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环境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环境总结范文1
一是近段时间各村都高度重视环境整治工作,组织了大量人力和机械开展此项工作,各村总体环境面貌有较大提升;二是通过各级干部宣传发动,群众的清洁意识有了较大提高,能主动搞好自家环境卫生。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各村组间工作开展不平衡。有的村启动较早,组织得力,全村总体环境面貌较好,例如高兴、观背、福星,有的村还有多个组未进行集中整治,例如乱石、山塅;同一个村内,组与组之间不平衡,有的小组还未启动整治,例如石陂岭子下、洋田大屋、上方布口、山塅大龙。二是工作重点、难点有待突破。清塘沟、废弃物、乱堆乱放、乱搭乱建、残垣断壁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例如富坑桐子坪河道垃圾很多,乱石对门残垣断壁未清理,上方布口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现象严重。三是五净一规范清洁家园评比活动未掀起热潮,群众知晓率、参与度不够。当前整治工作主要依靠各村聘请人员开展,进度较慢,效果不持久。在发动群众参与整治上做得不够。通过视察发现只有部分村实打实逐组逐户进行了评比,还有多个村欠账很大,有的村虽然上报了评比结果,但评比公示栏还是空白,或只勾选了两三户,例如莲塘、邹坑、乱石。
三、今后工作要求
一是持续加大整治力度。如今各村环境整治建设工作已有较好开局,农户思想也一定程度搅动起来了。人居环境整治建设是市里主抓工作之一,将于7月3日召开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动员部署会议,市里目前正提着摄像头在我县各乡镇暗访,暗访情况将会做成短片在百日攻坚动员部署会上播放,县里每周考核也在持续中,已经明确将于7月上旬召开流动现场会。各村要乘势而上、继续升温,统筹整合人员、机械力量,充分发挥农户主体作用,纵深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工作。
二是突出聚焦整治重点。各村要始终围绕六清二改一管护(即清垃圾、塘沟、废弃物、乱堆乱放、乱搭乱建、残垣断壁,改美庭院、改好习惯,管护村庄环境)抓好整治工作,其中又要聚焦农户家庭“五净一规范”、乱堆乱放、乱搭乱建、残垣断壁、可视范围内有色垃圾清理、沟塘渠清理等重点。为什么现在一直强调不要局限于清扫马路、割割草,因为这两项内容都是面上的工作,而且整治成效不易保持。通过6月30日的现场视察,我们不难发现户外的乱堆乱放、乱搭乱建、残垣断壁和农户门前屋后脏乱差最扎眼、最难看,而这几项也是各村各组普遍存在的,是短板、是难点,务必咬紧牙关、聚力攻坚。
三是坚持全面整治思维。如今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同于往年抓新农村建设点,现在追求的是全面铺开整治、不留死角盲区、确保一户不落。一定要逐组逐户过点过筛,对目前尚未开展整治的村组必须马上进行整治,对于取得初步成效的也要进行交叉回头看并查缺补漏。为什么洋田、上方两个县级示范村在这次现场视察中评分落后,主要是我们这次看的是最差的小组,而这两个村在停车视察小组上整治力度不够,才刚刚起步甚至是还未开展整治。多数村在先期未列好整治计划,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停留在容易简单点的打造,未形成整个面的提升。所以各村不要心存侥幸,要把这次流动现场会作为起点,结合村情实际固定好多支常态整治队伍、一一落实责任村干部,逐个小组轮流过、农户一户接一户,压茬推进、全面整治,确保顺利迎接上级不打招呼的明察暗访。
社会环境总结范文2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社会化
当前大学生社会化的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趋势,也存在很多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必要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的客观需要。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现实社会关系中的,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现实社会关系不断发展变化,人的社会化程度也不断提高。人的社会化,就是认识、选择和体现一定现实社会关系的根本要求,内化一定的社会规范,形成人的社会本质,提高人的社会化程度,实现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把人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实现人的社会化,对于大学生来说,就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认识、把握、选择和体现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社会关系的根本要求,内化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现实社会关系的社会规范,把自身塑造成为具有社会主义社会新型社会本质的合格的社会成员,也就是说,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大学生是生活在现实社会关系中的大学生,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客观上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否则,很难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途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客观上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社会化的途径、方法针对大学生社会化中存在的问题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体来说:
(一)要坚持正确导向
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不仅受到学校的规章制度的影响,更受到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制度的影响,尤其是受到与大学生相关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制度的影响。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在制定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制度时,要考虑这些方针政策制度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综合影响,注意把政策导向与思想导向统一起来,寓思想导向于方针、政策和制度的制定之中,通过方针、政策、制度的制定来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引导大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与价值取向,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政策导向与思想导向的合力。
(二)营造舆论氛围
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大众传媒既可以通过舆论引导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促进社会的发展与大学生的发展,又可以通过氛围营造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大学生的成长。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与社会大众传媒的影响息息相关,社会传媒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大众传媒的受众面广、信息量大、实效性强,在社会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社会化的发展趋势,注重运用大众传媒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
(三)参与社会实践
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不仅离不开在高等学府的系统理论学习,更离不开社会实践的锻炼与教育。强调,青年学生“要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要健康成长,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而且要向社会实践学习,自觉地投身于火热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知识常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青年人要立志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磨炼意志,砥砺品格,把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这是古往今来许多人成就一番事业的经验总结。”理论是实践的科学总结与抽象,实践是理论的不竭源泉与动力。社会是个大课堂,实践是门大学问。社会实践为青年学生提供了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青年知识分子要把学习科学理论和投身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走与实践、与工农相结合的成长道路,走向社会,投身实践,贴近实际,了解国情,融入群众,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通过社会实践检验和发展理论,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作贡献、长才干,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与素质,促进自己的发展与进步。
(四)优化社会环境
