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代教育理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代教育理念范文1
暑去寒来,不知不觉间,2015年悄然过去,2016年已经到来。回顾过去,在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广东职业教育又走过了坚实的一年。
2015年,为努力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全国职业教育大省的广东,敢为人先,率先提出构建适应现代产业体系要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职业教育进行了系统设计。11月份,正式公布了《广东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下简称规划),为未来5年广东省职业教育发展描绘了一幅宏伟的蓝图。规划指出,到2017年,广东要基本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到2020年,要建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高等职业教育纵向衔接、职业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横向贯通、学校企业社会相互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而《广东教育》(职教)杂志,坚持响应国家、广东省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政策,本着“传播职业教育前沿理念,推广职业教育鲜活经验;追踪职业教育发展态势,打造职业教育广东品牌”的宗旨,在2015年里,积极地为广东省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而努力,兢兢业业地为广东职业教育发展鼓与呼。《建设世界高水平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绿色养眼,德育养心:一所富有人文气息的职校》、《真实教育:让教育返璞归真》等报道,大到国家的政策方针,小到某个校长或者教师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全方位地报道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进程,很好地发挥了《广东教育》(职教)杂志作为广东省的职业教育宣传主阵地的作用,同时体现了《广东教育》(职教)杂志为广东职教发展鼓与呼的满怀热情。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广东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的公布,为广东现代职业教育在未来几年的发展描绘了蓝图、指明了方向,为“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国家战略持续提供优质技术人才支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预示着从2016年开始,广东省现代职业教育即将进入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而在全新的2016年,《广东教育》(职教)杂志将坚定不移地响应国家、广东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号召,大力贯彻《广东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的精神,兢兢业业、一如既往地为广东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古代教育理念范文2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4--01
老年痴呆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包括阿尔默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一般而言,患者表现为认知能力下降和行为障碍,最终致使患者无法自理,因而此类患者不仅需要长期有效的治疗,亦需要患者自身的配合以及家庭照顾者在老年痴呆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提供适时的护理配合治疗[1-2]。相关的文献表明[3],因家庭照顾者不了解治疗和预后,缺乏一定的治疗护理知识,常伴有紧张和抑郁等负性情绪,加之过度的体力透支而导致健康问题,进而影响患者的康复。本研究通过对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的家庭照顾者实施了多媒体综合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纳的98例老年痴呆患者,观察组老年痴呆患者49例中,男26例,女23例,年龄38~67岁,平均(49.6±8.9)岁。对照组老年痴呆患者49例,男22例,女37例,年龄32~65岁,平均(45.9±7.9)岁。两组患者在基础资料上具有可比性(P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相关治疗,观察组加以对患者家庭照顾者实施多媒体综合教育,具体方法如下:(1)powerpoint教学:在患者住院期间,定期组织患者和其家属照顾者在示教室进行互动式健康教育,应用powerpoint软件将宣教内容做成图文式的课件,声情并茂的讲解老年痴呆发病原因和康复注意事项,如服药、生活方式的改变等,以及患者和家属间如何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有效的康复效果等。