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异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异同范文1
在世界经济中,国际直接投资是最能体现经济全球化概念的经济运作方式之一,且与国际贸易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从总体上看,国际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相互作用、相互促进,都在大幅度增加和日益扩大。但具体而言,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究竟存在着何种关系,是具有互补性还是具有替代性?对外直接投资是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还是相反?在加入WTO之后,我国政府和企业如何充分利用WTO的规则,在对外直接投资中促进贸易出口的增长,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做一分析。
一、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的理论解析
影响国际贸易增长的因素有许多,从理论上讲,仅就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而言,直接投资究竟是构成对贸易的替代,还是产生了对贸易的创造,这主要取决于国际直接投资的类型。
按照小岛清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从一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分析,国际直接投资可分为三种类型:①(1)自然资源导向型投资。在东道国寻求某种自然资源既是为了满足母国本国的需要,也可以向其他国家出口。因此,资源导向型的投资不仅扩大了母国自然资源的生产规模,而且也促进了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国际贸易发展,甚至还扩大了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发展。(2)市场导向型投资。如细分起来还可以分为突破贸易壁垒型投资和占领市场型投资。因此,在这种类型中,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如: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后的初始阶段,因各种需求的存在,贸易是创造性的;当投资和生产形成一定规模时“,就地生产,就地销售”的结果势必会减少贸易的往来,因而具有贸易替代效应。但如果是突破贸易壁垒型投资,也许这种投资对贸易的间接促进会使贸易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但全面地分析,即使是前面所述的替代贸易时,在东道国进行市场导向型投资也可能会带来服务贸易方面新的需求。(3)生产要素导向型投资。这主要是指在东道国寻求低成本劳动力的投资。这种类型的投资,因国家之间比较优势而形成的国际分工,在初始乃至相当长的一个阶段中无疑是加大了贸易的发展,如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投资而进行的加工贸易。但因比较优势是动态而非静态的,这种投资与贸易的关系也要视具体情况而进行具体分析。
在理论上阐述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贸易的替代关系的还有佛农(Vernon.R),他在其著名的产品周期理论中,通过对新产品、新技术的创新、模仿和扩散的动态分析,阐述了母国的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在新产品的第一阶段,产品在技术创新国国内的生产、销售主要以满足国内需要为主(也存在向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比较接近的其他国家出口的可能性);但是,随着技术的成熟化,同时又面对其他国家企业的竞争,降低产品成本成为技术创新企业维持其海外市场占有率的必然要求,这时便出现了技术创新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佛农认为,一般地这种对外直接投资不会产生对母国出口的替代效应。但是,如果这种投资发生得过早,就有可能替代母国的出口。在技术进步日益加快的情况下,随着跨国公司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新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出口贸易的替代影响将越来越明显。①总之,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即存在互补性,也具有相互替代性,这要根据母国(或跨国公司)投资的动机、类型和发展阶段而定。
二、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实证检验
当我们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再来看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关系时,会发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存在一些异同。因此,在下面的分析中,我们将对这两类国家分别进行研究。
(一)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关系
国外一些学者将对外直接投资与某些产业的实际出口联系起来进行了实证研究。如,伯格斯坦(Bergsten.C.F.)认为,在美国不同的对外直接投资产业中,那些对外直接投资程度较低的产业,其出口水平也较低;随着对外直接投资水平的提高,出口规模也相应上升;但是当对外直接投资超过一定规模后,追加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的促进效应就逐渐消失了。因此,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之间既是互补关系也是竞争关系。随着跨国公司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其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的竞争(替代)也将不断加剧,因而海外子公司的生产将逐渐替代美国的出口。②同时,学者们也有相反的发现,利普赛(Lipsey.R.E.)和威斯(Weiss.M.Y.)的研究表明: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上,美国的出口与美国海外子公司销售额都是高度正相关的,而且美国海外子公司的生产销售都部分替代了美国出口竞争伙伴中的发达国家企业的出口③。