大学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大学和社会环境发生着重要的交互作用,大学生的思想无时无刻不反映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折射着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要求我们不断优化社会环境,充分发挥社会环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功能。为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做到适应环境与优化环境相统一,既要引导大学生适应社会环境的新情况、新变化、新要求,又要注重引导大学生正确分析社会环境,在适应的基础上为不断优化社会环境作出努力,进而通过优化社会环境来提升社会环境的育人功能;要做到优化大环境与优化小环境相统一,大环境就是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变化的形势,他们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小环境就是指高校内部的教育环境,包括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制、机制、制度、政策、措施,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智育、体育因素,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氛围,以及学校的自然环境与人文底蕴的和谐统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致力于改善小环境,通过改善和优化小环境来推动大环境的改善与优化;要做到优化硬环境和优化软环境相统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环境,不仅包括经济、政治、技术发展所形成的物质条件、生活设施等硬环境,而且包括社会舆论、社会风气、文化氛围、规章制度等形成的软环境。硬环境是软环境的基础,软环境是硬环境的灵魂,没有硬环境,环境育人就失去了重要的物质保障,没有软环境,环境育人就会丧失应有的育人功能。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把优化硬环境与优化软环境结合起来,“软”“硬”兼施,统筹协调,全面优化;要做到优化现实环境与优化虚拟环境相统一。我们生活的现实社会和大学校园,构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环境。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创造了一个与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虚拟世界,大学生可以通过虚拟的方式,以虚拟的身份进入虚拟世界进行虚拟交往。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交往主体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真实情感,进行相互沟通和交流,这种交流具有很强的隐匿性,它为大学生在虚拟世界中展现与现实生活中不同的自我,宣泄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诉求,提供了方便和可能,但它也为在网上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甚至在网上进行诈骗活动以及传播“黄、赌、毒”的违法犯罪行为等提供了可能。它容易导致现实主体与虚拟主体的分离,进而导致网络主体的双重人格和心理扭曲。因此,要把优化现实环境和虚拟环境统一起来,加强网上的教育引导和监督管理,提升网络主体的道德素质,规范网络主体的道德行为,净化和优化网络世界的虚拟环境,使虚拟环境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要做到建设积极环境与治理消极环境相统一。
社会环境总结范文3
一、“90后”员工的特点
要想了解“90后”企业员工,必须要考察“90后”员工的特点。通过对身边大量的这一群体成员的研究,笔者总结如下“90后”员工的特点,首先对其具备的优点进行分析:一是思维活跃,头脑灵活,对待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感;二是视野开阔,所掌握的知识理念比较新颖;三是善于交际,乐于认识新朋友;四是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并且据理力争等。他们的缺点也很明显:一是易感情用事,理性思维欠缺;二是缺乏事业心、上进心和毅力,凡事浅尝辄止;三是娇生惯养,个人生活能力欠缺;四是恃才傲物,不太服别人管教等。以上这些是我国目前“90后”员工身上具备的特点。我们会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和缺点几乎同等多,因此有人评价他们是“一个矛盾的群体”。
二、“90后”员工产生上述特点的社会环境分析
(一)家庭环境优越。“90后”员工家庭环境与以往相比要好的多,他们不会为自己的吃穿住用等基本生存问题担忧。有些人的家庭条件十分优越,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父辈们没有的生活条件。穿名牌服装,带名牌手表,配名牌手机,开名牌汽车,成为现代人们对“90后”群体生活的描述。加之大多数“90后”员工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其关心爱护精心备至,即便家庭条件稍微差点,家长也尽量为子女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
(二)社会环境稳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整体环境安静有序。这为我国“90后”员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社会条件。在这种稳定的社会条件下,他们最关注的已经不是个人在社会中如何定位的问题,更多关注的是如何更好的生存发展的问题。生活在这种安定社会环境下的他们,已经不能够体会到祖辈们颠沛流离的生活场景。