宣教时间为20min,讨论时间为15min。(2)微信平台宣教:干预时间为出院当天至出院后的12月内,利用微信公众平台,除了每周推送老年痴呆相关的最新资讯,还单独设立家属照顾者的注意事项板块,以图文的形式定期更新板块内容,包括家庭康复的内容、家属日常生活中的情绪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以及家属定期与患者进行心理沟通的重要性等。(3)视频宣教:将宣教的视频拷贝至每一位家属的手机上,视频内容包括肢体训练、日常生活护理、突发紧急状况处理方法、家庭护理等,由家属指导和协助患者在患者康复期间进行观看和训练。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干预前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客观评定。同时采用一般健康量表问卷(GHQ-12)对患者家属的身心状况进行比较。
1.4 应用SPSS21.0软件处理数据,两组间差异使用t检验、x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MMSE和MBI评分对比 观察组干预后的MMSE和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和干预前,差异显著(P
2.2两组的家属GHQ-12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家属GHQ-12及其部分项目评分明显更低于对照组及干预前,差异显著(P
3 讨论
古代教育理念范文3
关键词:大学理念;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柏拉图;反思
一、中西方高等教育之源
欧洲大学最早的发源地应从柏拉图创建的阿加德米学园(后人称之为柏拉图学园)开始,至此之后,欧洲大学似乎延续了学园的根脉,其思想一直到现在还在影响着欧洲一些最著名的大学。这不仅因为柏拉图学园存在年限之久(接近900年),更在于它创建之初的大学理念。中国古代高等教育萌芽于夏商周,形成于春秋战国,正式确立于两汉,发展于唐宋,瓦解于明清。在其数千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经历了四次重大的变革。每次变革都是在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先秦私学的兴起、西汉太学的创设、北宋书院的建立和清末近代大学的诞生。虽然中国在公元前二千七百年前就有了“大学”之称,但那时的大学于现在意义上的大学相去甚远。虞夏商时期的上庠、东序、右学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具备高等教育的一些属性,应该只能说是高等教育的雏形。真正能被称为高等教育的应从汉代的太学开始,而太学又受着儒学的影响,因此对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源头的追踪的结果是成均、私学、太学、书院几个阶段,而这几个阶段彼此之间既有承继关系,又存在着断裂。所以中国高等教育的源头便是一个历史的、相对的和不断发展的动态概念。也就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历史沿革。
二、关子大学办学理念的对比
(一)柏拉图学园完善的大学理念
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是古希腊著名的唯心论哲学家和思想家,在经历了12年的游历生活之后,于公元前387年回到雅典,在雅典城外纪念阿提卡英雄阿卡德摩(Aeademus)的墓地建立了其讲学授徒的学园(或称“阿卡得米”,Academy),此处附有花园的运动场遂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所集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为一体的“学院”。学园是西方最早的教学机构,它是中世纪时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大学的前身。学园存在了900多年,直到公元529年被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大帝查封关闭为止。
课程设置是教育理念的最好体现,两者在学习内容上有交叉有区别,通过比较,我们可以溯源今日东西方高等教育的不同传统。总的来说,不同的文化背景注定了不同的教育内容的侧重点。柏拉图学园重视自然科学,而中国传统高等教育重视人文科学,这两条清晰的脉络一直延续到中西方近代高等教育的诞生。
1 柏拉图学园中完善的课程体系
柏拉图创办学园的本来目的是讲述治国术,旨在培养政治人才。他有着做“帝王师”的抱负,希望在其追求实现的“理想国”中有“哲学王”来治理城邦。这一实践虽有效果,其弟子也不乏参政从政者。但三次西西里之行,推行治理城邦政治主张的失败,使晚年的柏拉图重新思考并修正他的哲学思想。
柏拉图创建学园的目的是为了推行他的治理城邦的政治主张的,学园学习与研究的重心是哲学。主要采取讲演和对话讨论的方式,有自由研讨的浓郁的学术气氛,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发挥创见。学园十分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与研究,学园门前写着“不懂几何学者不得人内”。学园内拥有当时杰出的数理科学研究人才,动物和植物的收集与研究在学园中也有所开展。
