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健康心理学的认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健康心理学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健康心理学的认识

对健康心理学的认识范文1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和教学、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者,而是以学生为本,做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和合作伙伴,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室“文化生态”,为学生营造融洽和谐的、容易产生自信和兴趣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思考、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讨论、回答问题时克服胆怯、自卑的心理,体验成功,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强。

二、在德育管理中渗透人格教育

德育是学校的首要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学校德育工作所追求的目标。在德育工作中渗透人格教育的主要途径有:(1)丰富校园文化内容,体现人文精神。为学生创设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是渗透人格教育的前提。(2)班主任在教育引导学生的过程中,要尊重、信任、关爱学生,创设亲切、安全、平等的沟通氛围,要非常注意自己说话的技巧,注意谈话的艺术,要改变过去学生站、听,教师坐、讲的谈话形式,要专注地倾听学生的心声,要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支持学生一步一步地矫正自我。尤其是对问题生的教育,更要慎重,尊重学生的人格。

三、注重自我修养,提高人格魅力

教师人格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影响源,正所谓性格产生性格,人格产生人格。教师的人格魅力能令学生处处学习、事事模仿,因此,教师要严于律己,自信、敬业、进取,言传身教,成为学生的人格楷模。我校有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她的人格对学生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班里学生的作业书写工整,深得其他任课老师的赞扬;从她的班选的学生会、团委干部都具有班主任的工作风范;凡是她管理的班级,考试成绩都很优秀,参加校内外的各项比赛活动成绩都是最优秀的……她自己每年都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学生离校后,她的人格品质还深深地烙印在学生的心中,产生着长久的榜样作用。

四、指导家庭中的人格教育,优化家庭育人氛围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也是人格成长的关键影响源。心理健康教育的许多事实告诉我们,问题学生的后面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学校应通过专家讲座、家长会、家教经验交流会、家访、印发人格教育资料和培训等多渠道与家长沟通,指导家长了解人格教育的意义,掌握人格教育的技巧,以自己的言行和家庭氛围影响子女,保持与学校教育一致,让学生在全方位的熏陶、浸润下健康成长。

对健康心理学的认识范文2

【关键词】 认知教育;心理健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

Effect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Education on Mental Health of University Students . Wang Luhui, Zhang Yang. Department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ShenyangMedical College, Shenyang 110034,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ognitive psychol ogy educ ation on mental health of university student. As to provide a positive measure o f mental health improving. Methods 60 university students in ex periment group w ere conducted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education for 3 months. Other 60 studentwere as the control groups. The effect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education was eva luated by SCL-90, Coping Style Scale, Social Support Scale. Results 4 factor sc ores of compulsive, anxiety etc of SCL-90 after tes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 hat before tests in experiment group. After tes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tafter tests of control groups. The factor scores of actives coping, feeling supp ort, used social support etc. after tes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 that before te sts in experiment group and was significantly high after tests of control groups . Conclusion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education may increase th eir mental health level, and improve their coping style and social support.

【Key words】 Cognitive psychology education; Mental health; Coping style ; Social support

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力军。其心理健康水平已引起 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如何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已列为 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1]。心理障碍的产生包含有认知的偏差或歪曲,已是心理学 界的一种共识[2]。因此,改变认知来达到预防和治疗心理障碍已日益受到人们的 重视。为了配合高 校更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我们采用认知教育的方法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实验 研究,以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些科学措施。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一年级新生作为试点,随机抽取2个班作为实验组,2个班作为对照组,每 组人数均为60人。年龄在18~20岁之间,两组男女生比例约为1:3。实施干预前用SCL-90、 简易应对问卷及社会支持量表对两组学生进行了统一测试,显示两组之间各项结果没有显著 性差异(见表1、表2、表3)。

1.2 方法 针对大学新生的心理状况,选择SCL-90、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及社会支持量表作 为心理干预效果的评价指标[3]。运用认知心理学的原理,从认知与情绪、行为的 相互作用 出发。设计安排了①认识人的心理;②非理性认知特点与情绪变化;③合理认识生活事 件;④情绪的自我调控方法(ABC法);⑤领悟社会支持,开发有效的求助技巧等板块的主 题教育。以专题讲座、学生自由讨论以及团体咨询等方式进行。每周1次,每次1.5小时,持 续3个月。认知教育干预后,比较实验组的对照组学生干预前后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的 差异。所获数据采用SPSS 10.0进行分析比较。

2 结 果

2.1 实验组、对照组干预前后心理健康量表上的结果比较与分析 表1结果显示:实验组学 生在SCL-90各项因子均分后测分比前测分值低,其中强迫、抑郁、焦虑等3个项目存在显著 性差异,阳性项目数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相比在阳性项目数、强迫 、抑郁焦虑上有所降低,差异存在显著性。而对照组学生后测与前测差异均无显著性。说明 认知教育可以降低强迫、抑郁、焦虑3项因子的痛苦水平,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一 定的积极作用。

2.2 实验组、对照组干预前后应对方式问卷上结果比较与分析 表2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 积极应对维度后测显著高于其前测及对照组后测分值。消极维度后测低于其前测有显著性差 异。对照组前后测差异无显著性。提示认知教育可以影响学生的应对方式,实验组学生在挫 折和困难面前更多的选择了“与人交谈,倾述内心烦恼、改变原来的一些做法或自己的一些 问题”等积极应对,减少了“通过吸烟、喝酒、服药和吃东西来解除烦恼”等不健康的消极 应对。

