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划经济的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划经济的内涵范文1
[关键词]流行音乐;娱乐化;市场化;共享的文化空间;分层文化;推动力
当前的流行音乐,在英语里都是以Popular music来概括的,是现代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都市文化,有着明显的新文化特征:以新的高科技的大众传播媒介为支柱,以智力为资源,以资本或经济为依托的充满创造性的文化,而不是劳动的双手和自然资源。它是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产物,以现代大众传媒为载体,按市场规则批量生产,用以集中满足人们感性娱乐而形成的文化产品。换句话说:流行音乐具有市场化、市俗化、平面化、形象化、游戏化,能够批量生产等形态特征。我们这里说的是:透过这些汹涌澎湃的文化经济活动,新文化中的流行音乐有哪些文化或经济内涵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一、文化与经济
对待流行音乐我们也应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从人性总体上来看是具有积极肯定意义的,它为人性的充分发展提供了独到的空间以及现代化的技术和物质条件。
1.流行音乐缓和社会对人性的压抑和扭曲。
首先,与那些压抑人的肉体欲望,片面强调人的道德价值和某些精神追求时期相比流行音乐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了人的生存质量,促使人从神圣的政治、宗教世界中解放出来。“向人的日常生活世界回归,使现代人一反那种过分沉重的政治中心和伦理本位的生存状态,并由自在自发的或异化受动的思存方式向自疑自觉的创造性方式提升。”
其次,流行音乐的功能性、世俗化和简单化倾向彻底瓦解了文化垄断等条条框框,推动了音乐文化的多元和民主化进程。随着社会的转型,那些有着神圣和庄严、理想意义的信念和价值观不断发生改变,使音乐由为这些神圣信念服务而开始转向世俗的生存状态。人们认识到原来那些为人提供意义和价值的思维方式或价值观却正是人们自我中心异化的产物,而这种缺乏人性化及社会进步支持的精神架构必然走向消融。
最后,流行音乐的开放性、宽容性。流行音乐与其它大众文化产物一样也创造了一个共享的文化空间,彻底打破了中国传统生存方式的封闭性、狭隘性、单一性;尽管又产生了平面化、瞬间化、复制化等的特征,却激发了大众强烈的参与愿望和体验激情,从而引发人们的生存价值与生存意义的自我自觉的生成。
2.流行音乐带来一系列新的人性分裂和对立。
流行音乐与通俗文化虽然缓和了政治、伦理、阶级专制对人性的扭曲和压抑,但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人性分裂和扭曲的现实和可能性:物质性与精神性的分裂与对立、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分裂与对立、人的现实性与理想性的分裂和对立等。具体表现就是感望的泛化、主体人格的异化和精神价值的消解。
(1)感望的泛化。感望是人的本能,人的自然生命基础。人类文明的存在和发展不可能脱离人的自然感望本能,但人除其自然属性外,还有其他属性。人要不断的限制人的本能欲望,使之转化和升华。在人类的文明史中对人感望的压抑、禁忌或是宣泄、放纵都是两个极端。而当今流行音乐的部分作品扩大了人的感望,放纵人的肉体生命力,无形中降低了人的品位。它在给人带来短暂感官刺激和愉悦的同时也造成了心灵的空虚与麻木,如此反复刺激和满足就可能导致生命意义的虚无和生存根基的沉沦。音乐的通俗化一方面有一定的现代进步意义,另一方面也呈现出享乐、平庸、浮躁、奢华等特点。在这个时代里,灵与肉、精神与物质、社会与自然、道德与欲望的对立中,往往是后者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于是就引发了人文精神的消解、人文素质的滑坡、道德伦理的丧失,形成了新的人性的异化和变质。
(2)主体人格的分裂。自改革开放以来,主体人格的发展变化,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过程:从主体自我意识的觉醒、解放和自我价值的追求,到主体自我价值充分满足后的失落、迷茫乃至沉沦。20世纪90年代以后,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的盛行和泛滥,逐步导致主体人格的分裂,出现了经济人与道德人、社会人与自然人的对立冲突。从流行歌曲的演变就不难看出其典型的表现;从《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到《跟着感觉走》,再到《一无所有》、《最近比较烦》,还有那“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的呼喊。从这些作品轨迹,我们就不难看出,主体自我人格的寻求以及从超越小我至大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对个性的呼吁和张扬直到放弃对社会、对未来的承诺或转向个人主义的自我迷恋,或转向对人生价值、意义的苦闷、迷惘,又转向玩世不恭、游戏人生和对时尚的随波逐流。
更为严重的是:人的本身被零散化、空心化和平面化。“主体的流离和异化已经被主体分裂和瓦解所取代。”“人们成为没有记忆,没有深度,没有历史的平面人”。在当今社会注重占有的意识形态压抑下,人们很容易为所谓的现代社会自由所俘虏,从而滋生出新的人性,非生产性的性格价值取向,如接受型、剥削型、囤积型、市场型等。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我们现在开展的人文教育,重建人文精神的呼声和措施。
(3)精神价值的消解。流行音乐作为文化现象其更深层次的变化是精神价值的消解和缺失。当历史进入一种新的“二律背反”时,人类生存困境的出现就不仅仅是人物欲的膨胀和扩大,更重要的还在于,人的生存根基和价值向度的丧失,将导致新的人性冲突和裂变,这是最根本的。
3. 流行音乐文化出现了分化、变异和分层。
我国近些年来,各门类文化的发展状况与改革开放前封闭单一文化相比,呈现出显著的多元化格局,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更为重要的是通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文化大众化、共享化,流行音乐尤其如此,即消解了传统文化的边界和规则,人人都能参与、享受和消费文化。如卡拉OK。同时又使流行音乐文化本身大量分化,其内部出现众多变异和分层化格局,丰富多彩。
(1)流行音乐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文化主体的分布和参与者占据了社会各个层面。不同的性别、年龄、职业、阶层、受教育程度的人都有可能参与其中,较之以前的特权和垄断,无疑是一大进步。
