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产业管理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产业管理特点范文1
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发展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已经成为西方许多国家的经济支柱产业。我国的文化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影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专业人才的缺乏。为了培养合格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必须加快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建设,更快的适应我国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
一、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设置背景
文化产业是近几年来我国新兴的一项产业,该产业主要包括:广电影视、演艺娱乐、文化贸易、网络游戏、报业出版等。文化产业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综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该产业被公认为“21世纪朝阳产业”、“21世纪最后一块暴利蛋糕”。2006年1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大力提倡并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同年6月,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济南举行,国家和地方发展文化产业的呼声日益高涨。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应该越来越迫切,于是更多高校纷纷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该专业成为这几年炙手可热的抢手专业。
二、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2006年博士与硕士研究生招生中,该专业的报名人数远远高于其他专业,成为当之无愧的“热门专业”。然而,令人尴尬的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却十分不乐观,并且这种现象已经持续了好几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除去考研的部分人外,其他都面临着就业的压力,“文化产业有前途,文化产业最缺人”的说法在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其实众多调查显示,文化产业领域是缺乏人才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这个问题值得深刻思考。
首先文化产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它所需要的是既懂文化有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这是业内人士达成共识的看法,事实也是如此。这样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就显而易见了,就是培养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又懂得市场经营运作的人才,然而令人沮丧的是,很多高校在人才培养这一块做得很不到位,主要表现在:
2.1人才培养体系不合理
从目前的文化产业教育层次结构情况看,尚未形成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这种“金字塔”式的人才层次结构,而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企业人才当务之急的需求是需要大量的操作型文化产业人才和综合素质强的高级管理型人才。
2.2专业培养定位不明确
文化产业涉及的产业包括:新闻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演出表演团体、表演场所和文化经纪与等。面对这样一种纷繁的文化产业对象,导致许多高校很难对文化产业进行准确的专业定位。有的高校提出以全球化、系统化的理念培养通晓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国际型、复合型文化产业管理人才,而有的高校又旨在培养媒介、会展、娱乐等领域中从事管理、策划、经纪、营销、公关等方面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明确,使得人才培养受到了较大的局限。
2.3师资力量匮乏,教材缺位
师资力量不足成了文化产业专业发展的瓶颈,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原因固然可以推到新兴学科的先天不足身上,但长期以来形成的“高校、科研机构中的不少专家学者习惯于抱残守缺的心态也有很大关系”。实际上,我国高校原有的师资配备中,文化、艺术、经济、管理、旅游、传媒、信息技术等专业的教师都与文化产业专业相关或相近,如果能彼此之间加强知识的整合与交流,互相吸收对方的专业特长,其知识结构是符合文化产业人才的复合型和实用型要求的,也完全有能力胜任文化产业专业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但他们或是对新知识缺乏兴趣,或受习惯驱使,依然固守着以前的课题和研究,不愿意转型;而作为新兴专业,又没有多少本专业的师资可引进,特别是教师的实践能力较缺乏。这样,文化产业专业的教学质量必然会受到影响。
教材缺位实质上是与师资匮乏紧密相关的,而文化产业专业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更增加了教材建设的难度。目前文化产业专业教材的状况一是数量少,二是水平参差不齐,真正有水平且能够大规模应用的不多。虽然一些高校也使用一些相关教材,但这些教材大多是从传统的专业和教学模式平移过来的,如“文化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文化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区别分别是什么,没有说清楚;有些教材严格意义上讲并不符合文化产业专业的实际教学需要。文化产业专业教材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
三、对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3.1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毫无疑问,文化产业管理学科的建设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要深层次反映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据有关学者的研究,当前,我国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的整体现状是专业艺术类、行政类出身人员所占比重过大,经营管理类出身人员所占比重过低,因而造成文化产业领域专业化力量有余、经营管理能力不足的局面,这严重影响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部门目前不缺具体的编导制作人员,缺的是既懂文化又懂观众市场,既有宽广的人文视野,又有精深的产业理念的复合型的策划、管理人才。
因而,将文化产业管理学科方向确定在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之上。在学科建设中要充分体现复合性、应用性,要围绕培养具有纵贯古今的文化视野,具有现代产业意识和经营思路的策划、经营、管理人才这个目标,构建起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发展的科学架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经济学、文化学、管理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文化视野和文化素养,具备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能在各类文化企业及政府文化管理机关、文化事业单位和其他相关企业从事文化经营管理、文化营销与市场拓展、文化项目设计与策划以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
3.2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主导路径,构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首先解决课程体系的问题。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不能延续旧有的政府公共管理角度下的“文化艺术管理”专业的培养口径和培养模式,在当今文化产业迅速勃兴的时代,要有专业人才培养新的定位。要根据新兴的文化产业领域内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需求,培养既懂文化又懂文化市场,既有宽广的人文视野,又有精深的产业理念的经营型、应用型、复合型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和策划方面的人才。根据文化产业的特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要特别强调其复合性与应用性,要符合文化产业实践性的要求,加强应用性的课程、调整理论性过于强的内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可分为三类:
3.2.1文化基础与文化资源类课程,如文化学导论、中国文化简史、西方文化概要、文化人类学导论、文化资源概论、艺术基础、美学概论、宗教文化、民俗学等;这一课程群要为学生奠定文化学方面的坚实基础,使学生明了文化的规律与特质,熟悉文化的过去与未来,并引导学生有效地拓展文化学科方面的学习,形成宽广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3.2.2管理类及文化产业管理类课程,如管理学、文化产业管理学、文化营销学、文化市场调查方法、公共部门公共关系学、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项目策划实务、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管理等;这一课程群要使学生掌握管理学方面特别是文化产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从事文化产业具体的市场营销、品牌运营、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从理论和实践上做充分的准备。
3.2.3经济学类课程如文化经济学、文化产业概论、文化资源概论、文化企业融资与资本运作等;这一课程群要使学生深入认识文化产业的经济学属性,通晓文化产业的运作过程及规律,并掌握基本的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3.3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育过程中,由于所涉及的学科基础广泛而分散,最容易形成各个来源学科各自为政、各门课程之间互不协同的问题,难以形成专业教育的合力。具体表现为三个脱节:几个课程群之间的脱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节,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之间的脱节,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复合性要通过知识的拓展与融合方能实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由文化类课程、经营管理类课程组成,要解决好两个方面课程之间的协调和协同的问题,以形成课程之间的合力。要求担任不同课程的专业教师克服认识上的偏见,明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育的中心目标,紧紧围绕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这个核心来组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经营型文化管理人才,还要求我们必须解决好第一、第二、三课堂之间的协同配合问题,寻找到切实可行的路径。
3.4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
复合型、应用性是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突出特点,懂经营、善策划,熟谙文化营销与市场拓展,是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设计长项。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我们还应当紧紧围绕培养目标,以调研能力、策划能力、宣传推广能力、品牌塑造等方面能力为主线,将相关课程的内容及教学、社会实践活动、专业实习、文化企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在课程学习和第二、第三课堂活动中目标明确、任务清晰,真正学有所专、学有所长。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应当更多的体现实践性、操作性的特点,应当使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多地接触文化产业管理的社会现实。因而,要特别强调实践性的重要意义,要求所开设的课程,特别是专业主干课程增大实践性的内容、增加实践性的教学时间,突出专业调研、文化企业考察等方面的活动内容。
参考文献:
[1]王任,王福鑫.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特色建设的依据_内容与路径.当代教育论坛.2009年第10期.
