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范文1

内容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迄今最高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指出,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进程中,需要加强非正式制度建设。因为加强非正式制度建设能够减少机会主义行为,减少城市建设成本及增加城市公共品的供给,从而加速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关键词:生态文明城市 非正式制度 机会主义 公共品

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由此揭开了新篇章。过去理论界对生态城市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城市规划、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生态经济及城市正式制度建设等方面,而对非正式制度建设缺少研究。然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尤其在建设初期,加强非正式制度建设的作用是显著的。因此,选择非正式制度建设进行研究是一个必需的、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统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如果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这一文明演进的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一种后工业文明,是人类社会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人类迄今最高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出现,不仅体现人类文明不断地进步,而且体现人类对认识、利用自然发生又一次质的飞跃。生态文明摒弃了仅注重经济效益而不顾人类生态需求和自然发展规律的工业化发展模式,强调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和谐理论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具体表现。生态文明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行政区域,是在一个市域范围内,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统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同时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自然生态规律的文明城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以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和可承载力为基础,以可持续的循环经济发展为核心,以社会全面进步为目的,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构建社会、经济、生态三大系统高度协调、互相促进的动态平衡体。 生态文明城市思想的产生是人类对工业文明在使人的主体性得到张扬的同时过度贬低了自然价值反思的结果。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来,创造了比过去一切时代总和还多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更加丰富的文化与制度,人真正成为“自然的统治者”。但是,工业文明作为一种以人为中心、轻视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明形态,不可能解决人与自然关系失衡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工业化、城市化引起了城市生态问题,西方国家一些学者于19世纪开始提出“生态城市”的观点并进行相关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后,以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为代表的著作,较为系统地阐述了专家们对世界工业化、城市化与全球环境恶化的担忧,推动了经济与生态均衡发展的研究,并使生态城市研究进入一个跨越式发展阶段。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十六界会议上首次提出了“生态城市”的概念。此后,生态城市的研究和生态城市的建设实践逐步成为全球的热点。国内有关生态城市的研究始自20世纪70年代,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始自20世纪80年代,并且目前已有相当一批城市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2007年贵州贵阳市委第八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会提出将贵阳市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城市”的战略目标。可见,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逻辑要求,也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非正式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一)正式制度设计存在缺陷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尤其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初期阶段,需要加强正式制度建设,但更需要加强非正式制度建设。首先,因为任何一套正式制度设计如生态环境立法,不可能完美无缺,都会存在各种漏洞甚至缺陷,如果没有非正式制度的意识形态的补充,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效果是否理想就存在问题。其次,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性、意识形态等非正式制度,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并构成代代相传的文化的一部分。最后,当前我国公民生态意识淡薄、落后的情况非常突出,有关生态文明方面的知识了解极少,如果不及时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将成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巨大障碍。因此,加强非正式制度建设,对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非正式制度与减少城市建设成本

城市建设中的三大主体(政府、企业、个人)对公共设施的提供、生态环境的保护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他们为了各自利益而博弈。如果非合作博弈出现的话,必然会导致城市建设成本的增加。非合作博弈模式出现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城市公共产品问题。一方面,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政府出于成本与收益计算的考虑,倾向于少提供甚至不提供公共品,而企业、私人提供公共品只会觉得得不偿失,于是就出现三方都不愿意提供城市公共品而造成城市公共品供给不足的现象。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需要提供种类更多、规模更大的公共品,如更多的公共绿地、花草树木、公园、广场等休闲娱乐场所及图书馆、博物馆、科学馆等文化设施。这些公共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纯公共品与准公共品。纯公共品是指这样的物品:每一个人消费这种物品都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物品的消费的减少,具有完全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准公共品,就是不同时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一般具有“拥挤性”的特点,当消费者的数目增加到某一个值后,边际成本就会为正,而对于纯公共品来说,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由于公共品的正外部性以及由此引起的“搭便车”行为的普遍存在,如果通过市场提供公共品,实行排他性成本是高昂的。同时,随着城市公共品内容和规模的增长,更加难以达成保护城市公共品的共识,加上市民存在的短视行为及“逆向选择”行为,使公共产品的维护成本变得越来越高。