(2)流行音乐的传播渠道广。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大众传媒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视、广播、电脑、互联网不一而足。同时传播的形式与内容也日益花样翻新。多渠道导致了流行音乐的传播更加便捷有效。
(3)流行音乐生产、消费市场大。流行音乐可以满足多种层次、各种品味、不同水平的大众需求,只要传媒和音乐制作人认为其有市场价值,可以创造经济效益,就可以对任何一种东西进行包装、炒作:它可以是颇具阴柔之美的张信哲,或是中性的F4或周杰伦,也可以是动感青春的按照台湾音乐人特有的“葵花宝典”打造的孙燕姿;他可以是英雄人物、也可以是寻常百姓;它可以催人奋进、更可以制造麻醉和消沉。然而这些生产方式和炒作手段却花样百出,日新月异。在传媒大亨那里最美妙悦耳的旋律节奏只能是货币市场里金银滚滚而来的轰鸣声。
(4)流行音乐的产品多。一是人们的文化水准、社会阶层、欣赏水平、艺术趣味各不相同。二是传媒的形式不同,流行音乐的品种丰富多彩。三是我国多年来文化艺术教育水平的限制,少有较成熟固定的艺术品种接受人群。不像港台和日韩,可以分清通俗音乐流行的某些模式:如清新的钢琴适合恋爱年龄的人,重金属吉他SOLO适合偏低年龄的男性听众,新潮电子琴节奏适合大城市中产以上的年轻人,旧派电子琴节奏则适合中等城市的低收入青年,那色彩明亮的大调及类似音色适合中学生。成熟意味着壁垒。恰是这种不成熟,更成就了我们现在流行音乐的多元化,在同一时空背景下劲歌与轻柔之曲并存,摇滚的疯狂节奏敲打在民歌的板眼里,文理不通的大白话歌词糅进呼啸嘈杂怪异的旋律中,还有那些在网上左冲右突的原创歌曲……所有这些丰富而斑斓的流行文化推动着新型经济形态的蓬勃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创造性经济的活力,如英国1996年创造性产品消费率比服务业高出一倍,比制造业高出三倍。欧洲人、美国人在娱乐业的消费远远高出在服装和健康方面的消费。1996年“辣妹”是英国最大的出口项目,我们的“姚明”不仅是娱乐业,而是我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单宗出口项目,其经济价值不可小觑。
4.流行音乐兴盛发展得益于文化的市场化。
基于以上原因,与其说流行音乐兴盛发展是文化的市场化,不如说文化市场化正是文化多元化的原因。“与共同权威资助的文化产品相比,市场化的工业产品更有力地将文化民主化和中心化”。在这些方面的重要表现是流行音乐作为新文化特有的经济内涵。
(1)流行音乐受众的主体大多是以都市中有一定文化和经济基础及自由度的年轻人,是这些不同年龄时段的青年人支持和推动了流行音乐的潮流,它是一种分层文化,是青年们的文化。他们不同于普通大众,也不是所谓知识精英,除了中学生外,他们更多的是大学时期无所事事、毕业后怀念青春时光和恋爱着的以及那些精力旺盛的白领、粉领、蓝领年轻人。换句话说:“流行音乐不可能赚所有人的钱!”
(2)流行音乐产品的标准化、非个性化。在当今的工业社会里,流行音乐作品是按照一定标准批量生产的,所以任何不熟悉的,需要经过思考的、复杂的,脱离友情、爱情和励志主题的,说教的玩意都将被抛弃。娱乐业的制造者们有着明确的分工。“有人投资,有人操作,有人加工,有人销售推广。”他们不仅把人们从人为制造的“单调世界”里解脱出来,同时增加了GNC(国民总文化力),刺激了GDP(国民总产值)。
(3)流行音乐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市场化、商品化。流行音乐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多以“为大众服务”为借口,不断地制造各种畅销的新卖点,从而使自己的市场效益最大化。它的铁的规律是不接受一个无销路的东西。追求销量也是不择手段的,音乐元素可以降至最低,可以用视觉取代听觉,甚至“舞台从来都是性感的”。就像其他商品一样,首要是占领市场、占有消费者,其他均在其次。
从以上这些现象我们不难看出,当前流行音乐在文化开放民主的表象下,同样隐藏着所有创新都必须服从市场需求这一新经济时代铁的定律的文化实质,这与原来的文化专制、文化垄断有着明显的不同。
二、开放与控制
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极大地解放了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压抑状态的感望。“欲望的解放就是感官的解放和躯体的解放,快乐原则和市场化在欲望心理学方面的结合把新的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当作正当的选择广泛传播开来”。随着人的欲望和需求普遍高涨以及物质文化产品的极大丰富,各种具有通俗性、大众性和娱乐性的感性文化氛围逐步形成,而流行音乐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种形态。它是流行的歌曲、卡拉OK、放纵的摇滚,它在商场里、广场上,它在影视广告中,它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和其他通俗文化一起,把人性从长期的政治和道德意识形态的压抑、束缚下解放出来,把人的欲望、需求、本能、激情、想象力、无意识等感性力量充分显现出来,焕发出无限的生命力。为人日常生活的丰富和升华提供了巨大的空间。流行音乐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效,究其根本在于生产、消费、传播方式中现代技术力量和技术理性的强大。
从以上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到,流行音乐和其它通俗文化一道曾经把感性、本能、欲望从政治和道德意识形态的压抑下解放出来,成为解放人性、张扬个性、丰富人的生活的批判性、否定性力量,甚至引起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变革。然而,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它们却又被推生成一种新的统治力量,演化成新的市场意识形态,异化成新的人性的精神桎梏,反而使你听不到真正丰富、多元化的个性声音,阻碍了人性、人的生活质量以及精神境界在新层面上的提升。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就是流行音乐文化的市场化、商品化,以及新经济力量的不断壮大和发展。
如今新文化、新经济中的流行音乐,它有多大的狂热又能换来多少利润?“对于一个流行音乐文化并不成熟且远未饱和的国家来说,在青少年的流行音乐文化尚未自然展开的情况下,文化是可以加工塑造的,作为新的资本市场大有可为”。而主流价值观、经济道德、意识形态究竟应在什么位置?在一个以富足为最迫切追求,以安全和享乐为时尚的年代和几乎是清一色的通俗文化中,如何摆脱这些文化与经济的二律背反状况?我们认为只有坚持不懈地对流行音乐文化进行不断的人文提升,提高民众的整体文化素质,使之保持健全的文化反思和正常的批判意识!而不是过分关注于流行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力对新经济的推动以及它的经济效益。尽管如此并非易事,但别无他途。
