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发展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植物学发展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植物学发展史

植物学发展史范文1

一、生物实验对培养学生素质的意义

成功的实验可通过生物鲜明的具体实物及现象向学生充分展示生物体的结构及与结构相适应的功能。生物实验是生物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整个生物实验的各环节都与培养学生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态度的培养

生物实验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的科学态度和训练科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在做实验时能否周密准确、规范熟练地操作,实事求是地展示实验过程,能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细心观察,并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做好每一实验,如实做好记录,都关系到学生科学态度的导向。

2.科学方法的训练

生物实验中涉及的观察、探究、比较、分析等过程,在这些环节中能否加强对学生训练,将关系到学生对科学方法的理解、重视和掌握的程度。

3.实验能力的强化

学生在实验中,通过老师的示范和讲解,通过自己亲自动手,能培养和增强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操作仪器、记忆知识的能力等。

4.学习兴趣的提高

生物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身感受,通常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学习兴趣转化为相对稳定的学习情感,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

二、生物实验教学中如何进行素质教育

1.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

在实验教学的教案中体现出循序渐进的科学认识过程,使学生能够逐渐掌握生物实验的方法。

2.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教师要制定实验大纲,明确实验要求和目的。学生依据大纲,在充分发展自主性的基础上,训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创新的个性思维,并增强学生发现、提出、解决、归纳问题的能力。

3.开展启发式实验教学

启发式实验是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抽象和逻辑思维,自己概括和归纳实验结论,以达到理性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的精神。如,教师上解剖鲫鱼实验课前,先在讲台上准备几套实验材料、仪器等,然后让几位同学上讲台解剖,下面的学生也跃跃欲试,都想亲自动手。这时就形成了“动”的气氛,在学生“登台表演”的同时,下面的学生评判和纠正错误,形成了活跃的课堂气氛。教师再对学生所做的实验进行比较、总结,评出操作规范、实验效果最好的,并面对全体同学进行鼓励,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4.指导学法,发展思维能力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教师要导出新局面,让学生动脑,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鼓励学生手脑并用,引导其形成以原来知识指导新知识的学习习惯,去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如,进行解剖蚯蚓、鲫鱼、青蛙的一系列实验中,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教师先“领路”,后“放手”,这样,学生边实验,边观察,边讨论,很快会归纳出解剖动物的基本操作思路和技巧,从而记住它们的形态、结构、功能及它们对不同生活环境的适应特点。学习习惯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5.媒体优化,强化实验,提高效率

电教媒体进入课堂,形成多媒体优化组合,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大有好处。在生物教学特别是生物实验教学中,恰当使用电教手段进行相应模拟,可获得传统教学中难以达到的效果。如观察植物结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动物体结构及人体的血液循环、细胞膜对物质的运输等,通过多媒体,可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能很快地理解并记忆。

植物学发展史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现状;发展模式;北京印刷学院

0 引言

志愿服务起源于十九世纪初的西方国家,在西方有着极其深厚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我国志愿服务起步相对较晚,在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实践中逐渐走上行业化、标准化、社会化、国际化的道路。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由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31个省级协会、全国90%以上的地(市、州、盟)级协会、80%以上的县(区、市)级协会以及1968所高校协会组成的青年志愿服务体系。截止2011年底,建立各类志愿服务站(服务中心、服务基地)17.5万个,有注册青年志愿者3392万人。在这些青年志愿者中,以大学生为主力军[1]。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志愿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大学生能参与的志愿活动越来越多,同时互联网也为参与途径与方式的多元化提供可能。电子调查问卷这一载体是快速获取数据的桥梁,为数据分析提供了数据基础。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余份,收回有效问卷249份,有效率约为83%。我们通过问卷获取数据,进行描述性与预测性分析,将数据可视化形成图表,直观分析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此为基础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再进一步分析现状、探究发展模式。为增强调查的科学性与客观性,在问卷最后,我们邀请热心人士留下联系方式进一步交流沟通。62位受访者提供有效信息,我们选择了其中三位(均为北印志愿服务组织负责人)进行访谈,为研究的深入提供了可靠且充分的信息。

1 大学生志愿服务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自行设计《关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调查》问卷并通过问卷星网站进行线上。问卷内容分为五大方面:志愿者基本信息、志愿服务行为调查、志愿服务认知和态度调查、志愿服务环境调查以及非志愿者相关情况共18题。

