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规模经济的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规模经济的分析范文1
关键词:规模经济效应;规模不经济;钢铁行业
中图分类号:F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4-0173-03
国际上,钢铁行业常常被作为规模经济的一个典型的行业代表,即随着行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长期平均成本递减,并在某一个规模达到最大值,寻得其发展的最适规模。其后进入递减阶段,即规模不经济。许多国家的钢铁工业都印证了规模经济的效应,并且发挥了良好的作用。然而,在我国钢铁行业的现状却不尽然是规模经济,其中的现象和原因也多种多样,怎样解读和解决我国钢铁行业的非规模经济的发展状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
钢铁行业是基础性原材料工业,在任何一国的发展中都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钢铁行业更是十分重要的,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十分迅速。1996年,我国钢产量突破1亿吨,成为世界产钢第一大国,2003年突破2亿吨,粗钢产量突破5 000万吨用了37年时间,突破1亿吨用了10年时间,突破2亿吨用了7年时间。近年来,我国连续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成为名副其实的钢铁大国。2000年以来,我国钢铁产业进入快速增长期,钢产量增速年均达到20%左右。通过2000―2005年的全球钢铁贸易量及我国占世界商品贸易的份额数据(表1),整体上显示了近年来国际钢铁行业的发展和贸易状况,以及我国钢铁贸易稳步增长的良好势头。
与1996年前相比,2006年全球粗钢产量增长了165.2%,增量主要来自亚洲地区。同年,我国粗钢产量较十年前增长了413.8%,在世界粗钢产量中的比重由1996年的13.5%增长到33.8%。2007年,我国钢铁出口数量为7 316万吨,较5年前增长了7.5倍,出口金额为515亿美元,较5年前增长了14.5倍。自2005年起,我国由钢铁净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总体来看,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的出口量保持高速增长,国际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
尽管我国钢铁行业产量和出口都发展迅速,但就企业规模而言我国的钢铁行业企业规模明显偏小,占全国钢产量的比重还很低。下页表2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对比,可见,中国年产超过500万吨的企业明显多于其他国家,但占全国总比重偏低,我国企业规模明显小于国外同行业水平。
在我国的钢铁行业发展和贸易中,另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是钢铁出品生产和出口结构的不合理,下页表3列出的是2005年世界几个主要钢铁生产国的钢铁产品结构。
可以明显看出,与国际上的其他钢铁大国相比,我国的初级产品比重与高附加值产品的比例,明显与其他国家相反,初级产品比重占绝对优势地位,而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依然相对落后。就世界范围来看,发达国家的钢铁产业优势依然稳固,我国虽然钢铁总产量和出口量稳步提高,但就产业内企业构成和产品构成来说尚达不到世界先进水平,并且显现规模经济效应。
二、对钢铁行业规模经济的分析与比较
规模经济,即随着一个行业生产规模的扩大,总产量的增加速度超过投入要素的增加速度,从而带来平均成本下降,生产效率提高,产出水平与投入水平相比有更大的提高。钢铁行业是一个典型的可以达到规模经济的行业,这是为许多国家的钢铁行业所证明的。因此,钢铁行业的规模经济曲线为U形。在钢铁行业发展越成熟的市场,其规模经济效应发挥的效用越明显。在我国,钢铁行业已经有了大量的投入,然而却似乎并未真正达到规模经济。
我国在钢铁产业中虽然总量很大,但同时国内的钢铁企业也有很多,即整体产业集中度很低。行业集中度的衡量指标可以选取绝对集中度(CRn),即某产业中规模最大的前n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之和。从下面表4可以看出,相对于实际上许多其他钢铁大国,我国的钢铁工业集中度仍然处在很低的水平。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与其他几个国家的差距十分明显。远远低于日本的73.2%,而作为新兴国家代表的巴西,钢铁工业的集中度更是高达99%。由于我国的CR4%小于30%,处于竞争性行业范围,可见,我国的钢铁行业是一个高度竞争的行业,行业内最大的四个钢铁公司尚没有达到足够的规模控制市场。2005年,中国钢铁全行业企业多达6 686 家,企业规模小且分散,其中消耗高、污染严重、工艺装备落后的产能占总产能的30%左右。这就代表着,由于竞争程度高、集中度低,企业之间会由于产品和市场相似而产生相当大的竞争和摩擦,交易费用偏高,资源配置损失和浪费现象严重,因此,规模经济难以产生。
在国际环境中,由于发达国家的钢铁行业发展成熟并且规模经济明显,因此,对于我国真正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优势地位是十分不利的。应用外部规模经济的分析模型(图1),中国在目前没有规模经济、技术相对落后、出口钢铁产品结构不合理以及成本不能有效的情况下,很容易被其他发达国家抑制。
总体来看,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仍然较低,行业内企业偏多,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贸易和生产中依然面临着很多问题。例如,在国际贸易的过程中,国外的贸易保护抑制了我国钢铁进入国际市场;中国钢铁生产对于铁矿石的进口依存度过高;出口钢铁的结构不合理,多以附加值较低的产品为主;在利用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的同时,却忽略了环境保护等生态问题。因此,探寻中国行业规模不经济的原因,发挥我国优势,充分利用国家和企业投资,都是十分紧迫的问题。
三、原因分析
通过数据和理论分析可知,行业内企业数目过多、主导企业优势不明显、行业结构不合理以及行政等其他因素的诸多方面,都成为制约我国钢铁行业规模经济化发展的原因。
由于钢铁业是一个利润较高的行业,因此,在我国钢铁行业的投资主体众多且多样化。我国钢铁产业中中小企业数量颇多,几家大型钢铁企业并不能完全主导市场。而钢铁行业内企业过多是导致我国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低,规模经济难以实现的原因之一。在规模经济理论中,一个普遍的规律即产业内部规模经济的实现程度与一个行业内部的厂商数量成反比。因为一个行业内部厂商数量越少,专业化程度就越高,规模收益就会越高。另外,由于我国几个大型钢铁企业的规模尚不够大并且对市场没有绝对的占有率,因此,不能以企业自身规模的扩大和产出的增加带动整个行业发展。