[参考文献]
[1] [英]安德鲁・克拉克.走调[N].金融时报,2003-04-16.
计划经济的内涵范文2
关键词:对话式;教学;实施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少教育理论者和教师通过对理论及时间的研究发现对话式教学在培养学生想象、独立思考及批判思维能力等方面都具有其无可比拟的优点,可更好的完成新课程改革任务。因此对话式教学逐渐成为了很多教师关注的热点和追求的目标。然而,对话式教学要求教师不但有良好的专业知识,还具有较高的教学智慧以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意义。因此对话式教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偏差,很多教师将对话式教学理解为“问答式”教学,并未能真正体现对话式教学的实质。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教师并未搞清对话式教学的内涵及特征。本文围绕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着重阐述了对话式教学的内涵及特征,并分析了对话式教学实施的硬件及软件环境,以求教于方家。
一、对话式教学的内涵及特征
从字面上理解“对话”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平等的主体就某一问题进行谈话或商谈,其本质是基于各方拥有各自观点并进行平等的交流。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也或多或少体现着对话,但由于其并未完全在各自拥有独立观点的基础上进行,因此不能将其称之为对话式教学。最早将对话引入教学并明确提出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关系应为“对话关系”的是巴西教育学家弗莱雷,他批判传统“讲授式”教学,认为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只是教师填塞只是的容器,学生被“填塞”的知识越多,其自我批判发展意识就越少。因此他强调使用“对话式”教学取代“讲授式”教学[1]。之后很多教育学家延续弗莱雷的思想,不断完善“对话式”教学理论。
笔者认为对话式教学应有以下几个层次:第一,对话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强调教师与学生平等的分享各自独特的见解,要求学生积极主动的介入教学活动中。第二,对话式教学是一种教学关系,它否定了传统师生之间主客体关系,着重强调平等、民主、信任的师生关系。第三,对话式教学是一种教学认知,它主张知识是在频繁的师生交流与互动过程中不断被建构和创生的,其中学生是建构和创生只是的重要成员。综合以上概念可将对话教学概括为:对话式教学是在民主平等的教学关系下,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以认知性对话为基础,社会性对话为保证,自我内对话为根本的获取知识、产生思想、发展思维及个性的学习活动[2]。
根据对话式教学的概念可发现具备三个典型特征:第一,共享智识。在教学对话中,每一个主体都具有不同的个性、思想感情、人生经历和体验,他们都从自己对人生、世界、生活、思想情感等的独特看法和体验感受出发,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参与对话,自由地表达自己对课程文本的理解和认识。通过这种交流和碰撞,达成教学主体间的智识共享,实现每个教学主体知识经验的增长、思想智慧的拓展和人格精神的提升[3]。第二,促进理解。教学对话的目标并不是一方战胜另一方,而是在各自的观点阐述过程中不断促进对话双方相互理解及自我理解,最终实现教学相长。第三,创生意义。教学对话“不是复制性的、机械性的,而是一种生产性、创建性的过程”[4]。它是教学主体共同致力于创生和建构新的课程意义的过程。
二、对话教学的环境创设
(一)对话教学的硬环境
对话教学的硬环境指课堂组织环境,主要包括教室的布置座位的排列和班组人数等。座位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学生是否参加课堂活动及参加的程度。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课桌的排放呈行列式座位编排,即我们常说的“秧田式”,教师讲台置于块状空间的下前方。课堂教学建立在强迫灌输基础上而不是学生主动参与上,是把抉择强加于学生而不是让学生自主选择。因此应将“秧田式”改为“马蹄式”,因为“马蹄式”设置可为学生创造更大的活动空间,为师生更方便的交流提供物质条件。对于班组人数来讲,太多与人数太少都不利于教学的进行。人数太多。教师照顾不周。难以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并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人数太少则不利于学生在群体中成长。
(二)对话教学的软环境
对话教学的软环境主要指支持对话教学进行的思想、情感、态度、精神、气氛、习惯和规范等。这里重点探讨平等、信任、谦恭与互爱和对话情境与氛围。
弗莱雷认为教学对话应建立在平等、互爱、谦恭、信任的基础之上,如果没有平等、互爱、信任,对话也就不会发生;如果没有谦恭,对话就不可能持续。因此教师在进行对话教学过程中应将平等、互爱、谦恭与信任渗透在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
对话情境是指对话进行时的具体环境,理想的教学对话的开展首先应创设良好的对话情景。“对话情境是教学对话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创设一个理想的对话情境,教学对话也就成功了一半。正是对话情境把教师与学生的心灵沟通起来,把学生的既有经验与要探究、解决的新问题关联起来,把学生的理智与情感结合起来。因此,要开展理想的教学对话,就应善于创设对话情境。”[5]
综上所述,对话式教学以师生平等和教学民主为基本前提,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最高目的,既注意引导学生向书本学习间接知识,又注重直接经验的获得、人际交往的体验和学习情境的感悟。它既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平等意识、独立思维,清晰表达、虚心包容、批判创新等一些列素质。这些都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相符,因此在明确并实施对话教学有很大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 黄志成,王俊.弗莱雷的对话式教学评述[J].全球教育展望,2001(6):57-60.
