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人口流动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乡人口流动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乡人口流动分析

城乡人口流动分析范文1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城乡收入差距;述评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02-0015-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乡收入差距也不断扩大。1978年城乡收入比为2.57∶1,2004年扩大到3.21∶1,相应地,城乡消费支出比从2.68∶1扩大到3.29∶1,城乡消费水平比由2.9∶1扩大到3.47∶1[1]。高彦彦(2010)则认为,改革初期,城乡居民真实收入差距为2.57。之后,由于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功,1988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1.508。然而,随着改革的重心转向城市和非农部门,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超过农民,城乡收入差距又开始扩大,2007年,城乡收入差距增大至2.633,超过改革开放初期水平。因而,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一个先缩小而后不断扩大的过程[2]。总之,尽管不同学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可能有所不同,但对于城乡差距的扩大趋势还是形成了共识[3]。李实(2003)认为,如果将实物性收入和补贴都算作个人收入的一部分,那么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可为全球第一[4]。而从各国历史来看,城乡收入的系统差距最终是由于劳动力流动而消失的[5]。

1 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就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来说,大部分学者都持肯定观点。Jian et al(1996)分析中国1952~1993年的人均实际收入发现,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改革加剧了收入不平等,而劳动力和其他资源要素的流动却弱化了不平等[6]。赵人伟和李实(1997)利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时间序列资料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对1988年和1995年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状况所做的抽样调查数据,对影响城乡间收入差距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农村劳动力流动可以较明显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改善劳动力流动政策,就是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供一个前提——机会均等[7]。李实和赵人伟(1999)进一步研究了劳动力流动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效应,认为农村劳动力流动,特别是流向城镇可以赚取更多的收入,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停留在农村的其他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8]。Justin Y. Lin et al(2004)对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迁移进行了研究,认为劳动力迁移即使在短期内也会缩小收入不平等,而20世纪90年代大量的劳动力迁移却没有缩小区域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迁移的持续抑制[9]。蔡昉(2005)认为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过程中,劳动力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通常会产生提高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和报酬水平,降低或抑制非农产业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和报酬水平的效果,从而缩小农村和城市之间的收入差距。然而,在中国的改革过程中,却出现了劳动力流动和城乡收入差距同时扩大的现象。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城市劳动力市场歧视,所以应深化户籍制度改革[10]。许秀川和王钊(2008)以系统动力学模型和Vensim软件为分析工具,对重庆市的城市化、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进行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表明,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手段[11]。郑彩祥(2008)利用1978~2005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农业劳动力转移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发现,农业劳动力转移有利于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而城市导向的财政政策不利于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12]。但也有学者持不同看法,朱云章(2009)使用1983~2006年我国时间序列数据计量分析发现,城乡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差距两者之间只存在由收入差距到城乡劳动力流动的单向因果关系,而不存在城乡劳动力流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反馈作用[13]。朱长存等(2009)认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除了一般性人力资本溢出外,还存在着更为广泛的人力资本外溢性:一是与城市人力资本投入相比,农村人力资本投入具有更强的私人性;二是由于城市劳动力市场存在着广泛的歧视,农村人力资本并不能获得与其边际贡献相应的报酬。因而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存在着农村向城市的庞大价值转移。实证分析表明,超过四成的城乡收入差距是由此形成的[14]。