柏拉图学园在欧洲文化史上也有着特别的地位,它是欧洲第一所综合性学校,学园受到毕达哥拉斯的影响较大,课程设置类似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传统课题。教授哲学和自然科学,众多的有志青年都渴望来这里深造;同时,它也是一所研究机构,许多学者慕名来到这里,更多的学生学成之后再也没有离开这里,学园渐渐变成了一座颇具盛名的研究院;此外,它还有一点最特别的功能――提供政治咨询。许多周边的城邦在建国、立法、组建政府时遇到麻烦,都会来这里求助,这一点又像今天的政策研究室和策略研究公司。他的主要的教育思想,即关于学园的理念都完整地体现在他的《理想国》中,即培养哲学王,学习即回忆不懂几何学者免进(学园),教育由国家来组织,重视幼儿教育,音乐教育尤为重要,男女平等接受教育等等。具体地就是被后人总结为“七艺”,即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2 “哲学王”的培养途径
造就哲学王与统治人才的关键是教育。他论述的太阳比喻、线段比喻、洞穴比喻,旨在说明教育的目的是根据世界的结构与认识的过程,将灵魂从可见的现象世界往上提升,实现灵魂转向,从意见转向知识,认识真实存在的理念世界;他将把握最高的善的理念。这是培养、造就哲学王与统治人才的必由之路。他设计教育的阶段与方式是分10-18岁、20-30岁、30-35岁、35-50岁四个阶段来完成的。其是以造就哲学王和培养好公民为宗旨的。
(二)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理念的历史沿革
我国大学教育发展的历史,从古到今虽为时4000多年,然大概却只能划分为两个时期,即传统教育时期与新式教育时期,而其划分点则为清末的变法维新、革新教育。新式教育时期仅100多年的历史,相对于长达4 000多年的传统教育,二者在时间上是难以相提并论的。
而关于教育的理念,作为儒家高等教育思想的精髓集中的《大学》则提出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做人――“在明明德”,然后“在亲民”这是对大学教育目的和为人做学的纲领性表达。“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被后人称为“三纲领”。这几乎成了后来中国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儒家学说的确有一些大学精神的潜藏,但一旦被集权体系利用,就成为延缓落后体制灭亡的工具。
《大学》中的“大学”是否就是指的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大学呢?这里的“大学”,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即高校及高校教育。涂又光教授认为“大学”有四种意义:成人终生教育、“大人”教育、大学问、大学校,基本的意思就是“大学问”、“大学校”。《大学》之“大学”,只指大学问,不指大学校。中国古代的高等级教育机构都不是以“大学”为称谓的。最早笼统记载教育机构的是《孟子・滕文公上》,曰:“夏曰校,殷日序,周曰庠”。汉代学者郑玄认为。五帝时就有了学校,叫做“成均”。在中国出现的比较正规的高等级教育机构的是汉代,汉代是我国中央政府明令设置高等教育机制的创始时期,它为中国官立高等教育奠定了基础。而公元前124年由董仲舒倡导汉武帝时创立的“中央官学中最重要的是最高学府――太学”为其主要标志。汉代的太学的本义就是儒家经典中所说的大学。大学泛指高等层次的教育,太学专指全国最高学府而言。
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经过了成均、私学、太学、书院几个阶段。由于成均处于历史上的“传说时代”或“半信时代”之初,所以成均的教育理念只能以传说为
依据。私学,孔子可谓代表,而太学和书院则分别以董仲舒和朱熹为代表。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兴盛的一种大学教育形式,它萌芽于唐末,发展于宋、明,普及于清代。由于政治和历史的原因,清末书院大多衰落了,但同时西方近代教育制度在中国得到传播,其主要原因是:和维新运动的影响。有识之士对西方近代教育制度逐渐接受与认同。新的思想和做法也改变了书院本身,以至清末高等教育经历了大的变革:对原有的书院加以改进、创办新式书院、书院改为新式学堂。至此全国大部分书院都完成了改制。
中国从古代到19世纪末,并没有以大学为名称的教育机构,大学在中国作为教育机构出现是在近代后期,而且是外国教会首先在中国创办的,所谓兴“西学”、办“洋学”,其名称都不叫大学,而大多数被称为“学堂”。 当然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不是,也不可能是全盘西化的结果。事实上,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在形成过程中,无论在观念的层面还是在个别制度及课程与教学方面,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中国传统高等教育的影响。而在柏拉图学园影响下的中世纪欧洲,1158年在意大利创办的通常被称为中世纪第一所大学波伦亚大学,1231年又出现了本国第二所大学――萨拉诺大学。可见,中国近代意义上的大学在创建时间上落后了欧洲近700年之久!虽然汉代兴起的太学在时间上比萨拉诺大学还早了1200年,但太学并不能算做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大体有三种选士制度:一为两汉的察举制;二为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三为隋唐至明清的科举制。就其实质,三种选士制度基本上都是自学考试制度。这样的制度注定了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体制化形成的艰难!