(三)网络世界诱人。互联网的出现,好像一夜之间成为“90后”的最爱。他们能够熟练的利用网络交流,认识更多的远方的朋友,网络游戏、网上购物等新型消费方式也成为今天“90后”青年那女的潮流。网络世界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90后”沉迷其中,不能自拔。诚然,网络本身并没有错误,它的出现,的确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但是“90后”的某些人群过度依赖网络,迷恋网络,要引起社会的重视。
(四)工作环境舒适。现代企业的发展,已经为员工提供了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90后”员工们已经不用像他们的父辈们那样辛苦。坐在舒适的办公室里,就能够完成一天的工作。即使成为一线生产工人,他们的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间也比以往小很多。同时大多数企业还为他们提供了比较优厚的福利待遇,提供更为公平的竞争环境,这更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三、对企业进行“90后”员工培养的建议
企业在“90后”员工的培养中,要改变以往做法,更加关注他们本身具有的特点,扬长避短,才能够真正做好“90后”员工的培训,提高对他们的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发展储备所需的人力资源。笔者结合“90后”员工的特点和生存环境,提出如下建议:
(一)提供更加开放的工作竞争环境。对待“90后”员工的工作环境,企业要十分注重打造更加开放有序的工作环境。要为他们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提供公正合理的晋职途径,在员工中间开展有序合理的竞争。尤其是要发挥每一位员工的特长,为他们更好地发展自己提供外在客观条件。鉴于“90后”善于交际,乐于接触新事物的特点,企业可以放手把具有开拓性的工作交给他们干,相信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考核评价以正激励为主。针对“90后”群体恃才傲物、不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特点。在加强对其错误理念的引导下,对他们的考核评价模式也要转变。要形成以正激励为主的评价考核方式,把正激励和负激励评价有机结合。同时,还要在实际的工作中,加强对他们的日常生活等的监督和指导。要让“90后”员工们真正喜欢自己的工作岗位,并乐于为此付出自己的努力。
(三)进行相关的心理疏导。针对“90后”员工中因性格缺陷造成的心理问题,企业要专门设立相关心理咨询机构,聘请心理专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工作。要从他们的内心深处出发,关注他们灵魂发展的需要。相信只要企业在保障他们外在的物质需要上,更加关注对他们心灵的关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会使得员工不但是从肉体上,更加从精神上找到自己职业的归属感。
社会环境总结范文4
关键词:合唱风格题材体裁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产方式
一、问题的提出
人们已清楚地认识到,不同历史时期、社会背景、民族个性、语言结构等因素对不同的合唱风格形成有着不容置疑的影响。其实形成合唱风格的因素并非仅此,一些音乐题材、体裁,甚至看似与合唱风格不相关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也是影响其形成的重要因素,我们不妨通过分析研究,进而更加准确地认识和把握合唱的风格。
二、不同题材、体裁对合唱风格的影响
题材的内容与体裁的形式对合唱作品风格有着一定的影响。
1.题材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题材的不同直接决定着作品的风格。单一题材的风格也具有单一性,但许多作品却存在着题材交错的特殊性。比如:爱情题材的缠绵成分当然多于战争题材,但并非爱情中就没有抗争,战争中就没有柔情。这种题材交错的特殊性起初是一种文学创作手段,在合唱中的借用,使合唱风格具有了多重性特征。分析这一特殊手段,有利于把握其影响合唱风格的诸多因素。
在把握不同题材作品的风格方面,对只会指挥的综合知识有着较高的要求。曾经拥有军旅生活的指挥,自然对战争题材的作品认识相对深刻,风格把握相对准确;而在爱情上曾有波折甚至有着“梁山伯祝英台”式的经历者,自然对爱情或生命题材的把握上,可能相对略胜一筹。当然必须说明的是:风格把握与生活阅历并非一定成正比,一个指挥如何在不同题材面前准确把握作品风格,是他感受各类题材所涉及到的生活体验及遐想能力的体现,所以,指挥横向知识的间接获得和拓宽,是这种体验和学习十分重要的。对生活不同侧面的直接或间接的感受获得、总结和深层感悟的能力,是指挥在把握不同题材和风格上的重要手段之一。
2.体裁的影响