(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关系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除去个别的现象,较大规模的起步应从20世纪60年代算起,拉丁美洲的阿根廷、巴西、墨西哥和委内瑞拉,亚洲的印度、韩国、新加坡、菲律宾和中国台湾地区都是从那时起陆续向国外或境外进行直接投资的。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东石油输出国组织一些成员的投资方式也从贷款转向间接投资,再由间接投资转向直接投资。④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而且由原来主要投资于邻近的国家和地区,逐步转向向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
伴随着经济实力的提高,发展中国家企业进入世界级大企业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1997年,发展中国家企业进入“全球500强”的仅有22家,平均营业收益率为3.6%;而2000年入围企业增加到33家,平均营业收益率提高到5.2%,且高于“全球500强”4.7%的平均收益率①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健康发展对贸易的促进也有其特点。首先,小规模和特殊商品是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优势。由于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大多数属劳动密集型的小规模生产,资本劳动比率比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低许多,发展中国家东道国更愿意接受劳动密集型高的项目投资。即使是进行规模较大的生产性投资项目,与发达国家相比,作为母国的发展中国家也占据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同时,这种生产性投资也将给母国带来原料、设备的出口增加,因而具有很强的投资与贸易互补性。其次,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一般侧重于扩大出口的市场销售战略。无论是为保护原有的出口市场,或是开辟新的市场,还是避开贸易壁垒,发展中国家多采取各种方式保障出口,在达到一定实力和经验积累后,逐步再向全球经营战略发展。
考察韩国的经济,其迅速发展得益于通过出口把国内产业与国际市场紧密连接的结果,从而使国际市场容量的不断增大,并对国内经济的增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1991年韩国全国经济学家联合会的一份《韩国制造业的国本外投资经营成果调查表》②中,我们看到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总的来讲与贸易联系较多,所占比重也较大。如开拓市场与回避进口限制两项都与贸易紧密相连,其之和所占比重在韩国整个对外直接投资动机中达到35.7%。当然,从表中还可以看出,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因区域不同而有所差异。在北美洲和欧洲地区,开拓市场的动机比重最高,占到29.3%,比其他动机的比重平均高出10个百分点,这是为适应当地区域化经济和确保新产品市场的结果;在拉丁美洲、大洋州地区,最高比重的动机为回避进口限制,占27.3%,也比其他动机高出10.4个百分点,这说明韩国对外直接投资在此两个地区对贸易壁垒的突破动机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但具体到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还有更进一步的动因分析。如李宏格(音译)(Lee,Honggue)对韩国电器行业的研究。③电器是韩国最重要的制造业部门,在20世纪90年代初韩国就已成为世界第五大电器生产国。李宏格指出,韩国电器行业在1989年的对外直接投资额比1979年增长了85%,显示出韩国在该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于20世纪80年代末达到了顶峰———尽管与韩国电器产品的出口相比其投资的规模是非常有限的:1976-1992年间电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为5亿美元,而1992年电器产品的出口额却高达161亿美元。李宏格分析,韩国电器行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主要表现为维持和扩大出口的需要,即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那么,这种对外直接投资的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韩国本身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所造成的压力,迫使电器行业利用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寻求廉价劳动力以降低生产成本(主要是在亚洲地区);另一方面,则是来自欧美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在韩国扩大对欧美出口的同时,其电器产品也已成为反倾销的对象———这一点对我国在加入WTO之后,重新审视海外投资与贸易的关系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综上所述,尽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有所不同,但总的趋势是积极的,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一国的对外贸易乃至国际贸易;由于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的互补关系和替代关系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不一,所以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出口的影响具有动态效应;在经济全球化的今日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已不仅仅是发达国家的“专利”,它对发展中国家来讲同样是必不可少的经济运作方式。
三、中国海外投资发展与贸易的关系
为了论述的方便与国土概念上的准确,我们把以下涉及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称为“海外投资”。
(一)中国海外投资的发展与现状
中国海外投资的发展,比较准确的提法应该从1949年算起。但因那个时期的海外分支机构都是一些贸易企业,规模又非常小,一般不在我们的讨论之内。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至今,中国海外投资的步伐越来越大。截至2001年年底,经外经贸部批准的企业就达6610家,中方海外投资总额已达83.5731亿美元,遍布全球153个国家和地区①。
