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汉语国际教育的性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汉语国际教育的性质范文1
【关键词】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形成过程;基本内涵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192-01
陶行知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一生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历经磨难和艰辛。在他逝世后,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仍然受到我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是我国教育史永远的精神财富。他关于幼儿教育方面的思想、理论和实践,对于今天我国开展幼儿教育仍然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主要分析了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形成过程和基本内涵,希望能够给相关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价值。
一、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
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是中西教育思想结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而逐渐形成的。
(一)乡土文化背景。陶行知博大的儒学底蕴、徽州独有的厚重文化是在他特有的家庭熏陶和故乡侵染下孕育的。陶行知父亲曾是一位道德文章俱佳的晚清秀才,母亲勤俭持家、好学求真,因为生活条件所限,陶行知的启蒙教育由他父亲在家中完成,但正是这种良好的家庭熏陶,才培养出了陶行知毕生教育为民、勇于奉献的精神,成为工农大众所喜爱的人民教育家。
陶行知的故乡徽州不仅仅是著名的徽商的故里,更是徽州文化的发祥地,文化底蕴传承千年,陶行知潜移默化地受到良好传统文化的熏陶。徽州人学风极佳,这造就了陶行知治学的良好习惯;徽州人重视教育,注重从小抓起,这也深深影响了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徽州人乡土观念很重,成功的商人往往回乡资助教育,而良好的教育成果也会反过来促进徽州的社会经济发展,这对陶行知将教育作为毕生事业的思想起了关键的作用。
(二)政治经济背景。陶行知所处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许多有识之士均将改变落后状况的希望放在了教育事业之上,陶行知正是这些知识分子中的代表。这个时期中国采用旧式教育的方式方法,陶行知自身的求学经历使他充分认识到这种教育是无法“救国”的。唯有让教育走向大多数的平民,从根本上改变广大民众的精神面貌,才能实现教育救国的梦想。
(三)我国近代落后的幼儿教育现实。我国近代的幼儿教育是在二十世纪初才刚刚开始,但是学习的内容、方式,不是照搬日本的幼儿教育,就是带有西方宗教色彩的文化渗透。民国以后,虽然政府提出要加强幼儿教育,但缺乏具体的实施办法,国内幼儿教育的发展主要靠一些私人的资助和提倡,或是教会办学。后,新式教育开始在国内兴起,但是农村幼儿教育仍几乎为零。于是,陶行知提出并亲自实践建设中国的、平民的、乡土的、省钱的幼儿教育。
二、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萌芽期。陶行知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期间,对于德国幼儿教育之父福禄贝尔的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创立的幼儿教育法,都十分感兴趣,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他也关注着世界各国的教育发展状况,并期待针对国内落后的教育状况,以“教育”实现救国。
(二)发展期。1926年开始,陶行知发表了多篇关于幼儿教育的文章,这一时期的陶行知已经深刻认识到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和改革的必要性,并且开始针对当时幼儿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将女子幼儿教育和农村幼儿教育看做未来发展幼儿教育的重点,认为幼儿教育应该切实保护好幼儿的身心健康,加大对平民幼儿教育的投入力度。
(三)实践期。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晓庄师范学校成立幼儿师范学院,并且在他的奔走努力下,中国第一个乡村幼儿园成立。陶行知强调要将生活材料用于教学之中,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幼儿教育的方法。后来在他以及一些幼儿教育先驱者的努力下,以陶行知具体鲜明幼儿教育思想为目标的幼儿园纷纷建立,给当时的中国幼儿教育,尤其是农村幼儿教育带来了曙光和希望。
三、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
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主要有:1.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主要强调对人的教育要从小做起,重视人格的培养;强调儿童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尊重儿童的人权,培养和鼓励儿童创造性的思维。2.在中国普及幼儿教育。他认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根本,要改变过去忽视幼儿教育的思想和态度;要改变办园的方式方法,普及农村幼儿教育,普及女子幼儿教育;要改变教师的培养制度,形成专业化的幼儿教师队伍。3.要创办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幼儿园。这主要是针对当时幼儿教育存在的三大弊病:外国病、花钱病和富贵病。4.强调教育内容要注重身心的协调发展。在当时国民体质整体水平较低的国情下,强调健康第一,保护儿童的卫生是十分必要的;同时鼓励儿童进行室外活动,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促进他们的身体发育。另外他还强调要重视科学教育和劳动教育,重视道德品质的培养。
汉语国际教育的性质范文2
关键词: 东盟 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一、引言
