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与生物学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与生物学教案范文1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学生在武术课程中所学习的内容技术已无法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高职院校武术教育体系急需改革。本文针对高职院校武术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武术教育应积极与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相融合的思想,并尝试性提出改革方法与路径,以此抛砖引玉,引起高职武术教育中对生命安全内容的重视。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武术教育 生命安全 互融教学
武术教育作为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文化承载力全方位服务着高职学生的健康养生、伦理道德、防身自卫等价值目标。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高职武术教育在内容设置和教法方面过于传统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需求,正如武术名家邱丕相先生所指:“我们的武术普修课内容设置上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几十年一成不变的老三样(初级拳、初级剑和简化太极拳);已远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势,需要改革[1]。”将武术教学与学生生命安全知识相互融合的教学模式是武术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是根据高职学生实际需求和特点提出来的新课题。
一、生命安全知识融入高职武术教学中的必然性
生命安全知识是每个人值得终身学习的内容,主要通过对危害自身生命和财产受到侵害的安全防卫知识的学习,达到保护自身生命和财产安全的目的。武术教育的宗旨不仅强调健身养生,也同样重视防身自卫,这与生命安全教育的目标高度统一,也为武术教育与学生生命安全互融性教学实践提供了可行性,生命安全内容的融入将成为未来武术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高职学生文化需求的必然性
高职学生较本科学生在其学生特点和需求方面具有差异性,主要表现为缺乏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对所需知识的渴望度较低、行动力较差、心理承压能力和自我修养方面较弱、情绪自控和包容能力不足等,此种性格特点导致现代高职学生在安全意识、生命安全常识等方面知识匮乏,且在很多院校出现了学生猝死、学生自杀、学生受伤或棘手事件不能及时处置等。针对现代高职学生对生命安全知识日益增长的需求,将生命安全与中国武术教育相融合成为武术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
(二)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必然性
校园是学生学习的快乐家园,也是学生生命安全的港湾,校园安全离不开学生安全,要想达到校园的真正安全还需要从学生自身安全意识上下功夫。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离不开生命安全教育的辅助,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很少有单独教授生命安全知识的专门课程,因此生命安全知识的普及与传播零落在了相关科目之中,武术教育与生命安全教育在核心价值的体现上具有交集,成为校园安全文化宣传的重要载体,武术教育中融入生命安全知识对深化建设平安校园有着必然的意义。
(三)武术内涵体系改革的必然性
高职武术教育的核心除了健身养生价值外,还有防身防卫的功能,即通过合理的行为手段免受外界威胁伤害。然而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同学们对武术知识的渴望有了新的变化,传统健身养生和搏击价值观念已经远不能满足同学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他们更加注重实用价值,不仅能在武术学习中获取健身和搏击技法,而且渴望学习掌握更加实用的生命安全知识和技能,如心肺复苏技术、偶遇歹徒摆脱、灾难逃险、止血包扎等等,针对日益增长的新需求,武术教学内容不能继续保持传统的针对基本功和武术技术的教学模式,而是需要紧跟时代的新改革,生命安全知识的融入无疑丰富了武术体系内容,也为武术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注入了新血液,为打破传统武术教学模式提供了启示。
二、高职武术教育与学生生命安全内容的选择性融合