2 城乡收入差距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

就城乡收入差距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来说,大部分学者也都持肯定意见。朱农(2002)利用1991年湖北省的一次人口迁移和经济发展的问卷调查数据,使用probit模型的结构方程,证实了城乡收入差距在中国农村向城市的迁移过程中的正向作用:无论对于男性还是女性,收入差距越大,迁移概率越强[15]。李强(2003)使用其在四川、北京等地组织的一些问卷访谈数据,认为中国的推拉模式与国际相比的主要差异在于户籍制度,由此修正推拉理论模型对影响中国城市农民工流动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城乡之间巨大的经济差异和收入差异是人口向城市流动的最主要原因;户籍制度导致的阻力不仅对一般推力与拉力发生影响,而且使得推拉失去效力,从而使流动人口不再遵循一般的推拉规律[16]。吴红宇(2008)引入“新劳动力迁移经济学”解释框架,利用对广东韶关市乐昌县廊田镇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数据,得出Stark的新劳动力迁移经济学对中国现实情况也有一定的解释力,绝对收入差距也是迁移决策行为的动因之一[17]。李培(2009)以推拉模型为理论依据,利用1992~2005年省级人口城乡迁移面板数据,构建了中国人口城乡迁移的计量模型,得出: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与农村人口城乡迁移存在倒U型关系;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城镇就业岗位的增加、农村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乡镇企业就业岗位的相对减少都明显促进了城乡人口的迁移,而实际迁移距离和“无形”迁移距离制约着城乡人口的迁移。[18]但也有学者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卢向虎等(2006)以托达罗模型为理论基础,用时间趋势来反映制度因素对城乡人口迁移规模的影响,并利用1979~2003年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中国城乡实际收入差距扩大已显著地阻碍了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长期迁移;城乡人口迁移规模的扩大并不是导致城镇失业增加的原因,而城镇失业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人口的城乡迁移;制度因素对农村人口城乡迁移规模的影响是复杂的,城乡人口迁移规模随着制度约束的减弱而逐年增加[19]。梁明等(2007)将GDP与农村人均耕地面积两个变量引入托达罗模型,利用1992~2004年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劳动力城乡迁移进行计量分析,发现:经济增长、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对劳动力城乡迁移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人均耕地面积减少是城乡迁移比较重要的推动力量,而城镇失业率和城乡收入差距作用不显著[20]。

3 总结性评论及启示

总之,无论是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还是城乡收入差距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作用,尽管学者们得出的结论并不完全一致,但大多数还是持肯定意见。而对于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是否存在双向互动,暂时未见有人研究,这是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程开明,李金昌.城市偏向、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及动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7):116-125.

[2] 高彦彦.城市偏向、城乡收入差距与中国农业增长[J].中国农村观察,2010,(5):2-13.

[3] 蔡昉,万广华.中国转轨时期收入差距与贫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 李实.中国个人收入分配研究回顾与展望[J].经济学,2003,2(2):379-404.

[5] 蔡昉,王美艳.为什么劳动力流动没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J].经济学动态,2009,(8):4-10.

[6] Jian T,Sachs JD.Warner AM.Trends in regional inequality in China[J].China Economic Review,1996,7(1):1-21.

[7] 赵人伟,李实.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及其原因[J].经济研究,1997,(9):19-28.

[8] 李实,赵人伟.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J].经济研究,1999,(4):3-17.

[9] Justin Y. Lin,Wang G,Zhao Y.Regional Inequality and Labor Transfers in China[J].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2004,52(3):587-603.

[10] 蔡昉.为什么劳动力流动没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J].理论前沿,2005,(20):18-20.

[11] 许秀川,王钊.重庆市城市化、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8, (1):91-97.

[12] 郑彩祥.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2008,(12):51-52.

[13] 朱云章.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检验[J].农业经济, 2009, (01):53-55.

[14] 朱长存,王俊祥,马敬芝.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力资本溢出与城乡收入差距[J].宁夏社会科学,2009,(3):65-70.

[15] 朱农.论收入差距对中国乡城迁移决策的影响[J].人口与经济,2002,(5):10-17.

[16] 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3, (1):125-136.

[17] 吴红宇.农民收入与迁移动机的计量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8,(2):72-79.

[18] 李培.中国城乡人口迁移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经济学家,2009,(1):50-57.

城乡人口流动分析范文2

>> 社会分层视野中城市居民和流动人口的公共体育服务比较分析 北京市流动人口身份认同研究 北京市流动人口发展趋势及调控管理研究 上海穆斯林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研究 流动人口社会救助同城待遇问题研究 长株潭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评价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北京市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研究 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研究 “女性流动人口”研究综述 流动人口管理问题研究 北京流动人口已成北京人 流动人口与社会保障机制的构建 北京市常住流动人口的特征及政策启示 浅议北京市流动人口问题 档案助北京流动人口子女入学 浅析北京市农村流动人口就业 北京:百万流动人口或被挤出 北京市流动人口总量和分布结构特征研究 流动人口对北京市交通的影响研究 构建流动人口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②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北京市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下册)[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6)。

③数据来源同上。

④详情参考湖南省计生委的《新生代与上一代流动人口发展比较分析》..