之所以钢铁行业会有如此多的中小企业,除了有高回报吸引外,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我国钢铁行业进入的壁垒相对较低。就经济方面而言,钢铁行业的产品差异性不大,由于成本并没有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有绝对差异,技术水平整体不高,因此,只要新进入的企业采用较为先进的技术,就可以生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就市场和政策方面来说,由于我国钢铁需求旺盛,因此,进入钢铁行业的企业都有盈利的机会和可能。在政府政策和国家法律等方面,并没有明确禁止进入钢铁行业的规定,并且各地方政府为了增加自身的收入并不限制中小企业介入钢铁行业。综合以上几方面,诸多企业在钢铁行业内并存的现状就难以避免了。
另外,钢铁行业企业内部的技术水平和机构组织等情况也影响了规模经济的实现。钢铁行业中能耗问题是十分关键的,但我国目前的“钢铁产品单位能耗大大高于国际先进水平,大中型钢厂的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10%~15%,而设备比较落后的中小企业,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50%”。另外,由于我国钢铁生产和出口结构不合理,中低附加值钢铁产品要远远大于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因此,较发达国家的钢铁行业来说,技术相对落后,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缺乏,总体利润率不高。更由于诸多新进入行业的或者中小企业往往选择中低附加值的低技术产品,因此,导致行业整体没有能够实现技术的进步和利润的提高。而大型钢铁公司,如鞍钢、武钢、包钢等,虽然资产和人员投入很多,但是由于机构组织冗余,生产效率较低,资本投入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因此,更不能提高自身的行业占有率、引领规模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在政策执行时,地方政府的重复建设是我国钢铁行业规模不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出于辖区的就业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官员的晋升等外部收益原因,两个及以上的地方政府可能违反中央政策,一起对钢铁行业投资建设,缺乏有效合理的合作,造成重复建设。而当两个区域都投资该产业并重复建设时,中央的优惠政策便会被扭曲,成本被提高,原本可以实现最优规模的最低成本也将被提高,从而产量下降,规模不经济出现。
四、政策对策
近年来,中国为适应国际市场和更好的发展钢铁行业应有的规模经济效应,采取了一些兼并和重组的尝试。继新宝钢形成之后,浙江杭钢集团、四川攀钢集团、甘肃酒泉钢铁集团等均采用了这一模式,另外,鞍钢和本钢、大连钢铁和抚顺钢铁、酒泉钢铁和八一钢铁等则采用联合的模式。
规模经济的分析范文2
关键词:湘南地区;信息技术;企业;规模经济
一、在生产管理中应用
主要是进行生产观念、生产计划、流程控制和生产决策过程的创新。湘南地区企业使用适合自身条件的生产管理系统,使企业在组织生产活动时,能够科学合理地投入各种资源,通过生产管理系统,可对企业生产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管理,并可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完善,使之更适合自身需要,能够适时适地投入适量生产力要素,进行科学合理生产。这其中涉及到信息技术的许多方面,如遥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智能化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等,并通过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特别是信息系统技术和互联技术,使得企业进行生产计划、产品开发、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及营销等一系列活动构成一个完整有机系统,使企业生产与经营之间的内在联系更加紧密,并互相渗透,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从而使企业管理更加有效,能够更加灵活地适应环境变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企业的生产速度,而且通过信息系统提高了整个生产作业系统的工作效率、效能,包括提高速度、降低成本、提高准确度、提高质量、提高服务水平、辅助决策等,以此形成产品、服务的竞争优势,这对企业规模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二、在营销管理中应用
湘南地区企业借助于信息技术进行营销管理,突破以往的营销理念、方式和规模,有效提高了企业市场营销信息处理速度和决策能力,使企业营销管理更加有效,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减少库存,提高交易速度、规模和效益。
在营销手段上,扩展企业传统的营销手段,通过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使企业、厂商、客户、其他相关部门等之间的业务往来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实现,方便地传递各种规格的文件,交换所需的营销的信息;使用电子订货系统使企业方便地获得订货信息;通过互联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企业可动态地获悉各地市场、各分销处、各个客户及各类产品的销售、存货、回款等情况,及时对企业营销策略进行调整;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广告宣传,接受订货等,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服务要求的商品和服务,并且可以采用调查抽奖法、注册中奖法、会员优惠法等激励措施,使访问者能及时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使访问者访问的次数、频率提高,对被访问的公司的忠诚度也随之增强。
企业的营销管理,在内部使用基于内联网的营销管理系统,包括库存管理系统、销售系统等。在外部,主要是应用基于外联网的营销措施,一般有:设立网站,进行信息交流;在网站上开设有关售后服务、技术指南、问题解答等咨询服务;进行网络贸易管理,让客户可以在网上订货、设计产品、支付等。对于企业客户,建立客户信息资料库和销售产品信息资料库,并同时应用于以上各信息系统中,便于客户管理与跟踪、市场客户定位和个性化客户服务。
三、在财务管理中应用
在信息经济时代,基于互联网的财务管理信息系受到湘南地区企业的欢迎。现在,许多企业主管、经理们在企业外面工作活动时,要用到企业内部的许多适时的财务信息,就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作用,只需通过互联网,便可达到与在企业内部开会一样的效果,商讨、获取相关资料信息。企业内部还将有关财务信息输入电子公告板,即时传达到各分公司,各分公司也一样能从公告板上获取所需的其他部门的信息,了解每日各地分公司的营业状况与供货状况,完成订货与财务清算,为企业的重要决策提供依据。
四、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
为了管理复杂环境下多样的、重要的人力资源,湘南地区企业广泛应用人力资源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帮助管理者解决人力资源问题,为高层管理者提供战略计划信息和决策依据。