2.3 实验组、对照组干预前后社会支持量表上结果比较与分析 表3结果显示:实验组在社 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3项后测高于前测,与对照组相比高于其后测,且差异 达到显著水平。客观支持得分变化不显著。对照组前后测相比则无显著性差异。表明认知教 育可以提高实验组学生主观体验到的情感支持以及社会支持的利用度。

3 讨 论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Ellis)就提出了神经症状产生的根源是不合理 信念的存在。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焦虑、抑郁、强迫动作等心理疾病的产生确实与 非理性信念有关[4]。认知心理学就是强调认知过程对情绪和行为的重要影响,认 为焦虑、 抑郁等情绪障碍和适应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异常的思维方式,通过分析找出不合理不现实的一 面,以合理的思维方式取而代之。即通过改变不合理信念,建立现实的认知结构,就可达到 改变情绪和行为的目的。本实验就是通过认知心理教育课程围绕认知、情绪和行为相互之间 的关系展开,帮助大学生认识个体心理活动的特点,认识到认知是决定情绪的关键因素。针 对大学新生的学习生活和适应新环境等问题造成的痛苦、烦恼等负性情绪反应,以理性情绪 疗法引导使之学会辨别非理性信念并与之辩论,并逐步学会表达和调整自己的情绪。

在现实社会中,大学生总是要面对各种压力与挑战,在构建合理认知结构的基础上,还要帮 助大学生认识到要有意识、有目的、灵活的调节行为来适应现实变化的环境。即如何应对压 力与危机。有研究发现,个体在高应激状态下,如果缺乏社会支持和良好的应对方式,则心 理损害的危险度可达43%,为普通人群危险度的两倍[5]。可见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 与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本实验通过引导大学生合理认识生活事件,学会采用“ 与人交谈,倾述烦恼”、“放轻松”等积极良好的应对方式。通过“我们是朋友”丰富交际 经历,开发有效的求助技巧等,更好的开发利用和感受到社会支持,以减少应激对心身健康 带来的影响。通过实验我们认为,认知心理教育在维护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改善其应对方式和提升 社会支持程度方面有良好的作用。建议深入实际对大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分析,有针对 性地开展认知心理教育,以维护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4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思想理论 教育导刊,2001,增刊:1-5

[2]季建林,储展明.认知治疗的国际动态.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2):12 3-125

[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社,1999:31-35,122-124,127-130

[4]钱铭怡.心理治疗过程中认知改变的作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3):1 22-125

对健康心理学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 班主任;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01

青少年学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及问题。大多数学生的不良行为表现主要是由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造成的。特别是在当下升学竞争与课业负担重的背景下,使身心尚未成熟的中小学生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心理问题导致的问题日益增多,所以,特别是班主任教师应当花大力气研究如何做好青少年学生的的心理健康工作。

一、班主任教师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分析

随着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及全社会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兴起,唤起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关注,他们渴望有更多的老师来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在这种情况下,几个兼职或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已无法满足一所学校全部学生的需求。由于广大班主任教师基于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需要,若能承担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联系各方形成合力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灵魂。她几乎就是个指挥,运筹帷幄,外联家长,社区,内结领导、同事,把这几种力量凝聚成合力,给予学生的心理健康以积极影响。当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同频共振时,她要协调;当学科教师与她的学生有矛盾时,她要调和。因为她深信,学生是在良好的关系中成长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除了与班主任接触、交往,受到其关心教育外,其他科任老师及家长的教育态度和方式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如果这几股教育力量相互矛盾、相互干扰,方向不一致,会使学生无所适从,甚至导致心理的扭曲。班主任正是这几股教育力量的协调者。班主任要与科任教师沟通情况,交流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理念、方法技术,达成共识,相互协作。

2、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针对性

班主任接触学生时间长,次数多,对学生了解较全面,较深入。在心理健康的内容选择上具有针对性。专职心理学教师一般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各年级各班进行心理学知识讲授和心理健康训练,具有广泛性、普及性的特点,而班主任则可根据本班的整体情况和突出问题、个体特点进行有选择性的讲授、训练和矫治。

3、心理教育引导具有灵活性

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既可在校内,也可在校外;既可在课内,也可在课外;既可利用较长的时间,如入学教育和班会时间,也可利用较短的时间,如课间休息和放学之后。在空间与时间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而专职的心理学教师局限性较大,时间和空间基本上限制在上课的节次和上课班级,在个别辅导上即使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但这种灵活性是远不及班主任的。

4、可以长时间跟踪和矫正

班主任带班一般为三年,初一到初三,高一到高三。这就为班主任对学生系统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条件。班主任可以根据本班学生各阶段的特点和出现的问题进行全程式的系统的研究与教育。而专职心理学教师由于学校人力和物力、课程与精力等因素的限制,对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关注不够。学生的有些心理问题不可能是一次晤谈就得到疏解,其行为不可能是一次训练就有效果。