[2]孔羽.对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12月.
文化产业管理特点范文2
【关键词】文化产业 管理体制 体制优化
早在二十世纪初,文化产业就已被西方国家作为重点发展的项目,而中国的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文化产业属于第三产业,其利润来源主要是依靠服务与质量。长期以来,我们过于重视经济建设,而忽视了文化产业的发展,造成文化产业发展后天不足,因此,中国文化产业长期以来没有很好的创造性,大多数都只是照搬照抄西方的模式来管理和运作,这种模式在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时期已明显不适应社会发展潮流。其主要表现在:文化产业没有形成链性发展;管理制度与发展模式不协调;产业管理人才运作人才十分匮乏;对于管理理论的研究十分滞后。因此,很有必要对我国文化产业管理体制进行优化改革。
文化产业体制的概念及范围
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是指政府管理文化产业的职能和组织体系、政府管理文化产业的方式、政府与文化单位之间的关系,合理规范文化单位之间与社会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团体之间关系所确定的制度、准则和机制等。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的覆盖面十分广泛,既包括产业结构的管理,又涉及文化产业的生产、管理、传播等方面,它能影响整个文化产业的各过程、发展方向和价值取向。文化产业的管理体制是一种政府职能,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可以从根本上建立起文化产业的价值观,体现出文化产业的社会价值。
从国内外的普遍经验来看,文化产业的出现是基于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从根本上可以反映出社会的文化现状和社会的整体价值观。长期以来,中国在自主创新方面十分不足,而文化产业恰是对于创新能力要求很高的产业。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文化产业仍沿然用西方的管理模式,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巨大障碍。笔者认为,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的关键在于创新,创新意味着管理体制的改变,体制变革意味着社会文化价值的改变。
现行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宏观管理不足,微观运作混乱。这是我国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病之一。宏观管理主要是指政府的干预行为。长期以来,我国对于文化产业的宏观控制管理缺乏相关经验,违背了文化产业科学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具体来说,政府的多度干预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化产业的自主发展。干预手段是一把双刃剑,何时需要政府的强制手段加以干预,何时需要政府放手让企业自主发展,这是需要相关部门清楚认识的。当前,文化产业已逐步演变为政府的附属部门,对于文化产品的运作和文化企业的目标任务,政府都是直接管理和指定,甚至有些地方政府对于文化企业的人事任免都具有决定性作用。但是,用计划手段管理文化事业十分不可取,因为这种制度下的文化企业失去了其应有活力和固有特点,成为政府直接操作下的“事业单位”,这对于文化企业的发展没有任何好处。由于政府的强制干预,很多文化企业直接与市场经济脱节,失去了创新能力和竞争活力。离开了市场竞争,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危机意识都会不断下降,最终导致企业走向“死亡”。
微观运作混乱,其主要原因在于政府的强制干预政策。在微观运作方面,政府对于文化企业的产品与计划任务的管理具有强制力,但是政府本来的监管职能没能落实到位,这使得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十分尴尬。在文化产业的门槛问题、文化产品的质量问题和文化市场的规范问题等本来需要政府使用强制手段干预的方面,却明显可以看到政府的监管力度不够。只是由于与当地的文化产品向冲突,很多本可以进入市场的文化产品就很有可能难以进入市场,这破坏了文化市场的公平性和开放性;政府干预文化企业的人事任免,但对于文化企业职员的各项保障制度却落实不到位,人员聘用制度不健全,吸引不了真正有素质的人才。
融资渠道不畅。这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文化产业是我国的新兴产业,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外投资者十分看好中国本土的文化企业,同时中国的民间资本也十分充足,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前途十分光明。但是由于政策的限制,外国资本和民间资本都不能满足投资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和制度的要求,很多投资者只能望而却步。概言之,资金缺乏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管理体制不合理。长期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一直未能形成自身的管理模式,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以及受我国固有文化发展模式的影响。就文化市场来说,市场分割现象十分明显,各自为政。任何文化产品都需要经过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行业主管部门的审批和微观运作,无论是宏观调控,还是文化产业的市场监管都沿袭以往的计划经济模式,这是十分不可取的。此外,行业壁垒十分森严,基本是由国家事业单位统筹管理,私人运作的文化企业势单力薄,各自为政现状导致行业之间的交流出现障碍,资源无法共享,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出现明显的结构性问题。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文化企业不可能实现快速发展和进步,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的优化构建也十分艰难。
从市场现状来讲,文化企业的经营模式至今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存在很多问题,市场规范尚未健全。对于准入机制和退出清算机制都没有明确的制度规范,市场公平性缺失,企业竞争力不足。就文化企业内部来说,很多文化企业的经营模式模糊,发展方向也不明确,产业化程度较低,发展活力不足,内部人员的执行能力不足,管理模式落后。
人才管理机制不健全。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但是文化产业在人才培养和管理机制方面却存在明显的缺陷。整体而言,文化产业的人才管理制度具有以下特点:高素质人才普遍缺乏;人才培养计划不完善;激励机制不健全;人才流动性强。然而,“平均主义”思想在文化企业中普遍存在,导致高素质人才流失。企业没有适当的激励制度,留不住高素质人才,因此企业的发展举步维艰。在人员编制上存在很大不足,部门人员过多,人员冗杂,在其位不谋其政现象十分明显。
优化构建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的途径