体裁是音乐的形式表现,体裁的特征表现在它存在的形式中,这种形式存在的本身一旦融入合唱艺术时,就成为合唱风格上的表现之一。作曲家在创作中采取某种体裁时,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作品中带有该种体裁的特征,因此体裁对合唱风格的影响是肯定的。比如:以步伐节奏为创作基础的进行曲体裁,其特征表现在强调重拍、结构整齐、节奏鲜明,偶数拍、三段体(中段较抒情)居多等。而这些固有的体裁特征,已成为进行曲的先期风格,作曲家在遵循这些风格的同时,再去表现后期的个性风格(民族风格、区域风格、创造风格)。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同一体裁也并非风格完全一致,就进行曲而言,按其性质、内容又可分为军队战斗类和仪式典礼类(婚庆、检阅、葬礼等)。因此,在把握进行曲体裁的风格的大前提下,还应注意同一体裁下内容和个性的区别。至于舞曲体裁的合唱作品,首先要具备可舞性的风格,无论是典雅稳重、文质彬彬的小步舞曲,还是欢快、华丽而活泼的“华尔兹”,舞感的把握是表现风格特征的关键;另外,根据民间秧歌、阿细跳月、东北二人转和安塞腰鼓等素材而改编创作的舞曲体裁的合唱,热情、奔放、粗犷的风格极富民间个性,在认识了解该地区舞曲风格特性的同时,还应注意正确区别作曲家的创造个性。体裁的种类繁多,风格各异,既是同为舒缓的小夜曲、船歌和摇篮曲体裁,也有小夜曲的委婉悠扬、船歌随波悠闲摇摆和摇篮曲女性呵护般的细腻等风格上的不同。
体裁的特征有时就是风格的直接反映,每一位作曲家的创作首先应是尊重体裁特征,其次才是自身风格个性的展示。所以,指挥在合理地认识同一体裁的不同方面与情绪相近的不同体裁时,首先应把握体裁的个性特征在合唱中的反映。
三、不同自然环境对风格的影响
1.合唱作品本身对自然环境的反映
自远古到今天,自然环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而且人类在领略了自然丰富多彩的风貌和无穷复杂的环境变化的同时,也在征服着自然,改造着环境。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总是离不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合唱艺术的风格当然也受到不同自然环境的影响。大到宇宙洪荒,小至微生物界,面对自然界千变万化的奥妙和秘密、现象和本质、规律和变异、现在和将来,音乐家们在作品中描绘着不同的地表风格、高原海洋,不同的名城风光、气象风云;合唱中反映自然环境风格的作品不乏其例,形形的湖、绵延起伏的山、各种各样的海、源远流长的河、星罗棋布的岛以及缥缈离奇的自然奇观、广阔无垠的原野风光;小到显微镜下细菌精灵的舞蹈,大到宇宙空间的天体运行,近到歌唱眼前每时每刻的生活,远到远古广袤的土地和无际的海洋、未来遐想的宇宙、天体的运行,可谓举不胜举。这种合唱作品对自然环境的本身反映是生活于其间的民众或作曲家自觉的创作,作品中自然环境超出其自然属性的同时,赋予它人为的升华意义,使人性本身所寄予的感情有所宣泄。它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合唱艺术形成和造就区域风格的根本之一。
2.自然环境对合唱风格的影响
从世界生态气候区分图上得知世界各地的日照量、降雨量的不同分布。以亚洲为例,除西伯利亚的次寒带之外,大约可分为以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为主的温带区,以东南亚为主的热带、亚热带区和以中亚、西亚、印度等地为主的热带稀树干草原、沙漠区,三种不同的生态环境对各地的合唱风格产生影响,热带地区的合唱形式较少与不适宜过多群聚有关;另外,在音阶上一般温带的东亚地区使用五声音阶,在热带、亚热带的东南亚地区,同时使用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印度和西亚等地主要使用七声音阶[1]。除特殊例外,这种普遍性说明生态气候与音乐上的对应是肯定的,而运用不同音阶进行合唱演绎,其风格的不同也就不言而喻。世界各地自然山川、地理环境气象万千,风土人情、世俗趣貌互不相同。各地各种文化形态的形成必然受到当地自然环境影响,常带有某种浓郁的地域文化倾向和特征。就我国而言,广阔无垠的草原、小桥流水的江南有着各自不同的合唱风格。广阔无边的大草原,造就了牧民歌手们深吸一口气,向着远方引吭高歌的歌唱方法。风格与方法在特有的自然环境中得到辩证统一,要想在合唱中准确地表现蒙古族长调悠长宽广的气质,仅仅靠技法上的轮流呼吸、循环呼吸还不够,必须要有顺乎这一风格的发声方法才行,而这种方法的产生离不开大草原的地理环境。湖南高腔是农民在田间山野劳作的山歌,除独唱、对唱外,合唱大多是领唱式合唱;自然环境使它拥有嘹亮、激越、豪爽的气质,领唱的一呼激起合唱的百应,情绪高涨、意气风发、野趣盎然,具有音区高、乐句长、节奏自由、音程跳动大、声腔旋法多变、真假声大幅度的转换等鲜明的地方风格。再比如:一般南方的民歌合唱旋律委婉似水、音符密集与水乡清秀、迂徐绵邈的地理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样,北方的合唱旋律悠长、上下大跳音型多与地理的沟壑起伏、山峦叠嶂、辽阔高原有关。“北主劲切雄丽,南主清峭柔远。”[2]另外,即使同一民族,在赖以生存的不同自然环境区域也会有不同的合唱风格存在。甚至生态气候、地理特征和饮食结构等方面的影响也会导致演唱风格的不同。这种不同风格又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合唱审美趣旨,这是人们不自觉地在一定社会与地理生活环境中熏陶产生的审美爱好和倾向所决定的。当然,自然环境予以音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仅表现在合唱领域,适宜竹子生长的湿润环境竹制乐器就特别多,而干燥地区的乐器多以木片拼凑而成;畜牧业发达地区用牲畜肠子制琴弦、皮革作鼓面和琴面,而商品流通、工业发达地区则使用金属或尼龙琴弦以及用金属制作的乐器。
四、不同社会环境对风格的影响
不同的社会有着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的文明程度、生产方式、生产力的先进程度有着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这种关系自然体现和反映在合唱风格上。换一角度而言,合唱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对其风格有着深刻的影响。在以往长期的文化生活中人们形成的心理气质、情感特征,在民族的审美意识、欣赏习惯中被保存和延承下来[3],并直接反映于集体的合唱艺术中。于是不同的社会环境对合唱风格的影响表现在不同的生产方式形成的多种社会关联上。
