、公式、法则和数学思想的基础,搞清概念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只有对概念理解的深透,才能在解题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数学概念的教学。

一、概念的导入

1、从实际引入。概念属于理性认识,它的形成依赖于感性认识,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容易理解和接受具体的感性认识。所以在讲述新概念时,从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有关具体实物人手,比较容易揭示概念的本质和特征。例如,讲“数轴”的概念时,教师可模仿秤杆上用点表示物体的重量。秤杆具有三个要素:①度量的起点;②度量的单位;③明确的增减方向,这样以实物启发人们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从而引出了数轴的概念。让学生从先对概念的现实原型有所感受,再将抽象的特征浓缩成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各种形式的直观教学是提供丰富、正确的感性认识的主要途径。

2、从旧概念的基础上引入。在教学新概念前,如果能对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概念作一些类比引入新概念,则有利于促进新概念的形成。例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时,可先复习一元一次方程,因为一元一次方程是基础,一元二次方程是延伸,复习一元一次方程是合乎知识逻辑的。二者的差异仅在于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不同。因此很容易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二、掌握概念的本质

1、揭示含义,突出关键词。数学概念严谨、准确、简练。教师的语言对于学生感知教材,形成概念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特别注意用词的严格性和准确性。教师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清概念中关键的字、词、句的意义,这是指导学生掌握概念,并认识概念的前提。例如:“含有相同的字母,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这个概念中,抓住“相同”这一关键字作分析,出现了几次相同?相同的是什么?又如“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中,抓住满足的两个条件这些关键字眼。只有学生真正理解了概念,那么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不会出现错误。

2、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数学概念的内涵反映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外延是数学概念所有对象的总和。对概念的深化必须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作深入的分析。剖析概念的内涵就是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例如教学正方形概念时,已学过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概念,教学时可通过对正方形与矩形,菱形的概念作比较分析,发现正方形概念的内涵中包括矩形和菱形概念的内涵,从而在外延关系上得出正方形是特殊的矩形和菱形,而它们又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从对正方形概念的教学,转向对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区别及其联系的分析,进而把平行四边形的知识系统化。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加以区别,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概念,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广阔性,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剖析变化,深化概念。数学概念都是从正面阐述,一些学生只从表面文字上理解,碰到具体的数学问题却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在学生正面认识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反例或变式从反面剖析数学概念,凸显隐蔽的本质要素,加深对概念理解的全面性。有些学生对概念的全面理解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通过对后续知识的学习回过头来再对概念进行加深理解,遵循“循环反复,螺旋上升”的学习原则。

三、注重实践,升华概念

多角度考察分析概念。例如,对一次函数概念的掌握,可通过下列练习:

①如果Y=(m+3)X-5是关于x的一次函数,则m=( )

②如果Y=(m+3)X-5是关于x的一次函数,则m=( )

③如果Y=(m+3)X+4X-5是关于x的一次函数,则m=( )

学生通过以上训练,对一次函数的概念及解析式理解一定会深刻。

⑵多做比较训练。例如学生学习了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以后,可做以下练习: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①四条边相等,并且四个角也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②四个角相等,并且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④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⑤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⑥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⑦有一个角是直角,且一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⑧有三个角是直角,且一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⑨有一个角是直角,且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⑩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学习数学概念的目的,就是用于实践。因此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去掌握概念,升华概念。概念的获得是由个别到一般,概念的应用则是从一般到个别。学生掌握概念不是静止的,而是主动在头脑中进行积极思维的过程,它不仅能使已有知识再一次形象化具体化,而且能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刻。

四、运用先进教育技术,让抽象概念具体化

教育技术学概念范文2

关键词:概念教学;逻辑思维;创新能力;抽象;灵活运用

概念教学对于数学学科尤其重要。不明确概念,就无法学习数学,如运算、逻辑思维、空间想象能力、创新能力等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概念基础之上的。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对概念的掌握来看,在概念教学中要采用一定的教学策略,灵活采取各种教学方法。