收回有效问卷249份,来自北印的有201份,男性受访者有57人,仅占三成;女性受访者144人,占七成。基本符合北印总体男女比例。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通过将所取得的数据进行整合,对北印的志愿服务模式进行了分析与探究。整体上,北印作为一所综合性高校,志愿服务参与度较高,但在活动参与质量、校园志愿服务环境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改善;在目的方面,北印学子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各有不同,绝大部分学生愿为社会做贡献,表明该校的志愿服务风气较为端正;在志愿服务参与方式方面,该校学生充分利用新媒体,获取志愿服务信息的渠道和志愿服务类别与时俱进;关于非志愿者,我们分析出此类群体没有参与志愿服务的主要原因,并且有充足理由相信,经过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为志愿服务创造更好地条件后,这部分同学在很大程度上都将会成为大学生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最后,针对该校实际情况,我们从学校机构、学生社团、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等角度出发,为促进该校志愿服务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本次研究以“点”论“面”,最大的缺陷在于数据不全面,主要体现为样本量较少,容易受到极端数据的影响从而造成结论的偏差。此外,也会造成研究结果代表性不强,存在片面化的情况。为进一步深入、准确研究该校的真实情况,可以寻求学校相关部门以及学生社团的帮助,争取获得更多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数据。

2 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2.1 大学生意识形态

总体上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不强,参与积极性较低。大学与高中的巨大差别与变化,使相当一部分新生不适应新环境,不能合理安排利用好业余时间,投入过多时间在网络与娱乐中,接触志愿领域较少。

问卷分析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参与动机总体上是积极健康的,但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利益原则”逐渐在社会中得到广泛认同,效益最大化价值导向渗入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一定程度影响了“集体利益”首位的传统价值观。

2.2 学校志愿服务环境

在高校实践操作中,学校存在相关规定、制度等方面的限制,大学生实际参与的活动类型与期望中活动类型存在一定差距,环境保护、大型体育赛事、国际志愿服务等热门的专业化项目较少,学校与这些领域的连接度不够,没能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而社区建设、一般捐赠、帮困扶贫等低运作成本项目成为大学生志愿活动的主要部分,缺乏一定特色与吸引力,形成了大学生个人意向与现实所提供的机会不吻合的需求冲突[2]。

志愿服务保障支持上仍有很大改善空间。北印在制度层面上引导和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的发展,在人身、财产安全上有所保障,但在资金支持,专业化培训、指导,信息化平台运用等方面仍不够完善。

2.3 社会环境

中国最早的公益组织由国外支持,我国在志愿服务方面与国际仍存在一定差距。志愿服务虽为自愿无偿,但活动本身需要大量的物资支持,组织机构需要社会与国家足够的资金支持,大学生也不具备长期依靠自身条件参与志愿服务的能力。同时国家没有足够多的优惠政策扶持大学生毕业后以志愿服务为职业发展方向,存在大学生公益理想与经济现实的矛盾。

近几年,社会组织孵化培育项目不断增多,但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缺乏能持久发展并具规模与影响力的志愿服务组织。志愿组织发展的不成熟且与高校对接不足都是大学生志愿困惑的重要原因。在社会组织孵化项目的推动下,公益组织群体不断壮大,初级发展中的管理者往往规范意识不强,企业缺乏应有的专业人才,兼职人员占较大比重,一般重视业务,轻视财务管理,财务不规范同时缺乏透明度,信息披露不足,缺乏影响力。[3]另外,随着社会组织的公司化发展,资金缺乏成为一大困境,无形中增加了整个团队的压力。

3 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模式探索

3.1 高校自身进行管理创新

为助力大学生志愿服务新模式的持续发展,高校作为与大学生志愿者联系最紧密的组织,应该从制度、组织、文化等方面进行管理创新,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新模式注入新活力。

制度层面,从志愿者注册、培训、保障与激励等多方面严格控制志愿质量,提高高校志愿服务水平。组织层面,高校应与紧密联系,实行团中央倡导的关于促进高校志愿服务的举措。校内应建立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的志愿者组织,使学校、学院、学生社团和志愿者权责分明。文化层面,高校内应大力倡导、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弘扬志愿精神,使“志愿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鼓励学生参与、组织志愿活动,推动志愿服务的全民化。