随着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钻石十年”的到来,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推进,中国和东盟之间的合作交流势必更加紧密、深入和宽广。东盟各国日益高涨的“汉语热”在进一步推动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大力培养的同时,也对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提出挑战。因此,2012年教育部高教司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中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明确提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要求。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现状
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基本上包括六大部分,即语言类、文学类、文化类、教育类、技能类和公修类。从文化与交流的广义视角看,几乎所有类别的课程都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具有促进作用。英语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跨国文化交流工具(张晶,2010),从语言与文化联系的紧密度及课程对国际视野的呈现度来看,大学英语课程无疑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理想渠道。事实上,早在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就在教学性质和目标及教学要求中提出大力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内容。可见大学英语课程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目标上具有高度一致性。此外,大学英语课程通常贯穿于学生大一、大二两个年级阶段,共计15个学分,累计达240个学时,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系统性提供了可能。因此,从理论上说,以大学英语课程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主渠道是合理的,也是可行的。
就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所修习的大学英语课程实际情况而言,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面,教师大多采用的都是文化导入的方法,即在单元内容讲解中对所涉的异国文化知识进行简要的介绍或比较,使学生在认知层面了解他国国家概况、风俗习惯、礼仪禁忌等事实性文化知识。这样产生的问题有两个:
一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体系不完整。对异国文化知识的了解仅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并不能等同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个体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共同发展而成的,大学英语课程中的文化知识导入仅是在个体认知层面给予了一些文化事实和交际规约的知识性介绍和储备,要推动学生在情感、行为层面发展,还需要大量基于文化知识的对比、分析及反思等体验性教学活动。以Byram等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就尤为强调经历(experience)文化差异,然后通过“分析―反思―再经历”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而提高跨文化意识,从而最终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反映在教学中,即始终将以学生为中心的跨文化体验活动置于教学过程的核心地位。缺少了具体的跨文化体验活动,静态的文化导入难以促使个体对文化的深切思考,停留在个体浅层认知层面的可能性极大。
二是文化知识结构失衡。就广西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面临的机遇而言,人才培养倾向于以东盟为重点的“一带一路”国家的交流合作,学生毕业后在东盟国家进行海外汉语教学的概率比在英美国家要高得多。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上,东盟国家的文化知识理应受到重视。然而,由于英语教材中出现的文章体现的多是欧美等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内容,几乎没有与东盟国家相关的内容出现过,因此这种文化输入的失衡,可能会造成学生今后从业所需文化知识的缺乏,并产生某种文化偏见。
从上述分析来看,要利用好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作为广西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主渠道,首先必须在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框架内构建一个合理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并在此模式内体现出向以东盟为重点的“一带一路”国家的教学倾向。
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英语课程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构建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理论