俄罗斯的《生命安全基础》认为生命安全教育是人类在其活动领域中,预防自然和人为危险,预防各种有害因素的理论和实践的一种科学知识体系[2]。生命安全的内容涉及广泛,并非所有内容都完全纳入武术教育范畴,应进行重点选择性的与武术教育相融合。
(一)生命安全思维在武术教育中的可融入性
思维意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反应和认识,对人体行为有着支配作用。生命安全思维的核心无疑是将保护生命安全放在首要位置的思想,这与通过武术教育达到防身防卫的目的性高度统一。高职学生未来大部分将成为社会基层的服务者,在社会生活中难免遇到威胁自身生命和财产的棘手事件,生命安全思维将成为化险为夷的首要保障。
(二)生命安全代表性技术在武术教育中的可融入性
自中国武术进入校园以来一直以强身健体和表演娱乐的传统价值为导向,而真正的实际社会应用价值却十分有限。高职校园武术教育不能固守传统,要积极根据同学们日益增长的社会文化需求不断改革,针对武术教育实际融入相适应的生命安全技能,如外伤消肿、骨折固定、搬运、指压止血或包扎止血、掐按人中穴预防休克、心肺复苏防止假死亡等知识学习等,能有效的避免受伤部位的进一步发展或受伤人群的死亡,从而起到保护生命和恢复健康的作用。这一内涵改革将大大丰富武术教育内涵文化且强化武术教育的现代社会实践价值。
(三)心理健康安全在武术教育中的可融入性
心理健康安全是生命安全体系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高职院校学生在心理健康问题方面主要有心理承压能力较弱、个人情绪不稳定、情感易抑郁、自私缺乏社会责任等特点,武术教育中针对特有的心理特点进行合理内容的教学实践将有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武术教育在心理健康问题解决方面有着自己特有的价值,如武术竞赛的参与能大大增强学生心理承压能力;武术的内外兼修,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自我修养,有效抑制不良情绪的发展;武术重视“未曾学艺,先学礼”的优良道德,能很好的解决现代学生自私自利、缺乏社会责任的不良品质等。
三、高职武术教育与学生生命安全相互渗透的实施路径
(一)将生命安全教育融入武术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
生命安全教育与武术教育的目标都是建立在“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理念之上,在目标设计方面两者高度统一;在具体的教学设计方面,将相应的生命安全知识恰当的融入武术教育体系和具体的教学实践环节,如:武术教学的每学期学时中可安排一定学时数的生命安全知识和技术学习课,也可在武术课堂实践方面,通过防身防卫或生命安全案例导入生命安全的主线思维,在武术课堂技术教学中融入生命安全技术实践等,这不仅能打破武术教学的传统教学体系,而且能深化武术教学的实际意义。
(二)将生命安全教育融入武术第二、三课堂学习
在武术教学实践中融入生命安全知识与技术虽在课程改革方面具有特色,但其效果的更大发挥离不开学生的第二课堂参与和第三课堂实践。武术教育第二课堂主要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校内自主组织开展的各类武术技术学习、竞赛等活动;第三课堂是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学生进行的校外交流实践和自主线上学习等。通过第二、三课堂与第一课堂的有机融合和相互促进,能更好的强化武术教育中的生命安全技术,使学生更加熟练掌握实用技能,从而全面突出武术教育的实际价值。
四、结语
高职院校武术教育融入生命安全知识和技能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不仅是高职武术教育发展的新方向,而且是增强高职学生生命安全的有效举措。武术教育与生命安全教育在“以人为本”健康、安全的目标上极度统一,也为二者的相互融合提供了可能,虽然我国近些年已有很多生命安全方面的研究,但与其它学科的融合方面实在不足,这与发达国家生命安全教育存在着较大差距,笔者期望通过对高职院校武术教育与学生生命安全融合性教学的研究和探讨,引起广大武术工作者对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思考,从而丰富高职院校武术教育内涵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 邱丕相,马文国.武术文化研究和教育研究的当代意义[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3):1-4.
[2] 唐宏贵.俄罗斯“生命安全教育”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启示[J].体育学刊.2004(11):69-71.
[3] 王子朴,孙学明,李晓天.中、俄、日、韩学校体育生命安全教育比较[J].山东体育科技.2013(10):15-20.
[4] 李清,季建成,邬燕红.结合生命安全教育的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以中国计量学院教学改革为例[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5):69-75.
