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的定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量经济学的定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量经济学的定义

计量经济学的定义范文1

【关键词】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

一、引言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是以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为内容的学科。著名计量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希将计量经济学定义为经济学理论、统计学和数学的结合:“用数学方法探讨经济学可以从好几个方面着手,但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和计量经济学混为一谈。计量经济学与经济统计学绝非一码事;它也不同于我们所说的一般经济理论,尽管经济理论大部分具有一定的数量特征;计量经济学也不应视为数学应用于经济学的同义语。”“经验表明,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学这三者对于真正了解现代经济生活的数量关系来说,都是必要的,但本身并非是充分条件。三者结合起来,就是力量,这种结合便构成了计量经济学。”

本科《计量经济学》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统计学、线性代数为基础,课程建设目标是建设成为一门真正的经济学课程。希望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初步学会建立和使用计量经济模型,培养学生运用计量经济学知识处理经济管理问题的初步能力。真正实现“经济理论、统计学、数学的结合”。使得学生掌握“模型设定、数据诊断、模型估计、模型检验、模型应用”的全过程,具体来说要求学生掌握: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基础,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中误差项假定的诸问题,线性模型的扩展,建立方程组模型的估计。

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教学实践,对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提出了一些浅薄的看法,希望抛砖引玉,给后来者一点启示,目的是更好的促进本科计量经济学的教学。

二、存在的问题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向活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也不例外。因此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上进行剖析。

1.从教师层面上看

(1)教学大纲的问题

作为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认定的经济类专业的八门核心课程之一,计量经济学在整个经济类专业学生系统学习中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一定的经济学、统计学以及高等数学知识是获得良好的计量经济学教学的前提。以笔者任教的情况为例,先修过统计学的班级期末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没有先修过统计学的班级。另外,计量经济学的总教学时间安排较少,也制约了教学效果。以笔者任教的情况看,作为必修课程的计量经济学总共安排了46个课时,造成教学内容讲述上时间严重不足:只能讲述经典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理论与方法。显然这样有限的知识体系是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的,从学生的课程论文还有本科毕业论文在计量经济学应用上的错误百出就能窥见一斑。

(2)教学方法的问题

理论教学上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多媒体教学的尴尬:由于计量经济学理论教学部分存在大量的矩阵计算和公式推导,在有限的学时限制下,教师选择了多媒体教学。这一定程度解决了教学进度的问题,但是学生还是反映这种幻灯片上的教学不如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来得亲切,而且容易流于形式,使得课程讲授变成幻灯片放映。

试验教学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无法确保正常的教学时间,以笔者任教的学校来看,46个学时的时间要满足理论教学和上机试验操作显得相当勉强。另一方面,现有的试验案例与理论教学存在很严重的脱节问题。学生反映课堂上的理论学习和软件学习相关性不大,这就造成学生在理论教学和试验教学环节没有学到系统的分析方法,只是看到两个割裂的过程。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无法对这两部分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导致在撰写课程论文时,只能机械的模仿书本上的模式进行建模,然后在软件上进行操作,而无法将理论和试验部分进行有机的融合,完成高质量的课程论文。

(3)教学经验的问题

计量经济学自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才进入中国。从80年代开始,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才相继开设了计量经济学课程。因此,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本身仍处于一个不断摸索发展的阶段。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虽然有良好的基本功,满腔的工作热情,但是往往缺乏教学经验,这就使得他们在对教材的处理上、知识深广度的挖掘上、教学方法的选取以及师生交流上存在一定的困难。这样便很容易使教师在讲授计量经济学时流于公式推导,变成数学课程的讲述,而忽视了计量经济学属于经济学的本质。

2.从学生层面上来看

(1)学习态度的问题

学生不重视计量经济学的学习,这种学习态度直接影响了本科《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效果。由于计量经济学课程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经济学、统计学以及数学知识,另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产生陌生感,较难赢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缺失了起初的新鲜感之后,由于对计量经济学课程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经济学只需要掌握一种定性研究方法就足够了,而不需要掌握定量分析的方法,容易产生学习上的厌倦感,造成对计量经济学不重视。

(2)学习基础的问题

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主要体现在:经济学理论知识和应用数学工具的掌握上。

经济学的学习应该是个系统的过程,计量经济学的学习也不例外。因此,在计量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将以往的知识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地学习,最终掌握认识经济现象和解决经济问题的工具。但是,从笔者掌握的情况来看,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往往是被动的,学习了课堂上的知识后,课外很少进行消化以及比较学习。因此,很容易出现如下几种情况:首先,进行模型设立的时候,因为缺乏对经济现象的正确认识,对经济学原理掌握不牢,往往无法选择正确的模型。其次,就算勉强得出了计量分析结果,由于对前期课程知识理解不深,无法对回归结果进行正确解释并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而因为无法灵活掌握应用数学工具,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纠结于数学过程的推导,造成一定的理解困难,最终影响教学效果。当然,这再一次说明了教学大纲设置时,应该合理考虑课程的衔接,避免造成一部分学生因为没有统计学基础,而影响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学习效果。

(3)其他问题

学生递交的不规范的课程论文也暴露出很多的问题:前期专业知识的掌握问题,写作上的问题以及编辑等诸多细节性的问题。学生不熟悉科研论文的写作,表现形式多样:论文形式不妥,譬如出现结构不规范、语言不规范等问题;论文研究内容不妥,譬如有的同学研究的问题动辄宏观经济分析,但是其研究基础薄弱,往往停留于表面现象的阐述,分析不够深入。另外学生对编辑软件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各种编辑错误随处可见,加上时不时出现的错别字,使得课程论文的质量大打折扣。

