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习环境的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习环境的特征范文1
【关键词】英语口语特征 网络环境 学习策略
一、英语口语学习的现状
随着国际化大背景的加深,英语口语交流能力的提高变得愈发重要,但能流利地用英语进行表达的学生仍为数很少。究其原因,教学条件的有限和学习策略的缺失是重要的因素。在我国高校,除了英语专业的学生单独开设有口语课程外,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学习均包括在《大学英语》这一课程中。很多学生对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了解较少,把从书本上学习来的书面英语用在口头交流中,语言缺乏自然性、地道性和流畅性。同时,被动、害羞等心理障碍和大班的容量也制约着学生积极参加课堂上的口语练习;而一旦脱离了课堂这个环境,学生又极可能因缺少氛围而进入口语学习的盲区。较为幸运的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英语学习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自主学习理念的广泛传播给学生的英语课外学了方向。网络环境中,学生可以便捷、有效地获取大量的高质量的视听真实语言输入,各种国外电台、英美剧、口语练习软件、网络聊天平台等让人眼花缭乱。然而,对英语口语特征缺乏清晰的认识,以及对网络学习的特点和网络学习策略的知之甚少让很多学生觉得,自己每天花在网上的时间和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并不成正比。
目前我国的英语教育界对英语口语体特征展开了一些研究,但为数较少,且主要是对英语口语特征的某一方面进行阐释(周国辉,2000;文秋芳,2009;张彦琳,2009;张文颐,2013)。对网络环境下的英语口语学习策略的培养缺乏足够的重视,现有的一些文章仅是泛泛地对网络环境下的口语教学方法等进行了探讨(陈晓明,2005;王小萍,2007; 郑佩芸,2011),而对于如何将英语口语体特征和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策略培养二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鲜有人进行此方面的研究。
本文旨在对英语口语体所独有的主要特征进行梳理,对网络环境下口语学习策略的运用进行探讨,使得大学英语学习者能根据自身的需求有策略性地自主使用网络学习资源,以此提高英语口语输出的水平。
二、英语口语体的主要特征分析
1.区分口语语体和笔语语体两个概念。虽然同为人类语言的符号与代表,口语和书面语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不仅采用的传播媒介不同,出现的形式不同,而且由于语境的需要,一些口语会带有书面语体的特征,而一些书面语有时也会带有口语体的特征。口语体和笔语体的差异研究最早源于1988年Biber撰写的《口笔语差异》,随后出现了基于语料库统计分析口笔语语体特征的《朗文英语口语与笔语语法》(Biber,1999)等。Biber(1988)认为,口语体和书面语体形成了一个连续体,两端的尽头分别为日常会话和学术论文,也就是说,最能体现口语体特征的是日常会话,最能体现书面语体特征的是学术论文。除了日常会话外,口语还包括正式会谈、报告、演说、辩论、现场解说、讲故事等,分布在这一连续体的不同位置,其口语体特征的典型性不尽相同。
在我国,英语教学的重点多倾注在书面语语体上,即使是英语专业的学生,他们的口语语体意识也很淡薄。文秋芳(2009)对该群体的英语语体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学习者的口语具有较强的笔语语体倾向,笔语带有一定的口语语体倾向;相比而言,口语中的语体问题比笔语严重;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除了学生接触的笔语体远多于地道口语之外,还因为学生缺乏足够的口语语体意识,不了解什么是典型的口语语体特征。下面笔者将就主要的口语语体特征进行分析。
2.口语语体的语法特征。口语和书面语的语法有共性,也有差异。口语语法的概念首先由McCarthy和Carter(1995)提出;Cullen和Kuo(2007)认为口语语法是以非正式的会话口语为代表的口语语篇所呈现的系统的语法现象。最基本的特征包括它的自发性、规律性和多样性。因为口语是自发、即时和动态的,因此出现不流利、犹豫、重复、错误、修正等是极为正常的现象。规律性是指虽然口语语法呈现出松散、自由、模糊等现象,但仍有一些规律性的特点,如某些动词的时态形式(want,have to,like…的进行体形式,以示婉转)、多使用主动语态、句子成分位置灵活(状语、宾语位移、名词短语左移位)、情景省略、停顿填充词(well,sort of…)、话语标志语(you know,I mean…)、违反传统语法的结构(less people)、简单句、不完整句、小句(看似分句但不从属于任何主句)等。这些不同于传统书面语语法的特点对会话的交际性和信息的有效传递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多样性是指不同语境和语域中的口语有共同特征,但也有其差异之处。对话题的熟悉度、时间限制、说话者身份、不同的场景等因素都会造成口语语体的不同。
口语语法还有很多其他的特点,这里仅提到了一些较为常见的现象,它们的存在都是服务于社会交际的功能和需要。在口语的教学和学习中,应对这些特点好好加以研究和分析,以使学习者最终掌握英语口语的交际能力。
3.口语语体的词汇特征。在交际中,不同的场合下使用的英语词汇也有所不同。口语中的词汇密度较低,名词化倾向较弱,连词、关联副词等虚词多;说话者多用小词和短词;名词thing和动词do,have,take,make和get经常被用来代替其他名词和动词;多用动词短语;多用固定的词块。很多高频词块具有特定的交互功能,如话语标记词(you see,as you know…)、模棱两可话语词(or something like that,that sort of thing…)、面对面礼貌词及模糊词(I don’t know if/whether…,I was going to say…)以及回避(sort of…)等含义的话语词的用法。另外,习语、俚语、时髦的口语词等被大量使用,以使语言显得生动活泼。
4.口语语体的语音特征。口语的特点决定了它是依靠语音的变化来表达意义,因此重音、节奏、语速和语调的变化可以表达出丰富的含义,对于情感的表达和信息的交流有重要的意义。句中不同词语的重读会产生不同的含义和效果,直接影响到口语交际的实际表达效果。语调则具有态度、语法和语篇等不同的功能,学习者应多训练和模仿语调。需要注意的是,一段语流中出现的连读、弱读、同化、省音等现象的确给外语学习者的听力带来了很多困惑,但就口语学习而言,要求自己完全达到母语者的发音标准会成为心理上和实际操作中的负担,国外语言学家(Roach,2000)认为,作为外语学习者没有必要非得模仿这些语音特点,了解并能在听力中辨析出来这些特点即可。
三、网络环境下口语学习策略的培养
网络环境给英语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口语学习资源,但网络学习的自主性、协作性和时空突破性等诸多特点又让学习者产生了很多困惑。学习策略的使用对提高口语交际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网络环境下的口语学习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个部分。
1.元认知策略:该策略是指学习者对自身认知过程的认识,主要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反馈策略。学习者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口语能力需求场景是日常生活会话,还是商务会谈,抑或演讲、国际学术交流等,分析其口语语体特征,在此基础上,确定相应的视音频学习资料类别,如经典电影、美剧、商务口语、Ted演讲、公开课、新闻广播等,根据输入-加工-输出的学习规律制定出相应的学习计划。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每一步的学习进度和状况进行自我监控和调节;之后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反馈,展开自我评价和自我校正。
2.认知策略:主要是指信息收集、选择、组织和精细加工策略。在英语口语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根据自己的语言水平和学习目标自主搜寻和选择学习资料。以习得日常生活会话口语的学习计划为例,作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可选择热播的美剧《老友记》、《绝望主妇》和《摩登家庭》等,短期内重复观看,并对其中出现的典型的口语语法、词汇和语音特征进行总结和归纳,关注这些口语特征是如何在该场景下完成交际效果和目的的。同时要和自己所熟悉的书面语语体进行比较,以不断加强自己的口语语体意识。在熟悉了剧情和台词的基础上,应不借助字幕的帮助反复跟读所听到的内容。
3.资源管理策略:主要包括上网时间管理、环境选择、努力程度管理和协作策略。学习者可根据个人特点选择最佳的上网时间,必要时将网络在线资源转为网下可利用资源,如利用软件将视频中的音频抽取出来以mp3的格式存储以便随时使用。网络在时间和空间上给学习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也带来了一些弊端,如网络迷航、注意力分散、学习受挫产生的情绪低落等问题,需要学习者对此进行积极主动的调整。协作策略在口语学习中至关重要,应在熟悉了大量真实语言输入的基础上,创设相应的语境,和学习伙伴一起完成预设的交际任务和活动。
四、结语
口语交际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提高外语学习者的口语水平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长期的传统语法教学的氛围中,口语语体所独有的特征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当前网络环境提供了丰富而鲜活的口语学习资源,了解口语语体特征并能正确地运用学习策略将对口语交际水平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文因篇幅有限,只是概括地介绍了口语语体的部分重要特征以及网络学习策略的一些方法,更多具体的内容还需进一步的讨论。
参考文献:
[1]陈晓明.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环境下的口语教学看教师角色的再定位[J].外语电话教学.2005(6): 37-40.
