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文地理学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文地理学的意义

人文地理学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信息时代;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创新分析

引言:人文地理学主要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从历史数据上增加人文活动的范围,对人文地理的思维进行分析。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球表面与人文要素之间的作用关系和规律,是人文地理学与地理学的纽带。

一、信息时代地理学的主要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主要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研究了人地关系之间的相互联系。很多学者对信息技术人文地理学从深远的角度来分析,包括对信息产业和技术以及地理关系。以信息时代为背景,以人文地理学的创新为依据进行分析,包括生态文明建设与物联网信息和地理学,地理学的思维创新与人文地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主要路径。

二、信息时代地理学与人文地理研究的创新

(1)空间分析的框架和思路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文地理学已经从流动空间的信息技术延伸到地理空间的领域[1]。主要是以空间分析和框架结构为依据,将传统的人文地理知识与自然界的地理学为基础。人文地理学能够以新的信息技术为基本概念,从而促进了人们形成新的流动时空和流动区域的形成。新的流动范围将围绕自然科学预地理学作为重点的基础内容,将社会经济与人们的生活相互结合。对城市和区域空间结构产生系统性的影响,将流空间从单一的要素向网络分析转向虚实空间的互动,还能向耦合结果的流动空间转变,以空间分析为主要框架。并且将流动空间能及时从移动信息技术以及高新技术信息时代向现代方向转变,信息和通信技术在空间和时间的距离维度上相互融合,流动空间的本质是信息时代的活动内容。也是对公共场所的一种建设,从而实现了远程控制的技术的发展,这一技术的出现将重新塑造城市与空间区域的结构,对范围的集聚和扩散变化程度进行整体的补充,也能促进城市形态的变化和感观形式的出现。所以,流动的信息时代技术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研究分析的主要方法是以理论依据为主导,具体如(图1)所示。

(2)新型的人地关系的变化

随着新型的人地关系的产生,人文地理学的核心内容是研究地理學,主要强调人地系统生存和发展的优化过程,科学系统的人地关系构成和综合实践以及动力学模拟都是根据3S技术的新方法和手段为开发依据,这种新的开发技术将不断应用到人地系统的研究领域[2]。在处理人地关系的问题上,主要是针对人文地理的理解从理性的的角度分析人的情感关怀,并且向地理学的角度去延伸来认识自然环境和资源共同组合,逐步转向对要素流动和地域创新能力方面扩展,对时空关系从不同的角度都有新的认识。一些新的人地关系主要是以生态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为理论依据,还能以人地关系的协调作用来促进人文地理与自然和社会的进步,为实现人与群体之间的和谐关系,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据。也是提倡绿色生态建设的动态感观意识。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方向,信息时代将改变了传统的现状,以新型人地关系为目的。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充分体现了人文地理关系的实现,主要强调城乡空间的协调发展,将人文地理关系和地理学相互统一。通过科学技术的实现来解决城市中出现的问题,并探索在高新区域内协调和城乡相互融合的城镇化发展的新思路。逐步向智慧城市的阶段跨越,新城市的建设对处理人地关系的相互协调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物联网和移动技术以及新型的信息手段来维护将传统数据相结合。充分实现精确的人与自然以及社会经济的模拟,并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相结合,以此来展现高层次的人文地理关系的协调和发展作用,为构建信息时代的新型人地关系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

(3)创新研究方向

首先,创新能力的提高与人文地理格局的发展过程之间是相互雇佣的关系,主要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结构,将系统全面的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利用大数据来定性人文地理学的创新研究方向。其次,要运用信息时代的人文地理研究内容,观察地理文化的流动和变化情况,避免对产业组织和地域空间的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充分将地理空间的距离和交通网络以及自然环境以网络空间的形式定性。信息技术的实现提高了空间地域的流动性和变化规律,并且增强了地域之间的相互联系程度,将人文地理学重新规划和调整。也实现了创新研究的发展方向,而信息时代的功能与结构是实现理论创新的基础。将流动空间的框架为指导依据,信息时代加快了地域发展的空间流动性,以正确的方式处理地域空间的生活和实践影响。创新是信息时代的情感搭配,并且与地理空间的互动模式为新理论基础。深入挖掘和展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对情感的分析进行深入探讨,对空间布局和空间数据以及变化规律进行演变,评价出不同的地域发展状况。最后,还要加大对数据的分析,结合传统的方法对新型数据整体总结,构地理与创新研究的体系。

结束语:信息时代的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创新是实现社会发展的依据,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还需要结合新技术来实现。这就需要摆脱传统的信息技术,用科学的方法来实现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相互作用,对新技术的实现将是一次重大的挑战。随着智慧城市的发展和建设,人文地理学有了新的内涵,同时还能更好的实现地理学的创新过程和研究。

作者:刘进波

参考文献 

人文地理学的意义范文2

1.研究性教学的内涵与外延

研究性教学,也称研讨式教学,是指教师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积累为基础,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研讨中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开发思维的新型教学模式。泛义的理解,研究性教学实际上是一种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是利用来自实践或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案例或问题进行类似研究的训练。是将课内讲授与课外实践、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教材与文献阅读有机结合并达到完整、和谐、统一的教学。研究性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是让学生独立地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学习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吸收知识、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教学方式。

2.人文地理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原则

以学生为本。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其教学过程必须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独立性、参与性;学生全体、全程、全面、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