树立科学合理的文化产业管理理念。正确的思想认识关系到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优化构建能否成功。首先,需要划分好政府在文化产业中地位和职能,保证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这是文化产业体制改革的重点问题,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应保证其管理权利,做好市场监管、文化产品质量监督等工作,协调好文化企业与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文化市场上的纠纷,保证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其次,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市场的作用,积极融入市场,在市场中接受挑战并保证自身独立的经营权。最后,确立在党的领导和政府的管理下自律地发展文化事业的方针。从管理体制到经营模式都需要进行优化与变革,思想变革将会更好地引领文化企业的进步。
体制创新。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之一,也是企业发展的源泉所在,因此,必须改变政府以前在文化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政府不是文化产业的垄断者和提供者,而是文化产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完善的科学管理模式,更加合理地进入规则,更加有效地进行市场监管。同时需要改善各文化企业行业间的问题,打破各自为政的现状,将这些企业全部引入市场竞争之中,优胜劣汰。企业的管理机制需要创新、突破、进步和改革,以前的旧制度与旧模式已不适应文化发展的新要求。在发展模式上,应坚持多元化市场的战略,加大对于文化产业的投资力度,培养文化产品,建立起以国有资本为主导的文化产业链,使文化产业更好地发展。同时加快建设文化市场监管政策,提高政府部门的监管水平,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保证,创造出更加适合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融资体制改革。当前,资金已成为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长期以来,融资制度的不合理导致很多文化企业发展缓慢,举步维艰,这对于文化企业的发展十分不利。因此,需要政府相关部门改善以往的融资政策,积极吸纳各种资本,拓宽融资渠道,降低投资门槛,吸引民间投资。文化企业可以通过直接上市或与上市公司合作等方式来积极吸收资本,根据相关政策,逐步扩大对吸收国外资本的限制。为文化企业融资提供良好环境,促进文化企业的发展。
集团化发展。长期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滞后,其主要原因是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没有形成规模化,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任何公司要想独立生存和发展都不现实,文化企业也如此。文化产业要想在进入市场后发展壮大,就要团结起来,形成集团化发展模式,建立完整的产业链,这可以使各文化企业的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和共享,进而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最终形成规模效应并保证自身市场。
结语
作为当今社会的黄金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前途光明,但由于长期以来受旧体制和旧思想的束缚,我国很多文化企业的发展活力明显不足,这是需要我们深刻认识的现状。如何针对我国文化企业的现状做出改革并优化文化产业体制,这是需要认真探讨并实践的。在此过程中,企业、政府、个人都需要履行本职责任,以保证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促进文化产业的稳定发展。
文化产业管理特点范文3
一、福建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及成效
1.政府加大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
政府是文化产业投资主体之一,政府财政资金投入既能有效缓解高成长性文化企业资金需求,又能有效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方向。福建省级财政每年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增幅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设立福建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由省财政预算安排,采取贷款贴息、项目补贴、奖励、股权投资等方式,重点支持骨干文化企业(集团)培育、省级以上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文化名家原创文化产品项目等政府鼓励投资的文化改革与发展项目。设立软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有较好的资信等级和资金筹措能力的从事软件开发、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动漫游戏、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软件公共服务等业务的企事业单位。设立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等,大力扶持与培育文化产业。
2.文化与金融融合加强
在政策推动下,银行金融机构对福建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逐渐加大。在金融产品创新和授信模式优化等方面不断突破,同时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优势和银行机构的融资融智功能,在推动重点文化企业整合并购、上市、发债、“走出去”等层面建立了政银合作机制,为文化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与省文化厅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提供200多亿元的授信额度,开发了专利权、著作权、收费权质押贷款、文化企业联保贷款等金融产品,培育一批区域特色明显、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企业,促进福建省文化市场的繁荣发展。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与福建CNN社达成协议,为其授信1亿元,用以支持该社新媒体建设和扩大报刊发行范围。兴业银行在信贷规模配置上,重点向广播影视、出版发行、文化旅游、动漫游戏、工艺美术等文化产业骨干龙头企业倾斜,支持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3.降低社会资本准入门槛
2008年颁布的《福建省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意见》提出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政策允许的产业领域。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在项目审批、资质认定、融资等方面与国有文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在政策引导下,福建民营资本纷纷挺进艺术教育与培训、艺术品经营、动漫和网络游戏、广告、电影电视剧制作发行、书报刊分销等文化领域,涌现出一批民营龙头文化企业。
4.闽台文化投资活跃
文化产业是福建确定的闽台产业对接十大领域之一。海峡两岸文博会、图交会、艺博会、茶博会、广播影视文化节、民间艺术节等经贸文化活动,推动闽台文化产业的合作交流与投资交易。“文化+会展”的产业模式,聚集一批优势产业项目落地生根。海峡两岸文博会自2008年创办以来,影响和成效逐年扩大,2012年文博会升级为国家级文化产业交流平台,成为展示两岸文化产业发展成果和促进文化产业投资交易的重要平台。