[2]李卓杭.王其珍.美剧对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影响[J].海外英语.2013(8): 67-70.
[3]王小萍.英语口语网络教学模式探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9): 88-90.
[4]文秋芳.学习者英语语体特征变化的研究[J].外国语.2009(4): 2-10.
[5]张文颐.论英语口语中小句复合体的句法特征[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11): 99-102.
[6]张彦琳.何安平.英语教材对话的口语性探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9(2):61-67.
[7]郑佩芸.网络书面实时交流与口语能力培养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1(9): 32-37.
[8]周国辉.汉英口语特征比较[J].外语教学.2000(10):67-74.
[9]Biber,D.Variation across Speech and Writing[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263.
[10]Biber,D.Johansson,S.Leech,G.Conrad,S.& Finegan,E.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9.
[11]Cullen,R.& I.V.Kuo.Spoken Grammar and ELT Course Materials: A Missing Link[J].Tesol Quarterly,2007,41(2): 361-386.
[12]McCarthy,M.& Carter,R.Grammar and the spoken language[J].Applied Linguistics,1995,16(2):141-158.
学习环境的特征范文2
编法医精神病学鉴定案例登记表,对符合标准的206例被鉴定者进行犯罪学特征和人口学资料的收集。根据鉴定诊
断分为精神障碍组(167例,81%)、无精神病组(39例,19%),对两组的犯罪学特征和一般人13学资料进行对比分
析。结果精神障碍暴力犯罪者男性为154例(92.2%),女性13例(7.8%),40岁以下者133例(79.6%),小学文化
水平以下者93例(57.7%),农民和无业者133例(79.6%),未婚者和婚姻家庭不健全者104例(62-3%),并且与无精
神病组相比在人13学资料上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精神障碍组与无精神病组比较分析发现作案预谋(xz=-40.22,p<
0.o1)、目标确定(x2=32.843,p<0.01)、作案后表现(x2=36.979,p<0.01)、作案动机(x2=82.333,p<0.01)、与被害人的关
系(xz=23.138,p<0.01)、自称遗忘(x2=36.229,p<0.01)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障碍患者的暴力犯罪多为
突发性,常无预谋,目标多为临时确定,多无动机或动机不明确,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作案后多无反侦查表现。无论有
无精神障碍,暴力犯罪者多为40岁以下未婚青壮年男性,且文化水平大多较低,农民和无业人员居多。
i关键词】暴力犯罪;犯罪学特征;法医精神病学
【中图分类号】d9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297(20__)01—0s24—05
analysis of the crimi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violent ofence of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order.wang bin1,hu
jan一, liboo—huai。et .j.department offorensic psychiatry,college ofpreclinicalmedicine andforensic medicine,
sichuan university,sichuan chengdu,610041.2.mental health center of west china hospital,sichuan un~em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rimi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emography of violent offenders
in forensic psychiatry assessment. methods we collected 206 cases which meet the research criterions by the
record of forensic psychiatry assessment designed by ourselves, and divided these cases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assessment,mentally disordered group(167 cases,81%)and mentally normal group(39 cases,19%)。also the crimi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mography betw een mentally disordered group and mentally norm al group
were researched by control analysis. results there were 154 (92.2%)male cases, 133 (79.6%)cases aged below 40
years.93(57.7%)cases with lower level of culture,133 cases(79.6%)who were farmer or unemployed people,104 (62‘3%)
who were unmarried or loser in marriage in the violent ofenders with mental disorder。and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th ere are significant diference between mentally disordered group and mentaly norm al group
in criminal plan(x2:40.22,t9<0.o1),criminal targets(x2=32.843, <0.01),criminal motives(x =82.333,p<0.01),the performances
after the ofence(x =36.979,p<0.01),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th sides(~ =40.22,p<0.01)and amnesia that
the ofenders claimed (x =36.229,p<0.01). conclusion also the violent ofenders with mental disorder usually did not
have plan s be~re the ofence, the criminal targets were determ ined temporarily, there weren’t usualy criminal motives,
they often did not say that they forgot it after the ofence and stayed at the ofence scene rather taking anti-detection behaviors
such 0.8 escape.most of violent ofenders with mental disorder were unmarried young male farm ers with lower level
of culture,and most of them were farm er or unemployed people, whether they were the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orders or
not.