以学科为本。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学中“研究”讨论的焦点是“人文地理”,集中体现其科学性、研究性、社会性、生活性、时代性、地域性、综合性、边缘性、预测性的内涵与特色。

开放性。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学过程中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学形式开放;教学内容开放;教学资源开放;学科开放;教学系统开放;研究结论开放;学生思维、情感开放。

有效性。研究性教学过程中教学时间有效、教学内容有效、实践应用有效,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研究性教学的教育价值。

系统性。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学活动渗透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课后作业、考试形式、学位论文等各个教育教学环节中,关系到教育、学习、管理、评估等多个层面,是一项系统性、持续性工程。

3.人文地理课程研究性教学的目标

基于教师的目标。教师在策划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学的“预案”中,要研究教育规律,提升教学质量;审视人文地理学科前沿,提升人文地理学科水平。

基于学生的目标。学生在落实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学的“过程”中,实践了人文地理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基于教学的目标。在整个研究性教学活动中,创新人文地理学教学模式,变革人文地理学的学习方法,构架教学与研究为一体的教学活动有效机制,实现人文地理学教学革命。

4.人文地理课程研究性教学内容的选择

研究性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要求。一是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要求教学内容选择应注意:体现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重视人文地理学的科学性、奇特性、生活性和实用性。二是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可行性,要求学生具有研究性教学内容的学科背景、知识储备、生活经验和研究条件等。

研究性教学选择的具体内容。包括经典性人文地理问题、社会性人文地理问题、前沿性人文地理问题、生活性人文地理问题、乡土性人文地理问题、时事性人文地理问题。

5. 人文地理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基本要求与模式

研究性教学实施的基本要求。形式的多样化:研究性教学的方式、方法要多形式、多渠道、多层面。过程的有序化:在研究性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按照“问题的提出——引导——准备——指导——实施——展示——评价——理论提升——实践应用”的思路、层次逐步落实完成。使研究性教学过程是有序的、开放的、主动的、互动的、探索的、求真的。目标的多元化:真正实现人文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研究与创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教育。

研究性教学实施需处理的六个关系。人文地理研究性“问题”的选择与课程教学目标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主导、问题的激发者、教学过程的策划者、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教学效果的反思者,学生—主体、问题的解决者、教学过程的实施者、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教学效果的体现者;理论与实践关系:切入—印证—融合—升华;课内与课外的关系:时间安排、信息来源、问题分析与解决;基础与拓展的关系: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实践、应用、拓展;有序与无序的关系:组织与自主,放与收。

研究性教学的实施模式。分为“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学模式横向体系(图1)和“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学模式纵向体系(图2)。

二、人文地理课程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意义

1. 有利于优化教学情境与教学系统的开放性

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学强调开放性,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教师由管理者、评判者转变为合作者、协助者和服务者,主要为学生创设友好的发展环境。师生之间是平等关系,学生之间是合作关系。在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学过程中,思维方式也从单纯的教师思维到复杂、多向、多元的师生共同思维,从封闭走向开放。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学对教学形式是开放的,以课堂、校园、社会为平台,采取自主型、问题型、体验型、交流讨论型、研究型等多种方式,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前提下,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堂、社会、野外相结合。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学的内容是开放的,表现在教材与其它教学资源的结合。教学视野不仅限于课堂、教材、考试,而是随时把师生引向对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全球性、区域性、地方性人文地理问题的关注中,大大拓宽教学的空间,使其得以在更广的视野空间中发现、研究、解决问题。

2.有利于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传统的人文地理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生成了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人文地理研究性课堂教学的首要目的就是使学生从人文地理知识的被动接受和吸纳者转变为人文地理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人文地理客观世界的探索者。研究性教学蕴含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发挥学生自身非智力因素中对人文地理需要、动机、理想、兴趣、爱好、意志、情感、习惯等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的“人文地理”情意因素,尊重信任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人文地理问题,在实践探索中,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自主学习、口头表达、互助合作,以及发散性思维、综合分析等多方面的人文地理能力和综合素质。不仅重视学生的智力发展,而且更加重视学生人文地理的动机、情感、意志、理想、信念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激发学生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人文地理的语言表达能力、信息整合能力、思维分析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判断辨析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协作互助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及批判创新能力。

3. 有利于教师的自身发展与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学习者、参与者、研究者”,教师的作用是积极的、主动的、主导的。要实现研究性教学,教师必须接受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思想,研究研究性教学的内涵与外延,研究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形式与方法,研究理解课程内容的宏观结构与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研究“时事性”人文地理、“区域性”人文地理,研究学生的人文地理学、地理学以及总体知识背景与知识水平,研究学生对人文地理学、地理学以及总体知识的心理需求与理想愿景;要实现研究性教学,教师必须整合教学内容与教学资源,自身具备人文地理学、地理学以及宽厚的相关学科知识背景与开阔的学科思维通道,具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善于评价,发挥表扬的艺术,更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动力,具备对学科、课程、研究性内容、学生心理、研究性教学过程的宏观驾驭能力。所以,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学是学生与教师同步发展、共同进步的过程,是教师自身发展、自我创新的过程,是全面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