5.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为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2013年6月,福建日报报业集团牵头发起组建了福建海峡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基金围绕福建区域经济发展特色,以股权投资方式相继投资我省海峡两岸文化资源、区域特色产业,以及影视制作、文化旅游等领域,全力扶持我省文化产业发展。截至2015年2月,基金管理公司实现管理资产规模4.6亿元,投资金额1.5亿元,带动和引导各方资金9.3亿元人民币投资支持我省文化产业发展。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是拓宽福建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的一项重要突破,也是推动股权投资的一次积极尝试。通过政策倾斜、金融扶持、平台助推等,福建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增速均高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0~2013年,福建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分别为601.66亿元、802.32亿元、1000亿元、118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4.2%、4.6%、5.0%、5.4%,各年的增幅均高于同期生产总值增长水平。文化产业已成为福建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了福建文化的影响力,也为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文化力”支撑。
二、福建文化产业投融资困境及成因
1.福建文化产业投融资的行业性困境
当前,福建文化产业的跨越发展面临着巨大的资本缺口,各融资渠道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支持总量不足,尤其是中长期信贷和权益性资本的供给严重不足,文化产业发展遭遇了行业性融资困境。财政投入规模小且分散。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是当前福建财政投入的主要形式,如政府相关部门设立了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软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文化遗产保护设施建设专项资金、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等。但这类资金规模总量不大,并且有明确的支持重点和使用方向,无法满足日趋巨大且多元化的文化产业的资金需求。商业银行为文化企业提供贷款,大多采取“无形资产质押+担保”的方式,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处置与变现难,第三方担保缺乏,多数商业银行尚未建立针对文化企业特性的授信风险评价工具,制约了文化企业信贷融资。发行股票和债券等直接融资方面,多数文化企业的经营规模、盈利能力、财务业绩、资产结构、公司治理、财务制度的规范性、信息披露透明度等方面难以达到融资要求。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的特性决定了它们不可能广泛地进入文化产业,只青睐那些高回报、具有可持续商业模式和完整产业链的项目。民间借贷资金来源不稳定,融资成本高于银行基准利率,也容易出现法律要件缺失、合同关系不规范等问题。外资引进和使用受一定的政策和地域限制。《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对外资进入国内文化产业做了限制性规定。
2.文化产业群体特征决定文化产业的行业性投融资困境
作为具有高成长性的新兴产业,文化产业的业态特性与群体特征决定了其必难面临行业性投融资难题。(1)产业内部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福建文化企业绝大多数是民营中小型企业,资产规模、经营规模、人员规模都比较小,商业模式不成熟,缺乏融资的资质和能力,资本运营的风险意识和实际风险控制能力也很弱,融资需求兼具“短、少、频、急”等特点。同时,绝大多数中小文化企业原创能力较弱,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比率偏低,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融资难度。此外,文化产业集中度低,产业链条尚不完整,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融资方式的创新及运用。如在工商企业融资中广泛使用的供应链融资,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担保难题,但因文化产业链尚不完整、产业集中度低而无法运用于文化企业。(2)资产结构约束文化产业主要以知识产权和品牌价值等无形资产作为资产表现形式,这些核心资产奠定了文化企业竞争力。当前,无形资产评估体系不健全,著作权及版权的评估、登记、交易流转的保护机制尚不完备,专业性的融资担保机构与文化保险机构缺位,文化产业的收益不确定性和轻资产的弱抵押性阻碍了文化企业的银行信贷融资。(3)文化产业市场风险的特殊性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文化产品的消费是一种文化体验,具有一次性特征。文化企业需不断创作和发行新产品,始终处在新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之中。然而新产品能否得到市场和受众的认可,能否获得丰厚投资回报均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此外,文化创意的易复制性,使得文化产品生产者面临盗版侵害的风险,给作品的原创人员及投资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造成文创企业原创缺乏、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再者,文化产业门类多,各文化企业商业模式不清晰且差异大,产业内部运作信息透明度不高。市场风险所带来的收益不确定性和现金流的不稳定性,使得文化企业的商业价值难以评估,文化企业的财务状况、变现能力、团队管理经验与能力等难以进行有效监督与考察。(4)文化产业的政策性壁垒由于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属性,文化产业尤其是广播影视、出版发行等行业受到法律、法规及政策的严格监督、管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在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的同时,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文化产业的市场属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文化产业的市场属性与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属性并存、文化领域中市场力量与行政作用相伴而生的运作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产业的投融资。如政府对广播、电视、平面媒体和有线网络等传媒领域的管制比较严格,存在诸多政策限制。内容编辑与媒介渠道禁止非公资本介入。文化产业的政策性壁垒和制度性缺陷,导致多数投融资机构持谨慎态度。
三、破解福建文化产业投融资困境的对策
1.完善投融资配套服务体系,降低投融资风险