【keywords】violent ofence,crimi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forensic psychiatry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王彬(1974一),男,汉族,山东济宁市人,四川
大学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20__级法医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司法
精神病学。tel:+86—28—85502643;e—mail:whb5678@163.corn
胡峻梅,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副教授,tel:+86—28—85502643;e-mail:hujinme@vip.sina.com
法律与医学杂志20__年第l4卷(第1期)
近年来,我国暴力犯罪的数量有所上升,对社会
的危害严重。暴力犯罪是社会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
犯罪行为,包括凶杀、伤害、、抢劫和纵火5
类,[11也有学者将破坏财产、威胁人群、影响社会治
安秩序等,也视为暴力犯罪行为。暴力犯罪与精神障
碍有关,据统计暴力犯罪在法医精神病学鉴定案例
中占40%以上。【2】为了探索精神障碍患者涉嫌暴力
犯罪的犯罪学特征.现就我中心20__年鉴定的暴力
犯罪案的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均来自四川大学华西法医学鉴定中心法医精神
病学教研室20__年法医精神病学鉴定案例,纳入案
例均为公安局、检察院或法院委托,至少两名以上本
鉴定中心副高级职称以上鉴定专家做出鉴定结论。
纳入标准:(1)鉴定诊断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
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一3)的诊断标准;(2)案件
类型为凶杀、伤害、、抢劫和纵火中的一种;(3)
鉴定资料完整。
二、研究方法
采用自编法医精神病学鉴定案例登记表收集、
整理资料.对纳入鉴定案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
析,根据鉴定诊断将暴力犯罪案例分为精神障碍组
167例(81.1%)与无精神病组39例(18.9%),两组鉴
定案例在犯罪学特征及人口学特征上进行比较分
析。主要犯罪学特征纳入最常见的1o个,如与被害
人的关系、作案动机、作案预谋等。主要统计方法有
统计描述、x 检验。
结 果
一
、
一般情况
全年所有鉴定案例共有455例,符合纳入标准
暴力犯罪者共有206例。其中男性187例(90.8%),
女性l9例(9.2%);年龄17~71岁,平均31.37~11.54
岁,<40岁约为80.1% ; 文化程度: 文盲34例
(16.5%),小学79例(38.3%),初中58例(28.2%),
高中或中专26例(12.6%),大专6例(2.9%),大学
及以上3例(1.5%);职业:农民123例(59.7%),无业
或待业39例(18.9%),工人16例(7.8%),其他28
例(13.6);鉴定诊断:精神分裂症102例(49.5%),精
神发育迟滞29例(14.1%),癫痫所致精神障碍12
例(5.8%),情感性精神障碍8例(3.9%),脑外伤所致
· $25 ·
精神障碍7例(3.4%),酒精所致精神障碍9例
(4.4%),无精神病39例(18.9%)。
二、精神障碍组与无精神病组人口学资料的比较
由表1可见, 精神障碍组男性为154例
(92.2%)、女性13例(7.8%);40岁以下者133例
(79.6%);小学文化水平以下者93例(57.7%);农民
和无业者133例(79.6%);未婚者和婚姻家庭不健
全者104例(62.3%)。精神障碍组与无精神病组在
性别(x =2.181,p>o.05)、年龄()(2=0.945,p>
o.o5)、文化()(2=2.644,p>o.05)、职业()(2=1.435,p
>0.05)及婚姻(x:=0.686,p>0.05)上差别均无统计
学意义。
三、精神障碍组与无精神病组犯罪学特征的比较
由表2可见,精神障碍组与无精神病组在作案
次数(x =o.12,p>0.05)、作案目的(x =7.031,p>.05)、
案件类型(x =3.286,p>0.05)及作案结果()(2=o.78,p<
o.05)上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而在作案预谋(x2=
4o.22,p<0.01)、目标确定(x =32.843,p<0.01)、作案
后表现(x2=36.979,p<0.01)、被害人的关系(x2=
23.138,p<0.01)、自称遗忘(x =36.229,p<0.01)、作案
动机(~2=82.333,p<0.01)上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因无
精神病组病理性动机者为o例,故将动机不明者和
病理性动机者合并后再做统计分析。
讨论
暴力犯罪案件在法医精神病学鉴定上一向占有
较大的比例。20__年本教研室鉴定的案例共有455
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暴力犯罪案为206例,占同期鉴
定案例的45.3% ,可见了解涉嫌暴力犯罪者的犯罪
学特征和人口学分布在法医精神病鉴定工作中有一
定意义。本研究发现精神障碍组和无精神病组的暴
力犯罪案例具有共同的人口学特征。
一
、两组暴力犯罪的人口学特征
近年来犯罪年龄有低龄化的趋势。本研究发现
有80.1%暴力犯罪者为4o岁以下的青壮年,有研究
【3】发现暴力犯罪者的平均年龄较其他类型犯罪偏
低,其中抢劫犯最低,只有22岁;伤害、犯罪偏
高,分别为26岁和28岁;而杀人犯罪最高,为3o
岁。这可能与该年龄组的刑事犯罪率处于高峰期及
精神疾病处于高发年龄有关。
本研究资料显示92.2%暴力犯罪者为男性,而
女性在暴力犯罪者比例不到10%,提示暴力行为与
性别有关,圄这与整个犯罪现象中的罪犯性别特征
· $26 ·
是一致的。这可能与传统习惯、男女社会分工的差别
有很大的关系,传统上男性担负社会活动的主要角
色.女性主要依赖于男性.导致男性在社会活动中与
他人发生冲突的机会相应要多,而且由于女性身体
条件不如男性,限制了她们实施暴力犯罪的条件,因
而男性暴力犯罪的几率比女性要高。
本研究发现暴力犯罪者文化程度多为小学和文
盲.约占57.7% ,提示两组暴力犯罪者文化程度与实
施暴力犯罪行为人的数量存在较为明显的反比例关
系,问即受教育程度越低,实施暴力犯罪的比例越
高。1994安徽省第三监狱在押的4296名暴力犯罪
者文化程度调查,有471人为文盲,1955人处于小
学文化水平,两者占全部暴力罪犯人数的56.5%,与
本研究分析结果一致。他们暴力犯罪行为的发生可
能与犯罪者文化程度低、辨别是非的能力差、不能按
照正常社会规范来要求自己有一定的联系。
本研究资料显示,59.7%暴力犯罪者为农民,其
次是无业或待业人员,约占18.9%,提示暴力犯罪者
经济地位较低,收入不高。有资料表明经济地位和
暴力犯罪有一定的关系,问无业人员犯、杀人、
伤害等暴力犯罪的人数近几年有明显的增长趋势,
社会无业人员罪的人数在全部罪犯中居第
3位.无业人员暴力犯罪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
问题。暴力犯罪行为的发生可能与这些人没有固定
职业、经济收入较低、生活没有稳定感、生活压力大、
情绪和性格容易反常等有关,由于情绪不稳定及性
格异常与他人以及社会发生冲突的机会就比较大,
从而其实施暴力犯罪的可能性就相对较大。
二、精神障碍患者的犯罪学特征
本研究发现,与无精神病者相比,精神障碍患者
的暴力犯罪对象以周围熟悉之人为主,与被害人之
间关系一般者居多(52.7%),如邻居关系、朋友关系
等,而关系亲密者如夫妻、父母等则次之(31.1%)。
张卫红等闭研究发现以自己的家庭成员、亲友、邻居
为主要攻击对象(占61.1%),尤其是本家庭成员(包
括父母、爱人、子女占35.8%),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本研究还发现精神障碍组与无精神病组在作案动机
上有显著统计学差异(x :82.333,p<0.01),且以病
理动机为主(64.6%)。精神障碍患者由于受到心理
包括智能损害的影响,社交范围、活动能力受到一定
限制。主要接触身边的人群,这些人则成为易被攻击
的对象。另外也与精神障碍患者的精神症状的内容
一般容易涉人亲人和熟识者有关,因而精神障碍患
法律与医学杂志20__年第14卷(第1期)
者的作案动机没有常人的那种现实利害关系的选择
性,作案时多受其病理因素的影响,多没有现实事实
的刺激,同时也表明精神障碍患者作案多具有病理
性,不能用现实动机解释。
本研究资料发现精神障碍患者犯罪时多无作案
预谋(88.6%)、作案目标的确定多临时起意(79.6%),
而无精神病组作案多有事前预谋(69.2%),作案目标
多数原来就有(66.7%),两组间作案预谋(x2=
40.22,p<0.o1)和目标确定(x =32.843,p<0.o1)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精神障碍患者组暴力犯罪作案后
多无自称遗忘(79.6%),多数没有反侦查行为
(84.6%),与无精神病组相比两方面差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x =36.229,p<0.01)和(x =36.979,p<
0.01)。精神障碍患者实施暴力犯罪行为前不像常人
作案那样选择有利的时间、地点,有计划、有目标指
向性地作案,作案前往往缺乏思考、行事草率,作案
较为突然、盲目,所以他们作案前多无预谋,作案目
标一般是临时起意,碰到哪算哪。精神障碍患者长
期处于精神疾病的影响中,辨别能力明显受损,不理
解作案给自己造成的严重后果,因而精神障碍患者
案后多不潜逃、不销毁作案工具,多数对自己的违法
犯罪行为直言不讳,明显地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嘲而
无精神病者具有辨别和控制能力,清楚自己行为带
来的后果,所以作案后常常采取逃离现场、销毁作案
工具以及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拒不承认或假称遗忘等
自我保护措施。在法医精神病学鉴定中应充分注意
到精神障碍患者的以上犯罪学特征,可作为评定涉
嫌暴力犯罪者刑事责任能力的参考依据。
本文分析了暴力犯罪者犯罪学特征和人口学特
征,发现精神障碍患者与无精神病者相比在作案预
谋、目标确定、作案动机和作案后表现及与被害人的
关系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在对暴力犯罪者
进行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时还应考虑其犯罪学的特
点。当然影响暴力犯罪者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是多
方面的,还有待今后对诸多因素的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从培主编.司法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25
【2】谢斌,郑瞻培,q:ztz清,等.暴力犯罪责任能力的有关因素分析 .
