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研究的重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基础研究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基础研究的重要性

基础研究的重要性范文1

【摘要】

目的 应用初均速法及计算机处理方法研究中药制剂的稳定性。方法采用初均速法,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恒温加速实验,测得中药制剂的稳定性数据。应用power Builder语言编制出计算程序并处理数据。结果建立了直线回归方程,算出了相关系数,预测出药物的稳定性。结论计算机处理稳定性数据的方法既准确又快捷,该程序可推广到其他应用初均速法预测药物稳定性的数据处理中。

【关键词】 初均速法; 中药; 稳定性; 计算机方法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stability data of drugs measured with initial average rate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Isothermal acceleration test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 was taken with initial average rate method. The stability data of drugs was measured. Computer programmed power Builder was applied to these data. ResultsEquation of linear regression was established. Coefficient of ConclusionStability data with computer processing method are quick and precise.This program can be extended to other application for predicting stability of other drugs.

Key words:Initial average rate metho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tability; Computer processing method

初均速法[1]是研究药物稳定性的常用方法之一。该法是首先将药物分别置于几个高于室温的温度下进行相应时间的恒温,以加速药物的分解反应(通常反应为一级或假一级反应),然后取样分别测定其含量。根据 Arrhenius公式,求出室温下的反应速率常数,再按一级反应的动力学方程预测出药物的稳定性。但初均速法实验数据处理不仅十分繁琐,而且易造成运算和舍入误差。为快速准确地预测出药物的稳定性,本文根据初均速法原理和方法,应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

1 数据处理的数学模型

1.1 按下式计算不同温度时的平均速率[1]

V0,i={C0-Citi}

式中V0,i为相应的平均速率; C0为药物原始浓度(或相应的吸光度值);Ci为测试点药物浓度(或相应的吸光度值);ti为与温度相对应的恒温时间(h)。

1.2 按 Arrhenius公式

lnKi=lnA-ERTi

以lnV0,i代替lnki对1/Ti作回归分析[1],建立直线回归方程lnVi=a+b/Ti,计算出相关系数r。

1.3 由直线方程求出室温(298K)下的速率常数k298。

1.4 根据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分别求出室温下药物含量降低10%,20%,30%所需时间,即有效期t0.9,t0.8,t0.7。

t0.9=0.1055K298;t0.8=ln(10/8)K298;t0.7=ln(10/7)K298

2 计算机程序流程

根据上述数学模型,应用power Builder语言编制出计算程序,程序流程:

开始输入实验数据,温度Ti和时间ti 输入相应浓度(或相应的吸光度值)计算平均速率 V0,i=(C0-Ci)/ti lnV0,i对1/Ti作回归分析打印回归方程表达式及相关系数r令Ti=298 K,计算k=exp(a+b/Ti) 打印t0.9,t0.8,t0.7值结束。

3 应用实例

根据上述方法,本文分别预测了清开灵注射液(主要成分绿原酸)、银黄注射液(主要成分黄芩苷)、丹参注射液(主要成分原儿茶醛)、抗腮腺炎注射液(主要成分绿原酸)的稳定性。上述药物主要成分的分解经实验测定均为一级反应(实验方法略),分别按不同方法处理后(处理方法略),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吸光度数据见表1。表1 药物在不同温度下的吸光度(略)

将表1数据输入计算机。结果见表2。表2 计算机运行结果(略)

此外,我们用上述方法还预测了江西特产中药茶芎挥发油的稳定性[2]。

4 结果与讨论

结果表明,采用初均速法预测药物制剂稳定性的方法是可行的,所得回归方程满意。计算机处理数据较作图法、数理统计法更快捷、准确。本程序可供采用初均速法测定药物稳定性处理数据时参考。

中药注射液多为复方制剂,成分复杂。本文仅对制剂中主要成分之一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预测的有效期可供有关方面参考。