1.合唱风格的形成与不同的生产方式有关
一般情况下,依赖于集体协作性的劳动者在合唱的整体感应上优先于个体者,而以个体生产方式劳动过程中形成的音乐往往较自由、个性强。在爱斯基摩人中,以猎捕狼獾的集体性劳动者为主的音乐,节奏较规律、句法分明、适宜合唱;而以捕猎北美驯鹿的个体劳动为主的音乐,不具统一性、节奏较自由、即兴成分多。可见生产方式对合唱音乐有着直接的影响。许多民族的集体劳动形式的不同使合唱的风格也产生相应的变化,集体狩猎的劳动节奏感强、音乐具有一定爆发力,集体采集、播种、收割、运输的劳动与操作的动作有关,当然具有一定的民族和区域特征。
2.合唱的风格依据与不同的社会环境有关
合唱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无一不是与社会环境的变革紧密相关,往往是反映新时代、新思想、新势力经过与旧思想、旧习惯、旧势力作斗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是合唱发展的良好契机,专业创作、指挥和合唱工作者是以伴随着商业经济而发展的消费生活和音乐文化普及为社会环境的。这一个体在大众音乐领域的出现必须适宜相应的社会环境,从某种意义而言,合唱作品客观或主观反映的社会现实促进社会发展。这种依据社会环境后反馈于社会的力量具有典型的时代感,也是合唱艺术在不同社会环境下产生的固有风格特征。
3.合唱的风格变化与社会的进步有关
社会的进步为合唱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地,而合唱反馈于社会中的作用又是不容忽视的。
在社会功能上,不同的合唱风格具有着不同的感染力,而风格的多样性使不同时代社会文化生活的特定风貌整体互相联系地反映出来。比如:西方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的合唱风格、我国学堂乐歌与时期的合唱风格都有着鲜明的不同,而各自内在风格的区别又是在东、西方大风格不同的前提下建立的。这种不同风格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又有着特定的价值和作用。日本人在总结战后经济腾飞的五大因素时,其中的团队精神建立,认为与当初遍及全国的合唱团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关系;前苏联科学家积极参与合唱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工作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美国科学家发现航天技术一度落后于前苏联的原因与此有关时,对合唱顿时刮目相看。合唱中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达成共识、团结一心的凝聚力通力合作,这种积极向上的风格屡见不鲜;而合唱艺术中丰富的色彩、纵横交织多变的手法赋予人多方位的想象,于是良好的意志品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丰富的想象拓宽了高科技的创造视野。合唱风格塑造了合唱艺术的审美价值,使人们在参与或欣赏中展开了更多的想象,这种想象并非原始思维对具体形象图画般的表象思维活动,而是一种挣脱物质束缚通向自由的人类高级思维之一的活动。因此,社会的进步与合唱的发展之间有着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
合唱风格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牵扯面广,涉及学科多,有时不同区域、不同国度也有相近类似的风格特征,这与历史上的战争、民族迁移、交通的改善等因素有关。而有些仅隔一座山、一条河的咫尺之遥却因交通不便、生活习俗、地理环境以及语言影响使其风格各异、特色鲜明;当今有些合唱风格的表现过于器乐化,如:某些难度较大的变化音、较快速度下的复杂节奏、半音阶、全音阶以及大跳音经等等。以人声表现的合唱风格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合唱的非器乐化决定了它感情表现上的直接性和易使听众共鸣的特性。“合唱正是由于不存在纯机械的完美性,而只存在那些人性化的和不可预卜的因素,才使表演更具鼓舞性和令人信服。”[4]
在一定的范畴内笔者通过上述七个方面进行的粗浅拙论和探索不过是抛砖引玉罢了,影响合唱风格的因素当然还不止这些,恭与同行商榷。
参考文献:
[1]王耀华编著.世界民族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3
[2]王骥德著.曲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58
社会环境总结范文5
关键词:现代文阅读;思维意识;答题方法;答案设置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中学生现代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令许多学生倍感吃力的地方,现代文阅读是考察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一个题型,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而且现代文阅读在初中语文考试中占有较高的分值,所以,现代文阅读能力训练成为迎接当前考试的重中之重。针对这样的教育现状,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现代文阅读题的答题技巧。