一、化抽象为具体,强化概念

在教学中有很多数量关系都是从具体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恰当的方式进行具体与抽象的连贯。把抽象的内容转变成具体的生活知识,在学生思维过程中强化抽象概念。我们可以锻炼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数学概念。在混合运算中,有这么一个结论: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例如:一共有900本书,一班借了318本,二班借了472本,还剩下多少本?一种方法是900-318-482=100(本),学生学了小括号之后,也会这样列:900-(318+482)=100(本)。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算起来要简便的多。我又e了一个简单的例子:10个苹果,第一天吃了2个,第二天吃了3个,还剩下多少个?10-2-3=5(个)或10-(2+3)=5(个)。我问了学生一个问题:仔细观察这两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交流后学生说:一个数减一个数再减一个数和一个数减两个数的和是一样的。尽管学生说的不是很严谨,但意思已经表达明白了。然后再渗透简便算法。

二、巧思妙想,牢记概念

学会数学概念并不难,关键是要牢牢地记住概念。其实只要能从概念中找到乐趣,再运用一些巧妙的记忆方法,灵活地掌控概念就会变得十分简单。比如,我们学过的单位间的进率一般是10、100、1000,而唯有时间的单位进率比较特殊是60,1时=60分,1分=60秒,有个别学生可能在小学毕业检测中也会出错。所以我这样问学生:谁能想出好的方法来记住呢?学生说:妈妈说时间是挤出来的,我们要和时间赛跑,所以进率是60;还有的学生说:钟面上有60个小格,所以进率是60,我觉得都是很有道理的。再比如,学习了长度单位后,单位换算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如填一填:

8厘米=( )毫米 90毫米=( )厘米

3千米=( )米 7000米=( )千米

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后会说:想好了进率,把大单位化成小的单位后面加0;把小单位化成大的单位后面去掉0。对学生来说,这是最好的发现,也是最好的记忆方法。

三、灵活运用,深化概念

概念的运用是对概念的巩固和深化,而且在概念运用的过程中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和独创性。比如,教学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学生都知道1毫米大约是1分钱硬币的厚度;1厘米大约是学生拇指的宽度,1分米大约是学生一的长度,1米是我们教室两块地砖的长度,1千米大约从胜利桥到我们学校的距离。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填空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但如果有了这样的参照,学生做题时就会三思后做,如同步有这么一道题:黄河全长5464( ),有的学生填米,有的学生填千米,学生有了争议,有个孩子站起来说:老师说了从胜利桥到学校大约1千米,黄河跨越好几个省份,肯定不能填米,只能填千米,学生听了都心服口服。

四、加强复习,系统概念

概念形成后,学生要真正地掌握,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多次反复,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练习,不断地巩固与深化,逐步形成系统。由于概念是互相联系着的,当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概念后,我们复习时应该向学生进一步提示概念之间的联系,以帮助学生有条理地、系统地掌握这些概念。对于易混淆的概念,首先抓住意义方面的比较,再者是对易混概念的分析,这样能全面把握概念的本质,避免不同概念的干扰,另外对易混的方法也应进行比较,以明确解题方法。比如,在复习进一法和去尾法时,我出了三道这样的练习题:

(1)19个苹果,平均放在6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苹果?还剩下几个?这只是一道单纯的有余数的除法。

(2)19个苹果,每3个苹果放一盘,至少需要几个盘子?这是一道进一法问题,因为6个盘子不够,所以至少要7个盘子。

(3)19个苹果,每个小朋友分3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这是一道去尾法问题。

通过对比练习,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最合适的答案。

总之,概念教学不仅是掌握数学知识的需要,也是思维能力训练的需要,更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需要。所以我们必须根据学生心理特点,不断探索概念教学的好办法。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老师教学的全过程,在参与中认知,在参与中提高,在参与中发展。

参考文献:

教育技术学概念范文3

关键词:问题串;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域;符号

在教学工作中,笔者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次省公开课教学展示活动,在这次课堂教学活动中,以苏教版《数学》必修4第一章第一节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第一课时为课题上了一节基于“问题串”的数学概念生成课,既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自我感觉不足的地方. 本文笔者将概述本课的教学过程实录,并附以自己的一些教学随想,以期专家同行的不吝赐教.