在开发应用这些系统时,一般先建立职员信息资料库,并将它与其他信息系统进行集成,更能促进系统有效地运行,如工资系统、业绩系统等,充分调动职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人力资源管理从传统的从属地位、事务性静态管理转变到战略性、前台式、动态的管理。如,企业内部的人事流动、晋升、培养等,可从信息资料库中对职员的教育程度、培训情况、工作表现、专业技能等进行分析,从而发现潜在的合适人选,减少“大材小用”,“小材大用”的情况出现,以便进一步培养发展,使企业人才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使用;企业员工的招收,可利用网络远距离获取相关信息并加以分析、评价和反馈,再进行录用、培养、考核、分配等。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虚拟企业和虚拟组织将不断出现,员工甚至可通过互联网在家办公,完成工作任务,一个员工也可同时为几家企业工作,届时,互联的人才资源信息系统的应用将会更有利于湘南地区企业人力资源配置。
五、在组织结构优化中应用
传统管理组织结构是金字塔型,存在组织层次过多、信息的渠道过长、反应迟缓、各职能部门相互隔离、各级之间的信息常常扭曲、失真等弊端。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则使湘南地区企业的管理层次较少,以网络型的扁平化组织结构代替多层次的垂直型组织结构,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工作效率,加强了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提高了企业的决策速度和整体的反应灵敏度,从而使企业能够迅速抓住市场机会。这些应用,都需要对信息资源进行采集、录入等。通过信息系统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得出新的有用信息,为企业管理实践服务;将信息直接通过计算机程序,生成可以在网络中方便查询与检索的数据库文件,方便信息的传输和再利用等。这个阶段应用,主要是要通过信息系统的应用、创新来带动企业管理的创新、优化,力求利用信息技术提供实时、准确、共享和互动的信息,来明确和优化企业的各项管理流程,达到降低业务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收益的目标。
六、在战略管理中应用
面对变化莫测、激烈竞争的市场,信息技术的发展影响着湘南地区企业战略的制定、规划、实施、评价和修正等。
一是信息技术使企业快速方便地获取外部环境信息,及时分析企业所面临的机会与威胁,实现战略调整与转移。运用信息技术使企业对其所处的产业环境、行业吸引力、盈利水平做出快速、准确的分析,从而及时地调整经营战略,有力地采取紧缩战略、稳定战略或发展战略等,及时地投身于优势产业中去。二是信息技术使企业发现内部优势与弱势,培育企业核心能力。企业的竞争优势的根源在于组织内部,只有良好的内部运转管理,才能使企业具备竞争优势。
七、在企业文化中应用
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湘南地区企业文化的内容及其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现代企业文化强调:协同与创新、共享与利用、竞争与联合并存。在传统企业中,这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而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将赋予个体更大的权力和空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主要是资源互动关系,组织将不再会冻结个性,而是将激发人的潜能。另外,虚拟企业的出现,使各个独立的企业组成网络联盟,使企业能运用自身最强的优势和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这种通过联盟、合作来形成竞争优势的新观念打破了传统“有你无我,势不两立”的竞争观念,减少了企业内耗,充分利用各种可用资源。
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将本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行为规范、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及员工的优秀事迹、优良传统和作风,通过文字条例信息在企业中显性化,以便将企业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融为一体,形成特有的企业文化,并利用企业信息网络进行有意识地倡导、宣传和发扬,使这种管理理念根植于企业全体员工中,贯彻到实际行动上,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培养员工积极向上、勇于开拓的企业精神。
八、在企业管理方法中应用
信息技术发展使湘南地区企业管理涌现出许多新的管理方法。如在企业经营预测、决策方面有:回归分析法、运筹分析法、决策树法、投入产出法、德尔菲法、时间序列分析法等;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有:X理论、Y理论、X+Y理论、Z理论等;在生产管理方面有: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智能化控制系统、柔性制造系统、虚拟开发制造系统、资源计划系统等;在质量管理方面有:IS09000系列质量体系认证、全面质量管理、零缺陷管理等;在设备管理方面有:设备更新选择、全员设备管理、动态规划、故障分析法等;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有:投资成本效益分析、量本利分析、现值分析、投资回报分析、投资风险分析、投资组合分析等。这些管理方法的产生、应用与现代管理信息技术息息相关,它们与数据处理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系统、计算机模拟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等相结合,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了更大作用。
九、在企业集成化管理中应用
当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达到了较高水平时,企业需要集成化管理。同时,还要通过互联网使众多的企业能进行结盟、交易和业务协同,充分利用互联网提供的信息共享和实时交互,完成协同式的商业运作,减少中间过程。为了实现企业集成化管理,企业规范了内部基础管理,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实现了基本管理流程。整个大系统下的子系统的信息交流灵活、互为共享,同时又互为制约。
企业在集成管理内部资源的同时,还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对客户、市场、供应商、同行进行跟踪、联系甚至是联盟,以提高对市场变化的反应灵敏度,从而获得领先的地位和竞争优势。实现企业间的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
结语:正是信息技术在湘南地区企业的深入化应用,促使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强化企业的合纵连横,企业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和效益逐步提升,产业协同与创新得到落实,整个湘南地区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规模经济的分析范文3