以北印经管学院学生社团“心欣社”为例,该公益性社团在开展传统的捐款捐物、支教等志愿服务的同时,进行了志愿服务新模式的多元化发展,每月定期举办“九元行动”为湖北省贫困山区小学募捐,假期组织志愿者前往受捐地点支教与交流,实现志愿行为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定期前往大兴区爱晚护养院为老人献爱心、送温暖,实现了志愿服务与社区的紧密联系;与兴华中学携手开展“学・长”计划,带领中学生参与志愿活动,实现了志愿活动与“助人自助”志愿精神的统一,为北印志愿服务发展增添亮色。

3.2 高校与各社会组织应扩大合作

高校应创造条件为学生志愿服务社团与公益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在互利原则下达成共进协议。高校与社会组织的直接对接既可以最大程度上保障学生志愿者的权益又可以为公益组织提供志愿者来源保障。

一方面,高校可以为公益组织提供稳定的志愿者来源,并选拔优秀型管理、财务、社会工作等相关专业人才,为减少组织财务困惑、更规范发展提供可能。另一方面,公益组织为校园提供志愿机会与志愿者保障,且为潜在社会工作者提供未来职业发展机会,相关专业学生可通过参与公益组织活动实现所学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为今后参与公益工作积累经验。

以北京市大兴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为例,它为大兴区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领导下的社会组织服务机构,目前有爱众社工、蓝天救援等15个社会组织正在中心孵化。这些公益组织以大兴区为主要活动区域,部分负责人在开展活动时会联系附近高校招募志愿者。如果这些社会组织能够与相关高校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形成合作的长效机制,对社会组织、高校志愿服务以及大兴区志愿事业的发展都将是很好的发展机遇。

3.3 政府应助推校园公益的发展

政府推力是促进高校志愿服务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可通过政策、财政支持助力校园公益组织长远发展,提供物资与精神上的双层支持,在助力校园公益发展的同时为大学生就业开创新道路、新前景。同时政府应即刻开展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公益组织的监管,使公益组织成为未来经济市场的“清泉”,青年职业发展的“亮点”,从而为大学生志愿者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近年来,北京市开展了“志愿家庭”活动,旨在使志愿服务深入家庭、深入社区。同理,建立“志愿高校”也将为我市志愿服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契机。大学生志愿者群体具有数量与质量的双重优势,校园公益是志愿服务领域内极具潜力的发展模块。

【参考文献】

[1]邓迪.天津市大学生志愿服务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天津医科大学,2015,5.

植物学发展史范文3

尽管“财务”并非一个古老的概念,但在自然经济状态下,财务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出现也根本是不可能的。然而,当人类步入近代社会,尤其是以公司经济为支撑的近代市场经济产生之后,公司财务与会计不仅处于并驾齐驱的地位,而且财务在公司经营与管理运作时序上要先于会计,成为公司经营运转的开端。管理学家认为,至近代社会“财务控制可能是早期管理控制中最发展的一种”(克劳德・小乔治:《管理思想史》第三章)。即便是起源于地中海沿岸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萌芽阶段的威尼斯兵工厂,在产业革命之后的“工厂制度发展阶段”,客观上“财务”也已成为这个古老工厂里的管理“王国”(克劳德・小乔治:《管理思想史》第三章)。1918年世界著名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在公司经营与管理组织体系构建中,正式把“财务”作为公司组织运作中的先导性部分(亨利・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随着股份公司制的产生与演进,公司意义上的财务便日益社会化了,财务控制随之成为资本市场管理基础层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至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政府还是公司,对资本市场管理,如果不在管理工作中把财务、会计、审计置于市场经济管理控制上的基础地位,充分发挥它们在基础控制中的作用,那么发生在宏观经济与中观、微观经济管理上的失误便不可避免。

因此,谈多娇教授2013年出版的《西方财务理论发展史》与2008年出版的《西方理财思想史》这两部书,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这两部著作填补了中国财务史研究上的空白,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政府、企业和大学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学者,以及学士、硕士、博士正确认识掌握财务理论与实践都具有指导性作用与启示性意义。这两部著作给学者提供了具有说服力的财务理论参考,它们对管理者如何端正市场经济下的财务管理思想与如何进行管理实践,提供了典型的历史案例与可兹借鉴的历史经验及其可记取的历史教训,并且对于硕士与博士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开展财务管理方面的实证研究,具有指引作用。