1.中国海外投资的区域分布。中国海外投资在全球的区域分布正逐步由集中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但目前从投资的额度来看,集中化的表现还依然存在。截至2001年底,中国海外投资企业数量在全球主要63个国家和地区的分布见表1。从基本格局看,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占28.99%,发达国家(欧洲、大洋州和北美)占27.99%,加上中国港澳地区33.46%的分布,大致呈现出各占1/3的态势,可以说是一个多元化的分布。具体的投资额度和比重见表1。
通过以国家和地区分布的形式进一步对投资额排序,我们就可以看到中国海外投资分布的集中化:即地缘优势和人缘优势使相邻国家(地区)和海外华侨聚集的国家(地区)成为中国海外投资的集中区域。至于在拉美地区和非洲投资额分布得较高,一般为投资行业的原因所致,这将在下面进一步阐述。
2.中国海外投资的行业分布。中国海外投资是从贸易
型企业起步的。这些贸易型企业开始在海外做的商业性工作是为对外贸易企业提供信息、进行市场调查和客户联系服务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中国政府有关政策的引导下,生产加工型企业有所增加。但总的来看,服务贸易型的投资行业特点仍十分突出。根据对外经贸部的统计,截至1999年,中国海外投资中服务贸易型企业,无论从企业数量上还是在投资额度上仍占绝大多数;生产加工型企业虽然在企业数量上增加较快,但在投资额度上还处于较小规模;而资源开发型企业在投资额度上比生产加工型企业还要大些。详见表2。
一般地,中国海外投资在发达国家的多为服务贸易型和研究开发型,即非生产性项目。服务贸易型企业的运作主要是为了服务于国内企业的出口,以促进中国产品的出口;在海外投资于研究开发型企业则是为了更有利地接近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先进技术,以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而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则大多为资源开发型和生产加工型,即非贸易性项目。资源开发型的投资,主要是为了获取国外开采条件较好或储量、品位较高的石油、矿产、林业、渔业等资源,以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生产加工型投资,主要为转移国内长线产品的生产能力或发挥中国在技术、管理上的比较优势以占领当地的市场,同时带动相关材料、设备、零配件的出口。因此,这也是生产加工型的投资大多集中在非洲、拉美和东南亚地区的主要原因。
(二)中国海外投资与贸易的互动
1.中国进行海外投资的动因。从外部条件上看,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进入生产、销售、采购的全球体系成为必然。中国既然已经实行了“引进来”的改革开放,也必然要实施“走出去”的对外开放,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实现资本、技术和人力等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提升国内的产业结构,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从中国国内经济发展的需求上看“,走出去”到海外投资不仅是政府的政策号召,更主要的是国内企业自身发展的利益驱动和内在要求。如前所述,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有许多动因,具体而言,中国海外投资的动因主要有如下五点:(1)寻求资源开发。中国虽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占有率很低。在进入21世纪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资源短缺对中国经济将是一个严重的制约。其中,开发的重点放在对我国经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对外能源投资,即对石油、天然气的开采;此外,还有一般性资源(如:黑色和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树林资源等)的开发。在海外投资开发资源,主要是为了保障我国资源长期、有效和稳定的供应。(2)扩大出口贸易。无论是从中国政府政策的角度,还是从企业投资的角度,利用对外直接投资带动材料、机器设备、零部件的出口,甚至带动服务业的出口,都是目前进行对外投资最多的动机。在政府定的有关海外投资政策中,着眼点基本上都是扩大出口,是与对外直接投资有关的贸易措施;综合对中国海外投资企业的动机调查,扩大出口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①(3)开拓国外市场。在中国国内需求不足以及同类企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积极开拓新的国外市场是企业利益驱动的内在动力所致,也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机之一。这与理论上阐述的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之一———寻求市场型是相同的。(4)规避贸易壁垒。从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上讲,规避贸易壁垒或突破贸易壁垒都是寻求市场型的种动机。由于我国现已加入WTO,关税逐步下调后,规避各种贸易壁垒已成为扩大出口和占领国外市场的一个重要手段。特别是近年来,出口配额限制、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等情况越来越严重,因此利用海外投资建厂生产可谓是突破贸易壁垒的一个有效方式,也是对特殊贸易限制的一个反应。(5)获取高新技术。在海外投资是中国企业获取高新技术的一条重要途径。中国的一些航天、航空、电子、生物化学和机械业的大型企业已经开始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渠道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少数中国企业还在国外投资建立了研究和开发机构,用最近的距离、最快的时间学习、研发最新、最前沿的技术。当然,这种类型的投资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但它将是最具潜力的海外投资。