参考文献:

[1]文军.从季节性流动到劳动力移民――城市农民工群体的分化及其系统构成[J].探索与争鸣,2006,(1):28-30.

[2]冯晓英,李洋,戴建中.北京市流动人口有序管理研究[C]. 北京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课题汇编.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2:711-738.

[3]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J].社会学研究,1996,(04):42-52.

[4]王汉生,等.“浙江村”:中国农民进入城市的一种独特方式.社会学研究[J].1997,(01):56-67.

[5]张宛丽.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研究二十年[J].社会学研究,2000,(01):24-39.

[6]周运清,等.都市农民的二次分化与社会分层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1):132-136.

[7]唐灿,冯小双.“河南村”流动农民的分化[J].社会学研究,2000,(04):73-85.

[8]杨.城乡差分与内外之别: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研究[J]. 人口研究,2011,(05):8-26.

[9]张展新.从城乡分割到区域分割――城市外来人口研究新视角[J]. 人口研究, 2007,(06):16-24.

[10]刘玉照,梁波.上海市“新移民”身份获得与结构分化:转型期外来人口的“移民化”研究[C]//上海:中国的前沿、文艺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06):157-167.

[11]李春玲.流动人口地位获得的非制度途径:流动劳动力与非流动劳动力之比较[J].社会学研究,2006,(05): 85-106.

[12]李强.“倒丁字”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J].社会学研究,2005,(02):55-74.

[13]鲁品越. 资本逻辑与当代中国社会结构趋向:从阶级阶层结构到和谐社会建构[J]. 哲学研究,2006,(12):24-30.

[14]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91-99.

城乡人口流动分析范文3

关键词:城乡统筹,拉美陷阱,城市化,城乡规划

Abstract: the "Latin American trap" the problem is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with the important question, for the whole social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has certain harm. The object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for "Latin American trap" the more common social problems during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this article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problem put forward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measures, the practical rural and urban planning construction to have the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Keywords: urban and rural, Latin America trap, urbanization, rural and urban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 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城乡统筹发展是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在城市与农村相互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城乡统筹发展的内涵比较明确,它是指在当今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互动发展,以实行城、乡发展双赢为目的发展格局。其主要内涵是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通过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措施,使得城乡经济发展较为平衡,城乡之间经济差距逐渐减小,避免城市化进程中的“拉美陷阱”出现。“拉美陷阱”最大的特点就是贫富差距过大,导致城市化过程变成社会发展的负担,严重影响社会的进步。因此,如何通过合理的手段预防“拉美陷阱”问题对于保证社会稳定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城乡统筹发展过程“拉美陷阱”问题预防的具体措施

2.1 改革户籍制度,实现城乡人口自由流动

户籍制度制度的约束一直是影响城乡之间差距重要问题,户籍制度的改革,必然会拉动城乡人口之间的流动,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措施。户籍制度改革的明确目标是实现公民依法自由居住和迁徙,这是随着城镇化进程,逐步剥离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行政功能和福利分配功能,建立法制化、科学化的人口管理系统的渐进改革的过程,当前户籍改革的阶段性目标是,首先在城镇和小城市打破城乡户籍壁垒,逐步推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户籍制度的改革方式方法多样,具体来说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打破城乡户口的界限,实现人口流动自由。着重推进吸纳和安置外来迁移人口的户籍改革和创新,扫除农民身份变更和居住地变更的体制障碍。降低市、区迁入门槛,放宽市、区户口政策,改变一些不相适应的管理规定、工作方法,建立起适应形势发展的人口管理新机制。改革户籍制度,就要取消城乡户口的不平等待遇,以居民身份证代替户口制,凭身份证可以在全国自由流动,选择或自谋职业。农民人口对城市生活的憧憬成为一种吸引拉力,促使大量小农进入城镇就业谋生。这样,促使人口由小农逐步地向城市化过渡。户籍制度的改革促使了乡村与城市的进一步接轨,乡村城市化的目标性进一步增强,使得城乡统筹发展的速度加快,对于社会新型城市化发展推进具有明显的作用。

