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环境的变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环境的变化范文1
关键词:社会化媒体;个体心理变化
2013年是社会化媒体全面席卷网络的一年。社会化媒体作为能给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强调参与性、公开性、社区化、联通性,使个体间的关系得到前所未有的展示与呈现。在这个拟态环境下,个体的心理必定会受到冲击,在很多方面发生改变。
1 社会化媒体
1.1社会化媒体的定义
社会化媒体也可称为社交媒体,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现阶段主要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博客、论坛、播客等等。社交媒体在互联网的沃土上蓬勃发展,爆发出令人眩目的能量,其传播的信息已成为人们浏览互联网的重要内容,不仅制造了人们社交生活中争相讨论的一个又一个热门话题,更进而吸引传统媒体争相跟进。
1.2社会化媒体的发展现状
社会化媒体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国际上社会化媒体的巨头facebook,2013年Q3财报显示,该网站目前月活跃用户总数已达11.9亿人,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8%。
中国的社会化媒体发展也是相当迅猛。根据人人公司的2013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截至第三季度末人人网月独立登录用户已经增至 5000 万,累积激活用户增至 2 亿。截至2013年12月,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2.81亿。而据腾讯内部人员透露,社会化媒体的后起之秀――微信用户数量目前已经突破6亿,其中海外用户超过1亿,国内用户超过4亿。微信自推出以来,其用户数量增长就相当快。
由以上数据可见,社会化媒体的用户越来越多,所以研究社会化媒体下的个体心理变化就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
1.3 社会化媒体与个体心理的关系
个体心理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组织中所表现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个人所具备的心理现象,概括起来可以分成认知、情绪、情感与动机、能力与人格等三个方面。
2008年美国公共关系协会对社会化媒体曾做出过界定:从使用角度来看,社会化媒体是人们建立的去自我中心化的,以人为基础的网络。
既然社会化媒体要以人为基础,那么,它与使用者的个体心理之间必定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事实上,社会化媒体在很大程度上将现代人的社会关系在拟态环境中予以复活。社会化媒体上的“关注”模式营造了一种心理上的“他人在场”感,从而打造了出一个“时刻被凝视”的场域。在这样的场域中,虽然没有明确的群体意识或社区意识,但是人们也能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在一个孤立的环境中进行点对点传播,而是处在一个由许多人际关系链条构成的社会网络中。
正是由于社会化媒体所具有的这些特点,使其对使用者个体的认知、情绪、情感与动机、能力与人格等方面都会产生一定影响。
2.社会化媒体环境下个体心理的变化
总结起来,社会化媒体环境下,个体心理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趋同心理下,个体从众行为加剧
海德的平衡理论与纽科姆的对称模式可以在微观的人际互动角度解释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的从众心理。 1958年,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提出了“认知平衡理论”,又被称为“P-O-X理论”,P与O各代表一个人,X是第三者或态度对象。每两者之间产生关系,以符号“+”表示正的关系,以符号“-”表示负的关系。现将上述的P--O--X的关系列成图解形式,不同关系组合最终形成8种不同结构,其中第一行4种是平衡的结构,第二行4种是不平衡的结构(判断三角关系是平衡的,还是不平衡的,其根据为:平衡的结构必须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正;不平衡的结构必须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负)。见下图(P-O-X关系形式):
P-O-X关系形式
平衡理论假定P-O-X之间的平衡状态是稳定的,排斥外界的影响,不平衡状态是不稳定的,并会使个人产生心理上的紧张。消除这种紧张感,就必须有人产生态度改变,这意味着认知者P要么逆转自己对认知对象X的原始态度,要么改变对O的态度,而态度改变遵循最少付出的原则,最终恢复平衡状态。
后来纽科姆又把海德关于认知主体自身的认知平衡理论扩大到人际互动过程和群体关系,发展出“对称模式”(如下图所示),他认为和要想维护A与B之间的关系,就必须保证A-X与 B-X 这两条边对等的关系。只有维持如此对称的等腰三角形时才能达到认知的平衡。
纽科姆对认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们相互之间的感情、态度、信念有一定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因此人们的认知系统有趋向于某种一致性的倾向。当个体与群体内其他成员认知出现不一致时,便会在“趋对称压力” 下产生认知失调的焦虑,促使个体努力改变态度以恢复认知平衡。而越是有凝聚力的群体,越是对内部成员有很强的“关系限制” ,使成员觉得留在群体中的重要性超过了正在讨论的问题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从众的可能性。
纽科姆的A-B-X对称模式
社会化媒体上的“关注”模式营造了一种心理上的“他人在场”感,使人们时刻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在一个孤立的环境中进行点对点传播,而是处在一个由许多人际关系链条构成的社会网络中。可以说SNS技术是网络社会现实化的转折点,它增强了虚拟群体对个人的影响与制约作用,使用户个体被驱赶进不同关系组合的小圈子群体,使个体会不自觉地以群体成员身份而不是个人身份进行互动。此时,个体作为群体成员的社会认同变得更加重要,而他们作为独特个体的个人认同变得不那么重要。此时便会出现“群体思维”和在其引导下的个体独特行为模式。