【参考文献】

基础研究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斑点免疫印迹法;中药药性物理基础;研究

【中图分类号】R285.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124-02

一引言

中药在我国医药领域的地位非常重要,它在我国的历史悠久,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医学领域的影响十分深远。对于中药药性的研究,我们一直没有停止。中药最为一种客观存在物质,其具有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两个方面,那么其本质属性主要以从其药性的方面表现出来的,现阶段,我国对于中药药性的研究主要是在其作用于机体后所显出的反应方面,中药作用于机体后,机体会呈现出一种反应,这种反应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而我们所研究的正是在这一基础之上的规律性,简单的说,中药的品种多样,但是这其中必然会存在一些药性相同或相近的药物,这些药物之间是否也存在相同或相近的物质构成,这个问题,成为了目前,重要研究领域的一个重点、难点。

二免疫印迹法

1.免疫印迹法是将蛋白质转移到膜上,然后利用抗体进行检测。对已知表达蛋白,可用相应抗体作为一抗进行检测,对新基因的表达产物,可通过融合部分的抗体检测。

2.与Southern或Northern杂交方法类似,但WesternBlot采用的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被检测物是蛋白质,“探针”是抗体,“显色”用标记的二抗。经过PAGE分离的蛋白质样品,转移到固相载体(例如硝酸纤维素薄膜)上,固相载体以非共价键形式吸附蛋白质,且能保持电泳分离的多肽类型及其生物学活性不变。以固相载体上的蛋白质或多肽作为抗原,与对应的抗体起免疫反应,再与酶或同位素标记的第二抗体起反应,经过底物显色或放射自显影以检测电泳分离的特异性目的基因表达的蛋白成分。该技术也广泛应用于检测蛋白水平的表达。

三斑点免疫印迹法中药药性物质基础的研究分析

1.药性相同的中药之间是否存在相似或者相近的物质构成

这个问题,学者们给出的答案有两种,一个是肯定回答,就是相同的药性药物之间有相似的的物质结构,如果是运用目前最为科学的制备图谱技术来描绘的话,就能够绘制做出中药药性的规律,而另一答案则是否定的,就是虽然相同的药性中药之间虽然存在相似的物质结构,但是这种结构却没有规律可言,若是基于这种结论对中药药性进行研究,我们也就只能够从单独的药物出发,具体研究每一味药作用与机体后,所出现的,寒、热、凉等反应,不然,我们在中药药性物质规律的研究方面,就完全属于空谈和假想。那么,怎样才能够证明其规律性的存在呢,首先我们需要一个与中药药性完全不同的标准,中药药性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因此,其这一表征中药药性物质基础的综合信号或指标应当从反映中药物质组成本质属性的指标中选择,免疫原性可以整体表征中药物质基础的本质属性,免疫原性作为物质基础规律性验证的综合指标是中药药性研究的必然选择。

2.研究假说

分别选用10味典型寒、热性中药的水提物作为对照抗原,免疫动物后制备相应的寒、热性对照抗原抗体,以之与其他不同药性中药水提物作斑点免疫印迹,依据对照抗原抗体对不同药性中药水提物抗原的免疫识别作用,根据杂交信号的有、无和强、弱,平行比较不同药性中药之间物质基础的相似度。相同药性的中药之间存在相近或相似的物质基础,可以应用相应分析软件对杂交信号作轨迹定量扫描分析,根据同一中药与寒、热性对照抗原抗体的杂交信号的大小,作聚类分析,作出中药药性寒、热程度的距离图谱。与对照抗原距离越小,表明该味中药的物质构成与对照抗原中药之间越接近,否则,二者的差别就越大。

3.技术路线

应用斑点免疫印迹法进行中药药性物质基础研究的详细技术路线如下。

3.1经典寒性中药的选择

用于制作寒性对照抗原的寒性药物可以选择为:黄连、大黄、知母、栀子、淡竹叶、黄柏、秦皮、金银花、大青叶、蒲公英。该十味要的药水提取物进行混合,然后在进行对照抗原的对比,这样就会产生交叉信号,如果出现的中药信号与整个信号相近程度高,杂交信号越强,药性越趋向于寒性,反之,则远离寒性。如果没有以上杂交信号的规律性出现,则说明寒性中药之间不存在抗原性相近的物质基础。