人文地理学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人地关系 地理空间发展 意义 探索

[中图分类号] G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1-0129-03

空间是人类生存的载体,研究社会、空间、地方和环境的相互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基础,而人地关系的地理空间发展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内容。空间的发展体现了人文地理学与数学、哲学和其他社会学科的交叉与紧密联系,空间思想以空间几何学、人文空间性、激进的空间等为标志不断发展,地理空间不仅能够将人们联系到某一个具体的位置,而且也能够提供基础将人们与更大的世界联系起来。在地理空间变化的过程中,人们在欣赏不同文化和地方共有的东西,培育对共享经验的理解和归属感的同时,还会滋长对其他地方和其他文化的漠视与敌意。面对地理空间既能联结也能分隔的作用,探索在人地关系中地理空间发展过程非常必要。

一、原生态的地理空间特征

(一)人类对地理环境的改变

人们发展的思想完全符合时代的观念和兴趣,最本质的是人类对强大自然力征服与控制的安全感。评价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影响完全是积极的,有效地控制地球未来的气候阻止新的冰期的到来。冰川回归被认为是维持人类对地球统治的最大的威胁,如果致命的冰川回归推迟,农业则获利。从景观变化的观察可以知道人类活动在程度和种类上产生了远超过预想结果的变化。人类已经获得对自然的有益支配,在睿智的远见下地球正在被征服,人类通过大量的环境改变而进步,表达了人类一种占统治地位的观念。不仅地球的表面被改变了,而且那些看不见的物质流和能量流也被改变了,来自工厂和土地利用的输入已经极大地加强了主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碳、硫、氮和磷,人类活动释放许多种金属,包括一些有毒的水银、镉、铅进入环境中,其数量远远超过自然界的风化作用。性质不明的合成物质已经被制造并被释放出来,对生态系统、气候和人类健康产生全面性的影响,在局部和局域尺度上,对人们福祉带来环境灾难后果。

(二)空间组织及相互依赖构建

地理空间的复杂性和当人类干预时不可预见的灾难风险,使改善条件常常变得更难,但干预可能派生出意外的收获。空间组织以各种方式将个人、城市、区域以及国家联系起来。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得到改进的交通和通信技术加速了日常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城市、区域和国家联系到一起的空间组织就显得日益重要。当这些联系加速和加强之后,尺度的不同、地方的相互依赖就变得日益清楚。空间组织在所有的尺度上,邻里、城市、区域、国家形态上都得到了表现。空间组织成为观察社会不同层次的关键,明显表现在与自然环境有关的自然现象上,如地形、作物和聚落等。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某一地区内地理现象的分布再加上一个地方的社会空间组织,以及对各种“流”的重要性的认识已经导致人们更加关心所有地理尺度上的地方之间的相互依赖。不同地方之间实际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货币流,在国家的尺度上,显现为几个特大城市中心的集聚与空中交通和金融联系的地理空间现象。

(三)显存的地方感社会化

地理空间是装载人们所有希望、成就、雄心甚至生活恐惧的人文生活的地方,是把每个人与环境联系起来的脉络,是与世界联系起来的所有环境经验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地方感在某种程度上是人人生来具有的能力,能够发展抽象的有关环境、经济和政治的论点,通过仔细的地方观察,认识到表面现象可以揭示共享的文化传统与环境的连接,可以发现一些区域为人类的活动赋予优良的资源,而其他区域则是贫瘠的,主要是位置和共性问题。地方地理感是一种仔细观察地方的独特性,透过这种独特性看出它们所代表的更大的格局和过程的感觉,对某地的观察总是要揭示其共有的或借来的要素、与生俱来的或独有的特征。

地方特性从区位和它的传统中成长起来的,在地理多样性中揭示的是本身。了解地方需从具体入手,具体来探索有关的内在特征。抽象的过程通过地方的特殊性来揭示。不论在什么地方,爱、关心和耐性都是与环境相适应的,人种和具体人类生活的真实性能够在地方的结构中发现他们的位置。地方感是一种强烈的、积极的将人们与世界联系起来的能力,位于客观的环境共性和主观的经历之间。地方感能够继续通过帮助人们揭开建筑和文化的格局而加强对这些格局的理解;地理空间解释了环境的复杂结构、地方的要素与它们的历史发展、原始背景,解释了土地利用和社会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保持独立的思考,去验证所告知事物的真实性。

二、理性的地理空间发展变化

(一)数据型的意境空间建立

早期的野外调查研究,是向收集调查或访谈数据的方向发展,考虑每个地方和其他地方的许多不同的联系。指定地理学基本上是一种文学功能,定位于探索的象征;位置的确定和可用图表示的空间关系定义了这个领域。自从20世纪20年代功能区的观点产生以来,附属区或离散腹地的基本概念转向中心和腹地的等级概念;然后转变成中心、腹地、联系的等级层次和各种流的复杂网络;接着转向更广阔的作为地理研究基础的数据,演化成来自于多重出版源和调查结果的数据,这些数据被用来开发成以空间方位度量为基础的各种地图,反映了空间的客观性,更重要的是解释社会现象,给出了我们所生存的世界的整体感受以及各个地方的具体感受。