[?] 教学过程实录

1.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教师:日出日落,寒来暑往……自然界中有许多“按一定规律周而复始”的现象,一个简单又基本的例子便是“圆周上一点的运动”. 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吗?

学生:钟表,摩天轮,自行车的轮胎……

教师:很好!刚才这位同学讲到了摩天轮. 问题1:摩天轮上一点P在转动过程中,引起了角度α和弧长l的变化,你能说出α、r、 l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l=αr.

教师:这里产生了一个角α,从初中角度看是什么角?

学生:锐角.

教师:初中学过锐角三角函数,是在什么图形中研究锐角三角函数的?

学生:直角三角形.

教师:问题2:你能回忆一下初中里学过的锐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吗?

学生:……

教师:问题3:前面我们是如何来研究角的?

学生:通过建立直角坐标系的方法来研究角的.

教学随想: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最好的一种教学,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关系”. 摩天轮是学生实际生活中接触到的东西,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初中锐角三角函数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数学内容,由浅导入,由熟知引入,慢慢引导学生顺理成章的接受新知识.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把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退”成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把这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想通了,想透了,然后再来一个飞跃上升”. 这是一个十分精辟的思维方法,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第一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之遇“新”不惧;第二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

2. 展开问题,探索新知

教师:因此我们也想到把上面这个图形放入直角坐标系里面来研究,在直角坐标系中,一个点对应着一个坐标. 问题4:你能根据锐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说出(r,α)与(x,y)之间的关系吗?(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过点P做x轴的垂线,垂足为M,则OM=x,MP=y,记r=,则sinα=,cosα=,tanα=.

教师:非常好!这里x,y为点的横纵坐标,点P所在的射线可以看成角的终边,即锐角三角函数可以用锐角终边上点的坐标来表示.那么锐角终边上只有这一个点吗?

学生:有无数个.

教师:问题5:如果改变点P在终边上的位置,这三个比值会改变吗?(学生分组讨论思考)

学生:在角的终边上任意选取一点P′,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M′,则OMP∽OM′P′,

所以sinα==,cosα==,tanα==,即比值不变.

教师:非常好!用文字语言来概括就是锐角的三角函数值仅与锐角的大小有关,而与点在锐角的终边上的位置无关,并且满足sinα=,cosα=,tanα=,在这里借助于图形得到了比值的结论,也就是数的结论,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教师:角的终边只有这一种可能吗?

学生:也可能在其他象限或坐标轴上.

教师:问题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我们已经将角由锐角推广到了任意角,那么锐角的三角函数能不能推广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呢?(学生思考,分组讨论,感觉问题难以回答)

教学随想: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斯贝尔曾经说过:“如果不得不将教育心理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 遵循从“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与“学生原有经验”出发进行教学,符合皮亚杰的“认识即是一种以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活动”的观点. 上述设计先让学生回顾初中所学内容,进而放到直角坐标系中去考虑,学生自然会想到作一条高,构造一个直角三角形,体现了化陌生为熟悉的化归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 归纳提升,形成定义

教师:可能这个问题有些难度,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课本给出了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个内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对任意角α,我们规定:

①比值叫做α的正弦,记作sinα,即sinα=;

②比值叫做α的余弦,记作cosα,即cosα=;

③比值叫做α的正切,记作tanα,即tanα=. (学生一起来朗读定义)

教师:大家读得很整齐,声音也很洪亮!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是课本规定好的定义,但是在学习的时候,要有大胆的怀疑精神,这个定义合情合理吗?(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教师:锐角的三角函数满足这个定义吗?