3.2经典热性中药的选择

在制作热性对照原时候,我们首先要选择相对应的中药,那么我们常用的热性药物,基本为附子、肉桂、干姜、吴茱萸、高良姜、胡椒、仙茅、羊藿、杜仲、荜。这十味中药的提取物进行混合,经过作用后进行热性中药的对照抗原制作。那么如果热性中药之间真的是存在一种相似的物质基础,那么从理论上来讲,与热性对照抗原抗体作免疫印迹,将出现杂交信号,热性中药的抗原性与对照抗原越接近,杂交信号越强,其药性越趋向于热性,反之,则越远离热性。如果没有以上杂交信号的规律性出现,说明热性中药之间不存在抗原性相近的物质基础。

3.3寒、热性对照抗原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取20味用作对照抗原的寒、热性中药水提物的冻干粉等量混合后,用生理盐水溶解,配成2g/L的溶液。初次免疫用等量完全弗氏佐剂充分混匀乳化后,于新西兰大白兔背部皮下多点注射,2mL/只,以后,每10天加强免疫1次,加强免疫以不完全弗氏佐剂取代完全弗氏佐剂,剂量与初次免疫相同。4次加强免疫后从耳缘静脉采血,采用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法测定抗血清效价,待效价达到要求后,用耳静脉放血与心脏放血相结合获得抗血清,-20e保存备用。

3.4斑点免疫印迹检测

本文所提出的斑点免疫印迹法,是一种建立在国际经典Western-blot技术上的基于药物免疫原性的免疫杂交方法[1]。基于寒、热性对照抗原抗体对其他中药所含相同或相似组分的免疫识别作用,以免抗对照抗原多抗为一抗,与不同药性中药水提液在硝酸纤维素膜上作免疫杂交,经HRP标记的二抗催化底物ECL显色,应用相关软件对杂交斑点作定量分析。

3.5聚类分析

同一味中药分别用2种寒、热性对照抗原抗体作斑点免疫印迹,得到两组不同变量数据,每组数据的变量包括:斑点轨迹峰值、斑点杂交信号量、与对照抗原的相似度。以此作为聚类指标,根据大量中药的斑点免疫印迹信息做出中药药性寒、热程度的距离图谱。

4.研究设想

通过整篇文章的研究和阐述,我们能够得出,在对照抗原抗体对中药相同或者相似成分的反应的基础上,我们使用了免疫试剂盒制备技术,研制用于定性与定量检测以植物药为主的中药药性检测免疫试剂盒的研制。这种药性检测免疫试剂盒不但能够定性判别中药药性,而且能够定量分析中药药性的寒热程度。

四、结束语:

我国对于中药的发展,是在其药性研究基础之上的,相关学者对于中药的药性,以及相同或相似药性的中药之间的物质基础进行了多年的分析和研究,并充分利用斑点免疫印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对于我国中药的发展和进步,有着非常积极地作用。

参考文献

[1]许利平;孙建宁;张冰 中药寒热药性现代研究手段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28

基础研究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PSS;免疫抑制剂;流行性出血热

Application of PSS Combined with Immunosuppressive Agents in Patients with 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and Drug Safety

ZHANG Lun-yu

(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Qianjiang Central Hospital,Qianjiang 433100,Hubei,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SS combined with immunosuppressive agents in patients with 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and drug safety.Methods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ceived.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intradermal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immunoglobulin test result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and compared.Resul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normal rate of skin test was 14.00%,the experimental group for the 36.00%.IgG content of control group patients for(1361.8±42.4)mg%,the experimental group(1009.9±50.3)mg%,control group IgA content in blood of the patients was(224.6±60.7)mg%,the experimental group(180.6±20.5)mg%.Control group IgM content in blood of the patients was(171.8±22.4)mg%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139.9±22.3)mg%.By analysis,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PSS;Immunosuppressive agents;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流行性出血崾茄侵薰家常见流行性疾病,现我国发病率仍很高[1-2]。出血热的症状主要为发热、出血及器官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且极易造成后遗症,影响患者日后的生存质量[3-4]。该疾病发病急、愈后差,寻求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出血热的主要发病机制为DIC以及自身免疫损伤[5-6]。故能有效延长凝血时间的PSS与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有望提高该疾病的治疗效果。现即为研究PSS配合免疫抑制剂在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药物安全性。选取2014年8月1日~2016年8月1日来院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显著,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8月1日~2016年8月1日在我院治疗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100例。其中男55例,女45例。患者年龄19~60岁,平均年龄(46.35±5.45)岁。纳入标准:①未应用过影响血凝相的药物;②没有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排除标准为:①年龄大于60岁者;②不愿配合实验者。将该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其自身情况,经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①对照组:该组患者接受常规出血热对症治疗药物以及糖皮质激素类:可的松等免疫抑制剂的治疗。②实验组:该组患者在接受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还接受PSS治疗。治疗方法:静脉滴注,1 次/d,300 ng/次,连续应用3 d。