相比于文字、语言、手势甚至代数,地图是身临其境的阅读,不是直线型的。地图的阅读者会立即寻找方向、比例尺、熟悉的符号或者标志,并定位任何与自己的经历有联系的东西。符号使我们能够以简化的形式重构这个复杂的世界,分清一系列完整、可视而智能的等级层次。符号的使用和记录加快了信息传输和“经验的对质”,符号有潜力帮助我们对比并最终调和各种矛盾的世界模型。地图及其符号能传达看图者和所描述的地区间的距离感。符号化活动显示了大量有关人类及其基本智力需求的事物。每个思考的人都知道人类的心灵是通过寻找有意义的模式起作用,而不是很关注数据和证据的时候,地理学家才在研究社会关系时打破了地图的限制。地图上线条、符号、信息给予地图科学以精确性和客观感,表达了这个世界,不含有任何的利益和影响;客观激发的信任,使地图成为意识形态的强有力的传播工具,可以传达着一些简单的意识形态信息。

地图成为个人日常生活的空间图像,是交流与交换的动态的一部分,受个人高度个性化的经历、需求与情感的影响,被空间感应、空间概念化用来研究传染病的路径、动植物的分布、岩石构造、行星和太阳系的演化、大脑和基因的构造,对宇宙本质和结构进行描述,描述感知的世界或者想象或者梦中的世界。为活着的人绘制的地图被频繁地使用做统治、操纵、控制以及限制他人活动和行为的根据,所以成为相当数量的民众和宗教力量的所在。地图能跨越语言和文化而被更广泛的接受,地图有效的简化信息和赋予信息等级的形式具有极大的战略效用。对现象的空间特征进行详细研究是地图的最高境界,以非凡而简单明了的方式传递信息,简化信息,使决策加快和有效。地图视觉上的简单并不意味着地图里的信息缺乏复杂性和深度。地图是一种不同寻常的文件,携带大量的难以汇集的信息,但是它展示的信息具有组合图画的简介和复杂符号的共鸣,它能揭示出许多更复杂深层次上的意义。

随着纸张和印刷的结合也使更大范围内文化传统的共享和更长时期的知识交流成为可能,这些变革促进地理知识的积累、不断修正和更新,使地图的地理空间焕发出非凡的魔力。地图能表达空间关系和叙述空间关系,叙述空间事件,为了留给后代或者作为证据记录下来,空间关系的传递也更加简单,这是至关重要的。

(二)虚拟网络地理空间的构建

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遥感影像是由形象元或像素组成的,每个象元承载的信号代表着地球表面那个区域特定波谱范围的辐射,通过像素或象元的集合传递信息。

20世纪80年代后期地理信息技术能够把数据从一种投影转换到另一种投影,从不同的系统和设备输入数据并以地图的形式显示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真正强大的地方在于通过量测区域、叠置不同的数据来分析数据,或用一系列标准的空间分析或模型来分析,数字卫星地球影像可以创建全球覆盖的数据库;GIS展示地图的动态特征,使用者可以按照需要变换可视信息。地理现实具有阵中有趣的性质,对地球表面的观察越仔细,看到的细节就越多。GIS能捕获地理位置,在研究一般法则和探索地理独特性之间进行选择,GIS数据质量问题的思考集中在可视化上,而可视化是一种有意义的质量感觉传递给使用者的合适的方法。通过一系列显示在屏幕上的地图或通过动画来传递,GIS能以更严格和更有用的形式来传递地理空间的不确定性。例如对计算机模拟模型的强调就应该能够加强气象学和气候学之间的联系。通过展示煤电厂、亚马逊的砍伐和其他生态上有问题的人类活动的可能影响,计算机生成气候图,可以帮助人类了解对他们后代的天气是有利还是有害的影响;通过显示每一天天气的力量和我们影响长期气候变化的能力,气象制图学在反对贪婪、短视、自满的世界战争中,是极重要的宣传手段。

地图与生俱来就是二维的、静态的,地图展示地图要素的位置用于区分要素或者展示它们的属性,而数字化技术拓展了地理变化的三维空间和时态信息。地理新思想的表达在数字环境下,仅受创造者的想象所限,采用空间性的分析法去探索感兴趣的领域,使研究本质逐渐逼近真实。

三、地理空间发展的应用意义

(一)综合了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的研究尺度

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是相互密切联系的,人文地理学的地理空间发展对于地理学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高度综合表现为以人地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区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实现资源、人口、环境、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克服了以往拼盘式或形式综合的缺点,体现了当今地理学走向统一的趋势。

(二)强化了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研究

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研究开拓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如商业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地理环境条件下,强调从人的主体性角度理解行为和其所处空间的关系的行为地理学,主要集中在迁居与通勤行为、消费行为、认知地图和城市意象、空间行为和行为空间等方面的研究;它把心理、行为等因素引入人地关系的研究中,揭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平衡,反馈了空间关系的规律性。

(三)应用于决策和管理服务环境的研究领域

随着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思想的兴起,区域可持续发展调控与决策、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区域经济战略和区域政策、城市和农村发展等成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热点。如利用2000年悉尼奥运会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等重大事件背景下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对策,研究了奥林匹克公园从申办期到奥运会后的转变,以及通过控制规划过程将奥运公园整合进城市环境可能遇到的挑战,实现奥运公园的可持续转型,从而有利于社区多样化的形成。