2.2 改革土地制度,建立进城农民土地退出机制

土地制度是制约和束缚农村城市化的重要因素,同时也阻碍了农村人口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因此,要全面实现农村化的任务必须进行合理的土地制度改革。而根据当地经济发展要求,进城农民土地退出机制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措施。进行,建立进城农民土地退出机制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市场化将统筹远郊城镇化和城区住房困境,避免县城“公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困扰,是平衡房地产价格快速上升的有效措施;有些地区远郊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的外来科技、高学历人员以及普通工人,科学规划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富余部分用于市场化开发公共配套完好、价格合理的社区,可以吸引部分年轻外来人口和部分城市人口到远郊来购房置业,实现“产居融合”的低碳生活模式,这样既能够进一步增加农民的收益,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房价持续上涨的压力;同时,有条件的农村居民也可以自由选择到城市择业和居住,有效实现了城乡统筹发展;

第二,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价值取向。城乡土地二元制度的功能之一就是保障农村粮食生产、维护国家食品供应稳定的安全考虑,这是农村为国家做出的贡献,是农业用地的功能。在禁止农用地流通的制度控制下,允许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农民补偿,使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国家福利的机会,符合全体公民应该享有平等机会的现代化发展理念。

土地制度的改革有利于构建基层政府和农民自身的动力机制,一方面优化于农民的财产收入结构另一方面促进城乡一体化目标,减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2.3 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加快金融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工作的重点问题,城市化进程中,“三农”问题同样非常严峻。虽然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惠及“三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效果仍然不能让人满意。特别是,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方面,依然是解决“三农”问题中最薄弱的环节。很多城市县区在三农问题上,建立了适合自己发展的城乡统筹建设措施,但是,仅靠这些有限的手段是不够的,应该构建分工合理、投资多元、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较为发达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和业务品种比较丰富的农村金融产品体系,为“三农”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具体措施应包括,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其他金融组织的作用,以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为主要的金融中心强化为“三农”服务的市场定位和责任,充分利用在县域的资金、网络和专业等方面的优势,更好地为“三农”和县域经济服务,鼓励和促进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同时,要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和引导其他金融组织为“三农”和县域经济服务;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创新,适度调整和放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降低准入门槛。大力培育多种形式的小额信贷组织,积极探索贫困地区农村金融服务的有效途径。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在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创新的同时,切实加强和改进监管工作,防止出现新的金融风险隐患;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完善多种形式的农村保险体系,逐步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和农业再保险体系;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适应农村金融服务点多面广的特点,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准入条件和范围,努力满足农户和农村微小企业的贷款需求。

3 结语

社会城市化发展使现代社会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的必然趋势,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因此,整个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文中所分析的“拉美陷进”就是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通过文章多方位,全面的分析,所能够对“拉美陷进”的预防带来一定的效果,为城乡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城乡人口流动分析范文4

关键词:河南省;城乡一体化;因子分析

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城市和乡村在区域分工中的功能演变,人力、技术、资本和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优化配置,使产业间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在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非均衡发展及思想意识差距。通过以城带乡,以乡促城,最终实现城乡之间的全面和谐发展。具体到河南,作为人口和农业大省,城乡一体化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就是要在适宜的经济格局上,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城镇、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使农村的文化、卫生、教育等公共设施和社会服务事业接近城市水平;建立有利于资源要素自由流动的经济运行机制和公平合理的社会管理体制,彻底改变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因此,正确认识和评价河南城乡一体发展水平,对于制定适合的发展战略,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构建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指标体系设计和数据选取

城乡一体化涉及经济社会、人类生活、生态空间等相互影响的各个方面,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包括城乡发展的诸多方面,包括经济、社会、人口、空间和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考虑到研究条件和数据的可获得性,根据科学、全面和目的性原则,以能够反映城乡一体化的真实水平,又能体现城乡一体化动态进程,结合河南的实际情况,本文选取1990年到2009年的数据,就河南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进行研究。为保证指标在时间或空间上的可比性,优先选择信息量大、特征敏感型的9个比值形式的结构性指标:非农产值与农业产值比(X1)、城市就业人口与农村就业人口比(X2)、人口城镇化率(X3)、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比(X4)、城乡人均收入差异度(X5)、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X6)、城乡消费品零售额差异度(X7)、城乡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比(X8)、二元对比系数(X9)。