2.中国海外投资对贸易的影响。如前所述,无论是从理论研究还是实证分析上,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即存在互补关系也不乏替代关系,即存在贸易创造效应也有贸易替代效应。具体到中国的实际,由于投资行业的特点和投资区域的不同,海外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要视具体的投资行业和投资区域而定。首先,服务贸易型企业的投资,动机与目标非常明确,肯定是为扩大出口服务的,因此这类企业的海外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无疑是积极的;其次,资源开发型企业的海外投资,进口的资源都是我国相对成本低或战略的需要,同时还能带动设备、制成品(如钢材)、技术和劳务的出口,虽然会带来一定的进口贸易增长,但从整体上看对我国出口贸易还是起到了促进作用;最后,生产加工型企业的海外投资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情况较为复杂。我们将对生产加工型企业的海外投资做一个具体分析。(1)机械行业。机械行业中如汽车、摩托车零配件组装,家用电器中的CKD、SCD①等,由于绝大部分甚至全部都要使用国内的零部件,在初期设备投资之后,后续的零部件就成为组装生产的必备条件。因此,从总体上看,机械行业在海外投资对我国出口的带动作用是持续且长期的。特别是大型家用电器,这是典型的加工组装型产品,根据外经贸部的有关统计,家电行业投资带动出口的系数比其他产品高达20-30倍。金城集团的案例也显示,摩托车产品在海外投资建厂生产后,大幅度地带动了该集团的出口:1997年海外销售收入250万美元,带动出口近150万美元;1998年海外销售收入近600万美元,带动出口达400万美元②。实证分析表明,机械行业由于技术与原材料、散件的高度结合,海外投资就可带来明显的贸易创造效应。(2)轻工行业。严格地讲,轻工行业中也有属于机械行业的产品,区分出来的主要是体积较小的机械产品如自行车以及其他轻工产品。这类产品的特点是,体积较小,出口运费没有体积较大的机械产品高,与海外加工的生产成本比,在国内的生产成本更低,因此这类产品的海外投资与出口很可能出现替代关系。也就是说,在国内生产此类产品后出口更经济,就很少会有企业再到海外投资生产;即使在海外投资并形成规模生产,对国家的出口带动作用也不大。(3)纺织服装行业。纺织服装业的投资主要是规避贸易壁垒,由于根据多种纤维协议,在投资国的出口配额已经用尽时,如果东道国尚有未使用的配额,投资国便可以使用。中国在纺织品领域受欧美出口配额的限制非常严重,因此不少的纺织服装企业到海外投资主要动机都是为了突破配额的壁垒,在海外寻求更广阔的市场。这种类型的企业在海外的投资也要视情况而定:一次性投资建厂可以带动国内纺织机械的出口,但对出口贸易没有持续的带动作用;使用国内材料多的,可以促进国内原材料、面料的出口,但有原产地规定比例的国家对此也有一定的限制;在有的国家(地区)可以享有免配额、免关税的优惠,则可以大大提高我国产品出口或向第三国出口。因此,纺织服装行业在海外的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是扩大还是替代,兼而有之,目前尚未找到实证数据。超级秘书网
四、结论
1.综合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关系的理论,回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关系中的发展,以及中国海外投资与贸易的现状与特点,论述了中国海外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我们进一步证实了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既存在互补又存在替代关系、中国的海外投资既有贸易创造效应又有贸易替代效应的理论。有意义的是这些互补和替代关系,或称贸易创造和贸易替代效应,在不同的投资领域、投资行业、不同的投资区域以及不同的发展阶段中是有所差异的。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异同范文2
曾经有一项数据统计,称中国每年衬衫的生产能力可以满足全世界人民一年12件衬衫的需求量,全球9成以上的衬衫均由中国制造,但是生产企业的利润率平均却仅有不到1成。事实就是我们在不断为全球的制造商品,却从未面向世界推销我们的商品。
我国著名市场营销策划专家——谭兆麟曾经说过:中国企业营销滞后的瓶颈,在于观念的落后、决策的失误、手段的盲目、队伍的低劣。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提高企业的营销水平,观念上的“突围”是突破国际市场营销障本文由收集整理碍的前提,引进新的营销理念,树立全球化的营销视角,打造一流的营销团队,构筑高效的立体化营销网络,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打破我国只懂生产,不懂销售的尴尬局面。
一、国际贸易与国际市场营销的关系研究
(一)国际贸易与国际市场营销的异同
所谓国际贸易,即世界各个国家之间商品货物与劳务的交换。它由世界各国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一定时期内世界贸易的总和。
国际市场营销是指跨国界进行的市场营销活动。它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他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不断推动着国际市场营销的产生、发展、活动范围的扩大,而随着国际市场营销的深入,也会反作用于国际贸易,使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他们之间的相同点在于:国际贸易与国际市场营销均是在两个或以上的不同国家进行的跨国界的活动,他们面临相同的国际环境,同以商品和劳务交换为前提条件,活动的最终目标均为国际市场上的客户,包括个人、组织与国家。
国际贸易与国际市场营销都是世界经济融合发展的产物,它们的存在与发展与经济的进步和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之间存在着某些必然的联系,但是各自性质的特殊又决定了它们之间存在着区别。国际贸易与国际市场营销都围绕着国际市场这个核心来进行,但是国际贸易所涉及的范围比国际市场营销的范围要更广泛。国际市场营销更多的是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行为,而国际贸易不仅仅包括将产品销售到国外,而且还包括商品的进口。并且国际贸易的内容更为丰富,不仅包括一般的国际市场上进行销售的产品,还包括劳务交换等内容。
(二)国际贸易对国际市场营销的影响
国际市场营销是通过营销活动对尚未开发的市场做出的选择和决策,并针对其市场环境所做出的战略的制定,是以市场为中心、以获得收益为目的、以得到国际竞争优势为根本而进行的运作,而国际贸易主要指的是国家间的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为主的活动,而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深化,国际分工的出现,将世界的距离大大缩短,在这个过程中,各国的商品需要进入国际市场,并都希望在市场竞争的洪流中取胜,从而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而国际贸易的主体——企业,就必须树立国际营销的理念,根据各个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其特点来有针对性的制定市场营销策略,利用国际贸易提供的平台来尽情发挥。故而反过来,国际市场营销也能加深一国的国际分工的深度,也会影响到一国的国际贸易,同时一国的国际市场营销水平也能充分反映一国的国际贸易发展程度。