[2] 钱建芳.师生对话式教学及相关环境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3] 刘小红.教学对话:内涵、特征与表现形态[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6).
计划经济的内涵范文3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9-000-01
摘 要 近年来,我国高校篮球运动的发展越来越快,高校中篮球运动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培养和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本文主要从高校篮球运动的团队精神、竞争精神、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等四个方面来对高校篮球运动的文化精神及精神内涵进行探讨。
关键词 高校 篮球运动 文化 精神
目前,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基础上,人们开始认识到体育运动文化的重要性,我国体育文化的发展如火如荼[1]。而在我国高校中,篮球运动的受欢迎程度是最高的,篮球文化的普及对于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当代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篮球运动文化的界定
随着现今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相应的篮球文化,其已经成为我国体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高校中篮球运动的逐渐普及和发展的前提下,篮球文化在我国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总的来说,高校篮球文化是以大学生为中心,以大学校园为空间,以学生在校时间为时间,能够反映大学生独有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身体健康的一种非常特殊的文化[2]。其主要的影响目标是当代在校大学生,主要包括了大学生在校期间对篮球知识的了解、参与的篮球运动以及其所在高校的篮球制度等。高校篮球运动主要是在“重在参与,全面育人”思想的指导下,引导学生们在参与篮球运动的过程中,感受篮球文化,享受篮球运动带来的,从而促进高校篮球运动文化的整体发展[3]。
二、高校篮球运动的文化精神具体内涵
(一)相互配合的团队精神
在高校教师进行篮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结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通过与学生进行合理沟通,不仅有助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而且还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自己的教学,寻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完善。此外,学生之间也应该加强沟通交流,互相交流学习经验,互相帮助。篮球运动是一项团队运动,一个优秀的团队应该是在相同的目标下,所有队员互相配合,相互影响,团结进行合作,从而追求整个队伍的成功。
(二)公平公正的竞争精神
公平竞争是高校篮球文化非常重要的特点,首先是公平,在高校中由于学生成长经历、生活环境以及接受教育的差别,并且由于学生具有的体育天赋的不同,导致学生的篮球水平会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有好有坏,教师在进行篮球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要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够只看到学生当前的篮球水平,更应该注重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潜力,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指导,将学生的潜力发挥出来。其次是竞争,篮球运动的实质是一项体育竞技运动,其不仅是两个团队间的竞争,也是队员个体之间的对抗,所以教师必须要将篮球运动的竞争精神贯彻到整个篮球教学过程中来,让学生感受到篮球运动的竞争性,通过竞争互相进行比较,从而促进高校整体篮球水平的提高。
(三)求新求强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之源,民族的富强离不开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依靠教育,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是我国现今必须要重点关注的问题[4]。在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在打破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基础上,将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需求加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来,从而培育出社会需要的体育创新型人才。而由于篮球运动在高校中具有的独特魅力,其整个过程的不确定深深的吸引了当代大学生,所以篮球教学的创新也是非常必要的。对篮球运动员来说,创新思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但是这个创新是建立在遵循篮球规则和篮球运动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的,所以教师在高校篮球教学中应该先让学生们对篮球规则和篮球运动的规律进行详细的了解,然后再鼓励学生在篮球运动中多发挥创新思维。同时这样还能使学生们认识到,走入社会后和在篮球场上是一样的,不仅需要遵循相关的规则和规律,还应该具有创新思维,才能够在社会上立足。
(四)求真求实人文精神
从我国当代大学体育教学体制来看,许多当代大学生都缺乏人文精神,体育人文观念非常弱[5]。体育人文观念的实质在于在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将人类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作用发挥出来。体育人文精神包含两个要素:一是人性,即人的尊严,从广义上来说就是指我们生活中的“人道主义”精神,不仅需要自尊,也需要对别人保持尊重,在高校篮球教学中则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相尊重。二是指理性,即思考真理和追求真理。在高校篮球教学的过程中,真理主要就是指考虑教师教学内容和考试内容的合理性,这是当代教师和学生都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三是指超越性,即追求生命的意义。在高校篮球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要明确学习篮球目的,认识到学习篮球并不是为了学习篮球技术,为了胜利,而主要是为了在学习篮球的过程中去认识篮球,了解篮球文化,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将自身的价值体现出来。
三、结语
在新形势下,高校篮球运动文化精神不断的拓展和延伸,对大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大学生的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 范勇.高校篮球文化建设的方法及价值[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24):30.