二、河南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因子分析

借助统计分析软件SPSS16.0对上述指标进行KMO检验和巴特利球形检验发现,KMO值为0.725,巴特利球形检验的显着性水平为0,小于0.5,拒绝原假设,认为适宜于因子分析。

为了消除因数据类型不同而带来的分析误差,使数据无量纲化,利用软件SPSS16.0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利用降维因子分析法得到因子特征值及其贡献率。本文选择前三个因子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作为初始因子,其特征值分别为4.843、2.064和1.291,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1.101%,说明前三个因子基本包括了全部指标绝大部分的信息,能够较全面地反映所有指标。因此,提取前三个因子就能较好地解释全部变量信息。

将因子载荷矩阵除以系数i为第i个特征值,i=1,2,3),得到各公因子的线型表达式的主成分系数和原始指标的标准化值,如表1所示。(表1)

根据分析,可以计算每个观测量的各因子得分数F1、F2和F3:

F1=0.404ZX1-0.335ZX2+0.393ZX3-0.173ZX4+0.364ZX5+0.369ZX6+0.340ZX7-0.148ZX8+0.368ZX8

F2=0.236ZX1+0.366ZX2+0.191ZX3+0.520ZX4+0.265ZX5-0.247ZX6+0.433ZX7+0.408ZX8-0.135ZX8

F3=-0.167ZX1+0.227ZX2-0.331ZX3-0.251ZX4+0.283ZX5+0.349ZX6-0.116ZX7+0.636ZX8+0.358ZX8

根据各主成分系数(利用SPSS16.0处理后主成分得分矩阵)及他们的方差贡献率构建综合得分函数:

F=W1F1+W2F2+W3F3

W1、W2、W3分别表示第一至第三主成分的权重,等于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除以方差累积贡献率。计算出权重的数值分别为:0.591、0.299、0.158。把各个主成分权重和得分代入综合评价函数得出河南各年的城乡一体化综合得分,如表2所示。(表2) 转贴于

三、河南省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基本判断

(一)河南省城乡一体化水平发展演变。根据河南省各年统计数据得出1990~2009年河南省城市化水平、二元对比系数,与上文中主成分分析得出的城乡一体水平共同绘制图1。可以看出,河南城市化水平一直呈平稳上升趋势,自1995年后,城市化速度加快,并在2004年城市化水平指标达到28.9%以上,河南省开始从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换,城乡一体化进程加速。城乡二元对比系数和城乡一体化水平系数波动较大,说明河南省二元经济结构演变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波动较大。结合三个指标的数据演变和河南省经济社会的实际发展情况,本课题将河南省1990~2009年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图1)

1、第一阶段,从1990年至1993年。二元对比系数从0.237降到0.168,二元经济结构大幅度恶化,但是由于城市化水平上升态势略微加速,河南城乡一体化水平处于一个快速上升阶段,得分从-2.340升到0.173。在此阶段,由于国家对“三农”的优惠政策对于农业和农民的促进作用较小,农村经济体制没有大的变动,农村经济发展进入徘徊阶段,城市不能有效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城市化速度放缓,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大幅下降。而各地工业迅速发展,在国家宏观政策先抑后扬的作用下,工业化率急剧上升。河南二元对比系数大幅上升在大幅变动中恶化,二元经济结构明显。但在这一阶段,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工业的迅速发展,河南非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工业化、城市化得到初期的发展,城市聚集和辐射作用大大促进了城乡一体化水平。

2、第二阶段,从1994年到1998年。城市化进程加剧,二元经济结构强度缓解,城乡一体化形势先急剧恶化后又有所好转。随着国家深化改革粮食购销体制,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提高,城乡二元对比系数从0.181升到0.231。但粮食的连年丰产,使其价格也迅速下降,“谷贱伤农”。尽管随后几年内,粮食价格有所回升,但是农业生产成本的增加,使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利益并未获得根本性的增加,城乡一体化水平也降到1996年的-1.753。1996年以后进入城市经济的新一轮高速扩张期,农村人口城市化速度加快,到1998年河南非农业人口比重已经达到17.6%,平均每年上升0.64个百分点。城市化与工业化呈现出良性互动态势,也使河南的城乡一体水平在波动中先下降后上升,但总体水平较低。