1.3判定标准 将两组患者双链酶(SK-SD)皮内实验结果及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比。

1.4统计学检验 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实验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以及t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皮肤实验情况 对照组患者皮肤实验正常率为14.0%,实验组为36.0%。经分析,具统计学意义(χ2=12.91,P

2.2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测定情况 对照组患者血中IgG含量为(1361.8±42.4)mg%,实验组为(1009.9±50.3)mg%。对照组患者血中IgA含量为(224.6±60.7)mg%,实验组为(180.6±20.5)mg%。对照组患者血中IgM含量为(171.8±22.4)mg%,实验组为(139.9±22.3)mg%。经分析,均具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流行性出血热是发展中国家常见疾病,且在我国时常发生。该疾病的主要临床特征为出血、发热以及多器官衰竭等,其中以肾衰竭为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且由于该疾病易造成器官的永久性损伤,故其极易给患者造成多种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愈后的生活质量。流行性出血热属于自然疫源性传染性疾病,传染源主要为鼠。根据老鼠种类以及地区内鼠的种类的分布情况,该疾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家鼠型出血热发病高峰为2~5月;野鼠型出血热发病高峰为11~次年1月[7-8]。出血热具有多种传播途径,分别为:虫媒传播、消化道传播以及呼吸道传播等[9-10]。该疾病起病急,且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进一步寻求更加有效的治疗药物及手段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流行性出血热发病过程中,DIC与免疫反应发挥重要的作用,造成全身性出血及肾损伤。PSS是从褐藻中提取后人工处理的多糖硫酸酯,其能在不影响血小板的情况下起到有效的抗凝作用。从而有效缓解出血热中的DIC,改善出血情况。免疫抑制剂则能有效抑制患者异常的免疫反应,从而降低免疫细胞及相应的免疫因子对机体的自身免疫损伤。DIC与免疫抑制剂结合应用,能有效缓解患者出血、发热及相应的器官损伤。

现为研究PSS配合免疫抑制剂在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药物安全性,特选取10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PSS能有效降低血中免疫球蛋白含量,同时改善皮内实验,延长凝血时间。该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赵庆龙,史玉婷,邓立权,等.2005~2014年吉林省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分析[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15,13(4):201-203.

[2]李青华,王利亚,李亚楠,等.2008~2012年中国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分析[J].军事医学,2013,37(12):895-897.

[3]董俊,杨丽敏,高亚维,等.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患者干扰素的应用对病程的影响[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1,15(3):270-271.

[4]俞苏蒙,叶晓波,邢云卿,等.健康青年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12,39(3):170-172.

[5]肖岩,刘光远,吴可亚,等.2010年~2014年营口市流行性出血热监测分析及防控[J].医学与哲学,2016,37(6):49-51,60.

[6]孟言浦,颜朝阳,冉贞卫,等.三峡库区生态变化流行性出血热对人群健康影的调查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8):1176-1178.

[7]沈利民.出血热抗体联合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检测诊断流行性出血热[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19):2767-2768.

[8]李静,李娜.血栓弹力图评估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发热早期凝血功能的应用[J].预防医学,2016,28(11):1133-1135.