二是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人的不完全理性、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人的机会主义倾向,即具有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为自己谋取更大利益的行为倾向。机会主义行为使市场交易活动变得十分复杂,由于交易中的人都有损人利己的动机,不可避免地要增加交易和合作的谈判次数、增加谈判时间、增加合同条款、增加执行合同与监督合同的难度,这直接涉及交易费用增加的问题。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道格拉斯•C•诺思认为,包括人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等在内的意识形态是一种调节机制,其本质是每个人的行为受意识形态的调节,它影响个人行动和交易费用。在一个博弈的社会里,利益主体把成本外化于他人和社会的机会主义行为大量存在。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有一种想得到某种好处而又不愿意付费的“搭便车”的机会主义倾向,假设全市人民都想成为“搭便车者”,那么,这个城市就失去了“奉献”与创新的激励,城市的办事成本、城市建设与养护成本变得高昂,经济环境变差,公共事业无人管理。

城市建设成本高昂,显然不符合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要求。为了防止陷入“公共地悲剧”、减少城市建设成本,需要城市建设的三大主体进行合作,达成行为的一致性,实现合作博弈,必须做到:首先,根据公共品的特性,明确两类公共品的供给者。城市绿化、环境保护、污染治理等纯公共品及服务具有较强的外部性,需要由政府提供。因为政府是一种公共权力,政府拥有支配公共财政的权力,可以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投入大量的资金,政府提供这些公共品,实际上实现了其基本职能。具有公共品的特性但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提供的准公共品,可以由企业、个人直接经营。其次,通过先进思想意识形态的力量来有效克服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减少城市建设成本。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兹提出“黄金律”的概念,主张运用社会准则教育来解决外部性问题,显示了道德规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挥正式制度或政府实施强制性措施所起不到的作用。因为先进思想意识形态具有唤醒民众认识自己赖以生存环境的作用,具有引导一种世界观的作用,从而使其行为决策简单明了,减少社会的交易费用。意识形态正是通过影响机会主义行为及交易费用,通过影响制度的执行力、制度的执行费用,从而减少了交易成本。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非正式制度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更新思想观念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首先需要改变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树立整体主义观念,建立一种生物平等主义思想。人类中心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一切以人类的利益和价值为中心,以人为根本尺度去评价和安排整个世界,尽最大的可能提高人的地位,扩大人的行为选择自由度。生物平等主义思想则强调尊重自然,世界上所有的生物都应该获得人的关怀,生物平等主义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一种激进的反思。奈斯(Arne Naess)还提出了以生态中心主义为特征、强调生态可持续性原则的“深生态学”,而将以往从人类中心主义出发或带有人类中心主义特征的生态思想批评为“浅生态学”。“深生态学”进一步将生态伦理的思考与改变世界的策略结合起来,从而促使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实现根本性的变革。

第一,在自然观方面,要认识到各种可利用资源的有限性与实施绿色工程的重要性,从而树立生态安全意识。现代城市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始终要坚持这样一种理念:人类不能试图去主宰自然,而应该将自己与自然放在和谐的天平上,通过人与自然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平等互动的关系,达到人与自然共存、共荣及天人合一的目标。原因在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体,本身具有一些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属性,正是因为这些属性的存在,才孕育了生命并形成了自我保护的功能,随后生物和人类才得以繁衍。然而,当人类为了自身利益不顾这些属性,就酿成了生态危机。这就要求在城市规划中,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保护建筑物周边生态环境,关注人均绿地拥有面积,强调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注重城乡统筹规划,形成合理的城乡空间生态规划的格局。

第二,在科学技术观方面,应该树立绿色科技的观念。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应该重视高新技术的含量以及高新技术的绿色含量。这就是说,人们应该发挥科学技术保护社会生产力、保护人类福利赖以增长的生态基础的职能,将生态科学渗透到整个科学技术领域,充分利用新兴的高科技将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其重要的价值目标,并为协调保护生态环境与城市都市化及城乡一体化开辟新途径。