尽管中国高等教育活动早在西周时期就已出现,但因年代久远,学界一般把建于公元前124年的太学视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端,所以在探究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的时候,以太学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当然。太学也必然对私学的代表人物――孔子所定的教学内容有相当的继承。
孔子继承西周传统,以“六艺”为教学内容,即礼、乐、射、御、术、数。并吸纳有用学科加以充实调整,编定了《诗》《书》《礼》《乐》《易》《春秋》作为教材。而太学的学习内容以传授儒家经典为主,并要求“一岁皆辄课,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其高第可不以为郎中。”太学学生学习一年精通一经就可以人仕的规定,使得政府直接控制了受教育者的政治前途,并就此确立了我国古代高等教育两千年不变的性质――培养国家后备官僚。太学生们在儒家思想的框架内,以《诗》《书》《礼》《易》《春秋》五种儒家经典著作为主要学习内容。
三、比较中引出的深沉反思
通过对柏拉图学园与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的对比,不但可以深化“中国古代是否有大学”这一问题的探索和争鸣,而且有助于认识中国大学的历史起源与发展逻辑,为当下在国际化背景下如何建设中西融合、具有自身特点的现代大学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反思之一存在的时间
柏拉图学园从公元前387年到公元529年被关闭,历经了近900年之久,而中世纪主要指公元5到15世纪,因此,柏拉图学园的理念一直影响着中世纪大学的构建,而中世纪大学的一些实质性的要素也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被废弃,仍继续作为近代大学的重要精神财富而得到发扬光大。例如,中世纪大学所具有的自治权、大学内部在学术上自由平等的风气等。简言之,欧美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对中世纪大学不断进行变革、更新和改造的过程。欧美近代高等教育应当被认为是中世纪大学或者是西方高等教育传统的逻辑产物。可以这样说,在现代意义上的欧美的大学里,仍然可以看到柏拉图学园的理念,而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
反观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中国古代教育属于世俗性质,是国家政治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经历了各朝各代,每一个朝代的更迭,其教育理念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政治与高等教育的联系是如此紧密,因此很难有一贯制的思想被继承下来。儒家的思想虽然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核心思想,但随着“焚书坑儒”。其思想延续的根脉被强硬地扯断了。汉代虽“罢戳百家、独尊儒术”,但到了魏晋南北朝。南朝呈现出多样化,北朝表现为规范化,使得儒家思想经过了多次的分化。随后而来的隋唐直到明清朝,更是因为科举制度的推行,而将高等教育陷入了形式化的阶段,科举考试成了指挥棒。在这种断断续续的时间间隔中,很难有一种教育理念被完整地承继下来。这不能不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桎梏。西方政治与高等教育虽然也有联系,但学术自治的风气,使其摆脱了某种政治的束缚,而被延续下来,这种延续,有时间的保障。就使得思想被一以贯之地传承了下来。
反思之二制度化高等教育的形成
一般认为,现代大学的直接渊源是12、13世纪在西欧出现的中世纪大学。如上面提及的意大利的萨拉诺大学、波伦亚大学以及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等等,中世纪大学的很多制度后来成为西方大学的基本形式。另外,现代大学的基本组织单位――“学院”这种制度在中世纪大学就已经普遍出现,一个,完整的中世纪大学一般分为4个学院,即文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和神学院。自从中世纪大学创立以来,独立性与大学自治始终是大学追求的原则,德国的洪堡在创立世界上第一所现代大学时,更加明确了这一原则。可以说现代意义上大学正是以中世纪大学作为范式而构建的。
古代教育理念范文4
博雅教育起源于古希腊,本义是培养通达智能的自由公民教育,从柏拉图设计的理想国模式,罗马时代兴起的自由人教育,中世纪欧洲教会学校倡导的“七艺”,近代重振百科全书式的学科教育,以及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及欧洲通识教育理念的勃兴,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传统。从教育的内容而言,博雅教育实质上是一种以人的精神道德修养为内核,同时又将人格修养与知识积累相结合的教育方法与过程。它试图通过人的性格培养来促进个性的发展,人是自由的人,教育是自由的教育。这一来自西方的教育理念与我们目前以素质教育、通识教育为重点的教育观念的变革正相吻合,“博雅”一词作为教育改革的全新理念备受教育理论界关注。但当我们真正认真去领会“博雅”的具体内涵和这种教育理念的精神实质时,我们发现“博雅”教育思想并非是一个全新的西方概念,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传统教育理念。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以人的精神品格为重要培养目标,实现知识渊博、品德高尚的博雅君子人格就已经成为教育者的最高理想。“博、雅”二维构成君子人格的整体框架,“博雅”精神成为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内涵。