理财思想史与财务理论发展史,在历史逻辑上完全具有一致性。这两部书开展的研究,表现为一个科学、完整的财务史研究体系,所以,如学者通读这两部书,一定受益匪浅,通过它有利于加深对现代公司财务的认识,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创造新的业绩。仅就《西方财务理论发展史》而言,笔者认为它是一部颇具创作特色的著作,分析作者立论所开设的八章财务理论发展专题史的逻辑体系,其特点在于:

(1)研究具有前沿性。这部书的一至八章都是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探讨现代财务管理中的前沿性问题,尽管这八个史论专题各自具有研究上的独立性,但在对重要财务研究方面,又彼此关联,形成现代财务理论上的完整体系,对公司财务管理活动实践具有系统的指导意义,对财务管理原理的学习也具有全方位启示性作用。(2)系统揭示了现代公司财务运行的基本历史规律。这部书的一至八章,作者在研究中都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时空观为指导,从历史分期上研究现代财务的基本理论问题与各历史阶段的问题,每个专题都把剖析问题的成因放在重要方面,并把前后协调贯穿起来,总结某一理论的发展成

植物学发展史范文4

关键词: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物理教师职业发展

1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

工学结合,顾名思义,就是将实际操作运用到课堂教育中的一种全新现代化教学理念。该教学培养模式强调实践性,也就是学生的课堂学习必须要和实际工作紧密联系。其目的是将职业发展作为教学方向,将学校课堂教育和具有实际实践效应的校外工作进行紧密联系。在形式上,该种教学模式非常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践技能能力等等实际性能力培养。职业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就是要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导向,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无疑是极为切合高职能力培养方向的,充分利用校外一切可利用教学和实践资源也是该种模式的一大特色。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要积极将学习固有方式和校外工作有机结合,将工学结合作为高职院校教学的重要切入点。

高职物理教学作为工学结合模式下的一个重要基础课程,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工学结合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到高职物理教师职业能力发展中去,如何培养教师队伍“工学结合”理念,如何让教学课堂充满“实践操作性”。这些都是高职物理教学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让学生身历其境地感受工作情景,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真知,这些都是高职物理教师能力培养的重中之重。

“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得有一桶水”。高职物理工学结合教学的关键是建立一批具有“工学结合化”的现代化物理教师队伍。物理教师作为工学结合管理模式的先驱者,物理教师队伍的建设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物理人才培养大发展。高职院校物理教师队伍建设必须以物理教学的实际操作性为理念。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正确方向要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这些方向对物理教师的“工程化”和“职业化”背景提出了新要求,缺少“工程化”背景的师资难以将物理课堂教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案例中,难以将实际工程和实际施工操作与课堂物理教学紧密联系;缺少“职业化”背景的师资,难以进行行之有效的物理课堂教学。

2 高职物理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我国高职物理教师队伍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总体状况是良好的。从个体情况分析,我国高职物理教师物理理论知识扎实、创造性强、思维敏捷;学历层次普遍较高,受过较为系统的高等教育;物理知识结构较为合理,实践素质较强,现代化物理操作意识较强,有干劲有希望,在高职的物理教学建设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从高职物理教师整体队伍来看,高职物理教师整体素质有了一定提高,教师职称结构明显得到改善,年龄结构趋于合理,中青年物理教师成为高职物理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

然而,我国高职物理教师队伍建设虽然获得一定的提高,但是与高职学生出现越来越多的物理理论和实际工作联系不紧密的问题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反差。只有从物理教师队伍个体和整体两个方面来进行职业能力发展,才能推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从个体角度分析,高职物理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程度首先体现在物理教师个体素质水平上。物理教师素质是教师完成物理教学,力学、光学、电磁学等等一系列物理学科的教学内容所必备的各种素质和能力,它是高职物理教师的职业品质。总体来讲,高职物理教师个体素质“工学化”水平可以从教学观念的工学化,教学能力工学化和学术科研水平工学化,实际工作工学化四个方面体现。一个高职物理教师,必须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能力,较高的学术科研水平以及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工学结合的能力。然而通过抽样调查所得到的数据却反映出高职物理教师队伍与工学化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教育教学理念没有达到高度和谐,工学化观念没有达到认知的高度;教育教学能力工学化水平较差,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落后;企业操作型教师人数过于贫乏,没有形成企业工程人员的学术梯队;物理教师课时较多,无法形成将工作联系到实际中去的“一线生产教学”机会;教师所教物理知识内容和实际工作联系不是很紧密,无法切实形成校企合作的实践性教学……这些都是个体角度高职物理教师工学化管理要求方面的缺陷。