学生:满足. 只是定义的一种特殊情况.

教师:这里由锐角的三角函数推广到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体现了什么数学思想呢?

学生:特殊到一般的化归思想.

教师:也就是说与我们原有的知识没有产生矛盾,这个定义的发展合乎数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具有合理性. 再来看这个定义,自变量是谁?

学生:角度α.

教师:非常好!我们已经将角度与实数之间通过弧度制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再来看函数值,是一个什么呢?

学生:比值.

教师:比值是一个数. 给你一个角度,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会对应着几个比值呢?

学生:一个.

教师:给定一个角度对应着唯一的比值,大家想起了前面学习的什么定义呢?

学生:函数的定义.

教师:函数的定义是对两个什么而言的?

学生:非空数集.

教师:这里也是两个非空数集,并且也满足对任意的自变量α,都有唯一的比值与之对应,因此,我们可以称它为函数,只不过这里我们再给它起一个规范的名字:三角函数.

正弦、余弦、正切都是以角为自变量,以终边上点的坐标的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以上三种函数都称为三角函数.对于定义,给出三点说明:

(1)sinα,cosα,tanα分别叫角α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以上三种函数都称为三角函数;

(2)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都是以角为自变量,以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

(3)sinα不是sin与α的乘积,而是一个比值;三角函数的记号是一个整体,离开自变量的sin,cos,tan等是没有意义的.

教学随想:在定义集体诵读时,使每位学生都亲身体会教学重点的内容精髓. 学生参与定义,不仅符合学生的口味,而且记忆深刻,还能享受发现的乐趣,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其实,教材中有不少概念,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定义建构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发现、提出问题,进而让学生“乐学”. 由锐角的三角函数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体现了特殊到一般的化归思想,符合由特殊到一般、由直观到抽象的认知规律.

4. 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例1 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P(2,-3),求α的正弦、余弦、正切值.

教师:在这里给出点的坐标后,先写x,y的值,再求r的值,然后根据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采用定义法来求解. 我们再来看这里正弦是负的,余弦是正的,正切是负的,思考1:根据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如果不求值,能不能判断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的符号呢?

学生:正弦函数值的符号与y的符号相同;余弦函数的符号与x的符号相同.

教师:非常棒!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第二个内容:三角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我们再来分别看一下,第一象限全是正的,第二象限只有正弦是正的,第三象限只有正切是正的,第四象限只有余弦是正的,那么可以用一个口诀来概括: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

思考2:若将点P的坐标改为(0,-4)呢?(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展示)

教师:是不是对任意角,它的正切都存在呢?

学生:不是!

教师:什么时候不存在?

学生:x=0时不存在.

教师:x=0时,点在哪里?

学生:y轴上.

教师:y轴上角的集合是什么呢?

学生:

α

α≠+kπ,k∈Z

.

教师:正弦,余弦都存在吗?

学生:都存在.

教师:这就是本节课学习的第三个内容:三角函数的定义域:y=sinα的定义域是R;y=cosα的定义域是R;y=tanα的定义域是

α

α≠+kπ,k∈Z

.

教学随想:三角函数的符号和定义域让学生通过问题自己去归纳总结,打破了传统意义上教师灌输的教学方式. 问题串的设计可以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适度的研讨可以促进生生交流以及培养团队精神,知识的生成和问题的解决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缜密的思考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让学生在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以及自我评价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积累、探索能力的增长和思维品质的提高,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 教学反思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第一节《标准》对其学习要求是: 掌握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已知角α终边上一点,会求角α的各个三角函数值;熟记三角函数的定义域;理解并掌握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 本文基于“问题串”做教学设计,有以下一些方面值得反思:

1. 以生为本,对教材认真研读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 这是任何教学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 只教给学生最本质的、最主要的东西,才能切切实实地掌握这种教材,使它不可磨灭地铭记在学生的记忆里. 本文以教材为根本,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为背景进行导入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2. 教无巨细,从学生角度理解问题