三、解决方案

针对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出现的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改进,加强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最终适应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要求:

1.针对教师层面问题的解决方案

首先,在教学大纲的设定上,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方面,加强学生对前期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系统学习,夯实经济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大纲制定时可进行适当的调整,将第九章: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作为课堂讲授内容,而将第六章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与方法作为限讲内容。在《2011年厦门大学计量经济学教学研讨会》上,该调整方案得到了教材编写者:著名计量经济学家清华大学李子奈教授的认同。

其次,针对教学方法的问题,教师可从如下方面进行改进。一方面,在理论教学上,应该熟悉课程内容,充分理解和掌握本科计量经济学的知识点,适应多媒体教学模式。通过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掌握教学方法和授课技巧,加强和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必要情况下,对授课安排进行适当的调整。另一方面,在试验教学上,尤其是对经济分析工具的学习上,首先是重点确定一个应用软件,最好是在使用较广泛几种软件中进行挑选,譬如Eviews、SPSS、SAS、STAT、Matlab以及R等。针对笔者所在学校的实践来看,本科阶段的学生对Eviews的掌握程度较好。当然,可以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学其他的计量分析软件。其次,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调整教学顺序,最好在每章的理论教学完成之后,进行上机实验,达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再次,在软件教学中,除了教师的现场演示外,可以通过给学生发放计量软件使用手册的方式,鼓励学生进行课外学习,加深对计量软件的掌握程度。

再次,针对教学经验的问题,主要应该加强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从而适应新形势下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要求。首先,教师应该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对讲授的内容达到十分熟练的程度,尤其是应当对各个重难点进行适当的梳理。其次,可以通过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或观摩,适时总结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经验教训。教师应该确保在课堂上思路清晰、思维流畅,掌握合适的教学进度,能够合理分配有限的课堂时间于各个知识点。同时,应该善于积极利用各种可能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主体地位,以加深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总之,应当努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迅速建立起一支合格的适应当下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的教师队伍。

2.针对学生层面问题的解决方案

首先,针对学生对课程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应当从多方面使学生认识到计量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地位和作用。使学生认识到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重要分支,具有独立的学科性质。随着经济学的发展,尤其是在精确化和定量分析方面的发展需求,使得计量经济学的地位日益凸显,成为经济学家、政策制定者甚至是其他领域研究人员进行经济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和理论检验与发展的重要工具。因此,只有牢固掌握了计量经济学这个必要的研究工具,才能真正进行现代经济学研究。

其次,针对学生基础的问题,也许我们无法在一门课程中彻底解决学生基础薄弱的问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采取新颖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譬如,可以将学生组合成小型的学习小组,小组人数一般控制在十人以内。通过采取集中学习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共同学习的环境,使学生易于获得知识溢出。这样的学习模式充分利用了外部效应,尤其在课时较少的情况下,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达到夯实学生基础的作用。

最后,我们应该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形式,多方面多角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通过向学生传授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的方式,让学生熟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一般来说,可以采取集中讲授和个别指导的模式进行。即教师进行先期集中讲授论文写作技巧,后期学生写作时进行沟通交流指导,最终完成高质量的论文。这个过程对学生的整体研究能力有很大的提高,是将课本知识进行实际应用的有益尝试。

四、结束语

本文只是笔者对以往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的一个总结和回顾,错误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总之,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不断创新和改进课程教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计量经济学课程,培养更多适应当代经济建设的经济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李子奈.关于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1:18-22.

[3]李子奈.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的总体回归模型设定[J].经济研究,2008,8:136-143.

[4]郭惠英.谈多媒体课件教学在计量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高教研究,2003:7:93-94.

[5]Jeffrey M.Wooldridge.Introductory Econometrics:A Modern Approach [M].South-Western Pub,1st edition(August 6,1999).

计量经济学的定义范文2

[关键词]本科教育;计量经济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6-0179-02

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并且下发了《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根据其中提出的“本科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计量经济学首次被列为了经济学类本科专业的八门核心课程之一,不少学校也将《计量经济学》作为工商管理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这标志着我国经济学及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逐步走向现代化和科学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对现代化管理人才需求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经济学研究和经济管理方法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要求。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设置必将对我国经济学人才的培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然而,现实中的教学实践却反映出许多问题,该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很有必要对其认识与实践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认真探讨。本文拟对作者在教学实践中的现有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

1 《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缺乏案例教学。计量经济学不同于其他的经济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其传统教学方式产生于过去的精英教育,目的是培养理论型、研究性人才,因而重视数学推导和理论演绎,强调理论知识体系的完整严谨。因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感到内容高深、枯燥。久而久之,就会因为听不懂而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

第二,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我国高校在扩招之后,本科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目的也随之转变为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应强化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理论方法来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应用能力。

第三,教学方式单一。目前多数院校的《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仍停留在教师“满堂灌”、学生“跟着转”的基本模式 ,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不够。而且在教学中突出对计量方法和原理的介绍上,与现实经济结合不密切,结合中国国情的实际应用也明显不够。

第四,课程安排不合理。①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安排不合理,往往当教师走上讲台时,才知道学生对必要的先修课程还未学习,使得该课程的教学很难进行。②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安排不够合理。目前多数学校在课程安排上基本是先进行理论教学,等课程结束后才进行实验教学环节。这样就使得理论与实践环节分隔开来,造成学生不能及时消化理论知识,而且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五,忽视教学对象的差异。目前我国高校正在向素质教学转变,一些非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也开设了计量经济学课程。但总体上可将学生划分为两大类――数学专业与非数学专业。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学方式也应该有所区别。