生物与生物学教案范文2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性、发展性为目标,实现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包括两部分,现分别介绍如下:
一、学案设计
在备课组集体备课的前提下,两人一组设计出学案。学案应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学习内容、学法指导、达标训练等。(编排形式见附"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 学习目标要明确,让学生一目了然,知道本节课要探索的内容及主攻方向。
2. 学习内容的设计不是课本所学知识简单的罗列,而是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能力,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设计成不同层次的问题,编排出合理的知识体系。
3. 学法指导即学习方法、活动方(式)式的指导及疑难问题的索引、提示等。让学生掌握方法性、规律性的东西,逐步由"学会"变为"会学。"
4. 达标训练。为了使学到的知识及时得到巩固、消化和吸收,进而转化为技能、能力,要精心设计有"阶梯性"、"层次性"的训练,发展各类学生的潜能,升华学生的理性认识。
二、"学案导学"模式操作及注意问题
学案导学过程是按照"五步走"的程序进行的。
1. 示案自学,确定个体疑点
教师把学案发给学生,可运用导言、现代教学技术等手段创设适当情景,明确学习目标,学生以学案为依据,以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为主攻方向,根据学法指导,主动查阅教材工具书,实验教师准备好材料用具,让学生动手做,并观察实验结果,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自学、实验等发现问题,确定疑点,在随记中记录下来。
2. 分组讨论,解决基本问题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个体疑点,教师继续巡回指导。讨论时,大家各抒己见,在交流评议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在尝试讲道理了,在小组取得一致意见的情况下,推选出一个代表将讨论的结果和疑难问题列出提纲。 3. 点拔引导、全班解疑
经小组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集中解决。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真正起到主持人的作用。每一小组把未解决的问题由代表提出来,老师不要急于回答,而是让己解决此问题的小组做一次"老师",面向全体同学讲解,教师适当补充点拨,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迅速进行第二次备课,快速确定讲的内容,讲的起点,抓住问题要害,一语道破天机,使学生在渴望解释的心理状态下,明析事理,收到教与学的高效益。
4. 反馈小结
根据老师课堂收集到的反馈情况,引导学生归纳概括,梳理知识,使知识系统化。通过对比、分析、综合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归纳学习方法,从"学会"到"会学"产生新的认识飞跃。
讨论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①开始讨论的问题要具体,要带有启发性和趣味性,在学生逐步养成讨论习惯后,将讨论问题加深。
②要打破学生顾虑,形成自由讨论的气氛。
③在讨论中要不断启发学生,在一位学生发言后,还可以请其他学生补充,或者请另一位学生来判断前一位学生讲得对不对,还可以要求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的同时说明理由。
④要从鼓励学生出发,当发现学生发言出错时,不必忙于纠正,而让他讲完,然后请别的学生继续发言,最后引导学生来判断并说明理由,要鼓励后进的学生参加讨论,把一些易答的问题留给他们,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重新鼓起学习的信息;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除向未知质疑,它可向已知质疑。
⑤在讨论结束以后,教师要比较全面地了解讨论情况,要及时对讨论的问题进行小结,要让学生十分明确讨论中的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孰是孰非,不能得出结论的或现在还没有定论的,要鼓励学生积极研究、探索。
三、学案导学的优点
1. 学案导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素质教育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案导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力图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思维能力;课堂上给了学生更多的自学时间,教给了学生自学的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为学生以后的自我发展打好基础,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
2. 学案导学能"减负"不"减质"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时代的要求,学案导学不失为一种与这种要求相适应的好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是学案导学的核心。由于学生学会学习,疑点、难点都在课堂解决,原来的课下作业在学案导学中基本完成,从而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发展了,教学质量得到大面积提高。
生物与生物学教案范文3
【关键词】生命安全教育;武术教育;融合
一、生命安全教育的定义
“生命安全教育是认知生命、珍惜生命、保护生命,回避风险、抵御危机,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和获得生命价值的一种集观念、知识和技能于一体的综合理论体系和教育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使人们养成对自身和他人生命安全责任的态度,增强生命安全意识以及控制风险和掌握处理危机的方法,培养人们认识和预防常见的人身安全造成危害的综合能力。
二、学校体育存在的安全教育问题现状
体育教学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具有较大的意义,但是目前学校体育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安全意识等很多方面存在严重问题。1.学校对体育教学的不够重视,有些教师甚至学生都认为体育课是一门无关紧要的课程,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往往比较散漫,学习兴趣不高,教师授课效率达不到要求。2.体育教学是主要以身体活动为主,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需要身体力行,因此经过长时间、不间断的教学,非常耗费体力,使教师难以保持旺盛的精力。3.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安全教育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武术课程相比较于其他学科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尤其是男生,好胜心较强,会常常应为打闹产生冲突,这也是导致学生在体育武术课受伤现象的原因之一。