锐角的三角函数能不能推广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是学生难以回答的一个问题,课本以规定的形式给出了定义,定义的合理性是本节课的一个讲解重点,让学生明白推广到任意角是有根据的,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即没有违反原有的法则,同时它也真真切切的是函数.既然是函数,就自然而然地想到函数的定义域等问题,因此本节课接下来讲解的内容就顺理成章了.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虽然课本是以定义形式给出的,但是我们还是要引导学生要有大胆怀疑的精神,树立良好的数学学习观.

3. 多媒体的使用,使学生容易直观形象的认识问题

教育技术学概念范文4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149-01

摘 要 中职数学教学应该为学生的技能培养与走上社会服务,所以应该从教学内容、教学观念与方法上改进,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根本转变。本文拟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指导三方面对中职数学教学的改革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求教于同行。

关键词 中职数学;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法指导

中职学生数学相对比较差,而且数学内容的抽象性使得学生学习数学始终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此,学生对数学常常存有一种畏惧的心理,在学习上甚至产生了一些抵触情绪。我们通过分析发现在中职学校数学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数学中的公式没有作研究,这就制约着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教学中,数学的课时较少,这使得教师与学生对学好数学,缺少压力与动力。按照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实用型的第一线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熟练工人”的培养目标和要求,理论课和实操课正在逐步走向一体化教学,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能力的新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达到和完成这个教学目标,数学课必须进行改革,数学课不仅要学到数学知识,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就业打好基础。

1 改革教学内容

1.1 针对中职教学过程中的特点,我们应对数学教材进行灵活处理:在主体内容保持不变,不影响数学知识系统性的前提下,要根据不同专业作必要的调整或内容方面的增补,如电子专业的学生,对集合,正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等方面的知识用的比较多,计算机专业更注重集合,逻辑数学,线性代数,图论等方面的应用,会计专业对数列,排列组合,概率统计的应用比较多,可根据各专业的数学课时量适当的选择课程和确定教材,由于数学知识有很强的系统性,严密性和逻辑性,教材选定后,只可适当的降低难度,可略去证明和理论推导,注重结论的应用,而不应做大量的章节删减的处理,以免破坏教材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也会在学习过程中由于知识不连贯而造成学习困难,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

1.2 注重数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结合,增强数学与生活的贴近程度。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与数学有关的有趣的问题。由于受到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中职学生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因此教师应先由实际例子引入,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并使学生感到数学有广泛的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 改革教学方法

2.1 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中职学生由于学习目的不明确,认识不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能否对数学产生兴趣,主要依赖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和实际应用密切相关,因此、加强数学的实用性教学,拓宽对数学的认识,让学生懂得数学的价值,这无疑是诱导、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2.2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长处,任何长处都没有的孩子是没有的,问题的关键是要在每个人身上发现他独一无二的长处,帮助他打开眼界看到自己,使他产生自豪感。”成就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好的动力源泉,它是一种内在的积极的情感因素,它能够引导进一步的深入的探索,也能够推动人在各个方面展开新的突破。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课堂内容的难易分配,更为重要的是用心发掘学生的优势和长处,哪怕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失败的现象,也要在适当的时候挽救学生受创的心灵,给他们继续探索的信心和勇气。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过程中的喜悦,享受知识带来的成就感和欣喜。

2.3 重视与专业联系。 中职学生学习的目的是技能的掌握,而不是空洞的丰富的理论知识,所以中职数学教材必须要实事求是,因材施教,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需要,编制符合本专业的教材。例如:测试机械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就给学生一张图纸,要求学生理解图纸所表达的意思,然后利用数学知识通过运算,如计算角度、距离等,得出一些相关的数据,然后再按要求在车床上做一个工件,并可要求学生计算成本等。对工件的评价既测试了学生的数学知识,又使学生对车床的基本操作能力进行了测试,一举两得,让学生在学习和测试中感受到乐趣,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2.4 引导学生积极地思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悬念,有意创造问题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困惑,让学生去积极的思考,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工整清洁的板书、合理恰当的教学顺序都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思考的最佳途径。