博雅精神,中西教育理念的会通
古人谈文、论艺、述道,或论人物,或衡事理,或美文辞,博采古典精华,兼取众家之长,融古今于一炉,不仅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和高超的辞令之功,而且坚守传统信仰与正统之道,其文化生命中充溢着浓郁的追求道统、文统、学统的情结。这种切近古人生活经验、情感体验的学问与智慧的获得,源于古典时代教化模式的潜移默化。中国传统时代教化教育的内容,按照《周礼·春官宗伯》的记载,在于培养国子“中、和、祗、庸、孝、友”的道德品质、“兴、道、讽、诵、言、语”的从政能力,以及学会祭祀祖先神灵的乐歌乐舞。三代的“六艺”之教,集政治、宗法、伦理、宗教于一身,以熏染习得的方式深深地镶嵌在古人的身体与血脉中,并外化在生活方式与日常实践中,其中被视为最高境界的是乐教,孔子认为的人生教育三步曲就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阳货》),所以孔子自卫返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正乐”,从而使“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这种教育理念所培育的古代博雅传统,营造了古代社会总体的精神风貌、教养水平和心理氛围,不仅可以使人谦逊、审慎和睿智,而且使人更负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人生担当意识,由此成就了古人追求智慧、崇尚价值、执着理想的理智型生活方式。正所谓“东圣西圣,心同理同”,有意思的是,西方最早以哲学家自称的毕达哥拉斯,他要求学生也是从基础性的“乐教”开始,通过诗歌的读写及弹奏练习逐渐进入数学领域,并为更高级的哲学与神学做准备,这是后世所谓百科全书式教育的开端。在此背景之下,始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三贤的出现,他们所开列的学习目录,包括修辞、文法、诗歌、音乐、哲学、数学,以及其他基本科学知识,目的在于通过基础的教导,培养受教者具备广博通达的智慧,良好的表达推理能力以及对抽象艺术形式的感受能力,这种追求真理、重视德性、不断自省的自由精神与道德理想,对于西方博雅教育精神之奠立,具有滥觞之功。
对君子人格的自觉追求,是我国先秦时期人文觉醒的重要标志。作为一种人格理想,君子的内涵正是由“博”和“雅”两方面组成。一方面,君子代表着知识阶层,是知识的拥有者。《论语·中庸》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君子的修炼,“博学”被置于首。有关君子博学的记述于先秦典籍中随处可见,如《论语·雍也》云:“君子博学于文。”《论语·子张》云:“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礼记·曲礼》云:“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礼记·学记》说:“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礼记·儒行》鲁哀公问于孔子说:“丘闻之也,君子之学也博,其服也乡,丘不知儒服。”广博的知识是君子人格的要义。另一方面,君子必须是仁德、操守、义节的实践者,“君子比德如玉”,是否有德是君子内涵不可或缺的内容。《诗经》中那么多对君子人格的赞美都是基于对君子仁德的称颂,如:“显允君子,莫不令德”(《诗经·湛露》);“颙颙卬卬,如圭如璋,令闻令望。岂弟君子,四方为纲”(《诗经·卷阿》);“言念君子,温其如玉”(《诗经·小戎》)。“玉”由于其自然品性的独特性而被人们赋予高尚、典雅的品格,“君子比德如玉”则寄托着人们对德行的无限推崇。《礼记·聘义》说:“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玉”是美德的代称,“德”是君子的标志。渊博的知识、良好的教养、高尚的品德集于君子一身,使君子表现出仪表端庄、令人敬畏的威仪,这种超出常人的独有气质正是人们所追求的博雅精神和君子风度。“言语之美,穆穆皇皇”(《礼记·少仪》);“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礼记·缁衣》、《小雅·都人士》);“岂弟君子,莫不令仪”(《诗经·湛露》);“既见君子,乐且有仪”(《诗经·菁菁者莪》)。风度翩翩、威仪棣棣的外表形象成为体现君子人格内涵的象征性标志。
对君子人格的追求使得我国古代传统教育从一开始就特别注重知识的积累和人的精神塑造。上述所谓博雅教育的精神理念与此君子人格的培养几乎完全一致。作为一种经典教育理念,博雅教育在中西的古典时代都受到了相当程度的认可与实施。欧洲中世纪大学所教导的基础科目与古希腊罗马时代人文教育的内涵相去不远,但是他们进一步把博雅教育的学科数目确定为以《圣经》为基础的“七艺”,即由柏拉图提出的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四文”,再加上智者派提出的文法、修辞、辩证法“三文”一起组成。“七艺”都是比较广博的学科,被誉为通往真理的最佳入门,它们之所以被称为博雅的教育,是为了区别于医学、法学与神学等专业教育,或作为发展这些专业能力的适当基础。儒家培养君子人格的主要科目则是“六艺”。《周礼·地官》说:“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学,显然是既包含了各种知识、技能和艺术修养,也包含了思想、道德和人格修养,强调人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要求文武兼备,人格和谐。儒家用“六艺”概括了一个儒者所应该修习的方向,要成为一个可堪大用的人才,必须全面学习,既包括知识学养,也包括道德品格,甚至于待人接物的方式,言谈举止的风度等等。