要想在现代文阅读考试中取得高分,就必须在平时增加现代文阅读思维能力训练,现代文阅读思维能力训练包括:(1)整体意识,就是先整体读题,整体阅读文章,明确每道题在文章中所对应的答题区间;(2)问题意识,就是我们在读文章的过程中要带着问题就行阅读,如: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手法,中心思想是什么。带着这样的问题来阅读文章,就会增强阅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3)思路意识,所谓的思路意识就是抓住文章中的起承转合,抓住这些也就把握了概括题中的分点分条的标准。(4)主题意识,现代文阅读出题的一个准则就是“中心辐射原则”,也就是说,所有的题型设置都以文章的中心思想为出发点。所以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在现代文阅读中尤为重要。(5)提示意识,所谓的提示意识就是抓住题干中能明示或暗示答案在文章中位置的词语,抓住这样的词语,在现代文阅读中就能快速而准确的找到答案的有效区间。(6)分值意识,就是通过观察每道问题的分值设置,来确定每个问题的采分点有几项以及字数多少等,所以分值意识是我们答题时的一个风向标。通过以上的思维能力训练,使学生具备一些现代文阅读所基本的思维模式,这样在做题的过程中才能有的放矢,从而提高现代文阅读的能力。因此,现代文阅读的思维训练是我们做好现代文阅读的第一步,只有具备这样的思维意识,才能在此基础上分析综合文章,进而准确而全面的作答。
思维训练结束之后,第二步就是掌握现代文阅读的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和答题方法,答题技巧和方法是做好现代文阅读题的一种有效而快捷的方法。因此,在学生具备现代文阅读的思维能力之后,就可以教给学生各种题型的答题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得分率。下面就简单的谈一谈现代文阅读的各种题型的答题方法:
一、环境描写题的答题技巧
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有哪些作用。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通过概念我们可以知道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方面,学生了解到了环境描写的概念,在做题的过程中就可以很容易的找出文章中的环境描写部分。环境描写常考的试题一般是环境描写的作用,而环境描写的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2)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的本质特征或展示世态风情;(3)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4)如果环境描写在文章的开篇部分,并且全文的情感不发生变化时,环境描写还有奠定全文的情感基调的作用。(5)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6)为下铺垫埋伏笔;(7)衬托或突出人物的心理等;(8)揭示主旨、衬托主题的作用。掌握了以上环境描写的八种作用,就能使学生对这类题型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做这类题型时,不至于因为不知道这个作用而导致失分漏掉采分点的现象。在答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从这八个作用中筛选答案,既快速又准确的把握住了采分点。
二、 人物形象题的答题技巧
人物形象题是现代文阅读常考的题型之一,对学生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很多学生一做这类题,就会感觉无从下手,不知道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究其原因就是学生还没有掌握人物形象题的答题方法,针对这一现象,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人物形象题的答题方法:(1)在文章中找到关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肖像和细节等描写,因为人物的这些描写都能从侧面体现出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特征等,所以把握住了人物的这些描写,也就对文中人物的形象和心理有了一个大概的把握。(2)在整体背景下分析人物的形象特征,整体背景指的是人物所处的历史背景、社会背景和家庭背景等。把握住人物所处的整体背景,把人物形象分析放在整体背景下进行,这样才能把握住人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和时代气息。(3)借住文中不同人物的视角来观察主要人物,也就是文章中有时会出现不同人物对主要人物评价性的语句,找到这些评价,也就对人物形象有了一个大概的把握。(4)通过人物之间的对比来分析人物的形象,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动态在人物对比之中就会得到彰显。(5)在文章中往往会包含作者对这个人物的态度,有时在行文中作者会把他对这个人物的情感融入到文章之中,因此,在文章中找到能体现作者对人物褒贬情感的词语,也是人物形象的一种分析方法。通过以上这五种分析方法,学生就能迅速而准确的把握住人物的形象,在答题的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