第三,在社会发展观方面,应该树立生态责任意识、生态道德意识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而且还要重视历史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要重视城市建设过程中保有地域特色、人文历史及民族特色。建设生态文明城市需要树立平等意识,人与人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关系应保持相互尊重、相互平等,需要消弥社会财富两级分化、数字鸿沟,消除各种“城市病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

(二)确立生态经济意识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需要将人和生物作为生态系统的主体,把人类的经济发展和自然的生态平衡统筹考虑,力求人的发展与自然发展的和谐,追求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生态的平衡等完美结合。要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人们建立完善的生态经济效益系统的观念,促进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具体而言:

第一,要有建立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的产业结构的意识。积极发展环保产业,对污染严重的企业,实施关、停、并、转,限制其发展,而对环保型企业,政府在政策、资金和管理上引导、鼓励其发展;依靠科技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包括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发挥比较优势,合理发展如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信息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业等极具市场前景的第三产业,扩大第三产业的比例,不断完善产业结构。

第二,要有由经济快速发展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的意识。当讨论社会生产力的问题时,不能仅仅强调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更应该强调人们协调自然、保护自然、适应自然的能力,以及人们自觉遵循自然规律的能力。当政府或专门机构在评价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时候,不能单纯以GDP的数量的大小来计量,因为传统的发展观日渐受到资源的稀缺性的限制,那种以高消耗刺激经济增长的方式需要大量资源的支撑,也是生态环境危机的直接原因。因此,在考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时候,要考量发展经济所付出的成本,要注重计量绿色GDP的实际大小,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放在一起综合考评,使公平与效率实现双赢。

第三,要有按照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总规律改善现存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实现“清洁生产”或“无废料生产”的意识。过去企业考虑对环境的影响时,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污染物产生之后如何处理即所谓末端治理上,而清洁生产则要求把污染消除在产生之前,在满足特定条件下使物料消耗最少,使产品的效率最高。更为重要的是,要建立循环经济模式,使系统内各生产过程实现从原料、中间产物、废物到产品的物质循环,达到资源、能源、投资的最优利用。

第四,要有营造舒适宜人的生态人居环境的意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不管是针对老城区,还是针对新城区,都需要优化居民的住房条件,建设寓舒适、休闲、健康、美观于一体的生态住区。此外,居住区的建筑也应该逐步实现以环保生态建材为主的绿色建筑。

(三)改变生活消费习惯

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要求城市居民对传统消费观念、消费习惯、消费方式进行一次新的革命。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丰富的物质文明,也因此出现了那种疯狂购物、即用即弃、超前消费的消费模式。这种铺张浪费的消费观念,显然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所倡导的消费观念相冲突。当然,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人们在反思消费主义行为时,也逐渐兴起了简朴生活运动,在家居、衣着等方面返璞归真。因此,为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需要,市民的消费心理应该从过去过分追求物质享受逐渐向崇尚自然、追求健康理性状态转变,形成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人类身心健康,有利于资源可持续利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方式。

倡导生态价值观和绿色消费观。生物资源的过量消耗和物种的大量消失,进一步削弱了生产的原材料供给能力,为生态文明城市的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了保护地球,2007年世界地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开始”,这就要求每一个公民建立生态价值观,建立以节约资源为中心的环保性的适度消费型生活方式。城市居民应该在消费方面量入为出,适度开支,更加重视精神生活、文化品位,追求人自身的身心和谐。同时,还应倡导绿色消费,倡导“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生态饭店”、“生态礼品”等,尽量减少各种污染物的排放,维护广大市民的身心健康。

(四)提高市民文化素质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需要广大市民不断提高专业水平,提高文化素质。文化素质的提高意味着改变人的非理性、信息不完全的状况,增强人的判断事物、辨明事理的能力,从而达到减少交易成本,减少城市建设成本的目的。究其原因在于:

第一,市民一旦掌握了更多的诸如生态学、环境科学、循环经济学、环境社会学、生态政治学、历史学、法律学等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加深对城市生态景观等高等资源价值的认识,就会珍爱城市古建筑和历史街区等人文景观及湖泊、河流、森林、园林与其他人造景观,自觉抵制对生态景观恶意破坏的行为,减少对生态景观的维护成本。

第二,市民一旦掌握了相当的信息化知识,他们生活的常规、社会运作方式得以极大的改变,从而加速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换进程,加速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进程。

第三,市民一旦掌握了相当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相关信息,在编制生态发展规划的时候,就会减少信息收集的成本,从而达到减少设计成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美]德内拉•梅多斯,乔根•兰德斯,丹尼斯•梅多斯著,李涛,王智勇译.增长的极限.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鞠美庭,王勇,孟伟庆等.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3.沈满洪.环境经济手段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范文2

关键字: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环境保护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保护与建设欠账多、隐患大、矛盾突出,生态环境建设任重道远。只有全社会牢固树产生态文明观念,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国际合作,才可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一、走向生态文明的必然性和意义

首先,建设生态文明与全球严重的环境问题密切相关。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 ,由于没有充分注意选择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 ,大多采用低水平、低效率的粗放型经营方式 ,忽视了生态效益 ,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目前面临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首先是水体污染严重。目前我国每年废水排放总量为 400 多亿吨 ,大大超过了环境容量 ,导致全国约有 50 %的地区浅层地下水受到污染 ,约有一半城市市区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 ,还有 3.6 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其次是大气污染严重。在实行环境统计的 300 个城市中 ,70 %处于或超过大气环境质量三级标准。再次是水土流失严重。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超过 20 亿亩 ,约占国土总面积的 1/ 6 ,涉及近千个县。此外 ,还有荒漠化和沙漠化威胁 ,海洋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与日俱增。因此 ,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在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目标的同时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其次 ,建设生态文明 ,凸显我党推进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执政理念的变化。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是人本主义的温情宣言。生态文明的主旨是“绿色价值观”,并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提出了新的看法。一是把国民经济存在的问题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在分析前进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时指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太大”, 一些地方单纯追求GDP 的畸形发展观 ,是各级官员扭曲的政绩观 ,是以高污染、高排放、高消耗为代价的粗放增长方式实践证明 ,单纯追求 GDP增长指标是片面的 ,它没有估量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环境损失和资源消耗成本;而且以污染环境和过度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的增长没有前途 ,GDP 的增长也难以为继 ,最终制约人与社会的发展。;二是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强调,要“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三是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大要求之一,明确提出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把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 ,才是人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再次 ,建设生态文明 ,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社会公平问题。要想摆脱生态环境危机 ,就必须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逻辑 ,用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一个经济效率、社会公正、生态和谐三者相统一的新型社会。近些年来 ,在环境、资源方面存在大量不公正现象 ,如城市向农村无偿倾倒垃圾 ,河流上游企业向下游大量排污 ,沿海工业发达地区廉价使用西部生态脆弱地区的资源 ,等等。由环境恶化引发的种种问题 ,特别是日益增多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 ,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影响社会和谐安定的重要因素。因此 ,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突出矛盾 ,解决地区、企业、个人等内部之间的不和谐 ,重建生态环境、资源利用方面的公正秩序 ,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

二、如何建设生态文明,走绿色发展之路

首先,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要问题是提高人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道德素质。长期以来,我们对于经济落后的忧患意识较重,但对于环境保护落后、生态建设落后的忧患不够,对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内在关系和结构性矛盾认识不足,导致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威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把生态文明摆在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同等重要位置和高度,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积极推进绿色消费,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其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做强做大生态经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并不是不要发展经济,而是要坚持科学发展,使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和谐共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鼓励发展低能耗、高环保型企业。更重要的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工业、农业、林业、旅游、交通、清洁能源、环保产业和服务业等领域发展生态产业,形成生态经济“产业链”。同时,坚持生态资源和环境资源开发与建设并重,加强生态资源的补充和培育,进一步夯实生态经济的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范文3