所谓从众实际上是个体一种去个性化的行为,是个体在真实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下改变行为与信念的倾向。而社会化媒体在很大程度上将现代人的社会关系在拟态环境中予以复活,一个个小的关系网成了社会化媒体信息传播的载体。当信息在关系网中流动时,人们接收到的不仅仅是事实信息,还有在关系网中不断积聚的价值评判和态度表达,个体为了降低认知不平衡所带来的焦虑,在关系网约束下个体更愿意沉默地转发、附和而不愿提出异议。这种情况下,本该提供更多样化的话语表达的社会化媒体,却发出了更加一致的声音,这就是群体压力下,个体心理趋同,从众加剧的表现。
2.2社会比较催生个体幸福感改变
昨天是海边度假,今天是高档餐厅的牛排,明天是一张锥子脸自拍……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天看朋友圈里朋友们“晒”的内容成为一些人必须完成的任务,而看这些的同时,个体的幸福感却在不知不觉中改变。朋友们在吃什么、玩什么、用什么;自己又在吃什么、玩什么、用什么,在社会化媒体环境下,个体和他人的生活细节暴露在外,使个体对他人和自我的认知都发生了改变,社会比较不可避免。社会比较带来的一个显著后果就是个体的幸福感发生改变。若朋友们生活得都比自己更富有,更舒适,那么,个体的幸福感就会急剧下降;反之,则个体的幸福感就会提升,这和与穷人为邻你会更开心一个道理。
2.3社会促进/社会抑制作用下个体心理独特性丧失
社会化媒体创造出一个无时无刻都被他人注意的环境。社会化媒体上的“关注”模式造成了一种心理上的“他人在场”感,这种在场即便是“仅仅在场,不做评判”也同样会产生“社会助长/阻抑作用”。社会助长是指人们在有他人旁观的情况下行为表现比自己单独进行时好的现象,但这种助长作用还与任务的复杂程度有关,即在复杂的脑力活动中,群体情境对个人有干扰作用;在简单机械活动中,群体情境对个人有助长作用。社会抑制是指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加以评价,而被看成一个整体时所引起的个体努力水平下降的现象。
一般来说理性的、有逻辑的讨论应属于复杂的脑力活动,但在社会化媒体的群体情境中,却很难实现,即使偶有一些理性的声音,也注定会被淹没在一片情绪宣泄的喧哗之中。如李普曼在其著作《公众舆论》中所说,“我们既无时间也无机会进行密切的交流。我们留心的并不是某个众所周知的类型所具有的特征,而是用我们头脑中已有的先入之见去填补剩下的画面。”所以,在社会化媒体上的各种热点话题讨论只不过是沦为简单的机械活动。这种情境下就助长了个体总是急迫地在每条信息中找寻自己熟悉的言论,去跟帖,去随声附和,对于事情的来龙去脉根本懒得再做进一步的了解与思考;同时,也抑制了个体的独立思考,个体心理的独特性已不在。
2.4自我展露过度催生个体自恋心理
所谓自我展露是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他人,与他人共享自己的内心感受和信息。无疑,自我展露是发展亲密关系的有效方法。
在社会化媒体大发展的今天,自我展露已经到了史无前例的程度。看看那些所谓朋友、亲戚最近都有什么琐碎的事情发生曾经也是一种乐趣。然而,最近的社会化媒体使得这些人一天十几次的更新他们的状态想法照片。乐此不疲,甚至近乎癫狂的陷入这场竞争之中。从家长里短到衣食住行;从兴趣爱好到人生感悟;从私密照片到情感经历……真是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而过度的自我展示则催生了个体的自恋心理。
“大家快来看我!”――这实际上已经成为个体自恋心理的体现。从论坛和博客时代就已经出现的各种“做秀”,在微信等新的社交媒体上更加如鱼得水。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埃丽亚斯(Elias Aboujaoude)指出,人们在互联网上的活动让我们变得更加自恋。除了一些社交媒体平台让自恋者有机会展示自己之外,也有大量的资源能够为自恋者提供帮助。
研究人员主要从自恋型人格的两个行为失调现象进行判断――过高的自我表现欲望和自认理所应当的特权感。有过高自我表现欲望的人会在Facebook上积累许多好友,而自恋人格指数和用户的Facebook活动有高度的正相关性。
尽管“晒”生活的人们都喜欢把“分享”放在嘴边,但其实对与那些热衷“直播”自己生活的个体来说,一切只是自恋心理的表达。
3.结语
根据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社会化媒体的迅猛发展,在给个体带来海量信息和便利的同时,也对个体的心理产生着很大影响,使个体心理趋同加剧,从众行为加剧;个体心理的独特性逐渐丧失,表现出去个性化特点;社会比较,使个体幸福感下降;在过度自我暴露的情境下,个体自恋心理显著。
参考文献
1. [美]李普曼.公众舆论.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 [英]Rupert Brown.群体过程.胡鑫,庆小飞译.方文审校.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3.侯玉波,《社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社会环境的变化范文2
关键词:土地整理;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引言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在发达国家已经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在环境影响评价中,把自然环境影响评价和社会环境影响评价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1]。根据世界银行资料,经过社会环境影响分析的项目,其经济效益比其他项目高50~100%[2]。我国对社会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仍在起步阶段,2006年底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启动了《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社会因素》应急课题,2012年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增加了社会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组织编制与土地利用有关的规划,应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我国学者对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理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大量研究[3-5],已有研究大多侧重于自然、生态环境的研究,对社会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较少。土地整理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重要手段,开展土地整理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对实现土地整理可持续开展,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具有推动作用。