基础研究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林学 基础研究 现状 发展

近年来,我国科技不断发展,林业领域的科研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具体体现在:研究的范围逐渐扩大、研究人员的数量逐渐增多、研究条件逐渐优越。我国的林业科技事业,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研究和培养体系,并取得到了比较显著的成效。我国不但在自主研究中获得了一些骄人的成绩,而且引进外来技术加以借鉴,使我国逐渐追赶上了国际先进的林业技术。林业科学技术研究的进步,为我国林业生产也提供了技术支持,提高了我国林业生产率、增加了林业生产量,为我国林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但是,比起国际高水平的林业科学技术,我们还落后很多。我国林业的研究方面基础力量单薄、科学研究的经验尚浅、研究环境比较艰苦,而且,我们的研究大多是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的跟踪性质的研究,自主性的研究成果少之甚少,加上科技研究人员队伍青黄不接。

1.我国林学基础研究现状及其特点

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林学基础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突出体现在以下几点:一、研究人员的队伍逐渐壮大起来;二、研究条件有所改善,支持研究的用费不断增多;三、学术论文的发表,不仅数量增多,而且还科技含量也大幅度提升。另外,我们在某些自主研究的方面突出了自身的特点,展现了我们独有的长处。如橡胶成胶机制研究、木质素结构及其降解、木基复合材料的研制、木材形成的调控机制、林木抗逆机制,复合农林业、森林病虫害生物防治和荒漠化成因等。

2.世界林学基础研究的特点和前沿以及我国林业发展重大科技需求

国际上,对林学基础的研究,侧重于群体、个体、细胞、分子在水平方向上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在研究方法上,大多从整体出发,重于系统、综合的对林业基础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分子生物学、材料科学、空间和信息科学与林业科学的交叉成为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动力;森林生态与环境、集约育林已成为林业科学两个最重要的研究主题;多学科、多层次探讨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森林与环境关系、林木遗传规律与生物技术、森林资源管理及信息技术等,已成为林业科学的前沿和热点。

我国虽然幅员广阔,但是森林的覆盖量比较少。林业资源的缺少和对其的不合理的取用,限制了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同时,导致了生态环境变差、林业产品量不能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求,以及不能应对不断增多的地质、自然灾害等多方面的弊端。因此,在将来,我们的林学基础研究要侧重于林业生态环境的发展,分析我国自身林业发展出现的问题,提出研究和探索的方案。让林业基础研究为我国林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不断促进林业的发展和林业产量的提高。

3.未来我国林学基础研究需要加强的几个方面

新时期工作方针既坚持了科学基金工作的理念和原则,又提出了新时期的工作定位和目标,对于进一步明确科学基金工作思路,推动科学基金的更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新时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战略定位和我国林学基础研究现状和特点,结合国际发展趋势和前沿,未来我国林学基础研究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3.1树木生长发育的基础生物学研究

我国林学基础研究水平,相对于国际高水平而言,是比较落后的。关于树木生长发育的基础研究,在我国开展的时间还很短。目前,国家加强了对林业科学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基础学的研究方面。因此,我们要把握时机,根据我国树木生长发育的特点,自主的进行树木基础生物学的研究,紧随国际领先的技术水平,并努力获得属于我们自己的研究成果。本领域的重点科学问题有:解读杨树基因组序列的生物学功能和意义,在分子水平上探讨树木重要形状或生物学特性形成和调控机制,如树木休眠机制、树木的阶段发育和衰老、树木开花机制、树木生殖(有性和无性生殖)生物学、木材形成机制、林木抗逆生物学机制、林木优异基因资源挖掘、林木高密度遗传图谱的绘制等。

3.2森林植被恢复、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研究

“森林植被恢复、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研究”旨在解决退耕还林和天然林恢复和保护等林业重大工程中重要的基础问题。本领域重要的科学问题有:稳定森林群落的结构特征;森林群落演替规律及调控;以水或,和光环境容量为基础的森林稳定群落重建机制;多样性与森林群落的稳定性;群落结构与森林可持续经营;退化森林群落的恢复与重建模式等。