[2] 侯小胜.大学篮球文化对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的影响探析[D].郑州大学.2011.
[3] 王智超.和谐校园视域下的高校篮球文化建设[J].决策与信息(上旬刊).2012(12):117-118.
计划经济的内涵范文4
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作为连接自然与文化遗产的纽带,不仅是一种最近新出现的遗产类型,更为人们观察和理解遗产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角度。在1992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文化景观进行了认同,这就使得国际社会在人类对遗产的拥有与保护区相关的价值、权利和利益方面以一种新的眼光来看待;它体现了人和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之间强大的精神和文化联系。同时,也是保护地球上文化和自然多样性的新途径。
一、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命题的提出背景分析
文化景观代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条所表述的“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文化景观1992年12月在美国圣菲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会议时提出并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中。至此,世界遗产就被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和文化景观四个大类。一般来说,文化景观包括了以下的几种类型:1、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包括出于美学原因建造的园林和公园景观,它们经常(但并不总是)与宗教或其它纪念性建筑物或建筑群有联系。2、有机进化的景观。它产生于最初始的一种社会、经济、行政以及宗教需要,并通过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相联系或相适应而发展到目前的形式,包括:①有机进化之残遗物 (或化石)景观。②有机进化之持续性景观。3、关联性文化景观。以与自然因素、强烈的宗教、艺术或文化相联系为特征,而不是以文化物证为特征。为了使人们在实践中能够更好的运用这一理论成果,对其命题提出的背景和发展进行相关的分析就显得尤为必要。
国际科教文组织UNESCO大会1972年在巴黎召开的第会议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在公约中提出了遗产是属于全人类共有财产的概念,而且还设立了世界遗产委员会用以登记保护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类遗产。在这次会议中,人们将遗产分为了自然和文化两个有各自独立的表述的大类。由于《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在时代和文化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它将自然和文化作为两个完全对立的极端,这完全不公平的对待从而对世界各国的实践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让各国的实际操作工作显得困难重重。随后虽然也相继提出了“文化和自然遗产”这种被国人称之为的“双遗产”的分类,但仍不满足世界遗产的申报与实践,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太多的遗产中总是呈现出文化和自然相互交织的境况。而在公约中人们又很难找到与该遗产相匹配的提名标准,如果非要把它们列入世界遗产,就必须把自然部分和文化部分人为的剥离开来,但是这却与该遗产的本身存在价值相背道而驰。这种实践需求的情况就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命题的提出奠定了实践基础。世界遗产委员会议于1984年提交的关于乡村景观的议程使得人们迫切需要关注和解决三个问题。第一,在世界双遗产中的“自然与文化的完美结合” 这一理念应该随着时代步伐的前进和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拓展,继而用来表现人在乡村景观中的价值;第二,景观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受到当时社会发展程度的影响,所以世界遗产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维护和谐稳定的动态演变的环境,而不是为了使景观“凝固”起来;第三,该报告要求世界遗产委员会加快行动保护和重视世界各地的乡村景观。为此,乡村景观的现状就为文化景观这个概念的提出创造了相关的条件。随着遗产学者对双遗产的重视和发展,乡村景观的概念也在不断演进发展。最终在1990年的会议中,特别优先考虑了双遗产和乡村景观的研究。自此,就奠定了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提出的理论基础。
其实真正意义上真正催生文化景观遗产类别的产生的是1986年和1989年两次英国湖区(Lake District)申请世界遗产的失败,这给世界遗产实践造成了2次大震动。英国湖区拥有美丽宜人的自然风景和绚烂夺目的文化底蕴,它拥有的人类聚居遗址、罗马堡垒、中世纪的修道院以及不断发展进步的工业、农业、乡村风光等构成了一副使人们具有各种各样集合意象的遗产景观(如图1);然而当时把自然和文化相对立的观点和现状,使得人们根本没有办法对英国湖区找到与之特征相符合的提名标准,这就造成了其两次申遗的失败。这个事件对当时的世界遗产研究界产生了极大的震动,为此,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和ICOMOS这2个世界遗产的评估机构通过商议在严密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景观类别及其录入标准的提案,这成为了设立文化景观遗产类别的关键一步,并且最终导致了文化景观类别的建立;最终,在美国圣菲1992年12月召开的UNESCO第16届世界遗产会议上,把文化景观开始列入到世界遗产的范畴,用来代表“自然和人类的共同作品”。文化景观成为了一座沟通自然和人文的渠道,主要用来解说一直以来被客观物质约束或受到自然环境因素、连续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力量的影响情况下,人类社会发展和环境之间的进化关系和进程。经过几年的发展和申遗进程的不断推进,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名录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见图1)
计划经济的内涵范文5
论文关键词:个性化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模式,教育环境,教育资源
一、个性化教育的内涵
个性化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潮,开始于二战后的西方世界。个性化教育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肯定每个人的认知风格和学习方式,调动其主观能动性,通过个人积极主动的参与来获取知识、增加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个性化教育最大的特点是突出个体的差异,包括个体在智、体、情等方面发展的“完善性”以及个体被成长和生存环境的制约而具有的“特殊性”。
二、阻碍个性化教育改革的因素
1.传统文化对个性化教育的负面影响[1]
我国文化思想经过历代的传承和发展,在人们的思想深处扎根,其对教育的影响也是全方位的。
首先,我国传统文化强调整体的思维模式。在这种思维模式下,人才选拔和任用采用了单一的标准,很少考虑到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的需要。
其次,我国传统文化注重整体的价值取向,强调和谐统一。这种思想在教育领域体现为将社会整体的价值取向强加于学生,忽视了人的个性方面的内在价值,扼杀了人的创造性,抑制了个性的全面自由的展示,其结果是塑造出了一批符合社会整体价值取向,但创造能力低下的人才。
第三,我国传统尊崇权威的价值观。在教育领域体现为,在“尊师重道”心理下,很少有学生对教材和授课内容提出质疑。“尊师重道”本无可厚非,但若这种价值观不被正确理解,压抑了学生的个性,何来个性化教育发展?