从整体要求分析,当前,高职物理教师队伍建设质量有了一定提高,但是这并没有消解我国高职物理教师队伍的参差不齐,掩盖不了高职物理教师队伍出现的问题。长期以来,高职物理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建设总是缺少一套切实可行的物理教师职称考评制度。高职院校与其他学术型院校,科研型院校不同,但是评定的职称标准却和普通高校保持一致,这些都是极其不合理的。应该将切实抓好物理教师的实践能力,工程能力作为职称评定标准而不是将论文科研学术成果作为评定标准,这点需要切实改变,并从政策中给以支持。

3 物理教师职业能力发展举措

高职院校想要加强物理教师职业能力培养,要完善物理教师机制,切实摆脱科研型物理教师固有枷锁,不断提高工学化能力。

进行高职物理教师能力培养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提高物理教师职业教学能力。高职院校作为职业化院校,物理学科教学的职业化显得尤为重要。物理教学的实践性的存在对于物理教师大发展指明方向,能否解决实际性问题则是物理教师的职业化“标签”。为了实现教学职业化,高职物理教师必须多思考,多学习,多将实际教学联系到实际工作中去,身历其境地考虑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的问题,创新思考,对物理教学目标、手段、多媒体技术等等充分结合运用,力争职业化物理教学目标。

其次,提高物理教师职业实践能力。物理作为高职院校一门极具实践操作性学科,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紧密将“工学结合”理念结合。高职院校教改的重要目标是实行工学结合,将物理教学的目标、内容、职业能力训练的项目和考察素材、教学考核和企业职业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将学到的物理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去。因此,高职物理教师必须深入教学实践领域,切实做好教学职业调研活动。随着新时代下科研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先进的科研技术、科研材料、科研素材、科研方法、科研工艺越来越需要高职物理教师具备相匹配的职业实践能力。高职物理教师应该将最新学到的知识和技术及时在物理教学课堂中展现。

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去企业进行现代化设备研究,并将研究的现代化设备充分运用到课堂教育上去,多进行现代化物理素材收集,切实培养教师职业化技能。高职院校应该加大投入,充分改善教学设施和教学设备的建设工作,并建立一套完善的物理教师长期实践管理制度,切实为高职物理教师职业能力发展打下时间和经费基础。

第三,强化重实践能力的升级评职称制度。学术性、科研型高校将论文著作作为高校教师职称评定制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反应理论性成果被认可,而实践性成果却不易得到公认。高职院校必须改变物理教师职称评定制度,将实践评定也作为职称评定的一部分,多从操作研究成果入手,切实公平评定。

第四,“校企融合、双岗双能”专业物理教学团队建设。师资队伍是工学结合的关键因素。为适应物理工学课程需求,一方面要建设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结合的物理教学团队,另一方面是努力提高物理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也就是加强 “双岗双能”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通过校外实训,校企合作等等方式切实运作。

4 结语

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下,高职物理教师职业能力发展一定要和“工学结合”的宏观主题紧密结合,只有将理论教学和实际工作充分联系,才能实现人才培养,才能实现高职院校物理教师的能力发展与壮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EB

/OL].

[2]刘彩琴,刘庆华,路建彩.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物理课堂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10,(1).

[3]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全国高职高专教育教师培训联盟.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报告[J].职业技术教育,2010,(30).