(1)建立文化产业投融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立文化产业投融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资金供求双方提供信息交流渠道,解决二者之间信息与资源不对称的问题。建立文化产业优质项目库,加强文化项目遴选、储备、宣传和推介;为资本供给者提供文化企业的融资需求信息、文化企业信息、文化产业专家咨询服务等;为文化企业提供信贷、信托、债券、上市、保险等多种类型的金融咨询服务,提升文化企业融资能力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效率。(2)完善文化产权的保护与交易制度知识产权、股权、债权等各类文化产权是文化产品交易和文化企业融资的关键要素。海峡文化产权交所是福建省唯一一家省级文化产权交易专业机构,依托海峡文交所建立规范的文化产权价值评估标准体系、完善文化产权登记、托管、流转和变现的管理办法,加强文化产权交易风险管控,为文化产权交易提供专业化服务。可加强与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战略合作,强化金融机构、文化企业有关版权质押登记、评估方面的培训,提高金融机构运用版权、著作权等无形资产质押服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能力。加强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和执法力度,打击盗版行为,切实维护产权所有人的合法利益。(3)建立风险分摊与补偿机制由文化龙头企业、文化行业协会牵头组建文化专业担保公司,优先将文化担保公司纳入全省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公司支持范畴,建立多层次文化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由中小型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按年度担保额的一定比例给予补偿。鼓励保险机构创新开发适合文化产业特点的保险产品和保险业务,如知识产权侵权险、网络游戏虚拟资产综合险、艺术品综合险、贷款保证保险等文化产业专属保险产品,全程多环节的分散运作风险。
2.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渠道,构筑高效投融资机制
文化产业管理特点范文4
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转型与结构调整
韩国政府在1999年2月《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与文化商品生产、流通、消费有关的产业,具体包含的种类包括:影视、广播、音像、游戏、动画、卡通形象、演出、文物、美术、广告、出版印刷、创意性设计、传统工艺品、传统服装、传统食品、多媒体影像软件、网络以及与其相关的产业等,以及根据国家总统令指定的产业。①韩国统计厅的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主要包括:出版印刷、音像、游戏、电影、广播、演出及其他文化产业(建筑、摄影、创意性设计、广告、新闻、图书馆、博物馆、工艺品及民族服装、艺术文化教育等)。②
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是韩国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国际贸易的转折点,至20世纪末21世纪初渐发展成熟。
韩国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既有市场推动,更有国家战略推动,还有两者共同发力。经过四任总统(金泳三、金大中、卢武铉、李明博)和文化产业界人士20多年的不懈努力,以及一贯的文化产业促进政策和国家文化发展大战略的实施,韩国文化产品在国际文化市场上的占有率从不到1%上升到2011年的5%。而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典型代表韩国电影业,也从好莱坞的拥趸演化为亚洲瞩目的“韩流”产业的象征。总之,韩国文化产业国际贸易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分散到集团聚合、航空母舰式的发展路径,呈现出了全球化、高新技术化、集群化等新的发展趋势。
韩国文化国际贸易的特征
1.强调产品适用性,引导企业加强调研,开发适销对路产品。韩国政府通过驻外领事馆的大力协助,在文化产品输出重要国家的大城市设立驻外文化院、文化研究机构。除掉政府官方协调驻外机构,很多韩国大型跨国文化企业也通过在当地国设立办事处以及企业网络等多种手段,加强调研,针对不同地区国家民众的消费习惯和特点,开发不同产品。
2.通过举办和参加国际性展销洽谈活动来开拓国际市场。很多韩国大型文化企业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商业展会,展示文化产品的科技性和创新性,促进跨国文化贸易合作。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时空进度大大缩小。在这种状态下,通过会展、洽谈会等国际贸易载体形式,推介产品,已成为韩国文化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经验。
3.采取规模化经营,集中力量开发特色名牌产品。韩国跨国文化企业一般源自于传统大型跨国企业,在吸收欧美发达国家文化企业发展经验后,大多采取规模化经营,集中力量开发属于企业自己的特色名牌产品。例如,CJ是韩国较具代表性的食品关联企业,其主营业务是食品生产与加工,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它开始进军作为业务多元化一环的文化娱乐产业。目前,CJ集团的海外销售总额占全部销售额的15.5%,进军海外国家数为10个。
4.采取多种手段为文化企业走出去提供资金支持。例如,1999年1月韩国广播文化交流财团设立“影像制品出口支援中心”,为每年生产1000部以上出口影像制品提供资金支持;2002年文化产业振兴院选定10个出口唱片项目,各支持3000万韩元制作费和2500万韩元外文版制作费。此外,韩国政府还设立奖励制度。2002年国家新设“出口奖”,由文化观光部和文化产业振兴院从过去一年的出口产品和单位中评选出10个奖项。
5.充分利用全媒体的高效作用,构筑海外营销网络体系。紧紧抓住新媒体快速便捷的特点,构筑海外营销网络体系,在重点出口地区设立“站点”积极开展跨国生产合作。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快速传播,韩国文化“走出去”的依赖途径发生变化,有逐步向互联网等全媒体方向发展的趋势。韩国文化企业通过先进的网络、外国商,开发商直销、合作经销等多种手段,逐步构建起国际营销网,加强市场动作。
韩国文化国际贸易对我国的启示
韩国文化国际贸易的经验表明,文化要想“走出去”,不仅仅是政府走出去,人员走出去,更重要的是文化产业走出去,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走出去。我国文化和韩国文化同处于儒家文化圈范围之内,双方在发展文化产业、实施文化国际贸易战略等诸多方面有相似性,因而分析韩国文化国际贸易过程中有价值的经验,有助于推动我国文化产业更快更好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1.进一步精确和细化国家层面的文化国际贸易战略。我国文化产业要想更有效、有序、持久地“走出去”,就应制定实施文化国际贸易的大战略,建立推动文化国际贸易的长效机制。韩国文化产业和实施文化国际贸易的基本国家战略是:集中力量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文化产品;重点培育战略性文化产业。我国对于文化产业和文化国际贸易的发展定位、规划方向和具体重点等已越来越清晰,但是要进一步发挥战略层面,尤其是国家战略层面对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国际贸易的重大推动作用,目前我国的文化战略布局依然需要进一步精确和细化。
2.解放思想观念,树立市场导向性的文化产业意识。韩国文化产业和文化国际贸易在起始阶段也注重政府的力量和作用,但随着文化企业总体实力的提升,尤其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自卢武铉政府开始,韩国政府采取参与但不干预的政策,提出让文化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尽量避免政府的行政干预。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经济体制已让位于市场经济体制,同样我国文化体制也经历了多次改革,由过去单纯的福利型文化事业变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两个方面:文化事业由于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得以廓清,其公益性更加突出,除自身需要不断增强活力外,政府和社会不断加大在资金方面的投入,使其公益属性更加明显;而文化产业则主要体现经济属性,政府应通过市场的无形之手,通过发挥市场的作用,来调整实现文化产业的资源优化配置。③
