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交易存在的问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交易存在的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交易存在的问题

网络交易存在的问题范文1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课程教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2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8631(2010)03-0135-02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人类进入了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1]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交叉学科,具有概念多、理论复杂、应用广、技术更新快等特点,要求学生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目前,计算机网络课程已经成为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甚至很多非计算机专业也开设此课程。因此,在新形式下为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如何开展好计算机网络的课程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已成为很多学校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计算机网络基础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个人电脑的普及,以及个人受教育环境的不同,导致学生的网络知识存在明显差异。一些来自大城市的学生,中小学期间就学习过信息技术的有关课程,接触计算机网络比较早,有一定的基础。这些学生主要分为两部分,一小部分学生由于对计算机网络比较感兴趣,且自学能力比较强,在课余时间内积累了大量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有的甚至还可以组建简单的小型局域网;另外的大部分学生虽然学习过相关课程,但基础知识掌握不完整,只会一些简单的操作,对网络构建兴趣不大。与这些学生形成明显对比的是,另一些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根本没接触过计算机,对计算机网络的了解是一片空白。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目前,各高校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设备的更新、专业机房的建设。现在,本课程教学基本采用多媒体理论讲授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由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更新,学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所引发的问题更加突出。利用多媒体手段授课,课件信息量大、速度快,基础薄弱的学生跟不上,可以说是“有听没懂”,这样下来,既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又严重影响后面课程的教学;基础好的学生觉得内容过于简单,收获不大,是在浪费时间。结果,理论课就形成了好的不想听、差的听不懂的局面,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实验课时,由于人数过多,老师照顾不到所有的学生,这样,就导致一些基础好的学生,把实验课变成了他们的娱乐时间。

2. 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

计算机网络课程理论性、综合性比较强,涉及的专业知识面比较广。为了保持知识的完整性和全面性,该课程的教材都是以计算机体系结构模型分层进行展开介绍。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生硬、抽象的理论知识,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感觉老师讲的这些知识不实用,与现实生活关系不大,很难留下比较深的印象。因此,学生逐渐对这门课失去兴趣,导致上课走神,课后不做预习、复习,只是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纯粹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经调查表明,学生对本课程认识程度不够,缺乏学习主动性。

3. 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单调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变化很快,网络新技术不断出现,知识点不断增多,导致教学内容相对比较陈旧,教学难度相对增加。目前在高校中,大都采用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造成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的脱节。多媒体教学还是处在“演示”阶段,并没有改变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方式。多媒体课件的模式化限制了教师和学生的思路,学生只能在教师思路的引导下思考,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实验课的内容多以了解性和验证性为主,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和理解只停留在书本上,实际动手能力得不到培养。[2]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加快计算机网络教育的改革,成为当务之急的问题。

二、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

1. 更新教学内容

为了适应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计算机网路课程教学要兼顾基础知识与新兴技术的结合,选用合适的教材,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调整和更新。在讲课内容上,把握好学科的前沿性和实用性。比如,传统的教材以OSI参考模型作为典型分析例子,来介绍网络体系架构及相关原理,但在实际网络上,是以TCP/IP模型为标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增加相关新知识,做到理论和实际应用相联系。再比如,令牌环网、ATM等技术在目前已经淘汰,可以简单说明一下,同时将最前沿最实用的技术引入到课堂中,既扩充了教师的讲课内容,又开阔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习兴趣。

2. 改善教学方法

目前,一些高校的计算机网络课程讲解,都是从网络的基本概念开始,接着介绍分层模型,然后按照“自底向上”顺序介绍各层概念、协议及设备。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过多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使学生无法真正明白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的含义。建议采用“自顶向下”的讲课顺序,让学生从感兴趣的网络应用进入相对抽象的物理底层。[3]

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一些理论概念比较抽象、难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类比的方式,加以形象阐述概念,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适当插入一些图片或动画视频,把枯燥、复杂的问题生动化、形象化,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印象。如果理论讲解涉及到网络设备和配件,可以将实物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在看的到、摸得着的情况下,更加深入学习相关知识。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理论与工程应用紧密结合的一门课程,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基础理论和工作原理的讲解,还要重视网络工程构建和应用问题的分析,选用一些经典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加深理论理解的同时获得实际应用经验,做到学以致用,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4]