四、结束语

地理空间以单个的和封闭的位置为基础发展,到现代取向的地球村的概念发展,再到后现代虚拟的网络空间和现实的地理空间融合的显存,使得地方之间的联系结构不断变化,改造了这些地方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在空间组织和功能区的存在。地区间的纽带和联系的思想,扩展到对一般形式的空间组织的关心,使距离已不是简单的概念,这是一个理解多样性空间的复杂思想,意识到每一个技术上受到驱动的距离关系的变化。伴随着相应的复杂的相互依赖的网络改变,从简单的功能区辨认,到地理空间从局地尺度到全球尺度,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促进地理空间发展,联结与关系的相互依赖使地理空间在所有的地理尺度上起作用,人与自然环境的联结、跨地方的联结、从极端的局部到全球的联结可以使地方同质化,同时也能够创造差异,扩展了人文地理研究对象的多样性。

[ 参 考 文 献 ]

[1] 赵荣. 王恩涌等主编.人文地理学2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

[2] 周尚意. 人文地理学野外方法[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

[3] 王兴中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论的进展与“文化转向”以来的流派[J].人文地理,2007(3).

[4] 赵建吉.试论人文地理学中的分析与综合[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8).

人文地理学的意义范文4

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地理系悬挂着该系著名学者的照片,其中有一张中国面孔,那就是国人虽不太熟悉,但却享誉美国的华裔学者段义孚。照片中是年轻时的段义孚,他坐在大峡谷的悬崖边,双脚垂在峡谷的“云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段义孚确实身在人文地理学的云端。他一生荣获多种荣誉与奖项,包括英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等。

在美国的社会人文学界里,常常是黑人研究黑人问题,妇女研究妇女问题,中国人研究中国问题,只有白人研究所有的问题。段义孚虽是出生在天津的道地的华裔,但他研究的是贯通整个学科的基本理论问题。20世纪的后20年,在西方人文地理学界,无论是谁,不拜读他的书,就不能完全融入当时的人文地理学术话语。

段义孚1930年生于天津,他们一家人离开中国是在1941年。除了后来从菲律宾飞往英国途中在上海短暂停留过一次以外,他就再也没回到过这片土地。所以他对自己的身份、对自己真正的归属地产生了疑惑。甚至觉得“我自己在心理上与沙漠很亲近,甚至可以把它看做家园。”

与老家的疏远还有语言的原因。后来无论是居住、学习还是任教,段义孚的生活都是在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和美国度过的,这意味着在很长时间里再也没有接触过母语。他的两个兄弟也是在幼年就离开了中国,可他们的夫人都是中国人,所以在家里他们说中文,或者中文夹杂着英文一起说。而段义孚一直单身,而且在长达35年的时间里,先后住在明尼阿波利斯和威斯康星州的麦迪逊这两个华人社区很小的城市里。

所以他的中文词汇和句子冒出来时都是磕磕绊绊的,后来才渐渐变得流畅而丰富起来。他说:“我觉得自己就像一支好长时间没用过的圆珠笔一样,必须要在纸上使劲划一划才能出油。”

2005年夏天,段义孚收到北京一个建筑学会议的邀请,74岁的他意识到这可能是自己最后的机会了,于是有了这次回归中国之行和这本书《回家记》。

对这次旅程,用段义孚的话说,是深入自我和文化的旅程。段义孚采用了一个不常见的结构和风格。首先,它并不是一本日记,但它的基础是他在踏上旅程两三天后开始在一个本子上记录下来的东西。这意味着它基本上是以过去式写成的。其次,本书还记录下他到过的各个地方,并对它们进行简要介绍,就像一本旅行见闻录一样。不过与旅行见闻不同的是,它还包括演讲稿,以及饭桌前的一些谈话。

所以你在这本《回家记》中能读到一些专业的文章,比如在建筑论坛上所做的有关“恋地情结与对地方的恐惧”的演讲。《恋地情结》是他的成名作,此书至今仍是美国各大学景观专业的必读书。段义孚认为,当地方场所被赋予人的情感、价值后,人便与地“合一”。在中国,最早的例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年;最近的例子如北京,它直到20世纪中叶还保留着天人合一的格局。

人与“地方”的情感关系很多很多。恐惧是最主要的主题。段义孚的《无边的恐惧》也是一部开山之作。中国古代“风水”中,有许多是情感心理的调节术,它寻找地理景观中已知的、并被符号化的安宁、太平、兴旺的代表因素,经过选择和人工附加,将它们组合为具有镇、压、克、胜力量的新景观结构,从而达到战胜恐惧感的心理作用。

书中还有一些独特的感受,比如,在长途飞行之后,段义孚受到的思想冲击之一就是“似乎突然一下子被粗暴地从童年驱赶到了成年”。因为在飞行过程中,这椅子几乎就像妈妈的怀抱,人们吃饭、睡觉、像吃撑了的婴儿一般打嗝,都是在这椅子里。

人文地理学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AP课程;人文地理;AP人文地理课程

一、美国AP课程的相关概况

美国AP课程的全称是Advanced Placement Program,中文一般翻译为美国大学先修课程或美国大学进阶先修课程。它是由美国大学理事会提供的在高中阶段进行授课的大学课程,它相当于大学低年级水平的课程,美国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可以选修这些课程,在完成学业以后申请参加AP考试,考试合格以后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上大学以后这些学分会得到学校的认可,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降低大学教育成本、缩短大学的教育时间。目前,已经有很多国家的大学承认AP学分并将其作为入学的参考标准。