3.通过整合政府管理机构,更好地发挥政府管理和协调职能。韩国的政府职能部门始终按照文化产业的发展变化作出相应调整,在宏观调控、投资引导、政策出台、产业分析等多个方面与产业保持密切同步,有效推动了产业的发展。我国也应探索建立新形势下党委领导有力、政府管理有效、调控适度、运行有序,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的宏观管理体制;要继续改革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加快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文化行政管理体制;要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把政府文化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文化产业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不直接干预微观文化活动和企业。把管理重心放在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上,管导向、管原则、管规划、管布局、管市场、管秩序,管住方向,管活机制,管好质量,管出效益。韩国政府单独设立了文化发展振兴院,能够很好地统筹协调各方资源,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企业“走出去”。
4.遵循国际惯例,构筑海外网络营销体系,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文化产业要“走出去”,必须逐步树立“国际营销、全球营销”的概念。“走出去”的文化企业应当认清自身发展所处的阶段,从企业发展的纵向思考海外拓展的定位。针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特点,积极适应海外市场的特色。要选择与当地环境相适应的商业流通模式,构筑高效的营销网络企业,还应关注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把握各种有利时机。韩国在构建文化产业的管理体制中,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韩国文化产业的不同领域,拥有种类齐全的行业协会或组织。行业协会一方面延伸了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对行业提出指导和管理;另一方面也展开行业自律,并及时把产业界的信息及时反馈给政府部门。由此,行业协会成了韩国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中承上启下的重要桥梁,发挥了政府或者企业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样,我国政府也应注重行业协会的作用,充分发挥他们在文化企业国际贸易过程中穿针引线的特殊作用。我国也可以充分发挥驻外机构的信息提供职能,为文化企业决策创造更完备的信息环境。此外,韩国在文化国际贸易过程中,尤为注重韩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很多韩国文化产品切入了国家意义的形象内容。我国在大力推动文化产品出口时,也应注重产品的内容,切实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同时,要实现文化产业“走出去”,在培育一批大型的外向型文化产业集团的同时,要加强调研,制定符合国际文化贸易规则的激励政策,实现我国文化产业与国际贸易规则的接轨。④
5.进行科学的市场定位,生产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降低文化折扣度。韩国文化企业国际贸易尤为注重当地市场受众群体的消费习惯和文化特色,生产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国外很多国家的经验表明,一个产品要想获得当地民众的欢迎,必须实施本土战略。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企业国际贸易的一个显著特点表现为文化生产、消费、传播的硬件和技术快速发展,包括数字电视、宽带网络、数字化电影院等大批的硬件设施建设,无论是在规模还是在技术水平上都与世界先进国家同步甚至处于领先地位。但文化产业在内容提供上要注重同步提升,尤其是要鼓励对原创性作品的开发。否则,容易造成文化产业的“空洞化”现象,给大量国外文化产品的输入以可乘之机。
【本文为作者主持的2012年度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中国影视动画产业转型升级研究”阶段性成果,立项号:2012年度第21号】
注释:
①张隽:《探析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及启示》,《当代韩国》,2009年夏季号
②永春:《韩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和措施(上) 》,《中国文化报》,2003年8月15日
③陈少峰:《创新模式以硬实力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理论导报》,2010年第12期
文化产业管理特点范文5
【关键词】文化产业 现状 问题 对策
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社会财富逐步增加、经济不断提高,人们生活发生重大改变。目前产业和文化相结合让传统产业焕发出无限的生机,满足人们各个层次的精神需求。现在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改变原有的经济结构,提高GDP水平,对经济快速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在新趋势、新环境下,各国的专家和学者都认为文化产业会成为新世纪经济一体化中的新生力量和朝阳产业。文化产业的强弱对发展经济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现在我国的文化产业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文化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党的十将建设文化体制、发展文化产业纳入国家战略,文化产业园和文化产业基地的发展,为其在学术界和企业界提供深入交流的平台。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予以重视,将中华文化介绍给世界各地,让我国的艺术经典和文化经典走出国门,让五千年的文化哲学、人文道德、文化精髓感受时展的气息。
未来是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快速发展的阶段,了解和把握时代脉搏,分析国内、国际文化产业的市场环境,提高企业竞争力,文化将起到更加关键的作用。现在我国文化产业已经提高地区间的合作性,提高市场的开放程度,并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对其进行分析,并寻找到改革和创新的策略,为文化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二、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产业意识不强。部分文化部门缺少文化产业的概念,没有详细研究过文化产业的规律、特点、地位、性质,没有文化产业发展的清晰思路,很多文化领域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更没有进行规模化发展。
第二、缺乏完善的文化管理机制和体制。文化管理体制没有理顺,导致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没有分离。和经济体制改革相比较,改革文化体制的进程比较缓慢,尤其是艺术团体结构老化、布局分散、总量过多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虽然报业、出版、广电等传媒在国家政策的保护下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在国际、国内市场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一些文化单位的困境会更加明显。