3.3森林生产力形成与调控机制的研究

我国的人造林数量在世界上排在第一位,但是天然林的覆盖量却很少,并且存在着很多问题。包括:粗放的经济模式、林业的生产效率低、树木的种类少、结构简单、低产量的树林所占的比重高等等问题。在未来的工作中,要注重一些主要高产树种的生物学基础的研究;运用科学的经营手段提高人工种植林的产量;遵循自然林和人造林各自的生长规律;进行森林生长的模拟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

3.4森林生物灾害预防与可持续控制的基础研究。

病、虫、鼠害是阻碍树林发育和生长的罪魁祸首,它们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环境、减少了我国的林木资源,甚至还危及到人们生态环境的安全。成为了威胁林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严重问题。这些年,世界经济迅猛发展,人们违背自然发展规律,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导致气候的变化;物种的不科学引进,导致生物链的破坏。森林生物灾害频繁问题越来越突出。所以,在今后的生物基础研究中,防止森林的生物灾害技术的提高是十分必要的。以森林的自然生长规律和森林生物链为研究对象,用联系、发展、综合的科学方法,提高森自身的调控能力,并不断研究合理科学的方法,从根本上防控森林的生物灾害。

3.5林术重要性状形成的遗传学机制、多世代遗传改良理论和育种方法创新

我国的林木遗传育种工作经过老一辈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很大成绩。通过人工杂交和选育,培养出了一大批速生、抗逆的人工林无性系,特别在杨树三倍体育种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落叶松、马尾松和桉树杂交优势获得利用;主要树种的地理变异模式、多世代遗传改良、分子辅助育种及早期测定技术获得快速发展。树木性状改良已由单一性状向抗逆、抗病虫和材性改良多性状改良发展。然而,由于过去比较重视育种实践,而林木遗传理论和育种原理的研究相对滞后,对重要形状形成的遗传学机制缺乏认识,遗传改良理论和育种策略往往套用一年生作物的,大大制约了林木育种进程,成为林木遗传改良发展的瓶颈。

基础研究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转化医学;基础医学;病理学;医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基金项目:河北联合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Y1136-20)

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是一个新兴的多学科融合的领域,其主旨就在于促进基础医学研究向临床应用的转化,同时根据临床医学的需求提出前瞻性的应用基础研究方向。因而,这是个从实验台到病床,再从病床到实验台”(bench to bedside and bedside to bench,简称 B to B )的双向连续过程[1]。其实质就是在基础研究与临床医疗之间建立更直接的联系,打破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间的屏障,为医学研究发展开辟出一条崭新而便捷的新途径。同时,将转化医学的思想引入到医学教育体系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础教学中开展转化医学教育的意义

病理学科是医学的主干学科,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与纽带,肩负着从基础医学到临床医学的传承和过渡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可称之为“转化医学学科”。转化医学所倡导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医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可作为解决当代医学生基础与临床脱节、临床实践技能匮乏、基础研究成果临床应用价值微弱等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或许可以给予医学教育改革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借鉴[2]。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典型的临床病例,结合本堂课的主旨内容,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分析渗透,使学生通过病例的诸多临床表现,整合自己头脑中的相关知识片段,把基础与临床通过病理学有机地衔接起来,打破学科间的界限,融会贯通,摆脱单纯的死记硬背。现今,在教学条件符合的情况下,选取一些临床专业班级尝试将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有机融合,以疾病为单元讲授相关知识,即从“以学科为中心”转换到“以器官系统为中心”, 从解剖、组胚、病生、病理到临床各个层面加以讲解并展开讨论式教学。

同时在为了更好地使学生了解临床重要检测指标的具体应用,在授课内容上增加了病理检验技术、免疫组织化学、脱落细胞学等分子病理学的相关技术知识,简要阐述了免疫组织化学的原理和应用领域,并介绍了该技术的具体操作步骤。在活体组织检查部分,重点突出病理学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介绍相关的临床外检病理知识,使学生能对病理工作有进一步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能紧密与临床工作相结合,体现病理学科的临床价值。