另外,在授课过程中,师生互动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老师可以布置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或者目前比较热门的题目,让学生课后去调查和搜集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学生分组讨论,老师点评。这就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教学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3. 加强实验环节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程,必须通过实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原理的理解,掌握常用网络互连设备的主要结构和配置管理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实验类别来看,分为验证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这就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实验内容体系,改善实验条件,合理安排实验内容,使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实际动手操作。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实验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4]一组学生一次实验可能涉及到很多设备的使用,高校由于受资金、技术等方面因素的影响,网络实验设备欠缺,特别是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而且实验设备的更新改造也跟不上网络技术的发展,这就给部分实验的开展造成困难。构建虚拟仿真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这方面的困难。使用虚拟机Vmware来模拟一台或多台计算机,学生在一台计算机上就可以组建虚拟的局域网,完成各种操作系统的安装、服务器的配置与访问等实验。使用Boson NetSim网络模拟器能仿真当前比较流行的网络设备,其仿真的操作界面让人有在操作真实网络设备的感觉,而且配置命令及返回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同,可以完成网络设备的配置与连通测试等实验。使用NS2仿真平台能进行网络协议和算法的研究和优化,既节约成本,又加深学生对协议原理和功能的理解。实践表明,构建虚拟仿真平台,不仅能弥补网络设备短缺的困难,而且使学生在进行实验时不必担心网络设备的损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实验教学比例比较少,而且传统的实验教学还是以书本和老师为中心,学生对实验内容不进行预习,只是按照书本和老师讲的步骤进行实验操作,达不到实验的预期效果。建议构建开放性实验室,学生在实验课以外的时间,可以到实验室做实验,也可以通过远程Telnet访问网络设备完成实验内容。这样,不仅提高了网络设备的利用率,而且还可以使学生进行反复实验练习,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4. 建设网络教学平台

计算机网络课程除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还可以建设网络教学平台,把PPT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实验报告模板、参考资料、教学视频等放到平台上,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并做到不断更新。另外,网络教学平台还应包括网上答疑、在线测试等功能,使学生可以在课后进入平台学习的同时还能进行提问、测试,学生可以随机抽取试题自测,了解自己的真实水平,开展有针对性、有重点的学习,也为师生课外交流提供了方便。

5. 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素质化建设是决定计算机网络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教学水平、学历层次的提高,年龄、职称结构的合理分布,教书育人、敬业爱岗的培养,队伍的发展与稳定等。从事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学生对主要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各自的特点调节教学,并制定合理的教案;在平时多听一些老教师、教学专家的课,及时吸取他们对重点、难点的知识分析和讲解方法,虚心请教、总结经验、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教师还应通过进修、学术报告、新技术培训、参与一些公司网络工程项目建设等方式,不断学习新的网络技术,把握网络技术的前瞻性和实用性,积累丰富的网络工程实践经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 戴振华.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实践与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02).

[3] 徐艳玲.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实践[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2).

网络交易存在的问题范文2

关键词:网络购物;格式条款;消费者权益保护

网络购物由于自身快捷方便的特点因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消费水平的提升,但是从另一层面分析,网络购物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极有可能受到利益侵害,尤其是现阶段的网络格式条款对消费者非常不利的因素的前提下。本文注重分析了当前我国网络购物的现状,论述了在购物过程中不合理的交易条款对消费者造成的不利影响,给予相对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以此为之后的网络购物提供参考理论。

一、网络购物发展现状分析

从现状分析,网络购物已经成为现代居民购物的首选通道,这主要得益于网络发展速度的加快以及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就2010年来说,我国网络网购交易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交易金额已经超过4980亿元,占市场的占有率超出3%,从网络购物客户层面分析,发展规模不断壮大。虽然网络购物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便利,但是由于网络交易本身的不完善促使消费纠纷不断增多,消费者自身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这其中与网络交易中的格式条款有着极大的关联,很多条款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交易纠纷还需不断完善网络格式条款,借以保障消费者权益,进一步促进网络购物交易得以不断优化。