第三、文化产业总量少、规模小,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在国内和国际竞争的环境下,我国文化产业的档次和规模不断提高,但总量、规模和发达国家相比,具有较大差距,没有形成产业群体和产业链条,缺少影响力强的文化产品和产业集团,经营规模和竞争力较差。
第四、科学和人才的不足对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影响。我国文化产品还以传统技术工艺为主体,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较差的问题比较严重,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的引进率较小,即使引进也没有完全发挥出作用,造成产品质量差、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少的问题,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对策
(一)改革文化体制
将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作为大力发展的战略,以群众实际的文化需要为出发点,在新形式、新时期下文化企业要具有多种形式的所有制,以多样化的产品来源、产业流通方式、产品需求促进健康文化和先进文化的发展。对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管与办”要严格区分开来,将政文分开、政企分开,构建起科学的管理机制。
(二)优化产业环境和资源配置,提高产业实力
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不但要符合国际要求,还要适应我国国情。研究并制定出文化产业的政策,运用税收、信贷等方式,引进和调动各种资金参与到文化产业中,形成多形式、多渠道的文化产业机制。在市场化运作的前提下研究提高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机制和新途径。建立发展基金,在文化产业中引入股份制,充公利用无形资产,建立起有效的评价体系,提高产业的整体实力。
(三)扩展投资和融资渠道,使投入机制更加多元化
在政策范围内吸收社会资本和境外资金。可以运用支持其他企业建立文化项目,吸引文化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经营管理的方法,逐渐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多元化投资等格局,并形成境外资本、民间资本、国有资本共同投入的所有制格局。
(四)整合多种资源,建立文化品牌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速度较慢,和文化产业分散、规模小有直接关系,部分国有文化单位没有成为自主创新、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文化产业缺少创新力。所以要进行规模化经营,在广电集团、出版集团、报业集团的基础上,建立出版物流、体育竞技、出版印刷、影视产业等基地,建立文化品牌。另外人才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力量。要完善职工激励机制,培养和吸引创新型、复合型、开拓型人才成为文化产业的工作者。推进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而我国文化产业还是发展的起步阶段,受体制问题的束缚和制约。我们要以市场为发展基础、以政策为发展导向,将市场逐步注入文化产业,根据各地文化资源和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特点,建立具有弹性的文化产业管理方案。在改革文化体制、合理资源配置、增加融资方式、建立文化产业集团等方面推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秀丽;陈艳丽.秦皇岛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S3).
文化产业管理特点范文6
关键词:文化企业;融资方式;融资环境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3-0270-02
一、当前我国文化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一)融资渠道狭窄
目前我国对文化产业项目的投入,依然主要依赖国家,政府财政投资占62%,而社会投资较少,其中民营投资占27%,外商投资占11%,尚未形成政府、银行、企业、社会多元化的投融资格局。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投融资格局中,信贷资金占有较大比重,而我国对文化产业的信贷投入则明显不足。
(二)银行信贷支持不足
(1)与传统的工商企业相比,文化企业大多具有固定资产少、以无形资产为主的资产结构轻型化特点,其核心资产主要是知识产权、版权与收费权,而缺少土地等能作抵押的不动产。
(2)文化产品属于特殊消费品,政策性风险与市场风险巨大。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30%一40%的影视作品因为没有通过政审而难以收回成本。即使通过政审,其市场价值的高低也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约,比如作品的风格、流派以及作者、艺术修养等决定其市场销售状况,较多的不确定性使商业银行望而却步。
(3)一些大型文化项目的投资额度大,建设周期长,建成后社会效益大,而经济效益不够明显,商业银行从自身经营效益角度考虑难以放贷。
(4)近年来,一些银行也在试图为文化企业开办无形资产抵押贷款,但实践中却遇到了障碍,缺乏权威的无形资产评估机构,评估的随意性很大,评估后确定的资产价值难以得到银行的认同;同时无形资产的流转市场不健全,一旦贷款不能按期偿还,作为抵押物的无形资产难以及时处置、变现。
(三)缺乏民间资本参与
面向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是产业低成本扩张的一条有效途径。发达国家将文化产业与资本市场紧密结合取得过很好的经验,如美国文化产业的繁荣,得益于吸收全球投资并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而目前我国除深圳等文化产业发达地区有少数几家文化企业成功上市融资外,其他地区还处于空白。主要是现行政策对文化企业上市融资与发行债券多有阻隔,准入门槛较高,加上文化体制改革不到位,文化资源整合不够,企业经营规模偏小,运作管理不规范,大多不具备直接融资条件,导致直接融资渠道不畅。
二、文化企业融资方式分析
(一)财政资金
政府为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可为相关企业或项目提供优惠政策或直接财政拨款。优惠政策包括为文化企业项目的建设提供用地保障,为文化企业提供税收优惠以及贴息贷款等。直接财政拨款主要指直接向企业注资。由于直接财政拨款是一种事业型投入方式,资金的利用效率低下,现逐渐采用政府将财政资金注入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的形式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不同于文化产业引导资金,是市场化认购并追求投资收益的专业化产业基金。2011年,由财政部、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和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总规模为200亿元的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基金运作强调三个方面:一是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二是着力支持传统文化产业改造升级,支持新型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支持资源优化重组和结构调整;三是着力支持惠民文化项目。
(三)上市融资