这些内容与博雅教育的“七艺”并无二致。后来孔子顺应“学移民间”的历史潮流,创立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学在官府”的旧格局,使中国古代教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孔子讲学,“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晚年孔子将《诗》《书》《礼》《乐》《易》《春秋》进行整理、阐释,使之成为一新的系统,新的六艺之学构成儒学教育的基本内容,并确定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基本走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念成为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并在后世得到了长久的延续。
古代教育理念范文5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文化一词最早见于《周易?贲卦》的《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是阴阳二气的交错氤氲,反映的是季候变化;人文与天文相对应,是天道运化在人身上的显现,也是人依照天道进行教化的社会规则,即礼乐制度。在《周易》中,文明与文化并无本质区别,指的是“文”所显现的内容或变化的结果,既包括精神层面,也包括制度层面和器物层面。严格来说,文化与文明是有区别的。在西方语境中,文化一词最初由“培养,自然的成长”类推为人类训练的过程。这种含义与中国《周易》中的文化有些相似。工业革命兴起,文化的意蕴发生了变化。英国文化学者雷蒙德?威廉斯在其着作《文化与社会》中将西方的“文化”概念界定在精神方面,特指语言、文学、艺术、宗教信仰、哲学思想等,而文明则往往指物质成就,诸如科学技术成果、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以及各种物质建设。中国当代学者张汝伦先生将文化解释为“我们看待自己和世界的方式”,其核心是“原创性的思想和一些特殊的精神”。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中国传统精神的产品形式之一,是中华民族思想情感和道德标准的重要载体,学习、鉴赏古代文学作品,就是接近、探寻古代文化的过程。因而,古代文学不仅要重视文学特性的分析,更要透过文学本身,肩负起传承文化的重任。就像曾经有位学者说的:“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文学性,我们将不会找到民族诗性的生产轨迹,而一个民族失去了文化血缘,它就不会再有未来的出路。”然而,时代一去不复返,在当下“信息海洋”的潮水和“文化大发展”的浮光掠影中,中国古代文学也已显得尴尬和悖论。
二、中国文化的命运与古代文学的传承问题
古代文学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与中国文化的命运息息相关。古代文学在当代文化重塑上的困境恰恰是文化危机的表征。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以“学”为中心,注重激发受体的兴趣。然而,兴趣的培养不能只靠“戏说”形式的铺染,而是要建立在价值认同的基础上。现代中国的年轻人与传统文化之间,缺少的正是这种价值认同。中国文化经历了漫长历史长河的积淀,形成了自己根深蒂固的特性。外来文化常常被消化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正如佛教被内化为禅宗。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无处不在,一部分人甚至认为中国最终的出路在于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和复制。在这种意识形态下,西方近现代的文化价值全面取代了中国原有文化的精神内涵。再加上改革开放后一次次商业文化的侵蚀和冲击,中国文化已如奄奄一息的老人。当代年轻人,基本是在现代性的文化条件下长大,天然地容易倾向现代性的逻辑,会觉得与传统中国文化精神格格不入,再加上深入中国人心的社会进化论的集体无意识,人们很容易用现代性的逻辑去改造和包装中国文化。于是“反英雄主义”的思潮兴起,颠覆权威、亵渎神圣的“轼父”情结猖獗。同时,大众文化又为这种潮流推波助澜,颠覆与世俗趣味、感官刺激、享乐主义相映成趣。经典被解构,圣贤被搞笑,真理不复存在,有的只是任意与狂放。古代文学作品的解读,似乎成了“对牛弹琴”,或者说是一种不求深刻、只讲形式的哗众取宠。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大众分析能力、鉴赏能力培养及至人格境界的塑造,或只是一句空谈。
三、古代文学与中国文化的重塑
张汝伦先生在《当代中国的文化命运》一文中,称当下复兴中国文化是天命。人类需要中国文化,是因为中国文化具有普适价值,张汝伦先生说这种普适性在“德性”,在“克己复礼的人生态度、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和而不同的共同生活原则和思想原则、义利之辨的道德理念、己立立人与己达达人的淑世情怀、四海一家与天下太平的世界图景”。这种“德性”便是责任,要担当起这份责任,需要立足当代重新解读和建构传统文化的专家学者,也需要借助新型媒介再造传统文化的开发和传播人才,这是时代赋予中国古代文学工作者的使命。因此,古代文学服务于当代文化重塑,必须从学习到传播再到服务运用走出困境,进行标本兼治。