关键词:生态危机 物质变换 人化自然 生态文明观念

上个世纪中期,全球性生态危机在西方国家被发现,进入21世纪后,人类面临的是更为严重的,更为突出的危机。生态危机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注意,人类也在开始反省危机背后的原因。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反思,尤其是在自然观的指导下进行这种哲学的思考,有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

人类在经济活动中对地球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和改造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的灾难性危害。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生态环境问题,已不是局限在一国的范围,而是成为全球的问题。然而生态环境问题已不是近几十年才形成,自从有人类出现,就存在着环境问题。也就是说,生态环境的问题的实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

人类的文明史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同大自然相互作用的历史,既然是相互作用,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人类破坏自然的活动,这种破坏自然活动的历史同人类自身的文明史一样悠久。人类社会经历了从敬畏自然,崇拜自然的神力,到开始有意识地改造环境,利用环境,再到大规模的占有自然,尤其是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之后,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人类本可以沉浸在这种征服的喜悦之中,然而人类却尝到了恶果。

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自然,并不是纯粹的自然,而是与人类发生作用的自然,环境问题的产生,乃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的结果。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处在正常的轨道中,人类的自然观念出现了问题。美国学者麦茜特将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前工业社会阶段;第二,现代性阶段”,【1】481而恰恰是在第二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出了问题。

二、关于自然生态的理论及给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启示

马克思曾指出自然是“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第一源泉”【2】298这就是说人的生存是依赖自然的,人通过与自然发生相互作用,才能生存与发展。生态危机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的。

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物质变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到:“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3】177人类一方面借助自身的力量从自然中获取自然资源,并将所获取的自然资源转化成自己所需要的物质能量,实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类的这种生产和生活消费活动,必然会向自然界排出各种“废弃物”。而这些废弃物最终也会回到大自然中,参与到大自然循环中。

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是以劳动为中介的,劳动使人在自然界中得以获取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劳动体现出人的类本质,但是当劳动不是那种自由和自主的活动时,也就出现异化的现象。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同人相异化。“人的异化”带来的是“自然的异化”。

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理论对我们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中国同样存在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存在着破坏的现象。我们通过学习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理论,在人与自然双向作用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合理地调节我们的实践活动,做到“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他们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4】926–927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建设生态文明应有的观念

今天我们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时候,以为指导,首先要做的是转变我们观念。

(1) 要有整体的观念。自然并不是独立于我们人类之外被动的存在,相反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脱离了自然界人类就无法生存。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共同组成了一个系统。

 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要有整体的观念,同样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过程也要有整体的观念。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和复杂的工程。它需要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社会文明系统。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的问题,既然是发展,就不能单单注重经济的发展,同时要注重经济发展与其他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生态环境是我们进行各项建设的基础,只有在保持人与自然生态良好关系的基础上,我们社会才能更好的发展。

 (2)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马克思早就指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进行的是“物质变换”,由于“物质变换”的存在,人类才能生存和发展。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要保证这种“物质变换”呈现一种良性发展的态势。生态文明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使这种“物质变换”持续健康的进行下去,形成良性发展的局面。要实现这种良性循环,我们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要做的也很多,但是我们首先要树立这种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只有这种观念才可能像马克思所说的,“他们只是土地的占有者,土地的利用者,并且他们必须像好家长那样,把土地改良传给后代”。

(3)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这个“人”指的是人类,并不是个体的人或某个集团。这和人类中心主义有质的区别,人类中心主义在实践中往往是以具体个人或集团的利益出发。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从人们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不能为了某个人、某个集团的利益而着眼于局部利益、眼前的利益。

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中,尤其是在观念的树立过程中,要以自然观为指导,分辨出各种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学说的真伪,从我们的实际出发,吸取有益的理论成果,以正确的理论观念指导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者单位:安徽大学)

参考文献:

[1] 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全球社会学. 文军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哥达纲领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范文4

一、背景链接

生态文明是价值观的革命,是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升华。与长期以来所提倡的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等概念相比,生态文明具有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不能将生态文明建设简单化。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体现着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以人为本的现代思维,是人类对自己行为的深刻反思的重大成果