三、生命安全教育与学校武术课程融合的重要性
学生的学习时期对自己的整个人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也给学生本身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致使学生出现各种各样的困惑甚至是心理问题,然而,武术课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还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同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有必要在武术教学的开展过程中传授学生生命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生命健康意识,使学生在未来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四、学校武术教学与生命安全教育的同向性
1.教育目的一致性
在学校开展武术课的目的不仅是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更是要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促进学生体质的提高和道德品质的教育,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也是自身的得到全面发展。而学校开展生命安全教育不仅是为了促进学生对生命安全问题的了解,而且还要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提高学生保护自身能力和安全意识,因此,可以看出,二者都是通过教育以及实践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提高学生心理品质,从而使学生更好适应未来发展。
2.教育作用相似性
武术课程和生命安全教育在教育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主要表现三个方面:身体素质的提高、心理素增强、社会适应性的提高。首先,武术课程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目的,通过技术学习和身体练习,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不怕吃苦的意志品质。而生命安全教育是要让学生面对生命安全问题时候能够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这不仅需要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也需要学生具紧有急避险、抵抗灾害能力。其次,生命安全教育利于学生减少心理困惑,形成良好的生命观。而武术教育则能够使学生养成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两者相辅相成。在社会适应方面,生命安全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还能够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武术课程则通过技术练习、游戏,促使学生互相交流,提高协作、适应能力。因此,生命安全教育和武术课教学在目的和功能上具有相似性,因此,把生命安全教育融入到武术教学中开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五、生命安全教育与学校武术教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教学课程模式是一种教学范式,具有典型性和简约性,构建其教学模式要与课程的内容、实施、管理等课程要素结合起来。在武术教学环节中要体现实践性、过程性、体验性以及拓展性,通过教学设计和实施,让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应急避险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生命、生活的态度,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体途径可以结合以及几个模块:
1.结合武术特点
首先,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技能。比如,在武术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基础动作的同时,也要教授一些基础的防卫术,使学生能够突发人身事件中保全自己。
2.结合课堂游戏
游戏环节是体育课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通过游戏热身以减少运动损伤,为主要课程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可以把生命安全教育融入到教学过程的游戏环节部分,提高在学生在紧急情况下防止意外伤害的能力。总之,游戏要结合武术特点,使学生通过游戏学会一些躲避灾害、处理意外伤害事件的知识和能力。
3.结合突发事件
由于体育课常在室外教学,尤其是武术课,环境可控性较低,容易发生突发事件。因此教师可以采取情景教学的方法,在处理突发事件的同时,要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讲解、教授给学生,提高学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比如,在武术练习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受伤情况,不仅要妥善安置受伤学生,还要将应对这些伤病的简单处理方法和恢复方法进行讲解和传授,使学生在面能够从容处理意外事件,也减少不必要的二次伤害。因此,在结合各个模块内容方面,以“主题范围”作为学习内容,不同模块之间互相配合练习和补充,最终形成完整的课程整体。同时,在各个模块实施过程中,“互动式”教学和“体验式”学习要相互渗透,要体现出学习的过程性。并结合生命安全教育内容组成完整的生命安全教育课程模式。
结语
生物与生物学教案范文4
1目前国内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安全教育的现状
当前在国内的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尤其是高等医学院校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的安全教育中,存在着很多普遍的共性问题,如安全防范意识淡薄、重视程度不够、安全教育培训流于形式、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手册不能完全落实等,这给实验室安全埋下了诸多隐患[3]。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病原生物学的迅速发展,针对以往病原生物学体系建立的实验室安全规程并不能完全切合现在病原生物学研究体系的工作环境。譬如:随着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一些新的实验操作需要新的安全流程[4]。这就需要新的安全教育,需要对新的实验室安全体系及流程不断更新优化[5]。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变革,都需要不断更新学习。