二、班主任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策略

1.关心和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

学校虽然不是心理治疗的诊所,但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培养则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基本要求。班主任作为学生最值得信赖的导师,应该在此领域先行一步,关心和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使自己具备相应的心理医生知识,把学生从自身心理脆弱敏感,意志薄弱,缺乏自信,抗挫折能力差以及行为表现异常等心理疾患中解脱出来。更要及时解决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更好的适应不同的环境,保持并强化健康的心理。

2.适时安排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新时期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会、晨会、科技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开展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这样有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还要协助学校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或针对学生提出的有普遍性的心理问题给予解答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增进学生对健康心理的认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们知道,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3.坚持开展系统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学生具有的各种心理问题因人而异,面对团体的指导有时难以收到最佳效果,应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地进行认真、耐心的交流和辅导,对症下药。通过以朋友式的谈心,有针对性地梳理、引导,帮助分析利害关系,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负担,达到解除他们减轻心理障碍的目的。对有的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要有一个过程,甚至是比较缓慢的过程,这时需要班主任要善于等待,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坚持不懈的努力去协调,这不仅是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也是锻炼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班主任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4.协调好家长与学校校的沟通路径

新时期班主任还要继续发挥家长和社会的教育力量,与家长齐心合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家长的教育态度、方式和内容也影响着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如果家长与班主任的教育方法,内容不一致,相互矛盾,会使学生无所适从,甚至导致形成多重人格。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向家长宣传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家长如何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等知识,使家长既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更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他们认识到: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离不开文明、和睦、明朗、愉快的家庭环境,学生从小能生活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长辈的正确的爱,必然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安全、愉快,充满欢乐和信心,同时,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从而保证他们身心都得到健康地发展。

总之,班主任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对班集体建设,对学生个人的成长都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它能使班级每个人自我调节能力增强,心理素质得到提高,性格趋于完善,能使整个班集体和谐、健康、融洽、有朝气、有凝聚力。因此,班主任教师对青少年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必然,更会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如何当好班主任》魏书生

对健康心理学的认识范文4

基于以上现象,我们结合职业健康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来对其进行分析研究,试图找出问题的根源,结合现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职业健康心理学 亚健康 解决方法

一、引言

人一生中觉大多数时间都在工作,而且,通常正是工作带给人们生活的意义和秩序。事实上,工作可能主宰了很多人的生活。因为工作是很多人生活的中心,人们可能主宰了很多人的生活。因为工作是很多人生活的中心,人们应该有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员工应无需担心受伤或疾病,很多工业国家包括美国、荷兰、瑞典和欧盟,都制定了相关法律,来保证这一点。早期关于职业安全与健康的工作大多关注员工在工作环境中受到的躯体伤害。然而,逐渐地,人们意识到工作场所理应适于促进健康,而不仅仅是预防伤害和疾病。这是从更广的视角来关注健康人群和健康组织,尤其考虑到工作组织的新变化,以及劳动力群体的变化。

在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人们的工作强度越来越大,生存压力亦不容忽视。工作环境恶劣、时常加班等情况已经司空见惯。

二、职业健康心理学

大家对职业健康心理学相关问题感兴趣绝非新现象。工作场所如何运转?政策、监管、监督和领导如何影响员工生理和心理状态?这些问题在20世纪便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19世纪,尤其在工业革命后,人们逐渐开始关注工作中那些无形的方面,及其对个体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影响。那时候,心理学还刚刚起步;基本被限定为纯实验学科,没什么应用价值。而来自其他历史久远学科的学者---如哲学、政治学、社会学、艺术和文学,开始忧虑不断变化的职业领域对员工生理和心理的影响。那时,怪异又缺乏人性的工厂、办公室不仅开始出现在社会和政治评论中,还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遍及欧洲的小说作品中,如卡夫卡等作家的著作。

职业健康心理学(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的目标是直接发展、保持和提高员工及其家人的健康。职业健康心理学首先注重通过创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来预防疾病或者伤残。关注的重点领域是那些使个体处在受伤、疾病和压力危险之中的工作组织因素。这需要从涉及心理学以外的多交叉学科(如果不是跨学科)的角度探讨。例如心理学中的人因心理学、工业和组织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健康心理学、临床心理学都影响着职业健康心理学,公共卫生学、预防医学、工业工程学等其他学科也起着作用。整合这些学科并把预防作为首要关注点构成了职业健康心理学的目标。因此,重点是组织干预,而非个体干预,如咨询。

三、职业健康和安全的原因分析

1.安全氛围

我国每年有大量的事故是因工作环境不够安全引起的,造成工人的巨大伤亡和不可弥补的精神伤害,给国家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事故频发的黑煤窑,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建筑行业的高空作业,也处处存在隐患;化工厂的化工原料生产环境恶劣等等。这样的现象非常之多,都是工作氛围不够安全造成的。然而,尽管安全问题有着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但是它们只受到了管理者的粗线条关注。