实现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转化

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可结合每一章节的疾病种类,多媒体课件无疑成为形象而直观地显示疾病的大体和镜下结构的病理特点的良好载体。在课件制作中插入相关视频动画,可将一些抽象概念和致病过程生动而清晰地表现出来。比如在讲授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中血栓形成这部分内容时,用动态图象展示其形成的全过程,首先是随着血管内膜的损伤,血流状态的改变,血小板粘集,逐步形成血小板小梁,最后可形成延续性血栓的头、体、尾,即白色血栓、混合血栓、红色血栓,血液回流受阻,远端血管流体静脉压升高。逼真的动态效果把疾病发展过程充分呈现出来,把抽象的知识与一目了然的形态特点联系起来。这种教学手段改变了单调、信息有限、节奏缓慢、沉闷的学习模式,学生以求索和体验代替了被动学习,同学们普遍反映这种方式掌握知识非常容易理解,容易接受,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转化医学理念的渗透。

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的融合

在临床医学发展的征途中,基础医学研究作为临床医学研究的基石,一直推动着临床医学研究的发展,为临床疾病的诊疗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验基础。基础医学研究的结果仅为实验中的结果,究竟能否真正适用于临床,真正揭示疾病的本质,对疾病起到决定性的预防和诊治作用,需要最后通过临床不断的实践、尝试、应用,才能得到逐步的证实和肯定,这样才能使基础研究成果得以应用,错误结果得以纠正,研究方向正确发展。然而我们不能忽略对基础研究领域的深入了解和学习,以及不断更新我们的观念和知识结构。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与肿瘤等各类重大疾病有关的基因研究越发深入,原本神秘的“基因工程”已广为人知,临床医学正逐步向“基因诊治”迈进,包括分子病理学等冠以“分子”的新兴学科分支也逐渐应运而生。这在一定基础上可使遗传学的研究受益,也可给一些相关领域带来新的前景,譬如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已具有一定基础,除可以用基因工程制备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PA)外,对心血管活性多肽的研究已颇为广泛,介入性治疗亦已起步,如冠状动脉腔内栓塞的激光治疗和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等。临床肿瘤学的基础研究较为广泛,譬如甲胎蛋白和EB 病毒的研究与肝癌和鼻咽癌的早期发现与治疗的相关性,癌基因、抑癌基因、生长因子等基础研究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一些慢性病譬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和病毒性肝炎均是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研究发现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调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密切相关,通过各类病毒性肝炎检测技术,包括聚合酶链反应( PCR) 检测,得到人类传播甲肝的证据,制成甲肝减毒活苗,同时给新生儿广泛接种乙肝疫苗,并研究了乙肝慢性化的原因,使我国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随着计划生育的开展与人口老化的趋势,在生殖生物学与优生学、衰老与延缓衰老等方面亦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同时也将给包括艾滋病在内的各种免疫缺陷病、器官与组织移植方面带来新的解决思路[3]。

实践证明,临床工作经验和教师授课水平是相辅相成的。转化医学的精髓即以病人为中心,以临床问题为出发点,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最终目标,给诊疗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提供答案,最终将有可能影响更新现有的临床实践。通过在教学活动中积极推进教学课程模式的变革,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病理学与临床相关学科的联系,使基础医学教育达到学以致用的成效,可给基础医学教学带来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Marincola FM. Translational medicine:a two-way road[J]. Transl Med, 2003,1(1):1.

基础研究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三大问题;对策建议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指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目前全国建立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已达上百家。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新型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组织,参与主体之间的合作涵盖了包括研发、试制、生产、销售到信息反馈等技术创新全过程,合作创新的重点是产业共性技术及关键技术。现阶段,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存在着三大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一、 政府引导协调力度严重不够

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初期,政府的引导和协调作用十分重要,目前政府在引导和协调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三个方面:(1)参与主体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需要政府激励。大多数参与主体并未意识到积极投入和参与联盟发展的重要性,有些联盟甚至是在政府的倡导下建立的,参与主体并未展现出主动参与的态度;同时,某些参与主体其参与的动机可能只是为了通过联盟获得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技术支持,而并未想过如何对联盟做出自己的贡献。(2)参与主体间的信任度需要规范的制度保障。从我国现有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情况看,学研机构自办产业多,与企业联合进行技术创新的较少,其主要原因是受到彼此之间的信任问题、体制问题和知识产权归属问题等制约。这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制度建设的作用,通过有针对性的制度安排,消除各参与方的疑虑,提高相互间的信任度。(3)参与主体的利益分配机制关系到联盟的长期发展。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影响到联盟的长期持续发展,从现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情况看,利益分配关系并未得到很好地协调,联盟内部产生的利益纠纷事件较多,因而直接影响到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另外,资金缺乏也是影响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的重大障碍。