2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安全教育中可行的措施
2.1强化思想认识首当其冲
人为的失误和不规范的操作会极大地影响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对实验室人员的防护效果[6]。因此,减少不恰当的实验室人为操作,是预防实验室感染、差错和事故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思想意识上引起重视首当其冲。医学院校的学生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往往对实验室尤其是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总觉得自己是医学背景出身,对实验室安全有着足够的认识。殊不知,越是大意越容易出现问题。因此,强化思想认识成为安全教育中的重中之重。由于在实验室工作多年,部分人员往往安全意识逐渐淡薄,导致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疏于形式。要通过各种方式进一步督促带教教师及实验室工作人员结合自身所在实验室情况,认真学习各类实验室安全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并结合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典型事例,使相关人员充分认识到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并在日常工作中能够以身作则,从我做起,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同时针对实验室新出现的问题,随时补充完善相关规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2规范准入规则尤为重要
在相关人员进入实验室工作之前,应组织实验室安全专题教育培训活动。培训内容应包括实验室安全的各个内容,确保相关人员熟悉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建立生物安全意识,保证相关工作人员掌握开展工作所必需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避免实验室污染,防止实验室事故的发生等。同时在相关人员结束实验室安全专题教育培训并考核合格进入实验室后,该实验室的带教教师或工作人员应结合本实验室相关研究内容进行进一步的个性化安全教育培训。比如,在使用能够通过粘膜和皮肤感染的试剂时,或使用有可能发生溅溢的试剂情况时,必须采用护目镜等个人防护措施;在使用锐利的针头时,事后必须谨慎处理针头等锐利物品;针对特定实验仪器的使用及维护,如超速离心机在离心时应保持合适的平衡等。在进入实验室工作初期,所有工作均应在高年资带教人员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操作复杂大型仪器。
2.3过程监管时刻不放松
实验室尤其是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安全教育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涵盖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方方面面,过程监管时刻不能放松。要从多环节入手,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2.3.1人员方面。明确病原生物学实验室人员的资格要求,避免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进出实验室或承担相关工作造成生物安全事故。所有实验室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安全教育培训并考核通过方可进入实验室。进入实验室后,必须熟练掌握相关标准操作规程之后方可独立开展工作。
2.3.2实验室内从事活动方面。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熟悉实验室环境,养成在实验室时刻警惕安全事故的习惯。在实验工作区内禁止吸烟,不得喝水、吃饭等,同时注意个人防护,防止交叉污染等。
2.3.3实验室仪器培训方面。对每件大型仪器设备制定标准操作规程,如离心机,PCR仪等,对新使用者进行操作示教,并指派专人维护,以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3.4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和消毒隔离制度培训方面。通过对实验室相关人员和学生进行教育培训,尽可能将操作、收集、处理废弃物的危险概率将至最低,进而将其对环境的有害作用减至最小,确保病原生物学实验室操作人员的安全,更好的避免发生安全事故。总之,我们应该充分认识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研究并建立具有实验室生物安全自身特点的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方法和体系,为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工作提供相对统一的尺度和标准,为我国卫生事业,特别是重大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传染病疾病防治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技术支撑和保障,为最大限度地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杨国威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参考文献:
[1]于敏,皮之军,李建海.实验室生物安全隐患及事故预防[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0):207-209.
[2]周正统.医学实验室的几个生物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J].微生物与感染,2010,5(2):126-128.
[3]曲萍,刘利兵,陈健康,等.关于高等医学院校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思考[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1):84-86.
[4]胡寒燕,王衍海,张瑶,等.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和质量管理的关系探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21(8):2074-2076.