1 内涵和特点
社会环境是在自然环境基础上,通过人类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加工和改造,创造了物质生产和分配体系、积累的社会物质文化而形成的人工环境体系[6]。土地整理社会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土地整理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社会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社会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7],按介入时机分为预测性、监控性、回顾性社会环境影响评价[8]。
土地整理预测性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发生在土地整理实施之前,是结合土地整理规划方案的可行性进行的,可以从源头避免、消除或降低土地整理项目对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土地整理监控性社会环境影响评价是土地整理实施阶段对社会环境影响进行监测与评价,保证土地整理实施不偏离社会环境约束目标,对突发的不可避免的社会环境影响提出减缓和补救措施;土地整理回顾性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发生在土地整理实施之后,是检验和改进预测性、监控性社会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方法的重要依据,分析实施后评价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差异,总结项目实施的经验与教训,可为今后土地整理项目决策提供依据,是土地整理事业可持续性的必要保障。
2 评价的程序和内容
2.1 评价的程序
2.1.1 前期准备。首先应明确土地整理项目区的范围并获取规划资料,然后通过项目工程分析进行社会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建立土地整理项目社会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2.1.2 调研获取资料。根据建立的评价体系,制定调研方案,对项目区实地调研获取数据资料。土地整理社会环境影响的主体是人,在调研中应广泛听取公众的意见。
2.1.3 调研资料分析与综合评价。运用调研数据和项目规划资料,利用合适的评价方法,对已有的数据进行处理,对土地整理规划社会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2.1.4 评价结论。根据评价结果做出调整,评价结果显示规划方案可行则接受规划并如期开展;评价结果表示规划对社会环境有负面影响或有潜在的社会风险,则应及时对方案进行修订或提出预防措施。
2.1.5 监测与跟踪评价。对土地整理实施进行监测和跟踪评价,开展土地整理监控性和回顾性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2.2 评价的内容
2.2.1 生产环境
近些年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发展占用大量的土地,导致耕地不断减少,土地整理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的主要途径。农用地的平整,使耕作机械能够直接进入农田作业;修建或改造农田水利设施,方便农业生产;新建田间路、生产路为农民劳作带来便利。土地整理能够大大改善农民的生产环境,而若规划不合理或施工单位的偷工减料都可能使这一变化大打折扣。
2.2.2 生活环境
土地整理过程中对村庄内部公共设施用地进行完善,有助于改善本地区的教育状况、医疗卫生状况等[9],使得农村面貌有明显的改善。然而居民点的整理也可能使得农民难以适应新的居住环境,尤其是对于住进小区的农民,没有了自家的院落,对生活习惯上的改变很难适应。
2.2.3 社会稳定
土地整理通过明晰权属界限,减少了土地利用过程中引发的各种纠纷;扶持贫困人口,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然而土地整理也使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得不到解决则会对社会治安与稳定带来不利的影响。
2.2.4 社会可接受度
了解农民对土地整理的接受度是土地整理是否可行的前提。农民接受则可使土地整理如期按时开展,农民不接受则会阻碍项目的进行,产生不利的社会环境影响。
3 结束语
土地整理对项目区可能带来正面或负面的社会环境影响。通过土地整理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对正面影响评价其影响程度的大小,寻求可提升的空间,使土地整理带来更大的社会效应;对于负面社会环境影响,则及时修改项目方案或采取减缓措施。评价结果可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促使土地整理项目的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效应协调统一,使得土地整理向促进社会和谐的方向发展。开展土地整理社会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相当复杂有难度的工作,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文章只是抛砖引玉,尤其对于评价内容和指标仍需更加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余双喜.公路建设项目社会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方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Transportation Research E-circular. National Conference on Transportation and Environment for the 21st Century Proceeding[R].Pittsburgh Pennsylvania,2000.