二、美国AP人文地理课程的相关概况

(一)AP人文地理课程概述

AP人文地理作为AP课程项目课程之一,其中的AP人文地理课程是为了满足高中生能够在高中阶段学习相当于大学初级的人文地理课程的需要。学习时间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学习的时间,一般情况下大约为一个学期的学习时间。

(二)AP人文地理课程的特点

根据以上对AP人文地理课程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AP人文地理课程强调经济理论和模型,并且注重培养学生在城市发展、工业化和城市规划中运用经济理论和模型的能力;同时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空间概念和景观分析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组织及其环境后果;要求学生与教师一起共同探讨这些议题,且能将所学地理基础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三)AP人文地理课程的目标

根据美国1994年颁布的《国家地理标准》,学生要想顺利完成这门功课,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课程目标:(1)思考并使用地图和空间数据;(2)认识并解释不同尺度地理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关系;(3)辨识并解释不同空间尺度的模式与过程之间的关系;(4)定义区域并评估区域化进程;(5)描述并分析不同地区的变化联系。

(四)AP人文地理课程的内容设置

关于AP人文地理课程学习还没有指定的人文地理学教材,只是提供一些参考教材由教师和学生自由选择,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教学需要和学生特点来选择教材。AP人文地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地理的本质与前景;文化模式与进程;政治组织的空间;农业和农村土地使用;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城市和城市土地使用。

(五)AP人文地理课程的评价方式

美国AP人文地理课程考试分为两个部分:选择题和自由回答。选择题一般是从五个答案中选一个正确答案,不像国内的四选一或者多选,一般是75个选择题,做题时间为60分钟;自由回答问题部分一共是三道题,做题时间为75分钟;考试内容以一些当代世界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或者发生的一些大事件为主,答题标准没有严格的规定,也不需要任何的答题技巧。选择题和自由回答题的考试分值各占50%,经过评分计算,从1分到5分换算成“不合格”、“可合格”、“合格”、“好”、“非常好”五个等级。一般需要4分以上才可以免修大学第一年的地理基础课程。

三、AP人文地理课程对我国高中地理课程的启示

(一)构建我国高中地理先修课程体系

我国从2007年在北京市开始尝试AP课程项目,其目的是为了推进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力求在青少年中培养一批优秀拔尖人才。尝试从高中阶段开始培养一批现代化发展急需的创新型人才。通过几年的尝试实验,发现成效还可以。因此,构建我国大学地理先修课程体系,做好高中阶段与大学阶段地理学习的衔接对于学生的发展很有意义,同时也可以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地理学科的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

(二)拓展我国高中地理课程的内容

跟美国AP课程相比我国地理课程内容的选择侧重于生对基础性知识的掌握,课程内容涉及面比较窄。那么,一方面可以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增加一些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加强案例分析学习,寻找一种符合高中生认知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内容体系。另一方面,地理课程蕴含着全球化的特征,课程内容的选择也要体现这一特点。

(三)完善我国高中地理课程目标

美国AP人文地理课程内容和要求来看,它强调学生对地理核心概念和原理的掌握;注重学生对地图和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利用;强调学生要有独立思维,并且能对某一具体案例进行批判性的辩述;同时强调联系生活实践,贴近现实生活。因此,课程目标的设置在加强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学生对地理学相关理论的理解和应用上,培养学生利用所学地理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优化我国高中人文地理课程的评价方式

我国高中地理课程往往侧重于考察学生对基础性知识的掌握,忽略实际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过程,因此可以尝试适当减少考试中客观题的权重,可以仿效美国运用材料或者图表分析的方法来解决问题。AP人文地理课程考试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收集和处理信息和合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对材料或者图表分析的方法来考核学生。考试没有标准答案,即使两个学生的观点完全不同,只要学生能够言之有理、自圆其说,他们也能获得很高的分学。当然,我们也不能盲目的去模仿美国的AP课程,而是结合我国高中地理教学实际,学习AP课程的长处的同时,使之发展成符合我国人文地理课程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 张采.美国AP人文地理课程项目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05).

人文地理学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 地理科学;《地学季刊》;科技传播;特色研究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3-0038-02

《地学季刊》是近代中国创办的一份地理学科的专业刊物, 1932年起开始发行,1937年由于爆发后停刊,历时四年,共出版两卷,八期,合计约130万字,刊载各类文章共124篇。《地学季刊》在引入新的地理学理念,帮助人们了解祖国各地地形风貌,树立人们爱国意识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

1《地学季刊》的创办与办报宗旨

1932年7月,《地学季刊》在上海创刊,主要由上海中华地学会负责编辑出版,由大东书局发行,由于当时印刷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定其刊物为季刊,1935年6月转由中华地学会发行。《地学季刊》创办于新旧地理学的更替时期,其目的在于传播新的地学理念,帮助国人了解国内外情况,促进国家的发展。