二、国际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第一,社会文化环境。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包括人类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其他方面的能力和习惯的总和。它不仅体现出我们自己的行为,也体现出我们对他人行为的要求,包括文化的个性、文化的共性、文化的成分(物质文化、社会机构、宗教、审美学、语言)3个方面。文化渗透于营销活动的各个方面,国际营销者的活动又构成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市场营销成果的好坏深受文化的裁判。因此,要正确运用文化的差异性,确定当地文化的相关动机,确定行为模式的特征,确定有哪些文化价值观念与本产品有关,确定决策形式的特征,确定适应当地文化的促销方法,确定消费者认为适宜的销售机构。
第二,经济环境。一是经济发展阶段。一个国家所处的经济阶段不同,居民收人高低不同,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不同,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国际市场营销。以消费品市场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在市场营销方面强调产品款式、性能及特色,大量进行广告及销售推广活动,品质竞争高于价格竞争;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则偏重于产品的功能及实用性,其推广主要靠口头传播和介绍,价格因素比产品品质更重要。二是市场规模。企业在进入某国市场时,首先关心的是该国的市场规模,即可接受的商品及服务总量,或者市场拥有的购买力总量。一般来说,大多数产品及服务的市场规模都与人口和收入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认为是由人口和收入决定的。三是消费结构。开展国际市场营销,必须了解影响消费者储蓄的多种因素,以便分析、判断消费者需求、支出和消费水平的变化,包括收入水平、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因素、市场商品供给状况和消费偏好、储蓄动机差异等。
第三,政治法律环境。有时政治环境能够对营销活动产生直接影响,法律和规章则起到鼓励或限制企业营销活动的作用。企业首先是一个经济组织而非政治组织,但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时,经常要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国际营销法律主要由国内法律、国际经济法律、东道国法律等构成。从事国际营销的企业要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打交道,采取适当方式公平合理地解决争端,这也是国际营销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三、国际贸易发展新趋势
(一)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既是一个经济蔓延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组织相互联系,相互合作,相互影响,最终相互融合为统一整体,形成所谓的“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则在世界全球范围内建立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经济机制,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化战略。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国际市场成为向全球经济开放的大市场,各种资源、技术和资金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自由流通和优化配置。
(二)国际贸易交易方式网络化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国际贸易交易日益借助国际互联网来完成,出现了所谓的网络贸易。网络贸易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如万维网、因特网等现代化电子方式所进行的贸易或商务活动,整个交易过程包括交易磋商、签约、货物交付、货款收付等大都在全球电信网络上进行。目前,网络贸易发展十分迅速。
信息技术给经济发展带来的一个显著冲击就是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虚拟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并喜欢这种在虚拟市场进行交易的方式。网络虚拟市场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能够有效的缓解和消除由于距离问题给交易带来的阻碍。网络虚拟市场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虚拟市场将在国际贸易交往中继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三)个性化的消费市场增加
个性化需求已经成为当前国际市场上的一大显著特征,经济的发展带来整个世界文明的进步,人们开始对消费有了新的想法,不再喜欢追逐随大流式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开始基于自身的需求对于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且愿意为这种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这种个性化需求市场将会继续呈现出上涨的趋势,企业是否有定位独特的个性化产品或者个性化的服务已经成为当前是否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准。
(四)无形价值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突出
在传统的市场竞争中,产品本身的质量通常是一个企业是否具备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可以通过单一的提升产品的质量来实现企业竞争力的增强。但是在当前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无形价值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企业的品牌形象、信誉等这些无形的价值已经成为企业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考虑因素。