[3]王珊珊.基于熵值物元可拓模型的土地整理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4]刘英英,石培基,刘玲,等.基于DPSIR陇南市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J].土壤通报,2011,42(4):795-800.
[5]蔡玉梅,郑伟元,张晓玲,等.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J].地理科学进展,2003,22(6):567-575.
[6]循环经济知识读本编委.循环经济知识读本[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7-16.
[7]杨华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社会影响评价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8]王万茂,董祚继,王群,等.土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54-257.
社会环境的变化范文3
一、当代学校德育社会环境的结构性变化
(一)当代社会环境子系统的变迁
研讨学校德育社会环境的变化,我们认为应从环境因素(子系统)及其物质和精神结构两个角度予以展开。所谓社会环境的子系统包括客观系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心理,中观系统的社区,微观系统的家庭和作为中间系统的大众传媒。
当代社会就其宏观角度来看,全球正处在后现代化和现代化的巨变过程之中。一部分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的国家在经济、文化诸领域均已达到了目前人类社会所达到的最高成就。但是工具理性和个人主义为特征的现代文明又带来了技术专制、金权社会、紧张的人际关系及天人关系等,从而也带来了人的物化,主体的失落,与他人的对峙及其伴生物道德论表与麻木等,西方发达国家正在寻找现代化的出口——后现代化之路。因此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既因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契机。60年代以后北美西欧诸国兴起的道德教育的研究热潮及其在现实中对学校德育的强化趋势正是因应这一宏观系统的变化。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则正在现代化的入口处努力。在努力推进经济、政治体制的现代化转轨的同时,人的现代化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之一。一方面“培植独立的个人主体是我们的当务之急”“人的解放不只是政治解放,而且是经济解放、社会解放。
社会环境的变化范文4
【关键词】创新型企业,组织结构设计,机械性组织结构,有机性组织结构,扁平化,网络化,团队化
【作者简介】洪婷,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大连)
当今社会,经营环境快速变化发展,企业要想得到持续发展,必须适应经营环境的变化。因此,企业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成功的创新需要合适的组织结构的支撑。几乎所有的企业都需要在竞争激烈的环境里对变化做出迅速的反应。因此,企业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企业的组织结构将直接决定企业的职务设计,影响招聘计划,薪酬设定,培训方案等企业的各个方面。因此,创新型企业如何构建和社会环境和经营环境相适应的组织结构便成为企业首先要思考和解决的课题。组织结构只有根据环境不断调整,才能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才能使企业得到长久生存和发展。
什么是创新型企业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企业若要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建设成为创新型企业。那么,什么是创新型企业呢?
根据科学技术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华全国总工会三部委的对创新型企业做出了如下的解释。创新型企业是在技术创新、品牌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经营管理创新、理念和文化创新等方面成效突出的企业。
创新型企业是具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和创新欲望,以完善的创新体系和良好的创新资源为基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企业。创新型企业最重要的是能够根据经营环境的快速变化而适时做出调整,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经营管理创新、理念和文化创新等方式来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要。一般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根据不同客户的不同需要开发符合客户需求的新产品。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越来越依赖于企业与外部主体的互动。创新型企业的组织也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外部环境总是在变化着的,当环境变到足以限制企业组织的发展时,就需要对组织进行变革。创新型企业想要获得创新所需的资源与动力,必须不断地学习,并与其他社会资源及创新企业建立联系;另一方面,创新型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以应对不断变换的外部环境。
组织结构类型
根据Tom Bums和G.M.Staker的理论,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是和外部环境相联系的。他们把组织划分为两种,一种是机械性组织结构,另一种是有机性组织结构。所谓机械性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具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和权利层级。而有机性组织结构,相对于机械性组织结构更加松散,规章和规则通常是非书面的,权利层级也不十分明确,决策权利相对分散。
通常在环境稳定时,会选择机械性组织结构。因为企业不太需要进行创新,只需要大规模生产同种产品以适应社会的大量需求。而随着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加,组织结构需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逐渐趋于有机性。即意味着向较低的层次分散权利和责任。只有这样,组织才能更具有流动性,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并根据不同客户的不同要求生产出相对应的产品。
创新型企业组织结构设计
进入21世纪,企业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企业组织结构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环境。一是因为,传统企业组织结构大多臃肿迟钝,这样就很难适应快速多变的经营环境,很难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因此就很容易被社会所淘汰;二是新的社会环境要求企业激发智慧,不断创新,而传统的组织结构则很难根据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改革创新,因此就达不到社会竞争的要求,很难在竞争激烈的经营环境中生存下来。综上所述,企业惟有进行创新才是根本出路。