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起源于美国,在几十年的发展变化中,已基本形成了“认知―情感―行为”三位一体的研究框架。在此框架之下,学界提出了多种各有侧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其中对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影响较大的主要有Fantini和Byram提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四要素理论,四要素分别为知识、态度、技能和文化批判意识。Byram认为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涉及的知识,不仅应包括社会群体及文化知识,还应包括有关交际过程的知识;态度指对互动文化所具有的好奇、开放、包容、尊重和欣赏的积极正面的态度;技能不仅包括对他国文化进行解释与联系的能力,还包括真实交际中探索文化新用娌⒂胫互动的能力;而文化批判意识则指对互动双方文化进行思考、质疑和评价的能力。由于Fantini和Byram是从语言教学和跨文化教育相结合的角度提出的四要素模式,因此,该模式也强调这四个构成因素必须与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及语篇能力相结合才能最终形成个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毫无疑问,这一模式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鉴。
汉语国际教育的性质范文3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汉语国际教育;语言学概论;教学理念;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175-02
一、引言
语言学是汉语国际教育的重要支撑学科之一,“语言学概论”在该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基础核心课,需进一步明确其教学对象特点,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进行教学。同时,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应用型人才,这也对理论性较强的“语言学概论”带来较大冲击,需要教师思考如何针对“应用型”本科进行课程建设,把课程教学目标与培养应用型人才有机地统一起来。
二、应用型本校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语言学概论”的教学目标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
我们赞同研究型、应用型、高职型三类高校对待理论态度应有所区别的看法。应用型本科教育要求理论“坚实”,要求理论准确、实在,但不过深,只把理论说清楚,让学生能够掌握即可,不必关注理论的来龙去脉等,应着重于理论如何应用到实践中去。“语言学概论”课程建设应该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理论建设的总体定位,“坚实”也应该是其课程建设的出发点。
(二)应用型本校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教育部高教司(2012)《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以下简称“新目录”)指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培养掌握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能在国内外各类学校从事汉语教学……从事与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化学科应用型专门人才。”新目录“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定位,“基础的、基本的、入门级别的”培养规格,就应该是确定本专业课程总体教学目标的依据,也是确定“语言学概论”课程分项教学目标的出发点。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语言学概论”的教学目标
教育部颁布的“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实际上是针对汉语言、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的笼统规定,并没有结合专业特点具体化,因此有必要强化对象意识,确定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语言学概论”的教学目标,具体为:(1)认知领域。可简要概括为传授基本语言知识和基本语言学知识,谢奇勇、张先亮对此已有较好的总结,此不赘述;(2)技能领域。可总结为培养三种能力,即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基本能力、初步从事语言调查研究的能力和对外汉语教学的能力,其中前两种能力是汉语言、汉语言文字和汉语国际教育三个专业的共性要求,对外汉语教学能力是本专业的特殊要求;(3)情感领域。满足本专业培养目标的毕业生,不管是从事语言文字、汉语教学还是国际文化交流等工作,甚至改行,语言文字包括相关文化素养都是其立身之本,是其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之一。“语言学概论”是课程模块“中外语言类”的基础和核心,在人才培养中的支撑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树立对汉语汉字汉文化的自豪感,有从事相关工作的愿望,也是教学任务之一;(4)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促进信息的获得、存储、提取和使用所采用的方法,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重视学习策略问题可以增强学习的核心竞争力,改进高校教学质量。在“语言学概论”教学过程中,若教师能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效,实现学习策略教学和专业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无疑对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思辨能力培养有重要促进作用。
三、教学内容的选择
通过广泛调研,并结合教师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为在尚无面向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语言学概论”教材的背景下,采取以一本教材为主,适当增删相关内容的做法较好。
(一)选择“适当的”教材
选择一本合适的教材是上好一门课的重要前提。“语言学概论”教材数量较多,主要可分为语言概论类、语言学概论类和复合类。相对而言,第三种更有优势。在此前提下,又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接受情况、专业特点及国家规划教材等进行筛选。在广泛调研、综合比较的基础上,选出较为适宜的三本教材:教材一是使用高校较多并作为重要考研参考书的《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叶蜚声等著,王洪君等修订,教材二是崔希亮主编、专门针对对外汉语本科专业的《语言学概论》,教材三是池昌海主编《现代语言学导论(第三版)》。最终,优中选优,针对现阶段“语言学概论”教材前沿理论吸收不足的问题,排除了教材一,顺应尽量使用国家规划教材的要求,排除了教材二,最终选择了池本教材。它既是“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也是浙江省高等学校重点建设教材,在内容和编排方式上也都比较合适。