【关键词】国债规模 应债能力 金融经济分析
这些年来,随着我国国债规模的不断增大,对于如何确定国债的适度规模,理论界展开了广泛的探讨。本文就是在这些探讨的基础上,从金融经济角度对我国国民经济与财政现状的应债能力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并对我国国债适度规模作出定量判断。
一、从金融经济的角度分析国民经济应债能力
国家债务负担率是反映国民经济应债能力的基本指标。从金融经济的角度出发,我国国家债务主要以下几个方面构成:1、中央政府的国内债务余额;2、国家外债余额;3、银行不良贷款等隐性债务。我国银行不良贷款的准确数据很难得到,于是相关的分析可以采用了国内学者从控制金融风险角度所得出的估计数值进行,即不良贷款占银行总贷款余额比例。目前这一比例在25%左右。2004年至2008年,我国国家债务负担率年均达到了20%以上,如果考虑到银行不良贷款,那么国家的债务负担率一下便上升至45%以上,2008年甚至超过了50%。
虽然,这个比率还低于美国等一些政府赤字很高的发达国家,同时也低于欧盟《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对其联盟内国家所规定的60%最高限国债负担率。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国家国债负担率还不足以真实地反映转型期国民经济的应债能力。主要原因有两点:
(1)发达国家的国债负担率虽然很高,但是他们的财政收入所占GDP的比重也相对较高,一般可以达到4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50%。而且,这些国家的经济实力都十分强大,国家财力、物力集中程度很高。2000年以后,我国进入国民经济快速增长阶段,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也在直线上升,由于基数较低,目前,财政收入占GDP比较不过就是30%左右。但是,我国国债负担率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了财政收入所占比重的1.5倍多,因此,相比起之前的发达国家,我国国民经济的应债能力还是比较低的。
(2)发达国家发行国债的历史较长,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二级市场,国债的流通性很强。以美国为例,七成以上的国债都可以进入二级市场自由交易。同时,诸如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其金融产品的设计与研发能力已经成熟,因此,流通中的国债期限结构和持有者结构也比较合理。再有便是联邦储备银行利用国债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作为主要货币政策调节工具,使得相当一部分国债可以长期稳定在二级市场流通,从而减轻了政府还本付息的压力。但是,我国发行国债的历史不长,目前所发行的又多为凭证式国债,上市流通的比率很小,二级市场的容量非常有限。而且中国人民银行对于国债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才开始五、六年的时间,远远没有形成发达国家国债二级市场上的流通存量,能够稳定地保留在二级市场中的国债数量对于减轻财政负担可以说是杯水车薪。政府还本付息的压力不断增加,对国债的承受能力要低于发达国家。
因此,从金融经济角度出发,目前我国已经存在潜在的债务风险。为此,我国应该放慢国债发行的速度,理性的制定国债发行规模与类型设计。另一方面,要建立起良好的国债流通的二级市场,首先需要化解银行的不良贷款,防范其不良资产影响国家财政的公信力度,同时也减少国家急性的债务余额;其次,要在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前提之下,不断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降低国债余额占GDP比重,缩小两者之间的比重;最后,大力发展国债的二级流通市场,增大二级市场中流通的国债市值,并建立健全国债市场运行机制,快速发展国债公开市场操作作为我国调节货币数量的主要工具,为提高国民经济应债能力奠定市场基础。
二、从金融经济的角度分析财政应债能力
一般分析财政应债能力多使用国家预算公布的债务。就目前我国反映财政应债能力的两个指标――国债依存度与偿债率看,两个指标都已经偏高。下文将从金融经济角度对偿债率及其后果作进一步的分析。
由国家统计局所提供的我国国家财政债务收支及偿债率的数据上看,除了2004年以外,其他年份的国债偿债率都突破了国际上公认的8-10%的警戒标准。2008年,我国的国债偿债率竟然达到了23.8%,超出警戒标准一倍多。同时,2004年至2008年,我国国家国债债务规模由1175.25亿元上升到了3310.93亿元,债务的利息支出由499.36亿元上升到2352.92亿元,财政收入中用于还本付息的比例急剧上升,2008年已经超过70%。这表明,我国的国债发行已进入到一种以“新债还旧债”恶性循环模式之中。
凯恩斯的经典宏观经济学理论分析,政府发行国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把储蓄转化为投资,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一般情况之下,储蓄是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中不被经济吸收的部分,如果不把这部分重新纳入收入流量循环,GDP的增长就会下降。目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时期,需要有高速的经济增长速度来支持社会方面改革的进行。
当下,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处于政府收入与储蓄不断下降,社会公众收入与储蓄不断增加的阶段。我国城镇储蓄总额已经达到20多万亿元,如果能将这部分储蓄投入到国民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来,将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现阶段,我国进入到物价快速上涨,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下降的发展时期,人们对于通货膨胀有很高的预期,负利率使人们也希望可以找到更多的货币保值的投资途径。此时,如果政府大量发行国债,因为国债的利息高于银行利率,同时也有政府的信誉作为保障,其销售应该不会成为问题。在这一条件下,中央银行便可以慢慢建立起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物质基础,从而有利于加强央行对于金融经济的宏观调控,以此来促进经济增长。公开的市场业务操作的不断进行,可以增加沉淀于二级市场的国债比例,从而既可以扩大政府财源同进又降低偿债率。政府将发行国债筹集到的资金用于国内基本建设项目投资,除了推动经济发展,拉动内需以外,还可以通过投资项目的收益对一部分国债进行偿还,如此,国债发行才可能进入到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数据显示,自1994年政府大规模发行国债以来,国家财政用于基本建设支出的比重不升反降,2010年仅占财政支出的12%,而80%以上的财政支出都被用于了非生产性支出。如果将挖潜改造和新产品试制、农业支援等也纳入建设性支出的范围,建设性预算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也仅为25%。有证据表明,一部分生产性财政预算被挪作他用。如果国债发行后增加的财政收入主要用于满足政府本身的消费性需求,那么储蓄通过政府债务转化为投资的作用发生渠道就会受到严重的限制。