组织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发挥组织整体的优势,构建一个存在权利、责任划分,具有分工和协调的组织结构,使有限的人力资源形成最佳的工作效果。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组织结构虽没有固定的模式,各个公司应当以自己的实际情况根据环境的变化来进行相应的调整。但是为了能够快速地跟随环境的变化而适时做出调整,根据Tom Bums和G.M.Staker的理论,创新型企业更倾向于有机性的组织结构。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创新型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
构建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传统型的组织结构由上而下一级一级地传达命令,有时顶层和底层之间可能存在10级以上。事实证明这样的组织结构层级太多,直接导致了在决策过程中对市场变化反应迟缓,对复杂性问题处理不力,对紧急发生的情况也很难妥当处理的状况。这种结构在当今社会已经慢慢失去了竞争力。相对于传统的上下层级结构来说,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更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的要求。
所谓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即通过减少上下层级来建立一种紧凑的扁平组织结构,使信息的传达速度变得更快,组织变得更灵活、敏捷,提高组织效率和效能。
扁平化组织结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第一,可以增强组织的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减少了上下层级后,决策与行动之间的时滞也相应的减少,企业的所有部门及人员可以更直接地面对市场和客户,根据不同客户的不同要求而做出相适应的营销方案和产品。这样既增强了对市场和竞争变化的反应能力,也增强了组织间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从而使组织结构变得更柔性、更灵敏。第二,信息流通更加顺畅,信息量的获取也随之增多。通过增加上下级的直接联系,信息沟通与决策的方式和效率均能得到改变,使决策周期缩短,更快适应环境的变化。第三,加强组织的创造性、灵活性。组织结构减少上下层次,使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信息、知识和经验可以更加快速有效地流动,权利适当下放,致使士气和生产效率提高,员工工作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增强。第四,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上下管理层次,员工人数也将随之减少。并且员工的工作效率提高,必然导致产品成本的降低,从而使公司的整体运营成本降低,增强市场竞争优势。
(二)构建网络化的组织结构
创新型企业想得到长久发展,必须适应外部的环境变化。而想要适应外部多变的环境,企业必须构建网络化的组织结构来获取大量的社会信息和客户信息,并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筛选,从而快速地应变外部环境的变化并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来生产相适应的产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信息的传递不再遵循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等级阶层,信息的流动更趋向于平行化,从而实现部门与部门、人与人之间直接的信息交流。企业内部的这种无差别、无层次的复杂的信息交流方式,直接导致了组织结构的网络化发展。
企业构建网络化的组织结构有利于信息准确及时地向上传递,从而有利于企业员工及管理人员掌握全面信息,提高决策速度,也有利于企业信息在整个组织内部的广泛分配,为企业创新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
构建团队化的组织结构
创新不仅需要个人特色,个性张扬,同时也需要合作。通常创造层次越高,对合作依赖的程度越大。创新型组织应努力构建团队化的组织结构。各部门成员之间形成渠道式的信息交流网络、每个人都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共享知识,共同决策。每个部门都要像团队一样运作,成为组织结构中基本的学习单位。只有这样,才能第一时间获取最新的信息,并根据所得到的信息迅速做出反应,以应对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
除此之外,构建团队化的组织结构,应加强组织上下各层次、横向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沟通机制,使信息、知识和经验在组织内部能快速充分地流动和分享。组织还应与外部环境中的组织、团队和个人建立联系网络,使组织与外部环境充分交换信息和知识。
企业的创新最终是体现在每一个部门及每一位员工上的。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各部门以及每一位员工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积极性,独立思考,创造性地解决创新道路上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因此,企业的各部门各组织结构需要具有较强的组织柔性和自我管理权利,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也需要拥有一定自。因此,创新型企业的组织结构应适当地进行分权化。如果管理过于集中的话很可能会影响员工的创造性与冒险精神。分权化有利于激励创新主体的创新积极性和创造活力。同时,因为创新活动中各个环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组织成员间一定要互相交流、沟通,保持联系的紧密性和稳定性,使创新活动具有高度的连续性和一致性。这样的话,创新型企业的组织结构就需要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以保证各组织部门间的协作和内外部信息及时的沟通交流,能够跟随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做出快速的反应。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信息化经济环境中,企业唯有不断进行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下来。因为社会环境在不断地变化,创新型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也应随社会变革时刻进行着。一项成功的创新活动是需要组织通过内部研发、生产、营销等多个部门组织间的协作,并且要随着外部环境的技术态势、需求信息和市场趋势的变化而变化。组织管理者应为实现最具效率和效益的组织管理而进行组织结构设计,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使信息传递的更顺畅,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组织的创新性和柔性,适应快速多变的经营环境变化,根据不同客户的不同需要开发出相适应的创新产品,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长久生存和发展。