(二)适当增删相关内容
“语言学概论”信息量大,覆盖面广,一般是48个学时左右,教师要在保持课程知识体系相对完整的前提下,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进行删减或增补,进行合理的课时安排。讲授每一个专题时,不必要求面面俱到,更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介绍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承前启后,尤其是与“现代汉语”、“西方语言学流派”等直接相关课程的衔接。补充的内容主要包括补充解释性材料、提供辅材料和推荐参考书目,适当兼顾语言理论的前沿性,比如适当补充语言类型学、认知语言学等方面的内容,重视汉外语言对比等。删减的内容应该是较为陈旧或与前后衔接课程有所重复的内容。
四、教学方法的改进
高校一般依据教学目的、内容、对象等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的讲授法等。“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传统的讲解/讲授模式为主,研究型教学模式为辅
讲解或讲授依然是高校的重要教学方法,“语言学概论”一定要重视讲解或讲授,但必须要废止“注入式”或“填鸭式”教学方法,提倡灵活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尤其是研究性教学的案例教学法、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等。基本思路是:一是要把研究理念、成果及时引入课程;二是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研究中;三是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和谐、文明的师生关系。具体而言,应该是以研究型教学方法作为对传统教学方法的补充,在教学中适时开展观察比较、分组讨论、课题研究、学习汇报等活动,重视探究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开放性的研究型教学更关注学生怎样解决问题,提倡并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目前应用型高校要求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加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研究能力,将研究型教学理念应用到为“概论”课程,正是这一趋势的体现。
(二)重视讨论、交流与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主要以小组活动为主,表现为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讨论课一般先由教师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提出讨论题目、要点、阅读文献,学生课下分组准备,然后小组汇报、研讨,教师就研讨情况要进行简短的总结、评价,供学生参考。
(三)课堂集中教学与课外分层次教学相结合
分层次教学是教师将教学内容难度、要求高低、指导程度进行必要划分,可适当根据学生不同基础、学习能力状况、学习目标要求来实施教学。客观上,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学习动机不一,“因材施教”是必要的,尤其是部分学生有考研深造的愿望时,牢固的基础知识储备、扎实的能力培养就是标配,与不考研的同学迥然不同。本科教学和考研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本科教学应当为考研服务,尤其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已转变为招录全日制培养的应届毕业生,与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有了良好的对接。但由于考研的学生毕竟是少数,教学不可能都围绕着少数学生来展开,所以就有必要将课堂的集中教学与课外分层次辅导相结合,满足不同的学习需求。
五、结语
尽管已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语言学概论”课程建设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与思考,但尚有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一是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方面,如何在遵守学校总体要求的前提下,优化课程评价体系;二是在任课教师方面,如何实现教师在教科研方面的可持续性发展及有效建设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结构科学合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等。
参考文献:
[1]潘懋元.什么是应用型本科[J].高教探索,201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87-88.
[3]冯桂芹.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方案初探[J].科技风,2013,(12)上.
[4]张先亮.关于“语言学概论”内容与方法的再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02).
[5]谢奇勇.关于“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内容几个问题的讨论[J].中国大学教学,2010,(01).
[6]张先亮.对“语言学概论”课程性质与任务的思考[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
[7]陈楠,杨峥琳.基于学习策略的汉语教材练习本土化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15,(02).
[8]周海涛,景安磊,李子建.大学生学习策略使用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4,(04).
[9]池昌海.框架概念和关联――语言学概论类教材略谈[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4,(04).
[10]宋颖桃.新世纪以来语言学概论教材比较研究[J].现代语文,2015,(05).