3、第三个阶段,从1999年到2009年。城市化水平稳中有升,二元经济结构呈波动恶化的趋势,二元经济结构加剧转换,二元对比系数从0.19降到2003年的0.14,又升到2009年0.191,表明河南一直处于二元经济结构显着时期。但在这期间,河南省城乡一体化水平大幅提高,由1999年的-0.965上升到2009年1.833。由于国家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政策,要求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对城乡关系和发展的重新定位,极大地促进了农业收益的提高;另一方面,户籍制度的深化改革和就业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农业就业比重迅速下降,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有所上升。河南这一阶段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加快,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标志着河南省进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阶段。

(二)河南省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基本判断。首先,按上述分析,河南从1999年以来,城乡一体化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进入了城乡一体化的平稳发展阶段,但处于一体化发展的较早期阶段。河南是农业大省,农业从业人口众多,2009年底达到2,765万人,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很强,城市对农村、工业对农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较小。“十一五”期间,河南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但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产业承接能力不强,城乡基础建设和规划统筹程度不高,各种资源在城乡市场间不能合理有效地流动,农村劳动力大多处于自发流动状态。虽然,在1995年河南提出了“加快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步伐”后,河南城乡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新势头。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城-镇-乡网络结构不合理、辐射带动功能弱,资源利用率不高、各自为政发展、区域发展乏力等问题,还没有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协调运行;其次,河南城镇化发展一直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下,1990年城镇化率15.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8个百分点,2002~2009年城镇人口增速加快,年均增速为6.44%,高于全国年均增长2.98%的速度,城镇化率达到37.7%。9年间,城镇化率年均增速为1.66%,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为8.89个百分点。与中部其他省份相比,2009的城镇化率与安徽省相差4.4个百分点,与湖北省相差高达8.3个百分点;最后,河南省二元经济结特征显着。2.99的城乡人均收入差异度和0.191的二元对比系数都表明河南省现代产业部门和传统产业部门二元特征对立明显,经济结构整体上仍是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在进入1,000美元~3,000美元时,一个国家或地区会进入经济社会矛盾凸显期,也是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人均GDP3,000美元标志着达到中等国家的收入水平和初步实现现代化,河南省2009年人均GDP为3,012美元,正处于二元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能否顺利转型跨越对于河南经济社会的长期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主要:

[1]陈鸿彬,王兢,陈娟.河南中心城市带动能力评价及提高对策[J].经济地理,2010.4.

城乡人口流动分析范文5

[摘 要]本文从流动人口的职业分布、职业持续的情况和获得职业的渠道这三方面对流动人口的就业情况进行了探讨,并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被流动人口的流入地和流出地所影响,同时从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增加就业容量,区域间协调,统筹城乡一体化这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流动人口;就业;城市化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0.093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0-0-01

1 流动人口就业现状

首先,从职业方面来看,流动人口占比重最大的产业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2005年进行了全面人口普查,调查资料显示,在流动人口的总人数中,第二产业占了39.58%,第三产业占了44.3%。在对武汉流动人口数量进行调查时,人们发现流动人口从事服务业的比重大,服务业的容纳量远远高于建筑业和建筑装修业的容纳量,然而,他们都是被一些私营企业所雇佣。还有一些人指明了制造业是流动人口主要集聚的产业,但流动人口增长最快的行业仍然是服务业;流动人口明显下降的产业主要是建筑业,大多数流动人口从事的行业为体力型生产,这都属于流动人口分布的特c。这些事实足以说明,一些“脏、苦、累”的活一般都是流动人口在做,而这仅仅是为了补充城市的劳动力。他们的职业经验大多数都处于社会底层,而对一些素质要求比较高的职业来说,有一些不同。

其次,流动人口在职业持续情况方面,大多数人从事的工作都是稳定性比较差且属于非正规性岗位。经过研究和分析可以看出,拥有被单位正式聘用的、有较高的文化程度、相对于其他人来说拥有稳定工作岗位的,这些流动人员在流动人口总数中仅仅只占一小部分。在城市就业人口中,有很多人的务工证没有办理,也有很多人一直没有执照,但他们是靠租借营业执照而从事某项营业活动的。这些人不但社会文化程度低,且在职业上的状态也不稳定。而流动人口的第三类是自己创业,但这些人只占少数。