上海精神医学,19981,10(2):107~110
[31 menzies rp.homicide in the canadian prairies:spousal killers and
recidivism[r].med,sci law,20__,46(1):13-18
[4】魏树森,张琪彦.精神分裂症193例暴力行为案例分析 .中国神
经精神疾病杂志,1992,18"15
【5】 吕建周,杨静娟,王惠丽.18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临床
研究叨.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__,11(4):422~424
[6] 叶高峰主编.中国暴力犯罪对策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法律与医学杂志20__年第l4卷(第l期)
1998.35~37
[7】张红卫,周新,汤耀明.108例暴力犯罪精神病学鉴定分析[j】. 洛
阳医专学报,20__,19(1):39~40
· $27 ·
[8】张钦廷,李公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行为研究[j1.中国行为医
学习环境的特征范文3
【关键词】重性精神疾病;社区患者;横断面研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劳动力的重新组合,人口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原有社会支持网络的削弱,导致了各种心理应激因素急剧增加,精神卫生问题日益突出[1]。精神疾病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重性精神疾病是指临床表现有幻觉、妄想、严重思维障碍、行为紊乱等精神病性症状,且患者社会生活能力严重受损的一组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等[2]。近年来国内外对各种精神疾病的研究日益深入,而对各种精神疾病之间的区别及相关因素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了解和掌握重性精神疾病社区患者病种的构成,以及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滞等主要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从而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制定可行的治疗及社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来源2011年8月1日至2012年7月31日厦门市国家重性精神疾病数据收集分析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社区患者。录入系统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关于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等重性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同时参考《国际疾病分类诊断第十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10th Revision, ICD-10),同时有完整的一般资料信息,如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居住地址等资料。共计5220例,其中男性2879例,女性2341例,男女比为1.23:1;年龄4-93岁,平均年龄(46.45±14.48)岁;学生117例,无业1691例,有工作2422例;未婚1945例,现婚2410例,其他(离异或丧偶)417例,不详448例;受教育程度:文盲890例,小学1454例,初中1284例,高中/中专805例,大学及以上292例,不详495例;城镇3449例,乡村1771例;经济状况:非贫困1672例,贫困2308例,不详1240例。
1.2研究内容根据系统的信息采集社区患者的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地区来源、经济状况等)、是否同意参加社区网络管理、发病时间、病程和疾病诊断。其中经济状况是指患者的经济状况,贫困指低保户[3]。
1.3统计学方法将系统的信息以EXCEL形式导出,并且转入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库清库,以便能保证数据的质量。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发病年龄以χ±s表示,男女发病年龄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四种主要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发病年龄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采用Nemenyi法检验四种主要重性精神疾病两者之间的发病年龄差异,不同精神障碍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差异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是否同意参加网络管理的患者分析相关因素,采用前进法, =0.05, =0.10。检验水准规定 =0.05(双侧检验),P
2结果
学习环境的特征范文4
【关键词】学习环境、学习者、学习条件、学习活动
1.移动网络学习环境
移动网络学习环境是基于移动网络这一虚拟空间创设的特殊的学习环境,而这种学习环境的设计需要满足不同的教学和学习需求者,所以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但由于现在对移动网络学习环境的研究还处于萌芽状态,可以先参考网络学习环境的概念模型针对移动网络学习环境因素进行分类并且适当补充部分内容,所以移动网络学习环境以下几个方面组成:“一是学习者因素,指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以及其投射到移动网络学习环境中并会对移动网络学习环境产生影响作用的个体特质,包括学习者的基本特征、认知特征、学习准备和学习困难;二是学习条件因素,即保证学习过程持续进行的条件性要素组合,包括学习资源、学习工具、学习支持和移动网络状况;三是学习活动因素,对应移动网络学习环境中直接引导和督促学习者展开学习过程的参与性要素组合,包括学习目标、学习活动和学习评价”[4]。
2.移动微学习环境要素分析
由以上移动网络学习环境包含的三个方面可以初步将移动微课学习环境分为以下三点要素进行分析,即学习者、学习条件、学习活动。而这些要素之间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每个要素在移动微课的学习中将起什么样的作用呢?需要对基于移动网络条件下的微课学习环境要素进行分解,试归纳分析出各要素在移动微课的学习中所起的作用,具体分析如下。
2.1学习者
学习者因素中对于移动微课学习环境影响最大的是学习需求。原来就有学者研究过网络学习环境的模型,研究中发现基本特征、认知特征、学习准备、学习困难这4个学习者特征对网络学习过程产生了影响,而移动网络学习是在线网络学习的延伸,具有特殊性,更能满足终身学习、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的需求。特征分析如下表1。
2.2学习条件
通过相关研究分析“学习资源、学习工具、学习支持和社会网络组成网络学习模型中的学习条件,它们共同保证和维持着学习过程的顺利进行,以最终促进学习目标的实现”[4]。而这4项条件又需要被学习者因素在现实中灵活支撑。具体分析如下。
①学习资源:学习者在进行移动式微课学习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学习准备,根据学习者的已有知识水平、经验背景、学习地点、时间的不固定性以及对于特定信息的态度,提供学习资源,并且将这些资源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资源上传网络共享或通过短信、多媒体信息服务、移动邮箱或搭建WAP学习站点,将学习资料、课件、作业发送给学习者或为学习者提供通知公告、学习资源等信息。
②学习工具:学习者在进行移动式微课学习时需要能再移动网络环境中进行有效学习和互动的移动终端工具,而这个学习工具与学习资源的配套使用和操作必须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如今主流的移动学习工具有电子阅读器、ipad、智能手机等。
③学习支持:学习者在进行移动式微课学习的全过程中根据学习者的情况和状态对其提供软环境支持帮助其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使学习平台支持当前主流的移动终端系统,并且友好的学习资源界面符合各教育基础的用户使用避免学习障碍。