汉语国际教育的性质范文4
【关键词】中华才艺;课程;汉语国际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愈来愈多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弘扬和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掌握一门中华才艺技能,对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具有积极意义。中华才艺以直观的形式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不但深受国外汉语学习者的欢迎,更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学子。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中华才艺是能够映射出其软实力的基本功之一。作为一名有可能走出国门推广汉语的准教师,中华才艺不但能够帮助他们更快、更好的融入工作环境,更能辅助他们从事汉语国际推广与对外交流。
在此有必要对“中华才艺”进行注释。中华才艺即为区别于其他国家的,具有中华民族独有特色的,可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内涵、展现中华民族特有风貌的才能、技艺与艺术。大致上可包含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范畴中的舞蹈、曲艺、相声、书画、武术、太极拳、中国民间手工艺及中国传统器乐等等――这是刘璇于2012年著作的《太极拳与中国文化传播》一文中关于“中华才艺”的定义。
由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涉及到语言学、文化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具有跨学科的特点。如何对各个学科内容进行择优选择并合理分配使其优化组合是当前专业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特别是中华才艺课程,如何将其归并至专业课程框架中,如何科学定位其课程性质、地位都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以实践检验理论。
截至2012年7月底,全球拥有387所孔子学院、509所中小学孔子课堂。亚洲已有30个国家和地区75所孔子学院,其中在中亚正式挂牌成立的孔子学院己达到8所,涵盖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家。目前新疆高校中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有五所,其中先后开设中华才艺课程的高校有新疆师范大学、新疆财经大学等。综观其开设的才艺课程项目包含剪纸、书法、武术、国画、京剧等(每一年在安排顺序和项目选择上略有差异)。
在对国际教育专业已修读或正在修读中华才艺课程的学生及任课教师展开调查与访谈后,我们发现:
1.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开设中华才艺课程的必要性,大家的意见趋于一致
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开设中华才艺课程的必要性”进行调查、访谈后,超半数的师生都认为非常有必要,仅有极少数学生表示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或不认可中华才艺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2.在对中华才艺课程项目的选择与开设问题上,学生见仁见智,意见不同
调查发现:包括剪纸、京剧、国画、武术及太极拳、中国结、传统器乐等在内的近十个技能项目都是学生喜爱并关注的。其中,剪纸技能居榜首,其次为国画、京剧、太极拳、武术等项目。从喜好数量多寡可见带有浓郁中国特色风格的技能,特别是能体现中国国粹与民俗文化的项目格外受青睐。
正因为考虑到已开设的课程项目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我们还对学生的进一步需要做了调查统计。发现:大部分学生希望在开设原有才艺技能课的基础上,还希望校方提供更多的项目选择。在对填报的课程项目归纳整理后,大致分为如下五类:传统文化理论类(如:民俗介绍、中国古诗词阅读鉴赏)、棋类(象棋、围棋)、歌舞类(昆曲、肚皮舞、新疆歌舞)、器乐类(钢琴、二胡、小提琴、葫芦丝)其他特殊技能类(针灸、中国结、中国菜系与烹饪、麻将、插花、茶道、变脸、快板、刺绣、瑜伽、跆拳道)等等。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五大类中的个别技能不属于(具体参照刘璇在2012年著作的《太极拳与中国文化传播》一文中关于“中华才艺”的定义)中华传统文化才艺。例如:肚皮舞、插花、茶道、瑜伽、跆拳道、钢琴、小提琴等。这些技能虽然是当今时代下较为热门的技能学习项目,但并不属于中华才艺的范畴,本研究不做论述。由此可见,虽然学生对才艺技能渴求的积极性令人欣慰,但什么是中华(传统)才艺?又如何与其他技艺做区分?对于此类问题,学生模糊不清、认识仍显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国的“国粹”麻将作为一项娱乐大众的游戏日渐风靡西方社会。特别是美国和欧洲,人们通过麻将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进而了解汉语。学生对技能需求的与时俱进性敦促了课程设计者应紧跟时代步伐,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课程方案。此外,作为毗邻中亚地区的新疆高校学生,掌握具有新疆特色民族文化的才艺技能(如:民族舞蹈、民族乐器等)是绝大多数学生的意愿之一,这无疑对于中亚地区的汉语推广及中国文化传播具有积极影响。
3.中华才艺课程的教与学
首先,从教学内容上看:绝大部分学生认为中华才艺课程的内容与实际需求相符,对提升汉语教学技能有促进作用。其次,从课堂组织来看:过半数的学生认为教师在组织课堂时讲的多,练习少,导致实践机会不足等问题。第三,课下活动是否能与才艺课教学相配合使二者相得益彰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就调查情况来看,包含讲座、参观、展览、汇报演出等形式的课外活动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诸多课外活动比例相当,种类丰富。第四,对课时量的安排:绝大多数学生则认为课时量过少,以至学习技能不精。第五,对授课教师采取教学方法进行调查统计后发现:只有极少的学生认同教师现有的教学方法,而而近一半的学生则认为因为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教学过程较枯燥。