1.校正教育理念。由兴趣到意志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习者要积极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和课本传递给他们的信息。因此,学习者的兴趣和意志力很重要。其中,兴趣关联娱乐,而意志指向勤奋。目前的教育理念强调兴趣,为引起观众、听众、读者、学生的兴趣,不惜花大力气追求漂亮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其主旨内容。在实际上,包括在校的本科学生在内的成年人,意志力的培养仍至关重要。从价值角度告知他们所学习、传播内容的重要性,然后依靠自身的意志力去接受,去刻苦,应该是当下教育理念调整的方向。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共存共荣,价值比兴趣更重要。
2.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回归元典传统文化中,对社会和人类具有普适意义的精华部分,需要继承,对由于时代变迁变得腐朽的部分,必须摒弃。只有这样,社会和人类才能不断完善。立足当代对精华和糟粕进行甄别,重塑中国文化的形象,是增强中国文化感召力的重要工作。当下信息泛滥,鱼目混珠,网络、影视,甚至主流媒体,歪曲元典思想的现象时有发生。重塑传统,挖掘中国文化的普适价值,必须回归元典。正如袁行霈先生在《中国文学史》总绪论中强调的那样“:文学史着就应立足于文学本身……文学创作才是文学史的根本,文学理论、文学鉴赏,批评是文学史的辅助方面,文学传媒是文学史的另一辅助面。文学本位就是指强调文学创作的中心位置和紧抓另外辅助的两个方面。”以文学为本位,就要以经典作品为本位。借助网络资源提供的线索,顺藤摸瓜,查阅元典,是正确解读传统文化的良方。
古代教育理念范文6
论文关键词:网络环境;古代文学;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
中国古代文学正处于一个内外环境急剧错位的时代,这是自该课程产生之日_起从未遇到的变化和挑战。该课程具有内容相对固定的特点,从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乃至唐宋元明清文学,这些文学历史的脉络基本不变,教学的内容无非是文学史中重要的作家作品及文学流派等内容,即使这些内容发生变化,也只是新的材料和新的研究成果以及评价视角的转换和改变。与此不同,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脑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整个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对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以及社会经济、文化都有很大的改变。对于高校教学的作用也很明显,至于一直处于稳定状态与社会变化保持距离的中国古代文学,对其触动也是极大的,它必须要面对不断发展壮大的网络,面对网络对学生的影响,面对网络中丰富的教学资源,接受网络环境对固有的教学模式带来的冲击。
一、古代文学教学目标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再思考
大学教育对于一个国家来讲,是要提高全民的整体素质,对于个体应该是知识、思考能力以及人格的提升。在当前社会经济浪潮的冲击和就业竞争增强的情况下,大学教育的目标与大学教育的本质发生偏离。教育理念与目标的变化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产生直接影响,我们不能低估功利化思维对大学教育的冲击,在这种大背景下,古代文学的教学目标必须重新定位,固守原有的教育理念与毫无原则地迎合社会需求都是缺乏思考和不负责任的方法。
“在教学目标方面,应使古代文学教学从传统知识传授型转向能力培养型”。教育者在思想上都已经认识到教学目标调整的必要性,很多人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改变教育理念。培养能力可以作为教学目标的核心内容和首要原则。培养学生的能力主要包括阅读能力、审美能力、表达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哲理思辨能力,以及近年大家关注较多的创新能力等。这些能力是当前和未来社会发展最需要的基本能力,也是从小学至大学的教育目标中一直强调和重视的能力。我国应试化教育的现状决定了在大学之前这些能力的培养只能处于次要地位,自然居于应试能力之后,大学教育没有应试的需求,是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阶段。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无疑要有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的改变是十分必要的,已经成为教学目标实现的手段和保障。
教学模式无疑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必须适应教学目标的调整和社会外部环境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的重新定位需要对教学目标的深入了解,更需要针对教学目标对教学模式作出科学合理的设计。
二、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及现状