四、现代国际贸易环境下的国际市场营销策略
(一)加强对国际市场的调研,制定具体营销方案
海尔公司有一句名言:“市场永远不变的规则就是市场永远在变”。国际营销与国内营销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市场营销环境的不同。环境的不同既给企业带来了国内营销没有的机遇,也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风险。这就需要企业加强对国际市场的调查,制定具体营销方案。
企业内部要设立专门的机构或专人负责,将其费用列入企业的成本。要将对国际市场的调查工作制度化、经常化。同时,市场调研内容要防止只注意对特定产品的微观调查,还要注重调查与公司业务有关的宏观环境因素。当然,微观调查的质量对于出口产品的业绩有着直接的联系,但是如果对出口产品市场的语言与文字、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家庭特点、风俗习惯等文化因素,对于出口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市场规模与结构、国民收入、人均购买力、通货膨胀率、银行、金融、保险等经济因素以及政治制度、政治的稳定性、民族情绪等相关因素心中无数,也就是说对直接与间接影响市场的宏观因素不了解,也很难打开市场,特别是长期地占领目标市场。
(二)调整企业产品策略,打造强势品牌
面对现代国际贸易新环境,企业应抓住机遇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摒弃以往出口产品中,低附加值、低价格、低质量的、低自主知识产权的四低特点,以实现迅速抢占产品市场,一举改变我国产品在世人中的印象。
1.市场细分和产品细分
在以往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我们总是希望有能力多占领市场份额从而形成多产品、无精品的尴尬局面,而就目前来看,企业应该将企业自身的产品和市场进行细分,总结出最能强势占领和巩固市场的产品,并逐渐缩减其他产品的生产
能力,提高产品品质和附加值,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2.品牌战略
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需要多种因素的共同配合,但是归根到底,企业是否拥有创新能力和优势的品牌,依旧是企业能否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中,品牌战略已经成为企业提升自己竞争力的不二选择,品牌的巨大号召力能够最大程度地吸引消费群体,是企业扩大市场占有份额的一个常见选择。我国的企业在国际市场营销中,应该在坚持品牌战略的前提下,对相关细节工作进行改进和完善,例如产品的售后服务、产品的形象设计、产品的文化内涵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打造。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异同范文3
关键词:区域工业化;主成分分析;工业化水平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4-0047-03
工业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富民强国的必由之路。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现实基础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政策差异,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别非常明显。东部沿海地区快速发展,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在工业发展上表现得特别突出,由此形成的区域间工业化发展水平的差异不断增大,并有加速扩大的趋势。因此,笔者结合国情选取几项指标对中国区域工业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1.指标选择
近现代经济发展主要是以工业化为标志,经济发展过程实际上是工业化过程。工业化是所有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工业化过程存在不同的阶段,判断工业化发展阶段方面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霍夫曼(Walthe Hoffmann)、钱纳里、罗斯托、库兹涅茨等。从他们的研究来看,分析工业化的核心指标有两类:一类是收入水平指标;另一类是结构指标。中国著名学者李京文等选取了人均收入、国民生产总值结构、就业结构和城市化等4个指标(李京文,1995),并且认为人均收入水平对应的工业化阶段是对中国当前工业化水平较为恰当的判断。笔者在分析区域工业化水平时,在对上述指标作了一定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加入WTO的现实,又增加了贸易依存度和信息化水平两个指标。
1.1 人均GDP
这是反映工业化水平(阶段)的直观指标。H.钱纳里等人对工业化程度的实证研究表明:人均GDP水平与工业化程度成正比,人均GDP水平越高,工业化程度越高。按照H.钱纳里的分析,现代经济发展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即准工业化阶段、工业化的实现阶段(包括工业化初级、中级及高级阶段)和后工业化阶段。表1反映了对应于不同阶段的数量特征。
1.2 非农产值比重
衡量工业化的水平,主要是看工业是否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通常采用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或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这一指标。据此可把工业化阶段分为准工业化阶段(20%以下)、工业化初级阶段(20%~40%)、工业化中级阶段(40%~60%)和工业化高级阶段(60%以上)。各国工业化发展历史及相应研究均表明,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第一产业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逐渐下降,第二、第三产业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逐渐上升。