④社会网络:学习者在进行移动式微课学习的环境中保持良好的交流状态,使参与者之间的互动顺畅,根据学习者的基本特征和习惯满互性让有的学习者在学习平台讨论区对有兴趣的主题做讨论,有的学习者可通过WAP学习站点的论坛区进行异步交流,或满足移动微课学习的移动性和及时性通过移动QQ、微信、MSN和短信工具进行实时交流。
2.3学习活动
在移动网络学习活动过程中具有移动性、及时性、网络性、跨时空性、虚拟性、普及性、个性化、交互性、超媒体性、过程自交给学习者、泛在性等独有特性。所以在移动网络微课学习环境中如何给予学习者一定的学习目标,并引导和促进学习过程的各种参与性活动(包括学习活动与学习评价),而这些学习活动都是基于移动网络进行的,因此,可将学习活动中的三个要素――学习目标、学习活动和学习评价之间的逻辑关系与移动网络特性结合分析如下图1。
3.学习环境要素之间联系
通过以上对学习者、学习条件、学习活动三大移动网络微课学习环境要素的具体分析,可以看出基于移动网络条件下微学习环境是移动的,学习者通过这种灵活、高效性的学习方式自由确定学习内容、路径和控制时间,那么这三要素之间联系在一起构成完整的移动网络微学习环境分析如下图2。
参考文献:
[1]王建华,李晶,张珑.移动学习理论与实践[M].科学出版社,2009.9
[2]韩立龙.移动网络学习[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1.10
学习环境的特征范文5
随着电子书包在试点学校的开展,电子书包环境下的资源建设已经成为电子书包发展的核心问题。文章试图根据目前电子书包资源建设的现状分析,提出个性化资源建设中资源的情景知识网络结构化、有效拓展、非线性组织、碎片化与易获易读和个性化推送等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个性化资源建设的服务模型,并分析个性化资源服务的实质是一种自组织的学习空间(SOLS),同时列举了基于问题学习的服务示例,展望了服务模型的发展前景,以期对电子书包环境下资源建设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电子书包;个性化资源;服务模型;SOLS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6)02―0010―07\
一、引言
自从电子书包纳入“十二五”重大工程项目后,全国各地相继展开试点项目。笔者认为,电子书包将云学习的概念和技术发展结合起来,从传统“以教促学”转向“以学促学”,基于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结合,允许学习者进行自适应学习,构建个性化学习空间,提高学习/教学的针对性,从而体现分层教学的思想。为了满足个性化学习、教学针对性和分层教学等,需要个性化的推送服务,而个性化的推送服务则体现在资源的呈现与服务上。《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建设智能化教学环境,提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软件工具,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发展性评价,以此缩小基础教育数字鸿沟”[1]。目前,在信息泛滥和知识大爆炸时代,对于电子书包能否在教学中获得预期的“减负”还存在一些质疑。余胜泉曾经提到“信息量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越有针对性越好,学习在于内化,在于知识的深度交互与互动”。如果在实际教学试点中仅仅将电子书包作为电子教材、作业辅导、课堂抢答、视频播放和课后测评的移动终端,那么电子书包仅仅只是一个工具,没有提升到作为教学有效手段的层次。目前,电子书包的研究与实践时间短,个性化资源更少。鉴于此,笔者认为电子书包环境下新的有效学习视角发生了变革,电子书包要成为教学的有效手段,需要的是资源的交互性、体验性、开放性、富媒体性和针对性,真正体现技术环境下教学的特定性、个性化以及分层教学的思想。
二、研究现状
新加坡在2006年就推出“IN2015年教育目标计划”;英国在2008年的“利用技术:新一代学习(2008-2014)”中提出“提供不同的课程和学习经验,满足不同需求和学习兴趣与爱好,为学生提供评价学习结果的标准”;韩国在2007-2011年间开发了25本电子教材在100所实验学校开展试点研究,侧重于关注构建资源建设中的环境,完善相关法规与制度,分析资源使用的效果以及存在的潜在风险[2];美国在2009年提出“加州免费电子教材计划(Free Digital Textbook Initiative)”,关注开放、自由下载、基于网络互动和在线网络课程与教材。目前,国外的研究更多关注学习绩效分析、生理影响、应用意向、分析学习行为、资源获取方法和学习导航等。Neema利用Adaptive Book软件分析了学习者的交互行为特征并创建“预测性”的电子教材阅读浏览清单和导航地图[3];加州大学的QSP项目(The Quality School Portfolio)提出基于网络的决策支持工具,辅助学校或地区通过分析学习者行为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普渡大学的Course Singals项目提出通过对课程管理系统或其他数据源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特定分析,跟踪学生学习进程,通过数据可视化分析向学习者提供相关的提示信息或者资源推送服务。
国内的研究比较迟,集中于2011年以后。祝智庭指出,电子书包资源应该以电子教材为核心,并关联e-Publishing与e-Learning服务平台,形成全方位、开放式的学习支撑体系[4];郁晓华提出了利用“多触点技术”解决教育中认知的变革和不同人群的应用需求[5],随后又引入了新的概念“虚拟学具”,体现一种以用户体验为中心趋于智能化、开放化、个性化以及过程导向、活动敏感甚至内容敏感的自主服务机制[6]。国内电子教材未来的发展计划,将建成适合学生特点的数字化新型学习环境放在2016-2020年的规划中,由此可见,对于电子书包环境下个性化电子教材资源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如图1所示)。
图1 我国电子教材未来的发展规划(K-12)
荆永君在基础教育资源网中提出,在分析资源和用户特征的基础上,讨论资源的描述、用户兴趣的建模方法以及用户的兴趣漂移[7];李宝敏认为资源建设不仅包括静态资源,还需要重视学习过程中生成的有价值的个性化动态资源,将资源建设看成是知识积累、挖掘、不断更新、动态流动的循环过程[8];姜媛媛针对目前资源建设的问题,重点研究了个性化推荐系统的整体框架、算法以及实现的过程[9]。
笔者认为,电子书包环境下的学习资源不仅仅是电子教材或者电子资源,它应该是电子教材、交互资料、虚拟学具、管理系统与平台、个性化推送服务相结合的数字化信息单元,借助于网络促进学生互动与协作学习,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体验学习,进而加强学习迁移和完善学生认知结构的智能化,自适应生成学习资源。目前,电子书包环境下个性化资源建设应该借鉴个性化资源建设推送服务的特点,结合电子书包基于Android系统和iOS系统的移动终端的优势与局限,构建个性化资源建设的特色与服务模型。
三、电子书包个性化资源建设的要求
(一)资源的情景知识网络结构化
电子书包环境下资源表现出富媒性(如视频和动画等多种知识表征方式)和知识来源多途径(相关拓展的资源丰富等)。在一个信息超载的环境下,学习者如何获取与辨别资源成为重中之重。目前,很多研究者利用概念图、认知地图、思维导图等进行知识信息的个人化管理与资源管理。但这些研究只是提供了知识的来源与途径,不能满足个性化学习的有效性。电子书包环境下的资源应该是一个大的知识网络结构库,学习者只是处于学习网络结构中的某一个节点。学习者首先需要弄明白知识之间的关系,在有学习渴求时,便会和网络中相应的其他节点发生知识流通,进行互动交流。经由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所处的节点便会发生位置变化,进入一个新的“坐标”,开始与新的环境进行交流与互动。如此循环,学习者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如图2所示,学习者1所处的位置不断变化,不断与新的知识点发生关联。当然,学习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知识点之间都是流动的,也包括知识点本身的不断更新与完善。
知识网络结构的建构在于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所谓教学的艺术性便体现在知识节点之间关系连接的紧密程度以及是否能达到无缝连接等。传统教学由于受到技术条件的约束,学习者在学习知识时,接收到的信息都是经过人为加工的,很难领悟学习的思路或者解决问题的思想。信息技术的出现为学习者创造了更多的实际情境,学习和实际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学习者可以在技术创造的虚拟环境里进行体验式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最终解决实际问题,让学习者做以往不可能做的事,实实在在地感受学习的过程。学习者只有了解了知识的关系结构,在情境中内化,才会达到相应的理解深度。