2.工作――家庭平衡

工作后,我们大家经常在协调工作和家庭之间的矛盾。人们经常担心工作会影响到家庭的幸福指数。同样,也在担心过度关注家庭幸福是否会影响事业的顺利前进。如果二者协调不好,工作和家庭问题都将出问题。反之,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虽然人们经常提及“工作――家庭平衡”,而且多数使用者认为“工作――家庭平衡”的含义是不言自明的,然而事实上,人们对于“工作――家庭平衡”这个词语很难有一个清晰的界定,另外也很难说明工作和家庭平衡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状态。一些学者认为,工作――家庭平衡时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它意味着工作和家庭之间相互融合或者相互协调。但如何对以往的实证研究进行仔细查阅,会发现工作――家庭平衡有两个较为清晰的含义。应用最广的观点认为,工作――家庭平衡是指工作和家庭两个角色之间少有冲突及相互干扰。

研究者对工作――家庭冲突的发生率、前因以及后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关于工作――家庭冲突被最广泛引用的一个定义如下:

工作――家庭冲突时一种角色间冲突,在这种冲突中来自工作和家庭领域的角色压力在某些方面是不相容的。野也就是说对人们的工作角色(家庭角色)的参与会阻碍其家庭角色(工作角色)期望的实现。

3.工作压力与支持缺乏

在过去的十年中,工作压力对生产率、职业枯竭以及健康的影响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此类研究清楚的表明了工作压力对员工和组织造成的损失和后果。工作中的饮酒服药,抵制生产行为,如消极怠工、偷窃、故意损坏公司财产,以及各种各样的白领犯罪,这些现象都和工作场所压力有关。

20世纪90年代,人们对工作压力的兴趣与关注持续升温。在美国,1991年西北国家人寿保险公司对美国员工所做的一项研究表明,报告有高度压力感的员工人数在1985到1990年间增长了一倍多,其中三分之二的被调查者反映他们的工作效率下降。在接下来的一项研究中,1200名受访者中40%报告说巨大的工作压力已经让他们感到筋疲力尽。高压力员工受压力相关医疗问题困扰的可能性是普通员工的两倍多。结果,许多组织都承认在重压之下过渡工作的员工,表现远不如那些喜欢自己工作并且有时间放松的员工。

在中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司规模的扩大,企业的业务量异常巨大,员工的工作压力在近些年来成几何倍数增长。

在全球范围,面对此问题,各个国家都在做最大程度的努力。但还没有有力的政策法规和解决方法出现。表现为政府支持缺乏。

4.科学技术与工作场所健康

现在,个人电脑已经司空见惯,互联技术迅速发展。在此趋势下,更为自然、便捷、自主和协作性的电子活动顺利开展。由于在工作开发及实施的诸多阶段需要大量的计算工作,许多新科技应运而生。

办公室中的科技改革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好处,同时也带来一些消极的后果。大量事例表明,科技给办公室员工的健康带来了不利影响。

(一)当今高科技办公环境下的生理健康隐患

迄今为止,绝大多数企业组织远远达不到幻想家所推崇的那种普适的、自然的、完美的计算机工作环境。相反,一般组织都会要求员工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办公室或者格子间里面对着电脑,操作键盘或者其它数据录入装置生成和获取工作所必须的信息。大量研究探讨了工作场所中,人们对于计算机化工作产生的有害因素的察觉。其中,重复性的动作与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产生和恶化有很强的关联。

(二)当今高科技办公环境下的心理健康隐患

很多情况下,科学技术不仅影响到办公室员工的身体健康,还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消极心理影响的原因很多,包括办公室内的噪音、不断变换的工作要求、对工作控制感的缺乏、与他人的隔离以及个人隐私的威胁等。已有研究探讨了多数与科技有关的变量和心理压力之间的关系。压力,反过来又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如心理紧张、消极态度、工作满意度下降以及情绪困扰等。

四、应对方案

现如今,要在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中保持心理和生理健康,对于个人来讲,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处理各问题的应对能力,才能工作更顺心,生活更美好。

1.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自己对心理冲突和挫折的耐受能力,充分认识自我,正确评价自我,积极培养各种兴趣爱好,学会尊重他人。

2.有效的减压方式:现阶段,由于工作或生活的节奏不断加快,给人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需要进行自我调节,平时注意有意识的放慢生活的节奏,对于各种纷繁复杂的事情要冷静的分析处理,保持舒畅的心情,就能以良好的心态更好地工作和生活。

3.正确的处事方法:为人处世是一种人际交往,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求我们懂得人际交往的艺术和方法,人和人之间的交往要以平等、尊重、诚心、宽容为原则。

对于国家和政府来讲,要充分关注到职业健康心理,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来切实缓解民众的工作和生活压力。

参考文献:

1.《积极心理学》 Alan Carr著郑雪等 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1月.

2.《现代青年心理学》张进辅,重庆出版社,2002年.