2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质量提高的途径思考

第一,《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作者认为,要想解决以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必须明确《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只有解决了这个基本问题,才能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而且很多问题正是由于教学目标不明确才得以产生。大多数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本科生毕业后是从事实际工作,因此本科生最需要的是能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经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要去深入研究计量经济的理论与方法本身。因此,本科阶段《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目标应该是让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最基本的理论与方法,具有初步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分析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第二,正确认识计量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地位和作用。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独立的分支,它不同于经济理论,也不同于统计学和数学,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R.Frish)将它定义为经济理论、经济统计学和数学三者的结合。任何学科,定量分析都是以定性分析为基础的,并为定性分析服务的,不可将二者分割开来。现代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已经不能与计量经济学分离开来。但作为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数学只是工具和手段,应用数学方法来发现经济现象背后的经济规律(用定量关系表达)才是计量经济学的根本目的所在。从这个角度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淡化数学方法,突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特别是经济学专业学生。

第三,改变教学方式,实施案例教学。所谓案例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指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调查、阅读、分析、讲解和讨论,在此过程中,传授分析、解决问题的理论方法,从而达到学生对计量分析基本原理和一些概念的掌握,培养学生应用计量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选取案例时,教师应结合当前经济热点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案例时,教师应结合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得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在案例教学中,应适当让学生就案例进行一定的讨论,如案例的选题、研究的步骤分析、假设前提、模型估计方法的适当性、模型的各种检验等。通过讨论,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深对计量分析步骤的掌握。

第四,教学方式的转变。在教学方式上,应改变原来传统的“满堂灌”形式,除增加案例教学的方式外,还应改变理论教学的方式,同时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力求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①在教授理论课时,要将《计量经济学》与数学课区别开来。理论和方法的介绍应着重突出经济思想分析;数学方法的介绍应尽量简化烦琐的数学推导,着重讲解基本思想与原理;分析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与应用领域。②在教学过程中,应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尽量做到深入浅出,可以使用图表以及一些贴近经济现实和日常生活的例子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课程难度。③适当布置课程论文,由学生自己根据兴趣选取课题,收集数据,设计实验方案,运用计量软件得到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让学生自己完成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部过程。从而达到全面训练学生运用计量分析方法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

第五,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及教材。根据培养具备应用计量分析方法分析和解决经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教学目标,本科阶段《计量经济学》课程应以古典经济学为主要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应尽量减少或简化烦琐的数学推导,着重介绍计量分析方法的思想及应用范畴,做到经济理论分析、计量分析方法与软件应用的三结合。而目前国内本科计量经济学教材并不适应以上需要。现有教材不仅种类少,而且教材多数为计量分析方法及原理的介绍,所举案例与社会经济现实联系较少。因此应该在原有教材基础上,编写加强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应用计量经济学》教材,其侧重点为应用计量分析方法分析现实经济问题上。对于计量分析方法涉及的数学方法及公式,主要介绍原理及其应用。除十分重要的数学方法外,应尽量减少数学推导与证明。

第六,合理设置与安排课程。①根据《计量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在开设课程之前,要求学生已经完成西方经济学、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统计学课程的学习。因为《计量经济学》是这些学科的交叉学科,如果不事前掌握相关知识,学生学习起来会很吃力。②课程安排上,应该使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在每一章的理论教学完成后,同步进行实验教学,让学生在软件上实现该章节理论知识的软件运用。由于计量分析的计算量很大,现在的计量分析基本都依靠软件实现,因此在学生完成一章的理论学习后,通过一些实际案例的软件分析计算,同时配合一定的习题联系,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及时消化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七,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不同,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区别对待。如对于数学专业的学生,计量分析中的数学方法可以简单介绍,主要介绍经济分析及各种计量方法如何运用于经济问题;而对于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数学方法的介绍则占较大比重。

参考文献:

[1]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舒尔曼.教师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M].郅庭瑾,译.武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计量经济学的定义范文3

关键词:数量经济学;内涵;发展

数量经济学起源于西方的经济学理论,通过与实际社会经济问题相结合建立数学模型,定量研究经济问题,已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1]。

一、浅析数量经济学

1.数量经济学的内涵

数量经济学作为一门方法论体系的学科,在一些经济学科进行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提供了一些分析工具以及具体的方法,起到一定的指导性作用。故而我们认为数量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运用数学工具现代计算机技术处理解决经济问题的具有较强专业性的学科,当其他它经济学科在实际研究过程遇到困难时,数量经济学可以从量化研究问题的角度为其提供一些高效可行的数量分析方法和工具。数量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科的关系是一种特殊、抽象但又具体的关系[2]。

2.数量经济学的学科定位

数量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重要内容。一是数理经济学。数理经济学就是把数学方法运用到实际的经济学中,在具体的经济理论研究过程中运用数学语言对经济系统的整体刻画,再通过具体的方程以及方程组进行经济系统中各变量间的表述。在现阶段的数理经济学中,主要研究的对象包括产品、资本、劳动、货币以及国际贸易等市场的列方程、解方程以及进行相关解的讨论问题等,逐步将宏观、微观经济学融入一个系统之中;二是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是借助基本的经济理论、数学方法以及统计学定量方式来进行经济现象研究的经济计量方法的一个统称;三是模拟经济学。在数量经济学中我们不仅要利用计量经济学通过数学模型解决问题,还要利用计算机进行科学的模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模拟经济学,即通过智能模拟来解决经济问题的模拟技术。这种模拟可以有效的反应出具有随机性、动态性、非线性为主要特点的经济问题,可以利用电脑有效的把各种方案进行整合[3]。