2.专才教育模式限制了个性化教育的发展[5]
专才教育指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专才教育在教学内容上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系统掌握、实践技能的培养;教学方法上重视课堂讲授。20世纪80年代以来,授课时数被不断的缩减,从形式上做到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性,但在实施上却更加注重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更加突显了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而学生的主动性并没有得到发挥,其创新意识无法得到良好的培养。
3.社会就业压力制衡了个性化教育的发展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经济全球化等因素带来的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就业单位急功近利的思想逐渐盛行,要求学生一走出校门就能适应工作岗位,为单位创造价值。
在强大的就业压力下,高校为了保持较高的就业率、考研率,迎合社会的短视要求、赢得社会声誉,高等教育呈现出许多畸形发展趋势。
4.教育资源是阻碍个性化教育的瓶颈
近年来,国家虽然对高等教育加大了投资力度,高等教育呈现了多层次、多样性的办学环境,但数量庞大的地方性高等院校所能够获得的经费支持相当有限,生均教育资源匮乏。另外,大多数高校师资建设远远满足不了个性化教育的要求,而且教学管理方法比较落后,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育资源是个性化教育的基础,已成为发展个性化教育的瓶颈问题。
三、个性化教育实施的途径
1.强化对个性化教育价值观的认同
从古代的“孟母三迁”到如今艰苦环境下的求学故事,都体现了人们对教育超乎寻常的关注。但客观说,人们关注教育,并非是出于尊重、理解教育,而是对教育的工具性价值的肯定,是对其附加功能的追求[1]。
要提升国家全球竞争力,培养创新性人才,高等教育需要一场大的变革。而教育要变革,思想先要变革。否则,躺在功利主义的怀抱中实施变革,其改革的力度无论有多大、涉及面有多广,都只是皮毛的变革。
首先应该积极探索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对教育的内在价值进行大力的宣传,使人们从内心深处尊重教育、理解教育,使教育的内在价值得到真正的回归。这将为国家实施个性化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打开思想之门。
2.改革教育体制和就业机制
目前,我国就业机制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行,而教育体制还依然在计划经济环境下运行,这就必然导致不兼容的问题。另外,随着大众化教育实施、毕业生增多,就业市场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学生和学校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国家可以考虑对应届大学毕业生采取相应的扶持措施,以解决通才教育带来的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就业困难的社会现实问题。由于通才教育模式培养的学生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有较强的创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坚持几年就可以见到教育改革的成效,也有助于消除企事业单位的顾虑,重树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信心。
3.调整高等教育模式
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专才教育导致的专业划分太细,学生的知识面太窄的问题突显出来,难以适应急剧变化的市场需要,也难以成长为杰出的人才。爱因斯坦曾明确反对专业化的教育:“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学生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2]
高等教育必须调整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专门化教育导致的专业划分过细、学生知识面太窄的问题。同时,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还要做到平稳,以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水土不服”,可以逐渐强化“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人才培养理念。
4.建设个性化教育的外部环境
个性化教育的内涵、特征及宗旨决定了必须赋予学生个性的形成与发展以自由、宽松的环境。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的教育就是创造一种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使之得以实现。”从潜在的个性因素到具有创新能力的个性发展,需要自由、和谐、宽松的环境,这包括有利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
要形成个性化教育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必须先要有正确的社会导向,抵制过去多年逐步形成的错误做法。
5.加大对个性化教育的支持力度
个性化教育的实施,光有良好的教育外部环境还不够,还需要有满足个性化教育的软硬件资源,这都需要国家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
个性化教育的实施还需要合理的教育政策的支持。国家为了加强科研水平,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这为高校教学、科研两条腿走路提出了较为明确的发展方向。在多年的实践中,发挥了较为显著的效果,但也出现“矫枉过正”的现实——“轻教育而重科研”的政策制定得到普遍的认可。要落实个性化教育,必须首先正确理解和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制定更为合理的政策,解决教学和科研得不到同等重视的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研促教,教研并重”。
四、个性化教育的误区
在个性化教育改革推进过程中,常见的改革误区有:(1)个性化教育等同于实现不同目标的工具性教育。(2)个性化教育就是以培养技能为主的才艺教育。(3)个性化教育就是自由教育。
个性化教育追寻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教育本质的回归,有着实施教育活动的规律性。只有对个性化教育正确的、深入的理解,才能使教育改革获得真正的成功。
参考文献:
[1]李轶芳.中国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个性化的实现.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4,1.