对健康心理学的认识范文5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贫困生;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4-0087-02

在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学校除了对贫困生遭受经济困难进行物质资助外,还对有心理障碍的贫困生进行帮扶。遭受经济困难和心理困难的学生被称为“双困生”,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识到“心理贫困”比物质贫困的危害性更大,目前高校贫困生心理帮扶工作更关注的是对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评估与纠正,是贫困生心理发展中消极一面,不利于贫困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帮扶工作被动,难以做到提前预防,心理健康教育走向了“病理式”。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学科(Sheldon et al.,2001)。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中崭新的一个领域,自1998年马丁・赛里格曼首次提出“积极心理学”后,心理学界掀起了一股热潮,这十几年的发展中,积极心理学的影响不断扩大,其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管理等领域,也给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种新视角。

一、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思想及主要内容

(一)积极心理学倡导关注人类美好与积极的方面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假设是,人们生命中有高峰和低谷,人们遇见美好、追求卓越,同样人们也遭遇痛苦、疾病,这矛盾的两方面都真实存在。过去的心理学致力于研究心理问题的预防与治疗,关注的是人类身上的“问题”,忽视了对人类美好生命的关注与追求,也遗忘了人类潜在的建设性力量,所以积极心理学希望修正心理学的“不平衡”。“积极”二字,呼吁心理学不仅要关注疾病,也要关注人固有的力量;不仅修复损坏的地方,也要努力构筑生命中美好的东西;不仅要致力于治愈创伤,也要帮助普通人实现人生价值、追求幸福生活。

(二)积极心理学研究积极体验、积极人格特质与

积极的组织系统

积极心理学确定了其研究的三个主题:积极的体验(幸福、愉悦、感激、成就)、积极的人格特质(个性力量、天分、兴趣、价值)、积极的组织系统(家庭、学校、商业机构、社区和社会)[1]。在这个框架中,积极心理学家们描述了一幅幸福生活的完整画面。积极的人格特质是个体持续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并不断与积极组织系统提供的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后,个体会提高对积极情绪的感受性;积极的组织系统,为前两者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社会支持。当三者都产生作用,并保持协调一致,就意味着美好、幸福,这是积极心理学追求的目标。

当代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贡献在于,让人们关注生命中有价值的东西,尝试积极、有意义的方面,努力追求美好的幸福生活。

二、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一是针对心理问题;二是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塑造健全人格。同样,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应仅是评估和纠正心理问题,也需要关注他们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与发展。但在目前的实际工作中,大多教育者集中讨论的是贫困生的自卑、焦虑、抑郁、嫉妒、偏执、孤独、自闭等心理问题,这将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导向了“病理式”,这种思维模式认为对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修复就可以恢复其健康的心理,这不利于培育和发展贫困生正常的、积极的心理,诸如勤奋、独立、自尊、自律、自强等,这使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都走向狭隘化。个体免于心理疾病的困扰只是他走向心理健康的第一步,心理健康的个体应具有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认知,热爱生活,发挥自身潜能,成为优秀的人,拥抱幸福的生活。

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也存在着过于单一、实效小的问题。目前许多高校对贫困生采取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两种途径:咨询辅导、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实际上,心理咨询室中接待学生的数量不多,到访的学生也大多仅是针对个人困扰进行咨询,寻求帮助。心理教育者在心理咨询与辅导的过程中侧重于消除他们的焦虑感,诊断并治疗心理问题,很少挖掘来访者的积极心理品质,不利于提高他们自我治愈、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能力。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许多高校开设的相关课程是以全校公选课或选修课的形式展开,以介绍性的内容为主,教师进行课堂讲授,这种模式几乎很少让学生真正重视心理健康的意义,也很难帮助他们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如何预防心理疾病,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三、积极心理学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一)更新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积极心理学提倡人们用开放和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人,每个人身上都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可以通过潜能的发挥创造幸福生活。程利娜(2007)通过比较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发现,贫困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总均分、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的因子分显著高于非困生,而在社会支持方面两者得分不相上下[2]。类似的,邓硕宁等人(2007)的研究从自我价值感和社会支持得分的比较中,发现大一新生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略高于非贫困生[3]。这两份研究数据显示,高校贫困生在体验到被支持、被理解的主观情感的体验时,能保持较好的心理健康水平;个性外倾、情绪稳定的学生将容易获得社会支持,能使他们保持良好的情感体验。这个意义上,说明贫困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并非绝对落后于非贫困生,不应当给贫困生贴上“心理困难”的标签,每个个体都具有某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所以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应包括发现并发展贫困生的积极力量、积极人格特质,帮助他们体验积极情绪,这也是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价值的重新回归。

(二)提高贫困生对积极情绪的感受性

贫困生常常因家庭经济拮据、物质生活窘迫体验到焦虑、羞愧等消极的情绪,消极的情绪体验常常提醒他们处于劣势环境,促使他们的行动与选择倾向于逃避。而积极情绪代表着安全,能够帮助人们扩大选择的范

围。芭芭拉・弗瑞德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扩大和建构”理论,认为体验到积极情绪的个体在认知能力上会发生变化,如注意力的广度变宽,记忆力提高,语言表达变得流畅等。因此增加贫困生的积极情绪体验,提高他们对积极情绪的感受性,能够帮助他们感受到积极力量为生活所带来的变化。一个能经常感受到生活美好的人,其主观幸福感程度较高,不被外在的环境束缚。