以上对于国债偿债率的金融经济分析表明,我国财政应债能力相当薄弱,财政债务风险正在与日俱增。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途径有两条:一是,在财政支出无法推动偿债机制的前提下要降低国债发行规模,从而降低政府财政还本付息的压力;二是,及时调整国债的限制结构,以发行长期国债为主。1994年以来我国国债规模以30%的速度急剧扩张,但发行的国债大多为半年至十年期的中、短期国债。考虑到国债总量的政策惯性及以扩大内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要求,在今后要大量压缩国债发行规模并不现实。因此,在不对发行规模作出重大调整的前提条件之下,只能选择改变国债发行的限期结构,以长期国债来替代现行的中短期国债,从而减轻中短期内还本付息的压力,并降低近几年的偿债率,与此同时,应该思考其他途径来增加财政收入,从而降低我国财政体系当前所存在的风险隐患。
三、适度国债规模的前提及判断
由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反映国民经济应债能力和财政收入偿债能力指标反映金融经济体系内存在潜在风险时,国债的发行规模(或者结构)就要作出适时的调整。在一定时期内,一国举债规模应该具备以下的前提条件:
1.经济增长水平。一国可发行的国债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时期该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如果在较长的一段时期之内,比如十年,该国的GDP都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增长速度,那么国债规模就可以在此前发行量的基础之上进行稳定的扩张。对于相应的国民经济与财政负担来说,国债的偿债将趋于一个较为稳定值,国家债务风险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
2.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这里说的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绝对数据的增长,另一方面是指在GDP中的比重上升。如果一国的财政收入在一国的GDP中所占的比重越高,那么它的偿债能力也就越强,国债规模扩大的信用风险就会越小;相反,如果一国的财政收入在GDP中的比重持续下降,那么国债规模扩大的信用风险就会越大。
3.完善的国债发行条件。在这些条件中包含有较为完善的国债市场、健全的法律法规、高效的发行方式以及合理的持有结构和期限结构等。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如果这些基础条件越好,那么国债的发行规模就可以相对较大。
4.合理的成本收益比。国债成本包括了其发行成本与可能对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发行成本一般是指债券利息,国债的印制费、推销费、发行费、兑付费等费用;对经济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包括了国债还本付息的财政支出压力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财政风险问题。另外,由于国债发行还会造成一部分的挤出效应,特别是当大量发行国债后引发了通货膨胀将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效应。而国债的收益则是指由于发行国债增加了财政收入后,财政收入投资于社会建设而产生的各项收益,其中包括弥补财政赤字,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建设资金,取得投资收益等。在经济理论上,发行国债的合理规模应该是满足每增发一单位国债的边际成本与其获得的单位收益相等,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经济学最优规模原理。
如今,对于国债规模研究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财政借贷关系的范畴,成为了国家对于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国家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度的国债发行规模应该以上述前提作为判断标准,以此确定出国债发行的最优规模。
参考文献
[1]郭红玉.国债宏观经济效应研究[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2]龚仰树.国债学[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3]马晨.国债市场与投资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规模经济的分析范文4
[关键词] 教育 经济增长 实证研究
一、引言
教育是一种同时影响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活动,教育的发展必影响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柯布――道格拉斯的方法研究到罗默――卢卡斯模型的建立都使人们坚信了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经济发展理论中做出开创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1954)在其《经济增长理论中》直接把“教育所引起的知识的增长”归结为经济增长的三个原因之一。长期以来,讨论教育与经济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目前,现有的文献中关于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的讨论主要有人力资本理论(human capital theory)、赶超模型(catch-up model)、何罗(arrow ,1992)、干中学模型(learning by doing)三种思路和方法。但无论从人力资本角度、从教育的赶超效应还是分析教育的回报率方面,均把教育活动作为经济中的一项投资。但从经济增长贡献来源的角度来说,教育又是一种经济活动。因此,它既是一种投资又是一种消费,也可以看成是经济体的一种需求。目前,大多学者采用菲德模型或C-D模型来讨论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从总需求方面尚没有成熟的方法来检验教育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本文尝试从总需求方面建立一个类似菲德的模型来测量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结合河南省近几年来的相关数据来验证模型的正确性。
一、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需求的多元回归模型构建
根据经济学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分析方法,可以把一个经济体的总需求Y分为教育部门的需求De和非教育部门需求DN。因此,总需求与教育需求、非教育部门的需求关系可以表示为:Y=De+DN (1)