最后,从流动人口在获取就业渠道方面来看,大部分流动人口之所以能顺利就业,是因为他们的亲戚朋友或者其他方面的帮助。有些人认为,受社会网络关系的影响,一些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都是通过职业中介、劳动力市场、紧密的私人关系和有组织的劳务输出等这几种路径来实现的。放眼全国大部分地区,之所以农村劳动力凭借血缘关系、依靠亲戚朋友的帮助进行就业,是因为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并不成熟。这样一来,势必会造成流动人口区域群体就业特征加重。

2 解决流动人口就业问题的对策

2.1 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增加就业容量

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增加就业容量,是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就业问题的途径。最有能力且能使大量人口生存的是城市。近年来,发达国家的特大中心城市和发展中国家的特大中心城市中,人口占有很大比重。以美国这个发达国家为例,在美国的12个最大城市中,生活着全国的1/3人口,集中在大城市的人口占了40%。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一直都在上升,我国城市化水平在1990年是26.41%,而2000年为36.09%,2000年比1990年同比增加9.68个百分点,但同发达国家75%的平均水平和世界44%的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很低。虽然我国目前的收入平均水平属于中上等国家,但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依然低于其他一些同等国家,和其他国家相比,发展还比较落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吸收流动人口就业的主要产业是工业,同时它还是使人口有规律且持续性流动的关键。本文借助国外的经验了解到,要想完全释放集中在农村的巨大劳动力,就要加快工业化进程的脚步,因此目前我国工业化程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所以,要想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就要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脚步,使城市化和工业化并肩前进,以增加城市人口容量。

2.2 加强区域间协调工作,促进农村劳务有序流动

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和民间中介组织发育并不成熟,所以需要从实际出发,在政府跨区域发展的重要内容中,需要把流动人口的就业问题也归纳进来,行政引导力度也必须加强,这也是解决流动人口就业问题的重中之重。不同地区之间的行政“堡垒”要被打破,要构建合适的就业管理体系和制定正确的信息指引。在有剩余劳动力的地方,提高劳务输出和加强对其他管理的正确引导,全面普查和登记对输出地的劳动力的资源情况以及输出人员的基本情况;对于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合作要重点稳抓,不仅要利用“引进来”的手段,在劳务输出地举办招聘会,还要利用“走出去”的方式向城市或一些发达地区,把本地的劳务输出信息传播出去。同时,在规划的制定、制度的建立、加大投入力量等时,要考虑到影响流动人口的因素,尽量做到统筹兼顾。

2.3 统筹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依托市场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

市场是解决流动人口就业问题的根本力量。相关人员必须先要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加快城乡人力资源一体化的步伐,保持劳动力市场能够自由流动,资源配置的效率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在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就业问题。把一些歧视就业准入条件全部取消,同时尽量组织和扶持发展多个劳务机构,并实现城乡统一的就业登记管理制度。在推进流动人口就业的过程中,采用调节市场的手段,采用价格机制对流动人口的就业进行指引,要对人口管理进行逐步完善,这样人口区域性的发展才能得以实现。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志,杜宁睿,宋菊芳.对武汉市流动人口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规划师,2000(3).

城乡人口流动分析范文6

【关键词】城乡;教育差距;收入差距;面板数据

一、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城乡间差距在各个方面日益显著。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收入差距是城乡差距中至关重要的一方面。据统计,1978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约为2.57:1,到2013年上升到3.03:1,这一城乡收入差距逐步扩大的趋势,早已引起各方的关注,因为它不仅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还会对社会稳定产生压力。

城乡收入差距源于多方面因素,但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及与其紧密相关的人力资本的城乡差异,无疑会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因此,研究在城乡不同的时空条件下,教育的不同发展情况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研究设计

(一)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广为采用的经典的明瑟(1974)收入方程(earning function)在一系列严格的假定下推导了个人收入与其教育、工作经验及其平方间的线性关系。考虑到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是宏观面板数据,不适合采用明瑟收入方程,因此本文需要重新讨论收入与教育之间的关系。