1.3 非农就业比重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进入工业化之前,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占绝对比重。工业化过程开始后,由于第二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且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第一产业劳动力开始过剩,于是大量的第一产业劳动力转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各国工业化发展历史及相应的研究均表明,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将逐渐降低,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将逐渐提高。在实证分析过程中,目前通常采用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这一指标。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在工业化的三个阶段以及后工业化阶段都是减少的,但递减速度有很大区别。在工业化初级、高级阶段以及后工业化阶段速度较慢,工业化中级阶段速度最快。在工业化初级、中级、高级阶段以及后工业化阶段该指标的标志性数值大体为:50%、30%、20%和10%。
1.4 贸易依存度①
由于经济的全球化及中国加入WTO后各区域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增多,因此还应有对国际贸易的分析。事实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加速工业化或完成工业化中都制定了“出口导向战略”。工业化与对外贸易的关系正如1987年世界发展报告所揭示的“贸易与工业化是相互加强的。对外贸易促进技术发展和工业生产,反过来,新技术的出现确定了专业化格局和贸易格局,为工业化铺平了道路”。为了反映世界经济的潮流和对外贸易对工业化的这种巨大推动作用,我们采用了贸易依存度来综合反映各地区的工业化参与国际贸易的水平。
1.5 信息化水平②
信息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区域工业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把新型工业化道路概括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由于信息化的低能耗、低成本、高效率、便于交流等特性,有可能打破传统工业化“纺织业―钢铁业―汽车业―信息业”的线性产业演进模式,实现战略产业中的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的跨越式非线性组合。同时在技术方面也有可能不用走传统工业化“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的老路,而通过发展嵌入式软件及其应用系统和先进的生产过程制造软件,推动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和装备制造水平的提高,从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基于此,我们考察了信息化水平这个指标,意在反映各区域工业化的发展潜力和其区域竞争力。
1.6 城市化水平③
信息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区域工业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把新型工业化道路概括为:“坚持以城市化水平是一国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结构性特征,也是衡量一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进程是相辅相成的,随着工业化过程的推进,城市化水平相应提高。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表现为两者之间相互推动的良性互动关系。在工业化初级、高级阶段以及后工业化阶段城市化水平变动很小,进入工业化中级阶段后是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在工业化初级、中级、高级阶段以及后工业化阶段该指标的标志性值大体为:10%、30%、70%和80%。
2.实证分析
从上述经济总量指标、结构指标和相关指标中选取人均生产总值、非农产值比重、非农业就业比重、城市化水平、外贸依存度和信息化水平六个主要指标进行分析。其中“人均生产总值”、“非农产值比重”、“非农业就业比重”、 “外贸依存度”值是从《中国统计年鉴》(2004)的有关指标计算所得;“城市化水平”使用城市化率来反映,它是指城镇人口与总人口的比重,依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所得;“信息化水平”采用了国家统计信息中心“中国各地区信息化水平测算与比较研究”课题组的有关结论。(原始数据略)
考虑到指标之间有可能存在着相关关系,因此本文选用处理此类问题时较为常用的主成分分析法来测度工业化综合水平指数。主成分分析是一种通过降维技术把多个指标约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进而通过对新指标的计算处理达到分析目的的统计分析方法,这些称为主成分的综合指标能够反映出原始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主成分分析的优点在于:通过对指标的线性变换,将原来的多个指标组合成相互独立的少数几个能充分反映总体信息的指标,从而在不丢掉主要信息的前提下,避开了各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步骤是:
(l)对样本数据进行标准化变换;
(2)计算相关系数矩阵;
(3)计算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
(4)计算特征根的方差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
(5)根据累计贡献率确定主成分;
(6)根据主成分的特征与对应的特征向量计算主成分;
(7)根据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计算综合得分。
我们使用SPSS11.5 for windows来处理有关计算问题。所实际得到的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矩阵(见表2):
由表2中得知,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非常高,因而有进行主成分分析的必要性。表3为KMO检验和球形假设检验表,用于判断样本数据是否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表中第一行是检验变量间偏相关性的KMO统计量,其数值为0.884,说明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无太大差异,样本数据较适合于进行主成分分析;第二行为球形假设检验的结果,显著性水平为0.000,表明球形假设被拒绝,各变量间并非相互独立,这与表1中各变量相关系数矩阵所提供的信息相一致,表明对样本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处理是较为合适的。