二、 学研机构持续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大学和科研机构主要承担着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的重要责任。从横向(图1)和纵向(图2)两方面数据看,现阶段我国学研机构在技术创新联盟中的主要问题是应用研究所占比重过大、基础研究不足,这将影响其持续创新能力。

图1通过对不同国家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所投入的R&D经费的比较可以看出,我国的基础研究投入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R&D经费主要用于试验发展。

图2显示了1999年~2009年我国各类研究经费占总投入比例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我国基础研究比例在近十年来保持在4.5%~6%之间,远低于国际发达国家水平。2007年美国的基础研究投入占到其R&D投入的17.5%,2006意大利的基础研究投入更是占到其R&D投入的28.7%。

基础研究投入不足,会影响到应用研究的试验发展的研究深度和广度,进而影响到科技创新能力支持的提高。另外长期以来,学研机构的科技成果都是以的数量、所获奖励的级别、获得国家经费的多少来衡量,这种评价体系仅仅体现了科技成果的“技术价值”、忽略了其所拥有的“市场价值”,从而导致科研并不是面向市场需求,而仅仅是单纯地追求学术价值和地位,从而与实际的市场相脱节。

三、 企业研究开发投入严重偏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技术进步的加快,大中型企业越来越重视自主创新,但常常面临企业创新能力弱,技术标准竞争处于弱势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企业必须走联合创新之路,从而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

表1给出了我国大中型企业2003年~2009年的主要科研投入指标,主要包括企业设有科技机构企业数量、R&D人员情况和R&D经费投入这三方面。

由表1可以看出:(1)企业科技机构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和优化各类科技资源配置的重要载体,从企业中科研机构的总体数量来看,2003年~2008年间设有科技机构的企业比重相对较少,说明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不够活跃,基础较弱;(2)科研人员是大中型工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骨干力量,其数量影响着企业科技创新的能力。企业R&D人员占企业总人数的比例为2%左右,明显偏低;(3)R&D投入是企业开展科技研发活动的物质基础和源泉,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企业的R&D经费投入来看,我国企业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到2009年底尚未突破1%,而国际公认的标准为,该指标低于1%的企业难以生存,2%则可以维持,到5%以上才有竞争力;世界500 强企业该指标一般达5%~10%。

众所周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有效运行,需要各参与主体的积极参与和相互配合,为促进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发展,可在以下方面多做工作:(1)明确激励政策。政府部门应当制定和实施相关法律规章,规范监督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各参与主体,加强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保护科技创新者的利益在技术转让过程中不受侵害,形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各参与主体的利益分配机制,促进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顺利运行。政府部门应当完善技术创新的奖励制度(如减免税收、给予补贴等),促进企业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力度,鼓励大学和科研机构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研发,引导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合作创新。(2)选好联盟模式。在选择参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过程中,大学和科研机构应该依据自身的人才培养层次、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有针对性地选择符合大学和科研机构自身发展需要的有效合作模式。比如研究型学研机构培养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他们的科研工作主要是围绕技术创新和原始创新基础理论开展,其参与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应走高精端道路,只有这样才能最有效的发挥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力量。(3)加强沟通引导。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必须有明确的战略规划,加强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有效沟通,强化政府的引导功能、大学科研机构的创新功能和企业的市场拓展功能,从而形成新的整体优势,不断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尽快产业化,大幅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最终实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各方的多赢局面。

参考文献:

1. 赵志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运行机制研究.创新科技,2009,(4):18-19.

2. 冯海红,王胜光.产业技术联盟支持政策的国际经验与启示.工业技术经济,2008,(5):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