二、网络购物中格式条款弊端阐述

(一)免责条款损害消费者权益

针对网络格式条款来说,大部分都是由网络卖家自身拟定的,这在某种程度上促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一开始就是处于倾斜状态。在网络购物条款中,存在一定的免责条款,而网络卖家将此无限缩小,尽可能避免自身从中受到损害,多数卖家钻格式条款的漏洞,借以满足自身利益。由于卖家在制定合同条款时基本从自身角度出发,因而在某种程度上难以做到合理化,继而降低自身责任,而买家在交易过程中将会承担由此产生的风险,自身利益难以得到保障。但是从另一个层面分析,在交易过程中卖家存在重大过失责任,其自身就需要承担责任,而买家却在商品损坏的前提下,或是商品存在瑕疵,他们只有接受维修,或是更换商品权利,而不能取消商品交易,这种格式条款的设置对于消费者来说侵害他们自身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卖家为自设量身定做的条款是无效的。

(二)限制网络买家权利

在现代网络购物交易中,除了上述出现比较普遍的问题之外,还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交易问题,在很多格式条款中消费者具有一定的权利,而这部分权利却被网络卖家逐步弱化。在2014年3月15日,我国颁布了网络购物相关规定,即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7日内,他们可以实施无理由退款,这一条款的实施为消费者给予参考标准,但是在实际交易中,很多网络卖家并不遵守,他们制定的条款中明确规定,商品一经拍卖不退不换,这与上述政策相违背。网络卖家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不受到损害,随意篡改格式条款,而消费者并不知情,从某种角度分析,消费者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在上述情况下,合同拟定也是相对无效的。

(三)救济途径相对繁琐

从现状分析,网络购物虽然为买家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与此同时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买家在交易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在与卖家的交涉中权益受到损害,这其中以违约金赔偿问题最为常见,同时也是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由于现阶段的网络监督存在一定的弊端,买家需求自身保护的途径相对较少,且难以在短时间得以完善解决,针对部分未完成的交易来说,基于格式条款的影响,消费者由于自身交易失败必须付出高额的违约金,而从实际情况分析,消费者无需支付高额赔偿金,救济途径繁琐也是导致买家自身权益无法得到保障的真正原因,需要不断健全网络监督及投诉途径,以便买家在第一时间内能够获得最佳的服务。

三、完善网络购物建议及对策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网络购物交易中消费者遭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这主要是由于网络卖家利用自身优势随意更改格式条款,很多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形下权益受到侵害。为了确保消费者在网络交易中的合法权益得以保障,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

(一)完善技术监管

网络交易虽然是虚拟的平台,但是并不是无据可依,从信息监管角度分析,需要设立第三方监督机构,它不属于交易的任何一方,而是持中立态度。对于信息管理人员来说,他们必须完善自身的职能在网络交易中发挥应用的作用,如果在网络交易中出现不合理条款,必须给予审查清理,这这样在某种程度上不会损害消费者权益,同时也能对网络卖家起到警醒作用,使其能够以良好的诚信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制定合理的格式条款保障双方利益不会受到损害。由于网络监管技术存在一定的漏洞,很多格式条款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只是事后处理,这也导致了无法从根源上防止不良交易事件的发生。随着社会发展脚步的逐步加快,网络监管技术也正在逐步完善,联合工商管理部门共同监督,以法律手段为武器,借以行政处罚实施监督,从而降低不合理网络交易的发生。

(二)强化格式条款立法监督

针对消费者在网络购物中遇到的诸多交易问题,政府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加强立法监管,从当前情况分析,我国已经针对网络交易中存在的问题拟定相关法律法规,在规定中明确指出,网络交易买家拟定的格式条款并不是一经推出就立刻生效,卖家有义务提醒消费者在交易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且需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从另一个层面分析,需要完善消费者的相关权利,引导网络卖家根据实际情况拟定格式条款,这样可使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有法可依。

(三)增强消费者权利意识

网络购物存在一定的交易风险,这就消费者提高自身的维权意识,通过多个途径与渠道了解自身在交易过程中具有哪些权利,一旦在交易过程中收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可以根据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当消费者在网络交易中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获得帮助:消费者协会、人民法院等等,这样才能确保自身交易,同时也能够对网络卖家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从整体角度分析,消费者在交易过程中需要对格式条款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对于不合理的交易行为给予坚决抵制,只有消费者自身具有一定的维权意识,才能在遭受不公正待遇时给予相对合理的维权做法,遏制网络交易之中由于格式条款引起的不良交易。

四、结语

总体来说,随着网络购物在当今消费中占有大比例的交易额,继而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在交易过程中由于格式条款引发的交易纠纷不断增多,促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一定的侵害,文章主要分析了现阶段网络购物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交易交易中存在的问题给予相应的解决对策,进一步促进网络交易模式不断优化。

参考文献:

[1]王威.网络购物合同中格式条款的法律规制与完善对策[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03).