在进行主成分分析时,为确定具体提取多少主成分合适,一般要求所提取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在85%以上,特征值大于1,以此来决定所提取的主成分的个数。由表4得知,第一主成分的方差解释度已达到85.038%,已可解释85%以上的总体变异,且特征值为5.102>1,而其余主成分的特征值均小于1,故决定提取第一主成分以进行后续分析。图1直观地表明,这样做是较为合适的。进一步地分析表明,各变量指标在该主成分上的载荷均较大,说明第一主成分已较充分地体现了总体信息,对各地区工业化水平的反映较为综合全面。
S=0.947X1+0.826X2+0.972X3+0.895X4+0.942X5+0.943X6 (1)
式(1)中,表示主成分得分值,X1、X2、X3、X4、X5、X6分别表示人均生产总值、非农产值比重、非农就业人员比重、外贸依存度、信息化水平总指数、城镇人口比重等变量指标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标准值。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这一得分值的高低已可综合反映各地区的工业化水平,故可将其称作工业化水平综合得分值。
经过计算,可得出各地区的工业化水平综合得分值(见表5)。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运算过程中对样本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所得出的综合得分在20个地区出现了为负的情形,为了符合习惯,我们参考有关文献的做法(崔向阳,2003),对综合得分先使用规格化变换的技术方法,即:规格化数据=(原始数据一原始数据的最小值)/(原始数据的最大值一原始数据的最小值),规格化变换后,规格化数据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间,其中,最大数值为1,最小数值为0;之后,再将规格化变换后的数据乘以10,使反映各地区工业化水平的综合得分处于[0,10]这一区间之内,即最大值为10,最小值为0。显然,这一处理对各地区的排名顺序不会造成影响,只是为了使得各地区的工业化水平综合得分值更加符合习惯。
为了对所得结果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我们进一步使用了多元统计分析中的聚类分析法来达成目的。聚类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按照样本间的距离和相似系数,把相近样本归为一类,然后再逐步合并,直到所有样本合并为一个大类为止。通过聚类分析,可以恰当地对样本进行分类,避免了主观分类的随意性。运用这一方法,我们按照各地区工业化水平综合得分值对其进行了分类。
运用分层聚类分析法(Hierarchical Cluster), 进行Q型聚类,以欧氏距离平方(Squared Euclidean distance)衡量单位间距离,进行聚类计算。聚类结果产生的图谱(图略),形象地反映了各类地区之间的异同。
根据聚类分析所得到树形图,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类:
一类:上海、北京、天津可归为一类,属于工业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列。(天津在树形图中可单独归为一类,其工业化水平略低于上海、北京等一类地区,但又稍高于其他省份,为了分析方便把上海、北京、天津归为第一类。)
二类:广东、浙江、江苏、辽宁、福建等可归为一类,从全国范围来看属于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地区。
三类:黑龙江、山东、山西、吉林、湖北、陕西、宁夏、重庆、河北、内蒙古、青海等可归为一类,从全国范围来看属于工业化水平中等的地区。
四类:新疆、江西、湖南、安徽、四川、河南、甘肃、海南、广西、云南、贵州、可归为一类,从全国范围来看属于工业化水平较低的地区。
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东部的北京、上海、天津已经进入经济发展的工业化后期阶段,而绝大多数中西部地区还处于工业化的中前期阶段。我们还发现,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内部领先的是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这一发现昭示着东部沿海地区已经形成门类众多、分工齐全、迂回生产的制造业体系,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而这正是在一个地区形成产业集群的前提条件。因此,我国的制造业已经向大东部地区(包括东部沿海各省与直辖市)开始聚集,同时,也正是这一情况才造成了改革开放以来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差距的持续扩大。总之,区域工业化水平与区域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产业集群发展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注 释:
①文中所指的贸易依存度指标是采用地区进出口总额占本地区GDP的比重来进行计算所得。
②信息化水平这一指标采用了国家统计信息中心“中国各地区信息化水平测算与比较研究”课题组的有关结论。
③通常指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参考文献:
[1] 武义青等.中国区域工业化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2] 李京文.走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5.
[3] 崔向阳.中国工业化指数的计算与分析[J]经济评论,2003(6):44-47.
[4] 袁志刚,范剑勇.1978年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及其地区差异分析[A].袁志刚.中国就业报告[C].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5] 文玫.中国工业和城市的地理分布:工业与城镇发展的协调性研究[A].中国城市化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C].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6] Wei shangjin and Wuyi,2001.Globalization and Inequality:Evidence from Within China.working paper 8611,NBER.
[7] 范剑勇,朱国林.中国地区差距演变及其结构分解[J].管理世界,2002,(7).
[8] 程漱兰.世界银行发展报告20年回顾[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