植物学发展史范文5

五中全会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增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十一五”发展的形势判断和总体部署上来。

经过15年的开发建设,我市已经成为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通过学习五中全会精神,我们要牢牢把握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努力在“十一五”发展中找准位置、找准方向,使我市开发更好地体现科学发展和国家战略的要求,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

一要立足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大格局,努力在服务全国中加快自身发展。五中全会进一步对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新的部署。我们要深入把握“开发我市、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新的时代内涵,紧紧围绕市委对我市“一个作用、三个区”的功能定位;加快提升我市的资源配置功能和综合服务功能,不断提高发展的层次和水平,不断增强辐射和服务的能力,真正在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

植物学发展史范文6

【关键词】初中生物 初中学生 实验教学 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050

实验作为生物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既是生物学科教学的重点,同时又是难点,因此,教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而且还要掌握有效的方法与技巧,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人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不仅对生物实验教学引起了重视,而且还积累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技巧,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利用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

进入初中阶段学生刚刚接触到实验学习,因此学生对实验充满了好奇,原本学生在电视上或者书籍上才能看到的实验器材,突然呈现在学生面前,无疑会使学生感到十分新鲜,实验对学生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而作为初中生物教师,要明白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同时还要明白培养学生实验兴趣的重要性,而学生对实验最初的好奇心,为教师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提供了大好机会,教师要把握好这一大好机会,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

教师要将学生对实验的好奇心,逐渐转化为学习兴趣,否则,学生可能在刚刚接触到实验的时候对实验的好奇心很强,但是,随着学生实验学习的不断深入,一旦学生对实验学习失去了好奇心,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将逐渐消失。只有教师注重将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兴趣,这样学生才能对实验学习产生持久的激情。

二、对学生基本实验器材的学习提出严格要求

不管是简单的实验,还是较为复杂的实验,都需要学生通过对基础实验器材的有效操作才能完成,如果学生难以对基本的实验器材进行正确的操作,那么,学生实验能力的提升将成为虚谈。这就启发初中生物教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要对学生对基本实验器材的操作提出严格要求,这样才能为学生有效的进行实验奠定基础。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教师虽然也能够意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在实际的教学中也通过多种途径想要提升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然而却对基本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没有引起重视,导致学生在使用基本的实验器材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酒精灯就是进行生物实验过程中一个十分基础而又重要的实验器材,在很多试验中都要用到酒精灯,而有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教学的过程中,只是简单的对学生进行讲解,并且对学生是否有效的掌握了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没有进行检测,结果学生在使用酒精灯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各种问题,影响了实验的顺利进行。可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有效进行基本实验器材使用方法的教学十分重要。

三、稳扎稳打,循序渐进

由于初中阶段学生刚刚接触到生物实验,因此,学生只有首先有效的进行了与实验相关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的实验水平才能逐步得到提升。这就要求初中生物教师在培养学生的生物实验能力的过程中,不可操之过急,要稳扎稳打,循序渐进,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人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就遵循该教学原则。本人不管是在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内容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在对学生进行难度较大的内容教学的过程中,都稳扎稳打,保证学生能够切实的掌握实验内容,能够领会实验的目的,这样再对学生进行新的实验内容的讲解,使学生的实验水平逐渐得到提升。有些教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要求过高,操之过急,结果反而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四、做好充分的实验准备

随着现代教学的发展,人们一直在倡导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到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的机会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学生想要在实验室进行有效操作,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这样整个实验才能顺利的开展。

有些教师在组织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之前,难以引导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结果W生在实验室出现了无从着手开展实验的情况,影响了实验的顺利开展。结合实际的生物实验教学经验,本人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做好充分的实验准备:1.对实验的目的有清楚的把握。学生在到实验室进行实验之前,首先要对实验的目的有清楚的把握,这样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才能更加有针对性,同时也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2.对实验的步骤有清楚的把握。学生在到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必要要对实验步骤有清楚的把握,这样整个实验才能开展。而想要使学生的实际操作顺利进行,就需要学生在实验前对实验步骤就有清楚的把握。当然,为了使实验顺利的开展,需要学生注意的问题还有很多,因此,做好充分的实验准备十分必要。

五、实验过程的有效指导

学生在实验室进行的实际操作过程,无疑是学生实验学习的关键一环,因此,不管是教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学生在实验学习的过程中,都需要对实验过程引起重视。

初中生物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有效指导。结合实际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经验,本人认为生物教师在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指导的过程中,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下工夫:

(一)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素质

实验较之于学生单纯地进行理论知识点的学习,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学生是否有良好的实验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实验效果。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素质引起重视。例如: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如何有效思考、如何进行有效观察、如何发现问题、如何分析问题、如何解决问题,一旦学生掌握了相关的方法与技巧,对提升学生实验的有效性有很大帮助。

(二)通过有效引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