本文中,我们采用类似于内生增长生产函数形式的收入函数设定了如下的基本混合OLS模型(1)

其中,被解释变量是城乡收入差距的对数值,而城乡收入差距用剔除价格因素后各地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的比值来代表。由于我国没有直接公布的城乡教育差距的数据,所以本文利用城镇和乡村6岁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比来代替,其对数值为我们的主要考察变量,重点关注教育差距的系数,其含义即城乡人均受教育年限比每上升1%,城乡人均收入比将上升%。为了考察教育差距变量影响的动态变化,还增加了年份虚拟变量与教育差距的交乘项(),其系数的含义是,相对于基期,教育差距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在i期的变化。但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收入差距的衡量,在此选择的是城乡收入比。另外,虽然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来自多个方面,但是,限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只控制了产业结构、开放程度等对城乡差距的影响,产业结构用三大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开放程度用进出口货物总额与GDP的比值来表示。

依次加入控制变量三次产业产值占GDP比重(indus1,indus2,indus3)和进出口货物总额与GDP的比值(tradei)后的计量模型分别为模型(2)和模型(3),在此不再一一表示。

(二)数据信息

本文所采用的样本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的历年的数据。数据显示,我国城乡人均收入差距从1997年开始逐步扩大,鉴于此,并尽量保证所采用数据的连续性和统一性,故在此采用31个省级行政区(不包括港澳台)从1997年到2012年共16年的数据组成的面板数据来进行实证研究。

三、回归分析

在模型(1)的回归结果中,发现教育差距的系数在0.1%水平上显著,同时,年虚拟变量与教育差距的交叉项的系数为正且绝大部分在统计上显著(在0.1%水平上),这意味着相对于基期1997年,在从1998年到2012年这15年间教育差距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越来越大的,而有两年其影响虽有所减小,但后来的影响程度又在加大。

随后,我们逐步增加其他可能影响因变量的控制变量,如产业结构和对外开放程度。从模型(1)到(3)可发现,在加入控制变量后,教育差距系数有所降低,但是交乘项的相关指标则比较稳定。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教育差距与年份虚拟变量的交乘项的系数随着年份的增加整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表明随着时间推进,教育差异越来越能作用于收入差距扩大。这基本验证了本文的理论预期,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的扩大对二者的收入差距扩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关于城乡教育投资和教育结构等的大量数据均能够显示,我国的教育事业在非均衡发展,城乡差距很大,这种差距主要源于国家对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农村家庭支付教育费用能力不足、农村教育质量不高等几方面。

而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有很多因素,其中城乡教育不平等是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具体来看:

1.城乡教育不平衡造成城乡劳动力的素质差异,使得农村劳动者人力资本提高慢。根据人力资本理论,受教育水平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素质的高低,而劳动者素质状况又直接影响到劳动效率,决定着劳动者的收入水平。

2.城乡教育差距的存在,使得农村劳动力更难以进入非农领域。实践证明,在我国现在的劳动力市场,非农产业比农业有着更高的劳动报酬,因而,使更多农村劳动者进入非农领域将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城乡教育的不平等导致很多农村劳动者难以进入非农领域,获得高报酬劳动的机会减少,从而也就扩大了收入的差距。

四、结论

以上分析表明,受国家政策和家庭收入水平的制约,城乡劳动者无法得到平等的教育,使得城乡劳动者受教育水平及质量的产生差异。而教育无疑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其差异会影响不同劳动者的生产率,并最终体现在收入差异之上。

这一结论值得政府的公共政策制定部门特别是教育部门注意。但要真正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实现教育公平,需要各级政府、各级学校、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教育改革中来。首先需要加强政府调控,实现教育机会分配均等。其次,增强师资力量,充分发挥教师在各教育阶段中的作用。再次,应逐步打破城乡二元体制,改变目前人力资本积累的单一城市化趋向,促进城乡高素质劳动力的双向自由流动,这样不仅能够缩小城乡间的教育差距,还能够最终促进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

参考文献:

[1]白雪梅.教育与收入不平等:中国的经验研究[J].管理世界,2004(6)

[2]石绍宾.城乡基础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异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23)

[3]孙百才.城乡教育差距与收入差距 [J].甘肃理论学刊,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