3.数量经济学与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经济学领域对数量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存在的分歧较为突出,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根据人们的生产方式以及具体的经济活动的方式、内容影响着人们对问题的观察角度以及具体的研究方法,得到的结论和具体的表现形式也就不尽相同,这也逐渐的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学体系或者学说。所以在数量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中,我们虽然重点研究的是经济运行机制以及具体的资源配置方式,但是在本质上研究的都是利益的分配和协调问题。因为利益的不同,具体的表现形式就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研究对象、前提假设、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最终所得到结论的应用方面。

二、数量经济学发展研究

我国现阶段数量经济学的主要发展方向是根据我国的国家性质来进行开展的,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把作为基本的科学发展观点和前提,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我国数量经济学是在经济科学框架下的一个数理科学。从宏观层面上说,数量经济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以为指导思想具有如下三个重要研究方向:第一,要根据西方对数量经济学的主要研究经验,通过对资产阶级中出现的经济理论的基本函数形式以及基本的数学模型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改进;使用工学信号分析中的小波理论、数学上混沌分析理论、神经网络算法等非线性、非均衡以及非稳态的分析方法对经济模型进行具体的完善;要有针对具体的经济计量模型的基本定义、估计、检验以及应用具体环节中要不断的协调理论与方法,要将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的基本思想、方法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在时间序列分析中,结构向量自回归、非限定性贝叶斯向量自回归等方法都在不断完善中。值得一提的是用贝叶斯方法进行分位数回归是当较前沿的领域,这里关键在于对回归方程随机误差项的设定,即误差项服从非对称拉普拉斯分布(ALD)。笔者正在研究用非对称指数幂分布[4](AEPD)替代ALD,预计会取得更好的统计性质。第二,要拓展数量经济学的应用范围,有效的解决具体的经济问题以及应用手段;通过在经济学主要涉及的五个基本领域来进行,通过对资源与需要、社会经济关系、理、经济信息以及价值判断等实际问题进行剖析,探索可能出现的新的应用方法和具体的方法论。我们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拓展,首先,在数理经济学方面,要把研究的重点转向博弈均衡理论的基本研究;其次,在计量经济学方面,要把博弈模型中具体参数的估计以及检验问题作为主要关注的研究目标;最后,在模拟经济学中,要根据模拟微观主体的具体对策,全面的完善阐释宏观经济中的非均衡、非稳定基本现象。第三,要适应我国经济学发展进程和现阶段实际经济的客观需要,针对政治经济学思想理论的基本原理,完善和建立具体研究工具。对此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首先,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进行全新的研究,概括研究经济学理论,这是数量经济学领域中的每个经济学者的基本任务;其次,要把经济学理论不断的条理化、规范化,在这个基础上不断的发现新问题、新原则以及新理论;最后,要充分的运用数学以及信息技术应用,把研究解决经济管理问题以及具体的决策规划问题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在现阶段的数量经济学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充分的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对我国经济学领域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还要根据数量经济学的发展,进行一些具体的数量经济分析方法以及方法论自身的创造,要全面的发展数量经济学,要在数量经济学说的发展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达到数量经济学的发展适合本土经济学的根本目的,为我国的经济学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推进作用。

作者:张锡 单位:宁波大学

参考文献:

[1]陈星星.数量经济学前沿研究动态———中国数量经济学会2014年(杭州)年会综述[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11:159-161.

计量经济学的定义范文4

[关键词] 数学 经济学 关系 意义和局限性

数学现在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工具。现代经济学中几乎每个领域或多或少都用到数学知识。这一点致使许多对经济学感兴趣但又没有较强数学基础的人望而却步,他们往往抱怨学习现代经济学更多的是学习数学。为什么现代经济学用到如此多的数学,如何看待经济学和数学的关系呢?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数学对现代经济学研究和发展的影响

随着经济学发展以及研究的深化,经济学家们逐渐认识到,在考虑和研究问题时,要求具有逻辑严谨的理论分析模型和通过计量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需要完全弄清楚一个结论成立需要哪些具体条件。单纯依靠文字描述进行推理分析,不能保证对所研究问题前提的规范性及推理逻辑的一致性和严密性,也不能保证其研究结论的准确性、易证实性和理论体系的严密。这样以数学和数理统计作为基本的分析工具就成为现代经济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分析工具之一。每个学习现代经济学和从事现代经济学研究的人必须掌握必要的数学和数理统计知识。现代经济学中几乎每个领域或多或少都要用到数学、数理统计及计量经济学方面的知识,而且不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就很难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也就无法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更谈不上自己做研究,给出结论时所需要的边界条件或约束条件。理解概念是学习一门学科,分析某一问题的前提。如果想要学好现代经济学,从事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就需要掌握必要的数学。

二、数学在经济学应用中的意义

如果经济学没有采用数学,经济学就不可能成为现代经济学。许多经济学概念是需要用数学来定义,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也主要是通过运用数学语言来分析和研究的。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关于经济环境和个人行为方式的假设,用数学表达式来表示每个经济变量和经济规则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研究经济问题,并且按照数学的语言逻辑地推导结论。因此,不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就很难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也就无法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数学在理论分析中的作用是:(1)使得所用语言更加精确和精炼,假设前提条件的陈述更加清楚,这样可以减少许多由于定义不清所造成的争议;(2)分析的逻辑更加严谨,并且清楚地阐明了一个经济结论成立的边界和适应范围,给出了一个理论结论成立的确切条件;(3)利用数学有利于得到不是那么直观就得到的结果;(4)它可改进或推广已有的经济理论。