计划经济的内涵范文6
关键词:创新;管理;育人;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8-0138-04
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工作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云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是监狱局为主管单位的全日制高职警察院校,自建校以来经历了军事化、半军事化、警务化的学生管理制度。每一次学生管理制度的变革都能促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学生警务化管理的整体框架已经搭建形成,主要是以《学生警务化管理规定》、《学生干部工作职责及考核规定》、《学生奖励管理办法》、《学生违纪处分办法》、《学生分值考核实施办法》、《学生一日生活制度》等一系列完善的制度框架。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警务管理出现了执行力支撑体系缺失、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创新意识缺乏等日渐突出的实际问题,导致学生管理工作出现管理效率低、管理手段少等诸多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警察学院学生招录体制的改革进程不断加快,面对市场考验的严峻程度日渐加大,探讨警察学院学生的优势所在,深入研究警校学生的自身特点,通过对警务化管理内涵问题的探讨寻找警察学院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树立独特的警察院校品牌,真正使警务化管理制度得到良好的执行,做到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纪律、严格训练,培养思想政治化、作风战斗化、生活制度化、行为规范化的高职高专优秀人才。
一、警务化管理的由来和科学内涵
1.警务化管理的由来。我国的警察和军队同宗同源,警察院校不少领导和教职员工都是军人出身,因而在学生管理甚至教育训练中采用军事化管理方式。警察和军队都是武装性质的纪律部队,这种认同心理大大强化了在警察院校的学生工作中实行军事化管理的信念。因此,在很长时期内警察院校的学生管理都采用军事化管理方式。直至2003年第二十次全国公安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公安院校比照军队院校实行警务化管理,公安部制定的《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规定》的出现,才对公安院校实行警务化管理的具体目标、要求等提出了明确的标准。警务化管理与军事化管理一样,试图通过以下三种主要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整体性管理,即《内务条令》管生活、《纪律条令》管行为、《队列条令》管训练,最终实现学生令行禁止、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纪律作风。随着警务化管理理念的诞生,全国警察院校掀起了对学生实行警务化管理的热潮,同时在警察院校警务化管理领域兴起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
2.警务化管理的科学内涵。全国警察院校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依照《人民警察法》、《人民警察内务条令》、《警务化管理条例》精神,以培养优秀预备警察为目标,建立并不断完善了区别于军事化管理的新型管理模式。它立足于警察特点、汲取军事化管理模式的优势,同时与警察培养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了一套严格、规范、科学的管理和量化考核制度。
这段考核制度具体包括:请销假制度、一日生活制度、警容风纪条例、内务卫生条例,集合会操制度、升旗仪式规定、值班和就寝制度等诸多方面。通过这些制度在教学过程中、日常生活中的有效贯彻和实施,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化、作风战斗化、生活制度化、内务标准化、行为规范化的全面培养,以达到政治育人、培养警察意识、强化职业素养、发挥行业优势,最终成为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合格预备人民警察的目的。
二、警务化管理模式是警察院校学生管理与培养的必然选择
人民警察是国家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担负着维护社会治安、保障国家政治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使命。警察院校作为培养和输送人民警察后备力量的专业教育机构,其教育模式、教学内容、培养目标都区别于普通高校,警察院校所实施的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教育,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它在对学生进行管理与教育时也需要采用一种独特的模式,警务化管理模式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经过不断的完善与发展,如今警务化管理模式已逐步成为警察院校对学生进行管理与培养的必然选择。
1.警务化管理是警察院校正规化建设的必然需要。人民警察是一支纪律严明、分工明确的正规化队伍,每个警种都有自己独特的责任,每个警察都有自己的分工和职能,针对不同种类、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警察,在分工协作上都进行了具体的、明确的规定,这也充分证明了警察是一支正规化的队伍。同时,警察院校作为培养预备警官的基地,其软硬件的正规化建设也是必然。警务化管理模式是建立在军事化管理模式和警察工作实际基础上的一个科学创举,是推进警察院校正规化管理和建设的有效模式。警校大学生政治素质是否坚定、作风是否过硬、纪律是否严明、警容是否端庄、精神是否饱满、警察技能是否娴熟、校园秩序是否严肃活泼等都体现着一个警察院校警务化管理水平的高低,也体现着其“从严治警、从严治校”的正规化水平。
2.警务化管理是培养合格预备警官的必要手段。警务化管理模式依据《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人民警察内务条令》、《人民警察着装管理规定》、《警务化管理细则》,以及具体的《一日生活制度》、《内务卫生制度》、《警容风纪规定》等一系列综合性的规章制度,使警校大学生接受严密严肃严谨的纪律规章制度的约束锻炼和培养。从入学的警政训练、一日生活制度、行为养成到课堂纪律都在警务化管理内容涵盖之内,使他们经受严格的锻炼和警察院校独有的文化氛围熏陶,最终培养成为政治信仰坚定、警察意识合格、警察技能娴熟、专业素质过硬的优秀预备警官。
三、警务化管理对警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人民警察的基本素养主要体现在政治素养、专业素养、文化素养、身体素养等方面,警察类院校对警校大学生的培养与教育也主要集中在这些方面。通过实施警务化管理模式,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教育,能有效地提高警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1.警务化管理与政治素养培养。人民警察是维护社会治安、保障国家政治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武装力量,特殊而光荣的使命要求人民警察必须具备高度的政治觉悟,服从党的绝对领导,服务社会,听党指挥,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人民警察政治素养关系着国家稳定和社会安宁,是警察院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警察院校的警务化管理模式坚持把培养学生过硬的政治素质放在首位,从新生入学起,就开始通过政训、主体班会、舆论宣传,政治理论教育,以及队列会操、内务检查、值班站岗等多种形式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纪律意识和“令行禁止”的作风,在课堂学习中也通过开设《基本原理概论》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精品马列课程对学生加强政治观念和政策理论教育,强化了学生的政治思想观念,使学生牢固树立了“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忠于法律、忠于职守”的意识,牢固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意识。