[2]齐欣.网络购物格式条款的法律规制研究[J].特区经济,2011(07).

[3]牛丹,侯昊辰.网络购物环境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J].情报科学,2013(07).

网络交易存在的问题范文3

关键词:电子商务;安全问题;对策探究

电子商务虽然在当前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但是其在发展过程中显现出的安全问题却不容忽视,这将会影响到电子商务的正常交易以相关信息的安全性。截止目前为止,世界各国网站都曾遭遇黑客攻击,致使客户信息泄露,且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将详细论述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给予行之有效的措施,以改善电子商务信息频频外泄的现状。

一、电子商务安全问题分析

电子商务是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而出现的新经济形态,和传统传媒、娱乐等领域已经受到互联网深度影响一样,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互联网上最有潜力的应用方向。长期以来,伴随着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同时,互联网“开放、自由”的价值观所导致的网络安全和网络信任威胁始终挥之不去,而完全依赖互联网发展和运行的电子商务也逃脱不了安全威胁。就目前而言,世界各地电子商务都面临着极大的安全隐患,例如:在2012年,亚马逊旗下的电子商务网站Zappos受到黑客的攻击,电子邮件以及密码信息丢失,数量高达2400万户;2012年7月,雅虎服务器被黑,导致45.3万份用户信息泄露。由此可以看出,电子商务安全问题极为严重,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互联网上的用户环境复杂多样。用户终端系统面临安全漏洞、计算机病毒等风险。在互联网上从事电子商务的用户终端往往同时是用户上网冲浪的终端,由于大量用户并非计算机专业人士,对用户终端计算机环境的安全性威胁知之甚少,终端安全防护系统安装不及时,且软件漏洞以及补丁问题未能引起重视,从而埋下安全隐患,为攻击者提供可乘之机,他们可以借助已知的信息,或是未知的缺陷,向计算机发动攻击,加之浏览恶意网站、下载恶意程序,导致计算机中存在木马、蠕虫等恶意代码软件、以及计算机病毒的侵扰,这对于终端计算机系统而言可谓是危机重重,他们的安全问题无法得到保障。第二,网络设备破坏严重,服务器被恶意攻击。除了用户环境外,大量电子商务数据存在服务器端,因而更会成为黑客等非法攻击的目标。对于正在实施交易的服务器而言,他们经常会遭到攻击者的恶意破坏,例如:DDOS攻击,用户难以防范,导致交易不能正常进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恢复正常。如果服务器端没有有效的防攻击手段,攻击者还通过服务器的漏洞,或是软件程序缺陷,攻击服务器,盗取服务器、数据库口令,截取用户机密信息,让用户蒙受损失。第三,数据在网络上传递过程中存在泄露风险,导致数据被盗。由于交易过程中需要在互联网上传递交易行为数据,因此数据在网络上传递过程中也存在广泉风险,攻击者在网络上可谓是无孔不入,他们通过多种不正常手段,如窃听、重放、流量分析等,截取用户信息,然后再利用自身分析所得的数据信息,使用户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无法保障数据保密性。电子商务由于和经济行为直接相关,因此其所面临的上述安全威胁所造成的损害又远比普通门户网站、娱乐等严重得多。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安全威胁。

二、解决电子商务安全问题主要措施

(一)健全网络安全防御体系建设,创建安全的交易环境

电子商务交易面临积极的安全挑战,必须采取相对有效的措施以解决其带来的安全风险。首先应该建立健全电子商务各个环节的安全防御体系。在服务器端,为了保障网络交易的安全性,可以利用防火墙自身的功能性,对内、外网络实施隔离,构建安全屏障;运用技术,以此形成缓冲,借助前置服务器,以此承担电子商务交易风险;运用访问控制技术,如访问控制安全网关等,来阻挡非法用户访问,与此同时设置访问权限;选取以下安全虚拟网络:VPN、IPSEC等,以此进行电子交易;借助EDI,或是电子支付,再或是XML等,用上述技术提高网络交易安全性;利用入侵检测技术,且借助安全策略,降低外网威胁;强化网络拓扑结构,改进网络协议,以此降低网络交易被恶意攻击的现状。