面对理论大于实践、略显枯燥的课堂,学生又是否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课余、课下时间多加练习从而掌握中华才艺各项技能呢?调查显示:对课后是否会主动练习巩固才艺课技能操作,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了偶尔练习;极少数选择了临时抱佛脚,通过考前突击应付考试。当然也有10%的学生选择了从不练习。因此,不同学生对才艺课程的学习效果各不相同:过半数的学生认为通过学习可以掌握所需的才艺技能,而三分之一的学生仍然认为这些才艺技能有点难度,尚未完全掌握相关操作性技能。
本调查以实证研究的方法考察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在学习中华才艺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 并对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及科学性进行了相关分析, 得出如下结论。
4.结 论
4.1 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开设中华才艺课程的必要性,绝大多数学生日渐明确才艺技能的获得与汉语推广工作关系密切,特别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推广是汉语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之一。
4.2 对于中华才艺课程中才艺技能的种类与项目,校方应在对市场进行充分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紧跟时代步伐并考虑实际师资力量,尽可能地丰富技能种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关注度。同时,新疆特殊的地理政治因素不容忽视,本着辐射中亚中国西部桥头堡的角色,在中华才艺课程设置上具有民族特色的技能也应纳入才艺课程项目的建设体系。
4.3 教师的课堂组织方式及教学方法还需进一步改进。具体包括认清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水平,对于操作技能性强的课程需要积极寻找“讲练结合”的平衡点,尽可能多的练习才能够保证技能熟能生巧。此外,多元化的教学设计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勿让方法拖了内容的“后腿”。
4.4 课下学练的环节不应忽视。特别是校方应尽可能多的提供能够接触才艺技能的辅助活动,积极搭建展示平台。
中华才艺的学习任重而道远:这不仅仅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应学习的技能,更是一代代中国人需要传承与掌握的精髓瑰宝,需要我们继续学习、终生学习。
汉语国际教育的性质范文5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
1.立足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决定了教学内容的选择,简单的说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就要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包括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最终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结合这一目标,考虑到“学以致用”,《中西文化交流史》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要系统讲授各个时期中西交流的发生、发展及其内容和方式,尤其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接触、碰撞、冲突和交流、融合。
让学生了解中国与西方在政治、经济、宗教、文学、语言、科学技术与艺术等诸多领域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互动关系,由此知晓各种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之一,促进学生了解和探讨汉民族与世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的是总结我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交往的经验和教训。从而培养学生对人类文明进程阶段性和整体性的认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开放和交流意识、正确对待和吸收外来文化的科学态度以及正确地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为更好地进行对外汉语教学和对外文化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2.结合汉语国际教育和中西交流的现状
目前,汉语国际教育遍布全球各大洲,根据2012和2013全国来华学生简明统计,生源大国的格局基本稳定,排在前10位的是韩国、美国、泰国、日本、俄罗斯、印度尼西亚、越南、印度、哈萨克斯坦和巴基斯坦。非洲、欧洲、大洋洲来华留学生数增长显著,但大部分的留学生主要来自东南亚国家。针对这一现状,本课程教学内容的课时安排可以做出适当的调整,例如可以适当增加与东南亚国家交流讲授的课时,以适应汉语国际教学中的需要。
另外,中西文化交流的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大部分的教材编订的教学内容以清朝为结点,这就要求老师突破教材的限制,对清末以来中西文化交流的情况进行甄别,大量收集资料并选定相关材料作为教学内容,这样更能引起学生们的共鸣,也更有利于与留学生的交流。
3.兼顾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和兴趣
“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中心”是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有一定的了解。以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为参考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对《中西文化交流史》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非常有利,因为本课程课时有限但课程内容涵盖量大,教学内容的选择和侧重有很大的空间,而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理应考虑学生的兴趣。在授课之初,可以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掌握学生的意向,初步选定教学内容;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反馈,例如通过网络及时掌握学生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利于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开展。