三、数学在经济学中应用的局限性

首先,经济学不是数学,数学在经济学中只是作为一种工具被用来考虑或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数学作为工具和方法必须在经济理论的合理框架中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作用而不能将之替代经济学。其次,经济理论的发展要从自身独有的研究视角出发去研究、分析现实经济活动内在的本质和规律。经济学中运用的任何数学方法,离不开一定的假设条件它不是无条件地适用于任何场所,而是有条件适用于特定的领域。再次,数学计量分析方法只是执行经济理论方法的工具之一,而不是惟一的工具。经济学过分对数学的依赖会导致经济研究的资源误置和经济研究向度的单一化从而不利于经济学的发展

四、数学和经济学关系中几点误区

1.否定数学在经济学中的作用。国内有的经济学家认为产生经济思想非常重要从而否定数学的作用,否定技术性比较强的成果。我们不否认经济思想的重要性,但如果没有数学作为工具,一般来说无法保证自己的经济思想或结论是否严谨,有没有错误的应用。现代经济学已经成为一门非常严谨的社会科学学科。没有严谨的讨论,你的思想或结果就不会被别人承认。也有人认为用数学来研究的经济问题就是远离现实。其实经济学里面用数学讨论的绝大部分问题都是来源于现实世界,非常具有现实性和指导性。

2.经济学数学化过分倾向。经济学数学化的过分倾向束缚了人们解决问越的思路,限制了人们寻求其他有效的解决方法,从而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学的研究与发展。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及社会经济关系的一门科学,它既有社会科学属性,又有自然科学属性。为了资源配置更合理有效,经济学有必要借助数学思维工具。作为社会科学,经济学研究必须借鉴社会科学的其他分支学科的研究方法,因而资源配置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涉及到经济制度、社会心理、价值观念等难以量化的因素,数学既不能对经济现象做出定性分析,也不可能将经济问题全部公式化或模型化,就要用其他的一些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张瑞兰:经济学数学化的理性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6,(4):15~52

计量经济学的定义范文5

关键词:货币危机;资产负债表效应;产出紧缩

中图分类号:F8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07)01-0006-04

一、引言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发生了多次严重的货币危机,这些货币危机有许多共同的特点:不仅货币的真实和名义贬值都很严重,而且导致了危机国家产出水平在短时期内的严重下降。同时,许多国家的金融系统最终崩溃。

在以前的研究中,这种由外部冲击引起的产出下降的原因一般归结为:外生性因素引起的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然而,由于汇率的巨大变化会引起国内和国外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动,根据经济学原理,这种相对价格的变化必然会影响真实经济的运行。因此汇率的变化能够引起一国投资和产出的变化是符合经济规律的。

在现有文献中,关于货币危机引起产出下降的理论主要是资产负债表效应(Krugman,1999)[1]。资产负债表效应的主要内容有:如果一经济体中存在严重的货币错配现象,当本国货币大幅贬值时,公司债务增加的速度快于收入增加的速度,其净值将会减少。这时公司的风险增加,筹集资金的成本提高或者是筹集资金的方式受到限制,就会影响投资,从而减少总需求,最终导致产出的下降。这种产出的下降和因货币贬值造成的进口成本的增加可能会引起货币的进一步贬值,从而加剧资产负债表效应。但是关于资产负债表效应的作用也有不同的看法。例如,Cespedes(2002)[2]认为货币错配不一定必然导致产出的下降。同时,他们还特别指出,只有在外币债务水平特别高和国际资本市场不完全的情况下,货币贬值才有可能导致产出的下降。

由于理论模型没有得出肯定的结果,对于货币危机中产出的下降是否是由资产负债表效应引起的,只能依靠经验分析。同时,资产负债表效应发生的准确路径,以及它的重要性也需要在实证分析中解决。本文着重从国家层面,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了货币危机中的外债、汇率超调、资产负债表效应和产出紧缩之间的经验关系,并对这种关系进行了稳健性检验。从实证分析上支持了资产负债表效应理论。

关于货币危机与产出下降关系方面的实证分析的文章不多。这些文献中最有代表性的是Milesi-Ferretli和Razin(2000)[3]和Gupta、Mishra、Sahay(2003)的研究[4]。这些研究和本文相比,有如下区别:(1)他们选取了1970-1998年之间所发生的货币危机作为样本,而我们只是选择了1990年以来的样本。(2)他们采取了广义的货币危机的定义,而我们所采取的是狭义的定义。(3)他们选择的国家对资本账户的开放度没有要求。由于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论证:在资本账户完全开放的条件下,资产负债表效应对经济的影响,因此我们选择的样本集中在1990年以来所发生的货币危机。Gupta、Mishra和Sahay(2003)发现:在一个相对自由的资本流动制度下,货币危机发生之前,往往有大量的国际资本流入,而危机往往发生在经济繁荣时期,如果发生货币危机的国家的国际贸易量不大,很可能发生短期的产出下降、经济衰退。我们的经验研究采用的回归方法和他们相似,但是我们强调了外债持有额度和汇率超调的关系。同时,净外债额度在Gupta、Mishra和Sahay(2003)的研究中是不显著的,而在我们的研究中却是显著的,而且它也是产出回归中重要的回归变量。