(二)基于密码技术实现网络信任体系,构建主动安全保护体系

传统的安全防御体系,只能最大限度地规避安全攻击,并不能带来主动的信息保护、行为认证和责任认定。因此,基于密码技术,系统规划和建设网络层面的网络信任体系,从基因层面改造互联网在主动安全保密方面的缺陷:第一是对电子商务交易参与机构、个人等进行统一的资源管理,为实名化的电子交易奠定可信管理基础;第二是实行严格的认证上网机制,无论基于何种行为,网络上任何动作的前提是必须首先通过网络信任体系的统一身份认证,确保匿名攻击、伪造身份等现象;第三是实现严格的授权通行和访问控制机制,所有交易过程中的行为,必须是经过明确授权的,并且在行为实施过程中能够依法鉴权,从而杜绝非法访问、未授权行为的出现;第四是全网行为的可信记录和追溯机制,所有交易过程行为动作由网络信任体系进行可信记录,并提供事后追溯查询和认定服务,确保发生安全事件后,能够追溯到具体的行为人、行为时间、安全地点等。网络信任体系实现的核心技术是密码技术,包括对称算法和非对称算法,采用国家商用密码管理部门认可的密码算法,实现基于数字证书的身份认证、数字签名、印章等,以及对交易数据的加密传输和加密存储,从而极大降低网络交易信息外泄率,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会遭到攻击,交易数据报文,或是个人信息,将不会被泄露。电子商务网络信任体系的实现,使得参与电子商务的所有机构、个人在一个统一安全可信的平台上开展业务,从而从系统层面保障交易的顺利安全的进行。

(三)完善制度建设,强化法律监督

管理和技术从来都是网络安全问题的一体两面,在加大技术手段的同时,必须同时加大电子商务交易领域的制度和法律法规建设,并确保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有效落实和监督执行。加强对电子商务参与各方的安全教育,规范参与各方的行为。对参与机构而言,电子商务将为他们带来发展机遇和丰厚利润,他们必须承担起保障电子商务安全的主要职责,而对于用户而言,他们是网络交易安全的重要推动力,因此也必须完善他们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其风险意识,从根本上杜绝经济损失。除此之外,有关部门还需颁布与网络交易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此保护电子商务交易,规范交易行为,为电子商务提供相对安全的网络环境。

三、结语

电子商务交易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增多,但是与之高速发展的还有网络安全问题,这对电子商务交易而言是极为不利的因素,文章主要分析了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从网络安全防御、网络信任体系以及制度法规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对有效的策略,以此保障了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燕卫.浅议电子商务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及对策[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3.

[2]闵存高.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J].无线通信技术,2012,01.

[3]王雪颜.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阶段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J].河北企业,2014,02.

[4]李素霞.浅析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及对策[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07.

网络交易存在的问题范文4

关键词:互联网 金融风险 思考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开展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具有参与者众多,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并且如台风过境一般席卷全国。如今,互联网消费已经开辟出专属的领域,这个全新领域是以全新的金融业务作为主要发展目标的,其对于整个金融业的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作用。互联网和金融业两者之间结合在一起很大程度上的增加了金融业的风险,由于其复杂多变的特性,导致了金融风险的防范工作开展十分困难。

一、互联网主要的金融风险类型

(一)法律政策

互联网金融业务作为一项全新定制的业务,并没有根据市场、资金、交易者、电子合同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关的法律保护交易。现阶段,网络金融行业在进行交易支付的过程中通常都是采用电子支付的形式进行交易,还有由交易双方针对交易情况进行拟订的书面合同。这是一种风险保障手段,可是因为其并没有法律法规进行约束,这就导致了一旦交易出现问题,协议中提到的责任、承担等情况不能正常的执行。虽然《合同法》对于电子合同具备的法律效应是承认的,但是针对合同签名这一项却没有给出具体的标准。

(二)业务管理

互联网金融行业对于进行交易过程中风险规避么问题不够重视,对于造成风险的源头的管理松懈。网贷公司不设立风险准备金,理财产品只是强调高利率并没有针对风险问题给出相应的解释。有的支付平台对于客户身份核实简单,涉及到大额资金交易的时候没做使用U盾,筹资、资金中介通常只是具有担保职能,在担保交易过程中并没有受到相关的资金约束。这很无形中增加了金融交易的风险,一旦发生什么问题,网贷公司为了逃避责任可能直接选择跑路。