教育对总需求的增加通过两种途径进行:第一,教育的支出使总需求直接增加;第二,教育需求的增加引发非教育部门需求的增加。由于教育因素的影响,非教育部门的需求实际上包括两部分:一是原来的正常需求DN1;二是教育需求引发的非教育部门的需求增加部分,也就是教育的引致需求DN2。由于正常需求DN1不受教育需求变动影响,可以假设其按固定增长率增长,但引致需求 则是由教育需求引起的。而教育实际上是一种产生,它的需求是人们作为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教育产品的一种有支付能力的购欲望买,它与许多因素有关。从主要的方面分析来看,主要的需求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1.私人对教育的需求Dp。它指私人的教育投资性和消费性需求,包括学费(继续教育的学杂费)、教育用品支出和其他费用等。
2.政府对教育的需求DG。它主要指政府的教育支出,包括财政计划内教育支出、教育拨款、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支出以及社会教育捐款等。
3.交流对教育的需求DE。它指经济体横向交流时外出学生所支付的费用与接受外来学生所产生费用的差值。
总之,教育对教育部门、对非教育部门的引致需求以及对总需求的影响通过以上三个基本途径发生作用的。单位的各种教育需求增加引致的非教育部门需求不尽相等,所以用下式来表示(2)
又由于总需求的可加性和对非教育部门的正常需求恒定增长率的假定,总需求可以表达为 (3)
三部分的教育需求通过直接增加教育部门的需求和对非教育部门的引致需求从两方面影响经济体的总需求。通过对时间t求导数可得:
(4)
其中分别是总需求对的偏导数。公式(4)两边除以Y得:
(5)
为简化研究,上述模型存在着一个隐含量,即非教育部门正常需求DN1。由于它不受教育影响,可将其增长率设为一个常数α0,可得到以下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多元回归模型: (6)
(7)
其中分别是产出、私人教育需求、政府教育需求、交流对教育需求的实际增长率;分别私人教育需求、政府教育需求、交流对教育需求各自的贡献系数;为扰动项,即为剩余残差,且有,与三个自变量无关。
二、多元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1.数据的确定
本文数据主要取自国家统计局网站(stats.省略/)2001年至2006年统计年鉴和河南省教育年鉴。 其中, 政府对教育的需求 数据主要由国家财政教育经费、社会团体与个人办学经费、社会捐助办学经费组成;私人对教育的需求 数据主要由学杂费支出、上学期间的花费等其他费用组成,但数据统计有一定难度,故采用私人教育支出=农村年人均教育支出×农村人口+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支出×城镇人口的值来近似代替;教育出口的计算主要采用(河南省高等教育外出求学学生人数-河南省高等教育外省入学学生人数)×1万元/年进行估算,忽略了学生奖学金和助学金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作用。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需求各因子的具体数据参见表。
2.模型检验:
用SPSS 14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如下分析结果:可决系数R2=0.987
常量弹性为-0.122,政府对教育的投入的经济增长弹性为1.248,私人对教育投入增长弹性为-0.155,教育出口投入增长弹性为-0.023.
3.结论与启示
由以上数据可以最终得到回归模型为:
根据结果可以初步得到以下结论:
(1)可决系数R2=0.987,由此说明所选的三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程度比较高;统计量F=49.109P=0.020,由此说明所选的包括常数项在内的三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是显著的,说明提出的三元线性回归方程是成立的。
(2)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是影响我省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增加教育投入有助于促进我省实际经济总量的增长,政府对教育的投入的经济增长弹性为1.248 ,即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每增长1%,则经济增长1.248 %。
(3)私人对教育投入和教育出口投入低于政府对教育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155和-0.023,它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未如一些文献所说的那样,对经济增长发挥着绝对的作用。主要原因与国家对教育的政策变化有一定的关系,另外也与一些数据的估计不准确性有直接关系。这也是此项目后续需要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史仕新:教育对经济发展贡献的计量模型与方法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06,(12)126
规模经济的分析范文5
国内外关于企业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间关系的研究,大体上有两种思路:一是探索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间的直接关系;二是引入调节变量,探讨企业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间关系的影响因素。在探索企业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关系的研究中,部分研究试图运用知识生产函数对企业研发数据建立如柯布道格拉斯函数等形式的生产函数模型进行分析,关注研发投入对研发产出的贡献率如何。本文依据该思路,在对以往文献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尝试运用知识生产函数中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中国部分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对研发产出的贡献率如何。
2.文献回顾
有关企业研发投入与研发产出间关系的研究历来都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熊彼特(1912)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创新的概念以来,创新投入和产出成果间关系成为学术界研究关注的研究焦点。在此基础上,学者从行业层面的角度对研发投入和产出间关系展开研究,也有学者从企业层面的角度展开研究。企业层面的研究多是探讨企业研发投入和产出绩效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影响研发投入和产出间关系的相关因素有哪些。以企业员工中研发人员的数量衡量研发投入,企业所获专利数衡量研发产出,美国500强企业的数据表明研发投入和产出间接近线性关系(Scherer,1965)。Comanor和Scherer (1969)在分析了1955-1960年的57家医药企业的数据后,发现研发人员数量和新产品收入与专利数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表明企业的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间存在正的相关关系。这些研究主要探讨了企业研发活动的劳动资本投入和企业研发活动产出间关系如何。此外,也有学者将企业研发资金投入纳入研发投入。Mueller(1966) 在对1958-1960年美国企业数据进行相关分析时,发现企业研发人员投入和企业研发资本投入都和企业研发产出间存在正的相关性。Zhang(2003)在分析中国1995年工业普查数据中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截面数据时也发现类似结论,得出研发劳动投入和研发资本投入都对研发产出有正的影响作用。由于研发投资过程可以视为一种动态连续行为,在研发资本投入的计量上,部分学者选择采用永续盘存法计算研发的资本投入。