通过资本市场进行上市融资是大型企业重大项目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之一。与信贷融资相比,股票融资方式提供资金的规模大,没有硬性的本金偿还要求,可以承担较大风险,有利于重大项目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有助于通过股权的激励机制,提供上市公司的运营效率,间接作用于项目的开展和建设;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信用等级,有利于企业进行再融资或发行可转债等再融资活动。
(四)银行贷款
银行贷款是文化产业项目最重要的融资方式。文化产业自身特殊性使其在资产抵押、信用担保、评级授信等方面存在诸多风险,一定程度上制约信贷资金进入,许多银行对文化产业贷款积极性不高。推动银行积极开发适合文化产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完善授信和质押模式,是我国十二五期间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五)债券融资
发行债券融资相对银行贷款来说,手续复杂,时间效率偏低,但融资规模大、资金成本低,是符合规模巨大收益稳定的重大项目建设特点的资本市场融资方式。近年来公司债和企业债的迅速发展为企业提供了债券融资渠道,而对于文化企业,发行债券仍属于新鲜事物。从长期发展趋势看,债券融资应该在民营文化企业直接融资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民营文化企业可以通过公司债券融资来完善企业的融资结构,争取更大速度的发展和扩张。
(六)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的目的是通过投资和提供增值服务将被投资的企业或项目做大,然后通过企业上市兼并或项目分红等方式退出,在产权流动中实现其投资的增值变相。文化企业和项目注入风险投资资金具有两方面的优点:
(1)与传统的银行贷款相比,风险投资周期相对较长,承担高风险追求高利润,这与文化企业或项目投资和收益特征相匹配。
(2)风险投资人在筛选项目时会认真调查企业现状、项目管理团队及成功前景,详细考察产品市场、人员素质及经济核算等;在注资之后会积极参与企业或项目的经营管理,提供增值服务。因此有助于发掘有潜力文化企业和项目,并推动其发展壮大。其缺点在于稀释了文化企业自身股权。
(七)信托融资
信托融资是指委托人将资金委托给信托投资公司,由信托公司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或特定目的进行管理、运用和处置的行为。信托资金由于提供了高于债券和存款的收益水平但相对风险不高,有着贷款融资、债券融资所不具备的优势,这些优势有利于吸引社会资金,扩宽了文化产业项目的融资渠道。目前文化产业信托产品的操作经验、市场影响力较发展初期已有较大提升,正成为文化行业融资新的支撑点。
三、优化文化企业融资环境的政策建议
(一)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1.加强政策协调,保证政策合理衔接
地方政府部门需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加强文化企业融资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加强文化产业政策与融资政策之间的协调,并为文化企业融资制订政策细则,保证各项政策之间能够无缝衔接,不会出现相互掣肘的情况,从而为投融资主体提供较为清晰明确的政策指引,提高政策协调配合度和执行效率。
2.建立定期沟通机制,搭建融资服务平台
主管部门需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共同搭建文化企业融资服务平台,为融资开辟绿色通道。对投资文化产业的主体,在融资平台上开辟绿色通道,给予审批、税收等方面的各项优惠;对于需要融资的文化主体,监管部门在审批上予以优先和一定的专业指导,提供咨询服务和必要的支持。
3.规范政策评估制度,保证政策有效执行
主管部门制定政策后,需加强对政策落实方面的监督检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财政部应会同宣传、文化部门一起,设立联合检查小组,具体检查指导各个地区落实完善文化企业融资政策的情况。统计部门应对政策实施后文化企业融资发展的具体数据进行收集分析,以便评估政策的执行效果。
(二)完善严格的法律环境
1.创新文化产业风险投资法律制度
文化产业风险大、高回报和周期长等特点,决定了普通投资者将很难参与到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资当中;可是这些特点完全符合风险投资的理念。当前,我国的风投存在的问题较大,其中较为明显的缺憾就是,缺乏一部国家法律来具体规制风险投资,对文化产业风险投资更是没有明确规定。因此,应完善和创新文化产业风险投资的法律制度,建立规范的风险投资法律制度体系,为风险投资进军文化产业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2.放宽对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的法律限制
当前,我国文化企业多数都是处于发展当中的中等规模企业,根本达不到规定的条件,无法实现上市融资。因此,应适当放宽文化企业在创业板上市的条件,提高文化企业上市融资的可能性,为文化企业发展提供基础。
3.完善文化产业间接融资市场法律体系
由于我国的文化产业通过直接融资解决自己难题的比例并不高,所以大部分文化企业还是常常通过间接融资渠道来解决自己的资金缺口问题,而间接融资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银行信贷。而文化产业高风险的特点,又决定了一般的文化企业从银行融资必定很困难;即使文化企业从银行得到信贷,成本也较为高昂。因此,国家应专门出台相应的法律政策,要求银行业设立一定数量的文化专项贷款,给有潜力的文化企业提供急需的资金支持。
(三)建立多层次的担保平台
1.政府出资组建信用担保基金,由政策性信用再担保机构管理
政府作为担保基金的出资方,动用财政资金设立担保基金,并在需要时增加财政拨款以保证担保基金的正常运转,并尽可能提供免税等优惠政策,以支持政策性再担保机构的稳定发展。政府只是担保基金的所有者,基金的运营政府并不参与,而是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聘请专业基金经理和专业团队进行管理,政府不插手基金的具体运营。对政策性信用再担保机构而言,而且对资金流动性的比例有着严格的规定,不能从事高资金安全是第一位的,盈利不是其主要运营目标。
2.鼓励互文化担保机构的发展
由于中小文化企业受到资金实力、发展现状的限制,政策性担保机构出于资金安全的考虑很难把机会给这些企业。但是,商业类担保机构的费用又偏高,中小文化企业也无力承受。因此,互担保机构就成为中小文化企业的首选。由于在整个文化产业体系中,中小文化企业数量相当庞大,因而互文化担保机构的发展潜力也相当大。
3.引导商业性担保机构提高中小文化企业业务比重
商业性担保机构一般都针对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因为他们效益良好而且能支付得起较高的担保费用,但中小文化企业一般都被排除在外。商业性担保机构是完全自负盈亏并自主经营的机构,属于营利性组织。因此,他们一般不享受政府补贴和优惠。商业性担保机构可以自主选择投资范围,不受太多约束,经营较为灵活。为了引导其提高对中小文化企业业务的比重,政府可以考虑给予一定的减免税优惠政策,并降低中小文化企业的担保费用。可以设定一个比例浮动范围,将基金总金额的一定比例资金规定为定向投放给中小文化企业。当然,这个比例不能过高,可以考虑控制在5%~15%之间。
四、结语
文化企业的融资难是阻碍我国文化产业整体发展和文化企业壮大的重要因素。我国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使文化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一次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对各地政府部门而言,重要的是如何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完善文化企业融资机制,引导和鼓励更多文化企业加快整合力度,做大做强核心业务。文化产业融资水平的不断提升必然会给我国经济带来新一轮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