(三)网络技术

计算机通讯系统互联网金融业务得以发展的载体,因此,一但计算机网络系统出现了什么问题,将会直接造成互联网金融新风险的出现。网络通讯、密钥、加密系统、IP协议等方面的安全性较差,一旦计算机系统遭遇电脑病毒或者是黑客的攻击,将会直接造成资金的大量损失。互联网金融业对于网络技术的选择失误也会直接的引发金融风险,通常表现为系统和客户端不兼容,引发的互联网金融业的风险问题。

二、应对互联网金融风险措施

(一)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

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大大的增加了传统金融风险复杂的特性。而互联网金融业务存在的风险一般都是法律、业务、网络技术上存在的风险,当然还有网上存在的非法洗钱等犯罪行为,都可能提高互联网金融风险。 针对互联网金融交易过程中涉及到的电子交易、电子商务等交易用制定法律,从安全性方面思考,通过各方面的考察,从而制定保证交易过程中的金融安全性。加强对计算机犯罪的打击力度,制定禁止利用计算机进行犯罪活动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在现有的法律基础上,增加有关互联网金融交易、网络犯罪中违规现象进行严肃的处理,加大惩罚惩力度。针对互联网交易过程中对于用户的个人资料、合同签名、电子凭证等做出明确、详细的规定,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以确保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交易活动能够顺利有序的进行。

(二)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力度

要对互联网金融风险进行各方面的监管,就必须要将逐渐表露出来的互联网金融业特征进行深入的了解,根据实际情况对金融业分业、混合的两种主要的监督管理模式进行调整,使之更加适应对互联网金融业的发现情况,以便于做出更好的管理。通过对发展初期业务的深入调研,实现在互联网金融交易当中对资产负债的流动管理和交易客户信息安全性的保护并用的局面。想要做好互联网金融业的监管工作,还需要加强国内和国际间互联网金融业管理的交流,在与国外金融业监管机构合作的过程中不断的改进自身。

(三)提出互联网金融发展政策

在实现金融改革的过程中,互联网金融行业可以说是一项突破性的创举,它的普及与发展为金融业改革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在对互联网金融做出的一系列的研究工作的同时,也要针对发展过程中社会现象进行评估,从而制定出符合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用其指导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针对与互联网金融有关的产业的的管理,从物流业、移动互联网等的方面进行思考,全面分析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税收、人才培训,行业管理方面的政策、措施。

三、结束语

对互联网交易中存在的风险做出相关的提示,努力创建一个交易、信息、投诉等方面都具有一定安全保障的交易环境。将互联网金融交易过更重涉及到的责任、义务落实到位,明确相关的机构的监管目的,在引导消费者风险识别、预防能力增强的同时,更好的保证参与互联网金融交易的消费者的合法消费权益。通过对风险、交易资金、客户信息方面进行约束,使得对互联网金融风险有一定的防范和维护意识,从而实现全方面促进互联网金融业的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闫真宇.关于当前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若干思考[J].浙江金融,2013,12:40-42

网络交易存在的问题范文5

【关键词】通识教育 高校学生 网络购物 问题研究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上购物作为一种崭新的消费模式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网上购物较之于传统的购物存在了许多优点,但不可避免的也存在了不足之处。作为新生代的大学生,对网上购物行为接受很快,是网上购物市场上不可忽视的一股重要力量。提升学生网络购物能力已经成为高校通识型人才培养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校学生网络购物的现状及原因

(一)高校学生网络购物的现状

大学生是网上购物市场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在互联网快速发展和日益普及的今天,特别是在大学生当中,上网几乎成了每天的必修课。再加上身边已经进行网上购物同学的影响,没有网上购物经历的大学生,不久的将来进行网上购物的可能性很大。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对网上购物的消费方式表示可以接受。总体而言,高校大学生网上购物潜在市场很大。高校学生的理性网络消费能力亟需提高。

(二)大学生热衷网上购物的原因

(1)网络购物符合大学生的求新心理。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网络购物以其奇特的购物方式吸引大学生尝试体验,而且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网络操作能力。