3 学法指导

3.1 让学生愿想。教学时需要促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愿意学。首先可以通过介绍问题的重要性来吸引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的好胜心来用特别方式解决问题,最后用激情的教学方式来增加学生的热情。

3.2 让学生能想。在学生愿意想问题之后教师则需要为学生创造想的条件,让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所学知识去思考,教师设置的问题必须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以免打击学生的自行心。

3.3 以练促使学生多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摆脱原来的那种“灌输式教学”方式,应该鼓励学生多家联系,并与学生互动,积极解决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

3.4 让学生会想。教师在讲解各类问题时,不能仅仅直白的至告诉学生解决办法,而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通过积极引导,介绍方式,鼓励学生自行研究解决。

3.5 课内外结合,引导学生想象。想象是创造的开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利用各种可能的机会来积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对某一问题的开放性思考老促使学生想想思考,从而得到各种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灵感。

总而言之,针对现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改革原有的教学方法,尝试新的教学内容,并创新教学指导方式,以此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

教育技术学概念范文5

倡导绿色理念是化学教育不容忽略的论题.最重要的原因即在于,它指明了化学和化工产业与技术发展的方向.作为一种理念和方法,其核心思想就是绿色化学.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化学会(CSA)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并迅速得到了各国的积极响应.化学物质的负面影响客观存在,完全良性的化学物质是不存在的,关键是能否运用化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解决好化学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并消除隐患.绿色化学理念的重点就是要合理选择预防污染的科学方法,实现化学过程和终端的零排放与零污染.

显然这是针对企业生产环节提出的总要求,但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以及未来从业人员的培育,同样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同学们的衣食住行和生活方式无不与化学密切相关,只有对食品安全、添加剂使用、有毒有害产品防范、溶剂和试剂的规范用法等有着正确的认识,才能在发挥化学产品为人类服务的同时,又不至于导致环境污染事件的频发.

即便在初中化学采用的各项基础性实验中,同学们也面临着实验药品的合理用量与循环回收的问题,需要正确对待化学实验的得失损益,选择科学有效的方法.由此看来,在培育绿色化学理念的过程中,教师要率先示范,选择好的实验例证,将化学实验和生产的重要性讲透彻,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讲明白,并不断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

二、强调低碳理念,解决发展问题的成效

低碳理念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最受关注的社会生活理念.低碳本意是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排放,逐步演化为与“绿色GDP”相关联的发展模式.将低碳理念引入初中化学教学,主要让学生了解与之相关的两个概念.一是低碳经济,这是一种以“三低”(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围绕如何发展低碳经济,可以和同学们探讨怎样通过化学方式获取新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及节能减排等问题.二是低碳生活,这旨在要求个体自觉减少生活所消耗的能量,从而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当低碳生活成为一种态度和潮流的时候,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加以坚持实践.譬如,鼓励同学们日常节约能源、注意爱护绿化、减少以车代步出行的次数、选择健康食品,均能够增加鲜活的化学教学的内容和实例.由此还可以引发学生对低碳社会、低碳商品、低碳家庭、低碳社区、低碳艺术等兴趣话题的热议与思考,进一步阐明学生在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中选择和坚持低碳理念的意义.采用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既能够寓教于乐、举一反三,又能够培育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突出生态理念,改善生存环境的效用

生态理念的核心思想是生态文明及其建设.党的十提出了“五位一体”建设总布局,明确了“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方向.化学教学贯彻这样的指导思想,关键在于加强生态理念教育.人们通常将生态局限在生物学研究的领域,其实就人类生存的物质条件而言,化学在生态发展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生态不仅是对一切生物生存状态的描述,而且还揭示了生物种群之间以及生物种群与生存环境的相互关系,当然也包括了人和人、人和生物、人和自然的关系.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虽然庞大而复杂,但也很脆弱.以造纸工业为例,由于化学技术与制剂的广泛使用,造纸工业既满足了多样化的纸质材料的使用需求,也造成了对森林砍伐的实际危害,进而破坏局部的生态与植被系统,导致水土流失和沙化现象,甚至打破了生物链与食物链的平衡并引发全球温室效应.