二、货币危机的界定和相关概念及其关系的统计描述

通常货币危机的定义是与对货币汇率的投机攻击联系在一起的。它的界定一般分为两种方法[5]。其一为广义的货币危机;其二为狭义的货币危机。广义的货币危机强调投机攻击对汇率、外汇储备和利率的共同影响,因此,危机发生时,汇率的变化不一定明显。而狭义的货币危机则强调攻击对汇率的影响,因此,汇率的变化必须达到一定程度。如Frankel和Rose(1996)在构建货币危机预测的多元Probit模型时[6],就是采用了狭义的货币危机的概念。他们把货币危机定义为名义汇率贬值至少超过25%,并且比前一年的贬值率至少大于10%。

由于本文检验的主要目标是危机发生以后的汇率行为和生产紧缩的关系,因此我们选用狭义货币危机的定义,将分析限制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所发生的货币危机,而且,这些危机发生的国家都是资本账户对外开放的国家。我们检验了JP摩根真实有效汇率库中所有的国家对美元的汇率,得到了各国货币每一个月的名义汇率序列,我们定义depit计为第t个月的货币名义贬值率,如果符合下面两个条件,我们把第t个月作为货币危机开始的时间。

条件1:depit>10%,depit-depit-3>10%;

条件2:盯住汇率制度或爬行盯住汇率制度崩溃。

符合上述条件的货币危机我们共找到了24次,有关这些国家及其相关的数据见表1。

我们把货币的贬值分成两个部分:基本贬值和汇率超调。基本贬值是危机开始时的真实有效汇率变动到均衡汇率时的贬值程度。假定当一国开始发生货币危机时,它的真实有效汇率估计过高,而危机过后,其真实有效汇率要调整到均衡汇率的水平。由于国家不同,从危机发生到货币价值趋于稳定所需的时间不一致。为方便起见,我们规定危机发生后24个月的真实有效汇率作为该国的均衡汇率,在后面我们将检验这个假设的可靠性。因此,我们定义货币的基本贬值率为:均衡的真实有效汇率偏离危机前的真实有效汇率的百分比。汇率超调就是指货币的贬值程度超过基本贬值率的部分,实际上也是危机过后的24个月中货币价值最低时的真实有效汇率低于均衡的真实有效汇率的百分比。危机中货币总贬值率定义为:危机发生后24个月中的最低货币价值时的真实有效汇率偏离危机前的真实有效汇率的百分比。

统计结果表明,在货币危机期间那些有高额净外债的国家的汇率超调比一般国家的汇率超调更严重。在这里,净外债包括各行各业的外币债务,同时扣除了银行系统所持有的外币资产。企业所持有的外币资产也应该扣除,但是在发展中国家这些数据很难得到,而且这些外币资产数量相对较少,因此没有扣除。我们也没有扣除货币当局的外汇储备,因为在危机发生时,这一部分货币不一定为负债者所用。我们将在后面对这个假设进行稳健性检验。

我们可以从现实中看到汇率超调与净外币债务是相关的。这种关系的产生是资产负债表效应影响的结果。净外债越多意味着货币错配现象越严重。这时,在货币贬值的影响下,产出可能会降低。

为检验产出下降和资产负债表效应的相关性,我们首先要量化产出降低的程度。我们使用按季节调整的季度GDP数据,把产出下降率定义为:危机发生后的两年里的最低产出偏离危机发生前产出的百分比。然后,我们需要测度资产负债表效应。根据其定义,资产负债表效应是由于外债的真实价值对GDP的比率上升造成的,因此资产负债表效应可以用净外债率乘以真实汇率的总的贬值率来表示。

三、 汇率行为与产出紧缩关系的回归分析

前面我们提供了关于净外债、真实汇率超调和产出下降这几个变量之间的经验关系的计量经济学分析。我们估计的方程如下:

汇率超调=α1+α2(净外债率) (1)

GDP变化率=β1+β2log(净外债率×总贬值率) (2)

方程(1)对汇率超调和净外债率进行了回归。方程(2)对产出下降率和资产负债表效应进行了回归。我们预期α2>0,即外币债务越重导致的汇率超调也越严重。我们也预期β2<0,即资产负债表效应越大导致的产出下降也就越严重。我们的回归结果见表2。

表2的第1列是我们用OLS方法对方程(1)和(2)分别进行回归得到的结果。尽管我们所取的样本规模较小,但是估计结果却强烈支持我们的假设。在显著性水平为1%的条件下,α2和β2的符号和预期的符号完全相同。我们的回归结果是:一个国家的外债越高,在货币危机中的汇率超调也就越严重。同时,一个国家在危机过后的产出下降的严重程度和他的资产负债表效应高度相关。或者说,一个国家的货币贬值越大,外债负担越严重,货币危机引起的产出下降就越大。然而,我们的结果来自于OLS回归,根据OLS回归方法的基本假设,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样本数目小和变量的内生性。

首先,我们的回归只使用了24个观测目标,由小规模样本支持的结论是否反映了真实情况呢?作为对所发现的结果的检验,我们使用中位数回归方法再一次估计方程的系数和标准误差,其检验的结果在表2中的第2列。我们发现系数α2和β2的符号和我们所预期的完全相同。因此我们所得出的结论是符合实际的。

其次,我们使用OLS方法分别估计方程(1)和(2)时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内生性问题:方程(1)中的汇率超调变量是方程(2)中的总贬值率的一部分。即,总贬值率=基本贬值率+汇率超调+基本贬值率×汇率超调。