密西根大学的教授克里斯托弗・彼得森(Christopher Peterson)在课堂上尝试了几项训练来帮助学生们获得包括愉悦、幸福等积极的情绪体验,包括:写感谢信并寄出去(对那些帮助了我们的人正式地表达感激之情,并坚持使之成为习惯);三件感恩的事(在每天即将结束时,记录这一天需感恩的三件事,并做简单的解释,为什么需要感恩);娱乐VS善举(花同样时间做一件自己喜欢的娱乐活动,一件自己选择的慈善活动,并在每一件事完成后记录自己的感受和反应)[4]。对贫困生来说,学会感激自身获得的社会支持,有利于他们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使他们明白接受帮助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怀着感激的心接受帮助、与他人相处,可以改善他们对社会支持的主观感受,增加满意度,同时也能提高他们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鼓励他们做出善意的举动或完成一件慈善活动,让他们从中感受自己也有能力帮助他人,可增强其幸福感和满足感,这些有益的尝试将提高贫困生对积极情绪的体验。

(三)发展贫困生的积极人格特质

积极心理学提出了24种积极的性格力量或者说人格特质,包括:创造性、好奇、热爱学习、思想开放、洞察力、诚实、勇敢、坚持、热情、善良、爱、社会智慧、正直、领导力、团队合作精神、宽恕、谦卑、审慎、自我控制、对美的欣赏、感恩、希望、幽默、虔诚[5]。

积极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身上都具有以上2―5种积极人格特质,人们需要识别出自身具备的标志性的积极人格特质,可以通过不断练习和实践来发展这种积极人格特质,持续运用这些积极人格特质能够实现充实而幸福的人生。问卷测试、访谈、自我报告等形式可以找出不同个体身上的积极人格特质,这能帮助教育工作者以及贫困生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并充分运用这些积极力量、积极人格特质实现自身的成长。

(四)高校要为发展贫困生积极心理品质提供条件

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为个体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人格特质的获得提供了社会支持。学校是学生群体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为学生的成长提供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对学生产生复杂的影响。首先,高校要加强积极文化的引领。在当今多元价值观并存的社会中,许多贫困生会受到一种普遍意见的影响,“只要有一副好看的面孔和足够的金钱,就可以拥有好的生活”。这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认识所产生的误解,许多研究已经证明个人主观幸福感水平跟职业、收入的关系并不大。高校要有意识地充分利用各项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尤其是精神文化资源,如校训、校园文化,引导全体学生学会正确判断什么是幸福的生活、如何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其次,高校要提供信任和支持。高校要积极主动地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举办相关的讲座、活动,为学生提供具体实用的指导,让他们有实践的条件和机会,激发他们的积极情绪体验,使所有人的积极力量能在这种环境中得到充分表现和发挥,发展他们的积极心理品质。

总而言之,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应仅是对心理问题进行评估和纠正,也需要关注他们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与发展,这一主题应成为教育者有意关注、精心设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从而帮助贫困生发展积极心理品质,使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运用积极心理品质去获取幸福而充实的人生。虽然积极心理学在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还需要长时间的实践和创新,但是其所引领的一种新潮流、带来的新视角值得教育工作者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

⒖嘉南祝

[1][4][5][美]克里斯托弗・彼得森;徐红译.积极心理学

[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13,21-27,102-105.

[2]程利娜.高校贫困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及其人格特征

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

[3]邓硕宁,廖婷婷,刘文政等.大一新生中贫困生和非贫困

对健康心理学的认识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影响因素;干预措施

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但人们并未因为科技发展带来的生活品质提高得到悠闲度日的机会,相反,人们感到生活、工作节奏日渐加快,万事交织让人疲于应付。而掌握有效的时间管理技巧,对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心理压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回顾了十余年来我国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分别从人格、自我意识、心理控制源、成就动机、应对方式、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等相关因素进行阐释,最后归纳了对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干预及训练的技巧,以期为大学生时间管理训练提供事实依据。

一、时间管理倾向概念与结构

国外心理学家对时间管理倾向的研究始于20世纪末,首先是Britton、Maean、Tesser等人对时间管理及时间管理行为的研究。[1] Britton和Glynn将时间的管理与计算机对信息处理的资源相类比,正如计算机操作系统对其处理信息资源的管理,人类也可以对自身有限的信息处理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Britton和Glynn将时间管理清楚地分为三个大的板块,分别是宏观水平成分、中间水平成分和微观水平成分。后来Britton和Tesser在研究时间管理实践对大学生学业的影响时编制了《时间管理量表》,提出了时间管理的三因素构成学说:第一因素是短程规划,包括了各种各样需要计划在短期内的项目,第二因素是时间态度,第三是长期规划。Macean等在研究大学生时间管理相关的学术表现力时编制了《时间管理行为量表》,该量表对时间管理的研究包含了四个因子, 即设置目标和优先级、机制计划和安排、时间的自觉控制以及混乱倾向。

2001年,黄希庭、张志杰等人提出了时间管理倾向的概念及其三维理论模型,即时间管理倾向是一种具有动力性的人格特征,它由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构成。时间价值感是指个体对时间的功能和价值稳定的态度及观念;时间监控观是指个体规划及利用时间的观念和能力,主要体现在各种外显活动中,包括设置目标、制订计划和优先级、对时间的有效配置及反馈性;时间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掌控及驾驭时间的信念和预期,反映个体对时间管理的信心以及对时间管理能力的估计。[2][3]他们还编制出《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此后我国关于时间管理倾向的各项研究基本都建立在上述理论构架及量表的基础上。