图2 学习者所处知识网络图
(二)资源的有效拓展
技术环境下,网络教育与学习资源的移动性使资源拓展范围延伸得很广泛,资源的碎片化呈现也导致学习时容易出现迷航。在建设电子书包资源时,应该对相应的资源进行归类,将课外与课内、学校、社会、家庭的资源进行系统化,将资源放置在对应资源拓展的位置,无关联资源进行“单点”聚合,不同知识等级放置在网络结构图中不同的“坐标”;应该对资源进行相应的处理,有效地编码、更新和重组;应该设置相应的关联资源、关联情境、关联测评和关联操作与体验等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利于学习过程中知识点的迁移。
(三)资源的非线性组织
作为“数字原居民”的新一代,其阅读方式、信息加工方式、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具有典型的非线性和知识贯通性(如图3所示)。笔者在电子书包试点中发现,中小学学生在学习某个知识点之后,往往需要大量的辅助拓展材料与活动来加深理解,同时在练习中获得奖励后会提升学习者学习的成就感,相应的惩罚则会加深学习者的思考。所以,在建设资源时,不能按照知识点的线性结构进行组织,应该在各知识点中添加相应的资源来强化学习,以达到知识的迁移与内化。同时,应该提高知识点之间的聚合性,降低知识点之间的耦合性[10]。知识点的耦合性是按照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辨别,而不是从表面知识的相似度进行区分的。非线性组织是资源拓展的前提,资源拓展为资源组织服务。
图3 知识贯通型学习方式
(四)资源的碎片化和易获易读
目前,基于Android系统和iOS系统的资源相对较少。电子书包是基于Android系统和iOS系统的学习终端,资源相对匮乏。在试点学校中,由于资源基本上是试点研究所或公司开发的,在很大程度上有版权的限制,导致了资源获取存在一定问题。同时,由于目前资源比较分散,知识碎片化,学习者在获取资源时会出现焦虑,甚至迷航。利用电子书包获取电子资源也会受到网速等的限制。所以,电子资源应该分章节、分模块,视频、动画短小精炼,相应系统软件自动更新。在资源获取时,学习者往往偏向有图解的、明了的资源。因此,在资源建设方面尽量考虑利用图式说明原理和知识点,尽量有情境体验,和实际生活相联系。
(五)资源的个性化推送
电子书包环境下资源的个性化推送主要靠学生自主订阅、教师推荐和基于学习分析的自适应系统推荐。自主订阅是指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订阅相关资源,可以根据资源呈现的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类型,完全是学习者自组织的学习(Self-organized Learning,简称“SOL”),系统只需按时给学习者推送已订阅的资源即可;教师推荐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资源时,可以看到相关专业领域教师对于学习知识点的推荐资源,这个资源是根据学习者学习进度与所处的相关环境推荐的,系统记录学习者学习的知识点,然后根据学习者的兴趣、风格、学习方式等推送资源库中相似特征的资源给学习者;基于学习分析的自适应系统推荐是利用学习者个人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选择资源的推送,这也是个性化资源建设的关键。在建设电子书包环境下个性化资源时,需要考虑到“产、学、研、政”四位一体,多方支持学习者的学、教师的教、资源的建设等,利用家校沟通、专家引导、第三方软件介入,从技术上延伸资源建设的途径,丰富学习过程的分析数据,实现个性化的资源推荐,优化云端资源体系(如图4所示)。
图4 电子书包个性化的资源推送运行机制
四、电子书包个性化资源的服务模型
结合已有的相关研究来看,目前对于个性化学习资源推送主要是利用学习分析技术等构建学习者特征,之后采用学习者特征与资源库资源特征进行相似度匹配来实现。Yan-wen Wu和Qi Luo等提出了E-learning环境下个性化知识服务体系PKSSCE(Personalized knowledge service system based on community E-learning),重点介绍利用工作流和关键技术实现学习者特征、用户兴趣、个性化教学资源等筛选模型[11];Jun-ming Su和Shian-shyong Tseng提出了个性化学习内容适应机制PLCAM(Personlized Learning Content Adaptation Mechanism),使用数据挖掘技术,包括簇和决策树的方法来有效管理学习者大量的历史学习需求[12];Jia-liang Xu和Jiao Guo提出了在修改传统向量空间方法的基础上,考虑利用递归的算法,激发用户的兴趣[13]。
(一)服务模型
电子书包环境下个性化资源服务的关键是利用学习分析技术挖掘学习者的个性化特征,建立学习者的学习特征库。学习分析是利用数据挖掘、解释和建模技术,实时统计和反馈学习者学习数据,实现对学习者个性化的有效教学,量身定制适合每一位学习者的教育,以达到教育教学的个性化推送服务。实际数据存在非结构化、数据量大、信息大量不相关,而数据挖掘就是对数据作实时分析、立竿见影,进而做出相应的决策。对于学习分析,加拿大阿萨巴斯卡大学的G.Siemens教授认为,学习分析是利用数据挖掘成果,利用学习者产生的数据和分析模型探究信息和社会联系,并且对学习做出预测和建议[14]。笔者认为,学习分析就是将学习者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多样化数据,采用现代化的分析方法或者分析工具进行挖掘、分析和加工,进而提供可视化的分析结果,以促进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预测教学、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与学的效果。基于此,笔者提出了电子书包环境下个性化资源服务模型,该模型主要针对学习者的特征建立用户特征库。当学习者有个性化需求时,分析学习者个性特征与云端资源特征的相似度,进而实现个性化资源的推送服务,包括在电子书包终端提供个性化的资源、界面、学习路径、测评和检索等服务(如图5所示)。
图5 电子书包环境下个性化资源的服务模型
在建立学习者特征库时,需要对学习者特征进行建模,主要包括学习者个人的显性特征和隐性特征数据的挖掘、整理与分析[15]。对于学习者的显性特征主要是通过学习者对自身特征的评价以及开始学习前的前期调查来完成,这些都可以通过学习者在电子书包的学生端登录学习平台时进行。学习者进入学习平台后,可以对自身的特征进行描述或评价,这些资料都会保存在系统里,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查看到,系统会随时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关键字提取,建立相应的学习者用户特征模块。在学习开始前,也可以利用第三方软件,对学习者的基本技能、信息素养和知识水平等利用前测和访谈生成评价报告,也可以通过问卷生成学习者的分析诊断报告,这些分析结果都作为用户特征模块存储在学习者显性特征模块中。对于学习者的隐性特征,需要利用学习分析技术挖掘学习过程产生的数据,学习过程包括学习者利用电子书包进行的正式学习活动和非正式学习活动。正式学习活动是指学习者在正式教育环境下进行的教育活动,一般需要教师的参与或者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等活动;非正式学习活动是指学习者在非正式学习环境下进行的自主学习活动,多以碎片化的自主学习为主。在利用学习分析技术进行分析时,可以利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关键字段提取、数据更新对比分析、行为特征分析等方法对学习者所处的位置、学习的方式、学习的偏好、兴趣的漂移、学习的效果等作量化处理。例如,在用户偏好方面,已经有学者采用关键词、基于向量空间以及基于本体和多级用户模型等建模技术进行用户建模[16]。利用分析技术完成特征分析后,对用户学习不同的知识点需要标记不同的特征,分模块化处理后存储在用户的隐性特征模块中。用户的显性特征模块和隐性特征模块分析完成后,采用建模技术对用户进行建模,生成结果存储在学习者特征库中。
在资源建设方面,除了满足个性化资源建设的要求外,在建模时,需要对资源作分层、聚类和标签处理。分层是将资源有序化、结构化和系统化;聚类是对资源利用相关的技术与策略作特征分类;标签处理是将资源的不同特征作标签,以实现向特征相似的用户完成相似资源的推送。另外,资源在传递、交流和共享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增值,所以在资源建模的过程中需要注重资源的生成性过程处理。
(二)服务模型的本质