《地学季刊》在首期发刊词中明确提出了办刊目的和办刊宗旨。“……组织中华地理学会,发行此刊,贡献于此,以期交换旧知识,发展地理学,内而或计民生,外而国际概况,裨有真确认识,其有俾于中华建设,固意中事也……”同时对于新地学理念,即地学宗旨、性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分类以及地学研究的意义进行了全面系统地介绍,对于现在地理学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地学的宗旨在于“研究人地相互之关系,使国人对于世界各地风情,能解释其因果,寻求其系统,以明今后应如何改造之途径。”,否定了旧地学“重记载,而将人地相应之变故,置至不论”的做法。《地学季刊》认为地学的性质介乎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地学的研究方法应为“以自然科学为立足点,以社会科学为观察点。《地学季刊》认为各个研究对象相互关联,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关于人地相应之故”的人生地理学,这也与其所提倡的新地学观念相符合。《地学季刊》强调研究地学的意义,认为地学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而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也必须适应地学,“盖人类一切活动,在能打破旧观念而创造新适应;地学应用,何独不然!新适应能够战胜旧观念,全其是否合乎地学之原理而定耳。”

2《地学季刊》的科技传播特色

20世纪初,处于地理学发展新旧观念更替期,记叙性的旧地理学被淘汰,探寻地理事项因果规律的新地理学逐渐成长。《地学季刊》的主要作用就在于传播新的地学理念,而《地学季刊》中认为新地学理念应以研究人与地关系为主,因此所刊发的内容涉及到人类活动的各方面,内容详实、丰富。从该刊的内容,可总结出《地学季刊》的科技传播特色。

2.1反映旧中国社会背景,具“动荡”时代特征

民国时期,我国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新旧交替的变革时期,外有列强的侵略,内有军阀横行,同时的兴起,大批留学生回国,新思想、新观念逐步深入人心,这极具动荡和变革的时代背景推动了《地理季刊》的孕育和诞生,特别是随着强邻人境以后我国政治、军事格局、领土方面的变化。西方国家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而腾飞,而我国则处于动荡之中,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这些特殊的时代背景内容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地学季刊》所报道的内容。

《地学季刊》诞生于“九一八”后,又地处上海,其时代气息尤为浓烈。处于一定的时代背景之中的传播媒介,其言论所及内容必会受时代所影响,同时又是时代的反映。《地学季刊》反映当时时代特征的文章约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列强侵略情况,如《中俄界约之原委与边防之危机》一文通过叙述沙俄如何通过种种不平等条约夺取中国领土,中俄边界如何变迁,明确地指出当时中国所存在的边防问题。第二类介绍我国各行各业在动荡时局中的发展情况,如《我国工业进展的过程及今后复兴应具的条件》就指出了目前我国新式工业产生的条件为受帝国主义的影响,而同时又是因为帝国主义的侵略而使我国的工业发展受到制约,然后例举了我国官营工业时期、官民合办时期、外人企业时期等工业特征。第三类为介绍其他国家一些先进的举措和发展情况,如《世界各国的义务教育年限》则介绍了发达国家的义务教育普及情况,从文章中能看出越发达的国家,其义务教育年限越长等等。

2.2介绍新地学理论,刊发各种地学知识

20世纪初,地学理论处于新旧交换的更替时期,《地学季刊》在其办刊宗旨中就提到其目的在于发展地理学,并在其发刊词中,将地学分为五类,就其所刊发的地学知识行进了简单的分类。

1)新地学理论的介绍及研究情况。《地学季刊》对于新地学的介绍大致分为三类:(1)对于新地学理论的解释与发展情况,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在当时就引入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地理学思想,也使得《地学季刊》成为我国最早介绍新哲学观点的地理学刊物,如:《地理科学之解释及其代表作》、《自科学体系所见地理学之地位及其本质》、《地理学研究的新阶段》等等。辩证唯物思想的引入与当时的撰稿人的留学背景有很大的关系,如李长傅不仅是著名的地理学专家,在研究南洋华侨史上也颇有建树,曾经东渡日本留学,考察过欧美等地,种种经历让其地学思想更为先进开化;

2)地学研究者的介绍。《地学季刊》在一卷一期中刊发了世界著名地理学研究者的图片,如:德国四大地理学者遗像,就对德国四大地理学研究者李希霍芬、拉查、洪波德、李特进行了简要介绍。同时,《地学季刊》中也刊登了部分关于地学研究者的文章,如:《余所希望于我国之地学界者》、《法国地理学者白吕纳逝世》、《弗累德立希剌察尔》等通过介绍国际有名的地理学研究者,将其先进的研究成果展示出来,以指导我国的地学研究;

3)地理学分类的研究。按照《地学季刊》在发刊词上对于地理学的分类,《地学季刊》对于其所分类的各个部分都进行了解读。《地学季刊》认为地学应是研究人地之关系,故在地学的各种分类中,人文地理学尤为重要。①人文地理学的文章篇幅也最多。如《世界经济不景气的解剖》以地学的角度对于其经济不景气的原因进行了剖析;②数理地理学、测量学的文章篇数则较少,如《近代地理测量术及绘图学之发达》概述了近代测量地理学的发展。《地学季刊》之所以对于其的研究较少,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当时的数理地理学、测量学已经相对成熟,二是数理地理学、测量学偏重于自然科学,《地学季刊》更加强调的是地学的社会性;③地文气候学的研究,这在当时是具有极大的进步性和前瞻性,如《地球之将来》中谈到地球温度在不断升高,气候日益变暖,并从各个州出发举出实例证明地球变暖之事实,虽然此篇文章为译文,当对于当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能够意识到地球之大问题,也是具有重大意义的;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如《历史地理学》、《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凡》等文章意在强调中国的历史地理在世界上曾经处于顶尖水平,这也与当时国内地学发展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形成鲜明对比;⑤人类学与人种地理学的研究,如《环境和人种》认为民众怎样整理国家的问题是重大问题,并且鞭辟入里地指出中国与印度等中亚国家自身拥有丰厚的资源,却在工艺等科技发展方面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过国家要发展壮大则体现在自然资源与工艺上的强大,这也与现在所说的科技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谋而合。