21世纪企业组织结构发展趋势分析 牛琦彬 邓玉辉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2月
创新型企业如何构建扁平化无边界组织结构 杨敏杰 商业研究 2003.12
社会环境的变化范文5
关键词:80、90后官兵 社会转型 经济转轨 多元化思想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a)0241-01
80、90后官兵在我国巨大的社会变革中成长,因此这一特殊群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面临着我国特定历史时期的各种社会环境,认清80、90后官兵社会化所经历的特定的社会环境,是分析社会因素对80、90后官兵影响的首要条件。所谓人的社会化过程,即是特定的社会环境对社会成员思想上的引导、行为上的控制和整体的教化过程。80、90后官兵正是在我国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在同各种思想和多元文化的不断互动中,逐渐被特定的社会文化所同化,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人民军人。社会变革的现实表明,80、90后官兵在社会化过程中所面临外部环境的变化,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 转型期社会环境对其的影响
有关“社会转型”的概念,学术界还没有达成一致,大致有三种分法:一是计划经济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过程;二是社会转型的主体是社会结构,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的过渡;三是传统性社会向现代性社会转型的过程。该文指的社会转型是“社会整体系统从一种结构状态向另一种结构状态的过渡,表现为社会系统全面的、结构性的调整与转化。”该文中社会转型期指的是1978年开始到现在,通常被人称为社会转型加速期,是由经济为主导引起社会结构的转化。而社会转型不仅仅是指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而是一种特殊的结构性变动,因此在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的社会转型期的复杂局面下,产生了很多社会问题,而这些矛盾对成长于这一时期的80、90后官兵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首先是新旧社会并存、交替、冲突,这种局面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因此应试教育体制向素质教育体制过渡艰难缓慢,这种社会转型期无序,甚至错位现象,导致80、90后官兵在成长过程中忽略素质、道德等方面的培养;其次是一种本质性的变化即经济结构的变化引发了社会其他方面发生转型,也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的完善,也就是说80、90后官兵一出生便享受着国家的发展成果,优越的生活环境、丰富的物质基础导致其缺乏“居安思危”的意识、缺乏“先苦后甜”的观念;最后是开放性社会即社会流动性的加强,表现在商品等价交换和大众媒体的现代化。商品等价交换使得80、90后官兵更加注重自身利益最大化,功利思想严重,大众媒体现代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缺少了面对面的沟通,出现了一批“电视儿童”、“网络达人”、“宅男”、“宅女”导致80、90后官兵性格孤僻、自我封闭。
2 经济转轨的环境对其的影响
用“市场化”来概括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体制转轨,虽然紧扣实质问题,但是学术界用“过渡”、“经济改革”说明我国体制转型是一个深刻而复杂的制度变迁。面临改革与发展的双重任务是我国经济改革的特殊性,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通过制度安排的完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形态的过渡,这既是我国经济改革的任务又是体制转轨的重要约束条件之一,也就意味着是整个制度结构的全面改造,带来了经济秩序和经济生活的根本性变化。由过去行政化的“社会文化单一、意识形态单纯、社会价值观高度同质”的计划经济向社会化的“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的市场经济的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密切相结合的,历史经验以及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不仅是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巨大变革,更是一场伦理文化的大变革。这一深刻的变革,使得部分80、90后官兵在等价交换、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大环境下,相对稳定、单一的理想主义被更大限度的满足自身利益的功利主义所取代,对功利主义价值观的需要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习惯,表现在工作学习中过分注重实际、见利行事、把“前途”当作“钱”“图”。革命战争年代和计划经济体制下与之相适应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伦理文化被资本主义制度下形成的利己主义、金钱万能的市场经济体制取代。由于道德秩序紊乱,使得部分80、90后官兵道德行为选择的标准模糊,利己、牟利充斥其大脑、驾驭其行为。
3 “一元化”的指导思想与“多元化”的思想文化冲突的背景下对其的影响
基本观点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思想。“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指导思想“一元化”就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反映。而思想文化“多元化”是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必然产物。经济成分、利益关系、社会思想、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来源于社会生活的社会精神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首先是旧的经济体制没有完全破除,新的经济体制没有建立完善,形成一些空子,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成长中的80、90后官兵有关道德规范的正确认识,败坏了社会风气。其次是开放的现代社会,各种思想文化信息以各种手段和渠道广泛传播,使得80、90后官兵思想更加不稳定、更加多变。的观点认为人的思想总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化的,特别是在社会大变革时期。因此社会急速变化,80、90后官兵思想变化周期短、频率快,易造成心态浮躁、行为轻率。再次成长于以利益为杠杆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的80、90后官兵,必然会受到其影响,部分人会滋生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最后是资产阶级腐朽文化通过各种渠道侵蚀着80、90后官兵的思想。
参考文献
[1] 风笑天.中国独生子女:从“小皇帝”到新公民[M].北京:知识出版社,2004.