教育技术学概念范文6

一、关于非负数的概念

众所周知,正有理数和零合称非负有理数,正实数和零合称非负实数。非负有理数集是非负实数集的真子集,故在七年级数学中可笼统地将非负有理数称为“非负数”,在学习了实数概念之后,非负数即指非负实数。有了非负数的概念,在学习初中数学时,就便于理解绝对值的概念、算术平方根的概念等,也便于化简含绝对值和根式的式子。

但是,课本引入非负数的概念是在八年级下册第四章《二次根式》,似乎迟了一点。本人认为,这一概念可考虑早些引入,比如,在“绝对值”一节就可以引入非负数的概念。学生掌握了正数、负数和零的概念,将正数和零合称“非负数”是顺理成章十分自然的,并没有给学生增加多少负担。学生理解了绝对值的概念,他们自己就能够总结出“非负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任意有理数的绝对值是非负数”、“若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那么这个数是非负数”等等这些十分重要的规律,对绝对值这一概念的理解就更深刻了。在此后的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随时提出与非负数有关的问题,学生便会自觉地加以运用,从而加强了知识联系,有利于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关于不等式a≥b和a≤b

在不等式概念的外延中,不包括形如a≥b和a≤b的不等式。在教材逐步展开的过程中,不等式的概念扩充了,将上述不等式包含了进去。如138页:“当不等式的解集为x≥a时,在数轴上如何将解集表示出来?”这里实际上已“默认”形如a≥b和a≤b的式子是不等式了。

a≥b和a≤b是不等关系或相等关系的简缩表示,如果不明确指出它们也叫不等式的话,那么教材的前后内容就无法协调。比如,不等式的同解原理是否适用于形如a≥b和a≤b的不等式?教材未作交代而“默认”适用。当然,为了便于学生接受,教材这样处理是适宜的。但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当“默认”,要在适当的时候,例如在5.2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把形如a≥b和a≤b的式子也称为不等式。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发散性,这种“说明”是必不可少的。

三、关于方程和不等式的同解变形

我们现在使用的湘教版教材跟以前的教材相比,就是在理论上比较严密,且教材的处理方法是学生能接受的。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实质,是根据方程(不等式)的同解原理,将原方程(不等式)进行一系列的同解变形,最后变成最简方程ax=b(最简不等式ax≥b或ax≤b),从而求得方程(不等式)的解。这一思想方法贯穿于有关解方程和不等式以及解方程组和不等式组的整个内容的始终。本人曾询问过初三和高中年级的一些学生(其中包括数学程度较好的学生)这样的问题:解方程(不等式)过程的本质是什么?或者说方程的根是怎样被一步步求出来的?解方程时为什么会产生增根?其中很少有人能准确回答。转贴于 老师们在教学中也时常发现,解方程时少数学生用一系列等号连接各同解方程,相当多的学生只顾一步步做下去而根本不考虑新方程和原方程是否同解,搞不清在什么地方引起了增根。这说明,他们在解方程时稀里糊涂,基本上是记忆加模仿,难怪他们的知识呆板僵化,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当然,七年级的学生还不可能解决好上述问题,但我们在这一章的教学中,应当也能够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解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的过程就是将方程(不等式)作“同解变形”的过程。

这里涉及到“方程的同解变形”的概念。所谓同解变形,就是将原方程转变为与它同解的新方程的过程。这在讲授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时候,可以很自然地引入,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解方程过程的本质,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