生物与生物学教案范文5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即将来临,首先祝大家节日愉快!按照国家法定假日规定,6月4日至6日放假调休,共3天,7号正常到校上课。
为了度过一个祥和、喜庆、和谐安定的假期,*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向家长提出超出家长经济承受能力的要求。
六、不要沉迷于网络游戏,更不能夜不归宿。
七、不私自外出,外出必须有家长或成年人的陪同,注意交通安全。乘车时要文明礼让,尊老爱幼。不乘坐拖拉机、农用车等非载客的运输交通工具;乘坐公共汽车时禁止把头、手伸出窗外,禁止尝试驾驶一切机动车。
生物与生物学教案范文6
1.1临床检验实验教学中的标本潜在危险性:
临床检验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直接接触各种标本,包括人体的血液、体液、各种分泌物和排泄物等。一方面,为了满足实验教学需要,很多实验阳性标本来自临床患者;另一方面,考虑到临床病理标本的危险性,也为给学生提供充足的练习采血的机会,所以在临床检验实验室部分血液标本是学生间相互采集而来的,可能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学生提供的标本应该是安全的,但近年对新生体检中发现乙肝病毒携带者占10.08%,而且还有一些季节性流行疾病(如痢疾、腮腺炎等),因此学生提供的标本也不可能绝对安全,无论是临床标本还是学生的标本均有已知和潜在危险。
1.2学生生物安全意识淡薄,不重视生物安全:
目前,由于开展生物安全教学未能到位,部分学生对于生物安全知识知之甚少,没有意识到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要性,未能认识到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我们通过对我校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三年制)2012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仅有24.5%的学生知道医院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级别分为4级,但根据自己所做的实验来判断所在实验室应达到几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时,仅有10.2%的学生回答正确;清楚标准预防概念的学生不足1%;66.7%的学生在实验室经历过标本外溢、玻璃器皿破损、试剂接触皮肤、皮肤刺破或划破等意外事故;有70.5%的学生携带与实验无关的物品(如课本、书包等)进入实验室,25.6%的学生在实验室不束长发,39.8%发会在实验中使用手机,甚至有7.8%的人在实验室内饮水、进食。由此可见,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令人担忧。
1.3实验室管理制度、设备不完善:
目前,学校实验室尚缺乏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及监督措施,已制定的生物安全管理办法中多数条款也只是点到为止,没有具体分工,未能责任到人,监管不力。实验室内预防感染的制度不健全,如对血液等病理标本的外溢、离心时离心管的破裂等缺乏具体的处理措施。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也不符合有关规定,如医疗废弃物与生活垃圾混淆不清,使得实验室的医疗废弃物无法得到合理科学的处理,学生随意处理临床实验样本和有害废物,而所有这些因素都会给周围环境带来不可预测的影响和危害。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设备简陋,生物安全设备(如生物安全柜、高压灭菌锅等)和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手套等)配备不足,尤其是未能配备洗眼器等紧急冲淋设备。
2探索临床检验实验中的生物安全防护对策
2.1提高教师队伍的生物安全防护知识:
俗话说:“给人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要想使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生物安全知识,具有生物安全防范意识,首先应提高教师队伍的生物安全意识。对专业教师和实验员,定期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的学习与培训,以提高教师的整体认知水平,才能保证教师在授课和示教的过程中,结合课程的特点,向学生灌输生物安全知识,规范学生的操作,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2.2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习惯:
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以身作则,起到表率作用,注意学生细节,要求学生进入实验室后要按检验流程中做好个人防护(如白大褂、口罩、手套等),与实验无关的物品(如课本、书包等)等应放在清洁区,禁止在实验室做与实验无关的事情(吃零食、玩手机等);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防止交叉感染,接触任何标本要戴手套,使用后的实验室用品应放回原位并摆放整齐,保护实验室台面、地面及物品表面不被实验标本污染;离开实验室要求所有学生采用“六步洗手法”洗手、消毒,禁止学生穿着白大褂去教室、操场、食堂等场所。要求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引导其养成良好的自我防护意识和无菌操作观念。
2.3建立生物安全意外事故的处理: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意外事故,如:采血时不慎皮肤刺伤、临床阳性标本泄漏等。因此,应针对在实验过程中每个可能发生生物安全危害的环节,制定生物安全手册和建立实验室事故处理制度,并且要求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一旦发生以上实验室事故,应及时上报带教老师,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相应的应急处理,并做好详细记录。
2.4规范处理实验后的废弃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