(2)网络商品具有丰富多样性。网络产品琳琅满目、丰富多样,有很多在平常生活中很难找到的新奇、独特的物品。而且网络不受地域、空间、时间的限制,没有国界之分,是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购买到自己在生活中无法买到的商品。

(3)网络购物的快捷便利性。现在的快递迅速发展及壮大,这无疑给网络消费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另一方面,网络商店是24小时营业的,完全不受时间的限制,更大程度的方便了顾客,所以大学生更适应这种新式的购物方式。

二、高校学生网络购物存在的问题

(一)商家信誉度问题

在网络交易中,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买卖双方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性,大学生很难接触到商品,不清楚商品的质量;反过来,商家也很难见到消费者,不了解消费者的身份。这样使得有些商家和消费者利用网络的虚拟性扰乱市场秩序,从而影响大学生网上购物的交易安全。

(二)交易安全问题

实体交易环境下,支付行为是面对面发生的,基本上不存在交易的安全性问题。但在网络购物环境下,由于交易在虚拟空间进行,容易存在欺诈行为,尤其是对个人信息和账户的安全的担忧,这无疑给大学生网上购物到来了阴影。

(三)商品配送问题

网上购物将付款与交货变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离的两个过程,商品必须经过一定的时间和运输才能到达消费者手里。由于快递公司在配送中存在着各种不完善的环节,比如商品的毁损、丢失、送递不及时等等,这种因商品传递而造成的风险大大增强了网络购物的风险。

(四)售后服务问题

网络购物时,消费者并没有接触到商品,若买回来后发现不合适,有的商家同意退货,但要消费者自己承担邮费;有的商家根本不同意退货,再加上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三、通识教育视野下高校学生网络购物的反思

(一)加强对商家的管理

(1)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网络交易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与传统交易的差别。建立和完善网络购物的相关法律法规,就赔偿责任承担主体、合同模式、权利与义务、纠纷处理机制、赔付途径等作出明确规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加强对商家信誉度的管理。根据调查,很多购物网站都设立了信誉度的评测,每成功交易一次,就可以对交易对象作一次信用评价。在此,要防止虚假的信誉误导,避免消费者根据虚假的信誉度来确定购买哪家的产品。

(3)加强网络商品的管理。很多大学生喜欢在网上购买品牌商品,是因为网络商品价格较低,因而也存在很多的虚假商品,所以必须加强对网络商品的质量的管理与鉴定,保证商品的真实性。

(二)倡导大学生网络理性消费

(1)提升网络交易能力,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在网上购物中大学生不仅要熟悉相应的过程,更要注意提高自身的安全保护意识。比如要学会鉴别网上商店的真实性、服务质量的好坏;学会查询卖家的信用度,对于超常低于市场价的商品,会谨慎分析;对于高额交易尽量选择第三方付款方式,不在公共场所转账,并在交易完成后,将订购单的网页分别进行存档,向商家索要收据或凭证。这样,一旦出现了问题,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选择良好的购物平台、商家和商品。首先选择历史较长且访问量较高的网站,这些网站能够发展壮大起来,信用服务一般都较好。其次,大学生在网上购物时要查看对卖家的评语,信用等级高、经营时间长,特别要认真研究买家的评价。最后,网络上同类商品很丰富,大学生在网购时要学会货比三家,寻找价廉物美的商品。

(3)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目前大部分网站提供的支付方式无外乎以下几种:网上支付、货到付款、银行电汇、邮政汇款、手机支付等。大学生普遍缺乏必要的购物经验,使用第三方支付更有利于双方权益的保护。

四、小结

通过高校学生网络购物的情况的分析可以发现,网上购物这个市场具有很大开发潜力。大学生网络消费能力的提升,将成为其社会人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相关规章条例的制定完善和网上购物行为的规范,不仅大学生这一消费群体,还包括其他广大民众都会参与到网上购物这一行列中,促进网上购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网络购物风险分析及消费者应对策略探讨[J].电子商务,2011,(04).