2.3注重实地考察,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

《地学季刊》认为过去的地学,无异于地名辞典,而学者亦以其枯燥而缺乏研究之兴趣也。因此在刊物中,《地学季刊》尤其注重地学的研究性,在注重理论研究的同时,格外注重实地考察,倡导学术研究不能只埋头于书籍文献,应走出书斋,进行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强调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并重。

在《地学季刊》中刊登了大量野外考察的文章,通过作者自身的实地观测,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描绘出来的同时,也帮助受众了解当地的地形风貌,民俗民情。如《贡噶神山考察记》、《陕西之行》等都是作者深入实践,进行了大量的社会调查后,将各地的风貌还原在读者面前。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到,《地学季刊》不满足仅将国内的地形风貌、民俗风情展现在读者面前,还翻译了国外一些实地考察的文章,如《南极洲探险记》,这篇文章说明了当时国外的地学实地探测已经触碰到了南极洲这个鲜少有人去过的地方,标题用探险就说明了当时世界对于南极洲的情况大多数还属于未知状态,对于其实地考察也是极为罕至的,同时也说明了当时我国的实地探测与国外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为我国的地学实地考察提供了借鉴。在这些实地考察的文章中,可以看出,《地学季刊》已经开始打破过去只重视理论的旧地学理论,初步开始探索新的地学研究方法。

2.4用数据和图片说话,加强内容的客观性

数据和图片是科技传播显示其科学性的重要一部分。不难发现,大众传播媒介往往用数据来增加科技报道的客观性。《地学季刊》中许多文章都采用客观的数据来说明一个现象和问题,如《世界各国的义务教育年限》例举了英美意日等发达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一组数据显示了发达国家的青少年正在享受着国家给其带来的教育,而我国的青少年却正因为战乱,温饱问题都难以得到解决。对于地理学研究来说,图片更是传播者帮助公众了解各地风貌的有利工具。《地学季刊》在每期都会刊有世界各地的图片,向受众介绍世界各地的地形风貌,但随着中国局势的不断变化,其所刊登的图片也随着局势所变化,由之前世界各地图多到后来的几乎是作者在祖国各地的实地考察图片,并且方向由沿海逐渐转向内陆。

3《地学季刊》的科技传播作用

20世纪中国动荡的形势催生了新地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而与此同时又制约着辩证唯物主义地理学理论的发展。改变中国水深火热的局面,贫穷落后的面貌成为了大批仁人志士共同的目标。《地学季刊》作为地理学专业刊物,一方面介绍新地学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帮助人们了解祖国各地的地形风貌、民俗民情及国内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正如其发刊词所言,“有裨于中华之建设”,其真正目的在于启发人们树立爱国主义意识,激发人们投身到抗敌御侮、救亡图存的斗争中去。

3.1促进辩证唯物主义地学的发展

《地学季刊》在改革旧地学理论,促进新地学理论的发展上起到了巨大作用,尤其是对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传播,虽然还只是显现了一个小苗头,但在当时动荡不安的环境之中,也是颇有影响的。如在 《人文地理学的发达及共流派》 一文最早介绍了新社会派的人文地理学的从本思想说: “这个学派最先的渊源,当然要从嘉尔(即马克思)算起,他的《资本论》的经济名著里已经提出了经济怎样为一切历史建筑或社会建筑的基础……将这个原则应用于地理学上的问题,即人地相关的问题……”在这里能看出当时已经开始引入,并明确地指出新社会派的人文地理学必需无条件地应用辩证法的唯物论,纠正了当时人地关系的 “或然论”的错误。而当时的上海又处于之中,《地学季刊》不得不将一些名词进行隐晦论述,如:马克思译为“嘉尔”。

3.2帮助人们了解祖国及世界各地的发展情况

动荡的社会环境以及长期的闭关锁国让普通群众犹如井底之蛙无法了解祖国的发展情况,更不用说世界之发展。《地学季刊》之目的就在于帮助人们了解世界各地的风情风貌,包括关于关乎民生之事与世界各地的发展情况。《地学季刊》在每期都刊登出少量图片,以帮助受众了解世界各地的地形风貌。《地学季刊》中的实地考察类文章则根据作者的实地考察见闻将祖国地貌展现在读者眼前。但是,这些文章由于其撰稿人在各地分散不均,主要偏重于江浙与东北一带的地形考察,而对于西北及中部地区所涉及的文献较少。

3.3引导人们树立爱国意识,促进民族伟大复兴

“其有俾于中华建设,固意中事也”,反映了《地学季刊》主办者强烈地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的愿望。《地学季刊》通过介绍世界各地的发展情况、我国领土、政权上的变化企图用客观地语言唤起读者的忧国意识。直观的数据对比、客观的地形变化能够让受众真切地感受到中国与世界的差距以及列强的侵略给中国带来的沉重变化。这对于唤起读者的爱国意识,激励人们投身到抗敌御辱、救亡图存的战争中去有着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浩鸣,陶贤都. 科技创新与科技传播,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