二、治理生态问题的措施

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既着眼当前,又考虑未来,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建设生态文明,前提和关键是如何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只有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选择有利于生态安全的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有利于生态安全的产业结构,建立有利于生态安全的制度体系,逐步形成促进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的良性运转机制,使经济社会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对后代人的需求不构成危害,最终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第二,建设生态文明,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其本质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根本目标,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评价标准。

第三,建设生态文明,目标是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落实到改善人民生活上,坚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范文5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 建设机制 新型发展

我政府在三中全会后明确指出,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强加快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在建设城镇的过程中,应重点注意生态文明的建设,近些年,有关学者针对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具体的实施措施进行了有关探讨,其讨论成果是非常成功的,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建设机制没有深入的研究。我国当下的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是科学合理的,系统完善的,可操作的建设机制。所以还是应该着手于理论层面的探究,这样才能更快的实现建设各个环节的目标,对于探究新型城镇建设的有关问题,有助于我国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这个新领域的开拓,对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实践和指导作用。

一、我国现阶段城镇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改革开放后,国家对于环境的重视是越来越高,有关环境的法律也逐渐的颁布出来,宪法中是以生态保护为主体,环境保护为基本等建立的体系,在环境保护法中对环境的规划,目标责任,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是很明确的,这对于我国致力于建设生态文明起到了关键作用,但这些环境保护制度只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文明的组成之一,并且就法律保障本身也有很多的漏洞和问题,这些矛盾是阻碍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的绊脚石,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能适应我国新形势下城镇的快速发展。

(一)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有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规范,我国目前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规范性不强,缺少可操作性,较为分散,并且很多事以政府的政策和行政法律的形式表现出来,层次低,对公民的环境权利和规范性比较笼统,概括,没有实质可言,所以在政府实践的时候没有可操作性,使百姓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进行环境保护的同时保护自身的权益。

(二)保护法没有及时更新。设立有关环境的法律法规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行更新,立法陈旧,对于新出现的事物没有规范,所以技术有待提高,具体体现是,缺少保护环境的事先防范,大多数的保护法都是关于事后的防范措施,或是缺少对前期事情的调整,大多数都是关于事后的制裁。

(三)缺少有效的地方政策。现阶段国家颁布的法律都是对所有地区的,地方颁布的政策方针质量不高,并且数量也不多,所以国家应针对建设生态文明制定出适合各地区的政策,这对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很大的意义,在对生态文明建设上地区的法律和政策很少,就像在建设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问题上,或是生态环境补偿问题上制度上都应明确规定,地区政府应多颁布有关环境的政策和方针。

二、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1.现阶段我国的生态资源部门与生态环境部门还有社会生态管理部门的职责是没有确切的分工的,因为责任和工作的分布不完善,导致很多问题的出现。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所以在生态保护上应该加强力度,因为保护生态的责任重大,关系到未来的发展。所以资源保护,资源管理应该各有部门负责,不能出现部门之间权限交叉,工作重复的情况,这样会导致部门之间互相推责,造成生态保护职能的分散,但实际上由于环境,资源生态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可能分的特别明确,所以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各个部门之间应该多沟通,多协调,共同开展工作,但目前,由于管理任务的不确定,导致分散管理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2.当地政府对于其管辖范围内的所出现的生态问题缺乏有效的管理,因为政府制定的有关政策在落实方面的效率是非常低的,在我国以GDP为核心开展的绩效考察,也使政府部门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经济发展或者经济建设,而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管理,在体制上,各级别的环境保护部门的权势是隶属于地方政府而不是管理部门,正因如此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被地方政府所影响。3.缺乏关于环境保护的具体方针与有效政策,缺少配套性和整体性,这在实际的执法中凸显得尤为严重,导致违法不究的情况大有存在,因为环境保护执法的成本高于违法的成本,而环境保护政策中没有明确指出具体的违法惩罚,导致很多调控的力度不到位。

三、没有发挥生态补偿机制的作用

在新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发展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的建设的有效手段就是开征环境补偿费,就目前情况而言,这一制度没有得到明显的发挥,导致的原因:①是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横向管理制度,所以补偿机制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②影响环境和生态的技术不够成熟,补偿机制没有对其进行强大的支持。