另外,老师提供丰富的课下阅读资料,包括书目和网站,同时要求学生针对自己的兴趣课下收集电子书、图片、视频等各种与课程相关的资料,对课堂内容加以补充,并通过网络群和公共空间存放资料,让学生们有选择地自由阅读,更大限度地满足学生需求,并要求学生定期撰写阅读笔记和心得,在课上预留5-10分钟,让大家互相交流和分享,从而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率。
三.教学方式的优化
1.重“专题”
重“专题”是指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打破传统章节的束缚,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凝练教学专题,突出教学重点。专题教学的优势在于让学生能够聚焦“专题”,让知识的展现更具有内部逻辑性和系统性,让教学具有更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同时也利于提高教学的深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西文化交流史》课程的教学内容非常适合专题教学的开展,首先在于教学专题的凝练,本课程的教学专题可以凝练为:丝绸之路、交流的手段、交流的性质、物质交流、科技交流、艺术交流、宗教交流、交流的阶段和特点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兴趣适当选择和安排课时。其次,是专题教学的形式,可采用讲授和讨论、课上和课下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专题。另外,是专题教学的目标要明确,针对不同的形式,侧重可以有所不同,例如课上专题侧重于知识的体系性,课下专题侧重于知识的开放性。
2.重“评析”
重“评析”是指在本课程的教学中结合基本史实,对交流的实质、影响和关系等加以正确认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史实是基石,了解和识记史实并非此门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而是要通过知道“是什么”“是怎样”最终实现“为什么”“会怎样”的思考。因此,在本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评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和手段,要树立善于“评析”、敢于“评析”的意识,“评析”的主体既包括老师也包括学生,一般教师要引导学生先评,老师再加以补充和总结;“评析”的内容要进行精选,既可包括课本内容,也可包括课外阅读材料,针对某些具有争议的案例,可以作为辩论的主题,开展辩论活动,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评析”既可以在课上进行也可以在课下进行,网络是课下评析最好的平台。
由此可见,“评析”是手段,其目的还是要通过“评析”,帮助学生思考,对全球文化、民族的交流建立正确的认知。
3.重“能力”
重“能力”是指在本课程的教学中要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阅读能力、思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针对《中西文化交流史》课程的性质,着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兼顾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本课程具有大量丰富的史料,思辨能力的提高主要通过课上和课下对史料的分析来进行,对学生的分析思路和观点要作好记录,并要求学生撰写文字材料,教师要及时回馈和总结,帮助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突破思维定势。针对错误观点要及时纠正;针对正确观点要给予鼓励;针对有争议的观点,要进一步开展讨论,允许分歧的存在。阅读能力的提高通过阅读课本、阅读课上案例和阅读课下材料等方式得到锻炼,写作能力主要通过撰写读书笔记、课程论文等形式加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主要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课前发言等形式加以提高。
以上几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孤立的,可以实现充分的结合,在专题教学中侧重评析,在评析中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以此达到教学方式的优化。这对教师的水平和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课程的主讲老师也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
四.考核方式的改进
考核是实现教学目标和对学生的知识体系、能力加以检测的一种手段,《中西文化交流史》课程考核为了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主要体现对学生能力的检测。一般来说,总评成绩由三个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出勤、课堂表现和小组表现)、中期成绩和期末成绩;分值的分布上,建议采用3:3:4的比例。
汉语国际教育的性质范文6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正式启动,行政区划面积27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下辖四个街道,常住人口约78.1万。21年来,园区以占苏州市3.3%的土地、7.4%的人口创造了15%左右的经济总量,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达到30%,连续多年名列“中国城市最具竞争力开发区”排序榜首,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国家级开发区第二位,在国家级高新区排名居全省第一位。“园区经验”也因此被誉为苏州市的“三大法宝”之一。