因为,如果两个方程的残差的方差矩阵不是对角线矩阵,则用OLS独立估计的两个方程就不一致。方差矩阵的非对角线性表明在第二个方程中的解释变量和本方程的残差有联系,而这是不符合OLS的假设条件的[7]。为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使用3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来估计方程(1)和(2)。3SLS在回归来自方程(1)中的内生变量时使用预测数据,用原始数据来估计方程(2)。我们回归得出的结果在表2第3列,系数在1%的显著水平下仍然和预期的结果是相同的。另外需要指出的是,3SLS估计得出的数值和OLS估计得出的数值相同。

对我们的回归结果还需要做如下说明。在我们的样本中,平均每一个国家的货币基本贬值率为15.5%,而净外债/GDP为40%。当一个国家的净外债/GDP比率上升10个百分点,则汇率超调增加11.8个百分点,通过汇率超调的直接或间接效应,收入将降低1.6个百分点。我们也能够测度其他一些外生变量对产出的影响,如基本贬值,根据我们的结论,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基本贬值率上升10个百分点,我们可以预期产出会降低0.8个百分点。

四、回归结果的稳健性检验

我们在上一部分中所得到的结论可能在两方面受到质疑。第一,我们假定了外币风险引发了汇率超调,资产负债表效应导致产出的下降,而这种假定仅仅是对这种现象的一种可能性解释。为检验模型的可靠性,主要通过对前述的两个方程加入一些另外的变量来重新估计我们的模型。第二,我们的回归结果对我们所使用的变量的定义是否敏感。对于这个问题的检验,主要通过改变变量的定义来重新回归原来的经验方程。上述两方面的检验证明了我们的结论是稳健的。检验的结果如表3所示。

表3是我们在原来模型的基础上加入另外的一些变量所得到的回归结果。它的每一列表示的是加入不同的变量所得到的相应的回归结果。

第一,我们在方程(2)中加入一个国外资金流入变化的变量,然后在方程(1)和(2)中都加入这个变量。我们知道,一个需要国外资金的企业,如果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无法融入资金,则肯定会影响到其产出。我们把国外资金流入变化的变量定义为货币危机前12个月的国外资金流入量和危机后12个月的国外资金流入量的差与危机前的产出量的商,表3中的第1列和第2列就是加入了这个变量之后的回归结果。然而,加入这个变量之后并不影响我们基本模型中的系数的显著性。它只是稍微削弱了一点资产负债表效应对产出的影响力。在增加了资金流入量变化这个变量之后,这些结果仍然表明资产负债表效应是影响产出的决定性因素。

第二,有人认为银行信用对私营部门的急剧收缩加剧了货币危机后产出的下降[8]。因此,我们计算了每一次危机之后两年内银行信用的变化量,然后把这个变量加入方程(2),并把它同时加入方程(1)和(2),如表3的第3栏和第4栏所示,两年内银行信用对私营部门的变化量在5%的条件下是显著的。这个变量的加入削弱了其他变量的系数,但是外债和资产负债表效应的系数仍然是显著的,并且其符号与预期的符号相同。

第三,我们把世界经济增长情况在方程(2)中考虑。这样做的理由是,当一个国家发生了货币危机之后,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况对该国产出有较大的影响。具体地说,当世界经济处于扩张状况时,一个正在经历货币危机的国家可能很快就会得到恢复;当世界经济处于萧条状态时,一个正在经历货币危机的国家,特别是那种对外开放的小国经济,可能会更加萧条。为了检验这种想法,我们计算了每一次危机之后的两年的世界经济增长率,然后,把世界经济增长率作为自变量加入方程(2)中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在表3中的第5列,结果显示世界经济在1%的水平上是显著的。但是,此变量的加入对其他变量的系数基本上没有影响。

第四,产出的急剧下降可能是银行危机的结果。事实上,在我们的样本中,有13次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是同时发生的。从许多银行危机发生的原因来看,银行系统、公司和客户的货币错配而导致的资产负债表效应是引发银行危机的部分原因,而且,在我们的例子中,银行危机的产出效应和资产负债表效应对产出的影响是一致的。由于这些原因,我们认为银行危机对经济的影响可能就是资产负债表效应的一部分。为了检验这个假设,我们使用最大似然估计法建立一个银行危机的二元probit模型[9]。当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同时出现时,因变量为1,其他情况因变量为0。然后把它与资产负债表效应一起进行回归。回归结果见表4。在这里资产负债表效应是显著的。这个结果表明银行危机的影响可能是资产负债表效应的一部分。

下面,我们通过改变回归变量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来检验基本结论的稳健性。

首先,我们把净外债的定义改为各部门的所有外债扣除掉银行系统、公司和政府的全部外币资产,然后按原方式进行回归。表5的第1栏的结果标明,在改变净外债/GDP的定义后,我们的结论仍然是成立的。

然后,我们再考虑3种不同的均衡真实有效汇率的定义。当我们把均衡的真实有效汇率定义为危机后36个月的真实有效汇率时,α2和β2的符号仍然和预期的符号相同,并且在1%的水平上是显著的。其回归结果在表5第2栏中表示出来。当我们把均衡真实有效汇率定义为危机前3年和危机后两年的真实有效汇率的平均数时,对我们初始模型进行回归,结果如表5第3栏所示,α2和β2的符号和预期的符号完全相同,并且在1%的水平上是显著的,只是α2由1.2变为了0.90。最后,我们把均衡真实有效汇率定义为危机前5年的真实有效汇率,我们这样定义均衡真实有效汇率的原因是:要说明用危机后的数据来定义均衡真实有效汇率是否有内生性的问题。即,我们的模型中的一个自变量是否内生于我们的模型中。这种情况在理论上是可能的。例如,一定程度的汇率超调、净外债规模或者是产出下降,在危机的初期可能会引起政策的改变,从而改变均衡真实有效汇率。如果是这样,我们得出的结论将会是无效的。要使我们的模型是可识别的,模型中的两个变量:净外币债务和基本贬值,必须是外生的。当我们把均衡真实汇率用危机前的数据来表示时,则说明基本贬值并不由货币危机来决定。根据这个定义重新进行回归的结果,如表5第5栏中所示,我们的结论仍然得到支持。