四、建立系统体制构建生态文明机制

1.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机制,充分调动更多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2.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建立健全产业生态化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促进产业发展的生态化,着力发展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的第三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着力贯彻国家提出的节能减排战略方针: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相关制度,加快产业技术升级步伐,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完善环境评价制度。

3.为推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建设的进一步完善,要通过法律桁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形式,明确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作用,从法律的层面上明确生态补偿责任和各生态主体的权利义务,为生态补偿机制的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运作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范文6

关键词: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12)05001305

一、引 言

20世纪中期,西方工业化国家先后发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人们开始反思工业化弊端。从1962年《寂静的春天》的出版,到1972年《增长的极限》的发表和瑞典斯德哥尔摩 “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再到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和2002年联合国 “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的召开,等等,国际社会一直在寻求一种有别于传统工业化的模式,希望走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一些学者开始从社会文明形式的高度来思考工业文明。保罗·伯翰南在其1971年发表的《超越文明》中预见了一种“后文明”即将出现,但没有指明这种“后文明”将是一种什么形式[1](P1—2)。1995年,美国学者罗伊·莫里森在《生态民主》一书中正式将生态文明定义为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文明形式[2](P5—12)。与此同时,西方生态、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潮和运动也悄然兴起。加拿大学者威廉·莱斯分别于1972年和1976年发表了著作《自然的控制》和《满足的极限》,指出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基于“控制自然”观念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异化的消费观念,要解决生态危机就必须建立“易于生存的社会”[3](P58—76)[4](P37—52)。此后,相继出现了双重危机论、政治生态学理论、经济重建理论、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了系统的生态理论。在实践上,生态运动也在西方政治和社会文化领域兴起。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绿党”受到民众拥护,在工业化国家不断发展壮大,在许多国家的议会中取得越来越多的议席。例如,有明确政治纲领的德国绿党,提出了生态社会主义的口号, 1998—2002年还与社民党联合获得了执政地位,现在绿党已经成为德国的第三大党。20世纪90年代以后,生态社会主义明确提出了“红色绿党”的概念及其政治、经济、社会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主张,形成了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和政治纲领。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促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同志专门就生态文明进行了明确阐述:“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中央政府及主要领导的积极推动下,我国的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进展。

二、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进展

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始于1984年,当时著名生态学家叶谦吉最早使用了生态文明的概念,他从生态学和生态哲学的视角来界定生态文明,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5]。之后,理论界开始广泛研究生态文明,尤其是“十七大”以后,生态文明成为许多学科研究的热门课题。据统计,截止2011年底,我国共发表了以“生态文明”为题的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及报刊文章累计达10 029篇。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9月第12卷第5期 陈洪波,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进展 第一,关于生态文明概念与内涵的研究。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生态文明进行了界定。一是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的一个发展阶段,如陈瑞清等认为,人类至今已经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在对自身发展和反思的基础上,人类即将迈入生态文明新阶段[6][7][8][9]。二是认为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如余谋昌等认为,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的第四种文明,四大文明一起支撑和谐社会大厦[10]。三是认为生态文明是一种发展理念,认为生态文明与“野蛮”相对,是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11][12]。四是认为生态文明是改善人民生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是一种建立在先进生产力基础上的文明形态。在确保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转变生产模式和行为模式,走一条依靠自然、利用自然而又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互动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13]。总体而言,目前关于生态文明的概念的讨论很多,但尚未形成一种公认的、权威的概念。

第二,关于生态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研究。许多学者从儒释道和佛教中探究生态文明的文化渊源。研究认为,儒释道从各自的角度阐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儒、释、道都强调“天人合一”,把尊重生命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共同的生态价值观。佛教认为生命主体与生态环境是一个统一体,天地同根、众生平等,天地万物本身就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14][15][16]。总之,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佛性统一、万物平等,等等,这些朴素的自然观及其生态实践观,对于建设当代生态文化体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