电子书包环境下的个性化资源服务模型构成了一个自组织的学习空间SOLS(Self-organized Learning Space,简称“SOLS”)。SOLS由“网络+资源+互动+激励”组成。学习者可以随意从云端获取资源,同时云端对学习者的学习信息和路径进行记录并做出相应的判断与决策,以对学习者的学习表现进行奖励或相应的惩罚,利用学习产生的数据,如此反复互动与反馈产生更加符合学习者特征和兴趣的个性化资源。另外,学习者可以进行互动交流,创造新的知识,产生新的学习动机,丰富云端资源,完成后学习者所处的位置发生转移,进入新的“知识场”,进行新一轮的学习(如图6所示)。自组织学习空间(SOLS)更重要的是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获取资源便捷性和个性化等,学习者处于一个学习的知识网络库,学习者不断与其他学习者和云端资源进行互动,获得不同的反馈信息,这些反馈信息不断改变着云端系统呈现与推送的服务,学习者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满足学习兴趣的漂移。在完成满足学习者兴趣漂移的过程中,服务模型不断对学习者获取资源的类型进行标签、分析与建模,进一步完善和更新学习者最近学习状态的学习者特征库,从而实现学习者特征库与资源特征库高效的匹配,达到个性化资源的推荐服务。
图6 个性化资源服务的自组织学习空间(SOLS)
(三)服务模型的实例
该服务模型需要重视学习者“软技能”的掌握和知识的内化。如果学习者在学习中遇到失败或其他问题,系统会自适应地改变相应的服务,在学习者动机的激发与维持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但这种个性化反馈服务主要以激励为主,遵循“罗森塔尔效应”。当学习者在学习中出现了问题,系统服务首先对学习者有一个反馈服务,减少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害怕与担心,激发学习者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之后,对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针对不同的原因进行协同过滤和聚合处理,完成对学习者特征的建模。学习者特征建模完成后,需要和资源库的特征进行相似度检验,最终实现分层学习过程中资源的个性化服务。个性化资源服务的推送要针对问题的反馈信息,包括成功的期待、问题的难度、相应的激励和数据分析报告等。其中,问题难度的控制是关键,在难度等级适合学习者学习的情况下,学习者才会有进一步学习的期待,如此逐步循环,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或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向多元智能的方向发展。然而,在实际的学习中学习者不可能一直处于这种状态,服务系统会随着时间和知识类型的不同或难度等级,逐步加大检测难度,学习解决问题的情景会更加复杂和细化,如此反复,学习者与云端系统的资源不断进行着个性化的反馈服务(如图7所示)。
图 7 学习者与云端系统的资源个性化反馈服务示例
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服务模型可以根据学习者所处学习状态推送相应的学习资源。以西安某高校已建立的学习资源推送服务模型课程平台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例,在学习“信息化教学设计”这一专题时,首先推送的资源是需要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文本内容、课前问题讨论、课程课件、学习视频以及拓展资源等,引导学习者了解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一些基本知识,根据学习者访问资源的频度、累计时间和跳出率等判断学习者的学习进度。完成感知阶段的学习任务后,会推送给学习者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一些案例,提出学习者需要思考并完成的讨论问题,之后对学习者学习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情况进行测试和练习,根据测试结果进一步推送学习资源。
学习者A在学习中对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应用比较弱,系统平台会重点给学习者推送关于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法应用的资料,并且分析每一种方法应用情况的解析。这些活动完成后,系统推送消息给学习者,提示学习者提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关键字段,系统资源库调用相关资源推送给学习者。系统也可以将与学习者A类似的学习者结合成小组,其中小组成员发送的信息,系统也会推送给小组其他成员,共同交流。最后,根据学习任务的要求,每个学习者都需要提交一份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案,教师会根据学习者提交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并提交到平台,资源服务模型会将评语和信息化教学设计特征的资源随机发送给同类特征的学习者(如图8所示)。另外,该服务模型也从学习者学习风格角度考虑个性化资源服务模型的构建。
(四)服务模型的前景
在电子书包个性化资源的服务模型基础上,笔者认为未来学校呈现的是一个“云端学校”,这个云端学校也许需要的仅仅是一个在后台对学习者的回答进行及时反馈称赞的自适应系统,学生之间的学习是基于网络的资源交流、信息互动和自主创造。当然,“云端学校”需要云计算作为辅助。云计算(Cloud Computing)以资源共享为核心,是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的发展,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能够为用户提供近似无限的计算资源,为学习者构建一个资源丰富、功能强大、协作学习、互动交流的网络平台,实现资源互动与分享学习。教育云是未来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架构,它向教育机构、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提供各种教育活动所需的信息化服务[17]。当然,SOLS也是一种学习设计,没有威胁、没有考试的限制,体现的是教育的自主化,知识是诱导学习的因素,不是威胁的元素。学习中学习者之间可能不需要教师进行组织与监督,云端学校的自适应系统会对学生不同表现做出反馈,可以是激励机制,也可以是推送服务,更可能是相应的警告与提示等。这种“智能化、自适应”的反馈服务模型,是智慧学习的体现,当然其中也有“智慧人”的成分,偏向于“虚拟助理/虚拟助教”。“智慧人”在SOLS资源体系中是云端服务个性化的体现,它的艺术性体现在即时反馈与推送以及分析学习者学习路径上,这种设计是基于学习分析和数据挖掘的自适应学习设计,达到了资源的个性化需求,满足了个性化资源服务。因此,在此服务模型基础上,“虚拟助理/虚拟助教”将成为未来个性化资源服务教育的一大趋势。
五、结语
数字化信息时代是个性化学习的时代,也是个性化服务的时代。电子书包正是在智慧教育的环境下出现的一种移动终端,有效地解决了学习的泛在化、碎片化。然而,要做到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无缝结合,满足个性化需求的资源服务是关键。本文仅就电子书包环境下个性化资源提出了几点建设要求及其服务模型,并重点分析了其本质,举例说明了基于问题学习的服务,最后展望了个模型的发展前景。电子书包等移动终端作为信息化教育环境下一种新型学习媒体,催生了一种新型学习方式――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数据挖掘作为信息化教育环境下一种新型学习分析技术,也促成了一种满足不同学习者需求的在线教学形式――分层教学。然而,这些教与学的形式最终落脚点都在于提供符合学习者特征的个性化资源,所以电子书包这种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学习资源建设服务的研究就显得更加重要。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OL]. http:///html/info/10plan/ghfb.shtml.
[2] 马海涛. 韩国:为教育公平普及电子教材[J]. 上海教育,2011,(4):59.
[3] Neema Moraveji, Abigail Travis, Maura Bidinost&Matthew Halpern(2003). Designing an Integrated Review Sheet for an Electronic Textbook[A].In Gilbert C & Panu K(eds.). CHI’03 Extended Abstracts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C](892-893).New York: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4] 祝智庭,郁晓华. 电子书包系统及其功能建模[J]. 电化教育研究,2011,216(4):24-27.
[5] 郁晓华,薛耀锋,祝智庭. 多触点技术的教育应用前景分析[J]. 中国电化教育,2010,277(2):107-110.