三、 侧面描写题的答题技巧
社会环境总结范文6
1、重读,读中梳理情节
小说总是围绕一定的情节展开的,从初中阶段学生阅读小说的情况来看,虽然他们喜欢读小说,但在读的过程中却不善于根据小说的发展脉络对小说的情节进行梳理。于是,在对人物形象和环境,以及作品意义进行分析时,往往会脱离情节而望文生义。在小说阅读中注重引导学生读,在读中根据故事发展的脉络而理清情节,这对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内涵都起到了奠基作用。
首先,在引导学生读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小说的情节、人物和人物关系等。在读中至少要能弄清大致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在学生读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采用话题方式引导学生表述。如《父母的心》就是围绕“送孩子”这一线索而展开的,人物就涉及孩子、穷父母和贵妇人。
其次,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情节进行整理概括,理清小说情节的发展顺序。如《变色龙》的阅读中,在弄清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案件这一线索基础上,围绕开端、发展、和结局,对奥楚蔑洛夫发现“狗咬人”案件、处理“狗咬人”案件及案件处理结果进行梳理。在梳理情节的过程中,可先引导学生自主概括,然后教师再给予学生帮助,让学生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情节。
2、重析,分析人物形象
在小说的情节中,人物形象始终是重点,透过人物形象,不仅可观当时的人文风俗,也可见当时社会的一斑。初中阶段学生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往往只会用概括性的语言对人物形象特点进行归纳,而不会结合作品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对人物形象特点进行具体归纳。如提到菲利普夫妇,他们只会说他们自私、贪财,而当问及他们原因时,很多学生都无从回答。因此,在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时,还是要注重引导学生回归文本,通过对人物形象描写的具体分析而对人物形象特点进行系统归纳。
在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时,首先要注重引导学生根据作品中人物形象描写的方法找出相关的语句,根据语句进行分析。如《我的叔叔于勒》中对菲利普夫妇形象的分析,说其爱慕虚荣不能空穴来风,而要从文本中找出具体体现这一特点的情节进行分析。如他们学贵族吃牡蛎的事件中,父亲看见他们的吃法很文雅,然后是对“吃法”的具体描写,要引导学生分析其动作,最后是父亲在看中的表现,文中写到“父亲被这种高贵的吃法打动了。”为什么父亲会被打动,原因就在于他的爱慕虚荣。其次,要注重引导学生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如《范进中举》中先引导学生对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比较后,总结归纳出胡屠户的人物形象特点(前倨后恭、粗俗势利、趋炎附势等)。
3、重境,透过物找关系
环境描写也是小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一般可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结合初中学生小说阅读情况来看,学生对环境描写的作用认识尚浅,甚至很的学生认为环境描写不重要,还没有学会如何根据环境来分析小说的人物、情节和意义。因此,在引导学生对环境进行分析时就需要结合环境描写的具体作用展开。
首先,社会环境一般用于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也起到揭示主题的作用。如《变色龙》中一开始就写到广场、市集的环境,整个环境是压抑的,如“广场上连人影也没有”“铺和酒店敞开大门”,通过这些环境分析,要让学生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军警宪兵当道的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社会现状,同时,这个环节也为发生小狗咬人案件做了铺垫。其次,环境对气氛的渲染、人物心情的烘托,也寄托着人物的思想感情。如《故乡》中“冷风吹进船舱中……没有一些活气”就是对故乡“萧条”景象的具体描绘,也烘托了“我”的悲凉。又如《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妇一家出海时写到“轮船在一片……”、返途中写到“天边远处仿佛……”通过自然环境烘托了菲利普夫妇见于勒之间的轻松、愉快及见了后的沮丧和沉重,从而更好地突出了他们的虚伪和冷酷等特点。
4、重悟,体悟作品意义
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同一部作品,不同的人因其经历、体验或价值观不同,所生成的理解自然不同。初中阶段的学生人生经历不够丰富,阅读量不多,在小说阅读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围绕作品所固有的本意,多角度、多方位的生成出自己的理解,从而更好地体悟作品的内涵,在小说阅读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