2.警务化管理与专业素养培养。人民警察的专业素养主要是指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务,完成各项任务的实际本领和能力,主要包括对专业素质知识结构、警察意识、警察技能技巧等各方面的职业专业技能知识,警校大学生只有具备了较高的专业素养才能在今后工作岗位中胜任工作、保证任务完成质量。
警务化管理模式有效地将学风建设与课堂纪律结合起来,将学习成绩与行为操勤、课外活动、实践实训相结合。通过课前列队点名制度、课堂抽查点名和就寝制度等,保证学生的到课率和课堂效率;通过早操列队点名制度保证学生按时参加训练;通过对学生学业情况跟踪,进行个别指导,以及与任课教师的沟通交流,促进和帮助个别学习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通过开辟第二课堂,促进社团交流,举办队列会操和各项比赛,组织实地参观考察等实践实训活动丰富学生的专业视野,拓宽思维,增强实践操作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热情,努力营造学生专业素质培养的良好环境。
3.警务化管理与文化素养培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是对当代警校大学生的一项重要要求。它要求警校大学生不但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还要求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当代科技经济知识、政治法律知识、国际国内形势等有一定深度的了解和掌握。在警务化管理的过程中,通过警校高效率的组织方式积极引导学生会、社团的建立和发展,指导社团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有效加强了警察类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之间多方位的交流互动,进一步地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课余文化活动,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4.警务化管理与学生身体素质培养。人民警察是统治阶级的暴力工具,其性质决定了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身体素质强健与否,是能否胜任工作的基本保证,因而要求人民警察必须具备强健的体格和健康的心理。警务化管理模式注重对警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训练,通过实行早操制度督促学生积极参加训练,如组织拳击队、散打队、射击队等各类警体技能训练。同时,将警察体育课堂训练和社团文体活动相结合,让学生有效掌握格斗散打技能,并让学生养成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通过组织长跑训练、各类小型运动会和警察技能竞赛等提高学生参与体能训练的热情,在丰富学生课外活动的同时提高身体素质。
四、新形势下警务化管理的意义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结构复杂、矛盾尖锐,社会治安状况复杂多变,国际国内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给人民警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难题。为了适应新形势下警察职业素养的新要求,警务化管理模式为培养新时期的人民警察承担着艰巨的责任,同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警务化管理模式对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诚信和信仰是现代社会最为缺失的宝贵精神财富。人无信不立,诚信是立身之本,人民警察作为法律的捍卫者与执行者,更应该具有诚信的基本道德品质的保证。只有真正做到诚信,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新形势下,人民警察往往受到金钱、利益等诸多诱惑,是否能坚定地保持对法律诚信、对人民诚信、对党忠诚的品质,不仅关系着人民警察的个人品质风尚,还关系着整个人民警察队伍的形象品质,更关系着整个社会、党、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发展,因而对警校大学生的诚信品质培养是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
在警务化管理的过程中,警察类院校非常重视对学生诚信素质的培养,不仅通过警政训练和《警察礼仪》等课程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而且在学生的量化考核中也突出强调对诚信的考核,并通过量化考核奖励来鼓励学生发扬诚信的品质,同时通过社团活动营造诚信的校园文化氛围。
2.警务化管理模式对学生法治理念的培养。依法治国是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针,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人民警察在执法的过程中,只有坚持依法行政才能更好地践行法治理念。当前我国警察队伍特别是西部地区队伍执法素质低下、法治观念淡薄,严重影响了执法水平的提高,提高人民警察的法治理念是人民警察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
在警务化管理过程中,对警校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是警察类院校教育工作的重点。警务化管理与教务教学科学结合,有力地保证各项教学任务的完成。在具体教育过程中,将课堂教学和课下活动相结合,课上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刑法》、《民法》等法律课程的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课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模拟法庭、模拟执法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对法律知识的运用,也有助于加深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对法律的认识和法律素养。通过开展校园法制文化建设、组织学生到相关单位观摩学习,在校外开展普法宣传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治理念,为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3.警务化管理模式对学生应变能力的培养。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不法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日益多样化,犯罪方式日益隐蔽,人民警察所面对的斗争形势日益复杂多变,面对不同的犯罪方式和手段,提高人民警察的随机应变能力显得至关重要。
警务化管理模式不是一个死的模板,并不是要求我们对所学的理论知识和课堂上的讲义死记硬背,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况下灵活运用。为了着实提高警校大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技战术课堂上教师认真详细地讲解了各项基本应对手段,并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加深对各项应对技能的了解和掌握,组织学生观看技战术教学片,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大胆构想,指导学生参加实战演练并通过实战点评引导,分析成功的原因、汲取失败的教训,切实提高了学生实战应对能力。
4.警务化管理模式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和高负荷的工作压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健全的心理状态成为人民警察胜任工作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之一,培养警校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警务化管理模式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