自黄希庭、张志杰等人从心理学范畴将时间管理倾向引入国内,我国虽然涌现出了大量与此有关的研究,但绝大多数研究都建立在上述理论构架的基础上,而且着重于其相关性的研究,缺乏实验性的研究,并且研究方式比较单一,多为开放式问卷调查,对时间管理倾向的研究,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都使用相同的量表,缺乏针对不同人群的量表。关于时间管理倾向的结构,自黄希庭的三维结论之后,并未出现新的结构模型。

二、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因素

目前我国学者对时间管理倾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身上,大学生的时间管理特点是:时间价值感强,但时间监控观弱,时间效能感低。时间管理倾向作为一种多层次多维度的心理结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黄希庭等人早年就发现了时间管理倾向与A型人格、主观幸福感、自我价值感等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后来学者还发现自我和谐、自我意识、心理控制源、成就动机、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等因素皆可以对时间管理倾向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1.人格

时间管理倾向与个体的人格类型及人格特质密切相关。我国关于人格类型对时间管理倾向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A型人格上,仅有少量研究关注于整体人格特质对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缺乏较为主流人格量表的运用。

众多研究发现,A型人格的大学生的总分及各个分量表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B型人格, A型者在时间的利用及管理上明显优于B型者。饶国靖等人对中学生的研究结果也佐证了这一研究结果。[4]张锋进一步发现,A 型人格对时间管理倾向既有直接效应又有间接效应,间接效应是以自我价值感和心理控制源作为中介。[5]

孙圣涛和姚誉羚运用Y-G性格测验及青少年时间管理量表进行调查后发现,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抑郁性、神经质、自卑感、循环性、主观性、思维外向性、非合作性等人格特质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关系,与攻击性、支配性、一般活动性、社会外向性等人格特质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6]赵小云及郭成利用青少年时间管理量表及青少年小五人格问卷对666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人格中的宜人性、开放性、外向性和谨慎性与时间管理倾向三个维度间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宜人性、开放性和谨慎性有明显预测作用。[7]可见,拥有积极向上人格特质的个体对时间的认识及态度更为端正,也更擅长安排及利用时间。

目前还未见探讨大五人格模型与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相关性的研究,但依然可以推测比较积极的人格特质能够对时间管理倾向产生较为积极的影响,因为具备积极人格特质的大学生往往具有较为健康的心理,而多项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对时间管理的积极影响较为显著。[8][9][10][11]

2.自我意识

(1)自我价值。自我价值感是一个以“自我价值判断与体验”为核心成分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心理结构,包括总体自我价值感、一般自我价值感和特殊自我价值感。张志杰等人对1387名大学生和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自我价值感各维度与时间管理倾向三维度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与时间效能感的相关性最高。[11]这一结论,在汪玉兰等对医学生的研究中被验证,经回归分析汪玉兰还发现自我价值感和时间管理倾向相互存在显著的回归效应,即时间管理倾向及自我价值感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12]可见,自我价值感是时间管理倾向的重要影响因素,自我价值感越高的大学生越善于统筹和利用时间。

(2)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感是个体以自身为对象的一种思维形式,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王娟对1100名大学生的调查表明: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及时间管理倾向三个维度得分与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自我效能感能够很好地对时间管理倾向及其各维度进行预测。[13]于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而言,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能够好地对时间进行管理及利用。[14]

(3)自我和谐。自我和谐是指自我内部的协调一致以及自我与经验之间的一致性,它由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和自我刻板性两个维度构成。多项研究显示:时间价值感的高低与自我和谐无显著关系,时间管理倾向总分与自我和经验的不和谐、自我刻板性呈负相关关 系;与自我灵活性呈正相关关系。[15][16]并且陈和平的研究进一步揭示:时间效能感对与自我刻板性、自我经验的不和谐有负向预测作用;对自我灵活性有正向预测作用。可见,大学生的自我灵活性越强,自我经验的不和谐程度越低、自我内部的一致性越高就越善于管理和利用时间。

3.心理控制源

心理控制源是指人们对行为或事件结果的一般性看法。这一连续谱的一极为内控型, 另一极为外控型。多项研究表明:心理控制源也是影响个体时间管理倾向的又一重要因素,越是内控的大学生越擅长于统筹时间[17]。阮良昆[18]对中学生的调查研究也支持上述结论。张锋发现,A 型人格对时间管理倾向既有直接效应又有间接效应,其中间接效应是以自我价值感和心理控制源作为中介。

4.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美状态的动机,即一种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取得活动成功为目标的动机。多项对大学生成就动机与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性研究显示:时间管理倾向与避免失败动机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追求成功的动机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个体所具有的成就动机越强烈,其更能够深刻地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而且在时间的利用及管理上表现得更为优秀,对自己驾驭时间的信心也就越强。聂玉玲对高三学生及杨静对初中生的研究很好地证明了上述观点。[19]

5.应对方式

孙圣涛对大学生及中学生分别进行研究,发现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及各分量表得分与积极应对方式之间是正相关关系;时间监控观及时间效能感与消极的应对方式之间是负相关关系。这与赵维燕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说明在面对应激事件时, 越多使用积极应对方式的大学生, 时间管理得越好。龚艺华的研究还发现应对方式与时间监控观的相关性最为显著,其次是时间效能感,最后是时间价值感。