[6] 郁晓华,雷云鹤,祝智庭,吴永和. 变革理念下虚拟学具标准研制现状梳理与体系框架[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122(2):68-75.
[7] 荆永君,李兆君,李昕. 基础教育资源网中个性化资源推荐服务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09,271(8):102-105.
[8] 李宝敏,刘名卓,吴长永,徐伯兴,俞德勇. 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远程教育中个性化资源库的建设[J]. 中国远程教育,2003,(1):28-30.
[9] 姜媛媛. 远程教育资源网中的个性化资源推荐研究[D]. 硕士论文,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
[10][15] 李宝,张文兰. 智慧教育环境下学习资源推送服务模型的构建[J]. 远程教育杂志,2015,(3):41-49.
[11] Yan-wen Wu,Qi Luo,Yu-jun Liu,Ying Yu,Zhao-hua Zhang&Yan Cao(2006).Research on Personalized Knowledge Service System in Community E-learning[J]. Technologies for E-learning and Digital Entertainment,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Science.3942:124-131.
[12] Jun-Ming Su,Shian-Shyong Tseng,Huan-Yu Lin&Chun-Han Chen(2011). A personalized learning content adaptation mechanism to meet diverse user needs in mobile learning environments[J]. User Modeling and User-Adapted Interaction,21(1):5-49.
[13] Jia-Liang xu,Jiao Guo,Chun-Tao Zhang&Xiao-Qin Ye(2012).Study of Personalized Service About WAP Based on Recursive Learning[J].2012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Science(ICITMS 2012)Proceedings,443-449.
[14] 魏雪峰,宋灵青. 学习分析:更好地理解学生个性化学习过程――访谈学习分析专家Geogre Siemens教授[J]. 中国电化教育,2013,(9):1-4.
[16] Ting-Peng Liang,Hung-Jen Lai& YI-Cheng Ku(2006).Personalized Content Recommendation and User Satisfaction:Theoretical Synthesis and Empirical Findings[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23(3):45-70.
[17] 章泽昂,邬家炜. 云计算的教育信息化平台的研究[J]. 中国远程教育,2010,(6):66-69.
收稿日期:2015-06-01
定稿日期:2015-09-06
学习环境的特征范文6
关键词:社会信息化 数字校园 智慧学习环境 智慧校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138
1 智慧校园的内涵与特征
1.1 环境全面感知
我们这里所讲的全面感知主要是两个方面,首先是传感器能够无时不刻感知、抓拍和传播相关人、器材、资源的信息; 其次是对学生的个体特征和学习环境的感知、抓获和传播等。个体特征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爱好、认知特征、学习态度等;学习环境主要指的是学习时间、学习地方、小组成员、学习活动等。
1.2 网络无缝相通
针对网络与通信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智慧校园可以应付全部系统软件与硬件器材的连接,信息感知后能够快速、及时地传播,这是全部用户根据崭新的方法合作学习、共同工作的根基。
1.3 大量数据支撑
根据数据开发与建模技术,智慧校园能够在“大量”校园数据的根基上建筑模型,使用预测的措施,针对最新的信息展开趋势分析、憧憬以及预测;除此之外智慧校园还可以总结其他范围的数据、信息、规则等内容,经过智能推测,迅速做出反应、积极应付,尽量多地展现出智能、聪明的特征。
1.4 开放学习环境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观念,学校面对着由“封闭”到“开放”的新形势。智慧校园鼓励拓宽资源环境,鼓励学生摆脱教材的束缚; 鼓励拓展学习时间,使学生的学习由课上拓展到课下; 鼓励拓展空间范围,要学生学习在具体情境以及虚构情境中能得以发生。
1.5 师生个
智慧校园环境和它的作用都是把个作为主要的理念,众多重要技术的运用全部以科学处理师生在学校生活、学习、工作上的众多具体需要为目标,同时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
所以,智慧校园指的是一种针对学校师生的个性化服务,它可以全方位感知物理环境,辨别学生的个体特征与其学习情景,供应无缝相通的网络通信,有效支持教学过程的分析、测评与智能决策的开放教育教学环境以及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
2 支撑智慧校园的几种关键技术
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是建设智慧校园的根基,在众多技术的支持下才可以有效体现个性化服务的观念。
2.1 学习情景辨别和环境感知技术
学习情景辨别的主要目的是按照能得到的情景信息辨别学习情景种类,判断学生问题与推测学生的需要,从而使得学生可以得到更加个性化的学习材料,找到可以互相合作的学习对象、接受科学的学习活动见解。学习情景的辨别关联到学生特点分析、传感器技术与自动推理等许多方面的全面运用,学习情景的辨别是一个跨范围的研究目标。
环境感知技术是“智慧校园”的一项比较基础的技术,有利于完成对校园各类物理器材的及时动态监控和掌握。无线通信、二维码、监控录像等感知技术和器材在学校许多地方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在,它已经在学校保卫、节能、教学研究等方面得到了应用。
2.2 学习分析技术
学习分析技术来自于最初的课堂教学实效分析,现在在线交互文本分析与初期的课堂教学实效分析存在一种渐渐合并的态势,学习分析技术就是这种态势的产物。学习分析是对学生和学习情境的具体数据进行采集、探究以及报告,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掌握和改善学习与学习情景,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标。学习分析技术可以作为教师的教学决策、改善教学的科学工具,也能够给学生自我定位学习、学习危机警报以及自我测评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
2.3 数字资源的组织与共享技术
学习资源的组织与共享自古至今都是建设数字校园的重点之一。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观念,观察别人的举止与结果是获得知识和技术的关键所在,具体的榜样可以给观察者起到演示的效果。为了方便搜索与共享,以往的学习资源通常运用静止的词语表来表达元数据,然而这种表达形式没有办法满足在学习环境下机灵多变、富有个性化的学习需要。所以,汲取参考语义网络与本体技术的有关科研成果,提供更加灵动与智能化的元数据表达形式成了新的趋势。
2.4 校园移动互联技术
无所不在的无线宽带网络使清晰度较高的网络教学资源传播成为现实,也要两地的视频连接摆脱了带宽资源的束缚,让学生可以体会到置身其中的感觉。3G技术与其他无线技术的普遍,要无线网络的范围不只是局限在自习室和图书馆,学生通过网络来学习,就不会存在地域范围的限制。为学校师生提供无所不在、快速、安全、便于治理的无线网络环境,是建设智慧校园的必要条件。
学校里无线网络大多数情况下都具有范围大的特征,覆盖区域一般也较大,负载平衡特别重要,总是会发生部分区域通信繁忙的状况。以往的做法无法较好地处理此类问题,建设无线网络,增加接入点的数量变得简单、配置也更加灵活、成本也在降低,特别是针对某些要时常改变接入点的范围,无线技术的多跳结构与配置灵活会极为有益于网络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3 结束语
学校是学生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重要场所,学校建设的优劣对整个校园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质量有着直接的联系。伴随着学习情景辨别和环境感知、校园移动互联、学习分析等技术的慢慢兴起与运用,智慧校园不再只是一种理念,它正走向现实。具体来说,智慧校园的建设工作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许多问题还要逐步处理,要完成真正观念上的“智慧”校园还要经过一个艰巨的过程。智慧校园对解困现在数字化校园构建、改善教学和治理过程、推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荣怀,张进宝,胡永斌,杨俊锋.智慧校园:数字校园发展的必然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8).
[2]全力.数字校园离我们究竟有多远[J].记者观察,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