以内生增长理论为基础,引入生产函数之后,学者们开始关注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研发产出的贡献率如何。Griliches(1979)首次运用CD函数模型分析了企业层面的研发投入的产出弹性,建立生产函数,通过和衡量劳动和资本对研发产出的贡献率。此后关于企业研发投入对研发产出贡献率的研究多是在Griliches建立的生产函数基础上展开讨论,但由于研发投入和产出的衡量标准和样本选择的不同,所得分析结果会有所差异。研究得出的贡献率分布在0.05到0.2之间,表明研发投入对研发产出有积极影响。
上述研究回顾可以发现研究投入多以研究人员数量和研究资金投入衡量,研究投入对研究产出具有积极影响。但由于数据的难获取性,大多数文献均未涉及对中国企业层面的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间关系的研究。本文在以上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中国部分中小企业的研发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探讨中国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间的关系如何。
3.模型
本文运用中小企业板部分公司研发数据建立CD函数形式的生产函数。其中,K表示企业研发资本投入,L表示企业研发劳动投入,A为常量,表示企业研发活动整体效率。研发产出Y以企业当期申请的专利数衡量,研发劳动投入L以企业当期的研发员工数目衡量,研发资本投入K以企业当期的研发资金投入衡量。
为便于做回归分析,本文对所建立的生产函数模型两边取对数,同时加入企业当期营业总收入和企业当期拥有的资产总量作为控制变量,建立计量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实现对我国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间规模经济性的探究。其中,GR表示营业总收入,GA表示资产总计,表示特异性误差,i表示企业代码。
4.数据与变量说明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来自中小企业板120家企业的年度报告。数据时间跨度为2009年到2013年,分别对每年得到的公司研发数据进行回归,检验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对研发产出的贡献率如何和研发活动的规模经济性如何。本文采用中国专利信息服务平台中各企业当期申请的专利数作为研发产出,企业年报中披露的研发资金投入作为企业研发的资本投入,员工情况中披露的研发人员数目作为企业研发的劳动投入。对本文所收集样本中变量的简要说明如下。
创新产出PA个以企业当期申请的专利数量计算R&D投入K元以企业当期年报中披露研发投入资金数量计算
L人以企业当期研发人员数目计算
营业总收入GR元以当期企业年报中利润表披露的数据计算
资产总计GA元以当期企业年报中资产负债表披露的数据计算
本文采用的企业研发数据中,部分企业的研发资金投入或研发人员数目未在企业年报中予以披露,不能计算企业的研发投入,因此在选取样本过程中予以剔除。由于计量模型中所使用的对数函数底数不能为零,因此样本中所含变量取值为0的样本观测值标记为缺省。剔除缺失值和缺省值后,样本中2009年的总观测数为68个,2010年为70个,2011年为75个,2012年为73个,2013年为80个。对本文所收集样本中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下。
5.统计分析和实证结果
表3是五年数据分别进行回归得出的模型估计结果。由模型1可见,中小企业研发活动中劳动投入对专利数产出有显著的影响作用,资本投入对专利数产出的影响虽然存在,但统计上不显著。lnL和lnK的系数均为正,表明中小企业研发活动的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对研发产出都具有正影响。中小企业研发人力投入对研发产出的产出弹性大于资本投入产出弹性,表明在专利生产过程中研发人员发挥了主要作用。专利的生产过程主要是人力资本积累的结果,研发人员在专利灵感产生、结构设计、产品研发和细节处理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研发资本投入也对研发产出有正影响,研发人员生产专利需要借助企业资金和相应技术设备,这些都需要企业研发资金的投入,表明企业研发资本投入对专利生产也有贡献。
模型1的结果显示中小企业研发活动的总弹性均小于1,表明中小企业专利生产呈现出规模报酬递减的性质。在专利生产函数的基础上,考虑了企业当期营业总收入和资产总计的影响后,研发活动劳动投入的产出弹性仍大于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且生产函数仍具有规模报酬递减的性质。专利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递减的特征可能是因为存在信息沟通成本和稀缺投入要素的限制。
规模经济的分析范文6
(镇江市长江乳业有限公司,江苏镇江212017)
[摘要]规模化牧场的经营目标是要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而经济效益直接关系到牧场的生存与发展。本文通过对影响规模化奶牛牧场的经济效益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力求找到能够提高规模化牧场经济效益的切实有效的措施,实现规模化牧场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
关键词 ]规模化(奶牛)牧场;经济效益;因素;措施
[DOI]10?13939/j?cnki?zgsc?2015?09?030
1引言
规模化奶牛牧场和以前的散养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以前的散养,只是依靠经验、人力进行养殖具有规模小、难发展的特点;现在的规模化牧场采用的是工业经济时代的机械设备、厂房,理念不再停留在过去的自给自足,而是拓展销路,获取经济利益。那如何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就是经营者所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影响规模化牧场的经济效益的因素入手,寻求合理措施:
2影响规模化奶牛牧场的经济效益的因素
影响规模化奶牛牧场的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可分为两大部分:牧场饲养的奶牛和牧场工作人员。
2?1牧场饲养的奶牛
一是饲料供给。饲料是奶牛的主要口粮,饲料费用在整个奶牛的饲养费用中占了60%以上,因而选择、利用、开发优质饲料,提高饲料报酬率,降低耗料率,对提高牧场的经济效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二是奶牛品种。品种好坏决定了市场的销路,饲养好的品种的奶牛可以提高规模化牧场的经济效益。