网络交易存在的问题范文6

关键词:电子商务 身份认证 信息认证 PKI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08-0162-02

1、导入

电子商务是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同时,人们不再受地域的限制,能以非常简捷的方式完成过去较为繁杂的商务活动。通过这样的交易方式不仅降低了经营成本,而且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优化了资源配置,所以电子商务现在已是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然而,这是商业模式给经济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其中,交易的安全成为其核心和关键问题。

2、电子商务存在的安全隐患

电子商务中所有的交易都是基于开放的网络环境下进行的。这样,开放网络环境下的网络安全隐患问题自然也是电子商务交易所存在的问题,且这些安全隐患不能很好的解决,势必阻碍电子商务的发展。

2.1 网络设施不完善

国内计算机网络设施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待进一步完善。近几年,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我国的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及设施也在不断的发展。但是跟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容量不是足够大,速度还有待进步提高,技术指标还存在差异,管理水平、使用成本、安全性和协调性等也都存在较大差距,这样的硬件环境本身就为电子商务安全交易隐患提供了土壤。

2.2 信用问题

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交易体系涉及买卖双方,因为互联网的存在,买卖双方可以不见面进行大量的商业交易。然而由于市场还不很成熟,假冒伪劣商品泛滥,而网上交易又不能让消费者对商品亲自试用鉴别,所以有许多消费者对电子商务望而却步。这样的话,网上交易中买卖双钩相互信任就成了成交的根本保证。

2.3 交易安全

电子商务中核心的问题就是交易安全问题。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一些虚假交易、假冒行为、合同诈骗、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等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屡屡发生,这样使电子商务面临种种风险。如何保障电子商务的安全一直是电子商务的核心研究领域。

3、认证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认证是建立网络安全系统必不可少的基本组成部分,它是网络安全的基础。同样,认证在电子商务安全中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子商务交易安全中,认证技术主要包括身份认证和信息认证。身份认证用于鉴别用户身份,验证信息的发送者是真的,而不是冒充的;信息认证是验证信息的完整性,即验证数据在传送或存储过程中未被窜改、重放或延迟等。在电子商务交易中,通过这两种认证技术的结合,才能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

3.1 身份认证

在网上进行交易,身边认证是第一道防线,只有确认了对方的身份才可能使交易流程顺利展开。所以,身份认证是电子商务交易中首要的安全保证。网上交易进行身份认证最常用的有口令认证和基于生物特征认证。

3.1.1 口令认证

口令认证分为静态口令认证和动态口令认证两种方式。静态口令认证就是传统的用户名密码认证,是最简单的认证方法。采用此类的认证方式,系统为每一个合法用户建立一个二元组信息(用户ID、口令),当用户登录系统时,提示用户输入自己的用户名和口令,系统服务器通过核对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口令与系统维护的信息进行匹配来判断用户身份的合法性。这种认证方法操作简单,但是系统安全性极差,一旦口令泄露,后果将不堪设想。动态口令技术是为解决传统的静态口令认证的缺陷而设计的一种认证方式,也称“一次性口令认证”,在认证过程中,用户的密码按照时间或使用的次数不断动态变化,且保证一次一密且任何人都无法预知,有效抵御重放攻击行为。这种认证技术有效地保证了用户身份的安全性[2]。

在电子商务交易中,由于密码口令很容易被遗忘或被其他人进行攻击或破解,相对于其他保密技术,这种认证技术是安全级别相对较低的一种。

3.1.2 基于生物学特征的认证

生物特征认证是依赖用户特有的生物信息的一种认证方式。这种认证方式与口令认证最大的不同是,口令认证是依赖用户知道的某个秘密信息,而生物特征认证依赖独一无二的用户特征生物信息,且生物特征很难在个体之间传递。这种认证主要是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基于生物学特征的认证包括基于指纹识别的身份认证、基于声音识别的身份认证以及近来流行的基于虹膜识别的身份认证等。

目前,在保密性较高的系统中采用基于生物特征的认证技术,在电子商务交易中,这种认证技术由于高成本性等原因还没有广泛的应用。

3.2 信息认证

信息认证技术是电子商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电子商务安全、可靠以及一致性。在电子商务交易中,由于开放的网络环境下,网络上传输的信息很容易被篡改、伪造,或者被冒充,或信息接收方事后否认,同时,通过电子数据方式达成的交易文件又必须与传统的商务交易一样,必须具有严肃性和公正性,且是不能被否认的,为实现这一目标,除了采用身份认证起到确保网上交易者身份的真实可信外,信息认证就用来确保交流的信息完整、不可抵赖性,以及信息访问的权限控制。

3.2.1 基于密钥体制的认证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