“传统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是教师采用粉笔加黑板等传统教学方法,利用语气、文字、表情、手势等与学生交流,方式较为单一,多媒体教学利用丰富的形式和特殊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优化了教学内容,给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传统教学模式一般是指在原有的教学理念指导下,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的教学活动,与当前世界流行的教育理念有所不同,在教学中很少借助网络多媒体技术,大多以教师讲授为主,虽然也是以学生为中心,但是突出的是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方面有所欠缺。以讲授先秦文学中的楚辞为例,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一般是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相关背景知识,课堂上按照楚辞产生的文化背景、成书过程、主要作家的人生经历、代表作品赏析等顺序进行讲解。在教学过程中,关键是教师必须十分熟悉以上内容,备课时需要搜集大量的资料,掌握学术界存在的不同观点,讲解时提供给学生,并能够作出自己的个性化判断。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是学生按照教师预设的思路,跟随教师系统掌握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可以根据自己对教学目的要求,精心准备每一个环节,确保学生对每一项教学内容都能够掌握。当然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对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讨论,教师加以指导和解答,但是国内学生在课堂上很少主动提出问题,更少对教师的讲解内容提出疑问。显然,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整个课堂教学设计中没有学生发挥主动性的环节,教师的教学理念中也没有把学生的积极参与作为重点。
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当前网络技术发达的社会环境不相适应,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主动性不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不足,与社会的需求差距较大。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的检索十分便捷,原来课堂上教师精心准备的大量介绍性的背景知识,学生在网络上可以非常容易检索到,并且网上的各类资源非常丰富,很可能远远超出教师所掌握的知识量,很多新的观点在网络上不断出现,如果教师不时刻关注网络、更新知识,很容易落后于学生。教师在备课时精心准备的介绍性知识,对学生而言已经不再具有吸引力,学生需要的是建立在这些知识背景下的深入分析、讨论问题。在现有的古代文学教师队伍中,大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对教学模式进行了一些调整,但是还有一部分教师出于授课习惯和对新的教学模式的认同度等方面的问题,不愿意进行调整,还是希望通过增加讲课激情、感染力等方式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可。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由于个体差异,不是每个人都具备这种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无疑是改进教学模式。
三、建议采用的教学模式和具体方法
古代文学教学模式在网络环境下面临的问题,在其他专业的课程教学中也同样存在。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不断出现,其中教师的研究性教学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被认为是能够提高学生能力和学习效果的教学模式。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实施研究性教学要对教学的各个环节重新调整,从知识点确定、教案设计、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变,到课后作业的布置、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的调整等,都需要加以认真梳理,使教学的所有环节能够适应新的教学理念。研究性教学更需要学生的密切配合和主动参与,学生根据教师的安排进行研究性学习,必须对教学内容有提前的知识准备,课堂之外的大量阅读与相关材料的查找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只有充分的知识准备,才能在课堂上与同学就某个问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
研究性教学要求教师转换角色,由单纯的知识传播者变为研讨问题的主持者。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要在课堂讲授中完成对知识的传授,而现在教师的主要精力集中在问题的设计、学生发言的评价、课堂讨论的组织上,教师作为主持者,要引导学生的讨论能够深入进行,而不是停留在材料和观点的陈述上。在庞大网络资源的支持下,学生所掌握的背景知识和各类学术观点更加丰富,对教师的知识更新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学术修养,时时把握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以保证对课堂讨论中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作出正确的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