三是防疫工作。规模化牧场带来的一个弊端就是疫情的发生会导致极高的死亡率,这样即使市场价格再高也无法拥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2?2牧场工作人员
第一,工作积极性。牧场再怎么利用技术也无法完全摆脱人的控制,牧场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工作不细心最后导致的只会是较低的工作效率和一般或者较差的经济效益。
第二,技术操作熟练度。规模化牧场很大一部分工作是依靠科学技术来完成的,没有做好饲养管理人员的培训容易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3提高规模化奶牛牧场的经济效益的措施
规模化牧场经济利益的影响因素已经罗列出来,接下来就是针对这些因素采取一定的措施,将潜在危险排除,从而达到提高规模化牧场经济效益的目的。
3?1加强对奶牛的饲养管理,节省饲料费用
3?1?1节省饲料费用
规模化牧场一定会配备专业的畜牧人才,根据奶牛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进行合理的饲料搭配,在饲料的供给上,规模化的牧场饲料的需求量是巨大的,为了节省饲料费用,需要专业人员选择、利用、开发优质饲料,同时我们也可以像散养户学习,自己制作饲料,这就需要经营者去购买饲料加工设备,并且购买或者种植原材料,自行配制饲料,这样就会降低饲料成本且保证了饲料的安全性。
3?1?2保持奶牛的繁育状况
如果使用国内的种公牛冻精,有可能出现假数据,没有通过后裔测定,从而导致牧场下一年的经济效益差的问题,据了解,我国使用的种公牛主要依赖进口,加上中间商的炒作导致种公牛的价格一路攀升,因而我们只有培育自己的种源,才能真正提高规模化牧场的经济效益。另外在奶牛的繁育上来讲要注意把握奶牛的繁殖特征,挑选最适合繁育的种来提高受孕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3?1?3进行分栏分群饲养
按照奶牛的不同用途和不同生长状态进行饲养,保证进行分栏分群饲养。这就需要牧场的工作人员注意观察奶牛的状态,随时做好分栏分群的准备,对于妊娠期间的奶牛注意好饲料的搭配,保证母体的营养,同时也要注意观察母体的体重等问题防止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3?1?4注意犊牛的饲养
犊牛在生下来后要注意健康护理,保证每天两次的脐带消毒;刚生下来的自主呼吸,注意体重等,关键要注意犊牛的体温,铺设垫草等方式为犊牛保暖,确保新生犊牛的存活率。当然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专业的畜牧人才进行研究。
3?1?5注意季节问题
奶牛和人一样对外界的温度是能够感知的,这就需要牧场工作人员在冬春季节注意保暖,在传染病多发的夏季注意防暑降温,同时保证卫生环境的安全以及饮用水的干净和足量供给。
只有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才能提高奶牛的成活率从而保证规模化牧场的经济效益。
3?2选用优良品种,保证奶牛品质
只有品种优良才会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这是市场经济不变的原则,因而要拥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就要规模化牧场的配种奶牛具有优良的品种。
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规模化牧场一定要建立起自己的繁育群,走自繁自养的道路。如果一直依靠从市场收购犊牛,一方面会出现成本加大的问题,另一方面所购犊牛的品种难以保证,防疫没有保障,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出栏时间又集中,一旦出栏时价格大幅度下跌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只有规模化牧场采用自繁自养的方法就可以避免这些问题。
3?3做好疾病防控工作
规模化牧场由于养殖的奶牛集中,一旦发生疫情将会造成难以估计的后果,因而做好疾病的防控工作成为保证牧场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
第一,做好防范工作,减少疾病的发生。牧场不仅要配备专业的畜牧人才,还要配备专职兽医,不要出现病急乱投医的现象,同时牧场的疾病防控要以预防为主,这就需要牧场工作人员通过物理或者化学方法来控制病原微生物的活性;再者还需要专职兽医为牧场奶牛注射疫苗,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疾病带来的经济损失。
第二,做好环境的管理。疫苗注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范疾病的发生,但这并不是唯一的方法,适宜的环境和卫生情况也是疾病防控的一大助力,严格做好消毒制度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因疾病带来的经济损失。
第三,加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不同的地区流行的疫病不同,因而兽医不能故步自封,对发生的疫病要认真分析,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诊断,最后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选择最佳的方案控制疫病的发生与流行。
同时我们也要发现疫病总是会进化,有的疫病现在没有疫苗或者免疫效果不理想,对于这类疾病,就需要兽医及时采用药物防治的办法加以有效控制,而后致力于发明创造出适合的疫苗。
第四,做好人员培训。规模化牧场想要达到最好的生产水平,就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这就需要牧场工作人员严格遵守牧场规程。同样地,牧场工作人员流动性较大,这就需要经营者做好对工作人员的多次上岗培训,同时对于饲养员,不仅需要畜牧兽医理论基础知识,还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牧场管理者就需要保证饲养员队伍的稳定性。
第五,调动人员积极性。要调动牧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首先需要制定一项明确的奖惩措施,明确目标;然后营造一种和谐的工作环境,树立团结协作的牧场文化,培养团队精神,只有这样才能让牧场的工作人员真正的融入牧场生活,从而提高牧场工人员的积极性。
第六,多种经营,变废为宝。规模化牧场占地面积大,如果仅仅只是养殖奶牛就会造成大量的浪费,牧场管理者应配合鱼塘、果菜田、农田,可以自己进行种植,将干湿粪进行灌溉或者与周围的农庄进行合作,粪尿水养鱼,种果树蔬菜,既增加收入,又减少环境污染。
4结论
总之,牧场规模化是以后养殖业的发展趋势,虽然在探索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但是,只要制订正确的经营策略,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产量,降低成本。经营者做好管理工作,工作人员上下一心,团结协作,一定会提高规模化牧场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沈培?浅析如何提高规模化养猪场的经济效益[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4):62-63?
[2]王忠奇?如何提高规模化养猪场的经济效益[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1997(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