6.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指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由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三个维度构成。张志杰等人对1387名大学生和中学生的研究结果显示:积极情绪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各维度之间皆是正相关关系,消极情绪反之,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并且时间效能感是其最好的预测指标。李儒林的研究也得出相同结论。

7.心理健康

时间管理倾向必然会受到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秦启文的研究表明:心理健康中的抑郁、焦虑和躯体化三个因子与时间管理倾向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总症状指数及上述三个因子上,时间管理高分者及低分者之间明显存在差异。[8]牟丽霞等人对浙江省的师范生的调查发现:在忧郁、敌对、躯体化这三个因子上,时间管理倾向高低分学生有明显差异,其中又以敌对最为明显。在刘玲玲的研究中,无论是在心理健康的所有因子还是总分上,时间管理高低分者皆存在显著差异。尽管上述三位学者所研究的取样地区和群体各不相同,但是都共同揭示了一个现象,即心理健康状态越好的大学生,其对时间的管理及运用也就越优秀。这说明了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对时间管理倾向有一定的影响。

众研究一致认为上述因素与时间管理倾向呈显著相关关系,但大多研究就止步于得出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缺乏进一步关系的实证与实验研究,例如 这些因素对时间管理的倾向的影响程 度有多深,现实生活中如何从这些影 响因素入手去加强个体的时间管理技能训练,等等。

三、时间管理倾向的干预及训练

对时间管理的干预及训练,国外很多大学很早以前就已经建立一套完整的训练课程,如早在1994年Weinstein 等人就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建立起一套训练课程,滑铁卢大学、伊利诺伊大学等也开设有专门针对大学生时间管理策略的指导课程。

黄希庭、张志杰等人从心理学的范畴将时间管理倾向引进国内并在进行本土化研究中验证了Alexander在研究时间管理技能训练的有效性,即时间管理训练具有加强时间感知控制以及降低压力的作用,并且效果尤为显著。[11]

1.干预及训练的理论研究

杨艳玲提出想要增强大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①开设时间管理技能训练课;②对大学新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③在学生管理模式上循序渐进,实现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衔接的“软着陆”。

尹志丽认为对大学生时间管理技能训练关键有两个,一是大学生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二是学校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及督促,比如通过营造良好的氛围来强化时间观念及提高时间利用率,时间管理训练课程及团体心理辅导亦是十分可行的手段。

2.干预及训练的实践

时间管理倾向的干预及训练的实验性研究,主要是建立团体辅导及开设时间管理培训课程。许多研究者对大学生进行了时间管理方面的团体辅导实验,结果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时间管理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特别表现在提高大学生时间监控观方面,即对个体设置目标、制订计划、分配时间等时间管理技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也得到明显提高。

尽管,我国现阶段对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干预及训练,有客观实验数据说明其可行有效,但并未在现实中推广。绝大多数高校都只是开展一些关于人生目标、职业规划的宏观讲座,缺乏对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系统操作性训练。

我国近十余年才开始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时间管理进行研究。时间管理倾向这一概念的提出及一系列相关研究,从一个新的角度对时间的规划及利用进行了新的诠释,为时间管理的干预及训练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长时间以来,时间管理倾向的理论基础及结构方面的研究并未有新突破,对影响因素的研究丰富,尽管视角较为宽泛,但并未系统地提出这些影响因素对提高时间管理能力的有效措施。虽然我国学者已通过实验证明了干预及训练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但并未推广实施。有效的时间管理不仅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的重要条件,更是能促进其人格进一步完善的重要基础。因此学校和家庭非常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能力训练。

综上所述,国内对于时间管理倾向的研究结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可以对新结构进行探寻,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实验性研究,而不是停留在相关性研究的层面,扩大研究的年龄范围并且开发具有年龄针对性的量表。将时间管理的理论用于实践才能够体现出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张志杰.论个人的时间管理倾向[J].心理科学,2001,24(5):516-518.

[2]黄希庭,张志杰.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制[J].心理学报,2001,33(4):338-343.

[3]狄 敏,黄希庭,张永红.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和A型人格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杂志,2004,12(2):154-155.

[4]饶国靖,黄希庭,罗春明,等.高中生A型人格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5):337.

[5]张 峰,毕重增,陈本友.自我价值感、心理控制源和A型人格对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6):6-9.

[6]孙圣涛,姚誉羚.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应对方式、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2): 186-188.

[7]赵小云,郭 成.青少年的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业自我、人格的关系[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1(3):30-35.

[8]秦启文,张志杰.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2,25(3):360.

[9]牟丽霞,王 丽.浙江省高师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1):61-63.

[10]刘玲玲.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6.

[11]张志杰,黄希庭,凤四海,等.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相关因素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1,24(6).

[12]汪玉兰,邹 枫,朱晓菲.医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价值感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8).

[13]王 娟.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尊、自我效能、焦虑的关系研究: [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8.

[14]高丽娜,李丽娜,闫亚曼.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控制源、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7).

[15]陈和平,陈永进,魏昌武.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和谐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9).

[16]强 健,马子媛.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和谐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10).

[17]周 静,王卫红,李 丹.大学生心理控制源、时间管理倾向与成就动机相关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2):3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