教育国际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园区经验”的应有之义。多年来,苏州工业园区积极搭建教育国际化平台,大力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努力探索适合园区实际的教育新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园区特色的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
中外教育交流机制化、常态化
开放的园区呼唤开放的教育。作为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国际合作的旗舰项目,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以教育国际化引领教育现代化是苏州工业园区与生俱来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园区适时将教育国际化作为提升教育现代化品质的四大战略之一,充分发挥中新合作发展平台和多元文化共存的自身优势,站在区域发展的制高点,以更开阔的国际视野谋划教育国际化的顶层设计,统筹推进教育国际化工作,逐步从管理、课程、师资、文化等方面与国际全面接轨,初步形成了以区域合作机制为基石,以国际友好学校、高中国际课程、特色国际交流项目为支柱、国际理解教育为目标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格局。
国际化发展趋势呼唤中外教育交流机制化、常态化。苏州工业园区先后与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哈利法克斯、渥太华、维多利亚,澳大利亚维州本迪戈等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以及新加坡南区第七校群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为双方开展行政人员、校长、教师互访交流,组织教师专题培训和学生文化浸润修学搭建平台。
此外,园区教育行政部门还与加拿大哈利法克斯市教育局共同创办“金鸡湖国际教育论坛”,每年一届,双方轮流主办;与澳大利亚本迪戈教育局合作举办校长论坛,聚焦深入开展国际友好学校合作项目。政府间建立长期、密切的交流合作关系,为学校间的合作交流提供了坚实保障。全区32所中小学校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丹麦、日本、韩国、新加坡、德国、法国等50多所境外学校建成姊妹学校,每所学校都有国际交流合作项目,每年交流访问或修学的师生逾千人。特别是近年来,基于信息化技术开展的线上国际交流活动成为姊妹学校间对话的新常态。
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构建本土化课程体系
苏州工业园区在国际化教育模式和课程方案等方面主动寻求合作,通过引进和整合国际课程,在借鉴中进行自我创新,提高国际课程校本化水平,努力构建面向世界的开放教育体系。
一方面,我们积极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实验,研制开发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体系及校本教材。据统计,苏州市首批国际理解教育实验学校园区占50%。另一方面,全面实施双语教育实验,遵循“注重母语,强化外语,试验双语”的原则,构筑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教育纵向衔接的双语教育体系。我们出台了《双语教育实验实施意见》,遴选双语实验学校,自主开发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双语教材、双语师资、双语教育评估体系。
在努力探索国际课程合作的同时,四所高中按照优质、多元办学的宗旨,统一设立了国际课程中心,引进国际通用课程,相继开设了美国、加拿大的高中课程,英国剑桥A-LEVEL课程,新加坡O-LEVEL课程等。
师资是国际课程开设面临的难题,我们通过外引内培双管齐下破解了这个难题。
我们实施了“外籍教师进校园”项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以公开招标、统一招聘、统一派遣、统一管理的模式,为全区每所中小学配备至少1名全日制外籍英语教师,为全区小学3-6年级、初中1-2年级4万余名中小学生每周提供1节外教口语课。外籍教师定期参加区域与学校的英语教研活动,为所在学校师生开展主题讲座,参加所在学校的国际交流活动,并编写出版区域性的小学外教课堂教材。
同时,组织教师赴境外培训、进修、考察和合作研究,目前学校教师有境外培训经历的占到教师总数的30%以上,其中英语教师接受境外教育培训的达到100%。
聚焦民族文化特色。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
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双向过程。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苏州工业园区在把国际教育资源“引进来”的同时,大力实施本土文化“走出去”战略,推动区域教育走向世界舞台,参与国际对话,提升园区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园区积极参与汉语(中国文化)国际推广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成为境外姊妹学校的汉语研修基地,开拓中文课程对外输出渠道,提升教育服务的层次和品位。整合汉语与中华文化教学资源,开发“中华武术”“中华国粹京剧艺术”“汉语习作教学”等特色汉语推广课程。目前,“苏州文化”系列教材已经开发完成并即将成为加拿大哈利法克斯公办学校选修课程。
不同人群的教育需求,对政府专业化服务水平提出了挑战。秉承园区“亲商”理念,我们丰富了外籍人员子女入学渠道,以满足不同的入学需求。目前,园区外籍学生入学主要有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民办性质的外国语学校、公办学校普通班级三种渠道。其中2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在校生近3000人,全市外籍学生超过八成在园区。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满足部分外籍及港澳台人员子女就读国内公办学校需求,区内各中小学专门开辟了入学绿色通道,每年接纳来自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500余名。
另一方面,我们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建立了各类国际学校,与新加坡、加拿大、德国、丹麦、韩国、日本等国学校实施了近20个合作交流办学项目,让学生实现不出国门的留学,也为改善投资环境,加快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推进城市国际化、现代化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