[2] 刘允正.裂变与整合:大学生价值观的多样化趋势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体系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3] 李培林.李培林自选集[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9.
社会环境的变化范文6
【关键词】社会角色 中职 班主任角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3C-0083-02
一般认为,班主任是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职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中职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这样的界定将班主任的工作限于对学生自我认知的重构,而任何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不同的环境因素构成了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因此班主任工作首要的切入点应该是环境,在具体的工作中应该坚持“人在环境中”的原则,它不仅要求从自我认知上进行重构,而且要从支持的环境上进行重构。因此。中职班主任工作是以学校为平台、班级为载体,以科学的价值观和工作方法重构、维系与发展中职生的成长环境,促使中职生实现预期的高等教育目标的过程。而中职班主任的角色定位与工作策略直接影响该目标的实现。
一、环境:中职生行动的场域
“人在情境中”属于传统的社会心理学概念,理论源自心理与社会学派个案社会工作。它提出,将案主的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同他生活的社会环境结合起来,人与环境是一个互动体系。只有将遭遇问题的人放在其特定的环境中去考察,才能真正理解人的行为,并找到对症下药的治疗方法。社会工作的生态系统观则用“人在环境中”取代了它,强调环境支持与自我支持的作用。
第一,自然环境的变化。主要包括中职生生活的机会和障碍的自然和人造世界。如从农村到城市、从北方到南方、从西部到东部、从中学校园到大学校园等变化,这些情况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影响。部分同学感受着进入新的环境的喜悦,而部分同学则可能带来强烈的不适应感,如饮食习惯、文化风俗。
第二,社会环境的变化。首先是人际关系的变化。这一变化对中职生有重要的影响。因为原有的、值得信任的环境已经失去,中职生在情感上缺乏支持,在生活上缺乏援助,已有的生活史、人际关系网络都是在这个群体与情境之外形成的,此时此刻自己成为一个没有过去的陌生人。其次是学习环境的变化。学习坚持自主性、强调专业性、追求多元性,要求每个人能够独立思考规划未来。在规章制度方面、师生关系方面,中学与中职校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
第三,自我环境的变化。自我环境特指个体的内环境,主要是心理环境。受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主体价值急欲彰显,在彰显的过程常常遭受挫折,面临挫折,不同的个体会采取不同的方式来适应,或寻求认同,或寻求协调一致,但如果无法应对则会产生问题。
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与自我环境,事实上都构成了一个行动的场域,中职生的生活、学习与工作都在其中展开。
二、角色定位:师生关系结构中的嵌入性理解
角色是与人们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相关联的一整套期望或行为。它是置于既定领域中的关系结构下进行理解的,因为只有在关系中,角色才能明确,因而角色也是嵌入于师生关系的结构之中的。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就是基于上述对学生环境的评估以及班主任与中职生之间的关系加以理解的,而各种角色最终都是为了帮助中职生能够完成角色转换,尽快适应中职生活,最终实现自我并增进班集体的凝聚力。
一是环境变化的评估师。正确的评估是班主任工作的开始,而工作总是从界定问题开始的。面对中职生,班主任首要的工作就是评估他们所处的环境的变化。因为环境的改变将导致原有平衡关系的打破,在新的平衡关系尚未建立时就开始介入将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二是信任关系的培养师。奥兰多・帕森特认为,“信任是一种状态,在这一状态中,某个人,即信任者,只是在他相信或信任被信任者将履行其义务可能性的基础上,没有多少保障地致力于关心另一个人,即被信任者。在其核心,这一状态包含一项义务的联合结构,在这一结构中,信任者承担风险,被信任者承担义务是要证明信任者冒险是正确的。”信任关系的建立可以使学生迅速明确各自的权利与义务,达成共识,降低交往中的风险,增加交往中的收益,有助于班主任更好地开展工作,也有助于班集体凝聚力的早日形成。首先建立的是中职生与班主任之间的信任。它包括一系列的“关系互换”,需要充分的时间发展,并且随着双方的行动而不断变化。初始信任是建立在班主任的角色和声誉等外部线索之上的,一方面是借助正式的角色任命,另一方面是借助言行与口碑无形中树立。其次,同学之间的信任也是中职生迅速适应环境的必要前提。这种信任关系的培养与建立同样需要班主任运用专业的方法介入。