最后,我们把汇率超调的测度方式改为:货币危机期间,真实有效汇率偏离均衡汇率的百分比的平均值。这种测度方法的改变主要是说明:持续一、两天的汇率超调对经济的影响与持续一、两个月或一、两年是不一样的。这种测度方法与初始模型中的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因此重新定义的变量的系数与原变量的系数有很大的变动。但是,系数的符号没有变。这次回归的结果在表5的第4栏中。尽管改变了我们模型中的各个变量的定义,我们的回归结果仍然是稳定的。

五、结论

在本文中,我们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汇率超调、资产负债表效应和产出下降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我们的分析结果表明:

1.负有高额外债的国家,在货币危机中的汇率超调现象是非常严重的,而严重的汇率超调通过资产负债表效应可能导致产出的大幅下降。

2.在货币危机中,银行危机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可能是资产负债表效应的一部分。因此,在讨论货币危机的成本时,不需要作为一个单独的变量列出。银行危机对资产负债表效应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3.我们的计量模型可以用来预测处于货币危机的国家的汇率超调和产出下降的幅度。

参考文献:

[1]Krugman P.,Balance sheets effects, the transfer problem and finan-cial crises(A).In Isard,P.,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es(C). Bost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9 :31-44.

[2]Cespedes L.,Chang R.,IS-LM-BP in the Pampas[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6,2002.

[3]Milesi-Ferretti,G.M.,Razin,A.Current account reversals and cur-rency crises(A).Krugman.CurrencyCrises(C). Chicago:Universityof

Chicago Press.2000:285-323.

[4]Gupta,P., Mishra,D., Sahay,R., Output response to currency crise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59,2003.

[5]金洪飞,姜诚.关于货币危机后经济衰退的经验分析[J].财经研究,2005,(10).

[6]Frankel Jeffrey A. No single currency regime is right for all coun-tries and at all times[J].Economical Policy 31,2001.

[7]古扎拉蒂.计量经济学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881-883.

[8]米什金.货币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27.

[9]于俊年.计量经济学[M].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3:35.

计量经济学的定义范文6

当弗里德曼获得197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时,媒体这样评价他:“弗里德曼实际上向每一个重要的既成学说进行了挑战,从而在现存经济学之外――其实也是在经济学之内――建立起他的事业。”弗里德曼的思想、论文和作品――大约245种出版物,其中包括26本著作,以及一些电视纪录片――他对经济学的杰出贡献尤其是有关通货膨胀的理论,富有预见性且影响至今。

弗里德曼最著名的代表作是他与安娜・施瓦茨合著的《美国货币史(1876-1960)》。《货币的祸害》可以当做《美国货币史》的浓缩精华版,该书是弗里德曼晚年对自己半个世纪货币研究的总结,也是对货币主义最明晰的表达,为大众了解弗里德曼的货币思想提供了可能。

弗里德曼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国际价格水平和货币的联系。从雅浦岛上的石币到今天广泛使用的纸币;从希腊、罗马的铸币经验到英国16世纪格雷欣时代的“劣币驱逐良币”;从18世纪法国约翰・劳一手炮制的“密西西比股灾”到20世纪早、中期美国的白银采购计划加速了中国政府的。弗里德曼用历史事实展现了一系列货币的“祸害”。

弗里德曼讲历史采用的并非常见的叙述方式,实证经济学方法论有力地支撑了他的论点,并且对计量经济学和小型模型的建立带来了一般性的有益影响。比如,本书第4章“一次反事实的推演:评估1873年之后延续复本位制所带来的影响”。弗里德曼重新定义了一度被经济学界抛弃的货币数量论,他建立了一个真实的货币需求函数,着重研究货币需求和名义收入之间的关系,包括债券收入、股票、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收益,以及预期通货膨胀率。这项非常专业的数学评估显示了弗里德曼一再强调的论点:货币存量的变化给予经济活动水平强有力的影响,尽管伴随一个很长而且可变的滞后期。这点被凯恩斯忽略了。

弗里德曼深刻意识到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蕴藏的通胀风险,他强烈主张建立一个严格的、量化的货币政策,就黄金在货币基础上的价值制定严格的指导方针,通过这种方式避免通货膨胀。弗里德曼宏观经济学的一个不大被人认识、但是很根本的命题是,他认为过去的经验和对未来的预期对于现阶段行为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这一命题使他在分析货币需求和消费函数时着重使用了持久收入的概念,并在解释通货膨胀时强调价格预期的作用。弗里德曼一生都致力于通过实证方法深入研究通货膨胀率及其变性与政治经济后果的联系问题。

20世纪各国政府刺激经济的措施主要源于凯恩斯理论,轻微的通胀能够刺激经济发展,为企业、家庭创造更高的收入,也带来更多的花费,而消费反过来又会推动生产,如此类推,国民经济就会保持相当的活力。但是,对于货币发行者――政府而言,货币政策就像美丽又危险的罂粟花,印钞票的成本低、速度快,短期效果明显,而恶果的累积相对滞后。通货膨胀的平衡点很难把握,金融秩序一旦失控,就会抵消一切经济成就,损害国家的经济根本,让每一个现金持有者失去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