三是社会支持的重构者。人是社会的人,因而每一个人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形成了他们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结状态。德国宗教哲学家马丁・布伯曾经在著作《我与你》中说过,生活中没有孤立的“我”存在,孤立之“我”的想象和感觉“绝对构不成人生”。同样,人的自身也是由身心等要素联结而成的一个整体。当他们从熟悉的环境中脱离出来,从高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时,原有的社会联结与自我联结就会发生偏离、断裂、失衡,致使其与社会联结以及自我联结发生功能上的缺失,导致中职生入学后常处于一种迷失状态。班主任则应协助中职生重新构建新的社会支持网络与自我支持网络,从而恢复平衡。
四是社会资源的经纪人。要能够重建中职生的社会支持网络,必须拥有一定的资源。因此。班主任应担当起学生社会资源经纪人的角色。这要求必须拓展自己的知识,积极了解学校的资源和特定机构的运作程序,提高配置资源的能力,并能对资源的长处、局限和最新发展作出及时的评估,保证自己所担当的经纪人角色的正确性,从而有效地把学生所需要的服务和资源联结到一起,使得学生能够获得及时的帮助,从而缓解或消除中职生因陌生无助而带来的焦虑感。
三、工作策略:基于角色理解的介入方式
中职班主任所需承担的角色是多重的,其工作策略则是基于自身对角色的理解与定位。在综合考虑中职生成长历程的不同阶段特点的基础上,我们需要选择不同的角色,同样,应该采取不同的行动策略,在实际的工作中可以运用团体社会工作的理论和工作技巧,以促进中职生打破陌生,建立信任关系,从而更好地融入到校园生活中去。
第一,评估环境,设计介入方案。环境评估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自我环境,其中尤其以社会环境最为复杂,评估的社会环境应该包括家庭、学校、社区以及在其中形成的人际关系。不同的家庭结构、不同级别的学校、不同性质的社区都是评估时所应收集的资料。自我环境的变化在许多中职校可借助专业心理测评系统来了解,也可通过个案访谈而获得。环
境的变化常常会影响学生的认知变化,所以评估环境时很重要的一点是评估其认知变化,这实际上是中职生结合自己的日常知识作出的情境定义。
第二,培养信任,建立专业关系。在评估环境及中职生的认知之后,班主任需要与中职生建立专业的信任关系。对班主任而言,保持良好的形体和人际魅力,维护角色、声誉,合理布置办公环境,这些都有助于中职生形成良好的最初印象,使得他们觉得班主任有吸引力、有能力、值得信赖。另外,班主任应该做到准确而可靠地表达信息、准确地释义、保守秘密、开放及真诚等。如开学之初,信息基本上都是通过班主任传达的,如果班主任不能做到准确而可靠,将给学生带来困惑或无所适从,使得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程度降低。从实践工作来看,这些细节的控制对中职生完成角色转型的早期影响较大。
班主任应帮助求助者从另一个参照框架来审视自己的行为,或从另一个角度对自己的问题予以阐释,比如说对专业的未来前景的困惑,从而使其对问题有更好的理解。通过有效的解释在两者之间建立积极的治疗关系,从而加强面临困难的中职生的自我剖析,提高班主任在其心目中的可信赖程度,并传达出班主任对求助者的帮助态度,促使求助者以更积极的行为取代自我挫败或徒劳无效的行为。在与中职生交流中,要运用温暖、联结、同理等技巧,体现尊重、平等、接纳等原则,坚持“助人自助”,从而使班主任工作走向专业化,避免落人单一的思想教育的教条模式。
第三,重建支持,促进中职生交往。中职生刚进人大学校园,其原有的生活史、人际关系网络都是在这个群体与情境之外形成的,对于多为远离家乡的中职生而言,面对这个崭新的群体与环境,便成了没有过去的陌生人。原有的支持网络无法获得,班级的凝聚力就难以形成。齐美尔认为,“直接破坏凝聚、消解统一的是未被人们重视的不介入――不发生任何形式的互动”。在对本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入学半年后的调查中也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同学都会认为同学之间缺乏交往,希望多组织班级活动,以增加同学交往的机会。
班主任可以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各种资源协助中职生重建原有网络并避免流失。同时,强化中职生社会网络的支持功能和关系品质,或是增加网络中的人数和类型,以及社会支持种类,以增加中职生的选择,减少其对特定人的依赖,如对父母、老乡等的依赖。要实现此目的,就必须设计出促进交往的活动。在活动设计上,班主任可自己主持或通过培养班级干部组织活动,开启“破冰之旅”,消除陌生,推动交往,激发其潜能,加快其完成从陌生到熟悉再到信任的转变。在运用的技术上,可以借助人人网、QQ群加强联系,使得同学问能自由方便地交流;开设班级微博,促进班级信息的公开化,增进班级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